论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及其当代意义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现代性批判”为切入点研究马克思思想,实际上涉及到两个内在相关的方面,即在马克思的思想视域中探讨现代性问题,以及以现代性批判为视角重新阐释马克思的思想。论文主体部分由引论“马克思的现代与现代性概念”、上篇“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理论的历史进展”、中篇“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理论的逻辑结构”和下篇“与当代话语的批判性对话”几部分组成。“引论”在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初步阐释了“现代”和“现代性”范畴,明确了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理论的基本性质和基本方向。在引论之后分三篇九章具体展开阐释:
     上篇由三章组成。作者认为,由于没有现代性批判这一“总问题”的引入,历史上形成了从“历史”和“内容”两个方面对马克思思想的分化解读,从而遮蔽了马克思思想的总体性。因此,该篇以“现代性批判”为线索,以文本解读的方探索和勾勒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内在联系和差异,在对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理论的再现中完成对其发展进程的重新划界。文章认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之前,马克思的思想具有启蒙现代性的基本定向,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已经在法哲学的视野中开始了现代性批判,并且初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现代性”概念。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共产党宣言》,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全面展开,表现为哲学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和政治学批判的内在融合和贯穿,逐步形成了批判现代性的历史唯物主义总体视域。在1848年欧洲革命之后,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以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方展开,但其基本的地位和意义应该在“现代性批判”这一论域中得到确定。
     中篇从几个相互关联的方面勾勒了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理论的内在结构及其特征。第一章指出,马克思从批判黑格尔“理性”的现代性批判范出发,进而批判了一般的思辨形而上学本身,由此走向对现实历史存在的批判和分析,理论的主要任务不再是批判现代性的哲学或者说哲学的现代性特征,而是哲学地批判“现代性”,“商品”、“资本”和“异化”由此成为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基本范畴。第二章以理论抽象的方概括了马克思对现代性特征的深刻揭示。从马克思的思想立场来看,正是资本原则对存在的普遍抽象和全面贯穿才形成了现代性一系列的特征,诸如现代性的抽象性、流动性、矛盾性、世俗性等等。文章揭示了诸种特征之间的内在关系,并力图表明,当今现代性批判的一些基本主题,只有在马克思思想的维度上才可能获得更加合理、更加深入的理解。第三章归纳和阐释了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本身的理论特征,通过这些特征的阐释彰显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理论在纷繁复杂的现代性批判话语中具有的特殊性和重要地位。
     论文下篇总体上属于结论部分,目的在于,阐释马克思思想对现代性批判具有的奠基性意义,同时,通过与当今的现代性批判话语进行一种批判性的对话,揭示马克思思想的内在限度。本篇分成三章。第一章主要揭示了后现代语境中的“现代性批判”将现代性阐释为一种时代的意识形态特征和精神表现,现代性批判变成了观念论批判并逐渐在现实中失去批判效力,指明了马克思思想维度的缺失使得现代性批判遭遇的话语分裂及其困境。第二章,从“后现代语境”对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批判和反思角度出发,选择了哈贝马斯、吉登斯、詹姆逊、鲍德理亚为代表,勾勒了他们从各自立场对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理论的反思,批判性地讨论了这些著名思想家阐释马克思思想的最新成果。结合以上两章提供的对话语境,第三章阐释了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思想的重要意义及其限度,提出在马克思思想的基础上推进现代性批判的一些具体观点。
This dissertation takes "the critique of modernity " as the angle of view to research Marx's thought. That involves two inside related aspects actually, studying modernity problem in Marx's thought and re- explaining Marx's thought with the clue of critique of modernity. The main body comprises of Introduction "Marx's Concepts of Modern and Modernity", Part one "The Development of Marx's Critical Theory of Modernity", Part two "Logic Structure of Marx's Critical Theory of Modernity", and Part three "Critical dialogue with contemporary discourse". Firstly, The Introduction explains "modern" and "modernity" in the visual field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illustrates the basic character and basic direction of Mark's critical theory of modernity.
    Three chapters constitute Part one. The author think, without critique of modernity as total clue, many explainers understand Marx's thought dividedly, which covers the totality of Marx's thought, so, this part takes "the critique of modernity " as clue to explore and summarize the identity and differe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Marx's thoughts. It's agued that before The Critique of Hegel's Philosophy of Law, Marx's though has basic character of enlightenment modernity, in On the Jewish Question and Contribution to the Critique of Hegel's Philosophy of Law, Marx already started to criticize modernity in the field of philosophy of law and developed his special "modernity" concept. From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al Manuscripts of 1844 to Manifesto of Communist Party, Marx's critical theory of modernity matured
    completely, which expressed in the inside fusion of philosophy,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ics and critique of political thoughts, and gradually formed total historical materialism in critique of modernity. After 1848 European revolution, Mane's critical theory of modernity expands in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ics, but the basic position and meaning of his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ics should get an assurance in "critique of modernity ".
    From several mutually related aspects, Part two delineated the inside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arx's critical theory of modernity. Chapter four points out that Marx setting out from Hegel's "rational critic paradigm" of modernity, criticized metaphysics generally, then turned to criticize and analysis realistic history itself. Marx's main task isn't to criticize modern philosophy but to criticize modernity itself through philosophy. therefore, "goods", "capital" and "alienation" become the basic categories in Marx's theory. Chapter five elucidat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ity put forward by Marx. From Marx's standpoint, it's exactly because the capital principle's abstraction widespread completely, many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ity come into being, such as the abstraction, liquidity, contradiction, secularity etc. of the modernity. This chapter brings to light the inside relationship of th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ry to manifest that some basic topics in critique of modernity can be comprehended more reasonably and deeply in the dimension of Marx's thought. Chapter six summarizes and explains theore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arx's critique of modernity. By explaining these characteristics, we show the special and important position of Marx's critical theory of modernity in the numerous and complicated modernity discourse.
    Totally speaking, the third part belongs to conclusion. The purpose of this part lies in explaining the importance of Marx's thought in critique of modernity. Meantime, dialogue with contemporary modernity discourse brings to light the inside limits of Marx's critical theory of modernity. This part is divided into three chapters also. Chapter 7 maintains that the critique of modernity in post-modernity context takes modernity as characteristic of ideology and spirit expressing, so, critique of modernity becomes critique of ideology and gradually lose its effects in the reality. All of these indicate the abruption and difficult situation of modernity criticism without the dimension of Marx's thought. Chapter 2, choosing J. Habermas, A. Giddens, F. Jameson and J. Baudrillard as representatives, summarizes their reflections on Marx's critical theory of modernity from their own standpoints, critically talking about their new explanation on Marx's thoughts. Based on the two chapters above, the last one explains the important position and limits of Marx's thoughts on modernity, at the same time, puts forward some concrete points to advance critique of modernity on the foundation of Marx's thoughts.
引文
① 特里·伊格尔顿说:“很难看出马克思主义竟然会在现代性不死的情况下‘死亡’,这只是后现代主义期望发生的事情。如果后现代主义是正确的,也就是说,如果现代性确实已经结束,那么马克思主义也就非常可能随之而被废除了。但是,如果我们仍然在现代矛盾里挣扎,如果在这些矛盾得到解决之前现代性不会结束,如果定期发布的关于现代性的讣告是夸张不实之辞,那么马克思主义就一如既往地是相关的,当然这和说它是正确的并不是一回事。‘现代性的终结’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一个伪装成陈述性命题的行为性行为:到底谁想取消现代性,谁有资格这样做,谁要它停下来,目的何在?”(特里·伊格尔顿《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马海良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P118-119。)
    ① 哈贝马斯指出,黑格尔将“新时代”追溯到1500年前后新大陆的发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在整个18世纪,1500年都被追溯为现代的源头。(Habermas,The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of Modernity,translated by Frederick Lawrence,Polity Press,1987,pp.P5)
    ② 比如说,卡林内斯库所说的现代时间意识就是指出:“只有在一种特定时间意识,即线性不可逆的、无法阻止地流逝的历史实践意识的框架中,现代性这个概念才能被构想出来。在一个不需要时间连续型历史概念,并依据神话和重现模来组织其时间范畴的社会中,现代性作为一个概念是毫无意义的。”(卡林内斯库:《现 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北京,P18。)他这里在时间意义上使用的“现代性”与“现代”同义。
    ① 韦伯的理论从两个方向上发展为理性批判理论和现代化理论,直接形成了当代“现代性”理论的两个不同方向,我们在第三篇第一章将作具体的阐释。
    ① 关于这种“唯灵论”的时代概念,在艾尔伯特·鲍尔格曼的《跨越后现代的分界线》中可以见到。鲍尔格曼就明确地说:“如果历史是可信赖的话,‘后现代主义’,而不是诸如‘信息时代’这样的实体词语将成为即将到来的新时代的名称。”(艾尔伯特·鲍尔格曼:《跨越后现代的分界线》,孟庆时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P25。)
    ① 马克思说:“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它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特有的社会性质。资本不是物质的和生产出来的生产资料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中文第二版,P577。)
    ① 马克思说,资本的大工业“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一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P114。)“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交住方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P88。)”
    ② 《共产党宣言》中说:“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处一个世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中文第2版,P276。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说:“创造世界市场的趋势已经直接包含在资本的概念本身中。任何界限都表现为必须克服的限制。”“在资本的简单概念中必然自在地包含着资本的文明化趋势等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中文第二版,P388、P395。
    ③ 关于这一点,可以看马克思在多部著作中对自由主义的批判。比如说,在《神圣家族》中说:“在‘德法年鉴’中已经向鲍威尔先生证明:这种‘自由的人性’和对它的承认不过是承认利己的市民个人,承认构成这种个人生活的内容,即构成现代市民生活内容的那些精神因素和物质因素的不可抑制的运动;因此,人权并没有使人摆脱宗教,而只是使人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人权并没有使人摆脱财产,而是使人有占有财产的自由;人权并没有使人放弃追求财产的行为,而只是使人有经营的自由。”(《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中文第一版,145)《共产党宣言》中说:“你们的观念本身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财产关系的产物,正像你们的法不过是被奉为法律的你们这个阶级的意志一样,而这种意志的内容是由你们这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来决定的。”“信仰自由和宗教自由的思想,不过是表明自由竞争在信仰领域里占统治地位罢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中文第二版,P292、P289。)
    ① 关于黑格尔对待资本的实证主义态度,梅扎罗斯在《超越资本》一书的第一章中有较详细的分析。他引用了黑格尔《法哲学》中的这段话加以说明:“通过辩证的运动,主观的利己主义借助普遍转化为特殊的中介,因此,每个人在为自己获取、生产和享受时,实际上是在为其他人的享受而获取和生产。造成这种情况的强制根源在于每个人对全体的复杂的相互依赖,它现在将自身向每个人展现为普遍永恒资本。”(梅扎罗斯:《超越资本》,郑一明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P32。)
    ① 关于这一点,詹姆逊的评论是击中要害的,他说:“在当前的语境中,‘现代性’这个令人困惑的术语,恰恰是作为对于某种缺失的遮盖而被运用着,这种缺失指的是在社会主义丧失了人们的信任之后,不存在任何伟大的集体性的社会理想或目的。因为资本主义本身是没有社会目的的。宣扬现代性一词,以取代‘资本主义’,使政客、政府与政治科学家们得以混淆是非,面对如此可怕的缺失而依然可以蒙混过关。”(詹姆逊:《全球化与政治策略》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二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P285-286。)
    ① 凯尔纳和贝斯特指出,现代性用于描述现代时期:“现代性一词指涉各种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以及文化的转型。正如马克思、韦伯及其他思想家所阐释的那样,现代性是一个历史断代术语,指涉紧随‘中世纪’或封建主义时代而来的那个时代。”(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张志斌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P2-3。)
    1 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葛智强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P91。
    2 黄瑞祺:《马学与现代性》,允晨文化,台北,2001年,P22。
    3 Joseph V. Femia, Marxism and Democrac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1993, pp. 1, pp.2.
    4 黄瑞祺:《马学与现代性》,允晨文化,台北,2001年,P27。
    5 俞吾金等:《现代性现象学》,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P28。
    6 Habermas, The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of Modernity, translated by Frederick Lawrence, Polity Press, 1987, pp. 6.
    7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P126—127,译文有改动。
    8 Habermas, The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of Modernity, translated by Frederick Lawrence, Polity Press, 1987, pp. 16—17.
    9 戴维·哈维:《后现代的状况》,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P18。
    10 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郑明萱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P16。
    1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P29。
    12 马克思:《雇佣劳动和资本》,《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中文第二版,P345。
    1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中文第二版,P201,P205。
    1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中文第二版,P22、P25。
    1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中文第二版,P823,P825。
    16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版中文第二版,P314。
    17 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中文第二版, P389—390。
    18 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中文第二版,P453。
    19 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北京,P337。
    20 Henri Lefebver, Introduction to Modernity. translated by John Moore, verso, 1995, pp. 169.
    21 黄瑞祺:《马学与现代性》,允晨文化,台北,2001年,P107。
    22 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北京,P48译注。
    23 罗骞:《辩证历史的辩证批判》,见《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四期。
    24 特里·伊格尔顿《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马海良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P108。
    ① 这一方面广为人们引用的材料可见梅林的《马克思传》(《马克思传》,樊集译,人民出版社,1965版)以及Mclellan.David:Karl Marx:His Life and Thought.New York:Harper & Row,1967。马克思出生的莱茵省特里尔1794年被法国占领,直到1815年才归还德国。该地区深受法国大革命和启蒙精神的影响。后来还形成了资产阶级和左派力量对普鲁士专制主义的政治反抗。另一方面,马克思本身也直接接受了启蒙精神的教育和熏陶,影响主要来至于他的父亲、后来的岳父和当时的中学老师,这时,马克思对启蒙人道主义、浪漫主义、甚至社会主义思潮都有明显的兴趣。在柏林读书期间,通过与青年黑格尔派的接触,马克思完全接受了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精神原则。
    ② 比如说,城塚登就认为,“马克思思想的出发点就在于法国的启蒙思想”([日]城塚登:《青年马克思的思想》尚晶晶、李成鼎等译,团结出版社,1988年,P17。)我国的台湾籍学者黄瑞祺指出,马克思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一些其他现代思想运动揭橥的理想。启蒙运动已经成为西方现代性的象征及主要内涵,文艺复兴及自然科学革命则为其思想上的先驱。(黄瑞祺:《马学与现代性》,允晨文化,台北,2001年,P108。)戴维·哈维更对马克思与启蒙理性的关系作出了细致的分析(可见戴维·哈维:《后现代的状况》,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P23。)
    ① 马克思在序言中说,博士论文是关于伊壁鸠鲁主义、斯多亚主义和怀疑主义这一组哲学的一部更大著作的先导。而关于这一组哲学的研究,鲍威尔在1838年的文章《从《旧约》的原则的历史发展来看宗教》和1839年的福音书批判中已经开始了。(可见《马克思早期思想研究译文集》,熊子云、张向东译,重庆出版社,1982年,P70。
    ① 这一点,正如阿尔都塞指出的那样,《莱茵报》时期马克思与经济的遭遇只是涉及到具体的经济问题,涉及到社会冲突特殊的经济状况,而没有涉及政治经济学本身。只是到了1844年马克思才直接面对政治经济学本身。(见阿尔都塞的《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P130。)可以说,还没有历史唯物主义视域的“物质”“利益”问题,在这里本身只是具有一种直观的性质,并且没有成为马克思的立足点。
    ① 马克思在给卢格的信中说这一篇文章是在内部的国家制度问题上对黑格尔自然法的批判,主要内容是与立宪君主制作斗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中文第二版,P23。)
    ① 在《基督教的本质》第二版序言中,费尔巴哈提出,该书的基本原理不只是适用于宗教领域,而是一般的原理,它可以在政治、科学和道德批判的领域普遍的适用。马克思充分地肯定了费尔巴哈的思想,并且指出,对谢林的批判“就是间接对我们全部政治的抨击,特别是对普鲁士政治的抨击。”从而请求费尔巴哈为《德法年鉴》写稿。这种影响,可见马克思1843年3月13号给卢格的信和1843年10月3号马克思给费尔巴哈本人的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95,P53、P68。)
    ① 这种透过费尔巴哈的“镜像”来判断此时马克思思想性质的见解可见弗·阿多拉慈基主编的《马克思生平事业年谱》(三联书店,1977年版,P30),以及城塚登的《青年马克思的思想》(尚晶晶译,求实出版社,1988年,P49)。实际上,由于只是在黑格尔或者费尔巴哈的“类”中来解读马克思,此种划界归类的方法十分流行。
    ① 这样,马克思哲学思想原则的转变同他对现代社会的批判本质地结合起来了,马克思说,“真正的理论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这意味着马克思思想境域的变革不是在哲学自身的领域之内确立了一种抽象的理论体系,同样,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不是一种实证的非哲学的“科学主义”,更不仅仅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批判。关于这一点我们在第二部分的第一章还将着重谈到。
    ② 马克思说,“鲍威尔的错误在于他批判的只是‘基督教国家’,而不是‘一般国家’,没有探讨政治解放和人 类解放的关系,因此,他提出来的条件只能说明他毫无批判地把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混淆了起来。”(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卷,P167—168。)
    ① 对此,马克思有深刻的揭示。马克思说;“完成了的政治国家,按其本质来说,是人的同自己物质生活相对立的类生活。这种利己生活的一切前提继续存在于国家范围以外,存在于市民社会之中,然而是作为市民社会的特性存在的。在政治国家真正形成的地方,人不仅在思想中,在意识中,而且在现实中,在生活中,都过着双重的生活——天国的生活和尘世的生活。前一种生活是政治共同体的生活,在这个共同体中,人把自己看作社会存在物;后一种生活是市民社会中的生活,在这个社会中,人作为私人进行活动,把他人看作工具,把自己也降为工具,成为异己力量的玩物。政治国家对市民社会的关系,正像天国对尘世的关系一样,也是唯灵论的。……人在其最直接的现实,在市民社会中,是尘世存在物。在这里,即人把自己自己并把对别人看作是实在的个人的地方,人是一种不真实的现象。相反,在国家中,即在人被看作是类存在的地方,人是想象中的主权中虚拟的成员;在这里,他别剥夺了自己现实的个人生活,却充满了非现实的普遍性。”(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P172。)
    ① “从政治上废除私有财产不仅没有废除私有财产,反而以私有财产为前提。……国家根本没有废除这些实际差别,相反,只有以这些差别为前提,它才存在,只有同自己的这些要素处于对立的状态,它才感到自己是政治国家,才会实现自己的普遍性。”(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P172。)
    ① 马克思认为,犹太精神体现了现代市民社会的原则,犹太教中“现代的反社会的要素”达到了自己的顶点,“即达到它必然解体的高度”,在犹太精神中,“实际需要和自私自利的神就是金钱”,金钱剥夺了整个世界的固有价值,是人的劳动和人的存在同人相异化的本质。(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P194)。
    ②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在《德法年鉴》中顺序上在先,而《论犹太人问题》在后,这使得梅林根据发表顺序错误地理解了两篇文章的写作顺序,从而对两篇文章的阐释出现了基本的失误。说两篇文章之间如方法与目的之间的关系,前一篇文章紧接着费尔巴哈,概述了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而后一篇文章接着第一篇文章,从哲学上概述了社会主义社会。(见梅林:《马克思传》,樊集译,人民出版社,1965年,P86。)MEGA~2虽然在时间上没有明确指出二者的先后(只是说明同样写于1843年10月至12月中),在编排上采用了《论犹太人问题》写作在先,而《导言》在后的说法,这样二者之间思想上的内在关系也就更加的确定了。这种关系的确定和阐释,可以参见日本学者城塚登的《青年马克思的思想》这一著作(尚晶晶、李成鼎等译,团结出版社,1988年,P60。)
    ① 比如,海德格尔在《晚期海德格尔的三天讨论班纪要》(发表在《哲学译丛》2001年第三期上)中对马克思的批判。马克思在《导言》中说,“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情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海德格尔认为这是全部马克思主义论题的依据,根本上说它就是一个形而上学命题,黑格尔把知识的事情作为辩证生成中的绝对,而费尔巴哈不过是把人而不是把绝对做成知识,从而颠倒了黑格尔。在海德格尔看来,马克思所说的“对宗教的批判最后归结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一命题“与费尔巴哈批判意义完全一样”,他说:“这一命题的意思无非是:在那个说明‘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的学说中得到了最终论证和确认的是,作为存在的存在对于人不再存在。”海德格尔从根本上忽视了马克思与费尔巴哈的差异。比如说马克思虽然谈人,但马克思明确指出,“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中文第二版,P199。)
    ② 马克思早在1842年的《历史法学派的哲学宣言》中,就明确地提出过康德的哲学是法国革命的德国理论。 在谈到胡果和康德同法国革命的关系时。马克思说:“胡果同18世纪的其他启蒙思想家的关系,大体上就像摄政者的淫乱宫廷主政时期法兰西的国家解体和国民议会时期法兰西国家的解体的关系一样。……因此,如果说有理由把康德的哲学看成是法国革命的德国理论,那么,就应当把胡果的自然法看成是法国旧制度的德国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中文第二版,P233)关于德国哲学与现代资产阶级革命之间的复杂关系,在当时的德国哲学界存在自觉的意识。由此才有了激进主义的青年黑格尔派自觉地以哲学的方论证启蒙的基本精神。在青年黑格尔派中,以不同的方表达了“高卢—日尔曼精神”的联姻,就是这一看法的具体体现。这一观点,对马克思也有深刻的影响。直到晚年的《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和《资本论》,马克思还从批判的立场上指认过这种关系。
    ① 贝斯特、科尔纳在《后现代转向》(陈刚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中,认为马克思的阶级革命理论就是一种还原论和本质主义的政治观点。(见该书P367—368)
    ① 关于马克思手稿的地位,虽然,我们强调的侧重点不同,但我很同意阎树森先生在《创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解释与探索》中的这一说法。阎先生是从三个组成部分的内在同一性来强调这一著作作为“开端”的“有机同一性”。而我解释的出发点在于,各个学科的批判从属于先前确立的“现代性”批判立场和“现代性批判”问题域本身的内在相关性。
    ① 马克思还说,从外化劳动和异化劳动得出了私有财产概念,同样可以从这两个因素来考察买卖、竞争、资本货币,它们只是这两个基本因素的特定的、展开了的表现。但在《手稿》中马克思并没有实现这种考察,从内容上看,笔记本Ⅲ中的《分工》和《货币》两个片断,到应该是属于这里所提及的内容的一部分。
    ① 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笔记本Ⅰ(《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中文第二版,P280)。这也符合马克思的写作习惯。马克思常常在手稿中写下即将展开论述的要点,以便在写作停下来的地方,留下已经形成的思路。
    ① 马克思说:“社会从私有财产等等解放出来,从奴役制解放出来,是通过工人解放这种政治形来表现的,这并不是因为这里涉及的仅仅是工人的解放,而是因为工人的解放还包含普遍的人的解放;其所以如此,是因为整个的人类奴役制就包含在工人对生产的关系中,而一切奴役关系只不过是这种关系的变形和后果罢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中文第二版,P278)
    ① 马克思说:“如果上述国民经济学是从表面上承认人、人的独立性、自主活动等等开始,并由于把私有财产移入人自身的本质中而不再受制于作为存在于人之外的私有财产的那些地域性的、民族的等等规定,从而发挥一种世界主义的、普遍的摧毁一切界限和束缚的能量,以便自己作为唯一的政策、普遍性、界限和束缚取代这些规定,——那么国民经济学在它往后的发展过程中必定抛弃这种伪善性,而表现出自己的十足的昔尼克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中文第二版,P290。)
    ① 马克思说,在《德法年鉴》中己经指出:“现代国家承认人权同古代国家承认奴隶是一个意思。就是说,正如古代国家的自然基础是奴隶制一样,现代国家的自然基础是市民社会以及市民社会中的人,即仅仅通过私人利益和无意识的自然的必要性这一纽带同别人发生关系的独立的人,即自己经营的奴隶,自己以及别人的私欲的奴隶。现代国家就是通过普遍人权承认了自己的这种自然基础。而它并没有创立这一基础。现代国家既然是由于自身的发展不得不挣脱旧的政治桎梏的市民社会的产物,所以,它就用宣布人权的办法从自己的方面来承认自己的出生地和自己的基础。”“现代的‘公法状况’的基础,现代发达国家的基础,并不像批判所想象的那样是有特权来统治的社会,而是废除了特权和消灭了特权的社会,是使政治上仍被特权束缚的生活要素获得自由活动场所的发达的市民社会。……民主的代议制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对立使公法团体和奴隶制的典型对立的完成。在现代世界中每一个人都是奴隶制度的成员,同时也是公法团体的成员。市民社会的奴隶制恰恰在表面上看来是最大的自由,因为它似乎是个人独立的完备形。”(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中文第一版P145、P148—149。)
    ① 对此,戴维·哈维的如下评论是正确的:“各种变化当然受到了丧失对于进步之必然性的信念的影响,也受到对于启蒙思想的绝对稳定性日益感到不安的影响。这种不安部分源自于阶级斗争动荡不安的道路,尤其是1848年革命和《共产党宣言》发表之后。在那之前,具有启蒙运动传统的思想家,如亚当·斯密和圣西门,可以理性地论证说:一旦封建阶级关系的镣铐被摆脱掉,一种慈善的资本主义(或者通过市场的隐蔽之手建立起来,或者通过圣西门出了很大力创建的协会的力量建立起来)就可以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福利带给一切人。这是一个受到马克思和恩格斯严厉拒斥的主题,随着那个世纪的消逝和资本主义内部产生的阶级悬殊越来越明显,它就越来越站不住脚。社会主义运动日益向启蒙运动理性的同一性挑战,并把阶级之维插入到现代主义之中。”(戴维·哈维《后现代的状况》,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P43。)
    ① 可见列菲弗尔的Introduction to Modernity, Verso, 1995, pp. 172-173; 还可以见 Marshall Berman, All that is Solid Melts into Air, Simon & Schuster.
    ① 这一部分是1895年恩格斯编辑这一著作时加入的,由他们两人合著的时评的一部分。具体情况见《选集》第1卷尾注175(第1卷,1995年中文第二版,P817。)和《选集》第4卷恩格斯的导言(第4卷,1995年中文第二版,P507-508。)
    ① 列菲弗尔在《现代性导论》中指出:“因此,在1840年至1845年间,马克思的思想中产生了现代性的观念。这个概念虽然不只是政治的,但它主要是一个政治概念。它表示一种提升到社会之上的国家形,也表示这种形与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的一般关系。这种国家形将日常生活(私人生活)同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分离开来。反过来,国家也奠基于实践的内部分离之上,就像意识形态奠基于劳动的破碎与分化之上一样。结果是:私人生活和国家——即政治生活——同时堕入相互等同又冲突的抽象性中。在每一个领域的每一个地方,非理性和理性分离着,但同时还相互混淆。在一个单一而矛盾着的现实中,一者隐藏于另一者之后,理性(社会和政治的)统一体只是在表面上,其后是普遍化的非现实。只有革命的(总体性的)实践才能重新建立真正的统一体:被重新揭示、控制、认识和恢复的自然。”(Lefebvre Henri, Introduction to Modernity, translated by John Moore, verso, 1995,pp. 170。)
    ① 在我的论文初稿已经结束之后,看到了任平教授的一篇论文,我惊喜地发现,现代性批判的总体性视域已经被引入了《关于费尔巴哈提纲》的阐释。(见《江海学刊》,2005年第三期。)
    ① 我认为,阿尔弗雷德·斯密特在《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中,将马克思思想称为“经济唯物主义”,虽然它反对对马克思思想的本体论阐释,但本质上说,这一判断仍然是物质本体论阐释的延续。在他看来,马克思的贡献不过是在经济学的视野中贯彻了唯物主义的立场。
    ① 比如波普尔的《历史主义的贫困论》、哈耶克的《通向奴役之路》等著作,就是将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作为决定论来批判,波普尔本身成了著名的非决定论的代表。像罗素这样著名的思想家甚至将马克思的历史理论同基督教的神本学决定论作了不恰当的比较。
    ① 很显然,马克思的重点是“劳动解放”阐释,批判了纲领错误的理论基础,后边的批判大体就只具有附带的意义。同时恐怕也与当时的身体条件等等有关。的确像马克思自己说的那样,写这么长的东西,对当时的马克思来说决不是一种享受。我们可以看到,后面的行文明显显得简约和仓卒,甚至随意。
    ① 事实上,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中就已经明确了这样的观点:在现代的政治解放中,人并没有摆脱宗教,而是获得了宗教信仰的自由,宗教的信仰成了市民社会中私人的事情,同时国家本身也从宗教原则中解放出来,成为完成了的现代意义上的国家。(相关内容可见本文第一章第三节)
    ① 这是马克思1843年决定到巴黎去之后,写给卢格的信中的话。而到巴黎之后,马克思才算真正开始了他批判现代社会的思想和实践历程,具有重要的转折意义。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中文第二版,P103—104。
    2 梅林:《马克思传》,樊集译,人民出版社,1965年,P29。
    3 梅林:《马克思传》,樊集译,人民出版社,1965年,P35。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中文第二版,P12。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中文第二版,P101。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中文第二版,P63。
    7 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P48。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中文第二版,P75。
    9 马克思:《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中文第二版,P112。
    10 马克思:《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一篇论文)》,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中文第二版,P167、P171。
    11 马克思:《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一篇论文)》《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中文第二版,P179。
    12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二版,P719、P722。
    13 马克思:《第179号“科伦日报”社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中文第二版,P217、P228。
    1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2004中文第二版,P55、59、62。
    1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中文第二版,P57。
    1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中文第二版,P411、412。
    1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中文第二版,P287。
    18 《马克思早期思想研究译文集》,熊子云、张向东译,重庆出版社,1982年,P40。也可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中文第二版,P23、P27、P36。
    19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中文第二版,P141。
    20 见《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文第二版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P650。
    21 转引自大卫·库尔珀:《纯粹现代性批判》,藏佩洪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P49。
    22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P255。
    23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P253。
    24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中文第二版,P80—81。
    25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中文第二版,P10。
    26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中文第二版,P30。
    27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中文第二版,P56。
    2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中文第二版,P412。
    29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中文第二版,P92。
    30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中文第二版,P94。
    31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中文第二版,P65、62、79。
    32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中文第二版,P42、43。
    33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中文第二版,P100。
    34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中文第二版,P97。
    35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中文第二版,P101。
    36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中文第二版,P141。
    37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中文第二版,P114。
    38 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中文第二版,P174—175。
    39 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中文第二版,P167。
    40 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中文第二版,P189。
    41 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中文第二版,P187。
    42 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中文第二版,P188。
    43 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中文第二版,P184—185。
    44 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中文第二版,P194。
    45 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中文第二版,P198。
    46 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中文第二版,P174。
    47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中文第二版,P200。
    48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中文第二版,P205。
    49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中文第二版,P206—207。
    50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中文第二版,P213。
    51 戴维·哈维:《后现代的状况》,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P23。
    52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中文第二版,P232。
    53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中文第二版,P288。
    54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中文第二版,P293。
    55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中文第二版,P287。
    56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中文第二版,P239。
    57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中文第二版,P262。
    58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中文第二版,P282。
    59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中文第二版,P345。
    60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中文第二版,P266、P283。
    61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中文第二版,P279。
    62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中文第二版,P266。
    63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中文第二版,P289。
    64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中文第二版,P292。
    65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中文第二版,P298。
    66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中文第二版,P318。
    67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中文第二版,P322。
    68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中文第二版,P318。
    69 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中文第一版,P245。
    70 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中文第二版,P412。
    71 梅林:《马克思传》,樊集译,人民出版社,1965年,P128。
    72 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中文第一版,P7。
    73 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中文第一版,P177。
    7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P66。
    75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P21、22、23。
    76 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中文第一版,P204。
    77 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中文第一版,P120。
    78 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中文第一版,P121。
    79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P42—43。
    80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P48。
    81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P50-51。
    82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中文第二版,P220。
    83 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中文第一版,P177。
    84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P261—262。
    85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5版,P100-101
    86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6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P296。
    87 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中文第一版,P48。
    88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卷,P213。
    89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卷,P223。
    9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中文第二版,P155—156。
    91 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中文第一版,P52。
    92 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中文第一版,P61。
    9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中文第二版,P142。
    94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中文第二版,P285。
    95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中文第二版,P276。
    96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中文第二版,P275。
    97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中文第二版,P275。
    98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中文第二版,P285。
    99 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卷,P44。
    100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中文第二版,P291、293。
    101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中文第二版,P292。
    102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中文第二版,P295。
    103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中文第二版,P298。
    104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人民出版社中文第二版,P774。
    105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中文第二版,P307。
    106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中文第二版,P588。
    10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中文第二版,P583。
    108 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葛智强等译,2000年版,P198。
    109 《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中文第二版,P385。
    110 《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中文第二版,P470—471。
    11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1995年中文第二版,P508。
    11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中文第二版,P414。
    113 见张一宾:《回到马克思》,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p545。
    114 见《资本论》第1卷第一版序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中文第二版,p7。
    11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中文第二版前言,p2。
    116 See Marx and Modernity,edited by Robert J.Antonio,Blackwell Publishers Ltd,2003,pp.14.
    11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1995年中文第二版,P695-696。
    118 《德意志意识形态》,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P483。
    119 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中文第二版,P107—108。
    120 马克思:《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中文第二版,P97。
    121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中文第二版,P413。
    122 《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中文第二版,P8、P10。
    123 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中文第二版,P41、42。
    124 《资本论》第3卷,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中文第二版,P278。
    125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中文第二版,P874。
    126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中文第二版,P300。
    127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中文第二版,P303。
    128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版中文第二版,P313。
    129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版中文第二版,P317。
    ①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三联书店1999年第二版,P42)中说过,“存在论只有作为现象学才是可能的”,将现象学与存在论相结合是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的根本任务。
    ① 见《1844年经济学哲学于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P220)、《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P20、P30—31)马克思这些不同的表述,其内在的理论涵义是相同的,它们显示了这种全新思想视域的开启,与这一视域相对的是形而上学的思辨,是本体论的抽象思维。一些人没有领会马克思思想的基本视域,反而以这些范畴指证马克思的“实证主义”、“经验主义”、“科学主义”等等,对马克思的思想作出了基本错误的判断。
    ② 从如上的分析和引证来看,与其说《提纲》是一个研究纲要,毋宁说它是一个思想的总结,关于马克思思想的各种阶段和断裂说恐怕只是过多地注意了前者,秉承恩格斯“萌芽”说的观点。可以说《提纲》的基本观 点都可以在这之前的著作找到源头,甚至基本一致的表达。
    ① 所以,有的人强调马克思的理论是历史的、社会的“物质主义”,而认为“历史唯物主义”这个译名不十分恰当,台湾学者黄瑞祺在《马学与现代性》对此进行了辨析,美国的Robert J.Antonio在《Marx and Modernity》中把马克思的思想理解为一种“Sociological materialism”等等。这显然不是一个译名和用语的问题,它涉及到对马克思思想的基本理解。
    ① 有的人有意地区分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和商品经济形态,认为后者的外延更大,包含了现实中实行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这实际上是一种没有意义的意识形态。
    ① 如卢卡奇所指出的那样,“资本主义生产的自然规律遍及社会生活的所有表现;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使整个社会(至少按照趋势)隶属于一个统一的经济过程:社会所有成员的命运都由一些统一的规律来决定。”(《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P154。)
    ① 马克思说:“不难看到,整个革命运动必然在私有财产的运动中,即在经济的运动中,为自己既找到经验的基础,也找到理论的基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中文第二版,P298。)
    ① “你的存在越微不足道,你表现自己的生命越少,你拥有的就越多,你的外化的生命就越大,你的异化本质也积累得越多。国民经济学家把从你的生命和人性中夺去的一切,全用货币和财富补偿给你。你自己不能办到的一切,你的货币都能办到:它能吃,能喝,能赴舞会,能上剧场,它能获得艺术、学识、历史珍品和政治权力,它能旅行,它能为你占有一切:它能购买这一切:它是真正的能力。……因此,一切情欲和一切活动都必须淹没在贪财欲之中。”(《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P342—343。)
    ① 马克思说:“私有财产使我们变得如此愚蠢而片面,以致一个对象,只有当它为我们拥的时候,就是说,当它对我们来说作为资本而存在,或者它被我们直接占有,被我吃、喝、穿、住的时候,简而言之,当它被我们使用的时候,才是我们的。尽管私有财产本身又把占有的这一切直接的实现仅仅看生活的手段,而以占有的这一切直接的实现为手段的那种生活是私有财产的生活——劳动和资本化。因此,一切肉体的和精神的感觉为这一切的感觉的异化即拥有感所代替。为了使属人的存在物能够从自身产出自己的内在的财富,必须使他沦落到怎样一种绝对的贫困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P303。)
    ① 建立这种根本性联系方面,海德格尔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可见他的《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和《晚期三谈讨论班》。(见《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选编,上海三联书店,1996;《晚期海德格尔的三天讨论班纪要》发表在《哲学译从》2001年第三期上,摘译自V.克罗斯特曼出版社1977年出版的《四个讨论班》,标题应该是由译者所加。)
    ① 关于这一点,可以详细地参见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对物化现象的精彩分析。在那里,卢卡奇在韦伯的“合理化”概念与马克思的“异化劳动”之间建立了联系,在我看来,核心的中介概念就是“抽象”。
    ① 参见列菲弗尔的《现代性导论》:“无疑,虚无主义深深地根植于现代性。终有一天要证实,现代性是一段虚无主义的时期,有无人可以预言的‘某种东西’将从中产生。这个新的诞生,这个可能性的可能性,这个境域的境域,我们完全不能够纳入我们的关于什么是可能性的概念之中,因为它只取决于思想范畴与生活的相互否定。”(Lefebvre Henri,Introduction to Modernity,translated by John Moore,verso,1995,p224.)
    ① 黑格尔说:“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新时期的降生和过渡的时代。人的精神已经跟他旧日的生活和观念世界决裂,正使旧日的一切葬入于过去而着手进行他的自我改造。……升起的太阳就如闪电般一下子建立了新世界的形象。”(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二版,P7。)
    ①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看张志扬先生的见解:“尼采的‘上帝死了’是一个太大的隐喻……它除了预告作为‘最高存在者’的‘上帝’死了(上帝才能在十字架上死而复活),以及这个‘上帝’庇护下的‘形而上学本体论’死了,根本地是预告了人从此没有终极负担的自由,即自我承担自我创造的自由。可惜,尼采误解了根据的绝对性,以为不是客观的绝对性就是主观的绝对性,以至于区别于客观绝对性之‘最后一人’的‘最初一人即超人’,没有任何界限地自由得发了狂。所以尼采本人成了隐喻,即绝对地有根据和绝对地没有根据是同样危险的信号”。(张志扬:《偶在论》,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P3—4。)
    ① 因此,我认为,马歇尔·伯曼的如下判断是错议的:“这种共产主义的图景具有现代性,其现代性首先在于它所具有的个人主义性质……就此而论,马克思更接近于他的许多资产阶级和自由主义的敌人,而不是更接近于传统的共产主义倡导者。”(Marshall Berman,All that is Solid Melt into Air,simon and schaster,1982,p126.)在这里,伯曼没有领会马克思“个人”的真正含义,将它同所谓资产阶级和自由主义的“个人”等同起来了,并且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现代性的基本含义。
    ① 我们可以看看马克思谈到《资本论》时,在一封回信中所说的这段话(那时,即1867年4月30日,《资本论》刚刚写完,才联系好出版事宜),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支持马克思艰苦研究的动力。他说:“我为什么不给你回信呢?因为,我不得不利用我还能工作的每时每刻来完成我的著作,为了它,我已经牺牲了我的健康、幸福和家庭。我希望,这样解释就够了。我嘲笑那些所谓‘实际的’人和他们的聪明。如果一个人愿意变成一头牛,那他当然可以不管人类的痛苦,而只顾自己身上的皮。但是,如果我没有全部完成我的这部书(至少是写成草稿)就死去的话,我的确会认为自己是不实际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P543—544。)
    ① 比如说,Rubel就认为,在马克思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提出和确立的时候,他根本还没有进行政治经济学批判,阶级革命的思想基础实际上并不是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必然性,而是开始于空想共产主义的伦理立场,伦理的异化,而价值规律还不是马克思赞成无产阶级革命的基础。(Marx and the Western World,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Indiana,1967,PP.46-49.)在Rubel看来,马克思价值规律的阐释恰恰是伦理立场在经济学领域中的推演,或者说是一种观念先行的论证。
    ② Love说:“尼采把人看成是自我创造的主体,对人做了一种存在主义的解释,而马克思则把人看成是他的生产力的纯粹的产品,对人作出了机械论的解释,与此相反,马克思和尼采又都把人看成是他与世界的关系的创造者。”(Nancy S.Love,Marx,Nietzsche,and Modernity,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6,p46.)有人还将马克思的“无产阶级”概念作为“新人”同尼采的“超人”进行比较,同时把它们指认为现代主体性的实体性代表进行批判。
    ① 在《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中哈贝马斯指出:“马克思只需要在现代哲学的范之内实现重心转移就行了。现代哲学范选择了两种同样本源的主客体关系:就像认知主体形成关于客观世界中某物的可能正确的观点一样,行动主体进行某种目的性活动,为了取得成功而实施监控,以在客观世界中创造出某种事物。……赋予认识的优先地位,反思哲学把精神的自我形成过程(通过自我关系的方)看成是变得有意识的过程。实践哲学赋予行动主体与可控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优先地位,认为类的自我形成过程(通过自我外化的方)就是一个自我创造过程。对于实践哲学来说,不是自我意识,而是劳动被认为是现代性的原则。”“马克思像黑格尔一样陷入了基本的概念困难。实践哲学并没有提供把死劳动看成是中介化的、瘫痪化了的主体间性的分析工具。它仍然是另一种形的主体哲学,将理性置于行动主体的有目的的合理性之中,而不是能知主体的反思之中。”(Habermas,The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of Modernity,translated by Frederick Lawrence,Polity Press,1987,pp.63—64、p65.)
    1 马克思:《神圣家族》的《序言》,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P7。
    2 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曹卫东、付德根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p31。
    3 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P670。
    4 马克思:《神圣家族》,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北京,P159。
    5 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曹卫东、付德根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P27、P18。
    6 《德意志意识形态》,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P263。
    7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P111。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中文第二版,P73—74。
    9 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P11。
    10 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中文第二版,P187。
    1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中文第二版,P412。
    12 《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中文第二版,P8、P9。
    13 《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中文第二版,P47。
    14 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P143。
    15 Karl Lowith, Marx Weber and Karl Marx, translated by Hans Fantel, George Allen & Unwin (Publishers)Ltd., 1982,pp.76.
    16 《资本论》第3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2003中文第二版,P922。
    1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中文第二版,P389—390。
    18 Karl Lowith,Marx Weber and Karl Marx,translated by Hans Fantel,Ggeorge Allen & Unwin (Publishers)Ltd.,1982.pp.68.
    19 齐格蒙特·鲍曼:《全球化——人类的后果》,郭国良等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P211。
    20 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中文第二版,P388。
    21 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中文第二版,P395。
    22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中文第二版,P276。
    23 《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2003中文第二版,P939。
    24 《雇佣劳动与资本》,《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中文第二版,P345。
    25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2年中文第二版,P273。
    26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2年中文第二版,P267—268。
    27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2年中文第二版,P274。
    28 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中文第二版,P480。
    29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2年中文第二版,P363。
    3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P87。
    3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P75。
    32 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卷,P44。
    33 特里·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象》,华明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北京,P78。
    34 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卷,P100—101。
    3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出版,P31。
    3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二版,P342。
    3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中文第二版,P48。
    38 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P3。
    39 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卷,P246。
    4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中文第二版,P114。
    41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2年中文第二版,P282—282。
    4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中文第二版,P390。
    4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中文第二版,P107~108。
    44 《资本论》第3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2003中文第二版,P923。
    4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中文第二版,P115。
    46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中文第二版,P275。
    47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中文第二版,P275。
    48 马克思:《哲学的贫困》,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中文第二版,P169。
    49 Habermas,The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of Modernity,translated by Frederick Lawrence,Polity Press,1987,pp.9.
    50 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北京,P9—11。
    51 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序言。
    5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P275。
    53 Marshall Berman,All that is Solid Melt into Air,Simon and Schuster,1982,pp.89,pp.90 and pp.102.
    54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中文第二版,P275.
    5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中文第二版,P388。
    5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中文第二版,P395。
    5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中文第二版,P390。
    5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中文第二版,P480。
    5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P97。
    6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中文第二版,P390。
    61 马克思:《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中文第二版,P774—775。
    62 见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中文第二版,P172—173。
    63 见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中文第二版,P112。
    64 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郑明萱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P17。
    65 马克思:《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中文第二版,P775。
    6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中文第二版,P395。
    6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中文第一版,P570、P572。
    68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中文第二版,P301。
    69 马克思:《哲学的贫困》,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中文第二版,P144。
    70 见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与矛盾性》,邵迎生译,商务印书馆,2003,P24。
    71 见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与矛盾性》,邵迎生译,商务印书馆,2003,P148。
    72 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中文第二版,P585—586。
    73 张志扬:《偶在论》,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P2。
    74 戴维·哈维:《后现代的状况》,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P59
    75 见周国平:《尼采与形而上学》,见《周国平文集》第3卷,P243、P246—247。
    76 耿占春:《知识:在神话与政治之间》,载《问题》第一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P224。
    77 Marshall Berman。All that iS Solid Melt into Air,Simon and Schuster 1982,pp.143.
    78 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中文第二版,P194。
    79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中文第二版,P275。
    80 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中文第二版,P108。
    81 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中文第二版,P479-480。
    82 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中文第二版,P390。
    83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中文第二版,P361—362。
    84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中文第二版,P200。
    85 见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与矛盾性》,邵迎生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P396及以下。
    86 科西克:《具体的辩证法》,傅小平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P21。
    87 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P60—61。
    88 相关的论述见罗骞:《内在于历史的具体的总体性》,见《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4),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89 特里·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象》,华明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P1。
    90 转引自哈耶克的:《通向奴役之路》,王明毅、冯元兴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P33。
    91 特里·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象》,华明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P146。
    92 黄瑞祺:《马学与现代性》,允晨文化,台北,2001年,P60。
    93 特里·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象》,华明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P78。
    94 特里·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象》,华明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P16。
    95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中文第二版,P213。
    96 John Leonard,Modernity,Published by the Author,1996,PP.34.
    97 见俞吾金:《实践诠释学——重新解读马克思哲学与一般哲学理论》,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P147。
    98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中文第二版,P199。
    99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中文第二版,P213。
    100 可见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中文第二版,P277、279。
    101 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中文第二版,P773。
    102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中文第二版,P285。
    10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P75。
    10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P66。
    105 柯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王南湜、荣新海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P52。
    10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P43。
    107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P460。
    108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中文第二版,P214。
    109 《德意志意识形态》,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P263。
    110 《德意志意识形态》,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P73。
    11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中文第二版,P670—671。
    112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中文第二版,P306。
    113 特里·伊格尔顿:《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马海良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P108。
    114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中文第二版,P277。
    115 马克思:《资本论》,人民出版社,2001中文第二版,P10。
    11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中文第二版,P112。
    117 马克思:《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中文第二版,P774-775。
    118 马克思:《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中文第二版,P774—775。
    119 见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中文第二版,P112。
    ① 国内学者张志扬在谈到现代性的危机时说:“我说的事实,是思想事实,还不是指20世纪的战争状态与非战争状态所遗留下来的铁与火的事实,包括心灵的创伤与梦呓,但它们无疑是思想事实与理论形态背后的张口结舌的沉默的语境。”(张志扬《偶在论》,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P3。)
    ② 当然,这种同一性的指认具有错综复杂的关系,充斥着20世纪特殊的意识形态痕迹,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分别指责对方与西斯主义的同一性。自由主义者对社会主义的指责可见哈耶克的《通向奴役之路》、波普尔的《历史主义的贫困》和《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以及福山的《历史的终结和最后的人》等著作,而卢卡奇的《理性的毁灭》则是指责“美帝国主义”和法西斯本质同一的典型代表著作。
    ③ 关于法西斯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对现代性批判的影响,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在《启蒙辩证法》的《新版前言》和《意大利版》前言中作了明确的交代,“这本书是在国家社会主义的恐怖统治行将就寝的时候撰写出来的。书中的许多说法已经与今天的现实不相适应。”(《启辩证法》的《新版前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出版,P1。)
    ① 哈贝马斯在《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中指出,直到20世纪50年代,“现代化”才成为一个术语被人们使用,并且被描述为一个社会科学的功能主义概念。“这种现代化理论,对韦伯的‘现代性’概念实施了两重抽象。它将‘现代性’抽离了欧洲起源,把它变成了社会发展过程的一般模,在时空上是中性。而且,它还打破了现代性和西方理性主义历史内容之间的内在关系。”(Habermas,The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of Modernity,translated by Frederick Lawrence,Polity Press,1987,pp.P2)
    ② 詹姆逊:《现代性的神话:当前时代的反动》,张旭东译,见《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四辑),人民出版社,2004年,P6。
    ③ 关于这一发展路线,哈贝马斯在《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中有详细的阐释:安德森在《马克思主义探讨》中提出西方马克思主义从经济学、政治学向哲学、文化学的转变,实际上也潜在地抓住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这一基本主题和批判定向。
    ① 张志扬在讨论现代性理论的著作中说:“第一次现代性就是‘去魅’神义正当性而转向人性‘合理化’的‘人义论’。由此奠定了现代性的基本前提。”(张志扬《偶在论》,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P2。)
    ① 在启蒙思想家那里,理性并不是什么“操控理性”,不是要通过科学技术实现对人和自然的全面控制和主宰,恰恰相反,为了反抗专制主义对人的束缚,反抗神对人的无情统治,他们主张一种顺应自然的生活,充分肯定人的感性存在,理性不过是人类与自然统一的“自然禀赋”。
    ② 戴维·哈维在《后现代的状况》中指出:“无论如何,启蒙运动的规划注定了从一开始就把我们投入到了一个卡夫卡的世界中,无论如何,它必定会导致奥斯维辛和广岛。”(戴维·哈维《后现代的状况》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P22。)
    ① 其实,这样的指认早就出现在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中了》:“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他们不承认任何外在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怎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我们已经看到,为革命作了准备的18世纪的法国哲学家们,如何求助于理性,把理性当作一切现存事务的唯一的裁判者”,但是,“同启蒙学者的华美诺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极度令人失望的讽刺画。”(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二版,P719、P722、P723。)
    ① 在《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中,哈贝马斯说过:“当然,现代世界在思想大厦中的表达,仅仅是这个时代本质特征的反映,像照镜子一样——它与孕育它的时代并不能等同。”Habermas,The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of Modernity,translated by Frederick Lawrence,Polity Press,1987,pp.P19.
    ② 这一点,被人从不同的角度指证和说明了。比如说,丹尼尔·贝尔指出:“六十年代的后现代主义发展成一股强大的潮流,它把现代主义逻辑推到了极端。……人们看到了现代主义意图的逻辑发展顶点。”(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P98。)
    ③ 关于这一点,可见张旭春的《政治的审美化与审美的政治化》一书(人民出版社,2004年)该书对浪漫主义与现代性的关系作了较为详细的考察,其选取的角度是政治现代性与浪漫主义(作为审美现代性的典型)之 间的相互关系。
    ① 卡尔·斯密特在《政治的浪漫派》(冯克利、刘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中对此作出了区分,他说,在德国,1848年革命的代言人必须否定浪漫派与革命精神之间有任何关系,相反,法国作家却日益强调这种关系,最终将革命等同于浪漫派。(该书,P24。)
    ① 德里达在《马克思的幽灵》中说:“至少在我看来,解构主义从来没有任何用意和图谋,它只是一种激进的过程,也就是说它符合某种马克思主义传统,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精神。”马克思主义的传统和精神仅仅成了一种激进的精神,批判的精神:“我们不由得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与作为本体论、哲学或形而上学的体系,作为‘辩证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区别开来,与作为历史唯物主义或方法的马克思主义,作为党派、国家或工人国际的机器部分的马克思主义区别开来。”(参见《马克思的幽灵》德里达著,何一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P129、P98)
    ① 以下阐释的哈贝马斯对马克思基本理论的批判,主要见《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李黎、郭官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P65—77。哈贝马斯的这一篇文章,集中地体现了他对马克思理论的反思,虽然很多地方都没有进一步的详细阐释,但同他的整个思想联系起来,他一贯的理论立场是显而易见的。
    1 斯蒂芬·贝斯特、道格拉斯·科尔纳:《后现代转向》,陈刚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P100。
    2 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北京,P28。
    3 周国平:《尼采与形而上学》,见《周国平文集》第三卷,P243。
    4 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郑明萱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P10。
    5 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郑明萱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P16。
    6 转引自周国平:《尼采与形而上学》,见《周国平文集》(第三卷),P243、P246—247。
    7 伯恩斯坦语,转引自戴维·哈维《后现代的状况》,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P23。
    8 《启蒙辩证法》的《前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出版,P3。
    9 理查德·沃林:《文化批评的观念》,张国清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北京,P36。
    10 戴维·哈维:《后现代的状况》,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P59。
    11 戴维·哈维:《后现代的状况》,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P22。
    12 特里·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象》,华明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P1。
    13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1卷,曹卫东译,世纪出版集团,2004年,P370。
    14 Habermas, The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of Modernity, translated by Frederick Lawrence, Polity Press, 1987, pp. 21.
    15 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北京,P344。
    16 转引自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现代性与现代中国》,三联书店,1998年,P187。
    17 卡尔·斯密特:《政治的浪漫派》,冯克利、刘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P29。
    18 Habermas, The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of Modernity, translated by Frederick Lawrence, Polity Press, 1987, pp. 16.
    19 Habermas, The Phllosophlcal Discourse of Modernity, translated by Frederick Lawrence, Polity Press, 1987, pp. 18.
    20 Habermas, The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of Modernity, translated by Frederick Lawrence, Polity Press, 1987, pp. 18.
    21 见卡尔·斯密特:《政治的浪漫派》冯克利、刘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P22。
    22 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详,商务印书馆,1992年,P214。
    23 Habermas, The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of Modernity, translated by Frederick Lawrence, Polity Press, 1987, pp. 9.
    24 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序言。
    25 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北京,P9—11。
    26 见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P31—32。
    27 戴维·哈维:《后现代的状况》,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P18。
    28 戴维·哈维:《后现代的状况》,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P15。
    29 戴维·哈维:《后现代的状况》,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P31。
    30 特里·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象》,华明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P1。
    31 戴维·哈维:《后现代的状况》,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P15。
    32 戴维·哈维:《后现代的状况》,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P15。
    33 利奥塔:《后现代性与公正游戏——利奥塔访谈录》,谈瀛洲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p165。
    34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P34。
    35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P37。
    36 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北京,P48。
    37 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北京,P344。
    38 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北京,P48。
    39 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北京,P343。
    40 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北京,P13、14。
    41 Habermas, The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of Modernity, translated by Frederick Lawrence, Polity Press, 1987, pp. 4.
    42 Habermas, The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of Modernity, translated by Frederick Lawrence, Polity Press, I987, pp. 63、pp. 65。
    43 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李黎、郭官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P33。
    44 哈贝马斯:《认识与兴趣》,郭官义、李黎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P37及以下至56。
    45 见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郭官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P4—7。
    46 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李黎、郭官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P58。
    47 《哈贝马斯访谈录》,李安东、段怀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P32。
    48 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李黎、郭官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P62。
    49 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李黎、郭官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P62。
    50 詹姆逊:《文化的转向》,胡亚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p25。
    51 吉登斯:《现代性:吉登斯访谈录》,新华出版社2001年出版,P70。
    52 Anthony Giddens: A Contemporary Critique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Vol. 1 Power, property and the state, The Macmillan Press Ltd, P7.
    53 可见陈学明、马拥军:《走近马克思》中的相关阐释。(东方出版社,2002年,p394及以下。)
    54 Anthony Giddens: A Contemporary Critique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Vol.1 Power, property and the state, The Macmillan Press Ltd, pp.2.
    55 吉登斯:《现代性:吉登斯访谈录》,新华出版社2001年出版,P70。
    56 Anthony Giddens: 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pp.50.
    57 Anthony Giddens: A Contemporary Critique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Vol.1 Power, property and the state, The Macmillan Press Ltd, pp.4.
    58 Anthony Giddens: 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pp. 11.
    59 吉登斯:《现代性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三联书店,1998年,P16。
    60 吉登斯:《现代性:吉登斯访谈录》,新华出版社2001年出版,P69。
    61 Anthony Giddens: 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pp.71.
    62 吉登斯:《现代性:吉登斯访谈录》,新华出版社2001年出版,P71。
    63 吉登斯《现代性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三联书店,1998年,P5—6。
    64 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批判》第三卷),胡宗泽等翻译,三联书店,1999年,P385-386。
    65 吉登斯:《现代性:吉登斯访谈录》,新华出版社,2001年,P204。
    66 Anthony Giddens: 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pp.3.
    67 这种观点可见Joseph V. Femia, Marxism and Democrac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1993, pp26, pp.46, pp.47。
    68 吉登斯:《现代性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三联书店,1998年,P29。
    69 詹姆逊:《单一的现代性》,见王逢振主编:《詹姆逊文集》(第4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P9。
    70 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张志斌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P250。
    71 詹姆逊:《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见王逢振主编:《詹姆逊文集》(第4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P240。
    72 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陈清侨等译,三联书店,1997年,P484。
    73 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张志斌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P250。
    74 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陈清侨等译,三联书店,1997年,P500。
    75 詹姆逊:《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见王逢振主编:《詹姆逊文集》(第4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P203。
    76 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陈清侨等译,三联书店,1997年,P18。
    77 詹姆逊:《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见王逢振主编:《詹姆逊文集》(第4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P204。
    78 詹姆逊:《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见王逢振主编:《詹姆逊文集》(第4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P212。
    79 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陈清侨等详,三联书店,1997年,P501。
    80 詹姆逊:《全球化与政治策略》,见王逢振主编:《詹姆逊文集》(第4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P377—378。
    81 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王逢振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P244。
    82 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王逢振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P157。
    83 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陈清侨等译,三联书店,1997年,P146、147。
    84 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陈清侨等译,三联书店,1997年,P186—188。
    85 詹姆逊:《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见王逢振主编:《詹姆逊文集》(第4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P212。
    86 陈学明、马拥军:《走近马克思》,东方出版社,2002年,P253。
    87 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王逢振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P244。
    88 詹姆逊:《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生义》,见王逢振主编:《詹姆逊文集》(第4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P217。
    89 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张志斌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P241。
    90 詹姆逊:《单一的现代性》,见王逢振主编:《詹姆逊文集》(第4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P10—11。
    91 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张志斌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P145。
    92 鲍德理亚:《物体系》,林志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P224。
    93 鲍德理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前言第一页。
    94 鲍德理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P1—2。
    95 鲍德理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P11。
    96 鲍德理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P3。
    97 鲍德理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P67。
    98 鲍德理亚:《物体系》,林志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礼,2001年,P223。
    99 鲍德理弧:《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P46
    100 鲍德理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P226。
    101 鲍德理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P225
    102 鲍德理亚:《生产之镜》,仰海峰译,中央编详出版社,2005年,中译本序言P7。
    103 鲍德理亚:《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见《鲍德理亚文选》,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88年,P80,转引自《国外社会科学》1999年第二期,P54—55。
    104 鲍德理亚:《生产之镜》,仰海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P1。
    105 鲍德理亚:《生产之镜》,仰海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P14。
    106 鲍德理亚:《生产之镜》,仰海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P31。
    107 鲍德理亚:《生产之镜》,仰海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P43—45。
    108 鲍德理亚:《生产之镜》,仰海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P109。
    109 鲍德理亚:《生产之镜》,仰海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P110。
    110 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张志斌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P335。
    111 见俞可平编:《全球化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P13。
    112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P255。
    113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中文第二版,P285。
    114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中文第二版,P318。
    115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中文第二版,P294。
    11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中文第二版,P459—460。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中文第一版,第2卷,第3卷,第4卷。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中文第二版,第1卷,第3卷,第30卷,第31卷,第44卷,第46卷,第47卷。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95年中文第二版,第1卷,第2卷,第3卷,第4卷。
    4.哈贝马斯:《认识与兴趣》,郭官义、李黎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
    5.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郭官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6.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李黎、郭官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
    7.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曹卫东、付德根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
    8.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1卷,曹卫东译,世纪出版集团,2004年。
    9.哈贝马斯:《哈贝马斯访谈录》,李安东、段怀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10.吉登斯:《现代性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三联书店,1998年。
    11.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批判》第三卷),胡宗泽等翻译,三联书店,1999年。
    12.吉登斯:《现代性:吉登斯访谈录》,新华出版社,2001年。
    13.吉登斯等:《自反性现代化——现代社会秩序中的政治、传统与美学》,赵文书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
    14.詹姆逊:《文化的转向》,胡亚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15.詹姆逊:《单一的现代性》,见王逢振主编:《詹姆逊文集》(第4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16.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陈清侨等译,三联书店,1997年。
    17.詹姆逊:《全球化与政治策略》,见王逢振主编:《詹姆逊文集》(第4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18.詹姆逊:《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土义》,见王逢振主编:《詹姆逊文集》(第4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19.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王逢振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20.鲍德理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21.鲍德理亚:《生产之镜》,仰海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
    1.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二版。
    2.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
    3.梅林:《马克思传》,樊集译,人民出版社,1965年。
    4.弗·阿多拉慈基主编:《马克思生平事业年谱》,三联书店,1977年版。
    5.《马克思早期思想研究译文集》,熊子云、张向东译,重庆出版社,1982年。
    6.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
    7.卢卡奇:《理性的毁灭》,王玖兴等泽,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
    8.柯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王南湜、荣新海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9.科尔施:《卡尔·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阶级运动》,熊子云、翁廷真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
    10.阿多诺、霍克海默:《启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出版。
    11.霍克海默:《批判理论》,李小兵重庆出版社,1989。
    12.科西克:《具体的辩证法》,傅小平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
    13.德拉-沃尔佩:《卢梭和马克思》,赵培杰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
    14.卡尔·斯密特:《政治的浪漫派》,冯克利、刘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15.阿尔弗雷德·斯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欧力同等译,商务印书馆,1988北京。
    16.阿尔弗雷德·斯密特:《历史和结构》,张伟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
    17.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黄勇、薛民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18.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
    19.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顺良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
    20.阿尔都塞、巴里巴尔:《读<资本论>》,李其庆、冯文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21.[日]城塚登:《青年马克思的思想》,尚晶晶、李成鼎等译,团结出版社,1988年。
    22.波普尔:《历史主义的贫困论》,何林、赵平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3.哈耶克:《通向奴役之路》,王明毅、冯元兴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24.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和最后的人》,黄胜强、许铭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25.特里·伊格尔顿:《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马海良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
    26.特里·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象》,华明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27.齐格蒙特·鲍曼:《全球化——人类的后果》,郭国良等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
    28.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与矛盾性》,邵迎生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
    29.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
    30.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何一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31.斯蒂芬·贝斯特、道格拉斯·科尔纳:《后现代转向》,陈刚等译,南京大学出,2002。
    32.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张志斌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
    33.道格拉斯·凯尔纳:《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置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34.戴维·哈维:《后现代的状况》,阁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
    35.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
    36.艾尔伯特·鲍尔格曼:《跨越后现代的分界线》,孟庆时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
    37.大卫·格里芬主编:《后现代精神》,王成宾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38.查尔斯·泰勒:《现代性之隐忧》,程炼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39.大卫·库尔珀:《纯粹现代性批判》,藏佩洪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
    40.利奥塔:《后现代性与公正游戏——利奥塔访谈录》,谈瀛洲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41.Jorge Larrain:《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现代性和第三世界的在场》,戴从容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42.科里斯托夫·霍洛克斯:《鲍德理亚与千僖年》,王文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43.梅扎罗斯:《超越资本》,郑一明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44.威廉·格雷德:《资本主义全球化的疯狂逻辑》,张定淮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45.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三联书店1999年第二版。
    46.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选编,三联书店,1996年。
    47.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葛智强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48.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
    49.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郑明萱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50.理查德·沃林:《文化批评的观念》,张国清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
    1.俞吾金:《实践诠释学——重新解读马克思哲学与一般哲学理论》,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2.俞吾金等:《现代性现象学》,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3.丰子义、杨学功:《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人民出版社,2002年。
    4.张一宾:《回到马克思》,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5.郝敬之:《回到整体马克思》,东方出版社,2004。
    6.孙承叔:《打开东方社会秘密的钥匙:亚细亚生产方于当代社会主义》,东方出版中心,2000年。
    7.吴晓明:《马克思早期思想的逻辑发展》,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
    8.吴晓明、王德峰:《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及其当代意义》,人民出版社,2005年。
    9.陈学明、马拥军:《走近马克思》,东方出版社,2002年。
    10.陈学明:《哈贝马斯“晚期资本主义”论述评》,重庆出版社,1993年。
    11.汪行福:《走出时代的困境——哈贝马斯对现代性的反思》,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
    12.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现代性与现代中国》,三联书店,1998。
    13.汪晖:《死火重温》,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14.吴冠军:《多元的现代性》,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
    15.黄瑞祺:《马学与现代性》,允晨文化,台北,2001年。
    16.张志扬:《偶在论》,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
    17.周国平:《尼采与形而上学》,见《周国平文集》(第三卷),陕西人民出版社。
    18.阎树森:《创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解释与探索》,求实出版社,1987年。
    19.俞可平编:《全球化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20.李惠斌主编:《全球化与现代性批判》,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21.王治河主编:《全球化与后现代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22.贺照田主编:《西方现代性的曲折与展开》,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
    23.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编:《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2、4辑,人民出版社,2001、2004年。
    24.复旦大学哲学系现代西方哲学研究室编译:《西方学者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
    1. Marx and Modernity, edited by Robert J. Antonio, Blackwell Publishers, 2003.
    2. Karl L(?)with, Marx Weber and Karl Marx, translated by Hans Fantel, George Allen & Unwin (Publishers) Ltd., 1982.
    3. Nancy S. Love, Marx, Nietzsche, and Modernit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6.
    4. John F Rundell, Origins of Modernity—The Origins of Modern Social Theory From Kant to Hegel to Marx,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87.
    5. R. F. Baum, Doctors of Modernity: Darwin Marx and Freud, Sherwood Sugden & Company, Publishers, 1988.
    6. Marx and the Western World, edited by Nicholas Lobkowicz,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1967.
    7. N. Scott Arnold, Marx's Radical Critique of Capitalist Societ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8. Marxism, Mysticism and Modern Theory, edited by Suke Wolton, Macmillan Press Ltd, 1996.
    9. Joseph V. Femia, Marxism and Democrac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1993.
    10. Marx and the Western World, edited by Nicholas Lobkowicz,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Indiana, 1967.
    11. Jean Baudrillard, The System of Objects, verso, 1996.
    12. John Leonard, Modernity, Published by the Author, 1996,
    13. The Enlightenment and Modernity, edited by Norman Geras, Macmillan Press Ltd, 2000.
    14. Development and Modernity, Perspectives on Western Theory of Modernization, edited by Lars Glue and Dover Stereo, Arians Bergen.
    15. Marshall Berman, All that is Solid Melt into Air, Simon and Schuster, 1982.
    16. Anthony Giddens, A Contemporary Critique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Vol.1, Power, property and the state, The Macmillan Press Ltd., 1981.
    17. Anthony Giddens, 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18. Max Weber, The Protestant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 Translated by Talcott Parsons, Charles Scribner's Sons, 1958.
    19. Habermas, The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of Modernity, translated by Frederick Lawrence, Polity Press, 1987.
    20. Henri Lefebver, Introduction to Modernity, translated by John Moore, Verso, 1995. Douglas Kellner, Critical Theory, Marxism and Modernit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