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看待发展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发展倍受世界瞩目。在发展的诸多领域里,政治发展是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国际上有关政治发展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对于中国的政治发展有着非常现实的价值和意义。然而,尽管这些理论成果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但它们在很多方面还是与我国的国情不尽相合。环顾海外发展政治学家,既真正熟悉中国文化,又精通政治发展理论学者很少,白鲁恂就是其中为数不多的一位。作为美国政治学会和比较政治委员会的前主席,白鲁恂是美国政治学界的一位重量级学者,但由于历史的原因,白鲁恂在中国倍受冷落,除了在政治文化领域略被提及,有关他的研究寥寥无几。然而,生在中国的白鲁恂对中国的政治倾注了毕生的精力,他是第一个不拘泥于意识形态而把社会主义中国当作发展中国家来理解的学者,对中国的政治发展问题可谓是见解独到。因此,在研究中国政治发展问题上是不能忽略这样一位重量级人物的研究成果的。从研究领域上看,白鲁恂的研究涉及了比较政治、政治发展、政治文化。尽管前两个部分的内容在国内鲜有介绍,但它们在某种程度上足以展现出美国比较政治委员会学术研究的一个侧面。事实上,白鲁恂的政治发展研究往往被其政治文化方面的成就所掩盖,然而,作为政治发展研究的主要领导者之一,白鲁恂的前半段学术生涯都致力于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问题,并且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文化-心理研究范式。这种不同于结构-功能主义的研究路径通过从文化社会化的视角考察发展中国家政治参与者的典型人格及其成因来获得对转型社会政治发展的病理学诊断,它本质上不能被简单地等同于纯粹的政治文化研究,但与政治文化研究又有着紧密的联系,为白鲁恂后期中国政治文化研究奠定了方法论的基础。这种文化心理的研究方法以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因分析和帕森斯的文化主义人格分析为基础,结合了埃里克森的人格渐成学说与拉斯韦尔有关政治人的精神病理学诊断,通过考察普世文化在向非西方世界扩散时所引发的人格再生产紊乱的情形,对非西方世界社会转型的政治动荡提出了全新的见解。对这样一种解释力与局限性都可能较大的理论范式的研究不应该只停留于一种简单的理论复述或要点概括,而应该从其理论基础、构成要件、逻辑主线等诸方面加以彻底的检视与分析。最终,对白鲁恂文化-心理范式的分析和批判足以形成下面这样一种判断,那就是:尽管文化-心理范式因使用了比较简单的文化决定论模型而招致批评,但是这并不能否定文化、人格等因素在政治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从系统与生活世界相联系的角度出发,人们很容易发现政治发展不但不只是政治系统能力的提高,而且也蕴含着独特的合法性逻辑,这是与生活世界自身的合理化进程及其对政治系统的反抗分不开的。因此,作为生活世界的基本构成要素,文化、人格就不能被简单地排除在政治发展研究之外。但是,文化、人格等主观要素能否被加以客观化运用,以及文化对象能否被等同于物理对象即采取文化物化的处理方式则是分析中另一个着力展开的理论探讨之处。
As the largest developing country, China has the attention of the world. In many areas, the political development of China is one of the indispensable study.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development studies has a very real value and meaning for the Chinese political development. However, although these theoretical achievements are worth learning and using for reference, they do not agree with the national condition of our country in many ways. Looking around at the overseas developmentary political scientists, no one can not only be familiar with the Chinese culture, but also do well in political development theory; Lucian Pye was one of the few scholars who succeeded in both. As former president of APSA and SSRC/CCP, Prof. Pye was a heavyweight scholar in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circle, but in China he was nearly neglected for historical reasons. Though be mentioned occasionally in political culture, the studies of his theory are very few. Born in China, Prof. Pye was devoted to China's politics with all his heart throughout his lifetime. He was one of the first scholars who were not restricted in the ideology and understood the socialist China as developing country. Therefore, students who major in Chinese political development cannot ignore such a heavyweight researcher. As far as the research fields were concerned, Prof. Pye's studies involved the comparative politics, political development, and political culture. Although the first two parts are very important, they were rarely introduced in China. To some degree, they can demonstrate the academic level of SSRC/CCP. In fact, Prof. Pye's academic fruits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 were often covered by his political culture achievements. However, as a major leader of the political development research, the first half academic career of Prof. Pye was dedicated to the political development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He formed a unique Psycho-cultural research paradigm which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structure-functional research path. Through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culture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socialization process of the political participants, it analyzes the typical political personality and its forming mechanism to get the psychopathological diagnosis in the non-western transitional societies, it essentially cannot be simply equivalent to the purely political culture research while it is the foundation of Prof. Pye's late Chinese political culture research, especially in his research methodology. The psycho-cultural research method derived from Freud's psychological dynamics analysis and Parsons's culturalist personality, combing with Eriksson's personality evolutionary doctrine and Lasswell's the psychopathologic diagnosis of political man. By investigating the diffusion of world culture in non-western world, Prof. Pye found that the psychological ambivalence in the reproduction of personality was the cause of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turmoil in the non-western world social transformation. With explanatory power and its limitation simultaneously, this theoretical paradigm of research should not be reviewed only as a simple theory recitation or some kind of summary. From theoretical basis, constitutive requirements, to the main logic, researchers need to examine and analyze the paradigm completely. Finally, from the analysis and critique of Pye's psycho-cultural paradigm, we could draw a conclusion, that is:although his psycho-cultural paradigm used a relatively simple cultural determinism model and incurred severe criticisms, this does not mean culture, personality and other subjective factors are not important in the process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 From the relationship of system and life world, it's easy to find that political development is not just increasing the abilities of political system, it contains a unique legitimate logic because of the rationalization process of the life world and its resistance to the political system. Therefore, as basic elements of life world, culture, personality, and other subjective factors cannot be simply removed out of the political development research. Moreover, culture, personality and other subjective factors cannot be applied objectively; cultural object cannot be equated to physical objects. This kind of reification of culture is another focu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theoretical study on the place.
引文
1 APSA. APSA President:1903 to Present[EB/OL]. http://www.apsanet.org/content2936.cfm.2010
    2 National Committee on United States-China Relation. Board of Directors[EB/OL]. http://www.ncuscr.org/who-we-are/board-directors,2008
    3 M.I.T.. Political Science. Lucian W. Pye[EB/OL]. http://web.mit.edu/polisci/faculty/L.Pve.html,2008
    4 The Asia Foundation. Lucian W. Pye[EB/OL]. http://asiafoundation.org/about/protlleother/lucian-w-pye,2010
    5 汾州是公理会华北区传教站之一,始建于1886年。也有说其父母是唯一神派(Unitarian)的传教士,参见唐光华,1983:21。
    6 该中心当时是全美最大的高校跨学科研究团体,在米利肯(Max Millikan)的领导下,汇集了一大批重量级的学者,如哈根(Everett Hagen)、勒纳(Daniel Lerner)、罗斯托(Walt Rostow)等人,专门从事政治经济发展、共产主义和美国外交政策的研究。
    7 该文被收入马维克(Dwaine Marvick)所编的《政治决策者》(Political Decision-makers)一书(Glencoe, 111., Free Press,1960)。
    8 这项研究是由福特基金会赞助并由中央情报局局长阿伦·杜勒斯(Allen Dulles)紧密协调的系列研究之一(奥伦,2004:226)。
    9 白鲁恂提到,在这次会谈中还发生过一件比较有趣的事情。当白鲁恂向邓查询中国的人口数字时,邓回答:“我们不知道。”白奇怪地问:政府不是刚完成了人口普查,只是没有公布吗?邓看着白鲁恂(白鲁恂事后说:他以为我是有点蠢吧),解释说:“有些地方认为数字大是好事,有些地方认为数字小是好事,你是学者,是教授,不要轻信各地的统计数字。”来源:白鲁恂电邮 2002年3月21日,参见: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 Appendix 1:Reliability of GDP Statistics[DB/OLl. http://www.uscc.gov/researchpapers/2000_2003/pdfs/chappl.pdf,2010-2-17
    10 有关军队与政治发展方面的论述有四处:《军阀政治:民初共和中国现代化中的冲突与联合》(Warlard Politics:Conflict and Coalition in the Modernization of Republic China) (1971);《政治现代化过程中的军队》(Armies in the Process of Political Modernization) (1962)——该文收录于John J. Johnson主编的The Role of the Military in Undeveloped Countries (Princeton, 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2);《政治发展的方方面面》(Aspects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1966)——其中有关军队与政治发展的叙述完全采用了《政治现代化过程中的军队》的内容,see (Pye,1966:172);《东南亚政治体系》 (Southeast Asia's Political Systems)(1967)。
    11 有关政党与政治发展的论述约有六处:《非西方政治过程》(The Non-Western Political Process) (1958),《东南亚政治》(The Politics of Southeast Asia)(1960)——收录于Gabriel A. Almond 和 James S. Coleman主编的The Politics of'the Developing Areas (Princeton, 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0);《政治、人格与民族塑造:缅甸寻求认同》(Politics, Personality, and Nation Building:Burma's Search for Identity)(1962);《政党制度与亚洲的国家发展》(Party Systems and National Development in Asia)(1966)——收录于Joseph La Palombara和Myron Weiner主编的Political Parties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Princeton, 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6);《政治发展的方方面面》(Aspects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 (1966);《东南亚政治体系》(Southeast Asia's Political Systems) (1967)。
    12 相关论述有:《东南亚政治》(The Politics of Southeast Asia)(1960);《政治、人格与民族塑造:缅甸寻求认同》(Politics, Personality, and Nation Building:Burma's Search for Identity)(1962);《政治发展的方方面面》(Aspects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1966);《东南亚政治体系》(Southeast Asia's Political Systems)(1967);《中国政治的精神:政治发展中的权威危机的文化心理研究》(The Spirit of Chinese Politics:A Psychocultural Study of the Authority Crisis in Political Development) (1968);《领袖毛泽东》(Mao Tse-tung: The Man in the Leader) (1976).
    13 关于传播与政治发展的研究有:《东南亚政治》(The Politics of Southeast Asia)(1960);《政治、人格与民族塑造:缅甸寻求认同》(Politics, Personality, and Nation Building:Burma's Search for Identity) (1961);《传播与政治发展》(Communications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1963);《政治发展的方方面面》(Aspects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1966);《东南亚政治体系》(Southeast Asia's Political Systems) (1967)、
    14 这类论述主要出现在《东南亚政治》(The Politics of Southeast Asia)(1960);《政治、人格与民族塑造:缅甸寻求认同》(Politics, Personality, and Nation Building: Burma's Search for Identity)(1961);《政治发展的方方面面》(Aspects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 (1966)。
    15 政治、人格与民族塑造:缅甸寻求认同》(Politics, Personality and Nation Building:Burma's Search for Identity)(1961):《政治文化与政治发展》(Political Culture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1965);《政治发展的方方面面》(Aspects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1966);《认同与政治文化》(Identity and the Political Culture)(1971)与《合法性危机》(The Legitimacy Crisis)(1971)——这两篇论文收录于Leonard Binder主编的Crises and Sequences in Political Development (Princeton, 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1)。
    16 米利肯(Max F. Millikan)认为这类实证调查的困境在于:动态研究需要长时段的观察与记录,而研究 人员的田野调查时间是有限的。因此,追根溯源的分析只能借助于能够得到各种历史资料来加以弥补而没有办法利用当下的统计数据(Pye,1962:ix)。
    17 事实上,白鲁恂的遭遇不是孤立的,几乎所有研究战后新兴发展中国家的西方学者都面临类似的难题,因此都不得不冒着结论没有建立在精确的数据统计和分析上的批评来从事这项研究(Pye,1966:53)。18 该派认为:人类文化各有其不同的价值体系和特征,呈现出多样性。文化模式是文化中的支配力量,是给人们的各种行为以意义,并将各种行为统合于文化整体之中的法则。文化之所以具有一定的模式,是因为各种文化有其不同的主旋律即民族精神。人们的行为是受文化制约的,在任何一种文化中,人们的行为都只能有一小部分得到发挥和受到重视,而其他部分则受到压抑。因此,文化研究应把重点放在探索和把握各种行动和思考方式的内在联系,即文化的整体结构上,重视文化对人格形成的影响。参阅 百度百科.鲁思·本尼迪克特[EB/OL]. http://baike.baidu.com/view/248535.htm,2010
    19 阿尔蒙德在《公民文化》中对文化心理范式的主要资源进行了更为丰富的整理,尽管从时间上看阿尔蒙德的系统整理在后,但是我们还是可以推测:在这类知识资源的利用上,白鲁恂是受其师阿尔蒙德的悉心指点的——参见(阿尔蒙德,2008:12-13n)。
    20 白鲁恂坦陈自己在《马来亚共产主义游击队》(Guerrilla Communism in Malaya)中所采用的访谈法是从阿尔蒙德所著的《共产主义的诉求》(The Appeals of Communism)中学来的(Pye,1956:ix)。
    21 白鲁恂在运用这一概念时确认了这一点(Pye,1962:45)
    22 在后来出版的《公民文化》中,阿尔蒙德延续了这一定义未做大的改动。
    23 代表著有:The Operational Code of the Politburo (McGraw-Hill,1951), A Study of Bolshevism (The Free Press,1953)。
    24 虽然白鲁恂在论著中没有明确说明莱茨的影响,但是莱茨的观点发表在前,根据相关部分在白鲁恂著作中极其相似的表述,以及白鲁恂本人所承认的他们两人之间紧密的学术联系,我们完全可以做出这样的推断。其实,白鲁恂也很少明确说明拉斯韦尔和阿尔蒙德的影响,只不过由于两人的名气较大,某些观点又带有明显的个人风格,所以很好加以辨认和确证。
    25 首先,缅甸基本社会化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白鲁恂概括了在缅甸家庭环境中展开的早期社会化过程的最重要的特点(the most significant features of the early socialization process within the family setting).,虽然这样归纳不可能非常全面,但是足以找到对缅甸政治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人格特征与缅甸传统教育文化之间的对应关系。这些特点有的与家庭的客观条件有关,例如多数缅甸儿童自幼就生活在拥挤的家庭环境中,并无隐私可言,久而久之他们便习惯了合群而害怕独处;但是大部分是与父母传统教育方式的非理性特征有关,包括管教子女时喜欢感情用事:习惯耻笑犯错的孩子;喜欢用妖魔鬼怪来吓唬不听话的孩子;严禁子女对父母有任何反抗的言行等。这些看起来细微却影响深远的行为使得缅甸人从小就在性格上打上了消极的、顺从的烙印——诸如悲叹命运无常的悲观主义精神(the spirit of permissiveness);极为在意周围人的看法;害怕孤独、无法忍受被孤立的情形;习惯于以服从权威为楷模(Pye,1962:182-184)。由此可见,文化的心理影响和性格塑造作用在人出生的第一刻起便开始产生,接受特定文化的时间越早,心理影响就越深远。第二阶段,缅甸儿童在入学以后便进入了基本社会化过程的后一阶段。这是个体获得自我认同感的重要时期,但是由于受到家庭以外很多不同的社会组织的影响,因此变得更为复杂。这时,白鲁恂使用六组因文化而表现各异的主题来分析缅甸人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基本价值取向——分别是:神圣与世俗(the dimension of the sacred and the secular);因果关联性(the nature of causality);可预见性(the possibilities for prediction);主客观的关系(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reality);时间观念(time perspective);爱憎关系(aspects of amity and enmity)。通过分析青少年在成长中被灌输的文化特征及由此产生的心理反应,白鲁恂向我们展示了传统文化给缅甸人所带来的长期的、难以磨灭的影响。其次,白鲁恂总结了在社会化过程的第二阶段文化塑造心理的五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文化本身成为心理认同的必要元素——个人成长的文化环境决定了个人认同的内在构成要素必然受此文化熏染,甚至以文化符号作为认同的要素。白鲁恂以缅甸佛教的为例指出:缅甸人从小就从家庭、朋友和其它社会关系中接受佛教的影响,他们甚至出家一段时间到寺庙里学习佛经,因此,在缅甸人的日常生活中,佛教的影响是无所不在,严重地左右着缅甸人的政治文化和国家构建。在此情形下,即便缅甸的政治家暗中倾向英国传来的现代政教分离的文化,甚至在实践中小心避开宗教的实际干预,他们仍然不得不致少在公开场合支持佛教,采取“批判僧侣而接受宗教传统”的态度(Pye,1962:194)。白鲁恂认为,缅甸政治家这么做主要是基于心理需要,即使他们一直对佛教都抱有某种矛盾的情感也不能放弃这样的自我认同媒介。因为在缅甸人看来,佛教不只是代表了逃离现实苦难的出路,它更是缅甸自我意识的强大催化剂,“当面对外来压力时可以激发缅甸人的沉着、自信和镇定”(Pye,1962:193)。在新国家的建设中,政府为了表现独立自主和动员社会力量就必须借助佛教这种传统文化符号来促进认同和鼓舞士气。第二个方面,文化所赋予的世界观决定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心理预期。白鲁恂指出,缅甸传统文化赋予了人们一种变幻无常的世界观,因为缅甸人自幼就感觉家庭内部关系不可理喻,自己的行为和父母的喜怒之间常常毫无关联;而父母又总是倾向于把家庭以外的世界加以妖魔化,这就使得家庭以外的世界变得更加神秘莫测;虽然佛教教义使缅甸人在前身后世之间建立了因果联系,但却认为自然的真相是无常无我——外部世界既不可知也不可控。久而久之,缅甸人在心中形成了这样一种“我空法有”的矛盾认识:他们一方面以宿命论来看待自己的命运,另一方面却相信他人可能具有神秘力量(Pye,1962:198)。基于 这样的世界观和对因果关联性的预期,缅甸人一面相信领导人应该是无所不能,如果他们不能兑现自己的许诺多半是因为缺乏实施的诚意;一面却认为自己没有行动的能力,始终无法挣脱命运的束缚。第三个方面,文化所赋予的认识论造就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看法。在佛教文化的影响下,缅甸人注重内省而怀疑客观实在性,因为外在世界变幻无常,而只有通过内省才能在主观中把握真正的因果联系。虽然这种内在修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内在修为并不能保证每个人都正确地获得因果缘起的含义,因此这种文化实际上常常使人们忽视外在的行为而把自我感受当作终极标准。白鲁恂认为:这种人生态度对社会合作有两种不利影响:第一,导致人们片面强调自我解脱而忽视社会责任,对群体生活和集体行动持消极态度;第二,导致人与人之间的普遍怀疑与不信任,认定他人在生活中的言行举止多是幻相,未必能够反映其内心的真实感情(Pye,1962:202)。第四个方面,文化所赋予的时间观制约着人们对过去、现在、未来的认同。与大多数传统社会不同的是,缅甸人对历史不感兴趣,同时他们对未来也没有期待。白鲁恂认为这种只关注当下举止行为的做法首先源白缅甸人的早期成长经历——缅甸的婴儿因为母亲对自己啼哭总是立即做出反应而不知期待为何物;进入儿童期后他们从期待中等来的往往却是母亲的喜怒无常与严词拒绝。因此,缅甸人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很少体验到期待可以如愿以偿。其次,佛教教义中的物质无常,生住异灭观念也加剧了缅甸人对物质实在性的怀疑,他们只寄望于在当下行为中积功德为来世祈福,对现世的回馈是不报希望的(Pye,1962:204)。因此,在这种心态中,缅甸人很难形成期待未来获得实现的远景规划,而这对于新国家建设这样浩大漫长的长期过程乃说是极为不利的。第五个方面,内外有别的伦理导致敌我关系的绝对化。在家庭教育中,缅甸的父母从小就给孩子灌输内外有别的伦理信仰——外界总是充斥着危险,只有家里是安全的。因此,个人应该坚决维护自己的家庭,服从父母的权威,即使个人和家庭产生矛盾也必须压抑自己而不能表现出任何反抗的迹象。带着这样“帮亲不帮理”的信念成长的青年特别强调内外有别、非友即敌,热衷于各种派系和团体。对内强调彻底忠诚,不能有任何抵牾;对外充满敌意和怀疑,不能有任何合作。白鲁恂指出在这种派系盛行的社会很难存在既是对手又是朋友的竞争关系,党派之间很难实现团结和妥协;其次,个人在社会化过程只知道内部敌对是不好的合作是好的,却不知道有什么合理的矛盾表达和处理方式。因此,依靠压抑攻击性本能而凝聚的团体对人性做出过高的要求,最后必然不堪重负而瓦解(Pye,1962:207)。
    26 这一文化胜出的结论甚至否定了梅里安当初的乐观设想。梅里安非常欣赏前苏联群众运动这样的公民教育方式,认为是“正在重新创造对事务新秩序的一种政治忠诚和兴趣的最为有趣的(尝试)”。参见奥伦:《美国和美国的敌人》(奥伦,2004:91-94)。
    27 阿尔蒙德指出:“帕森斯作为自己大部分文献的编纂者,影响着发展理论家们的概念努力。他那统一社会科学的伟大计划,他的系统和功能的概念,文化与人格的互动概念,和他的行动取向范畴,进入到了宏观和微观发展理论家们的著作当中。一些作者特别强调现代化过程中心理因素——态度、价值和人格特征,包括戴维·麦克米兰及其学生,白鲁恂……”参见Almond,1990:221。类似的说法还可以参见Collins,1968:44-45;Brown,1984:1;Tinker,1963;巴利,2007:73-74;Pye,1991。
    28 虽然他列举了若干具有这种思想的社会学家,但是最终的依据乃是帕森斯的模式变量。参见Pye,1962:16、36;Pye,1966:62。
    29 在白鲁恂看来,这个心理后果就是认同危机。虽然他的理由貌似有理,但是认同的弱化是否完全是社会化过程的不一致所造成的却有待深究。从帕森斯的思路上来看,他并没有认为社会化方向的不一致就必定导致认同陷入危机。相反,他指出,任何一个社会,包括美国的早期社会化都是在家庭中形成的,因此基本人格结构中都有传统意义上的取向。而在现代教育体系,即在学校的角色预期中,个人才开始学习转向特殊+普遍+成就体系(Parsons,1951:240)。因此,单从不同社会化过程中的不一致因素是很难解释,基于模式变量组合的文化价值取向的转变在所有社会的儿童成长过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为何在转型社会能引起如此激烈的冲突?正如哈贝马斯所说,这个问题不是能在帕森斯的二元论的理论建构中所能阐明的,因为他缺少“生活世界”和“交往行动”的概念工具。其实在白鲁恂的表述中,曾偶有这方面的意识。例如,他说“社会变迁的不均衡和难以预料的速度使人们面临一个基本困境:到底是使自己的行为适应当下政治的面貌还是努力实现仅限于希望中的政治世界”(Pye,1962:46)——这表明:冲突的引发不是政治社会化的内容与之前的内化的价值模式间的冲突,而是在现实的交往行动中,这种现代政治价值取向未能成为政治角色互动体系中主导模式,故而应从符号表达体系自身的逻辑一致性要求来说明现代文化何以未能取得主导地位的问题。不过,囿于帕森斯目的行动理论范式,白鲁恂始终未能突破文化作为目标取向的处理方式和文化的心理分析方法,因此只能把不同社会化过程价值取向的前后不一致作为文化冲突的主要原因。
    30 尽管拉斯韦尔指出使用精神病理学方法来研究政治家并非暗示他们都是精神病人,但是在他看来,特定的病态性对各种公共人物的档案展示来说仍具有第二重要性,因此,病态心理记录的说法是合理的、有用的。参见Lasswell,1930:7。
    31 译文根据英文原文略有调整。
    32 文根据英文原文略有调整。虽然埃里克森这一结论的完整表述是出现在1968年出版的《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Identity:Youth and Crisis),但是其基本内容的发表当不迟于1954年,参见(埃里克森,1998:311)。此外,白鲁恂也在自己的第一部专著中明确地提到了埃里克森的思想对他的帮助,参见(Pye,1956:277,n1)。
    33 见上一章的相关论述。
    34 至于能否说白鲁恂的文化-心理范式肇基于或脱胎于怕森斯的理论范式,后面加进一步加以分析。
    35 帕森斯最初是致力于行动理论的构建,1937年出版的《社会行动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Social Action)就是在这方面的早期代表作;然而,如哈贝马斯所言,他的行动理论过于狭隘,没能从中形成社会的概念,因此不得不诉诸于系统的概念,造成整个理论范式的转向。尽管如此,他仍然没有放弃文化理论在内的诸多新康德主义行动理论要素。参见Habermas,1987:203-204。
    36 这并不意味他的架构只能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事实上他的老师阿尔蒙德与前辈拉斯维尔在分析欧洲的政治现象中已经使用了类似的方法,参见Gabriel A. Almond, The Appeals of Communism, Harold D. Lasswell, Psychopathology and Politics。
    37 亨廷顿把白鲁恂的理论方法归于第三类,即比较历史法,参见布莱克,1996:69-76。
    38 认同危机的出现有两个来源:主要方面,白鲁恂从艾里克森青少年成长阶段的认同危机理论中受到启发,联想到转型社会个体早期的基本社会化与成年后的政治社会化之间的价值观的传统-现代两分式的巨大差异,推断非西方社会的个体在深受本土传统文化浸染之后再进入政治领域突然面对以西方文化为主体的现代政治文化必然要产生一系列的不适、无所适从、乃至陷入认同危机;次要方面,现代政治文化是现代民族国家体系下的产物,包含了众多倡导民族自决等内容在内的现代性话语,当非西方社会实现政治独立后,当政者在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极易通过振兴本国传统文化来推动国家认同、提高民族自信,这样就使认同危机变得更为严重。
    39 当白鲁恂把政治文化分解为政治的精神与政治的考量的时候,政治的精神就承接了新康德主义文化所具有的形而上学的色彩。从政治的精神角度来看,文化的经验属性是被忽略的,它如同洛夫乔伊所描述的“来世哲学的一般信条”那样“终极的、牢固的、永恒不变”,仿佛就是文化系统中的慢驰豫变量。这样分解的确使得作为政治精神的政治文化似乎无需大量统计数据的支持,但是也削弱了文化的说服力,使之沦为一种“剩余性范畴”。白鲁恂后来也认识到了这点,并对此做了略显苍白的辩护。
    40 白鲁恂确信社会确立个人主义的原则反而更有利于团体内的合作,因为其对群己界限已经做了充分的界定。相反,在集体主义原则下,个体要求不能伸张,甚至为内化的超我所压制,这样的社会因为群己关系不明反而会引发各种明争暗斗,从而降低集体行动的能力。
    41 拉斯韦尔曾提出过民主人格的几种特征,不过阿尔蒙德却认为这些人格在非民主国家也并不罕见。参见Lasswell,1948:150;阿尔蒙德,1989:13。
    42 最初,帕森斯的系统概念是非常松散的,利用的是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人类学功能学派的概念,即把系统看作是一系列要素的有序组合,目的是为了维持既存结构。这样,对系统的分析就是看其是否以及如何完成其功能以维持系统结构。所以,在1951年之前,帕森斯的系统理论实际上都是这样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在1951年他与希尔斯合著的《迈向一般行动理论》中,帕森斯对系统的概念进行了隐蔽而重大的修改。他接受控制论的一般系统理论,系统被定义为根据各种环境条件的变化进行调整适应以维持自身的存在。因此,结构功能主义实际上是帕森斯系统理论的早期形态。参见Habermas,1987:225。
    43 白鲁恂在写作《马来亚共产党游击队》(Guerrilla Communism in Malaya)时用过半篇幅对游击队前成员的生活史进行了分析,参见该书Part ⅢThe Individuals。
    44英克尔斯在《人的现代化》中亟言:“无论一个国家引入多么现代的经济制度和管理方法,也无论这个国家如何仿效最现代的政治和行政管理,如果执行这些制度并使之付诸实施的那些个人,没有从心理、思想和行动方式上实现由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转变,…那么,这个国家的现代化只是徒有虚名”(英克尔斯,1985:20-21)。与帕森斯不同,英克尔斯拒绝弗洛伊德关于人格在孩提时代已经确定的假设,相信“成年人的人格改变,甚至基本价值和精神活动方式的改变。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经常发生的”(英克尔斯,1985:12)。虽然他没有从日常交往行动的视角论述人格改变的可能,但是他的这种态度是具有鲜明人道主义精神的。与之相反,在帕森斯的理论构建中,文化的体系化却造成了文化的物化,在它的制约下,人的作用反而有所下降,面临在结构主义理论中遭遇的类似困境。
    45 吉登斯认为,战后以帕森斯为代表的美国社会学占据了统治地位,直到“60年代末70年代初,这一共识基础突然产生裂痕…取而代之的是一大堆彼此对立而令人无所适从的理论视角”,像“符合互动论”、“语言哲学”、“批判理论”、“现象学”、“解释学”等等,“但绝大多数与社会学有所关联的学者绝不会将‘解释学’纳入自己的术语体系”,因为“就那些自称‘社会学家’的学者而言,即使有些就身在欧洲也并不熟悉这些进展”。因此,白鲁恂固守帕森斯的学术理路是可以理解的,但并非无可指摘。参见吉登斯,1998:31-34。
    46 在白鲁恂后期的研究中,他甚至把几种截然不同的文化放在一起进行功能性说明,因为在他看来,完全可以从文化共性角度对第三世界,乃至整个发展中世界进行总体性探讨,把研究限制在东亚的文化共性上已经算是比较谦虚的了。参见Pye,1985:xi。
    47 白鲁恂显然不同意这样的观点,他对这种只提倡深描,不提倡理论建构的做法非常不满。他不但认为这是对文化理论的敌意——人类学也因此丧失了智识上的活力,而且象征着一个伟大的理论建构时代的终结。参见Pye,1991:503。
    48 萨义德曾经毫不留情地批评道:“应该注意的是,在西方占有首要地位、甚至中心地位的这种当代话语的形式是多么全面,它的态度与姿态多么涵盖一切,它所包括、压缩和加强的与它所排斥的同样多。”参见萨义德,2003:28。
    49 波普尔,1999(二):112。引文略有改动。
    50 虽然阿尔蒙德在《公民文化》序言中说了“要归功于梅里安”这样感谢的话,但是书中又明确承认:视 政治文化为政治对象的取向模式,以及对政治取向类型的定义和分类遵循于帕森斯和希尔斯的研究。参见阿尔蒙德和维巴,2008:14。对照阅读帕森斯在1951年出版的《朝向一般行动理论》和《社会系统》将会增进这一判断。此外,白鲁恂也明确指出了帕森斯理论对政治科学的深远影响,参见Pye,1991。
    51 白鲁恂提到这样一个延误政治文化概念出现的事情:30年代梅里安派拉斯韦尔去维也纳收集弗洛伊德心理学研究成果,拉斯韦尔虽然极其赞赏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却不同意弗洛伊德有关如何把心理分析运用到政治分析上的观点,相反他认为制度有其自身的形成历史,因此心理分析只被运用于分析在制度中执行(历史形成的)角色的个体行为。参见Pye,1991。由此可间接证实:阿尔蒙德政治文化概念和理论的提出与梅里安并无多大关联。
    52 普泽沃斯基的看法就是其中一个有代表性的典型,他写道:“除非工人被组织成一个阶级,否则他们很可能根据认同的其它基础进行投票,如天主教徒、巴伐利亚人、女性、说法语者、消费者等等”。由此他认为,与文化有关的群体价值和习惯跟政治调查毫不相干。参见Przeworski,1985:12。
    53 帕森斯认为,“利用社会学、人类学、考古学和历史学的证据来确定结构类型和顺序关联乃是当务之急”。参见Parsons,1977:232。
    54 50年代,普林斯顿大学国际政治研究中心曾出版过一套共产主义研究著作,白鲁恂在阿尔蒙德的指导下撰写了《马来亚共产主义游击队》,因此也效仿阿尔蒙德在《共产主义的诉求》中所做的那样,着重进行了个人生活史分析。参见Pye,1956:viii-ix、10、141。这并不奇怪,阿尔蒙德本科阶段就在拉斯韦尔手下学习,拉斯韦尔也是他博士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其在毕业论文中就大量应用了拉斯韦尔的生活史分析。虽然白鲁恂在此书的研究方法上与阿尔蒙德如出一辙,采用了“拉斯韦尔—阿尔蒙德惯用的采集共产党人的‘人生史’的方法”,但是他没有像阿尔蒙德那样把共产党人归结为心理错乱的社会边缘人,而是指出他们是社会转型过程中渴望现代世界却又找不到进入门路的人。参见奥伦,2004:226;Pye,1956:6-8。
    55 白鲁恂认为:“在转型社会中,情感与考量方式的混合,控制着决策与行动的流程,为政治文化提供了实质内容”。因此,在他看来,转型社会人民的认知取向与情感的取向在实践中确实也割裂了开来,前者认同于现代化进程的普遍化趋势,而后者依然眷恋于固有的传统模式——这就直接导致了他后来的把政治文化划分为政治精神与政治考量的做法。但是,白鲁恂并没有有力的理论工具来说明为何认知取向能被替代而情感取向却不能做到。这种基于帕森斯式的文化传播并以制度化和内在化手段来实现价值模式取代的目的行动视角而带来的不同取向的变与不变的问题,白鲁恂在处理时虽没有一筹莫展,但他所选择的替代性方案的确经不住推敲。
    56 如果用阿切尔(Margaret S. Archer)的二元论来分析白鲁恂的转型社会的政治文化,那么在现代文化的涵化下,原有文化的认知取向被取代就意味着原有文化内部的要素关系不能在逻辑上保持一致了,但是,这不意味着社会—文化整合在经验层面上不能保持因果一致。这表明文化整合与社会整合是相互独立的,现实中可以出现低度的逻辑一致的同时出现高度的因果一致。只有在这样的分析中才能说明文化动态变迁情形下的意义整体和关系网络,否则,在同一文化体系内部,即使是从微宏观两个不同的角度来分析也不可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参见Archer,1996:185-190;谢立中,2007:469-470。
    57 我们知道,白鲁恂之所以认为转型社会破碎的政治文化会引发混乱与不安,不仅是因为其各个社会化过程之间缺乏一致性,而且政治社会化过程本身就因为文化传播而导致各种思潮并存,所以不能有明确的取向,这种方向上的无所适从造成政治文化的自相矛盾。据此,白鲁恂的第一个判断是:这种文化取向上的不确定性必定会投射在社会行动上,产生犹豫不决,成为“现代化的关键障碍”;他的第二个判断是:“政治社会化过程的混乱性”导致不能有一个主要文化像稳定社会那样通过制度化和内在化手段扎根于社会成员的心里,使得他们由于心理无根(以及在实际行动中对结果的不确定性)而产生不安全感,他们会求助于组织来消除这一焦虑,因此他们的动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组织化,而是传统意义上的归属感。参见Pye,1962:46、50。对于第一个判断,它脱胎于帕森斯行动理论中说法,即:只有共享规范的内化才能使社会行动得以和谐,实现社会的整合。但是正如阿切尔说指出的那样,这种向下合并使得社会整合被化约为文化整合,无视现实中低度的逻辑一致同时存在高度的因果一致的现象。因此,文化取向上的无所适从不能想当然地就等同于在社会行动上也会犹豫不决。而第二个判断则在很大程度上仍受帕森斯模式变量的影响,所谓非西方的倾向于归属认同的文化特征无非是帕森斯在先验模式变量中给出的传统社会的集体取向和归属取向。政治社会化过程充斥各种不同的价值观没有形成统一的或主导的政治文化,那么矛盾的政治文化为何就不能内化于人格之中?白鲁恂就曾指出非西方社会——如缅甸、中国——的基本文化原本就是矛盾的,这些传统文化的矛盾为何没有引发心理无根和不安全感?退一步讲,即使转型社会行动者的政治动员是为了获得传统意义上的归属感,他也和帕森斯一样“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内在障碍妨害了价值观的转变”。正如哈贝马斯对帕森斯所批判的那样:内在有效性主张与外在生存要求之间的妥协只能基于实际功能要求的潜藏不发才能使制度化和内在化的价值取向不需与实际功能保持一致而加以更新,唯一方法就是对交往行动进行系统的限制。这种情况在封闭的稳定社会或许可行,但是在开放的转型社会是不可行的,有效性主张始终接受着真实性要求的检验。从个体心理层面来解释文化体系的惰性,即使借助于心理学的认同危机理论也是无法做到的。因为文化体系乃是生活世界的符号结构,是交往行动方式的体现,因此具有交互主体性。尽管个人可能由于心理偏执而不承认外部的真实性检验,但是作为集体行动产物的文化是不可能在开放条件下始终避开真实性而满足于幻觉的解决形式。因此,在社会转型的条件下,社会行动者就不可能个个都是因为追求传统意义上的归属感而被动员加入组织,至少,归属感不可能成为集体行动的主要动机。
    58 不知道白鲁恂是真的觉得精英政治文化研究不需要抽样调查技术,还是他自身不善于此道。虽然他给出的理由貌似合理,但是即使抽样统计数据本身不能证明所调查的政治态度是关键性的因素,他也没有直接证据来证明自己所提出的一系列的政治态度假设就具有决定性。而从实际工作量来看,在精英小团体内部进行抽样统计的可能性应该更大些。当然,有些决定性情感可能是潜在的,在问卷调查中也许也反映不出来,或者根本不便回答;而且很多时候大规模的问卷调查会因为工作量的巨大、资金的短缺、时间跨度太长等各种难题而无法实行。像阿尔蒙德的《公民文化》就动用花费了大量的资金、时间、人力和物力,没有美国财团和政府的支持是难以想象的,也是不可能经常开展的。参见奥伦,2004:224及《公民文化》原书序言。
    59 据白鲁恂的学生康绿岛透露,麻省理工学院比较政治学的教授们曾因为比较政治研究的学生应不应该把统计等与经验调查有关的课程列为必修课而展开了激烈争论并进行了投票表决。辩论双方都希望得到白鲁恂的支持,但白鲁恂最后以不出席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参见唐光华,1983:38。
    60 在帕森斯的文化模式分类中包含:a.信仰体系(belief systems)(以认知为主)、b.表达符号体系(systems of expressive symbolism)(以情感为主)、c.价值取向标准体系(systems of value-orientation standards)(以评价为主);而帕森斯的价值取向模式包含:a.认知的(cognitive)、b情感的(appreciative)、c道德的(moral)。对照之后可以发现,在白鲁恂的阐述中,第一第二第三是认知的、第四第五是评价的,第六是情感的。参见Parsons,1951:57。
    61 显然,白鲁恂不认为自己的政治文化研究路径是把文化等同于心理。在他看来那是文化人类学派本尼迪克特、米德等人的方法,他们才把文化与人格看成一体两面,而他的路径接近于卡迪勒、林顿等人,用社会化过程作为联结文化与人格的纽带。同时他自信地认为,政治文化的概念出现后完美地解决了宏观与微观、社会学与心理学的联通问题,人类学所开创的文化人格理论就显得没有价值了。参见Pye,1991:494。但是正如哈贝马斯所指出的那样,在帕森斯的理论框架中,“只是经由行动者对文化价值标准的取向,文化才具有规范力”(参见Habermas,1987:217);同样地,在白鲁恂的政治文化范畴中,它的实际成分都是体现在内化于心理领域中——诸如人们所知道的、人们所拥有的、人们所认同的——元素,因此,从白鲁恂所阐述的政治文化构成上,这个概念的主观属性或者说心理属性使得我们很难分辨这些到底是文化成分还是人格成分。
    62 其实这种先验式地预下判断很早就在白鲁恂的文章中就出现了。1955年,在他和别人合写的《非西方国家的比较政治》中,他就在毫无经验数据支持的情况下为非西方国家的政治过程归纳出7项特征;1958年,他又在自己撰写的《非西方的政治过程》一文中将之扩充为17项,并收入1962年出版的《政治、人格与国家构建》一书中。参见Kahin, Pauker & Pye,1955; Pye,1958; Pye,1962:16-31.
    63 在20年前出版的另一本有关中国政治文化研究的专著中,白鲁恂也是以“展示一系列在我们看来潜藏于中国政治的精神之中的命题”为主,并认为这种中国政治文化的抽象是有其合理性的。参见Pye,1968:xvi。
    64 传教士式的、直觉印象类的文化观感或见闻,在历史上比比皆是,但是,像白鲁恂这样把文化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来进行说明性分析,而且还借助了其它国家政治发展的一般性知识来对中国政治进行考察的做法(参见Pye,1968:4。),却没有大规模数据统计的支持,就不能不使其结论的科学性大打折扣。当然,由于冷战的对立,当时的白鲁恂不能深入中国大陆进行问卷调查,只能从马来亚华人和香港难民那里进行间接研究。即使如此,他也是以访谈法为主,问卷调查仅见于一次(出现在1981年为兰德公司做的《中国的战略、地区角色与亚洲安全》报告中,后以《中国政治的动力》为名出版。参见Pye,1981:277)。不过,即使对海外华人大规模使用问卷调查,也不能据此来推断大陆中国人的态度,也不应该得出“不止局限于海外华人”这样的结论。参见Pye,1968:ⅹⅶ。
    65 这种思路无疑对白鲁恂的把基本社会化与政治社会化加以区分的做法起到了积极作用。虽然白鲁恂没有明确加以强调,但是他的基本社会化概念无疑是从潜在的、无意识的心理维度来加以概括的,而政治社会化则是从外在的、有意识的灌输教育来加以说明的。正是前者具有更深的心理基础,因此才有可能据此借用埃里克森的自我心理综合完形的理论来说明基本人格结构不易更改的特性,从而对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力做出解释。否则,白鲁恂对政治文化所做的政治精神与政治考量的划分是没有有实际意义的。
    66 如果说帕森斯用模式变量区分传统社会与原始社会,单从系统的角度来看尚有一定的说服力,但是阿尔蒙德依样画瓢推广到政治领域中就使帕森斯潜在的问题凸现了出来。帕森斯显然是把系统的践行标准同生活世界的价值取向混为一谈了,他的模式变量中的普遍的、中立的、成就的等现代特征实际上都是呈现系统的特征,阐述现代政治体系不同于传统政治体系的系统差异时,停留于模式变量的说法也还不为过,但是当涉及社会化过程,谈到现代社会的外显的社会化机制的功能时,现代性的特征就不止于此了。
    67 在不完全改变文化-结构二元论的前提下,哈贝马斯给出了另外一种概念策略,足以使文化从一开始就融入经验的、时空可分辨的行动脉络中去。即:把共识形成当作协调行动的机制,同时进一步假定生活世界的符号结构(文化)是通过交往行动这个媒介来进行复制的,这样,文化价值领域的独立逻辑就被形塑到对话的有效性基础之中,以及交往行动赖以复制的机制之中。参见Habermas,1987:231。
    68 对母亲的认同不仅表明毛泽东对母亲眷恋,而且还意味着他会幻想像母亲那样受到父亲残酷而苛刻的对待,从而使自己的性格沾染上女性主义色彩。按照埃里克森的看法,担心被抛弃是女孩“最早的、最根深蒂固的、最少意识到的担忧”,在童年后期与青春前期,这些担忧是人际纠缠——如恋母情结和同胞手足竞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白鲁恂从毛泽东母亲对弟弟的关注中推断了毛泽东的深层焦虑是担心被 抛弃,这使得他决定采取主动,不再相信任何情感。参见埃里克松,1992:289;Pye,1976:77。
    69 孔飞力敏锐地指出,“作为现代中国的前奏,叫魂大恐慌向中国社会的观察者们凸显了一个特别令人难过的现象:社会上到处表现出以冤冤相报为形式的敌意……在这个权力对普通民众来说向来稀缺的社会里,以‘叫魂’罪名来恶意中伤他人成了普通人的一种突然可得的权力……对害怕受到迫害的人,它提供了一块盾牌”。参见孔飞力,1998:300。
    70 他们试图像父辈在传统秩序中所做的那样,依照特定的团体来确定自己的行为取向。但是与传统行为模式提供安全感与行动有效性不同,他们发现自己身处一种更不明朗的社会关系之中,个人行为没有标准可循,因而不得不弹性应对不稳定的局面。参见Pye,1956:133-134。
    71 “有些哲学家们认为我们每一刹那都亲切地意识到所谓我们的自我;认为我们感觉到它的存在和它的存在的继续,并且超出了理证的证信程度那样地确信它的完全的同一性和单纯性。……不幸的是:所有这些肯定的说法,都违反了可以用来喂它们辩护的那种经验,而且我们也并不照这里所说的方式具有任何自我观念。……这样,我们就虚构了我们感官的知觉的继续存在,借以消除那种间断;并取得了灵魂、自我、实体的概念,借以掩饰那种变化。”参见休谟,1997:281、284。
    72 它所具有的一般的社会整合功能显然是建立在包含着某种共同意识同时又受到这种共同意识规定的社会生活的基础之上的。意识越是能够使行为感受到各种不同的关系,它就越是能够把个人紧密地系属到群体之中,继而社会凝聚力也会由此产生出来,并戴上它的标记。”参见涂尔十,2000:71。
    73 “个体这样进入他自己的经验,只是作为一个对象而不是作为一个主体;而且他只有在社会关系和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只有借助于他在一个有组织的社会环境中与其他个体的经验交易,才能作为一个对象进入他的经验。”参见米德,2008:202。
    74 然而,对于泛化的他人这种需要用规范共识的种系发生来解释的问题,米德仅仅只是从个体发生的角度来加以厘清,因而,如同哈贝马斯所指出的那样,米德实际上陷入了一种循环论证。参见Habermas,1987:44-45。
    75 “他从社会上对之作出动作或反应的任何东西都是他的泛化的他人中的一个成分;通过对他自己采取的态度,他意识到他是一个对象或个体,因而发展了一个自我或人格。”参见米德,2008:138,n2。
    76 吉登斯认为:“个人的认同不是在行为之中发现的(尽管行为很重要),也不是在他人的反应之中发现的,而是在保持特定的叙事进程中被开拓出来的。”参见吉登斯,1998:60。
    77 埃里克森认为,尽管青少年的一些“症状”和发生的事件与神经症症状相类似,但却是正常的、可以超越的。参见埃里克森,1998:150。
    78 所谓合法延缓期是指允许还没有准备好承担义务的人有一段拖延的时期,或者强迫某些人给予自己一些时间;对成员在这个时期所表现的特征,社会方面采取了一种选择性的许可。参见埃里克森,1998:144。
    79 白鲁恂认为,共产主义著作本质上是一种权力理论,即把政治涵义推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始终把政治仅仅视为权力。参见Pye,1956:21。
    80 李凯尔特指出:“通过与价值的这种联系,我们能够有把握地把两类对象(指自然和社会)区别开”,这样价值就成为了人文学科研究的出发点。参见李凯尔特,1986:21。
    81 例如,博厄斯在为本尼迪克特的《文化的模式》题写绪言时写道:“我们必须懂得,个体生活在他的文化中,其文化又依靠个体而存在。这种对社会-心理问题的兴趣与历史方法并行不悖,没有丝毫的对立。相反,它显示了文化变迁中那种具有生机的动力过程,并使我们能够估价我们从对相关文化的详尽比较中所取得的证据。”——寥寥数字就体现了博厄斯在本尼迪克特文化心理研究中的启蒙作用。参见本尼迪克特,2000:14。
    82 Parsons & Matt, The American University, P16,转引自Habermas,1987:236-237。
    83 拉斯韦尔不满于现代政治分析法把注意力转移到社会变化的阶级结果上面,从而忽视了同等重要的观察社会结果的方法,如技能群、人格群和态度群的命运。他认为:“强调阶级与强调技能或人格一样是自成体系的思想家们在方法学上的一项发明,是在分析某一特殊的行动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挑选出来的参照系统”。参见拉斯韦尔,2000:137。而拉斯韦尔对政治的心理学分析始终局限于个体层面的说法可参见Pye,1991:490。
    84 拉斯韦尔认为:“我们历史时代的问题不是社会主义或资本主义,而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一同导致人类的毁灭,或者说陷入要塞-监狱国家的奴役”。在此,拉斯韦尔感受到了生活世界殖民化的共同后果,但是他缺少系统这样的外部视角,而只是从人的角度把权力的集中化趋势归咎于具有强烈权力欲的权力型政治人格涌现。虽然他并非指摘政治家都是一群渴求权力以满足心理需要的变态狂,但是却在无意之中默认了政治狂人更易于左右政治大局的可能,否则他也不会如此推崇民主型政治人格的建设。参见Lasswell,1948:216。
    85 阿尔蒙德所定义的过程文化是“对于政治过程的一整套倾向”,但是他又声称:“必须记住,我们在这里讨论的是政治文化,而不是实际的参与。从这意义上来说,参政的公民是指那些对政治有所了解并感到自己能够积极参与的人。这样的态度就产生了行动的意向……”参见阿尔蒙德和鲍威尔,2007:39。
    86 尽管白鲁恂不接受结构论者的指控,但是他的反驳竟然是指责结构论是一种同样甚至更坏的还原论。参见Pye,1988:20-21。
    87 在论及新兴国家的形成原因上,白鲁恂貌似批驳了西方理论中社会决定国家的观点,但联系上下文以及后来他对科利(Atul Kohli)的驳斥可以看出,他并非认同国家的自主性,而是强调转型社会的现代国家体 制的外部输入特征;换而言之,虽不是由本土的社会文化决定,却仍是由世界文化和国际社会的压力决定的。因此,他并没有与之完全划清界限。参见Pye,1962:42-43;Pye,1988:176。
    88 更多学者及著作名称可参阅阿尔蒙德和维巴,2008:12。
    89 埃克斯坦归纳的文化主义累积学习假设包括:1、后期的习得以早期的习得为条件,这种情况是无法破解的;2、自我倾向于把认知、情感和评价等方面的零散意象综合成一个连贯的整体。参见Eckstein,1988。
    90 虽然这未必与埃里克森及其支持者对文化与人格关系的理解相一致,但却无疑是符合埃里克森人格理论精神的。
    91 从埃里克森后期的《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Identity:Youth and Crisis)所论述的自居作用和同一性关系来看,人类的婴儿很早就与他的文化形态发生了接触:“在这种对被给物体的获取中,以及学会了使某人为他自己做他想做的事情时,婴儿也发展了‘要成为’给予者的基本成分”——这意味着文化必定会成为人格的构成性要素,而一旦如此,当个体要保持自我的连贯性和同一性时就必定会捍卫这种价值观。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埃里克森的确是主张文化对人格的支配地位的。参见埃里克森,1998:87。
    92 波普金于1966到1970年在越南做了五年田野调查,参见Popkin,1979:ⅹ。
    93 情景变量和社会规范的看重使得高德文对那种只从某个态度在人群中的分布来验证人格与现代化关系的做法感到不满,他指出:这类理论若想成立就必须首先验证哪些态度、信念和价值观与行为实际相关,又在哪些条件下。
    94 阿什·布朗认为,政治发展是一个可疑的和价值判断的概念,让政治文化方法涉足政治发展研究无疑是招致批评的一个重要因素。参见Archie Brown,1979:3。
    95 对此,阿什·布朗评论道:“渐渐地,政治文化研究脱离了高度可疑的线性政治发展观点,政治文化的界定过程也变得复杂起来”——由此可见,政治文化路径与政治发展中的文化路径不是一回事,它们的根本区别在于后者严格局限于政治系统的主观取向,而前者把公开的政治行为也纳入到了政治文化之中。参见Archie Brown,1984; 2。
    96 根据哈贝马斯的看法,所谓社会整合,涉及到的是具有言语和行为能力的主体社会化过程中所处的制度系统,社会系统在这里表现为一个具有符号结构的生活世界。所谓系统整合,涉及到的是一个自我调节的系统所具有的特殊的控制能力,这里的社会系统表现为它们克服复杂的周围环境而维持住其界限和实存的能力。参见哈贝马斯,2000b:6-7。
    97 贝尔认为文化分裂与社会结构的断裂一样,产生了普遍的和难以应付的紧张关系,因此在现代社会中,文化的聚合力本身就是一个问题。换而言之,文化已经不能反映人民所生活的共同社会,不同人群之间的经验难以理解,找到把它们联系起来的共同象征日益困难。因此,文化的多样性和中心的缺乏成为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参见贝尔,2007:95-122。
    98 这一说法参考了哈贝马斯的类似表述,参见哈贝马斯,2000b:17。
    99 多伊奇的决定同化率的六大因素有:交往习惯的相似度、学习能力和传授能力、接触的频率、物质回报和奖惩、所有群体的价值观和欲望、社会政治符号的存在和同化的实际障碍,参见Deutsch,1953:130-136。
    100 1954年,阿尔蒙德出版了《共产主义的诉求》,专门分析了西方共产主义参与者的心理动因,白鲁恂此作是其姊妹篇,并在写作上深受其影响。参见Pye,1956:ⅶ、ⅸ、6。
    101 佩赛尔(Victor Purcell)为此批评白鲁恂未能于此历史巨变之时把考察当年至马来亚独立前这四年的政治发展进行及时补充。参见Purcell,1957。
    102 这么做的一个风险在于变节者们的共同政治态度或许正是他们不同于组织内的多数成员的地方,由于在白鲁恂进行调查的那个年代,马共的变节者在组织内不占多数,所以,用变节者的样本恐怕不能类推数量占绝大多数的未变节者。
    103 “世界文化”这一术语随后在阿尔蒙德等其它学者著作中也屡被使用或提及,参见阿尔蒙德和维巴,2008:3-4。
    104 在晚年的回忆中,白鲁恂明确承认艾里克森的认同理论所提供的巨大帮助,他说:“在我研究为何某些马来亚华人会转向共产主义时,我就对他们所具有的强烈的归属需要不感到吃惊,随后我对缅甸政治文化的研究因参与了艾里克森在麻省理工学院主持的大学研讨会而深受其影响,那时他正好写作《青年路德》,完成了认同危机理论”。参见Pye,1991。
    105 白鲁恂认为转型社会发展乏力看似因为资金短缺、受教育的人员不足、人口众多、缺乏动员人力和物质资源的手段等,但是在这明显的外因下面是涉及态度和情感的心理问题,它制造着相同甚至是更严重的困难。因此,在他看来,“对那些特别是与政治现代化有关的有效行动而言,心理抑制动因能渗透并阻碍国家构建的整个过程”。参见Pye,1962:ⅹⅴ。
    106 虽然白鲁恂没有明确说明这里西方冲击的具体指涉,也没有说明宗教遭受冲击的地方是其组织结构还是其信仰体系,但是从他把新兴民族主义意识形态与旧宗教类比的做法来看,白鲁恂显然是在指后者,即西方冲击与宗教被冲击的地方指的都是价值文化方面。
    107 霍布斯鲍姆甚至认为“第三世界大部分的民族运动主要并不是用来对抗外来的帝国压迫者,而是用来反对新获解放的国家宣称它们是一个具有同质性的民族,因为它们事实上并非如此”,参见同页。
    108 这里,平等(equality)、能力(capacity)——还有一个是分化(differentiation)——都是比较政治委员会所确定发展综合特征(the development syndrome)的三要素,这三要素之间并非总是相互配合,通常它们相互之间都存在尖锐的冲突;所谓平等与能力之间的紧张关系是指,“追求更大平等的压力对系统的能力 提出了挑战”,或者更确切地说,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现代化精英中的强制平等可能意味着不能赢得现代化目标同时丧失他们的合法性”。参见Pye,1966:47;Coleman,1971:98。
    109 由此可见,白鲁恂已经开始对帕森斯式的规范制度化和内在化的社会化接受模式产生了怀疑,正像哈贝马斯所指出的那样,对于文化、价值或者规范,如果个体可以像对物质对象那样以外赋的形式加以接受,那么就完全可能根据形势变化随时用符合系统功能要求的规范替换那些功能上已经不符合要求的规范,人格层面的价值观冲突和精神病理学问题也就无从谈起。从白鲁恂的怀疑中,我们甚至可以断定,他相信存在一条不同于仅仅用制度化和内在化就可以涵盖的人格动机发展路径,但是遗憾的是,在他的理论资源中没有任何语言学转向的痕迹,他始终沉浸在行为主义路径所提供的丰富养分之中。参见Habermas,1987:231。
    110 索罗金逻辑一致且因果相关的理论方法详著于其代表作《社会和文化动力学》的序言,参见Sorokin,1937:xi。
    111 1992年,由郑州大学历史系印度支那研究室翻译的一本名为《东南亚政治制度》的小册子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成为第一本在大陆出版的白鲁恂著作。虽然这只是白鲁恂在60年代为普林蒂斯-霍尔公司撰写的有关东南亚政治体系的一本简明入门性著作,但它在中国内地的出版还是让白鲁恂颇感兴奋。然而,他在致中文版译者信上不是着墨于该书而是大力推荐了自己所写的关于中国政治文化的代表作——《中国政治的精神》,并相信“中国的许多知识分子正试图进一步研究中国政治文化和国家性质的现状”。遗憾的是,这本屡受争议的著作至今未在大陆地区翻译出版。而大陆有关白鲁恂的第二本译著的出版已是17年后了,而且依然和中国政治文化无关。参见派伊,1992:iv。
    112 台湾的白鲁恂研究者唐光华就认为:“白氏显然忽略了在台湾的中国人之成就,及其心理文化的特色”。参见唐光华,1983:231。
    113 白鲁恂对阿尔蒙德的定义提出不同的看法,认为政治文化只是对政治系统的施政有作用的部分,而不问社会中共同的政治态度的分配状况。参见唐光华,1983:86。
    114 白鲁恂问道:这一切能做到么?如果不能,可能的局限是什么?发生了什么?参见Pye,1968:xi。
    115 因为是从文化根源上寻找现代化发展问题产生的原因,因此白鲁恂的文化-心理分析往往会演变成一种精神病理学分析,其基本逻辑呈现为发展问题来自于行为人有问题的心理动机,而有问题的心理取向又肇因于有问题的文化,于是作为某一民族或种族第二自然的文化上的缺陷就成了该民族的劣等的一个表征。因此,尽管白鲁恂后期反复为这样的种族主义指控进行辩护,声称“假定这样的心理学分析只会带来文化人格的阴暗面是毫无道理的”,但由于他的文化-心理范式只运用于问题探究,所以他的分析几乎没有展示过非西方世界的文化心理优势。参见Pye,1988:24。
    116 经验理论(the Experiential Theory)认为“政治经历会赋予团体以长久的特征并使之保留独特的社会化经验”;成熟或生活圈理论(the Maturational or Life Cycle Theory)表明“人们在生活的不同阶段将有着不同的政治态度,每一代人最终将经历其前辈的转变”;敌意或者冲突理论(the Adversary or Clash Theory)相信“每一代人都会寻求用代际冲突来彰显自身”;领导继承理论(the Theory of Succession to Leadership)的看法是“当某一个年龄团体对最高权力紧抓不放而使得其他人不得不排队轮候时,代际冲突就会得到极其鲜明地勾画”。参见Pye,1981:101-103。
    117 例如,他认为“在中国,成熟理论可以阐明文革之中及之后的某种额外的紧张色彩”;而“经验因素加上遭到扭曲的成熟过程会导致理想主义与幻灭怨恨之间的极度摇摆”;此外,现代中国社会中的紧张之所以大多能适用代际对抗理论,因为“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下一代往往为上一代的无能而蒙羞,并试图反对其所代表的一切”:最为吊诡的是,“在中国政治中,政治继承问题包含着深刻的道德内涵,上升空间完全仰仗上级的过世而非任期的终止”。参见Pye,1981:101-104
    118 Hull,1943:400,转引自伯恩斯坦,2008:8。
    119 胡塞尔说道:“只有在充分的具体性中,世界才成为了我们大家持存的生活世界。这同时也涉及到周围世界的所有特殊形态,在其中,周围世界本身可根据我们个人的教养和发展,或者根据我们在这个或那个民族、这个或那个文化圈子中的成员身份而对我们表现出来。所有那些都是由本质必然性或某个本质式样来支配的,这个本质式样在先验的自我中,然后在由这个先验自我本身展露的先验交互主体性中,从而在先验动机和先验构造的本质形态中,有其必然性的根源。假如我们成功地揭示了这一点,那么,这种先天的式样就获得了最高贵的一种合理的澄清,即获得了那种对最终的、先验的可理解性的澄清”。由此可见,即便存在主义能够更好地解决交互主体性的构造问题,胡塞尔也无法接受这一路径的,因为存在主义只能进一步加深欧洲的理性主义危机。这不仅针对存在主义,一切历史主义、经验主义、文化相对主义皆是如此,因为它们都只能使主观意识的科学化道路南辕北辙,越走越远。正如胡塞尔在《作为严格科学的哲学》中对必将造成文化特殊论和相对主义的历史主义方法所质问的那样:“这意味着由于科学观点的这种不断变化,我们实际上将无权谈论作为客观有效统一体的科学,而只能谈论作为文化构成的科学吗?”,因此,沿着文化主义路径去实现社会科学的实证主义科学化,是根本行不通的。参见胡塞尔,2002:185-186;2005:205。
    120 白鲁恂在解释政治文化概念是指出:“分析或讨论政治生活的任何尝试都必然涉及心理学的和社会学的假设……政治学这门学科一直以来都依赖着心理学和社会学”——显然,这里的社会学依赖是指涉其文化理论方面。参见Pye,1988:7。
    121 根据车文博教授的总结,弗洛伊德率先提出“心理创伤”是引起神经症等心理疾患的主要原因,主张用 精神分析方法发掘病人被压抑到潜意识当中的矛盾或情结,突破了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然而,针对他的批评也是极其的严厉,认为他夸大了潜意识和人类早期经历的作用,从而导致了极其荒诞的结论。参见车文博编《弗洛伊德文集》总序言。
    122 以下粗体字皆是本文作者所加。
    123 卢曼此言有一定的针对性,参见哈贝马斯,2000b:7。
    124 对这种“肉体的政治技术”或“肉体的权力微观物理”,福柯界定了如下三个特点:第一,权力的支配不是对身体的占有,而是一种行使策略:第二,这种权力干预在到处散播,深入到社会深处;第三,干预不是稳定的,而可能发生各种冲突和斗争。
    125 福柯指出,这种权力塑造思想的机制的存在需要如下几个条件:1、不带有任意性;2、干预暴力机制;3、使用一种时间调节方法;4、对犯人而言,惩罚是一种关于符号、利益和时间的机制;5、使用一套有讲究的宣传经济学;6、扭转社会中有关犯罪的传统话语。参见福柯,2003:117-126。
    126 起初,福柯相信知识具有特殊的作用,“知识成功地产生了自身,观念成功地改变了自身并积极地相互修正”。但是,在转向权力理论之后,真理统治沦落为权力统治的一种特例。乍看上去,福柯的策略与帕森斯有点类似,不过,在内化策略中,帕森斯用价值共识来塑造个体的人格;虽然福柯也认为人格被塑造,但不是被价值,甚至不是被知识,而是被权力本身。除非知识被认定为权力的技术,否则很难融入权力统治的策略中。因此,正如哈贝马斯所说,福柯的“权力概念与形而上学批判意义上的求真意志和求知意志之间有着一种隐蔽的渊源关系”,因而权力范畴在使用过程中非常的摩棱两可。参见福柯,2001:前言;哈贝马斯,2004c:318。
    127 一份由F. D. Richard, D. F.Bond Jr.和 J. J. Stokes-Zoota完成的回顾百年来社会心理学定量研究的报告—— "One Hundred Years of Social Psychology Quantitatively Described"著称:共有八百万人参与过这一类型的研究。金巴多据此认为,“综观三百二十二个分开的统合分析可得出一个总体结果:大量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已经产生了可观的效应值(effect sizes).也就是说,社会情境的力量具有可信度和稳健性效果”。参见会巴多,2008:393。
    128 现代化与现代性密不可分——这意味着文化、人格等主观要素不能被当作系统参数做功能主义的客观分析,因为这样做不但极易扭曲其本来的内涵,而且“还会割断现代性与理性主义历史语境之间的内在联系”,换而言之,从传统到现代的特征转变与发展的逻辑展开之间的关系变得模糊不清,现代化目标完全变成了学者们的个人主张,或者仅与其所在的西方社会的现代特征相关。起初,在现代化研究中是有规范内容的,D. Apter在《现代化的政治》中就明确把西方社会作为其规范标准。但是,Apter只是简单地照搬了西方社会的规范目标,而没有认真并成功地将之论证为普遍适用的发展逻辑。阿尔蒙德等人则认为对于相互竞争的规范性主张是说不清孰优孰劣的,真正的政治科学家应该做的是“描述而不是规定”。因此,他们干脆忽略甚至是回避了发展的规范内容,只想就社会系统的结构特征做纯功能主义的分析。这种分析看似客观,却只以西方发达社会作为现代化样板,沿用梅因、滕尼斯、帕森斯以降的传统-现代两分法,也不对这一转变的逻辑必然性进行论证和说明。其实,原本他们可以把现代化论证成为“理性化过程和理性结构的历史客观化”,但是这些奉行“价值中立”的行为主义者自作聪明,认为与阐述西方理性主义演进过程的文化现代性逻辑划清界限,其现代化目标就能得到非西方世界的普遍接受。但结果是这些现代化目标成了无根之水——既然只是西方发达社会的特征而非发展的必然结果,非西方世界人民则当然不必将之奉为需要积极加以实现的愿景。更让人不能接受的,这些所谓现代化理论肆意曲解非西方世界的信仰、文化和人格,统统打上传统的烙印,并号召用主要源于西方的所谓世界文化或现代文化来取而代之——这种文化物化的做法除了能引起普遍的反感不能产生任何有益的推动。综上所述,让文化、人格等主观要素勉为其难地做客观功能主义分析不但在方法上,而且在策略上都必然要加速现代化理论的失败。参见Binder,1971; Bartlett,1996;哈贝马斯,2004c:2-3。
    [1]Almond, G. A., Verba, S.. The Civic Culture:Political Attitudes and Democracy in Five Nations[M]. Princeton, 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3
    [2]Almond, G. A.. A Discipline Divided:Schools and Sects in Political Science [C]. London and Newbury, CA.:Sage Publications, Inc.,1990
    [3]Almond, G. A.. Comparative Political Systems[J]. The Journal of Politics,1956, 18 (3):391-409
    [4]Almond, G. A.. Introduction:A Functional Approach to Comparative Politics[A]. in Gabriel A. Almond, James S. Coleman (eds.). The Politics of the Developing Areas[C]. Princeton, 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0
    [5]Archer, M. S.. Culture and Agency:the place of culture in social theory[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6]Bartlett, R. C.. On the Decline of Contemporary Political Development Studies[J]. The Review of Politics,1996,58 (2):269-298
    [7]Bendix, R.. Compliant Behavior and Individual Personality[J].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52,58 (3):292-303
    [8]Berger, P.L., Luckmann, T..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A Treatise i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M]. New York:Anchor Books, A Division of Random House, Inc.,1967
    [9]Binder, L.. The Crises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A]. in Leonard Binder, James S. Coleman & Joseph LaPalombara et al.. Crises and Sequences in Political Development[C]. Princeton, 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1
    [10]Blackmer, D. L. M.. The Contributions of President Lucian W. Pye[J]. Political Science and Politics,1988,21 (4):882-891
    [11]Boas, F.. Race, Language, and Culture[M].New York:The MacMillan Company, 1940
    [12]Boas, F.. The Mind of Primitive Man[M]. New York:The MacMillan Company, 1938
    [13]Brimmell, J. H.. Reviewed Work(s):Guerrilla Communism in Malaya:Its Social and Political Meaning, by Lucian Pye[J]. International Affairs,1957,33 (4): 521-522
    [14]Brown, A.. Introduction[A]. In Archie Brown and Jack Gray (eds.). Political Culture and Political Change in Communist States[C]. London:MacMillan Press,1979
    [15]Brown, A.. Political Culture and Communist Studies[C]. London:MacMillan Press,1984
    [16]Coleman, J. S.. The Development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Equality-Capacity[A]. in Leonard Binder, James S. Coleman & Joseph LaPalombara et al.. Crises and Sequences in Political Development[C]. Princeton, 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1
    [17]Collins, R.. A Comparative Approach to Political Sociology [A]. in Reinhard Bendix, Coenraad M. Brand (eds.). State and Society:a reader in comparative political sociology[C]. Boston: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Inc.),1968
    [18]Deutsch, K. W.. Nationalism and Social Communication[M]. New York:John Wiley&Sons,1953
    [19]Eckstein, H.. A Culturalist Theory of Political Change[J].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1988,82 (3):789-804
    [20]Edgar, A., Sedgwick R. Cultural Theory:The Key Concepts (second edition) [Z].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Taylor & Francis Group,2008
    [21]Garfinkel, H.. Ethnomethodology's Program:Working out Durkeim's Aphorism[M]. Edited and Introduced by Anne Warfield Rawls, Lanham, Maryland: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2002
    [22]Garfinkel, H.. Studies in Ethnomethodology[M]. New Jersey:Prentice-Hall, Inc.,1967
    [23]Garfinkel, H.. Evidence for Locally Produced, Naturally Accountable Phenomena of Order, Logic, Reason, Meaning, Method, etc. In and as of the Essential Quiddity of Immortal Ordinary Society, (1 of IV):An Announcement of Studies[J]. Sociological Theory,1988,6 (1):103-109
    [24]Garfinkel, H.. Studies of the Routine Grounds of Every day Activities [J]. Social Problems,1964,11 (3):225-250
    [25]Godwin, R. K.. Two Thorny Theoretical Tangles: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ersonality Variables and Modernization [J]. The Journal of Developing Areas, 1974,8 (2):181-198
    [26]Habermas, J..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vol.2[M]. translated by Thomas McCarthy. Boston:Beacon Press,1987
    [27]Hamann, J. G.. Writings on Philosophy and Language[C].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Kenneth Hayne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28]Herder, J. G. V. Outlines of a Philosophy of the History of Man[M]. Translated by T. O. Churchill, London,1800, Abridged as Reflections on the Philosophy of the History of Mankind, Edited by Frank E. Manuel, Chicago,1968
    [29]Hollan, D.. Setting a New Standard:The Person-Centered Interviewing and Observation of Robert I. Levy [J]. Ethos,2005,33 (4):459-466
    [30]Horowitz, I. L.. Personality and Structural Dimensions in Comparativ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J]. Social Science Quarterly,1970,51 (3):494-513
    [31]Huntington, S. P.. One Soul at a Time:Political Science and Political Reform[J].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1988,82 (1):3-10
    [32]Kahin, G. M., Pauker, G. J. & Pye, L. W.. Comparative Politics of Non-Western Countries[J].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1955,49(4):1022-1041
    [33]Klink, B..'Third Wave'Presents Inside Look into Fascism[N]. The Catamount, 1967,11 (14):3
    [34]Kottak, C. P.. Windows on Humanity:A Concise Introduction to General Anthropology With PowerWebs[M]. New York:McGraw Hill College,2005
    [35]Kunkel, J. H.. Values and Behavior in Economic Development[J].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1965,13 (3):257-277
    [36]Lasswell, H. D.. Power and Personality[M]. New York:The Viking Press,1948
    [37]Lasswell, H. D.. Psychopathology and Politics[M].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30
    [38]Lasswell, H. D.. The Future of Comparative Method[J]. Comparative Politics, 1968,1 (1):3-18
    [39]Lasswell, H. D.. World Politics and Personal Insecurity[M]. New York: Whittlesey House, McGraw-Hill Book Co.,1935
    [40]Lechner, F. J., Boli, J.. World Culture:Origins and Consequences[M]. Maiden, MA:Blackwell Publishing Ltd.,2005
    [41]Leites, N.. Psycho-cultural Hypotheses about Political Acts[J]. World Politics, 1948,1 (1):102-119
    [42]Luhmann, N.. Social Systems[M]. Translated by John Bednarz, Jr. with Dirk Baecker,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43]Luhmann, N.. Why Does Society Describe Itself as Postmodem? [J]. Cultural Critique,1995, No.30, The Politics of Systems and Environments, Part 1: 171-186
    [44]Lukes, S.. Methodological Individualism Reconsidered [J]. The British Joumal of Sociology,1968,19 (2):119-129
    [45]Matsumoto, D., Juang, L.. Culture and Psychology (3rd edition) [M]. Belmont, CA: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2003
    [46]Merriam, C. E.. Progress in Political Research[J].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1926,20 (1):1-13
    [47]Merriam, C. E.. Recent Advances in Political Methods[J].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1923,17 (2):275-295
    [48]Merriam, C. E.. The Present State of the Study of Politics[J].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1921,15 (2):173-185
    [49]Merriam, C. E.. The Significance of Psychology for the Study of Politics[J].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1924,18 (3):469-488
    [50]Michael, F.. Reviewed Work(s):The Spirit of Chinese Politics[J].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1969,28 (4):848-850
    [51]Milgram, S.. Obedience to Authority:An Experimental View[M]. New York: Harper & Row Publishers,1974
    [52]Mitter, R.. A Bitter Revolutionary:China's struggle with the modern world[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
    [53]Parsons, T., Shils, E. A. & Allport, G.W.et al. Some Fundamental Categories of the Theory of Action:A General Statement[A]. in Talcott Parsons, Edward A. Shils (eds.). Toward A General Theory of Action[C]. Cambridge, 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1
    [54]Parsons, T., Shils, E. A.. Values, Motives, and Systems of Action[A]. in Talcott Parsons, Edward A. Shils (eds.). Toward A General Theory of Action[C]. Cambridge, 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1
    [55]Parsons, T.. The Evolution of Societies[M]. 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Jackson Toby,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Inc.,1977
    [56]Parsons, T.. The Social System[M]. New York:The Free Press, A Division of Macmillan Publishing Co., Inc.,1951
    [57]Popkin, S. L.. The Rational Peasant[M]. Berkeley,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9
    [58]Przeworski, A.. Capitalism and Social Democracy[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
    [59]Purcell, V.. Reviewed Work(s):Guerrilla Communism in Malaya, by Lucian Pye[J].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1957,16 (4):646-647
    [60]Pye, L. W.. Asian Power and Politics:The Cultural Dimensions of Authority[M]. Cambridge, Massachusetts: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5
    [61]Pye, L. W.. Aspects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M]. Boston: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Inc.),1966
    [62]Pye, L. W.. China:An Introduction[M]. Boston: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Inc.),1978
    [63]Pye, L. W.. Guerrilla Communism in Malaya:Its Social and Political Meaning[M]. Princeton, 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56
    [64]Pye, L. W.. How China's Nationalism was Shanghaied[J]. 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1993 (29):107-133
    [65]Pye, L. W.. Identity and The Political Culture [A]. in Leonard Binder, James S. Coleman & Joseph LaPalombara et al.. Crises and Sequences in Political Development[C]. Princeton, 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1b
    [66]Pye, L. W.. Introduction:Political Culture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A]. in Lucian W. Pye, Sidney Verba (eds.). Political Culture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C]. Princeton, 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5
    [67]Pye, L. W.. Mao Tse-tung:The Man in the Leader[M]. New York:Basic Books, Inc.,1976
    [68]Pye, L. W.. Political Culture Revisited[J]. Political Psychology,1991,12(3): 487-508
    [69]Pye, L. W.. Politics, Personality, and Nation Building:Burma's Search for Identity[M]. 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62
    [70]Pye, L. W.. The Dynamics of Chinese Politics[M].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Oelgeschlager, Gunn & Hain, Publishers, Inc.,1981
    [71]Pye, L. W.. The Legitimacy Crisis [A], in Leonard Binder, James S. Coleman & Joseph LaPalombara et al.. Crises and Sequences in Political Development C]. Princeton, 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1c
    [72]Pye, L. W.. The Mandarin and the Cadre:China's Political Cultures[M]. Ann Arbor, Michigan: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88
    [73]Pye, L. W.. The Non-Western Political Process[J]. The Journal of Politics,1958, 20 (3):468-486
    [74]Pye, L. W.. The Politics of Southeast Asia[A]. in Gabriel A. Almond, James S. Coleman (eds.). The Politics of the Developing Areas[C]. Princeton, 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0
    [75]Pye, L, W.. The Spirit of Chinese Politics[M]. Cambridge, Massachusetts:The M.I.T. Press,1968
    [76]Pye, L. W.. Warlord Politics:Conflict and Coalition in the Modernization of Republican China[M]. New York, N.Y.:Praeger Publishers, Inc.,1971a
    [77]Redfield, R., Linton R. & Herskovits, M. J.. Memorandum for the Study of Acculturation[J]. American Anthropologist,1936,38 (1):149-152
    [78]Rehorick, D. A.. Schutz and Parsons:Debate or Dialogue? [J]. Human Studies, 1980,3 (4):347-355
    [79]Ritzer, G.. Encyclopedia of Social Theory (vol.2) [Z].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Inc.,2005
    [80]Schutz, A., Parsons, T.. The Theory of Social Action:The Correspondence of Alfred Schutz and Talcott Parsons[Z]. Edited by Richard Grathoff Bloomington, I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78
    [81]Schutz, A.. Collected Papers II:Studies in Social Theory[C]. Edited and Introduced by Arvid Brodersen, The Hague, Netherlands:Martinus Nijhoff, 1976
    [82]Schutz, A.. Concept and Theory Formation in the Social Sciences[J].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1954,51 (9):257-273
    [83]Smelser, N. J.. Personality and the Explanation of Political Phenomena at the Social-System Level:A Methodological Statement[J].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1968,24 (3):111-125
    [84]Sorokin, P. A.. Social and Cultural Dynamics (vol.1) [M]. New York:American Book Co.,1937
    [85]Strickland, B. B.. The Gale Encyclopedia of Psychology[Z]. Farmington Hills, MI:Gale Group,2001
    [86]Tibbetts, P.. The Issue of Human Subjectivity in Sociological Explanation:The Schutz-Parsons Controversy [J]. Human Studies,1980,3 (4), In Memory of Talcott Parsons:357-366
    [87]Tinker, H.. Reviewed Work(s):Politics, Personality, and Nation Building[J]. International Affairs,1963,39 (2):310-311
    [88]Tittle, C. R., Hill, R. J.. Attitude Measurement and Prediction of Behavior: An Evaluation of Conditions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J]. Sociometry,1967 (30):199-213
    [89]Toby, J.. An Introduction[A]. in Talcott Parsons. The Evolution of Societies[M]. 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Jackson Toby,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Inc.,1977
    [1]阿多诺(Adorno, T. W.).自然历史观念(1931)[R].张亮译,选自张一兵主编社会批判理论纪事(第2辑),2007(2):233-246
    [2]阿尔蒙德(Almond, G. A.),鲍威尔(Powell, G.B.).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曹沛霖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
    [3]阿尔蒙德(Almond, G. A.),维巴(Verba, S.).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M].徐湘林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
    [4]阿伦特(Arendt, H.).极权主义的起源[M].林骧华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
    [5]阿伦特(Arendt, H.).耶路撒冷的艾希曼(结语·后记)[A].选自孙传钊编著《耶路撒冷的艾希曼》:伦理的现代困境[C].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6]埃里克森(Erikson, E. H.).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M].孙名之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7]埃里克松(Erikson, E. H.).童年与社会[M].罗一静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
    [8]艾森斯塔特(Eisenstadt, S. N.)反思现代性[M].旷新年、王爱松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
    [9]安德森(Anderson, B.).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M].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0]奥伦(Oren, I.).美国和美国的敌人[M].唐小松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11]巴利(Barry, B.)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民主[M].舒小昀等译,南京:江 苏人民出版社,2007
    [12]柏拉图(Plato).游叙弗伦苏格拉底的申辩克力同[Z].严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3]贝尔(Bell, D.).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严蓓雯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14]本尼迪克特(Benedict, R,).文化模式[M].何锡章、黄欢译,北京:京华出版社,2000
    [15]彼得.文化传播主义[A].选自绫部恒雄主编文化人类学的十五种理论[C].周星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
    [16]波普尔(Popper, K. R.).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C].傅季重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17]波普尔(Popper, K. R.).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第二卷)预言的高潮:黑格尔、马克思及余波[M].郑一明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18]伯恩斯坦(Bernstein, R. J.).社会政治理论的重构[M].黄瑞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19]伯林(Berlin, I.).反潮流:观念史论文集[C].冯克利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20]博厄斯(Boas, F.).原始人的心智[M].项龙、王星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
    [21]博曼(Bohman, J.).社会科学的新哲学[M].李霞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2]车文博.当代西方心理学新词典[Z].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23]陈鸿瑜.政治发展理论[M].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2
    [24]陈少牧.各种救国方案纷呈和新民主主义的最终选择[J].党史研究和教学,2000(4):27-31
    [25]达米特(Dummett, M.).形而上学的逻辑基础[M].任晓明、李国山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6]迪尔凯姆(Durkheim, E.).社会学方法的准则[M].狄玉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27]多尔迈(Dallmayr, F. R.).主体性的黄昏[M].万俊人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28]费正清(Fairbank, J. K.),赖肖尔(E. O. Reischauer).中国:传统与变迁[M].张沛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
    [29]冯钢.非西方社会发展理论与马克思[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
    [30]弗兰克(Frank M.).德国早期浪漫主义美学导论[M].聂军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31]弗罗姆(Fromm, E.).人类的破坏性剖析[M].孟禅林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
    [32]弗洛伊德(Freud, S.).弗洛伊德文集[C].车文博主编,长春:长春出版社,2004
    [33]福柯(Foucault, M.).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M].莫伟民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34]福柯(Foucault, M.).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M].刘北成、杨远缨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
    [35]伽达默尔(Gadamer, H. G.).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上卷)[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36]高洪涛.政治文化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
    [37]高宣扬.当代社会理论(上下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8]戈夫曼(Goffman, E.).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黄爱华、冯钢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39]格尔茨(Geertz, C.).文化的解释[M].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
    [40]格林斯坦(Greenstein, F.I.).个性与政治[A].选自格林斯坦(Greenstein,F.I.),波尔斯比(Polsby, N. W.)主编政治学手册精选(上卷)[C].竺乾威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41]哈贝马斯(Habermas, J.).哈贝马斯精粹[C].曹卫东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a
    [42]哈贝马斯(Habermas, J.)合法化危机[M].刘北成,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b
    [43]哈贝马斯(Habermas, J.).交往行为理论:行为合理性与社会合理化(第一卷)[M].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b
    [44]哈贝马斯(Habermas, J.).现代性的哲学话语[C].曹卫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c
    [45]哈贝马斯(Habermas, J.).重建历史唯物主义[M].郭官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a
    [46]哈定(Harding, T.).文化与进化[M].韩建军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47]哈葛扁(Hagopian, F.).重访发展政治学[J].王正绪、方瑞丰译,开放时代,2006(4):90-109
    [48]哈特(Hardt, M.),奈格里(Negri, A.).帝国[M].杨建国、范一亭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49]荷妮(Homey, K.).我们时代的病态人格[M].陈收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
    [50]赫勒(Heller, A.).人的本能[M].邵晓光等译.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
    [51]黑格尔(Hegel, G. W. F.).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52]黑格尔(Hegel, G.W.F.).精神哲学——哲学全书·第三部分[M].杨祖陶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3]亨廷顿(Huntington, S. P.),多明格斯(Dominguez, G. I.).政治发展[A].选自格林斯坦(Greenstein, F. I.),波尔斯比(Polsby, N.W.)主编政治学手册精选(下卷)[C].储复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54]亨廷顿(Huntington, S. P.),哈里森(Harrison, L. E.).文化的重要作用[C].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55]亨廷顿(Huntington, S. P.).导致变化的变化[A].选自布莱克(Black, C. E.)主编比较现代化[C].杨豫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56]胡塞尔(Husserl, E.).笛卡尔式的沉思[M].张廷国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57]胡塞尔(Husserl, E.).生活世界现象学[M].倪梁康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58]怀特(White, L.A.).文化的科学[M].沈原等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
    [59]霍布斯鲍姆(Hobsbawm, E.)极端的年代(1914-1991)[M].郑明萱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60]霍布斯鲍姆(Hobsbawm, E.).民族与民族主义[M].李金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61]箕浦康子.文化与人格理论(心理人类学)[A].选自绫部恒雄主编文化人类学的十五种理论[C].周星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
    [62]吉登斯(Giddens, A.).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赵旭东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63]金巴多(Zimbardo, P.).路西法效应[M].陈雅馨、孙佩奴译,台北:商周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8
    [64]康德(Kant, I.).判断力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65]科利(Kohli, A.).国家引导的发展——全球边缘地区的政治权力与工业化[M].朱天飚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
    [66]孔飞力(Kuhn, P.A.).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M].陈兼、刘昶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67]库恩(Kuhn, T.S.).科学革命的结构[M].金吾伦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68]拉康(Lacan, J.).拉康选集[C].褚孝泉译,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1
    [69]拉斯韦尔(Lasswell, H. D.).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M].杨昌裕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70]李凯尔特(Rickert, V. H.).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M].涂纪亮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71]李增田.鲍大可与中美关系正常化[J].美国研究,2004(2):79-99
    [72]林顿(Lindon, R.).人格的文化背景:文化社会与个体关系之研究[M].于闽梅、陈学晶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73]林顿(Linton, R.).文化树——世界文化简史[M].何道宽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74]卢卡奇(Lukacs, G.).理性的毁灭[M].王玖兴等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
    [75]卢曼(Luhmann, N.).权力[M].瞿铁鹏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a
    [76]卢曼(Luhmann, N.).社会的经济[M].余瑞先、郑伊倩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77]卢曼(Luhmann, N.).信任:一个社会复杂性的简化机制[M].瞿铁鹏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b
    [78]卢曼(Luhmann, N.).宗教教义与社会演化[M].刘锋、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79]吕亚力.政治发展与民主[M].台北:五南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79
    [80]吕亚力.政治发展[M].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5
    [81]罗斯金(Roskin, M. G.).政治学(第6版)[M].林震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82]罗兹曼(Rozman, G.).中国的现代化[C].陶骅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83]马克思(Marx, K.),思格斯(Engels, F.).德意志意识形态[A].选自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辑局主编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4]马斯洛(Maslow, A. H.).动机与人格[M].许金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85]曼(Mann, M.).社会权力的来源(第二卷)[M].陈海宏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86]梅洛-庞蒂(Merleau-Ponty, M.)知觉现象学[M].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87]米德(Mead, G.H.).心灵、自我与社会[M].赵月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88]米德(Mead, M.).萨摩亚人的成年——为西方文明所作的原始人类的青年 心理研究[M].周晓虹、李姚军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89]米勒(Miller D.)和波格丹诺(Bogdanor, V.).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Z].邓正来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90]摩尔(Moore, B. Jr.).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M].拓夫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91]默顿(Merton, R. K.).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M].唐少杰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92]内格尔(Nagel, E.).科学的结构——科学说明的逻辑问题[M].徐向东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93]帕森斯(Parsons, T.).社会行动的结构[M].张明德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94]派伊(Pye, L. W.).东南亚政治制度[M].刘笑盈等译,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
    [95]潘一禾.观念与体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
    [96]奇尔科特(Chilcote, R. H.).比较政治学理论——新范式的探索[M].高铦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97]萨义德(Said, E. W.).文化与帝国主义[M].李琨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
    [98]舍勒(Scheler, M.).文化社会学导论[A].刘有元译,选自刘小枫主编舍勒选集(上卷)[C].北京:三联书店,1999
    [99]施拉姆(Schram, S. R.).毛泽东的思想[M].田松年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00]施路赫特(Schluchter, W.).理性化与官僚化:对韦伯之研究与诠释[M].顾忠华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01]史密斯(Smith, M. B.).自我的隐喻性基础[A].选自马塞勒(Massella,A.J.),德弗斯(Devos, G.)和徐(Hsu, F. L. K.)主编文化与自我——东西方人的透视[C].任鹰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102]唐光华.政治文化的沉思者——白鲁恂[M].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83
    [103]图根德哈特(Tugendhat, E.).自我中心性与神秘主义[M].郑辟瑞译,上 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104]涂尔干(Durkheim, E.).社会分工论[M].渠东译,北京,三联书店,2000
    [105]涂尔干(Durkheim, E.).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渠东、汲喆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06]托克维尔(Tocqueville, A. D.).旧制度与大革命[M].冯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07]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M].北京:三联书店,2004
    [108]汪民安.文化研究关键词[Z].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109]王景伦.毛泽东的理想主义和邓小平的现实主义——美国学者论中国[M].北京:时事出版社,1996
    [110]王乐理.政治文化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11]威尔逊(Wilson, E. O.).论人性[M].方展画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112]威亚尔达(Wiarada, H. J.).比较政治学导论:概念与过程[M].娄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13]韦伯(Weber, M.).经济与社会(上卷)[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14]韦伯(Weber, M.).经济与社会(下卷)[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15]韦伯(Weber, M.).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彭强、黄晓京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16]韦伯(Weber, M.).学术与政治——韦伯作品集Ⅰ[M].钱永祥等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17]韦伯(Weber, M.)支配社会学——韦伯作品集Ⅲ[M].康乐、简惠美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18]维柯(Vico, G).新科学[M].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119]夏春林.阿切尔:《文化与主体性:文化在社会理论中的位置》(1988年)[A].选自谢立中主编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C].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
    [120]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121]谢立中.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C].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
    [122]休谟(Hume, D.)人性论[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图书馆,1997
    [123]徐(Hsu, F. L. K.).跨文化的自我透视[A].选自马塞勒(Massella, A. J.),德弗斯(Devos, G.)和徐(Hsu, F. L. K.)主编文化与自我——东西方人的透视[C].任鹰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124]徐大同.20世纪西方政治思潮[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
    [125]徐大同.现代西方政治思想[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126]许茨(Schutz, A.).社会实在问题[M].霍桂恒、索听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127]亚历山大(Alexander, J. C.).社会学的理论逻辑(第二卷)[M].夏光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128]亚历山大(Alexander, J. C.).社会学的理论逻辑(第一卷)[M].于晓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129]亚历山大(Alexander, J. C.).世纪末社会理论[M].张旅平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30]耀斯(Jauss, H. R.)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M].顾建光等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131]伊斯顿(Easton, D.).政治体系——政治学状况研究[M].马清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132]英克尔斯(Inkles, A.).人的现代化[M].殷陆君编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133]余英时.中国现代的文化危机与民族认同——《历史人物与文化危机》自序[A].选自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C].北京:三联书店,2005
    [134]张英魁.论白鲁恂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观[D].硕士学位论文,辽宁师范大学,2002
    [135]资中筠,姬红.美国学术界对中美关系的研究[J].美国研究,1995,9(1):24-4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