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尔干社会理论的文化之维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作为古典社会学理论的主要奠基人之一,涂尔干的社会学理论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但是,学界对涂尔干理论关注较多的是其结构主义视角及实证主义方法论,而对其理论中的文化维度有所忽视。从19世纪90年代开始,涂尔干的理论向主观方向急剧转变,并最终形成其独具特色的社会学文化纲领。在这种文化理论中,涂尔干主要关注三个大的主题:无论是在宗教中,还是在世俗社会中都存在神圣与世俗的划分,这种划分是人们集体道德情感的象征性符号表达。象征符号具有内在结构和自主性,对象征符号的研究应将其放置在一个整体的关系中来考察。象征符号体系一旦形成将遵循自己的运作逻辑,并像实在一样对实际社会生活发挥作用。因而,应将其与其他变量区分开,以考察其独立的因果作用。仪式是人们道德情感的象征性行为,因而,这种行为本身并非是内在经验的,并不遵循理性的手段-目的图式。仪式对于集体的道德凝聚和身份认同以及共同体的整合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当代文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目的对涂尔干理论中的这些文化维度进行了各种新的阐发。一个“文化的涂尔干”(cultural Durkheim)开始取代之前被公认的“结构的涂尔干”(structural Durkheim)。通过对涂尔干文化理论的吸收和借鉴,当代文化理论对一种新的文化研究的可能路径带来重要启发,并最终促成了上世纪80年代“文化转向”(cultural turn)的发生。这种“文化转向”不同于主流社会学的宏观或微观理论,而是强调文化的自主性。当代学者在涂尔干文化理论的基础上对文化的内在结构和自主性作出了进一步探讨。杰弗里·C.亚历山大在后实证主义基础上以文化“强范式”与“弱范式”为分析视角,对以往文化研究进行了梳理,并提出“文化的社会学”(cultural sociology)概念,将文化视为独立变量,强调其内部结构及内在动力,而不是像“文化社会学”(sociology of culture)那样将文化不是作抽象处理,就是将文化等同于价值,再或是将其还原为结构、制度等“硬性”变量。涂尔干的文化理论成为亚力山大构建其“文化的社会学”的重要理论来源。从涂尔干到亚力山大等当代学者倡导的这种研究文化的路径,为一种新的文化研究的可能方向做出了重要探索。
As one of the main founders of classical sociological theory, Durkheim's sociological theory has received widespread concern. However, scholars mainly focus on Durkheim's structure dimension and positivist methodology, while the cultural dimensions in his theory have been neglected. Since the1890s, Durkheim's theory began to shift to the subjective direction rapidly, and eventually formed its unique cultural programs of sociology. In this cultural theory, Durkheim focused on three broad themes:The division of sacred and profane is common whether in religion or in secular society, and this division is symbolic expression of moral emotions of community. The symbol system has its internal structure and autonomy, so the relationship of each symbol must be taken into account. Once symbolic system formed, which will follow its own logic and play a role in the actual social life like really variables. Thus, in order to examine its independent effect, it should be separated from other variables. Ceremony is a symbol behavior of the people's moral sentiments, and thus, this kind of behavior is not the inner experience, which does not follow the rational means. In addition, ceremon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ntegration of the community a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membership. Contemporary cultural scholars inherit and develop Durkheim's cultural theory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A "cultural Durkheim" began to replace the previously "structural Durkheim".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Durkheim's cultural theory ultimately contributed to the1980s "cultural turn". This "cultural turn" is different from the mainstream of sociological macro-or micro-theory, in which the autonomy of culture is emphasized. Based on Durkheim's cultural theory, Contemporary scholars make further exploration of the autonomy of culture. Jeffrey C. Alexander proposed a new path of cultural study based in a "strong program", which he called "cultural sociology", which considers culture as an independent variable, emphasizes its internal structure and internal power rather than the "sociology of culture", the later regards culture as whether abstract or as a synonym for value, or even considers it is controlled by such as structures, systems and other "hard" variables. Durkheim's theory of cultural is one of the theory sources of Alexander's "cultural sociology" This path of cultural study advocated by Durkheim and Alexander is one of the possible directions of a new kind of cultural studies.
引文
①[美]兰德尔·柯林斯.冲突社会学中的迪尔凯姆传统.见杰弗里·J.亚历山大主编.迪尔凯姆社会学.戴聪腾译.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48页。
    ②杰里·D.穆尔.人类学家的文化见解.第一版.欧阳敏、邹乔、王晶晶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第57页.
    ③Alexander, J. C. and Smith, P. eds.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Dukheim.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
    ④对于涂尔干理论发展是一致的还是断裂的,学界尚存争议。帕森斯和亚历山大认为涂尔干理论存在明显断裂,但在节点上有不同认识。前者认为涂尔干理论在《自杀论》中开始转变。到了1896-1897年涂尔干已经着手对这一决定性的突变进行广泛修正。帕森斯称涂尔干的这次理论转变为“1897年认识论的断裂”。亚历山大则认为早在1894年涂尔干的理论就朝着主观方向进行急剧的转变,即在《社会学方法的准则》中他指出生态力量或社会结构其实就包含在概念和感情的相互作用之中。这种见识在《社会主义》《自杀论》中得到详述。沃尔沃克、罗伯特·贝拉、吉登斯等人则坚持涂尔干理论的一贯性。具体讨论可参杰弗里·C.亚历山大.社会学的理论逻辑(第二卷).第一版.于晓、唐少杰、蒋和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第四章注释[25]以及第七章注释[83]。
    ①Alexander, J. C. Structure and Meaning:Relinking Classical Sociology.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9.
    ②[法]爱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第一版.渠东、汲掂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③[美]塔尔科特·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第一版.张明德、夏遇南、彭刚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④歌利亚为《圣经》中记载的著名巨人,后为大卫王所杀。
    ⑤Alexander, J. C. and Smith, P. eds.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Dukheim.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
    ⑥[美]史丹利·阿若诺威兹、彼得·布拉提斯.逝去的范式:反思国家理论.第一版.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序言:第1页。
    ⑦Alexander, J. C. and Smith, P. eds.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Dukheim.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
    ①[美]杰弗里·C.亚历山大主编.迪尔凯姆社会学.戴聪腾译.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
    ②[美]兰德尔·柯林斯.冲突社会学中的迪尔凯姆传统.见:杰弗里·C.亚历山大主编.迪尔凯姆社会学.戴聪腾译.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71页。
    ③[德]乌塔·格哈特.帕森斯学术思想评传.第一版.李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第5页。
    ④[美]杰弗里·c.亚历山大.社会学二十讲.第一版.贾春增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① Kuhn, Thomas S.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 second Edition, 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70.
    ②[美]罗伯特·金·默顿.论理论社会学.第一版.何凡兴、李卫红、王丽娟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
    ③对社会学理论范式的讨论可参看:周晓虹.社会学理论的基本范式及其整合的可能性.社会学研究.2002.第5期。文军.范式整合:全球化时代社会学研究的变革.学术论坛.2001.第3期。
    ①[美]杰弗里·C.亚历山大.社会学的理论逻辑(第一卷).第一版.于晓、唐少杰、蒋和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第6-8页。
    ②关于科学发展逻辑的详细讨论可参见亚历山大.社会学的理论逻辑(第一卷).第一版.于晓、唐少杰、蒋和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尤其是第一章的讨论。
    ③[美]塔尔科特·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第一版.张明德、夏遇南、彭刚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第47页。
    ④[美]杰弗里·C.亚历山大.社会学的理论逻辑(第一卷).第一版.于晓、唐少杰、蒋和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⑤亚历山大认为肇始于唯心主义传统的作为实证主义对立面的“人文研究”取向代表着一种失败的尝试。该取向强调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之根本异同,由于否认科学对普遍性和客观性的探讨,实际上陷入了主观主义立场而成为实证主义非常方便的攻击的靶子。亚历山大指出,自然与人文之分代表着科学中两个不恰当的对立。具体讨论可参见杰弗里·C.亚历山大.社会学的理论逻辑(第一卷).第一版.于晓、唐少杰、蒋和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第19-23页。
    ⑥关于社会学理论危机的探讨可参见Gouldner A. W. The Coming Crisis of Wester Sociology吴小英.社会学危机的含义.社会学研究.1999.第1期。
    ①[美]杰弗里·C.亚历山大.社会学的理论逻辑(第一卷).第一版.于晓、唐少杰、蒋和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第39-42页。
    ②[美]兰德尔·柯林斯.哲学的社会学:一种全球的学术变迁理论.第一版.吴琼、齐鹏、李志红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第9页。
    ③话语(discourse)在社会科学中的深远意义有助于解释为什么经典著作一直是社会科学结构和论述中的核心。因为话语是推理性的,通过论证而不是预测来获得说服力。
    ④[美]罗伯特·K.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第一版.唐少杰、齐心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⑤[美]杰弗里·C.亚历山大.社会学的理论逻辑(第一卷).第一版.于晓、唐少杰、蒋和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⑥[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第一版.李康、李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①[美]塔尔科特·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第一版.张明德、夏遇南、彭刚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② Alexander, J. C. and Smith, P. eds.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Durkheim.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
    ③[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第一版.张祖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①[英1埃文思-普里查德.努尔人.第一版.褚建芳、阎书昌、赵旭东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② Edward. Centre and Periphery:Essays in Macrosociology.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5.
    ③[美1罗伯特·贝拉.美国的公民宗教.陈勇译.原道.2007.第13辑。
    ④[美]维克多·特纳.象征之林:恩丹布人仪式散论.第一版.赵玉燕、欧阳敏、徐洪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⑤[英]玛丽·道格拉斯.洁净与危险.第一版.黄剑波、柳博赟、卢忱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⑥[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第一版.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
    ①[美]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第一版.林聚仁、王鹏、宋丽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②Alexander, J. C. and Smith, P. eds.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Durkheim.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
    ③Alexander, J. C. and Smith. P. eds.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Durkheim.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
    ④Alexander, J. C. and Smith, P. eds.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Durkheim.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
    ⑤Alexander, J. C. and Smith, P. eds.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Durkheim.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
    ①Alexander, J. C. and Smith, P. eds.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Durkheim.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
    ②[美]杰弗里·C.亚历山大编.迪尔凯姆社会学.第一版.戴聪腾译.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①[英]安东尼·吉登斯.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第一版.郭忠华、潘华凌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②刘拥华.从经典到现代:社会分工与社会团结——对波兰尼一个命题的质疑.社会.2006.第3期.第57页-70页.
    ③肖英.法人团体:一种”总体的社会组织”.社会.2008.第2期.第39页-76页.冯刚.整合与链合——法人团体在当代社区发展中的地位.社会学研究.2002.第4期.第7页-14页.
    ④谢立中.现代性的问题及处方:涂尔干主义的历史效果.社会学研究.2003.第5期.第29页-41页.渠敬东.涂尔干的遗产:现代社会及其可能性.社会学研究.1999.第1期.第29页-48页.孙帅.神圣社会下的现代人——论涂尔干思想中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社会学研究.2008.第2期.第76页-100页.
    ⑤旺和建.再访涂尔干——现代经济中道德的社会建构.社会学研究.2005.第1期.第149页-167页.
    ⑥汲喆.如何超越经典世俗化理论?——评宗教社会学的三种后世俗化论述.社会学研究.2008.第2期.第55页-75页.汲喆.礼物交换作为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社会学研究.2009.第3期.第1页-25页.汲喆.论公民宗教.社会学研究.2011.第1期.第118页-132页.
    ⑦刘文旋.社会、集体表象和人类认知.哲学研究.2003.第9期.第74页-80页.
    ⑧王宗昱.涂尔干的宗教社会学.求是学刊.2001.第4期.第22页-28页.
    ①渠敬东.涂尔干的遗产:现代社会及其可能性.社会学研究.1999.第1期。
    ②[美]塔尔科特·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第一版.张明德、夏遇南、彭刚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第811-812页。
    ③[美]杰弗里-C.亚历山大.社会学的理论逻辑(第一卷).第一版.于晓、唐少杰、蒋和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④[美]杰弗里·C.亚历山大.社会学的理论逻辑(第二卷).第一版.于晓、唐少杰、蒋和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①吉登斯认为帕森斯关注的“霍布斯秩序问题”在社会思想史中的重要性并不像帕森斯所宣称的那样。帕森斯和涂尔干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不是他们没能让利益冲突发挥重要作用,而是在于它提供了一个有缺陷的利益冲突理论。帕森斯倾向于认为只有在社会秩序没能使不同成员的目的与价值标准整合进固有共识的条件下,冲突才会发生。相比较而言,涂尔干的冲突模式则要复杂一些。详细讨论看参见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第一版.田佑中、刘江涛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第193页。
    ②[美]杰弗里·C.亚历山大.社会学的理论逻辑(第二卷).第一版.于晓、唐少杰、蒋和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第107页。
    ③[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第一版.渠东译.北京:三联书店.2000.
    ④[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第一版.渠东译.北京:三联书店.2000.第42页。
    ①[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第一版.渠东译.北京:三联书店.2000.序言:第11页。
    ②[美]杰弗里·C.亚历山大.社会学的理论逻辑(第二卷).第一版.于晓、唐少杰、蒋和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③亚历山大认为涂尔干有将方法论与预设合并的倾向,后者似乎认为社会学理论之所以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令人满意,一个重要原因即在于未对一种规范方法论达成共识。按照其方法论要求,涂尔干往往通过有选择性的对一些关键问题的讨论来阐发其观点。帕森斯称之为“关键性实验”,除对自杀问题的研究外,还包括对澳洲原始宗教的研究。斯梅尔塞认为涂尔干方法论事实上是一种比较研究,并为比较研究的一些问题做出相关探讨。具体可参:尼尔·丁·斯梅尔塞.社会科学的比较方法.王宏周、张平平译.第一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①[法]爱弥尔·涂尔干.自杀论.第一版.冯韵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第2001.第398页。
    ②[美]塔尔科特·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第一版.张明德、夏遇南、彭刚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③[美]塔尔科特·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第一版.张明德、夏遇南、彭刚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第87页。
    ①[美]杰弗里·C.亚历山大.社会学的理论逻辑(第二卷).第一版.于晓、唐少杰、蒋和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②[美]杰弗里·C.亚历山大.社会学的理论逻辑(第二卷).第一版.于晓、唐少杰、蒋和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第380页。
    ③[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学方法的准则.第一版.狄玉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第34页。
    ④[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学方法的准则.第一版.狄玉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第31页。
    ⑤[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学方法的准则.第一版.狄玉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995.第35页。
    ⑥[美]杰弗里·C.亚历山大.社会学的理论逻辑(第二卷).第一版.于晓、唐少杰、蒋和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①帕森斯认为衡量一个理论体系的重要标准即在于其闭合性,也就是说理论预设及其推延之间要有解释上的一致性。如果预设不具备多维性,现实生活中那些未能纳入该理论体系的其他维度将不能得到恰当解释而成为对该体系来说的“剩余性范畴”。帕森斯认为研究剩余性范畴是理论创新的重要突破点。
    ②[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学方法的准则.第一版.狄玉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第二版序言:第7页。
    ③“伴生性”指的是各组成成分联合在一起而产生的,但却不能在其组成成分存在的独特属性。具体参塔尔科特·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第一版.张明德、夏遇南、彭刚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第396页。
    ④[美]塔尔科特·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第一版.张明德、夏遇南、彭刚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第400-401页。
    ①[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第一版.李康、李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第283-284页。
    ②[美]塔尔科特·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第一版.张明德、夏遇南、彭刚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第845页。
    ③[美]塔尔科特·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第一版.张明德、夏遇南、彭刚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第832-844页。
    ①[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第一版.李康、李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第273页。
    ②[美]杰弗里·C.亚历山大.社会学的理论逻辑(第一卷).第一版.于晓、唐少杰、蒋和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第134-141页。
    ③[美]杰弗里·C.亚历山大.社会学的理论逻辑(第二卷).第一版.于晓、唐少杰、蒋和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第299-315页。
    ①[美]杰弗里-C.亚历山大.社会学的理论逻辑(第二卷).第一版.于晓、唐少杰、蒋和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第294页。
    ②[美]塔尔科特·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第一版.张明德、夏遇南、彭刚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③[美]兰德尔·科林斯、迈克尔·马科夫斯基.发现社会之旅——西方社会学思想述评.第一版.李霞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第174页。
    ①[法]爱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第一版.渠东、汲喆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第42页。
    ②[法]爱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第一版.渠东、汲豁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第33页。
    ③[法]爱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第一版.渠东、汲喆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第2页。
    ④[法]爱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第一版.渠东、汲喆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第398页。
    ⑤[法]爱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第一版.渠东、汲喆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第217页。
    ①[法]爱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第一版.渠东、汲喆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82页。
    ②[法]爱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第一版.渠东、汲喆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99页。
    ③[法]爱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第一版.渠东、汲喆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第206页。
    ①[法]爱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第一版.渠东、汲喆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第217页。
    ②[法]爱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第一版.渠东、汲喆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第210页。
    ③维克多·特纳将仪式分为两类:一类是矫正性和规范性的,旨在纠正行为偏差和背离;另一类则预先防止背离和冲突,如周期性的仪式和生命转折仪式。具体参维克多·特纳.象征之林:恩丹布人仪式散论.第一版.赵玉燕、欧阳敏、徐洪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④[法]爱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第一版.渠东、汲喆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第367页。
    ①[法]爱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第一版.渠东、汲喆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第321页。
    ①[美]杰弗里·C.亚历山大编.迪尔凯姆社会学.第一版.戴聪腾译.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②[法]爱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第一版.渠东、汲喆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第404页。
    ① Randall Collins. The Durkheimian movement in France and in world sociology, in:Alexander, J. C. and Smith, P. eds.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Durkheim.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
    ② Alexander T. Riley. Renegade Durkheimianism" and the transgressive left sacred, in:Alexander, J. C. and Smith, P. eds.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Dukheim.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
    ③[英]拉德克里夫-布朗.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第一版.潘蛟、王贤海、刘文远、知寒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02页。
    ①Robert N. Bellah. Durkheim and History.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59. vol.24. pp.447-461.
    ②[英]埃文思-普里查德.努尔人.第一版.褚建芳、阎书昌、赵旭东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③从这种建构的角度来看待民族国家对后世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虽然这些研究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与涂尔干相关还不甚清楚。如利奇(E. R. Leach)对缅甸Kachin人的研究,巴斯(Fredrik Barth)对族群边界理论的研究等。
    ④[美]杰弗里·C.亚历山大.新功能主义及其后.第一版.彭牧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第272页。
    ⑤[美]塔尔科特·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第一版.张明德、夏遇南、彭刚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第529页。
    ①[美]塔尔科特·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第一版.张明德、夏遇南、彭刚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第540页。
    ②[美]杰弗里·C.亚历山大.新功能主义及其后.第一版.彭牧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第272页。
    ③[美]罗伯特·贝拉.美国的公民宗教.陈勇译.原道.2007.第13辑。
    ①Shils, Edward. Centre and Periphery:Essays in Macrosociology.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5.
    ②[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第一版.冯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第10页。
    ①[美]维克多·特纳.象征之林:恩丹布人仪式散论.第一版.赵玉燕、欧阳敏、徐洪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第19页。
    ①刘少杰对意识形态感性形式的讨论可视为对这个问题的一种探讨。具体可参:刘少杰.意识形态的理论形式与感性形式.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
    ②[美]维克多·特纳.象征之林:恩丹布人仪式散论.第一版.赵玉燕、欧阳敏、徐洪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第27-29页。
    ①[美]维克多·特纳.象征之林:恩丹布人仪式散论.第一版.赵玉燕、欧阳敏、徐洪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第44-45页。
    ①[英]玛丽·道格拉斯.洁净与危险.第一版.黄剑波、柳博赟、卢忱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第45页。
    ②[英]玛丽·道格拉斯.洁净与危险.第一版.黄剑波、柳博赟、卢忱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第122页。
    ①[美]维克多·特纳.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第一版.黄剑波、柳博簧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第95页。
    ①[美]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第一版.林聚仁、王鹏、宋丽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①[美]杰弗里·C.亚历山大.社会学的理论逻辑(第一卷).第一版.于晓、唐少杰、蒋和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中文序言第Ⅶ页。
    ②[美]杰弗里·C.亚历山大.新功能主义及其后.第一版.彭牧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第4页。
    ③鉴于学界已普遍性地将sociology of culture译为“文化社会学”,故此处将cultural Sociology译为“文化的社会学”以示区别。
    ①[美]杰弗里·C.亚历山大.社会学的理论逻辑(第二卷).第一版.于晓、唐少杰、蒋和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第100页。
    ②[美]杰弗里·C.亚历山大.社会学的理论逻辑(第一卷).第一版.于晓、唐少杰、蒋和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第161页。
    ③亚历山大以行动/秩序为切入点对社会学多维理论的可能性作出了重要探讨,并提出一种更具包容性的个体行动(秩序)的微观经验模型。限于篇幅,此处将不做涉及。可参加Alexander, J. C. Action and Its Environments:Towards a New Synthesis.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8.
    ①[美]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上).第6版.邱泽奇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第50-51页。
    ②Fred Blake.美国文化人类学的当代理论趋势.冉凡译.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第4期。
    ③[美]杰弗里·C.亚历山大.新功能主义及其后.第一版.彭牧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第260页。
    ④Alexander. J. C. The Promise of a Cultural Sociology:Technological Discourse and the Sacred and Profane Information Machine.in:Richard Munch and Neil J. Smelser eds. Theory of Culture. Berkeley 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2.
    ①[法]阿兰·图海纳.行动者的归来.第一版.舒诗伟、徐甘霖、蔡宜刚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②Alexander, J. C. Meaning of Social Life:A cultural Sociology.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P. 12.
    ③Alexander, J. C. Meaning of Social Life:A cultural Sociology.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P. 109.
    ④Alexander, J. C. Meaning of Social Life:A cultural Sociology.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P.6.
    ①关于狄尔泰在解释学史上的地位以及解释学史前史的讨论可参见:[加]让·格朗丹.哲学解释学导论.第一版.何卫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②[德]狄尔泰.精神科学引论(第一卷).第一版.童奇志、王海鸥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③[德]狄尔泰.在人文研究中对历史领域的建构.载H.P.克里曼编:狄尔泰著作选集.剑桥.1976.第171页。转引自苏国勋、刘小枫主编:社会理论的政治分化Ⅳ——二十世纪西方社会理论文选.上海:三联出版社.2005.第248页。
    ④[美]杰弗里·C.亚历山大.社会学二十讲.第一版.贾春增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⑤[美]兰德尔·科林斯、迈克尔·马科夫斯基.发现社会之旅——西方社会学思想述评.第一版.李霞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第271页。
    ①洪汉鼎.理解与解释.第一版.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第184页。
    ②[美]杰弗里·c.亚历山大.社会学二十讲.第一版.贾春增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第218页。
    ③[美]杰弗里·c.亚历山大.社会学二十讲.第一版.贾春增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第219页。
    ④[法]保罗·利科.解释的冲突——解释学文集.第一版.莫伟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第1页。
    ①[美]阿尔弗雷德·许茨.社会实在问题.第一版.霍桂桓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②对解释学循环的讨论可参见:马茨·艾尔维森、卡伊·舍尔德贝里.质性研究的理论视角:一种反身性的方法论.第一版.陈仁仁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③[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第一版.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
    ④Alexander, J. C. Meaning of Social Life:A cultural Sociology.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① Alexander, J. C. Meaning of Social Life:A cultural Sociology.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② Alexander, J. C. Meaning of Social Life:A cultural Sociology.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③[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第一版.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
    ①[法]保罗·利科.解释的冲突——解释学文集.第一版.莫伟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第31页。
    [1]杰弗里·C.亚历山大.社会学二十讲.第一版.贾春增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2]杰弗里·C.亚历山大.世纪末社会理论.第一版.张旅平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杰弗里·C.亚历山大.新功能主义及其后.第一版.彭牧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4]杰弗里·C.亚历山大.社会学的理论逻辑(第一卷).第一版.于晓、唐少杰、蒋和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5]杰弗里·C.亚历山大.社会学的理论逻辑(第二卷).第一版.夏光、戴盛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6]杰弗里·C.亚历山大编.迪尔凯姆社会学.第一版.戴聪腾译.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7]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学方法的准则.第一版.狄玉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8]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第一版.渠东译.北京:三联书店2000.
    [9]埃米尔·涂尔干.自杀论.第一版.冯韵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10]埃米尔·涂尔干.道德教育.第一版.陈光金、沈杰、朱谐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1]埃米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第一版.渠东、汲喆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2]爱弥尔·涂尔干、马塞尔·莫斯.原始分类.第一版.汲喆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3]塔尔科特·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第一版.张明德、夏遇南、彭刚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14]罗伯特·K.默顿.论理论社会学.第一版.何凡兴、李卫红、王丽娟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
    [15]罗伯特·K.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第一版.唐少杰、齐心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16]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第一版.田佑中、刘江涛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7]安东尼·吉登斯.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第一版.郭忠华、潘华凌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18]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第一版.李康、李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19]维克多·特纳.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第一版.黄剑波、柳博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0]维克多·特纳.象征之林:恩丹布人仪式散论.第一版.赵玉燕、欧阳敏、徐洪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1]玛丽·道格拉斯.洁净与危险.第一版.黄剑波、柳博赟、卢忱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22]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第一版.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
    [23]克利福德·格尔茨.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第一版.王海龙、张家碹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24]马歇尔·萨林斯.甜蜜的悲哀:西方宇宙观的本土人类学探讨.第一版.王铭铭、胡宗泽译.北京:三联书店.2000.
    [25]马歇尔·萨林斯.文化与实践理性.第一版.赵丙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6]埃文思-普里查德.努尔人.第一版.褚建芳、阎书昌、赵旭东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27]巴特等.人类学的四大传统.第一版.高丙中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28]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第一卷).第一版.张祖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9]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第二卷).第一版.张祖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0]保罗·利科.解释的冲突——解释学文集.第一版.莫伟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31]马茨·艾尔维森、卡伊·舍尔德贝里.质性研究的理论视角:一种反身性的方法论.第一版.陈仁仁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32]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第一版.冯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3]兰德尔·柯林斯.哲学的社会学:一种全球的学术变迁理论.第一版.吴琼、齐鹏、李志红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34]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第一版.林聚仁、王鹏、宋丽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35]兰德尔·科林斯、迈克尔·马科夫斯基.2006.发现社会之旅——西方社会学思想述评.第一版.李霞译.北京:中华书局.
    [36]狄尔泰.精神科学引论(第一卷).第一版.童奇志、王海鸥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37]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第一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8]苏国勋、刘小枫主编.社会理论的政治分化Ⅳ——二十世纪西方社会理论文选.第一版.上海:三联出版社.2005.
    [39]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6版.邱泽奇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40]阿尔弗雷德·许茨.社会实在问题.第一版.霍桂桓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41]乌塔·格哈特.帕森斯学术思想评传.第一版.李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2]阿兰·图海纳.行动者的归来.第一版.舒诗伟、徐甘霖、蔡宜刚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43]渠敬东.现代社会中的人性及教育:以涂尔干社会理论为视角.第一版.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1]周怡.强范式与弱范式:文化社会学的双视角——解读J.C.亚历山大的文化观.社会学研究.2008.第3期.
    [2]李猛.论抽象社会.社会学研究.1999.第1期.
    [3]汲喆.如何超越经典世俗化理论?——评宗教社会学的三种后世俗化论述.社会学研究.2008.第2期.第55页-75页.
    [4]汲喆.礼物交换作为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社会学研究.2009.第3期.第1页-25页
    [5]汲掂.论公民宗教.社会学研究.2011.第1期.第118页-132页.
    [6]渠敬东.涂尔干的遗产:现代社会及其可能性.社会学研究.1999.第1期.第29页-48页.
    [7]刘文旋.社会、集体表象和人类认知.哲学研究.2003.第9期.第74页-80页.
    [8]孙帅.神圣社会下的现代人——论涂尔于思想中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社会学研究.2008.第2期.第76页-100页.
    [9]冯刚.整合与链合——法人团体在当代社区发展中的地位.社会学研究.2002. 第4期.第7页-14页.
    [10]谢立中.现代性的问题及处方:涂尔干主义的历史效果.社会学研究.2003.第5期.第29页-41页.
    [11]旺和建.再访涂尔干——现代经济中道德的社会建构.社会学研究.2005.第1期.第149页-167页.
    [12]刘拥华.从经典到现代:社会分工与社会团结——对波兰尼一个命题的质疑.社会.2006.第3期.第57页-70页.
    [13]王宗昱.涂尔干的宗教社会学.求是学刊.2001.第4期.第22页-28页.
    [14]肖英.法人团体:一种“总体的社会组织”.社会.2008.第2期.第39页-76页.
    [15]Fred Blake.美国文化人类学的当代理论趋势.冉凡译.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第4期。
    [16]吴小英.社会学危机的含义.社会学研究.1999.第1期。
    [17]周晓虹.社会学理论的基本范式及其整合的可能性.社会学研究.2002.第5期。
    [18]文军.范式整合:全球化时代社会学研究的变革.学术论坛.2001.第3期。
    [19]罗伯特·贝拉.美国的公民宗教.陈勇译.原道.2007.第13辑。
    [1]Alexander, J. C. and Smith, P. eds.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Durkheim.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
    [2]Alexander, J. C. Ritualization and Public Life.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
    [3]Alexander, J. C. Action and Its Environments:Towards a New Synthesis.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8.
    [4]Alexander, J. C. Structure and Meaning. Relinking Classical Sociolog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9.
    [5]Alexander, J. C. Meaning of Social Life:A cultural Sociology.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6]Mead, G. H. Interaction and Meaning, in:Alexander, J. C. ed. Mainstream and Critical Social Theory.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7]Kuhn, Thomas S.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 Second Edition.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70.
    [8]Shils, Edward. Centre and Periphery:Essays in Macrosociolog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5.
    [9]Alexander, J. C. The Promise of a Cultural Sociology:Technological Discourse and the Sacred and Profane Information Machine, in:Richard Munch and Neil J. Smelser eds. Theory of Culture. Berkeley. 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2.
    [10]Alexander, J. C. Formal and Substantive Voluntarism in the Work of Talcott Parsons:A Theoretical and Ideological Reinterpretati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78. vol.43, pp.177-198.
    [11]Alexander, J. C. and Smith P. The Discourse of American Civil Society:A New Proposal for Cultural Studies.1993. Theory Sociology 22(2).
    [12]Kane, A. Cutural Analysis in History Sociology:The Analytic and Concrete Forms of the Autonomy of Culture.1992. Sociology Theory 9(1).
    [13]Bellah, R. N. Durkheim and History.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59. vol. 24, pp.447-461.
    [14]Collins, R. On the Microfoundations of Macrosociolog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81. vol.86. pp.984-101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