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女性身体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晚清时期,是中西文化交汇频繁的剧变时代。西方近代医学知识、生活理念在新式媒体的鼓噪中渐渐得以传播。昔日仅在医学界中进行探讨的女性月经、乳房、生育等问题,以及在传统社会被视为女性隐私的足部、修饰等问题,均在晚清报刊中有较多报道,向来被忽视的女性健康问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鸦片战争后,尤其是甲午战败,民族危机的压力,迫使时人对救亡图存进行探索。将希望寄托在培养强健的下一代国民是其中的愿望之一。担负孕育下一代国民重任的晚清女性,被时人赋予“国民之母”的桂冠,她们的身体健康问题被提上日程。基于此,晚清文人利用报刊为阵地,使用近代卫生医疗知识及手段对女性身体健康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打造。女性的生理现象、身体健康日益引起社会关注,女性的专门医院以及女医生开始出现,并逐渐向分科细化迈进。
     本论文拟以挖掘和整理晚清报刊为主,同时在参考时人的回忆录、笔记、年谱等资料基础上,以19世纪70年代至1911年为考察时间段,对晚清女性身体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论文主要按照六个部分进行,概述如下:
     第一部分:导言。
     主要对与本选题相关的学术界研究现状及成果进行审视,并对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研究方法及材料收集进行阐述,从而凸显本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第二部分:善待身体的新动向
     主要探讨晚清女性在足部、面部的修饰上,倾向追求天足、自然美的变化;女性特有的生理现象——月经问题,经过报刊宣传而走上护理知识的调养趋向;女性乳房是维护母婴亲情的天然纽带,报章倡导亲自哺乳取代雇用乳母,还乳房之自然功能。
     第三部分:分娩场域的生命拯救。
     中国传统的接生法多以稳婆等女性为之,晚清以后,随着西医接生法的传入及在践行中彰显出高超的技术,中国传统接生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新旧接生法的博弈中,人们渐渐将筹码偏向近代西医接生法,但鉴于中国传统社会性别严防之划分,时人逐渐提出让女性学习西医接生法来取代稳婆。
     第四部分:关注女性身体健康的专门场所——女子医院的出现。
     随着晚清新式医学对人们生活的全方位渗透以及在媒体的渲染下,近代医学逐渐对女性身体介入、监视及指导。女性疗疾及生育出现了新的空间——近代女子医院,随之出现女医生的培养及在诊治过程中开始趋向分科的细化。
     第五部分:追求健康的形体美。
     在媒体宣传的卫生观念影响下,晚清女性也由单纯的注重健康,转向通过锻炼来获得更健康的体魄。再加上当时强调“母健而后儿肥”的说教,女性与强国强种紧密地联系起来。昔日社会所倡导的瘦弱女性形体观,变为对强健体魄的追求,女子体操及简易健身法开始得到践行,随后又流行脚踏车的户外活动,女性的活动空间被进一步拓展。
     第六部分结论。
     对全文进行简单的总结,提出本文的研究结论。
It was dramatic changes era that Chinese culture and Western culture exchanged frequently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The medical knowledge and life philosophy of Modern Western spred gradually in the clamor of new media.The issue that of the famale mensruation,breast,reproductive and others which explored only in the medical profession in the past was reported more in the newspapers in the late Qing.The women's health issues which had always been neglected were received unprecedented attention.
     The pressure of national crisis stimulated people to explore how to save the nation after the Opium War,especially the Jiawu Sino-Japanese War.It was a desire, pinning hope on the next strong generation,to save the country.The women's health was put on the agenda because they bear the heavy responsibility of breeding the next generation.and the women was given the crown as "mother of citizens". For those,intellectuals used of newspapers for the position to discuss comprehensively the health of the female body with knowledge and tools of modern health care. Women's physiological phenomenon and health caus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the community.Modern Women's Hospital and the women doctors began to appear,and the treatment subject gradually refined.
     This paper intends to explore and organize the main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in late Qing Dynasty,also bases on the memoirs,notes,chronology,etc.This paper will discuss comprehensively female body and related issues reporting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during 1970's to 1911. The whole thesis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ix parts:
     The first part:Introduction
     This part offers a general survey of the related academic situation and the achievement of the study. It also elaborate the Framework and research ideas and papers, research methods and materials collected. so as to show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value of the chosen subject.
     The second section:The new trends in the body to treat.
     In this section, it will focus on the polishion of women's feet and face,which tend to natural feet, natural beauty;The menstrual problems, physiological phenomenon of female-specific,tent to nursed back to health care knowledge with the press publicity;Female breast, maintenance of the natural family ties between mother and child,was advocated breast-feeding herself instead of hiring wet nurse in the press.It also called to give the natural function of the breast.
     The third section:Field delivery of life saving.
     Women,such as midwives,engaged in the deliver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society.After entering the late Qing Dynasty,the Chinese traditional birth methods were suffered by the uprecedented impact under the modern Western medicine delivery method which demonstrated excellent skills in practice from it was spred.It was in favor of modern delivery method chips between the old and new delivery method in the game.People proposed to let women learn modern delivery method to replace the traditional birth attendants because of the Chinese Gender prevent.
     The fourth section:Special workplace taking attention to women's health- the emergence of Women's Hospital.
     With a full range of modern medicine on the penetration of life,the famale body was interved,moitored,guided by the modern medicine.It was the Modern Women's Hospital,the emergence of new space for women's therapy and fertility.The female doctors were trained,and the treatment process tent to refinement division.
     The fifth section:Pursuit of a healthy body.
     Women had a more healthy body by exercise instead of simply focusing on health with the influence of the health concept of propaganda by the media. The kinds of women and strengthening the country closely linked with the purpose of the fact that "Mother is strong,and the baby will be stronger and fatter".The old concept of advocacy into a thin shape evolved into the pursuit of physical fitness. The modern women's gymnastics and simple fitness began to be practiced. The outdoor activities by cycling were popular day by day,and the space for women was further expanded.
     The six part:The conclusion
     This part is the summary of the thesis and the conclusion of the study.
引文
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年。
    ②上海:上海书店,1990年依次据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妇女共鸣社1936年版影印。
    ③上海:上海书店,1991年依次据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1934年版、生活书店1935年版影印。
    ④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
    ⑤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
    ⑥郑永福、吕美颐:《妇女史》,收入曹业英主编:《五十年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
    ⑦《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第10期,2002年12月,第177-197页。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编者注:文中的“国立”、“中央研究院”、“中研院”均加引号。
    ①李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②李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③韩敏中,盛宁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④甄橙译,2006年。
    ⑤江湄,邓京力译,2006年。
    ⑥苗延威译,2009年。
    ①侯杰、姜海龙:《身体史研究刍议》,《文史哲》,2005年第2期。
    ②杨念群:《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1832-1985》,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张大庆:《中国近代疾病社会史(1912-1937)》,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何小莲:《西医东渐与文
    化调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余新忠:《清以来的疾病、医疗和卫生:以社会文化史为视角
    的探索》,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侯杰、姜海龙:《身体史研究刍议》,《文史哲》,2005年第2期;陈
    蕴茜:《身体政治:国家权力与民国中山装的流行》,《学术月刊》,2007年第9期。
    ①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②余新忠:《另类的医疗史书写——评杨念群著<再造“病人”>》,《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6期。
    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④《史林》,2002年第4期。
    ⑤王秀云:《有关西方女传教士与中国妇女的几个历史问题:从文献谈起》,《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第8期,2000年6月,第237-252页。
    ⑥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
    ⑦袁燮铭、夏俊霞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①黄金麟:《政体与身体:苏维埃的革命与身体》,台北:联经,2005年版,第23页。
    ②台北:联经,2000年。
    ③李喜所:《民国初年生活观念和习俗的变迁》,收入薛君度、刘志琴主编:《近代中国社会生活与观念变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3页。
    ①夏晓虹:《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页。
    ②黄克武:《从申报医药广告看民初上海的医疗文化与社会生活,1912-1926》,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
    究所集刊》,1988年12月,142页。
    ③上海:上海书店,1983年据上海图书馆收藏的全套原报影印。
    ④《本馆告白》,《申报》,1872年4月30日,第1版。
    ⑤《本馆告白:本报字数加增》,《申报》1877年6月20日,第1版。
    ⑥《论本报销售数》,《申报》1877年2月10日,第1版。
    ⑦《本馆告白》,《中报》,1879年11月29日,第1版。
    ⑧台北:文海出版社,1990年影印本。
    ⑨台北:华文书局1968年影印本
    ⑩台北:华文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68年影印本。
    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影印本。
    ②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影印本。
    ③东京:浙江同乡会,1903-1904年。
    ④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87年影印本。
    ⑤澳门:澳门基金会;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联合出版,1996年影印本。
    ⑥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影印本。
    ⑦《论画报可以启蒙》,《申报》,1895年8月29日,第1版。
    ⑧广东人民出版社编,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影印本。
    ⑨环球社编辑部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影印本。
    ⑩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3年。
    11 史子世界月刊社编,北京:线装书局,2006年影印本。
    12 妇女时报社编,北京:线装书局,2006年影印本。
    ①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222页。
    ②刘小枫:《沉重的肉身——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0页。
    ③罗苏文:《女性与近代中国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6页。
    ①《问乳篇》,《申报》,1886年9月13日,第1版。
    ②《闻泰西妇女设天足会感而书此》,《申报》,1895年5月4日,第1版。
    ③苏全有:《缠足别议》,《寻根》,2008年第6期。
    ④苏州冯守之、赵子省同撰稿:《天足旁论》,《万国公报》,1900年8月,第31本,总19492页。
    ⑤(法)佩雷菲特著,王国卿等译:《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55页。
    ①步莲堂启:《出售妇人缠脚灵药》,《中报》,1882年5月4日,第7版。
    ②万春堂:《芙蓉散痔疮药缠脚药》,《中报》,1884年6月5日,第6版。
    ③上海乐善堂老药房启:《金莲稳步散、金莲稳步膏》,《申报》,1892年11月8日,第7版。
    ④京都同德堂:《包缠小足外洗药》,《申报》,1896年11月21日,第7版。
    ①抱拙子:《劝戒缠足》,《万国公报》,1882年2月,第15本,总9372-9375页;《万国公报》,1893年3月,第21本,总13461-13466页。
    ②杜清持:《男女都是一样》,《女子世界》6期,1904年6月,第488页。
    ③《妇女缠足于德育智育体育全有妨害(再续前稿)》,《大公报》1904年11月5日,第3册第754页。
    ④《天足会演说节略》,《大公报》(附张),1905年1月14口,第4册第38页。
    ⑤(美)费侠莉著,甄橙主译:《繁盛之阴——中国医学史中的性(960-1665)》,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34页。
    ⑥康有为:《请禁妇女缠足折》(光绪二十四年六月),选自中国史学会主编:《戊戌变法》(二),上海:上海出版社,1957年版,第243页。
    ⑦张大庆:《中国近代疾病社会史(1912-1937)》,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62页。载:传教士德贞(D.Dudgeon)于同治四年(1865)被京师同文馆聘请为增设的医科教士,主讲解剖生理。
    ⑧北京施医院医生英国人德贞:《施医信录缠足论》,《教会新报》,卷二,第826-827页。
    ①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329页。
    ②金天翮:《女界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31页。
    ③德贞:《施医信录缠足论》,《教会新报》,卷二,第826页。
    ④天足会闺秀著,广学会督办译:《缠足两说》,《万国公报》,1895年6月,第24本,总15277页。
    ⑤《厦门天足会约章叙论》,《万国公报》,1905年11月,第38本,总23782页。
    ⑥美国卜舫济撰:《去恶俗说》,《万国公报》,1899年12月,第30本,总18950页。
    ⑦(清)宋恕著:《宋恕集》,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339-340页。
    ①《戒缠足说》,《大公报》,1902年6月17日,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影印本。
    ②《厦门天足会约章叙论》,《万国公报》,1905年11月,第38本,总23781页。
    ③《恭祝天足会》,《警钟日报》,1905年1月14日。转自李又宁、张玉法主编:《近代中国女权运动史料(1842-1911)》,台北:龙文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版,第884页。
    ④《记事·内国·无锡女界》,《女子世界》13期,1905年,第1217-1218页。
    ①秋瑾:《精卫石》,见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辑:《秋瑾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23页。
    ②《难产万应灵方并序》,《教会新报》,卷五,第2613-2614页。此论调散见于《妇人良方·卷十七·产难门》,《普济方·卷三百五十七·产难门·横产附论》,《重刊巢氏诸病源候总论卷之四十三·妇人将产病诸候凡三论》。
    ③(清)傅山著:《傅青主女科·下卷·难产·交骨不开》,陈建华,曹淳亮主编:《广州大典·第二辑·海山仙馆丛书·第八册·》,广州:广州出版社,2008年版,第185页。
    ④《闻泰西妇女设天足会感而书此》,《申报》,1895年5月4日,第1版。
    ⑤首倡天足会司事立德夫人撰:《劝戒缠足丛说》,《万国公报》,1900年7月,第31本,总19427页。
    ⑥津邑大足会陈嘉瑞:《强国先强种》,《大公报》,1911年8月3日。
    ⑦《天足会演说节略(录稿)》,《大公报》(附张),1905年1月14日。
    ⑧夏东元:《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64页。
    ①美国卜舫济撰:《去恶俗说》,《万国公报》,1899年12月,第30本,总18950页。
    ②番禺愚叟:《卫足说》,《万国公报》,1897年4月,第26本,总16660页。
    ③《记事·放足纪念》,《女子世界》11期,1905年2月,第1015-1016页。
    ④《演说放脚之法子》(录《苏州放足会传单》),《顺天时报》,1905年9月17-9月21日。转自李又宁、张玉法主编:《近代中国女权运动史料(1842-1911)》,台北:龙文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版,第537页。
    ⑤物:《新智识之杂货店寓意画:缠足与不缠足之比较》,《图画日报》(1909-1910),第1册第21页。
    ①抱拙子:《厦门戒缠足会》,《万国公报》,1879年1月,第10本,第6117页。
    ②天足会闺秀著,广学会督办译:《缠足两说》,《万国公报》,1895年6月,第24本,总15277-15278页。
    ③南皮张之洞:《张尚书不缠足会叙》,《知新报》,1897年9月26日,第32册,第350页。
    ④夏东元:《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64页。
    ①天足会闺秀著,广学会督办译:《缠足两说》,《万国公报》,1895年6月,第24本,总15278页。
    ②顽:《营业写真:卖宁波脚带》,《图画日报》(1909-1910),第2册第103页。
    ③顽:《营业写真:卖包脚布》,《图画日报》(1909-1910),第2册第103页。
    ④番禺愚叟:《卫足说》,《万国公报》,1897年4月,第26本,总16662页。
    ①顽:《营业写真(三十六):卖女鞋》,《图画日报》(1909-1910),第1册第212页。
    ②广告:《定做不缠足云头方式鞋》,《湘报》,1898年6月7日,第80号,第724页。
    ①立德夫人:《劝戒缠足丛说》,《万国公报》,1900年7月,第31本,总19508页。
    ②刘慧英:《遭遇解放:1890-1930年代的中国女性》,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
    ③李喜所:《民国初年生活观念和习俗的变迁》,收入薛君度、刘志琴主编:《近代中国社会生活与观念变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1页。
    ④《缠足说》,《申报》,1872年5月24日,第2-3版。
    ⑤自立:《女魂篇》,《女子世界》2期,1904年2月,第95页。
    ⑥《阅本报纪毁体修容事系之以论》,《申报》,1897年5月26日,第1版。
    ⑦《天足会纪事》,《万国公报》,1900年4月,第30本,总19249页。
    ⑧番禺愚叟:《卫足说》,《万国公报》,1897年4月,第26本,总16662页。
    ①(美)卫斐列著,顾均、江莉译:《卫三畏生平及书信:一位美国来华传教士的心路历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1页。
    ②《天足会征文》,《申报》,1895年4月29日,第8版。
    ③康有为:《戊戌奏稿》(辛亥五月印行),台北:文海出版社,1969年影印本,第99页。
    ④《振兴女学议》,《申报》,1897年7月11日,第1版。
    ⑤《妇女缠足于德育智育体育全有妨害》,《大公报》,1904年10月30日。
    ⑥(英)李提摩太著,李宪堂、侯林莉译:《亲历晚清四十五年:李提摩太在华回忆录》,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07页。
    ①《提倡妇女放足之标准》,《图画新闻第三册》,1908年2月,《清末民初报刊图画集成》(第15册),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3版,第6440页。
    ②《天足会纪事》,《申报》,1900年1月5日,第3版。
    ③《华人接办西女士所创之天足会》,《申报》,1906年11月27日,第10版。
    ④关于清末天足运动已有丰硕的研究成果,此不再赘言。可参考刘志琴主编:《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全3册,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杨兴梅:《近代中国反缠足的努力与成效述略》,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杨兴梅:《南京国民政府禁止妇女缠足的努力及其成效》,《历史研究》,1998年第3期;杨兴梅:《晚清关于缠足影响国家富强的争论》,《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林绪武:《<大公报>白话文与清末戒缠足》,《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等。
    ⑤《论利,皮》,《申报》,1878年12月5日,第1版。
    ①《论种皮》,《中报》,1878年12月5日,第1版。
    ②《论种皮》,《申报》,1878年12月5日,第1版。
    ③《论种皮》,《申报》,1878年12月5日,第1版。
    ①《义手足说》,《申报》,1896年4月25日,第1版。
    ②《义手足说》,《申报》,1896年4月25日,第1版。
    ③《医院述闻》,《申报》,1895年4月25日,第1版。
    ④《医院纪闻》,《申报》,1896年4月2日,第3版。
    ⑤《义手足说》,《申报》,1896年4月25日,第1版。
    ⑥《做假身体新闻》,《教会新报》,卷一,第312页。
    ①(清)葛元煦:《沪游杂记·卷三·仁济医馆》,线装刻本,光绪二年(1876),第27页。
    ②《虹口同仁医院上年医治内外各症清单》,《教会新报》,卷六,第2757页。
    ③《西医神技》,《申报》,1879年8月30日,第2版。
    ④蟾香:《削鼻求艳》,《点石斋画报》,四集礼五,第33页。
    ⑤《毁体修容》,《申报》,1897年5月5日,第2版。
    ①《阅本报纪毁体修容事系之以论》,《申报》,1897年5月26日,第1版。
    ②《阅本报纪毁体修容事系之以论》,《申报》,1897年5月26日,第1版。
    ③《阅本报纪毁体修容事系之以论》,《申报》,1897年5月26日,第1版。
    ④《阅本报纪毁体修容事系之以论》,《申报》,1897年5月26日,第1版。
    ①《大美国面部专科女医士吉凌汉道经天津广告》,《大公报》,1911年1月11日。
    ②(清)汪康年:《汪穰卿先生笔记·卷二·杂记》,收入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41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9年版,第23-24页。
    ①悟痴生:《书<论女学>后》,《中报》,1876年4月7日,第1版。
    ②吴冷云:《红妆:女性的古典》,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32-35页。
    ③秀水徐,震秋涛著:《美人谱》,(清)虫天子编:《香艳丛书·卷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页。
    ①苏州冯守之、赵子省同撰稿:《天足旁论》,《万国公报》,1900年8月,第31本,总19492页。
    ②碧:《老妇艳妆之丑态》,《图画日报》(1909-1910),第4册第43页。
    ①罗苏文:《女性与近代中国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74页。
    ②《上海妇女之新装束》,《妇女时报》,第2期,1911年7月26日,第158页。
    ③元丰洋行启:《出卖香水》,《上海新报》,1868年1O月17日。
    ④《褒南妙制百花露》,《申报》,1882年5月9日,第5版。
    ⑤(清)丁克柔:《柳弧》,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367-368页。
    ⑥碧:《罗衣欲换更添香》,《图画日报》(1909-1910),第5册第391页。
    ①《各厂女工宜善为处置说》,《申报》,1900年4月13日,第1版。
    ①《论妇女作工宜设善章》,《申报》,1888年4月1日,第1版。
    ②张竹君:《卫生讲习会演说》(其二),《警钟日报》,1904年5月25日。引自李又宁、张玉法主编:《近代中国女权运动史料(1842-1911)》,第929-930页。
    ③志群:《女子教育》,《女子世界》16、17期,1906年,第1617页。
    ④亚华:《女子简易的体育》,《女子世界》10期,1904年12月,第881-882页。
    ⑤《妇女之卫生》,《妇女时报》,第2期,1911年7月26日,第157页。
    ①《夏士莲雪花》,《妇女时报》,第3期,1911年9月22日,商业广告十。
    ②《记事·内国·记天足会(无锡)》,《女子世界》17期,1906年,第1704-1705页。
    ③(清)兰陵忧患生:《京华百二竹枝词》,北京:北京益森公司,1910年。转自刘丰祥:《身体的现代转型:以近代中国城市休闲为中心1840-1937》,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第74页。
    ④《孟宗女学堂章程》,《警钟日报》,1904年3月16日。转自李又宁、张玉法主编:《近代中国女权运动史料(1842-1911)》,台北:龙文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版,第1015页。
    ⑤《公立杭州女学校章程》,《浙江潮》,第10期,1904年10月20日,第129页。
    ①无著作者:《英法婚姻事情》(译稿),《女子世界》13期,1905年,第1164页。
    ②无署名:《女子之美容术》,《女子世界》17期,1906年,第1665-1666页。
    ③志群:《女子教育》,《女子世界》16、17期,1906年,第1617页。
    ④晋隆洋行告白:《培养头发药水》,《申报》,1875年4月24日,第6版。
    ⑤城济堂:《新到擦牙香水》,《申报》,1883年10月18日,第4版。
    ⑥中西大药房:《润肤花露香皂》,《申报》,1889年6月6日,第5版。
    ⑦大英医院药房:《大英医院新到》,《申报》,1882年6月25日,第12版。
    ①良药苦口人:《中国宜崇洁去病调议》,《申报》1875年12月28日,第3-4版。
    ②《保身篇》,《申报》,1895年7月31日,第1版。
    ③僚原:《论妇女卫生上必须之营业》,《妇女时报》,第10期,1912年5月25日,第1175页。
    ④蔡元培:《蔡元培全集》第2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38-140页。
    ⑤张朱翰芬:《论上海女学生之装束》,《妇女时报》,第11期,1912年10月20日,第1287页。
    ①(唐)王冰注释:《黄帝内经·素问译解·上古天真论篇第一》,台北:台联国风出版社,1984年版,第5-6页。
    ②《乞医心疾》,《申报》,1874年9月19日,第3版,医士询问就医女病人曰:“然则天癸来否?”:江陵宋补天:《家庭卫生论一》,《妇女时报》,第1O期,1913年5月25日,第1161-1162页,提到“即一夫一妇亦当节欲,天癸未尽不谨,则经期易阻,恶露不通。天气不正不谨,则所感不淳,生子必天。
    ③(清)汪启淑:《水曹清暇录》,收入顾廷龙主编:《续修四库全书·子部·杂家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80页。
    ④邓铁涛、程之范主编:《中国医学通史·近代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版,第413页。
    ⑤(英)合信氏著,江宁管茂材同撰:《妇婴新说》,咸丰八年,上海仁济医院藏版,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年影印本,第334页。
    ①(英)合信氏著,江宁管茂材同撰:《妇婴新说》,咸丰八年,上海仁济医院藏版。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年影印本,第334页。
    ②张志斌:《古代中医妇产科疾病史》,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40-41页。
    ③《论西国医药》,《中报》,1873年12月16日,第1版。
    ①《论西药将盛行于巾国》,《申报》,1895年1O月2日,第1版。
    ②李敏玲:《<申报>广告初探(1872-1905年前后)》,《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③王业兴:《基督新教对中国近代化的双重影响》,《社会科学战线》,1995年第6期。
    ①《医论》,《申报》,1872年5月23日,第2-3版。
    ②《论西国医药》,《中报》,1873年12月16日,第1版。
    ③《论中西医学之异》,《申报》,1887年7月31日,第1版。
    ④《被礼士道路医生沙示罢礼刺药水出售》,《申报》,1873年5月28日,第6版。
    ⑤(德)花之安:《自西徂东·卷四·智集·精究医术》,收入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80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96年版,第325页。
    ①《屈臣氏沙示罢礼刺药水》,《申报》,1882年5月31日,第9版。
    ②何小莲:《西医东渐与文化调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270页。
    ③《妇科调经保育丸》,《申报》1884年6月1日,第5版。
    ①《医论》,《申报》,1872年5月23日,第1-2版。
    ②(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主治·第四卷·妇人经水》.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5年版,第361页。
    ③《上海中医大药房:便利糖衣丸》,《中报》,1890年10月22日,第6版。
    ④周春燕:《女体与国族:强国强种与近代中国的妇女卫生(1895-1949)》,国立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①《梁四远妇科种子螽斯丸》,《申报》,1884年2月20日,第5版。
    ②《弄璋叶吉》,《大公报》1911年7月16日;《妇女时报》,第3期,1911年9月22日,封面广告。
    ③《天津命妇曾患胃疾为韦廉士大医生红色补丸所治愈》,《妇女时报》,第4期,1911年11月5日,封面广告。
    ①《中将汤》,《妇女时报》,第4期,1911年11月5日,商业广告一。
    ①翟均:《女子之卫生一斑》,《妇女时报》,第3期,1911年9月22日,第299-300页。
    ②翟均:《女子之卫生一斑》,《妇女时报》,第3期,1911年9月22日,第299页。
    ③翟均:《女子之卫生一斑》,《妇女时报》,第3期,1911年9月22日,第299页。
    ④翟均:《妇人之卫生杂话》,《妇女时报》,第4期,1911年11月5日,第421页。
    ⑤翟均:《妇人之卫生杂话》,《妇女时报》,第4期,1911年11月5日,第430页。
    ⑥翟均:《女子之卫生一斑》,《妇女时报》,第3期,1911年9月22日,第300-301页。
    ①马继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2年版,第498页。
    ②(唐)孙思邀:《备急千金要方》,卷20,《膀胱腑·霍乱》,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年版,第368页。
    ③(明)李时珍原著,陈贵廷主编:《本草纲目通释》,下册,卷52,《人部·妇女月水》,北京:学苑出版社,1992年版,第2216页。
    ④翟均:《女子之卫生一斑》,《妇女时报》,第3期,1911年9月22日,第301页。
    ⑤(清)温世霖:《昆仑旅行日记》,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宣统三年二月初六日”条,第88页。转自周春燕:《《女体与国族:强国强种与近代中国的妇女卫生(1895-1949)》,国立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⑥翟均:《女子之_卫生一斑》,《妇女时报》,第3期,1911年9月22日,第300页。
    ①翟均:《女子之卫生一斑》,《妇女时报》,第3期,1911年9月22日,第301页。
    ②翟均:《调查妇女月经启》,《妇女时报》,第16期,1915年2月1日,第2006-2007页。
    ①翟均:《调查妇女月经启》,《妇女时报》,第16期,1915年2月1日,第2006页。
    ②返异:《论妇女之当为》,《妇女时报》,第8期,1912年9月25日,第907页。
    ③沈芳:《妇女卫生谈》,上海妇女杂志社编:《妇女杂志》1期,1915年1月5日,北京:线装书局,2006 年,第80-81页。
    ①汤剑娥:《妇人病及他种疾病之运动疗法》,《妇女时报》,第4期,1911年9月15日,第477页。
    ②(宋)陈自明著,(明)熊宗立补遗,(明)薛已校注:《妇人良方》校注补遗。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8页。
    ①《沪滨繁庶》(译伦敦《东方报》西六月初五日),《时务报》(第一册),1896年7月14日,第42页。
    ②《论上海近日日贸易事》,《申报》,1874年1月31日,第1版。
    ③熊月之:《上海通史》,第5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69页;李长莉:《晚清上海社会的变迁——生活与伦理的近代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17-318页。
    ④《丁中丞禁花鼓戏花烟馆》,《教会新报》,卷二,第582-583页;《录中国教会新报》,《上海新报》,1869年11月20 日。
    ①《宾红阁问答》,《申报》,1890年2月24日,第1版。
    ②《杂徂:上海卖淫妇之总数》,《图画日报》(1909-1910),第34号第12页,第1册第408页。
    ③香山县杨孟隣拜具:《扬名报恩》,《申报》,1873年5月10日,第6版。
    ④《麻疯病相传之患》,《申报》,1873年5月16日,第2版。
    ⑤《麻疯病相传之患》,《申报》,1873年5月16日,第2版。
    ⑥我国医学家较为一致认为,梅毒是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由葡萄牙人从印度经广东而传入中国内地的。张大庆:《中国近代疾病社会史(1912-1937)》,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7-28页:马伯英:《中国医学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717页。
    ⑦马伯英:《中国医学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717页。
    ⑧王书奴:《中国娼妓史》,上海:生活书店,1935年,第252-259页。
    ⑨(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石部·第九卷·水银》,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5年版,第530页。
    ①马礼逊夫人编,顾长声译:《马礼逊回忆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8-159页。
    ②《麻疯病相传之患》,《申报》,1873年5月16日,第2版。
    ③《麻疯病相传之患》,《申报》,1873年5月16日,第2版。
    ④(清)屈大均:《广东新语》(上),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44-245页。
    ⑤《秘方汇绿》,《申报》,1873年3月28日,第2版。
    ⑥《西医妙法》,《申报》,1882年11月22日,第2版。
    ⑦《麻风病相传之患》,《申报》,1873年5月16日,第2版。
    ①《虹口同仁医院上年医治内外各症清单》,《教会新报》(1868-1874),卷六,第2757-2758页。
    ②《宾红阁问答》,《申报》,1890年2月24日,第1版。
    ③申报人黄如雨启:《扬名报德》,《申报》,1873年5月24日,第5版。
    ④(德)花之安:《自西徂东·卷二·义集·论民盛则国强》,收入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80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96年版,第118页。
    ⑤(德)花之安:《自西徂东·卷三·礼集·清洁内外论》,收入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80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96年版,第326页。
    ①韶蕊:《论娼妓之有百害而无一利》,《妇女时报》,第5期,1912年1月23日,第539页。
    ②《论医馆验妓事》,《申报》,1873年5月27日,第1版。
    ③无名氏稿:《验妓续说》,《申报》,1876年8月4日,第3版。
    ①《论医馆验妓事》,《申报》,1873年5月27日,第1版。
    ②《论医馆验妓事》,《申报》,1873年5月27日,第1版。
    ③《验妓续说》,《申报》,1876年8月4日,第3版。
    ④《论医馆验妓事》,《申报》,1873年5月27日,第1版。
    ⑤工部局,上海英租界、法租界、英美租界、公共租界的市政机关。成立于1854年,拥有警察、人事任免、征收捐税、管理公地、市政建设等权力,系西人办公汇总之所,英工部局在棋盘街北,法工部局在法界大马路四。晚清在沪华人俗称之为“洋衙门”,实质上是外国租界在上海创建一个近代自治市的市政府,这种行政管理制度,是一种近代欧洲推行君主制向宪政制过渡的产物之一。引自葛元煦:《沪游杂记·卷一·工部局》,1876年刻本,第19-20页;罗苏文:《上海:一座近代都市的小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7页;熊月之主编:《上海名人名事名物大观》,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06页。
    ⑥《西医验妓》,《申报》,1876年8月2日,第2版。
    ①马长林:《上海的租借》,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110页。
    ②《论西医验妓》,《申报》,1876年8月17日,第1版。
    ③无名氏稿:《验妓续说》,《申报》,1876年8月4日,第3版。
    ④《论西医验妓》,《申报》,1876年8月17日,第1版。
    ⑤《蛋女可怜》,《申报》,1877年4月13日,第2版。
    ⑥《蛋女可怜》,《申报》,1877年4月13日,第2版。
    ①《野花撩客》,《申报》,1877年1月19日,第2版。
    ②《野花撩客》,《申报》,1877年1月19日,第2版。
    ③《验妓续闻》,《申报》,1879年4月10日,第3版。
    ④《妓馆加捐》,《申报》,1880年2月22日,第3版。
    ⑤马长林:《上海的租借》,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0页。
    ①(法)安克强著,袁燮铭、夏俊霞译:《上海妓女——19-20世纪中国的卖淫与性》,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308页。
    ②马长林:《上海的租借》,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0页。
    ③(法)安克强著,袁燮铭、夏俊霞译:《上海妓女——19-20世纪中国的卖淫与性》,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308-309页。
    ④(美)贺萧著,韩敏中、盛宁译:《危险的愉悦:20世纪上海的娼妓问题与现代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40页。
    ⑤《一千九百五年上海工部局年报译略》,《万国公报》,1906年5月,第39本,总24160页。
    ⑥邓铁涛、程之范:《中国医学通史(近代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版,第486页。
    ①苏州冯守之、赵子省同撰稿:《天足旁论》,《万国公报》,1900年8月,第31本,总19492页。
    ②梁景和:《近代中国陋俗文化嬗变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08页。
    ③李贞德:《汉魏六朝的乳母》,收入中华书局编辑部编:《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论文类编·历史编·秦
    汉卷》,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4月,第3405-3448页。
    ④在现今话语中,乳母亦指正在为自己婴儿哺乳的妇女,此处要讨论之乳母不包括这类乳母。
    ⑤刘相雨:《论<红楼梦>中的乳母形象——兼论古代小说中乳母形象的发展与演变》,《红楼梦学刊》,2005年第4期。
    ⑥李贞德:《女人的中国医疗史:汉唐之间的健康照顾与性别》,台北:三民,2008年版,第209页。
    ⑦李贞德:《汉魏六朝的乳母》,收入李贞德、梁其姿主编:《妇女与社会》,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版,第95页。
    ①费成康主编:《中国的家法族规》,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附录·浦江郑氏义门规范”,第283页。
    ②陈宝良:《明代妇女的生育之职及其相关习俗》,《社会科学辑刊》,2008第6期。
    ③(民)包天笑着:《钏影楼回忆绿》(全二册),台北:文海出版社,1974年影印本,第1页。
    ④《告白:招奶娘》,《申报》,1874年4月25日,第6版。
    ⑤《告白:招寻乳娘》,《申报》,1875年4月15日,第7版。
    ⑥《论皖省育婴加费事》,《申报》,1893年3月9日,第1版。
    ⑦《问乳篇》,《申报》,1886年9月13日,第1版。
    ①嘉定南翔人乘槎一士:《戒溺女文》,《教会新报》,卷三,第1122页。
    ②冯尔康:《清人生活漫步》,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年版,第143页。
    ③(宋)陈自明著,(明)熊宗立补遗,(明)薛已校注:《妇人良方》校注补遗。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版,笫8页。
    ④孟宪武:《解读乳房》,《中国性科学》,2010年第3期。
    ⑤(美)玛莉莲·亚隆(Yalom,M,)著,何颖怡译:《乳房的历史》,北京:华龄出版社,2001年版,第137-158页。
    ①《论开民智(三续前稿)》,《申报》,1895年8月24日,第1版。
    ②高晞:《德贞传:一个英国传教士与晚清医学近代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46页。
    ③北京施医院医生英国人德贞:《施医信录缠足论》,《教会新报》,卷二,第826-827页。
    ④《乳妇凶恶》,《上海新报》,1871年9月26日,第563号。
    ①《论开民之智(三续前稿)》,《中报》,1895年8月24日,第1版。
    ②《问乳篇》,《申报》,1886年9月13日,第1版。
    ③竹庄(蒋维乔):《育儿法》,《女子世界》12期,1904年12月,第1061-1062页。
    ④汪杰樑:《小儿保育法》,《妇女时报》,第2期,1911年7月26日,第178页。
    ⑤竹庄:《育儿法》,《女子世界》12期,1904年12月,第1061-1062页。
    ①爱新觉罗.溥仪著:《我的前半生》,北京:群众出版社,1985年版,第81-83页。
    ②《乳妇凶恶》,《上海新报》,1871年9月26日。
    ③《劝勉婴堂》,《申报》,1888年8月17日,第2版。
    ④《乳妇苦况》,《申报》,1893年11月16日,第2版。
    ⑤《问乳篇》,《申报》,1886年9月13日,第1版。
    ⑥镇江东乡大港镇育婴堂同人谨启:《育婴经验求是法》,《申报》,1881年11月8日,第3版。
    ⑦《论湖北兴办育婴事》,《申报》,1892年4月23日,第1版。
    ①《论皖省育婴加费事》,《申报》,1893年3月9日,第1版。
    ②《劝勉婴堂》,《申报》,1888年8月17日,第2版。
    ③《论乳妇绝无忌惮事》,《申报》,1873年1月10日,第1版。
    ④《育婴堂之奸案》,《舆论时事图画之图画新闻》,1910年1月22日,《清末民初报刊图画集成》(笫九册),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3版,第4372页。
    ⑤初我:《为母的心得(译稿)》,《女子世界》6期,1904年6月,第506-507页。
    ①刘志琴主编:《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第1册,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617页。
    ②《论妇女作工宜设章程论》,《申报》1888年4月1日,第1版。
    ③《各厂女工宜善为处置说》,《申报》,1900年4月13日,第1版。
    ④《论妇女作工宜设章程论》,《申报》1888年4月1日,第1版。
    ⑤刘志琴主编:《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第1册,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621页。
    ⑥《各厂女工宜善为处置说》,《中报》,1900年4月13日,第1版。
    ⑦《论纺纱局华工》,《昌言报》,第一册,1898年8月17日,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37-38页,
    ⑧罗苏文:《女性与近代中国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92页。
    ⑨《记事·内国·女工艺厂》,《女子世界》4期,1904年4月,第342页。
    ①《女子手工传习所章程》,《女子世界》6期,1904年6月,第546-547页。
    ②《记事·内国·女工分院》,《女子世界》7期,1904年7月,第659-660页。
    ③《记事·内国·女工汇志》,《女子世界》11期,1904年11月,第1014-1015页。
    ④罗苏文:《女性与近代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95页。
    ⑤《归宁女死于母家》,《上海新报》,1870年3月31日。
    ①明甫:《犬乳幼主》,《点石斋画报》,四集射十二,第89页。人食犬乳在《点石斋画报》中尚有其他记载,如符节:何元俊:《犬乳弃婴》,《点石斋画报》,三集革五,第35页:《人食犬乳》,《点石斋画报》,五集忠七,第56页。
    ②《以羊乳子之罕闻》,《舆论时事报图画之图画新闻》,1909年7月7日。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清末民初报刊图画集成》(第八册),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3版,第3929页。
    ①《上海中西大药房:保婴代乳粉》,《申报》,1892年1O月23日,第6版。
    ②《上海中西大药房:肥儿牛奶膏》,《申报》,1892年1O月29日,第6版。
    ③《上海中西大药房:育婴代乳粉》,《申报》,1895年4月25日,第6版。
    ④《乳粉新制》,《万国公报》,1906年2月,第39本,总24020-24021页。
    ①吴门万坤山启:《急救吞食自来火头良法》,《申报》,1902年6月3日,第3版。
    ②《牛乳养生术》,《知新报》,1898年9月26日,第66册,第910页。
    ③自立:《实用话》,《女子世界》7期,1904年7月,第590页。
    ④《爱兰百利代乳粉》,《妇女时报》,第9期,1913年,商业广告四。
    ⑤《育儿宝鉴》,《妇女时报》,第10期,1913年5月25日,第1147页。
    ①汪杰樑:《小儿保育法》,《妇女时报》,第2期,1911年7月26日,第179页。
    ②妩灵:《贫妇育弱儿之苦心谈》,《妇女时报》,第1期,1911年6月11日,第41-42页。
    ③《自来血》,《申报》,1908年7月19日,第1张第6版。
    ①《女学堂余议》,《申报》,1889年2月22日,第1版。
    ②马大正:《中国妇产科发展史》,太原:山西科教出版社,1991年。
    ③李贞德:《女人的中国医疗史-汉唐之间的健康照顾与性别》,台北:三民书局,2008年;方燕:《巫文化视域下的宋代女性》,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①衣若兰:《三姑六婆:明代妇女与社会的探索》,台北:稻香,2006年版,第21页。
    ②余治:《劝捐恤产保婴善愿启》,《教会新报》,卷二,第695页。
    ③吴友如:《沿途分娩》,《点石斋画报》,初集丁十二,第89页。
    ④马伯英:《中国医学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658页。
    ⑤《一胎三子》,《申报》,1876年8月4日,第3版;《一产三男》,《申报》,1877年11月26日,第3版;金桂:《一产三孩》,《点石斋画报》,初集辛六,第47页;《多男献瑞》,《点石斋画报》,二集申十一,第81页。
    ⑥符节:《一胎五子》,《点石斋画报》,二集酉五,第33页。
    ⑦《异胎业述》,《申报》,1882年10月4日,第7版。
    ⑧《熙朝人瑞说》,《申报》,1897年2月8日,第1版。
    ⑨《熙朝人瑞说》,《申报》,1897年2月8日,第1版。
    ①《变国俗说》,《申报》,1896年5月6日,第1版。
    ②冯尔康、常建华:《清人社会生活》,沈阳:沈阳出版社,2001年版,第35页。
    ③《恶少设计诱奸稳婆》,《申报》,1873年10月22日,第2版。
    ④金桂:《一产三孩》,《点石斋画报》,初集辛六,第47页:《杀蛙生蛙》,《点石斋画报》,初集辛二,第12页。
    ⑤李贞德:《汉唐之间医书中的生产之道》,收入李建民主编:《生命与医疗》,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版,第67-68页。
    ①(日)中川忠英编著,方克、孙玄龄译:《清俗纪闻·卷六·生诞》,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17-320页。
    ②《难产仙方》,《中报》,1873年9月12日,第2-3版。在《申报》上多次报道遇到难产时,或用黄标纸朱书“北斗紫英夫人在此”帖于产妇帐上或贴产妇背上。
    ③苏州来稿:《请广行西法收生以解产厄说》,《万国公报》,1898年1月,第27本,总17387-17388页。
    ④《割胎还报》,《申报》,1876年9月5日,第2版。
    ①《译西字论上海租界医局病人数目》,《申报》,1872年8月24日,第1-2版。
    ②邓铁涛、程之范主编:《中国医学通史·近代卷》,第416页。“廔管”是指两个开口之间的通道。
    ③《伤胎毙命》,《申报》,1873年11月20日,第2版。
    ④《伤胎毙命》,《申报》,1873年11月20日,第2版。
    ⑤《禁卖淫药》,《申报》,1887年5月29日,第2版。
    ⑥《戒溺女论》,《上海新报》,1871年4月13日,第2版。
    ①《伤胎毙命》,《申报》,1873年11月20日,第2版。
    ②《阅本报纪宽限闭店事有感而发》,《申报》,1896年1月26日,第1版。
    ③《堕胎损命》,《申报》1874年9月1日,第2版。
    ④《伤胎毙命》,《申报》,1873年11月20日,第2版。
    ⑤《阅本报纪宽限闭店事有感而发》,《申报》,1896年1月26日,第1版。
    ⑥《伤胎毙命》,《申报》,1873年11月20日,第2版。
    ⑦《堕胎损命》,《申报》,1893年10月21日,第9版。
    ⑧《变国俗说》,《申报》,1896年5月6日,第1版。
    ⑨《劝妇女习医学说》,《申报》,1896年5月10日,第1版。
    ⑩顽:《营业写真:收生婆》,《图画日报》(1909-1910),第4册第596页。
    ①《阅本报纪宽限闭店事有感而发》,《申报》,1896年1月26日,第1版。
    ②《一胎三子》,《申报》1876年8月4日,第3版;《一产三男》,《申报》1877年5月7日,第3版。
    ③《难产》,《申报》,1875年1月26日,第3版。
    ①《收生害命》,《申报》1886年3月12日,第3版;吴友如:《收生害命》,《点石斋画报》,初集己十二,第89页。
    ②(英)合信氏著,江宁管茂材同撰:《妇婴新说》,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年影印本,第338页。
    ③《一胎三子》,《申报》,1876年8月4日,第3版。
    ④《一产三男》,《申报》,1896年6月3日,第9版。
    ⑤《药下死胎》,《申报》,1876年6月10日,第2-3版。
    ⑥《劝妇女习医学说》,《申报》,1896年5月10日,第1版。
    ⑦《难产》,《申报》,1875年1月26日,第3版。
    ①《虹口琐闻》,《中报》,1895年1月20日,第3版。
    ②《害人不浅》,《申报》,1896年12月27日,第3版。
    ③《稳婆伤两命》,《申报》,1873年10月29日,第1-2版。
    ①《收生宜慎》,《申报》,1876年10月27日,第2版。
    ②《产婴用稳婆辩》,《申报》,1878年12月12日,第1版。。
    ③《害人不浅》,《申报》,1896年12月27日,第3版。
    ④《助婆现报》,《申报》,1872年12月4日,第3版。
    ⑤《论设法以救杜死》,《申报》,1876年11月3日,第1版。
    ⑥吴友如:《收生害命》,《点石斋画报》,初集己十二,第89页。
    ⑦《申论十九日申报沪滨琐事内第三节所记》,《申报》,1893年7月3日,第1版。
    ①《阅昨报纪稳婆害人事试申论之》,《中报》,1896年12月28日,第1版。
    ②《稳婆卤莽》,《申报》,1897年2月15日,第4版。
    ③《产婴用稳婆辨》,《中报》,1878年12月12日,第1版。
    ④《一产三男》,《申报》,1877年5月7日,第2版。此处产妇诞下二子,稳婆已回。次日,产妇复大痛,呼稳婆尚未至,己由产妇婆婆将胞衣接下。
    ⑤马伯英:《中国医学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664--665页:吕美颐,郑永福:《近代中国新法接生的引进与推广》,《山西师大学报》,2007年第9期。
    ①张志斌:《古代中医妇产科疾病史》,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310页。
    ①苏州来稿:《请广行西法收生以解产厄说》,《万国公报》,1898年1月,第27本,总17387页。
    ①郭君雙,田代华:《阎纯玺与<胎产心法>》,《中华医史杂志》,1990年第3期。
    ②参见《达生编》各卷内容。
    ③目前仍能见及的《达生编》在清代重版的版本有:高士钥:《增订达生编一卷》,乾隆四年(1739)七月刻本:汪家驹增订,光绪三十一年(1905)五月上海时中书局版排印本,毛恒遇:《增订达生编》,宣统元年(1909)十月石印本(据咸丰二年岁壬子正月上浣沪城毛详麟抄本)等。
    ④《产婴用稳婆辨》,《申报》1878年12月12日,第1版。
    ⑤《产患说》,《申报》,1875年12月16日,第3版。
    ⑥《书本报收生神速告白后》,《申报》,1882年7月30日,第1版。
    ①《书本报收生神速告白后》,《申报》,1882年7月30日,第1版。
    ②[清]亟斋居士原编,高士钥增订:《增订达生编·原生》,乾隆四年(1739)七月刻本。
    ③[清]亟斋居士原编,[清]汪家驹增订:《达生编》时中书局,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
    ④蟾香:《牛代人产》,《点石斋画报》,二集午七,第56页。
    ①《产婴用稳婆辨》,《申报》,1878年12月12日,第1版。
    ③《申论十九日申报沪滨锁事内第三节所记》,《申报》,1893年7月3日,第1版。
    ①《产患说》,《申报》,1874年12月16日,第3版。
    ②《难产》,《中报》,1875年1月26日,第3版。
    ③《产婴用稳婆辨》,《申报》,1878年12月12日,第1版。
    ④苏州来稿:《请广行西法收生以解产厄说》,《万国公报》,1898年1月,第27本,总17385页。
    ⑤《沪滨琐事》,《申报》,1893年7月2日,第9版。
    ⑥《申论十九日申报沪滨琐事内第三节所记》,《申报》,1893年7月3日,第1版。
    ①《产婴用稳婆辨》,《申报》,1878年12月12日,第1版。
    ②《论设法以救杜死》,《申报》,1876年11月3日,第1版。
    ③《产婴用稳婆辨》,《申报》1878年12月12日,第1版。
    ④[清]亟斋居士原编,高士钥增订:《增订达生编·试痛》,乾隆四年(1739)七月刻本,第15页。
    ⑤梁其姿:《前近代中国的女性医疗从业者》,收入李贞德、梁其姿主编:《妇女与社会》,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版,第360-361页。
    ①参见王秀云:《不就男医:清末民初的传道医学中的性别身体政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59期,2008年3月。
    ②[美]费侠莉著,甄橙主译:《繁盛之阴——中国医学史中的性(960-1665)》,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49-254页。
    ③《药下死胎》,《申报》,1876年6月10日,第2-3版。
    ④《申论十九日申报沪滨琐事内第三节所记》,《申报》,1893年7月3日,第1版。
    ①《论设法以救杜死》,《申报》1876年11月3日,第1版。
    ②《论设法以救杜死》,《申报》1876年11月3日,第1版。
    ③[美]费侠莉著,甄橙主译:《繁盛之阴——中国医学史中的性(960-1665)》,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53页。
    ④梁其姿:《前近代中国的女性医疗从业者》.收入李贞德,梁其姿主编:《妇女与社会》,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版,第370-371页。
    ⑤可参见衣若兰:《三姑六婆——明代妇女与社会的探索》,台北:稻乡出版,2006年版,第57-65页;梁其姿《前近代中国的女性医疗从业者》,收入李贞德,梁其姿主编:《妇女与社会》,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版。
    ⑥(美)魏斐德著,王小荷译:《大门口的陌生人:1839-1861年间华南的社会动乱》,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4页。
    ①顾长声:《从马礼逊到司徒雷登——来华新教传教士评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74页。
    ②吕美颐、郑永福:《近代中国新法接生的引进与推广》,《山西师大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5期。
    ③《上海通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通志·卷三十六·卫生》,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084页。
    ④《拟设西医馆》,《上海新报》,1870年7月28日。
    ⑤《照录台湾打狗慕德医院学院例则》,《申报》,1887年7月28日,第2版。
    ⑥《阅昨报纪稳婆害人事试申论之》,《申报》,1896年12月28日,第1版。
    ①《阅昨报纪稳婆害人事试申论之》,《申报》,1896年12月28日,第1版。
    ②《劝妇女切勿轻生论》,《申报》,1873年10月9日,第1版。
    ③《孕妇腹内蝉鸣》,《申报》,1873年9月5日,第3版。
    ④顾长声:《从马礼逊到司徒雷登——来华新教传教士评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83页。
    ⑤《台厦纪事》,《申报》,1885年9月19日,第2版。
    ①《阅昨报纪稳婆害人事试中论之》,《中报》,1896年12月28日,第1版。
    ②《孕妇奇闻》,《申报》,1874年2月27日,第2-3版。
    ③《收生妙法》,《申报》,1878年3月19日,第3版。
    ①《收生妙手》,《申报》,1879年4月4日,第2版。
    ②《西医奏效》,《申报》,1883年1月1日,第3版。
    ③《产妇危险》,《申报》1883年1月14日,第2版。
    ④《医馆锁纪》,《申报》,1883年5月27日,笫3版。
    ⑤蒋竹山:《从产婆到男性助产士:评介三本近代欧洲助产士与妇科医学的专著》,《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第7期,1999年8月。
    ①《沪滨琐事》,《中报》,1893年7月2日,第9版;《虹口锁闻》,《申报》,1895年1月20日,第3版。
    ②李贞德:《汉唐之间医书中的生产之道》,收入李建民主编:《生命与医疗》,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版,第73页。
    ③郝先中:《晚清中国对西洋医学的社会认同》,《学术月刊》,2005年第5期。
    ④郭松义:《清代男女生育行为的考察》,《中国史研究》,2006年第2期。
    ①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711页。
    ②(民国)钟毓龙:《上古秘史·第十回·简狄剖胸生契 帝喾挈女南巡》(第一部),第84-87页。
    ③《义手足说》,《申报》,1896年4月25日,第1版。
    ④《义手足说》,《申报》,1896年4月25日,第1版。
    ⑤兰陵笑笑生著,戴鸿森校点:《金瓶梅词话》(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54页。
    ⑥《孕妇腹内蝉鸣》,《申报》,1873年9月5日,第3版。
    ⑦《异胎》,《上海新报》,1872年8月8日。
    ⑧《记孪生》,《申报》,1875年12月22日,第3版。
    ①宋之琪:《中国最早的教会医院——博济医院》,《中华医史杂志》,1999年第7期。
    ②顾长声:《从马礼逊到司徒雷登——来华新教传教士评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8页。
    ③山西大学堂译书局来稿:《续论百年来医学之进步》,《万国公报》,1903年7月,第35本,总1883-1885页。
    ④山西大学堂译书局来稿:《续论百年来医学之进步》,《万国公报》,1903年7月,第35本,总1886页。
    ⑤德贞:《西国新合麻药》,《教会新报》(1868-1874),卷二,第892页。
    ⑥(英)罗伊·波特主编,张大庆主译:《剑桥插图医学史(修订版)》,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年版,第148页。
    ①德贞:《西国新合麻药》,《教会新报》,卷二,第892页。
    ②②《医论》,《申报》,1872年5月23日,第1版;《西医神技》,《申报》,1895年2月8日,第3版;《截足》,《申报》,1895年8月4日,第3版;《神技截臂》,《申报》,1896年1月1日,第3版;《西医神技》,《申报》,1879年8月30日,第2版。
    ③《观昨日申报赴章纪美医尼氏为人接耳事推广言之》,《申报》,1903年12月21日,第1版。
    ④何元俊:《妙手割瘤》,《点石斋画报》,四集御一,第6页;《割瘤妙手》,《申报》,1894年12月24日,第3版。
    ⑤《论中西医学之异》,《中报》,1887年7月31日,第1版。
    ⑥于杰:《近代西医群体研究》,吉林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①邓铁涛、程之范:《中国医学通史(近代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版,第414页。
    ②《剖腹出儿》,《申报》,1892年8月13日,第3版。按:此处记载的“关君”,即博济医院西医士嘉约翰。
    ③明甫:《剖腹出儿》,《点石斋画报》,三集竹九,第71页。
    ①《观昨日申报赴章纪美医尼氏为人接耳事推广言之》,《申报》,1903年12月21日,第1版。
    ①何元优:《剖割怪胎》,《点石斋画报》,五集文二,第15页。
    ②《医中圣手》,《申报》,1894年6月25日,第3版。
    ①《西医难学》,《申报》,1897年12月27日,第9版。
    ②何元俊:《雷母接生》,《点石斋画报》,四集乐九,第66页。
    ①青:《妇孺医院》,《图画日报》(1909-1910),第2册第182页。
    ②《中西医学良楉论》,《申报》,1891年11月30日,第1版。
    ③《父破女腹》,《图画新闻第九册》,1908年8月,《清末民初报刊图画集成》(第16册),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3版,第6926页。
    ①蒋竹山:《从产婆到男性助产士:评介三本近代欧洲助产士与妇科医学的专著》,《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第7期,1999年8月。
    ②周春燕:《女体与国族:强国强种与近代中国的妇女卫生(1895-1949)》,台北:国立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③《芝兰绕膝宛转玉交枝》,《图画日报》(1909-1910),第5册第11页。
    ①李贞德:《女人的中国医疗史—汉唐之间的健康照顾与性别》,台北:三民书局,2008年版,第3页。
    ②梁其姿:《前近代中国的女性医疗从业者》,收入李贞德,梁其姿主编:《妇女与社会》,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版,第360页。
    ③梁其姿:《前近代中国的女性医疗从业者》,收入李贞德,梁其姿主编:《妇女与社会》,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版,第359-363页。
    ④周春燕:《女体与国族:强国强种与近代中国的妇女卫生(1895-1949)》,台北:国立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⑤李经纬:《中外医学交流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81页。
    ⑥(美)嘉惠霖,琼斯著;沈正邦译:《博济医院百年(一八三五——一九三五)》,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3页,第121-122页。
    ⑦(美)嘉惠霖,琼斯著;沈正邦译:《博济医院百年(一八三五——一九三五)》,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47-148页。
    ①《女医生》,《教会新报》(1868-1874),卷一,第451页。
    ②《论中西医学之异》,《申报》,1887年7月31日,第1版。
    ③《阅本报纪宽限闭店事有感而发》,《申报》,1896年1月26日,第1版。
    ④邓铁涛、程之范:《中国医学通史(近代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版,第413页。
    ⑤《中国设立医学堂议》,《申报》,1896年12月7 日,第1版。
    ⑥《收生神速》,《中报》,1882年7月23日,第5版;《书本报收生神速告白后》.《申报》,1882年7月30日,第1版。讲述的是镜湖氏感谢仁济医馆黄春甫先生以及英国医士张臣先生成功解决其妻子难产,特将此事刊登以感激之情的酬医广告。
    ①《申论十九日中报沪滨琐事内第三节所记》,《申报》,1893年7月3日,第1版。
    ②《申论十九日申报沪滨琐事内第三节所记》,《申报》,1893年7月3日,第1版。
    ③《女医神技》,《申报》,1884年11月28日,第3版。讲述其顺利为安徽某氏妇切割巨大肿瘤事。
    ①《女医出外》,《万国公报》,1894年4月,第22本,总14358页;王秀芸:《有关西方女传教士与中国妇女的几个历史问题:从文献谈起》,收入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第8期,2000年6月,第237-252页:赵洪均:《近代中西医论争史》,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版,第31页。
    ②赵洪均:《近代中西医论争史》,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版,第32页。
    ③《阅昨报纪稳婆害人事试申论之》,《申报》,1896年12月28日,第1版。
    ④吴友如:《著手成春》,《点石斋画报》,乙十一,第81页,画报中描绘虹口同仁医院泰西妇科女医丽盈始乃逗操刀为一华妇切除肿瘤,肿瘤长在华妇胸口大如其身四分之一;何元俊:《妙手割瘤》,《点石斋画报》,四集御一,第6页。
    ⑤(英)李提摩太著,上海蔡尔康译:《西女有功中国说》,《万国公报》,1899年10月,第30本,总18797页。
    ①《李爵相建立医院》,《万国公报》,1878年9月,第11本,总6646页;《西医神技》,《申报》,1879年8月30日,第3版;《医院落成》,花图新报馆编辑:《花图新报》,第九卷,1881年1月,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66年影印本,第186-187页。
    ②《西女精医》,《申报》,1882年3月2日,第2版;《西医赴鄂》,《申报》,1882年3月31日,第2版。
    ③《寿母康强》,《申报》,1882年3月18日,第1版。
    ④《医院落成》,花图新报馆编辑:《花图新报》,第九卷,1881年1月,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66年影印本,第186-187页。
    ⑤《女医生》,《教会新报》(1868-1874),卷一,第451页。
    ⑥方靖:《中国近代第一所女子医学院——夏葛医院》,《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①(美)嘉惠霖,琼斯著;沈正邦译:《博济医院百年(一八三五——九三五)》,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7页,第147页,第152页。按:此处的女医生是赖马西(Mary West Niles),1882年10月19日抵达广州,1883年负责分管博济医院的女病区,直至1884年下半年,富马利(Mary Fulton)女医生到达广州前整个广东省唯一的一位女医生。
    ②《会议女学堂章程问答》,《新闻报》,1897年11月19日。转自夏晓虹:《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北京: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笫22页。
    ③《书本报收生神速告白后》,《申报》,1882年7月30日,第1版。
    ④《变国俗说》,《申报》,1896年5月6日,第1版。
    ①《劝妇女习医学说》,《申报》,1896年5月1O日,第1版。
    ②《劝妇女习医学说》,《申报》,1896年5月10日,第1版。
    ①《振兴女学校说》,《中报》,1896年5月17日,第1版。
    ②《四医毙一妇》,《申报》,1872年5月23日,第4版。
    ③吴口画:《庸医杀人》,《点石斋画报》,初集甲三,第18页;金桂:《考验医生》,《点石斋画报》,初集子五,第39页;吴嘉口:《庸医笑柄》,《点石斋画报》,二集酉八,第63页;明甫:《庸医受辱》,《点石斋画报》,三集金三,第24页:艮心:《庸医自杀》,《点石斋画报》,三集土十,第80页等。
    ④可参见:余丽芬:《传教士与近代中国最早的女留学生》,《东南文化》,1993第6期;陈雁:《传教士对近代中国女子教育的作用》,《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3期。
    ①《女医士金韵梅纪略》,《顺天时报》,1906年1O月27日。引自李又宁、张玉法主编:《近代中国女权运动史料(1842-1911)》,台北:龙文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版,第1387页。
    ②《医法将传》,《申报》,1885年7月31日,第2版。
    ①余丽芬:《传教士与近代中国最早的女留学生》,《东南文化》,1993第6期。
    ②《记奇女子》,《申报》,1897年4月5日,第2版。
    ③梁启超:《记江西康女士》,《时务报》第21册,1897年3月23日,第1388-1389页。
    ④《论本报所纪奇女子事》,《申报》,1897年4月7日,第1版。
    ①《惠我巾帼》,《新闻报》,1897年11月18日。转自夏晓虹《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页。
    ②《论本报所纪奇女子事》,《申报》,1897年4月7日,第1版。
    ③《论本报所纪奇女子事》,《申报》,1897年4月7日,第1版。
    ④《论本报所纪奇女子事》,《申报》,1897年4月7日,第1版。
    ①凤石:《女子宜注重医学说》,《妇女时报》,第2期,1911年7月26日,第154-155页。
    ②邓铁涛、程之范:《中国医学通史(近代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版,第413页。
    ③《中西医学芻言》,《申报》,1903年9月28日,第1版。
    ④(美)嘉惠霖.琼斯著;沈正邦译:《博济医院百年(一八三五——一九三五)》,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7页,第147页,第153页。
    ⑤青:《妇孺医院》,《图画日报》(1909-1910),第2册第182页。
    ⑥(法)安克强著,袁燮铭、夏俊霞译:《上海妓女——19-20世纪中国的卖淫与性》,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308页。
    ⑦耿艳华,刘盈:《妇产科男性医生伦理道德培养初探》,《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年第2期。
    ①陈邦贤:《中国医学史》,北京:团结出版社,2005年;赵洪均:《近代中西医论争史》,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何小莲:《西医东渐与文化调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张大庆:《中国近代疾病社会史(1912-1937)》,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
    ①《医院治病记》,《中报》,1895年8月1日,第1版。
    ②《论本报所纪奇女子事》,《申报》,1897年4月7日,第1版。
    ①(德)花之安:《自西徂东·卷一·仁集·善治疾病》,收入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80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96年版,第9页。
    ②何小莲:《西医东渐与文化调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19页。
    ③杨念群:《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1832-1985》,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6页。
    ④杨念群:《如何从“医疗史”的视角理解现代政治?》,收入余新忠主编:《清以来的疾病、医疗和卫生:以社会文化史为视角的探索》,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53页。
    ①李传斌:《基督教在华医疗事业与近代中国社会(1835-1937)》,苏州大学,2001年博士学位论文。
    ②朱潮主编:《中外医学教育史》,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66页。
    ③秦永杰、王云贵:《传教士对中国近代医学的贡献》,《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年第7期。
    ④表中不特别注明注释的均来自李经纬:《中外医学交流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86-290页。
    ⑤《女医院落成》,《中报》,1907年1月24日,第17版;《仁济女医院落成志盛》,《申报》,1907年1月25日,第17版。
    ⑥于学蕴、刘琳:《天津老教堂》,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91-192页。
    ⑦邓铁涛、程之范:《中国医学通史(近代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版,第319-320页。
    ①陈凤林等:《北京道济医院考略》,《中华医史杂志》,1998第7期。
    ②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77页。
    ③《申论十九日申报沪滨琐事内第三节所记》,《申报》,1893年7月3日,第1版。
    ④于杰:《近代西医群体研究》,吉林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⑤王海鹏:《近代基督教教会在华妇女事业研究——1840-1920》,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
    ⑥《上海仁济医馆近事》,《教会新报》,卷四,第1782-1783页。
    ⑦《论仁济医馆会议》,《申报》,1873年6月5日,第1版。
    ⑧《医院集议》,《教会新报》,卷六,第3124-3125页。
    ⑨《仁济医馆记》,《申报》,1875年6月22日,第2-3版。
    ⑩《医馆胀略》,《申报》,1877年5月11日,第2版。
    ①《医馆账畧》,《申报》,1877年5月11日,第2版。
    ②《医院账略》,《申报》,1877年5月11日,第2版。
    ③《医馆会议》,《申报》,1878年3月5日,第4版。
    ④《医院议事》,《申报》,1883年4月8日,第2版。
    ⑤《虹口同仁医馆年单》,《教会新报》,卷一,第149-150页。
    ⑥牧师孙路白协理吴虹玉同启:《上海虹口同仁医馆清单》,《教会新报》,卷二,第891-892页。
    ⑦《上海虹口同仁医馆清单》,《教会新报》,卷四,第1900-1902页。
    ⑧《同仁医馆善举》,《申报》,1876年7月15日,第2版。
    ⑨《书上海虹口同仁医馆光绪三年清单后》,《申报》,1877年12月22日,第1版。
    ⑩《同仁医馆节略》,《申报》,1879年12月18日,第3版。
    11 《一视同仁》,《申报》,1884年12月15口,第3版。
    12 《同仁医院办理情形》,《申报》,1886年11月25日,第3版。
    13 《同仁医院办理情形》,《申报》,1886年11月25日,第3版。
    14 《书同仁医院清单后》,《申报》,1888年1月7日,第1版。
    15 《述客言中国宜广设医院》,《申报》,1895年12月3日,第1版。
    16 《书同仁医院清册后》,《申报》,1901年11月17日,第1版。
    17 《仁济医馆记》,《申报》,1875年6月22日,第2-3版。
    ①《同仁医院办理情形》,《中报》,1886年11月25日,第3版。
    ②《书同仁医院本年清册后》,《申报》,1886年11月26日,第1版。
    ③花旗教会公启:《述中江虹口同仁医馆之盛》,《教会新报》,卷一,第454-455页;《上海仁济医院劝捐启》,《教会新报》,卷二,第729页;《虹口同仁医院上年医治内外各症清单》,《教会新报》,卷六,第2756页。
    ④《体仁医院施诊》,《申报》,1872年12月3日,第3版。
    ⑤《述客言中国宜广设医院》,《中报》,1895年12月3日,第1版。
    ⑥《中西医学良楉论》,《申报》,1891年11月30日,第1版。
    ①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712-713页。
    ②何小莲:《西医东渐与文化调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67页。
    ③高晞:《德贞传:一个英国传教士与晚清医学近代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46页。
    ①《医院说》,《申报》,1883年7月20日,第1版。
    ②杨念群:《杨念群自选集》,桂林: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75页。
    ③《上海仁济医馆近事》,《教会新报》,卷四,第1782-1783页。
    ④《新立上海体仁医院启》,《教会新报》(1868-1874),卷四,第1762页。
    ⑤《仁济医院记》,《申报》,1875年6月22日,第2-3版。
    ⑥《书上海虹口同仁医馆光绪三年清单后》,《申报》,1877年12月22日,第1版。
    ⑦《弃置病人》,《申报》,1878年3月7日,第3版。
    ⑧《书上海虹口同仁医馆光绪三年清单后》,《申报》,1877年12月22日,第1版。
    ①《书同仁医院清单后》,《申报》,1888年1月7日,第1版。
    ②王秀芸:《有关西方女传教士与中国妇女的几个历史问题:从文献谈起》,收入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第8期,2000年6月,第237-252页。
    ③《医院新迁》,《申报》,1880年12月15日,第2版。
    ④《修治病房》,《申报》,1883年6月26日,第3版。
    ⑤《西人医院》,《教会新报》(1868-1874),卷三,第985-986页。
    ⑥《书同仁医院清单后》,《申报》,1888年1月7日,第1版。
    ⑦邓铁涛、程之范:《中国医学通史(近代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版,第414页。
    ①据杨念群对近代医院制度的研究,提及西医传教士巴慕德(Haroll Balam)所讲的近代医院有的两项革命性的突破:一是对“准确真实性”(exact truth)的寻求,另一为“托管制度”(trusteeship)的出现。这两方面的突破在社会史意义上是相互联系的。“准确真实性”的寻求有些类似于福柯所讲的“检查"(examination)程序。在这一程序中,每个个体被文件技术所环绕而成为一个个案,每个个案只能被置于非常专门化的条件下加以分析,这是家庭和社区所不具备的。其结果就有可能使病人暂时脱离社区与家庭的控制,在一种极为陌生的“公共空间”中得到专门化的检视。“委托制度”正式此类控制的形式化说明。见杨念群:《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1832-1985》,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2-63页。
    ②《增设医院》,《中报》,1894年6月15日,第2版;《医院新章》,《申报》,1894年6月27日,第4版。
    ③杨念群:《“地方感”与西方医疗空间在中国的确立》,《学人》第12辑,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209页。
    ④亢虎:《忠告女同胞》,《民立报》,1911年6月12日。转自李义宁、张玉法主编:《近代中国女权运动史料(1842-1911)》,台北:龙文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版,第480页。
    ⑤李贞德:《女人的中国医疗史——汉唐之间的健康照顾与性别》,台北:三民书局,2008版;《汉唐之间医 书中的生产之道》,收入李建民主编:《生命与医疗》,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版,第56-161页:《汉隋之间的[生子不举]问题》,《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66本,1995年;《中国妇女史研究中的医疗照顾问题》,《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①李建民:《生命医学史——从医疗看中国历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94-195页。
    ②(美)费侠莉著,甄橙主译:《繁盛之阴——中国医学史中的性(960-1665)》,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14页;方燕:《巫文化视域下的宋代女性》,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
    ③马子明:《凌虐产妇》,《点石斋画报》,二集辰六,第27页。
    ④吴友如:《沿途分娩》,《点石斋画报》,初集丁十二,第89页。
    ⑤《车中生子》,《申报》,1884年3月2日,第3版;吴友如:《沿途分娩》,《点石斋画报》,初集丁十二,第89页;蟾香:《僧房产子》,《点石斋画报》,二集辰五,第23页;《健妇分娩》,《申报》,1895年1月5日,第1版。
    ⑥田子琳:《登高生子》,《点石斋画报》,二集戌九,第71页;《野岸临盆》,《点石斋画报》,二集寅五,第32页;《戏棚产子》,《申报》,1874年1月27日,第3版;《游女路产》,《申报》,1874年10月28日,第3版;《中途分娩》,《舆论时事报图画之图画新闻》,1909年11月14日,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清末民初报刊图画集成九》,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3版,第4099页。
    ⑦《送娘子路间生产》,《申报》,1873年11月22日,第1-2版。
    ⑧《译西字论上海租界医局病人数目》,《申报》,1872年8月24日,第1版。
    ⑨《医院章程》,《申报》,1899年7月31日,第3版;《医院募捐》,《申报》,1899年8月10日,第3版。 上海同济医院中西董事谨启:《医院募捐》,《申报》,1899年11月11日,第3版。
    ①《西医专治妇科》,《申报》,1873年2月28日,第5版。
    ②青:《妇孺医院》,《图画日报》(1909-1910),第2册第182页。
    ③《新设医院》,《申报》,1885年6月4日,第3版。
    ④青:《妇孺医院》,《图画日报》(1909-1910),第2册第182页。
    ⑤青:《妇孺医院》,《图画日报》(1909-1910),第2册第182页。
    ⑥(美)嘉惠霖,琼斯著;沈正邦译:《博济医院百年(一八三五——一九三五)》,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49页。
    ①《创建医院》,《申报》,1897年5月31日,第1版:杨欣:《基督教在华妇女医疗事业(1840-1949)》,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②《述客言中国宜广设医院》,《申报》,1895年12月3日,第1版。
    ③《仁济女医院落成志盛》,《申报》,1907年1月25日,第17版。
    ④徐润著;陶希圣主编:《徐愚斋自叙年谱》,台北:食货出版社有限公司,1977年版,第234,238页。
    ⑤何小莲:《略论晚清西医的文化穿透力》,《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①选自中国史学会主编:《戊戌变法》(二),上海:上海出版社1957年版,第80页。
    ②何小莲:《西医东传:晚清医疗制度变革的人文意义》,《史林》,2002第4期。
    ③《上海通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通志·卷三十六·卫生》,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996页。
    ④《瞽女捐设医院》,《申报》,1872年5月27日,第2版;《体仁医院施诊》,《申报》,1872年12月3日,第3版。
    ⑤《医院合并》,《申报》,1882年8月17日,第3版。
    ⑥《医院事繁》,《申报》,1882年8月20日,第2版。
    ⑦《医馆兴工》,《申报》,1882年9月14日,第4版。
    ⑧《医馆宏开》,《申报》,1883年7月18日,第2版。
    ⑨《美国监督会同仁医院记》,《申报》,1886年1月7日,第3-4版。
    ⑩《李爵相建立医院》,《万国公报》,1875年8月,第11本,总6646页。
    11 《西医神技》,《申报》,1879年8月30日,第2版。
    12 1878、1879年相继在各大报刊报道李鸿章夫人得重病事,具体患何病没有揭露。据《清李文忠公鸿章年 谱》记载,光绪五年(1879),“是年公夫人身体失调,久不生育,经西医治愈。公之信任西医自此始,此年后不久生子。”见(清)李书春:《清李文忠公鸿章年谱》,台湾: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30页。
    ①罗澍伟:《引领近代文明:百年中国看天津》,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5页。
    ②《西女精医》,《申报》,1882年3月2日,第2版。
    ③《西医赴鄂》,《申报》,1882年3月31日,第2版。
    ④《医院落成》,《申报》,1881年10月27日,第1版。
    ⑤《医院落成》,《申报》,1881年10月27日,第1版。
    ⑥《论天津增设医院并及扬州考试医生事》,《申报》,1881年11月1日,第1版。
    ⑦罗澍伟:《引领近代文明:百年中国看天津》,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5页。
    ①哈恩忠:《清末金韵梅任教北洋女医学堂史料》,《历史档案》,1999年第4期。
    ②李平书撰:《且顽老人七十岁自叙》,台北:文海出版社,1974年版,第83、255、374页。
    ③李平书撰:《且顽老人七十岁自叙》,台北:文海出版社,1974年版,第435-438页。
    ④李平书撰:《且顽老人七十岁自叙》,台北:文海出版社,1974年版,第84页。
    ⑤李平书撰:《且顽老人七十岁自叙》,台北:文海出版社,1974年版,第446-449页;孙兰荪:《上海医院》,《图画日报》(1909-1910),第1册第247页。
    ①《上海医院落成志盛》,《申报》,1909年7月19口,第3张第9版;李平书撰:《且顽老人七十岁自叙》,台北:文海出版社,1974年版,第450-452页。
    ②《中西医学芻言》,《申报》,1903年9月28口,第1版。
    ③《中国医学会成立》,《申报》,1910年1月2日,第2张第3版。
    ④谭春雨,李洁:《近代上海中医社团的产生根源及其特点》,《中医教育》,2009年第7期。
    ⑤李平书撰:《且顽老人七十岁自叙》,台北:文海出版社,1974年版,第449-450页。
    ⑥陆丹林:《广东女志士张竹君医师》,收入政协广东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广东文史资料》(第34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64页。
    ①褚季能:《甲午战前四位女留学生——中国妇女教育史话之二》,《东方杂志》,1934年第31卷第11期,第10-14页。
    ②《康女士之神技》,《警钟日报》,1904年10月22日。转自李又宁、张玉法主编:《近代中国女权运动史料(1842-1911)》,台北:龙文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版,第1375页。
    ③顾长声:《从马礼逊到司徒雷登——来华新教传教士评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83-184页;李经纬:《中外医学交流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02页。
    ①罗苏文:《女性与近代中国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79页。
    ②The China Mission Year Book(1911),P.164-172转自王海鹏:《近代基督教会在华妇女事业研究——1840-1920》,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
    ③邓铁涛、程之范:《中国医学通史(近代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版,第485页。
    ①陈邦贤:《中国医学史》,北京:团结出版社,2005年版,第214-215页;王海鹏:《近代基督教会在华妇女事业研究——1840-1920》,山东师范大学,2094年硕士学位论文;杨欣:《基督教在华妇女医疗事业研究(1840-1949)》,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②(美)嘉惠霖,琼斯著;沈正邦译:《博济医院百年(一八三五——一九三五)》,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6-158页。
    ③邓铁涛、程之范:《中国医学通史(近代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版,第485页。
    ④《女医士张竹君》,冯自由:《革命逸史·女医士张竹君》(第二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8页。
    ⑤周一川:《近代中国女性日本留学史(1872-1945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60页。
    ⑥史学界对张竹君生年,有1879年和1878年出生这两种说法。据《女子世界》1904年9月第9期封面载《张竹君女士小影》称:“甲辰四月摄影,时年二十有六”。
    ①莫世祥编:《马君武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页。
    ②冯自由:《革命逸史·女医士张竹君》(笫二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8-40页。
    ③李平书撰:《且顽老人七十岁自叙》,台北:文海出版社,1974年版,第440-441页。
    ①《女子中西医学院简章》,《申报》,1905年1月23日,第9版。
    ②李平书撰:《且顽老人七十岁自叙》,台北:文海出版社,1974年版,第84页。
    ①《女子医学堂招考新生》,《申报》,1910年12月17日,第1张第1版。
    ②《女子医学堂定期开会》,《申报》,1911年1月21日,第2张第3版。
    ③李燕:《童养媳出身的女医生——康爱德》,《中华医史杂志》,2010年第10期。
    ④甘厚慈:《北洋公牍类纂·卷二十五·天津卫生局呈送北洋女医学堂试办章程并批》,收入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从刊三编·第86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97年版,第1843页。
    ⑤白金艳:《清末直隶西医教育研究》,河北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⑥姜月平等:《天津护士百年史研究初探》,《天津护理》,2007第10期。
    ⑦哈恩忠:《清末金韵梅任北洋女医学堂史料》,《历史档案》,1999第4期。
    ①《添设女医》,《大公报》,1902年6月10日。
    ②《北洋女医学堂招生》,《申报》,1910年8月20日,第1张后幅第3版。
    ③哈恩忠:《清末金韵梅任北洋女医学堂史料》,《历史档案》,1999第4期。
    ④李喜所:《近代留学生与中外文化》,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29-130页。
    ⑤李喜所:《近代留学生与中外文化》,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30-131页。
    ⑥李燕:《童养媳出身的女医生——康爱德》,《中华医史杂志》,2010年第10期。
    ①《虹口同仁医院上年医治内外各症清单》,《教会新报》(1868-1874),卷六,第2757-2759页。
    ②《书上海虹口同仁医馆光绪三年清单后》,《申报》,1877年12月22日,第1版。
    ①《同仁医院落成记》,《中报》,1904年10月28日,第1版。
    ②邓铁涛、程之范:《中国医学通史(近代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版,第484页。
    ③甘厚慈:《北洋公牍类纂·卷二十五·天津卫生局呈送北洋女医学堂试办章程并批》,收入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86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97年版,第1842-1843页。
    ①哈恩忠:《清末金韵梅任北洋女医学堂史料》,《历史档案》,1999第4期。
    ②王艳冬等:《中西护理教育发展背景比较启迪》,《卫生职业教育》,2010第22期。
    ③William C. Cockerbam.Medical Sociology.Peking University,2005.P249-250.
    ④《上海通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通志·卷三十六·卫生》,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998页。
    ⑤邓铁涛、程之范:《中国医学通史(近代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版,第443页。
    ⑥William C. Cockerbam.Medical Sociology.Peking University,2005.P249-250.
    ⑦陈邦贤:《中国医学史》,北京:中国团结出版社,2005年版,第213页。
    ⑧邓铁涛、程之范:《中国医学通史(近代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版,第443页。
    ①邓铁涛、程之范:《中国医学通史(近代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版,第444页。
    ②李贞德:《女人的中国医疗史:汉唐之间的健康照顾与性别》,台北:三民,2008年版,第8页。
    ③李鸿娥等:《记中国第一所公立护士学校——北洋女医学堂》,《卫生职业教育》,2010第14期。
    ④哈恩忠:《清末金韵梅任北洋女医学堂史料》,《历史档案》,1999第4期。
    ⑤慕庐(初我):《美国妇人之自活》,《女子世界》1期,1904年1月,第39-40页;慕庐(初我):《赤十字社之看护妇》,《女子世界》2期,1904年2月,第115-126页;汪杰樑:《美国女子之职业》,《妇女时报》,第1期,1911年6月11日,第56-57页。
    ⑥《中国亟宜创兴红十字会说》,《申报》,1899年4月10日,第1版。
    ①《中国之摩尼》(上海),《警钟日报》,1904年4月28日。引自李又宁、张玉法主编:《近代中国女权运动史料(1842-1911)》,第1382页。
    ②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52页。
    ③邓铁涛、程之范:《中国医学通史(近代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版,第444页。
    ④邓铁涛、程之范:《中国医学通史(近代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版,第486页。
    ⑤《女子中西医学院简章》,《申报》,1905年1月23日,第9版。
    ⑥《记事:国内·接生善社》,《女子世界》12期,1904年12月,第1108页。
    ①尹爟:《新法育婴图》,《时事画报》,1907年第11期。引自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编:《旧粤百态: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藏晚清画报选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3页。
    ②亢虎:《忠告女同胞》,《民立报》,1911年6月12日。转自李又宁、张玉法主编:《近代中国女权运动史料(1842-1911)》,台北:龙文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版,第480页。
    ③《记事·外国·产科看护》,《女子世界》12期,1905年4月,第1107-1108页。
    ④秋蘋:《产妇之心得及实验谈》,《妇女时报》,第1期,1911年6月11日,第37-38页。
    ①杨斌,唐吉平:《女性身体美及其时代特征》,《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3期。
    ②《缠足说》,《申报》,1872年5月24日,第2-3版。
    ③新石:《运动与美人之关系》,《妇女时报》,第8期,1912年9月25日,第939页。
    ①忍冬:《瘦沈词》,《申报》,1874年7月6日,第3版。
    ②万安培:《淡妆浓抹总相宜:从远古至西汉时期》,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年版,第47页。
    ①汤剑娥:《说女子之体操》,《妇女时报》,第3期,1911年9月22日,第283页。
    ②尚声:《论刺绣之害》,《女子世界》6期,1904年6月,第563-564页。
    ③尚声:《论刺绣之害》,《女子世界》6期,1904年6月,第563-564页。
    ①《卫生强利,说》,《知新报》,1898年10月6日,第67册,第927页。
    ②志群:《女子教育》,《女子世界》16、17期,1906年,第1617页。
    ③亚特:《论铸造国民母》,《女子世界》7期,1904年7月,第580页。
    ④亚特:《论铸造国民母》,《女子世界》7期,1904年7月,第578页。
    ⑤自立:《女魂篇》,《女子世界》3期,1904年3月,第186页。
    ⑥初我:《说女魔》,《女子世界》2期,1904年2月,第88页。
    ⑦志群:《女子教育》,《女子世界》16、17期,1906年,第1617页。
    ⑧亚华:《女子简易的体育》,《女子世界》10期,1904年10月,第875页。
    ①罗苏文:《女性与近代中国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4页。
    ②初我:《提出女学之宗旨》,《女子世界》16、17期,1906年,第1530页。
    ③《黄医主制日光铁丸:欲为强国之民者请速读》,《中报》,1908年4月1日,第2张第6版。
    ④蕉心:《女子当有普通医学知识》,《妇女时报》15期,1914年11月1日,第1785页。
    ⑤《论体育(续二十二日稿)》,《大公报》,1904年12月30日。
    ⑥进化论相关讨论,可参见郭正昭:《达尔文主义与中国》,收入涨灏等著:《近代中国思想人物论·晚清思想》,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80年版,第673页:黄康显:《进化论思想与清末革命思潮》,《近代中国》第38期,台北:1983年12月,第151页。
    ①王械:《严复集·原强修订稿》(第一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6页。
    ②1895年《申报》由严复《原强》引发出来的社论分六次刊登,刊登日期分别是:1895年7月27日、1895年8月3日、1895年8月14日、1895年8月24日、1895年8月31日、1895年9月7日。
    ③《论开民之智》,《申报》,1895年7月27日,第1版。
    ④周春燕:《女体与国族:强国强种与近代中国的妇女卫生(1895-1949)》,国立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①胡适:《四十自述》,上海:亚东图书出版社,1933年版,第89页。
    ②《黄医主制日光铁丸:欲为强国之民者请速读》,《中报》,1908年4月1日,第2张第6版。
    ③王拭:《严复集·原强》(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4页。
    ④王拭:《严复集·天演进化论》(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12页。
    ⑤金天翮:《女界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9页。
    ①金一:《<女子世界>发刊词》,《女子世界》1期,1904年1月,第9页。
    ②自立:《谰言》,《女子世界》2期,1904年2月,第101页。
    ③莫虎飞:《女中华》,《女子世界》5期,1904年5月,第459页。
    ④游鉴明:《近代中国女子健美的论述(1920-1940)年代》,收入游鉴明主编的《无声之声Ⅱ:近代中国的妇女与社会(1600-1950))》,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年版,第145页。
    ⑤新石:《运动与美人之关系》,《妇女时报》,第8期,1912年9月25日,第939页。
    ①初我:《哀女种》,《女子世界》6期,1904年6月,第477页。
    ②古楳:《妇女界之觉醒》,收入李又宁,张玉法编:《中国妇女史论文集》(第一辑),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78页。
    ③初我:《哀女种》,《女子世界》6期,1904年6月,第478-479页。
    ④张肩任:《急救甲辰年女子之方法》,《女子世界》6期,1904年6月,第560页。
    ①亚华:《女子简易的体育》,《女子世界》10期,1904年12月,第877-878页。
    ②陈撷芬:《论女子宜讲体育》,《女学报》(上海),第2年第2期,1903年。转自李又宁、张玉法主编:《近代中国女权运动史料(1842-1911)》,第573-574页。
    ③秋灿芝:《秋瑾革命传》,台北:联合书局,1963年版,第68页。
    ④冯自由:《革命逸史·二集·鉴湖女侠秋瑾》,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66页。
    ①鲍家麟:《秋瑾与清末妇女运动》,收入鲍家麟主编:《中国妇女史论集》,台北:牧童出版社,1979年版,第371-372页。
    ②《卫生强种说》,《知新报》,1898年10月6日,笫67册,第927页。
    ③《湖南士绅刘颂虞等公恳示禁幼女缠足禀》,《湘报类纂·公牍·戊中》,第18-19页。转自李又宁、张玉法主编:《近代中国女权运动史料(1842-1911)》,第504-505页。
    ④亚华:《女子简易的体育》,《女子世界》10期,1904年10月,第876页。
    ①汤剑娥:《说女子之体操》,《妇女时报》,第3期,1911年9月22日,第281页。
    ②朱有献:《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898页。
    ③王荷英:《<申报>中的上海近代体育研究(1872-1919)》,苏州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④《日本学校步武泰西》,《申报》,1895年4月29日,第1版。
    ①《日本学校考实》,《申报》,1895年5月12日,第1版。
    ②《体操说》,《中报》,1899年9月4日,第1版。
    ③《体操说》,《申报》,1899年9月4日,第1版。
    ④《体操说》,《申报》,1899年9月4日,第1版。
    ⑤中国体育史学会编:《中国近代体育史》,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63页。
    ①(清)于宝轩:《皇朝蓄艾文编·卷十五·学校二·创议设立女学堂启附女学堂试办略章》,台北:学生书局,1965年版,第1345页。
    ②朱有谳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笫618页;《爱国女学校甲辰秋季补订章程》,《警钟日报》,1904年8月1日,收入李又宁、张玉法主编:《近代中国女权运动史料(1842-1911)》,第1032页。
    ③《上海务本女塾运动会规则》,《大公报》,1905年6月15日。
    ①《学校唱歌》,《女子世界》1期,1904年1月,第63页。
    ②参见《务本女塾开运动会》,《申报》,1906年5月20日,第3张第17版:《记事·内国·秋季运动》,《女子世界》17期,1906年,第1702-1703页;《爱国女学校春季运动顺序单》,《女子世界》17期,1906年,第1710-1711页。
    ③乔素玲:《教育与女性:近代巾国女子教育与知识女性觉醒:1840-1921》,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87页。
    ④务本女学校生陈同福:《论体操之益》,《女子世界》17期,1906年,第1739页。
    ⑤刘瑞莪:《记女学体操》,《女子世界》7期,1904年7月,第666页。
    ①梁启超著,何光宇评注:《变法通议》,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92-93页。
    ②初我:《女学生亦能军操欤》,《女子世界》13期,1905年,第1205-1206页。
    ③初我:《女学生亦能军操欤》,《女子世界》13期,1905年,第1205-1206页。
    ④吴文忠:《中国体育发展史》,台北: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81年版,第68页。
    ⑤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下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版,第800页。
    ⑥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下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版,第805页。
    ①吴文忠:《中国体育发展史》,台北: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81年版,第68页。
    ②《务本女塾暑期体操传习会章程》,《申报》,1906年6月30日,第3张第17版。
    ③国家体委体育文史工作委员会,中国体育史学会编:《中国近代体育史》,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80页。
    ①《中国体操学校招生》,《申报》,1908年1月9日,第3张第1版。
    ②国家体委体育文史工作委员会,中国体育史学会编:《中国近代体育史》,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80页。
    ③《本埠新闻:记中国体操学校运动会》,《中报》,1908年10月27日,第3张第3版。
    ④《中国体操学校开运动会》,《中报》,1909年5月11日,第3张第3版。
    ⑤《中国女子体操学校开运动会》,《图画日报》(1909-1910),第3册第58页。
    ①《女子体操学校运动会志盛》,《申报》,1910年5月23日,第2张第3版。
    ①包天笑着:《钏影楼回忆绿》(全二册),台北:文海出版社,1874年影印本,第371页。
    ②《中国女子体操学校举行毕业》,《申报》,1910年1月24日,第2张第3版;杠云、张技瑗:《中国女子体操学校举行毕业》,《图画日报》(1909-1910),第4册第216页。
    ①王荷英:《<申报>中的上海近代体育研究(1872-1919)》,苏州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②国家体委体育文史工作委员会,中国体育史学会编:《中国近代体育史》,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81页。
    ③新石:《运动与美人之关系》,《妇女时报》,第8期,1912年9月25日,第939-940页。
    ④中国体育史学会编:《中国近代体育史》,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83页。
    ⑤游鉴明:《近代中国女子健美的论述(1920-1940年代)》,收入游鉴明:《无声之声Ⅱ:近代中国的妇女与社会(1600-1950)》,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年版,第142页。
    ①亚华:《女子简易的体育》,《女子世界》10期,1904年12月,第879-880页。
    ②亚华:《女子简易的体育》,《女子世界》10期,1904年12月,第876-878页。
    ③汤剑娥:《女子新游戏:卖花声》,《妇女时报》,第1期,1911年6月11日,第73-76页。
    ④汤剑娥:《家庭运动:绳体操》,《妇女时报》,第2期,1911年7月26日,第213-218页。
    ⑤汤剑娥:《妇人病及他种疾病之运动疗法》,《妇女时报》,第4期,1911年9月15日,第477-478页。
    ①陆守真:《医病不用药论》,《妇女时报》,第5期,1912年1月23日,第555-563页。
    ②据海外学者研究认为,一个具有全新意义的“卫生”词汇,是在日本发明并在19世纪末输入中国的。(美)罗芙芸著;向磊译:《卫生的现代性:中国通商口岸卫生与疾病的含义》,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
    ①《论卫生会》,《申报》,1893年12月6日,第1版。
    ②志群:《女子教育》,《女子世界》16、17期,1906年,第1617页。
    ③无著作者:《英法婚姻事情》(译稿),《女子世界》13期,1905年,第1164页。
    ①无署名:《女子之美容术》,《女子世界》17期,1906年,第1665-1666页。
    ②初我:《海外珍闻·寿命比较》,《女子世界》7期,1904年7月,第633页。
    ③《体操说》,《申报》,1904年10月10日,第1版。
    ①《保身篇》,《申报》,1895年7月31日,第1版。
    ②《养气卫生》,《知新报》,1897年12月24日,第41册,第503页。按:据查阅晚清各大报刊,多使用
    ③养气”一词,其词义与现今之“氧气”同。
    ④《续讲卫生学》,《大公报》,1902年7月19日。
    ①无署名:《女子之卫生法》,《女子世界》17期,1906年,第1666页。
    ②《讲卫生学当知》,《大公报》,1902年7月12日。
    ③《再讲卫生学》,《大公报》,1902年7月14日。
    ④《保身说》,《申报》,1890年9月5日,第1版。
    ⑤《泰西妇女近世史—总论一百年前外国妇女的情形》,《京话报》(第一至第六回,光绪二十七年八月至十一月),选自李又宁、张玉法主编:《近代中国女权运动史料(1842-1911)》,第194页。
    ①葛元煦:《沪游杂记·卷一·脚踏车》,光绪二年(1876)刻本,第28页。
    ②《自行车》,《教会新报》,卷一,第100页。
    ③暮乔:《踏车军队》,《点石斋画报》,五集信八,第59页。
    ④葛元煦:《沪游杂记·卷三·脚踏车》,1876年刻本,第24页。
    ①刘志琴主编:《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第2册,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86页。
    ②《烟台碎锦》,《申报》,1897年9月22日,第3版。
    ③朱儒贤:《赛脚踏车》,《点石斋画报》,五集元八(1897年),第60页。
    ①《游历到申》,《申报》,1897年12月24日,第3版。
    ②《神游幻境》,花图新报馆编辑:《花图新报》,第二年第一卷,1881年5月,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66年,第290-291页。
    ①《踏车倾跌》,《申报》,1898年1月28日,第3版。
    ②《脚车赛捷》,《知新报》,1898年3月22日,第47册,笫597页。
    ③符节:《跑车角执蓻》,《点石斋画报》,二集巳十二,第96页。
    ④《脚踏车将来必盛行说》,《申报》,1898年4月1日,第1版。
    ⑤《脚踏车》,《申报》,1898年4月14日,第11版。
    ⑥《新式脚踏车》,《申报》,1898年6月27日,第7版。
    ①《试用自行车》(译《德国三日军报》),《集成报》第一册,1897年5月6日,第42页;《脚车利用》(录《博闻报》),《集成报》第三册,1897年5月26日,第143页;《破踏车军队法》(录《苏海汇报》),《集成报》第五册,1897年6月14日,第257页;《练习自行车》(译《德国三日军报》),《集成报》第十二册,1897年8月22日,第680页,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影印本。《论脚踏车有益于陆军》(译《伦敦东方报》西九月三日),《实学报》(1897),第七册,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影印本,第418-419页。
    ②《乘车落水》,花图新报馆编辑:《花图新报》,第五卷,1880年9月,台北:台湾学生f书局,1966年,第94-95页。
    ③陈玲等编:《明信片清末中国》,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5页。
    ④《逛主儿留神》,《燕都时事画报》,1909年8月11日,《清末民初报刊图画集成》(第19册),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3版,第8408页。
    ⑤《三轮脚车》,《知新报》,1899年6月28日,第91册,第1317页。
    ⑥《卫生强种说》,《知新报》,1898年10月6日,第67册,第927页。
    ①《踏飞脚踏车行》,《申报》,1902年10月25日,第13版。
    ②《鸿顺洋行广告》,《大公报》,1902年10月31日,第7版。
    ③《新到德国头等女脚踏车出售》,《大公报》,1903年4月2日。
    ④余之:《摩登上海》,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第37页。
    ⑤《自行车分期付价加赠大彩票出售广告》,《大公报》,1907年10月1日。
    ①《造脚踏车》,1904年8月16日,第8号2-3,姜亚沙主编:《京话日报》(第一册),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馆缩微复制中心,2005年影印本,第32-33页。
    ②《仿造自行车》,1906年2月1日,第521号5,姜亚沙主编:《京话日报》(第四册),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馆缩微复制中心,2005年影印本,第584页。
    ③《三轮脚车》,《知新报》,1899年6月28日,第91册,第1317页。
    ④《上海行车说》,《申报》,1876年2月17日,第3版。
    ①《乘车落水》,花图新报馆编辑:《花图新报》,第五卷,1880年9月,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66年,第94-95页。
    ②金桂:《西妇善御》,《点石斋画报》,二集戌十一,第83页。
    ①《踏车倾跌》,《中报》,1898年1月28日,第3版。
    ②余之:《摩登上海》,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第36页。
    ③包天笑着:《钏影楼回忆绿》,台北:文海出版社,,1974影印本,第409页。
    ④(清)汪康年:《汪穰卿先生笔记·卷六·杂记》,收入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41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9年版,第6页。
    ①《学员之压毙》,《舆论时事报图画之图画新闻》,1909年5月7日。收入《清末民初报刊图画集成》(第八册),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3版,第3825页。②(清)黄霆撰,吴友如绘:《申江胜景图》,张智主编:《中国风土志丛刊》(第45册),扬州:广陵书社,2003年据民国刊本影印,第198-201页。
    ③《纪脚踏车》,《大公报》,1904年4月11日。
    ④罗苏文:《近代上海:都市社会与生活》,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10页。
    ⑤《尚文门通行车辆》,《舆论时事报图画之图画新闻》,1909年10月14日。收入《清末民初报刊图画集成》(第九册),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3版,第3977页。
    ⑥《脚踏车大行》,1904年11月7日,第97号2,姜亚沙主编:《京话日报》(第一册),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馆缩微复制中心,2005年影印本,第392页。
    ①(美)艾米丽.汉著:龙流译:《宋美龄传》,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1988年版,第25页。
    ②明甫:《傅相逸事》,《点石斋画报》,五集元五,第24页。
    ③《恭祝天足会》,《警钟日报》,1905年1月14日。转自李又宁、张玉法主编:《近代中国女权运动史料(1842-1911)》,台北:龙文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版,第884页。
    ①碧:《妇女亦乘脚踏车之敏捷》,《图画日报》(1909-1910),第3册第43页。
    ①碧:《金谷香尘走细车》,《图画日报》(1909-1910),第6册第223页。
    ①曹聚仁:《上上海春秋》,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218页。
    ②《务本女塾开运动会》,《申报》,1906年5月20日,第3张第17版。
    ③Margaret·E·Burton, The Education of Women in China.New York:Fleming H.Revell Company,1911,pp.182-183.转自徐宁:《近代上海的女学生(1850-1922)》,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
    ④翟均:《女子之卫生一斑》,《妇女时报》,第3期,1911年9月22日,第300页。
    ⑤时蓉华:《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26页。
    ①王秀云:《不就男医:清末民初的传道医学中的性别身体政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59期,2008年3月,第237-252页。
    ②刘正刚、曾繁花:《解放乳房的艰难:民国时期“天乳运动”探析》,《妇女研究论丛》,2010年第5期。
    《上海新报》(1862.6-1872-12),台北:文海出版社,1990年影印本。
    《教会新报》(1868.9-1874.9.5),台北:华文书局1968年影印本。
    《万国公报》(1874.9.5-1883.7.28、1889-1907),台北:华文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68年。
    《申报》(1872-1911),上海:上海书店,1983年据上海图书馆收藏的全套原报影印。
    《花图新报》(1880-1881),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66年影印本。
    《时务报》(1896.8-1898.7),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87年影印本。
    《知新报》(1897.2.20-1901.1.20),澳门:澳门基金会;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联合出版,1996年影印本。
    《集成报》(1897-1898),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影印本。
    《实学报》(1897),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影印本。
    《昌言报》(1898.8-1898.11),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影印本。
    《湘报》(1898.3.7-1898.10.15),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影印本。
    《大公报》(1902-1911),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影印本。
    《国民日日报》(1903.6-1903.8),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65年影印。
    《浙汀潮》(1903-1904),东京:浙江同乡会,1903-1904年
    《京话日报》(1904-1906),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馆缩微复制中心,2005年影印本。
    《东方杂志》(1904-1911),上海:商务印书馆(1904-1911),一至八卷。
    《女子世界》(1904-1907),北京:线装书局,2006年影印本。
    《妇女时报》(1911),北京:线装书局,2006年影印本。
    《点石斋画报》(1884-1898),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影印本。
    《图画日报》(1909-1910),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影印本。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编:《旧粤百态: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藏晚清画报选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清末民初报刊图画集成》,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3年。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年。
    (宋)陈自明著,(明)熊宗立补遗,(明)薛已校注:《妇人良方》校注补遗。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年。
    (清)亟斋居士撰:《达生编》,高士钥增订:《增订达生编一卷》,线装刻本,乾隆四年(1739)七月;汪家驹增订:《达生编》,排印本,上海:时中书局版,光绪三十一年(1905)五月;毛恒遇增订:《增订达生编》,石印本,宣统元年(1909)十月据咸丰二年岁壬子正月上浣沪城毛详麟抄本。
    (清)傅山著:《傅青主女科》,陈建华,曹淳亮主编:《广州大典》第二辑第8册,广州:广州出版社,2008年。
    (清)陈修园:《女科要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年。
    合信氏著,(清)管茂材同撰:《妇婴新说》,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年影印本。
    (清)邵之棠:《皇朝经世文统编》,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80。
    (清)葛元煦:《沪游杂记》,线装刻本,光绪二年(1876)。
    (清)虫天子编:《香艳丛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
    (清)丁克柔:《柳弧》,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清)甘厚慈:《北洋公牍类纂》,台北:文海出版社,1997年
    (清)李书春:《清李文忠公鸿章年谱》,台湾:商务印书馆,1978年。
    (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清)汪康年:《汪穰卿先生笔记》,台北:文海出版社,1969年
    (清)宋恕著:《宋恕集》,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清)徐润著,陶希圣主编:《徐愚斋自叙年谱》,台北:食货出版社有限公司,1977年。
    (清)于宝轩:《皇朝蓄艾文编》,台北:学生书局,1965年。
    (民)包天笑:《钏影楼回忆绿》,台北:文海出版社,1974年影印本。
    (民)包天笑:《钏影楼回忆绿续编》,台北:文海出版社,1974年影印本。
    (民)李平书撰:《且顽老人七十岁自叙》,台北:文海出版社,1974年
    (民)王吉民、伍连德:《中国医史》(英文),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据1936年版影印。
    (民)姚公鹤:《上海闲话》,上海:商务印书馆,1976年。
    申报馆编:《最近之五十年》,申报馆发行,1923年。
    中国史学会主编:《戊戌变法》,上海:上海出版社1957年。
    政协广东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广东文史资料》(第34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
    李又宁、张玉法主编:《近代中国女权运动史料(1842-1911)》,台北:龙文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李伟主编:《中国早期白话报汇编》,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9年影印本。
    张智主编:《中国风土志丛刊》(第45册),扬州:广陵书社,2003年据民国刊本影印。
    爱新觉罗·溥仪著:《我的前半生》,北京:群众出版社,1985年。
    陈邦贤:《中国医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据1937年影印。
    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
    陈平原:《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晚清画报研究》,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2008年。
    陈玉申:《晚清报业史》,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
    蔡元培:《蔡元培全集》第2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邓铁涛、程之范主编:《中国医学通史·近代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
    杜芳琴、王政主编:《社会性别研究选择》,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杜芳琴、王政主编:《社会性别》,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
    杜芳琴、王政主编:《中国历史的妇女与性别》,天津:天津人们出版社,2004。
    范行准著,伊广谦等整理:《中国病史新义》,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9。
    方燕:《巫文化视域下的宋代女性》,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冯尔康、常建华:《清人社会生活》,沈阳:沈阳出版社,2001年。
    冯尔康:《生活在清朝的人们:清代社会生活图记》,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高晞:《德贞传:一个英国传教士与晚清医学近代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
    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顾长声:《从马礼逊到司徒雷登——来华新教传教士评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顾卫民:《基督教与近代中国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上海:上海书店,1990据商务印书馆1928年版影印。
    郭立诚:《中国生育礼俗考》,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1年。
    黄金鳞:《历史、身体、国家——近代中国的身体形成,1895-1937》,台北:联经,2000年。
    黄金麟:《政体与身体:苏维埃的革命与身体(1928-1937)》,台北:联经,2005年。
    黄克武主编:《性别与医疗》,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2年。
    何小莲:《西医东渐与文化调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胡适: 《四十自述》,上海:亚东图书出版社,1933年。
    蒋建国:《消费意象与都市空间:广州报刊广告研究(1827-1919)》,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
    金天翮:《女界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梁景和:《近代中国陋俗文化嬗变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梁启超著,何光宇评注:《变法通议》,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
    李长莉:《晚清上海社会的变迁——生活与伦理的近代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
    李经纬:《中外医学交流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李建民主编:《生命与医疗》,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
    李建民:《生命医学史——从医疗看中国历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李喜所:《近代留学生与中外文化》,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年。
    李银河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北京:三联书店,1998。
    李又宁,张玉法编:《中国妇女史论文集》(第一辑),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1年。
    李贞德、梁其姿主编:《妇女与社会》,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
    李贞德:《女人的中国医疗史:汉唐之间的健康照顾与性别》,台北:三民,2008年。
    李贞德主编:《性别、身体与医疗》,台北:联经,2008年。
    吕芳上主编:《近代中国的妇女与国家:1600-1950》,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年
    刘丰祥:《身体的现代转型:以近代中国城市休闲为中心1840-1937》,北京:光明口报出版社,2009年。
    刘慧英:《遭遇解放:1890-1930年代的中国女性》,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
    刘小枫:《沉重的肉身——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年。
    刘志琴主编:《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罗久蓉、吕妙芬主编:《近代中国的妇女与文化:1600-1950》,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年。
    罗澍伟:《引领近代文明:百年中国看天津》,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
    罗苏文:《女性与近代中国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罗苏文:《近代上海:都市社会与生活》,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马伯英:《中国医学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马长林:《上海的租借》,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9年。
    马大正:《中国妇产科发展史》,太原:山西科学教育出版社,1991年
    马大正:《中国医学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莫世祥编:《马君武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秋瑾:《秋瑾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乔素玲:《教育与女性:近代中国女子教育与知识女性觉醒:1840-1921》,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
    乔志强:《中国近代社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
    陶飞亚:《性别与历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万安培:《淡妆浓抹总相宜:从远古至西汉时期》,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年。
    王儒林:《欲望的想像:1920-1930年代<申报>广告的文化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王书奴:《中国娼妓史》,上海:生活书店,1935年。
    吴冷云:《红妆:女性的古典》,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吴文忠:《中国体育发展史》,台北: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81年。
    王金玲、林维红主编:《性别视角:文化与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夏东元:《郑观应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夏晓虹:《晚清文人妇女观》,北京:作家出版社,1995年。
    夏晓虹:《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游鉴明主编:《近代中国的妇女与社会:1600-1950》,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年。
    杨剑利:《女性与近代中国社会》,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年。
    杨念群:《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1832-1985》,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衣若兰:《三姑六婆——明代妇女与社会的探索》,台北:稻乡出版,2006年。
    于学蕴,刘琳:《天津老教堂》,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
    余新忠主编的:《清以来的疾病、医疗和卫生:以社会文化史为视角的探索》,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
    余之: 《摩登上海》,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
    周川一:《近代中国女性日本留学史(1872-1945)》,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朱潮主编:《中外医学教育史》,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88年。
    赵洪均:《近代中西医论争史》,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
    赵君豪:《中国近代之报业》,上海:上海书店,1990据申报馆1938年版影印。
    张大庆:《中国近代疾病社会史(1912-1937)》,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
    张志斌:《古代中医妇产科疾病史》,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0年。
    中国体育史学会编:《中国近代体育史》,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9年。
    Choa, Gerald Hugh. "Heal the sick" was Their Motto, The Protestant Medical
    Missionaries in China, Hong Kong: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1990.
    Kwok Pui-lan, Chinese Women and Christian,1860-1927,Atlanta,1992.
    William C. Cockerbam. Medical Sociology. Peking University,2005.
    (英)布莱恩·特纳著,马海良等译:《身体与社会》,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年。
    (英)马礼逊夫人编,顾长声译:《马礼逊回忆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英)李提摩太著,李宪堂、侯林莉译:《亲历晚清四十五年:李提摩太在华回忆录》,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
    (英)罗伊·波特主编,张大庆主译:《剑桥插图医学史(修订版)》,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年。
    (英)麦高温著;朱涛、倪静译:《中国人生活的明与暗》,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法)安克强著,袁燮铭、夏俊霞译:《上海妓女——19-20世纪中国的卖淫与性》,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法)佩雷菲特著,王国卿等译:《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
    (法)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著,《第二性》,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
    (美)艾米丽.汉著;龙流译:《宋美龄传》,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1988年。
    (美)奥尼尔:《身体形态-现代社会的五种身体》,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
    (美)白馥兰著;江湄、邓京力译:《技术与性别:晚期帝制中国的权力经纬》,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美)费侠莉著;甄橙主译:《繁盛之阴——中国医学史中的性(960-1665)》,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美)费正清著;刘广京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剑桥中国晚清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美)贺萧著;韩敏中、盛宁译:《危险的愉悦:20世纪上海的娼妓问题与现代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美)贺萧著;韩敏中、盛宁译:《危险的愉悦:20世纪上海的娼妓问题与现代性》,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美)嘉惠霖,琼斯著;沈正邦译:《博济医院百年(一八三五——一九三五)》,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美)罗芙芸著;向磊译:《卫生的现代性:中国通商口岸卫生与疾病的含义》,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
    (美)玛莉莲·亚隆(Yalom,M,)著;何颖怡译:《乳房的历史》,北京:华龄出版社,2001年。
    (美)曼素恩著;定宜庄、颜宜威译:《缀珍录:十八世纪及其前后的中国妇女》,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美)梅里.E.威斯纳-汉克斯著;何开松译:《历史中的性别》,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年。
    (美)卫斐列著:顾均、江莉译:《卫三畏生平及书信:一位美国来华传教士的心路历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美)魏斐德著;王小荷译:《大门口的陌生人:1839-1861年间华南的社会动乱》,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德)花之安:《自西徂东·卷四·智集·精究医术》,台北:文海出版社,1996年。
    (日)中川忠英编著,方克、孙玄龄译:《清俗纪闻》,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荷)高罗佩著,李零译:《中国古代房内考:中国古代的性与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
    李传斌:《基督教在华医疗事业与近代中国社会(1835-1937)》,苏州大学,2001年博士学位论文。
    王海鹏:《近代基督教教会在华妇女事业研究——1840-1920》,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
    王荷英:《<申报>中的上海近代体育研究(1872-1919)》,苏州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杨兴梅:《近代中国反缠足的努力与成效述略》,四川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白蔚:《传媒中的中国女性与现代性》,上海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周春燕:《女体与国族:强国强种与近代中国的妇女卫生(1895-1949)》,台北:
    国立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王植怀:《晚清药品广告:以<申报>为中心》,暨南大学,2007硕士学位论文。
    于杰:《近代西医群体研究》,吉林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杨欣:《基督教在华妇女医疗事业研究(1840-1949)》,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赵靖:《近代上海的分娩卫生研究(1927-1949)》,复旦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
    白金艳:《清末直隶西医教育研究》,河北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哈恩忠:《清末金韵梅任教北洋女医学堂史料》,《历史档案》,1999年第4期。
    陈宝良:《明代妇女的生育之职及其相关习俗》,《社会科学辑刊》,2008第6期。
    邓如冰:《晚清女性服饰改革:女性身体与国家、细节和时尚——从废缠足谈起》,《妇女研究论丛》,2006年第9期。
    杜丽红:《西方身体史研究述评》,《史学理论研究》,2009年第3期。
    林绪武:《清末的媒体与女性的戒缠足——以<大公报>白话文宣传为中心》,《妇女研究论丛》2007年第1期。
    杜志章:《关于医学社会史的理论思考》,《史学月刊》,2006年第2期。
    方靖:《中国近代第一所女子医学院——夏葛医院》,《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郭松义:《清代男女生育行为的考察》,《中国史研究》,2006年第2期。
    郝先中:《西医东渐与中国近代医疗卫生事业的肇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郝先中:《晚清中国对西洋医学的社会认同》,《学术月刊》,2005年第5期。
    侯杰、姜海龙:《身体史研究刍议》,《文史哲》,2005年第2期。
    何小莲:《西医东传:晚清医疗制度变革的人文意义》,《史林》,2002年第4期。
    何小莲:《论中国公共卫生事业近代化之滥觞》,《学术月刊》,2003年第2期。
    蒋竹山:《从产婆到男性助产士:评介三本近代欧洲助产士与妇科医学的专著》,
    《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第7期,1999年8月。
    林富士:《头发、疾病与医疗——以中国汉唐之间的医学文献为主的初步探讨》,
    《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71本,2000年。
    李贞德:《汉唐之间医书中的生产之道》,《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67本,1996年。
    李贞德:《汉魏六朝的乳母》,《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70本,1999年。
    吕美颐、郑永福:《近代中国新法接生的引进与推广》,《山西师大学报》,2007年第9期。
    黎莎:《比较近代中日女子体育之兴起》,《体育文化导刊》,2008年第4期。
    王业兴:《基督新教对中国近代化的双重影响》,《社会科学战线》,1995年第6期。
    王秀云:《有关西方女传教士与中国妇女的几个历史问题:从文献谈起》,《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第8期,2000年6月。
    王秀云:《不就男医:清末民初的传道医学中的性别身体政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59期,2008年。
    熊秉真:《传统中国的哺乳之道》,《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1本,1992年。
    余丽芬:《传教士与近代中国最早的女留学生》,《东南文化》,1993年第6期。
    游鉴明:《日据时期台湾的产婆》,《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第1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3年。
    杨念群:《“地方感”与西方医疗空间在中国的确立》,《学人》第12辑,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
    杨兴梅:《南京国民政府禁止妇女缠足的努力及其成效》,《历史研究》,1998年第3期。
    杨兴梅:《观念与社会:女子小脚的美丑与近代中国的两个世界》,《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4期。
    杨兴梅:《晚清关于缠足影响国家富强的争论》,《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余新忠:《中国疾病、医疗史探索的过去、现实与可能》,《历史研究》,2003年第4期。
    甄橙:《美国传教士与中国早期的西医护理学》,《自然科学史研究》,2006年第4期。
    赵靖:《助产士与中国近代的分娩卫生》,《医学与哲学》,2010年第3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