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与超越——精英民主理论评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精英民主理论作为现当代西方民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诞生以来的百余年间,基于有别于传统自由主义的视角,旨在解释和重构西方民主体系,形成不同于古典民主的民主观及其注重实证研究的研究范式。毫无疑问,精英民主理论在打破单一的传统自由主义垄断话语霸权的局面,朝向以自由主义为主体,多元化民主理论并存的转变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对20世纪民主主义者寻求民主的实现路径产生过重大影响,并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某种规律性。从一定意义上而言,可以将精英民主理论的演变视为整个20世纪西方民主理论体系变迁的一个缩影。
     尽管精英民主理论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价值,然而由于受到其自身特质的影响和一些现实政治原因的限制,在以往国内对西方民主理论的研究中,关于精英民主的研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评价也多有偏颇失实之处。为弥补这一缺憾,本文试图在系统梳理西方精英民主理论产生、发展、演变的过程、规律,概述其基本观点的基础上,重点论述其竞争性民主理论、精英政治及寡头铁律等核心观点,同时通过分析精英民主与自由主义民主和多元主义民主理论之间的关系,将精英民主理论纳入整个20世纪西方民主理论变革的视野中予以评析。
     对于中国的民主问题研究者而言,精英民主理论的最大价值就在于提供了一个民主理论的分析视角,当然,也不应忽视由其阶级立场和立论初衷所决定的基本理论和研究范式的双重缺陷。本文拟通过客观、全面地评价其价值和分析其局限性,并以此为切入点超越精英民主理论构建的话语平台,对如何理解和阐释民主作出新的解答。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modern democratic theory, elitist democratic theory has a history of hundreds year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liberal democracy , the theory tried to explain and restructuring the basis of Western democratic system. It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remodeling the study path of the 20th century democrats because of the unique notion on democracy and the empirical research paradigm. Elitist democratic theory play a role of connecting link in the changing process form the traditional hegemony of liberalism to the coexistence condition of liberalism and pluralistic democratic theory.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theory is a miniature of the change of democratic theory in the 20th Century.
     Although the elitist democratic theory has the irreplaceable value, but it has not got enough attention in previous studies in China and the evaluation toward the theory was also partially because of its own theoret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ome practical limitations for political reasons. To compensate for this shortcoming, the research tries to systematizing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basic notions of elitist democratic theory, analyzing its core ideas include the theories of competitive democracy, elite politics and Iron law of oligarchy. And then, the analysis on elitist democratic theory will be incorporated into the great vision of Western democratic theory development in 20th century by summariz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elitist democracy, liberal democracy and pluralistic democracy.
     For the Chinese researchers who care about the question of democracy,the most important value of elitist democratic theory is that it provides a unique perspective for democratic problems research which has the subtle relationship with liberal democratic theory. At the same time, the dual defects of basic theory and research paradigm should not be overlooked which caused by class position and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research. Based on the evaluation of its value and limitations objectively and comprehensively, this article also attempts to go beyond the research platform of the elitist democratic theory, and give a new answer to 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ation of democracy.
引文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页。
    ②[意]加埃塔诺·莫斯卡著:《统治阶级——政治科学原理》,贾鹤鹏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42页。
    ③在此拉斯韦尔所指的应为与政治哲学相区别的政治科学。
    ④[美]哈罗德·D·拉斯韦尔著:《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杨昌裕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3页。
    ①借用亨廷顿“三波民主化浪潮”的划分,在作为第一波民主化长波的后期阶段的这一时期里,欧洲大陆事实上只有英国和法国两个国家算得上是较典型的西方民主国家,这与始于二战中的第二波民主化短波中发生的情况存在很大差异。
    ②当然,根据具体国情的不同,议会制自身的稳定性及所发挥的实际作用是存在着很大差异的。如在此时的德国,强势的君主立宪制下的议会对行政机关的制约和监督作用十分有限,同样的现象也存在于沙皇俄国,而在意大利和大多数中南欧国家里,议会政治在多数情况下充其量也只不过是对极少数政治精英分子贵族统治的一种粉饰。
    ③王长江著:《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0页。
    ①[英]边沁著:《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时殷弘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58页。
    ②值得注意的是,“利益集团”一词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开始逐渐摆脱原先的贬义色彩,成为政治学和行政学研究的一个关键名词。
    ③这种行政权扩张在理论领域里最显著反映莫过于古德诺政治与行政两分法的提出,在同时代的许多政治与行政学者那里,现代民主国家中行政事务的纷繁复杂程度早已超出了“立法权统治”时期。对此,人们所要做的,并不是继续沿用分权制衡的思路打压行政权,而是应该合理地划定行政权的运行范围。参见[美]F·J·古德诺著:《政治与行政》,王元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美]伍德罗·威尔逊:《行政学研究》,《国外政治学》,1987年第6期。
    ①英国的一位保守党政治家就曾说过:“现在我们都是社会主义者了。”转引自顾肃、张凤阳著:《西方现代社会思潮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82页。当然,此处的旨意主要是指政府应当吸收社会主义者在扩大社会福利,改善经济社会权利保障方面的主张,并不意味着正统的社会主义已经见容于当时信奉自由民主的西方资产阶级政权。
    ②如[英]唐纳德·萨松著:《欧洲社会主义百年史》,姜辉、于海青、庞晓明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美]卡尔·兰道尔著:《欧洲社会主义思想与运动史》,刘山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等。《精英的兴衰》,刘北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三、四部分内容。
    ①参见[英]巴特摩尔著:《平等还是精英》,尤卫军译,斐池校,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
    ②在此特别强调使用“欧洲民族主义”的特指,也是为了将其与同时代广大亚非拉国家争取独立解放的民族主义区分开来,与前者不同,后者更多的是在积极意义上发挥影响。民族主义从来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只有同其产生和作用的环境结合起来分析才有意义,这是所有讨论民族主义问题的人们都不应忽视的一条原则。
    ③何家栋:《中国问题语境下的主义之争——就“中国民族主义”与王小东商榷》,《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6期。
    ④转引自[英]厄内斯特·盖尔纳著:《民族与民族主义》,韩红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序言第19页。
    ①[意]萨尔沃·马斯泰罗内著:《欧洲民主史——从孟德斯鸠到凯尔森》,黄华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325页。
    ②转引自[意]萨尔沃·马斯泰罗内著:《欧洲民主史——从孟德斯鸠到凯尔森》,黄华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328-329页。原文出自法国的民族主义者阿尔弗莱德·罗科和弗朗切斯科·科博拉主编的《政治学》杂志的宣言(1918年12月15日)。
    ③[意]萨尔沃·马斯泰罗内著:《欧洲民主史——从孟德斯鸠到凯尔森》,黄华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326页。
    ④如墨索里尼的法西斯主义登台之初,就曾被欧洲的许多人们看作是将意大利从“共产主义威胁”和“议会民主危机”中解救出来的救星和希望。参见[意]萨尔沃·马斯泰罗内著:《欧洲民主史——从孟德斯鸠到凯尔森》,黄华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348-349页。
    ①[意]维尔弗雷多·帕累托著著:《精英的兴衰》,刘北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3页。
    ②莫斯卡在其《统治阶级——政治科学原理》一书中使用了这一概念。
    ③莫斯卡就曾系统地批判了一切有悖于政治科学科学性、客观性准则的理论,这其中自然也包括民族主义者所倚重的种族主义理论。参见[意]加埃塔诺·莫斯卡著:《统治阶级——政治科学原理》,贾鹤鹏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45-71页。
    ④当然,另一位“剑客”——德国的米歇尔斯后来也加入了意大利国籍,并成为意大利法西斯的御用政治学家,但其最具影响力的著作和思想则同当时意大利的特殊国情关系不大。
    ⑤[意]圭多·德·拉吉罗著:《欧洲自由主义史》,[英]R·G·科林伍德英译,杨军译,张晓辉校,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69页。
    ①转引自[意]萨尔沃·马斯泰罗内著:《欧洲民主史——从孟德斯鸠到凯尔森》,黄华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347页。
    ②这种政治文化的意大利特色在二战后的政治发展中一直保持至今,在阿尔蒙德等人调查的结论中,“意大利人倾向于把政府和政治看做是不可预测的和危险的力量,而不是把它们看做有义务接受他们影响的社会机构。”参见[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著:《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徐湘林等译,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第359-369页归纳。
    ③这方面的典型表现主要包括意大利在东非扩张的受挫,特别是1896年在阿比西尼亚的惨败,以及在巴尔干遭遇的窘境,而最集中的反映则是对意大利而言虽胜犹辱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①[意]萨尔沃·马斯泰罗内著:《欧洲民主史——从孟德斯鸠到凯尔森》,黄华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343页。
    ②此处使用的时间分段系转引自吴春华主编:《西方政治思想是(第四卷)——19世纪至二战》,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十一章中引用的社会学的界定。
    ①有学者就将“大众政治和大范围的组织”视为这一时期政治生活的两大特点。参见Geraint Parry, Political Elites, p20.
    ②在主要的精英民主理论家那里,大众都是以与精英相比的“失败者”的形象出现的。
    ③[美]丹尼尔·贝尔著:《意识形态的终结》,张国清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9页。
    ④笔者并不认同那种在前现代史研究中完全无视大众作用的方法,事实上,恰如后文中所强调的那样,在大多数情况下,精英政治(英雄创造历史)和大众政治(群众创造历史)并不是截然分离对立的,而是表现为一种紧密依存、互为表里的关系。
    ⑤[法]古斯塔夫·勒庞著:《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⑥[美]莱斯利·里普森著:《政治学的重大问题——政治学导论(第10版)》,刘晓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181页。
    ①有人将大众民主的核心特征概括为:政治体制的民主化、政治参与的普遍化和政治身份的平等化。参见宋思涛:《近代大众民主的兴起及其面临的困境》,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而在笔者看来,在现实领域当中,上述三个特征里其实只有参与的普遍化这一点是可以确定的。
    ②前现代的政治参与中,西方世界的参与媒介除了正式的国家机构之外,也包括了一些为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做准备的自治组织条件,相对而言,东方世界的合法组织参与途径则确实要狭窄得多。
    ③[德]罗伯特·米歇尔斯著:《寡头统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任军锋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8页。
    ②参见[意]萨尔沃·马斯泰罗内著:《欧洲民主史——从孟德斯鸠到凯尔森》,黄华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346页。
    ①彭怀恩著:《精英民主理论评介》,正中书局1989年版,第23页。
    ②程赟、钱捷:《从人民统治到人民选择统治者——西方精英民主理论的发展与困境》,《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3月第3卷第一期。
    ③当然,传统自由主义对应的具体观念还远不止这些,但其中一些原则,比如对平等价值的重视、对民主政治的多元性和宽容的精神特征的强调等在这一时期的自由民主理论体系中的地位与后来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而这些缺憾也直接导致了自由民主理论必须进行自我革新。
    ④萨托利的观点。参见[意]萨尔沃·马斯泰罗内著:《欧洲民主史——从孟德斯鸠到凯尔森》,黄华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202页。
    ①借用萨托利语。参见[美]乔·萨托利著:《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312页。
    ②应克复、金太军、胡传胜著:《西方民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82-483页。
    ③[意]萨尔沃·马斯泰罗内著:《欧洲民主史——从孟德斯鸠到凯尔森》,黄华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200页。
    ④参见以下两点论述。
    ①[意]加埃塔诺·莫斯卡著:《统治阶级——政治科学原理》,贾鹤鹏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554页。
    ②这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就是托克维尔,他对自由和平等关系的认识参见其《旧制度与大革命》、《论美国的民主》等著作。
    ③[美]乔·萨托利著:《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386-387页。
    ④[英]戴维·赫尔德著:《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王浦劬校,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376页。
    ①[意]萨尔沃·马斯泰罗内著:《欧洲民主史——从孟德斯鸠到凯尔森》,黄华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298页。
    ②[美]乔·萨托利著:《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4页。
    ①金太军:《政治精英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1990年第10期。
    ②莫斯卡这样写道:“在现实中,有组织的少数人服从单一的指令支配大多数无组织的人是不可避免的。这种少数人的权力对于多数人中的个体是不可抗拒的,这些个体单枪匹马地处在有组织的少数人群体面前。同时,少数人正因为他们人数少才组织起来。一百个人协调一致地统一行动、互相理解,将胜过不一致的一千个人,因为这些人将被一个个地对付。”与之相比,他认为人类政治历史演变的关键点在于“社会类型”和“政治模式”的演变:“衰落中的社会变老是因为他们社会结构的变化。”[意]加埃塔诺·莫斯卡著:《统治阶级——政治科学原理》,贾鹤鹏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80页。
    ③参见[意]加埃塔诺·莫斯卡著:《统治阶级——政治科学原理》,贾鹤鹏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十五章内容。
    ④参见[意]加埃塔诺·莫斯卡著:《统治阶级——政治科学原理》,贾鹤鹏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十三章内容。
    ⑤[意]加埃塔诺·莫斯卡著:《统治阶级——政治科学原理》,贾鹤鹏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09页。
    ①[意]加埃塔诺·莫斯卡著:《统治阶级——政治科学原理》,贾鹤鹏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09页。
    ②[意]加埃塔诺·莫斯卡著:《统治阶级——政治科学原理》,贾鹤鹏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337页。
    ③转引自[意]萨尔沃·马斯泰罗内著:《欧洲民主史——从孟德斯鸠到凯尔森》,黄华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283页。原文出自D·费奥罗特的《V·帕累托的政治现实主义》,米兰,1969年。
    ④参见[意]加埃塔诺·莫斯卡著《:统治阶级——政治科学原理》,贾鹤鹏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570-571页。
    ⑤转引自[意]萨尔沃·马斯泰罗内著:《欧洲民主史——从孟德斯鸠到凯尔森》,黄华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241页。原文出自莫斯卡的《论政府理论》,此书国内尚无中文版本发行。
    ①[意]维尔弗雷多·帕累托著:《精英的兴衰》,刘北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4页。
    ②[意]维尔弗雷多·帕累托著:《精英的兴衰》,刘北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4页。
    ③[意]维尔弗雷多·帕累托著:《精英的兴衰》,刘北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74页。
    ④[意]维尔弗雷多·帕累托著:《精英的兴衰》,刘北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2页。
    ⑤有学者就指出:与莫斯卡以司法——立宪和历史——政治为基础的思考不同,帕累托基于其独特社会学背景的精英主义理论所反映的是对民主本身的批评和对议会制的势不两立。参见[意]萨尔沃·马斯泰罗内著:《欧洲民主史——从孟德斯鸠到凯尔森》,黄华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283页。原文出自D·费奥罗特的《V·帕累托的政治现实主义》,米兰,1969年。
    ①参见[意]维尔弗雷多·帕累托著:《精英的兴衰》,刘北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四章内容。
    ②[德]罗伯特·米歇尔斯著:《寡头政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任军锋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51页。
    ③在下文对精英民主理论核心观点的总结中,笔者还将具体讨论寡头政治铁律的内容,在此就不多加赘述。
    ④[德]罗伯特·米歇尔斯著:《寡头政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任军锋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⑤[德]罗伯特·米歇尔斯著:《寡头政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任军锋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1页。
    ⑥[德]罗伯特·米歇尔斯著:《寡头政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任军锋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0页。
    ①参见[德]罗伯特·米歇尔斯著:《寡头政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任军锋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二章第六节内容。
    ②[德]罗伯特·米歇尔斯著:《寡头政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任军锋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0页。
    ③[德]罗伯特·米歇尔斯著:《寡头政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任军锋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58页。
    ①所谓“西西里式”的,是相对于当时意大利北方喧嚣的街头政治、选举政治等政治参与形式的一种平稳的、贵族式的政治生活经历。参见[意]加埃塔诺·莫斯卡著:《统治阶级——政治科学原理》,贾鹤鹏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7-8页,英译本前沿部分第一节。列文斯顿在此对两种介入政治生活的方式有着一段形象有趣的比较文字。
    ②米歇尔斯于1913年加入意大利国籍,并在墨索里尼掌权后加入法西斯党,成为钦定官方政治学家。
    ①参见[意]加埃塔诺·莫斯卡著:《统治阶级——政治科学原理》,贾鹤鹏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31页。英译本前言部分阿瑟·列文斯顿的总结。
    ②指无产阶级专政以及相应的共产主义实验、旧式的官僚专制主义、工团主义。莫斯卡对它们的具体批评意见参见[意]加埃塔诺·莫斯卡著:《统治阶级——政治科学原理》,贾鹤鹏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563-569页。
    ③[意]加埃塔诺·莫斯卡著:《统治阶级——政治科学原理》,贾鹤鹏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569页。
    ④参见[意]加埃塔诺·莫斯卡著:《统治阶级——政治科学原理》,贾鹤鹏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十七章内容。
    ⑤如萨托利就曾注意到了这种早期精英民主理论家对待自由民主存在形式方面的根本态度差异,他以不无赞许的口吻称赞莫斯卡“没有因为自己的现实主义而感到有必要赞成反自由主义的制度。”参见[美]乔·萨托利著:《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54页。
    诺·莫斯卡著:《统治阶级——政治科学原理》,贾鹤鹏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468页。
    ①[意]加埃塔诺·莫斯卡著:《统治阶级——政治科学原理》,贾鹤鹏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72-173页。
    ②[意]加埃塔诺·莫斯卡著:《统治阶级——政治科学原理》,贾鹤鹏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73-174页。
    ③[意]维尔弗雷多·帕累托著:《精英的兴衰》,刘北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5页。
    ④[意]加埃塔诺·莫斯卡著:《统治阶级——政治科学原理》,贾鹤鹏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571页。
    ⑤[意]维尔弗雷多·帕累托著:《精英的兴衰》,刘北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6-47页。
    ⑥参见[德]罗伯特·米歇尔斯著:《寡头政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任军锋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二章及第四章内容。
    ⑦如吴春华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第四卷)——19世纪至二战》,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十章:意大利精英主义中的某些概括就值得商榷:“他们(莫斯卡、米歇尔斯)认为,民众有一种天生做奴隶的劣根性,这使得他们经常依赖别人的领导。民众是无知的,他们智力低下又天生怯懦,根本无可救药。”参见该书第563—564页。实际上,一方面两位思想家对民众理性和能力的看法并没有达到如此极端的程度,另一方面米歇尔斯(写作寡头政治铁律一书时)也并不认为有大众参与的民主政治就一无是处、毫无希望。
    ①[西]奥尔特加·加塞特著:《大众的反叛》,刘训练、佟德志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②[法]古斯塔夫·勒庞著:《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8页。
    ③[法]古斯塔夫·勒庞著:《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2页。
    ④参见[法]古斯塔夫·勒庞著:《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一卷三、四部分。
    ①[法]古斯塔夫·勒庞著:《革命心理学》,刘训练、佟德志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7页。
    ②[法]古斯塔夫·勒庞著:《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7页。
    ③值得注意的是,群体心理学派的精英民主理论家似乎没有给我们留下多少改造西方民主政治的具体建议。从这个意义上说,群体心理学作为悲观的保守主义批判工具的价值更为突出,但这并不能弥补其理论体系完整性方面的缺憾。
    ④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其他学派就完全否定了其理论价值,比如熊彼特就曾对勒庞颠覆对民主主体理性的认识颇为赞赏,他称赞勒庞的学说“给予作为古典民主神话基础的任性画面沉重一击。”参见[美]约瑟夫·熊彼特著:《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80页。
    ①[德]马克斯·韦伯著:《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甘阳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91页。
    ①[德]马克斯·韦伯著:《经济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810-811页。
    ②具体如防止封闭精英统治集团的产生,降低统治暴力色彩,扩展公共舆论影响范围等。参见[德]马克斯·韦伯著:《韦伯文集》,韩水法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版,第四编: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现代资本主义的兴起一篇。
    ③[德]马克斯·韦伯著:《经济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736页。
    ④[德]马克斯·韦伯著:《经济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242-251页。
    ⑤参见[意]加埃塔诺·莫斯卡著:《统治阶级(政治科学原理)》,贾鹤鹏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三章内容。
    ①[德]马克斯·韦伯著:《经济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756页。
    ②韦伯对抗官僚制对民主侵害的思想是与其经济思想紧密相关的。在他看来,私人资本主义、议会制度和竞争性政党制度一起构成了对“单独统治的官僚制”的障碍。参见[英]戴维·赫尔德著:《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王浦劬校,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二部分第五章。因此,从本质上看,韦伯解决官僚制下民主困局的思想同社会主义者们是根本不同的。
    ③[德]马克斯·韦伯著:《经济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810-811页。
    ④参见郭为桂:《现代性与大众民主的逻辑——马克斯·韦伯的政治社会学分析》,《东南学术》2007年第3期。
    ⑤参见[德]马克斯·韦伯著:《韦伯文集》,韩水法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版,第三编:法律、经济与社会中共同体的经济关系(经济与社会)一篇。
    ⑥参见[意]加埃塔诺·莫斯卡著:《统治阶级(政治科学原理)》,贾鹤鹏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二章至第四章内容。
    ⑦[德]马克斯·韦伯著:《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4页。
    ①[德]玛丽安妮·韦伯著:《马克斯·韦伯传》,阎克文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72-473页。
    ②[德]马克斯·韦伯著:《经济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804页。
    ③[德]马克斯·韦伯著:《经济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800页。
    ④应克复、金太军、胡传胜著:《西方民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85页。
    ⑤一个最典型的案例就是艾希曼案中所谓“平庸的恶”。
    
    ①在下文对精英民主理论核心观点的讨论中还将涉及到熊彼特的一些具体观点,在此仅作简单概述。
    ②[美]约瑟夫·熊彼特著:《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86页。
    ①[美]约瑟夫·熊彼特著:《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64页。
    ②值得注意的是,在完成这一倒转后,熊彼特对退居第二位的选民对政治问题的直接决定就再没有任何论述了,也就是说,“民治”实际上不是被放在了第二的位置,而是被作为一个被替代物彻底地消失了。
    ③[美]约瑟夫·熊彼特著:《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95-396页。
    ④[美]约瑟夫·熊彼特著:《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412页。
    ⑤“政党和机器一般的政客是由于选民群众只会一窝蜂似的随大流之外不会行动才变成这个样子的。”参见[美]约瑟夫·熊彼特著:《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413页。
    ①参见[美]约瑟夫·熊彼特著:《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二十三章第一节内容。
    ②熊彼特思想的研究者中不乏注意到熊氏程序性民主论真实逻辑起点者,如国内就有学者指出,在熊彼特的现代民主体系中是根本不可能出现所谓“竞争与预期反馈原理”的,在此问题上,萨托利完全是误读了熊彼特的观点。参见王增益:《熊彼特精英民主理论研究》,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③熊彼特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同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者是完全不同的,前者的核心是一种中央计划式的经济管理模式,而且熊彼特尽管认为向这种“社会主义”的过渡势所难免,但他本人对此的态度却显然不是欢欣鼓舞的。参见[美]约瑟夫·熊彼特著:《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三篇内容。
    ④熊彼特写道:“没有一种制度、实践或信仰与任何时候向它提供支持的理论共存亡。民主制度也不例外。实际上,创立一个重视集体行动现实和公众思想现实的民主过程的理论是可能的。”参见[美]约瑟夫·熊彼特著:《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69页。
    
    ①[美]乔·萨托利著:《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7页。
    ②[美]乔·萨托利著:《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7页。
    ③[美]乔·萨托利著:《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77页。
    ①萨托利认为,这种“过分的现实主义”本质上是对现实主义的误解。就理解民主而言,它可能导致用现实事实来反对民主价值这样一种文不对题的逻辑错误。参见[美]乔·萨托利著:《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52页。
    ②[美]乔·萨托利著:《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79页。
    ③[美]乔·萨托利著:《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77页。
    ④徐大同主编:《当代西方政治思潮——20世纪70年代以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91页。
    ①[美]乔·萨托利著:《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译者说明第2页。
    ②[美]乔·萨托利著:《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367页。
    ③[美]乔·萨托利著:《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397页。
    ④雷蒙·阿隆反对革命的具体论述及其评价参见后文。
    ①与许多西方右翼思想家一样,阿隆眼中的极权主义是同时指代法西斯政权和共产主义政权的,两者的区别不过是其目标是否是非人道的。
    ②[法]雷蒙·阿隆著:《雷蒙·阿隆回忆录——五十年的政治思考》,刘燕清等译,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199页。
    ③转引自马德普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第五卷)——二战以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原文出自Raymond Aron,Democracy and Totalitarianism:A Theory of Political Systems ,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90, p83.
    ④转引自马德普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第五卷)——二战以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原文出自Raymond Aron,Democracy and Totalitarianism:A Theory of Political Systems ,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90, p117.
    ①[美]乔·萨托利著:《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395页。
    ②[美]乔·萨托利著:《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402页。
    ③[美]乔·萨托利著:《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182页。
    ①这一派精英民主理论家的具体观点在下文总结精英民主理论民主研究范式时还将多有涉及,在此也仅作简单概述。
    ②转引自郎友兴:《精英与民主:西方精英民主理论述评》,《浙江学刊》2003年第6期。原文出自G. Lowell Field, John Higley, Michael G. Burton,“National Elite Configurations and Transition to Democracy,”in Classes and Elites in Democracyand Democratization: A Collection ofReadings,ed. Eva Etzioni-Halevy New York: Garland, 1997, p183.
    ③[美]托马斯·戴伊、哈蒙·齐格勒著:《民主的嘲讽》,孙占平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年版,第3页。
    ①[美]哈罗德·D·拉斯韦尔著:《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杨昌裕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9页。
    ①[美]莱斯利·里普森著:《政治学的重大问题——政治学导论(第10版)》,刘晓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75页。
    ①此处可见的汉译原书引文出自[意]V·帕累托著:《普通社会学纲要》,田时纲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96-298页。但考虑到该版翻译的文理通畅问题,此处引文为转引自[美]查尔斯·赖特·米尔斯著:《权力精英》,王崑、许荣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9页中的尾注4。.
    ②[美]哈罗德·D·拉斯韦尔著:《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杨昌裕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3页。
    ③[美]托马斯·戴伊著:《谁掌管美国——卡特年代(第二版)》,梅士、王殿宸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80年版,第6页。
    ④[意]维尔弗雷多·帕累托著:《精英的兴衰》,刘北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3页。
    ⑤[意]加埃塔诺·莫斯卡著:《统治阶级——政治科学原理》,贾鹤鹏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97页。
    ⑥[德]罗伯特·米歇尔斯著:《寡头政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任军锋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一章。
    ⑦[美]查尔斯·赖特·米尔斯:《权力精英》,王崑、许荣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①[美]迈克尔·罗斯金等著:《政治学(第六版)》,林震等译,宁骚校,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62页。
    ②[法]塞奇·莫斯科维奇:《群氓的时代》,许列民、薛丹云、李继红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04页。
    ③Raymond Aron,Power,Modernity and Sociology:Selected Sociological Writings, edited by Dominique Schnaper,E.Elgar,Brookfield,Vt,Gower Pub.Co.1988.p113.
    ④Raymond Aron,Power,Modernity and Sociology:Selected Sociological Writings, edited by Dominique Schnapper,E.Elgar,Brookfield,Vt,Gower Pub.Co.1988.p164.
    ①[美]哈罗德·D·拉斯韦尔:《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杨昌裕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1页。
    ②[美]哈罗德·D·拉斯韦尔:《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杨昌裕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01页。
    ③[德]罗伯特·米歇尔斯著:《寡头政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任军锋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36页。
    ①参见[美]托马斯·戴伊著:《谁掌管美国——卡特年代(第二版)》,梅士、王殿宸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80年版第二部分第八章内容。
    ②参见[意]加埃塔诺·莫斯卡著:《统治阶级——政治科学原理》,贾鹤鹏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二章内容。
    ③拉斯韦尔将精英统治的方法分为运用象征、暴力、物资和实际措施四类,他特别强调了第一种方法的重要性,同时在涉及精英技能方面的讨论中,他也特别指出了在现代民主政治中精英必须具备足够的宣传和鼓动能力。参见[美]哈罗德·D·拉斯韦尔:《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杨昌裕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④米歇尔斯对这一问题的论述十分系统,他具体列举了那些“能够统治大众”的人们的政治素质。参见[德]罗伯特·米歇尔斯著:《寡头政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任军锋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1页。
    ⑤[美]迈克尔·罗斯金等著:《政治学(第六版)》,林震等译,宁骚校,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63页。
    ⑥其具体表述为“政治参与者之间具有战略眼光的分析和彼此利益的调适,是民主体制(制度)正常运行的基础过程。通过这种过程,民主体制(制度)达到发挥智慧功能的水平。”参见Charles E·Lindbom,The Intelligence of Democracy:Decision Making througu Mutual Adjustment New York:Free Press,1965。
    ①具体理由参见[德]罗伯特·米歇尔斯著:《寡头政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任军锋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一章内容。
    ②参见[德]罗伯特·米歇尔斯著:《寡头政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任军锋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二、三、五章相关内容。
    ①[德]罗伯特·米歇尔斯著:《寡头政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任军锋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75页。
    ②[美]乔·萨托利著:《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388页。
    ③[美]乔·萨托利著:《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396页。
    ④萨托利给出的理由看似是十分雄辩的,他说道:“自由的原则在实际操作中不可能被颠倒成它的反面,而平等的原则却有这种可能。”参见[美]乔·萨托利著:《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409页。而实际上他对自由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出反自由形式的可能性显然是有意无意地低估了。
    ⑤[美]乔·萨托利著:《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407-408页。
    ⑥对此萨托利的表述是:“以平等的名义或以平等为手段,多数和少数都将发现自己给套上了锁链。”参见[美]乔·萨托利著:《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409页。类似的观点还见于早期精英主义理论家对大众政治时代民主运动无法克制寡统治铁律的论述中。
    ①比如萨托利认为一个独裁政权可能强加给人们平等的参与权(人人投票),但在平等主义者看来,这根本就不是什么真正充分的政治参与。因此,所谓的“平等参与并不等于自由参与”不过是偷换了前一个参与的概念而已。
    ②事实上,注重研究精英统治手段的一些精英民主理论家也正是从纯粹的精英统治手段而不是从其字面含义上来理解平等的。
    ③[德]罗伯特·米歇尔斯著:《寡头政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任军锋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51页。
    ④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所需要论述的仅是为大多数精英民主理论家认同的寡头政治铁律的内容,因此笔者在此只是有选择地交代米歇尔斯寡头政治铁律的部分逻辑和内容。
    ⑤[德]罗伯特·米歇尔斯著:《寡头政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任军锋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8页。
    ①参见[德]罗伯特·米歇尔斯著:《寡头政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任军锋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一章第一节内容。
    ②米歇尔斯系统罗列了这些心理特征,就领袖方面而言,它意味着对代表职位的习惯性觊觎;对大众方面则包括:大众对领袖的需求(大众不适于从事专业的政治活动的特性使然)、大众对领袖政治上的感激、大众对领袖的盲信等,参见[德]罗伯特·米歇尔斯著:《寡头政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任军锋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一章第二节内容。
    ③[德]罗伯特·米歇尔斯著:《寡头政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任军锋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8页。
    ④米歇尔斯指出:“人们放弃自己的民主权利在很大程度上是自愿的。”参见[德]罗伯特·米歇尔斯著:《寡头政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任军锋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5页。
    ⑤[德]罗伯特·米歇尔斯著:《寡头政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任军锋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32页。
    ①[德]罗伯特·米歇尔斯著:《寡头政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任军锋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93页。
    ②参见[德]罗伯特·米歇尔斯著:《寡头政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任军锋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二、三章内容。
    ③[德]罗伯特·米歇尔斯著:《寡头政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任军锋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3页。
    ④在这个问题上,米歇尔斯的立场和观点还有别于帕累托和勒庞那种对民主制衡的可能性抱有彻底的悲观态度的学者,甚至也比莫斯卡这样偏向自由主义的精英主义者更偏左一些,这无疑也印证了这一时期的米歇尔斯思想体系中仍然保留着一些左翼思想的影响。
    ⑤参见[德]罗伯特·米歇尔斯著:《寡头政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任军锋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89-314页。
    ⑥米歇尔斯以法国波拿巴独裁体制的建立这样的无可辩驳的实证材料证明,这样的组织机构对于确保选举或投票的公正性是完全必要的。他指出:“由公民投票作出决断,这一制度如果要运行良好,离不开一个尽职尽责的官僚机构,因为这种选举制度的实践表明,选举结果很容易遭到歪曲。”参见[德]罗伯特·米歇尔斯著:《寡头政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任军锋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92-294页。
    ①以反对一切权威为宗旨的无政府主义似乎不在此列,但米氏也尖锐地提出了批评意见:首先,无政府主义“一旦走出纯粹的思想阵地,成立政治协会,他们便不得不接受权威原则。”[德]罗伯特·米歇尔斯著:《寡头政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任军锋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12页。其次,即便能够克服组织民主悖论,无政府主义也对建立“将派出任何形式的集权现象”的新秩序的逻辑基础不甚了了。参见[德]罗伯特·米歇尔斯著:《寡头政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任军锋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13-314页。
    ②此处借用了波普尔民主悖论的概念,但旨义有所差别。
    ③[美]利普塞特著:《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刘钢敏、聂蓉译,聂崇信校,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324-326页。
    ④如以帕累托为代表的理论家就明确地把实行“善治”的希望寄托在了选出“好的”精英进行统治上,熊彼特等人的思路也显然收到了上述问题导向型思考的影响。
    ⑤参见[德]罗伯特·米歇尔斯著:《寡头政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任军锋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五章第一节。
    ①[德]罗伯特·米歇尔斯著:《寡头政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任军锋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0页。
    ②如利普赛特就指出:“米歇尔斯的这一极具挑战性的论点是直接针对当时他自己的社会主义同志提出的。”参见[德]罗伯特·米歇尔斯著:《寡头政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任军锋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英文版前言,第29页。
    ①[德]罗伯特·米歇尔斯著:《寡头政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任军锋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英文版前言,第29页。
    ①[意]加塔诺·莫斯卡著:《统治阶级(政治科学原理)》,贾鹤鹏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553-554页。
    ②[德]罗伯特·米歇尔斯著:《寡头政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任军锋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英文版前言,第357-358页。
    ③萨托利指出:“可以得到的自治强度同所要求的自治广度成反比。”“可能的自治强度同所要求地自治的持续性成反比。”参见[美]乔·萨托利著:《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73-74页。
    ③参见[意]加塔诺·莫斯卡著:《统治阶级(政治科学原理)》,贾鹤鹏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十四、十六、十七章、[意]V·帕累托著:《普通社会学纲要》,田时纲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九、十章等内容。
    ④参见[美]利普赛特著:《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刘钢敏、聂蓉译,聂崇信校,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五章内容。
    ⑤在下文中,笔者还将再次反驳将精英民主理论的本质视为反民主的理论的误读。
    ①此处借用了赫尔德《民主的模式》一书中对于政府能力过载问题的类似概念。
    ②参见[意]加塔诺·莫斯卡著:《统治阶级(政治科学原理)》,贾鹤鹏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十七章内容。
    ①[美]约瑟夫·熊彼特著:《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70页。
    ②[美]约瑟夫·熊彼特著:《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72-373页。
    ③[美]约瑟夫·熊彼特著:《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86页。
    ①[美]约瑟夫·熊彼特著:《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90-394页。
    ②[美]约瑟夫·熊彼特著:《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65-366页。
    ③[美]约瑟夫·熊彼特著:《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64页。
    ④[美]约瑟夫·熊彼特著:《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64页。
    ⑤[美]约瑟夫·熊彼特著:《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64页。
    ⑥从某种意义上讲,熊彼特甚至是把民主过程与市场过程等量齐观的。
    ①萨托利是这样明确地表示他对能人政治的赞许的:“贬低能人统治,我们只会得到低能儿的统治;贬低择优,我们只会得到不加选择;贬低基于功绩的平等,我们只会获得基于缺点的平等。”参见[美]乔·萨托利著:《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190页。
    ②聂露:《精英民主理论的简单谱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年第2期。
    ③景跃进:《比较视野中的多元主义、精英主义和法团主义——一种在分歧中寻找逻辑结构的尝试》,《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④[美]乔·萨托利著:《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327页。
    ⑤[美]乔·萨托利著:《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328页。
    ⑥与萨托利持相同观点的多元主义民主理论家达尔也指出,人们在实践中往往没有很好地区分出那些本来不具有民主含义的理念和制度,比如,现代民主的某些制度原本并不是用来服务于民主的,就其起源而言甚至可能是反民主的,如“代议制政府最早并不是一种民主的做法,反而是非民主政府(主要是君主制)所采用的手段,目的是为了得到它迫切需要的收入和其他资源,以便应付战争。”参见[美]罗伯特·达尔著:《论民主》,李柏光、林猛译,冯克利校,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12页。
    ⑦参见Sartori,Giovanni.Comparative Constitutional Engineering:An Inquiry into Structures,Incentives and Outcomes,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994.
    ⑧参见[美]查尔斯·赖特·米尔斯著:《权力精英》,王崑、许荣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十一章。
    ⑨马德普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第五卷)——二战以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43页。
    ①在这个问题上米歇尔斯论述颇丰,参见[德]罗伯特·米歇尔斯著:《寡头政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任军锋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二、五章内容。
    ②[法]雷蒙·阿隆著:《知识分子的鸦片》,吕一民、顾杭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267页。
    ③Raymond Aron,Democracy and Totalitarianism:A Theory of Political Systems ,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90,p84.
    ①马德普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第五卷)——二战以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34页。
    ②按照保守自由主义自由与平等价值冲突的原理,这种对自由价值的推崇理所当然的是建立在对平等价值的牺牲否定上的,作为一种替代物,这部分精英主义者更偏爱传统的“平衡”或“均衡”之类的字眼。
    ③比如在雷蒙·阿隆那里,这种理想的政治制度设计就是奉行多党制、分权制衡与法治主义等原则的宪政制度,参见[法]雷蒙·阿隆:《雷蒙·阿隆回忆录——五十年的政治思考》,刘燕清等译,三联书店1992年版。
    ④其实在早期精英民主理论家那里,也并不乏对于大众政治时代进步性的肯定:“多数人政府和绝对的政治平等,这两项19世纪可在自己旗帜上的座右铭没有实现……但是统治阶级的等级变得开放了。那种阻止下层阶级成员进入上层的障碍已经被移走、或者降低,旧的专制国家向现代的代议制国家的发展使得几乎所有政治势力、几乎所有政治价值,参与了社会的政治管理。”[意]加塔诺·莫斯卡著:《统治阶级(政治科学原理)》,贾鹤鹏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553-554页。又如,利普赛特、曼海姆、戴伊等人也不认为大众民主就是毫无价值可言的。
    ①关于知识精英在精英统治体系中的作用问题,参见拙文:《知识精英与政治变革——政治学视野中的一个知识分子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硕士论文。
    ②当然,在精英民主理论体系内部,对这种现象的评价是根据其立场不同有所差异的。
    ③[德]罗伯特·米歇尔斯著:《寡头政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任军锋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④[德]罗伯特·米歇尔斯著:《寡头政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任军锋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①[法]古斯塔夫·勒庞著:《革命心理学》,佟德志、刘训练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44页。
    ②[德]罗伯特·米歇尔斯著:《寡头政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任军锋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③[德]罗伯特·米歇尔斯著:《寡头政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任军锋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④甚至连被称为倾向自由主义的莫斯卡也曾有过这样的表述:“专制主义尽管是所有政治制度中最坏的,但是仍然比政治混乱即完全没有政府要好。”参见[意]加埃塔诺·莫斯卡著:《统治阶级——政治科学原理》,贾鹤鹏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93-194页。
    ①[意]加埃塔诺·莫斯卡著:《统治阶级——政治科学原理》,贾鹤鹏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327-328页。
    ②[意]加埃塔诺·莫斯卡著:《统治阶级——政治科学原理》,贾鹤鹏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403页。
    ③比如在多元主义理论中对古典民主的区分以及对大众民主的部分拒斥,都是直接受到此前或同时期的精英民主理论影响的结果。
    ④诚如迈克尔·罗斯金等所指出的那样:任何理论模型都“应该被看作是试验性的和提示性的,而不是决定性的。”参见[美]迈克尔·罗斯金等著:《政治学(第六版)》,林震等译,宁骚校,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71页。
    ⑤[英]哈耶克著:《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43页。
    ①[美]迈克尔·罗斯金等著:《政治学(第六版)》,林震等译,宁骚校,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64页。
    ②参见黄基泉著:《西方宪政思想史略》,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③参见帕累托、莫斯科维奇的相关著作。
    ④在一些学者看来,在美国南北战争这样的政治共同体危机中,从肤浅的意识形态之争——即认为南北双方的根本分歧在于政治价值(平等自由)之争的解释不过是为胜利者涂上了一抹道德正义的油彩,而斗争的真正核心关键在于当时的精英认同遭到了破坏,面对着诸如西部经济政治利益,南北精英必须诉诸于武力来解决主导权问题。参见[美]迈克尔·罗斯金等著:《政治学(第六版)》,林震等译,宁骚校,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64页。[美]利普塞特著:《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刘钢敏、聂蓉译,聂崇信校,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十一章等。这样,一方面它加重了压迫,而另一方面它维持这一压迫的势力减少了。”参见[意]维尔弗雷多·帕累托著:《精英的兴衰》,刘北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2页。
    ①“一般说来,人道主义者、感伤主义者和道德鼓吹者是现在的精英最可怕的敌人,是未来的精英最好的朋友。”参见[意]维尔弗雷多·帕累托著:《精英的兴衰》,刘北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9页。
    ②此处的精英指的是政治统治精英,无论其确立合法性的基础何在。
    ③[美]哈罗德·D·拉斯韦尔著:《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杨昌裕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47页。
    ④在此需要声明的是,笔者并不认为精英解释模型能够取代马克思主义解释模型的地位,但我们也确实需要时刻警惕那种将唯物史观教条化、庸俗化的倾向。
    ⑤莫瑞·埃德尔曼指出,所谓选举不过是允许人民表达“温和的愤怒,并质疑某一特定的政治议案,同时加强对这个体系的基本理性和民主本质的信念。”参见Murray Edleman, The SymbolicUses of Power,Urbana,IL: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64.
    ①Paul Edward Gottfried: After Libertism—Mass Democracy in the Managerial Stat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Princeton, New Jersey,1999,p48.
    ②[美]亨廷顿著:《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03页。
    ③参见[美]亨廷顿著:《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五章内容。
    ④参见Guillermo O'donnell, Philippe C. Schmitter, Laurence Whitehead:Transitions from Authoritarian Rul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6.
    ⑤[英]哈耶克著:《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87页。
    ⑥[法]雷蒙·阿隆著:《知识分子的鸦片》,吕一民、顾杭译,译林出版社2005版,第35、37页。
    ④匡萃坚著:《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48页。
    ⑤[意]维尔弗雷多·帕累托著:《精英的兴衰》,刘北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3页。
    ①[德]罗伯特·米歇尔斯著:《寡头政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任军锋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41页。
    ②参见[法]古斯塔夫·勒庞著:《革命心理学》,佟德志、刘训练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一编。
    ③[法]古斯塔夫·勒庞著:《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④参见[法]古斯塔夫·勒庞著:《革命心理学》,佟德志、刘训练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中对领袖与革命关系的相关论述。
    ①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诚如达尔等一些现代民主理论家所指出的那样,民主真正确立起其作为普遍性政治共识地位的历史并不像人们想象中那样久远。
    ②[意]维尔弗雷多·帕累托著:《精英的兴衰》,刘北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9页。
    ③[意]加埃塔诺·莫斯卡著:《统治阶级(政治科学原理)》,贾鹤鹏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558页。
    ④在莫斯卡、帕累托特别是米歇尔斯的著述中我们能发现大量当时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民主批判意见的痕迹。
    ⑤[美]约瑟夫·熊彼特著:《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49页。
    ②参见[美]乔·萨托利著:《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一卷第四章内容。
    ③关于极权主义的含义问题,西方理论界也一直存在争论,一些学者,如布热津斯基将苏联式共产主义与法西斯主义并称为极权主义政体,而另一些学者,如阿伦特和萨托利等,则希望在两者之间做出进一步的区分。尽管如此,在实际运用这一概念的过程中,后一类学者往往也不自觉地将两种政体进行类比甚至是混同起来。
    ④[美]乔·萨托利著:《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223页。
    ②彭怀恩著:《精英民主理论评介》,正中书局1989年版,第87页。
    ④[英]理查德·贝拉米著:《重新思考自由主义》,王萍、傅广生、周春鹏译,陈晓律校,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04页。
    ⑤参见萨托利等人的观点。
    ⑥[英]巴特摩尔著:《平等还是精英》,尤卫军译,斐池校,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01页。
    ⑦如罗尔斯、弗里德曼等人都持此观点。
    ①戴维斯的观点,原文出自Lane Davis,"The Cost of Realism:Contemporary Restatement of Democracy", Western Political Quarterly,17,1964.转引自彭怀恩著:《精英民主理论评介》,正中书局1989年版,第88页。
    ②瓦克的观点,原文出自Jack L.Walker."A Critique of the Elitist Theory of Democracy",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LX2,June,1966.转引自彭怀恩著:《精英民主理论评介》,正中书局1989年版,第83页。
    ③[意]圭多·德·拉吉罗著:《欧洲自由主义史》,[英]R·G·科林伍德英译,杨军译,张晓辉校,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39页。
    ④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自由主义者都接受了关于古典民主与现代民主区分的观点的。
    ⑤[英]霍布豪斯著:《自由主义》,朱曾汶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二章内容。
    ①[美]米尔顿·弗里德曼著:《资本主义与自由》,张瑞玉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7页。
    ②巴赫尔诺(大陆译为巴克洛克)观点,转引自彭怀恩著:《精英民主理论评介》,正中书局1989年版,第74页。
    ③巴赫尔诺观点,转引自彭怀恩著:《精英民主理论评介》,正中书局1989年版,第74-75页。
    ④江涛:《自由主义的两张面孔素描——<自由主义的两张面孔>代译序》,[英]约翰·格雷著:《自由主义的两张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
    ⑤江涛:《自由主义的两张面孔素描——<自由主义的两张面孔>代译序》,[英]约翰·格雷著:《自由主义的两张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⑥江涛:《自由主义的两张面孔素描——<自由主义的两张面孔>代译序》,[英]约翰·格雷著:《自由主义的两张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①[美]约翰·杜威著:《人的问题》,傅统先、邱椿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35页。
    ②[英]巴特摩尔著:《平等还是精英》,尤卫军译,斐池校,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96页。
    ③巴赫尔诺观点,转引自彭怀恩著:《精英民主理论评介》,正中书局1989年版,第76页。
    ④瓦克的观点,原文出自Jack L.Walker."A Critique of the Elitist Theory of Democracy",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LX2,June,1966.转引自彭怀恩著:《精英民主理论评介》,正中书局1989年版,第82页。
    ⑤巴赫尔诺观点,转引自彭怀恩著:《精英民主理论评介》,正中书局1989年版,第75页。
    ⑥巴赫尔诺的理论,转引自彭怀恩著:《精英民主理论评介》,正中书局1989年版,第74页。
    ①[意]圭多·德·拉吉罗著:《欧洲自由主义史》,[英]R·G·科林伍德英译,杨军译,张晓辉校,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37页。
    ②对此,作为精英民主理论家的萨托利也对米歇尔斯提出了批评,他认为米歇尔斯“没有理由从‘政党是不民主的’这个前提,得出‘民主是不民主的’这一结论。”参见[美]乔·萨托利著:《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167页。
    ③参见[德]罗伯特·米歇尔斯著:《寡头政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任军锋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英文版前言,第17页。当然,这条意见并不是由自由主义批评家提出的。
    ④参见[英]巴特摩尔著:《平等还是精英》,尤卫军译,斐池校,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四章内容。
    ⑤参见[英]巴特摩尔著:《平等还是精英》,尤卫军译,斐池校,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一章内容。
    ⑥瓦克的观点,转引自彭怀恩著:《精英民主理论评介》,正中书局1989年版,第83-84页。
    ①[英]理查德·贝拉米著:《重新思考自由主义》,王萍、傅广生、周春鹏译,陈晓律校,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7页。
    ②[英]巴特摩尔著:《平等还是精英》,尤卫军译,斐池校,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89页。
    ③雷蒙·阿隆观点,转引自[英]巴特摩尔著:《平等还是精英》,尤卫军译,斐池校,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95页。
    ④[英]巴特摩尔著:《平等还是精英》,尤卫军译,斐池校,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00页。
    ⑤参见[英]理查德·贝拉米著:《重新思考自由主义》,王萍、傅广生、周春鹏译,陈晓律校,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52页。
    ①瓦克的观点,原文出自Jack L.Walker."A Critique of the Elitist Theory of Democracy",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LX2,June,1966.转引自彭怀恩著:《精英民主理论评介》,正中书局1989年版,第86页。
    ②原书中的他们具体指的是米歇尔斯、帕累托、勒庞等人,此处借以泛指所有的精英民主理论家。参见吴春华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第四卷)——19世纪至二战》,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65页。
    ③当然,这里也存在现代精英民主理论的转型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精英民主理论向自由主义民主主流的一种不彻底的妥协方面的原因。既然这种妥协是不彻底的,那么它就必然在某些方面反映出同自由民主理论相冲突之处。这也从一个层面解释了为什么对一些现代精英民主理论家的思想归属认定上会出现问题,以至于其中相当一部分重要思想家被归入了保守主义而非自由主义或多元主义的阵营中。国内部分学者就将战后一些典型的精英民主理论家(主要是右翼的,包括雷蒙·阿隆、萨托利等)归为保守主义思想家或保守自由主义思想家。如吴春华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第四卷)——19世纪至二战》,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马德普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第五卷)——二战以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匡萃坚著:《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等。
    ①对此,不少学者都整理出了自由主义从近代到现代的完整发展脉络。例如参见[英]安德鲁·海伍德著:《政治学(第二版)》,张立鹏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3-54页。
    ②[美]迈克尔·罗斯金等著:《政治学(第六版)》,林震等译,宁骚校,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81页。
    ③王绍光著:《民主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33页。
    ④[英]约翰·格雷著:《自由主义》,明尼苏达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5页。转引自徐大同主编:《当代西方政治思潮——20世纪70年代以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⑤[美]迈克尔·罗斯金等著:《政治学(第六版)》,林震等译,宁骚校,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82页。
    ①有学者将自由主义的要素归纳为:1、个人主义。2、自由(个人自由)。3、理性(进步主义)。4、平等(与“贤能统治”相容)。5、宽容。6、同意。7、宪政(分权、制衡、法治)。参见[英]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第二版)》,张立鹏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4-56页。
    ②对此此次转型前后精英民主理论的基本主张和特征,在本文第二章中已有详细论述。
    ③当然,对于抱有某些不纯动机的民主主义者(无论是自由主义者还是精英民主主义者)而言,这条原则是并不成立的。
    ④[英]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第二版)》,张立鹏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8页。
    ⑤[英]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第二版)》,张立鹏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8页。
    ⑥需要注意的是,激进的自由主义者和保守自由主义者在这一问题的态度上是完全不同的。
    ①此处借用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西方社会“异化”的一个批判性概念。
    ②当然,位于峰顶的是那种完全无视民主的任何价值内容的意识形态,如法西斯主义等。
    ③需要指出的是,在精英民主理论中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其主要区别表现在二者的主体不同,前者包括了公民作为个体的参与,而后者则特指以群体方式的参与。在精英民主理论的话语中,“大众”往往带有鲜明的贬义色彩,对“人民”概念的批评则主要是从其事实不成立的层面上提出的。
    ④[美]利普赛特著:《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刘钢敏、聂蓉译,聂崇信校,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94页。
    ⑤不论是传统的自由主义者,如托克维尔、康德、霍布豪斯,还是现代自由主义者,如哈耶克、诺齐克等人,都以不同方式表达了他们对于可能的“多数暴政”的恐惧。
    ⑥[意]加塔塔诺·莫斯卡著:《统治阶级(政治科学原理)》,贾鹤鹏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545页。
    ①[意]加埃塔诺·莫斯卡著:《统治阶级(政治科学原理)》,贾鹤鹏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570-572页.
    ②参见熊彼特、雷蒙·阿隆、萨托利等的相关著作。
    ③如莫斯卡就指出:“实际上,代议制度并非产生多数人的政府;它产生了一定的在国家指导下的社会价值,也产生了这样的事实:许多政治势力组织了起来,从而对政府施加影响,而它们在一个专制国家中,也就是一个仅被官僚机构所统治的国家中,则迟钝无力,对政府施加不了影响。”参见[意]加埃塔诺·莫斯卡著:《统治阶级——政治科学原理》,贾鹤鹏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213页。
    ①一般认为,多元民主理论产生的代表作是达尔1961年发表的考察美国纽黑文权力结构和城市重建的《谁统治:美国城市中的民主和权力》一书。
    ②景跃进:《比较视野中的多元主义、精英主义与法团主义——一种在分歧中寻求逻辑结构的尝试》,《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③参见景跃进:《比较视野中的多元主义、精英主义与法团主义——一种在分歧中寻求逻辑结构的尝试》,《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邵宇、高小兰:《论当代西方精英主义与多元主义的分歧与融合》,《前沿》2009年第6期。聂露:《精英民主理论的简单谱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年第2期等。
    ①如赫尔德在《民主的模式》一书中就明确指出,多元主义民主的实质内容在于对西方民主中权力分配的研究。参见[英]戴维·赫尔德著:《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王浦劬校,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267页。
    ②参见[美]迈克尔·罗斯金等著:《政治学(第六版)》,林震等译,宁骚校,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66-67页。[英]戴维·赫尔德著:《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王浦劬校,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255页。在后一著作中,还列举了多元主义民主功利主义的政治哲学传统,而这也正是其同精英民主理论在政治哲学层面上的重大分歧之一。
    ③[美]迈克尔·罗斯金等著:《政治学(第六版)》,林震等译,宁骚校,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67页。同时参阅达尔的《多头政体》和《多元民主及其反对者》。
    ①[美]迈克尔·罗斯金等著:《政治学(第六版)》,林震等译,宁骚校,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67页。
    ②参见Robert A.Dahl,Who Governs? New Haven, CT: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1.
    ③[美]托马斯·戴伊著:《谁掌管美国——卡特年代(第二版)》,梅士、王殿宸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80年版,第12页。
    ④当然,许多精英主义者也提到了大众的重要作用,如米歇尔斯甚至指出寡头攫取权力的第一步就是要学会“服从大众”,但他终究是在揭露精英统治虚伪性的语境下得出这一结论的。参见[德]罗伯特·米歇尔斯著:《寡头政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任军锋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40-141页。
    ⑤[美]罗伯特·达尔著:《论民主》,李柏光、林猛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23页。
    ①[德]罗伯特·米歇尔斯著:《寡头统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任军锋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8页。
    ②[德]罗伯特·米歇尔斯著:《寡头统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任军锋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9页。
    ③米歇尔斯在其对政党政治的实证研究中实际上也提出了这种可能性,并且尽可能地列举出了个人和少数派可能用来制衡寡头的手段,只不过与多元主义者不同的是,米歇尔斯对这些制衡手段的可操作性抱有极大的怀疑,或至少认为它们不足以对寡头产生足够的威慑力。参见[德]罗伯特·米歇尔斯著:《寡头政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任军锋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五章。
    ④[美]罗伯特·达尔著:《民主及其批评者》,曹海军,佟德志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88页。
    ⑤[美]罗伯特·达尔著:《多元主义民主的困境:自治与控制》,周军华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8页。
    ⑥如达尔就认为米歇尔斯的谬误成因在于其“很少或是没有对拥有广泛选举权的国家中竞争性政党体系的经验”。参见[美]罗伯特·达尔著:《民主及其批评者》,曹海军,佟德志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89页。
    ①[美]罗伯特·达尔著:《民主及其批评者》,曹海军,佟德志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91页。
    ②[美]罗伯特·达尔著:《民主及其批评者》,曹海军,佟德志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91页。
    ③[美]查尔斯·赖特·米尔斯著:《权力精英》,王崑、许荣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21页。
    ④参见[美]戴维·杜鲁门著:《政治过程——政治利益与公共舆论》,陈尧译,胡伟校,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六章。
    ⑤参见[美]利普塞特著:《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刘钢敏、聂蓉译,聂崇信校,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六章。
    ⑥[美]罗伯特·达尔著:《现代政治分析》,王沪宁、陈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87页。
    ①[英]戴维·赫尔德著:《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王浦劬校,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259页。
    ①[美]迈克尔·罗斯金等著:《政治学(第六版)》,林震等译,宁骚校,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68页。
    ②参见[美]罗伯特·达尔著:《论民主》,李柏光、林猛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三部分第九章。[美]罗伯特·达尔著:《多头政体:参与和反对》,谭君久、刘惠荣译,谭君久校,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四章。
    ③具体为选举产生的代表、自由公正定期的选举、表达的自由、多种的信息、社团的自治和包容广泛的公民身份。参见[美]罗伯特·达尔著:《论民主》,李柏光、林猛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三部分第八章。
    ④参见[美]罗伯特·达尔著:《论民主》,李柏光、林猛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01页。
    ⑤参见王绍光著:《民主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252-253页。
    ⑥参见德]罗伯特·米歇尔斯著:《寡头政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任军锋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五章开篇部分。
    ①此处使用的象征一词的意义与拉斯韦尔等人在谈到精英统治方法时用到的政治象征的意义不同,指的是一种名不副实的政治形式。
    ②[英]戴维·赫尔德著:《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王浦劬校,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256页。
    ③钟彬:《达尔的多元主义民主理论研究》,南开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
    ④景跃进:《比较视野中的多元主义、精英主义与法团主义——一种在分歧中寻求逻辑结构的尝试》,《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①[美]罗伯特·达尔著:《现代政治分析》,王沪宁、陈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47页。
    ②[美]罗伯特·达尔著:《现代政治分析》,王沪宁、陈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96-97页。
    ③[意]乔·萨托利著:《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第163页。
    ④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达尔在《民主及其批评者》中使用的“护卫者统治”的概念是十分宽泛的,它涵盖了那种与信任人民参与和自治能力相对的政治主张,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了精英民主理论,而达尔在此显然是将后者视为他所定义的民主政治的对立面的。单就这一定性而言,与本文的基本观点并不相符。
    ⑤[美]罗伯特·达尔著:《民主及其批评者》,曹海军、佟德志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00页。
    ①参见[美]罗伯特·达尔著:《论民主》,李柏光、林猛译,冯克利校,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四章。
    ②转引自王绍光:《民主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3页。
    ③参见[美]罗伯特·达尔著:《论民主》,李柏光、林猛译,冯克利校,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52-53页。
    ④笔者认为,在达尔所列举的十项理由中,第1、2、3、7条基本可以成立,第4条不一定成立,第5、6、9、10条事实上与是否实行民主几乎没有什么必然联系,而第8条至多只能算是实行民主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在下文中还将以此为线索,更详细地讨论民主的功能局限性问题。
    ⑤郭兆祥:《达尔多元主义民主理论述评》,吉林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①转引自[美]托马斯·戴伊著:《谁掌管美国——卡特年代(第二版)》,梅士、王殿宸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80年版,第14页。
    ②景跃进:《比较视野中的多元主义、精英主义与法团主义——一种在分歧中寻求逻辑结构的尝试》,《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③[美]托马斯·戴伊著:《谁掌管美国——卡特年代(第二版)》,梅士、王殿宸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80年版,第13页。
    ④[英]戴维·赫尔德著:《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王浦劬校,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257页。
    ①景跃进:《比较视野中的多元主义、精英主义与法团主义——一种在分歧中寻求逻辑结构的尝试》,《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②这两者之间也存在着相当的差异,参见[美]罗伯特·达尔著:《论民主》,李柏光、林猛译,冯克利校,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美]约瑟夫·熊彼特著:《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美]罗伯特·达尔著:《民主理论的前言》,顾昕、朱丹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等。
    ③具体为1、有效的参与;2、投票的平等;3、充分的知情;4、对议程的最终控制;5、成年人的公民资格。参见[美]罗伯特·达尔著:《论民主》,李柏光、林猛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43页。
    ①[美]罗伯特·达尔著:《论民主》,李柏光、林猛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11页。
    ②参见[美]罗伯特·达尔著:《论民主》,李柏光、林猛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三部分第九章。
    ③参见[美]约瑟夫·熊彼特著:《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二十一至二十二章。
    ④群体心理学派的理论在这个问题上多少背离了精英民主理论的基本原则。
    ⑤[美]达尔著:《民主理论的前言》,顾昕、朱丹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83页。
    ⑥[美]罗伯特·达尔著:《民主及其批评者》,曹海军、佟德志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23页。
    ①萨托利认为卢梭充其量不过是“把古代民主加以独特理想化的最后一位代言人”,而穆勒实际上是偏向间接民主和以宪政制衡大众的。参见[美]乔·萨托利著:《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177-178页。
    ②[美]乔·萨托利著:《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180页。
    ③参见[法]雷蒙·阿隆著:《雷蒙·阿隆回忆录——五十年的政治思考》,刘燕清等译,三联书店1992年版等。
    ④[美]乔·萨托利著:《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97-98页。
    ①[美]乔·萨托利著:《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186页。
    ②[美]乔·萨托利著:《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187页。
    ③[美]乔·萨托利著:《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190页。
    ④[美]乔·萨托利著:《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127页。
    ⑤[美]乔·萨托利著:《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130页。
    ⑥[美]乔·萨托利著:《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130-131页。
    ⑦萨托利这样写道:“把我们的这些极其复杂、相互关联而又十分脆弱的社会的统治权授予成千上万的相互分离的个人意志,任其用零和的方式随便作出决定,这种想法正在把我们推向险境,堪称是智力极度低下的不朽证明。”参见[美]乔·萨托利著:《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277页。
    ⑧正如前文所述,米歇尔斯的时代就已经对社会主义民主组织可能制约寡头统治各种手段的有效性进行了系统的质疑批判。
    ⑨[美]乔·萨托利著:《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104-105页。
    ①萨托利指出,在“向上蒸腾”的过程中,其压力的来源并不是大众,而是“群众化了的知识分子”——“群众阶层的精英”。参见[美]乔·萨托利著:《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106-107页。
    ②萨托利写道:“每一个现代化社会都有公众舆论,只能从舆论存在于公众之中便是公众舆论这个平庸的意义上说才是正确的。”参见[美]乔·萨托利著:《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109页。
    ③当然,萨托利这一主张的针对性是显而易见的,即针对所谓的“极权主义”制度下单一中心的舆论制造系统。参见[美]乔·萨托利著:《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111-115页。
    ④但在萨托利看来,现实中的多元舆论又更多地是被“事业”——舆论制造者自身的利益牵引的。参见[美]乔·萨托利著:《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115页。
    ⑤[美]乔·萨托利著:《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119页。
    ⑥[美]乔·萨托利著:《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121页。
    ⑦[美]乔·萨托利著:《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124页。
    ⑧[美]乔·萨托利著:《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571页。
    ⑨萨托利的如下表述很能代表所有保守主义者的心声:“(西方传统)这间房子要比它的居住者更文明,文明的们灭亡是因为文明比其居民更优秀。”“如果前进意味着比自由主义民主更远,以致失去了它,我宁肯老老实实地把自己列入那些无论它在什么地方都要追求它的人。”参见[美]乔·萨托利著:《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571页。
    ①参见[法]米歇尔·克罗齐、[美]塞缪尔·P·亨廷顿、[日]绵贯让治著:《民主的危机——就民主国家的统治能力写给三边委员会的报告》,马殿军、黄素娟、邓梅译,求实出版社1989年版,100页。
    ②约翰·亚当斯语。参见[法]米歇尔·克罗齐、[美]塞缪尔·P·亨廷顿、[日]绵贯让治著:《民主的危机——就民主国家的统治能力写给三边委员会的报告》,马殿军、黄素娟、邓梅译,求实出版社1989年版,102页。
    ③[美]迈克尔·罗斯金等著:《政治学(第六版)》,林震等译,宁骚校,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63页。
    ④[美]托马斯·R·戴伊著:《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鞠方安、吴忧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9章。
    ⑤托马斯·R·戴伊在对美国精英主导的政策过程的描述中将美国民主的核心价值观概括为个人自由、私人财产和机会均等,他认为,这些内容在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过程中都不会受到损害。参见[美]托马斯·R·戴伊著:《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鞠方安、吴忧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7页。
    ①[美]迈克尔·罗斯金等著:《政治学(第六版)》,林震等译,宁骚校,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63页。
    ②参见[美]托马斯·戴伊著:《谁掌管美国——卡特年代(第二版)》,梅士、王殿宸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80年版,第六章内容。
    ③米尔斯没有明确给出美国权力精英的数字,戴伊在《卡特年代》中认为其人数大约为5000人,在《里根年代》中修正为约7000人。
    ④[美]托马斯·戴伊著:《谁掌管美国——卡特年代(第二版)》,梅士、王殿宸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80年版,第295页。
    ⑤参见[美]托马斯·戴伊著:《谁掌管美国——卡特年代(第二版)》,梅士、王殿宸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80年版,第六章。
    ⑥[美]托马斯·戴伊著:《谁掌管美国——卡特年代(第二版)》,梅士、王殿宸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80年版,第227页。
    ⑦参见[美]托马斯·戴伊著:《谁掌管美国——卡特年代(第二版)》,梅士、王殿宸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80年版,第七章内容。
    ①其实在米歇尔斯和帕累托那里,也并没有否认精英集团内部存在的竞争关系。参见前文中关于寡头政治铁律的论述。
    ②戴伊指出,从政策制定过程的角度看,精英统治集团内部各分支之间经常会为争夺资源而激起激烈斗争。参见[美]托马斯·R·戴伊著:《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鞠方安、吴忧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三章内容。
    ③[美]托马斯·R·戴伊著:《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鞠方安、吴忧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0页。
    ④[美]托马斯·戴伊著:《谁掌管美国——卡特年代(第二版)》,梅士、王殿宸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80年版,第231页。
    ⑤此处戴伊概括的是美国统治精英的情况,但鉴于西方各国精英的趋同性,这些概述还是具有相当典型意义的。参见[美]托马斯·戴伊著:《谁掌管美国——卡特年代(第二版)》,梅士、王殿宸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80年版,第237页。
    ⑥参见[美]托马斯·戴伊著:《谁掌管美国——卡特年代(第二版)》,梅士、王殿宸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80年版,第231-232页。
    ①当然,在西方国家的政党政治中,美国政党具有某些组织方面的特殊性,但从近年来西方国家政党政治的演变趋势看,原属美国的某些特征也开始出现在欧洲国家的政党政治中。
    ②参见[美]托马斯·戴伊、哈蒙·齐格勒著:《民主的嘲讽》,孙占平、盛聚林、马骏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年版,第七章内容。
    ③参见[美]托马斯·R·戴伊著:《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鞠方安、吴忧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五章内容。
    ④参见[美]达尔著:《民主理论的前言》,顾昕、朱丹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五章第五节内容。
    ①[美]托马斯·R·戴伊著:《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鞠方安、吴忧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2-83页。在该书第4章中引用和列举了大量令人信服的证据证实了美国精英对选举政治具有强大操控能力。
    ②[美]托马斯·戴伊、哈蒙·齐格勒著:《民主的嘲讽》,孙占平、盛聚林、马骏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年版,第224页。
    ③参见[美]托马斯·戴伊、哈蒙·齐格勒著:《民主的嘲讽》,孙占平、盛聚林、马骏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年版,第八章内容。在此戴伊等人肯定了“象征性选举”依然保持着赋予政府合法性、选择公职人员、对往事作出评价和保护自己免受官方欺凌(该功能受到了立论者本身一定程度的质疑)等功能。
    ④在[美]托马斯·戴伊、哈蒙·齐格勒著:《民主的嘲讽》,孙占平、盛聚林、马骏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年版,第十五章内容中,理论家们具体讨论了某些抗议形式的表现与实质。
    ⑤[美]托马斯·R·戴伊著:《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鞠方安、吴忧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9页。
    ⑥参见[美]托马斯·R·戴伊著:《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鞠方安、吴忧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六章内容。
    ①[美]托马斯·戴伊著:《谁掌管美国——卡特年代(第二版)》,梅士、王殿宸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80年版,第232页。
    ②[美]托马斯·R·戴伊著:《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鞠方安、吴忧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7页。
    ③[美]托马斯·戴伊著:《谁掌管美国——卡特年代(第二版)》,梅士、王殿宸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80年版,第232页。
    ④[美]托马斯·戴伊著:《谁掌管美国——卡特年代(第二版)》,梅士、王殿宸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80年版,第233页。
    ⑤参见[美]托马斯·戴伊著:《谁掌管美国——卡特年代(第二版)》,梅士、王殿宸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80年版,[美]托马斯·戴伊著:《谁掌管美国——里根年代》,张维、吴继淦、刘觉俦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年版及[美]托马斯·戴伊、哈蒙·齐格勒著:《民主的嘲讽》,孙占平、盛聚林、马骏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年版,第十一章等内容。
    ⑥在亨廷顿等对发展中国家政治参与的研究中表明,政治精英在决定政治参与性质、模式和水平方面的主导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参见[美]塞缪尔·亨廷顿、琼·纳尔逊著:《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汪晓寿、吴志华、项继权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等著作。
    ①就连一些精英民主理论的批评者也承认,精英主义的研究视角自有其合理之处,比如:“在不发达国家中,正是政治精英在决定发展进程方面具有权威的作用。”[英]巴特摩尔著:《平等还是精英》,尤卫军译,斐池校,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78页。
    ①参见[美]罗伯特·达尔著:《民主及其批评者》,曹海军、佟德志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②达尔没有直接使用精英民主理论的概念,而是使用“护卫者统治”和“少数统治”这两个概念来涵盖了精英民主理论的主要观点体系。参见[美]罗伯特·达尔著:《民主及其批评者》,曹海军、佟德志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二编第四章和第五编第十九章内容。
    ③达尔借用了虚拟的多元民主批评家之口概括了他对精英民主理论民主观的看法,即认为民主主要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表象。参见[美]罗伯特·达尔著:《民主及其批评者》,曹海军、佟德志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72页。
    ④马德普主编:《现代西方政治思想(第五卷)——二战以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3页。
    ⑤金太军:《政治精英理论》,《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1990.10第38-39页。
    ⑥俞可平:《对民主政治的幻灭——政治精英主义述评》,《天津社会科学》,1990年第1期。
    ①具体可参见俞可平:《对民主政治的幻灭——政治精英主义述评》,《天津社会科学》1990年第1期。朱瑜:《驳精英民主论》,《甘肃理论学刊》1990年第5期,苏文:《不要民粹主义,但能要精英主义吗?》《读书》1997年第10期。于建嵘:《精英政治的困惑》,《博览群书》2005年第3期等。
    ②这种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大致由来自两个阵营的批判意见组成,其一是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从主流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出发对威权主义及相关反人民民主理论的批判,其二是为倡导自由民主理论而刻意对精英民主理论进行的歪曲理解。
    ③当然,上述这种理论联系恰是为绝大多数精英民主理论家们所讳言的。诚如所有的现代政治理论一样,精英民主理论的倡导者最大的现实恐惧之一就是被贴上反民主的标签,因此他们至少必须在价值层面首先划清同一切反民主理论的界限,但这种做法的结果除了让一些基本理论问题更加复杂化外,并没有显著地改善精英民主理论的形象。
    ④曼海姆写道:“‘保守主义’就是这样一种客观的、历史嵌入的、动态变化的结构复合体,总是某一特定时期的社会历史现实的总的心理——精神结构复合体的一部分。”参见[德]卡尔·曼海姆著:《保守主义》,李朝晖、牟健君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60页。
    ①[英]哈耶克著:《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87-188页。
    ②匡萃坚著:《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98页。
    ③曼海姆称之为“定性的自由概念”,并指出保守主义所攻击的并非“自由”本身,而是后者所依赖的平等基础。参见[德]卡尔·曼海姆著:《保守主义》,李朝晖、牟健君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二部分中保守主义思想基本设计的内容。
    ④匡萃坚著:《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01页。
    ⑤[德]卡尔·曼海姆著:《保守主义》,李朝晖、牟健君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英文版导言,第5页。
    ⑥参见曼海姆在讨论保守主义反革命思想家的进攻方法时谈及的内容,参见[德]卡尔·曼海姆著:《保守主义》,李朝晖、牟健君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10-112页。
    ①这里当然不包括全面倒向支持法西斯主义的后期的米歇尔斯等人。
    ②转引自彭怀恩著:《精英民主理论评介》,正中书局1989年版,第15页。
    ③Karl Mannheim:Eaasys on the Sociology and Culture, Collected Works Volume Seven,Routledge & Kegan Paul,2003,New York,partⅢ.
    ④Karl Mannheim:Eaasys on the Sociology and Culture, Collected Works Volume Seven,Routledge & Kegan Paul,2003,New York,p173.
    ⑤Karl Mannheim:Eaasys on the Sociology and Culture, Collected Works Volume Seven,Routledge & Kegan Paul,2003,New York,p172.
    ⑥如巴特摩尔就特别指出了精英民主理论具有反民主的形式。
    ①比如邓金艳:《精英政治与民主政治》,《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12期,金贻顺:《当代精英民主理论对经典民主理论的挑战》,《政治学研究》,1999年第2期等文章中都没有明确将两者区分开来。
    ②在多数情况下,古典精英主义是完全被作为民主主义的对立面而提出的,而即使在一个最不严格的意义上将精英民主理论认定为一种“具有反民主品质”的理论,人们恐怕也不得不承认其为一种“讲究策略”的反动理论,与古典精英主义鲁莽地排斥一切涉及民主字眼的事物不同,精英民主理论至少是在进行一种“打着红旗反红旗”的异化民主的劳动。同时,古典精英主义还往往被与特定的政体原则联系在一起,并在许多语境下附带有更多的价值判断的思辨内容。
    ③[美]莱斯利·里普森著:《政治学的重大问题——政治学导论(第10版)》,刘晓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75—95页。
    ④此处比较的主要是古典精英主义与现代精英民主理论对精英统治正常形态(主要是一种贵族共和的形态)的看法而不是泛指前者认定的一切少数人的统治。
    ①[德]罗伯特·米歇尔斯著:《寡头政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任军锋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②参见[意]加埃塔诺·莫斯卡著:《统治阶级——政治科学原理》,贾鹤鹏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十五章内容。
    ①后者对以民主制约精英是颇不以为然的,他们对制衡统治者有限的肯定也是以不将人民大众纳入这个权力制衡体系为先决条件的。
    ②参见[德]罗伯特·米歇尔斯著:《寡头政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任军锋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五章内容。
    ③不同程度地肯定了精英民主中参与要素存在的精英民主理论家,如利普赛特、萨托利、拉斯韦尔、戴伊等人多持这一观点。
    ④此处主要指的是米歇尔斯、帕累托、勒庞等人,米氏和帕氏都对意大利的法西斯主义表示了坚定的支持,甚至成为所谓“御用”的社会理论家。
    ①如墨索里尼和希特勒都曾公开称赞帕累托的思想。
    ②这里其实也包括了韦伯的某些主张,如依据韦伯加强总统制及使其对立于代议制体制之外的理论和实践都为德国法西斯逐步攫取政权扫除了许多障碍。
    ③比如勒庞就有意无意地透露出他恐惧大众的真实原因:“群体的这种易变性使它们难以统治,当公共权力落到它们手里时尤其由此。”参见[法]古斯塔夫·勒庞著:《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22页。
    ④有些观点甚至也非提出者深思熟虑的结果,就学理而言,它们往往表现为论证与结论位置的本末倒置,甚至是根本就缺乏必要的论证。
    ⑤与精英民主理论家运用理性主义的实证工具明确否定种族优劣论的荒谬不同,此时的一些自由主义者对待种族问题的态度则显得暧昧得多,参见[意]萨尔沃·马斯泰罗内著:《欧洲民主史——从孟德斯鸠到凯尔森》,黄华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捍卫民权与社会权利的民主(1917-1944年)章节内容。
    ①在很多情况下这两者实际上是被混而为一的。
    ②莫斯卡在他的《统治阶级(政治科学原理)》一书的第一章和第三章中系统地证伪了上述几种谬论,并且也明确地指出,这几种谬论都指向了种族或血统决定论。参见[意]加埃塔诺·莫斯卡著:《统治阶级(政治科学原理)》,贾鹤鹏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45—86页,第138—154页。
    ③从这个意义上说,精英主义理论中以勒庞等为代表的群体心理学、革命心理学研究的一派多少背离了精英民主理论的方法论主流原则,因而其倒是与法西斯主义有着更为紧密的理论联系。
    ④在莫斯卡、米歇尔斯和韦伯等人对民主困境的解读中都不难找到这样的论述。
    ⑤希特勒和墨索里尼都曾公开声称纲领和原则是非决定性的“无用之物”。
    ⑥参见[英]约翰·麦克里兰著:《西方政治思想史》,彭淮栋译,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第九部第30章内容。
    ⑦转引自吴春华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第四卷)——19世纪至二战》,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87页。
    ③[美]乔·萨托利著:《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170页。
    ①伯纳德·克里克语,转引自[英]安德鲁·海伍德著:《政治学(第二版)》,张立鹏译,欧阳景根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4页。
    ②[德]卡尔·曼海姆著:《保守主义》,李朝晖、牟健君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01页。
    ②国内有学者指出,精英民主理论的实质就是:“不管给出多少的条件或前提,都指向这样的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寻找民主的理想、价值与民主的实际运作、民主、自由与权威、精英的有效治理与大众的参与等之间的平衡。”参见郎友兴:《精英与民主——西方精英民理论述评》,《浙江学刊》,2003年第6期。
    ①熊彼特、萨托利和达尔等人都对古典民主的实质有所论述。参见[美]乔·萨托利著:《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一卷第四章内容等。
    ②陈晓律:《从古典民主到大众民主——兼评理查德·伯拉米的<重新思考自由主义>》,《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③[德]罗伯特·米歇尔斯著:《寡头政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任军锋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58页。
    ①参见[意]加埃塔诺·莫斯卡著:《统治阶级——政治科学原理》,贾鹤鹏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一章内容。
    ①参见[美]乔·萨托利著:《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181页。
    ①[美]约瑟夫·熊彼特著:《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424页。
    ②熊彼特在此采用的是政治事务与国家事务的区分,后者指向那些与政治决定和集体行动无关的事务。参见[美]约瑟夫·熊彼特著:《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425-426页。
    ③在熊彼特看来,大量带有强烈技术性特征的事务实际上是被排除在做出政治决定类型的政治事务之外的。参见[美]约瑟夫·熊彼特著:《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424页。
    ④[英]戴维·赫尔德著:《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王浦劬校,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254页。
    ⑤[美]约瑟夫·熊彼特著:《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421-430页。
    ①[德]罗伯特·米歇尔斯著:《寡头政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任军锋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5页。
    ②如按照米尔斯和戴伊的实证研究,美国的精英统治体制尽管大致符合那种“开放性的”精英体制,但实际上它为具有不同社会背景的人通向统治精英阶层提供的机会仍是极不均等的。参见[美]查尔斯·赖特·米尔斯著:《权力精英》,王崑、许荣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十二章、[美][美]托马斯·戴伊著:《谁掌管美国——卡特年代(第二版)》,梅士、王殿宸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80年版,第七章内容。
    ①参见[美]亨廷顿著:《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美]塞缪尔·亨廷顿、琼·纳尔逊著:《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汪晓寿、吴志华、项继权译,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等著作。
    ①[法]雷蒙·阿隆著:《知识分子的鸦片》,吕一民、顾杭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122页。
    [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著:《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徐湘林等译,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
    [美]本杰明·巴伯著:《强势民主》,彭明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英]巴特摩尔著:《平等还是精英》,尤卫军译,斐池校,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美]丹尼尔·贝尔著:《意识形态的终结》,张国清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加]A·布来顿,[法]P·赛蒙,[意]G·卡罗地,[加]R·温特伯著:《理解民主——经济的与政治的视角》,毛丹、潘一禾、应严、孙仲译,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
    [美]詹姆斯·博曼著:《公共协商:多元主义、复杂性和民主》,黄相怀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英]理查德·贝拉米著:《重新思考自由主义》,王萍、傅广生、周春鹏译,陈晓律校,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英]边沁著:《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时殷弘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
    [英]戴维·比瑟姆著:《马克斯·韦伯与现代政治理论》,徐鸿宾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美]罗伯特·达尔著:《多头政体:参与和反对》,谭君久、刘惠荣译,谭君久校,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美]罗伯特·达尔著:《多元主义民主的困境:自治与控制》,周军华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美]罗伯特·达尔著:《论民主》,李柏光、林猛译,冯克利校,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美]罗伯特·达尔著:《民主及其批评者》,曹海军,佟德志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美]达尔著:《民主理论的前言》,顾昕、朱丹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美]罗伯特·达尔著:《现代政治分析》,王沪宁、陈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英]帕特里克·敦利威著:《民主、官僚制与公共选择——政治科学中的经济学阐释》,张庆东译,徐湘林校,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
    [美]戴维·杜鲁门著:《政治过程——政治利益与公共舆论》,陈尧译,胡伟校,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美]约翰·杜威著:《人的问题》,傅统先、邱椿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美]托马斯·戴伊、哈蒙·齐格勒著:《民主的嘲讽》,孙占平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年版。
    [美]托马斯·戴伊著:《谁掌管美国——卡特年代(第二版)》,梅士、王殿宸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80年版。
    [美]托马斯·戴伊著:《谁掌管美国——里根年代》,张维、吴继淦、刘觉俦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年版。
    [美]托马斯·R·戴伊著:《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鞠方安、吴忧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美]米尔顿·弗里德曼著:《资本主义与自由》,张瑞玉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美]F·J·古德诺著:《政治与行政》,王元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英]厄内斯特·盖尔纳著:《民族与民族主义》,韩红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英]约翰·格雷著:《自由主义的两张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意]安东尼奥·葛兰西著:《现代君主论》,陈越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
    [英]霍布豪斯著:《自由主义》,朱曾汶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英]戴维·赫尔德著:《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王浦劬校,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美]威廉·亨利著:《为精英主义辩护》,胡利平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美]塞缪尔·P·亨廷顿著:《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
    [美]亨廷顿著:《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美]塞缪尔·亨廷顿、琼·纳尔逊著:《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汪晓寿、吴志华、项继权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英]安德鲁·海伍德著:《政治学(第二版)》,张立鹏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英]安德鲁·海伍德著:《政治学核心概念》,吴勇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英]哈耶克著:《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贾湛、文跃然等译,施炜校,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英]哈耶克著:《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西]奥尔特加·加塞特著:《大众的反叛》,刘训练、佟德志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美]科恩著:《论民主》,聂崇信、朱秀贤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美]大卫·科兹、弗雷德·威尔著:《来自上层的革命——苏联体制的终结》,曹荣湘、孟鸣歧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法]米歇尔·克罗齐、[美]塞缪尔·P·亨廷顿、[日]绵贯让治著:《民主的危机——就民主国家的统治能力写给三边委员会的报告》,马殿军、黄素娟、邓梅译,求实出版社1989年版。
    [美]卡尔·兰道尔著:《欧洲社会主义思想与运动史》,刘山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意]圭多·德·拉吉罗著:《欧洲自由主义史》,[英]R·G·科林伍德英译,杨军译,张晓辉校,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法]古斯塔夫·勒庞著:《革命心理学》,刘训练、佟德志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法]古斯塔夫·勒庞著:《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法]雷蒙·阿隆著:《雷蒙·阿隆回忆录——五十年的政治思考》,刘燕清等译,三联书店1992年版。
    [法]雷蒙·阿隆著:《维护政治理性》,陈喜贵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法]雷蒙·阿隆著:《知识分子的鸦片》,吕一民、顾杭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
    [美]莱斯利·里普森著:《政治学的重大问题——政治学导论(第10版)》,刘晓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美]迈克尔·罗斯金等著:《政治学(第六版)》,林震等译,宁骚校,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著:《一致与冲突》,张华青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美]利普塞特著:《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刘钢敏、聂蓉译,聂崇信校,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美]哈罗德·D·拉斯韦尔著:《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杨昌裕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德]卡尔·曼海姆著:《保守主义》,李朝晖、牟健君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
    [英]约翰·麦克里兰著:《西方政治思想史》,彭淮栋译,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
    [美]劳伦斯·迈耶,约翰·伯内特,苏珊·奥格登著:《比较政治学——变化世界中的国家和理论》,罗飞、张丽梅、胡泳浩、任晓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意]萨尔沃·马斯泰罗内主编:《当代欧洲政治思想(1945~1989)》,黄华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意]萨尔沃·马斯泰罗内著:《欧洲民主史——从孟德斯鸠到凯尔森》,黄华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美]查尔斯·赖特·米尔斯著:《权力精英》,王崑、许荣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意]加埃塔诺·莫斯卡著:《统治阶级——政治科学原理》,贾鹤鹏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
    [法]塞奇·莫斯科维奇著:《群氓的时代》,许列民、薛丹云、李继红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德]罗伯特·米歇尔斯著:《寡头统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任军锋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英]迈克尔·欧克肖特著:《政治中的理性主义》,张汝伦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
    [意]维尔弗雷多·帕累托著:《精英的兴衰》,刘北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意]V·帕累托著:《普通社会学纲要》,田时纲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美]卡罗尔·佩特曼著:《参与和民主理论》,陈尧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
    [美]乔治·霍兰·萨拜因著:《政治学说史》,[美]托马斯·兰敦·索尔森修订,盛葵阳、崔妙因译,南木校,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英]唐纳德·萨松著:《欧洲社会主义百年史》,姜辉、于海青、庞晓明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美]乔·萨托利著:《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
    [法]托克维尔著:《旧制度与大革命》,冯棠译,桂裕芳、张芝联校,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德]马克斯·韦伯著:《经济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德]玛丽安妮·韦伯著:《马克斯·韦伯传》,阎克文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德]马克斯·韦伯著:《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甘阳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德]马克斯·韦伯著:《韦伯文集》,韩水法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版。
    [美]约瑟夫·熊彼特著:《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美]戴维·伊斯顿著:《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Raymond Aron,Democracy and Totalitarianism:A Theory of Political Systems ,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90.
    Raymond Aron,Power,Modernity and Sociology:Selected Sociological Writings, edited by Dominique Schnaper,E.Elgar,Brookfield,Vt,Gower Pub.Co.1988.
    Edited by Moshe M.Czudnowski, Dose Who Governs Matter?Elite Circulation in Contemporary Societies, No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1982.
    Murray Edleman, The SymbolicUses of Power,Urbana,IL: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64.
    Sartori,Giovanni.Comparative Constitutional Engineering:An Inquiry into Structures,Incentivesand Outcomes,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994.
    Paul Edward Gottfried: After Libertism—Mass Democracy in the Managerial Stat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Princeton, New Jersey,1999,p48.
    Edited by Heinrich Best and John Higley,Democratic Elitism:New Theoretical and Comparative Perspective,Koninklijke Brill NV,Leiden,The Netherlands,2010.
    Charles.E.Lindbom,The Intelligence of Democracy:Decision Making througu Mutual Adjustment(New York:Free Press,1965.
    Edited by G.Lowell Field and John Higley,Elitism,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London,Boston and Henley,1980.
    Karl Mannheim:Eaasys on the Sociology and Culture, Collected Works Volume Seven,Routledge & Kegan Paul,2003,New York..
    Guillermo O'donnell, Philippe C. Schmitter, Laurence Whitehead:Transitions from Authoritarian Rul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6.
    本书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
    顾肃、张凤阳著:《西方现代社会思潮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黄基泉著:《西方宪政思想史略》,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匡萃坚著:《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马德普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第五卷)——二战以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彭怀恩著:《精英民主理论评介》,正中书局1989年版。
    吴春华主编:《当代西方自由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吴春华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第四卷)——19世纪至二战》,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王长江著:《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王绍光著:《民主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王绍光著:《祛魅与超越》,中信出版社2010年版。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徐大同主编:《当代西方政治思潮——20世纪70年代以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徐鸿武、郑曙村、宋世明著:《当代西方民主思潮评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徐育苗主编:《当代西方政治思潮评析》,武汉出版社1992年版。
    应克复、金太军、胡传胜著:《西方民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包英春、刘晓峰、刘佳丽:《马克斯·韦伯官僚制精英民主模式的“民主”论——精英民主
    模式的发展趋势研究》,《前沿》,2006年第11期。
    蔡定剑:《重论民主或为民主辩护——对当前反民主理论的回答》,《中外法学》2007年第3期。
    柴德让:《威权主义与民主转型——基于东南亚国家的视角分析》,《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6月第9卷第3期。
    常征:《新加坡:权威主义,还是精英民主?》,《东南亚研究》,2005年第4期。
    陈峰君:《威权主义概念与成因》,《东南亚研究》,2000年第4期。
    陈伟:《精英主义的逻辑》,《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6月20日第B12版。
    陈晓律:《从古典民主到大众民主——兼评理查德·伯拉米的<重新思考自由主义>》,《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程赟、钱捷:《从人民统治到人民选择统治者——西方精英民主理论的发展与困境》,《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3月第3卷第一期。
    成婧:《精英主义对民主决策的“解救”——从民主决策到精英决策》,《甘肃理论学刊》,2008年第5期。
    崔树民、韩虎龙:《对发展与改革之路的再探讨——本刊“新权威主义座谈会”观点摘要》,《理论探索》,1989年第3期。
    邓金艳:《精英政治与民主政治》,《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12期。
    杜汝楫:《对“新权威主义”的反思——为纪念五四运动七十周年而作》,《政治学研究》,1989年第3期。
    范莉:《浅论中国的权威主义的演变》,《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8期下。
    郭为桂:《现代性与大众民主的逻辑——马克斯·韦伯的政治社会学分析》,《东南学术》2007年第3期。
    耿传明:《精英主义话语的出现及其对“西方”的想象》,《南开学报》,2001年第3期。
    弓计来、郑继臣:《“精英政治”梦幻的彻底破产——驳“让一部分人先民主起来”的谬论》,《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
    何家栋:《中国问题语境下的主义之争——就“中国民族主义”与王小东商榷》,《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6期。
    黄守勇:《评“新权威主义”》,《社会主义研究》,1989年第4期。
    [俄]库泽科.季塔连科著,庞大鹏编译:《俄罗斯学者对中国政治的权威主义与民主问题的认识与思考》,《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7年第2期。
    金太军:《政治精英理论》,《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1990.10第38-39页。
    景跃进:《比较视野中的多元主义、精英主义和法团主义——一种在分歧中寻找逻辑结构的尝试》,《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金贻顺:《当代精英民主理论对经典民主理论的挑战》,《政治学研究》,1999年第2期。郎友兴:《精英与民主:西方精英民主理论述评》,《浙江学刊》2003年第6期。
    李济时:《二战后东亚的权威主义政体评析》,《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双月刊>》,2004年第6期。
    李建设:《精英主义评析》,《国外理论动态》,2008年第7期。
    刘启云:《精英民主与多元民主》,《学习时报》,2008年11月3日第006版。
    刘天会:《民主政体、威权主义政体与欠发达国家的发展》,《国际论坛》,1999年第6期。
    陆扬:《萨义德与文化批评:警惕精英主义文化中的帝国主义》,《河北学刊》,2004年5月第24卷第3期。
    吕鹏:《“权力精英”五十年:缘起、争论及再出发——兼论“权力精英”的中国叙事》,《开放时代》,2006年第3期。
    马欢欢:《罗伯特.米歇尔斯及其“寡头统治铁律”的探讨》,《法制与社会》,2009年5月下。
    《民主乎?集权乎?理论界关于“新权威主义”的论争》,《理论导刊》,1989年第4期。
    聂露:《精英民主理论的简单谱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年第2期。
    乔贵平:《熊彼特对古典民主理论的批评及其建构》,《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邵宇、高小兰:《论当代西方精英主义与多元主义的分歧与融合》,《前沿》2009年第6期。
    时晓红、陈茂来:《经济增长与威权主义国家精英政治的合法性》,《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4卷第3期。
    苏文:《不要民粹主义,但能要精英主义吗?》《读书》1997年第10期。
    孙代尧:《现代化进程中的威权政治——政治社会学研究范式述评》,《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3期。
    王冠群:《孙中山的精英主义思想与中国近代政治的变迁》,《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12月第13卷第4期。
    王焱:《精英选拔机制与早期精英主义》,《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美]伍德罗·威尔逊:《行政学研究》,《国外政治学》,1987年第6期。
    萧功秦:《新加坡的“选举权威主义”及其启示——兼论中国民主发展的基本路径》,《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1期。
    萧功秦、朱伟:《新权威主义:痛苦的两难选择》,《文汇报》,1989年1月17日。
    许开轶:《东亚威权主义体制下的政治权力谱系》,《理论导刊》,2009年第10期。
    徐小龙:《帕累托的精英理论评析》,《理论观察》,2007年第5期。
    严捷、于海:《民主与权威的实质:权利界定与自由选择——兼评空想社会主义与新权威主义》,《探索与争鸣》,1989年第4期。
    燕继荣:《论民主及其限度》,《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第4期。
    杨旭:《科层管理与精英民主的矛盾紧张——韦伯政治社会学思想述评》,《南京社会科学》,1998年第11期。
    于建嵘:《精英政治的困惑》,《博览群书》2005年第3期。
    俞可平:《对民主政治的幻灭——政治精英主义述评》,《天津社会科学》,1990年第1期。
    俞可平:《论权威主义——兼谈“新权威主义”》,《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89年第3期。
    曾丽红:《威权主义政权合法性危机探析》,《理论观察》,2007年第6期。
    曾琼:《精英主义与多元主义——政治社会学两种基本理论模式述评》,《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6月第20卷第2期。
    张爱军、孙贵勇:《精英民主分析的多维视角——熊彼特、达尔、萨托利民主观比较》,《渤海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张立伟:《社会公正与精英民主:一位中央党校教授的理解》,《财经时报》,2003年11月8日。
    赵国阳、叶晟婷:《当代中国社会权力精英关系探析》,《消费导刊》,2009年第5期。
    赵黎青:《论民主权威主义——兼析新权威主义有关论点》,《社会主义研究》,1989年第4期。
    周萍:《多元价值背景下理想民主的现实构建——<民主及其批评者>解读》,《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朱瑜:《驳精英民主论》,《甘肃理论学刊》1990年第5期。
    左高山:《论拉斯韦尔的精英理论》,《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10月第10卷第5期。
    陈霏:《拉克劳和墨菲的激进多元民主理论》,山西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常静:《米歇尔斯寡头统治思想研究》,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郭兆祥:《达尔多元主义民主理论述评》,吉林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李慧敏:《走出民主的误区——托克维尔民主思想研究》,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王毅:《西方精英民主论探析》,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王增益:《熊彼特精英民主理论研究》,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徐风:《本杰明·巴伯的强势民主理论研究》,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钟彬:《达尔的多元主义民主理论研究》,南开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