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轻声词及相关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轻声是汉语语音的重要现象之一,也是一个重要的功能结构单位,一种不可或缺的指称区别手段。自20世纪20年代赵元任先生在《国语罗马字研究》(1922)中第一次提出“轻声”的概念首开轻声研究先河以来,轻声越来越被学术界所重视,成为汉语语音研究的一个聚焦领域。本文通过从轻声的形成机制、功能、句法和语义等角度来进行相关问题的研究,我们相信,这无论是对汉语语法的发展还是语言规范与教学等方面都是有所裨益的。
     第一章是绪论部分。我们主要介绍了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现代汉语轻声词的研究现状。通过对现代汉语轻声词的研究现状的考察,我们发现在现代汉语轻声词的研究上存在着可以有所突破的方面,同时绪论部分还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理论、方法及语料来源。绪论部分的导入有利于我们对现代汉语轻声词的进一步分析和解释。
     第二章我们对现代汉语轻声词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对《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第5版中的轻声词进行数量类型分析、构成现状分析和形式特征分析,从而实现了对《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第5版中的轻声词的全面统计和类别划分,也使我们对现代汉语轻声词有了全面的感性的认识。为后面进行的关于轻声词的相关研究做了准备。
     第三章考察的是现代汉语轻声词缀的不对称现象。我们统计了现代汉语轻声词中的真词缀和类词缀,并阐述了词缀是实词虚化的必然结果,讨论了后置语音单元的粘附性特征,指出了后置音节粘附性的普遍性,同时使用了大量的语料实例,采用了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手法,对现代汉语轻声词缀的不对称现象进行了描述和讨论。
     第四章首先揭示了轻声的本质是一种韵律特征,通过以《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第5版为标准的穷尽性搜索的结果,结合整合理论,从重音模式上的“整合效应”入手,举出了大量实例,并从词义分化和功能分化上进行了分类,通过讨论整合效应的普遍性,对现代汉语轻声语缀的辨义功能进行了研究讨论,通过大量的描写与解释,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剖析。
     第五章我们讨论的是现代汉语双音节词的轻声化特征。首先对现代汉语词汇双音化趋势的发展历程及其动因进行了描述,同时对现代汉语双音节轻声词的语音弱化的方式(调值弱化、韵母脱落、导致增音)和现代汉语双音节轻声词的语义虚化(信息量的大小与虚化程度的高低)进行了分类研究,阐述了现代汉语双音词的轻声化特征具有“语音轻则意义虚,意义虚则语音轻”的特点。
     第六章承接第五章关于现代汉语双音节词的轻声化特征,列举了现代汉语的功能词和它们的特点,同时通过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并结合韵律学上的“音步”概念,研究了汉语双音化的分化作用及其虚化轨迹,从而对现代汉语功能词的轻声化机制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第七章结语部分将论文探讨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总结,说明了论文的研究价值。希望我们的研究能对汉语语法的发展和语言规范与教学等方面都能有所帮助。
Being one of the important phenomena of Chinese language speech sounds, light tone is a significant functional construction unit, and also an indispensable means of differentiating reference. The research on light tone was started in the 1920’s, when Mr. Zhao Yuanren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light tone" in his On Gwoyeu Romatzyh (1922). Since then light tone has been draw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the academic circles, and nowadays it has become a focus in Chinese language speech sounds study. This thesis carries on the research of related issues of light tone from the angles of formation mechanism, function, syntax and semantic meaning, etc. We believe that it is helpful both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grammar and to standardizing language and teaching.
     Chapter 1 is an introduction part. It introduces the purpose and meaning of the thesi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research on modern light tone Chinese characters. By working on this investigation, we have found that there are still some breakthroughs we can make in this research. This part also includes the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the research, and the sources of language materials. The introduction will lead us to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modern light tone Chinese characters.
     Chapter 2 is a statistics analysis of modern light tone Chinese characters. We completed a thorough analysis and distinction by analyzing the number, types, current situation of construction and features of light tone Chinese characters in Modern Chinese Dictionary (5th version, 2005). It gives us a perceptual knowledge of modern light tone Chinese characters and a preparation of the research.
     Chapter 3 is an investigation of asymmetry in the affixes of modern light tone Chinese characters. It shows a statistics on the true affixes and affixoids in modern light tone Chinese characters, elaborates that affixes are an inevitable outcome of grammaticalization, discusses the adhering feature of postpositive speech sound unit, and indicates its universality. In the description and discussion of the asymmetry of modern light tone Chinese characters, both a large amount of language materials and the combination of description and explanation are adopted.
     Chapter 4 first indicates that the nature of light tone is a feature of meter and rhyme. Based on the theory of union, the effect of the stress mode, and the outcome of searching thoroughly in Modern Chinese Dictionary (5th version, 2005), it classifies the affixes of modern light tone Chinese characters by distinction of meaning and of function with a great number of examples. The distinctive function of the affixes of modern light tone Chinese characters has been discussed by analyzing the universality of the effect of union.
     Chapter 5 is focused on the feature of light tone. First it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 disyllabic words with reasons, and studies the methods of phonetic reduction (reduction of tone pitch, omission of vowels, causing augmentation) and also the semantic grammaticalization (the amount of information and level of grammaticalization) in modern Chinese disyllabic words with light tone.
     Chapter 6 lists the function words of modern Chinese and their features, discusses the mechanism of neutralizing of the function words of modern Chinese in the way of diachrony and synchrony, and studies Chinese disyllabification on the concept of“foot”in prosody.
     Chapter 7 is a conclusion of the thesis on its value of research. We hope that our study is useful both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grammar and to standardizing language and teaching.
引文
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 2005 《现代汉语词典》(第 5 版),商务印书馆。
    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 2002 《倒序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林伦伦 朱永锴 顾向欣 2000 《现代汉语新词语词典》,花城出版社。
    巴维尔 1987 《北京话正常话语里的轻声》,《中国语文》第 1 期。
    蔡新中 汪化云 2005 《普通话轻声规范的原则》,《浙江学刊》第 1 期。
    曹剑芬 1986 《普通话轻声音节特征分析》,《应用声学》第 4 期。
    曹剑芬 1995 《连续变调与轻重对立》,《中国语文》第 4 期。
    曹德和 1998 《读音不轻的轻声词》(日本),《中国语研究》第 40 号。
    车晓彦 刘昭 2002 《普通话的最轻音和次轻音问题》,《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第 1 期。
    陈刚岭 1997 《“子”(zi)语素刍议》,《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第 2 期。
    陈 国 1960 《汉语轻音的历史探讨》,《中国语文》第 3 期。
    陈小燕 2004 《论轻声词界定的必要性、一致性原则》,《语言文字应用》第 1 期。
    陈 瑶 2005 《〈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必读轻声词语识记方法初探》,《语言研究》第8 期。
    陈 莹 2004 《英语重音与汉语轻声的功能比较》,《泉州师范学院学报》第 3 期。
    陈重瑜 1985 《华语(普通话、国语)与北京话》,《语言教学与研究》第 4 期。
    承 融 1959 《念轻声的规律》,《文字改革》第 2 期。
    董洁茹 2003 《轻声音节的语音模糊性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第 3 期。
    端木三 1997 《从汉语的重音谈语言的共性与特性》,《中国语言学论丛》,第一辑。
    端木三 1999 《重音理论和汉语的词长选择》,《中国语文》第 4 期。
    冯胜利 1996 《论汉语的韵律结构及其对句法构造的制约》,《语言研究》第 1 期。
    冯胜利 1994 《论上古汉语的重音转移与宾语后置》,《语言研究》第 1 期。
    冯胜利 1998 《论汉语的“自然音步”》,《中国语文》第 1 期。
    冯玉珍 2004 《轻声论说》,《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 1 期。
    康 健 2000 《谈谈“轻声”教学的几个问题》,《四川师范学院学报》第 1 期。
    康玉斌 冉启斌 2002 《轻声的语音异变现象小议》,《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第 3期。
    高玉振 1959 《北京话的轻声的问题》,《语言教学与研究》第 2 期。
    高景成 1959 《由许多词汇里看轻声衰颓的趋势》,《文字改革》第 2 期。
    高 致 2004 《轻声与疑问代词变读轻声探究》,《宿州师专学报》第 3 期。
    郭良夫 1983 《现代汉语的前缀和后缀》,《中国语文》第 4 期。
    郭振伟 2005 《谈汉语轻声词的类后缀》,《江西财经大学学报》第 1 期。
    郭振伟 2006 《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轻声失误与教学对策》,《浙江传媒学院学报》第 1 期。
    韩承红 2003 《试论普通话轻声词标准的统一问题》,《中华文化论坛》第 3 期。
    何建明 2001 《试论轻声词语正误判定的宽严度》,《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 2 期。
    何玉兰 刘松林 2003 《轻声的归属与辨读》,《池州师专学报》第 4 期。
    华宏仪 1996 《试说“轻声”》,《语文教学》(华东)第 1 期。
    
    胡炳忠 1985 《三声三字组的变调规律》,《语言教学与研究》第 1 期。
    胡明扬 1987 《北京话初探》,商务印书馆。
    胡利权 2000 《谈谈普通话上声和轻声教学》,《内江师范学院学报》第 3 期。
    胡文群 2001 《谈轻声及其重要性》,《楚雄师范学院学报》第 4 期。
    江 成 1956 《复音词的轻重音的整理问题》,《中国语文》第 5 期。
    江 荻 2002 《重读与非重读:共时现象中蕴含的两类历史演化条件》,香港大学第一届语言文字国际讨论会,会议论文。
    江蓝生 1999 《语法化程度的语音表现》,《中国语言学的新拓展》,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
    姜文振 2003 《试谈轻声词的辨义功能》,《北方论丛》第 2 期。
    蒋维崧 殷焕先 1957 《轻声的教学》,《语文教学》第 4 期。
    劲 松 2001 《现代汉语轻声动态研究》,民族出版社。
    劲 松 2004 《语言规范的现实性、动态性和前瞻性――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轻声和儿化词的规范》,《语言文字应用》第 2 期。
    金有景 1984 《北京话“上声+上声”的变调规律》,《语海新探》第一辑。
    孔慧芳 2004 《合肥话连续变调与三字组轻声的优选论分析》,《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第 3 期。
    李凤吟 2005 《南方地区普通话轻声和儿化刍议》,《泉州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第 5 期。
    李根芹 2005 《正视轻声衰颓现象》 重新审订轻声词,《镇江高专学报》第 1 期。
    李 静 2006 《试论轻声》,《平顶山学院学报》第 6 期。
    李 明 1983 《关于轻声语素前的上声变调问题》,《语言教学与研究》第 2 期。
    李清瑛 2006 《无本调轻声字及其规范》,《学术交流》第 11 期。
    李 荣 1987 《旧小说里的轻声字例释》,《中国语文》第 6 期。
    李 莎 2006 《轻声的宏观历史发展》,《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第 2 期。
    李 莎 2006 《从形成角度看普通话轻声的运用》,《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第 1 期。
    李思敬 2000 《现代北京话里的轻音和儿化音溯源》,《语文研究》第 3 期。
    李智强 1996 《北京话轻声音节的音系表达式》,《第三届全国语音学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力 量 解正明 2005 《单音动词“得”的语法化过程》,《汉语学习》第 6 期。
    厉为民 1981 《试论轻声和重音》,《中国语文》第 1 期。
    林茂灿 颜景助 1980 《北京话轻声的声学性质》,《方言》第 3 期。
    林茂灿 颜景助 1990 《普通话轻声与轻重音》,《语言教学与研究》第 3 期。
    林茂灿 颜景助 孙国华 1984 《北京话两字组正常重音的初步实验》,《方言》第 1 期。
    林 焘 1985 《探讨北京话轻音性质的初步实验》,《北京语言实验录》,北京大学出版社。
    林 焘 王理嘉 1992 《语音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刘丹青 1994 《“唯补词”初探》,《汉语学习》第 3 期。
    刘富华 2000 《轻声的“调位”及其相关问题》,《汉语学习》第 5 期。
    刘 娟 1997 《轻声的本质特征》,《语言教学与研究》第 1 期。
    刘俐李 2002 《20 世纪汉语轻声研究综述》,《语文研究》第 3 期。
    
    刘俐李 2002 《20 世纪汉语连续变调研究回望》,《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第 2 期。
    刘叔新 1996 《轻声“里”属于什么单位的问题》,《语言教学与研究》第 1 期。
    刘晓红 1999 《谈轻声词整理的原则》,《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 6 期。
    陆丙甫 1986 《前置语素和后置语素的语音依附性差别》,《现代语言学》(上海)第 6 期。
    陆丙甫 1989 《结构、节奏、松紧、轻重在汉语中的相互作用》,《汉语学习》第 3 期。
    陆俭明 1980 《汉语口语里的易位现象》,《中国语文》第 1 期。
    陆俭明 2003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路继伦 王嘉龄 2005 《关于轻声的界定》,《当代语言学》第 2 期。
    卢晓霞 刘常飞 2006 《轻声规范的原则》,《承德民族师专学报》第 1 期。
    鲁允中 1995 《普通话的轻声和儿化》,商务印书馆。
    罗常培 王均 1957 《普通语音学纲要》,科学出版社。
    吕叔湘 1963 《现代汉语单双音节问题初探》,《中国语文》第 1 期。
    吕叔湘(主编) 2005 《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
    马贝加 2002 《近代汉语介词》,中华书局,北京。
    马庆株 1998 《现代汉语词缀的性质、范围和分类》,《汉语语义语法范畴问题》,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米 青 1986 《普通话轻声教学刍议》,《语言教学与研究》第 2 期。
    齐沪扬 2002 《语气词与语气系统》,安徽教育出版社。
    戚晓杰 2003 《轻声音节“儿”的入位条件限制与表达功能》,《语言文字应用》第 3 期。
    任崇芬 1998 《普通话儿尾词两议》,《语文建设》第 9 期。
    邵敬敏 1999 《关于“轻声词”的若干疑难问题》,《语文建设》第 1 期。
    邵新芬 1999 《普通话轻声解读》,《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第 3 期。
    邵 宜 2004 《普通话双音节词语轻声化的诱发机制》,《广州教育学院学报》第 4 期。
    沈家煊 1998 《实词虚化的机制》,《当代语言学》第 3 期。
    沈家煊 2006 《概念整合和浮现意义》,复旦大学讲座稿,未刊。
    沈 阳 邵敬敏 1997 《试谈香港地区普通话教学中的“儿化”和“轻声”问题》,《方言》第 3 期。
    史定国 1992 《普通话中必读的轻声词》,《语文建设》第 6 期。
    石 锓 2005 《论“A 里 AB”重叠形式的历史来源》,《中国语文》第 1 期。
    石汝杰 1998 《说轻声》,《语言研究》第 1 期。
    石毓智 1995 《论汉语的大音节结构》,《中国语文》第 3 期。
    石毓智 李讷 2001 《汉语语法化的历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石毓智 2002 《汉语发展史上的双音化趋势和动补结构的诞生》,《语言研究》第 1 期。
    斯苤式涅夫 1959 《现代汉语音节重音的声学本质》,《中国语文》第 1 期。
    宋欣桥 1990 《普通话轻声词规范问题的语音依据》,《语文建设》第 5 期。
    苏少波 2001 《轻声音和文白音的规范问题》,《重庆教育学院学报》第 2 期。
    粟向军 2005 《英语重音与汉语轻声――词汇层次上的功能比较》,《遵义师范学院学报》第6 期。
    孙和平 2003 《普通话轻声的界定及相关问题》,《咸宁学院学报》第 2 期。
    
    孙和平 2004 《普通话轻声字词规范刍议》,《咸宁学院学报》第 4 期。
    孙和平 2005 《试论普通话轻声的读法》,《理论月刊》第 9 期。
    孙华先 2001 《南京方言的轻声和入声》,《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第 1 期。
    孙景涛 2005 《连续变调与轻声产生的年代》,《方言》第 4 期。
    孙 丽 2003 《试论普通话轻声词的规范》,《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第 4 期。
    田 皓 2000 《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轻声评判》,《云梦学刊》第 6 期。
    汪化云 2003 《自主的轻声和非自主的轻声》,《语文研究》第 1 期。
    王洪君 1999 《非线性音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嘉龄 2000 《实验语音学、生成音系学与汉语轻声音高的研究》,《当代语言学》第 4 期。
    王 军 2005 《论汉语 N+N 结构里中心词的位置》,《语言教学与研究》第 6 期。
    王 力 1980 《汉语史稿》,中华书局。
    王蜀苏 2003 《轻音在朗读中的作用》,《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第 4 期。
    王素平 2004 《汉语普通话的轻重音研究述评》,《云南师范大学学报》第 3 期。
    王小潮 2001 《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轻声和次轻音问题》,《现代传播》第 2 期。
    王旭东 1992 《北京话的轻声去化及其影响》,《中国语文》第 2 期。
    王韫佳 1996 《轻声音高琐议》,《世界汉语教学》第 3 期。
    王韫佳 1998 《海安话轻声与非轻声关系初探》,《方言》第 3 期。
    王韫佳 1995 《轻声对非轻声音节调域的调节》,《世界汉语教学》第 2 期。
    王韫佳 2004 《音高和时长在普通话轻声知觉中的作用》,《声学学报》第 5 期。
    王志洁 1999 《词汇变调、词法变调和音系变调》,《共性与个性》,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王志武等 1981 《关于轻声的一些问题》,《语言教学与研究》第 2 期。
    文 炼 1994 《汉语语句的节律问题》,《中国语文》第 1 期。
    吴宗济 1984 《普通话三字组变调规律》,《中国语言学报》第 2 期。
    吴为善 1987 《试论汉语结构的前松后紧规律》,《探索与研究<专辑>》,上海社联。
    吴为善 1989 《论汉语后置单音节的粘附性》,《汉语学习》第 1 期。
    吴为善 1994 《句法结构与音节组合》,《九十年代的语法思考》,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吴为善 2003 《双音化、语法化和韵律词的再分析》,《汉语学习》第 2 期。
    吴为善 2003 《韵律特征、句法位置和语法化的不对称现象》,《当代语言学探索》,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吴为善 2005 《平仄律、轻重音和汉语韵律要素》,《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复旦大学出版社。
    吴为善 2005 《平仄律、轻重音和汉语节律结构中“弱重位”的确认》,《语言研究》第 3期。
    吴为善 2005 《汉语韵律句法探索》,学林出版社。
    晓 东 1998 《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普通话轻声词整理原则琐议》,《语文建设》第 3期。
    邢公畹 1948 《汉语“子”、“儿”和台语助词 luk 试释》,《国文月刊》第 68 期。
    邢向东 1999 《神木方言的两字组连续变调和轻声》,《语言研究》第 2 期。
    
    熊湘华 2004 《轻声的本质特征及其教学》,《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科版)第 2期。
    熊湘华 2005 《轻声的语音修饰作用》,《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科版)第 2 期。
    徐世荣 1956 《双音缀词的重音规律》,《中国语文》第 2 期。
    徐世荣 1957 《普通话语言讲话·第十讲轻重音》,《文字改革》第 10 期。
    徐世荣 1957 《试论北京语音的“声调音位”》,《中国语文》第 5 期。
    徐世荣 1982 《双音节词的音量分析》,《语言教学与研究》第 2 期。
    许 毅 1986 《普通话音联的声学与音学特征》,《中国语文》,第五期。
    杨庆国 刁小卫 2003 《普通话轻声词的规范与教学问题》,《语言与翻译》第 3 期。
    杨绍林 2005 《论普通话水平测试中轻声词语读音的判定》,《宜宾学院学报》第 9 期。
    杨绍林 2003 《普通话轻声词语的规范问题》,《成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 1 期。
    殷作炎 1982 《关于普通话双音节常用词轻重音的初步考察》,《中国语文》 第 3 期。
    扎多延柯 1958 《汉语弱读音节和轻声的实验研究》,《中国语文》第 12 期。
    张 斌 1998 《汉语语法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张 斌 2001 《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商务印书馆,北京。
    张 斌(主编) 2002 《新编现代汉语》,复旦大学出版社。
    张国宪 1989 《“动+名”结构中单双音节动作动词功能差异初探》,《中国语文》第 3 期。
    张桂权 1998 《也谈轻声的音高模式》,《桂林市教育学院学报》第 1 期。
    张 敏 1998 《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张洵如 1956 《北京话里轻声的功用》,《中国语文》第 5 期。
    张 舸 1998 《略谈现代汉语轻声词的规则》,《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第 2 期。
    张晓勤 2003 《普通话轻声词规律探析》,《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第 6 期。
    张小燕 2004 《普通话上声变调与轻声分析》,《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 2 期。
    张谊生 2000 《论与汉语副词相关的虚化机制》,《中国语文》第 1 期。
    张月明 1996 《轻声论析》,《内蒙古电大学刊》(哲社版)第 3 期。
    张云秋 2002 《“化”尾动词功能弱化的等级序列》,《中国语文》第 1 期。
    赵 杰 1996 《北京话的满语底层和“轻声”“儿化”探源》,北京燕山出版社。
    赵 新 马贝加 2005 《试论普通话的轻声词》,《语文研究》第 2 期。
    赵元任 1979 《汉语口语语法》,商务印书馆。
    赵 越 2003 《轻声的作用与语音修饰》,《湛江师范学院学报》第 5 期。
    赵则玲 2000 《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轻声”问题》,《浙江师大学报》(社科版)第 5 期。
    周一民 2005 《北京话的轻音和语法化》,《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社版)第 2 期。
    周祖谟 1956 《普通话的正音问题》,《中国语文》第 5 期。
    朱德熙 1982 《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
    朱丽丽 2001 《轻声词初探》,《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第9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