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宾两字组的整合度高低及其层级分布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现代汉语述宾两字组是指两个单音节组成成分之间为述宾关系的组合,其内部结构关系为述宾,而外部整体功能却不一定就是动词性的,这完全取决于整合度的高低。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对述宾两字组学界有很多的讨论,内容多涉及为词与短语的界定和韵律构词等。但是从如今的研究来看,希望从中一刀切出“词”和“短语”是不现实的;而对韵律构词的研究也没有有效地揭示出汉语中处于非离散性连续统的两字组成员的内部结构、典型特征和真实面貌,以及互相之间的差别。
     我们在前人研究的前提下,运用新的理论方法对述宾两字组的界定和层级分类标准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从词典中挑选出全部符合条件的词例,在这个基础上作了较为详细的穷尽的描写,并尝试用同类句法标志来区分鉴定述宾两字组内部成员的整合度高低。文章共有六个部分:
     第一章绪论。本章介绍了前人对述宾两字组的研究状况,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以及研究范围。
     第二章概念整合及其层级性研究。本章首先对概念整合理论及其在各语言中的应用作了简单的介绍;其次探讨了概念整合是具有层级性的;再次发现在现代汉语述宾两字组中的整合度高低可以分为四个等级:A级(低整合度),B级(次低整合度),C级(次高整合度),D级(高整合度)。
     第三章助词“的”的语法功能同一性。本章先对助词“的”的研究作简要地回顾;其次认为功能标记“的”在语法功能上是具有同一性的,即是确立某个认知域的某类成员。因此我们就选取“的”作为述宾两字组在句法形式上的论据,来论证各类述宾两字组整合度有高低及层级分布。
     第四章述宾两字组整合度高低及其层级分布(上)。本章就述宾两字组中的A级(低整合度)和B级(次低整合度)进行了语义类型的研究,探讨述宾之间不同的语义关系和特征;同时选取功能标记“的”作为统一的句法标识来鉴别述宾两字组的整合度高低,有效地揭示出A级(低整合度)和B级(次低整合度)等级的两字组在句法形式上的特征。
     第五章述宾两字组整合度高低及其层级分布(下)。本章就述宾两字组中的C级(次高整合度)和D级(高整合度)进行了语义类型的研究,探讨述宾之间不同的语义关系和特征;同时选取功能标记“的”作为统一的句法标识来鉴别述宾两字组的整合度高低,有效地揭示出C级(次高整合度)和D级(高整合度)等级的两字组在句法形式上的特征。
     第六章结语。本章对本论文所作出的结论进行总结归纳,并对一些相关问题作出必要的说明。
The predicate-object two-character structure in modern Chinese is a composition in whic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components is predicate and object. The inne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components is predicate and object, but the outer entire function is not always verbal. It completely lies on its blending degree.
     There are a lot of discuss on the predicate-object two-character structure among the learning field, but mostly involved in the division between word and phrase, rhythm word-building and so on. We use new theory and method to bring forward our opinion on the division and the level system of the predicate-object two-character structure. We choose whole words and expressions from the dictionaries which tally with qualification, make limited depiction on it and try to distinguish the level system with the congeneric syntax symbol. The essay is composed of six chapters:
     Chapter one is the preface which introduce research stauts of grand old man. And summarize the deficiency of their research, then bring forward the study notion, method and range.
     Chapter two is the study of conceptual blending and its level. Firstly, briefly introduce the theory of conceptual blending and its application in some languages. Secondly, discuss the level of conceptual blending. Finally, according to our investigation result, there are 4 levels of the blending degree of predicate-object two-character structure: Level A (low), Level B (the second low), Level C (the second high), Level D (high).
     Chapter three is the study of the identity of the grammar function on auxiliary word“de”. Firstly, briefly look back on the research of auxiliary word“de”. Secondly, demonstrate“de”has the identity of the grammar function which is establish some member in some field. So we choose the uniform syntactic symbol-“de”to distinguish the four blending levels of the predicate-object two-character structure. It can open out the syntax character in effect of the different levels.
     Chapter four is the study of the blending degree of predicate-object two-character structure and its level distribution (I). This chapter will make the semantic study of Level A (low) and Level B (the second low), discussing the different semantic connection and character. And we choose the uniform syntactic symbol-“de”to distinguish the Level A (low) and Level B (the second low). It can open out the syntax character in effect of the two different levels.
     Chapter five is the study of the blending degree of predicate-object two-character structure and its level distribution (II). This chapter will make the semantic study of Level C (the second high) and Level D (high), discussing the different semantic connection and character. And we choose the uniform syntactic symbol-“de”to distinguish the Level C (the second high) and Level D (high). It can open out the syntax character in effect of the two different levels.
     Chapter six is the conclusion which makes summarization on this essay, and make some illuminations on some correlative problems.
引文
[1] 朱德熙,1982,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
    [2] 吕叔湘,1979,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商务印书馆。
     [3] 陆志韦,1957,汉语的构词法,商务印书馆。
    
    
    [4] 陆俭明,1988,名词性“来信”是词还是短语,《中国语文》第 5 期。
    [5] 王洪君,1994,从字和字组看词和短语,《中国语文》第 2 期。
    
    [6] 王洪君,1994,从字和字组看词和短语,《中国语文》第 2 期。
    [7] 赵元任,1979,汉语口语语法,商务印书馆。
    
    [8] 冯胜利,1996,论汉语的“韵律词”,《中国社会科学》第 1 期。
    [9] 王洪君,2000,汉语的韵律词与韵律短语,《中国语文》第 6 期。
     [10] 吴为善,2003,汉语“韵律词”的界定,《语言学论丛》,第 28 辑。
    [11] Lakoff,G & Johnson,M,1980,Metaphors We Live By,[M ]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2] Fauconnier,G &Turner,M,1998,Conceptual integration networks,Cognitive Science.
    [13] Fauconnier,G,1994,Mental Spaces,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4] Fauconnier,G,1994,Mental Spaces,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7] 沈家煊,2006,“糅合”和“截搭”,《世界汉语教学》第 4 期。
    [18] 张云秋 王馥芳,2003,概念整合的层级性与动宾结构的熟语化,《世界汉语教学》第 3 期。
     [19] 朱德熙,1961,说“的”,《中国语文》第 1 期。
    [20] 朱德熙,1978,“的”字结构和判断句,《中国语文》第 1、2 期。
    [21] 朱德熙,1983,自指和转指—汉语名词化标记“的,者,所,之”的语法功能和语义功能,《方言》第1 期。
    [22] 黄国营,1982,“的”字的句法、语义功能,《语言研究》第 1 期。
    
    [23] 胡裕树 范 晓,1994,动词形容词的“名词化”和“名物化”,《中国语文》第 2 期。
    [24] 袁毓林,2003,从焦点理论看句尾“的”的句法语义功能,《中国语文》第 1 期。
     [25] 沈家煊,1995,“有界”与“无界”,《中国语文》第 5 期。
    [26] 张 敏,1998,《认知语言学和汉语名词短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7] 郭 锐,2002,《现代汉语词类研究》,商务印书馆。
    
    [28] 陆丙甫,2003,“的”的基本功能和派生功能,《世界汉语教学》第 1 期。
    [29] 石毓智,2000,《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江西教育出版社。
     [30] 沈家煊,1995,“有界”与“无界”,《中国语文》第 5 期。
     [31] Lakoff,G & Johnson,M (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M ]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32] 朱德熙,1983,自指和转指,《方言》第 1 期。
    
    [33] 石毓智,2000,《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江西教育出版社。
    [34] 亢世勇,2004,《面向信息处理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上海辞书出版社。
    陈昌来 胡建锋 2003 带受事成分的不及物动词的考察,《语言教学与研究》第 3 期。
    端木三 2000 汉语的节律,《当代语言学》第 4 期。
    方绪军 1995 双音节动宾型动词性结构体的零扩展与嵌入扩展分析,《汉语学习》第 4 期。
    冯胜利 1996 论汉语的“韵律词”,《中国社会科学》第 1 期。
    冯胜利 2002 韵律构词和韵律句法之间的交互作用,《中国语文》第 6 期。
    冯胜利 2004 动宾倒置与韵律构词法,《语言科学》第 3 期。
    顾 阳 沈 阳 2001 汉语合成复合词的构造过程,《中国语文》第 2 期。
    郭良夫 1988 语素和词与词和短语,《中国语文》第 6 期。
    郭 锐 2000 表述功能的转化和“的”字的作用,《当代语言学》第 1 期。
    郭 锐 王红旗 2001 粘合式述补短语与组合式述补结构的语义差别的认知分析,《世界汉语分析》第 1 期。
    胡明扬 1999 说“词语”,《语言文字应用》第 3 期。
    胡裕树 范 晓 1994 动词形容词的“名词化”和“名物化”,《中国语文》第 2 期。
    黄国营 1982 “的”字的句法、语义功能,《语言研究》第 1 期。
    林杏光 1995 以格关系划分汉语动词次类,《汉语学习》第 4 期。
    刘公望 1988 现代汉语的时体助词“的”,《汉语学习》第 4 期。
    刘国辉 2007 动词名化的两性特征:动词性与名词性共存表征及其理据,《国外外语教学》第 3 期。
    吕叔湘 1963 现代汉语单双音节问题初探,《中国语文》第 3 期。
    李晋霞 2003 论格式义对“N 双+ V 双”定中结构的制约,《中国语文》第 2 期。
    李晋霞 刘 云 2003 论定中 N 双+ N 双词汇化的制约因素,《当代语言学》第 4 期。
    李铁根 1995 “V 的 N”与“VN”,《汉语学习》第 4 期。
    李临定 1983 宾语使用情况考察,《语文研究》第 2 期。
    李临定 1984 动词的宾语和结构的宾语,《语言教学与研究》第 3 期。
    李临定 1999 动词分类研究说略,《中国语文》第 4 期。
    陆丙甫 1992 从“跳舞”、“必然”的词性到“忽然”、“突然”的区别,《语言研究》第 1 期。
    陆丙甫 2003 “的”的基本功能和派生功能,《世界汉语教学》第 1 期。
    陆俭明 1988 名词性“来信”是词还是短语,《中国语文》第 5 期。
    马庆株 1981 时量宾语和动词的类,《中国语文》第 2 期。
    马庆株 1989 自主动词和非自主动词,《中国语言学报》第 3 期。
    马学良 史有为 1982 说“哪上的”及“的”,《语言研究》第 1 期。
    裘荣裳 1992 谈“动+的”短语的几个问题,《中国语文》第 3 期。
    邵敬敏 1995 双音节 V+N 结构的配价分析,载沈阳、郑定欧主编《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邵敬敏 1997 论汉语语法的语义双向选择性原则,《中国语言学报》第 8 期。
    沈家煊 1995 “有界”与“无界”,《中国语文》第 5 期。
    沈家煊 2006 “糅合”和“截搭”,《世界汉语教学》第 4 期。
    沈家煊 2006 概念整合和“浮现意义”,复旦大学“望道论坛”报告讲稿。
    石定栩 2002 复合词与短语的句法地位,载张伯江、方梅主编《语法研究和探索》(十一),商务印书馆。
    石定栩 2004 动词的名词化和名物化,载张伯江、方梅主编《语法研究和探索》(十二),商务印书馆。
    史锡尧 1991 结构助词“的”有时不表修饰限制,《汉语学习》第 5 期。
    司富珍 2004 中心语理论和汉语的 DeP,《当代语言学》第 1 期。
    宋玉柱 1981 关于时间助词“的”和“来着”,《中国语文》第 4 期。
    苏晓军 张爱玲 2001 概念整合理论的认知力,《外国语》第 3 期。
    汪立荣 2005 概念整合理论对移就的阐释,《现代外语》第 8 期。
    王德春 张 辉 2001 认知语言学研究现状,《外语研究》第 3 期。
    王冬梅 2004 动词转指名词的类型及相关解释,《汉语学习》第 4 期。
    王冬梅 2005 动名转换的不对称现象及成因,沈家煊主编《现代汉语语法的功能、语用、认知研究》,商务印书馆。
    王光全 1993 动词直接做定语时的位置,《中国语文》第 1 期。
    王 立 2002 汉语“字/词”公众语感的测量,《语言文字应用》第 3 期。
    王洪君 1994 从字和字组看词和短语,《中国语文》第 2 期。
    王洪君 2000 汉语的韵律词与韵律短语,《中国语文》第 6 期。
    王洪君 2001 音节单双、音域展敛(重音)与语法结构类型和成份次序,《当代语言学》第4 期。
    王宗炎 1981 关于语素、词和短语,《中国语文》第 5 期。
    文 炼 1999 划分与切分,《中国语文》第 4 期。
    吴为善 1986 现代汉语三音节组合规律初探,《汉语学习》第 5 期。
    吴为善 2002 双音化、语法化和韵律词的再分析,《汉语学习》第 3 期。
    吴为善 2003 汉语“韵律词”的界定,《语言学论丛》,第 28 辑。
    吴为善 陈 颖 2007 述宾两字组的整合度高低及其层级分布,《汉语学习》第 5 期。
    尹世超 1983 宾语的性质与动词的分类,《学语文》第 11 期。
    袁毓林 1995 谓词隐含及其句法后果,《中国语文》第 4 期。
    袁毓林 2003 从焦点理论看句尾“的”的句法语义功能,《中国语文》第 1 期。
    张国宪 1989 “动+名”结构中单双音节动作动词功能差异初探,《中国语文》第 3 期。
    张国宪 1997 “V 双+N 双”短语的理解因素,《中国语文》第 3 期。
    张云秋 王馥芳 2003 概念整合的层级性与动宾结构的熟语化,《世界汉语教学》第 3 期。
    赵金铭 1984 能扩展的“动+名”格式的讨论,《语言教学与研究》第 2 期。
    朱德熙 1961 说“的”,《中国语文》第 1 期。
    朱德熙 1966 关于《说“的”》,《中国语文》第 1 期。
    朱德熙 1978 “的”字结构和判断句,《中国语文》第 1、2 期。
    朱德熙 1983 自指和转指—汉语名词化标记“的,者,所,之”的语法功能和语义功能,《方言》第 1 期。
    朱德熙 1984 关于向心结构的定义,《中国语文》第 6 期。
    朱德熙 1985 现代书面汉语里的虚化动词和名动词,《北京大学学报》第 5 期。
    Fauconnier,G (1994) Mental Spaces.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auconnier,G &Turner,M (1998) Conceptual integration networks. Cognitive Science . 22. 2.
    Lakoff,G & Johnson,M (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M ]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koff,G (1987) Women ,Fire,and Dangerous Things :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陈昌来 2003 《现代汉语语义平面问题研究》,学林出版社。
    董秀芳 2002 《词汇化:汉语双音节的衍生和发展》,四川民族出版社。
    冯胜利 2000 《汉语韵律句法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高更生 1981 《汉语语法问题试说》,山东人民出版社。
    郭 锐 2002 《现代汉语词类研究》,商务印书馆。
    胡裕树 范 晓 1995 《动词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
    亢世勇 2004 《面向信息处理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上海辞书出版社。
    陆志韦 1957 《汉语的构词法》,商务印书馆。
    吕叔湘 1979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商务印书馆。
    吕叔湘 1980 《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
    吕叔湘 1984 《汉语语法论文集》,商务印书馆。
    
    李临定 1990 《现代汉语动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齐沪扬 2000 《现代汉语短语》,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石毓智 2000 《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江西教育出版社。
    王洪君 1999 《汉语非线性音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 力 1985 《中国现代语法》,商务印书馆。
    吴为善 2006 《汉语韵律句法探索》,学林出版社。
    徐阳春 2006 《虚词“的”及其相关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张 斌 1998 《汉语语法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张 敏 1998 《认知语言学和汉语名词短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张寿康 1981 《构词法和构形法》,湖北人民出版社。
    赵元任 1979 《汉语口语语法》,商务印书馆。
    朱德熙 1982 《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
    
    
    
    北京语言学院语言教学研究所《常用字和常用词》,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5。
    鲁川主编《动词大词典 人机通用》,中国物资出版社,1994。
    孟琮等编《汉语动词用法词典》,商务印书馆,2000。
    中国社会科学院编《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商务印书馆,200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