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稳定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稳定关乎国计民生与社稷安危。一部人类社会文明进程史,也就是一部稳定与不稳定复线交叉并进的历史。因此,作为人类社会的永恒追求,作为党和政府的治理目标,稳定历来受到学界、政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现实中来看,稳定需要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和机制设计来维护,从学理上而言,稳定有其实现的特有理念和基本进路。因此,本文搭建了“和谐稳定”的理论平台,对和谐稳定的内涵、特征、结构进行新的解读,试图实现稳定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维稳理念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维稳理念转变、从刚性维稳向柔性维稳转变、从线性维稳向立体维稳转变、从单纯稳定向和谐稳定转变。
     本文认为,作为一种新的稳定理念和稳定形式,“和谐稳定”具有自身质和量的规定性,其根本要义就是要达到“稳而不死、活而不乱、活而有序”的稳定状态。因此,本文在搭建“和谐稳定”的理论平台,界定“和谐稳定”内涵、特征、结构的基础上,对古今中外的稳定理念与实践进行历史考察,对稳定的国外经验进行借鉴参考,对转型期社会稳定失控的原因进行深入解读,对新型政府在“和谐稳定”中的职责担当进行科学分析,进而提出实现“和谐稳定”的制度机制设计和实践路径选择。从“和谐稳定”的视角对转型期的社会稳定问题进行研究,将在这一领域形成破题之作,拓展学术界在稳定问题上的研究思路和学术视野,具有明显的前瞻性和超前性,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价值;结合国情和实际,尝试设计“和谐稳定”的九大制度机制,提出实现“和谐稳定”的六大路径选择等一系列新思路和“硬措施”,无疑有助于增强研究的实用性,具有一定的实践创新价值。
     本论文由导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共分六章。
     第一章是导论。提出本文所要回应和解决的基础问题,阐述本研究的缘起、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之所在,重点回答和谐稳定的内涵和特点,指出和谐稳定具有动态性、相对性、开放性、主动性、时代性、可控性、规范性、整体性、可持续性和非强制性等特征。同时,对本研究的理论资源进行梳理,就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等相关问题做出交代。
     第二章对古今中外的稳定问题进行历史考察。重点介绍古希腊雅典城邦稳定、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近现代西方国家的动态稳定、社会主义国家的控制型稳定。
     第三章对稳定失控的原因进行深层剖析。稳定之所以失控,主要是因为利益调整的影响、贫富悬殊的隐患、心理失衡的制约、吏治腐败的破坏、群体事件的冲击、国际势力的渗透。
     第四章对和谐稳定尝试制度机制的科学设计。主要包括利益诉求机制、社会保障机制、调控约束机制、协调妥协机制、舆论导向机制、公众参与机制、公平分配机制、社会预警机制、疏导缓冲机制。
     第五章对新型政府在和谐稳定中的职责担当进行分析。新型政府在维护和谐稳定中的主要职责是科学发展实现民愿意、民主决策集中明智、依法行政顺应民意、积极作为赢得民心、优化服务谋求名利、弘扬公正化解民怨、以人为本融洽民情。
     第六章对和谐稳定目标追求的路径选择进行探讨。主要路径是民主政治的稳步推进、和谐文化的全面建设、公共资源的合理分配、社会事务的协调管理、物质基础的不断夯实、社会矛盾的及时化解、国际局势的积极应对。
     结束语:对和谐稳定论做出最终的概括与阐释。
Stability is crucial to people's livehood and national security. The history of human civilization is a record which to a certain extent reflects the everchanging of stability and instability. As the eternal pursuit of human society and governance goal of our party and government, stability has always received extensive attention by political and academic circles. From a practical point of view, maintenance of stability requires a series of system construction. From the theoretical point of view, stability has its particular meaning and basic approach. Therefore, this dissertation disscuss the concept of harmonious stability and interprets its meaning and characteristic from a new angle, indicates four kinds of transformation in the concept of stability, that is, transformation from planned economic to market economic; transfomation from rigid stability to flexible stability; transfomation from linear stability to three-dimensional stability; transfomation from unicity stability to harmonious stability.
     The paper argues that, as a new idea, harmonious stability has its unique feature and the core point is to achive the balance between order and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harmonious stability, the dissertation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tability in history, learn from foreign experience for reference, analyzes the underlying reson of social disorganization in transition period, illustrates the responsibility of new government in stability maintenance, and finally indicates the methods of system construction for the realization of harmonious stability. We believe that it will be innovation in this field to study problems of social stability in transition period from perspective of harmonious stability. The study will provide inspirations for acdemic circle with its future-oriented vision and obviously has theoretical value. In addition, the study also propose a series of new idea and hard measures on the basis of careful consideration of actual situation, which includes design of nine institutional mechanisms and choice of six path, it undoubtly enhance the study's practical meaning and value.
     This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six chapters, including introduction, main text and conclusion.
     Chapter one is introduction. This chapter raise basic questions, illustrates the research origin, theoretical value and practical meaning of this study, underline the characteristic of harmonious stability and points out its traits which including dynamic; relativity; openness; initiative; temporality; controllability; normalization; entirety; sustainability and noncompulsory. Meanwhile, related problems such as method, approach and framework of this reasearch, are detailed explained in this chapter by consulting theory resourses.
     Chapter two describes historical phenomenons about stability either in China or other countries. In this chapter, four types of stability were stressed, that is, democratic stability of ancient Greek city-state; super-stable structure of China's feudal society; dynamic stability of modern western countries; controlled stability of socialist countries.
     Chapter three analyzes underlying causes of social disorganization and argues that the reason why social condition out of control mainly due to problems such as adjustment of interest, wealth gap, psychological imbalance, corruption,community events and international enviroment.
     Chapter four attempt to propose the idea of scientific system construction which aim to achive harmonious stability. Details of system construction mainly includes the establishment of lawsuit mechanism of interest; socical security mechanism; constraint mechanism; compromise mechanism; mechanism of supervision by public; mechanism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mechanism of equitable distribution; mechanism of social early-warning and mechanism of conflict resolving.
     Chapter five analyzes the role of new government. To achive the goal of harmonious stability, new government's responsibilities includes scientific development; democratic decision-making; administration according to law; positive administration; optimization of services; equity-orientaton and people-orientation.
     Chapter six explores the road leading to harmonious stability that including steady promotion of democratic governance; comprehensive creation of harmonious culture; rational allocation of public resourses; coordinate management of social affairs; timely resolving of social conflicts and actively responding to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Conclusion:This chapter summarizes the concept of harmonious stability.
引文
发”[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列宁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毛泽东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5]《邓小平文选》(1-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6]《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要)》,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7]《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8]【美】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9]【美】奥尔森,《国家兴衰探源》,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10]【以色列】艾森斯塔德,《抗拒与变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11]【美】彼德·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12]【英】狄更斯,《双城记》,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
    [13]【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4]【英】霍布斯,《利维坦》,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15]【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9年版。
    [16]【奥】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三联出版社1997年版。
    [17]【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8]【英】卡尔·波普,《猜想与反驳》,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
    [19]【美】罗斯金、科德、梅代罗斯、琼斯,《政治科学》,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20]【英】洛克,《政府论》,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21]【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2]【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3]【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24]【法】塞奇·莫斯科维奇,《群氓的时代》,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5]【英】汤因比,《文明社会史论》,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6]【英】亚当·斯密,《国富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27]【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28]邴正,《中外社会稳定的理论与实践》,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9]陈赞,《困境中的中国——现代性意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0]程效,《权力的制约》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1]丁建中,《人本社会论——当代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发展前景》,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2]邓伟志,《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稳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3]丁水木,《社会稳定的理论与实践》,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4]高放,《社会主义在中国和世界》,云南出版社1998年版。
    [35]贺善侃,《当代中国转型期社会形态研究》,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
    [36]黄炎培,《延安归来》,载《八十年来》,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年版。
    [37]韩雪,《从多元到和谐——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38]李惠仁,《中国社会制衡机制的完善与发展》,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版。
    [39]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40]李光耀,《李光耀回忆录》,外文出版社2001年版。
    [41]刘海峰,《科举制与科举学》,贵州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42]卢先福等,《中国执政党建设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3]卢福营,《冲突与协调——乡村治理中的博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4]李君如主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5]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6]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三联出版社1992年版。
    [47]龙太江,《论这种妥协——以价值为中心的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8]苗力田,《亚里士多德全集》第八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49]马建中,《政治稳定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50]聂运麟,《政治现代化与政治稳定》,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1]桑玉成,《领袖悲剧教训集》,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
    [52]桑玉成,《公共秩序的制度安排——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框架及其运用》,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
    [53]孙希有,《制造混乱——追求和谐与均衡的另一维度》,群言出版社2007年版。
    [54]孙正甲,《生态政治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5]孙哲,《权威政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6]宋惠昌,《当代意识形态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
    [57]宋士昌,《马克思主义社会稳定与实践》,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58]陶德麟,《社会稳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9]王邦传等编,《新政治学概要》,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60]王惠岩,《政治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61]王绍光、胡鞍钢,《中国国家能力报告》,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62]王义桅,《世界是椭圆形的——未来国际秩序展望》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3]王寿林,《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
    [64]王伟光,《效率、公平、和谐——论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5]魏光奇,《官治与自治——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县制》,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66]吴大英、杨海蛟,《政治关系论》、《政治主体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67]吴家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湖南师大出版社1999年版。
    [68]徐昕,《迈向社会和谐的纠纷解决》,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
    [69]俞可平,《增量民主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70]俞可平,《全球化与政治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71]俞可平,《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72]易小明,《文化差异与社会和谐》,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73]袁吉富,《社会发展的代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4]杨阳,《王权的图腾化——政教合一与中国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75]杨小云,《新中国国家结构形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76]张才国,《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
    [77]张雷,《转型与稳定》,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78]郑楚宣,《政治学基本理论》,广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79]周作翰,《求实笔谈》,湖南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80]周作翰,《求真思录》,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白钢,《论政治的合法性原理》,《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2]白希,《影响发展中国家政治稳定的主要因素》,《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3]曹静,《社会稳定时期的政治稳定》,《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4]陈烨,《转型与发展,民族问题与政治稳定》,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博士论文。
    [5]陈玉照,《公正与社会和谐的哲学思考》,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硕博士论文。
    [6]陈星博,《对当前我国城市社会稳定问题成因的分析》,《郑州大学学》2006年第6期。
    [7]池进、张力,《弱势群体影响社会稳定的成因及对策思考》,《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7期。
    [8]冯玉忠,《社会的人文关怀与社会的和谐稳定》,《辽宁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9]付建明,《发展中国家社会稳定问题研究》,《科学社会主义》2008年第1期.
    [10]高国金,《改革、发展、稳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贵州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11]高和荣,《试论中国社会稳定的特征、类型及发展》,《唯实》2003年第5期。
    [12]龚正荣,《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稳定的政治构建》,《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9期.
    [13]黄新华、《政治发展中影响政治稳定的因素分析》,《政治学研究》2006年第2期。
    [14]何精华,《市场化进程中的制度安排与政治稳定》,《政治学研究》2003年第1期.
    [15]韩庆祥,《关于以人为本的若干重要问题》,《哲学研究》2005年第2期。
    [16]胡海波、魏书胜,《从“和合”文化传统到“和谐社会”理想》,《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5期。
    [17]胡联合、胡鞍钢、王磊,《关于我国社会不稳定因素变化态势的实证分析》,《探索》2007年第6期。
    [18]胡联合、胡安纲,《科学的社会稳定观》,《政治学研究》2004年第4期。
    [19]胡联合,《科学稳定观及其实现机制》,《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20]胡联合,《关于我国社会不稳定因素变化态势的实证分析》,《探索》2007年第6期。
    [21]鞠健,《新时期中国政治稳定问题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
    [22]蒋敏敏,《论社会转型时期政治稳定机制的构建》,《理论参考》2006年第8期。
    [23]金爱惠,《中国弱势群体对政治稳定的影响》,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论文。
    [24]柳盛明,《社会稳定论》,《理论探讨》1991年第2期。
    [25]李笃武,《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
    [26]李传柱,《当代中国社会稳定,历史、挑战、对策》,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博士论文。
    [27]李玉林,《江泽民稳定思想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28]李爱国,《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稳定问题研究》,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硕士论文。
    [29]李承、杨超,《政治稳定视野中的利益关系分析》,《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
    [30]刘继同,《转型期的时候管理与社会稳定机制研究》 《湖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31]刘晓凯,《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变迁中的利益分化与政治稳定》,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
    [32]刘华安,《当代中国政治稳定机制研究》,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博士论文。
    [33]刘仁春,《论邓小平动态有序的稳定发展观》,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论文。
    [34]罗来武,《社会稳定的制度分析与政策建议》,《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年第1期。
    [35]陆冰,《底线公平,社会稳定的基本保障》,《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36]林忠耿,《论维护社会稳定》,《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1999年第2期。
    [37]梁丽萍,《现代社会宗教的政治参与及其对社会稳定的影响》,《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第2期。
    [38]马建中,《论现阶段影响我国政治稳定的社会心理问题》,《政治学研究》2003年第2期。
    [39]马振超,《政治稳定与政治发展的动态平衡分析》,《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0年9期。
    [40]秦国民,《社会转型期中国政治稳定的模式选择》,《郑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41]唐远华,《邓小平社会稳定思想研究》,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42]汤孝天,《维护社会稳定与提高执政能力》,《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43]唐杰,《论和谐社会的动态政治稳定》《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44]唐杰,《论政治稳定》,《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
    [45]皖河,《利益集团、改革路径与合法性问题》,《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2期。
    [46]王光森,《邓小平人民民主专政思想的历史考察》,《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47]王秋菊,《我国当前的贫富差距与社会稳定》,《辽宁大学学报》2005年第9期。
    [48]王素珍,《论和谐社会的构建与社会稳定的创新》,《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49]吴光芸,《和谐社会政治稳定与政治发展的重要途径》,《长白学刊》2007年第1期。
    [50]徐亚文等,《论民主政治程序化的理论基础》,《政治与法律》2004年第2期。
    [51]夏帆,《浅议社会稳定指标体系的构建》,《经济学研究》2005年第3期。
    [52]肖绍俊,《传统文化中的“仁”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许昌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53]肖翔、任敏,《论社会转型期执政党对社会的整合》,《边疆经济与发展》2007年第11期。
    [54]杨超,《政治稳定,现代释义与时代价值》,《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5期。
    [55]杨超,《新世纪影响政治稳定大局的因素》,《学习论坛》2004年第6期。
    [56]张忠贤,《稳定与发展的哲学思考》,郑州大学2000年硕士论文。
    [57]张勤,《论中国公民社会上发展与社会政治稳定》,《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第7期。
    [58]郑巴音,《经济全球化视角下我国政治稳定的实现》,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论文。
    [59]周小毛,《民主政治与社会稳定》,《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60]周小毛,《关于和谐稳定文化的段想》,《湖南日报》2007年1月4日。
    [61]周小毛,《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吉首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62]【美】Lipset, S. M.,1959. "Some Social Requisites of Democracy,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litical Legitimacy",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No.53.
    ①参见周小毛,《民主政治与社会稳定》,《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②参见周小毛,《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吉首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①路小昆:《论科学的社会稳定观与建立社会稳定的机制》,《理论观察》1997年第2期。
    ①龙太江:《论政治妥协——以价值为中心的分析》,第3-4页,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②《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第333页,1991年版。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第249页,1993年版。
    ④《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第211页,2002年版。
    ⑤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9年9月9日。
    ①于建嵘:《从刚性稳定到韧性稳定——关于中国社会秩序的一个分析框架》,《学习与探索》2009年第5期。
    ②付建明:《现代化中的社会稳定问题研究——以发展中国家为背景》,《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第6期。
    ③柳盛明:《社会稳定论》,《理论探讨》1991年第2期。
    ④田翠琴:《社会转型期的社会稳定与社会控制》,《理论学习与研究》1999年第3期。
    ⑤周小毛:《民主政治与社会稳定》,《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①周小毛:《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吉首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②李世敏:《民主与稳定:一个尚未停摆的秋千》,《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1期。
    ①汪信砚:《现代化与社会稳定关系的比较历史研究》,《江汉论坛》1999年第4期。
    ②仇立平、程福财:《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社会稳定及其问题》,《社会》2002年第12期。
    ③柳建文:《现代化进程中的适度社会动员与社会公平——影响发展中国家社会稳定的双重因素》,《理论与改革》2004年第6期。
    ①【英】汤因比,《文明社会史论》,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96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0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7页。
    ①《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要)》,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10页。
    ①【美】彼德·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70-77页。
    ①《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16页。
    ①【美】Lipset, S. M.,1959. "Some Social Requisites of Democracy: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litical Legitimacy",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No.53, pp.69-105.
    ②【英】卡尔·波普:《猜想与反驳》,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549页。
    ③【英】霍布斯,《利维坦》,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220页。
    ④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63、16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4页。
    ①【美】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35页。
    ①【奥】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三联出版社1997年版,第170页。
    ①【美】奥尔森,《国家兴衰探源》,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77-109页。
    ①黄炎培,《延安归来》,载《八十年来》,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年版,第148页。
    ①刘海峰,《科举制与科举学》,贵州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①亚里土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250页。
    ②亚当·斯密,《国富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①转引皖河,《利益集团、改革路径与合法性问题》,《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2期。
    ①转引自吴光芸,《和谐社会政治稳定与政治发展的重要途径》,《长白学刊》2007年第1期,白钢《论政治的合法性原理》,《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①【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页。
    ①【以色列】艾森斯塔德,《抗拒与变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页。
    ②【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73页。
    ①【美】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35-3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118页。
    ①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54页。
    ①亚当·斯密,《国富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页。
    ①【德】Heinrich Schurtz, Alters klassen und Maenner buende, Berlin:GReimer,1903.
    ②【美】彼德·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③【美】卡尔文斯等,《弗洛伊德心理学与西方文学》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①胡鞍钢:《国家重点建设》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1
    ①程立显,《让正义成为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人民网,2010-0427。
    ①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①【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49-50、51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42-243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4-14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①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页。
    ①邬东言,《印度谨慎融入全球化另一文明古国的可持续发展》,《南方周末》2005年12月15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