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耕地资源保护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耕地资源数量不断减少,耕地质量也呈下降态势。据国土资源部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1996-2006年全国耕地面积净减少了1.24亿亩,其中约有20%左右,即0.26亿亩为建设用地占用所致。至2006年10月底全国耕地保有量仅为18.27亿亩,并且仍以每年一百多万亩的速度在减少。在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处理好各种建设用地快速增长与严格保护耕地、保障粮食安全之间的关系问题,是确保城市化健康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之一。本文系统梳理了关于城市化与耕地资源保护的基本理论及相关研究文献,并在此基础上对城市化快速发展对土地资源利用与耕地资源保护的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严格的耕地资源保护制度及其实施效果,土地征用制度的沿革与现行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城镇体系建设与耕地资源保护之间的关系,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土地权益维护与耕地资源保护等问题展开了系统研究。
Since 1990’s China has speeded up urbanization. During this process, the scale of cultivated land has reduced continuously and the quality of cultivated land also presents a trend which drops unceasingly, so that the situation of cultivated land conservation becomes severer. One of the important reasons for the reduction and poor quality of cultivated land is that more and more cultivated land has been occupied by construction. In the future 20 to 30 years, the urbanization level will improve more, the town construction will speed up, and the influence of urbanization on cultivated land will appear further. According to the static effect of cultivated land use, some scholars considered that along with the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more cultivable land could be released from countryside; therefore, urbanization was a process to realize the land intensive use, which was helpful to cultivated land conservation. This article starts from the dynamic effect of cultivated land use, and considers that the urbanization in essence is a process of urban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income level increase. With the income improvement, the demand for construction land will increase, and the task of farming land protection will be tougher. Therefore, we can’t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urbanization on cultivated land too optimistically, and underestimate the austere situation of farming land conservation only according to the static effect of cultivated land use.
     The reduction and poor quality of cultivated land have aroused close attention to cultivated land conservation paid by the government, who has constituted the strictest farming protection systems in the world. Our farming land protection policy systems mainly include farming land property system, land use control system, construction land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system, management by objectives for dynamic equilibrium of the total cultivated land, etc. These above farming land protection systems provide necessary system guarantee for achieving the goal of cultivated land conservation, and have made certain progress in practice. But overall these systems haven’t fundamentally reversed the trend of reduction and poor quality of cultivated land. The greatest problem that affects farming land protection is illegal occupation impelled by local governments. The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system started in 1994 has caused local governments to form a‘multi-duties request and proxy relationship’kind of management structure, which caused a behavior tendency of achievements demonstration and‘growth supremacy’. Namely, the highest goal for the local governments is to pursue economic development, GDP scale and fiscal revenue increase. There’s an obvious conflict between above goals and cultivated land conservation, thus the local governments lack the enthusiasm to protect the cultivated land. Just because of this reason, the central authority and local governments have a serious non-cooperation gambling revolving the problem of cultivated land conservation. In order to carry out the strict farming land protection systems effectively, we must deepen the management structure reform and speed up the function transformation of local governments.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 policy, the legal framework of land confiscation system has been established gradually. But this system and the land increment income distribution mechanism based on it has many unreasonable places. For example, the procedure of land confiscation is not standard, the major part of land increment income are possessed by all levels of local governments and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and the compensation standard of land confiscation to farmers is excessively low. Therefore, it’s necessary to impel the reforms of land confiscation system and land increment income distribution mechanism. At present, there’s a popular viewpoint domestically on how to promote and speed up the reforms. It is said that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cultivated land and promote social justice, we should impel the marketability reform of land confiscation, reduce the range of land confiscation by the governments. That is to say, we should limit the range of land confiscation strictly within the frame of‘public interest’, and carry out the marketability reform regarding to the land circulation that are not involved in‘public interest’. While this article believes that the marketability reform of land confiscation and the reduction of the range of land confiscation by the governments are not helpful to the cultivated land conservation, which will also intensify the injustice between the farmers whose lands are confiscated and whose are not, as well as the social injustice caused by huge compensation standard difference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types of land confiscation. Therefore, the key to the land confiscation system reform is to take the cultivated land conservation and social justice and fair maintenance as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and establish the reasonable land increment income distribution mechanism. Namely, we should increase the compensation standard for farmers’land confiscation and innovate in the compensation mode, the whole or the majority of the land income should be managed by the central finance, which could be used specially in cultivated land conservation and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Urbanization is not only a process of population mobility from country to city, but also a process of cities system construction improvement. In a long time, our government has carried out the cities system construction strategy of giving priority to develop small cities, controlling the excessively expand of big cities.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reform and open policy, this kind of cities system construction strategy has contributed greatly to alleviate the pressures of employment, housing and public facilities in big cities, speed up the agricult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advance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However, along with the changes of all kind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conditions, the strategy of giving priority to develop small cities has exposed more and more problems. The most prominent problem is that small cities construction has caused serious waste of land resources and proliferation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he policy of controlling excessively expand of big cities hasn’t restrained the larger scale of city land occupation and increase of population inflow, and also caused the lack of supply of construction land in big cities. So that the land price and house price have climbed continuously in big cities, especially in developed economic areas, which directly restrict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This indicates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significant adjustment to the cities system construction strategy, in order to meet the double needs of urbanization and cultivated land conservation. Specifically, it has three aspects: First, to insist on the cities system construction direction of giving priority to develop large and medium-sized cities; Second, to speed up the urban agglomeration construction in high concentration of economy, population and urban areas. Third, the cities system construction in less-developed areas should be based on the existing central cities.
     To strengthen the cultivated land conservation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and cities system construction, we need not only to control the non-agriculture of cultivated land efficiently, to reduce the excessively expand of construction land and to raise th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land; but also to strengthen the protection to the farmers’land rights and interests and to enhance the enthusiasm to protect the cultivated land. Namel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ultivated land stably while ensuring the quantity and scale of cultivated land.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 policy, our government has gradually established a systematical protection system to farmers’land rights and interests, which mainly includes land use right, land circulation right, land right of inheritance, land income right and land increment income right. What we could not deny is that the above system and its practice still have many problems we could not neglect, which directly affects the enthusiasm of farmers to protect cultivated land and enhance the farming land qualit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productivity of farming land, we should further strengthen the maintenance of farmers’land rights and interests. The specific measures mainly include 4 aspects: First, to introduce the long-term land use right to relevant law stipulation; Second, to maintain the farmers’land circulation right and promote the reasonable mobility of land; Third, to strengthen the agriculture support policy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protect the farmers’land income; Forth, to reinforce the protection of farmer’s increment income.
引文
1 成 婧:“我国耕地资源流失的原因及耕地保护对策研究”,《山东国土资源》2006 年第 9 期,第39-43 页。
    2 王志敏、李立军:“2030 年中国粮食作物结构调整与安全布局研究”,《中国农业科技导刊》2002年第 6 期,第 16-22 页。
    3 田光进、庄大方、刘明亮:“近 10 年中国耕地资源时空变化特征”,《地球科学进展》2003 年第1 期,第 30-36 页。
    4“4 千万失地农民的不满”,《人民日报理论版》2004 年 2 月 3 日。
    5“中国 4000 万失地农民流荡城市”,《青年参考》2004 年 4 月 14 日。
    6 孙中和:“中国城市化基本内涵与动力机制研究”,《财经问题研究》2001 年第 11 期,第 38-43 页。
    7 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年,第 36-39 页。
    
    8 孙中和:“中国城市化基本内涵与动力机制研究”,《财经问题研究》2001 年第 11 期,第 38-43 页。
    9 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年,第 38 页。
    10 宋 戈:《中国城镇化过程中土地利用问题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 年,第 35-37 页。
    11 周一星:《城市地理学》,商务印书馆 1999 年,第 63-64 页。
    12 边振兴、王秋兵、刘兆胜、李立平:“城市化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及对策分析”,《21 世纪中国土地科学与经济社会发展》文集,中国土地学会 2003 年,第 129-133 页。
    13 于洪俊、宁越敏:《城市地理概论》,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3 年,第 41 页。
    14 [日]山鹿诚次著,朱德泽译:《城市地理学》,湖北教育出版社 1986 年,第 62-65 页。
    15 周一星:《城市地理学》,商务印书馆 1999 年,第 64-65 页。
    16 伊汉华、何 涛:“城市化水平的线性回归模型”,《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学报》1991 年第 4 期,第 24-28 页。
    17 李林杰、金 剑:“中国城市化水平预测的时间序列模型及其应用”,《中国人口科学》2005 年增刊,第 2-6 页。
    18 王远飞、张 超:“Logistic 模型参数估计与我国城市化水平预测”,《经济地理》1997 年第 4 期,第 8-13 页。
     19 周一星:《城市地理学》,商务印书馆 1999 年,第 134-136 页。
     20 周一星:《城市地理学》,商务印书馆 1999 年,第 94 页、第 136-137 页。
    21 李林杰、金 剑:“中国城市化水平预测的时间序列模型及其应用”,《中国人口科学》2005 年增刊,第 2-6 页。
    22 周一星:《城市地理学》,商务印书馆 1999 年,第 138-140 页。
    23 周一星:《城市地理学》,商务印书馆 1999 年,第 395 页。
    24 周 军:“中国城镇体系研究:综述与展望”,《城市问题》1995 年第 4 期,第 2-6 页。
    25 周一星:《城市地理学》,商务印书馆 1999 年,第 396-397 页。
     26 周一星:《城市地理学》,商务印书馆 1999 年,第 208-219 页。
    27 周一星:《城市地理学》,商务印书馆 1999 年,第 342-345 页。
    28 王发曾:“城镇体系分析实用方法与模型”,《城市问题》1990 年第 4-5 期,第 11-15 页。
    
    29 周一星:《城市地理学》,商务印书馆 1999 年,第 361-362 页。
    30 张宏斌、贾生华:“土地非农化调控机制分析”,《经济研究》2001 年第 12 期,第 50-54 页。
    31 曲福田、陈江龙、陈 雯:“农地非农化经济驱动机制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自然资源学报》2005 年第 2 期,第 231-241 页。
    32 曲福田、陈江龙、陈 雯:“农地非农化经济驱动机制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自然资源学报》2005 年第 2 期,第 231-241 页。
    33 梁进社:“中国建设用地省际分布的统计分析”,《地球科学进展》2002 年第 2 期,第 196-200页。
    34 曲福田、陈江龙、陈 雯:“农地非农化经济驱动机制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自然资源学报》2005 年第 2 期,第 233 页。
    35 刘懿光、徐海南、马才学:“耕地保护的经济杠杆”,《经济论坛》2004 年第 21 期,第 109-111 页。
    36 曲福田、陈江龙、陈 雯:“农地非农化经济驱动机制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自然资源学报》2005 年第 2 期,第 233 页。
    37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2004 年,第 382 页。
    38 邢建国:“公共产品的供给及其治理”,《学术学刊》2007 年第 8 期,第 74-77 页。
    39 王小映:“论土地利用规划的效率与公平”,《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3 年第 3 期,第 14-17 页。
    40 曲福田、吴丽梅:“经济增长与耕地非农化的库兹涅茨曲线假说及验证”,《资源科学》2004 年第 5 期,第 61-67 页。
    41 陈 杰:“城市化对我国土壤资源的影响:现状与问题”,《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论文集,2004 年,第 324-335 页。
    42 Nancy Hofmann, Giuseppe Filoso and Mike Schofield, The Loss of Dependable Agricultural Land in Canada, Rural and Small Town Canada Analysis Bulletin, Vol.6, No.1(January 2005).
    43 王运宝:“用数字说话:全国乱占滥用土地相关数据”,《决策咨询》2004 年第 10 期。
    44 严 岩、赵景柱、王延春、罗祺姗:“中国耕地资源损失驱动力分析”,《生态学杂志》2005 年第 7 期,第 817-822 页。
    45 [德]J.H.杜能:《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商务印书馆 1997 年,第 19-21 页、第 111页。
    46 [德]A.韦伯:《工业区位论》,商务印书馆 1997 年,第 37-45 页。
    47 周 诚:《土地经济学》,商务印书馆 2003 年,第 97-99 页。
    48 周起业:《西方生产布局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7 年,第 200-204 页。
    49 冯长春、杨志威:“欧美城市利用理论研究述评”,《国外城市规划》1998 年第 1 期,第 3-5 页。
    50 Geoffrey K. Turnbull, Revealed Preference and Location Choice,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41(1997): 358-376,转引自盛广恒:《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资源配置研究》,河海大学博士论文2005 年,第 5 页。
    51 冯长春、杨志威:“欧美城市利用理论研究述评”,《国外城市规划》1998 年第 1 期,第 3-5 页。
    52 Bardo J. W., Hartman J. J., Urban Sociology: a Systematic Introduction, Peacock, 1982,转引自:刘盛和等:“评析西方城市土地利用的理论研究”,《地理研究》2001 年第 1 期,第 111-112 页。
    53 盛广恒:《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资源配置研究》,河海大学博士论文 2005 年,第 5 页。
    54 马万利:“有价值的乌托邦——对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的一种认识”,《史学月刊》2003 年第 5期,第 104-111 页。
    55 Chakrabarty B. K., Urban Management and Optimizing Urban Development Models, Habitat International 22(1998):503-522,转引自盛广恒:《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资源配置研究》,河海大学博士论文 2005 年,第 12 页。
    56 William. C. Wheaton, Land Use and Density in Cities with Congestion,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43(1998): 258-272,转引自盛广恒:《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资源配置研究》,河海大学博士论文2005 年,第 12 页。
    57 蔡 竞:《可持续城市化发展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博士论文 2002 年,第 10 页。
    58 严 正:《中国城市发展问题报告》,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4 年。
    59 李宪文、林 培:“国内外耕地利用与保护的理论基础及其进展”,《地理科学进展》2001 年第 4期,第 305-312 页。
    60 Beek K J. Bennema J. Land Evaluation for Agricultural Land Use Planning: An Ecological Methodology, Department of Soil Science and Geology,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Wageningen, the Netherlands, 1972.,转引自李宪文、林 培:“国内外耕地利用与保护的理论基础及其进展”,《地理科学进展》2001 年第 4 期,第 305-312 页。
    61 Pieri C, Planning of Sustainable Land Management: the Hierarchy of User Needs. Geo-information for Sustainable Land Management, ISSS/ITC, Enschede, Netherlands , 1997.
    62 庞 英:《耕地利用效益及其区域差异——基于山东省的实证研究》,南京农业大学博士论文2006 年,第 12-13 页。
    63 Coughlin, Robert E. and John C. Keene et al, The Protection of Farmland: A Reference Guidebook for State and Local Government, National Agricultural Lands Study. Washington, D.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81.
    64 Jacobs, Harvey M, Ethics in Environmental Planning Practice: The Case of Agricultural Land Protection, in Planning Ethics: A Reader in Planning Theory, Practice and Education, S. Hendler, ed. New Brunswick, NJ: Center for Urban Policy Research, 1995, p154-173.
    65 这里的估算范围较大,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农用地直接转换为城市用地,估计为
    60-300 万亩/年,二是包括因土地退化、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因素引起的土地生产力下降等在内的非直接转换,估计为 300 万亩/年,三是城市发展规划用地,估计为 300 万/亩。
    66 Leon Kolankiewicz and Roy Beck, Weighing Sprawl Factors in Large U.S. Cities, Analysis of U.S. Bureau of the Census Data on the 100 Largest Urbanized Areas of the United States, 2001.
    67 Nancy Hofmann, Giuseppe Filoso and Mike Schofield, The Loss of Dependable Agricultural Land in Canada, Rural and Small Town Canada Analysis Bulletin, 2005, 21(6), p3-16.
    68 吴先华:“耕地非农化研究综述”,《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 年第 1 期,第 51-56 页。
    69 LEE L., Factors Affecting Land Use Change at the Urban-Rural Frings, Growth and Change, 1979,10(4), p25-31.,转引自吴先华:“耕地非农化研究综述”,《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 年第 1期,第 51-56 页。
    70 姜爱林:“外国学者对土地政策的研究述评”,《中国软科学》2000 年第 2 期,第 18-21 页。
    71 Jacobs, Harvey M, The International Dimension of Farmland Protection: Lesson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from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41st Annual Meeting of the Association of Collegiate Schools of Planning, Chicago, Illinois, 1999, 10.
    72 Drake, J. The Non-Market Value of the Swedish Agricultural Landscape, European Review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19(3), p351-364.
    73 张宏斌:《土地非农化机制研究》,浙江大学博士论文 2001 年,第 31 页。
    74 [美]莱斯特·布朗:“谁来养活中国”,《中国农村经济》1995 年第 4 期,第 42-48 页。
    75 Hertsgaard, Mark, Our Real China Problem, The Atlantic Monthly 280(5), p97-114.
    76 XIAOBO ZHANG, TIMOTHY D.MOUNT, and RICHARD N.BOISVERT,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and Land Use in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Economic and Business Studies, 2004(2), p207-224.
    77 SKINNER M W, KUHN R G,JOSEPH A E. Agricultural Land Protection in China: A Case Study of Local Governance in Zhejiang Province, Land Use Policy, 2001,18(2), p329-340.
    78 陈利项:“我国近年来耕地资源动态变化的区域特征及对策分析”,《自然资源》1996 年第 5 期,第 1-8 页。
    79 封志明、刘宝勤、杨艳昭:“中国耕地资源数量变化的趋势分析与数据重建:1949-2003”,《自然资源学报》2005 年第 1 期,第 35-44 页。
    80 朱晓华、张金善:“中国耕地资源动态变化剖析”,《国土资源管理》2005 年第 4 期,第 4-8 页。
    81 张凤荣等:“中国耕地的数量与质量变化分析”,《资源科学》1998 年第 5 期,第 32-39 页。
    82 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课题组:《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第 14-16 页。
    83 贾绍风等:“我国耕地变化趋势与对策再探讨”,《地理科学进展》1997 年第 1 期,第 24-30 页。
    84 严 岩等:“中国耕地资源损失驱动力分析”,《生态学杂志》2005 年第 7 期,第 817-822 页。
    85 石晓平、曲福田:“土地资源利用与城市化进程制度选择研究”,《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 年第 4 期,第 26-31 页。
    86 曲福田、冯淑怡、俞 红:“土地价格及分配关系与农地非农化经济机制研究”,《中国农村经济》2001 年第 12 期,第 54-60 页。
    87 张安录、毛 泓:“农地城市流转:途径、方式及特征”,《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0 年第 2 期,第 17-22 页。
    88 张 飞、曲福田:“地方政府之间的资本竞争与土地市场秩序”,《广东土地科学》2005 年第 4期,第 29-33 页。
    89 谈明洪、吕昌河:“城市用地扩展与耕地保护”,《自然资源学报》2005 年第 1 期,第 52-58 页。
    90 谭 荣、曲福田、郭忠兴:“中国耕地非农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地区差异分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 年第 3 期,第 277-281 页。
    91 陈利项:“我国近年来耕地资源动态变化的区域特征及对策分析”,《自然资源》1996 年第 5 期,第 1-8 页。
    92 朱晓华、张金善:“中国耕地资源动态变化剖析”,《国土资源管理》2005 年第 4 期,第 4-8 页。
    93 严 岩等:“中国耕地资源损失驱动力分析”,《生态学杂志》2005 年第 7 期,第 817-822 页。
    94 王 群:“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持续利用问题”,《中国土地科学》2003 年第 2 期,第 48-52页。
    95 宋 戈、吴次芳、王 杨:“城镇化发展与耕地保护关系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06 年第 1期,第 64-68 页。
    96 郝寿义、成起宏:“上海等城市的竞争力与城市建设关系的研究”,《南开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 1 期,第 41-49 页。
    97 王 梅、曲福田:“基于变异率的中国 50 多年耕地变化动因分析”,《资源科学》2005 年第 2 期,第 39-44 页。
    98 朱德举、刘秀华:“我国农地保护制度问题分析”,《中国土地》1998 年第 8 期,第 28-30 页。
    99 曲福田、冯淑怡、俞 红:“土地价格及分配关系与农地非农化经济机制研究”,《中国农村经济》2001 年第 12 期,第 54-60 页。
    100 张宏斌、贾生华:“土地非农化调控机制分析”,《经济研究》2001 年第 12 期,第 50-54 页。
    101 曲福田、陈江龙、陈 雯:“农地非农化经济驱动机制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自然资源学报》2005 年第 2 期,第 231-241 页。
    102 韩 俊:“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建设三题”,《管理世界》1999 年第 3 期,第 184-195 页。
    103 张红宇、刘 玫、王 晖:“中国土地使用制度变迁:阶段性、多样性与政策调整(一、二)”,《农业经济问题》2002 年第 2 期,第 12-20 页;2002 年第 3 期,第 17-23 页。
    104 钱忠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产权残缺与市场流转困境:理论与政策分析”,《管理世界》2002年第 6 期,第 35-45 页。
    105 姚 洋:“中国农地制度与农村社会保障”,《中国社会科学》2000 年第 2 期,第 54-66 页。
    106 姚 洋:“集体决策下的诱导性制度变迁——中国农村地权稳定性演化的实证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00 年第 2 期,第 11-19 页。
    107 贺振华:“长期投资、土地数量与农户的土地制度偏好”,《农业经济研究》2006 年第 2 期,第61-67 页。
    108 张红宇:“中国农地调整与使用权流转:几点评论”,《管理世界》2002 年第 5 期,第 76-87 页。
    109 陈锡文:“关于我国农村的村民自治制度和土地制度的几个问题”,《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1年第 5 期,第 13-19 页。
    110 张照新、张海阳:“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综述”,《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 年第 2 期,第 57-61 页。
    111 陶 然、徐志刚:“城市化、农地制度与迁移人口社会保障”,《经济研究》2005 年第 12 期,第 45-56 页。
    112 姚 洋:“中国农地制度与农村社会保障”,《中国社会科学》2000 年第 2 期,第 54-66 页。
    113 姚 洋:《土地、制度和农业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第 143 页。
    114 李 忠:“城镇化和土地制度问题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05 年第 48 期,第 15-25 页。
    115 姚 洋:“农地制度与农业绩效的实证研究”,《中国农村观察》1998 年第 6 期,第 1-10 页。
    116 贺振华:“外部机会、土地制度与长期投资”,《经济科学》2005 年第 3 期,第 5-14 页。
    117 俞 海、黄季焜、Scott Rozelle,Loren Brandt、张林秀等:“地权稳定性、土地流转与农地资源持续利用”,《经济研究》2003 年第 9 期,第 82-91 页。
    118 张慧芳:《土地征用问题研究——基于效率与公平框架下的解释与制度设计》,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年,第 24-37 页、第 180-198 页、第 203-207 页。
    119 钱忠好:“土地征用:均衡与非均衡——对现行中国土地征用制度的经济分析”,《管理世界》2004 年第 12 期,第 50-59 页。
    120 谭 荣、曲福田、吴丽梅:“我国农地征用的经济学分析:一个理论框架”,《农业经济问题》2004 年第 10 期,第 41-44 页。
    121 张慧芳:《土地征用问题研究——基于效率与公平框架下的解释与制度设计》,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年,第 24-37 页、第 180-198 页、第 203-207 页。
    122 黄祖辉、汪 晖:“非公共利益性质的征地行为与土地发展权补偿”,《经济研究》2002 年第 5期,第 66-71 页。
    123 陈江龙、曲福田:“土地征用的理论分析及我国征地制度改革”,《江苏社会科学》2002 年第 2期,第 55-59 页。
    124 钱忠好、曲福田:“中国土地征用制度:反思与改革”,《中国土地科学》2004 年第 5 期,第 5-11页。
    125 蔡运龙、霍雅勤:“耕地非农化的供给驱动”,《中国土地》2002 年第 7 期,第 20-22 页。
    126 钱忠好、曲福田:“中国土地征用制度:反思与改革”,《中国土地科学》2004 年第 5 期,第 5-11页。
    127 周其仁:“中国农村改革:国家与所有权关系的变化”,《管理世界》1995 年第 3-4 期,第 28-40页、第 23-31 页。
    128 王小映:“全面保护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中国农村经济》2003 年第 10 期,第 9-16 页。
    129 钱忠好、曲福田:“规范政府土地征用行为,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中国农村经济》2004年第 12 期,第 4-9 页。
    130 刘书楷:“国外与台湾地区土地使用管制和农地保护的经验”,《中国土地科学》1998 年第 6 期,第 46-49 页。
    131 张安录、杨钢桥:“美国城市化过程中农地城市流转与农地保护”,《中国农村经济》1998 年第11 期,第 74-80 页。
    132 钱忠好:“耕地保护的行动逻辑及其经济分析”,《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 年第 1 期,第 32-37 页。
    133 部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调研组:“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建设的调研报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及有关政策执行情况的调研报告”、“当前经济建设中的若干新情况与土地利用管理及耕地保护政策调研报告”,《国土资源通讯》2002 年第 11-12 期,第 46-51、30-36、37-43 页。
    134 王万茂、余庆年、赵登辉:“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实施途径构想”,《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年第 3 期,第 62-67 页。
    135 张凤荣:“重在保持耕地生产能力——对新形势下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理解”,《中国土地》2003年第 7 期,第 13-15 页。
    136 刘书楷:“论土地使用管制——土地用途管制和耕地保护与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国土地科学》1997 年第 6 期,第 10-14 页。
    137 沈守愚:“浅议土地用途管制的有关法律问题”,《中国土地》1998 年第 1 期,第 27-29 页。
    138 王万茂:“土地用途管制的实施及其效益的理性分析”,《中国土地科学》1999 年第 3 期,第 9-12页。
    139 翟文侠、黄贤金:“我国耕地保护政策运行效果分析”,《中国土地科学》2003 年第 2 期,第 8-13页。
    40 该数据是 1949-1958 年的平均城市化弹性,来源于白南生:“中国的城市化”,《管理世界》2003年第 11 期,第 78-87 页。
     141 在没有注明的情况下,1978 年前城镇人口年均增长率、城市化率等城市化水平相关数据,均是根据许涤新:《当代中国的人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年,第 493 页相关数据整理、计算所得。
    143 白南生:“中国的城市化”,《管理世界》2003 年第 11 期,第 78-87 页。
    144 白南生:“中国的城市化”,《管理世界》2003 年第 11 期,第 78-87 页。
    145 陆大道等:《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科学出版社 2003 年,第 202 页。
    146 朱守银:“中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改革问题研究”,《中国农村观察》2000 年第 6 期,第 2-24 页。
    147 白南生:“中国的城市化”,《管理世界》2003 年第 11 期,第 78-87 页。
    148 在没有注明的情况下,1979 年以后城镇人口年均增长率、城市化率等城市化水平相关数据,均是根据武力:“1978-2000 年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2002 年第 3 期,第 78页数据整理及计算所得。
    149 国家发展研究中心“十五”计划研究课题组:“‘十五’期间宏观经济改革取向”,《经济工作者学习资料》2000 年第 41 期,第 42-46 页。
    150 陈良文、杨开忠、吴 姣:“中国城市体系演化的实证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07 年第 1 期,第 81-88 页。
    151 陈良文、杨开忠、吴 姣:“中国城市体系演化的实证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07 年第 1 期,第 81-88 页。
    
    152 陆大道等:《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科学出版社 2003 年,第 194 页。
    153 许学强、周一星:《城市地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年,第 16-28 页。
    154 刘盛和、蒋 芳、张 擎:“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协调发展对策”,《人口研究》2007年第 5 期,第 7-19 页。
    155 顾朝林:《中国城镇体系——历史、现状、展望》,商务印书馆 1992 年,第 201-220 页。
    156 陆大道等:《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科学出版社 2003 年,第 208 页。
    157 杨国安、甘国辉:“中国城镇体系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变化”,《地球信息科学》2004 年第 3 期,第 12-18 页。
    158 代合治、陈秀洁:“世纪之交中国城市体系的结构变动与特征”,《人文地理》2004 年第 6 期,第 49-52 页。
    159 “中国三大都市圈创 GDP 三分之一强”,《联合早报》2005 年 8 月 31 日。
    160 王乃静:“国外城市群的发展模式及经验新探”,《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 年第 2 期,第 83 -84 页。
    161 肖金成、袁 朱:“中国将形成十大城市群”,《中国经济时报》2007 年 3 月 29 日,第 5 版。
    162 张凤荣、薛永森、鞠正山、曾 磊:“中国耕地的数量与质量变化分析”,《资源科学》1998 年第 5 期,第 32-39 页。
    163 国土资源部与国家统计局、农业部《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对耕地数量变化结构的分类不同。国土资源部的分类比较全面,1996 年以前的分类主要包括三类:一是三项建设(包括国家建设、集体建设和农村个人建房)用地;二是农业结构调整(包括改园、改林、改牧和改鱼塘)占地;三是灾害毁地,1996 年以后从农业结构调整中分离出生态退耕的数据。国家统计局的分类没有后两项,农业部的分类则缺少灾毁耕地数量及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缺少园地和鱼塘占地的数据。转引自陈百明、李世顺:“中国耕地数量下降之剖析:1986-1995 年”,《地理科学进展》1998 年第 3 期,第 43-50 页。
     164 该部分所涉及的耕地面积数据均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新中国五十年农业统计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0 年;国土资源部:《中国国土资源公报》,1997-2006 年。
     165 陈百明、李世顺:“中国耕地数量下降之剖析:1986-1995 年”,《地理科学进展》1998 年第 3期,第 43-50 页。
     166 严 岩、赵景柱、王延春、罗祺姗:“中国耕地资源损失驱动力分析”,《生态学杂志》2005 年第 7 期,第 817-822 页。
    167 耕地问题专题调研组:“我国耕地保护面临的严峻形势和政策性建议”,《中国土地科学》1997年第 1 期,第 2-8 页。
    168 张士功:“中国耕地资源的基本态势及其近年来数量变化研究”,《中国农学通报》2005 年第 6期,第 374-378 页。
    169 陈利根:《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研究》,南京农业大学博士论文 2000 年,第 14-15 页。
    170 谭 峻、戴银萍:“基本农田保护政策调研与评价”,《国土资源》2003 年第 8 期,第 34-35 页。
    171 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课题组:《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概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第 14-16 页。
    172 陈利根:《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研究》,南京农业大学博士论文 2000 年,第 29 页。
    173 张士功:“1949 年我国耕地资源的时空变化研究”,《科技导报》2006 年第 4 期,第 83-85 页。
    174 “耕地质量逐年下降 湖南耕地 30 多年就将开垦殆尽”[EB/OL],国土资源部网站:http://www.mlr.gov.cn/pub/gtzyb/gtzygl/tdzy/gdbh/t20050519_67829.htm.
    175 培 强:“国土荒漠化威胁在迫近”,《光明日报》1997 年 6 月 2 日。
    176 张士功:“中国耕地资源的基本态势及其近年来数量变化研究”,《中国农学通报》2005 年第 6期,第 374-378 页。
    177 朱晓华、杨秀春:“中国耕地资源的动态变化及持续利用”,《中国科技论坛》2000 年第 4 期,第 63-66 页。
    178 李辉霞、陈国阶、何晓蓉:“现阶段我国耕地变化趋势及其驱动力分析”,《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 年第 3 期,第 98-101 页。
    179 朱晓华、杨秀春:“中国耕地资源的动态变化及持续利用”,《中国科技论坛》2000 年第 4 期,第 63-66 页。
    180 李东凯:“土地质量降低将威胁粮食安全”,《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 年 3 月 13 日,第 2 版。
    181 朱晓华、杨秀春:“中国耕地资源的动态变化及持续利用”,《中国科技论坛》2000 年第 4 期,第 63-66 页。
    182 张先锋、程 瑶、李敦瑞:“我国耕地保护的约束条件分析与政策取向”,《科学?经济?社会》2005 年第 3 期,第 34-37 页。
    183 张士功:《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2005 年,第 64-65 页。
    184 朱晓华、杨秀春:“中国耕地资源的动态变化及持续利用”,《中国科技论坛》2000 年第 4 期,第 63-66 页。
    185“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启动预算 10 亿元 2008 年完成”,《人民日报》2006 年 7 月 19 日,第2 版。
    186 李辉霞、陈国阶、何晓蓉:“现阶段我国耕地变化趋势及其驱动力分析”,《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 年第 3 期,第 98-101 页。
    187 陈利根:《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研究》,南京农业大学博士论文 2000 年,第 31 页。
    188 耕地问题专题调研组:“我国耕地保护面临的严峻形势和政策性建议”,《中国土地科学》1997年第 1 期,第 2-8 页。
    189 钱紫华、毛蒋兴:“1990 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述评”,《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医学版)》2005 年第 1 期,第 37-45 页。
    190 厉 伟:《城市化进程与土地持续利用》,南京农业大学博士论文 2002 年,第 62-63、14-16 页。
    191 史育龙:“我国城市化进程对土地资源影响程度的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 年第4 期,第 45-49 页。
    192 盛 洪等:“土地产权与交易的变革空间”,《21 世纪经济报道》2007 年 10 月 27 日,第 4 版。
    193 宋 戈:“城镇化发展与耕地保护关系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06 年第 1 期,第 64-67 页。
    194 厉 伟:《城市化进程与土地持续利用》,南京农业大学博士论文 2002 年,第 50 页。
    195 厉 伟:《城市化进程与土地持续利用》,南京农业大学博士论文 2002 年,第 50-52 页。
    196 张宏斌:《土地非农化机制研究》,浙江大学博士论文 2001 年,第 25 页。
    197 宋 戈:“城镇化发展与耕地保护关系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06 年第 1 期,第 64-67 页。
    198 谈明洪、吕昌河:“城市用地扩展与耕地保护”,《自然资源学报》2005 年第 1 期,第 52-58 页。
    199 孙海兵、张安录:“农地外部效益内在化与农地城市流转控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年第 1 期,第 83-87 页。
    200 吴正红、叶剑平:“城乡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路径选择”,《城市问题》2007 年第 5 期,第60-64 页。
    201 高艳梅、曲福田:“耕地保护制约条件下建设用地供给机制优化的途径选择”,《广东土地科学》2005 年第 6 期,第 22-26 页。
    202 陈 杰:“城市化对我国土壤资源的影响:现状与问题”,《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论文集 2004 年,第 324-335 页。
    203 谈明洪、吕昌河:“城市用地扩展与耕地保护”,《自然资源学报》2005 年第 1 期,第 52-58 页。
    204 Nancy Hofmann, Giuseppe Filoso and Mike Schofield, The Loss of Dependable Agricultural Land in Canada, Rural and Small Town Canada Analysis Bulletin, Vol.6, No.1(January 2005).
    205 Leon Kolankiewicz and Roy Beck, Weighing Sprawl Factors in Large U.S. Cities, Analysis of U.S. Bureau of the Census Data on the 100 Largest Urbanized Areas of the United States, 2001.
    207 刘维新:“我提出‘三个归并’的背景与依据”,《中国土地》2004 年第 11 期,第 20-22 页。
    208 谈明洪、吕昌河:“城市用地扩展与耕地保护”,《自然资源学报》2005 年第 1 期,第 52-58 页。
    209 Leon Kolankiewicz and Roy Beck, Weighing Sprawl Factors in Large U.S. Cities, Analysis of U.S. Bureau of the Census Data on the 100 Largest Urbanized Areas of the United States, 2001.
    210 刘文甲:“诊治非健康与不合理用地”,《建设科技》2006 年第 9 期,第 26-27 页。
    211 宋 戈:《中国城镇化过程中土地利用问题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 年,第 94 页。
    212 Gardner, Gray. 1996. Shrinking Fields: Cropland Loss in a World of Eight Billion. Worldwatch Paper
    131. Washington, D.C.: Worldwatch Institute.
    213 Nancy Hofmann, Giuseppe Filoso and Mike Schofield, The Loss of Dependable Agricultural Land in Canada, Rural and Small Town Canada Analysis Bulletin, Vol.6, No.1(January 2005).
    214 张安录、杨钢桥:“美国城市化过程中农地城市流转与农地保护”,《中国农村经济》1998 年第1 期,第 74-80 页。
    215 陈 杰:“城市化对我国土壤资源的影响:现状与问题”,《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论文集,2004 年,第 329 页。
    216 林 培:《中国耕地资源与可持续发展》,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 年,第 172-177 页。
    217 陈 杰:“城市化对我国土壤资源的影响:现状与问题”,《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论文集,2004 年,第 324-335 页。
     218 张士功:“中国耕地资源的基本态势及其近年来数量变化研究”,《中国农学通报》2005 年第 6期,第 374-378 页。
     219 李辉霞、陈国阶、何晓蓉:“现阶段我国耕地变化趋势及其驱动力分析”,《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 年第 3 期,第 98-101 页。
     220 王玉琼:“耕地保护与政府职能的相关性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4 年第 4 期,第 57-61 页。
     221 陈利根:《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研究》,南京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0 年,第 184-185 页。
     222 夏 珺:“国土资源部采取 5 项措施 提高建设用地审批‘门槛’”,《人民日报》2006 年 9 月27 日,第 6 版。
    223 王永红:“116 个国家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确定”,《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 年 11 月 24 日,第 1 版。
    224 陨文聚:“土地整理:耕地保护新任务”,《经济日报》2007 年 1 月 11 日,第 11 版。
    225 樊 闽:“中国土地整理事业发展的回顾与展望”,《农业工程学报》2006 年第 10 期,第 246-251页。
     226 翟文侠、黄金贤:“我国耕地保护政策运行效果分析”,《中国土地科学》2003 年第 2 期,第 8-13页。
    227 郭 琳、严金明:“中国建设占用耕地与经济增长的退耦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年第 5 期,第 48-53 页。
     228 王晓华:“耕地使用‘占优补劣’问题明显”,《经济参考报》2004 年 2 月 25 日。
    229 李彦芳等:“耕地保护面临的严峻挑战——谈耕地隐性流失”,《土壤》2004 年第 3 期,第 10-13页。
    230 陈佑启:“我国耕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农业工程学报》2000 年第 6 期,第 29-32页。
    231 田光进、周全斌、赵晓丽等:“中国新开垦耕地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生态背景研究”,《资源科学》2002 年第 5 期,第 1-6 页。
    232 谭永忠、吴次芳、王庆日、周炼清、严 栋:“‘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驱动下中国的耕地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自然资源学报》2005 年第 5 期,第 727-734 页。
    233 刘纪远、刘明亮、庄大方等,“中国近期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格局分析”,《中国科学 D 辑》2002年第 12 期,第 1031-1040 页。
    234 张凤荣、张晋科、张 迪、吴初国、徐 艳:“1996-2004 年中国耕地的粮食生产能力变化研究”,《中国土地科学》2006 年第 2 期,第 8-14 页。
     235 许 坚:“健康城市化与城市土地利用”,《中国土地科学》2005 年第 4 期,第 62-64 页。
    236 陈江龙、曲福田、陈 雯:“农地非农化效率的空间差异及其对土地利用政策调整的启示”,《管理世界》2004 年第 8 期,第 37-42 页。
    237 钱忠好:“中国农地保护:理论与政策分析”,《管理世界》2003 年第 10 期,第 60-70 页。
    238 张安录:“可转移发展权与农地城市流转控制”,《中国农村观察》2000 年第 2 期,第 20-25 页。
    239 国土资源部:“加强土地管理 严把土地供应闸门”,《人民日报》2006 年 8 月 7 日,第 2 版。
    240 王健生:“土地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加大”,《中国改革报》2004 年 3 月 25 日,第 1 版。
    241 新华社:“土地违法刑责追究风险只有 0.1%”,《农村·农业·农民》(B 版)2007 年第 7 期,第 13 页。
    242 陈江龙、曲福田、陈 雯:“农地非农化效率的空间差异及其对土地利用政策调整的启示”,《管理世界》2004 年第 8 期,第 37-42 页。
    
    243 钱忠好:“中国农地保护:理论与政策分析”,《管理世界》2003 年第 10 期,第 60-70 页。
    244 蔡运龙:“中国农村转型与耕地保护机制”,《地理科学》2001 年第 1 期,第 1-6 页。
    245 毕宝德:《土地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第 99-122 页。
    246 王玉琼:“耕地保护与政府职能的相关性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4 年第 4 期,第 57-61 页。
    247 钱文荣:“试论我国农地利用及保护中的市场缺陷与政府不足”,《浙江社会科学》2000 年第 5期,第 141-145 页。
    248 钱文荣:“试论我国农地利用及保护中的市场缺陷与政府不足”,《浙江社会科学》2000 年第 5期,第 141-145 页。
    249 王玉琼:“耕地保护与政府职能的相关性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4 年第 4 期,第 57-61 页。
    250 曲福田、陈江龙、陈 雯:“农地非农化经济驱动机制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自然资源学报》2005 年第 2 期,第 231-241 页。
     251 吴 昊:“地方政府治理结构改革与职能转变——从经济学视角展开的分析”,《学习与探索》2006 年第 6 期,第 196-199 页。
     252 吴 昊:“地方政府治理结构改革与职能转变——从经济学视角展开的分析”,《学习与探索》2006 年第 6 期,第 196-199 页。
     253 李边疆、王万茂:“地方政府的博弈行为与耕地保护——一个基于公共物品私人供给模型的分析框架”,《中国软科学》2006 年第 4 期,第 39-45 页。
    254“财政 VS 地方政府 中国土地现状第一手实证报告 2”,《财经》2006 年 2 月 28 日。http://www.rl-consult.com/html/ziliao/ziliao7/686.html
    255 吴次芳、谭永忠:“制度缺陷与耕地保护”,《中国农村经济》2002 年第 7 期,第 69-73 页。
    256“财政 VS 地方政府 中国土地现状第一手实证报告 2”,《财经》2006 年 2 月 28 日。http://www.rl-consult.com/html/ziliao/ziliao7/686.html
    257 吴 昊:“地方政府治理结构改革与职能转变——从经济学视角展开的分析”,《学习与探索》2006 年第 6 期,第 196-199 页。
    258 马 欣、钟太洋、谌 明:“耕地保护中的委托—代理问题及其治理”,《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年第 1 期,第 33-36 页。
    259 钱忠好:“中国农地保护:理论与政策分析”,《管理世界》2003 年第 10 期,第 60-70 页。
    260 张 飞、曲福田:“地方政府之间的资本竞争与土地市场秩序”,《广东土地科学》2005 年第 4期,第 29-33 页。
    261 申其辉:“地方政府的道德风险与征地制度的重大缺陷”,《经济经纬》2007 年第 3 期,第 106-109 页。
    262 杜新波、孙习稳:“城市土地增值原理与收益分配分析”,《中国房地产》2003 年第 8 期,第 38-41 页。
    263 周 诚:“再论我国农地征收的合理补偿”,《中国经济时报》2005 年 10 月 17 日,第 5 版。
    264 罗 丹、严瑞珍、陈 洁:“不同农村土地非农化模式的利益分配机制比较研究”,《管理世界》2004 年第 9 期,第 87-96 页。
    265 马贤磊、曲福田:“经济转型期土地征收增值收益形成机理及其分配”,《中国土地科学》2006年第 5 期,第 2-6 页。
    266 张宏斌、贾生华:“土地非农化调控机制分析”,《经济研究》2001 年第 12 期,第 50-54 页。
    267 罗 丹、严瑞珍、陈 洁:“不同农村土地非农化模式的利益分配机制比较研究”,《管理世界》2004 年第 9 期,第 87-96 页。
    268 杜新波、孙习稳:“城市土地增值原理与收益分配分析”,《中国房地产》2003 年第 8 期,第 38-41 页。
    269 马贤磊、曲福田:“经济转型期土地征收增值收益形成机理及其分配”,《中国土地科学》2006年第 5 期,第 2-6 页。
    270 许 坚:“健康城市化与城市土地利用”,《中国土地科学》2005 年第 4 期,第 62-64 页。
     271 从理论上讲,“征用”本身仅指使用权暂时性有偿让渡,并不包含所有权的转移,而“征收”则指包括使用权在内的所有权的强制性有偿转移。如果根据 1999 年《辞海》的解释,则为:征用是指国家依法将土地或其他生产资料收作公用的措施;征收是指国家按税法将赋税等收取解入国库,或指国家依法将土地或其他生产资料收归国有的措施。转引自张慧芳:《土地征用问题研究——基于效率与公平框架下的解释与制度设计》,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5 年,第 36 页。
    272 下文有关土地增值收益分配部分的内容是根据王小映等(2006)文章整理。参见王小映、贺明玉、高 永:“我国农地转用中的土地收益分配实证研究——基于昆山、桐城、新都三地的抽样调查分析”,《管理世界》2006 年第 5 期,第 62-69 页。
     273 这里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及其分配比例,是 2004 年以前政策的规定。自 2007 年 1月 1 日起,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在原有基础上提高 1 倍,地方分成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全额纳入省级国库(七成),市、县不再参与分成,中央分成部分(三成),按照基本农田面积和国家确定的土地开发整理重点任务分配给地方,专项用于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土地整理和耕地开发。
    274 美国农村发展研究所:“征地制度改革与农民土地权利”,《中国农民权益保护》,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4 年,第 421 页。
    275 汪 晖:“城乡结合部的土地征用:征用权与征地补偿”,《中国农村经济》2002 年第 2 期,第40-46 页。
    276 刘 丽、王正立:“世界主要国家的土地征用补偿原则”,《国土资源情报》2004 年第 1 期,第1-5 页。
    277 王小映、贺明玉、高 永:“我国农地转用中的土地收益分配实证研究——基于昆山、桐城、新都三地的抽样调查分析”,《管理世界》2006 年第 5 期,第 62-69 页。
    278 张良悦:“地方政府土地征用中的非市场化行为分析”,《农村经济》2007 年第 3 期,第 28-31页。
    279 陈锡文:“关于我国农村的村民自治制度和土地制度的几个问题”,《经济社会体制改革》2001年第 5 期,第 13-19 页。
     280 孟祥舟、黄成林:“征用征收双轨并行——实行土地征用补偿新机制的思考”,《中国国土资源报》2004 年 2 月 5 日,第 T00 版。
    281 钱钟好:“土地征用:均衡与非均衡——对现行中国土地征用制度的经济分析”,《管理世界》2004 年第 12 期,第 50-59 页。
    282 国土资源部征地制度改革研究课题组:“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征地制度”,《红旗文稿》2004 年第 3 期,第 5-9 页。
    283 国土资源部征地制度改革研究课题组:“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征地制度”,《红旗文稿》2004 年第 3 期,第 5-9 页。
    284 邵绘春:“土地财政的风险与对策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07 年第 3 期,第 246-248 页。
    285 国土资源部征地制度改革研究课题组:“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征地制度”,《红旗文稿》2004 年第 3 期,第 5-9 页。
    286 魏建斌:“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原则”,《农业经济》2005 年第 3 期,第 11-12 页。
    287 孙海兵、张安录:“农地外部效益内在化与农地城市流转控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年第 1 期,第 83-87 页。
    288 王世玲:“4 万亿支农资金的四个层次”,《21 世纪经济报道》2006 年 2 月 24 日。
    
    289 唐 敏:“土地出让金纳入预算管理的深意”,《瞭望》新闻周刊 2006 年 10 月 30 日。
    290 唐 敏:“土地出让金纳入预算管理的深意”,《瞭望》新闻周刊 2006 年 10 月 30 日。
    291 费孝通:《小城镇,大问题》,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第 8 页。
    292 费孝通:《费孝通论小城镇建设》,群言出版社 2000 年,第 79-121 页。
    293 国 风:“中国农村工业化和劳动力转移的道路选择——论我国的小城镇建设”,《管理世界》1998 年第 6 期,第 197-201 页。
    294 邹农俭:“小城镇与城市化战略”,《城市研究》1999 年第 3 期,第 4-7 页。
    295 王远征:“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和障碍”,《战略与管理》2001 年第 1 期,第 31-37 页。
    296 温铁军:“中国的城镇化道路与相关制度问题”,《开放导报》2000 年第 5 期,第 21-23 页。
    297 吴道文:“中国城市化道路理论评述”,《人口与经济》1992 年第 3 期,第 55-58 页。
    298 温铁军:“中国的城镇化道路与相关制度问题”,《开放导报》2000 年第 5 期,第 21-23 页。
    299 崔传义:“我国小城镇的产业、企业特点与转移就业潜力”,《小城镇建设》2001 年第 12 期,第 20-23 页。
    300 郑晓章、彭云辉:“对小城镇热潮的几点思考”,《理论前沿》1997 年第 5 期,第 14-16 页。
    301 李富田:“小城镇:是农民的乐土吗?”,《农村经济》2003 年第 12 期,第 84-85 页。
    302 冯兰瑞:“城镇化何如城市化”,《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1 年第 4 期,第 6-10 页。
    303 顾益康、黄祖辉、徐 加:“对乡镇企业—小城镇道路的历史评判——兼论中国农村城市化道路问题”,《农业经济问题》1989 年第 3 期,第 11-16 页。
    304 胡兆量:“大城市的超前发展及对策”,《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 年第 5 期,第 116-120 页。
    305 王 元:“充分发挥大城市优势”,《社会调查与研究》1985 年第 2 期,第 15-19 页。
    306 高佩义:《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1 年,第 180-195 页;于晓明:“对中国城市化道路几个问题的思考”,《城市问题》1999 年第 5 期,第 12-16 页。
    307 饶会林:“试论城市规模效益”,《中国社会科学》1989 年第 4 期,第 10-13 页;饶会林、丛 屹:“再谈城市规模效益问题”,《财经问题研究》1999 年第 10 期,第 56-58 页。
    308 王小鲁、夏小林:“优化城市规模,推动经济增长”,《经济研究》1999 年第 9 期,第 22-29 页。
    309 阎 军:“试论我国城市化的道路与模式选择”,《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年第 3 期,第 26-29 页。
    310 王树春、王玉婧、刘学敏:“中国城市化模式的选择问题研究”,《学习与探索》2003 年第 1 期,第 90-94 页。
    311 王树春、王玉婧、刘学敏:“中国城市化模式的选择问题研究”,《学习与探索》2003 年第 1 期,第 90-94 页。
    312 刘纯彬:“中国城市化要以建设中等城市为重点”,《财经科学》1988 年第 7 期,第 49-53 页。
    313 马庚存、冷 静:“略论中等城市的城市化道路”,《理论学刊》2001 年第 6 期,第 87-88 页。
    314 李金来:“我国城市化应走优先发展中等城市的道路”,《城市问题》1990 年第 2 期,第 30-33页。
    315 周一星:“论中国城市发展的规模政策”,《管理世界》1992 年第 6 期,第 160-165 页。
    316 杜受祜、丁 一主编:《中国城市化道路——思考与选择》,四川大学出版社 1988 年,第 1-17 页。
    317 孟晓晨:“中国城市化的‘双轨归一’道路”,《城市问题》1990 年第 1 期,第 10-13 页。
    318 林 凌:“论双轨推进的城市化道路”,《中国城市经济》1999 年第 1 期,第 51-54 页。
    319 崔援民、刘金霞:“中外城市化模式比较与我国城市化道路选择”,《河北学刊》1999 年第 4 期,第 25-29 页。
    320 叶裕民:“有关中国城市化两个问题的探讨”,《城市开发》1999 年第 7 期,第 35-37 页。
    321 俞燕山:“我国城镇的合理规模及其效率研究”,《经济地理》2000 年第 2 期,第 84-89 页。
    322 马晓河:“中国应走‘以大带小,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农村经济》2004 年第 10 期,第 1-2 页。
    323 周丽苹:“走以大城市为主导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市场与人口分析》2006 年第 3 期,第39-46 页。
    324 赵燕菁:“国际战略格局中的中国城市化”,《城市规划汇刊》2000 年第 1 期,第 6-13 页。
    325 郭鸿懋:“中国迈向 21 世纪的城市化战略探讨”,《城市》1999 年第 1 期,第 3-7 页。
    327 丁 锋:“略论小城镇建设中土地资源利用问题”,《国土资源管理》2001 年第 1 期,第 10-13页。
    328 严金明、蔡运龙:“小城镇发展与合理用地”,《农业经济问题》2000 年第 1 期,第 36-39 页。
    329 朱莉芬、黄季焜:“中国城乡发展用地模式的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7 年第 3 期,第 4-12 页。
    330 孔凡文、苏永玲:“论小城镇发展过程中的耕地保护问题”,《调研世界》2005 年第 3 期,第 19-21 页。
    331 邓世文、周小培、朱锦成:“珠江三角洲城镇建设用地增长分析”,《经济地理》1999 年第 4 期,第 80-84 页。
    332 张安录、杨钢桥:“小城镇发展与建设用地管理”,《城市规划》2000 年第 9 期,第 51-53 页。
    333 丁 锋:“略论小城镇建设中土地资源利用问题”,《国土资源管理》2001 年第 1 期,第 10-13页。
    334 严金明、蔡运龙:“小城镇发展与合理用地”,《农业经济问题》2000 年第 1 期,第 36-39 页。
    335 严金明、蔡运龙:“小城镇发展与合理用地”,《农业经济问题》2000 年第 1 期,第 36-39 页。
    336 梁留科、曹新向、孙淑英:“小城镇土地创新制度研究”,《经济地理》2003 年第 4 期,第 499-503 页。
     337 毕宝德:《土地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第 245-251 页。
    338 潘允康:“大城市与小城镇发展模式之比较”,《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年第 4期,第 17-22 页。
    339 张明举、黄 捷:“重点发展大中城市是当前我国城市化的必由之路”,《国土研究》2002 年第5 期,第 14-16 页。
     340 潘允康:“大城市超先增长的理性思考”,《北京社会科学》2005 年第 2 期,第 11-16 页。
    341 刘振伟:“用城乡统筹的思路促进农民增收”,《人民日报》2003 年 9 月 25 日,第 16 版。
    342 于晓明:“对中国城市化道路几个问题的思索”,《城市问题》1999 年第 5 期,第 12-16 页。
    343 李 忠:“城镇化和土地制度问题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05 年第 48 期,第 15-25 页。
    344 杨益明、陈 志:“我国特大城市地域扩展与用地效益的初步研究”,《人文地理》2000 年第 2期,第 53-56 页。
     345 陆大道等:《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科学出版社 2006 年,第 208 页。
     346 宗传宏:“大都市带:中国城市化的方向”,《城市问题》2001 年第 3 期,第 8-12 页。
    347 邓丽姝、魏书华:“我国三大经济圈的发展状况与趋势分析”,景体华主编:《2005-2006 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年,第 3-5 页。
    348 王桂新、魏 星、刘建波、张伊娜:“中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与城市群发展特征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5 年第 2 期,第 43-52 页。
    349 顾朝林、张 敏、张晓明、汪 淳、陈 璐:“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展望”,《地理科学》2007年第 1 期,第 1-8 页。
    350 胡 刚、姚士谋:“中国沿海地区构建城市带战略思考”,《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 年第 5 期,第 19-23 页。
     351 顾朝林、张 敏、张晓明、汪 淳、陈 璐:“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展望”,《地理科学》2007年第 1 期,第 1-8 页。
    352 胡 勇:“长三角与珠三角城市群发展中亟需处理好四个关系”,《中国经济时报》2007 年 3 月27 日,第 8 版。
     353 谢 燮、杨开忠:“西部投资环境的再分析及政策建议”,《开发研究》2003 年第 2 期,第 6-8页。
    354 张红宇:“中国农地调整与使用权流转:几点评论”,《管理世界》2002 年第 5 期,第 76-87 页。
    355 Liu, Shouying, Micheal R. Carter, and Yang Yao, 1998, “Dimensions and Diversity of Property Rights in Rural China: Dilemmas on the Road to Further Reform”, World Development, 10: 1789-1806.
     356 陈美球、周丙娟、邓爱珍、刘中婷、吴 萍、何维佳:“当前农户耕地保护积极性的现状分析与思考”,《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 年第 1 期,第 114-118 页。
     357 黄祖辉:“论农户家庭承包制与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浙江社会科学》1999 年第 7 期,第 6-11页。
     358 张红宇、刘 玫、王 晖:“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变迁:阶段性、多样性与政策调整(二)”,《农业经济问题》2002 年第 3 期,第 17-23 页。
    359 张照新、张海阳:“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综述”,《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 2 期,第 57-61 页。
    360 程宗璋:“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继承的若干问题”,《中国农村经济》2002 年第 7 期,第 56-63页。
    361 李丽辉:“农业税走进了历史”,《人民日报》2005 年 12 月 31 日,第 2 版。
     362 韩 洁:“中央财政将继续加大支持三农投入力度”,http://www.sina.com.cn 2007-10-06。
    363 叶剑平、罗伊?普罗斯特曼、徐孝白、杨学成:“中国农村土地农户 30 年使用权调查研究——17 省调查结果及政策建议”,《管理世界》2000 年第 2 期,第 163-172 页。
    364 姚 洋:“农地制度与农业绩效的实证研究”,《中国农村观察》1998 年第 6 期,第 1-10 页。
    365 叶剑平、罗伊?普罗斯特曼、徐孝白、杨学成:“中国农村土地农户 30 年使用权调查研究——17 省调查结果及政策建议”,《管理世界》2000 年第 2 期,第 163-172 页。
     366 周湘智:“国外财政支农公共政策分析”,《湖湘论坛》2007 年第 2 期,第 84-85 页。
     367 梁亚荣、万颖萍:“对土地承包经营权应予以补偿——《农村土地承包法》对土地征用补偿的影响”,《中国土地》2003 年第 4 期,第 9-12 页。
     368 韩 俊:“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建设三题”,《管理世界》1999 年第 3 期,第 184-195 页。
    369 周天勇:“土地制度的供求冲突与其改革的框架性安排”,《管理世界》2003 年第 10 期,第 40-50 页。
    370 张孝直:“中国农村地权的困境”,《战略与管理》2000 年第 5 期,第 106-111 页。
    37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土地政策改革”课题组:“中国土地政策改革:一个整体性行动框架”,《中国发展观察》2006 年第 5 期,第 4-9 页。
    372 韩志才:“土地承包经营权继承问题的若干探究”,《科学社会主义》2007 年第 3 期,第 118-121 页。
    373 曹务坤:“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继承制度”,《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年第 5期,第 131-134 页。
    374 据有关调查显示,64.2 %的农民认为相信他们的土地使用权应该包括子女继承权。参见叶剑平、罗伊?普罗斯特曼、徐孝白、杨学成:“中国农村土地农户 30 年使用权调查研究——17 省调查结果及政策建议”,《管理世界》2000 年第 2 期,第 163-172 页。
    375 程宗璋:“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继承的若干问题”,《中国农村经济》2002 年第 7 期,第 56-63 页。
    376 陈锡文、韩 俊:“如何推进农民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农业产业化?山东专辑》2006 年第 1期,第 78-81 页。
    377 张笑寒:“关于构建我国农用地市场流转制度的思考”,《中国土地科学》2001 年第 5 期,第 31-33 页。
    378 张红宇、刘 玫、王 晖:“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变迁:阶段性、多样性与政策调整(二)”,《农业经济问题》2002 年第 3 期,第 17-23 页。
    379 马晓河、崔红志:“建立土地流转制度,促进区域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管理世界》2002 年第 11 期,第 63-77 页。
     380 钱文荣:“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中耕地保护的实践及其启示”,《经济问题》2000 年第 7 期,第48-50 页。
    381 丁火平、陈利根:“在征地补偿阶段完善家庭承包经营权补偿制度的思考——基于家庭承包经营权物权性质的确立”,《农业经济》2006 年第 1 期,第 38-40 页。
    382 梁亚荣、万颖萍:“对土地承包经营权应予以补偿——《农村土地承包法》对土地征用补偿的影响”,《中国土地》2003 年第 4 期,第 9-12 页。
    [1] [德]J.H.杜能:《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商务印书馆 1997 年。
    [2] [德]A.韦伯:《工业区位论》,商务印书馆 1997 年。
    [3] 周诚:《土地经济学》,商务印书馆 2003 年。
    [4] 周起业:《西方生产布局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7 年。
    [5] 严正:《中国城市发展问题报告》,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4 年。
    [6] 姚洋:《土地、制度和农业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年。
    [7] 张慧芳:《土地征用问题研究——基于效率与公平框架下的解释与制度设计》,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5 年。
    [8] 沈守愚:《土地法学通论》,中国大地出版社 2000 年。
    [9] 崔援民:《河北省城市化战略与对策》,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 年。
    [10] 周一星:《城市地理学》,商务印书馆 1999 年。
    [11] 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年。
    [12] 陆大道等:《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科学出版社 2003 年。
    [13] 顾朝林:《中国城镇体系——历史、现状、展望》,商务印书馆 1992 年。
    [14] 许学强、周一星:《城市地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年。
    [15] 辜胜阻:《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1 年。
    [16] 林培:《中国耕地资源与可持续发展》,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 年。
    [17] 毕宝德:《土地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18] 费孝通:《小城镇 大问题》,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4 年。
    [19] 费孝通:《费孝通论小城镇建设》,群言出版社 2000 年。
    [20] 高佩义:《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1 年。
    [21] 杜受祜、丁一:《中国城市化道路——思考与选择》,四川大学出版社 1988 年。
    [22] 冯长春、杨志威:“欧美城市利用理论研究述评”,《国外城市规划》1998 年第 1期,第 3-5 页。
    [23] 盛广恒:《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资源配置研究》,河海大学博士论文 2005 年。
    [24] 刘盛和、吴传钧、陈田:“评析西方城市土地利用的理论研究”,《地理研究》2001年第 1 期,第 111-112 页。
    [25] 马万利:“有价值的乌托邦——对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的一种认识”,《史学月刊》2003 年第 5 期,第 104-111 页。
    [26] 蔡竞:《可持续城市化发展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博士论文 2002 年。
    [27] 李宪文、林培:“国内外耕地利用与保护的理论基础及其进展”,《地理科学进展》2001 年第 4 期,第 305-312 页。
    [28] 庞英:《耕地利用效益及其区域差异——基于山东省的实证研究》,南京农业大学博士论文 2006 年。
    [29] 吴先华:“耕地非农化研究综述”,《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 年第 1 期,第 51-56页。
    [30] 张宏斌:《土地非农化机制研究》,浙江大学博士论文 2001 年。
    [31] 姜爱林:“外国学者对土地政策的研究述评”,《中国软科学》2000 年第 2 期,第 18-21 页。
    [32] [美]莱斯特·布朗:“谁来养活中国”,《中国农村经济》1995 年第 4 期,第 42-48 页。
    [33] 李秀彬:“中国近 20 年来耕地面积的变化及其政策启示”,《自然资源学报》1999年第 4 期,第 329-333 页。
    [34] 刘毅华:“我国耕地数量变化研究的回顾——进展及问题”,《土壤》2003 年第 3期,第 193-197 页。
    [35] 封志明、刘宝勤、杨艳昭:“中国耕地资源数量变化的趋势分析与数据重建:1949-2003”,《自然资源学报》2005 年第 1 期,第 35-44 页。
    [36] 毕于运、郑振源:“建国以来中国实有耕地面积增减变化分析”,《资源科学》2000年第 2 期,第 8-13 页。
    [37] 蔡玉梅、任国柱:“中国耕地数量的区域变化及调控研究”,《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8 年第 3 期,第 13-18 页。
    [38] 陈利项:“我国近年来耕地资源动态变化的区域特征及对策分析”,《自然资源》1996 年第 5 期,第 1-8 页。
    [39] 陈印军、吴凯、卢布、袁璋、许越先:“中国不同区域耕地资源变化状况、原因及保护措施”,《中国农学通报》2005 年第 8 期,第 373-376 页。
    [40] 朱晓华、张金善:“中国耕地资源动态变化剖析”,《国土资源管理》2005 年第 4期,第 4-8 页。
    [41] 田光进等:“近 10 年中国耕地资源时空变化特征”,《地球科学进展》2003 年第1 期,第 30-36 页。
    [42] 张士功:“中国耕地资源的基本态势及其近年来数量变化研究”,《中国农学通报》2005 年第 6 期,第 374-378 页。
    [43] 李茂、张洪业:“中国耕地和粮食生产力变化的省际差异研究”,《资源科学》2003年第 3 期,第 49-56 页。
    [44] 张凤荣等:“中国耕地的数量与质量变化分析”,《资源科学》1998 年第 5 期,第 32-39 页。
    [45] 严岩、赵景柱、王延春、罗祺姗:“中国耕地资源损失驱动力分析”,《生态学杂志》2005 年第 7 期,第 817-822 页。
    [46] 贾绍风等:“我国耕地变化趋势与对策再探讨”,《地理科学进展》1997 年第 1期,第 24-30 页。
    [47] 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课题组:《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第 14-16 页。
    [48] 王先进:“我国耕地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人民日报》1989 年 7 月 24 日。
    [49] 宋戈、吴次芳、王杨:“城镇化发展与耕地保护关系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06年第 1 期,第 64-68 页。
    [50] 黄广宇、蔡运龙:“城市边缘带农地流转驱动因素及耕地保护对策”,《福建地理》2002 年第 1 期,第 6-10 页。
    [51] 张安录:“可转移发展权与农地城市流转控制”,《中国农村观察》2000 年第 2期,第 20-25 页。
    [52] 石晓平、曲福田:“土地资源利用与城市化进程制度选择研究”,《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 年第 4 期,第 26-31 页。
    [53] 陈百明:“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态势与对策”,《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4 年第 5 期,第 1-4 页。
    [54] 张安录、毛泓:“农地城市流转:途径、方式及特征”,《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0年第 2 期,第 17-22 页。
    [55] 曲福田、冯淑怡、俞红:“土地价格及分配关系与农地非农化经济机制研究”,《中国农村经济》2001 年第 12 期,第 54-60 页。
    [56] 钱忠好:“现行土地征用制度的理性反思”,《南京社会科学》2005 年第1 期,第2-6 页。
    [57] 高艳梅、曲福田:“耕地保护制约条件下建设用地供给机制优化的途径选择”,《广东土地科学》2005 年第 6 期,第 22-26 页。
    [58] 谈明洪、吕昌河:“城市用地扩展与耕地保护”,《自然资源学报》2005 年第 1期,第 52-58 页。
    [59] 张飞、曲福田:“地方政府之间的资本竞争与土地市场秩序”,《广东土地科学》2005 年第 4 期,第 29-33 页。
    [60] 谭荣、曲福田、郭忠兴:“中国耕地非农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地区差异分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 年第 3 期,第 277-281 页。
    [61] 刘铁军:“现阶段我国农地保护的目标选择”,《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4 年第 5期,第 21-24 页。
    [62] 张安录:“城乡生态经济区交错区农地城市流转机制与制度创新”,《中国农村经济》1999 年第 7 期,第 43-49 页。
    [63] 王梅、曲福田:“基于变异率的中国 50 多年耕地变化动因分析”,《资源科学》2005 年第 2 期,第 39-44 页。
    [64] 邵晓梅、杨勤业、张洪业:“山东省耕地变化趋势及驱动力研究”,《地理研究》2001 年第 3 期,第 298-305 页。
    [65] 郝寿义、成起宏:“上海等城市的竞争力与城市建设关系的研究”,《南开学报:哲社版》1999 年第 1 期,第 41-49 页。
    [66] 黄宁生:“广东耕地面积变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初步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8 年第 12 期,第 34-38 页。
    [67] 许月明、梁山:“耕地损失的成因及对策研究”,《经济问题》1997 年第 11 期,第 41-44 页。
    [68] 朱德举、刘秀华:“我国农地保护制度问题分析”,《中国土地》1998 年第 8 期,第 28-30 页。
    [69] 杨瑞珍:“我国耕地资源流失原因的深层剖析与政策建议”,《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 年第 3 期,第 109-113 页。
    [70] 曲福田、冯淑怡、俞红:“土地价格及分配关系与农地非农化经济机制研究”,《中国农村经济》2001 年第 12 期,第 54-60 页。
    [71] 张卫健、谭淑豪:“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耕地非农化问题及对策”,《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8 年第 4 期,第 20-29 页。
    [72] 刘运宪、欧小鸥:“怀化市农户行为与耕地非农化关系研究”,载自中国土地学会编:《21 世纪中国土地科学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大地出版社 2003 年,第66-74 页。
    [73] 黄烈佳、张安录:“农地城市流转驱动力与农地保护研究”,《中国农学通报》2006年第 1 期,第 387-390 页。
    [74] 张宏斌、贾生华:“土地非农化调控机制分析”,《经济研究》2001 年第 12 期,第 50-54 页。
    [75] 曲福田、陈江龙、陈雯:“农地非农化经济驱动机制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自然资源学报》2005 年第 2 期,第 231-241 页。
    [76] 曲福田、冯淑怡:“中国农地保护及其制度研究”,《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8年第 3 期,第 110-115 页。
    [77] 韩俊:“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建设三题”,《管理世界》1999 年第 3 期,第 184-195 页。
    [78] 钱忠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产权残缺与市场流转困境:理论与政策分析”,《管理世界》2002 年第 6 期,第 35-45 页。
    [79] 邓大才:“试论农村地产市场发育的障碍及对策”,《中国软科学》1997 年第 11期,第 22-29 页。
    [80] 黄祖辉:“论农户家庭承包制与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浙江社会科学》1999 年第 4 期,第 6-11 页。
    [81] 姚洋:“中国农地制度与农村社会保障”,《中国社会科学》2000 年第 2 期,第54-66 页。
    [82] 张红宇、刘玫、王晖:“中国土地使用制度变迁:阶段性、多样性与政策调整”,《农业经济问题》2002 年第 2 期,第 12-20 页;2002 年第 3 期,第 17-23 页。
    [83] 张红宇:“中国农地调整与使用权流转:几点评论”,《管理世界》2002 年第 5期,第 76-87 页。
    [84] 叶剑平、罗伊·普罗斯特曼、徐孝白、杨学成:“中国农村土地农户 30 年使用权调查研究——17 省调查结果及政策建议”,《管理世界》2000 年第 2 期,第163-172 页。
    [85] 姚洋:“集体决策下的诱导性制度变迁——中国农村地权稳定性演化的实证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00 年第 2 期,第 11-19 页。
    [86] 姚洋:“农地制度与农业绩效的实证研究”,《中国农村观察》1998 年第 6 期,第 1-10 页。
    [87] 贺振华:“长期投资、土地数量与农户的土地制度偏好”,《农业经济研究》2006年第 2 期,第 61-67 页。
    [88] 陈锡文:“关于我国农村的村民自治制度和土地制度的几个问题”,《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1 年第 5 期,第 13-19 页。
    [89] 张照新、张海阳:“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综述”,《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 2 期,第 57-61 页。
    [90] 陶然、徐志刚:“城市化、农地制度与迁移人口社会保障”,《经济研究》2005年第 12 期,第 45-56 页。
    [91] 李忠:“城镇化和土地制度问题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05 年第48 期,第15-25 页。
    [92] 贺振华:“外部机会、土地制度与长期投资”,《经济科学》2005 年第 3 期,第5-14 页。
    [93] 俞海、黄季焜,Scott Rozelle,Loren Brandt,张林秀等:“地权稳定性、土地流转与农地资源持续利用”,《经济研究》2003 年第 9 期,第 82-91 页。
    [94] 梁亚荣、李雪艳:“修宪与土地征收制度的完善”,《实事求是》2004 年第 6 期,第 63-66 页。
    [95] 张合林:“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征用制度的经济学分析”,《上海经济研究》2006年第 3 期,第 6-16 页。
    [96] 钱忠好:“土地征用:均衡与非均衡——对现行中国土地征用制度的经济分析”,《管理世界》2004 年第 12 期,第 50-59 页。
    [97] 钱忠好、曲福田:“中国土地征用制度:反思与改革”,《中国土地科学》2004年第 5 期,第 5-11 页。
    [98] 谭荣、曲福田、吴丽梅:“我国农地征用的经济学分析:一个理论框架”,《农业经济问题》2004 年第 10 期,第 41-44 页。
    [99] 黄祖辉、汪晖:“非公共利益性质的征地行为与土地发展权补偿”,《经济研究》2002 年第 5 期,第 66-71 页。
    [100] 陈江龙、曲福田:“土地征用的理论分析及我国征地制度改革”,《江苏社会科学》2002 年第 2 期,第 55-59 页。
    [101] 周其仁:“农地征用垄断不经济”,《中国改革》2001 年第 12 期,第 28-29 页。
    [102] 汪晖:“城乡结合部的土地征用”,《中国农村经济》2002 年第 2 期,第 40-46 页。
    [103] 张全景、王万茂:“我国土地征用制度的理论考察及改革思考”,《经济地理》2003 年第 11 期,第 804-808 页。
    [104] 诸培新、曲福田:“从资源环境经济学角度考察土地征用补偿价格构成”,《中国土地科学》2003 年第 6 期,第 10-13 页。
    [105] 朱明芬:“浙江失地农民利益保障现状调查及对策”,《中国农村经济》2003 年第 3 期,第 65-71 页。
    [106] 蔡运龙、霍雅勤:“耕地非农化的供给驱动”,《中国土地》2002 年第 7 期,第20-22 页。
    [107] 张慧芳:“从系统工程的角度探讨我国的土地征用问题”,《经济问题》2004 年第 3 期,第 56-58 页。
    [108] 邓大才:“论当前我国制度供给现状及制度变迁方式的转换”,《江苏社会科学》2002 年第 6 期,第 67-72 页。
    [109] 钱忠好、曲福田:“规范政府土地征用行为,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中国农村经济》2004 年第 12 期,第 4-9 页。
    [110] 周其仁:“中国农村改革:国家与所有权关系的变化”,《管理世界》1995 年第3-4 期,第 28-40 页、第 23-31 页。
    [111] 王小映:“全面保护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中国农村经济》2003 年第 10 期,第 9-16 页。
    [112] 吴次芳、谭永忠:“制度缺陷与耕地保护”,《中国农村经济》2002 年第 7 期,第 69-73 页。
    [113] 杜新波:“当前农地征用机制缺陷与对策探讨”,《国土资源》2003 年第 12 期,第 34-37 页。
    [114] 郑振源:“如何确定征地的合理补偿”,《中国经济时报》2006 年 11 月 3 日,第 5 版。
    [115] 刘书楷:“国外与台湾地区土地使用管制和农地保护的经验”,《中国土地科学》1998 年第 6 期,第 46-49 页。
    [116] 张安录、杨钢桥:“美国城市化过程中农地城市流转与农地保护”,《中国农村经济》1998 年第 11 期,第 74-80 页。
    [117] 高巍、胡永进:“耕地保护理论研究”,《农村经济》2004 年第 6 期,第 14-16 页。
    [118] 钱忠好:“耕地保护的行动逻辑及其经济分析”,《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 年第 1 期,第 32-37 页。
    [119] 钱忠好:“中国农地保护:理论与政策分析”,《管理世界》2003 年第 10 期,第 60-70 页。
    [120] 郑丽:“我国耕地保护的公共经济理论分析”,《理论导刊》2006 年第 10 期,第 69-72 页。
    [121] 部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调研组:“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建设的调研报告”,《国土资源通讯》2002 年第 11 期,第 46-51 页。
    [122] 部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调研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及有关政策执行情况的调研报告”,《国土资源通讯》2002 年第 12 期,第 30-36 页。
    [123] 部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调研组:“当前经济建设中的若干新情况与土地利用管理及耕地保护政策调研报告”,《国土资源通讯》2002 年第12 期,第37-43 页。
    [124] 郑海霞、封志明:“中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数量和质量分析”,《资源科学》2003 年第 5 期,第 33-39 页。
    [125] 林培、程烨:“‘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内涵及实现途径”,《中国土地科学》2001 年第 3 期,第 12-14 页。
    [126] 张凤荣:“重在保持耕地生产能力——对新形势下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理解”,《中国土地》2003 年第 7 期,第 13-15 页。
    [127] 丁洪建、吴次芳、梁留科:“耕地保护理念的创新研究”,《中国土地科学》2002年第 4 期,第 14-19 页。
    [128] 黄贤金、濮励杰,尚贵华:“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存在问题及改革建议”,《中国土地科学》2001 年第 4 期,第 2-6 页。
    [129] 王万茂、余庆年、赵登辉:“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实施途径构想”,《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 年第 3 期,第 62-67 页。
    [130] 葛向东:“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区域差异——兼谈耕地最小保有量问题”,《皖西学院学报》2003 年第 5 期,第 48-51 页。
    [131] 朱礼龙:“‘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相关问题研究”,《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 1 期,第 47-50 页。
    [132] 张凤荣:“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国土地》1998 年第 11期,第 28-30 页。
    [133] 谭峻、金玲玲、张璋:“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实证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 年第 2 期,第 84-87 页。
    [134] 艾建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效果分析与对策”,《改革》2003 年第 6 期,第 45-51 页。
    [135] 刘书楷:“论土地使用管制——土地用途管制和耕地保护与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国土地科学》1997 年第 6 期,第 10-14 页。
    [136] 杨向杰:“可持续发展与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中国土地科学》1997 年 10 月,第 27-28 页。
    [137] 沈守愚:“浅议土地用途管制的有关法律问题”,《中国土地》1998 年第 1 期,第 27-29 页。
    [138] 王万茂:“土地用途管制的实施及其效益的理性分析”,《中国土地科学》1999年第 3 期,第 9-12 页。
    [139] 张凤荣:“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下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国土地》1997 年第2 期,第 8-9 页。
    [140] 董祚继:“制定和执行世界上最严格的土地利用规划”,《中国土地》1997 年第8 期,第 5-7 页。
    [141] 农丰收:“从深层理论探讨经济建设与耕地保护问题——经济建设与耕地保护专家论坛综述”,《南方国土资源》2004 年第 7 期,第 10-12 页。
    [142] 张先锋、程瑶、李敦瑞:“我国耕地保护的约束条件分析与政策取向”,《科学·经济·社会》2005 年第 3 期,第 34-37 页。
    [143] 谭荣、戴银萍:“基本农田保护政策调研与评价”,《国土资源》2003 年第 1 期,第 34-35 页。
    [144] 陈百明:“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态势与对策”,《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4 年第 4 期,第 1-4 页。
    [145] 方斌、吴次芳、朱宁:“我国基本农田保护的合理规模估算及其政策制度修正探讨”,《2006 年中国土地学会年会论文集》2006 年,第 1041-1047 页。
    [146] 臧俊梅、王万茂、李边疆:“我国基本农田保护政策演变的制度经济学分析”,《经济体制改革》2006 年第 6 期,第 84-88 页。
    [147] 翟文侠、黄贤金:“我国耕地保护政策运行效果分析”,《中国土地科学》2003年第 2 期,第 8-13 页。
    [148] 孙中和:“中国城市化基本内涵与动力机制研究”,《财经问题研究》2001 年第11 期,第 38-43 页。
    [149] 孙海兵、张安录:“农地外部效益内在化与农地城市流转控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 年第 1 期,第 83-87 页。
    [150] 钱紫华、毛蒋兴:“1990 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述评”,《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医学版)》2005 年第 1 期,第 37-45 页。
    [151] 厉伟:《城市化进程与土地持续利用》,南京农业大学博士论文 2002 年。
    [152] 陈杰:“城市化对我国土壤资源的影响:现状与问题”,《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论文集,2004 年,第 324-335 页。
    [153] 王小映:“论土地利用规划的效率与公平”,《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3 年第 3期,第 14-17 页。
    [154] 陈丽、曲福田、师学义:“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利益均衡问题”,《中国土地科学》2006 年第 5 期,第 42-47 页。
    [155] 曲福田、吴丽梅:“经济增长与耕地非农化的库兹涅茨曲线假说及验证”,《资源科学》2004 年第 5 期,第 61-67 页。
    [156] 钱文荣:“试论我国农地利用及保护中的市场缺陷与政府不足”,《浙江社会科学》2000 年第 5 期,第 141-145 页。
    [157] 金小琴、张文秀:“耕地保护的外部性研究”,《农村经济与科技》2005 年第 9期,第 14-15 页。
    [158] 邵建英、陈美球:“耕地保护的外部性分析”,《广东土地科学》2006 年第 3 期,第 44-48 页。
    [159] 高魏、胡永进:“耕地保护理论研究”,《农村经济》2004 年第 6 期,第 14-16 页。
    [160] 纪昌品、汤江龙、陈荣清:“耕地保护政策的内涵及其公平与效率分析”,《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5 年第 3 期,第 28-33 页。
    [161] 边振兴、王秋兵、刘兆胜、李立平:“城市化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及对策分析”,中国土地学会 2003 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1 世纪中国土地科学与经济社会发展》,第 129-133 页。
    [162] 陈良文、杨开忠、吴姣:“中国城市体系演化的实证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07 年第 1 期,第 81-88 页。
    [163] 卜永祥:“城市规模分布及城市化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一个研究综述”,《金融纵横》2007 年第 11 期,第 11-14 页。
    [164] 顾朝林:“中国城镇体系等级规模分布模型及其结构预测”,《经济地理》1987年第 3 期,第 54-56 页。
    [165] 顾朝林、胡秀红:“中国城市体系现状特征”,《经济地理》1998 年第 1 期,第21-26 页。
    [166] 杨国安、甘国辉:“中国城镇体系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变化”,《地球信息科学》2004 年第 3 期,第 12-18 页。
    [167] 刘盛和、蒋芳、张擎:“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协调发展对策”,《人口研究》2007 年第 5 期,第 7-19 页。
    [168] 代合治、陈秀洁:“世纪之交中国城市体系的结构变动与特征”,《人文地理》2004 年第 6 期,第 49-52 页。
    [169] 白南生:“中国的城市化”,《管理世界》2003 年第 11 期,第 78-87 页。
    [170] 朱守银:“中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改革问题研究”,《中国农村观察》2000 年第 6 期,第 2-24 页。
    [171] 夏小林、王小鲁:“中国城市化进程分析——兼论‘城市化方针’”,《改革》2000年第 2 期,第 33-38 页。
    [172] 武力:“1978-2000 年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2002 年第 3期,第 73-82 页。
    [173] 国家发展研究中心“十五”计划研究课题组:“‘十五’期间宏观经济改革取向”,《经济工作者学习资料》2000 年第 41 期,第 42-46 页。
    [174] 郭 琳、严金明:“中国建设占用耕地与经济增长的退耦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 年第 5 期,第 48-53 页。
    [175] 陈书荣:“我国城市化现状、问题及发展前景”,《城市问题》2000 年第 1 期,第 3-6 页。
    [176] 朱铁臻:“依照城市化规律推进小城镇发展”,《中国城市经济》1999 年第 2 期,第 42-43 页。
    [177]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关于‘十五’时期实施城市化战略的几个问题”,《宏观经济管理》2000 年第 4 期,第 1-5 页。
    [178] 邓宇鹏:“中国的隐性超城市化”,《当代财经》1999 年第 6 期,第 20-23 页。
    [179] 周一星、于海波:“中国城市人口规模结构的重构”,《城市规划》2004 年第 6期、第 49-56 页;第 8 期,第 33-43 页。
    [180] “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课题组:“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经济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2 年第 2 期,第 44-55 页。
    [181] 吕政、黄群慧、吕铁、周维富:“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与问题——‘十五’时期的状况与‘十一五’时期的建议”,《中国工业经济》2005 年第 12 期,第 5-13 页。
    [182] 本刊数据分析员:“‘十一五’区域经济发展趋势:构建‘三主六次’九大城市群”,《领导决策信息》2004 年第 45 期,第 30-31 页。
    [183] 肖金成、袁朱:“中国将形成十大城市群”,《中国经济时报》2007 年 3 月 29 日。
    [184] 王乃静:“国外城市群的发展模式及经验新探”,《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年第 2 期,第 83-84 页。
    [185] 张凤荣、薛永森、鞠正山、曾磊:“中国耕地的数量与质量变化分析”,《资源科学》1998 年第 5 期,第 32-39 页。
    [186] 陈百明、李世顺:“中国耕地数量下降之剖析:1986-1995 年”,《地理科学进展》1998 年第 3 期,第 43-50 页。
    [187] 国土资源部:《中国国土资源公报》,1997-2006 年。
    [188] 田光进、庄大方、刘明亮:“近 10 年中国耕地资源时空变化特征”,《地理科学进展》2002 年第 1 期,第 30-36 页。
    [189] 李丹、刘友兆:“我国城市化发展与耕地变动的关系研究”,《经济纵横》2003年第 1 期,第 13-15 页。
    [190] 耕地问题专题调研组:“我国耕地保护面临的严峻形势和政策性建议”,《中国土地科学》1997 年第 1 期,第 2-8 页。
    [191] 张士功:“1949 年我国耕地资源的时空变化研究”,《科技导报》2006 年第 4期,第 83-85 页。
    [192] 朱晓华、杨秀春:“中国耕地资源的动态变化及持续利用”,《我国科技论坛》2000 年第 4 期,第 63-66 页。
    [193] 史育龙:“我国城市化进程对土地资源影响程度的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 年第 4 期,第 45-49 页。
    [194] 李辉霞、陈国阶、何晓蓉:“现阶段我国耕地变化趋势及其驱动力分析”,《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 年第 3 期,第 98-101 页。
    [195] 傅泽强、蔡运龙、杨友孝、戴尔阜:“中国粮食安全与耕地资源变化的相关分析”,《自然资源学报》2001 年第 4 期,第 313-318 页。
    [196] 张国平、刘纪远、张增祥:“近 10 年来中国耕地资源的时空变化分析”,《地理学报》2003 年第 3 期,第 323-332 页。
    [197] 高帆:“我国粮食生产的地区变化:1978-2003 年”,《管理世界》2005 年第 9期,第 70-78 页。
    [198] 闫慧敏、刘纪远、曹明奎:“近 20 年中国耕地复种指数的时空变化”,《地理学报》2005 年第 4 期,第 559-566 页。
    [199] 沈关宝、王慧博:“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失地的深层次分析”,《探索与争鸣》2006年第 2 期,第 21-24 页。
    [200] 王玉琼:“耕地保护与政府职能的相关性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4 年第 4期,第 57-61 页。
    [201] 陈利根:《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研究》,南京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0 年。
    [202] 谭峻、金玲玲、张璋:“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实证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 年第 2 期,第 84-87 页。
    [203] 濮励杰、黄贤金、彭补拙:“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体系研究”,《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 年第 6 期,第 757-764 页。
    [204] 陈勇、韩桐魁、车裕斌:“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农地产权制度创新”,《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 年第 4 期,第 300-302 页。
    [205] 王秀芬、陈百明、毕继业:“新形势下中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分析”,《资源科学》2005 年第 6 期,第 28-29 页。
    [206] 丁洪建、吴次芳、梁留科:“耕地保护理念的创新研究”,《中国土地科学》2002年第 4 期,第 14-19 页。
    [207] 陈江龙、曲福田、陈雯:“农地非农化效率的空间差异及其对土地利用政策调整的启示”,《管理世界》2004 年第 8 期,第 37-42 页。
    [208] 李彦芳等:“耕地保护面临的严峻挑战——谈耕地隐性流失”,《土壤》2004 年第 3 期,第 66-68 页。
    [209] 成婧:“我国耕地资源流失的原因及耕地保护对策研究”,《山东国土资源》2006年第 9 期,第 39-43 页。
    [210] 吴次芳、谭永忠:“制度缺陷与耕地保护”,《中国农村经济》2002 年第 7 期,第 69-73 页。
    [211] 马欣、钟太洋、谌明:“耕地保护中的委托—代理问题及其治理”,《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年第 1 期,第 33-36 页。
    [212] 赵淑芹、吴金玲、杨光照:“我国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执行的博弈分析及对策建议”,《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3 年第 4 期,第 342-346 页。
    [213] 黄木易、吴次芳、韦仕川:“城市化过程中实现耕地总量平衡的博弈分析”,《农村经济》2006 年第 11 期,第 22-25 页。
    [214] 王培刚:“当前农地征用中的利益主体博弈路径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7年第 10 期,第 34-41 页。
    [215] 申其辉:“地方政府的道德风险与征地制度的重大缺陷”,《经济经纬》2007 年第 3 期,第 106-109 页。
    [216] 李边疆、王万茂:“地方政府的博弈行为与耕地保护——一个基于公共物品私人供给模型的分析框架”,《中国软科学》2006 年第 4 期,第 39-45 页。
    [217] 汪阳洁、李世平:“耕地非农化中的利益动因分析”,《农村经济》2007 年第 6期,第 20-23 页。
    [218] 周诚:“再论我国农地征收的合理补偿”,《中国经济时报》2005 年 10 月 17 日。
    [219] 马贤磊、曲福田:“经济转型期土地征收增值收益形成机理及其分配”,《中国土地科学》2006 年第 5 期,第 2-6 页。
    [220] 许坚:“健康城市化与城市土地利用”,《中国土地科学》2005 年第 4 期,第 62-64页。
    [221] 王小映、贺明玉、高永:“我国农地转用中的土地收益分配实证研究——基于昆山、桐城、新都三地的抽样调查分析”,《管理世界》2006 年第 5 期,第 62-69页。
    [222] 汪晖:“城乡结合部的土地征用:征用权与征地补偿”,《中国农村经济》2002年第 2 期,第 40-46 页。
    [223] 刘丽、王正立:“世界主要国家的土地征用补偿原则”,《国土资源情报》2004年第 1 期,第 1-5 页。
    [224] 张良悦:“地方政府土地征用中的非市场化行为分析”,《农村经济》2007 年第3 期,第 28-31 页。
    [225] 孟祥舟、黄成林:“征用征收双轨并行——实行土地征用补偿新机制的思考”,《中国国土资源报》2004 年 2 月 5 日。
    [226] 国土资源部征地制度改革研究课题组:“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征地制度”,《红旗文稿》2004 年第 3 期,第 5-9 页。
    [227] 邵绘春:“土地财政的风险与对策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07 年第 3 期,第246-248 页。
    [228] 魏建斌:“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原则”,《农业经济》2005 年第 3 期,第 11-12 页。
    [229] 王世玲:“4 万亿支农资金的四个层次”,《21 世纪经济报道》2006 年 2 月 24 日。
    [230] 唐敏:“土地出让金纳入预算管理的深意”,《瞭望》新闻周刊 2006 年 10 月 30 日。
    [231] 国风:“中国农村工业化和劳动力转移的道路选择——论我国的小城镇建设”,《管理世界》1998 年第 6 期,第 197-201 页。
    [232] 邹农俭:“小城镇与城市化战略”,《城市研究》1999 年第 3 期,第 4-7 页。
    [233] 王远征:“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和障碍”,《战略与管理》2001 年第 1 期,第31-37 页。
    [234] 温铁军:“中国的城镇化道路与相关制度问题”,《开放导报》2000 年第 5 期,第 21-23 页。
    [235] 吴道文:“中国城市化道路理论评述”,《人口与经济》1992 年第 3 期,第 55-58 页。
    [236] 崔传义:“我国小城镇的产业、企业特点与转移就业潜力”,《小城镇建设》2001年第 12 期,第 20-23 页。
    [237] 郑晓章、彭云辉:“对小城镇热潮的几点思考”,《理论前沿》1997 年第 5 期,第 14-16 页。
    [238] 李富田:“小城镇:是农民的乐土吗?”,《农村经济》2003 年第12 期,第84-85 页。
    [239] 冯兰瑞:“城镇化何如城市化”,《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1 年第 4 期,第 6-10 页。
    [240] 顾益康、黄祖辉、徐 加:“对乡镇企业—小城镇道路的历史评判——兼论中国农村城市化道路问题”,《农业经济问题》1989 年第 3 期,第 11-16 页。
    [241] 胡兆量:“大城市的超前发展及对策”,《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 5 期,第 116-120 页。
    [242] 吴昊:“地方政府治理结构改革与职能转变——从经济学视角展开的分析”,《学习与探索》2006 年第6 期,第196-199 页。
    [243] 于晓明:“对中国城市化道路几个问题的思考”,《城市问题》1999 年第 5 期,第 12-16 页。
    [244] 饶会林:“试论城市规模效益”,《中国社会科学》1989 年第 4 期,第 10-13 页;
    [245] 饶会林、丛 屹:“再谈城市规模效益问题”,《财经问题研究》1999 年第 10期,第 56-58 页。
    [246] 王小鲁、夏小林:“优化城市规模,推动经济增长”,《经济研究》1999 年第 9期,第 22-29 页。
    [247] 阎军:“试论我国城市化的道路与模式选择”,《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年第 3 期,第 26-29 页。
    [248] 王树春、王玉婧、刘学敏:“中国城市化模式的选择问题研究”,《学习与探索》2003 年第 1 期,第 90-94 页。
    [249] 刘纯彬:“中国城市化要以建设中等城市为重点”,《财经科学》1988 年第 7 期,第 49-53 页。
    [250] 马庚存、冷静:“略论中等城市的城市化道路”,《理论学刊》2001 年第 6 期,第 87-88 页。
    [251] 李金来:“我国城市化应走优先发展中等城市的道路”,《城市问题》1990 年第2 期,第 30-33 页。
    [252] 周一星:“论中国城市发展的规模政策”,《管理世界》1992 年第6 期,第160-165 页。
    [253] 孟晓晨:“中国城市化的‘双轨归一’道路”,《城市问题》1990 年第 1 期,第10-13 页。
    [254] 林凌:“论双轨推进的城市化道路”,《中国城市经济》1999 年第 1 期,第 51-54 页。
    [255] 崔援民、刘金霞:“中外城市化模式比较与我国城市化道路选择”,《河北学刊》1999 年第 4 期,第 25-29 页。
    [256] 叶裕民:“有关中国城市化两个问题的探讨”,《城市开发》1999 年第 7 期,第35-37 页。
    [257] 俞燕山:“我国城镇的合理规模及其效率研究”,《经济地理》2000 年第 2 期,第 84-89 页。
    [258] 马晓河:“中国应走‘以大带小,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农村经济》2004 年第 10 期,第 1-2 页。
    [259] 周丽苹:“走以大城市为主导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市场与人口分析》2006年第 3 期,第 39-46 页。
    [260] 赵燕菁:“国际战略格局中的中国城市化”,《城市规划汇刊》2000 年第 1 期,第 6-13 页。
    [261] 郭鸿懋:“中国迈向 21 世纪的城市化战略探讨”,《城市》1999 年第 1 期,第3-7 页。
    [262] 邓卫:“我国城市建设用地的发展历程与前景预测”,《城市开发》1997 年第 7期,第 24-27 页。
    [263] 丁锋:“略论小城镇建设中土地资源利用问题”,《国土资源管理》2001 年第 1期,第 10-13 页。
    [264] 严金明、蔡运龙:“小城镇发展与合理用地”,《农业经济问题》2000 年第 1 期,第 36-39 页。
    [265] 朱莉芬、黄季焜:“中国城乡发展用地模式的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7 年第 3 期,第 4-12 页。
    [266] 孔凡文、苏永玲:“论小城镇发展过程中的耕地保护问题”,《调研世界》2005年第 3 期,第 19-21 页。
    [267] 邓世文、周小培、朱锦成:“珠江三角洲城镇建设用地增长分析”,《经济地理》1999 年第 4 期,第 80-84 页。
    [268] 张安录、杨钢桥:“小城镇发展与建设用地管理”,《城市规划》2000 年第 9 期,第 51-53 页。
    [269] 梁留科、曹新向、孙淑英:“小城镇土地创新制度研究”,《经济地理》2003 年第 4 期,第 499-503 页。
    [270] 潘允康:“大城市与小城镇发展模式之比较”,《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年第 4 期,第 17-22 页。
    [271] 张明举、黄捷:“重点发展大中城市是当前我国城市化的必由之路”,《国土研究》2002 年第 5 期,第 14-16 页。
    [272] 刘振伟:“用城乡统筹的思路促进农民增收”,《人民日报》2003 年 9 月 25 日。
    [273] 张勤:“积极、有序的城市化——合理用地、节约用地的重要措施”,《城市规划》1997 年第 2 期,第 33-35 页。
    [274] 郑静、陈革:“论大城市、小城镇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对当前城市化政策的思考”,《规划师》2000 年第 5 期,第 90-95 页。
    [275] 杨益明、陈志:“我国特大城市地域扩展与用地效益的初步研究”,《人文地理》2000 年第 2 期,第 53-56 页。
    [276] 宗传宏:“大都市带:中国城市化的方向”,《城市问题》2001 年第3 期,第8-12 页。
    [277] 邓丽姝、魏书华:“我国三大经济圈的发展状况与趋势分析”,景体华:《2005-2006 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年,第3-5 页。
    [278] 王桂新、魏星、刘建波、张伊娜:“中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与城市群发展特征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5 年第 2 期,第 43-52 页。
    [279] 顾朝林、张敏、张晓明、汪淳、陈璐:“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展望”,《地理科学》2007 年第 1 期,第 1-8 页。
    [280] 胡刚、姚士谋:“中国沿海地区构建城市带战略思考”,《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年第 5 期,第 19-23 页。
    [281] 胡勇:“长三角与珠三角城市群发展中亟需处理好四个关系”,《中国经济时报》2007 年 3 月 27 日。
    [282] 谢燮、杨开忠:“西部投资环境的再分析及政策建议”,《开发研究》2003 年第2 期,第 6-8 页。
    [283] 沈守愚:“论设立农地发展权的理论基础和重要意义”,《中国土地科学》1998年第 12 期,第 17-19 页。
    [284] 陈平:“建立土地开发权转让制度”,《中国国土资源报(土地版)》1999 年 3月 5 日。
    [285] 刘祚详:“城市化、农地征用与失地农民利益补偿”,《城市发展研究》2006 年第 1 期,第 88-92 页。
    [286] 党国英:“当前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现状与问题”,《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 年第 4 期,第 8-18 页。
    [287] 陈和午、聂斌:“农户土地租赁行为分析——基于福建省和黑龙江省的农户调查”,《中国农村经济》2006 年第 2 期,第 42-48 页。
    [288] 戴中亮:“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原因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农村经济》2004年第 1 期,第 27-29 页。
    [289] 王景新:“新世纪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安排与法律建设”,《中国农村经济》2000年第 4 期,第 4-7 页。
    [290] 张孝直:“中国农村地权的困境”,《战略与管理》2000 年第 5 期,第 106-111 页。
    [291] 党国印:“确立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南方周末》1999 年 4 月 2 日。
    [292] 林平:“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中共面前:农村出了一个权势阶层——农村政治体制非改不可”,[香港]《广角镜月刊》1999 年 1 月,第 23-25 页。
    [293] 王西玉:“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人民论坛》1998 年第 11 期,第 22-24 页。
    [294] 迟福林等:“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人民日报》1999 年 1 月5 日。
    [295] 龚启圣等:“农民对土地的产权的意愿及其对新政策的反映”,《中国农村观察》1998 年第 2 期,第 18-25 页。
    [296] 党国印:《经济研究资料》1998 年第 8 期,第 55 页。
    [297] 张乐天:“公社制度终结后的浙北农村政治与经济——浙北农村调查引发的思考”,《战略与管理》1997 年第 1 期,第 110-120 页。
    [298] 杜润生:“土地与农民的期待”,《华声月报》1998 年 9 月号。
    [299] 张红宇、刘玫、王晖:“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变迁:阶段性、多样性与政策调整”,《农业经济问题》2002 年第 2 期,第 12-20 页。
    [300] 张红宇、刘玫、王晖:“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变迁:阶段性、多样性与政策调整(二)”,《农业经济问题》2002 年第 3 期,第 17-23 页。
    [301] 杨学成等:“关于农村土地承包 30 年不变政策过程的评估”,《中国农村经济》2001 年第 1 期,第 55-66 页。
    [302] 田传浩、贾生华:“农地制度、地权稳定性与农地使用权市场发育:理论与来自苏浙鲁的经验”,《经济研究》2004 年第 1 期,第 112-119 页。
    [303] 俞海、黄季昆、Scott Rozelle、Loren Brandt、张林秀:“地权稳定性、土地流转与农地资源持续利用”,《经济研究》2003 年第 9 期,第 82-91 页。
    [304] 温铁军:“‘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双重困境下的‘三农’问题”,《读书》2001年第 10 期,第 22-29 页。
    [305] 谭术魁:“农民为何撂荒耕地”,《中国土地科学》2001 年第 5 期,第 34-38 页。
    [306] 张笑寒:“关于构建我国农用地市场流转制度的思考”,《中国土地科学》2001年第 5 期,第 31-33 页。
    [307] 王小映:“土地制度变迁与土地承包权物权化”,《中国农村经济》2000 年第 1期,第 43-49 页。
    [308] 杨鹏程:“新型‘两田制’:破解家庭承包制产权缺陷的现实选择”,《农村经济》2006 年第 5 期,第 10-13 页。
    [309] 胡俊波、竹俊:“现行土地制度是阻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深层次原因”,《商业研究》2006 年第 9 期,第 84-86 页。
    [310] 贺文华:“农村土地抛荒研究”,《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 年第10 期,第39-41 页。
    [311] 许庆、章元:“土地调整、地权稳定性与农民长期投资激励”,《经济研究》2005年第 10 期,第 59-69 页。
    [312] 丁火平、陈利根:“在征地补偿阶段完善家庭承包经营权补偿制度的思考——基于家庭承包经营权物权性质的确立”,《农业经济》2006 年第1 期,第38-40 页。
    [313] 钱忠好:“农地承包经营权市场流转:理论与实证分析——基于农户层面的经济分析”,《经济研究》2003 年第 2 期,第 83-91 页。
    [314] 陈利根、刘方启:“修宪与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年第 4 期,第 13-17 页。
    [315] 梁亚荣、万颖萍:“对土地承包经营权应予以补偿——《农村土地承包法》对土地征用补偿的影响”,《中国土地》2003 年第 4 期,第 9-12 页。
    [316] 黄祖辉:“论农户家庭承包制与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浙江社会科学》1999 年第 7 期,第 6-11 页。
    [317] 姚洋:“非农就业结构与土地租赁市场的发育”,《中国农村观察》1999 年第 2期,第 16-21 页。
    [318] 陈志刚、曲福田:“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的绩效分析——对转型期中国农地制度多样化创新的解释”,《中国农村观察》2003 年第 1 期,第 2-11 页。
    [319]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土地政策改革”课题组:“中国土地政策改革:一个整体性行动框架”,《中国发展观察》2006 年第 5 期,第 4-9 页。
    [320] 韩俊:“土地政策:从小规模均田制走向适度规模经营”,《调研世界》1998 年第 5 期,第 8-9 页。
    [321] 陈锡文、韩俊:“如何推进农民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农业产业化?山东专辑》2006 年第 1 期,第 78-81 页。
    [322] 丁秋菊:“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问题及对策”,《资源与产业》2006年第 3 期,第 30-32 页。
    [323] 焦必芳:“日本农地规模化经营的动向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0 年第 7 期,第 69-76 页。
    [324] 张照新:“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发展及其方式”,《中国农村经济》2002 年第2 期,第 19-24 页。
    [325] 贺振华:“农户兼业及其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影响——一个分析框架”,《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6 年第 2 期,第 72-78 页。
    [326] 薛兴利、岳书铭、刘桂艳等:“尽快实现以市场为主配置农村土地资源”,《农业经济问题》2001 年第 7 期,第 30-34 页。
    [327] 梁亚荣、陈彩虹:“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问题初探”,《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年第 3 期,第 8-11 页。
    [328] Pieri C, Planning of Sustainable Land Management: the Hierarchy of User Needs. Geo-information for Sustainable Land Management, ISSS/ITC, Enschede, Netherlands , 1997.
    [329] Coughlin, Robert E. and John C. Keene et al, The Protection of farmland: A Reference Guidebook for State and Local Government, National Agricultural Lands Study. Washington, D.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81.
    [330] Jacobs, Harvey M, Ethics in Environmental Planning Practice: The Case of Agricultural Land Protection, in Planning Ethics: A Reader in Planning Theory, Practice and Education, S. Hendler, ed. New Brunswick, NJ: Center for Urban Policy Research, 1995, p154-173.
    [331] Leon Kolankiewicz and Roy Beck, Weighing Sprawl Factors in Large U.S. Cities, Analysis of U.S. Bureau of the Census Data on the 100 Largest Urbanized Areas of the United States, 2001.
    [332] Nancy Hofmann, Giuseppe Filoso and Mike Schofield, The Loss of Dependable Agricultural Land in Canada, Rural and Small Town Canada Analysis Bulletin, 2005, 21(6), p3-16.
    [333] Shoshany M, Goldshleger N., Land Use and Population Density Changes in Israel—1950 to 1990: Analysis of Regional and Local Trends, Land Use Policy, 2002,19, p123-133.
    [334] Jacobs, Harvey M, The International Dimension of Farmland Protection: Lesson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from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41st Annual Meeting of the Association of Collegiate Schools of Planning, Chicago, Illinois, 1999, 10.
    [335] Drake, J. The Non-Market Value of the Swedish Agricultural Landscape, European Review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19(3), p351-364.
    [336] KLINE J.D, ALL G.R. Does Land Use Planning Slow the Conversion of Forest and Farm Lands ?, Growth and Change ,1999, 30(1), p3-22.
    [337] Adachi M, Patel K. Agriculture Land Conversion and Inheritance Tax in Japan, Reviews of Urban & Regional Development Studies, 1999, 11(2): p127-140.
    [338] Firman T. Land Conversion and Urban Development in the Northern Region of West Java , Indonesia, Urban Studies, 1997, 34(7), p1027-1046.
    [339] Firman T. Rural to Urban Land Conversion in Indonesia during Boom and Bust Periods, Land Use Policy, 2000, 17(1), p13-20.
    [340] Hertsgaard, Mark, Our Real China Problem, The Atlantic Monthly 280(5), p97-114.
    [341] Xiaobo ZHANG, Timothy D.Mount, and Richard N.Boisvert,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and Land Use in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Economic and Business Studies, 2004(2), p207-224.
    [342] Lin G C S, Ho S P S. China’s Land Resources and Land Use Change: Insights from the 1996 Land Survey, Land Use Policy, 2003, 20(2), p87-107.
    [343] Skinner M W, Kuhn R G,Joseph A E. Agricultural Land Protection in China: A Case Study of Local Governance in Zhejiang Province, Land Use Policy, 2001,18(2), p329-340.
    [344] Gardner, Gray. 1996. Shrinking Fields: Cropland Loss in a World of Eight Billion. Worldwatch Paper 131. Washington, D.C.: Worldwatch Institute.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