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民工流动就业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农民工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一支重要的产业大军,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在我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必然要有大量的农民要向非农产业转移,从而产生了农民工的就业问题。我国总人口中有70%左右是农民,决定了我国农民转移就业问题必然是一项相当艰巨的任务,在人类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研究中国农民工的就业和流动问题,意义非常重大。
     我国农民工的出现最早在改革开放初期,人数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逐渐上升,2006年,农村外出从业农民工达1.32亿。他们中很大一部分流向了城市的建筑业到沿海劳动密集型企业,成为廉价劳动力。可以说,是农民工的劳动支撑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但是,长期以来,农民工的社会地位的不高,他们的权利、利益长期被社会忽视,他们的需求很少被社会关注。这么庞大的一个社会群体,如果不能在社会生活各方面享受应有的当家作主地位,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造成大量农民工返乡,出现了大规模的农民工就业难题,农民工就业就成为党和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党的十七大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大背景下,维护好农民工合法权益,保障农民工就业权利,促进农民工有序流动,对于全面推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需引起高度重视。
     本论文首先运用马克思关于经济发展理论对农民工流动就业问题进行了思考和分析,指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背后的深刻的经济社会原因,以及政府在处理农民流动就业方面应当发挥的积极作用。同时,结合西方发展经济学理论,通过对城乡二元结构、工业化和产业结构发生重要转变模型分析,揭示了农民工流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提出了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应当统筹兼顾,既要考虑农民工向二、三产业的合理流动,也不可忽视农业内部的吸纳。
     接着,通过考察我国农民工流动就业的历史和现状,重点分析了我国农民工流动就业的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对农民工流动就业的发展趋势的判断。并通过对历史的总结和分析,得出二元户籍制度、土地制度不完善、社会保障缺失和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是造成农民工无序流动的主要原因。
     论文在明确了农民工流动就业的原因和问题之后,又对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作了深入考察,总结他们成功的经验和不足教训。提出我国当前情况下,要站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高度,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同时要从我国实际出发,从战略、制度方面着手,综合解决农民工流动就业问题,促进农民工合理有序流动。
     最后,在上述指导思想下,进一步明确解决农民工流动就业的着力点首先是破除制度障碍、完善政策保障,保证农民工作为正常工人因该享有的一切权利。同时,论文特别指出要辩证看待农民工在金融危机冲击下被迫失业返乡现象,如果政府能够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切实优惠的条件、制定适当的政策,充分利用好他们在城市积累的资金和经验,引导他们走上回乡创业的道路,就不仅能够有助于解决当前我国的大量农民工失业问题,还能够有力的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Off-farm workers are an important industry ranks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which has made greatly historic contribution to our socialism construction. During the transition from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society to modern society, there must be abundant farmers moving to non-agricultural industries, which leads to the employment issues of off-farm workers. Farmers account for 70% of the total population in our country, thus it means the employment issues of off-farm workers undoubtedly is an uphill task, and it is one of a kind. It is of utmost importance to study the employment and movement issues of off-farm workers.
     Off-farm workers firstly emerged at the beginning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in our country. Its number increas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economy, reaching to 132 million in 2006, and most of them floated to building industry in the cities and labor-intensive enterprises in coastal areas and became cheap labor power. It can be said that it is off-farm workers that support the high-spee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conomy. But, ever since a long time ago, their social status has been low, and their rights and benefits have been omitted by our society, and their needs have lacked attentions. If such a huge social group can not enjoy their due status as the master of our country, there must arise a series of social problems. In 2008,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broke out, lots of off-farm workers returned to the countryside, and there appeared the employment problem of a large scale of off-farm workers, which became a hot issue the Party and Government and all social circles paid a lot of attention to. The 17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 put forward that“industry rewards agriculture and city supports countrysid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which and balancing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it is realistically meaningful and needs to be taken seriously for promoting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in our country and handling well the problems facing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to protect effectively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off-farm workers, Guarantee their right to employment and guide their orderly flow.
     The dissertation first utilizes 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Marxism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problems of employment and movement of off-farm workers and finds out the deep-rooted economic and social causes after the transition of the rural labor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governments should play an active role in employment and movement of off-farm workers. At the same time, together with western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t, by analyzing the dualistic structure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dustrialization and the transitional model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reveals the problems and difficulty during the progress of employment and movement of off-farm workers, and puts forward that when the government work out policies, it must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off-farm workers’moving to the second and third industry and taking them in the agriculture itself.
     The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movement and employment of off-farm workers and its tendency by inspecting its history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The author finds out that the main causes for disorder movement of off-farmer workers are the dualistic household register system, imperfect land system, lack of social security and labor market division of city and countryside.
     After clarifying the causes and problems of the movement and employment of off-farm workers, the dissertation studies the transition of countryside labor power in the main developed countries of the world and sums up their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It puts forward that under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we should adopt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society, learn the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of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at the same time, we must solve the problems of the movement and employment of off-farm workers and promote off-farm workers’orderly movement in according to the concrete condition of our country and through strategy and system.
     Finally, with the direction of the above ideas, the dissertation further makes it clear that the essential way of solving the movement and employment of off-farm workers firstly should break out the obstacle, complete policy guarantee and assure all the rights that off-farm workers should have as normal workers. Meanwhile, it points out particularly that we should take the phenomenon of off-farm workers being forced back to the land by the shock of financial crisis dialectically. If the government can provide beneficial conditions, work out proper policies for those returning to the land, make good use of their funding and experience they had gotten in the cities, and guide them to establish their own business in the countryside, it can not only help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employment of off-farm workers, but als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Countryside and push forward the local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social progress.
引文
①盛来运:《流动还是迁移——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过程的经济学分析》,上海远东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序言第1页
    ①孙怡芳,吴元其:《金融危机下的农民工再就业问题》,《现代经济》,2009年01期
    ②《上半年全国6.7万家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倒闭》,《广州日报》,2008年08月04日
    ③康培:《关于当前农村改革发展中的几个重点问题——专访国家农业部部长孙政才》,《人民论坛》,2008年12月26日
    ①何美金,郑英隆:《农民工的形态演变:基于中国工业化进程长期性的研究》,《学术研究》,2007年第11期
    ①阎革,李敏:《失业保险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劳动出版社,1991年版,第113页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页
    ②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65页
    ③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13页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1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2),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1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2),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3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42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62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1),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60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8~79页
    ⑥[意]卡洛·M.奇波拉主编:《欧洲经济史·工业革命》,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363页
    ①何增科:《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业和农民问题的基本观点述要》,《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5期
    ②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12页
    ③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12页
    ④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12页
    ⑤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12页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18页
    ②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7第81页
    ③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62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38卷,第305页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l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39页
    ②马克思:《资本论》第l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78页
    ③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96页
    ④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73页
    ⑤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17页
    ①《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57页
    
    ①《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1页
    ②《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3页
    ③谭崇台:《发展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l版,第l页
    ④刘易斯:《劳动力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曼彻斯特学报》,1954年5月
    ①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第12页
    ②张忠法:《国内外有关劳动力就业结构转换和劳动力市场的几个理论问题》,《经济研究参考》,2001年03期
    ③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第15页
    ④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第24页
    ⑤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第28页
    ①拉尼斯,费景汉:《劳动剩余经济之发展》,耶鲁大学出版社,1964年版
    ①张忠法:《国内外有关劳动力就业结构转换和劳动力市场的几个理论问题》,《经济研究参考》,2001年03期
    ①雷诺兹:《发展经济学的要点》,载《美国经济评论》1969年第5期
    ①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耶鲁大学出版社,1964年版
    ①西奥多·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109、78页
    
    ①农村劳动力流动课题组:《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回顾与展望》,国研网,2001年11月29日
    ②陆学艺:《农民工问题要从根本上治理》,《特区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7期
    ③农村劳动力流动课题组:《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回顾与展望》,国研网,2001年11月29日
    
    ①农村劳动力流动课题组:《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回顾与展望》,国研网,2001年11月29日
    ②刘怀廉:《中国农民工问题》,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0页
    ①胡雪萍:《提高农民收入的一种有效途径:外出务工》,《农业经济问题》,2004年第8期
    ②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版,第8页
    ③[美]阿历克斯·英克尔斯:《人的现代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版,第7页
    ①农民工回乡创业问题研究课题组:《农民工回乡创业现状的调查与政策建议》,《人民日报》,2009年02月05日
    ②陆学艺:《农民工问题要从根本上治理》,《特区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7期
    ③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版,第76页
    ④陆学艺:《农民工问题要从根本上治理》,《特区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7期
    ①葛建雄:《人口与中国的现代化》,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15页
    ②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版,第9页
    ①莫荣:《农民工劳动力市场的状况和政策建议》,《经济研究参考》,2008年第31期
    ①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版,第71页
    ①莫荣:《农民工劳动力市场的状况和政策建议》,《经济研究参考》,2008年第31期
    ②莫荣:《农民工劳动力市场的状况和政策建议》,《经济研究参考》,2008年第31期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07页
    ①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第12页
    ②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第13页
    
    ①高颖,李善同:《农民工工资水平调查分析》,国研网,2008年07月02日
    ②周琼:《东莞失业农民工争相“退保”》,《财经》,2008年12月17日
    ①吴国宝,李善同:《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及政策建议》,国研网,2008年07月02日
    崔晓黎:《城乡户籍制度改革与政策建议》,国研网,2005年12月22日
    ①曹新:《当代中国流动人口研究》,《中国研究》,2003年第4期
    ①王景新:《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30年:回眸与瞻望》,《现代经济探讨》,2008年第4期
    ①刘志洋,王宪明,高宇:《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北方经济》, 2009年第10期
    
    ①朱信凯:《转移农村劳动力各国路不同》,《农民日报》,2005年12月21日
    ②李仙娥,王春艳:《国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比较》,《农村经济导刊》,2004年10期
    ③张磊:《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验与启示》,《经济纵横》,2007年第2期
    ④李仙娥,王春艳:《国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比较》,《农村经济导刊》,2004年10期
    ⑤朱信凯:《转移农村劳动力各国路不同》,《农民日报》,2005年12月21日
    ①朱信凯:《转移农村劳动力各国路不同》,《农民日报》,2005年12月21日
    ②冯海发:《农村城镇化发展探索》新华出版社,2004年6月版
    ③冯海发:《农村城镇化发展探索》新华出版社,2004年6月版
    ④李仙娥王春艳:《国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比较》,《农村经济导刊》,2004年10期
    ⑤朱信凯:《转移农村劳动力各国路不同》,《农民日报》,2005年12月21
    
    ①张磊:《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验与启示》,《经济纵横》2007年第2期
    ②朱信凯:《转移农村劳动力各国路不同》,《农民日报》,2005年12月21
    ③李仙娥,王春艳:《国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比较》,《农村经济导刊》,2004年10期
    ④张磊:《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验与启示》,《经济纵横》2007年第2期
    ⑤朱信凯:《转移农村劳动力各国路不同》,《农民日报》,2005年12月21
    ⑥李仙娥王春艳:《国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比较》,《农村经济导刊》,2004年10期
    ①李仙娥王春艳:《国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比较》,《农村经济导刊》,2004年10期
    ②张磊:《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验与启示》,《经济纵横》,2007年第2期
    ③张艳,胡放之:《国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我国的启迪》,《中国集体经济》,2007年第10期
    ④张艳,胡放之:《国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我国的启迪》,《中国集体经济》,2007年第10期
    
    ①张艳,胡放之:《国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我国的启迪》,《中国集体经济》,2007年第10期
    ②李仙娥,王春艳:《国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比较》,《农村经济导刊》,2004年10期
    
    ①张艳,胡放之:《国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我国的启迪》,《中国集体经济》,2007年第10期
    ②李仙娥,王春艳:《国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比较》,《农村经济导刊》,2004年10期
    ③李仙娥,王春艳:《国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比较》,《农村经济导刊》,2004年10期
    ①蔡昉等:《国外农村劳动力及人口转移经验教训》,《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2006年版,第507页
    ①蔡昉等:《国外农村劳动力及人口转移经验教训》,《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2006年版,第508页
    ②蔡昉等:《国外农村劳动力及人口转移经验教训》,《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2006年版,第508页
    ③李仙娥,王春艳:《国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比较》,《农村经济导刊》,2004年10期
    ①李仙娥,王春艳:《国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比较》,《农村经济导刊》,2004年10期
    ①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版,第51页
    ①余成瑶:《在“稳、严、活”中深化农村土地经营制度改革》,《中国信息报》,2008年10月20日
    ②许经勇:《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回顾与前瞻——形成有利于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土地产权制度》,《经济学动态》,2008年第7期
    ①许经勇:《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回顾与前瞻——形成有利于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土地产权制度》,《经济学动态》,2008年第7期
    
    ①国研网宏观经济研究部:《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历史、现状与建议》,国研网,2009年05月08日
    ②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版,第36页
    
    ①杜毅:《农民工社会保障十大矛盾分析》,《社会保障制度》,2008年第8期
    ②胡海峰,刘光卓:《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中国保险》,2007年第2期
    ③杜毅:《农民工社会保障十大矛盾分析》,《社会保障制度》,2008年第8期
    ①崔传义:《构建城乡统一、平等就业的劳动力市场》,国研网,2005年01月06日
    
    ①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版,第28页
    ②韩建民,任崇强:《提高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能力问题研究》,《开发研究》2007年,第4期
    ①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版,第31页
    ①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版,第33页
    ①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版,第38页
    ①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版,第46页
    ①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第48页
    ②植万禄,于璐娜:《阿马蒂亚·森:中国应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北京青年报》,2008年07月24日
    ①刘勇,谢杨:《对我国城镇化的战略思考》,《科学决策》,2005年第8期
    ①傅晓蕾:《韩俊:农民工返乡带来机遇》,《四川农村日报》,2008年12月22日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46、12、28卷,人民出版社.
    [2]《资本论》第l、2、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孙怡芳,吴元其:《金融危机下的农民工再就业问题》,《现代经济》,2009年01期.
    [4]盛来运:《流动还是迁移——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过程的经济学分析》,上海远东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
    [5]许经勇:《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经济管理》,2002年第4期.
    [6]何美金,郑英隆:《农民工的形态演变:基于中国工业化进程长期性的研究》,《学术研究》,2007年第11期.
    [7]陆学艺:《农民工问题要从根本上治理》,《新华文摘》,2003年第12期.
    [8]何伟:《农民工:大战略》,《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1月26日.
    [9]林凌:《中国农民对城市化的贡献》,《光明日报》,2006年l月17日第10版.
    [10]简新华:《构建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年第l期.
    [11]阎革,李敏:《失业保险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劳动出版社,1991年版.
    [12]阿瑟·刘易斯:《劳动力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曼彻斯特学报》,1954年5月.
    [13]陆学艺:《农村发展新阶段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关于开展以发展小城镇为中心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运动的建议》,《中国农村经济》,2000年第6期.
    [14]谭崇台:《发展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l版.
    [15]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16]雷诺兹:《发展经济学的要点》,载《美国经济评论》,1969年第5期.
    [17]托达罗:《经济发展与第三世界》,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年版.
    [18]西奥多·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19]《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0]农业部产业政策法规司:《中国农村政策法规调查与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3月版.
    [21]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版.
    [22]高颖,李善同:《农民工工资水平调查分析》,国研网,2008年07月02日.
    [23]吴国宝,李善同:《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及政策建议》,国研网,2008年07月02日.
    [24]朱信凯:《转移农村劳动力各国路不同》,《农民日报》,2005年12月21日.
    [25]李仙娥,王春艳:《国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比较》,《农村经济导刊》,2004年10期.
    [26]张磊:《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验与启示》,《经济纵横》,2007年第2期.
    [27]冯海发:《农村城镇化发展探索》,新华出版社,2004年6月版.
    [28]张艳,胡放之:《国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我国的启迪》,《中国集体经济》,2007年第10期.
    [29]蔡昉等:《国外农村劳动力及人口转移经验教训》,载于《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2006年版.
    [30]许经勇:《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回顾与前瞻——形成有利于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土地产权制度》,《经济学动态》,2008年第7期.
    [31]杜毅:《农民工社会保障十大矛盾分析》,《社会保障制度》,2008年第8期.
    [32]胡海峰,刘光卓:《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中国保险》,2007年第2期.
    [33]崔传义:《构建城乡统一、平等就业的劳动力市场》,国研网,2005年01月06日.
    [34]韩建民,任崇强:《提高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能力问题研究》,《开发研究》,2007年第4期.
    [35]傅晓蕾:《韩俊:农民工返乡带来机遇》,《四川农村日报》,2008年12月22日.
    [36]楼培敏:《农民、土地与城市发展》,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4月版.
    [37]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38]郭继严,王勇锡:《2001~2020:中国就业战略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6月版.
    [39]陆学艺:《“三农”新论——当前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5月版.
    [40]温铁军:《三农问题与世纪反思》,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7月版.
    [41]蔡昉等:《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 2003年12月版.
    [42]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中国农村研究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2月版.
    [43]库茨涅茨:《现代经济增长》,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44]白跃世:《中国农业现代化路径选择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3月版.
    [45]陶文达:《发展经济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1月版.
    [46]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中国农村政策法规调查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3月版.
    [47]王景新:《乡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崛起》,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1月版.
    [48]赵勇:《城乡良性互动战略》,商务印书馆,2004年10月版.
    [49]薛荣哲:《中国小城镇发展论》,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50]石磊:《中国农业组织的结构性变迁》,山西经济出版社,1999年9月版.
    [51]孙津:《中国农民与中国现代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4月版.
    [52]李成贵,郑有贵:《中国的“三农”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53]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2000年6月版.
    [54]徐勇等:《流动中的乡村治理一对农民流动的政治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55]王景新:《乡村合作经济组织崛起》,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l月版.
    [56]孔样智:《中国三农前景报告》,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年1月版.
    [57]潘维:《农民与市场—中国基层政权与乡镇企业》,商务印书馆,2005年9月版.
    [58]陈佳贵,王延中:《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59]苏涛:《中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研究—产业经济学视角的探索》,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11月版.
    [60]赵履宽,杨体仁,姚先国,王建新:《劳动经济学》,中国劳动出版社,1997版.
    [61]岳圳等:《中国农业经济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11月版.
    [62]孙健:《中国经济史一近代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6月版.
    [63]苑书义等:《近代中国小农经济的变迁》,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64]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2000年6月版.
    [65]杨德才:《工业化与农业发展问题的研究一以中国台湾为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3月版.
    [66]赵俊超,平新乔:《国外关于农民工问题的研究评述》,《经济学动态》,2007年第8期.
    [67]党国英:《当前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现状和问题》,《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68]张季风:《战前日本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及特点》,《日本学刊》,2002年第3期.
    [69]袁械:《二元经济结构改善与农村土地制度创新》,《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70]王凤云:《对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估计》,《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第15期.
    [71]罗恩立:《西方就业理论演变进程剖析与借鉴》,《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72]罗良文:《新保守主义的就业理论及其启示》,《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12卷第2期.
    [73]张秀青,赖景生:《优化农村人口智力结构与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分析》,《西南农业大学报》,2004年第3期.
    [74]张德元:《中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回顾与思考》,《卫生经济研究》,2005年第1期.
    [75]王红玲:《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的统计方法与实证分析》,《经济研究》,1999年第4期.
    [76]程鹏:《中国共产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历史探索和现实思考》,《长江论坛》,2002年第2期.
    [77]孙家良:《对马克思就业理论若干问题的思考》,《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
    [78]张军:《发展中国家就业理论的评析与借鉴》,《现代财经》,1999年第9期.
    [79]张新华:《农民工对城镇劳动力的替代性研究》,《中国农村经济》,2005年第4期.
    [80]夏杰长:《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劳动就业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与突破》,《当代经济研究》,1999年第8期.
    [81]张广宇:《直接成本、机会成本与农民外出劳动力——理论分析与模型实证》,《中国农村经济》,2005年第1期.
    [82]蔡昉:《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性障碍分析》,《经济学动态》,2005年第1期.
    [83]孙瑶:《印度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农村工业化》,《南亚研究季刊》,1997年第2期第17页.
    [84]陈宝江:《巴西农业的发展及其对我们的启示》,《黑龙江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
    [85]王章辉:《英国工业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世界历史》,1996年第6期.
    [86]张明亮:《试析农村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农业现代化研究》,1994年第5期.
    [87]恒波:《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启示》,《农村经济》,2004年第3期.
    [88]王大高:《现阶段农村劳动力素质的状况及提高的途径》,《经济问题》,1997年第2期.
    [89]张新光:《中国农民特质问题的理论探讨》,《农业经济问题》,2004年第3期.
    [90]罗良文:《新凯恩斯主义的就业理论及其启示》,《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91]宁光杰.:《简析马克思的就业理论》,《当代经济研究》,2001年第3期.
    [92]罗斌:《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定义分析》,《理论前沿》,2002年第7期.
    [93]黄国样:《马克思就业理论与当前再就业》,《理论学习月刊》,1998年第6期.
    [94]陆春燕:《马克思就业理论与我国下岗再就业》,《当代经济研究》,2001年第1期.
    [95]杨红艳:《马克思的就业理论和我国国有企业劳动就业体制的变迁》,《贵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l期.
    [96]张存刚:《马克思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与凯恩斯就业理论的比较》,《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7期.
    [97]胡培兆:《城镇化建设之路也是现代化之路》,《宏观经济研究》,2003年第2期.
    [98]温铁军:《农民不可能都进城》,《绿叶》,2004年第3期.
    [99]严正:《小城镇还是大城市》,《中国城市化:农民土地与城市发展》,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100]拉尼斯,费景汉:《劳动剩余经济之发展》,耶鲁大学出版社,1964年版.
    [101]张忠法:《国内外有关劳动力就业结构转换和劳动力市场的几个理论问题》,《经济研究参考》,2001年03期
    [102]刘怀廉:《中国农民工问题》,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03]胡雪萍:《提高农民收入的一种有效途径:外出务工》,《农业经济问题》,2004年第8期.
    [104] [美]阿历克斯·英克尔斯:《人的现代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版.
    [105]农民工回乡创业问题研究课题组:《农民工回乡创业现状的调查与政策建议》,《人民日报》,2009年02月05日.
    [106]葛建雄:《人口与中国的现代化》,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107]莫荣:《农民工劳动力市场的状况和政策建议》,《经济研究参考》,2008年第31期.
    [108]崔晓黎:《城乡户籍制度改革与政策建议》,国研网,2005年12月22日
    [109]王景新:《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30年:回眸与瞻望》,《现代经济探讨》,2008年第4期
    [110]刘志洋,王宪明,高宇:《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北方经济》, 2009年第10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