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分立中的劳动者权利及其法律保护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公司分立作为现代企业扩大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方式之一,是当今公司实践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公司分立牵涉到多方主体的利益,尤其与处于劳动关系之弱势地位的劳动者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但我国现行立法在对公司分立中的股东利益和债权人利益保护的同时,对劳动者权利却关注不够,存在许多制度性缺陷,亟待加以充实与完善。本文在把握我国目前公司分立中劳动者合法权利保护的现状和借鉴世界各国公司分立中劳动者权利保护的有关法律制度基础上,建议公司分立时应注意保护劳动者的劳动就业权、公司内部职工持股权以及经济补偿权,提出在我国应尽早确立起公司分立状态下的劳动合同承继制度、经济补偿金制度、优先留用制度、公司社会责任制度与公司内部职工持股制度,从而有效保护公司分立中的劳动者的合法权利,增进公司经济效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Corporate separation is one of valid means that enlarge market competitiveness adopted by modern enterprise, and involves the benefits of multilateral subjects, especially closely links up the vital interests of the laborers who are in the disadvantageous position in labor relation. But when protecting the benefits of the shareholder and the creditor, the present legislation in our country gives its attention to laborer’rights inadequately, and has a lot of system defects to be substantiated and perfected urgently. On the bases of grasping the statue que of the protection of laborer’s legal rights in our country’s present corporate separation and the using for reference of the related legal system of the protection of laborer’s rights in corporate separation in world countries,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we should notice protecting the right of work, the right of internal 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and the right of indemnity, and propounds that our country should set inheriting system of labor contract, indemnity system, priority of continuing to employ system,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internal 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system in corporate separation. 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analyzes the laborer’s rights which need legal key protection and the rationality of their protection.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protection of laborer’s rights in corporate separation by our existing laws and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corporate separation and corporate combination,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laborer’s rights which should be protected mainly in corporate separation, and then determines that the right of employment, the
引文
[1]冯彦君:《公司分立与劳动权保障——我国应确立劳动契约承继制度》,《法学家》2005 年第 5 期,第 15 页。
    [2]参见冯彦君:《公司分立与劳动权保障——我国应确立劳动契约承继制度》,《法学家》2005 年第 5 期,第 15 页。
    [3]王保树、崔勤之:《中国公司法原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8 年 10月版,第 298 页。
    [4]《公司法》第十八条第三款规定:公司研究决定改制以及经营方面的重大问题、制定重要的章程制度时,应当听取公司工会的意见,并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全民所有制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企业合并的,职工由合并后的企业或者兼并企业安置。1995 年劳动部发布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发生分立或合并后,分立或合并后的用人单位可依据实际情况与原用人单位的劳动者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变更劳动合同。
    [5]陈步雷:《论劳动权利体系及其分析工具——兼论劳动权利的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工会理论与实践》2004 年第 3 期,第 6 页。
    [6]赵建聪:《破产企业职工经济补偿金的合理性探究》,《人民司法》2004年第 10 期,第 36 页。
    [7]高小莉、胡桂英:《转变职工身份该给多少钱——对国企改革职工经济补偿政策的思考》,《四川劳动保障》2004 年第 4 期,第 28 页。
    [8]姚先国、郭东杰:《改制企业劳动关系实证分析》,《管理世界》2004 年 第 5 期,第 106 页。
    [9]孙新萍:《人力资本与公司治理结构创新——建立职工股东制度》,《中国经贸导刊》2003 年第 20 期,第 37 页。
    [10]刘俊海:《公司的社会责任》,法律出版社 1999 年 3 月版,第 6-7 页。
    [11]胡明娟:《SA8000 的引入与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的建立》,《理论月刊》2005 年第 6 期,第 171 页。
    [12]转引自李保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务》,中共党校出版社 1996 年第 1 版,第 241 页。
    [13]傅治平:《和谐社会导论》,人民出版社 2005 年 3 月版,第 53-55 页。
    [14]参见冯彦君:《公司分立与劳动权保障——我国应确立劳动契约承继制度》,《法学家》2005 年第 5 期,第 16 页。
    [15]Alison Bone , Marnah Suff, Essential Employment Law, Wuhan University Press 5.2004 , p.47.
    [16][德]W·杜茨:《劳动法》,张国文译,法律出版社 2005 年 3 月版,第121 页。
    [17]参见[德]W·杜茨:《劳动法》,张国文译,法律出版社 2005 年 3 月版,第 134 页。
    [18]参见台湾劳动法学会编:《劳动基准法释义——施行二十年之回顾与展望》,新学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5 年 5 月版,第 194 页。
    [19]参见[日]菅野和夫、落合誠一編:《会社分割をめぐる商法と労働法》,商事法务研究会 2000 年 10 月版,第 86-87 页。
    [20]关于“公司社会责任”,在 2005 年 10 月 27 日我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已作出了规定,修订后的《公司法》第五条第一款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21]参见冯彦君:《公司分立与劳动权保障——我国应确立劳动契约承继度》,《法学家》2005 年第 5 期,第 15 页。
    [22]王键、宋永泉:《公司合并与职工权益保护》,《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03 年第 6 期,第 60 页。
    [23]台湾劳动法学会编:《劳动基准法释义——施行二十年之回顾与展望》,新学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5 年 5 月版,第 195 页。
    [24]王键、宋永泉:《公司合并与职工权益保护》,《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03 年第 6 期,第 57 页。
    [25]台湾劳动法学会编:《劳动基准法释义——施行二十年之回顾与展望》,新学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5 年 5 月版,第 196 页。
    [26]王键、宋永泉:《公司合并与职工权益保护》,《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03 年第 6 期,第 57 页。
    [27][日]菅野和夫:《労働法》,弘文堂 1995 年第 4 版,第 390 页。
    [28]徐卫东、李正平:《日本失业保险的法律体系》,《当代法学》1998 年第 3 期,第 37 页。
    [29] Alison Bone , Marnah Suff, Essential Employment Law,WuhanUniversity Press 5.2004 , p.151.
    [30]转引自赵丽君:《谈国企职工取得的一次性补偿缴纳个人所得税》,《理论探讨》2002 年第 16 期,第 14 页。
    [31]参见王键、宋永泉:《公司合并与职工权益保护》,《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03 年第 6 期,第 58 页。
    [32]王键、宋永泉:《公司合并与职工权益保护》,《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03 年第 6 期,第 58 页。
    [33]参见叶忠锋:《企业续订职工劳动合同的标准及其操作》,《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 年第 2 期,第 40 页。
    [34]参见[日]日本労働法学会編:《現代労働法講座》,総合労働研究所 1982年 8 月版,第 222 页。
    [35]陈明添:《公司的社会责任——对传统公司法基本理念的修正》,《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04 年第 3 期,第 25 页。
    [36]卢代富著:《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学与法学分析》,法律出版社 2002年 10 月版,第 45 页。
    [37]刘俊海:《公司的社会责任》,法律出版社 1999 年 3 月版,第 2 页。
    [38]卢代富:《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学与法学分析》,法律出版社 2002 年10 月版,第 99 页。
    [39]陈明添:《公司的社会责任——对传统公司法基本理念的修正》,《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04 年第 3 期,第 17 页。
    [40]李维安主编:《公司治理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年 4 月版,第61 页。
    [41]师丽虹:《我国职工持股制度发展的探索》,《经济师》2005 年第 6 期,第 150 页。
    [42]参见[英]凯瑟琳·巴纳德:《欧盟劳动法(第二版)》,付欣译,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5 年 10 月版,第 588 页。
    [43]师丽虹:《我国职工持股制度发展的探索》,《经济师》2005 年第 6 期,第 150 页。
    [44]杨国雄:《改制分流职工持股管理模式及利弊》,《中国石化》2004 年第 7 期,第 30 页。
    [45]参见杨国雄:《改制分流职工持股管理模式及利弊》,《中国石化》2004年第 7 期,第 28-31 页。
    1.林丰宾:《劳动基准法论》,三民书局 1997 年 11 月版。
    2.史尚宽:《劳动法原论》,正大印书馆 1978 年第 2 版。
    3.王保树、崔勤之:《中国公司法原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8 年 10 月版。
    4.李保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务》,中共党校出版社 1996 年第 1 版。
    5.杨燕绥编:《劳动与社会保障立法国际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年 2 月版。
    6.傅治平:《和谐社会导论》,人民出版社 2005 年 3 月版。
    7.董保华:《劳工神圣的卫士——劳动法》,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4月版。
    8.卢代富:《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学与法学分析》,法律出版社 2002 年
    10 月版。
    9.黄越钦:《劳动法新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 年 4 月版。
    10.谢鹏程:《公民的基本权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 年 7 月版。
    11.王全兴:《劳动法》,法律出版社 1997 年第 10 版。
    12.王益英:《外国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年 5 月版。
    13.刘俊海:《公司的社会责任》,法律出版社 1999 年 3 月版。
    14.王立行等:《人权论》,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第 9 版。
    15.董保华:《社会法原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年 4 月版。
    16.台湾劳动法学会编:《劳动基准法释义——施行二十年之回顾与展望》,新学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5 年 5 月版。
    17.常凯:《劳动关系、劳动者、劳动权——当代中国的劳动问题》,中国劳动出版社 1985 年第 1 版。
    18.钱卫青主编:《国有企业改革法律报告》,中信出版社 2004 年 8 月版。
    19.傅穹:《重思公司资本制原理》,法律出版社 2004 年 11 月版。
    20.李维安主编:《公司治理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年 4 月版。
    21.冯彦君:《劳动法学》,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9 年 11 月版。
    22.张文显主编:《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第 2 版。
    23.[德]W·杜茨:《劳动法》,张国文译,法律出版社 2005 年 3 月版。
    24.[英]P·S·阿狄亚:《合同法导论(第五版)》,赵旭东等译,法律出版社 2002 年 4 月版。
    25.[美]麦克尼尔:《新社会契约论》,雷喜宁、潘勤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4 年 1 月版。
    26.[英]凯瑟琳·巴纳德:《欧盟劳动法(第二版)》,付欣译,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5 年 10 月版。
    27.[美]罗伯特·A·高尔曼:《劳动法基本教程——劳工联合与集体谈判》,马静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第 1 版。
    28.[日]末永敏和:《现代日本公司法》,金洪玉译,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0年 9 月版。
    29.[美]艾伦·布坎南:《伦理学、效率与市场》,廖申白、谢大京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1 年 6 月版。
    30.罗结珍译:《法国劳动法典》,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96 年 11 月版。
    31.[加]A·E·奥斯特、L·夏莱特:《雇用合同》,王南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5 年 8 月版。
    32.[美]C·A·摩尔根编著:《劳动经济学》,杨炳章、陈锡铃等译,工人出版社 1984 年 7 月版。
    33.[日]大须贺明:《生存权论》,林浩译,法律出版社 2001 年 3 月版。
    34.[美]约翰·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姚大志译,上海三联书店 2002 年 5 月版。
    35.[美]罗纳德·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信春鹰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8 年 5 月版。
    36.[日]安枝英訷、西村健一郎:《労働法》,有斐閣 1995 年 4 月版。
    37.[日]菅野和夫:《労働法》,弘文堂 1995 年第 4 版。
    38.[日]日本労働法学会編:《現代労働法講座》,総合労働研究所 1982年 8 月版。
    39. [日]菅野和夫、落合誠一編:《会社分割をめぐる商法と労働法》,商事法务研究会 2000 年 10 月版。
    40.Alison Bone , Marnah Suff, Essential Employment Law, WuhanUniversity Press 5.2004.
    41.Charles Barrow, John Duddington , Briefcase on Employment Law, Wuhan University Press 6.2004.
    42.陈步雷:《论劳动权利体系及其分析工具——兼论劳动权利的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工会理论与实践》2004 年第 3 期。
    43.赵建聪:《破产企业职工经济补偿金的合理性探究》,《人民司法》2004年第 10 期。
    44.高小莉、胡桂英:《转变职工身份该给多少钱——对国企改革职工经济补偿政策的思考》,《四川劳动保障》2004 年第 4 期。
    45.姚先国、郭东杰:《改制企业劳动关系实证分析》,《管理世界》2004年第 5 期。
    46.孙新萍:《人力资本与公司治理结构创新——建立职工股东制度》,《中国经贸导刊》2003 年第 20 期。
    47.胡明娟:《SA8000 的引入与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的建立》,《理论月刊》2005 年第 6 期。
    48.冯彦君:《公司分立与劳动权保障——我国应确立劳动契约承继制度》,《法学家》2005 年第 6 期。
    49.王键、宋永泉:《公司合并与职工权益保护》,《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03 年第 6 期。
    50.徐卫东、李正平:《日本失业保险的法律体系》,《当代法学》1998 年第 3 期。
    51.杨国雄:《改制分流职工持股管理模式及利弊》,《中国石化》2004 年第 7 期。
    52.赵丽君:《谈国企职工取得的一次性补偿缴纳个人所得税》,《理论探讨》2002 年第 16 期。
    53.陈明添:《公司的社会责任——对传统公司法基本理念的修正》,《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04 年第 3 期。
    54.师丽虹:《我国职工持股制度发展的探索》,《经济师》2005 年第 6 期。
    55.曾玉国、陈远航:《在国企改制中维护职工权益的若干问题及对策建议》,《工会理论与实践》2004 年第 5 期。
    56.肖辉:《公司分立及其债务承担》,《经济论坛》2004 年第 13 期。
    57.李红勃:《公司的人权责任》,《河北法学》2004 年第 9 期。
    58.冯彦君:《劳动权论略》,《社会科学战线》2003 年第 1 期。
    59.[英]莫里斯·克兰斯顿:《什么是人权》,蒋兆康译,《外国法译评》1993 年第 3 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