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养制度的改革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劳动教养产生于新中国成立初期,是基于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而形成的特殊刑事政策。半个多世纪以来,劳动教养在打击和预防违法犯罪、稳定社会秩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在新形势下,劳动教养制度自身存在的诸多缺陷已经成为影响劳动教养制度能否成功运行的障碍,其存在的现实合理性也因此而遭到广泛质疑,围绕劳动教养制度是否应当保留的争论至今还如火如荼。在这一背景下,对劳动教养制度展开研究,梳理其产生发展的历史沿革,分析其存在的制度弊端,并为其改革指明方向无疑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全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分为四章:
     第一章为劳动教养制度的历史发展。这一章梳理了劳动教养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五十多年来的发展变迁历程。也分析劳动教养制度的历史作用。劳动教养经过几十年的实践,为我国社会治安的维护、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第二章为有关劳动教养的论争。首先介绍了劳动教养论争产生的历史背景,即劳动教养制度产生当初的社会历史条件已不复存在,原有制度中的诸多规定与法治人权理念格格不入。然后阐述了学术界关于劳动教养论争的主要内容,包括劳动教养性质和劳动教养存废的论争,最后简要介绍了关于劳动教养存废的官方立场。
     第三章为劳动教养制度的合理性与改革必要性。首先论述了劳动教养的现实合理性。虽然劳动教养制度受到了广泛质疑,但是该制度因能弥补我国刑罚制度的结构性缺陷而具有的现实合理性却毋庸置疑,而且经过五十多年的成功实践,其历史功绩不可抹杀。其次,分析了劳动教养制度存在的以下缺陷:审批机关和审批程序的规定不符合法治原则:适用范围上的缺陷;期限过长;监督制约措施不力。因此,要在现今社会条件下继续发挥劳动教养的制度功能,就必须改革该制度。
     第四章为劳动教养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文章认为,劳动教养制度必须走司法化改革之路方可克服现存制度缺陷,为此必须在程序上确立公安机关调查权、人民法院审理、人民检察院监督和司法行政机关执行的四位一体的劳动教养运行机制。同时,要缩短劳动教养的期限,使之与行政处罚和刑罚前后衔接,从而在惩罚力度上形成由行政处罚—劳动教养—刑罚构成的制裁体系。最后还应该改革劳动教养适用范围,增强法律制度的操作性并使之符合法制统一原则。
The Reeducation through Labor System was established after the birth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t is a specific criminal policy and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special historical conditions of new China. The system has been playing a vital role in striking and preventing crimes, stabilizing social orders, and has been contributing a lot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conomy. But under the new circumstances, the defects of the system has become the obstacles which hold back its functions, the rationality of its existence is questioned by the public. The debate about whether this system should be deserted is very violent nowadays. Under this situ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he system by combing out its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alyzing its abuse. This study is theoretically and practically vital for its revolution.
     Besides the introduction and conclusion, this thesis contains four chapters.
     Chapter One: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Reeducation through Labor System. This chapter introduces to us the evolution of the system in the past fifty years. After several decades'practice and application, the Reeducation through Labor System has made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maintenance of social order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conomy.
     Chapter Two:Debates about the system. First, this chapter introduces to us the reason why the big debate is born. The historical conditions which give birth to the system have gone. Many regulations in the system contradict with the logos of the law. Second, this chapter elaborates to us the major subjects of the debate, including the nature of the system and whether the system should be deserted. And the official standpoint is given and introduced at last.
     Chapter Three: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System of Reeducation through Labor. First:the rationality of the system. Although the system is questioned by the public, but it is rational for making up the defects of Chinese penalty system. After fifty years'successful practice, it's achievement in our country can never be blot out. Second, analyzes the defects of the system:the examiner office and examine procedure are against the principles of law; defects on the sphere of applications; the prison term is too long; lack of supervision measures, etc. Therefore, a revolution is necessary if we want to use the system under the socialism conditions.
     Chapter Four:how to innovate the System of Reeducation through Labor. According to the spirit of the thesis, the defects of the system can be overcome if combine its regulations with judicial justice. Therefore, the investigation power of the public security office, the judicial power of the courthouse, the supervision power of the procurator's office and the administration power of the administer office should be established in the system of Reeducation through Labor. At the same time, the term of penalty in the system should be cut short, so a new penalty system, which combines the administrational punishment, reeducation through labor and criminal penalty, can be formed. At last, the sphere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ystem should be innovated, too. So the System of Reeducation through Labor can coincide with the principles of legal system.
引文
1主张废除劳动教养的观点见王发强:《谈劳动教养制度的存废》,《法学杂志》1997年第4期,第32页。主张劳动教养“保安处分化”的代表性观点参见周焱:《我国劳动教养制度改革刍议》,《中国刑事法杂志》1999年第6期,第25页。主张劳动教养刑事化的观点参见:李晓明:《行政刑法学》,群众出版社2005年第1版,第20页。主张劳动教养行政处罚化的观点参见林方、吴长乐:《劳动教养制度的弊端与改革》,《现代法学》1999年第6期,第105-106页。
    2陈瑞华:《劳动教养的历史考察与反思》,《中外法学》2001年第6期,第8页。
    3司法部劳教局组编《劳动教养工作文件汇编》(1955-1976)(一),第16页。
    4陈莉颖:《劳动教养制度的立法探讨》,中国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09,第7页。
    5司法部劳动教养制度改革与完善研究课题组:《改革与完善中国劳动教养制度(上)》,《中国司法》2004年第3期,第29页。
    6贾成宽:刑罚的结构性缺陷及其化解《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第21页。
    7该数据来源于河北省唐山劳教所2009年5月戒毒工作汇报材料。
    8陈莉颖:《劳动教养制度的立法探讨》,中国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第13页。
    9参见高莹:《劳动教养制度创新的立法思考》,载《劳动教养立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61页。
    10《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是联合国在《世界人权宣言》的基础上通过的一项公约。因为世界人权宣言内容包括第一阶段的公民和政治权利以及第二阶段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再达成一个同时包括两阶段的公约是很难在国际上达成共识的。另外,像资本主义的美国会比较关心公民和政治权利,而共产主义国家则偏向于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为解决这个问题,于是撰写了两份公约:《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以及《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百度百科http://baike. baidu. com/view/89797. htm?
    11卢宇蓉:《劳动教养制度性质之思考》,《法学》2001年第5期,第30页。
    12应松年、马怀德主编:《行政处罚法学习辅导》,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版,第67-68页。
    13苗有水:《保安处分与中国刑法发展》,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151页。
    14参见贺日开:《论劳动教养性质的重新定位》,《犯罪与改造研究》2000年第3期,第23贝。
    15储槐植:《再论劳动教养制度的合理性》,载《理性与秩序——中国劳动教养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32页。
    16储槐植:《从国情出发思考劳动教养制度改革》,《中国司法》2009年第3期,第50页。
    17张绍彦:《论劳动教养立法的几个基础性问题——建立我国轻罪处罚制度的理论创新》,《现代法学》2003年第2期,第27页。
    18王发强:《谈劳动教养制度的存废》,《法学杂志》1997年第4期,第32页。
    19中国劳动教养工作简介,载于司法部官网,访问日期:2010年10月15日http://www.moj.gov.cn/ldjyglj/content/2007-05/16/content_19622.htm?node=258
    20记者周斌等,加强安置帮教工作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载于法制网http://www.legaldaily.com.cn/leader/content/2010-09/15/content_2288816.htm访问日期:2010年10月15日
    21劳动教养工作要深入创办特色为劳教立法作出贡献,载于厦门司法行政网,http://www.xmsf.gov.cn/html/,访问日期:2010年7月5日。
    22储愧植:《我国刑法中犯罪概念的定量因素》,《法学研究》1998年第2期,第7页。
    23即虽然形式上符合某一罪名但又不满足刑法上的犯罪构成要件的违法行为,也就是所谓“大法不犯,罪错不断,危害治安,百姓憎恶,法院难办”的一类刑法边缘族。
    24储愧植、陈兴良:《理性与秩序:中国劳动教养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 51页。
    25保安处分制度是近代刑法改革的产物,是对传统刑罚制度的一大革新。
    26本文所指轻罪,实则是指为一些犯罪学家评价为相当于西方国家法定“轻罪”的某类行为——例如国内诸种被处以劳动教养的行为,就常常被评价为相当于西方国家的“轻罪”。
    27少年司法制度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和司法性组织应用法律处理涉及未成年人的诉讼案件和非诉讼事件,以保护和教育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专门司法制度,它是这些机关和组织的性质、任务、组织体系、活动原则和工作制度的总称。
    28即时任中央政法委书记的彭真提出的“劳动教养工作者要象父母对待孩子、医生对待病人、教师对待学生那样对待劳教人员,满腔热情。”
    29陈瑞华:《劳动教养的历史考察与反思》,《中外法学》2001年第6期,第22页。
    30王春梅:《劳动教养制度研究》,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第5页。
    31陈瑞华:《劳动教养的历史考察与反思》,《中外法学》,2001年第6期,第11页。
    32文宏志:《论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司法性改造问题》,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第17页。
    33徐彩曦:《劳动教养制度的改善和发展》,《消费导刊》,2008年第5期,第154页。
    34夏宗素主编:《劳动教养制度改革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49页。
    35同上引。
    36王延卫:《论劳动教养制度的改革》,中国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第10页。
    37马辉:《劳动教养制度及其改革》,《天府新论》2007年第2期,第262页。
    [1]夏宗素.劳动教养制度改革问题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1(1):49.
    [2]陈兴良.法治的界面.[M].法律出版社,2003(1):122.
    [3]苗有水.保安处分与中国刑法发展.[M].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1):151.
    [4]黄河.行政刑法比较研究.[M].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1):131.
    [5]李晓明.行政刑法学.[M].群众出版社,2005(1):237.
    [6]阚珂.2004年中国立法研究报告.[M].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4(1):32.
    [7]胡建淼.中国行政强制法律制度[M].法律出版社,2003(1):206.
    [8]储槐植.理性与秩序——中国劳动教养制度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2(1):32-51.
    [9]应松年、马怀德.行政处罚法学习辅导.[M].人民出版社,1996(1):67-68.
    [10]罗豪才.行政法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1):25-32.
    [11]江必新、李江.行政复议法释评.[M].公安大学出版社,1999(1):76.
    [12]姚建龙.长大成人---少年司法制度的构建.[M].人民公安出版社,2003:15-19.
    [13]常兆玉.劳动教养管理学.[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9(1):116.
    [13]夏宗素、张劲松.劳动教养学基础理论.[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1):63.
    [14]胡锦光.行政处罚研究.[M],法律出版社1998(1):37-39.
    [1]司法部劳动教养制度改革与完善研究课题组.改革与完善中国劳动教养制度(上)[J].《中国司法》,2004,3:29.
    [3]陈忠林.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法律困境、价值危机与改革方向[J].法学家,2004,4:23
    [3]张绍彦.论劳动教养立法的几个基础性问题——建立我国轻罪处罚制度的理论创新.[J].现代法学,2003,2:27.
    [4]夏宗素.劳动教养走向违法行为矫治[J].中国司法,2005,4:19.
    [5]王利荣.<违法行为教育矫治法>法案理应搁置[J].法学论坛,2009,4:31.
    [6]姜爱东.关于我国劳动教养制度几个问题的思考[J].中国司法2009,8:11.
    [7]卢宇蓉.劳动教养制度性质之思考[J].法学,2001,5:30.
    [8]云山城.劳动教养性质刍议[J].政法学刊,1996,4:13.
    [9]皮纯协、王毅.试论劳动教养制度的改革与完善[J].法学杂志,2000,3:35.
    [10]贺日开.论劳动教养性质的重新定位[J].犯罪与改造研究,2000,3:23.
    [11]陈兴良.劳动教养:根据国际人权公约之分析[J].法学,2001,10:18.
    [12]储槐植.论教养处遇的合理性[J].中国劳动教养,1999,3:27.
    [13]孟晶.对劳动教养立法方案的反思[J].当代法学,2003,7:24.
    [14]王发强.谈劳动教养制度的存废[J].法学杂志,1997,4:32.
    [15]储槐植.从国情出发思考劳动教养制度改革[J].中国司法,2009,3:50.
    [16]林方、吴长乐.劳动教养制度的弊端与改革[J].现代法学,1999,6:16.
    [17]周焱.我国劳动教养制度改革刍议[J].中国刑事法杂志,1999,6:9.
    [18]谭光定.将劳教纳入刑罚体系的总体思路[J].当代法学,2003,10:12.
    [19]储槐植.议论劳动教养制度改革[J].中国司法,2005,5:28.
    [20]陈瑞华.警察权的司法控制——以劳动教养为范例的分析[J].法学,2001,6:37.
    [21]陶积根.关于劳动教养立法的思考[J].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学报,1995,3:15.
    [22]储愧植.我国刑法中犯罪概念的定量因素[J].法学研究,1998,2:7.
    [23]陈瑞华.劳动教养的历史考察与反思[J].中外法学,2001,6:33.
    [24]徐彩曦.“劳动教养制度的改善和发展”[J].消费导刊,2008,5:154.
    [25]马辉.“劳动教养制度及其改革”[J].天府新论,2007,2:262.
    [26]高莹.劳动教养制度创新的立法思考[J].劳动教养立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61.
    [27]孟勤.以劳动教养为基础建立中国的轻罪制度[J].犯罪与改造研究2002,3:17.
    [28]屈学武.保安处分与中国刑法改革[J].法学研究1998,5:18.
    [1]王延卫.论劳动教养制度的改革[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09:10.
    [2]文宏志.论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司法性改造问题[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17.
    [3]王春梅.劳动教养制度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09:5.
    [4]陈莉颖.劳动教养制度的立法探讨[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09:7.
    [1]中国劳动教养工作简介,载于司法部官网,访问日期:2010年10月15日http://www.moj.gov.cn/ldjyglj/content/2007-05/16/content_19622.htm?node=258
    [2]记者周斌等,加强安置帮教工作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载于法制网http://www.legaldaily.com.cn/leader/content/2010-09/15/content_2288816.htm访问日期:2010年10月15日
    [3]劳动教养工作要深入创办特色为劳教立法作出贡献[EB/OL],载于厦门司法行政网,http://www. xmsf. gov. cn/html/访问日期:2010年7月5日
    [4]吴亮亮试论构建我国刑法上的保安处分制度中国法院网http://www.chinacourt.org/html/article/200511/01/183529.shtml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