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权保障的国际标准及其发展趋势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当前,关于“我国劳动标准是高还是低”的争论异常激烈,这促使作者尝试通过对国际劳工标准的研究为国内的劳动标准问题给出解释。本文彻底摆脱了“劳工标准是否应与贸易挂钩”的研究视角,而是回归对国际劳工标准本身的探究。本文运用历史分析、比较分析、个案分析的研究方法,以“作为人权的劳动权的内涵是保障劳动者的生存权”这一命题为逻辑起点和核心思想,对国际劳工标准的内容、特征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全新的阐释,指出国际劳工标准是一种“守住底线,留出空间”式的国际立法形式,并提出依据国际劳工组织对经济性标准放松管制、增加弹性、扩大适用范围的发展趋势对我国的劳动标准立法进行调整。
     全文分为导论、正文和结束语三部分,其中正文部分共四章,总计12万字。
     导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综述,提出摆脱“劳动标准与贸易”的视角,而关注国际劳工标准本身的内容、特点和发展趋势的研究思路。
     第一章探讨了国际人权法视角下的劳动权保障。作者首先从劳动权的概念出发,分析了普遍意义上的劳动权是劳动者的全部权利,而作为人权的劳动权是劳动者的最低限度的权利。作为人权的劳动权的内涵是保障生存权。正因为如此,国家对劳动关系的干预应以最低标准为限,才能达到既保障劳动者生存,又不妨碍劳动关系自治的目的。其次,分析了国际上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劳动权保护的国际人权法体系,由国际性及区域性人权文件以及国际劳工组织制定的国际劳工标准所构成。
     第二章主要论述了国际劳工标准的内容与特征。该章首先介绍了国际劳工标准的产生和发展概况,以及国际劳工标准的分类方式。其次对国际劳工标准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回顾。在此基础上,本章重点分析了国际劳工标准的特征,即制定主体的三方原则,性质上是硬法与软法的结合,内容上兼顾普遍性与灵活性。上述特征是国际劳工组织实现对作为人权的劳动权的最低限度保护,寻找最低保护标准的必然途径。
     第三章阐述了国际劳工标准的发展趋势。当前,新的国际劳工标准的制定已经趋缓,其重点转向对现有标准的更新与实施。为有效实现“守住底线,留出空间”的目标,国际劳工组织对核心劳工标准进行推动使这部分公约呈现强化的趋势,而对大量的经济性标准则呈现出放松管制、增加弹性、扩大适用范围的趋势。同时,作者以对劳动力派遣的放松管制为例,论证了国际劳工标准的上述发展趋势。
     第四章是利用国际劳工标准的相关理论解决我国劳动标准高低之争。首先,该章探讨了国际劳工标准在国内适用的方式,并分析了我国批准的国际劳工标准对国内劳动立法的影响。其次,关于国内的劳动标准高低之争,作者认为其理论根源是对劳动关系的属性以及劳动关系调整模式的不同认识,通过分析并结合对劳动权保障国际标准的理论,作者主张以兼容性的观点理解劳动关系的属性,并建立“守住底线、留出空间”的劳动关系调整模式。再次,将劳动标准与国际劳工标准比较后,本文指出我国的劳动标准虚高,实践中难以落实,而且适用范围窄,不利于对所有劳动者的公平保护。最后,参照国际劳工组织经济性标准放松管制、增加弹性、扩大范围的趋势,文章对我国劳动标准立法的调整提出了建议。
     结束语部分,作者对论文的全部内容进行了高度概括。
Recently, the debate of whether China’s labor standards are too high or too low is extremely intense. This makes the author trying to explain the problem of national labor standards through the research of International Labor Standards (ILS). This dissertation thoroughly abandons the research angle of whether the labor standards should be linked with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returns to the research of ILS itself. It adopts different kinds of research methods, such as historical analysis,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case study. It takes the proposition,“the connotation of labor rights, as a part of human rights, is to protect workers’rights to exist”, as the logical beginning and the core thought, and provides new explanations to the context, characteristics and trends of ILS. It demonstrates that ILS is the international legislation which in the mode of“defending the base line and preserving the vacancy”and proposes that China should adjust its legislation of labor standards according to the trends of ILS, such as deregulation, increasing flexibility and expanding coverage.
     The full text of this dissertation divides into three parts, including introduction, body and conclusion. The body part is composed of four chapters. The whole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around 120,000 words.
     The introduction part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By summarizing the existing research, the author proposes that this research should get rid of the angle of“social clause”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content,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trends of ILS.
     The first chapter discusses the labor rights’protection in the angle of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law. Firstly, starting from the concept of labor rights, the author analyses that universal labor rights are worker’s complete rights, while the labor rights as a part of human rights are workers’minimum rights. The connotation of labor rights as a part of human rights is to protect workers’right to exist. Country should limit its intervention into the labor relations at the lowest level, so that the goal of protecting the workers’rights to exist without hindering the autonomy of labor relations can be achieved. At present, an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law system for labor rights’protection has already formed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his system composes of international and regional human rights instruments, as well as ILS made by the 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 (ILO).
     The second chapter mainly elaborates the cont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ILS. Firstly, the author introduces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status of ILS, as well as the classification methodology. Secondly, the author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of ILS in each historical stage. Then, this chapter analy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LS with emphasis, namely the principle of tripartism in the standards setting, the combination of hard law and soft law in nature and the universality and flexibility in content. These characteristics demonstrate the way, in which ILO provides minimum protection for labor rights as a part of human rights.
     The third chapter analyses the tendency of ILS. Presently, the setting of new ILS has already been slowed down. The concern of ILO switches to the renewal and implementation of existing standards. The promotion campaign for Core Labor Standards by ILO has made them in the tendency of strengthening, while a volume of economic standards show the new trends, such as deregulation, increasing flexibility and expanding coverage. Additionally, the author takes the deregulation of labor dispatchment as an example to prove the above trends of ILS.
     The fourth chapter utilizes the theory of ILS to explain the debate of China’s labor standards. First, this chapter discusses the domestic implementation of ILS, and analyses the impact of ILS, which China has ratified, on Chinese domestic labor legislation. Second, according to the debate of China’s labor standards,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its theoretical origin lies in the different opinions on the nature of labor relations and the mode of regulation. Through complete analysis combining with 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f labor rights’protection, the author holds the compatible viewpoint to understand the nature of labor relations, and supports the regulation mode of“defending the base line and preserving the vacancy”. Third, by comparing China’s labor standards with relevant ILS, the author figures out that China’s labor standards are too high to implement with a narrow coverage. Finally, 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China should adjust its labor standard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endency of ILS, including deregulation, increasing flexibility and expanding coverage.
     In conclusion,the author presents a very concentrated and compact summary of the dissertation.
引文
1刘旭著:《国际劳工标准概述》,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年版,第52页。
    2[日]马渡淳一郎著,《劳动市场法的改革》,田思路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7页。
    3见该公约的第2条。
    4见该公约的第8条。
    1[日]马渡淳一郎著:《劳动市场法的改革》,田思路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8-179页。
    2刘旭著:《国际劳工标准概述》,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年版,第52页。
    3见该公约第3条第4款。
    4见该公约第4条。
    1见该建议书第1部分。
    2见该建议书第2部分第1条。
    3刘旭著:《国际劳工标准概述》,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年版,第52-53页。
    4焦兴铠:《论劳动派遣之国际劳动基准》,载同作者著:《劳工法论丛(二)》,元照出版公司2001年版,第48页。
    1见该公约第6条(a)项。
    2见该公约第1条。
    3见该公约第2条。
    4见该公约第3条第1款。
    5见该公约第9条第1款。
    
    1这三个国家是保加利亚(1949年批准,1961年废弃)、意大利(1952年批准,1971年废弃)、英国(1949年批准,1971年废弃)。
    2黄越钦著:《劳动法新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08页。
    3[日]马渡淳一郎著:《劳动市场法的改革》,田思路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3页。
    1[日]马渡淳一郎著:《劳动市场法的改革》,田思路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4页。
    2这六个国家是芬兰、墨西哥、挪威、西班牙、瑞典、土耳其。
    3[日]马渡淳一郎著:《劳动市场法的改革》,田思路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5-106页。
    1[日]马渡淳一郎著:《劳动市场法的改革》,田思路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页。
    2焦兴铠著:《论劳动派遣之国际劳动基准》,载同作者著:《劳工法论丛(二)》,元照出版公司2001年版,第50-51页。
    3[日]马渡淳一郎著:《劳动市场法的改革》,田思路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6-107页。
    1黄越钦著:《劳动法新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08-409页。
    2[日]马渡淳一郎著:《劳动市场法的改革》,田思路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9-113页。
    3截止1994年,有41个国家批准了第96号公约。
    1[日]马渡淳一郎著:《劳动市场法的改革》,田思路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2-123页。
    2黄越钦著:《劳动法新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09页。
    1参见焦兴铠:《论劳动派遣之国际劳动基准》,载同作者著:《劳工法论丛(二)》,元照出版公司2001年版,第51页。
    2见该公约第16条。
    1焦兴铠:《论劳动派遣之国际劳动基准》,载同作者著:《劳工法论丛(二)》,元照出版公司2001年版,第52页。
    2焦兴铠:《论劳动派遣之国际劳动基准》,载同作者著:《劳工法论丛(二)》,元照出版公司2001年版,第53页。
    3见该公约第1条。
    1见该公约第2条第四款。
    2见该公约第3条。
    3焦兴铠:《论劳动派遣之国际劳动基准》,载同作者著:《劳工法论丛(二)》,元照出版公司2001年版,第53页。
    1焦兴铠:《论劳动派遣之国际劳动基准》,载同作者著:《劳工法论丛(二)》,元照出版公司2001年版,第56页。
    1焦兴铠:《论劳动派遣之国际劳动基准》,载同作者著《劳工法论丛(二)》,元照出版公司2001年版,第56-57页。
    2见该公约第7条。
    3见该公约第10条
    4见该公约第14条。
    1国际劳工局:《雇佣关系》,国际劳工大会第95届大会报告五(1),日内瓦,2006年,第73页,http://www.ilo.org/wcmsp5/groups/public/---ed_norm/---relconf/documents/meetingdocument/wcms_ilc_95_rep-v-1_zh.pdf(访问日期:2008年3月1日)。
    2国际劳工局:《雇佣关系》,国际劳工大会第95届大会报告五(1),日内瓦,2006年,第69页,http://www.ilo.org/wcmsp5/groups/public/---ed_norm/---relconf/documents/meetingdocument/wcms_ilc_95_rep-v-1_zh.pdf(访问日期:2008年3月1日)。
    3《雇佣关系的范围》,国际劳工大会第91届会议2003年报告五,第2页。
    4国际劳工局:《雇佣关系》,国际劳工大会第95届大会报告五(1),日内瓦,2006年,第72页,http://www.ilo.org/wcmsp5/groups/public/---ed_norm/---relconf/documents/meetingdocument/wcms_ilc_95_rep-v-1_zh.pdf(访问日期:2008年3月1日)。
    1国际劳工局:《雇佣关系》,国际劳工大会第95届大会报告五(1),日内瓦,2006年,第74页,http://www.ilo.org/wcmsp5/groups/public/---ed_norm/---relconf/documents/meetingdocument/wcms_ilc_95_rep-v-1_zh.pdf(访问日期:2008年3月1日)。
    2国际劳工局:《雇佣关系》,国际劳工大会第95届大会报告五(2A),日内瓦,2006年,第3页,http://www.ilo.org/wcmsp5/groups/public/---ed_norm/---relconf/documents/meetingdocument/wcms_ilc_95_rep-v-2a_zh.pdf,(访问日期:2008年3月1日)。
    1国际劳工局:《雇佣关系》,国际劳工大会第95届大会报告五(2A),日内瓦,2006年,第3页,http://www.ilo.org/wcmsp5/groups/public/---ed_norm/---relconf/documents/meetingdocument/wcms_ilc_95_rep-v-2a_zh.pdf,(访问日期:2008年3月1日)。
    1吕荣海:《ILO公约与国内法之适用关系——国际劳动法之法源地位》,载中国法学会社会法研究会2006年年会暨海峡两岸社会法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集。
    2佘云霞著:《国际劳工标准:演变与争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90页。
    1见《劳动法》第46条。
    2见《妇女权益保障法》第24条。
    1常凯、董保华:《WTO给我们的劳动者带来什么》,载《新华文摘》2002年第1期。
    1董保华:《中国劳动基准法的目标选择》,载《法学》2007年第1期。
    2《中国的劳动标准是高了还是低了》,http://china.ynet.com/view.jsp?oid=8319912,(访问日期:2008年3月1日)。
    3《中国的劳动标准是高了还是低了》,http://china.ynet.com/view.jsp?oid=8319912,(访问日期:2008年3月1日)。
    4董保华著:《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机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0页。
    5董保华:《中国劳动基准法的目标选择》,载《法学》2007年第1期。
    1董保华著:《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机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2页。
    3常凯著:《劳权论》,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版,第75页。
    4常凯著:《劳权论》,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版,第77页。
    1常凯著:《劳权论》,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版,第78页。
    2常凯著:《劳权论》,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版,第78页。
    3常凯:《论个别劳动关系的法律特征——兼及劳动关系法律调整的趋向》,载《中国劳动》2004年第4期。
    4 [日]沼田稻次郎著:《劳动法论序说——劳动法原理之论理的构造》,转引自常凯著:《劳权论》,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版,第74页。
    1常凯著:《劳权论》,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版,第74-75页。
    2常凯著:《劳权论》,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版,第76页。
    
    1董保华著:《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机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7-129页。
    2常凯著:《劳权论》,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版,第98页。
    3董保华著:《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机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7-129页。
    1常凯著:《劳权论》,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版,第98-101页。
    1常凯:《论政府在劳动法律关系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载《中国劳动》2004年第12期。
    2常凯:《论政府在劳动法律关系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载《中国劳动》2004年第12期。
    1常凯:《论政府在劳动法律关系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载《中国劳动》2004年第12期。
    2常凯著:《劳权论》,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版,第98页。
    1汪伟:《常凯:“劳资不成熟,公权需介入”》,载《新民周刊》2006年第21期。
    2常凯:《劳动力市场与劳工保护》,载《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年第11期;转引自常凯:《论政府在劳动法律关系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载《中国劳动》2004年第12期。
    3常凯:《论政府在劳动法律关系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载《中国劳动》2004年第12期。
    4董保华:《和谐劳动关系的思辨》,载《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5董保华:《雪中送炭抑或锦上添花——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的基本定位》,载《法商研究》2006年第3期。
    6董保华:《和谐劳动关系的思辨》,载《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1林丰宾著:《劳动基准法论》,三民书局2003年版,第19页。
    2黄越钦著:《劳动法新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01页。
    3林佳和:《台湾劳动基准法实施二十年——关于现状、发展与未来走向的十项观察》,载2006年中国法学会社会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
    4杨中旭:《激烈博弈下的〈劳动合同法〉》,载《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第21期。
    5徐小洪:《政府干预与劳动者利益——兼与王一江先生商榷》,载《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1黄越钦著:《劳动法新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02页。
    1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41条。
    2International Labour Office, Hours of work: From fixed to flexibly, International Labour Conference 93rd Session, Geneva, 2005, p39. http://www.ilo.org/wcmsp5/groups/public/---dgreports/---dcomm/documents/meetingdocument/kd00123.pdf, at Feb.26,2008.
    3见该公约第6条1(b)。
    1见该公约第7条第1款。
    2见该公约第12条。
    3《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七成农民工未享受过加班工资》,http://newsls.lnd.com.cn/bgw/lnnews/200605/51157320060503.htm(访问日期:2008年3月1日)。
    4蔡军、张妮娜:《六成多市民不满意目前单位年休假制度》,http://news.sohu.com/20071107/n253096196.shtml(访问日期:2008年3月11日)。
    5黄珍、徐颖、魏曦、李雨丝:《调查:黄金周一个也够了假日年休假能否落实?》,http://www.cnetnews.com.cn/2007/1217/684986.shtml(访问日期:2008年3月11日)。
    1顾萌:《苹果完成富士康劳工案调查称员工最不满加班少》,http://biz.163.com/06/0818/22/2ORF6O6R00020QEE.html(访问日期:2008年3月1日)。
    1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条第一款。
    2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条第二款。
    3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章第二节。
    4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章第三节。
    5董保华:《中国劳动基准法的目标选择》,载《法学》2007年第1期。
    1、周鲠生著:《国际法》(上),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
    2、孙哲著:《新人权论》,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3、李先波等著:《主权、人权、国际组织》,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4、梁西著:《国际组织法(总论)》(修订第五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汪习根著:《法治社会的基本人权——发展权法律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王家宠著:《国际劳动公约概要》,中国劳动出版社1991年版。
    7、任扶善著:《世界劳动立法》,中国劳动出版社1991年版。
    8、刘旭著:《国际劳工标准概述》,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年版。
    9、佘云霞著:《国际劳工标准:演变与争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0、李雪平著:《多边贸易自由化与国际劳工权益保护——法律与政策分析》,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1、杜晓郁著:《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劳工标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2、焦兴铠著:《国际劳动基准之建构》,新学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版。
    13、焦兴铠著:《劳动法与劳动权利之保障——美国劳动法论文集(一)》,月旦出版有限公司1995年版。
    14、焦兴铠著:《劳工法论丛(二)》,元照出版公司2001年版。
    15、林丰宾著:《劳动基准法论》,三民书局2003年版。
    16、黄越钦著:《劳动法新论》(修订四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7、周长征著:《全球化与中国劳动法制问题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8、杨燕绥著:《劳动与社会保障立法国际比较研究》,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年版。
    19、杨燕绥著:《新劳动法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0、杨燕绥、赵建国著:《灵活用工与弹性就业机制》,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年版。
    21、董保华、程惠瑛著:《中国劳动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22、董保华著:《劳动法论》,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年版。
    23、董保华著:《劳动关系调整的法律机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4、董保华著:《社会法原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5、常凯著:《劳权论——当代中国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研究》,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版。
    26、王全兴著:《劳动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27、李炳安著:《劳动权论》,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版。
    28、黎建飞著:《劳动法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9、张文显著:《法学基本范畴的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30、[美]杰克?唐纳利著:《普遍人权的理论与实践》,王浦劬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31、[日]大须贺明著:《生存权论》,林浩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32、[日]马渡淳一郎著:《劳动市场法的改革》,田思路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3、[德]W?杜茨著:《劳动法》,张国文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34、[英]凯瑟琳?巴纳德著:《欧盟劳动法》,付欣译,郭捷校,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1、关怀主编:《劳动法学》,群众出版社1987年版。
    2、李景森、贾俊玲主编:《劳动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贾俊玲主编:《劳动法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徐显明主编:《国际人权法》,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5、刘海年主编:《<经济、社会和文化国际公约>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6、北京大学法学院人权研究中心编:《国际人权文件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董云虎、刘志武主编:《世界人权约法总览》,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8、曹建明、周洪钧、王虎华主编:《国际公法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9、王铁崖主编:《国际法》,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
    10、端木正主编:《国际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1、邵沙平、余敏友主编:《国际法问题专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王虎华、丁成耀、刘宁元主编:《当代国际法论丛》,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3、佘云霞、王祎编著:《国际劳工标准》,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年版。
    14、冯林主编:《中国公民人权读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
    15、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编:《外国劳动和社会保障法选》,中国劳动出版社1999年版。
    16、王益英、黎建飞主编:《外国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7、台湾劳动法学会编:《劳动基准法释义——施行二十年之回顾与展望》,新学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版。
    18、马特、鲁政、王永挺编著:《WTO与中国劳动法律制度的冲突与规避》,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年版。
    19、董保华主编:《劳动关系调整的社会化与国际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0、董保华主编:《劳动力派遣》,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年版。
    21、董保华主编:《劳动合同研究》,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版。
    22、杨燕绥主编:《劳动法新论》,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版。
    23、贾俊玲主编:《21世纪亚太地区劳动法与社会保障发展趋势》,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年版。
    24、李环主编:《和谐社会与中国劳动关系》,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5、常凯主编:《劳动关系?劳动者?劳权论——当代中国的劳动问题》,中国劳动出版社1995年版。
    26、曾庆敏主编:《法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版。
    27、邹喻、顾明总主编:《法学大辞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28、方乐华编著:《社会保障法论》,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年版。
    29、王先林、李坤刚编著:《劳动和社会保障仲裁与诉讼》,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30、王昌硕主编:《劳动法学案例教程》,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年版。
    1、董保华:《雪中送炭抑或锦上添花——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的基本定位》,载《法商研究》2006年第3期。
    2、常凯:《关于<劳动合同>法立法的几个基本问题》,载《当代法学》2006年第6期。
    3、王全兴:《劳动合同立法争论中需要澄清的几个基本问题》,载《法学》2006年第9期。
    4、钱颖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两个观察》,载《财经》杂志总第201期。
    5、冯彦君:《劳动权略论》,载《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1期。
    6、陈步雷:《论劳动权利体系及其分析工具——兼论劳动权利的一种新的研究范式》,载《工会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3期。
    7、范进学:《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权论》,《山东法学》,1996年第2期。
    8、王冉冉:《新贸易保护注意的利剑——试论WTO议题新焦点“劳工标准”》,载《对外经贸实务》2000年第4期。
    9、缪剑文:《劳工神圣与贸易自由——WTO劳工标准之争及其法律评析》,载《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2月第6卷第1期。
    10、朱智洺:《对劳工标准的博弈分析》,载《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1年第2期。
    11、许国庆、邵宏华、夏申:《论贸易竞争与劳工标准》,载《国际贸易》1996年第9期。
    12、杨青:《论世贸组织中的社会条款问题》,载《国际贸易问题》1997年第10期。
    13、朱廷君:《劳工标准问题多边化:进程、争论及应对》,载《当代亚太》2003年第4期。
    14、黄河涛:《“挂钩”与“接轨”》,载《工会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1期。
    15、周少青:《论三重框架下的劳工标准问题》,载《河北法学》2004年第11期。
    16、李步云:《论人权的三种存在形态》,载《法学研究》1991年第4期。
    17、李步云:《论个人人权与集体人权》,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4年第6期。
    18、徐显明:《人权的体系与分类》,载《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
    19、朱炎生:《发展权的演变与实现途径———略论发展中国家争取发展的人权》,载《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20、杨春福、陈学超:《劳动权性质论——自由主义视野下的初步探讨》,载《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21、冯彦君:《劳动权的多重意蕴》,载《当代法学》2004年第2期。
    22、曹艳春:《浅析弱权利——劳动权的保障》,载《工会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8期。
    23、李湘刚:《公民劳动权及其宪法救济》,载《前沿》2005年第3期。
    24、方江宁:《劳动权概念命题及其法律意义》,载《学海》2003年第6期。
    25、许建宇:《劳动权的界定》,载《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26、许建宇:《劳动权的位阶与权利(力)冲突》,载《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1月。
    27、薛长礼:《劳动权涵义辨析》,载《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28、沈同仙:《劳动权探析》,载《法学》1997年第8期。
    29、徐颖:《劳动权问题研究综述》,载《中国劳动》2004年第1期。
    30、周婧:《试论宪法劳动权的双重性格》,载《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31、金福海、杨飞:《宪法劳动权之重新解释》,载《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32、潘荣伟:《论公民社会权》,载《法学》2003年第4期。
    33、郑贤君:《全球化对公民社会权保障趋势的影响———国家中心责任向非国家行为体过渡的社会权保障》,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34、白小平:《社会权初探》,载《社科纵横》2004年第4期。
    35、龚向和:《社会权的历史演变》,载《时代法学》,2005年第3期。
    36、龚向和:《社会权司法救济之宪政分析》,载《现代法学》2005年第5期。
    37、龚向和:《社会权与自由权区别主流理论之批判》,载《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38、杜承铭:《论工作自由权的宪法权利属性及其实现》,载《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39、郑贤君:《社会权利的司法救济》,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年第2期。
    40、汪习根:《发展权主体的法哲学分析》,载《现代法学》2002年2月。
    41、汪习根:《发展权含义的法哲学分析》,载《现代法学》2004年12月。
    42、宋玉波:《国际人权法理论的新进展:底线伦理与低度人权》,载《国际论坛》2008年第1期。
    43、杨永纯:《<欧盟基本权利宪章>研究———基于亚洲区域一体化视角的反思》,载《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44、洪永红、贺鉴:《论欧、美、非区域性人权保护制度》,载《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45、贺鉴:《论欧洲区域性国际人权保护制度》,载《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46、贺鉴:《区域性人权公约与三代人权》,载《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5年第3期。
    47、朱廷、曾炜:《劳工标准与出口贸易比较优势的关系———基于中国数据的协整分析》,载《现代经济》2007年第6卷第6期。
    48、曾炜:《贸易与劳工标准问题:文献述评》,载《社科纵横》2007年1月总第22卷第1期。
    49、杨体仁:《以全球化视角看劳动标准》,载《中国劳动》2001年第12期。
    50、冯黎:《国际劳工标准发展趋势的法律分析》,载《经济论坛》2006年第17期。
    51、刘京华:《国际劳工标准问题的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的影响》,载《亚太经济》2006年第1期。
    52、沈荣根、张维:《国际劳工标准问题及其最新发展》,载《国际商务研究》2004年第3期。
    53、邱婕:《国际劳工标准研究综论》,载《中国劳动》2004年第5期。
    54、张友连:《国际劳工标准与我国劳动标准立法的完善》,载《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1期。
    55、程多生:《国际劳工组织核心劳工标准概述》,载《上海企业》2005年第1期。
    56、程多生:《略论人权在国际劳工标准中的体现》,载《环球观察》2007年第2期。
    57、佚名:《国际劳工组织与三方机制》,载《企业管理》2004年第3期。
    58、刘波:《国际贸易与国际劳工标准问题的历史演进及理论评析》,载《现代法学》2006年第3期。
    59、谢海霞:《浅论国际劳工标准的多样化治理》,载《政治与法律》2007年第4期。
    60、董保华:《中国劳动基准法的目标选择》,载《法学》2007年第1期。
    61、董保华:《劳动制度的法学探索》,载《中国法学》1993年第期。
    62、董保华:《劳动权与三种本位观》,载《中国劳动》2004年第1期。
    63、董保华:《和谐劳动关系的思辨》,载《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64、常凯:《论个别劳动关系的法律特征——兼及劳动关系法律调整的趋向》,载《中国劳动》2004年第4期。
    65、常凯:《论政府在劳动法律关系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载《中国劳动》2004年第12期。
    66、常凯:《劳动力市场与劳工保护》,载《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年第11期。
    67、常凯:《劳动标准:一个无法回避的法律问题》,载《中国劳动》2001年第12期。
    68、汪伟:《常凯:“劳资不成熟,公权需介入”》,载《新民周刊》,2006年第21期。
    69、徐小洪:《政府干预与劳动者利益——兼与王一江先生商榷》,载《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载2005年第2期。
    70、刘志光:《重要的劳动保准——对劳动法第四章的理解》,载《中国劳动》1994年11期。
    71、周长征:《我国劳动立法与基本国际劳工标准的比较》,载《中国劳动》2004年第5期。
    72、林原、袁伦渠:《美国劳动标准体系建设对我国的借鉴意义》,载《中国劳动》2005年第12期。
    73、张贺华:《欧盟劳动标准体系分析与借鉴》,载《铁道工程学报》2003年第2期。
    74、苏海南:《健全中国劳动标准体系战略构想》,载《中国劳动》2003年第7期。
    75、徐根兴、陈辉:《论和谐劳动关系与劳动标准》,载《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76、许凤芝、王鲁捷:《论劳动标准体系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载《企业技术开发》,2004年第11期。
    77、王玉君、宋修德:《市场充分竞争、企业产权制度与劳动标准体系》,载《技术经济》2004年第21期。
    78、王玉君、宋戈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与劳动标准体系分析》,载《技术经济》2004年第2期。
    79、陈涛:《我国劳动标准实施不力的现实、原因及对策探析》,载《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80、常凯、董保华:《WTO给我们的劳动者带来什么》,载《新华文摘》2002年第1期。
    81、杨中旭:《激烈博弈下的〈劳动合同法〉》,载《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第21期。
    1、林燕玲:《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劳工标准》,载国际劳工标准研究与劳动法教学国际研讨会会议论文集。
    2、张文山:《论国际劳动标准与我国劳动法的修改》,载中国劳动法学研究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完善劳动保障法律制度研讨会论文集。
    3、吕荣海:《ILO公约与国内法之适用关系——国际劳动法之法源地位》,载中国法学会社会法研究会2006年年会暨海峡两岸社会法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集。
    4、林佳和:《台湾劳动基准法实施二十年——关于现状、发展与未来走向的十项观察》,载2006年年会暨海峡两岸社会法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集。
    5、黄程贯:《劳动法之公法性质与私法转化》,载周永坤主编:《东吴法学》(2006年秋季卷总第13卷),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6、沈同仙:《我国劳动基准实施面临的困境及对策探析》,载周永坤主编:《东吴法学》(2006年秋季卷总第13卷),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7、李炳安、江琼:《内地与台湾地区劳动基准法制比较研究》,载周永坤主编:《东吴法学》(2006年秋季卷总第13卷),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8、石美遐、刘昀、陈秀华:《我国现阶段劳务派遣的理论和实践合理性》,载丁薛祥主编:《人才派遣理论规范与实务》,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1、刘玉庆:《论生存权及其法律保障》,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2、夏正林:《社会权规范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3、汪火良:《论劳动权与人的发展》,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4、薛长礼:《劳动权论》,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5、朱亚红:《论公民劳动权》,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6、石丽红:《人权的国内法与国际法保障问题研究》,大连海事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
    7、郭怡萱:《<欧盟基本权利宪章>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8、戴德生:《国际贸易体制中的劳工标准问题研究》,华东政法大学博士学问论文,2007年。
    9、邱婕:《论国际劳工标准的趋强化发展及其对策研究》,华东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10、周路:《论国际劳工标准的民间化趋势及其对策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11、化炜:《我国劳动标准立法研究》,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1、王立峰:《人权保护的区域化: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载《学习时报》2006年9月26日第2版。
    2、林燕玲:《国际劳工标准:独特的国际法》,载《工人日报》2005年2月18日第6版。
    3、林燕玲:《国际劳工标准:作用与影响》,载《工人日报》2005年2月18日第6版。
    4、彭光华、顾秀英:《政府在劳动标准形成中的作用》,载《中国劳动保障报》2005年8月9日第3版。
    1、熊红祥:《劳动合同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共191849件》,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06-04/21/content_4457789.htm,(访问日期:2008年2月15日)。
    2、《国际力量暗战中国劳动合同法》,www.southhr.com/HRmanage/cases/20070628/38597.html,(访问日期:2008年3月1日)。
    3、《保卫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引起跨国争议》,http://www.148china.com/ReadNews.asp?NewsID=3685,(访问日期:2008年3月1日)。
    4、《全国人大法工委:法律不能降低中国的劳动标准》,http://www.gyyb.gov.cn/sonweb/ybnts/Article.asp?id=2992,(访问日期:2008年3月11日)。
    5、《劳动合同法草案不存在对工人宽对雇主严的问题》,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06-04/21/content_4457932.htm,(访问日期:2008年3月11日)。
    6、《华为、沃尔玛大规模裁员企业用裁员打如意算盘?》,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7-11/05/content_7012499.htm,(访问日期:2008年3月11日)。
    7、《新<劳动合同法>实施500余家台湾企业搬离东莞》,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08-01/21/content_7460471.htm(访问日期:2008年3月11日);《劳动合同法要兼顾企业提高用工成本将致企业外迁》,http://www1.cfi.net.cn/newspage.aspx?id=20080310000721&AspxAutoDetectCookieSupport=1,(访问日期2008年3月11日)。
    8、《张五常:新<劳动合同法>养懒人”、“搞垮经济”》,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7-12/24/content_7300857.htm, (访问日期:2008年3月11日);
    9、《政协委员张茵建议取消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http://news.sina.com.cn/c/2008-03-02/033515055748.shtml(,访问日期2008年3月2日)。
    10、《广东人大代表质疑劳动合同法呼吁出台细则作调整》,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08-01/24/content_7483674.htm,(访问日期:2008年3月1日)。
    11、《工商联:尽快出台《劳动合同法》实施细则》,http://news.hexun.com/2008-03-08/104290738.html,(访问日期:2008年3月10日)。
    12、《联合国推动的“全球协议”对企业的挑战》,http://genevese.mofcom.gov.cn/aarticle/ddfg/sshzhd/200302/20030200071733.html,(访问日期:2008年3月1日)
    13、《2007年中国进出口总额首次超过2万亿美元》,http://www.cs.com.cn/xwzx/08/200801/t20080111_1345831.htm,(访问日期:2008年3月2日)。
    14、《李志群谈2006年全国吸收外资的基本情况》,http://www.fdi.gov.cn/pub/FDI/tzdt/zt/ztmc/ztzglywzhgyzw/ztsztwz/t20070226_74474.htm,(访问日期:2008年3月1日)。
    15、刘映花:《美部长结束中国行劳工问题成中美博弈最重祛码》,http://finance.sina.com.cn/g/20040625/0804833550.shtml,(访问日期:2008年3月10日)。
    16、《奥组委处罚雇童工企业停止其特许生产资格》,http://www.youth.cn/xw/yw/200708/t20070801_568665.htm,(访问日期:2008年3月10日)。
    17、《2007中国企业竞争力报告: GDP中薪酬份额下降》,http://xian.qq.com/a/20071124/000042.htm,(访问日期:2008年3月10日)。
    18、《人权的评判标准》,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A%BA%E6%9D%83,(访问日期:2008年2月12日)。
    19、国际劳工局:《国际劳工组织关于工作中基本原则和权利宣言及其后续措施》,国际劳工大会第86届会议,1998年6月18日,日内瓦,导言第2页, http://www.oit.org/public/english/region/asro/beijing/download/declaration_and%20_followup.pdf.(访问日期:2008年2月27日)
    20、国际劳工局:《一个公平的全球化,国际劳工组织的作用》,第43页, http://www-ilo-mirror.cornell.edu/public/chinese/standards/relm/ilc/ilc92/pdf/adhoc.pdf.(访问时间:2008年3月4日)
    21、国际劳工大会于1985年在其第71届会议上通过的《关于男人和妇女就业中的机会和待遇平等的决议》,http://www.ilo.org/public/chinese/standards/relm/ilc/ilc92/pdf/rep-iii-1a.pdf. (访问时间:2008年3月5日)
    22、《中国的劳动标准是高了还是低了》, http://china.ynet.com/view.jsp?oid=8319912(访问日期:2008年3月1日)。
    23、《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七成农民工未享受过加班工资》, http://newsls.lnd.com.cn/bgw/lnnews/200605/51157320060503.htm.(访问日期:2008年3月1日)。
    24、《85%的农民工工作时间超过法定标准》, http://www.qzagri.gov.cn/Html/xwzx/szyw/20060613211009452.html.(访问日期:2008年3月1日)。
    25、《时空调查:职场女性生育系列之你的产假休满了吗?》, http://news.tom.com/2006-06-20/0027/23356651.html(访问日期:2008年3月1日)。
    26、范彦萍:《上海外企女员工调查:六成不能享受产假》, http://www.c-cnc.com/rc/newsfile/2007/6/4/7.shtml(访问日期:2008年3月1日)。
    27、《调查显示:大多数女农民工未能享受产假待遇》, http://cn.chinagate.com.cn/women/2007-01/02/content_2362415.htm. (访问日期:2008年3月1日)。
    28、北京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女职工劳动保护状况调研课题组:《北京市女职工劳动保护状况调查研究报告》, http://beijing.qianlong.com/3825/2005/03/06/1060@2538871.htm(访问日期:2008年3月1日)。
    29、顾萌:《苹果完成富士康劳工案调查称员工最不满加班少》, http://biz.163.com/06/0818/22/2ORF6O6R00020QEE.html(访问日期:2008年3月1日)。
    30、黄珍、徐颖、魏曦、李雨丝:《调查:黄金周一个也够了假日年休假能否落实?》,http://www.cnetnews.com.cn/2007/1217/684986.shtml(访问日期:2008年3月11日)。
    31、陶映荃:《劳动法执法检查报告关注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现象》,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5-12/29/content_3983034.htm,(访问日期:2008年3月12日)。
    32、《河北调查触目惊心:四成企业职工拿不到最低工资》,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4562/4497624.html,(访问日期:2008年3月12日)。
    33、周凯:《揭秘上海市企业克扣劳动者最低工资四大手段》,http://biz.cn.yahoo.com/060907/43/j1zz.html,(访问日期:2008年3月12日)。
    1、艾君·森古布达:《作为人权的发展》(王燕燕编译),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年第1期。
    2、Lammy Betten:《劳动关系转型期的合同角色》(刘颖、胡凌琳译),载杨燕绥主编:《劳动法新论》,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版。
    1、Ebere Osieke, Constitutional Law and Practice in the 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 1985.
    2、Oppenheim, International Law, Vol.1 (8th Ed. by Lauterpacht), 1955.
    3、N. Valticos and G. von Potobsky, International Labour Law (second revised edition), Kluwer Law and Taxation Publishers, 1995.
    4、Bob Hepple, Labor Laws and Global Trade, Oxford, Portland , 2005.
    5、Brian Orend , Human Rights Concept and Context, Broadview Press,2002.
    6、Jeff Kenner, EU Employment Law From Rome to Amsterdam and beyond, Hart Publishing, Oxford and Portland Oregon,2003.
    7、Richard W.Painter and Ann Holmes, Case and Materials on Employment Law(5th ed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8、Siofra Oleary, Employment Law at the European Court of Justice, Oxford - Portland Oregon,2003.
    9、A.C.L.Davies, Perspectives on Labour Law,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10、Sangheon Lee, Deirdre McCann and Jon C. Messenger, Working Time Around the World, Routledge, 2007.
    11、Francois Eyraud and Catherine Saget, The Fundamentals of Minimum Wage Fixing, International Labour Office, Geneva, 2005.
    1、Linda A.Malone,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Thomson West,2003.
    2、Barbara Kate Repa, Your Rights in the Workplace(6th edition),NOLO,2002.
    3、Ida Oun and Gloria Pardo Trujillo,Maternity at work:A review from national legislation,International Labour Office, Geneva,2005.
    4、Slivana Sciarra, Paul Davies and Mark Freedland, Employment Policyand the Regulation of Part-time Work in the European Un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5、Deborah M. Figart, Living Wage Movements, Routledge, 2004.
    6、Lonnie Golden and Deborah M. Figart, Working Time: International Trends, Theory and Policy Perspectives, Routledge, 2000.
    1、Virginia A. Leary, Form Follows Function– Or Does It?, Conference on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Stanford Law School, May, 2002.
    2、Gary S. Fields,“International Labor Standards and Decent Work: Perspectives from the Developing World, Conference on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Stanford Law School, May, 2002.
    1、ILO,The benefits of International Labour Standards, at http://www.ilo.org/global/What_we_do/InternationalLabourStandards/Introduction/benefits/lang--en/index.htm. Feb.26,2008.
    2、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iton, Application of International Labour Standards, at http://webfusion.ilo.org/public/db/standards/normes/appl/index.cfm?lang=EN. Feb.26,2008.
    3、Publication of the results of the work of the Working Party on Policy regarding the Revision of Standards , INTERNATIONAL LABOUR OFFICE GB.282/LILS/WP/PRS/5 282nd Session Governing Body Geneva, November 2001 athttp://www.ilo.org/public/english/standards/relm/gb/docs/gb282/pdf/prs-5.pdf. Feb.26,2008.
    4、Victor, International Labour Orgznisation A Case Study of UN 217-219.at http://library.lawschool.cornell.edu/WhatWeDo/ResearchGuides/ILO.cfm. Feb.26,2008.
    5、International Labour Office, Hours of work: From fixed to flexibly,International Labour Conference 93rd Session, Geneva, 2005, p39. at http://www.ilo.org/wcmsp5/groups/public/---dgreports/---dcomm/documents/meetingdocument/kd00123.pdf, Feb.26,200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