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中劳动者劳动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现代社会,除少数拥有丰厚资财者外,大多数人必须依靠劳动维系自身乃至其家庭成员的生存与发展,劳动关乎人的生计,与多数人的命运息息相关,而劳动力与劳动者的人身不可分性使保护劳动权更具有特殊的意义。企业并购在我国已成风起云涌之势,有利于经济效率的并购交易能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调整部分产业结构、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通过企业并购有些主体能获得重大收益,如资方能取得经济效益、地方政府能增加政绩。在企业并购的进程中劳动者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群体,而受并购冲击最大的又恰恰是劳动者,面对急剧的并购变迁劳动者原有的正常生活秩序被彻底打破,裁员的阴影、工作条件的骤变使劳动者不仅难以从并购中得利,其劳动权更因此受到严重侵害,甚至影响劳动者生存的权利。长期以来劳动者因无法分享企业经济增长的利益已经对社会现实产生不满,在社会认知上作出了负面评价,而企业并购中劳动者的劳动权更是屡遭侵害,连最基本的生存的权利甚至都因此受到影响,这使广大劳动者极度缺乏安全感和对社会产生高度紧张,同时导致其社会不信任感和不公正感的产生,劳动者失望乃至忿恨的情绪进一步加深了劳资之间的矛盾冲突和贫富群体之间的情绪对立,进而激起劳动者反抗和破坏社会基础秩序的行为。劳动者劳动权问题若得不到妥善解决,受害者将不仅仅是劳动者群体,劳资矛盾不断升级的结果将导致无产者对有产者的暴力过激行为,直接损害资方、企业股东的利益,不仅不利于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时还会影响社会秩序和政治稳定,破坏人民的安定团结,给怀揣不轨企图的不良分子以挑拨离间的可乘之机,最终对国家和人民造成极大伤害。劳动权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转型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只有解决好劳动者的劳动权问题,才能使劳动者、资方和国家共同受益。
     在企业并购中,并购双方只关心交易是否有利可图,我国现行立法和学界研究则偏重于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及国有资产流失的防范,对国有企业资产评估、股东权益保护等关注较多,而忽略了对并购中劳动者劳动权的保护问题,事实上很多国家的立法不仅高度重视并购中对劳动者劳动权的保护,而且将其作为并购能否得到批准的前提条件。劳动者常常在企业并购的过程中遭到解雇,即使在并购后得以继续保留工作岗位的劳动者其劳动权也难免受损,无论是并购中解除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还是未解除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在并购中劳动权都可能受到侵害,只不过被侵害的具体核心劳动权利不尽相同,所对应的救济措施也各有侧重。劳动者劳动权问题关系到人民的安定团结和社会稳定,然而在现实劳动关系中特别是在企业并购的进程中劳动者的劳动权却始终得不到应有的有效保障。这一方面缘于我国并购中劳动者劳动权保护法制的不完备和地方政府为引进外资、追求政绩而对并购中侵害劳动者劳动权行为的恣意放任,另一方面也在于劳资力量对比的严重失衡和资方普遍持有的保护劳动者劳动权不利于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错误观念。
     企业并购中保护劳动者劳动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以劳动者劳动权保护的理论为指导才能合理地作出一系列的具体制度安排。通过深入分析劳动者人权、劳资利益博弈、政府的劳动权保护责任、劳动创造财富、保护弱势群体原则、劳动合同承继等理论问题进一步阐明企业并购中必须保护劳动者劳动权的价值,而且这种价值指引将始终贯穿于劳动者劳动权保护的体系构建之中。并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但并非只要完成并购就能自动增加企业收益。劳动者是企业财富的创造者,企业的长远发展离不开劳动者的辛勤耕耘,而在并购中对劳动者的劳动权进行保护也就是对劳动者的保护。老员工是企业的中坚力量,但年老体弱的劳动者也往往是企业并购中劳动权最易受侵害的群体。孙子兵法中讲究“攻心为上”,依靠疯狂榨取劳动者血汗来维持运营的企业必将在市场竞争中惨遭淘汰,企业应当转换观念善待劳动者,通过对弱势劳动者群体的保护彰显企业的道德力量,从而使劳动者有归属感,获得劳动者的强烈认同,更赢得全体员工的真心,在企业今后的发展中,劳动者必将竭力提供更优质的劳动促使企业资产增值。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就是保障劳动者生存的权利,在劳动就业形势极其严峻的环境下不能再制造新的社会矛盾,宪法所蕴含的劳动权的国家义务使国家在保护劳动者劳动权方面责无旁贷,国家应当高度重视并购中劳动者劳动权的保护问题。要在企业并购中使劳动者的劳动权得到实质保护,必须强化国家权力,从立法、行政、司法三个层面构建对劳动者劳动权的全面综合保护体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经济条件也在不断变化,在复杂多变的现实环境下国家的立法行为也许做不到对各类行业、所有领域的劳动者实施面面俱到、细致入微的劳动权保护,但每一项法律制度的构建都是适应社会需要的产物,劳动者劳动权保护方面的立法只要立足于劳动者的权利,国家通过法律法规的制定至少可以确定劳动权保护的程度和范围,明示劳动权合理保护的标准,规制并购中用人单位的基本行为,对留用劳动者与并购后的新企业之间的权利义务作出相应规定,只有立法问题解决了才能解决其他后续问题。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规则与法律实践永远存在着距离,再完善的法律制度如果执行不到位难免成为纸上谈兵,要真正实现劳动者的法定权利必须发挥政府保护劳动者劳动权的行政职能,端正政府的指导思想,加大对违法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健全和完善以保障劳动者劳动权为核心的市场规则和公共政策,通过行政执法、政府规制进一步细化和落实对劳动者劳动权的保护。权利的实施需要相应的规则予以保护和强有力的执行,司法救济是保证权利实现的重要途径,劳动者在权利救济的司法实践中面临程序复杂、维权成本高、案件执行难等问题,需要通过建立劳动法庭或劳动法院等途径予以解决,在司法改革中要突出司法救济的实效性,赋予法院监督审查权。
     企业并购加剧了劳资矛盾与冲突,在劳资力量严重失衡的现实状况下撇开国家公权力而坚持劳资自治等于是站在强者的立场放任不管弱者,实质上是变相地保护强者和剥夺弱者的话语权,使弱者一方的劳动者其权益一再被任意践踏。在劳动关系方面我国并非干预过度,而是对劳动者劳动权的保护力度还不够。劳动者的职业安全和劳动权的维护离不开和谐稳定的劳资关系,构建新型的和谐劳资关系不仅与劳动者劳动权的保护直接相关,对维护整个社会的生存空间、促进国家经济的繁荣和综合国力的提高也有着重大影响。劳资利益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对立,但更多时候劳资双方构成一个利益共同体。我国大多数企业的劳资关系呈现尖锐对立的局面,其原因在于资方始终错误地将企业盈利与保护劳动者劳动权对立起来。劳动创造财富,企业的文化、品牌、市场影响力等都需要企业员工长期的劳动积淀,劳动者是促进企业长足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企业需改变视劳动者为负担的错误观念,应当以劳动者至上、公平正义、劳资利益共同体、义务责任等正确理念为指导构建新型的和谐劳资关系,通过立法和公共政策的制定使企业承担保护劳动者劳动权的义务,建立起劳动者解雇保护、劳动者参与管理、劳动者职业培训、劳动者经济补偿、激励企业吸纳就业等一系列能促进和谐劳资关系形成的具体制度,对劳资关系进行协调和平衡。
     企业并购中劳动者劳动权的保护涉及国家、企业等义务主体对自身责任的承担,劳动者在这一过程中也不能坐以待毙,单纯依靠他人、消极被动地等待外界援助只会使弱者恒弱。劳动者必须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积极培育维权实力,充分利用工会、职代会甚至民间组织的力量进行维权,学会运用反并购措施阻止并购进程从而避免劳动权受损,从多个方面切实发展自身的维权能力。
In modern society, except for a few who own property, most people and their family members must rely on labor to get labor income in order to maintai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Labor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fate of most people. Because the labor force and the laborers can not be separated that the protection of right of labor has special significance. Merger and acquisition of enterprises have become a surging trend in China. Merger and acquisition of enterprises which conducive to economic efficiency can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adjust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promote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rough merger and acquisition of enterprises some subjects can gain enormous benefits, for example, the employers can achieve interests and the local governments can increase performance. In the process of merger and acquisition of enterprises,laborers are easily be neglected and precisely suffer the hardest hit caused by M&A. As the great change laborers'original normal life is completely broken. Reducing the staff and sudden change of working conditions, laborers are difficult to profit from M&A and the right of labor could even seriously trespassed. Encroachment on the right of labor causes laborers difficult to survive and not only affects the labor productivity but also provokes resistance and acts that disrupt social order. For a long time, laborers can not share benefits of enterprises' economic growth, so they can not obtain satisfaction of social reality and have made a negative assessment of cognition. The right of labor has been infringed repeatedly in the process of M&A and even the right of existence has been disfranchised. As a result, lots of laborers own a high degree of social tension due to extremely lack of security in the enterprises. Disenfranchisement of the right of labor leads to social distrust and a sense of social injustice. Disappointment and even angry intensify the conflicts of interests between employers and employees, and also deepen emotional confrontation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 If the problems of protection of right of labor are not resolved well, not only the laborers but also the employers and the shareholders will become victims. The results of industrial conflicts will lead to excesses of violence of the laborers, meanwhile, the results will affect the social order and political stability, undermine people's stability and unity, give opportunities to those who carry ill intentions to sow discord and ultimately harm the country and the people. Issues of right of labor relate to social stability, the state transition and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Only the problems of right of labor have been solved, the laborers, the employers and the state can gain co-benefits.
     On merger and acquisition of enterprises, enterprises of both sides are only concerned with whether a transaction is profitable. Whether China's current legislation or academic research, the main concern is the rights of buyers and sellers, as well as the loss of state-owned assets, such as the assessment of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 assets, protection of shareholders'rights and interests, etc. Issues of the right of labor on M&A are neglected, while the legislation in many countries abroad not only focus on the protection of right of labor on M&A, but also make it as a prerequisite for approval of M&A. As China has gone deep into reform and opening, M&A has become frequent and laborers are often discharged in the process. Laborers who remain in the enterprises the right of labor is also infringed. Whether laborers are dismissed or not, the rights of labor are both likely to be infringed and the remedy has different emphases. The protection of laborers'right of labor on M&A has a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with the unity and social stability, but in the reality of society, especially in the process of M&A, laborers'right of labor throughout lack of effective safeguard. Infringement of the right of labor due to employers' chase of profits maximization and the negligence of laborers'legal rights. Labor employment legislation is not complete in our country, and the power between laborers and employers is seriously imbalanced. The pursuit of performance and introduction of foreign capital cause local governments'indulgence of illegal acts of employers.
     The protection of right of labor is a complicated systematic project, and the right of labor theories guide us to make a series of reasonable specific systems. The right of labor theories including theory of human rights, interests of the game theory, government's responsibility to protect the rights, theory of wealth creation, protection of vulnerable principle, theory of contracts inheritance, etc. Those theories illustrate the value of the protection of the right of labor and the value guide will consistently throughout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of the protection of the right of labor. The aim of M&A is increasing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s, but the completion of M&A will not automatically increases economic efficiency. Laborers are the enterprises' wealth creators and the enterprises'long-term development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hard work of laborers. The protection of the right of labor is the protection of laborers. Older employees are the backbone of business, but the frail older laborers are precisely the most vulnerable group on M&A. The Art of War in particular about " win hearts and minds", those enterprises crazy squeeze on laborers to maintain hard-earned business will be eliminated in market competition. Enterprises should convert the concept of treating laborers. Through the protection of the vulnerable groups of laborers enterprises demonstrate moral strength, so that the laborers have a sense of belonging and obtain strong identity. As the enterprises win the staffs'sincere,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 the laborers will strive to provide better quality of labor to promote business growth of enterprises'assets.
     According to the consitution the state has obligations to protect laborers' right of labor.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right of labor effectively, the state power must be enhanced and our country must establish a comprehensive and integrated protection system from three levels of legislative, executive and judicial. Throug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changing economic conditions, the legislative of state can not provide exhaustive and specific protection for laborers of all industries and areas in the complex reality of environment. However, every legal system aims to meet the needs of society. As long as the legislation of the protection of right of labor bases on laborers, through the formulation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we can achieve these objectives which including defining the degree and scope of protection of right of labor, prescribing the reasonable standard, regulating employers'acts and adjusting relationship concerning rights and liabilities between laborers and employers. Only when the legislation is resolved the other follow-up issues can be resolved. The legislation can not operate on its own. There will always be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rule of law and legal practice. The lack of implementation will inevitably make perfect legal system just to fight only on paper. To realize laborers'legal rights the state must exert administrative functions to protect right of labor and correct its guiding ideology. Meanwhile, the state shall make strict administrative penalties for illegal enterprises and improve the market rules and public policies to protect right of labor as the core. Through administrative enforcement and regulation of government to fulfil the protection, the rights need to be protected by the corresponding rules and full implementation. Judicial relief is an important way to ensure the realization of rights. In the judicial practice of rights relief laborers face difficult problems such as complicated procedures, high cost and difficulty in enforcement of cases. In order to resolvet these problems we need to establish labor courts, highlight the effectiveness of judicial relief in judicial reform and allow the court enjoy the right of supervisory review.
     Merger and acquisition of enterprises aggravate contradictions and conflicts between laborers and employers. There is serious imbalance between laborers and employers, so the attitude to lay aside the state power and insisting on laborers'autonomy under the reality of this situation is equal to stand on the strong position and regardless of the weak. Finally the weak laborers'rights and interests have been arbitrarily trampled again and again. In the field of labor and employment, the intervention of our country is not excessive but inadequate. The occupational safety of laborers and the protection of right of labor are based on harmonious and stable relations between laborers and employers. Harmonious industrial relations are not only directly related with the protection of right of labor and enterprises'long-term development, but also have a major impact on the maintenance of human living space in the society, the promotion of national economic prosperity and the strength of comprehensive national power. Laborers are the enterprises'wealth creators. In some cases, laborers and enterprises will appear antagonistic, but more often the employers and the employees are a interests community. The majority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have shown a sharp confrontation, which mainly due to employers have always wrongly corporate profits and the protection of right of labor against each other. Labor creates wealth. Enterprises'culture, brand and market influence need labors'long-term accumulation of labor. The laborers are the key promoters of enterprises'long-term development. Enterprises should correct the misconception that laborers are burden.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industrial relations needs correct ideals as guide, such as laborers-oriented, fairness and justice, community of interests of laborers and employers, obligations and responsibilities, etc. Through the legislation and public policies enterprises will take the obligation of protecting the right of labor. Establish a series specific systems which can form harmonious industrial relations, such as dismissal protection for laborers, laborers'participation on enterprises'management, vocational training of laborers, economic compensation of laborers, supporting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of creating jobs, etc. These specific systems will make industrial relations co-ordination and balance.
     The protection of right of labor in the process of merger and acquisition of enterprises concerning to the state, enterprises and other subjects of obligation take their own responsibilities. In this process, laborers can not await their doom. Just waitting passively for others'aids will only make the weak more incompetent. Laborers must enhanc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heir own and cultivate the protection strength positively. Laborers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trade unions, staff representatives and even the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to safeguard their rights. In order to avoid infringement to the right of labor, laborers should utilize anti-M&A measures to prevent the process of M&A. Laborers need to develop their own capacity effectively from various aspects to safeguard their rights.
引文
①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网址http://www.miit.gov.cn/n11293472/n11293832/ n11293907/n11368223/12925111.html(发布时间:2009年12月24日)
    ②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网址http://www.miit.gov.cn/n11293472/n11293877/ n12860691/n12860852/12924175.html(发布时间:2009年12月24日)
    ①陈乃新编著:《经济法精神之展开》,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6页。
    ①相关研究可参阅[美]约翰·W.巴德著:《人性化的雇佣关系——效率、公平与发言权之间的平衡》,解格先、马振英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①相关研究可参阅[美]帕特利霞·H.威尔汉、塔拉·J.拉丁、诺曼·E.博威著:《就业和员工权利》,杨恒达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②相关研究可参阅[加]A.E.奥斯特、L.夏莱特著:《雇用合同》,王南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5年版。
    ③相关研究可参阅[日]马渡淳一郎著:《劳动市场法的改革》,田思路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④相关研究可参阅桑德林·卡则斯、伊莲娜·纳斯波洛娃著:《转型中的劳动力市场:平衡灵活性与安全性——中东欧的经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译,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版。
    ⑤相关研究可参阅周剑云著:《美国劳资法律制度研究:1887-1947》,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林晓云等编著:《美国劳动雇佣法》,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美]罗伯特·A·高尔曼著:《劳动法基本教程——劳工联合与集体谈判》,马静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美]劳伦斯·H.却伯、迈克尔·C.多尔夫著:《解读宪法》,陈林林、储智勇译,三联书店2007年版,等等。
    ①相关研究可参阅王健、宋永泉:《公司合并与职工权益保护》,载《法学论坛》2003年第1期;[英]大卫·桑普斯福特、泽弗里斯·桑纳托斯主编:《劳动经济学前沿问题》,卢昌崇、王询译,中国税务出版社、北京腾图电子出版社2000年版;[英]丹尼斯·基南著:《史密斯和基南英国法》(第14版),陈宇、刘坤轮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等等。
    ②相关研究可参阅[德]W·杜茨著:《劳动法》,张国文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德国民法典》,郑冲、贾红梅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德]罗伯特·霍恩、海因·科茨、汉斯·G·莱塞著:《德国民商法导论》,楚建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等等。
    ③相关研究可参阅《法国劳动法典》,罗结珍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年版;叶军、鲍治著:《外资并购境内企业的法律分析》(2008年修订增补版),法律出版社2008年第2版,等等。
    ④相关研究可参阅叶静漪、[瑞典Ronnie Eklund主编:《瑞典劳动法导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等等。
    ①相关研究可参阅[日]大沼保昭著:《人权、国家与文明:从普遍主义的人权观到文明相容的人权观》,王志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李磊著:《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法律规制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版;冯英、杨慧源编著:《外国的失业保障》,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版,等等。
    ②相关研究可参阅蔡磊主编:《新加坡共和国经济贸易法律选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蔡磊主编:《新加坡共和国经济贸易法律指南》,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等等。
    ③相关研究可参阅董保华:《劳动法律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和谐共存》,载《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董保华:《论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立法的基本定位》,载《法律科学》2008年第2期;董保华:《论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载《现代法学》2007年第6期,等等。
    ④相关研究可参阅常凯:《论劳动合同法的立法依据和法律定位》,载《法学论坛》2008年第2期;常凯:《论中国的团结权立法及其实施》,载《当代法学》2007年第1期;常凯著:《劳权论——当代中国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研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版,等等。
    ⑤相关研究可参阅冯彦君:《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劳动合同法>——总体评价与创新点解析》,载《当代法学》2008年第6期;冯彦君、邱虹:《职工参与制及其理论基础质疑》,载《当代法学》2007年第5期,等等。
    ⑥相关研究可参阅林嘉、范围:《劳动关系法律调整模式论——从<劳动合同法>的视角解读》,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林嘉:《<劳动合同法>的立法价值、制度创新及影响评价》,载《法学家》2008年第2期,等等。
    ⑦相关研究可参阅秦国荣:《法律上的劳动概念:法理逻辑与内涵界定》,载《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秦国荣:《法律衡平与劳权保障:现代劳动法的价值理念及其实现》,载《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等等。
    ⑧相关研究可参阅姚先国主编:《劳动力产权与劳动力市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①相关研究可参阅许建宇、王婧婧:《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与政府责任的法治化——以政府促进就业责任为视角》,载《法治研究》2007年第2期;许建宇:《“有利原则”的提出及其在劳动合同法中的适用》,载《法学》2006年第5期,等等。
    ②相关研究可参阅桑百川:《关于外资并购我国企业的争论》,载《国际贸易问题》2007年第7期;桑百川著:《外资控股并购国有企业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等等。
    ③相关研究可参阅王中美:《外资在华并购的反垄断规制问题研究》,载《世界经济研究》2007年第8期。
    ④相关研究可参阅孙效敏著:《外资并购国有企业法律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⑤相关研究可参阅张远忠著:《外资并购国有企业中的法律问题分析》,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⑥相关研究可参阅叶军著:《外资并购中国企业的法律分析》,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⑦相关研究可参阅肖金泉、关景欣、张婷著:《企业并购的法律风险控制》,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
    ⑧相关研究可参阅吴伟央、贺亮、邸智源编著:《跨国公司并购法律实务》,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⑨相关研究可参阅李磊著:《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法律规制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版。
    ⑩相关研究可参阅潘爱玲著:《企业跨国并购后的整合管理》,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①相关研究可参阅杨洁著:《企业并购整合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年版。
    ②相关研究可参阅李雨龙、陈景云主编:《投资并购经典案例法律评析》,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③相关研究可参阅董保华:《公司并购中的新话题——劳动合同的承继》,载《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年第9期;冯彦君:《公司分立与劳动权保障——我国应确立劳动契约承继制度》,载《法学家》2005年第5期;侯玲玲:《我国企业重组中的劳动合同继承问题研究》,载《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王健、宋永泉:《公司合并与职工权益保护》,载《法学论坛》2003年第1期,等等。
    ④相关研究可参阅郑尚元著:《劳动合同法的制度与理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颜湘蓉:《公司并购中雇员权利保护制度的比较考察》,载《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曹虹:《外资并购中职工安置的重要性及对策》,载《现代管理科学》2005年第5期;罗孝智、谭莉:《外资并购中国境内企业职工安置问题法律分析》,载《北京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等等。
    ① Henry Campbell Black, Black's Law Dictionary.5th ed. West Publishing Co.,1979. p.891.
    ② Steven H. Gifis, Law Dictionary. Woodbury, New York:Barron's Educational Series, Inc.,1975. p.128.
    ③ Steven H. Gifis, Law Dictionary. Woodbury, New York:Barron's Educational Series, Inc.,1975. p.128.
    ④孙效敏著:《外资并购国有企业法律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页。
    ⑤王习农著:《跨国并购中的企业与政府》,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第29页。
    ⑥叶军、鲍治著:《外资并购境内企业的法律分析》(2008年修订增补版),法律出版社2008年第2版,第4页。
    ①黄越钦著:《劳动法新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9页。
    ②郭捷主编:《劳动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修订版,第7页。
    ①[美]罗伯特·A·高尔曼著:《劳动法基本教程——劳工联合与集体谈判》,马静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88页。
    ②郭捷:《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载常凯主编:《劳动合同立法理论难点解析》,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年版,第47页。
    ③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行为能力和劳动愿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取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公民。(参见李雄:《劳动权保障与制度重构——以“农民工”为视角》,载《现代法学》2006年第5期。)
    ① Takashi Araki, The Impact of Fundamental Social Rights on Japanese Law, edited by Bob Hepple. Social and Labour Rights in a Global Context: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p.217.
    ②徐钢、方立新:《论劳动权在我国宪法上的定位》,载《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①许建宇:《劳动权的位阶与权利(力)冲突》,载叶静漪、周长征主编:《社会正义的十年探索:中国与国外劳动法制改革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5页。
    ②翁天真:《发展劳动价值论,推进分配制度改革》,载曹天予主编:《劳动产权与中国模式——当代马克思主义在挑战中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58页。
    ①陈业宏著:《利用外资中国有资产流失及法律防范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47页。
    ①谢德成、穆随心:《试论就业权性质》,载《宁夏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②郭东杰著:《公司治理与劳动关系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0页。
    ③姜颖著:《劳动合同法论》,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93页。
    ①郭捷主编:《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65页。
    ②[德]W·杜茨著:《劳动法》,张国文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21页。
    ①[德]W·杜茨著:《劳动法》,张国文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34页。
    ②《法国劳动法典》,罗结珍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年版,第216页。
    ③黄越钦著:《劳动法新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1页。
    ①《法国劳动法典》,罗结珍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年版,第212页。
    ②《法国劳动法典》,罗结珍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年版,第265-266页。
    ①[德]W·杜茨著:《劳动法》,张国文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33页。
    ②《法国劳动法典》,罗结珍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年版,第220页。
    ③叶静漪、[瑞典Ronnie Eklund主编:《瑞典劳动法导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45页。
    ①叶静漪、[瑞典Ronnie Eklund主编:《瑞典劳动法导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0页。
    ②蔡磊主编:《新加坡共和国经济贸易法律指南》,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第353-354页。
    ①[加]A.E.奥斯特、L.夏莱特著: 《雇用合同》,王南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5年版,第109页。
    ②董保华著:《劳动法论》,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231页。
    ①杨洁著:《企业并购整合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年版,第217页。
    ①林闽钢主编:《社会保障国际比较》,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3页。
    ②李航著:《我国转型期弱势群体社会风险管理探析》,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14页。
    ③郭东杰著:《公司治理与劳动关系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39页。
    ④[美]罗伯特·A·高尔曼著:《劳动法基本教程——劳工联合与集体谈判》,马静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91页。
    ①黄越钦著:《劳动法新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07页。
    ②郭军:《劳动合同立法与工会作用》,载常凯主编:《劳动合同立法理论难点解析》,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年版,第178页。
    ③郭军:《劳动合同立法与工会作用》,载常凯主编:《劳动合同立法理论难点解析》,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年版,第189页。
    ①叶静漪:《劳动合同期限制度》,载常凯主编:《劳动合同立法理论难点解析》,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年版,第120页。
    ②[德]W·杜茨著:《劳动法》,张国文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277页。
    ①席恒著:《利益、权力与责任:公共物品供给机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0页。
    ②何志鹏著:《人权全球化基本理论研究》,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1页。
    ①汪习根、王琪璟:《论人权属性的多维解构与系统重构》,载《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②黄涧秋:《论工作权》,载杨海坤主编:《宪法基本权利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7页。
    ③万斌、诸凤娟:《人权的四维透视》,载《浙江学刊》2009年第6期。
    ④常凯著:《劳权论——当代中国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研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版,第48页。
    ①魏新兴:《劳动权保护制度的比较研究与启示——以典型国家的劳动立法为例》,载《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②秦国荣:《法律衡平与劳权保障:现代劳动法的价值理念及其实现》,载《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③林春:《小康社会主义的公共政策构想:劳动、参与、社会保障及其他》,载曹天予主编:《劳动产权与中国模式——当代马克思主义在挑战中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58页。
    ① R.Collins,Conflict Theory and The Adavance of Macro-Historical Sociology in G.Ritzer,1990.p.72-73.转引自龚世俊:《利益博弈时代的制度化选择》,载《学术界》2007年第2期。
    ②任小平:《“资本弱化”下的劳工权益维护研究——对某外资企业工资谈判中工会博弈策略的分析及思考》,载《中州学刊》2009年第6期。
    ③孙立平著:《博弈——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和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0页。
    ④崔向阳:《转轨经济中构建劳资合作制度的博弈分析》,载《当代财经》2007年第10期。
    ⑤龚世俊:《利益博弈时代的制度化选择》,载《学术界》2007年第2期。
    ① Semuelson P.,A Note on The Measurement of Utility.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vol.4.1937.p.151-161.
    ②齐平:《私营企业劳资利益博弈与和谐关系构建》,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年第12期。
    ①龚世俊:《利益博弈时代的制度化选择》,载《学术界》2007年第2期。
    ①夏勇著:《中国民权哲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310-312页。
    ②蓝潮永、关今华著:《人权与法治》,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61页。
    ③黄学贤:《论宪法基本权利的私法效力》,载杨海坤主编:《宪法基本权利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76页。
    ④[日]大沼保昭著:《人权、国家与文明:从普遍主义的人权观到文明相容的人权观》,王志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20页。
    ①[美]汤姆斯·戴伊著:《权力与社会——社会科学导论》,柯胜文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版,第265页。
    ②[美]约翰·W.巴德著:《人性化的雇佣关系——效率、公平与发言权之间的平衡》,解格先、马振英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6页。
    ③谭九生、邓刚宏:《论宪法基本权利在民法中的效力》,载《政治与法律》2007年第5期。
    ④ Allan Ides and Christopher N.May.,Constitutional Law——Individual Rights:Examples and Explanations, CITIC Publishing House,2003. p.286.
    ①刘根荣著:《市场秩序理论研究:利益博弈均衡秩序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4页。
    ②席恒著:《利益、权力与责任:公共物品供给机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2~163页。
    ①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537-53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6页。
    ③杨燕绥:《评论:劳动者的新特征》,载杨燕绥主编:《劳动法新论》,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版,第71-72页。
    ④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68页。
    ①常凯: 《劳动合同立法的社会背景和基本定位》,载常凯主编: 《劳动合同立法理论难点解析》,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年版,第21页。
    ②张慧平:《论社会保障权》,载杨海坤主编:《宪法基本权利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79页。
    ③唐开元:《论劳动权保障中的公共利益》,载《社会科学家》2008年第12期。
    ①胡芬:《我国政府职能转变与对劳动权的保护》,载《法学评论》2009年第3期。
    ②杨曾宪:《论“超质劳动”及其倍增价值创造》,载《河北学刊》2009年第4期。
    ③吴伟央、刘燕编著:《公司并购法律实务》,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425页。
    ①邓小平:《答美国记者迈克·华莱士问》(1986年9月2日),载《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72页。转引自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 邓小平 江泽民论科学发展》,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9年第2版,第43页。
    ②孙晓燕、陈业彤:《弱势、准弱势劳动者公平就业的实现途径》,载《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①常凯: 《劳动合同立法的社会背景和基本定位》,载常凯主编: 《劳动合同立法理论难点解析》,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年版,第9页。
    ②周宝妹:《竞业限制制度》,载常凯主编: 《劳动合同立法理论难点解析》,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年版,第104-105页。
    ①胡芬:《我国政府职能转变与对劳动权的保护》,载《法学评论》2009年第3期。
    ②杨洁著:《企业并购整合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年版,第313页。
    ③张慧平:《论社会保障权》,载杨海坤主编:《宪法基本权利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9页。
    ①郑尚元著:《劳动合同法的制度与理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18页。
    ②[德]W·杜茨著:《劳动法》,张国文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63页。
    ③《德国民法典》,郑冲、贾红梅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44-145页。
    ④[德]W·杜茨著:《劳动法》,张国文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64-166页。
    ①[德]罗伯特·霍恩、海因·科茨、汉斯·G·莱塞著:《德国民商法导论》,楚建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360页。
    ②《法国劳动法典》,罗结珍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年版,第95页。
    ③王健、宋永泉:《公司合并与职工权益保护》,载《法学论坛》2003年第1期。
    ④叶静漪、[瑞典Ronnie Eklund主编:《瑞典劳动法导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41页。
    ⑤蔡磊主编:《新加坡共和国经济贸易法律选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第394~396页。
    ⑥蔡磊主编:《新加坡共和国经济贸易法律指南》,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第353页。
    ①王广辉:《论宪法的调整对象和宪法学的学理体系》,载《法学家》2007年第6期。
    ①宪法处于法律规范体系的最顶端,其他法律法规的效力渊源均来自于宪法。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首先必须是一个具有逻辑自足性的法律体系,宪法既是其起始点,也是其终极点。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对自身的不断校正必须以宪法为基准,宪法的变动可能引起其他法律法规的修改,其他法律法规应当随时保持与宪法的高度一致性。(参见冉思东:《论中国宪法的人权表达》,载《法学家》2006年第3期。)
    ①郭曰君、吕铁贞:《社会保障权宪法确认之比较研究》,载《比较法研究》2007年第1期。
    ②王广辉:《论宪法未列举权利》,载《法商研究》2007年第5期。
    ③有些国家的宪法只笼统地规定劳动权而不单独对休息休假权作出规定,还有些国家则把休息休假权作为劳动权的重要权利构成单独规定。我国宪法既然已经把休息休假权作为劳动权中的一项具体权利单列出来,在逻辑上,对于劳动权所包含的其他重要权利理应在宪法上也作出明确规定。(参见杨海坤、上官丕亮、陆永胜著:《宪法基本理论》,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第193页。)
    ④[美]劳伦斯·H.却伯、迈克尔·C.多尔夫著:《解读宪法》,陈林林、储智勇译,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93页。
    ①刘诚:《<劳动合同法>若干争议问题分析》,载常凯主编:《劳动合同立法理论难点解析》,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年版,第278页。
    ①吴传毅:《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宪法保障》,载《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除封建专制或军事独裁的国家外,大部分国家都通过立法规定了“劳动三权”,即团结权、谈判权和罢工权,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集体劳动权的基本内容除包括团结权、谈判权和罢工权之外,还增加了民主参与等内容。(参见王国金:《集体劳动权若干法律问题探析》,载《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5期。)
    ③王锴:《论我国宪法上的劳动权与劳动义务》,载《法学家》2008年第4期。
    ①魏新兴:《劳动权保护制度的比较研究与启示——以典型国家的劳动立法为例》,载《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②郑贤君:《权利义务相一致原理的宪法释义——以社会基本权为例》,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③喻术红:《劳动关系解除法律制度比较研究》,载《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2002年第5期。
    ①郑尚元著:《劳动合同法的制度与理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18页。
    ②[德]W·杜茨著:《劳动法》,张国文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32页。
    ①刘根荣著:《市场秩序理论研究:利益博弈均衡秩序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4页。
    ②周业安、赵坚毅、宋紫峰:《中国转型时期的劳动权评价》,载《管理世界》2007年第10期。
    ①孙效敏著:《外资并购国有企业法律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0页。
    ②李磊著:《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法律规制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版,第62页。
    ③刘根荣著:《市场秩序理论研究:利益博弈均衡秩序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3-254页。
    ①刘广登:《论知情权》,载杨海坤主编:《宪法基本权利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9页。
    ①彭高建著:《中国养老保险责任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0页。
    ②姚先国、陈凌:《试论劳动力市场的供给管理》,载姚先国主编:《劳动力产权与劳动力市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7页。
    ①姚先国:《民营经济发展与劳资关系调整》,载姚先国主编:《劳动力产权与劳动力市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98页。
    ②潘爱玲著:《企业跨国并购后的整合管理》,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338页。
    ③秦国荣:《法律衡平与劳权保障:现代劳动法的价值理念及其实现》,载《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①刘根荣著:《市场秩序理论研究:利益博弈均衡秩序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6页。
    ②刘诚:《<劳动合同法>若干争议问题分析》,载常凯主编:《劳动合同立法理论难点解析》,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年版,第296页。
    ③姚先国:《民营经济发展与劳资关系调整》,载姚先国主编:《劳动力产权与劳动力市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01页。
    ①刘根荣著:《市场秩序理论研究:利益博弈均衡秩序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6页。
    ②有学者认为,从宏观方面来看,政府在保障劳动权方面的职责主要是调控,即通过制定劳动关系方面的基准公共政策、管理劳动合同等行为规范劳资协商和谈判;从微观方面来看,政府在保障劳动权方面的职责主要是调解,即通过政府设立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和国家司法机关对劳动纠纷案件进行裁决或审判。(参见赵建萍:《非公有制企业劳动者集体劳权问题探析》,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第2期。)
    ①刘根荣著:《市场秩序理论研究:利益博弈均衡秩序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86页。
    ②刘诚:《<劳动合同法>若干争议问题分析》,载常凯主编:《劳动合同立法理论难点解析》,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年版,第300页。
    ③章群、牛忠江:《劳动争议仲裁与司法诉讼之衔接分析——基于“公平”与“效率”价值的展开》,载《财经科学》2008年第11期。
    ①周业安、赵坚毅、宋紫峰:《中国转型时期的劳动权评价》,载《管理世界》2007年第10期。
    ①无论在哪个国家,宪法所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如果离开了一般法律法规对其的具体化和明确化将无法得到落实和真正获得保障,宪法具有高度的原则性和概括性,因此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条件的要求,在相当长时期内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当公民的基本权利遭受侵害且无法通过一般法律法规进行权利救济时,应当允许公民通过对宪法权利规范的适用救济权利。(参见张晓琴:《论宪法上的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载《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② Robert Alexy, A Theory of Constitutional Rights. Trans. Julian River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p.343-344.
    ③姜建明:《论诉讼权》,载杨海坤主编:《宪法基本权利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30~331页。
    ④请求权通过“要求(claim)”和“义务(duty)”显示出其构造上的极强逻辑性,构建和支撑各项宪法权利救济制度需要以这种逻辑构造为逻辑内核,一部缺少“要求权(claim)”实现途径的宪法实质是欠缺宪政事实的宪法制度,无论其宪法条文中的内容多么全面,宪法规范所标榜的人权无论多么完善,它都只能被称为“名义宪法”甚至“语义宪法”。(参见余军:《宪法权利的逻辑构造——分析法学的诠释》,载《法学》2005年第3期。)
    ① R · A · Posner., An Economic Approach to Legal Procedure and Judiaial Admimistration. Legal Studies, vol.2.1973.
    ②[德]W·杜茨著:《劳动法》,张国文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32~133页。
    ①黄越钦著:《劳动法新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9页。
    ②程延园:《劳动合同立法:寻求管制与促进的平衡》,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③刘诚:《<劳动合同法>若干争议问题分析》,载常凯主编:《劳动合同立法理论难点解析》,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年版,第279页。
    ④姜建明:《论诉讼权》,载杨海坤主编:《宪法基本权利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36页。
    ① Dawn D.Bennett-Alexander and Laura P. Hartman., Employment Law for Business.4nd ed. Boston: McGraw-Hill/Irwin, c2004. p.429.
    ②杨洁著:《企业并购整合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年版,第221页。
    ③宋桂霞、齐晓安:《调整劳资利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载《宏观经济管理》2009年第12期。
    ①顾光青:《劳资关系变动、协调与认识演进》,载《上海经济研究》2009年第11期。
    ②周长城、吴淑凤:《中外合资企业中的劳资关系探讨》,载《经济评论》2000年第4期。转引自徐晓红:《劳资关系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劳资关系库兹涅茨曲线的实证检验》,载《经济学家》2009年第10期。
    ③戴建中:《私营企业雇工及劳资关系调查报告》,载《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6期。转引自徐晓红:《劳资关系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劳资关系库兹涅茨曲线的实证检验》,载《经济学家》2009年第10期。
    ①严海良著:《人权论证范式的变革:从主体性到关系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331页。
    ②蓝潮永、关今华著:《人权与法治》,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61页。
    ①吴伟央、贺亮、邸智源编著:《跨国公司并购法律实务》,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238页。
    ②陈乃新著:《经济法理性论纲——以剩余价值法权化为中心》,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第89页。
    ①杨团、葛道顺主编:《和谐社会与慈善事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134页。
    ②徐晓红:《劳资关系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劳资关系库兹涅茨曲线的实证检验》,载《经济学家》2009年第10期。
    ①胡锦涛:《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2007年12月17日)。转引自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9年第2版,第31页。
    ②蓝潮永、关今华著:《人权与法治》,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9页。
    ①李闽榕:《关于公平与效率的争论及其启示》,载《经济学动态》2005年第2期。转引自章群、牛忠江:《劳动争议仲裁与司法诉讼之衔接分析——基于“公平”与“效率”价值的展开》,载《财经科学》2008年第11期。
    ②[美]约翰·W.巴德著:《人性化的雇佣关系——效率、公平与发言权之间的平衡》,解格先、马振英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0页。
    ③[英]大卫·桑普斯福特、泽弗里斯·桑纳托斯主编:《劳动经济学前沿问题》,卢昌崇、王询译,中国税务出版社、北京腾图电子出版社2000年版,第301~302页。
    ④根据Naples的研究,劳资冲突中因劳动生产活动的中断而必然影响企业产出,离开劳动者的配合无论是技术进步还是企业内部组织的运转都将受到较大阻碍。(参见Naples,Industrial Conflict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Productivity Growth.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71,1981. p.36-41.)
    ①郭捷主编:《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69页。
    ② Committee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of Business Corporations, New York, CED,1971转引自刘根荣著:《市场秩序理论研究:利益博弈均衡秩序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0页。
    ①劳动者对企业在经济上和人身上均有较强的依附性,通过国家公权力的介入对处于弱势的劳动者提供特别的保护,使企业在行使解雇权时受到诸多限制,防止企业滥用解雇权随意解雇劳动者,由此劳动者得以最大限度地保证职业的安全和稳定,或藉此取得经济上的补偿以弥补因解雇而遭致的经济损失。(参见黄卉:《德国劳动法中的解雇保护制度》,载《中外法学》2007年第1期。)
    ②李磊著:《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法律规制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版,第224页。
    ③叶军、鲍治著:《外资并购境内企业的法律分析》(2008年修订增补版),法律出版社2008年第2版,第99页。
    ④李磊著:《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法律规制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版,第224页。
    ①潘爱玲著:《企业跨国并购后的整合管理》,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70页。
    ② Robert Buchele, Jens Christiansen. Industrial Relations and Productivity Growth: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International Contributions to Labour Studies 2.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Academic press,1992.转引自朱芝洲:《从冲突到稳定:构建民企劳资关系的和谐秩序》,载《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9期。
    ③冯英、杨慧源编著:《外国的失业保障》,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版,第139页。
    ④林春:《小康社会主义的公共政策构想:劳动、参与、社会保障及其他》,载曹天予主编:《劳动产权与中国模式——当代马克思主义在挑战中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59页。
    ①郑尚元著:《劳动法与社会法理论探索》,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87页。
    ②杨洁著:《企业并购整合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年版,第223页。
    ① Roger Blanpain and Michele Colucci.,The Globalization of Labour Standards—The Soft Law Track. The Hague: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c2004. p.38.
    ①郭军:《劳动合同立法与工会作用》,载常凯主编:《劳动合同立法理论难点解析》,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年版,第197页。
    ②董保华著:《劳动法论》,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263页。
    ①资料来源:人民网新闻中心,网址http://www.022net.com/2010/3-4/496252142494807.html.(发布时间:2010年3月4日)
    ①冯英、杨慧源编著:《外国的失业保障》,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版,第139页。
    ①林闽钢主编:《社会保障国际比较》,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15页。
    ②李磊著:《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法律规制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版,第224页。
    ①林闽钢主编:《社会保障国际比较》,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页。
    ①严海良著:《人权论证范式的变革:从主体性到关系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331页。
    ②林燕玲: 《工人权利意识研究初论》,载彭锡华主编:《劳动权——一项基本人权》,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82页。
    ①资料来源:新华网,网址http://news. xinhuanet.com/legal/2009-07/27/content_11782385_1.htm.(发布时间:2009年07月27日)
    ②郭东杰著:《公司治理与劳动关系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46页。
    ③黄越钦著:《劳动法新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9页。
    ④ William L.Keller and Timothy J. Darby., ed. International Labor and Employment Laws(Volume Ⅰ). Washington, D. C.:The Bureau of National Affairs, Inc.,1997. p.31-12.
    ①[美]约翰·W.巴德著:《人性化的雇佣关系——效率、公平与发言权之间的平衡》,解格先、马振英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1页。
    ①[德]W·杜茨著:《劳动法》,张国文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81页。
    ② J. K. Lieberman, (1981), The Litigious Society, N. Y.转引自黄越钦著:《劳动法新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20页。
    ①周业安、赵坚毅、宋紫峰:《中国转型时期的劳动权评价》,载《管理世界》2007年第10期。
    ②李向民、邱立成:《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劳资关系相互影响的实证分析》,载《中国人口科学》2009年第4期。
    ①郭军:《劳动合同立法与工会作用》,载常凯主编:《劳动合同立法理论难点解析》,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年版,第191页。
    ②杨洁著:《企业并购整合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年版,第305页。
    ①林晓云等编著:《美国劳动雇佣法》,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200页。
    ②姚先国:《民营经济发展与劳资关系调整》,载姚先国主编:《劳动力产权与劳动力市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01页。
    ③吴伟央、贺亮、邸智源编著:《跨国公司并购法律实务》,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322页。
    ①吴伟央、刘燕编著:《公司并购法律实务》,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392-393页。
    ① Paul Savchenko, What Is Labour? Printed in the 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Progress Publishers · Moscow, c1987. p94-95.
    ②[澳]罗伯特·E·古丁著:《保护弱势:社会责任的再分析》,李茂森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26页。
    ③李向民、邱立成:《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劳资关系相互影响的实证分析》,载《中国人口科学》2009年第4期。
    ④林燕玲:《工人权利意识研究初论》,载彭锡华主编:《劳动权——一项基本人权》,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84页。
    ⑤姚先国:《民营经济发展与劳资关系调整》,载姚先国主编:《劳动力产权与劳动力市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96页。
    [1][澳]罗伯特·E·古丁著:《保护弱势:社会责任的再分析》,李茂森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常凯著:《劳权论——当代中国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研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版。
    [3]常凯主编:《劳动合同立法理论难点解析》,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年版。
    [4]蔡昉、都阳、王美艳著:《中国劳动力市场转型与发育》,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5]蔡定剑、张千帆主编:《海外反就业歧视制度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6]蔡磊主编:《新加坡共和国经济贸易法律选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
    [7]蔡磊主编:《新加坡共和国经济贸易法律指南》,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
    [8]陈乃新著:《经济法理性论纲——以剩余价值法权化为中心》,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
    [9]陈乃新编著:《经济法精神之展开》,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曹天予主编:《劳动产权与中国模式——当代马克思主义在挑战中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1]曹均伟著:《利用外资阶段论:从工业化到信息化演进的视角》,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12]陈业宏著:《利用外资中国有资产流失及法律防范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3]程洁著:《宪政精义:法治下的开放政府》,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4][德]W·杜茨著:《劳动法》,张国文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15][德]罗伯特·霍恩、海因·科茨、汉斯·G·莱塞著:《德国民商法导论》,楚建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16][德]卡尔·施密特著:《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17]《德国民法典》,郑冲、贾红梅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18]董保华著:《劳动法论》,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年版。
    [19]《法国劳动法典》,罗结珍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年版。
    [20]法律出版社法规中心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配套规定(注解版)》,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21]冯英、杨慧源编著:《外国的失业保障》,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版。
    [22]郭捷主编:《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23]郭捷主编:《劳动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修订版。
    [24]郭东杰著:《公司治理与劳动关系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5]黄越钦著:《劳动法新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6]黄海编著:《劳动保障行政争议理论和实务》,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7]韩大元主编:《比较宪法:宪法文本与宪法解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8]何志鹏著:《人权全球化基本理论研究》,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29]姜颖著:《劳动合同法论》,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30][加]A.E.奥斯特、L.夏莱特著:《雇用合同》,王南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5年版。
    [31]杰佛瑞·布伦南、詹姆斯M.布坎南著:《宪政经济学》,冯克利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32]李航著:《我国转型期弱势群体社会风险管理探析》,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3]李磊著:《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法律规制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版。
    [34]李雨龙、陈景云主编:《投资并购经典案例法律评析》,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35]李雨龙、陈景云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投资并购法律全书》,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36]林闽钢主编:《社会保障国际比较》,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37]林晓云等编著:《美国劳动雇佣法》,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38]刘根荣著:《市场秩序理论研究:利益博弈均衡秩序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9]刘玉方主编:《分化与协调:国有企业各职工群体及其利益关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40]罗润东著:《中国劳动力就业:从转轨经济到知识经济》,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41]罗伯特·伊斯特著:《社会保障法》,周长征译,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年版。
    [42]陆敬波著:《劳动合同法HR应用指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43]蓝潮永、关今华著:《人权与法治》,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4]隆仕明编著:《劳动者劳动权益保护法律实务》,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45][美]约翰·W.巴德著:《人性化的雇佣关系——效率、公平与发言权之间的平衡》,解格先、马振英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6][美]帕特利霞·H.威尔汉、塔拉·J.拉丁、诺曼·E.博威著:《就业和员工权利》,杨恒达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7][美]罗伯特·A·高尔曼著:《劳动法基本教程——劳工联合与集体谈判》,马静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8][美]劳伦斯·H.却伯、迈克尔·C.多尔夫著:《解读宪法》,陈林林、储智勇译,三联书店2007年版。
    [49][美]汤姆斯·戴伊著:《权力与社会——社会科学导论》,柯胜文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版。
    [50][美]保罗·魏里希著:《均衡与理性:决策规则修订的博弈理论》,黄涛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5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52]马岭著:《宪法原理解读》,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3]毛蕴诗、蒋敦福、曾国军著:《跨国公司在华撤资:行为、过程、动因与案例》,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54]彭锡华主编:《劳动权——一项基本人权》,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55]彭高建著:《中国养老保险责任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6]潘爱玲著:《企业跨国并购后的整合管理》,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57]祁希元主编:《马来西亚经济贸易法律选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
    [58][日]马渡淳一郎著:《劳动市场法的改革》,田思路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9][日]大沼保昭著:《人权、国家与文明:从普遍主义的人权观到文明相容的人权观》,王志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60]孙效敏著:《外资并购国有企业法律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1]孙德威著:《劳动就业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62]孙立平著:《博弈——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和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63]桑百川著:《外资控股并购国有企业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64]桑德林·卡则斯、伊莲娜·纳斯波洛娃著: 《转型中的劳动力市场:平衡灵活性与安全性——中东欧的经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译,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版。
    [65]单飞跃、王显勇著:《经济法视域中的企业法》,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
    [66]吴晓锋著:《公司并购中少数股东利益保护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67]吴伟央、刘燕编著:《公司并购法律实务》,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68]吴伟央、贺亮、邸智源编著:《跨国公司并购法律实务》,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69]王习农著:《跨国并购中的企业与政府》,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70]王蕾著:《宪法平等规范的诠释观:理念、规范与实践》,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71]王三秀著:《走向良治的宪政建构:以宪法性国家权力运行分析为基点》,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72]王启富、刘金国主编:《人权问题的法理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3]夏勇著:《中国民权哲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
    [74]席恒著:《利益、权力与责任:公共物品供给机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75]肖金泉、关景欣、张婷著:《企业并购的法律风险控制》,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
    [76]肖泽晟著:《宪法学——关于人权保障与权力控制的学说》,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77][英]大卫·桑普斯福特、泽弗里斯·桑纳托斯主编:《劳动经济学前沿问题》,卢昌崇、王询译,中国税务出版社、北京腾图电子出版社2000年版。
    [78][英]丹尼斯·基南著:《史密斯和基南英国法》(第14版),陈宇、刘坤轮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79][英]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高鸿业等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80]叶军著:《外资并购中国企业的法律分析》,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81]叶军、鲍治著:《外资并购境内企业的法律分析》(2008年修订增补版),法律出版社2008年第2版。
    [82]叶静漪、[瑞典Ronnie Eklund主编:《瑞典劳动法导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83]叶静漪、周长征主编:《社会正义的十年探索:中国与国外劳动法制改革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4]杨洁著:《企业并购整合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年版。
    [85]杨宜勇、张琪等著:《劳动就业体制改革攻坚》,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年版。
    [86]杨海坤主编:《宪法基本权利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7]杨海坤、上官丕亮、陆永胜著:《宪法基本理论》,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
    [88]杨燕绥主编:《劳动法新论》,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版。
    [89]杨团、葛道顺主编:《和谐社会与慈善事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90]严海良著:《人权论证范式的变革:从主体性到关系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91]尹凤婷主编:《民企职工权益保障制度研究》,新华出版社2008年版。
    [92]姚先国主编: 《劳动力产权与劳动力市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3]周剑云著:《美国劳资法律制度研究:1887-1947》,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
    [94]周宝妹著:《社会保障法主体研究:以利益平衡理论为视角》,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5]周叶中著:《宪政中国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6]郑尚元著:《劳动合同法的制度与理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97]郑尚元著:《劳动法与社会法理论探索》,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98]张远忠著:《外资并购国有企业中的法律问题分析》,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99]张淑芳主编:《宪政经济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0]张千帆等著:《宪政、法治与经济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1]曾湘泉主编:《中国劳动问题研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年版。
    [10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
    出版社1995年第2版。
    [10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
    [10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9年第2版。
    [10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9年第2版。
    [1]薄爱敬:《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人权思想》,载《求实》2008年第7期。
    [2]陈业宏、肖蓓:《外资并购对职工劳动就业权的侵害及其对策》,载《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3]陈业宏、肖蓓:《论外资并购中职工劳动就业权的法律保护》,载《江海学刊》2008年第3期。
    [4]陈业宏、肖蓓:《劳动权的宪法论析》,载《法学杂志》2009年第5期。
    [5]陈乃新:《劳动能力权宣言——从以“资”(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经济法制创新》,载《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6]陈俐茹:《解析公司分立之职工保护》,载《比较法研究》2007年第4期。
    [7]程延园:《劳动合同立法:寻求管制与促进的平衡》,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8]曹虹:《外资并购中职工安置的重要性及对策》,载《现代管理科学》2005年第5期。
    [9]崔向阳:《转轨经济中构建劳资合作制度的博弈分析》,载《当代财经》2007年第10期。
    [10]常凯:《论劳动合同法的立法依据和法律定位》,载《法学论坛》2008年第2期。
    [11]常凯:《论中国的团结权立法及其实施》,载《当代法学》2007年第1期。
    [12]董文军:《和谐社会建设与社会法保障——中国法学会社会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综述》,载《当代法学》2007年第6期。
    [13]董红霞、李建伟:《欧盟并购规制改革的经济分析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载《中州学刊》2006年第3期。
    [14]董保华:《劳资博弈之道——兼谈劳动合同立法博弈中“强资本、弱劳工”的观点》,载《社会科学家》2009年第1期。
    [15]董保华:《劳动法律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和谐共存》,载《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16]董保华:《论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立法的基本定位》,载《法律科学》2008年第2期。
    [17]董保华:《论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载《现代法学》2007年第6期。
    [18]董保华:《公司并购中的新话题——劳动合同的承继》,载《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年第9期。
    [19]董保华:《劳资冲突,还是资资冲突——对东航“飞行员集体返航”事件的思考》,载《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8年第5期。
    [20]董保华:《论非标准劳动关系》,载《学术研究》2008年第7期。
    [21]董保华:《从裁员潮看劳动合同法的立法思路设计与调整》,载《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年第12期。
    [22]杜强强:《宪法修改与司法审查——以美国的宪政实践为中心》,载《中外法学》2007年第4期。
    [23]刁振娇:《我国社会保障法律体制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载《求是学刊》2007年第4期。
    [24]邸敏学:《关于现阶段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劳动者地位的若干思考》,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年第5期。
    [25]冯健鹏:《各自为战抑或互通款曲?——小议宪法基本权利与民事权利的关系》,载《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26]冯彦君:《公司分立与劳动权保障——我国应确立劳动契约承继制度》,载《法学家》2005年第5期。
    [27]冯彦君:《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劳动合同法>——总体评价与创新点解析》,载《当代法学》2008年第6期。
    [28]冯彦君、邱虹:《职工参与制及其理论基础质疑》,载《当代法学》2007年第5期。
    [29]冯彦君、董文军: 《中国应确立相对独立的劳动诉讼制度——以实现劳动司法的公正和效率为目标》,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5期。
    [30]高伟凯、徐力行:《外资并购下发达国家产业安全防范体系的比较研究》,载《国际贸易问题》2008年第1期。
    [31]龚世俊:《利益博弈时代的制度化选择》,载《学术界》2007年第2期。
    [32]郭曰君、吕铁贞:《社会保障权宪法确认之比较研究》,载《比较法研究》2007年第1期。
    [33]郭志刚、卿涛:《我国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的变革路径分析》,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11期。
    [34]顾光青:《劳资关系变动、协调与认识演进》,载《上海经济研究》2009年第11期。
    [35]管述学、庄宇:《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并购整合模型研究》,载《软科学》2005年第1期。
    [36]黄蕾:《弱势群体就业权法律保护研究》,载《求实》2007年第10期。
    [37]黄良军:《企业改制对我国劳动关系的影响及法律调适》,载《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38]黄卉:《德国劳动法中的解雇保护制度》,载《中外法学》2007年第1期。
    [39]胡晓军:《中欧并购决定救济制度比较研究》,载《政治与法律》2008年第8期。
    [40]胡敏洁:《宪法规范、违宪审查与福利权的保障》,载《中外法学》2007年第6期。
    [41]胡芬:《我国政府职能转变与对劳动权的保护》,载《法学评论》2009年第3期。
    [42]贺鉴:《论国际人权宪章对基本人权的国际保护》,载《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43]贺鉴、刘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完善宪法人权保护》,载《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8年第2期。
    [44]侯玲玲:《我国企业重组中的劳动合同继承问题研究》,载《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45]刘祖云:《政府与企业:利益博弈与道德博弈》,载《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46]刘金祥:《就业权保障与劳动基准的平衡研究——以构建和谐社会为视角》,载《政治与法律》2007年第2期。
    [47]林嘉、杨飞:《论和谐社会与劳动就业权的法律保障》,载《法学家》2005年第5期。
    [48]林嘉、马特:《工伤赔偿请求权竞合问题研究》,载《法学论坛》2008年第3期。
    [49]林嘉、魏丽:《工伤认定一般条款之立法思考》,载《法学杂志》2008年第1期。
    [50]林嘉、范围:《劳动关系法律调整模式论——从<劳动合同法>的视角解读》,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51]林嘉:《<劳动合同法>的立法价值、制度创新及影响评价》,载《法学家》2008年第2期。
    [52]李雄:《劳动权保障与制度重构——以“农民工”为视角》,载《现代法学》2006年第5期。
    [53]李向民、邱立成:《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劳资关系相互影响的实证分析》,载《中国人口科学》2009年第4期。
    [54]李秀香、唐红霞:《从劳资博弈看劳工标准认证制的作用——兼与工会组织的作用比较》,载《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10期。
    [55]李全彩、赵入坤:《当代中国劳动者身份与劳动者权益维护的价值取向》,载《山东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56]罗孝智、谭莉:《外资并购中国境内企业职工安置问题法律分析》,载《北京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57]雷振文:《均衡利益秩序及其建构》,载《岭南学刊》2008年第1期。
    [58]梁彤、覃文光、李益明:《论劳动争议诉讼中劳动者的人权保障》,载《政治与法律》2007年第4期。
    [59]吕琳:《论“劳动者”主体界定之标准》,载《法商研究》2005年第3期。
    [60]孟捷:《劳动价值论与资本主义再生产中的不确定性》,载《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61]马岭:《宪法性法律的性质界定》,载《法律科学》2005年第1期。
    [62]马用浩:《社会政策与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载《求实》2007年第1期。
    [63]邱金辉、王红听:《我国企业并购理论研究现状分析》,载《经济问题》2006年第7期。
    [64]秦楠:《我国企业并购方式的比较与选择》,载《现代财经》2008年第4期。
    [65]秦国荣:《服务期协议:概念、本质及其法律效力分析》,载《法律科学》2009年第1期。
    [66]秦国荣:《建国前中国共产党劳动立法的演变及其启示》,载《江海学刊》2008年第4期。
    [67]秦国荣:《劳动违约责任:归责原则、构成要件及立法完善》,载《当代法学》2006年第2期。
    [68]秦国荣:《法律上的劳动概念:法理逻辑与内涵界定》,载《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69]秦国荣:《法律衡平与劳权保障:现代劳动法的价值理念及其实现》,载《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70]钱叶芳:《保护不足与保护过度——试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倾斜保护的“度”》,载《法商研究》2007年第3期。
    [71]齐平:《私营企业劳资利益博弈与和谐关系构建》,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年第12期。
    [72]冉思东:《论中国宪法的人权表达》,载《法学家》2006年第3期。
    [73]任剑涛:《宪政分权视野中的央地关系》,载《学海》2007年第1期。
    [74]任小平:《“资本弱化”下的劳工权益维护研究——对某外资企业工资谈判中工会博弈策略的分析及思考》,载《中州学刊》2009年第6期。
    [75]宋桂霞、齐晓安:《调整劳资利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载《宏观经济管理》2009年第12期。
    [76]桑百川:《30年外商投资的贡献、经验与前景》,载《国际贸易》2009年第1期。
    [77]桑百川、李玉梅:《反垄断法规制外资并购的效应分析》,载《国际贸易》2008年第5期。
    [78]桑百川:《外资并购的分歧与评价》,载《国际贸易》2007年第7期。
    [79]桑百川:《关于外资并购我国企业的争论》,载《国际贸易问题》2007年第7期。
    [80]孙晓燕、陈业彤:《弱势、准弱势劳动者公平就业的实现途径》,载《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81]孙学致:《合同法的局限:一个劳动关系的视角》,载《当代法学》2007年第6期。
    [82]孙良国:《专用性投资、劳动者保护与劳动合同解除权》,载《当代法学》2006年第5期。
    [83]唐开元:《论劳动权保障中的公共利益》,载《社会科学家》2008年第12期。
    [84]谭九生、邓刚宏:《论宪法基本权利在民法中的效力》,载《政治与法律》2007年第5期。
    [85]谭劲松、刘炳奇、谭燕:《企业合并:政府主导下的多方利益博弈——来自10起换股合并案例的检验》,载《管理世界》2005年第2期。
    [86]闻翔、周潇:《西方劳动过程理论与中国经验:一个批判性的述评》,载《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87]万斌、诸凤娟:《人权的四维透视》,载《浙江学刊》2009年第6期。
    [88]吴志攀、肖江平:《和谐社会建设与经济法创新》,载《中国法学》2007年第1期。
    [89]吴传毅:《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宪法保障》,载《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90]王中美:《外资在华并购的反垄断规制问题研究》,载《世界经济研究》2007年第8期。
    [91]王中美:《在华跨国并购的垄断影响及其规制》,载《世界经济研究》2007年第2期。
    [92]王成礼:《利益、法治、秩序与和谐——关于构建和谐社会法治维度的价值理路》,载《法学杂志》2008年第6期。
    [93]王璐:《西方学者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百年论争研究综述》,载《财经科学》2004年第4期。
    [94]王天林:《劳动权保障与制度重构——基于我国劳工权益保护的现状分析》,载《学术界》2008年第2期。
    [95]王广辉:《论宪法未列举权利》,载《法商研究》2007年第5期。
    [96]王广辉:《论宪法的调整对象和宪法学的学理体系》,载《法学家》2007年第6期。
    [97]王健、宋永泉:《公司合并与职工权益保护》,载《法学论坛》2003年第1期。
    [98]王锴:《论我国宪法上的劳动权与劳动义务》,载《法学家》2008年第4期。
    [99]王国金:《集体劳动权若干法律问题探析》,载《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5期。
    [100]王彩波、田春芳:《社会协调发展与政府责任——关于发展中国家政府责任的研究和国际经验借鉴》,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5期。
    [101]王海文:《服务劳动与财富的生产:一个基于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的分析》,载《探索》2009年第6期。
    [102]汪习根、王琪璟:《论人权属性的多维解构与系统重构》,载《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103]魏新兴:《劳动权保护制度的比较研究与启示——以典型国家的劳动立法为例》,载《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104]谢德成、穆随心:《试论就业权性质》,载《宁夏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105]徐钢、方立新:《论劳动权在我国宪法上的定位》,载《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106]徐钢:《我国劳动权性质的变迁与定位》,载《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107]徐双敏:《从人权入宪到民生关注——改革开放30年中国政治文明发展的一个方面》,载《江汉论坛》2008年第7期。
    [108]徐积平:《经济正义与社会公正的不相容性研究》,载《学术界》2007年第3期。
    [109]徐晓红:《劳资关系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劳资关系库兹涅茨曲线的实证检验》,载《经济学家》2009年第10期。
    [110]许建宇:《劳动权的位阶与权利(力)冲突》,载《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111]许建宇:《劳动权的界定》,载《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112]许建宇:《“有利原则”的提出及其在劳动合同法中的适用》,载《法学》2006年第5期。
    [113]许建宇:《调解协议效力的评价与认定》,载《中国劳动》2009年第3期。
    [114]许建宇:《试论促进就业中的政府责任》,载《中国劳动》2007年第12期。
    [115]许建宇:《构建我国欠薪保障制度的法学思考》,载《中州学刊》2006年第5期。
    [116]许建宇、王婧婧:《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与政府责任的法治化——以政府促进就业责任为视角》,载《法治研究》2007年第2期。
    [117]辛宝海、孟祥仲:《〈劳动合同法(草案)〉争论解读——马克思劳动力价值理论视角》,载《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1期。
    [118]薛德震:《“以人为本”与马克思关于社会劳动科学化的理论》,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第5期。
    [119]姚先国:《人力资本与劳动者地位》,载《学术月刊》2006年第2期。
    [120]姚先国、黄志岭:《人力资本与户籍歧视——基于浙江省企业职工调查数据的研究》,载《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121]喻术红:《劳动关系解除法律制度比较研究》,载《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2002年第5期。
    [122]颜湘蓉:《公司并购中雇员权利保护制度的比较考察》,载《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123]杨曾宪:《论“超质劳动”及其倍增价值创造》,载《河北学刊》2009年第4期。
    [124]余军:《宪法权利的逻辑构造——分析法学的诠释》,载《法学》2005年第3期。
    [125]于沛霖:《“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之法律关系解读》,载《法学杂志》2007年第6期。
    [126]叶麒麟:《利益秩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种解析视角》,载《求实》2006年第9期。
    [127]燕晓飞:《国外促进就业的做法值得借鉴》,载《经济纵横》2007年第12期。
    [128]郑贤君:《权利义务相一致原理的宪法释义——以社会基本权为例》,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129]周业安、赵坚毅、宋紫峰:《中国转型时期的劳动权评价》,载《管理世界》2007年第10期。
    [130]周晓桂:《消除社会排斥、构建和谐社会》,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第3期。
    [131]赵建萍:《非公有制企业劳动者集体劳权问题探析》,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第2期。
    [132]赵红:《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博弈与均衡》,载《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4期。
    [133]赵锦辉:《新时期关于深化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若干思考》,载《科学社会主义》2007年第4期。
    [134]赵雪纲、王雅琴:《论弱势群体权利保护》,载《生产力研究》2008年第17期。
    [135]张晓琴:《论宪法上的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载《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136]张鹏侠:《对马克思劳动内涵的新界定》,载《经济纵横》2007年第7期。
    [137]张捷、赵曙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的雇佣关系冲突及其对策》,载《现代经济探讨》2009年第1期。
    [138]张卓元:《利益关系和谐论:一种新的市场秩序观》,载《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年第4期。
    [139]张新国:《中国企业劳工标准问题分析》,载《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140]张屹山、于大力:《试论我国的社会公平与经济效率》,载《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2期。
    [141]章群、牛忠江:《劳动争议仲裁与司法诉讼之衔接分析——基于“公平”与“效率”价值的展开》,载《财经科学》2008年第11期。
    [142]朱芝洲:《从冲突到稳定:构建民企劳资关系的和谐秩序》,载《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9期。
    [143]朱四海:《政府反哺与社会化反哺:分工与协作》,载《经济学家》2007年第6期。
    [1]Allan Ides and Christopher N.May.,Constitutional Law——Individual Rights:Examples and Explanations,CITIC Publishing House,2003.
    [2]Bangsberg,P.T. "China plans to extend collective bargaining."Journal of Commerce.(July7,1995).
    [3]Bercusson,Brian.European Labour Law.London:Butterworth,1996.
    [4]Biddulph,Sarah&Sean Cooney."Regulation of trade union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Melbourne
    University Law Review. (December 1993).
    [5]Cohn,R.A.,W.G.Lewellen,R.C.Lease,and G.G.Schlarbaum,1975,"Individual Investor,Risk Aversion and Investment Portfolio Composition,"Journal of Finance.
    [6]China Laws for Foreign Business.North Ryde,N.S.W.:CCH Australia,1985-loose-leaf.
    [7]Dawn D.Bennett-Alexander and Laura P.Hartman.,Employment Law for Business.4nd ed.Boston: McGraw-Hill/Irwin,c2004.
    [8]Delisle,Paula."Compensation practices for local national employees in China."China Law and Practice.(April 29,1993).
    [9]Grossman,S.J.,andJ.E.Stiglitz,1980,"OntheImpossibility of Informatiomly Efficient Market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0]Henry Campbell Black,Black's Law Dictionary.5th ed.West Publishing Co.,1979.
    [11]Hogler,Raymond L."Worker participation and represent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European Union:a comparative analysis."Labor Law Journal.47.9(Septenber 1996).
    [12]Kaye,Lincoln."Labour pains."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June 156,1994).
    [13]M.Sornarajah.,The International Law on Foreign Investment.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rotius Publications, c1994.
    [14]Michael Webber, Mark Wang and Zhu Ying.,ed.China's Transition to A Global Economy.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c2002.
    [15]Maria Greco Danaher.,FMLA Does Not Create Additional Substantive Employment Rights.The Lawyers Journal,June 24,2005.
    [16]Naples,Industrial Conflict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Productivity Growth.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71,1981.
    [17]Paul Savchenko,What Is Labour? Printed in the 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Progress Publishers-Moscow,cl987.
    [18]Roger Blanpain and Michele Colucci.,The Globalization of Labour Standards—The Soft Law Track. The Hague:Kluwer Law International,c2004.
    [19]Robert Alexy,A Theory of Constitutional Rights.Trans.Julian Rivers.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20]R-A-Posner., An Economic Approach to Legal Procedure and Judiaial Admimistration. Legal Studies,vol.2,1973.
    [21]Steven H. Gifis, Law Dictionary. Woodbury, New York:Barron's Educational Series,Inc.,1975.
    [22]Sanjaya Lall and Shujiro Urata.,ed.Competitiveness, FDI and Technological Activity in East Asia. Cheltenham, UK; E.Elgar Pub., c2003.
    [23]Takashi Araki,The Impact of Fundamental Social Rights on Japanese Law,edited by Bob Hepple.Social and Labour Rights in a Global Context: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24]Vepsalainen,Jari E."Management structure and labour."In his Foreign Investment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Helsinki:Lakimiesliiton Kustannus,1989.
    [25]William L.Keller and Timothy J.Darby.,ed.International Labor and Employment Laws(Volume Ⅰ). Washington, D.C.:The Bureau of National Affair,Inc.,1997.
    [26]Wagner,Augusta.Labor Legislation in China.New York:Garland Pub.,1980.
    [27]Weiss,Manfred."Information,consultation and participation in the EEC." Yearbook of Polish Labour Law and Social Policy.2(1991).
    [28]Woodiwiss,Anthony.Law,Labour and Society in Japan:From repression to reluctant recognition. London;New York:Routledge,1992.
    [29]Yamakawa,Ryuichi."The applicability of Japanese labor and employment lasw to Americans working in Japan."San Diego Law Review,29.2 (Spring 1992).
    [30]Yasheng Huang.,Inflation and Investment Controls in China: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entral-local Relations during The Reform Era.Cambridge [Englan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199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