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法律适用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劳动关系的性质,曾经经历了一个“从身份到契约”的演变,如今并未出现“从契约到身份”的相反的社会运动。
     中国的私法规范无论是在什么法律文本中出现的,都为《民法通则》所统帅;相应地,判断一定的社会关系是否适用私法,应以《民法通则》第二条为标准。这个条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以劳动关系为调整对象的法律规范均为私法,是《民法通则》和《合同法》等民事基本法律的特别法;特别法未作规定的事项,即适用作为一般法的民事基本法。《劳动法》中包含了不同类型的法律规范,其中包括私法规范和公法规范。所谓的经济法规范或社会法规范并不存在。
     《劳动法》这个法律文本本身已明文确定了劳动法律关系作为私法关系的性质。《劳动法》第十七条规定:“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这一条文所确立的平等原则和意思自治原则正是私法的基本原则。由于劳动力形成劳动者的人格利益而非身份利益,所以劳动关系不是身份关系,劳动合同不属于平等主体间订立的关于身份关系的协议,不应被排除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之外。
     《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三条规定:“其他法律对合同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本法分则或者其他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合同,适用本法总则的规定,并可以参照本法分则或者其他法律最相类似的规定。”这些规定说明,所有有关劳动合同的规定都是合同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诸如合同转让、债权人撤销权等事项,凡《合同法》已作规定,劳动立法中就没有必要重新规定。
     西方国家的劳动立法,即使是在制订了《劳动法典》的国家,也都规定劳动关系要适用民商法的一般规定。西方大陆法系国家近几十年来多次修改民法典,都没有将有关雇用合同的规定删去,雇用合同在民法中的地位依然未变。而劳动合同是雇用合同最重要的一种。
The nature of labour relationships,which had ever experienced a movement from Status to Contract from the Middle Ages to the late 19th century ,has never been involved in any movement from Contract to Status.
    Wherever are there the norms of private law , they are always supervised by General Principles Of The Civil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ccordingly, Article 2 of the document is the criterion to judge if private laws apply to a certain kind of social relationships.The article says,"The Civil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hall adjust property relationships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civil subjects with equalstatus, that is, between citizens, between legal persons and between citizens and legal persons. " All the norms that adjust the labour relationships ,which appear in Labour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re belong to private law, as special acts of the basic civil law . Any affair which is not addressed explicitly in the lex generalis,special acts shall be applied mutatis mutandis. Labour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covers varied types of legal norms , some of them are part of private laws ,and others are part of
    
    
    
    public laws.In fact,the so called economic law norms and social law norms are not exit.
    It is stipulated explicitly by the document Labour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at labour legal relationship is a type of private legal relationships. Article 17 of the document says/'Conclusion and alteration of labour contracts shall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equality, voluntarines, and agreement through consultation. They shall not run counter to stipulations in laws or administrative decrees." The principle of equality, voluntariness, and agreement through consultation, which is validated by the document, is the very basic principle of private laws. Since labour force comes into being one's personality interests , not one's personal status interests; we can affirm that labour relationship is not a kind of personal status relationships.That means labour relationship is not a kind of Agreements involving personal status relationship,and the Contract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hallbe apllied to it.
    Article 123 of Contract Law says, "If there are provisions as otherwise stipulated in respect to contracts in other laws, such provisions shall be followed. "And article 124 of the same document says,"Any contract which is not addressed explicitly in the Specific Provisions of this Law or in other laws shall apply
    
    
    
    the provisions of the General Provisions of this Law or in other laws may be applied mutatis mutandis. " The two articles means all the provisions in respect to labour contract are components of contract law system. The provisions of contract law about the proceedings, such as serious misunderstanding, obviously unfairness, culpa in contrahendo, the obligee's right of revocation, subrogation, Anticipatory repudiation the assignment of rights or transfer of obligations, etc., need not to be stipulated in labour legislation repeatedly.
    Labour legislations in Western countries , includes those where there are Labour Codes, all stipulate that the general provisions of civil law and commercial law shall be applied to labour relationships. The countries adopting continental law system have never expurgated the provisions in respect to contract of employment, though they have amended each their own Civil Codes in decades. The station of contract of employment in continental law system has not changed so far, and labour contract is the most important kind of contracts of employment.
引文
书刊
    1.《世界劳动立法》,任扶善 著,http://www.ssreader.com,cn超星网上图书馆(1991年12月第1版)。
    2.《劳动法全书》,袁守启著,http://www.ssreader.com.cn超星网上图书馆(1994年7月第1版)。
    3.《中国劳动法全书》,刘贯学著,http://www.ssreader.com.cn超星网上图书馆(1994年8月第1版)。
    4.《民法要义》,梅仲协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中国民法》,佟柔主编,法律出版社1990年11月第一版。
    6.《民法学》,彭万林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2月第一版。
    7.《中国国际私法通论》,李双元、金彭年、张茂、李志勇编著,法律出版社1996年9月第一版。
    8.《国际私法教学案例选编》,全国法院干部业余法律大学国际私法教研组编,人民法院出版社1988年6月第一版。
    9.《国际公约与惯例.国际私法卷》,徐东根、单海玲编,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年10月第一版。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立法资料选编》,全国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民法室编著,法律出版社1999年3月第一版。
    11.《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一、二、三、四、七册),王泽鉴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1月版。
    12.《劳动争议案例》(专栏文章,每周一期),张国华著,浙江工人日报1996年至2000年每周第一期第二或第三版。
    13.《国际工运》(1994年至1999年,不定期内部刊物),中华全国总工会国际联络部编。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汉英对照词语手册》,国务院法制办公室法规译审和外事司编,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年10月第一版。
    15.《比较法导论》(中文版),[法]勒内.罗迪埃著,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12月第一版。
    16.《法学总论》(中文版),[罗马]查士丁尼著,商务印书馆 1989年版。
    17.《法学导论》(中文版),[德]拉德布鲁赫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7月第一版。
    18.《德国民商法导论》(中文版),[德]罗伯特.霍恩、海因.科茨、汉斯.G.莱塞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19.《法律的原则》(中文版),[美]迈克尔.D.贝勒斯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1月第1版。
    20.《科宾论合同》(中文版),[美]A.L.科宾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11月第一版。
    
    
    21.《英国合同法与案例》(中文版),[英]A.G.盖斯特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10月第一版。
    22.《法律的经济分析》(中文版),[美]波斯纳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6月第一版。
    23.《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一、二卷(中文版),[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版。
    24.《自由秩序原理》(中文版),[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97年版。
    25.《古代法》(中文版),[英]梅因著,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26.《美国法丛书》(4):《美国合同判例法》,http://www.ssreader.com.cn超星网上图书馆。
    27.《美国法精要.合同法》(英文版),[美]克劳德.D.柔沃、乔登.D.沙博著,[中]法律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
    28. Ancient Law, by Henry Summer Maine, 2000 English Studio, Fudan University Press.
    29. The History of the Common Law of England, by Matthew Hale, 2000 English Studio, Fudan University Press.
    30. Contracts in a Nutshell, by Claude D. Rohwer and Gordon D. Schaber, 法律出版社1999年影印版。
    31.Principles of Economics, by N. Gregory Mankiw,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年影印版.
    论文
    1.《法律之比较在法律适用中的功能——〈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读后感》,黄善端著,http://www.chinalawinfo.com,2001年6月21日。
    2.《在夹缝中磨合和成长的中国法治》,田成有著,http://www.chinalawinfo.com, 2001年6月5日。
    3.《认真对待人治——韦伯〈经济与社会〉的一个读书笔记》,苏力著,http://www.chinalawinfo.com, 2001年7月4日。
    4.《1999年民商法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赵中孚、邢海宝、卞江生著,http://www.Civillaw.com.cn,2001年6月25日。
    5.《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经济法学研究会 2000 年年会综述》,http://www.civillaw.com.cn, 2001年7月1日。
    6.《中国民法典的体系——二十世纪法学回眸系列讲座之四》,王利明著,《法学前沿》2001年4月3日。
    7.《从德国民法百周年说到中国的民法典问题》,谢怀栻著,http://www.Civillaw.com.Cn, 2001年7月5日
    8.《论民事权利体系》,谢怀栻著,http://www.civillaw.com.cn, 2001年7月5日。
    9.《从近代民法到现代民法—20 世纪民法回顾》,梁慧星著,http://www.civillaw.com.cn, 2001年3月31。
    10.《德国民法的百年发展》,邵建东,http://www.civillaw.com.cn, 2001年7月5日。
    
    
    11.《民法基本原则的效力》,郭明瑞著,http://www.civillaw.com.cn, 2001年6月5日。
    12.《民法社会化的几点追问》,樊启荣等著,http://www.civillaw.com.cn, 2001年6月15日。
    13.《私法自治中的国家强制——从功能法的角度看民事规范的类型与立法释法方向》 (一、二),[中国台湾]苏永钦著,http://www.civillaw.com.cn,2001年6月10日。
    14.《统一合同法:成功与不足》,梁慧星著,http://www.civillaw.com.cn, 2001年6月3日。
    15.《论合同漏洞的填补》(上、下),王利民著,http://www.civillaw.com.cn, 2001年7月1日。
    16.《适用合同法过程中的若干问题——来自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的调研报告》,方志钢、阮思宇著,http://www.civillaw.com.cn, 2001年7月2日。
    17.《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http://www.molss.gov.cn, 2001年5月1日。
    18.《当前民商法研究的热点理论问题——中国法学会民法经济法学研究会2000年年会综述》,刘静著,《法律与适用》2000年11月总第176期。
    19.《公法与私法的二元论及双重法院系统》,吕芳著,《法律与适用》2000年11月总第176期。
    20.《浅析劳动争议案件中的几个程序问题》,杨善明著,《法律与适用》2000年9月总第174期。
    21. LABOUR RELATIONS AND COLLECTIVE BARGAINING, Presented by Mr. Panstom, http://myhome.zaobao.com/home/m/mba。
    法律文本
    1.中国
    《劳动争议法律手册》(第一辑、第二辑),人民法院出版社1996年4月第一版。
    《最新劳动法实用手册》(第一辑、第二辑、第三辑、第四辑),浙江省劳动厅政策法规处编。
    《劳动争议处理法规汇编》(一)、(二)、(三)、(四),浙江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公室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2.中国台湾地区
    《民法典》、《劳动基准法》、《工厂法》、《工厂法实施细则》、《基本工资暂行办法》、《基本工资审议办法》、《劳工安全卫生法》、《劳工保险条例》、《各业员工参加保险约定书准则》、《劳资争议处理法》、《工厂检查法》、《团体协约法》。
    
    
    3.国外
    《法国民法典》、《法国劳动法典》、《日本民法典》、《日本劳动标准法》、《美国统一商法典》、《美国国家劳资关系法》、《美国劳工管理关系法》、《德国民法典》、《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法律公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企业法令》(德)、《企业法令实施的首要规定》(德)、《采矿企业和钢铁工业生产企业的雇员在企业监事会和董事会中参与决策法》(德)、《关于采矿企业和钢铁工业生产企业的雇员在企业监事会和董事会中参与决策法的补充法》(德)、《企业干部发言人委员会法》(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联邦公职人员代表机构法》(德)、《劳动法院法》(德)、《雇员参与决策法》(德)。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