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平分配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依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强弱不仅取决于其创新资源的总体投入,自身效率问题也是决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整体不强,其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技术创新效率的相对不足,而技术创新效率的不足与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内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有着很大关系,企业内不合理的收入分配成为制约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主导因素,企业内分配不公、收入差距过大的现象普遍存在我国企业当中,本文围绕企业内公平分配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问题展开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在不同层面和环节涉及诸多利益相关者,他们的经济活动行为直接影响着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效率与效果。理性经济人假设下,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内在动力来源于其对自身利益的追求,当个人努力与其所获得的经济利益不相协调时就会极大地影响其从事经济活动的积极性。企业内公平分配通过对各技术创新参与者创新行为的影响而作用于企业技术创新的资源配置效率与资源的生产使用效率,影响着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整体提升。企业内收入分配制度的本质在于产权安排,不合理的产权制度安排将导致企业内不公平的收入分配。单一物质资本产权下的企业内分配表现为不公平的两极化分配,阻碍着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单一国家资本产权下的企业内分配表现为不公平的平均主义分配,也阻碍着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单一劳动联合体产权下的企业内分配表现为平均主义分配,也是不公平合理的,同样阻碍着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整合要素联合体所有者与劳动联合体所有者利益的联合产权制度在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升的同时也实现了企业内公平分配,实现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贡献参与分配的有机结合,是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演进方向与普遍形式。为此,我国企业要改变现有分配观念,建立起要素联合体产权与劳动联合体产权相结合的联合产权制度,让非物质资本所有者特别是人力资本所有者参与企业可分配净合作剩余的分配,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收益的共同分享;要坚持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结合,合理有效安排企业内收入差距,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要构建起“内部治理为主,外部治理为辅,注重政府治理”的多边治理模式,完善外部竞争性市场环境建设。
The final realization of national strategic objective of“innovative nation”depends on the enhancement of the enterprise’s capabilities for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hen,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of enterprises depend not only on the strength of their investments of innovative resources, but also on their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efficiency.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of China's enterprises are not strong as a whole on account of the relative lack of efficiency 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enterprises. This phenomenon is due to the irrational income distribution within the enterprises, which as a major constraint to the efficiency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our enterprises. So,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studies of impacts that the fair income distribution has on the efficiency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enterprises. This has very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processe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ctivities, lots of stakeholders are involved in, at different stages and sectors. Their economic behaviors directly affect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of enterprises. Under the assumption of rational economic man, the people’s inherent power engaged in economic activities comes from their pursuing for interests. When the economic benefits they received are inconsistent with they efforts, their enthusiasm engaged in economic activities will be affected negatively. Fair income distribution in enterprises affects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efficiency of resources allocation and production through its impacts to the innovation behaviors of every participants. Property rights arrangement is the nature of income distribution system within the enterprises. The unfair income distribution of the enterprises comes from an unreasonable property rights arrangement.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system under single physical-capital property represents unfair polarized distribution, that prevents the enhancement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efficiency in enterprises.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system under single state-owned physical-capital property represents egalitarian distribution unfairly, which also prevents the enhancement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efficiency in enterprises.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system under single joint property rights of labors represents egalitarian distribution unfairly too, which prevents the enhancement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efficiency in enterprises. On the contrary, the united property right that integrates the interests of factors of commonwealth and labors of commonwealth enhances the enterprise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efficiency and promotes fair income distribution in the enterprises. The united property rights are the evolution directions and universal forms of the modern enterprise property rights system. For this reason, Chinese enterprises have to change their current ideas of distribution and establish the united property rights system which combined the property rights of commonwealth factors and the property rights of the commonwealth labors, so that the non-physical capital owners, especially human capital owners, will be able to participate in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cooperative net surplus of enterprises, in order to promoting the benefit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ommon-shared. The enterprises should insiste the natural combination of equity and efficiency, keep inra-firm income gap within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range, and achieve inherent unification of equity and efficiency. The enterprises should also develope a multilateral governance model of "the internal governance as a key method, the external governance as a supplement, and pay attention on the government regulation", and improve the external competitive market environments at the same time.
引文
①有很多国内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不同区域、行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值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整体不足,资金和人才的使用效率低下(在本文的国内外研究综述部分有所介绍)。如钱燕云教授(2003)应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法,以机械制造行业为例,对85家中国企业和15家德国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与有效性进行了两个集合的DEA评价。结果表明中国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整体水平远远低于德国企业。85家待评企业中只有6家相对有效,仅占8%,且平均效率值也很低(0.33);而在德国企业中,有半数以上都是相对有效的,且平均效率值高达0.88。可见我国企业在技术创新效率方面差距很大。见钱燕云.中德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评价和比较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12):47-49.
    ②2008年7月,国际薪资调查机构Hay Group在《澳洲商业评论周刊》(BRW)上发表研究报告称,中国高级管理人员与普通员工收入差别为全球之冠。2007年度中国高管与员工的收入差距高达11.8倍,在全球61个经济体中排名第一。而亚太区最发达的三个经济体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则排在垫底的三名,高管与普通员工收入差距平均为3.2倍。除了在绝对收入差距上中国企业遥遥领先,其增幅也让其他经济体望尘莫及。中国在2006年的收入差距仅为10.5倍,一年后该差距大幅扩大13%,达11.8倍。另外,全国总工会2009年的相关调查显示,75.2%的职工认为当前收入分配不太公平。
    ①2008年,一项由“中国美国商会”和翰威特咨询公司的调查显示:中国许多行业的离职率仍超过15%,远远超过亚洲其他地区。离职更多是因为跳槽而非失业,之所以跳槽,工资差距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①主要是国家、区域或行业间的技术创新问题研究。
    ①其缺陷主要表现为:一是边界生产函数只能由部分样本观察值决定,因而没有充分利用所有的样本资料;二是边界生产函数的估计严重地受数据质量的影响;三是由于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参数不具备统计性质,因而不可能进行统计检验和统计推断。
    ②1972年,S.N.Afriat第一次使用最大似然法建立了具有统计性质的边界生产函数模型,这是运用计量经济模型来研究技术效率的开端。
    ③确定性参数边界生产函数方法和确定性统计边界生产函数方法均假设了被考察的所有生产单位共用一个边界生产函数,而且每个生产单位的实际产出与边界产出之间的差别纯粹是由技术低效率引起的,这些假设与生产实际情况是不相符的。随机边界生产函数便是解决这一问题而产生的。SFA是用于效率测算的参数型前沿面分析法的代表。
    ④DEA是著名的运筹学家A.Charnes和W.W.Cooper等人于1978年提出的,以相对效率概念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有效性评价的新方法,是用于效率测算的非参数型前沿面分析法的代表。
    ⑤他们的有关论述见Cohen,W.M.,Levinthal,D.A.Innovation and learning:the two faces of R&D[J].the Economic Journal,1989,99(397):569-596;Aoki,R.R&D competition for product innovation: An endless race[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1,81-2:252-256;Adams, J.D.Endogenous R&D Spillovers and Industrial research Productivity, NBER Working Paper 7484, 2000.
    ①见Scherer,F.M.Firm Size, Market Structure,Opportunity and the Output of Patented Invention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5,55:1097-1125;Levin,R.et al.Appropriating the returns from industri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J].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1987,3:784-829.
    ②即产业在特定地区的集聚可以促进知识在同一产业内部不同公司间的扩散,从而提高研发和创新活动。赞同此种观点的学者有:Arita and McCann,2000;Wallsten,2001;Fischer and Varga,2003.
    ③即更为集中的劳动市场能够满足对特殊技术劳动力的日益增长的需求和更富弹性及更高收益的报酬,并且可以为劳动者提供取得职业阶梯更多进步的机会以及有更多时间学习。从个人角度理解,如果科学家或工程师在企业内产生新思想并获得适当的预期价值,他应该不会离开企业,反之,他若得不到他认为的适当价值,他可能会选择另立门户来获取知识价值。知识掌握在技术人员手中,所以越是高级技术人员的流动就越会带动思想的流动。以下学者有此观点:Audretsch,Feldman,1996;Audretsch,1998;Storper,Venables,2004;Andersson,2005.
    ④即面对面交流可以通过提高企业和个人间非正式知识外溢的可能性而促进创新,可以通过竞争者行为继而竞争者反应的相互透明而促进创新,或通过提高企业间合作和竞争能力而促进创新。持有这种观点的学者有:Krugman,1991;Storper and Venables,2004.
    ①黄鲁成、张红彩,2007;陈泽聪、徐钟秀,2006;李双杰、王海燕、刘韧,2006;王章豹、孙陈,2007;王海,2007;郑洁、杨昌辉、徐晟,2008等都从不同角度对此做了研究。
    ②刘顺忠,官建成,2002;刘和东、梁东黎、耿修林,2003;时鹏将、许晓雯、蔡虹,2004;池仁勇、唐根年,2004;王海盛、郑立群,2005;李晓钟、张小蒂,2005;虞晓芬,2005;赵付民、邹珊刚,2005;张宗益、周勇,2006;孙凯、李煜华,2007等分别对此做了研究。
    ③这与本文强调从企业内部因素探讨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问题具有相同的看法。
    ①尽管熊彼特并没有给我们提供一个精致的创新理论,然而他有关经济发展是一个以创新为核心的演进过程的观点给后人以很大的启发,许多经济学家都承认他们是从熊彼特那里受到有关创新研究的最初启示的,而且熊彼特关于创新的概念也一直是学术界分析技术进步问题的一柄利器,为人们指出了研究技术进步的新方向。但是熊彼特的研究始终将创新作为一新的独立变量来考察其对经济以至社会变迁的影响作用,并没有对技术创新本身进行专门的研究。
    ①这主要是为了便于本文以下的分析所需。根据技术创新中创新对象的不同,技术创新可分为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
    ②Barton.core capability&core rigidities:A paradox in managing new product development.Strategic Management[J].2001, 26 (2):202-203.
    ③有的国内学者将技术创新能力分解为六个创新能力要素,即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创新倾向、研究开发能力、生产能力和营销能力。
    ①在Alchian与Demsetz的最优所有权模型里,团队生产的监督者应该由物质资本所有者来担任,那么物质投入的必要回报也同样没有从团队生产的真正剩余中区分出来。可以说,在阿尔钦与德姆塞茨的团队生产理论中,企业成员之所以进行团队生产完全是因为“要素的联合投入”,而不是因为团队生产可以通过成员之间的分工协作而增加总产出。
    ②史正富(2002)也曾讨论过这个问题,但是他对使用资本的必要耗费的界定只包括债务资本的借贷利息,权益资本的使用被认为是无成本的。所以他的“剩余”概念仍然只是会计成本意义上的理解。见史正富.现代企业中的劳动与价值[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③交易成本经济学认为:企业的存在是由于市场交易是有成本的,尤其是价格发现成本大于契约签订成本。我们认为,企业首先是个生产性组织,是以资源、知识与能力为基础的专业化生产性组织。生产对市场的交易具有决定作用,企业的生产性决定了企业的交易性。与该问题有关的详细讨论见:刘长庚.联合产权制度及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7:2-6.
    ④生产要素实际上包括物质资本、土地、技术与劳动。劳动又包括一般劳动力与人力资本。本文为了分析的方便,在此先忽略技术与土地,只考虑物质资本与劳动资本中的人力资本。
    ①在一个有效市场中,各投入要素都有其市场价值,这种价值不是通过事前的订约过程来决定的。我们讨论企业的合作剩余正是基于这种市场价值,各要素投入通过企业内的分工协作所创造的产品价值要大于其各自市场价值之和。
    ②在我国企业成长过程中,很多企业对于企业剩余总量的认识不足,认为它等于税后净利润在扣除了企业应提公积金与公益金后的部分,这是不合理的。具体理由可参考白暴力.我国目前收入分配差距偏大分析[J].经济学动态,2006(1):31-34.
    ③公平是人们追求的价值目标,也是众多学者致力于研究的问题。但由于人们的经济基础、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性,对公平的认识和衡量标准是不同的。作为一种社会价值判断,从某种意义上讲“世界上并不存在关于公平的客观标准,公平与否完全取决于当事人的看法”。正是由于公平这个概念内含的价值判断过程,到目前为止还不存在超阶级意义的、统一的公平原则,公平都是历史的,公平的评判标准都是相对的。
    ①功利主义公平观与自由主义公平观的分歧在于自由市场经济能否带来全社会层面上的收入分配公平。前者认为自由竞争会使收入差距过大,而收入差距的拉大对于整个社会福利的提高是不利的。后者则正好持相反的观点,认为自由竞争的结果是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是解决贫困的最好方法。这种对立的公平观决定了两种在政策上的差异。
    ①企业内公平的收入分配关系也是随着企业的成长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分配的具体形式是根据企业发展的阶段而产生的,只有最有利于企业成长的分配关系才会留存下来。企业内公平的分配关系不是某种具体的分配形式,而是在公平的原则下,依据企业的生产力状况而确定的。在一个时期视为公平的分配,在另一个时期就不一定仍视为公平。公平分配是个动态的概念。
    ①事实上,平均主义的分配恰恰是分配不公的一种表现,它忽视了劳动者提供劳动的质量和数量的差异,对于所有劳动者都支付均等的报酬。它着重点是强调分配结果的公平,而忽略了分配原则的公平和机会的公平。公平不等于平等。平等强调人们在社会、政治、法律面前无差别的权利;而公平则是一种利益评价。平等否认差别的存在,而公平则承认差别的存在。在现实生活中,即使每一个社会成员机会平等,但由于每个人的能力和主观努力程度不同,其所获收入也肯定不会是均等的,公平原则承认人们的收入差别和贫富差别。
    ①本文在国内学者李永波、高新伟(2005)对企业技术创新利益相关者的研究基础上,按照企业内部参与者层次,将企业技术创新利益相关者的维度具体划分为权益层、管理层、具体操作层与合作支持层。
    ②当企业经营状况好时,权益层是最大的受益者;当企业经营不善时,权益层是最大的受损者。权益层成为与企业盈利状况相关的最为密切的一个群体,而技术创新投入能否为企业带来盈利又将对权益层产生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技术创新投入的方式、大小。
    ①周业安和杨瑞龙(1997)就说过,“人力资本的专用性是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治理的重要依据,因为专用性人力资本的积累引致了将来的谈判力,从而可能改变既定的利益状态”。①对企业产权较严格的定义同时包含了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两方面,但实际分析企业产权的分配问题时,为分析的简便。学者们一般使用狭义的剩余索取权定义。②在新古典经济学看来,市场就是最有效率的分配方式,企业内分配完全依赖于采用的技术,与企业的产权制度及社会关系无关。
    ①所谓生产条件的分配,就是生产资料在社会成员中如何分配,归谁所有。这种生产条件的分配决定了社会各阶级在社会生产中所处的地位,也决定了社会产品的分配方式。个人以什么形式参与生产,就必然以什么形式参与分配。
    ②各生产要素作为企业的生产资料参与生产,其所有权由各要素主体所拥有,这种生产条件的分配意味着各要素主体的收入分配是由其对要素的产权决定的。
    ③新制度经济学派就收入分配问题形成了一系列观点:a.收入分配以产权的界定为基础。b.交易成本的高低决定了整个社会的绩效,收入水平与交易成本密切相关。c.收入分配以剩余索取权为重点。d.分配过程由契约的强制实施作为保障。e.收入分配是一个经济利益的分割,其结果与人们的认同和接受相关,需要意识形态来补充。
    ①为了分析方便,本文以下主要讨论单一物质资本产权下,人力资本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不涉及土地资本。实际上,土地资本也可看作物质资本投入,而技术资本是与专业技术人员相联系的。
    ①如果企业组织对员工努力程度的测度极其糟糕,员工报酬与其生产贡献只是松散相关,员工的劳动生产率将会很低;相反,如果企业组织对员工努力程度的测度很准,员工报酬与其生产贡献只是密切相关,则员工的劳动生产率才会很高。然而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极其复杂,牵涉到的因素很多,涉及到的员工也很多,员工的努力程度往往很难测度,因此往往会出现偷懒问题。
    ①这里的测度能力同Alchian和Demsetz在《生产、信息成本和经济组织》一文中提到的测度的含义是一致的。包含衡量和分配两个意思。你能在“衡量”意义上测度产出,你也能在“控制”意义上测度产出。
    ②许多国内学者提出了劳动力产权的概念,但未提出劳动联合体产权的定义。劳动力产权是一种要素产权,而劳动联合体产权是一种集体产权。劳动联合体产权与劳动力产权的区别参见刘长庚.联合产权制度与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68-70。
    ①在这里,本文采用了刘桂斌教授所提出的联合产权理论。在要素产权和劳动产权的基础上,刘桂斌教授提出了联合产权概念。它是要素产权关系与劳动产权关系有机结合的综合产权关系,是指企业中有机联合起来的要素资产联合体同劳动联合体之间以及各联合体内部成员对企业资产的权力关系。见刘桂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新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224-225.
    ②我国学者刘长庚(2007)认为,联合产权制度是企业产权制度演进的一种发展趋势,其目前的表现形式有美国的员工持股制度、经营者持股制度、德国公司制企业共同决策制、日本企业员工分享制等。见刘长庚.联合产权制度与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7-8。
    ③本文此处参考了刘长庚教授(2007)有关联合产权制度下企业合作剩余的具体分配方法。见刘长庚.联合产权制度及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4:106-107.
    ①有关贡献率及谈判力的具体计量问题,虽然近几年来计量经济学中发展了许多测算技术进步以及资本与劳动投入在经济发展中贡献大小的方法(如宏观经济学中测量各要素在经济增长中贡献率的方法),但我们认为,将这些方法应用到企业这个微观层面并不可行,因此本文认为集体协商的方法更具可行性。影响谈判能力大小的因素还包括:资产专用性大小、要素产权所有者风险承担能力强弱、要素市场竞争程度及监督技术条件的变化等。
    ①对于劳动联合体产权主体而言,由于企业团队生产活动过程中各团队成员的贡献率难以准确计量,所以团队集体所得的可分配合作剩余将会在各成员内以等额的平均奖形式予以分配。
    ①黄鲁成,张红彩(2005)以北京制造业18个行业为研究对象,运用集对论的方法对北京制造业的竞争力、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前北京制造业竞争力与技术创新能力存在同一性,而与技术创新效率存在对立性,技术创新能力与创新效率也存在对立性。北京制造业竞争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是以牺牲技术创新效率为代价,通过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为主的方式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从而提升北京制造业竞争力。然而,如果技术创新投入得不到相应的产出回报即创新效率低下,势必会影响进一步投入的积极性。北京制造业竞争力与技术创新效率之间存在对立性,表明当前北京制造业技术创新资源配置比例失当,技术创新投入资源与创新产出之间存在较大的不均衡性,创新产出的规模相对偏小制约了北京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效率,从而影响了技术创新能力。
    ②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白重恩(2009)根据收入法GDP核算数据研究得出,我国劳动收入占GDP的比例自1995年以来就在逐渐下降。1995年劳动收入占比是51.44%, 2007年为39.74%。12年下降了12.4%[55]。
    ①2004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在对国内2100多家不同背景企业进行分类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基础上发布的《转型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报告显示,总经理与员工平均收入相差3-15倍的企业有1061家,占总样本的61.2%;相差15-20倍企业151家,占总样本的8.7%;相差20-25倍的企业有92家,占总样本的5.3%;相差25-50倍的企业有128家,占总样本的7.4%;相差50倍以上的企业111家,占总样本的6.4%。报告同时显示:70.8%的中国企业员工人均月收入800-2500元。“1200-1800元”(27.4%),“800-1200元”(23.8%)、“1800-2500元”(19.6%)、“2500-3500元”(11.7%)、“3500-5000元”(10.0%)、“5000-8000元”(2.7%),8000元以上的仅为0.2%,员工收入低于800元的企业为4.7%。
    ①对于员工来说,有关工资分配内部公平性的比较,通常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来做出的,一般的心理活动是矛盾的。所以带有心理活动的员工内部公平心理标准有可能被夸大,或者不符合理性要求,甚至有时会缺乏客观性。企业为此一方面要构建纠偏机制,另一方面即使不符合理性要求,也要有足够的尊重。
    ①对于治理模式的分类,学术界根据各自研究的需要将世界上各国所采用的公司治理模式进行了不同的分类。根据生产要素的专用性及其所有者掌握的控制权,可以将企业治理结构分为“单边治理模式”和“多边治理模式”。单边治理模式又可分为单一物质资本控制型和单一劳动控制型两种。“共同治理”属多边治理模式,目前已有的共同治理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共同决定模式;二是以日本为代表的经理协调模式。
    ①无论是物质资本产权主体,还是人力资本产权主体,抑或是企业劳动者联合体产权主体(即形成企业内组织知识与组织能力的集体产权主体),他们都拥有相应的企业决策权。
    ②刘长庚教授(2007)根据联合产权制度下共同治理的基本要求,认为在企业内可以构建以下权利机构:企业治理委员会,要素联合大会和劳动联合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与首席行政执行官(CEO),这些权利机构的具体设置可供我国企业参考。见刘长庚.联合产权制度及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08-111.
    [1] Farrel.M.J.The measurement of production efficiency[J].Journal of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1957,120(3):253-258.
    [2] Afriat.S.N. Efficiency estimation of production funcantions[J].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1972,13(3):568-598.
    [3] Aigner, Lovell, C.A.K and Schmidt.P. Formulation and estimation of stochastic frontier production models[J].Journal of Econometrics,1977,6(1):21-37.
    [4] Meeusen.J,Vanden,Broeck.Efficiency estimation from Cobb-Douglas production functions with composed error [J].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1977,18(2):435-444.
    [5] Battese.G.E,Corra.G.S.Estimation of a production frontier model: with application to thepastoral zone of eastern Australia[J].Austral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1977,21(3):169-179.
    [6] A.Chames, W.W.Cooper, E.Rhodes.Measuring the efficiency of decision making-units[J].European Journal Operational Research,1978,(2):429-444.
    [7] Pavitt,K.Characteristics of Innovative Activities in British Industry[M].Omega,1983:128.
    [8] Acs, Zoltan & Anselin, Luc&Varga, Attila.Patents and innovation counts as measures of regional production of new Knowledge [J].Research Policy,2002,(31):1069-1085.
    [9] Janz.N,Hansloof and Peters, B.Firm level innovation and productivity-is there a story across countries? Working Paper No.24,2003.
    [10] Cohen, W.M., Levinthal, D.A.Innovation and learning: the two faces of R&D[J].the Economic Journal,1989,99(397):569-596.
    [11] Arrow,K.J.,Marc Nerlove,.Optimal Advertising Policy under Dynamic Conditions[J].Economica,New Series,1962,29(114):129-142.
    [12]柳卸林,企业技术创新管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7:56-59.
    [13]刘国新,万君康.市场结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1997,(S1):10-14.
    [14]姚洋,章奇.中国工业企业技术效率分析[J].经济研究,2001,(10):13-19.
    [15]池仁勇.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6):105.
    [16]唐要家,唐春晖.竞争、所有权与中国工业行业技术创新效率[J].上海经济研究,2004(6):13.
    [17]王朝云.企业家技术创新所有权激励与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再论企业技术创新效率与技术创新主体所有权安排[J].技术经济,2005,(2):6-8.
    [18]陈泽聪,徐钟秀.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实证分析-兼论与市场竞争的相关性[J].厦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122-128.
    [19]孙凯,李煜华.我国各省市技术创新效率分析与比较[J].中国科技论坛,2007,(11):8-11.
    [20]约瑟夫?熊彼特.何畏等译.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8-9.
    [21]郑勇,史毅.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J].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2,(2):54-57.
    [22]郑春东,和金生.一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新方法[J].科技管理研究,2000,(3):41-43.
    [23]单汨源,潘莎,聂荣喜等.基于卓越绩效模式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模型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6):58-59.
    [24]哈特.企业、合同与财务结构[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28-29.
    [25]刘长庚,高连水,罗志.论多维企业性质:交易性、契约性、生产性和联合产权制度性质—企业内公平收入分配视角下的考察[J].经济评论,2006,(6):120-124.
    [26]弗里德曼.张瑞玉,译.资本主义与自由[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61.
    [27]刘斌.马克思主义公平观的形成及其核心思想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05,(3):8-12.
    [28]马克思.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998-999.
    [2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91.
    [3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9.
    [3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91.
    [32]何伟.资源分配不公是最大的不公[J].理论前沿,2006,(10):22-23.
    [33]沈立人.公平分配:经济学的最难题[J].南京经济学院院报,2001,(4):1-2.
    [34]卫兴华.实现分配过程公平与效率的统一[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6,(9):64.
    [35]赵满华.实现分配公平,构建和谐社会[J].生产力研究,2005,(11):7-9.
    [36]高兴民.制度:高技术产业中的安排[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411.
    [37]杨武,王玲.论技术创新产权制度[J].科技管理研究,2005,(10):11-13.
    [38]周其仁.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J].经济研究,1996,(9):58.
    [39]张旭升,孟庆伟.企业技术创新的产权激励模式[J].科研管理,1998,19(3):31-36.
    [40]李跃.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内部激励机制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5,(8):13-17.
    [41] Buckley,Peter&Casson,Mark.The Future of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M].London:Macmillan and Co,1976:178-190.
    [42]乔治·阿可洛夫.劳动合同作为部分程度的礼物交换[M].上海: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198-209.
    [4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99.
    [44]马克思,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哥达纲领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9.
    [4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2.
    [46] (德)柯武刚,史漫飞,韩朝华译.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5:209-256.
    [47]刘长庚.联合产权制度与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6.
    [48]张维迎.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6:51-103.
    [49]路易斯?普特曼,兰德尔?克罗茨纳编.企业的经济性质[M].孙经纬,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268.
    [50]刘长庚.联合产权制度及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66.
    [51] Penrose,E.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9:30-39.
    [52]刘长庚,盘为龙.企业产权的决定与演进[J].湘潭大学学报,2004,(11):60-65.
    [53]青木昌彦.郑江淮,李鹏飞,谢志斌等译.企业的合作博弈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1.
    [54]王明琴.浅谈企业自主创新与收入分配激励机制[J].商业研究,2007,(5):97-99.
    [55]白重恩,钱震杰.国民收入的要素分配:统计数据背后的故事[J].经济研究,2009,(3):27-40.
    [56]李时椿.深化产权改革:创建高效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J].工业经济,2001,(2):11-13.
    [57]杨瑞龙,周业安.企业共同治理的经济学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5-15.
    [58]徐金发,刘翌.企业治理结构与技术创新[J].科研管理,2002,(4):11-12.
    [59]林勇,连洪泉,谢军.外部治理环境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效应比较[J].中国工业经济,2009,(1):43-5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