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主义诉讼模式视角下的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民事诉讼程序层面的问题往往都会最终指向实体法领域,离开诉讼法律关系理论的基础去谈诉讼程序制度的设计是站不住脚的。在明确诉讼主体角色定位、诉讼主体的权利义务分配、诉讼程序如何推进和发展、案件事实真相的发现、法官如何形成内心的确信以及诉讼程序如何安排的重要问题都需要从以法官与当事人、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分配为内容的诉讼法律关系理论问题抓起。
     本文从第二章开始对作为法学方法的法律关系理论进行分析。然后是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理论的缘起与发展。第一,介绍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理论的产生,引出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概念和不同学说的不同含义,进而介绍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内涵;第二,对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理论的发展进行总体概述,突出介绍国新民事诉讼法下对诉讼法律关系的理解;第三,说明民事诉讼程序与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相互影响,主要包括:民事诉讼程序对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决定性,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对民事诉讼程序繁简的影响和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对诉讼程序的描述作用。
     第三章是现代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抽象——合作主义诉讼模式。第一,先介绍民事诉讼模式的含义和基本类型;第二,合作主义诉讼模式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基本内容作出说明,再同其他诉讼模式相对比,寻找合作主义模式的特点和与其他模式的理论联系,主要体现在合作主义与辩论主义,基础性权利的诉权与审判权,诉讼主体之间的对抗与协作方面;第三,与介绍与合作主义诉讼模式相匹配的理论和制度;第四,对合作主义诉讼模式的成效进行评析。
     第四章是合作主义模式对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渗透。主要是从宏观的角度对合作主义模式下当事人与法官的权利和义务进行探讨。首先,对新诉讼模式下法官角色的转换及其理论基础进行说明,包括:法官监督能够保证诉讼程序的公平进行,法官对案件进行积极管理的体现,法官程序性职权的理论基础;其次,说明合作主义模式如何对当事人诉讼权利义务进行再调整,主要从辩论主义与当事人诉权的角度展开,研究合作主义模式如何构建当事人诉讼程序下的权利和义务;第三,对合作主义模式下法律关系的理想状态进行概括性的说明。
     第五章是合作主义诉讼模式中的法官与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主要通过比较法的研究方法,对不同诉讼程序中法官与当事人之间的诉讼活动和诉讼权利义务进行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审理前阶段法官与当事人之间的关系;第二,审理中法官与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包括法官对诉讼程序的指挥和当事人推进诉讼的义务及诉讼责任;第三,诉讼和解(调解)中的法官与当事人之间的关系。
     第六章是合作主义诉讼模式中的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也可以分成四个部分进行介绍:第一,当事人合作的理论分析;第二,审理前阶段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主要是诉答程序中当事人主张提出和收集证据的合作,以及我国诉答程序的完善;第三,审理中当事人之间的关系;第四,和解(调解)的强制。
Civil Procedure level issues will eventually point to the areas of substantive law,without the basis of the legal relationship theory, talking about designing litigationproceedings system is untenable. The important issues, such as: clarify the roles ofboth parties, the distribution of obligations and rights, how to promote and develop theprocedure, hoe to find the legal truth, the judge how to form the inner belief and howto arrange the proceedings, are based on the legal relationship theory, which has thecontent of distributing obligations and rights between the judge and the parties, andbetween the parties.
     From the second chapter, we begin to analyze the legal relationship theory. Thenis talking about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civil legal relations theory. First,introduces the arising of civil legal relations theory, leads to the different concepts ofcivil legal relations in different theories, and then introduces the connotation of civillegal relations; Second, introduces the overall over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theory of civil legal relations, highlight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litigation legalrelations under the new Code of Germany Civil Procedure; third, the description of themutual influence between civil procedure and civil legal relationship, including: CivilProcedure decisive for civil legal relations, civil legal relations simplify the civilprocedure and the role of civil legal relations descries civil proceedings.
     The third chapter is the abstract of modern civil legal relations–corporatismmodel. First, introduces the meaning and basic types of civil litigation mode; Second,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basic contents of corporatism model, then compare withother models, looking f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rporatism and the linking theory withother modes, Mainly presents in terms of cooperation and collaboration againstMarxism and Leninism debate, the right of appeal and judicial power, the conflictionand cooperation between parties; third, the theory and systems that match corporatismmodel; fourth, analysis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corporatism model.
     The forth chapter is the penetration of corporatism model towards civil legalrelations. First, from the macro point of view, to discuss the rights and obligations between the parties and the judge. Including: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conversionand the new role of judges, the judge’s active management of the cases, the theoreticalbasis of the judge's procedural powers; second, under corporatism model, how tore-adjust the rights and obligations of both parties, mainly debate from theperspective of the parties’ right to appeal, to study how to build the rights andobligations of the parties under the proceedings; third, make a general description ofthe legal relationship’s ideal state under corporatism model.
     The fifth chapter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udges and parties under corporatismmodel. Mainly through the comparative law research methods, study rights andobligations between the judges and parties in different activities and proceedings, canbe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firs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udge and the parties at thepre-trial stage; Seco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judge and the parties in trial.Including the judges’ obligation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directing proceedings and theparties’ obligations and responsibilities to promote proceedings; Third, the relationshipbetween the judge and the parties at the settlement (mediation) stage.
     Chapter VI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rties under corporatism model. Canalso be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first,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parties’ cooperation;seco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rties at pre-trial stage, mainly talk about thecooperation of parties’ pleading claims and collect evidence, and improve ourcountry’s pleading program; thir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rties in trial; forth,the mandatory reconciliation (mediation).
引文
1江伟:《中国民事诉讼法专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1一116页。
    2[意]莫诺·卡佩莱蒂:《当事人基本程序保障权与未来的民事诉讼》,第53页。徐昕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53页。
    3[德]标罗:《诉讼要件与诉讼抗辩论》,1868年版,第1页
    4[德]威廉:《19世纪的法学方法论》(W ilhelm,Zur juristischenMethodenlehre im19. Jahrhundert,VittrioKlostermann, Frankfurt,2003),第49页。
    5[德]萨维尼,许章润译:《论立法与法学的当代使命》,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10页。
    6[德]萨维尼,“萨维尼论法律关系”,田士永译,郑永流主编:《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李鑫:《试论法律关系理论的意义与局限》,《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8期。
    8张文显著:《法学基本范畴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3月版,第160—163页。
    9[德]卡尔·拉伦茨,邵建东等译,《德国民法通论》,法律出版社2003版,第263-271页。
    10李馨,《试论法律关系理论的意义和局限》,载《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8期。
    11沈达明著:《比较民事诉讼法初论》(上册),中信出版社1991年版,第170页。
    12[德]标罗:《诉讼要件与诉讼抗辩论》,1868年版,第1页
    13蓝冰:《德国新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理论及启示》,载《政治与法律》,2008年第1期。
    14[德]霍尔韦格:《历史发展中的普通法民事诉讼》(第1卷),1864年版,第22页。
    15[德]萨维尼,“萨维尼论法律关系”,田士永译,郑永流主编:《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6江伟:《民事诉讼法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01页
    17江伟主编:《民事诉讼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7页。
    18江伟:《民事诉讼法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11页。
    19杨坚,夏宏强:《对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理论的再解析》,载《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年第7期。
    20田平安:《民事诉讼法律关系论》,载《现代法学》1994年第6期,第14—19页。
    21包冰锋:“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直解析”,《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22李馨,《试论法律关系理论的意义和局限》,载《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8期。
    23克列曼:《苏维埃民事诉讼》,法律出版社1957年版,第20页。
    24阿·阿·多勃罗沃里斯基等著《苏维埃民事诉讼》,法律出版社1985年版,第42页。
    25崔蕴涛:《论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载《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1期。
    26[德]萨维尼,“萨维尼论法律关系”,田士永译,郑永流主编:《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7[德]罗森贝克,施瓦布,戈特瓦尔德著,李大雪译:《德国民事诉讼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第
    11页。
    28[德]萨维尼,“萨维尼论法律关系”,田士永译,郑永流主编:《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9吴英旗:《民事诉讼权利义务研究》,河北大学硕士论文。
    30[德]萨维尼,“萨维尼论法律关系”,田士永译,郑永流主编:《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1张卫平:《民事诉讼基本模式:转换与选择之根据》,载《现代法学》,1996年第6期。
    32陈桂明:《诉讼公正与程序保障》,中国法制出版社1996年版,第158页。
    33江伟,刘荣军:《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与法院的作用分担——兼论民事诉讼模式》,载《法学家》1999年第
    6期。
    34汪汉斌:《权力与权利的配置:民事诉讼模式的新视角》,载《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35《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第3版,第1129页。
    36陈桂明:《诉讼公正与程序保障》,中国法制出版社1996年版,第158页。
    37都本有:《民事诉讼模式改革研究》,大连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
    38王亚新:《对抗与判定——日本民事诉讼的基本结构》,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第78页。
    39孟亮、冀宗儒:《民事诉讼法修改重要问题研究》,载董开军等主编:《民事诉讼法修改重要问题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40江伟主编:《民事诉讼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页。
    41苏号朋著:《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43页。
    42陈迎新:《积极还是消极——法官庭外调查权比较研究》,载《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第4期。
    43Larry L. Teply Ralph U. Teply, Civil Precedure, The Foundation Press (1994), Inc., p.11-12.
    44王亚新著:《对抗与判定——日本民事诉讼的基本结构》,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61页。
    45Jenny Mcewan, Evidence and the Adversarial Process, P.4,1992by Blackwell Publishers.
    46白洁,殷季峰《当事人主义与职权主义结合的诉讼模式》,载《新疆大学学报》,2003年9月第3期。
    47张建伟:《认识相对主义与诉讼的竞技化》,载《法学研究》2004年第4期,第41页。
    48[日]棚赖孝雄:《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版,第122页。
    49江伟主编:《民事诉讼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3版,第17页。
    50L. B. Curzon, English Legal History, Macdonald&Evans (1968), p.132.
    51王亚新著:《对抗与判定——日本民事诉讼的基本结构》,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160-161页。
    52张卫平:《民事诉讼基本模式:转换与选择之依据》,载《现代法学》,1996年第6期。
    53[德]Ekkehard Becker Eberhard:“辩论主义的基础和界限”,[日]高田昌宏译:《比较法学》,2001第1期,第142页。
    54[日]三月章:《日本民事诉讼法》,汪一凡译,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7年版,第196页。
    55[德]米夏埃尔等编,赵秀举译:《德国民事诉讼法学文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7页。
    56[德]米夏埃尔等编,赵秀举译:《德国民事诉讼法学文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7页。
    57田平安,刘春梅:《试论协同主义民事诉讼模式的建立》,载《现代法学》,2003年第1期。
    58[德]Astrid Stadler:《德国民事诉讼法的最新发展》,何勤华:《20世纪外国司法制度的变革》,法律出版杜年2003版,第229页。
    59王福华:《民事诉讼协同主义:在理想和现实之间》,载《现代法学》,2006年第11期。
    60[德]瓦塞曼:《社会的民事诉讼——社会法治国家的民事诉讼理论与实务》,[日]森勇译,东京成文堂1990年版,第118页。
    61王福华:“民事诉讼协同主义:在理想和现实之间”,《现代法学》,2006年第6期。
    62张珉:“协同主义诉讼模式——我国民事诉讼模式的新选择”,《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63陈桂明:《诉讼公正与程序保障》,中国法制出版社1996年版,第158页。
    64[日]兼子一、竹下守夫《民事诉讼法》,白绿铱译,法律出版社年1995版,第29页。
    65王亚新:《对抗与判定日本民事诉讼的基本结构》,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8页。
    66Neil Andrews, A New Civil Procedure Code for England: Party Control “Going, Going, Gone”
    67[美]道格拉斯.G.拜尔等著,严旭阳译:《法律的博弈分析》,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280~303页。
    68任岳鹏著:《哈贝马斯:协商对话的法律》,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3页。
    69任岳鹏著:《哈贝马斯:协商对话的法律》,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3页。
    70任岳鹏著:《哈贝马斯:协商对话的法律》,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5页。
    71任岳鹏著:《哈贝马斯:协商对话的法律》,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5页。
    72任岳鹏著:《哈贝马斯:协商对话的法律》,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5页。
    73任岳鹏著:《哈贝马斯:协商对话的法律》,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4页。
    74王亚新:《对抗与判定——日本民事诉讼的基本结构》,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第78页。
    75郭明瑞著:《民商法原理(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2页。
    76聂明根:《民事诉讼法上诚实信用原则研究》,载陈光中、江伟主编:《诉讼法论丛》(第4卷),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332—337页。
    77江伟主编:《民事诉讼法典专家修改建议稿及立法理由》,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1页。
    78叶自强:《论民事诉讼的诚信原则》,载《中国刑事法杂志》,1996年第2期。
    79田平安主编:《民事诉讼法—原则制度篇》,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80[日]中野贞一郎:《民事诉讼中的诚实信用原则》,载中野贞一郎:《诉讼关系与诉讼行为》,弘文堂1966年版,第72页以下。转引自:田平安主编:《民事诉讼法·原则制度篇》,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47页。
    81张卫平著:《民事诉讼法》,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7-28页。
    82[美]罗杰·科特威尔著,潘大松译:《法律社会学导论》,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111页。
    83贺卫方,魏甫华:《改造权力——法律职业阶层在中国的兴起》,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年第6期,第
    24页。
    84[美]理查德.A.波斯曼:《法的经济分析》,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31页。
    85徐昕著:《英国民事诉讼与民事司法改革》,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89页。
    86张卫平:《论民事诉讼中失权的正义性》,载于《法学研究》,1999年第6期。
    87徐昕著:《英国民事诉讼与民事司法改革》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72页。
    88翟啸林:《试论诉讼公正与诉讼效率的关系——基于价值层面的分析》,载于《人民论坛》,2012年4月(中)期。
    89斯蒂文·N·苏本等著,傅郁林等译:《民事诉讼法——原理、实务与运作环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00页。
    90谭世贵等著:《中国法官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9年11月第1版,第16-17页。
    91[英]马塞尔.柏宁斯,克莱尔.戴尔著,李浩译:《英国的法官》,载现代法学,1997年第2期,第4页。
    92郭道晖:《立法的效益与效率》,载《法学研究》1996年第2期,第58页。
    93李晓明,辛军:《诉讼效益:公正与效率的最佳平衡点》,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4年第1期。
    94[英]马塞尔.柏宁斯,克莱尔.戴尔著,李浩译:《英国的法官》,载《现代法学》,1997年第2期,第4页。
    95王旭军:《感悟英国法官的文化》,载《法制资讯》,2012年第6期。
    96徐昕著:《英国民事诉讼与民事司法改革》,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12页。
    97徐昕著:《英国民事诉讼与民事司法改革》,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14页。
    98[德]米夏埃尔等编,赵秀举译:《德国民事诉讼法学文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98页。
    99[德]米夏埃尔等编,赵秀举译:《德国民事诉讼法学文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98页。
    100[德]汉斯.约阿希姆.穆泽拉克著,周翠译:《德国民事诉讼法基础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7页。
    101唐力:《日本民事诉讼证据收集制度及其法理》,载《环球法律评论》2007年第2期。
    102See Neil.Andrews: A New Civil Procedural Code for England: Party-con troll“Going, Going, Gone” Vol19,January,(c)Sweet,&Maxwell2000.
    103王亚新著:《对抗与判定——日本民事诉讼的基本结构》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177页。
    104[英]马塞尔.柏宁斯,克莱尔.戴尔著,李浩译:《英国的法官》,载《现代法学》,1997年第2期,第4页。
    105[美]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等译:《正义论》,中国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第81页。
    106徐昕著:《英国民事诉讼与民事司法改革》,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12页。
    107肖建华,陈琳:《法官释明权之理论阐释与立法完善》,载《法制与社会》,2001年第11期。
    108张卫平:《诉讼构架与程式———民事诉讼的法理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87页。
    109[日]谷口安平著,王亚新,刘荣军译:《程序的正义与诉讼》,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4页。
    110[日]山本和彦:《民事诉讼中关于法律问题的审理构造》(4),《法学论丛》(120卷1号),1997年版。转引自张力:《阐明权研究——以当代中国的阐明权制度构建为中心》,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第
    16页。
    111江伟,刘敏:“论民事诉讼模式的转换和法官的释明权”,诉讼法论丛,2001年第00期。
    112王甲乙、杨建华、郑键才:《民事诉讼法新论》,台湾三民书局1983年版,第204页。
    113[法]托克维尔著,董果良译,《论美国的民主(上卷)》,商务印书馆2004版,第110一111页。
    114张榕,陈朝阳:《中国司法能动性的开启及其规制—以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证据规定>为中心的分析》,载《厦门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115肖建华:《论民事诉讼中的司法能动性》,载《上海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116Charles Plant, Blackstone’s Civil Practice, Blackstone Press Limited (2000), p.452.
    117Stuart Sime, A Practical Approach to Civil Procedure (4thEdition), Blackstone Press Limited (London,2000),p.443.
    118[日]新堂幸司著,林剑锋译,《新民事诉讼法》,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305页。
    119[日]兼子一,竹下守夫著,白绿铉译,《民事诉讼法》,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第95页。
    120谭世贵等著:《中国法官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9年11月第1版,第309页。
    121邱联恭:《民事程序法之理论与实务》,台湾三民书局2004年版,第101页。
    122[日]高桥宏志著,林剑锋译,《民事诉讼制度与理论的深层分析》,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85页。
    123吴英旗:《民事诉讼权利义务研究》,河北大学硕士论文。
    124李晓明,辛军:《诉讼效益:公正与效率的最佳平衡点》,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4年第1期。
    125徐昕著:《英国民事诉讼与民事司法改革》,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203页。
    126李祖军著:《契合与超越:民事诉讼若干理论与实践》,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80页。
    127[意]莫诺.卡佩莱蒂等著,徐昕译:《当事人基本程序保障权与未来的民事诉讼》,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53页。
    128杨荣馨:《民事诉讼原理》,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03页。
    129[美]史蒂文.苏本等著:《美国民事诉讼的真谛》,蔡彦敏等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123页。
    130Christopher Hodges, Mlti-party Ac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p.13.
    131徐昕著:《英国民事诉讼与事诉讼司法改革》,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4页。
    132David W. Louisell, Cases and Materials on Pleading and Procedure, The Foundation Press, Inc.1989, p,901.
    133Charles Plant, Blackstone’s Civil Practice,2ndedition, Blackstone Press Limited,2001,p.511.
    134[英]阿德里安A.S.朱克曼:《危机中的民事司法》,傅郁林等译,中国政法人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0页。
    135徐昕著:《英国民事诉讼与民事司法改革》,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0-191页。
    136See Interim Report to the Lord Chancellor on the Civil Justice System in England and Wales (1995).p.30.
    137沈达明,冀宗儒:《1999年英国<民事诉讼规则>诠释》,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143页。
    138蔡彦敏,洪浩:《正当程序法律分析--当代美国民事诉讼制度研究》,2000年4月版,195-197页。
    139[德]狄特·克罗林庚,刘汉富译:《德国民事诉讼法律与实务》,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378-379页。
    140齐树洁:《英国民事司法改革》,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320页。
    141江必新著:《民事诉讼的制度逻辑与理性构建——<民事诉讼法>再修改之思辨》,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年版,第123页。
    142常怡:《比较民事诉讼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536页。
    143[日]高桥宏志著,潘剑锋译:《民事诉讼法制度与理论的深层分析》,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31页。
    144齐树洁著,《英国民事司法制度》,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04页。
    145146Terence Ingman, The English Legal Process,9thed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p.362.John O’Hare&Kevin Browne, CIVIL LITIGATION, ninth Edition, London, Sweet&Maxwell,2000, p230.
    147See Supreme Court Practice, Vol.1, paras.29/1/5,et seq.
    148Terence Ingman, The English Legal Process,9thed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p.368.
    149Anton Piller K.G. v.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Ltd,[1976] Ch.55,C.A.
    150徐昕著:《英国民事诉讼与事诉讼司法改革》,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1页。
    151薛莹:“美国德国民事审前程序之比较”,《管理经营者》,2009年第21期。
    152“我国民事诉讼审前程序检讨与完善”,http://www.lawtime.cn/info/lunwen/mfmsssflw/2006102653253.html,浏览时间2013年12月25日。
    153蔡红:《审前准备程序的功能、价值及其实现》,载《法商研究》2003年,第3期。
    154[日]新堂幸司著,林剑锋译,《新民事诉讼法》,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290页。
    155陈瑞华:《程序正义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第17页。
    156栗峥:《超越事实:多重视角的后现代证据哲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72页。
    157黄松有:《诉讼指挥权:正当性基础与制度建构》,载《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第111页。
    158何勤华主编:《法国法律发达史》,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458—460页。
    159黄松有:《诉讼指挥权:正当性基础与制度建构》,载《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第111页。
    160李大雪:《二战后德国民事诉讼法之改革研究》,西南政法大学博士论文。
    161汤维建:《美国民事诉讼规则》,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版,第223页。
    162[美]杰弗里·C·哈泽德等著,张茂译:《美国民事诉讼法导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51页。
    163田安平,刘春梅:《试论协同型民事诉讼模式的建立》,载《现代法学》,第25卷第1期。
    164陈桂明:《论当事人在诉讼中的促进义务》,载陈光中:《诉讼法理论与实践:下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7页。
    165柯阳友,吴英旗:《民事诉讼促进义务研究》,载《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第35页。
    166刘萍:《论民事诉讼当事人之诉讼促进义务》,载《天津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第47页。
    167马璨,《协同主义模式下的当事人诉讼促进义务》,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168刘萍:《论民事诉讼当事人之诉讼促进义务》,载《天津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第47页。
    169[日]谷口安平著,王亚新、刘荣军译:《程序的正义与诉讼》,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47页。
    170肖良平:《论我国民事诉讼答辩失权制度的构建》,载《求索》,2006年第1期。
    171王和静:《论民事诉讼当事人之诉讼促进义务》,载《河北法学》,2009年第6期,第158页。
    172[日]高桥宏志,许可译:《日本2003年民事诉讼法之修改》,载《司法改革评论》,2007第5期,第229页。
    173张友好:《拟制自认非默示自认》,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第47一53页
    174廖永安,胡军辉:《试论民事诉讼中的拟制自认》,载《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8月第25卷第4期。
    175廖永安,胡军辉:《试论民事诉讼中的拟制自认》,载《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8月第25卷第4期。
    176章武生主编:《民事诉讼法学》,河南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76页"
    177江必新著:《民事诉讼的制度逻辑与理性构建——<民事诉讼法>再修改之思辨》,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年版,第163页。
    178关于和解与调解的关系,有学者认为两者本质上具有一致性,参见李立新:“诉讼和解与诉讼调解制度辨析”,载《法律适用》2008年第6期,第25页。也有学者将二者完全区分开来,参见江必新著:《民事诉讼的制度逻辑与理性构建——<民事诉讼法>再修改之思辨》,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年版,第82页。笔者认为调解与和解虽然有所区别,但都是在法官不同程度的参与下,由当事人自愿协商和妥协,解决民事纠纷的机制。
    179A method of nonbinding dispute resolution involving a neutral third party who tries to help the disputing partiesreach a mutually agreeable solution. Bryne A. Garner Editor in Chief,“Black’s Law Dictionary”, p.1003.
    180汤维建,《论中国调解制度的现代化转型》,徐昕主编:《司法.第五辑》,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11月,第54-55页。
    181诉讼外启动的民事调停案件大部分由简易程序法院管辖,而诉讼内启动的案件多由地方法院管辖,关于不动产或部分侵权行为的争议,则另有专属管辖的规定。参见小岛武司、伊藤真编,丁婕译,向宇校,《诉讼外纠纷解决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9,第62-63页;王亚新著,《对抗与判定——日本民事诉讼的基本结构(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6,第183页。
    182依据《民事调停委员及家事调停委员规则》第1条规定,民事调停委员由最高法院在①有律师职业资格
    者(法律界有资格者调停委员),②具有对民事纠纷解决有用的专门知识者(专家调停委员),或者③在社会生活上有丰富知识和经验者(一般调停委员)而且④人品和见识都很高⑤年龄在40到70岁之间者(有例外)中任命。小岛武司、伊藤真编,丁婕译,向宇校,《诉讼外纠纷解决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2页。
    183王亚新著:《对抗与判定——日本民事诉讼的基本结构(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87页。
    184[日]小岛武司、伊藤真编,丁婕译,向宇校:《诉讼外纠纷解决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
    63页。
    185宋冰:《读本:美国与德国的司法制度及司法程序》,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17页。
    186[日]谷口安平著,王亚新、刘荣军译:《程序的正义与诉讼》,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4页。
    187参见斯蒂芬·B·戈尔德堡,弗兰克E·A桑德,南茜·H·罗杰斯,塞拉·伦道夫·科尔著,蔡彦敏,曾宇、刘晶晶译,《纠纷解决——谈判、调解和其他机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6,第307页;范愉著,《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法律科学文库/曾宪义主编),第
    241页。
    188沈达明:《比较民事诉讼法初论》,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501页。
    189阮有利:《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研究》,复旦大学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
    190吴明轩:《民事调解、简易程序及小额诉讼程序》,台湾五南图书出版社公司2000年版,第11页。
    191王亚新著:《对抗与判定——日本民事诉讼的基本结构》,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9页。
    192王亚新著:《对抗与判定——日本民事诉讼的基本结构》,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4页。
    193汤维建:《论民事诉讼法修改的指导理念》,载《法律科学》,2007年第6期。
    194[日]棚濑孝雄著,王亚新译:《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9页。
    195李祖军著:《契合与超越:民事诉讼若干理论与实践》,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164页。
    196张晋红著,《身前准备程序及其权利配置》,载《民事诉讼机制的变革》,江伟,杨荣新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1998年版,第418页。
    197向忠诚著,《论我国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的构建》,载《求索》,2002年第4期。
    198[美]Setphen N. Subrin, Margaret Y.K. Woo著,蔡彦敏、徐卉译,《美国民事诉讼的真谛》,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123页。
    199李浩:《民事审前准备程序:目标、功能与模式》,载《政法论坛》2004年第4期。
    200陈桂明、刘田玉:《民事诉讼法学的发展维度——一个时段性分析》,载《中国法学》2008年第1期,第175页。
    201Deirder Dwyer, The Civil Procedure Rules Ten Years 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9, p.13.
    202齐树洁:《英国民事司法制度》,第367页。
    203Mr Justice Lightman, The Civil System and Legal Profession---The Challenge Ahead,http://www.dca.gov.uk,浏览时间:2013年9月26日。
    204[德]莱奥·罗森贝克著,庄敬华译:《证明责任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45页。
    205闫庆霞:《论民事诉讼当事人的事实主张》,载《法治论坛》,2012年第4期。
    206王聪,郑则川:《有序与效率:当事人主张的具体化义务研究———以民事诉讼为视角》,载《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207李祖军:《民事诉讼答辩状规则研究》,载《法学评论》(双月刊)2002年第4期,第113页。
    208冀宗儒:《从英国法官对案件的管理看民事程序的变化》,载《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209356U.S.677(1958)210329U.S.495,507(1947)
    211徐昕著:《英国民事诉讼与民事司法改革》,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97页。
    212S. H. Bailey, Smith, Bailey and Gunn on the Modern English Legal System,4thedition, Sweet&Maxwell,2002,p.702.
    213骆永家:《证明妨碍》,载台湾《月旦法学杂志》第69期,2001年2月。
    214奚玮,余茂玉:《论民事诉讼中的证明妨碍》,载《河北法学》,2007年第3期。
    215沈冠伶:《论民事诉讼程序中当事人之不知陈述——兼评析民事诉讼法中当事人之陈述义务与诉讼促进义务》,载台湾《政大法学评论》第63期。
    216汤维建主编:《美国民事诉讼规则》,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版,第193页。
    217汤维建主编:《美国民事诉讼规则》,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版,第198页。
    218汤维建主编:《美国民事诉讼规则》,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版,第200页。
    219汤维建主编:《美国民事诉讼规则》,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版,第201页。
    220白绿铱编译:《日本新民事诉讼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140页。
    221齐树洁:《英国司法制度》,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页。
    222白绿铱编译:《日本新民事诉讼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16页。
    223张海燕:《英国《民事诉讼规则》中的调解制度研究》,载《环球法律评论》,2009年第2期。
    224邱星美:《当代调解制度比较研究》,载《比较法学》2009年第4期。
    225Michael Palmer&Simon Roberts, Dispute Press: ADR and the Primary Forms of Decision Making,Butterworth,1998, P.277.
    226Suzanne J. Schmitz, A Critique of the Illinois Circuit Rules Concerning Court-Ordered Mediation, in LoyolaUniversity Chicago Law Journal,2005, Vol.36.
    227《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修改草案),此为会议资料未发表。
    228张卫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修改草案),此为会议资料未发表。
    229赵玲燕:《温岭法院审前调解成效明显》,温岭人大网,http://www.wlrd.gov.cn/show.asp? Sid=9363,下载日期:2011年3月25日。
    230[日]棚濑孝雄:《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王亚欣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3页。
    231江伟主编:《民事诉讼法专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00页。
    232熊跃敏,郜志奇:《民事诉讼模式的划分标准探究》,载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233田平安,刘春梅:《试论协同主义民事诉讼模式的建立》,载《现代法学》,2003年第1期。
    [1]江伟主编:民事诉讼法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20-90页。
    [2]张卫平主编:民事诉讼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36-107页。
    [3]沈宗灵主编: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11-30页。
    [4]常怡主编:民事诉讼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23-59页。
    [5]王亚新著:对抗与判定,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78-117页。
    [6]徐昕著:英国民事诉讼与民事司法改革,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129-491页。
    [7]肖建国著:民事诉讼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30-55页。
    [8]沈达明著:比较民事诉讼法初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25-56页。
    [9]王亚新著:社会变革中的民事诉讼,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45-109页。
    [10]冀宗儒著:民事救济要论,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52-66页。
    [11]罗洁珍译:法国新民事诉讼法典,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47-87页。
    [12]常怡主编:外国民事诉讼法新发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106-113页。
    [13]陈刚主编:比较民事诉讼法2000年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43-77页。
    [14]汤维建著:美国民事司法制度与民事诉讼程序,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88-94页。
    [15]章武生等著:司法现代化与民事诉讼制度的构建,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57-108页。
    [16]张卫平著:诉讼构架与程式——民事诉讼的法律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89-97页。
    [17]张文显著: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22-39页。
    [18]江平主编: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与发展,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年版,36-46页。
    [19]何勤华主编:20世纪外国司法制度的变革,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301-334页。
    [20]唐力著:民事诉讼构造研究——以当事人与法院作用分担为中心,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85-100页。
    [21]李祖军著:契合与超越:民事诉讼若干理论与实践,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164页。
    [22]邱联恭:民事程序法之理论与实务,台湾三民书局2004年版,第101页。
    [23]王甲乙、杨建华、郑键才:民事诉讼法新论,台湾三民书局1983年版,第204页。
    [24]刘国章著:从矛盾到和谐—走向和谐社会的辩证法,线装书居出版社2012年版,第109页。
    [25]栗峥:超越事实:多重视角的后现代证据哲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172页。
    [26]陈桂明,诉讼公正与程序保障,中国法制出版社1996年版,第158页。
    [27]苏号朋,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43页。
    [28]曾宪义,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75页。
    [29]田平安主编,民事诉讼法—原则制度篇,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30]沈达明,冀宗儒,1999年英国<民事诉讼规则>诠释,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1版,143页。
    [31]齐树洁,英国民事司法改革,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320页。
    [32]汤维建,美国民事诉讼规则,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版,第223页
    [33]都本有,民事诉讼模式改革研究,大连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
    [34]任岳鹏,哈贝马斯:协商对话的法律,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5页。
    [35]江伟主编,民事诉讼法典专家修改建议稿及立法理由,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1页。
    [36]江必新著,民事诉讼的制度逻辑与理性构建——<民事诉讼法>再修改之思辨,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年版,第123页。
    [37]齐树洁著,英国民事司法制度,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04页。
    [38]陈瑞华,程序正义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9月第1版,17页。
    [1][日]新堂幸司著,林剑锋译:新民事诉讼法,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219-274页。
    [2][德]米夏埃尔.施蒂尔纳编,赵秀举译:德国民事诉讼法学文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361-451页。
    [3][日]谷口安平著,王亚新,刘荣军译:程序的正义与诉讼,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34-65页。
    [4][美]斯蒂文.N.苏本等著,傅郁林等译:民事诉讼法——原理、实务与运作环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217-344页。
    [5][美]杰克.H.弗兰德泰尔等著,夏登峻等译:民事诉讼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307-354页。
    [6][德]罗森贝克,施瓦布著,戈特瓦尔德著,李大雪译:德国民事诉讼法(上),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84-159页。
    [7][德]罗森贝克,施瓦布著,戈特瓦尔德著,李大雪译:德国民事诉讼法(下),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204-259页。
    [8][日]棚濑孝雄著,王亚新译: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137-146页。
    [9][意]莫诺.卡佩莱蒂著,徐昕译:当事人基本程序保障权与未来的民事诉讼,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80-85页。
    [10][意]莫诺.卡佩莱蒂著,徐昕译:比较法视野中的司法程序,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78-93页。
    [11][日]兼子一,竹下守夫著,白绿铉译:民事诉讼法,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112-156页。
    [12][法]托克维尔著,董果良译,论美国的民主(上卷),商务印书馆2004版,第110一111页。
    [13][德]阿图尔.考夫曼,温弗里德.哈斯默尔主编,郑永流译,当代法哲学和法律理论导论,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272-287页
    [14][德]汉斯-约阿希姆.穆泽拉克,周翠译,德国民事诉讼法基础教程,55-94页。
    [15][美]托马斯.马沃特,Pretrial,中信出版社2003版。
    [16][日]三月章,汪一凡译,日本民事诉讼法,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7年版,第196页。
    [17][美]道格拉斯.G.拜尔等,严旭阳译,法律的博弈分析,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280~303页。
    [18][美]史蒂文.苏本,马格瑞特.伍著,蔡彦敏、徐卉译,美国民事诉讼的真谛,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123页。
    [19][英]阿德里安A.S.朱克曼,傅郁林等译,危机中的民事司法,中国政法人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0页。
    [1]李鑫,试论法律关系理论的意义与局限,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8期。
    [2]欧明生,试论两大法系民事诉讼模式之分野——以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为视角,广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3]冉昊,法律关系的内容及其模型建立——传统法律关系理论的缺陷及其补救初探,南京大学法学评论,1999年第1期。
    [4]魏清沂,论法律关系的概念及意义,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5]刘哲玮,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研究,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6]赵思思,试论法律关系的构成,法制与社会,2012年第5期。
    [7]李馨,试论法律关系理论的意义和局限,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8期。
    [8]牛晓霞,试论法律关系理论的意义和局限,理论界,2007年第1期。
    [9]蓝冰,德国新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理论及启示,政治与法律,2008年第1期。
    [10]杨坚,夏宏强,对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理论的再解析,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年第7期。
    [11]刘秀明,对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实质和类型的思考,广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10期。
    [12]李宾华,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对民事诉讼模式的理论支持,云南法学,1996年第3期。
    [13]张祥龙,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理论的困惑及其消解,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14]杨柳青,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理论的三个缺陷,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15]包冰峰,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理论之解析,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16]田平安,民事诉讼法律关系论,现代法学,1994年第6期。
    [17]刘哲玮,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研究,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18]王继风,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再认识,人民论坛,2011年第5期。
    [19]刘福泉,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结构分析,求索,2011年第7期。
    [20]宋平,民事诉讼法律关系解析与重构——以权力型与权利型为视角,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7期。
    [21]梁絮雪,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之解构与重建,河北法学,2004年第4期。
    [22]张卫平,民事诉讼基本模式——转换与选择之根据,现代法学,1996年第6期。
    [23]白洁,殷季风,当事人主义与职权主义结合的诉讼模式——试评我国的民事审判方式改革,新疆大学学报,2003年9月第31卷第3期。
    [24]肖建华,构建协同主义的民事诉讼模式,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6年9月第24卷第5期。
    [25]熊跃敏,张伟,民事诉讼中的协同主义:理念及其制度构建,法治研究,2012年第1期。
    [26]江伟,崔蕴涛,司法能动与职权主义——以民事诉讼为中心,中州学刊,2011年第1期。
    [27]奚玮,协同主义民事诉讼模式的建立与和谐司法的实现——以证据收集为中心,河北法学,2008年第3期。
    [28]张珉,协同主义诉讼模式_我国民事诉讼模式的新选择,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5年12月第13卷第6期。
    [29]张珉,协同主义诉讼模式的法理分析,理论建设,2006年第4期。
    [30]王福华,民事诉讼协同主义:在理想和现实之间”,《现代法学,2006年第11期。
    [31]冀宗儒,当事人主义、职权主义与合作主义——民事诉讼立法指导思想的发展,公民与法,2009年第12期。
    [32]韩波,民事诉讼模式论_争鸣与选择,当代法学,2009年第5期。
    [33]王晓利,民事诉讼模式中的协同主义新思维,中国——东盟博览,2011年第2期。
    [34]刘荣军,民事诉讼中‘新职权主义’的动向分析,中国法学,2006年第6期。
    [35]熊跃敏,周静,诉讼程序运行中当事人与法院的作用分担论略——以协同进行主义为视角,江海学刊,2009年第3期。
    [36]张卫平,民事诉讼‘释明’概念的展开,中外法学,2006年第2期。
    [37]曾庆霄,法官释明权之理论阐述与立法完善,法治论坛,2007年第3期。
    [38]杨钧,秦燕,论释明权制度,法学,2003年第9期。
    [40]柯阳友,吴英旗,民事诉讼当事人真实义务研究,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41]张海燕,英国《民事诉讼规则》中的调解制度研究,环球法律评论,2009年第2期。
    [42]沈冠伶,论民事诉讼程序中当事人之不知陈述——兼评析民事诉讼法中当事人之陈述义务与诉讼促进义务,《政大法学评论,第63期。
    [43]奚玮,余茂玉,论民事诉讼中的证明妨碍,河北法学,2007年第3期。
    [44]骆永家,证明妨碍,月旦法学杂志,2001年2月,第69期。
    [45]张卫平:论民事诉讼中失权的正义性,法学研究,1999年第6期,第37页。
    [46]李晓明,辛军,诉讼效益:公正与效率的最佳平衡点,中国刑事法杂志,2004年第1期。
    [47]陈朝阳,法律方法之基础——司法能动性,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48]童之伟,法律关系的内容重估和概念重整,中国法学,1999年第6期。
    [49]戴素君,法院诉讼指挥权的价值分析及制度构建,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50]王合静,论当事人之诉讼促进义务,河北法学,2009年第6期。
    [51]刘萍,论民事诉讼当事人之诉讼促进义务,天津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52]崔蕴涛,论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1期。
    [53]肖建华,施忆,论民事诉讼中的司法能动性,法治论丛,2007年7月,第2期。
    [54]毕玉谦,审前会议制度及其借鉴,公民与法,2009年第7期。
    [55]周赟,司法能动性与司法能动主义,政法论坛,2011年第1期。
    [56]王聪,郑则川,有序与效率:当事人主张的具体化义务研究———以民事诉讼为视角,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57]陈桂明、刘田玉,民事诉讼法学的发展维度——一个时段性分析,中国法学2008年第1期,第175页。
    [58]李立新,诉讼和解与诉讼调解制度辨析,法律适用2008年第6期,第25页。
    [59]廖永安,胡军辉,试论民事诉讼中的拟制自认,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60]王和静,论民事诉讼当事人之诉讼促进义务,河北法学,2009年第6期,第158页。
    [61]刘萍,论民事诉讼当事人之诉讼促进义务,天津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第47页。
    [62]邱星美,当代调解制度比较研究,比较法学,2009年第4期。
    [1] Charles R. Nelsson, Incentives to Spoliate Evidence in CivilLitigation: The Need for Vigorous Judicial Action.13Cardozo L.[J].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1991(2).
    [2] Jerome Alan Cohen,“Chinese Mediation on the Eve of Modernization”,in California Law Review, Vol.54:1201-1226.
    [3] Bobby K. Y. Wong,“Traditional Chinese Philosophy and DisputeResolution”, in HKLJ(2000), Vol.30Part2,304-319.
    [4]“Access to Justice”:Lord Wolf’s Final Report, in Civil JusticeQuarterly, Vol15, October,1996.
    [5] Michael D. Bayles, Procedural Justice: Allocating to Individuals[J].p:125.
    [6] STEPHEN C.YEAZELL, Federal Rules of Civil Procedure, NEW YORK: 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96.
    [7] ARTHUR R MILLER, DIANAG.CULP. The New Rules of Civil procedure:Managing Case, Limiting Discovery. The National Law Journal,1983,(10).
    [8] JEFFEEA.R.PNESS. Thinking outside the Civil Case Box: Reformulatingpretrial Conference Laws. Kansas Law Review,2002(l).
    [9] J. A. Jolowiez, on civil procedure,15-ed., U.K.:Cmabridge UniversityPress,2000.
    [10] Charles Plant(Editor一in一chief), Black stone Civil Practice, U.K.: Blackstone Press Limited.2001.
    [11] Michael D. Bayles, Procedural Justice: Allocating to Individuals [J].p:125.
    [12]Larry L. Teply, Ralph U. Teply, Civil Precedure, The Foundation Press(1994), Inc., p.11-12.
    [13]Neil. Andrews, A New Civil Procedural Code for England: Party-controll “Going, Going, Gone” Vol19, January,(c)Sweet,&Maxwell2000.
    [14]Stuart Sime, A Practical Approach to Civil Procedure (4th Edition),Blackstone Press Limited (London,2000), p.443.
    [15]David W. Louisell, Cases and Materials on Pleading and Procedure, TheFoundation Press, Inc.1989, p,901.
    [16]Interim Report to the Lord Chancellor on the Civil Justice System inEngland and Wales (1995).p.30.
    [17]Terence Ingman, The English Legal Process,9th edition, OxfordUniversity Press,2002, p.362.
    [18]John O’Hare&Kevin Browne, CIVIL LITIGATION, ninth Edition, London,Sweet&Maxwell,2000, p230.
    [19]Anton Piller K.G. v.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Ltd,[1976] Ch.55,C.A.
    [20]A method of nonbinding dispute resolution involving a neutral thirdparty who tries to help the disputing parties reach a mutually agreeablesolution. Bryne A. Garner Editor in Chief,“Black’s Law Dictionary”,p.1003.
    [21]Deirder Dwyer, The Civil Procedure Rules Ten Years On, OxfordUniversity Press,2009, p.13.
    [22]Mr Justice Lightman, The Civil System and Legal Profession---TheChallenge Ahead, http://www.dca.gov.uk,
    [23]S. H. Bailey, Smith, Bailey and Gunn on the Modern English Legal System,4th edition, Sweet&Maxwell,2002, p.702.
    [24]Supreme Court Practice, Vol.1, paras.29/1/5,et seq.
    [25]356U.S.677(1958)
    [26]329U.S.495,507(1947)
    [27]Jenny Mcewan, Evidence and the Adversarial Process, P.4,1992byBlackwell Publishers.
    [28]L. B. Curzon, English Legal History, Macdonald&Evans (1968), p.132.
    [29]Paula Loughlin&Stephen Gerlis, Civil Procedure,2ndedition,Cavendish Publishing Limited,2003, P.227-228.
    [30]Christopher Hodges, Mlti-party Ac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p.1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