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明时期归善县民族融合与社会变迁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位于广东东南部的归善县,宋以前为越、俚等土著民族聚居地,虽然不断接纳南迁的中原汉人,但土著汉化总体上仍相对缓慢,故长期被中原人视为“蛮荒”之地。及至宋元,随着持续有规模的汉人移民浪潮到来,此局面开始发生重大改变。一方面,汉取代俚成为主体民族,促使后者在加速汉化的基础上走向消亡。另一方面,瑶、畲、女真等族迁至,使民族结构呈现以汉为主体的多元格局。至明,民族结构从多元进一步演变为二元。首先,瑶等族的发展相对有限,明中叶后基本融于汉族。其次,汉、畲关系成为主要民族关系,双方既有基于经济资源争夺的利益冲突,也有出于对抗明朝政府需要的联合叛乱。通过铁与血的形式,畲族汉化也基本完成。冲突与融合非独发生在民族与民族间,还发生于汉族内部的不同支系间。明中后期,客家人大规模进入主要为广府文化的归善县,其间所发生的“土”、“客”之争,可被视为广府、客家的碰撞与冲突,其结果也是走向融合,并在语言上可找到证据。民族融合与经济、文化发展存在密切关联。其一从宋元归善农业、工商业、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显著发展,可见汉族已占居主体民族地位。其二,明代经济发展最显著的地区同时也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民族融合对文化的促进也十分明显,证据是儒家文化在归善有了相当的社会基础,形成某种崇儒风尚。宋元明归善民族融合与社会变迁的历史,既是汉族与其他民族、汉族内部不同支系间融合的过程,也是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过程,同时还是地方社会逐步融入中央王朝统治体系的过程。
Guishan County, which was located in southeast of Guangdong Province, was the settlements of the indigenous peoples called Yue and Li before the Song Dynasty. Although Guishan had continuously accepted people migrating from the Central Plains, the indigenous peoples's assimilation into Han was relatively slow, therefore, she was considered by people from the Central Plains to be a "wild land" for a long time. Until the Song and Yuan Dynasty, with the arrival of the continuously large scale of Han immigration, this situation became to significantly change. On the one hand, Han replaced Li to be the main ethnic, on base of which the latter was urged to be assimilated into Han and disappeared. On the other hand, other ethnics such as Yao, She and Jurchen migrated to this area, which caused the multiple pattern of the ethnic structure whose main part was Han to appear. Until the Ming Dynasty, the multiple ethnic structure continued to change into the binary one. Firstly, the development of ethnics such as Yao was relatively limited and they were basically integrated in Han after the middle of the Ming Dynasty. Second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an and She became the main relationship of ethnic relations. There was conflict of interest based on the competition for economic resources between the She people and Han, as well as united rebellions needed for resisting the Ming government. In the form of iron and blood, She was also basically assimilated into Han. Conflict and Fusion not only occurred between one ethnic group and another, but also occurred between different branches within Han.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Hakka Moved on large scale to Guishan County whose main culture was Cantonese. During this period, struggles between the "native" and "Hakka" occurred which could be considered as the collision and conflict between the Cantonese and Hakka. As a result, the Cantonese and Hakka were mixed with each other on which language could be taken as evidence. Ethnic Fus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culture. One, it could clearly be seen that Han had become the main ethnic of Guishan County through her remark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handicraft industry, business and education during the Song and Yuan Dynasty. Two, the most remarkable areas in economy development were also the settlements of the minority. It was also obvious that Ethnic Fusion di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e. The evidences were that Confucianism had a solid social foundation in Guishan County, facilitating some prevailing custom of Confucianism. The Ethnic Fusion and Social Change of Guishan County in the Song, Yuan and Ming Dynasty was the process of integration between Han and other ethnics as well as different branches within Ha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culture and also the the process of the local society gradually integrated into the the rule system of the central dynasty.
引文
1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其范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珠江三角洲范围,包括中山市、珠海市全部,广州市辖区、江门市辖区、佛山市、东莞市大部,以及深圳市和广州增城市、江门鹤山市一部。广义的珠江三角洲范围,包括狭义的珠江三角洲全部及其附近的江门台山市、开平市、恩平市,肇庆市辖区、高要市、四会市,清远市辖区、清新县,惠州市辖区、博罗县、惠东县等县市。详见叶显恩,谭棣华:《论珠江三角洲的族田》,载于广东历史学会编:《明清广东社会经济形态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2页。从地域上说,本文所涉及的珠江三角洲主要指狭义而言。
    2嘉靖壬寅《惠州府志》卷1《图经·归善县境之图》、《图经·归善县图经》,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第9-10页。下引该书同此版本,不再另注。
    3雍正《归善县志》卷1《舆图》,中国地方志集成本,上海书店2003年版,第16页。
    1[明]章潢:《图书编》卷40《广西猺獞》,文津阁四库全书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22册302页。
    2广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广东省志·地名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9页。
    3高惠冰:《试论客家人南迁对明清广东经济格局形成的影响》,《岭南文史》2004年第S1期。
    4广东省今古地名词典编纂委员会:《广东省今古地名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年,第1033页。
    5练铭志:《试论粤东历史上的畲族和瑶族》,《民族研究》1998年第5期;衷海燕:《明清粤东山区的矿产开发与生态环境变迁》,《学术研究》2009年第10期。
    1[日]松本真澄著,鲁忠慧译:《中国民族政策之研究》,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48页。
    2李达:《李达文集》,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0卷564页。
    3林耀华:《民族学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06页。
    4林耀华:《民族学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06-107页。
    1[清]李慈铭:《越漫堂日记·桃华圣解庵日记》辛集第2集《光绪四年二月二十日》条,广陵书社2004年版,第7786页。
    2陈垣:《通鉴胡注表微》卷16《夷夏篇》,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23--331页。
    3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载于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页。
    4贾敬颜:《“汉人”考》,《中国社会科学》1985年第6期。
    5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载于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10页。
    1黄淑娉主编:《广东族群与区域文化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88-189页。
    3如在马来西亚,多地组建的“惠州会馆”,其会员就是“惠州十属同乡”。详请参见赖观福等编辑:《雪隆惠州会馆馆史》(History of The Selangor &F. T. Fui Chiu Association),雪隆惠州会馆馆史第118届执委会编印本,第319-348页。
    3“十属”之称,可参见严忠明:《<丰湖杂记>与客家民系形成的标志问题》,《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9期;徐志达、吴定球、何志成:《惠州文化教育源流》,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下引该书同此版本,不再另注)。以今天的行政区划而论,“十属”的区域范围,大致相当于惠州、河源、汕尾3市及韶关市的新丰县。
    1张镇江:《龙川蓝关之研究》,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藏,广益印务社1928年活字本。
    2张镇江:《雷乡野乘》,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藏,红轮中西印务局1935年活字本。
    3张氏编辑《丰湖文献录》和付梓《惠州西湖志》之始末,据其学生曾固民题写于1947年的《惠州西湖志·跋》而得知。前后两个版本的《惠州西湖志》,今均藏于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另据惠籍友人所说,《丰湖文献录》一书钞本,见藏于前惠州市惠城区地方志办公室主任邹永祥先生家中。因此,笔者曾特地致电邹先生,然而先生却告知并无是书,或为误传,亦未可知。此后,笔者继续询问于惠籍友人,查询于惠州慈云图书馆、广州各大图书馆及国家图书馆,惜至今未能一睹书颜,不失为一大憾事!
    4杨豪:《广东碣石明墓清理简介》,《考古》1962年第7期。
    5曾广亿:《广东惠阳白马山古瓷窑调查记》,《考古》1962年第8期。
    6曾广亿:《广东惠阳白马山古瓷窑调查记》,《考古》1964年第4期。
    7曾广亿:《广东惠阳白马山古瓷窑调查记》,《文物》1965年第2期。
    8曾广亿、吴定贤:《广东惠州北宋窑址清理简报》,《文物》1977年第8期。
    1中共和平县委、和平县浰源公社党委、广东师院政史系联合调查组:《革命不容诬蔑,历史岂能颠倒:池仲容领导的农民起义调查报告》,《广东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75年第1期。
    2谭力浠、朱生灿:《惠州史稿》,中共惠州市委党史研究小组办公室、惠州市文化局1982年印行本。
    3惠阳地区文联、惠阳地区文化局、惠州市文联:《苏轼与惠州》,惠阳地区文联、惠阳地区文化局、惠州市文联1982年印行本。
    4连平县博物馆:《连平县文物志》,连平县博物馆1986年印行本。
    5邹永祥、吴定贤:《惠州文物志》,广东省惠州市文化局、惠州市博物馆1987年印行本。下引该书同此版本,不再另注。
    6黄观礼:《博罗县文物志》,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7郑正魁:《海丰县文物志》,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8张友仁撰、麦涛等点校、高国抗修订:《惠州西湖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下引该书同此版本,不再另注。
    9杨少祥:《广东紫金县宋墓出土石雕》,《考古》1984年第6期。
    10余信昌:《惠州西湖元妙古观史话》,《中国道教》1986年第19期。
    1杨怀玉:《罗浮山历代诗选》,广东旅游出版社1995年版。
    2曾锦初、何福添:《古邑龙川》,广东龙川客家联谊会1997年印行本。
    1曾锦初:《龙川集胜》,雅园出版社1998年版。
    2吴仕端:《惠州西湖艺文丛谈》,京华出版社1999年版。
    3梁大和:《惠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2期。
    4董国新:《阜民监究在何处》,《中国钱币》1990年第4期。
    5王宏宇:《谈谈平海城的地域文化》,《岭南文史》1997年第1期。
    6详请参见叶永继:《明代名臣叶梦熊》,《岭南文史》1996年第2期。值得一提的是,《惠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在同年的第2期发表了署名为“古永继”的《叶梦熊:惠州历史上的名人》一文。经过对比,我们发现叶、古二文实则一文,或为同一人所作而付梓时错印姓名所致,亦未可知。
    7古永继:《惠州古代的教育》,《惠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2期。
    8蓝天照:《惠州文化述略》,《广东史志》1996年第4期。
    1丘权政主编:《佗城开基客安家:客家先民首批南迁与赵佗建龙川二二一二年纪念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华侨出版社1997年版。
    2温哲君:《惠州客家风尚特征及其形成》,《惠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1期。
    3万芳珍:《龙川居民与江西土客家的血缘亲情》,《南昌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3期。
    1邹榕添:《罗浮山摩崖石刻》,香港银河出版社2001年版。
    2惠州市惠城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惠州志·艺文卷》,中华书局2004年版。
    3柯亚莉:《天一阁藏五种孤本明代专志考录》,《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4毛庆耆:《明代岭南学者张萱及其<疑耀>》,《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5梁大和:《也说苏东坡与罗浮山》,《惠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6王启鹏:《苏轼贬惠与韩愈贬潮影响比较谈》,《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7杨子怡:《韩愈刺潮与苏轼寓惠对地方文化影响比较论》,《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1杨子怡:《韩愈刺潮与苏轼寓惠影响之异的文化阐释》,《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2杨子怡:《朝云崇拜现象的文化阐释》,《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8期。
    3杨子怡:《韩愈刺潮与苏轼寓惠比较研究》,巴蜀书社2008年版。
    4成晓军主编:《东江文化纵横谈:首届东江文化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下引该书同此版本,不再另注。
    5杨永、陈贤钗:《海陆丰文化探源》,中流出版社有限公司、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6黄敏:《惠州人才史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值得一提的是,黄氏发表于《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第11期的《宋代惠州人才论》及《社会科学家》2004年第6期的《明代惠州人才论》两文,则系此书 关乎宋代和明代部分的分论。
    1黄敏:《明清民国时期东江藏书家论略》,《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2谢红英主编:《龙川:客家古邑》,中共龙川县委、龙川县人民政府2008年印行本。
    3邹永祥主编:《惠州客家》,惠州市客家文化经济促进会2009年印行本。
    1王宏宇:《宋代惠州阜民钱监初探》,《中国钱币》2004年第4期。
    2黄汉忠:《汕尾明代“捷胜所城”初探》,《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3程杰:《岭南罗浮梅花村考》,《学术研究》2009年第3期。
    4吴旭辉主编:《惠东县历史文化资源》,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
    5彭定邦主编:《龙川县文物志》,龙川县文化局2004年印行本。
    6段邦贤主编:《龙川图史》,中共龙川县委、龙川县人民政府2008年印行本。
    7张伟海、薛昌青:《历史文化名城平海》,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8[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103《广东四》,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4695页。下引该书同此版本,不再另注。
    1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版,第2册11-12页。下引该书同此版本,不再另注。
    2曾广亿、宋良壁:《广东陶瓷的历史》,载于《广东省博物馆建馆三十周年论文集》,紫禁城出版社1989年版,第213-215页。下引该书同此版本,不再另注。
    3陈长琦:《汉唐间岭南地区的民族融合与社会发展》,《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5期。
    4严忠明:《<丰湖杂记>与客家民系形成的标志问题》,《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9期。
    1吴永章:《瑶族历史研究中若干重要问题新说》,《民族研究》1999年第2期。
    2毛宗武、蒙朝吉:《博罗畲语概述》,载于施联朱主编:《畲族研究论文集》,民族出版社1987年版,第348页。下引该书同此版本,不再另注。
    3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研究,以叶显恩、刘志伟、科大卫等先生为代表;潮汕地区的研究,则以饶宗颐、黄挺、陈春声等先生用力为多。详请参见黄志繁:《20世纪华南农村社会史研究述评》,《中国农史》2005年第1期;黄挺、陈占山:《潮汕史》,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5页。下引该书同此版本,不再另注。
    4黄敏:《宋代惠州人才论》,《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第11期。
    1温哲君:《惠州客家风尚特征及其形成》,《惠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1期。
    1[法]费尔南·布罗代尔著,唐家龙、曾培耿等译:《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上卷),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8-9页。
    1《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43《惠州府》,文津阁四库全书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64册701页。下引该书同此版本,不再另注。
    2西枝江,古称“西江”。例如,道光《广东通志》卷105《山川略六·惠州府二》谓:“西江,在城(指归善县城——引者注)西里许,发源九龙山,西流二百里,抵郡城,会龙江”。
    3《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43《惠州府》,第164册701页。
    4在广东或岭南自然地理的研究中,学界从未有过也没有必要进行如此细致的地形划分。我们之所以作出这样的细分,主要是由我们的研究对象所决定的。归善一县,地域范围不可谓大,如若沿袭广东或岭南的概观而论,则不利于为随后进行的相关问题的探讨,展现一个具体的地理环境和自然场景。不过,作此划分,并非笔者臆测,实乃论出有据。详请参见曾昭璇、黄伟峰:《广东自然地理》,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64-376页;惠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惠州市志》,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4760-4770页。下引《惠州市志》同此版本,不再另注。
    1惠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惠州市志》,第4036页。
    2李始文:《广东紫金县在光顶遗址的试掘》,载于孙海、蔺新建主编:《中国考古集成·华南卷·石器时代》,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211-2213页。
    3莫雅、杨豪:《广东东部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存》,《考古》1961年第12期。
    4区家发:《广东先秦社会初探》,《学术研究》1991年第1期。
    5邱立诚:《珠江古代文明的起源、形成与发展》、《对粤港地区青铜文化几个问题的探讨》,载于邱立诚:《粤地考古探索》,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3-34、341页。下引该书同此版本,不再另注。
    6邹永祥、吴定贤:《惠州文物志》,第5页。
    1蒋祖缘、方志钦:《简明广东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0-61页。下引该书同此版本,不再另注。
    2王文光、李晓斌:《百越民族发展演变史:从越、僚到壮侗语族各民族》,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第43页。下引该书同此版本,不再另注。
    3[汉]班固:《汉书》卷1下《高祖纪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73页。
    4陈长琦:《汉唐间岭南地区的民族融合与社会发展》,《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5期。
    1蒙文通:《越史丛考》,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页。下引该书同此版本,不再另注。
    2[明]郑维新:《惠大记》卷1《迹考上》,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本,上海书店1990年版,第66册555页。下引该书同此版本,不再另注。
    3罗香林:《客家研究导论》,第39-40页。
    4庄为玑:《建国以来对百越族的历史研究:关于东越与南越和西越的族源问题》,载于陈国强、蒋炳钊、吴绵吉编:《百越民族史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05-207页。
    5蒙文通:《越史丛考》,第24页。
    6谭其骧:《粤东初民考》,载于谭其骧:《长水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58页。下引该书同此版本, 不再另注。
    1胡守为:《岭南古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46页。下引该书同此版本,不再另注。
    2田继周:《中国历代民族史·先秦民族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262-264页。
    3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1册45-46页。
    4详见曾昭璇:《岭南先秦诸小国考(一)》,《岭南文史》1994年第1期;邱立诚:《论广东地区两周时期的考古文化》,载于邱立诚:《粤地考古探索》,第357-358页。
    5曾昭璇:《岭南先秦诸小国考(一)》,《岭南文史》1994年第1期。
    1邱立诚:《广东青铜文化的土著特色》,载于邱立诚:《粤地考古探索》,第10页。
    2区家发:《广东先秦社会初探》,《学术研究》1991年第1期。
    3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2册11-12页。
    4[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34《岭南道一·循州》,中国古代地理总志丛刊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93页。下引该书同此版本,不再另注。
    5但有史载认为,归善在秦汉时不属博罗,而属于龙川县,如后晋成书的《旧唐书》卷41《地理志四》云:“归善,秦、汉龙川县地,属南海郡”。北宋乐史的《太平寰宇记》卷160《岭南道四·惠州》甚至认为:“归善县,秦、汉龙川县地,属南海郡,昔赵佗为龙川尉所莅于此”。然而,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图志》卷34《岭南道一·循州》、北宋欧阳忞的《舆地广记》卷35《广南东路·惠州》皆称归善为“汉博罗县地”。明清时期,史载亦多持是说,如清初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卷103《广东四》就指出归善乃“汉南海郡博罗县地”。由此可知,归善在秦汉时属于博罗县无疑。
    1嘉靖丙辰《惠州府志》卷2《沿革表》,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本,上海古籍书店1961年版。下引该书同此版本,不再另注。
    2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437页。
    3据今编《惠州市志》所记,1957年,惠东县梁化镇沙公岭的群众在开荒时,发现战国刺弦纹陶瓮1个、贝壳银1罐。1983年,复于沙公岭附近发现东汉墓碑、墓砖,发掘出云雷纹、米字纹、方格纹、水波纹等多种纹饰的上釉陶片一批,经鉴定,多为春秋至秦汉习用的纹饰陶器碎片。但10年后的1993年,长期从事广东考古研究的资深学者邱立诚却声称:在梁化“经多次调查,未发现相关的遗迹”。比较合理的解释是,没有证据表明春秋至秦汉时期的上述陶器已在梁化使用,它们很可能只是东汉时期,建墓者由中原或广东其余地区带来的随葬品。有关沙公岭遗存的发掘报告,参见惠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惠州市志》,第4037页。
    4邱立诚:《广东青铜文化的土著特色》,载于邱立诚:《粤地考古探索》,第10页。
    1司徒尚纪:《广东政区体系》,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8-19页。
    2崇祯《博罗县志》卷1《地纪·年表》,广东历代方志集成本,岭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第12页。下引该书同此版本,不再另注。
    3[明]郑维新:《惠大记》卷1《迹考上》,第66册559页。
    4据今编《惠阳县志》所记,今潼湖镇地处东江中游南岸,东距惠州市区28公里,合计56里。详见惠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惠阳县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39页。下引该书同此版本,不再另注。
    5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2册11-12页。
    6叶岱夫:《东江河道变迁与古代惠州的城市发展》,《岭南文史》2008年第4期。
    1广东省文化厅:《中国文物地图集·广东分册》,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89年版,第104-107页。
    2曾昭璇:《岭南先秦诸小国考(一)》,《岭南文史》1994年第1期。
    3[南朝宋]范哗:《后汉书》卷86《南蛮西南夷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36页。下引该书同此版本,不再另注。
    4陈长琦:《汉唐间岭南地区的民族融合与社会发展》,《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5期。
    5蒋祖缘、方志钦:《简明广东史》,第77页。
    1练铭志、马建钊、朱洪:《广东民族关系史》,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28-129页。下引该书同此版本,不再另注。
    2陈代光:《秦汉时代岭南地区城镇历史地理研究》,《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3期。
    3[汉]司马迁:《史记》卷97《郦生陆贾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697页。
    1王文光、李晓斌:《百越民族发展演变史:从越、僚到壮侗语族各民族》,第133-134页。
    2[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86《南蛮西南夷列传》,第2836--2837页。
    3白翠琴:《中国历代民族史·魏晋南北朝民族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332页。
    4练铭志:《试论广东汉族的形成及其与瑶、壮、畲等族的融合关系》,《民族研究》2000年第5期。
    5嘉靖《广东通志初稿》卷18《风俗》,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334页。下引该书同此版本,不再另注。
    1胡守为:《岭南古史》,第207-215页。
    2[宋]祝穆撰,祝洙增订,施和金点校:《方舆胜览》卷36《广东路·惠州》,中国古代地理总志丛刊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652页。
    3[清]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卷103《广东四》,第4696页。
    1[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110《李光弼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307-3308页。下引该书同此版本,不再另注。
    2[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99《广南东路·惠州》,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083页。下引该书同此版本,不再另注。
    3嘉靖《广东通志》卷14《舆地志二·山川下》,第317页。
    1崇祯《东莞县志》卷8《外志·释传》,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1995年版,第929-930页。
    2[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卷10《神异下·宋京师杯度》,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79-384页。
    3包国滔、刘正刚:《佛随俗转:宋明时期东莞寺庙盛衰之考察》,载于东莞市政协、暨南大学历史系主编:《明清珠江三角洲区域史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438-439页。
    4[宋]余靖:《武溪集》卷9《寺记下·惠州开元寺记》,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85册105页。下引该书同此版本,不再另注。
    1[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99《广南东路·惠州》,第3077页。
    2[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34《岭南道一·循州》,第893页。
    3[清]顾祖禹,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卷103《广东四》,第4696页。
    4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4册5-6页。
    1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4册5-6页。
    1参见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4册31-32、42-45页。按谭氏所标,南朝宋时南海、东官二郡皆无“安怀”,而齐时始标“怀安”于此,可知其认为宋时并无安怀县,今存疑。
    2曾昭璇:《宋代珠玑巷迁民与珠江三角洲农业的开发历史地貌研究》,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系地貌研究室1993年油印本,第70-71页。
    3[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99《广南东路·惠州》,第3077页。
    4周振鹤主编,施和金著:《中国行政区划通史·隋代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68页。
    5[清]陈芳绩:《历代地理沿革表》卷44《县表二十六·汉南海郡属》,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772页。
    1万历《广东通志》卷34《郡县志二十一》,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本,中国书店1992年版,第43册3页。下引该书同此版本,不再另注。
    2[宋]余靖:《武溪集》卷9《寺记下·惠州开元寺记》,第85册105页。
    3唐]释道世:《法苑珠林》卷22《敬佛篇第六之三·观佛部之余》,文津阁四库全书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49册362页。
    4王承文:《唐代罗浮山地区文化发展论略》,《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3期。
    5游彪:《宋代寺院经济史稿》,河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0页。
    6嘉靖《广东通志》卷29《政事二·公署下》,第693页。
    1[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41《地理志四》,第1715页。
    2参见乐史撰,王文楚等点校:《太平寰宇记》卷160《岭南道四·惠州》,中国古代地理总志丛刊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3067页(下引该书同此版本,不再另注)。是书点校者按:“‘浈’,宋版总目作‘祯’。按《宋会要·方域》七之一六:‘惠州,旧州名同仁宗庙讳,天禧五年改’。《元丰九域志》卷九、《舆地广记》卷三五、《舆地纪胜》卷九九惠州总序同。‘浈’当为‘祯’之误”。今按《舆地广记》卷35《广南东路·惠州》作:“贞州”。
    3王文光、李晓斌:《百越民族发展演变史:从越、僚到壮侗语族各民族》,第181-182页。
    1谭其骧:《粤东初民考》,载于谭其骧:《长水集》,第259页。
    2侯景之乱,是指发生在南朝梁大清元年(548)至大宝二年(551),东魏降将侯景起兵叛梁,并攻破梁都建康,困死武帝萧衍,横行江左等地的事件。侯景所到之处屠城洗劫,战火纷飞,给梁朝的统治以异常沉重的打击。
    3[唐]魏征、令狐德棻撰:《隋书》卷80《谯国夫人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802-1803页。下引该书同此版本,不再另注。
    1卢勋、萧之兴、祝启元:《中国历代民族史·隋唐民族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169页。
    2[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87《林士弘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729页。下引该书同此版本,不再另注。
    3胡守为:《岭南古史》,第278页。
    4谭其骧:《粤东初民考》,载于谭其骧:《长水集》,第259-260页。
    1[唐]魏征、令狐德棻撰:《隋书》卷31《地理志下》,第881页。
    2[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41《地理志四》,第1715页。
    3[唐]刘恂著,鲁迅校勘:《岭表录异》卷上,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0页。
    4唐森:《古广东野生象琐议:兼叙唐宋间广东的开发》,《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1期。
    5[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43上《地理志七上》,第1096-1097页。
    1[后晋]刘晌等:《旧唐书》卷122《路嗣恭传》,第3500页。
    2杜佑所说的“僚”,当为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实指俚而言。诚如陈寅恪先生所云:“凡史籍之止言獠或夷獠联文而属于梁、益地域者,盖獠之专名初义,伯起书(指魏收的《魏书》——引者注)之所谓獠当即指此。凡属于广越诸州范围有所谓獠或以夷獠、俚獠等联缀为词者,当即伯起书之俚也”。详请参见陈寅恪:《魏书司马睿传江东民族条释证及推论》,载于《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1册7页。
    3[明]黄佐:《广州人物传》卷3《邓文进传》,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3页。
    4[唐]韩愈:《韩昌黎全集》卷3《古诗三·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中国书店1991年版,第53页。
    5[明]李贤等:《明一统志》卷80《惠州府》,文津阁四库全书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61册661页。下引该书同此版本,不再另注。
    1[宋]苏轼:《苏东坡全集·后集》卷5《诗·追饯正辅至博罗赋诗为别》,上册第507页。
    2练铭志、马建钊、朱洪:《广东民族关系史》,第203-209页。
    3张雄:《六朝以来岭南“俚”人的若干问题》,《广西民族学院》1985年第1期。
    1参见道光《广东通志》卷12《职官表三》、卷13《职官表四》,以及刘晌等《旧唐书》卷125《张镒传》、卷131《李皋传》、卷163《杜元颖传》;欧阳修等《新唐书》卷151《窦易直传》、卷153《段秀实传》、卷174《牛僧孺传》、卷180《李德裕传》。
    1[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卷65《南汉世家》,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810页。
    2[宋]庄绰撰,萧鲁阳点校:《鸡肋编》卷中《中原避祸南方者遭遇之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4页。下引该书同此版本,不再另注。
    3在罗香林看来,汉族共同体首先可区分为“北系汉人”和“南系汉人”两大支派,前者就是通常所说的北方人即一般意义上的中原汉人,后者则为南迁而形成的南方各大民系的总称。以方言为标准,“南系汉人”又可分为五个支系:即操吴方言的越海系(又称江浙系)、操湘赣方言的湘赣系、操广府方言或粤语的南汉系(又称两广本地系或广府系)、操闽南方言的闽海系(又称闽粤福佬系),以及操客家方言的闽赣系(又称闽赣粤客家系)。详请参见罗香林:《客家研究导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70-71页。下引该书同此版本,不再另注。
    1从史籍记载来看,“广州府”一词早在南朝梁、陈时期已出现。据《陈书》卷17《王劢传》所载,梁武帝大同(535—546)末年,“河东王为广州刺史,乃以劢为冠军河东王长史、南海太守。王至岭南,多所侵掠,因俱罪称疾,委州还朝,劢行广州府事……”。当时所谓“广州府”乃“广州都督府”的简称,其辖区包括今粤中、粤东广大地区。《隋书》卷31《地理志下》谓:“南海郡,旧置广州,梁、陈并置督府”。“广州府”一词亦见于宋代,指作为广南东路治所所在的广州辖区,包括今珠江三角洲及粤北、粤西南、粤西北各一部。宋人曾公亮《武经总要》前集卷21谓:“广州南海郡,古百粤也……置广南东路兵马钤辖,以州为治所。今之广州府是也”。不过,南宋时已出现的“广府”一词,并非广州府的简称,而泛指广南东路。如《永乐大典》卷5345《潮·潮州府》引宋人郑厚《凤水驿记》说:“潮居广府之极东,与闽岭比壤,凡游官于广者,闽士尸立十八九”。自明洪武元年(1368),以珠江三角洲和粤西北一隅定设广州府以后,广府才固定地成为广州府的简称。于是,人们开始使用这一带有强烈地缘色彩的名词,作为生活在珠江三角洲的民系的称呼。换言之,广府民系之名,较这一民系自身的形成要晚得多。
    2详可参见练铭志:《试论广东粤民的形成》,《广西民族研究》1994年第1期;杨豪:《“广府人”考略:广东汉族来源考之一》,《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黄淑娉主编:《广东族群与区域文化研究》,第44页;龚伯洪:《广府文化源流》,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9页;徐杰舜:《广府人的形成及人文特征:华南汉族族群研究之四》,《广西民族研究》2000年第4期;司徒尚纪:《岭南历史人文地理:广府、客家、福佬民系比较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2--30页(下引该书同此版本,不再另注);练铭志、马建钊、朱洪:《广东民族关系史》,第231--233页;李权时、李明华、韩强主编:《岭南文化》,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73-74页(下引该书同此版本),等等。
    3李新魁:《广东的方言》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66页。下引该书同此版本,不再另注。
    4黄慈博:《珠玑巷民族南迁记》,载于南雄珠玑巷人南迁后裔联谊会筹委会编:《南雄珠玑巷人南迁史话》,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1-12页。下引该书同此版本,不再另注。
    1[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卷2《地语·珠玑巷》,第49页。
    2饶宗颐:《福老》,载于黄挺主编:《饶宗颐潮汕地方史论集》,汕头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44页。下引该书同此版本,不再另注。
    3谢重光先生就曾指出:“我国汉族南方诸族群中,与客家族群比邻,有一个福佬族群,它的分布范围以闽南地区的泉州、漳州、厦门及粤东地区的汕头、揭阳、潮州为核心,东北延伸至福建省的莆田市,西北延伸至福建省龙岩市的新罗、漳平二县区;西南延伸至广东省的汕尾市。这一境域相连的地域,是福佬族群的基本住地”。他进一步指出:“福佬”一词,最初是粤东客家人对潮汕人带有贬义的称呼,后来成了所有客家人对所有闽南人和潮汕人的蔑称,最后,闽南、潮汕人在作出某些去取的基础上,也接受了这一称呼。参见谢重光:《福佬人论略(上)》,《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4李权时,李明华,韩强主编:《岭南文化》,第75-76页。
    5饶宗颐:《福老》,载于黄挺主编:《饶宗颐潮汕地方史论集》,第145页。
    1黄挺、陈占山:《潮汕史》,第107-108页。
    2李新魁:《广东的方言》,第297-299页。
    3罗香林:《客家研究导论》,第67-68页。
    4详请参见罗香林:《客家研究导论》,第70-71页;陈运栋:《客家人》,台湾联亚出版社1981年版,第12页,下引该书同此版本,不再另注。
    5详请参见谢重光:《客家形成发展史纲》,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5-171页(下引该书同此版本,不再另注);黄淑娉主编:《广东族群与区域文化研究》,第309页;练铭志、马建钊、朱洪:《广东民族关系史》,第232-234页。
    6详请参见王东:《客家学导论》,第165-174页;万芳珍、刘纶鑫:《“客家”正名》,载于丘权政主编:《中国客家民系研究》,中国工人出版社1992年版,第9-20页。
    1李权时、李明华、韩强主编:《岭南文化》,第78页。
    2罗美珍:《从语言视角看客家民系的形成及其文化风貌》,载于李逢蕊主编:《客家纵横》,闽西客家研究会1992年印行本,第29-38页。
    3李新魁:《广东的方言》,第468-469页。
    4陈运栋:《客家人》,第11-13页。
    1曾昭璇、曾宪珊:《宋代珠玑巷迁民与珠江三角洲农业发展》,第214页。
    2嘉靖《广东通志初稿》卷18《风俗》,第334页。
    3[明]王士性撰,吕景琳点校:《广志绎》卷4《江南诸省》,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01-102页。
    1黄淑娉主编:《广东族群与区域文化研究》,第88页。
    2[明]陈琏:《琴轩集》卷17《宝安<椎山黄氏族谱>序》,政协东莞市文史资料委员会2000年誊印本,第984-985页。
    3曾昭璇、曾宪珊:《宋代珠玑巷迁民与珠江三角洲农业发展》,第213页。
    4《东莞茶山何屋村何氏族谱》,转引自曾昭璇、曾宪珊:《宋代珠玑巷迁民与珠江三角洲农业发展》,第198页。
    5嘉靖《广东通志初稿》卷5《封国》,第100-101页。
    6[明]宋濂:《宋学士全集》卷16《惠州何氏先祠碑》,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78页。
    1嘉靖《广东通志》卷18《舆地志六·陵墓》记载:“东莞伯何真墓,在归善笔架山”。道光《广东通志》卷227《古迹略十二》谈及归善县古迹时亦云:“明东莞伯何真墓,在笔架山”。
    2饶宗颐:《福老》,载于黄挺主编:《饶宗颐潮汕地方史论集》,第150页。
    3练铭志、马建钊、朱洪:《广东民族关系史》,第228页。
    6[宋]陈藻:《乐轩集》卷2《诗·过海丰》,文津阁四库全书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85册101页。
    5吴松弟:《中国移民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88-189页。
    6惠东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惠东县志》,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11页。
    7这一数据,根据乐史:《太平寰宇记》卷160《岭南道四·惠州》、卷158《岭南道二·潮州》;王存:《元丰九域志》卷9《广南路·东路》;《宋史》卷90《地理志六》;葛剑雄主编,吴松弟著:《中国人口史》第3卷,第134页。
    8郎国华:《从蛮裔到神州:宋代广东经济发展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5页。
    1嘉靖壬寅《惠州府志》卷10《流寓传》,第129页。
    2罗香林:《客家研究导论》,第56页。
    1罗香林:《客家史料汇编》本篇《族谱中之客家源流·邹氏》,中国学社1965年版,第131-132页。下引该书同此版本,不再另注。
    2[清]李玉琴:《李氏族谱·始祖敏公传派》,惠州市惠城区水口镇李文皆等藏光绪二十三年钞本。下引该书同此版本,不再另注。
    3[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61《绍兴二年十有二月丙辰》条,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056页。
    1谢重光:《客家形成发展史纲》,第133-154页。
    2黄志繁:《“贼”“民”之间:12—18世纪赣南地域社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48页。下引该书同此版本,不再另注。
    3白耀天:《俚论(续)》,《广西民族研究》1990年第4期。
    1[宋]唐庚:《眉山唐先生文集》卷9《射象记》,四部丛刊三编本,上海书店1986年版。下引该书同此版本,不再另注。
    1[宋]王存撰,王文楚、魏嵩山点校:《元丰九域志》卷9《广南路·东路》,中国古代地理总志丛刊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419页。下引该书同此版本,不再另注。
    2葛剑雄主编,吴松弟著:《中国人口史》第3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55页。下引《中国人口史》同此版本,不再另注。
    3[宋]庄绰撰,萧鲁阳点校:《鸡肋编》卷中《中原避祸南方者遭遇之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4页。下引该书同此版本,不再另注。
    4[宋]王存撰,王文楚、魏嵩山点校:《元丰九域志》卷9《广南路·东路》,第419页。
    5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甲表35、36,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95、208-209页。
    1[日]平冈武夫、市原亨吉编,佚名译:《唐代的行政地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22页。
    2[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建隆元年十月壬申》,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6页。
    3陈智超、乔幼梅主编:《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第3卷,文津出版社1996年版,第20-21页。
    4葛剑雄主编,冻国栋著:《中国人口史》第2卷,第521页。
    5曾昭璇、曾宪珊:《宋代珠玑巷迁民与珠江三角洲农业发展》,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4页。下引该书同此版本,不再另注。
    1[明]郑维新:《惠大记》卷5《贲略上》,第66册776页。
    2[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99《广南东路·惠州》,第3092页。
    3[宋]郑侠:《西塘集》卷3《惠州太守陈文惠公祠堂记》,文津阁四库全书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73册549页。下引该书同此版本,不再另注。
    4[宋]苏轼:《苏东坡全集·后集》卷5《诗·两桥诗引》,上册第517页。
    5[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99《广南东路·惠州》,第3083页。
    1[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卷4《水语·惠州西湖》,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37页。下引该书同此版本,不再另注。
    2[宋]郑侠:《西塘集》卷3《惠州太守陈文惠公祠堂记》,第373册549页。
    3[明]郭棐撰,黄国声、邓贵忠点校:《粤大记》卷11《宦迹类·循良芳躅上》,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05页。下引该书同此版本,不再另注。
    4[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食货一之十六,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4809页。
    1[宋]庄绰撰,萧鲁阳点校:《鸡肋编》卷上《各地食物习性》,第36页。
    2陈伟明:《论宋代岭南农业经济的发展》,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87年,第8页。
    3秦大河主编:《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5页。
    4紫金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紫金县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773页。下引该书同此版本,不再另注。
    5参见曾广亿、吴定贤:《广东惠州北宋窑址清理简报》,《文物》1977年第8期;邹永祥,吴定贤:《惠州文物志》,第10-13页。
    1惠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惠州市志》,第4042页。
    2曾广亿、宋良壁:《广东陶瓷的历史》,载于《广东省博物馆建馆三十周年论文集》,第213-214页。
    3蒋祖缘、方志钦:《简明广东史》,第160页。
    4[宋]王存撰,王文楚、魏嵩山点校:《元丰九域志》卷9《广南路·东路》,第419页。
    5马蓉等点校:《永乐大典方志辑佚》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589页。下引该书同此版本,不再另注。
    6嘉靖《广东通志》卷25《民物志六·坑冶》,第620页。
    1刘森:《宋代钱监研究》,《中国史研究》1992年第3期。
    2[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9《钱币考二·历代钱币之制》,文津阁四库全书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53页。
    3王宏宇:《宋代惠州阜民钱监初探》,《中国钱币》2004年第4期。
    4[宋]王存撰,王文楚、魏嵩山点校:《元丰九域志》卷9《广南路·东路》,第408-419页。[元]脱脱等:《宋史》卷90《地理志六》,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2235-2239页。下引《宋史》同此版本,不再另注。
    1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6册34-35页。
    2[元]脱脱等:《宋史》卷185《食货志下七·坑冶》,第4527页。
    3[宋]苏轼:《苏东坡全集·续集》卷3《和陶诗·和移居二首》,下册第74页。
    4[宋]唐庚:《眉山唐先生文集》卷5《近体诗·西溪》。
    1蒋祖缘、方志钦:《简明广东史》,第164页。
    2惠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惠州市志》,第4042页。
    3杨少祥:《广东唐至宋代陶瓷对外贸易述略》,载于《广东省博物馆建馆三十周年论文集》,第251页。
    4马蓉等点校:《永乐大典方志辑佚》,第2436页。
    5颜广文:《古代广东史地考论》,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4页。
    1[明]解缙、姚广孝等:《永乐大典》卷5345《潮·潮州府三》,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483页。下引该书同此版本,不再另注。
    2[宋]乐史撰,王文楚等点校:《太平寰宇记》卷159《岭南道三·循州》,第3061-3062页。
    1[明]解缙、姚广孝等:《永乐大典》卷5343《潮·潮州府》,第2461页。
    2[宋]陈宓:《复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卷22《兵部开国高公墓志铭》,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319册552页。
    3[明]郑维新:《惠大记》卷4《治略》,第66册725页。
    4[宋]苏轼:《苏东坡全集·后集》卷5《诗·两桥诗引》,上册第516-517页。
    5[宋]苏轼:《苏东坡全集·后集》卷5《诗·两桥诗》,上册第517页。
    1邹永祥、吴定贤:《惠州文物志》,第93页。
    2[宋]苏轼:《苏东坡全集·后集》卷5《两桥诗》,上册第517页。
    3[明]李贤等:《明一统志》卷80《惠州府》,第161册661页。
    1[明]郑维新:《惠大记》卷5《贲略上》,第66册776页。
    2大德《南海志》卷10《河渡》,广州市地方志研究所1986年排印本,第63页。
    1[唐]魏征、令狐德菜撰:《隋书》卷47《柳旦传》,第1273页。
    2[明]郭棐撰,黄国声、邓贵忠点校:《粤大记》卷6《宦绩类·性学渊源》,第137页。
    3嘉靖《广东通志》卷11《选举表上》,第240页。
    4张友仁撰、麦涛等点校、高国抗修订:《惠州西湖志》卷1《风景》,第4页;徐志达、吴定球、何志成:《惠州文化教育源流》,第64页。
    1万历《惠州府志》卷17《人物传》,广东历代方志集成本,岭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第238页。下引该书同此版本,不再另注。
    2[宋]郑侠:《西塘集》卷3《惠州太守陈文惠公祠堂记》,第373册549页。
    3李之亮:《宋两广大郡守臣易替考》,巴蜀书社2001年版,第273页。
    1刘伯骥:《广东书院制度沿革》,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第18页。下引该书同此版本,不再另注。
    2[元]脱脱等:《宋史》卷155《选举志一·科目上》,第3604页。
    3嘉靖壬寅《惠州府志》卷7《学校志》,第81页。
    1[明]郑维新:《惠大记》卷2《迹考下》,第66册629-630页。
    2刘伯骥:《广东书院制度沿革》,第18页。
    1道光《广东通志》卷139《建置略十五·学校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636页。下引该书同此版本,不再另注。
    2[明]郑维新:《惠大记》卷4《治略》,第66册744页。
    3嘉靖丙辰《惠州府志》卷4《选举表》关于宋代归善人登进士第者,仅列吴周卿、梅蟠、郑常、王傅燮、何柔中、留正、李成之、尤适、朱篆、谭一鹗等10人。万历《惠州府志》卷5《选举表》在此基础上,增列胡维嘉、洪斗南、潘文伯3人。
    4按万历《惠州府志》卷5《选举表》所载,梅蟠、郑常、王传燮、何柔中、李成之五人皆为“府学”出身,似指出身于宋时的惠州州学。但另一方面,考虑到丰湖书院曾在元初、明初两度作为惠州路(府)学的办学地点,因而万历年间的方志编纂者在作以上追溯时,很可能把宋时丰湖书院也包括在“府学”的指称范围之内。因此,所谓“府学”出身,当指出身于惠州州学或丰湖书院。
    1蒋祖缘、方志钦:《简明广东史》,第182页。
    2[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99《广南东路·惠州》,第3081页。
    3龚延明:《宋代官制辞典》,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318页。
    1嘉靖《广东通志初稿》卷11《循吏传》,第226页。
    2嘉靖《广东通志》卷20《民物志一·风俗》,第507页。
    3[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99《广南东路·惠州》,第3080页。
    1这样一类人物,有别于那些仅仅受到降职处分而仍有实任职务的官员,如唐代任潮州刺史的韩愈。对于此类人物,金强先生称之为“谪宦”,并下定义为:“所谓谪宦,就是在行政上遭到贬黜降职处分,同时又接受流徙窜逐、编管、羁管、安置、居住等刑罚的官员”。详请参见金强:《宋代岭南谪宦》,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6页。下引该书同此版本,不再另注。
    2[明]杨载鸣:《惠志略·流寓传》,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本,上海古籍书店1961年版。下引该书同此版本,不再另注。
    3嘉靖丙辰《惠州府志》卷13《人物传》。
    4[宋]赵令畴:《侯鲭录》卷3,文津阁四库全书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45册206页。
    1金强:《宋代岭南谪宦》,第296-297页。
    2[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99《广南东路·惠州》,第3081页。
    3[明]边贡:《华泉集》卷3《诗集·芮令尹之兴宁》,文津阁四库全书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422册383页。
    1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石光树先生就已谈到“长沙武陵蛮”说是当时“比较倾向性的看法”,参见石光树:《试论苗、瑶、畲三族的渊源关系》,《贵州民族研究》1983年第2期。此后,姚舜安、吴永章、江应樑,以及日本学者竹村卓二等从各自的角度加以佐证,从而使“长沙武陵蛮”为瑶族来源几成定论,参见姚舜安:《瑶族迁徙之路的调查》,《民族研究》1988年第2期;吴永章:《畲族与瑶苗比较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0页(下引该书同此版本,不再另注);江应樑:《广东瑶人之今昔观》,载于杨成志等:《瑶族调查报告文集》,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第226页(下引该书同此版本);[日]竹村卓二:《瑶族历史与文化》,广西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1986年中译本,第4页。相对而言,其他说法如“山越”说,由于证据乏力,故而影响极弱。持此说者,认为瑶族是江浙一带“山越”人的后裔,根据地在浙东南的会稽山,以后迁往两广,转入云贵地区,主要论著可参见徐松石:《粤江流域人民史》,中华书局1941年版,第123-124页;[日]白乌芳郎著,黄来钧译:《东南亚山地民族志》,云南省历史研究所东南亚研究室1980年中译本,第18页。
    2[清]檀萃:《楚庭稗珠录》卷6《说蛮》,香港中文大学1976年据陈君葆所藏景印本。
    3石光树:《试论苗、瑶、畲三族的渊源关系》,《贵州民族研究》1983年第2期。
    4[元]脱脱等:《宋史》卷493《蛮夷列传一》,第14183页。
    1姚舜安:《瑶族迁徙之路的调查》,《民族研究》1988年第2期;练铭志、马建钊、朱洪:《广东民族关系史》,第204页。
    2李默:《宋、元时期广东瑶族分布考略》,《民族研究》1985年第2期。
    3江应樑:《广东瑶人之今昔观》,载于杨成志等:《瑶族调查报告文集》,第228--231页。
    4练铭志、马建钊、朱洪:《广东民族关系史》,第305页。
    5道光《广东通志》卷238《宦绩录八·留恭传》,第4171页。
    6《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卷1393《广东猺獞蛮獠部汇考一》,中华书局1934年据武英殿本影印本。下引该书同此版本,不再另注。
    7《明实录·太祖实录》卷143《洪武十五年闰二月甲申》,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本,第2244页。下引《明实录》同此版本,不再另注。
    1练铭志:《试论粤东历史上的畲族和瑶族》,《民族研究》1998年第5期。
    2东莞年鉴编纂委员会:《东莞年鉴》(1997—2001),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42页。
    3[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卷3《外国门下》,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0页。
    4[清]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原编第19册《广东下》,四部丛刊三编本,上海书店1985年版。下引该书同此版本,不再另注。
    5汪廷奎:《试论宋元的两广瑶族》,载于广东省民族研究学会、广东省民族研究所编:《广东民族研究论丛》第8辑,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2页。
    6持此观点的学者有徐规、施联朱、石光树、饶宗颐、容观琼等,详可参见徐规:《畲族的名称、来源和迁徙》,《杭州大学学报》1962年第1期;施联朱:《关于畲族来源与迁徙》,《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3年第2期;石光树:《试论苗、瑶、畲三族的渊源关系》,《贵州民族研究》1983年第2期;饶宗颐:《畲瑶关系 新证:暹罗<徭人文书>的<游梅山书>与宋代之开梅山》,载于施联朱主编:《畲族研究论文集》,第28-32页;容观琼:《广东畲族族源问题管见》,载于施联朱主编:《畲族研究论文集》,第198页。诚如吴永章先生所言,认为畲族源于“长沙武陵蛮”的说法有三大特点:一是提出最早,解放前后的著作已普遍持这种观点;二是论据较为充分;三是在以上两点的基础上,已为多数学者所主张或认同。参见吴永章:《畲族与瑶苗比较研究》,第18-20页。其余各说,如“徐夷后裔”说、“源于河南夷一支”说、“越人后裔”说、“畲为山越”说、“畲瑶同源、源于瑶越”说、“闽族(闽蛮)后裔”说等,尽管都有一定的支持者,但影响均不大。
    1吴永章:《瑶族历史研究中若干重要问题新说》,《民族研究》1999年第2期。
    2谢重光:《畲族与客家福佬关系史略》,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72页。下引该书同此版本,不再另注。
    3这只是一般的或传统的观点,有些学者并不认同。如谢重光先生就指出:以“畲”作为后世畲族的族称,应该由南宋末年上溯较长的一段历史时期。他提及唐末五代时,南岳玄泰禅师尝以衡山多被山民斩伐烧畲,为害滋甚,乃作《畲山谣》,进而认为:以“畲”作为一个耕山烧畲、不断迁徙的特殊族群的族称应始于唐末或五代。参见谢重光:《从刘克庄<漳州谕畲>看畲族的多元族源与汉化过程》,载于丽水学院畲族文化研究所、浙江省畲族文化研究会编:《畲族文化研究论丛》,中央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7--48页。下引该书同此版本,不再另注。
    1[宋]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93《漳州谕畲》,宋集珍本丛刊本,线装书局2004年版,第765页。
    2[宋]文天祥:《文山先生全集》卷11《知潮州寺丞东岩先生洪公行状》,四部丛刊初编本,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232页。
    3练铭志:《试论粤东历史上的畲族和瑶族》,《民族研究》1998年第5期。
    4练铭志、马建钊、朱洪:《广东民族关系史》,第303-305页。
    5朱洪、李筱文:《广东畲族古籍资料汇编:图腾文化及其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2--27页。下引该书同此版本,不再另注。
    6畲民因自身文化水平不高,故而所修族谱均聘汉族读书人为之。在此过程中,作为执笔者的汉族读书人与作为口述者的畲民之间,肯定存在必要的言语交流。清末民初,粤东一带的畲民尽管汉化程度已较深,但总体文化水平仍相当低下,因而在表达或描述上难免存在用字、用词不当之处。对此,执笔者不假思索,照单全录,以至成为今天我们所见的族谱诸多错字、讹字的样子。笔者以为,即便如此,这些文字仍在大体上记录了畲民世代之间流传的故事,承载着相关的史实与信息。出于方便行文和读者的考虑,兹结合前后文意,以及与该族谱存在密切关联的增城正果镇上水村畲族《盘蓝雷氏族谱》的相关记载,将其中明显的错字、讹字加以改正,置于右边的括号内,以备参考。
    1[明]宋濂等:《元史》卷39《顺帝纪二》,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838-839页。下引该书同此版本,不再另注。
    2谢重光:《客家形成发展史纲》,第206页。
    3朱洪、姜永兴:《广东畲族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页。下引该书同此版本,不再另注。
    4毛宗武、蒙朝吉:《博罗畲语概述》,载于施联朱主编:《畲族研究论文集》,第348页。
    1[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1《氏族》,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3-14页。
    2贾敬颜:《“汉人”考》,《中国社会科学》1985年第6期。
    1[明]宋濂等:《元史》卷39《顺帝纪二》,第839页。
    1《明实录·英宗实录》卷244《景泰五年八月庚寅》,第5303-5304页。
    2《明实录·英宗实录》卷254《景泰六年六月癸未》,第5482页。
    3《明实录·宪宗实录》卷157《成化十二年九月戊申》,第2866页。
    4《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卷1394《广东猺獞蛮獠部汇考二》。
    1奉恒高主编:《瑶族通史》,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第317-318页。
    2吴永章:《畲族与瑶苗比较研究》,第48页。
    1练铭志:《试论粤东历史上的畲族和瑶族》,《民族研究》1998年第5期。
    2练铭志、马建钊、朱洪著:《广东民族关系史》,第755页。
    3[明]邝露:《赤雅》卷上《猺人祀典》,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97册217页。
    4[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卷7《人语·輋人》,第243-244页。
    5黄朝中、刘耀荃主编,李默校补:《广东瑶族历史资料》,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年版。
    1详请参见李默:《明代广东瑶族的分布》,《民族研究》1983年第4期。此外,吴永章在其《瑶族史》一书中,亦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参见吴永章:《瑶族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第285--286页。
    2林天蔚:《明代广东之“瑶乱”》,《岭南文史》1985年第2期。
    3李筱文:《广东畲族与畲族研究》,载于丽水学院畲族文化研究所、浙江畲族文化研究会编:《畲族文化研究论丛》,第104页。
    4万历《惠州府志》卷6《山川纪上》,第150页。
    1万历《永安县志》卷1《山川志》,第92-106页。
    2蒋祖缘、方志钦:《简明广东史》,第289页。
    3[清]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原编第17册《广东上》。
    1刘志伟:《在国家与社会之间:明清广东里甲赋役制度研究》,第101页。
    2嘉靖《广东通志》卷67《外志四·夷情中》,第1746页。
    1[明]潘希曾:《竹涧集》卷10《擒斩反招黠贼功次疏》,文津阁四库全书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423册339页。下引该书同此版本,不再另注。
    2详请参见《畲族简史》编写组:《畲族简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4-52页;朱洪,姜永兴:《广东畲族研究》,第12页;杨绍猷、莫俊卿:《中国历代民族史·明代民族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266-267页。
    1[明]潘希曾:《竹涧集》卷10《擒斩反招黠贼功次疏》,第423册338页。
    2刘志伟:《在国家与社会之间:明清广东里甲赋役制度研究》,第117页。
    3谢重光:《畲族与客家福佬关系史略》,第241页。
    1蒋祖缘、方志钦:《简明广东史》,第268页。
    2万历《永安县志》卷2《前事志》,第153页。
    1[明]杨载鸣:《惠志略·兵防志》。
    2[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卷2《地语·永安三都》,第61页。
    1万历《惠州府志》卷2《郡事纪》,第41页。
    1[明]叶春及:《石洞集》卷10《志论一》,第430册21页。
    2嘉靖《海丰县志·县境图》,广东历代方志集成本,岭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第28--29页。下引该书同此版本,不再另注。
    1[明]杨载鸣:《惠志略·添设县治》。
    1万历《永安县志》卷1《建置志》,第67-68页。
    2谭其骧:《浙江各地区的开发过程与省界、地区界的形成》,载于《历史地理研究》第1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页。
    1[明]张瀚:《台省疏稿》卷6《查议开设新县疏》,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478册119-123页。下引该书同此版本,不再另注。
    1万历《永安县志》卷2《官师志》,第139-140页。
    2[明]叶春及:《石洞集》卷2《应诏书四·去盗贼》,第429册829页。
    3[明]李学一:《文轩公集》卷2《归善地方盗情揭帖》,惠州市惠城区吴定球先生家藏,宣统二年李景仁重校、1948年张友仁钞本。
    1吴永章:《畲族与瑶苗比较研究》,第52-56页。
    2朱洪、李筱文:《广东畲族古籍资料汇编:图腾文化及其他》,第22-27页。
    3[明]张瀚:《台省疏稿》卷6《查议开设新县疏》,第478册120-121页。
    1[明]瞿九思:《万历武功录》卷3《广东·巢贼赖元爵蓝—清诸酋列传》,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社2002年版,第436册207页。
    2[明]彭希周:《吉康治乱记》,载于李龙潜、杨宝霖、陈忠烈、徐林点校:《明清广东稀见笔记七种》,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80页。下引该书同此版本,不再另注。
    1康熙《广东通志》卷29《外志·猺獞》在谈到蓝一清、赖元爵之乱时云:“惠、潮地相接,山川险峻,林木茂深。大贼首蓝一清据马公寨巢,赖元爵据螺溪寨巢,马祖昌据三溪、高潭巢,黄民泰据蓝溪巢,曾廷凤据九丫树巢,黄鸣时据八万峒,李仲山据东坑、上屋坪巢,卓子望据黄捕分巢,叶景清据碗窑,曾仕龙据铜坑巢,纠党万余众。分次贼首刁世兴、邹嘉儒等各据洋乌潭、南峒、掩桑等处,彼此响应,远近附从”。按康熙《永安县次志》卷首《永安县四十四图》的标识,马公寨、罗溪均位于海丰西北、永安东南;三溪、高潭、洋乌潭均位于归善东北、永安南部;蓝溪位于河源东南、永安北部;九丫树、铜坑分别位于永安中部和东部。此外,据康熙《归善县志》卷1《舆图纪》所示,碗窑位于归善东北、永安南部。
    2万历《永安县志》卷2《官师志》,第133页。
    3《明实录·神宗实录》卷12《万历元年四月乙丑》,第398页。
    4[清]张廷玉等:《明史》卷212《张元勋传》,第5626页。
    5[明]张居正:《张太岳集》卷25《答两广总督殷石汀》,第299页。
    1[明]彭希周:《吉康治乱记》,载于李龙潜、杨宝霖、陈忠烈、徐林点校:《明清广东稀见笔记七种》,第80页。
    1黄志繁:《“贼”“民”之间:12--18世纪赣南地域社会》,第48页。
    2刘志伟:《在国家与社会之间:明清广东里甲赋役制度研究》,第108页。
    3施联朱:《关于畲族来源与迁徙》,载于施联朱主编:《畲族研究论文集》,第48--51页。
    1[清]叶春及:《石洞集》卷10《志论一》,第430册22页。
    2上世纪20年代,钟敬文先生到惠阳輋仔山调查,写有关于盘、蓝、雷等姓畲民的调查报告。輋仔山,在今多祝镇境内。由此推断,清时这一地区仍有畲民居住。详请参见钟敬文:《惠阳輋仔山苗民的调查》,《中山大学语言研究所集刊》1926年第1集第6期。
    1嘉靖《广东通志》卷2《图经下·惠州府图经》,第14页。
    2嘉靖《广东通志》卷20《民物志一·风俗》,第507页。
    3万历《广东通志》卷39《郡县志二十一》,第43册11页。
    1罗香林:《客家研究导论》,第108-109页。
    2李松庵:《客家人的几次南迁初探》,《岭南文史》1983年第2期。
    1[清]李玉琴:《李氏族谱·李族谱序》。
    1赖际熙主编:《崇正同人系谱》卷2《氏族》,香港奇雅1925年铅印,香港崇正总会1995年重印本。
    2罗香林:《客家史料汇编》本篇《族谱中之客家源流·廖氏》,第361-362页。
    1[清]杨雨平:《归邑上洋围杨氏族谱·世系表》,载于杨坚:惠阳良井上扬围《杨氏族谱》,惠州市惠城区地方志办公室藏1998年刻本复印本,第83页。
    2柏田世系颜氏族谱理事会:《广东惠州柏田世系颜氏族谱》,惠州市惠城区凌樵亮先生家藏2004年整编本,第177-178页。
    3赖铁龙主编:《紫金文史·姓氏篇》第16辑,第106-107页。
    4[明]郑维新:《惠大记》卷1《迹考上》,第66册第557页。
    1嘉靖《海丰县志》上卷《舆地志·物产》,第118-119页。
    2谢重光:《客家形成发展史纲》,第224-249页。
    3[明]杨起元:《榻復所先生家藏文集》卷2《赠朋麓留邑侯入觐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齐鲁书社1997年版,集部第167册211-212页。
    1[明]吴道南:《吴文恪公文集》卷17《墓志铭·明吏部右侍郎杨复所先生墓志铭》,四库禁燬书丛刊本,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集部第31册545页。下引该书同此版本,不再另注。
    2根据崇祯《惠州府志》卷7《都里志》的记载,博罗县仙福乡,下有泊头村。在万历《惠州府志》卷1《舆图》的标识中,仙福乡位于博罗西南隅,紧邻东莞、增城二县交界处。
    1万历《惠州府志》卷2《郡事纪》,第51页。
    2崇祯《博罗县志》卷1《地纪·疆域》,第24页。
    1刘志伟:《明代广东地区的“盗乱”与里甲制度》,载于《中山大学史学集刊》第3辑,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崇祯《博罗县志》卷1《地纪·疆域》,第24页。
    1[明]何三畏:《云间志略》卷19《宋大参逊巷公传》,明代传记丛刊本,台湾明文书局1991年版,第147册134页。
    2[明]韩日缵:《韩文恪公文集》卷15《温公生祠碑》,四库禁燬书丛刊补编本,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第70册347页。下引该书同此版本,不再另注。
    3嘉靖《广东通志》卷20《民物志一·风俗》,第507页。
    1崇祯《惠州府志》卷7《都里志》,第435页。
    2在笔者对以上语音、词汇进行对比的过程中,几位师友作为发音人提供了悉心的指导和热忱的帮助,他们分别是:颜广文,男,南海人,57岁,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毕少娟,女,广州人,30岁,广州市花都区冯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师。以上二人,世说粤语。杨玲,女,梅县人,33岁,佛山市第四中学历史教师;肖宙锋,男,兴宁人,30岁,广州增城市中新镇政府公务员;廖苑梅,女,兴宁人,29岁,梅州兴宁市兴民中学历史教师。以上三人,世说客语。
    1详请参见乾隆《归善县志》卷7《公署志》,台湾成文出版社1967年版,第78页。值得指出的是,自隋初立县,迄明代后期,归善县治在东江、西枝江交汇地区范围内,有过多次变动:隋、唐与循州同城,位于两江交汇处西岸;南汉时期,迁于其南岸;至宋,则迁至东岸的白鹤峰阳;及至元末,复迁西岸,与惠州同城;明万历初年以后,又由惠州城迁出,至于白鹤峰下安基。
    2[明]叶春及:《石洞集》卷10《志论一》,文津阁四库全书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430册22页。下引该书同此版本,不再另注。
    1[清]张廷玉等:《明史》卷77《食货志一·户口》,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878页。下引该书同此版本,不再另注。
    1葛剑雄主编,曹树基著:《中国人口史》第4卷,第231页。
    2嘉靖丙辰《惠州府志》卷5《地理志》。
    3另外一种基层组织层级系列是“县一乡(都)一村”,是基层社会既有的社区组织系统。在这一系统中,乡社村落是以自然聚落为基础的地域单位。参见刘志伟:《在国家与社会之间:明清广东里甲赋役制度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9页。下引该书同此版本,不再另注。
    4《明实录·太祖实录》卷135《洪武十四年正月丙辰》,第2143页。
    5葛剑雄主编,曹树基著:《中国人口史》第4卷,第55-56页。
    1紫金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紫金县志》,第49页。
    2今惠城区包括了一部分明代原属博罗县的地区,深圳市则包括一部分原属归善县的地区。由于没有必要也不可能精确地计算出这两个地区所占的面积,故而以一增一减的关系,权将二地相抵,以今惠城区、惠阳区的面积之和,作为明时归善县西部、南部,以及惠州城一带的面积。根据今编《惠州市志》的记载,今惠城、惠阳二区面积分别为419和2178平方公里,则明代归善县上述地区的面积约为2597平方公里。参见惠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惠州市志》,第4760-4770页。
    1谢重光:《客家形成发展史纲》,第208页。
    2嘉靖壬寅《惠州府志》卷4《沟洫志》,第59-61页。
    1嘉靖《广东通志初稿》卷30《铁冶》,第513-514页。
    2崇祯《惠州府志》卷7《都里志》,广东历代方志集成本,岭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第425-431页。下引该书同此版本,不再另注。
    1紫金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紫金县志》,第773页。
    2惠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惠州市志》,第4043-4044页。
    3广东省博物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广东出土五代至清文物》,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1989年印行本,第104页。
    4曾广亿、宋良璧:《广东陶瓷的历史》,载于《广东省博物馆建馆三十周年论文集》,第215页。
    1[明]解缙、姚广孝等:《永乐大典》卷19423《站·站赤八》,第7252页。
    2嘉靖《广东通志》卷17《舆地志五·津渡》,第421页。
    3嘉靖丙辰《惠州府志》卷6《建置志》。
    1嘉靖《广东通志》卷15《舆地志三·城池》,第364页。
    2嘉靖丙辰《惠州府志》卷5《地理志》。
    1康熙《归善县志》卷9《经政志》,广东历代方志集成本,岭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第107页。下引该书同此版本,不再另注。
    2李龙潜:《明清广东社会经济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20-122页。
    3崇祯《惠州府志》卷9《经政志》,第459页。
    4万历《永安县志》卷1《山川志》,广东历代方志集成本,岭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第98页。下引该书同此版本,不再另注。
    1[清]张廷玉等:《明史》卷69《选举志一》,第1675页。
    2嘉靖壬寅《惠州府志》卷7《学校志》记载:“郡庠自昔设于城东,元季兵燹”;此外,崇祯《惠州府志》卷11《学校志》在谈及此间归善县学的情形时,亦称:“元季,遭兵燹”。
    3[明]李东阳等撰,申时行等重修:《大明会典》卷78《礼部三十六·学校》,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9年版,第1240页。下引该书同此版本,不再另注。
    1《明实录·太祖实录》卷96《洪武八年正月丁亥》,第1655页。
    2《明实录·太祖实录》卷157《洪武十六年十月癸巳》,第2436页。
    3蒋祖缘:《明代广东教育事业的发展与人才蔚起》,《广东社会科学》1995年第2期。
    4[明]郑维新:《惠大记》卷2《迹考下》,第66册第628-629页。
    1[明]郭棐撰,黄国声、邓贵忠点校:《粤大记》卷6《宦绩类·性学渊源》,第144页。
    2嘉靖《广东通志初稿》卷16《学校志》,第315页。
    3根据嘉靖壬寅《惠州府志》卷8《兵防志》的记载,从惠州城中出发,“东出惠阳门,东过东新桥”,可以“达东平坊、水东街”。
    4万历《惠州府志》卷1《舆图》,第16页。
    1[明]李东阳等撰,申时行等重修:《大明会典》卷78《礼部三十六·学校》,第1250页。
    2南海、番禺二县的社学数,参见万历《广东通志》卷16《郡县志三》;曲江、保昌、海阳、高要、茂名、合浦、海康、琼山等县的社学数,分别参见是志卷27《郡县志十四》、卷32《郡县志十九》、卷40《郡县志二十七》、卷46《郡县志三十三》、卷51《郡县志三十八》、卷53《郡县志四十》、卷55《郡县志四十二》和卷58《郡县志四十五》。
    3李绪柏:《明清广东的社学》,《学术研究》2001年第3期。
    4明制,凡应试科举者,必须取得国子监生或府、州、县学生员的资格,故而惠州府学和归善县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为归善县的科举事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事实上,这种支持部分地或间接地还来自社学。根据《大明会典》卷78《礼部三十六·学校》的记述,正统元年,明廷对社学学生的出路作出规定:“其有俊秀向学者,许补儒学生员”。
    1正如我们在上一章首节所谈到的,归善县坊厢地区和外水、上下淮二都的面积约为2597平方公里,驯雉、内外管二都约为3396平方公里,古名、宽得二都约为2902平方公里,合计全县面积约为8895平方公里。按此计算,隆庆三年割出的古名、宽得二都,则占原归善县总面积的32.6%。
    2分别参见张弘道、张凝道:《皇明三元考》卷9、卷11、卷12,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齐鲁书社1996年版,史部271册第143、175、181页。
    1崇祯《惠州府志》卷17《人物传》,第600-604、613-614、643-644页。
    2陈春声:《明末东南沿海社会重建与乡绅之角色:以林大春与潮州双忠公信仰的关系为中心》,《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1南海、番禺2县的“广”“袤”描述,参见万历《广东通志》卷14《郡县志一》;其余4县的情形,分别参见是志卷39《郡县志二十六》、卷57《郡县志四十四》、卷45《郡县志三十二》、卷34《郡县志二十一》。
    1符和积:《明代海南岛人材辈出局面形成的历史原因》,《海南大学学报(社学科学版)》1986年第3期。
    2[明]王慎中:《遵岩集》卷9《两广总制军门志序》,文津阁四库全书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426册65页。
    3[清]屈大均:《广东新语·潘序》,第1页。
    4《明实录·太祖实录》卷26《吴元年十月癸丑》,第387-388页。
    1[明]李东阳等撰,申时行等重修:《大明会典》卷78《礼部三十六·学校》,第1242-1245页。
    1康熙《归善县志》卷12《祀典志》,第154-156页。
    1[清]屈大均辑:《广东文选》卷12《孤忠祠记》,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422页。
    2嘉靖丙辰《惠州府志》卷16《词翰志》。
    1[明]郑维新:《惠大记》卷2《迹考下》,第66册633页。
    2万历《广东通志》卷35《郡县志二十二》谈到濂溪书院时说:“濂溪,在西湖山之上,今为景贤祠”。由此推知,至迟在万历年间,濂溪书院很可能已不复存在。
    1万历《惠州府志》卷21《词翰志》,第341页。
    2刘伯骥:《广东书院制度沿革》,第25页。
    1[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卷11《文语·壶教》,第330页。
    1参见王叙经修辑,王叙铭钞录:《惠府归善壆下太原王氏照旧乘重修通族总谱》下卷,惠州市档案馆藏光绪钞本复印本(下引该书同此版本,不再另注)。里下,按乾隆《归善县志》卷首《舆图》所标,在惠州城南四十余里的鼓角山稍东。
    2[明]焦竑:《国朝献征录》卷26《吏部三·嘉议大夫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贞复杨公起元传》,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版,第1113页。
    3[明]吴道南:《吴文恪公文集》卷17《墓志铭·明吏部右侍郎杨复所先生墓志铭》,集部第31册546页。
    4饶宗颐:《薛中离年谱》,载于黄挺主编:《饶宗颐潮汕地方史论集》,第518-519页。
    5有关这一点,从杨起元的同僚和门生的评价中可得到印证。如东林名士邹元标,曾如是赋诗称杨氏之学云:“挺然赖夫君,研易续新编,易道通三才,谁能得其全?”。参见邹元标:《愿学集》卷1《五言古·题许给谏广易通》,文津阁四库全书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432册280页(下引该书同此版本,不再另注)。此外,吴道南亦指出:“先生学宗明德,行笃伦常,于书无所不读,最嗜性命之语。为真诠于当世之务,无所不周。最切格君为上务于贤,无所不学”。参见吴道南:《吴文恪公文集》卷17《墓志铭·明吏部右侍郎杨复所先生墓志铭》,集部第31册547页。
    6[明]邹元标:《愿学集》卷6《嘉议大夫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贞复杨公传》,第432册361页。
    7[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卷125《子部·杂家类存目二》,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076页。
    1《明实录·神宗实录》卷502《万历四十年闰十一月甲戌》,第9519页。
    2[明]王以宁:《东粤疏草》卷6《特举应谥名臣疏》,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藏1958年据明万历刻本油印本。
    3[明]韩日缵:《韩文恪公文集》卷12《杨少宰祀录序》,第70册287页。
    1[明]张萱:《西元闻见录》内编卷4《教训》,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6年版,第79页。
    1万历《广东通志》卷34《郡县志二十一》,第43册91页。
    2[清]王叙经修辑、王叙铭钞录:《惠府归善星下太原王氏照旧乘重修通族总谱》上卷。
    3[明]叶春及:《石洞集》卷16《先府君退斋先生孺人方氏迁墓志铭》,第430册65-66页。
    1嘉靖壬寅《惠州府志·前序》,第4-5页。
    2[明]杨载鸣:《惠志略·土俗》。
    1[明]张瀚:《台省疏稿》卷6《查议开设新县疏》,第478册122-123页。
    2[明]叶春及:《石洞集》卷10《志论一》,第430册22页。
    1康熙《归善县志》卷7《都里志》,第93页。
    1叶岱夫:《东江河道变迁与东江文化地理形态》,载于成晓军主编:《东江文化纵横谈:首届东江文化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96页。
    1、[西周]佚名撰,慕平译注:《尚书》,中华书局2009年版。
    2、[春秋]左丘明撰,刘利、纪凌云译注:《左传》,中华书局2007年版。
    3、[春秋]左丘明撰,尚学锋、夏德靠译注:《国语》,中华书局2007年版。
    4、[战国]吕不韦撰:《吕氏春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5、[汉]司马迁撰:《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版。
    6、[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
    7、[汉]许慎撰、[清]桂馥注:《说文解字义证》,中华书局1987年版。
    8、[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版。
    9、[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
    10、[南朝梁]沈约撰:《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11、[南朝梁]萧子显撰:《南齐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12、[南朝梁]释慧皎撰:《高僧传》,中华书局1992年版。
    13、[唐]房玄龄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14、[唐]姚思廉撰:《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
    15、[唐]姚思廉撰:《陈书》,中华书局1972年版。
    16、[唐]李延寿撰:《北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
    17、[唐]魏征、令狐德菜撰:《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
    18、[唐]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图志》,中国古代地理总志丛刊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
    19、[唐]孔颖达撰:《春秋左传正义》,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20、[唐]杜佑撰:《通典》,文津阁四库全书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21、[唐]刘恂撰,鲁迅校勘:《岭表录异》,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22、[唐]韩愈撰:《韩昌黎全集》,中国书店1991年版。
    23、[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24、[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25、[宋]李焘撰:《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1979年版。
    26、[宋]李心传撰:《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中华书局1988年版。
    27、[宋]乐史撰,王文楚等点校:《太平寰宇记》,中国古代地理总志丛刊本,中华书局2007年版。
    28、[宋]欧阳忞撰:《舆地广记》,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版。
    29、[宋]王存撰,王文楚、魏嵩山点校:《元丰九域志》,中国古代地理总志丛刊本,中华书局1984年版。
    30、[宋]王象之撰:《舆地纪胜》,中华书局1992年版。
    31、[宋]祝穆撰,祝洙增订,施和金点校:《方舆胜览》,中国古代地理总志丛刊本,中华书局2003年版。
    32、[宋]曾公亮撰:《武经总要》,文津阁四库全书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33、[宋]周去非撰:《岭外代答》,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版。
    34、[宋]庄绰撰,萧鲁阳点校:《鸡肋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
    35、[宋]余靖撰:《武溪集》,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36、[宋]苏轼撰:《苏东坡全集》,中国书店1986年版。
    37、[宋]唐庚撰:《眉山唐先生文集》,四部丛刊三编本,上海书店1986年版。
    38、[宋]郑侠撰:《西塘集》,文津阁四库全书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39、[宋]陈宓撰:《复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40、[宋]陈藻撰:《乐轩集》,文津阁四库全书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41、[宋]刘克庄撰:《后村先生大全集》,宋集珍本丛刊本,线装书局2004年版。
    42、[宋]文天祥撰:《文山先生全集》,四部丛刊初编本,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43、[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
    44、[元]大德《南海志》,广州市地方志研究所1986年排印本。
    45、[元]马端临撰:《文献通考》,文津阁四库全书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46、[元]钱宗仪撰:《南村辍耕录》,中华书局1959年版。
    47、[明]宋濂等撰:《元史》,中华书局1976年版。
    48、[明]《明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本。
    49、[明]张萱撰:《西园闻见录》,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6年版。
    50、[明]焦竑辑:《国朝献征录》,台湾学生书局1965年版。
    51、[明]何乔远撰:《名山藏》,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52、[明]李贤撰:《明一统志》,文津阁四库全书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53、[明]嘉靖《广东通志初稿》,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54、[明]嘉靖《广东通志》,广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1997年誊印本。
    55、[明]万历《广东通志》,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本,中国书店1992年版。
    56、[明]郭棐撰,黄国声、邓贵忠点校:《粤大记》,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7、[明]弘治《八闽通志》,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8、[明]郑维新撰:《惠大记》,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本,上海书店1990年版。
    59、[明]嘉靖壬寅《惠州府志》,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
    60、[明]嘉靖丙辰《惠州府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本,上海古籍书店1961年版。
    61、[明]杨载鸣撰:《惠志略》,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本,上海古籍书店1961年版。
    62、[明]万历《惠州府志》,广东历代方志集成本,岭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
    63、[明]崇祯《惠州府志》,广东历代方志集成本,岭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
    64、[明]嘉靖《海丰县志》,广东历代方志集成本,岭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
    65、[明]万历《永安县志》,广东历代方志集成本,岭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
    66、[明]崇祯《博罗县志》,广东历代方志集成本,岭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
    67、[明]崇祯《东莞县志》,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1995年版。
    68、[明]解缙、姚广孝等编:《永乐大典》,中华书局1986年版。
    69、[明]张弘道、张凝道撰:《皇明三元考》,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齐鲁书社1996年版。
    70、[明]王士性撰,吕景琳点校:《广志绎》,中华书局1981年版。
    71、[明]何三畏撰:《云间志略》,台湾明文书局1991年版。
    72、[明]邝露撰:《赤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73、[明]李东阳等撰,申时行等重修:《大明会典》,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9年版。
    74、[明]瞿九思撰:《万历武功录》,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社2002年版。
    75、[明]章潢撰:《图书编》,文津阁四库全书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76、[明]黄佐撰:《广州人物传》,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版,
    77、[明]宋濂撰:《宋学士全集》,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版。
    78、[明]陈琏撰:《琴轩集》,政协东莞市文史资料委员会2000年誊印本。
    79、[明]叶春及撰:《石洞集》,文津阁四库全书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80、[明]潘希曾撰:《竹涧集》,文津阁四库全书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81、[明]张居正撰:《张太岳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82、[明]杨起元撰:《楊復所先生家藏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齐鲁书社1997年版。
    83、[明]吴道南撰:《吴文恪公文集》,四库禁燬书丛刊本,北京出版社2000版。
    84、[明]韩日缵撰:《韩文恪公文集》,四库禁燬书丛刊补编本,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
    85、[明]王慎中撰:《遵岩集》,文津阁四库全书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86、[明]邹元标撰:《愿学集》,文津阁四库全书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87、[明]李学一撰:《文轩公集》,惠州市惠城区吴定球先生家藏,宣统二年李景仁重校、1948年张友仁钞本。
    88、[明]张瀚撰:《台省疏稿》,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89、[明]王以宁撰:《东粤疏草》,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藏1958年据明万历刻本油印本。
    90、[清]张廷玉等撰:《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
    91、[清]《钦定大清一统志》文津阁四库全书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92、[清]屈大均撰:《广东新语》,中华书局1985年版。
    93、[清]康熙《广东通志》,广东历代方志集成本,岭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94、[清]雍正《广东通志》,文津阁四库全书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95、[清]道光《广东通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96、[清]康熙《惠州府志》,广东历代方志集成本,岭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
    97、[清]光绪《惠州府志》,台湾成文出版社1966年版。
    98、[清]顺治《潮州府志》,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99、[清]康熙《新修广州府志》,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100、[清]康熙《归善县志》广东历代方志集成本,岭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
    101、[清]康熙《永安县次志》,故公珍本丛刊本,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
    102、[清]雍正《归善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本,上海书店2003年版。
    103、[清]乾隆《归善县志》,台湾成文出版社1967年版。
    104、[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中华书局1957年版。
    105、[清]《古今图书集成》,中华书局1934年据武英殿本影印本。
    106、[清]顾炎武撰:《天下郡国利病书》,四部丛刊三编本,上海书店1985年版。
    107、[清]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中国古代地理总志丛刊本,中华书局2005年版。
    108、[清]陈芳绩撰:《历代地理沿革表》,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版。
    109、[清]范端昂撰,汤志岳校注:《粤中见闻》,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110、[清]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
    111、[清]檀萃撰:《楚庭稗珠录》,香港中文大学1976年据陈君葆所藏景印本。
    112、[清]李慈铭撰:《越漫堂日记》,广陵书社2004年版。
    113、[清]叶适撰:《万石叶氏族谱》,惠州市惠城区地方志办公室藏康熙五十七年钞,民国修补本。
    114、[清]李玉琴撰:《李氏族谱》,惠州市惠城区水口镇李文皆等藏光绪二十三年钞本。
    115、[清]王叙经修辑、王叙铭钞录:《惠府归善壆下太原王氏照旧乘重修通族总谱》,惠州市档案馆藏光绪钞本复印本。
    116、[清]屈大均辑:《广东文选》,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117、[清]吴道镕原稿、张学华增补、李棪改编:《广东文征》,香港中文大学出 版部1973年版。
    1、赖际熙主编:《崇正同人系谱》,香港奇雅1925年铅印,香港崇正总会1995年重印本。
    2、刘伯骥:《广东书院制度沿革》,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
    3、徐松石:《粤江流域人民史》,中华书局1941年版。
    4、陈垣:《通鉴胡注表微》,中华书局1962年版。
    5、罗香林:《客家史料汇编》,中国学社1965年版。
    6、《畲族简史》编写组:《畲族简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80年。
    7、李达:《李达文集》,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8、陈运栋:《客家人》,台湾联亚出版社1981年版。
    9、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版。
    10、百越民族史研究会:《百越民族史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11、蒙文通:《越史丛考》,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2、黄朝中、刘耀荃主编,李默校补:《广东瑶族历史资料》,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年版。
    13、广东历史学会编:《明清广东社会经济形态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
    版。
    14、施联朱主编:《畲族研究论文集》,民族出版社1987年版。
    15、广东省惠阳地区地名委员会:《广东省惠阳地区地名志》,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87年版。
    16、谭其骧:《长水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7、邹永祥,吴定贤:《惠州文物志》,惠州市文化局、惠州市博物馆1987年编印本。
    18、陈伟明:《论宋代岭南农业经济的发展》,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87年。
    19、广东省博物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广东出土五代至清文物》,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1989年印行本。
    20、张友仁:《惠州西湖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21、广东省文化厅:《中国文物地图集·广东分册》,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89年版。
    22、广东省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建馆三十周年论文集》,紫禁城城出版社1989年版。
    23、刘若云:《惠州方言志》,广东科技出版社1990年版。
    24、白玉新等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
    25、南雄珠玑巷人南迁后裔联谊会筹委会编:《南雄珠玑巷人南迁史话》,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26、朱洪,姜永兴:《广东畲族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7、广东省今古地名词典编纂委员会:《广东省今古地名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年。
    28、刘佐泉:《“客家历史”与传统文化》,河南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29、罗香林:《客家研究导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
    30、丘权政主编:《中国客家民系研究》,中国工人出版社1992年版。
    31、李逢蕊主编:《客家纵横》,闽西客家研究会1992年印行本。
    32、蒋祖缘,方志钦:《简明广东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3、曾昭璇:《宋代珠玑巷迁民与珠江三角洲农业的开发历史地貌研究》,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系地貌研究室1993年油印本。
    34、吴永章:《瑶族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
    35、紫金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紫金县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6、李新魁:《广东的方言》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7、曾昭璇,曾宪珊:《宋代珠玑巷迁民与珠江三角洲农业发展》,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38、广东省民族研究学会、广东省民族研究所编:《广东民族研究论丛》,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9、陈智超,乔幼梅主编:《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第3卷,文津出版社1996年版。
    40、黄挺主编:《饶宗颐潮汕地方史论集》,汕头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41、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2、吴松弟:《中国移民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43、龚延明:《宋代官制辞典》,中华书局1997年版。
    44、刘志伟:《在国家与社会之间:明清广东里甲赋役制度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5、王东:《客家学导论》,台湾南天书局1998年版。
    46、司徒尚纪:《广东政区体系》,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7、杨坚:惠阳良井上扬围《杨氏族谱》,惠州市惠城区地方志办公室藏1998年刻本复印本。
    48、黄淑娉主编:《广东族群与区域文化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9、胡守为:《岭南古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0、龚伯洪:《广府文化源流》,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51、广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广东省志·地名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2、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3、骆伟主编:《广东文献综录》,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4、朱洪,李筱文:《广东畲族古籍资料汇编:图腾文化及其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5、谭棣华等编:《广东碑刻集》,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56、司徒尚纪:《岭南历史人文地理:广府、客家、福佬民系比较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7、黄挺,陈占山:《潮汕史》,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8、谢重光:《客家形成发展史纲》,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9、东莞年鉴编纂委员会:《东莞年鉴》(1997—2001),中华书局2001年版。
    60、曾昭璇,黄伟峰:《广东自然地理》,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61、李之亮:《宋两广大郡守臣易替考》,巴蜀书社2001年版。
    62、骆伟:《岭南族谱撷录》,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63、谢重光:《畲族与客家福佬关系史略》,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64、吴永章:《畲族与瑶苗比较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65、惠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惠阳县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6、惠东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惠东县志》,中华书局2003年。
    67、游彪:《宋代寺院经济史稿》,河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8、马蓉等点校:《永乐大典方志辑佚》中华书局2004年版。
    69、惠州市惠城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惠州志·艺文卷》,中华书局2004年版。
    70、练铭志,马建钊,朱洪:《广东民族关系史》,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71、柏田世系颜氏族谱理事会:《广东惠州柏田世系颜氏族谱》,惠州市惠城区凌樵亮先生家藏2004年整编本。
    72、赖铁龙主编:《紫金文史·姓氏篇》第16辑,紫金县政协文史委员会、紫金县档案局2004年印行本。
    73、葛剑雄主编:《中国人口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4、孙海、蔺新建主编:《中国考古集成·华南卷》,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75、秦大河主编:《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76、项梦冰,曹晖:《汉语方言地理学》,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
    77、费孝通:《费孝通民族研究文集新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8、郎国华:《从蛮裔到神州:宋代广东经济发展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9、李龙潜:《明清广东社会经济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80、黄志繁:《“贼”“民”之间:12—18世纪赣南地域社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81、陈伟明:《全方位与多功能:历史时期岭南交通地理的演变发展》,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2、颜广文:《古代广东史地考论》,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3、田继周:《中国历代民族史·先秦民族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84、白翠琴:《中国历代民族史·魏晋南北朝民族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85、卢勋、萧之兴、祝启元:《中国历代民族史·隋唐民族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86、杨绍猷、莫俊卿:《中国历代民族史·明代民族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87、王文光、李晓斌:《百越民族发展演变史:从越、僚到壮侗语族各民族》,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88、杨成志等:《瑶族调查报告文集》,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89、丽水学院畲族文化研究所、浙江省畲族文化研究会编:《畲族文化研究论丛》,中央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90、奉恒高主编:《瑶族通史》,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91、周大鸣、吕俊彪:《珠江流域的族群与区域文化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92、刘叔新:《东江中上游土语群研究:粤语惠河系探考》,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
    年版。
    93、徐志达、吴定球、何志成:《惠州文化教育源流》,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94、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中华书局2008年版。
    95、惠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惠州市志》,中华书局2008年版。
    96、邱立诚:《粤地考古探索》,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97、陈泽泓:《潮汕文化概说》,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98、温春来:《从“异域”到“旧疆”:宋至清贵州西北部地区的制度、开发与认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99、郭志超:《畲族文化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100、周振鹤主编:《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01、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102、金强:《宋代岭南谪宦》,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03、李权时,李明华,韩强主编:《岭南文化》,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04、成晓军主编:《东江文化纵横谈:首届东江文化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05、李龙潜、杨宝霖、陈忠烈、徐林点校:《明清广东稀见笔记七种》,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06、东莞市政协、暨南大学历史系主编:《明清珠江三角洲区域史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107、[日]白乌芳郎著,黄来钧译:《东南亚山地民族志》,云南省历史研究所东南亚研究室1980年中译本。
    108、[日]竹村卓二:《瑶族历史与文化》,广西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1986年中 译本。
    109、[日]平冈武夫、市原亨吉编,佚名译:《唐代的行政地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110、[日]冈田宏二著,赵令志、李德龙译:《中国华南民族社会史研究》,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111、[日]松本真澄著,鲁忠慧译:《中国民族政策之研究》,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112、[法]费尔南·布罗代尔著,唐家龙、曾培耿等译:《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113、[美]何炳棣著,葛剑雄译:《明初以降人口及相关问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114、[马来西亚]赖观福等编辑:《雪隆惠州会馆史》(History of The Selangor & F. T. Fui Chiu Association),雪隆惠州会馆史第118届执委会编印本。
    1、钟敬文:《惠阳輋仔山苗民的调查》,《中山大学语言研究所集刊》1926年第1集第6期。
    2、罗香林:《民族与民族的研究》,载于《中山大学文史学研究所月刊》第1卷1932年第1期。
    3、莫雅,杨豪:《广东东部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存》,《考古》1961年第12期。
    4、徐规:《畲族的名称、来源和迁徙》,《杭州大学学报》1962年第1期。
    5、曾广亿、吴定贤:《广东惠州北宋窑址清理简报》,《文物》1977年第8期。
    6、梁肇庭:《客家研究新探》,《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2年第1期。
    7、施联朱:《关于畲族来源与迁徙》,《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3年第2期。
    8、石光树:《试论苗、瑶、畲三族的渊源关系》,《贵州民族研究》1983年第2期。
    9、李松庵:《客家人的几次南迁初探》,《岭南文史》1983年第2期。
    10、李默:《明代广东瑶族的分布》,《民族研究》1983年第4期。
    11、唐森:《古广东野生象琐议:兼叙唐宋间广东的开发》,《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1期
    12、李默:《宋、元时期广东瑶族分布考略》,《民族研究》1985年第2期。
    13、林天蔚:《明代广东之“瑶乱”》,《岭南文史》1985年第2期。
    14、杨式挺:《建国以来广东新石器时代考古略述》,《学术研究》1985年第5期。
    15、张雄:《六朝以来岭南“俚”人的若干问题》,《广西民族研究》1985年第1
    期。
    16、贾敬颜:《“汉人”考》,《中国社会科学》1985年第6期。
    17、谭其骧:《浙江各地区的开发过程与省界、地区界的形成》,载于《历史地理研究》第1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18、符和积:《明代海南岛人材辈出局面形成的历史原因》,《海南大学学报(社学科学版)》1986年第3期。
    19、姚舜安:《瑶族迁徙之路的调查》,《民族研究》1988年第2期;
    20、白耀天:《“俚”论》,《广西民族研究》1990年第2期、第4期。
    21、区家发:《广东先秦社会初探》,《学术研究》1991年第1期。
    22、陈代光:《秦汉时代岭南地区城镇历史地理研究》,《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3期
    23、刘森:《宋代钱监研究》,《中国史研究》1992年第3期。
    24、王承文:《唐代罗浮山地区文化发展论略》,《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3期。
    25、邱立诚:《广东秦汉时期建筑遗址初探》,《东南文化》1993年第1期。
    26、曾昭璇:《岭南先秦诸小国考(一)》,《岭南文史》1994年第1期
    27、练铭志:《试论广东粤民的形成》,《广西民族研究》1994年第1期;
    28、黄挺:《宋至清闽粤赣间的交通及其经济联系》,《汕头大学学报》1995年第6期。
    29、蒋祖缘:《明代广东教育事业的发展与人才蔚起》,《广东社会科学》1995年第2期
    30、杨豪:《“福佬人”考略:广东汉族来源考之二》,《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
    31、杨豪:《“广府人”考略:广东汉族来源考之一》,《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
    32、陈长琦:《汉唐间岭南地区的民族融合与社会发展》,《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1996年第5期。
    33、练铭志:《试论粤东历史上的畲族和瑶族》,《民族研究》1998年第5期
    34、吴永章:《瑶族历史研究中若干重要问题新说》,《民族研究》1999年第2期。
    35、陈寅恪:《魏书司马睿传江东民族条释证及推论》,载于《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11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36、徐杰舜:《闽南福佬人的形成及人文特征:华南汉族族群研究之五》,《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
    37、吴永章:《瑶族历史研究中若干重要问题新说》,《民族研究》1999年第2期。
    38、徐杰舜:《广府人的形成及人文特征:华南汉族族群研究之四》,《广西民族研究》2000年第4期。
    39、练铭志:《试论广东汉族的形成及其与瑶、壮、畲等族的融合关系》,《民族研究》2000年第5期。
    40、周大鸣:《论族群与族群关系》,《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41、汤开建:《元明之际广东政局演变与东莞何氏家族》,《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1期。
    42、李绪柏:《明清广东的社学》,《学术研究》2001年第3期。
    43、谢重光:《福佬人论略(上)》,《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44、陈春声:《明末东南沿海社会重建与乡绅之角色:以林大春与潮州双忠公信仰的关系为中心》,《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45、练铭志:《广东明清时期黎、瑶、壮、畲等民族起义述论》,《广西民族研究》2002年第4期。
    46、高惠冰:《试论客家人南迁对明清广东经济格局形成的影响》,《岭南文史》2004年第S1期。
    47、王宏宇:《宋代惠州阜民钱监初探》,《中国钱币》2004年第4期。
    48、严忠明:《<丰湖杂记>与客家民系形成的标志问题》,《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9期。
    49、刘志伟:《从乡豪历史到士人记忆:由黄佐<自叙先世行状>看明代地方势力的转变》,《历史研究》2006年第6期。
    50、陈春声:《地域社会史研究中的族群问题:以“潮州人”与“客家人”的分 界为例》,《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51、叶岱夫:《东江河道变迁与古代惠州的城市发展》,《岭南文史》2008年第4期。
    52、周大鸣:《关于中国族群研究的若干问题》,《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53、衷海燕:《明清粤东山区的矿产开发与生态环境变迁》,《学术研究》2009年第10期。
    54、段雪玉:《乡豪、盐官与地方政治:<庐江郡何氏家记>所见元末明初的广东社会》,《盐业史研究》2010年第4期。
    55、侯小英:《东江中上游本地话形成的历史概述》,《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56、[挪威]弗里德里克·巴斯著,高崇译:《族群与边界》,《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57、[日]井上徹:《明代广东的城市与儒教化》,《传统中国研究集刊》2008年第5辑。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