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与功能:转型期中国妇联组织角色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妇女的权利就是人权”,这是各国妇女在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上喊出的响亮口号。在我国,依靠国家强有力的行政干预和政策倾斜,建立了妇女人权保障的国家机制,并将“男女平等”确立为宪法原则和基本国策,妇女人权取得了重大进步。改革开放后我国进入快速转型期,妇女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但也面临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妇女人权并未随着我国现代化的开启而同步快速前进。我国的妇女组织,应如何应对社会变化,发现和挖掘制度资源,满足妇女人权保障和发展的需要是本文思考和试图回答的问题。论文选择中国最大的妇女组织——妇联作为研究对象,试图回答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妇联应当如何适应国家和社会关系的变化进行组织变革,通过角色的调整促进其“代表和维护妇女权益,促进男女平等”的基本职能的实现,推动妇女人权的发展和进步。
     全文除导论和结语外,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以妇联的社会角色研究为主题。首先分析了妇联的历史渊源和全国妇联的历届章程,指出妇联是从中国共产党的妇女组织发展而来,和执政党有着与生俱来的联系。妇联以代表和维护妇女权益,促进男女平等作为基本职能,既是历史发展的要求也是妇联作为妇女组织的天性使然。文章继而对妇联的组织结构、性质和角色定位进行研究,指出妇联作为中国最大、最权威的妇女组织,集政治性、政府性和社会性于一身。与其多重性质相适应,它扮演着政治服务者、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者、妇女利益代表者和妇女组织的联系者等多个角色,构成一个角色丛。①长期以来党的执政地位不可避免地造成角色间的不平衡关系,政治服务功能明显突出,但是随着社会转型,妇联的其他角色功能也在增强。
     第二章重点论证在社会转型的宏观背景下,妇联组织进行角色调整的必然性。文章分析了一九七八年以来中国社会变革的特点,指出这场改革是在党和政府控制和推动下的有计划的渐进的改革,改革中国家和社会之间关系的变化为妇联的组织变迁提供了空间和可能。随着社会转型,所处国际、国内环境、角色间关系以及自身内部结构等各方面的改变,妇联出现了各种不适应的表现:社会公信力降低,参与社会管理低效,作为国家政权社会支柱的作用减弱。但是挑战同时也是机遇,社会转型的变化为妇联组织的变革提供了条件:各种角色期待日渐趋同,妇联保护和促进妇女人权的功能日益得到执政党、政府、妇女和妇女组织等角色相关人的确认和巩固,角色关系的相应变化为妇联调整角色奠定了基础。
     第三章讨论了《妇女权益保障法》的修改对妇联组织角色调整的启示。《妇女权益保障法》是我国第一部以妇女为主体,全面保护妇女合法权益的基本法,是我国人权保护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它进行了修改。《妇女权益保障法》的修改过程是妇联组织的角色丛充分运作,妇联与党、政府、妇女群众以及其他妇女组织充分互动的过程,也是角色丛中的不同角色相互博弈及利益综合的过程。通过分析这一过程,作者认为妇联角色调整应该强化利益代表者角色,正确扮演政治服务者角色,恰当扮演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角色,积极扮演妇女组织联系者的角色。必须正确处理妇联组织与党、政府职能部门、妇女群众以及其他妇女组织的关系,唯有如此妇联组织才可能实现顺利转型。
     第四章对妇联角色调整进行了制度设计。首先分析了我国妇女人权思想的渊源和妇女人权保障的特点,然后结合当前妇联的妇女维权工作,说明妇联作为中国最大的妇女组织在促进和保护妇女人权,实现男女平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最后利用制度变迁理论对妇联的角色调整进行路径设计,探讨妇联体制改革的具体途径。提出按功能对妇联进行分解,成立党内妇女工作机构来坚持和改善执政党对妇联工作的政治领导和思想领导;成立专门的政府性别平等机构,为促进性别平等提供充足的公共政策、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妇联可根据政府要求承担公共管理职能,在需要时政府可以向妇联购买服务;妇联应成为民间妇女组织联盟,组织构建伞状妇女组织网络,作为自下而上社会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妇女利益代表者,以促进妇女人权为基本使命。由于在制度变迁中存在着路径依赖性,本章还进行了成本效益分析,论证了这种变革的必然性和可行性,并对改革进度进行了设计,提出妇联组织的体制改革可以分步走:先将其政府性分离出来,在妇联之外成立专门的政府性别平等机构;再分离政治性,在党内成立妇女工作机构。最后,剥离了政府性和政治性的妇联将回归其民间社团的本色。
Women's rights are human rights, which is the slogan that echoed forth from the United Nations Fourth World Conference. In China national system on women's human rights has been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powerful administrative intervention and political preference, and the equality of men and women recognized as a constitutional principle and a fundamental state policy as well, by which women's human rights have been greatly improved. Ever since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up, women have obtained huge opportunity of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confronted with a great deal of problems. Women's human rights have not developed rapidly together with modernization as expected. The question that the author is thinking about is, as women's organizations, what should they do to adapt to the social changes, discover the system resources and fulfill the desire of women's human rights? It is the women's federation, the largest women's organization in China, which is 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How will the women's federation according to the change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ate and the society reform and adjust its social roles to realize its basic function, which is to present and safeguard women's rights and interests, and promote gender equality.
     In additional to the foreword and conclusion, this thesis includes four chapters. Chapter one studies the social roles of women's federations. It starts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historical origins of women's federations and all previous terms of Charters of All-China Women's Federation (ACWF), pointing out that women's federations originated from women's organizations inside the Communist Party (CPC), which formed a natural link with CPC. The basic function of women's federations, to present and safeguard women's rights and interests, and promote gender equality as well, is both the requirement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the nature of women's organizations. Then it continues to research the structure, characters and role localization of the women's federation, with the conclusion that as the largest and most authoritative women's organization in China, ACWF including the representative of women, the bridge and tie between CPC and government and women, the important pillar of the State power and the interface of women's organizations, which is the convergence of political, governmental and social characters. According to its multiplicity, ACWF plays multiform roles as the political server, public manager and social server, which constitute a role-set.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roles is unbalanced because of the ruling position of CPC, in which the political server role is overwhelming. But with the social transition, other roles of AWCF have been increasingly enhanced.
     Chapter two specially elaborates the necessity that ACWF adjusts its role-set at the macro context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It analyzes the social changes happened in China since 1978, pointing out that the reform is planned and gradually improved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party and the government, providing space and opportunities for the reform in ACWF. Being along with the changes taking place in the social transition, ACWF has been maladjusted with its social credibility declining, social participation less efficient, importance as the pillar of the state power weakening. However challenges are opportunities at the same time. Social changes provides conditions for ACWF's reform. The expectation of various roles in the role-set is getting similar, which means the status of ACWF to represent women has been more and more confirmed and consolidated by CPC, government, women and women's organizations. The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changes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role adjustment of ACWF.
     Chapter three discusses the enlightenment of the revision of Law of Protection of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Women (Women's Law) on ACWF's role-adjustment. Women's Law is the first basic law focusing on women and protecting women comprehensively, which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legal system of human rights. In 2005, the Standing Committee of NPC revised the law. The process of the revision is also a process that the role-set of ACWF fully operated and ACWF, CPC, government, masses of women and other women's organizations fully interacted, in which the roles of the role-set gambled and integrated. Though the analysis, the author claims that it is the basic principle that ACWF should strengthen interests representative role, insists the political server role, play appropriately the role of social manager and public server, and play the role of node of women's organizations net actively. Only when the relationship among ACWF, CPC, government, masses of women and other women's organizations well arranged, will ACWF transform successfully.
     Chapter four is about the system design of ACWF's role-adjustment. Firstly it discusses the origin of the ideology and the characters of women's human rights in China. With the work ACWF has done the article indicates its great importance and status in protecting and promoting women's human rights and realizing gender equality. Then it continues to set the routes of adjusting ACWF with the theory of institutional transformation, discusses the detailed ways of reforming ACWF, brings forward that ACWF should be divided into three independent parts,. One is the women's working unit in the CPC which will improve party's political and ideological leadership of ACWF. The second is administrative gender equality department, which provides efficient public policy, service and products to advance gender equality. ACWF will assume some of the administration responsibility according to the government's requirement to whom it can sell the service. The third is ACWF, with the fundamental mission of representing women and promoting women's human rights, becomes an umbrella organization from which other women's organizations can get support and assistance. Because path dependence exists in the institutional transformation, the author then elaborates the necessity and possibility of this reform though cost and benefits analysis. It arranges the schedule of the reform which will take two steps. The first is to remove ACWF's governmental characteristic by setting up gender equality department in the government. The second is to remove its political characteristic though establishing women's working unit in the CPC. Finally ACWF will turn into a women's NGO.
引文
①罗伯特.金.默顿:《论理论社会学》,何凡兴等译,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第57页
    ①【美】路易斯·亨金,信春鹰等译:《人权时代》,知识出版社1997年版,第1页。
    ②【法】傅立叶,转引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00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71页
    ④以我国的女人大代表为例,从1978年到1993年的15年间女人大代表的比例一直稳定在21%的比例上,直到1998年才增加了0.8个百分点,然而4年之后却比1978年还低0.8个百分点。同时,我国妇女参政与 国际社会妇女参政的距离正在拉大。我国的女人大代表国际排名从1994年的第12位下降到2005年的第42位,后退了30位。参见:李惠英《中国女性参政状况及其特点》,人民网http://theory.people.com.cn/GB/40557/68380/68381/4617050.html
    ①据全国妇联《2002年妇女法实施情况抽样调查》显示,妇女享受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等保险以及带薪休假的比例均低于男性,生育保险的全国平均覆盖率只有61%,有近一半的市县、三分之一的企业职工没有参加生育保险。
    ②全国妇联权益部信访统计数据表明:2000年以来,全国妇联系统受理农村妇女不能享有土地承包、相关经济权益等信访数量连续七年上升,特别是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和土地收益增加,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受侵害的问题在31个省区市都有不同程度诉求反映。
    ③陈至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推动新时期我国妇女运动的创新发展》,2009年4月8日,中国妇女网:http://www.women.org.cn/allnews/29/51.html
    ①《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第9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第544页
    ② David Harrison:The sociology of modernization and Development, Academic Division of Unwin Hyman Ltd.1988, P56
    ②蔡明哲:《社会发展理论-人性与乡村发展取向》,台湾巨流图书公司1987年版,第66、189页
    ③北京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北京市社会学学会:《社会学百年》,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80页
    ④陆学艺、景天魁:《转型中的中国社会》,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页
    ⑤笔者认为,如果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社会转型,一切社会形态的飞跃都可以看作是一种社会转型,如从 原始社会到农业社会、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从工业社会到知识社会实际上都是一种社会转型,都有一个转型期。但本文对社会转型的理解和分析主要从狭义的角度进行。
    ①鲍宗豪:《当代社会发展导论》,1999年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360页
    ②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出版社,1989年版,第86页
    ①彼特·布劳:《不平等和异质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13页
    ②林理玲:《论我国社会转型期利益群体的分化与整合》,《现代哲学》,1998年第2期
    ③王思斌:《社会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3页
    ④戴维·波谱诺:《社会学(第十版)》,李强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7页
    ⑤罗伯特.金.默顿:《论理论社会学》,何凡兴等译,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第57页
    ①罗伯特.金.默顿:《论理论社会学》,何凡兴等译,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第57页
    ②罗伯特.金.默顿,《论理论社会学》,何凡兴等译,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第60页
    ③刘静:《试析妇联组织的特性》,《妇女研究论从》1992年创刊号,第59-62页;包雷:《试论工青妇组织在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地位和作用》,《妇女研究论从》1992年第4期,第34-38页;仪缨:《不同的声音——一次别开生面的“中国妇女组织研讨会”》, 《妇女研究论从》,1999年第3期, 第50-53页:金一虹:《妇联组织: 挑战与未来》,《妇女研究论从》,2000年第2期,第28-33页;刘伯红《中国妇女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浙江学刊》2000年第4期,第109-114页;仉乃华:《非政府组织话语及其对中国妇女组织的影响》,《妇女研究论从》2000年第5期, 第26-31页;雷水贤:《双重角色对妇联履行职能的影响》,《妇女研究论丛》,2002年第6期,第11-13页;肖扬:《对妇联组织变革动因及其途径的探讨》,《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第7期,第39-45页等。
    ④雷水贤:《双重角色对妇联履行职能的影响》,《妇女研究论丛》,2002年第6期,第11-13页
    ⑤李静之:《论党的领导、政府支持和妇女解放的关系—兼论妇联和国家的关系》,《中国妇女组织发展的理 论与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346页
    ①雷水贤:《双重角色对妇联履行职能的影响》,《妇女研究论丛》,2002年第6期,第12页
    ②肖扬:《对妇联组织变革动因及其途径的探讨》,《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第7期,第39-45页
    ③李静之:《论党的领导、政府支持和妇女解放的关系—兼论妇联和国家的关系》,《中国妇女组织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347页
    ④戴维·波谱诺,《社会学(第十版)》,李强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8页
    ①丁娟:《关于我国现阶段妇联组织能力建设的思考》,《妇女研究论丛》,2005年第6期,第62页
    ②黄晴宜:《在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国妇运,2005年第12期,第2页
    ③肖扬:《对妇联组织变革动因及其途径的探讨》,《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第7期,第39页
    ④《妇联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独特作用——顾秀莲在安徽省妇联视察工作并与部分同志座谈》,《中国妇女报》,2004年4月9日第1版
    ⑤金一虹:《妇联组织:挑战与未来》,《妇女研究论丛》,2000年第2期,第28页
    ①徐家良:《全国妇联体制创新的趋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探索》,中国妇女出版社,2004年版,第263页
    ①罗伯特.金.默顿:《论理论社会学》,何凡兴等译,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第55页
    ②罗伯特.金.默顿:《论理论社会学》,何凡兴等译,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第56页
    ①罗伯特.金.默顿:《论理论社会学》,何凡兴等译,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第57页
    ②罗伯特.K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唐少杰等译,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568-569页
    ③罗伯特.K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唐少杰等译,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580页
    ①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16页
    ②【美】沃尔德:《共产党社会的新传统主义:中国工业中的工作环境和权力结构》,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31页
    ③ Pillippe C.Schimitter, Still a Century of Corporatism. Trends toward Corporatist Intermediation. Beverly Hills:Sage,1979.P13-15
    ④李允杰:《台湾妇联政策的政治经济分析》,商鼎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19页
    ①【美】沃尔德:《共产党社会的新传统主义:中国工业中的工作环境和权力结构》,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
    ②【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9页年版,第24页
    ③查尔斯·泰勒:《市民社会的模式》,载于邓正来、(英)J.C亚历山大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④主要的文章有邓正来、景跃进:《建构中国的市民社会》(创刊号);夏维中:《市民社会中国近期难回的梦》(总第5期,176—182页);萧功秦:《市民社会与中国现代化的三重障碍》(总第5期,183—188)等
    ①陈明明:《比较现代化·市民社会·新制度主义》,《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4期,第26页
    ②邓正来、(英)J.C亚历山大:《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9页
    ③邓正来、(英)J.C亚历山大:《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420-443页
    ④ Pillippe C.Schimitter, Still a Century of Corporatism. Trends toward Corporatist Intermediation. Beverly Hills:Sage,1979.P13-15
    ⑤ Pillippe C.Schimitter, Still a Century of Corporatism. Trends toward Corporatist Intermediation. Beverly Hills:Sage,1979.P20-21.
    ①张静:《法团主义—及其与多元主义的主要分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康晓光:《权力的转移——转型时期中国权力格局的变迁》,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严文京:《调整国家与社会的第三种模式一一试论组合主义》,《政治学研究》1999年第2期
    ②谢岳:《组织结构的制度化重建:开放社会的政治整合》,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第42页
    ①罗伯特.金.默顿:《论理论社会学》,何凡兴等译,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第54-69页
    ①戴维·波谱诺,《社会学(第十版)》,李强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1页
    ①罗伯特.金.默顿:《论理论社会学》,何凡兴等译,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第57页
    ①瞿同祖:《中国封建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②于显洋:《组织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页
    ①《“一大”前后》(二),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81页。
    ②全国妇联妇女运动历史研究室编:《中国妇女运动历史资料》(1921-1927),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1页
    ③本节中有关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的资料,如无特别说明,均来自人民网的《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数据库》。网址: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64555/4428223.html
    ①资料来源:中国妇女网http://www.women.org.cn/allnews/110301/38.html
    ②《六大以来》下册,参见http://www.women.org.cn/allnews/110301/45.html
    ③邓颖超:《邓颖超文集》,中国妇女出版社,2000年版。转引自http://cpc.people.com.cn/GB/69112/86369/87105/87208/5952447.html
    ①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妇女运动史,春秋出版社,1989年版,第21页.
    ②蒋永萍:《中国提高妇女地位的国家机制》。人民网:http://theory.people.com.cn/GB/40557/68380/68383/4622904.html
    ①李静之:《试论党的领导、政府支持和妇女解放的关系》,《妇女研究论丛》,2000年第2期,第7页
    ②王思斌:《社会学教程(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22页
    ③亨廷顿:《变动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96年,第14页
    ①周雪光:《西方社会学关于中国组织与制度变迁研究状况述评》,《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4期,第29页
    ②中国妇女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中国妇女运动当前任务的决议》,中国妇女网:http://www.women.org.cn/zhongyaowenxian/fudaihuiwenjian/diljie/diljiejueyi.htm
    ③中国妇女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今后全国妇女运动的决议》,中国妇女网:http://www.women.org.cn/zhongyaowenxian/fudaihuiwenjian/di2jie/di2jiejueyi.htm
    ①中国妇女网:http://www.women.org.cn/zhongyaowenxian/fudaihuiwenjian/di4jie/zhangcheng.htm
    ②胡耀邦:《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1/20/content_696971.htm
    ①全国妇联办公厅:《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四十年(1949年—1989年)》,中国妇女出版社,1991年版,第266-267页
    ②中国妇女网:http://www.women.org.cn/zhongyaowenxian/fudaihuiwenjian/di5jie/zhangcheng.htm
    ③中国妇女网:http://www.women.org.cn/zhongyaowenxian/fudaihuiwenjian/di5jie/zhangcheng.htm
    ④中国妇女网:http://www.women.org.cn/zhongyaowenxian/fudaihuiwenjian/di5jie/zhangcheng.htm
    ⑤中国妇女网:http://www.women.org.cn/zhongyaowenxian/fudaihuiwenjian
    ①李剑锋.《组织行为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7页
    ②参见《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善党对工会、共青团、妇联工作领导的通知》(中发1989(12)号文件)
    ③金一虹:《妇联组织:挑战与未来》,《妇女研究论丛》,2000年第2期,第29页
    ①莱斯特.M.萨拉蒙著,贾西津、魏玉译:《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视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②肖扬:《对妇联组织变革动因及其途径的探讨》,《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第7期,第43页
    ③民政部:《关于对部分团体免于社团登记有关问题的通知》(民发[2000]256号)
    ①肖扬:《对妇联组织变革动因及其途径的探讨》,《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第7期,第43页
    ②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章程:http://www.women/quaguofulian/zhang cheng./htm
    ①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加快我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改革的研究报告》,《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2期,第10页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07年10月15日,第1版
    ②《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章程》,中国妇女网:http://www.women.org.cn/quanguofulian/zhangcheng.htm#7
    ③黄晴宜:《在全国妇联团体会员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6年11月21日,中国妇女网:www.women.org.cn/allnews/1402/52.html
    ①虞宝竹:《要成为“枢纽型”的社会组织北京妇联新提法引人关注》,中华新闻报:http://www.cjas.com.cn/n6642c32.aspx,2009年2月1日发布
    ②红枫妇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北京市妇联将作妇女NGO主管单位—红枫理事长王行娟出席“首都妇女组织参与社会建设新春座谈会”》,http://www.maple.org.cn/tabid/62/ArticleID/1097/Defaultaspx,2009年1月24日发布
    ③雷水贤:《双重角色对妇联履行职能的影响》,《妇女研究论丛》,2002年第6期,第11页
    ①刘祖云:《社会转型:一种特定的社会发展过程》,《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6卷第6期,第32页
    ①包心鉴:《论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发展》,《政治学研究》,1996年第1期,第62页
    ②陆学艺:《2000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374页
    ③阎志刚:《社会转型与转型中的社会问题》,《广东社会科学》,1996年第4期,第46页
    ④祝福恩、董玉梅:《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哲学特点及正确走向》,《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第5期,第37页
    ①蔡拓:《可持续发展的历史向度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文史哲》,2000年5月,第33页
    ①赵仕品:《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念的变革和引导》,《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21卷第2期
    ①朱力:《中国社会转型临近关节点》,《南京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第28页
    ②亨廷顿著:《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北京:三联出版社,1989年版,第86页
    ①彼特·布劳:《不平等和异质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13页
    ②林理玲:《论我国社会转型期利益群体的分化与整合》,《现代哲学》,1998年第2期,第13页
    ③陈键民、丘海雄:《社团、社会资本和政经发展》,《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4期,第31页
    ④孙立平:《“关系”、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5期,第42页
    ①孙立平:《现代化与社会转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5-187页
    ② William Kornhauser, The Politics of Mass Society, Glencoe, Ⅲ.:The Free Press,1959;以及 Carl J. Friedrich, 1954, "The Unique Character of Totalitarian Society", in Carl J. Friedrich(ed.), Totalitarianism,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②孙立平:《“关系”、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5期,第43页
    ④参见:Andrew G Walder, Communist Neo-traditionalism:Work and Authority in Chinese Industry, Berk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6.和 Jean Oi,State and Peasant in Contemporary China: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Village Governmen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9.
    ①参见Andrew G Walder:Communist Neo-traditionalism:Work and Authority in Chinese Industry, Berk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6.
    ②孙立平:《现代化与社会转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6页
    ①李景鹏:《当代中国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与政治发展》,《天津社会科学》,1994年第3期,第32页
    ①孙立平:《关注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社会的新变化》,》社会科学论坛》,2004年第1期,第40页
    ②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中国:人类发展报告》,1997年,47页
    ③《中国市场经济报》,1995年7月26日,第8版
    ①康晓光:《权力的转移—转性时期中国权力格局的变迁》,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②林尚立:《领导与执政:党、国家与社会关系转型的政治学分析),(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1年第6期,第39页
    ③王沪宁:《新的政治功能:体制供给和秩序供给》,《上海社会科学学术季刊》,1994年2期,第31页
    ①王沪宁:《新权力结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治要求》,《中国政治体制改革问题报告》载刘智峰编,中国
    电影出版社1999年版,第62页
    ② Sanmuel.N. Ensteinstadt, Mordernization:Protest and change. Engliwood Pliffs:Prcntice Hall,1966
    ③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2003年版,江苏人民出版社,第276页
    ④林尚立:《领导与执政:党、国家与社会关系转型的政治学分析》,《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1年第6期,第38页
    ⑤《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7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01页
    ②查尔斯·泰勒:《市民社会的模式》,载于邓正来、(英)J.C亚历山大编:《国家与市民社会—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6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62页
    ②李景鹏:《当代中国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与政治发展》,《天津社会科学》,1994年第3期,第33页
    ③张宇:《过渡之路: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政治经济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4—106页.
    ④孙立平,对市场转型实践过程的分析,周晓虹主编《中国社会与中国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文献部版社,2004年5月,第99页
    ⑤林毅夫等:《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三联书店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①康晓光:《中国:改革时代的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当代中国研究》2001年第3期,总第78期
    ②谢庆奎:《中国政府体制分析》,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版,第78-79页
    ①张莉,风笑天:《转型时期我国第三部门的兴起及其社会功能》,《社会科学》,2000年第9期,第8页
    ②李惠斌、杨雪冬:《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51页
    ①金一虹:《妇联组织:挑战与未来》,《妇女研究论丛》,2000年第2期,第49-51页
    ①肖扬:《对妇联组织变革动因及其途径的探讨》,《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第4期,第39-45页
    ①周长鲜:《扩大妇女有序参与人大》,人大研究学术期刊网,http://www.rdyj.com.cn/2008/rdqk-01-09.html
    ①王小波:《试析中国女性群体的分化与分层》,《妇女研究论丛》,2005年第5期,第73页
    ②国家统计局:《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报告》,《妇女研究论丛》2001年第5期,第23页
    ③王小波:《试析中国女性群体的分化与分层》,《妇女研究论丛》,2005年第5期,第74页
    ①仪缨:《不同的声音——一次别开生面的“中国妇女组织研讨会”》,《妇女研究论丛》,1999年第3期,第52页
    ①蒋美华:《社会转型期的妇女社会工作》,《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第5期
    ①数据来源:全国妇联组织部
    ②全国妇联、国家统计局:《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报告》,2001年
    ③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协调组:《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情况抽样调查报告,2002年
    ①胡锦涛:《在纪念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10周年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国政府新闻网:http://gov.people.com.cn/GB/46728/51992/52201/3654624.html
    ①丁娟:《关于我国现阶段妇联组织能力建设的思考》,《妇女研究论丛》,2005年第6期,第62页
    ②黄晴宜:《在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国妇运,2005年第12期,第2页
    ③肖扬:《对妇联组织变革动因及其途径的探讨》,《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第7期,第39页
    ④《妇联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独特作用——顾秀莲在安徽省妇联视察工作并与部分同志座谈》,《中国妇女报》,2004年4月9日第1版
    ⑤金一虹:《妇联组织:挑战与未来》,《妇女研究论丛》,2000年第2期,第28页
    ①徐家良:《全国妇联体制创新的趋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探索》,中国妇女出版社,2004年版,第263页
    ①徐宇珊: 《浅析妇联与其他妇女组织的关系》, 《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第2期,第47页
    ①肖扬:《对妇联组织变革动因及其途径的探讨》,《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第7期,第39页
    ①肖扬:《对妇联组织变革动因及其途径的探讨》,《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第7期,第44页
    ①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妇女的状况》,1994年6月。http://news.xinhuanet.com/zhengfu/2002-11/15/content_630927.htm
    ②董云虎、张世平主编:中国的妇女人权,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①葛彬:中国妇女人权的历史与现状,岭南学刊,2000年第5期
    ①如无特别注释,本小节中所设计的数据均来源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2005年8月
    ①黄晴宜:《在全国妇联维权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4年12月23日,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8198/42175/42176/3075431.html
    ②莫文秀:《在全国妇联“零家庭暴力示范社区”经验交流会的讲话》,《中国妇运》,2006年第3期,第3页
    ③胡锦涛:《在纪念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十周年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国妇女报》,2005年8月29日,第1版
    ①参见戴维·波谱诺,《社会学(第十版)》,李强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6-97页
    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善党对工会、共青团、妇联工作领导的通知》(中发1989(12)号文件),人民网:www.people.com.cn/GB/34948/34963/2635168.html
    ②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07年10月15日,第1版
    ③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http://www.nwccw.gov.cn/html/09/n-121209.html
    ①邓颖超:《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和发挥妇女群众的力量》,《蔡畅、邓颖超、康克清妇女解放问题文选》,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89页
    ①黄晴宜:《在全国妇联维权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国妇女》,2005年第1期,第3页
    ①新华网:《妇女法律素质和法律需求调查结果公布》,2005年3月8日,http://news.xinhuanet.com/focus/2005-03/08/content_2666887.htm
    ②顾秀莲:《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妇联维权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在全国省区市妇联主席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国妇运》,2002年8月,第1页
    ③参见蒋月娥:《在全国妇联改革开放3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2008年12月22日,http://www.women.org.cn/zhuanti/1.html
    ①黄晴宜:《在全国妇联维权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国妇女》,2005年第1期,第3页
    ①参见蒋月娥::《在全国妇联改革开放3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2008年12月22日,http://www.women.org.cn/zhuanti/1.html
    ①刘伯红:《韩国提高妇女地位机制的建立与发展》,《妇女研究论丛》,2006第2期,第37页
    ①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商务出版社,2000年版,第398页
    ②林卡、唐琳:《妇女与社会政策——论妇女地位在北欧国家的变迁》,《妇女研究论丛》,2006年第2期,第41页
    ①杨龙:《路径依赖理论的政治学意义》,《宁波党校学报》,2002年第4期,第38页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07年10月15日,第1版
    ①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美]R.科斯、A.阿尔钦、D.诺斯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版,第312页。
    1.[美]路易斯·亨金,信春鹰等译:《人权时代》知识出版社1997年版
    2.蔡明哲:《社会发展理论——人性与乡村发展取向》,台湾巨流图书公司,1987年版
    3.北京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北京市社会学学会:《社会学百年》,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4.陆学艺、景天魁:《转型中的中国社会》,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5.鲍宗豪:《当代社会发展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出版社,1989年版
    7.彼特·布劳:《不平等和异质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8.王思斌编:《社会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刘祖云:《中国社会发展三论:转型.分化.和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10.刘祖云编:《社会转型解读》,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美】戴维·波谱诺:《社会学(第十版)》,李强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2.[美】罗伯特.金.默顿:《论理论社会学》,何凡兴等译,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
    13.[美]罗伯特.K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唐少杰等译,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
    14.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5.[美]沃尔德:《共产党社会的新传统主义:中国工业中的工作环境和权力结构》,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31页
    16.李允杰:《台湾妇联政策的政治经济分析》,商鼎文化出版社,1999年增订版
    17.[美】沃尔德:《共产党社会的新传统主义:中国工业中的工作环境和权力结构》,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8.邓正来、(英)J.C亚历山大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 径》,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19.张静:《法团主义—及其与多元主义的主要分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20.康晓光:《权力的转移—转性时期中国权力格局的变迁》,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1.徐显明:《国际人权法》,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杨成铭:《人权法学》,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
    22.徐显明:《国际人权法》,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23.张晓玲:《妇女与人权》,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24.李明舜等:《妇女人权的理论和实践》,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5.日本独立行政法人国立女性教育会馆编著,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译:《日本的男性与女性——男女平等统计》,2007版
    26.董云虎、张世平主编:《中国的妇女人权》,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7.孟宪范编:《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妇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8.谭琳、姜秀花编:《中国妇女组织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29.谭琳、姜秀花编:《社会性别平等与法律研究和对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30.瞿同祖:《中国封建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1.于显洋:《组织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2.全国妇联妇女运动历史研究室编:《中国妇女运动历史资料》(1921-1927),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33.王思斌:《社会学教程(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4.亨廷顿:《变动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96年
    35.陆学艺:《2000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36.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2003年版,江苏人民出版社
    37.李剑锋.《组织行为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8.[美]科斯、诺思等著,刘刚等编:《制度、契约与组织——从新制度经济学 角度的透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39.[德]柯武钢、史漫飞著,韩朝华译:《制度经济学》,商务出版社,2000版
    40.莱斯特.M.萨拉蒙著,贾西津、魏玉译:《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视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41.陆学艺:《2000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42.彼特·布劳:《不平等和异质性》,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43.孙立平:《现代化与社会转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4.康晓光:《权力的转移—转性时期中国权力格局的变迁》,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5.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2003年版,江苏人民出版社
    46.林毅夫等:《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47.谢庆奎:《中国政府体制分析》,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版
    48.李惠斌、杨雪冬:《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49.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M].——北京:商务出版社,2000年版
    50.丽贝卡·J·库克:《妇女的人权:国家和国际的视角》,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51.白桂梅编:《法治视野下的人权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2.万鄂湘、郭克强:《国际人权法》,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53.沈宗灵、黄楠森:《西方人权学说》,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54.刘复之编:《人权大辞典》,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55.宋惠昌:《现代人权论》,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56.富学哲:《从国际法看人权》,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57.李铁成著:《联合国五十年》,中国书籍出版社,1995年版
    58.[美]史蒂芬·霍尔姆斯,凯斯·R·桑斯坦,《权利的成本——为什么自由依赖于税》,毕竞悦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9.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当代中国妇女地位抽样调查资料》,万国学术出版社,1994年版
    60.程荣等编:《妇女权益的法律保护》,人民法院出版社,1998年版
    61.顾秀莲编:《妇女权益保障法学习读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62.宋惠昌:《现代人权论》,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63.李龙、万鄂湘:《人权理论与国际人权》,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64.王名、刘国翰,何建宇,《中国社团改革一从政府选择到社会选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65.格德门德尔·阿尔弗雷德松,阿斯布佐恩·艾:《世界人权宣言:努力实现的共同标准》(中译本),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66.陈振明,陈炳辉:《政治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67.谭琳,刘伯红:《中国妇女研究十年(1995—2005):回应<北京行动纲领>》,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68.[美]布莱克:《社会学视野中的司法》,郭星华等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69.[美]布莱克:《法律的运作行为》,唐越,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版
    70.[美]罗伯特·普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王列等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71.[美]弗朗西斯·福山:《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彭志华译,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
    72.李惠斌、杨雪东主编:《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73.陈桂明:《程序理念与程序规则》,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
    74.应克复:《西方民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75.袁方编:《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76.冯象:《政法笔记》,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77.卜长莉:《社会资本与社会和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78.王名、刘国翰、何建宇:《中国社团改革——从政府选择到社会选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79.王名:《中国民间组织30年——走向公民社会(1978-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80. Georgina. A, Changing the Discourse:A Guide to Women and Human Rights, London Press,1993
    81. Catharine A Mackinnon, Feminism Unmodified:Discourse on Life and Law,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1987
    82. Aliee H Cook, ValR Lorwin, and Arlene Kaplan Daniels, The Most Difficult Revolution-Women and Trade Unions, Cornbell University Press,1992
    83. Brown, Clair and Peehman, Joseph Ed. Gellder in the work place,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Washington D. C.1987
    84. Pillippe C. Schimitter, Still a Century of Corporatism. Trends toward Corporatist Intermediation. Beverly Hills:Sage,1979
    1.林理玲:《论我国社会转型期利益群体的分化与整合》,《现代哲学》,1998年第2期
    2.刘静:《试析妇联组织的特性》,《妇女研究论从》1992年创刊号
    3.包雷:《试论工青妇组织在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地位和作用》,《妇女研究论从》,1992年第4期
    4.仪缨:《不同的声音——一次别开生面的“中国妇女组织研讨会”》,《妇女研究论从》,1999年第3期
    5.金一虹:《妇联组织: 挑战与未来》,《妇女研究论从》,2000年第2期
    6.刘伯红:《中国妇女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浙江学刊》2000年第4期
    7.仉乃华:《非政府组织话语及其对中国妇女组织的影响》,《妇女研究论从))2000年第5期
    8.雷水贤:《双重角色对妇联履行职能的影响》,《妇女研究论丛》,2002年第6期
    9.肖扬:《对妇联组织变革动因及其途径的探讨》,《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第7期
    10.丁娟:《关于我国现阶段妇联组织能力建设的思考》,《妇女研究论丛》,2005年第6期
    11.黄晴宜:《在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国妇运》,2006年第1期
    12.顾秀莲:《妇联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独特作用——在安徽省妇联视察工作并与部分同志座谈》,《中国妇女报》,2004年4月9日,第1版
    13.金一虹:《妇联组织:挑战与未来》,《妇女研究论丛》,2000年第2期,第28页
    14.陈明明:《比较现代化·市民社会·新制度主义》,《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4期
    15.严文京:《调整国家与社会的第三种模式一一试论组合主义》,《政治学研究》1999年第2期。
    16.谢岳:《组织结构的制度化重建:开放社会的政治整合》,《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17.李静之:《试论党的领导、政府支持和妇女解放的关系》,《妇女研究论丛》,2000年第2期
    18.周雪光:《西方社会学关于中国组织与制度变迁研究状况述评》,《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4期
    19.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加快我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改革的研究报告》,《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2期
    20.张利英,《承认妇女人权是社会的进步——访中共中央党校人权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权研究会常务事董云虎教授》,《中国妇运》,1995年第2期邹晓红:《妇女人权的概念及其历史演变》,《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21.孙萌:《从妇女人权的特性看男女平等的法律定位》,《东岳论坛》,2006年第27卷,第4期
    22.周弘:《从国际比较看妇女人权的具体化》,《国外社会科学》,1995年第8期
    23.葛彬:《中国妇女人权的历史与现状》,《岭南学刊》,2000年第五期
    24.莫文秀:《在全国妇联“零家庭暴力示范社区”经验交流会的讲话》,《中国妇运》,2006年第3期
    25.胡锦涛:《在纪念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十周年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国妇女报》,2005年8月29日第1版
    26.顾秀莲:《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妇联维权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在全国省区市妇联主席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国妇运》,2002年8月
    27.刘祖云:《社会转型:一种特定的社会发展过程》,《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6卷第6期
    28.包心鉴:《论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发展》,《政治学研究》,1996年第1期
    29.阎志刚:《社会转型与转型中的社会问题》,《广东社会科学》,1996年第4期
    30.祝福恩、董玉梅:《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哲学特点及正确走向》,《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第5期
    31.蔡拓:《可持续发展的历史向度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文史哲》,2000年第5期
    32.赵仕品:《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念的变革和引导》,《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21卷第2期
    33.朱力:《中国社会转型临近关节点》,《南京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
    34.陈键民、丘海雄:《社团、社会资本和政经发展》,《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4期
    35.刘祖云, 《社会转型与社会分层:20世纪末中国社会的阶层分化》,载《新华文摘》,1999年第11期
    36.刘祖云, 《社会转型与社会分层:再论当代中国社会的阶层分化》,载《武汉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37.刘祖云等, 《再论社会分层的依据》,载《学术论坛》,2005年第5期
    38.于显洋, 《城市社区管理与自治组织的发展》,载《浙江学刊》,2002年第2期
    39.韩震,《公共社团主义的兴起及其理论》,载《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2期
    40.胡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政府与民间关系的调整》,载《福建学刊》,1996年第3期
    41.孙立平:《“关系”、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5期。
    42.李景鹏:《当代中国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于政治发展》,《天津社会科学》,1994年3月
    43.林尚立:《领导与执政:党、国家与社会关系转型的政治学分析),(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1年第6期
    44.王沪宁:《新的政治功能:体制供给和秩序供给》,《上海社会科学学术季刊》,1994年2期
    45.张莉,风笑天:《转型时期我国第三部门的兴起及其社会功能》,《社会科学》,2000年第9期
    46.王小波:《试析中国女性群体的分化与分层》,《妇女研究论丛》,2005年第5期
    47.国家统计局:《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报告》,《妇女研究论丛》,2001年第5期
    48.蒋美华:《社会转型期的妇女社会工作》,《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第5期
    49.丁娟:《关于我国现阶段妇联组织能力建设的思考》,《妇女研究论丛》,2005年第6期
    50.黄晴宜:《在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国妇运,2005年第12期
    51.杨龙:《路径依赖理论的政治学意义》,《宁波党校学报》,2002年第4期
    52.张建伟:《国家转型与治理的法律多元主义分析——中俄转轨秩序的比较法律经济学》,载《法学研究》,2005年第5期
    53.陈树强:《增权: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的新视角》,载《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5期
    54. Button Weibrod.1974, "Toward a Theory of the Voluntary Nonprofit Sector in Three-Sector Economy", in E.Phelps.ed. Altruism Morality and Economy Theory. New York:Russel Sage.
    55. Carl J. Friedrich.1954, "the Unique Character of Totalitarian Society", in Carl J. Friedrich (ed.), Totalitarianism,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56. Chan, Anita.1993, "Revolution or Corporation? Workers and Trade Unions in Post-Mao China." 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29
    57. David. A. Snow; Louis A. Zurcher, Jr.; Sheldon Ekland-Olson.1990, "Social Networks and Social Movements:A Microstructural Approach to Differential Recruitment",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45.
    58. Dirk Oegema; Bert Klandermans.1994, "Why Social Movement Sympathizers Don't Participate:Erosion and Nonconversion of Support",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59.
    59. Dieter&Gern.1993, "Dissident Groups, Personal Networks and Spontaneous Cooperation in East Germany Revolution of 1989",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58
    60.14. Granovetter, Mak.1973,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78,pp1360-1380.
    61.15. Henry B. Hansmann.1980, "The Role of Nonprofit Enterprise", Yale Law Journal,89; pp.835-901
    1.中国妇女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中国妇女运动当前任务的决议》,中国妇女网:http://www.women.org.cn/zhongyaowenxian/fudaihuiwenjian/diljie/diljiejueyi.htm
    2.人民网:《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数据库》,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64555/4428223.html
    3.中国妇女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今后全国妇女运动的决议》,中国妇女网:http://www.women.org.cn/zhongyaowenxian/fudaihuiwenjian/di2jie/di2jiejueyi.htm
    4.中国妇女网重要文献库:http://www.women.org.cn/zhongyaowenxian
    5.胡耀邦:《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1/20/content_696971.htm
    6.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章程:http://www.women/quaguofulian/zhangcheng./htm
    7.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协调组:《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情况》抽样调查报告,2005年12月1日, http://www.women.org.cn/allnews/02/81.htm
    8.中共中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妇女的状况》,1994年6月。http://news.xinhuanet.com/zhengfu/2002-11/15/content_630927.htm
    9.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人民网: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0/24/content_6938568.htm
    10.《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章程》,中国妇女网:http://www.women.org.cn/quanguofulian/zhangcheng.htm#7
    11.黄晴宜:《在全国妇联团体会员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6年11月21日,中国妇女网:www.women.org.cn/allnews/1402/52.html
    12.关于加强和改善党对工会、共青团、妇联工作领导的通知》(中发1989(12)号文件),人民网:www.people.com.cn/GB/34948/34963/2635168.html
    13.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http://www.nwccw.gov.cn/html/09/n-121209.html
    14.蒋月娥::《在全国妇联改革开放3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2008年12月22日,http://www.women.org.cn/zhuanti/1.htm
    15.新华网:《妇女法律素质和法律需求调查结果公布》,2005年3月8日,http://news.xinhuanet.com/focus/2005-03/08/content_2666887.htm
    16.蒋永萍:《中国提高妇女地位的国家机制》。人民网:http://theory.people.com.cn/GB/40557/68380/68383/4622904.html
    17.胡锦涛:《在纪念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10周年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国政府新闻网:http://gov.people.com.cn/GB/46728/51992/52201/3654624.html
    18.中国妇女网:《关于“男女公务员同龄退休问题”的讨论》,http://www.women.org.cn/zhuanti/web/index.html
    19.中国妇女网:《陈至立呼吁北京率先实行男女同龄退休》,2009年4月3日,http://www.women.org.cn/allnews/2621/9.html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