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至民国时期土默特地区藏传佛教若干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区域宗教史是宗教史研究的基础,是一个地区整体宗教史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宗教的变迁能够折射该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意识形态的演化。因而对土默特地区宗教史的研究,可以透视当地社会历史的发展历程。本文以清至民国时期土默特地区藏传佛教为研究对象,试图对土默特地区藏传佛教的寺院、喇嘛阶层、寺院经济、喇嘛印务处、蒙疆政权藏传佛教改革在土默特地区的实施及该地区社会变迁与藏传佛教衰落之间的内在联系等方面进行客观的考察,进而触摸内蒙古地区社会变迁的历史脉搏。
     本论文首次比较系统地利用了现存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档案馆涉及宗教方面的相关档案。该馆收藏的档案包括清代形成的归化城副都统衙门蒙古文档案,民国时期形成的汉文、蒙古文档案,日伪时期形成的汉文和日文档案等类别,其中清代归化城副都统衙门档案18206件,民国档案47941件(包括成纪年档案2537件)。档案的形成时间为乾隆初年至民国三十八年。笔者拍摄档案千余件,实际使用三百余件(含少量蒙古文档案、日文档案)。本文以个案研究、统计分析、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揭示土默特地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变迁与藏传佛教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
     全文由序言、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序言说明选题的目的及意义、相关研究概况、基本史料、研究方法及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正文分为五章。第一章阐述清代至民国年间土默特地区藏传佛教寺院从兴盛走向衰败的历史变迁过程。漠南蒙古宗教中心土默特地区在清前期出现了寺院兴建、修葺、扩建高潮。晚清以后,寺院佛殿僧舍日益破败,及至民国已然坍塌不堪。康熙年间,为加强管理和限制寺院势力的膨胀,设置了寺院管理专门机构--归化城喇嘛印务处。设立之初,归化城喇嘛印务处掌握归化城十五大寺院的管理大权。嘉庆以后,其权力渐被世俗政权剥弱。民国时期,寺院管理权转移至土默特旗署,喇嘛印务处有名无实。
     第二章在充分利用档案的基础上,梳理出清代至民国年间土默特地区藏传佛教僧侣阶层的数量及其变化。部分呼图克图转世系统的中断,僧侣人数的锐减等量的变化。在土默特地区藏传佛教历史演变中,世俗政权对僧侣阶层的法制化管理逐渐完善。
     第三章对寺院经济进行专题研究。清代至民国年间,寺院经济作为土默特地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当地蒙古人的社会经济生活。本文将不同时期土默特地区寺院经济的表现形式、经营方式、经济状况等进行实证分析和考证,揭示该地区寺院经济从耕地市场向房地产市场转型的过程中,藏传佛教僧侣陷入经济困境的实况。
     第四章论述蒙疆政权藏传佛教改革及其在土默特旗的实施。蒙疆政权时期,自上而下对藏传佛教进行了改革。在蒙疆政权辖区内普遍采取的措施是向喇嘛普及国民教育,强迫喇嘛学习蒙古文,培养实业技能等。在乌兰察布盟和锡林郭勒盟等牧业区,侧重于采取限制出家为僧的比例及年龄,强令未通过考核的喇嘛还俗等多种手段并用的方法,减少喇嘛人数。针对土默特地区呈现出喇嘛良莠不齐、后继乏人的状况,主要以提高喇嘛文化素质、整顿喇嘛队伍为主。
     第五章从理论角度探讨土默特地区社会变迁与藏传佛教衰落的内在联系。土默特地区藏传佛教衰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清朝嘉庆以后,清政府对藏传佛教采取疏远和限制政策,藏传佛教兴盛时期结束。农业化使山西、陕西等周边民人大量涌入,不但改变了土默特地区的行政建制,形成“蒙汉分治”的管理体制。还改变了当地的人口结构,形成汉族人口占绝对多数的蒙汉杂居局面。留在当地的蒙古人无论是其生产、生活方式,还是意识形态、风俗习惯等均已汉化,出现了蒙古人信仰的多元化趋势。晚清新政以后,随着新式教育的推广,新式学堂的设立,培养了一批受过近代教育的知识分子。报刊杂志及出版业的发展,传播了科学知识,使蒙古人传统宗教意识发生嬗变,重新审视藏传佛教,促成了蒙疆政权时期的藏传佛教改革。
     结语总结全文,并申明作者的观点、论文的创新之处及尚未解决的难点。
Regional religion history is the basic and organic constituent part of researching of religious history. Changes of religion could reflect 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s, economic, culture, education and ideology in local region. Thus people can see the social development course of Turned region through researching on regional religious history. The dissertation researches Tibetan Buddhism temples, class of Lama and temple economic, printing workshops of Lama, religious reform in Turned reg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changes and vicissitudes of Tibetan Buddhism.
     The author of dissertation took advantage of the files saved in Inner Mongolia Turned Archives systematically. The collection of the archives includes Mongolian files of Guihua City Provisional Government office (18203 pieces), Chinese and Mongolian files formed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47941 pieces). Those files were formed between period pf emperor Qianlong and 1949. The author of dissertation took pictures of more than thousand files and used three hundreds files. The author of dissertation opened out the necessity relationship between changes of social politics, economic, culture, education and Tibetan Buddhism in Tumed region.
     The whole dissertation is consisted of preface, main text and conclusion. In the preface, the author explained the intention, meanings, related researching situation, basic history materials, researching methods, emphases, difficulties and innovations of the subject.
     There are five chapters in main text. In the chapterⅠ, the author expounded the vicissitudes process of Tibetan Buddhism temples in Tumed region. As a religious centre for desert southern Mongolian region, Tibetan Buddhism temples had been built, widen, repaired in early Ching dynasty, ruined in late Ching dynasty and disappeared in republic of China in Tumed region.
     In the chapterⅡ, based on archives, the author set forth the number of Lamas and changes of Lama class from Ching dynasty to republic of China. Such as the sharp dropping of the number of Lamas, interruption of living Buddha succession system, improvement of administration system toward Lama class.
     In the chapterⅢ, the author carried through monographic studies about temple economic. As a important part of social economic, temple economic reflected the living situation of Mongols who lived in Tumed region. The author analyzed and made textual researching with styles, management models and financial situation of temple economic.
     In the chapterⅣ, the author discoursed upon the Buddhism reform and implementation of Mongolia regional regime government. Mongolia regional regime government had carried through religious reform from top to bottom with Buddhism. Such as popularizing the civil education to Lamas, teaching Mongolian to Lamas by force, training applied skills and so on. Because of the situation about different levels of Lamas, shortage of high level Lamas in Tumed region, Mongolia regional regime government had mainly improving quality of Lamas.
     In the chapterⅤ, the author discussed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changes and decline of Tibetan Buddhism in Tumed region theoretically. Declining of Tibetan Buddhism in Tumed region is was result of various factors. After Jiaqing emperor, Ching dynasty had taken the alienation and restrictive policies with Tibetan Buddhism, the period of Tibetan Buddhism flourished ended. The great deal of peasant immigrated into Tumed region under agricultural trend, changed not only the administrative system but also population structure. Mongols stay in local region began to Chinese-characterizing, either their production and living methods or ideology and customs. Promotion of modern education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new style schools trained modern-educated intellectuals after late Ching dynasty. Development of newspaper and magazine disseminated the scientific knowledge changed the Mongolian traditional religious consciousness, made Mongolian survey the Tibetan Buddhism again. It contributed to the Tibetan Buddhism reform of Mongolia regional regime government.
     In conclusion, the author summarized the dissertation and affirming the views, innovation, unresolved difficulties.
引文
①高庚恩纂,忒莫勒校:《土默特旗志》,双宝主编《民族古籍与蒙古文化》总第1-2期,呼和浩特市民族事务委员会编辑出版,2001年,第230页。
    ②土默特左旗《土默特志》编纂委员会编: 《土默特志》(上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36页。
    ③《钦定大清会典事例·理藩院》中国藏学出版社,第182页。
    ④《大清会典事例》卷九七六《理藩院·设官》。
    ⑤《钦定大清会典事例·理藩院》中国藏学出版社,第184页。
    ①高赓恩纂,忒莫勒点校:《土默特旗志》,《民族古籍与蒙古文化》总第12期,呼和浩特市民族事务委员会,2002年,第227页。
    ②晓克主编:《土默特史》,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292页。
    ③《民国政府公报》第1550号第1页。转引自忒莫勒《荣祥先生略传》,《民族古籍与蒙古文化》总第1-2期,呼和浩特市民族事务委员会,2001年,第321页。
    ①土默特左旗《土默特志》编纂委员会编: 《土默特志》(上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79页。
    ②土默特左旗《土默特志》编纂委员会编: 《土默特志》(上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833页。
    ③张曾:《归绥识略》,载绥远通志馆编纂《绥远通志稿》(第十二册·附册),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94-95页;高赓恩纂,忒莫勒点校《土默特旗志》,《民族古籍与蒙古文化》总第1-2期,呼和浩 特市民族事务委员会,2002年,257页。
    ①土默特左旗《土默特志》编纂委员会编: 《土默特志》(上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金峰整理注释: 《呼和浩特召庙》(蒙古文),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2年。
    ②根据金峰整理注释《呼和浩特召庙》及土默特左旗《土默特志》编纂委员会编《土默特志》(上卷)整理。
    ③同上。
    ④同上。
    ①释妙舟:《蒙藏佛教史》,第171页,中国藏学出版社,2009年。
    ②据张曾《归绥识略》、金峰整理注释《呼和浩特召庙》及土默特左旗《土默特志》编纂委员会编《土默特志》(上卷)整理。
    ③张曾: 《归绥识略》,载绥远通志馆编纂《绥远通志稿》(第十二册·附册),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9199页。
    ④高赓恩纂,忒莫勒点校《土默特旗志》载,位于后喀尔喀旗境果毕托哩补拉克,寺西北距城千余里。《土默特旗简志》亦如此记载。金峰《呼和浩特召庙》认为,《归绥识略》所载“距城百余里”有误。民国年间的土默特历史档案亦证实了果毕托哩补拉克确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
    ①阿·马·波兹德涅耶夫著,张梦玲等译:《蒙古及蒙古人》(第二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74页。
    ②阿·马·波兹德涅耶夫著,张梦玲等译:《蒙古及蒙古人》(第二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87页。
    ③阿·马·波兹德涅耶夫著,张梦玲等译:《蒙古及蒙古人》(第二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84页。
    ④阿·马·波兹德涅耶夫著,张梦玲等译:《蒙古及蒙古人》(第二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85页。
    ①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喇嘛寺庙概况调查表》,卷号791935-107。
    ②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速呈报邦内各种宗教团体调查表》,卷号111-737-138。
    ③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各庙喇嘛姓名表》,卷号111-739-108。
    ④蒙藏委员会《土默特特别旗调查报告》,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资料室复印件,1947年,卷号81。
    ⑤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以拆毁什报气召庙报存之木料建筑校舍的训令》,卷号79-1931-618。
    ⑥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喇嘛寺庙概况调查表》,卷号79-1935-107。
    ⑦详见下文“荣祥拆庙事件”。
    ①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太平召殿宇倾颓恳请派员会同职局认真整顿的呈文》,卷号79-1923-103。
    ②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喇嘛寺庙概况调查表》,卷号79-1935-107。
    ③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黑徒有有呈控什卜尔台卜旦子等谋袭召产一案全宗》,卷号79-1932-874。
    ④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请求本府仍本以往爱护古迹之旨的呈文》,卷号79-1947-615。
    ⑤此处有误。延禧寺俗称绰尔济召、巧尔乞召。慈灯寺俗称五塔寺、五塔召、新召。
    ⑥蒙藏委员会《土默特特别旗调查报告》,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资料室复印件,1947年,卷号81。
    ①土默特左旗《土默特志》编纂委员会编: 《土默特志》(上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76页。
    ②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第一师范学校奉省府令购买朋顺召破房木料建筑校舍的咨文》,卷号79-2-1931-2。
    ③土默特左旗《土默特志》编纂委员会编: 《土默特志》(上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850页。
    ④陈玉甲:《绥蒙辑要》,1937年,第118页。
    ⑤高赓恩纂,忒莫勒点校:《土默特旗志》,《民族古籍与蒙古文化》总第1-2期,呼和浩特市民族事务委员会,2002年,第256页。
    ⑥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呈报监拆常和赖召情形》,卷号79-1935-76。
    ①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恳请停止拆卸常黑赖召庙的呈文》,卷号79-193578。
    ②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恳请停止拆卸常黑赖召庙的呈文》,卷号79-1935-78。
    ③转引自土默特左旗《土默特志》编纂委员会编: 《土默特志》(上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76页。
    ④转引自土默特左旗《土默特志》编纂委员会编: 《土默特志》(上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76页。
    ⑤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呈报监拆常和赖召情形》,卷号79-1935-76。
    ①转引自土默特左旗《土默特志》编纂委员会编: 《土默特志》(上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76页。
    ②忒莫勒:《荣祥先生略传》,《民族古籍与蒙古文化》总第1-2期,呼和浩特市民族事务委员会,2001年,327页。
    ③“题准”,即奏经皇帝批准之意。
    ④释妙舟:《蒙藏佛教史》,中国藏学出版社,2009年,第227页。
    ⑤释妙舟:《蒙藏佛教史》,中国藏学出版社,2009年,第228页。
    ①土默特左旗《土默特志》编纂委员会编: 《土默特志》(上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863页;金启孮:《呼和浩特召庙、清真寺历史概述》,《内蒙古大学学报》1984年第4期。第241页。
    ②《清实录·圣祖仁皇帝实录》卷一百二十,康熙二十四年四月戊戌,中华书局,1985年。
    ③伯谋:《呼和浩特喇嘛印务处》,载《呼和浩特文史资料》第九辑,1994年,第215页。
    ④德勒格编著:《内蒙古喇嘛教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55-256页。
    ⑤释妙舟:《蒙藏佛教史》,中国藏学出版社,2009年,第219页。
    ①《清实录·仁宗睿皇帝实录》卷三百五十四,嘉庆二十四年二月己巳,中华书局,1986年。
    ②伯谋:《呼和浩特喇嘛印务处》,载《呼和浩特文史资料》第九辑,1994年,第216页。
    ③乌力吉陶格套:《清至民国时期蒙古法治研究——以中央政府对蒙古的立法及其演变为线索》,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05-106页。
    ④乌力吉陶格套:《清至民国时期蒙古法治研究——以中央政府对蒙古的立法及其演变为线索》,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09页。
    ①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会旗消差喇嘛请到太平召当喇嘛等无此成例的呈文》,卷号79-1916-974。
    ②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政治(五),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42-43页。
    ①1930年(民国十九年),北平喇嘛印务处改为喇嘛事务处,1931年(民国二十年),又改为喇嘛生计处。
    ②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抄发设立北平喇嘛寺庙整理委员会规则令仰知照》,卷号79-1932-186。
    ③释妙舟:《蒙藏佛教史》,中国藏学出版社,2009年,第232页。
    ①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本处改组为绥远喇嘛整理会请转呈中央蒙委会的呈文》(蒙古文),卷号79-1936-862
    ②此前于民国年间,喇嘛印务处被命令取消。虽然喇嘛印务处一直存在,但是毕竟不合“法统”,经此次会议以后,方始“名正言顺”。
    ③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各召变更、处分召产须报本署核准令》,卷号79-1935-104。
    ①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中央政府改革蒙古寺庙喇嘛等职务名义各条请查照的咨文》,卷号79-1931-195。
    ①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将明安庙住持逐出另选喇嘛住持的指令》,卷号79-1935-845。
    ①绥远通志馆编纂:《绥远通志稿》(第七册),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296页。
    ②乾隆朝内府抄本《理藩院则例》,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第369页。
    ①达磨三诺陀罗著,乌力吉图译:《内齐托音二世传》,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编《清代蒙古高僧传译辑》,全国图书馆文献微缩复印中心,1990年,第190页。
    ②达磨三诺陀罗著,乌力吉图译:《内齐托音二世传》,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编《清代蒙古高僧传译辑》,全国图书馆文献微缩复印中心,1990年,第185页。
    ①达磨三诺陀罗著,乌力吉图译:《内齐托音二世传》,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编《清代蒙古高僧传译辑》,全国图书馆文献微缩复印中心,1990年,第186页。
    ②达磨三诺陀罗著,乌力吉图译:《内齐托音二世传》,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编《清代蒙古高僧传译辑》,全国图书馆文献微缩复印中心,1990年,第189-190页。
    ③另据《土默特志》及金峰整理注释《呼和浩特召庙》记载,修庙所用琉璃瓦,共用白银5000两。
    ④达磨三诺陀罗著,乌力吉图译: 《内齐托音二世传》,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编《清代蒙古高僧传译辑》,全国图书馆文献微缩复印中心,1990年,第195页。又据《土默特简志》第六卷、《归化城厅志》第九卷、《蒙古及蒙古人》(第二卷)、荣祥纂《呼和浩特变革简志初稿》(1957年)等文献均记载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札萨克达喇嘛内齐托音呼图克图奉旨换盖黄瓦。这些记载与《内齐托音二世传》所载相差一年。金峰整理注释《呼和浩特召庙》认为,根据内齐托音二世担任呼和浩特掌印达喇嘛的时间推断,无量寺换盖黄瓦应为康熙三十七年。
    ⑤《钦定大清会典事例·理藩院》中国藏学出版社,第332-333页。
    ①此外其他寺院的资金来源不很清楚,只知道宁祺寺是土默特两翼官兵捐资兴建,仁佑寺是清廷出资兴建。其他寺院情况并不清楚,可能是募集资金或以个人资财兴建。
    ②土默特左旗《土默特志》编纂委员会编: 《土默特志》(上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851页。
    ③金峰整理注释: 《呼和浩特召庙》(蒙古文),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88页。
    ④阿·马·波兹德涅耶夫著,张梦玲等译:《蒙古及蒙古人》(第二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82页。
    ⑤土默特左旗《土默特志》编纂委员会编: 《土默特志》(上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850页。
    ⑥达磨三诺陀罗著,乌力吉图译:《内齐托音二世传》,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编《清代蒙古高僧传译辑》,全国图书馆文献微缩复印中心,1990年,第186页。
    ①阿·马·波兹德涅耶夫著,张梦玲等译:《蒙古及蒙古人》(第二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74、85、89页。
    ①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小召香火地亩册》,卷号80-47-28;《席勒图召香火地亩册》卷号80-47-29;《美岱召等香火地亩册》,卷号80-47-30等。
    ②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美岱召等香火地亩册》,卷号80-47-30。
    ①阿·马·波兹德涅耶夫著,张梦玲等译:《蒙古及蒙古人》(第二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72、74、79、81、85页。
    ②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蒙藏回疆政教领袖来京展觐办法汇编》,卷号79-1937-148。
    ③德勒格编著:《内蒙古喇嘛教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28-356页。
    ④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喇嘛寺庙概况调查表》,卷号79-1935-107。
    ⑤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呈送鄂博寺庙调查表》,卷号111-1-737-135。
    ①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喇嘛寺庙概况调查表》,卷号79-1935-107。
    ②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喇嘛寺庙概况调查表》,卷号79-1935-107。
    ③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速呈报邦内各种宗教团体调查表》,卷号111-737-138。
    ④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各庙喇嘛姓名表》,卷号111-739-108。
    ⑤蒙藏委员会《土默特特别旗调查报告》,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资料室复印件,1947年,案卷号81。
    ⑥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呈送管内宗教重行调查表》,卷号111-737-139。
    ①白燎原《清代呼和浩特宁祺寺部分蒙古文档案管窥》,《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②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卷号80-47-31。
    ③金峰整理注释:《呼和浩特召庙》(蒙古文),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315-316页。
    ④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太平召殿宇倾颓恳请派员会同职局认真整顿的呈文》,卷号79-1923-103。
    ①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喇嘛寺庙概况调查表》,卷号79-1935-107。
    ②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旗属舍力图召沙拉穆楞地方户口牧畜数目册》,卷号111-733-207。
    ①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调查武川等县蒙人户口之呈文》,卷号111-733-230。
    ②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请解放黑徒的呈文》,卷号111-735-304。
    ③德勒格编著:《内蒙古喇嘛教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435-436页;中共中央内蒙古分局宗教问题委员会编《内蒙古喇嘛教》,第56-60页。
    ①释妙舟:《蒙藏佛教史》,中国藏学出版社,2009年,219页。
    ②乾隆朝内府抄本《理藩院则例》,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第384-385页。
    ①德勒格编著:《内蒙古喇嘛教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65页。
    ②“班弟”藏语音译,即藏传佛教僧人,一般指刚入寺院的低级喇嘛。
    ③《乾隆朝内府抄本理藩院》,中国藏学出版社,2009年,第193页。
    ④《乾隆朝内府抄本理藩院》,中国藏学出版社,2009年,第127页。
    ⑤《乾隆朝内府抄本理藩院》,中国藏学出版社,2009年,第131页。
    ①《清实录·圣祖仁皇帝实录》卷一百四十三,康熙二十八年十一月庚申。中华书局,1985年。
    ②乾隆朝内府抄本《理藩院则例》,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第127页。
    ③乾隆朝内府抄本《理藩院则例》,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第130页。
    ④《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六十八,顺治九年九月庚午,中华书局,1985年。
    ①土默特档案馆《发喇嘛登记办法仰转知喇嘛登记的训令》79-1934-108。
    ①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政治(五),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13页。
    ②熊耀文编《总理对于蒙藏之遗训及中央对蒙藏之法令》。转引自乌力吉陶格套《清至民国时期蒙古法治研究》,2007年,第170页。
    ③乌力吉朝克图:《清至民国时期蒙古法治研究》,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70页。
    ④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土默特旗公署管理喇嘛寺庙章程》,卷号111-735-410。
    ①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保护西喇嘛洞召的训令》,卷号111-737-140。
    ②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宁祺寺喇嘛毕勒圪太私卖庙产一案全宗》,卷号79-1931-757。
    ①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就扎萨克大喇嘛呈请缓丈召地批参领等办理的饬令》,卷号79-1914-126。
    ②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迫索白塔召赡养产以作公用呈文》,卷号111-1-735-258。
    ①高庚恩纂,忒莫勒校:《土默特旗志》,双宝主编《民族古籍与蒙古文化》总第1-2期,呼和浩特市民族事务委员会编辑出版,2001年。第256页。
    ②土默特左旗《土默特志》编纂委员会:《土默特志》(上),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51页。
    ③晓克主编:《土默特史》,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301页。
    ④土默特左旗《土默特志》编纂委员会:《土默特志》(上),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49页。
    ⑤《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一百七十八,乾隆七年十一月丙辰,中华书局,1985年。
    ①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小召香火地亩册》(蒙古文),卷号80-47-28、《席勒图召香火地亩册》(蒙古文),卷号80-47-29;《美岱召等香火地亩册》(蒙古文),卷号80-47-30等。
    ①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美岱召等香火地亩册》(蒙古文),卷号80-47-30。
    ②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美岱召等香火地亩册》(蒙古文),卷号80-47-30。
    ③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香火地亩册》(蒙古文),卷号80-47-34。
    ④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香火地亩册》(蒙古文),卷号80-47-34。
    ①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美岱召等香火地亩册》(蒙古文),卷号8047-30。
    ②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彭顺召香火地亩册》(蒙古文),卷号8047-40。
    ③晓克主编:《土默特史》,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303页。
    ④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太平召香火地亩册》(蒙古文),卷号80-47-31。
    ①《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一百九十八,乾隆八年八月辛亥,中华书局,1985年。
    ②《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一百九十八,乾隆八年八月辛亥,中华书局,1985年。
    ③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卷号80-24-13。转引自《土默特史》,第309页。
    ④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卷号80-4-367。转引自《土默特史》,第310页。
    ①《钦定大清会典事例·理藩院》卷九百七十九,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
    ②度牒即官府发给僧尼的证明身份的文书,也叫戒牒。
    ③内蒙古图书馆藏宁祺寺蒙古文档案,编号04933。
    ④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卷号80-13-13。
    ①阿·马·波兹德涅耶夫著,张梦玲等译:《蒙古及蒙古人》(第二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68页。
    ②释妙舟:《蒙藏佛教史》,中国藏学出版社,2009年,第223页。
    ③《钦定大清会典事例·理藩院》第305-306页。
    ④释妙舟:《蒙藏佛教史》,中国藏学出版社,2009年,第223页。
    ⑤德勒格编著:《内蒙古喇嘛教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31页。
    ①土默特左旗《土默特志》编纂委员会编: 《土默特志》(上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854页。
    ②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赁到朋松召当家长木素等名下铺房2间的赁约》,卷号80-14-1。
    ①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租到朋松召小东街空地基一块的租约》,卷号80-14-1046。
    ②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赁到朋松召小东街西门面2间等的永租约》,卷号80-14-1064。
    ①忒莫日:《清代呼和浩特宁祺寺部分蒙古文档案管窥》,《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②阿·马·波兹德涅耶夫著,张梦玲等译:《蒙古及蒙古人》(第二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89-90页。
    ③绥远通志馆编纂:《绥远通志稿》卷十七《城市》,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
    ①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喇嘛寺庙概况调查表》,卷号79-1935-107。
    ②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土地登记声请书》,卷号79-1948-386。
    ①据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房产保证书》,卷号79-1948-934;《土地所有权登记申请书》,卷号79-1948-619等。
    ②土默特左旗《土默特志》编纂委员会:《土默特志》(上),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597页。
    ①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呈送各种宗教团体调查表》,卷号111-737-137。
    ②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呈送鄂博寺庙调查表》,卷号111-737-135。
    ③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旗属舍力图召沙拉穆楞地方户口牧畜数目册》,卷号111-733-207。
    ④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调查寺庙鄂博及喇嘛数目的训令》,卷号111-737-135。
    ①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喇嘛寺庙概况调查表》,卷号79-1935-107。
    ②铺房指可用于经商的门面房或用于生产的厂房等,房屋系指主要用于居住的房产,前者租金略高一些。
    ①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土地标示具结证明》,卷号79-1948-592。
    ②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产权证明》,卷号79-1948-441。
    ③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呈报辖区蒙民地亩及各情形》,卷号791946-278。
    ④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黑徒有有呈控什卜尔台卜旦子等谋袭召产一案全宗》,卷号79-1932-874。
    ⑤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呈报调查弘庆召各产业现状情形》,卷号79-1934-87。
    ①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呈报调查弘庆召各产业现状情形》,卷号79-1934-87。
    ②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发给留学生、旅京、旅晋学生津贴》,卷号79-1924-174。
    ③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席力图等召调查表》,卷号111-738-238。
    ④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呈报监拆常和赖召情形》,卷号79-1935-76。
    ⑤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速呈报邦内各种宗教团体调查表》,卷号111-737-138。
    ①土默特志编纂委员会编:《土默特志》(上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63页。
    ②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永远出吉星星空地基的契约》,卷号111-734-206。
    ③蒙藏委员会《土默特特别旗调查报告》,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资料室复印件,1947年,案卷号81。
    ④乌仁其其格:《18-20世纪初归化城土默特财政研究》,民族出版社,2008年。
    ⑤释妙舟:《蒙藏佛教史》,中国藏学出版社,2009年,第198页。
    ⑥阿·马·波兹德涅耶夫著,张梦玲等译:《蒙古及蒙古人》(第二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89页。
    ①高赓恩纂,忒莫勒点校《土默特旗志》,《民族古籍与蒙古文化》总第1-2期,呼和浩特市民族事务委员会,2002年,第256页。
    ②土默特志编纂委员会编:《土默特志》(上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579页。
    ③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致喇嘛印务处所请代领仁佑寺口粮等费碍难照办应请查照》,卷号79-1926-589。
    ④土默特志编纂委员会编:《土默特志》(上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579页。
    ⑤释妙舟:《蒙藏佛教史》,中国藏学出版社,2009年,第251页。
    ⑥札奇斯钦:《我所知道的德王和当时的内蒙古》,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第237页。
    ①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23日在舍力图召开追悼大会届时派员参加的函》,卷号79-1947-577等。
    ②《清代档案》,嘉庆二十五年大学士托津等会奏《沙拉穆楞地亩租银听民自行交收折》(复印件),转引自晓克主编:《土默特史》,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300页。
    ③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发给延寿寺及四佐领十年份山后地租银两的批文》,卷号79-1922-461。
    ①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发给延寿寺四佐领22年山后地租银两》,卷号79-1933-170。
    ②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注销民人朱化文原领垦本召地亩执照的呈文》,卷号79-1915-845。
    ①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迫索白塔召赡养产以作公用的呈文》,卷号111-735-258。
    ②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为越蛆报垦有碍僧徒养膳恳请转呈停止丈放的呈文》,卷号79-1923-305。
    ③释妙舟:《蒙藏佛教史》,中国藏学出版社,2009年,第187页。
    ④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为越蛆报垦有碍僧徒养膳恳请转呈停止丈放的呈文》,卷号79-1923-305。
    ①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为越蛆报垦有碍僧徒养膳恳请转呈停止丈放的呈文》,卷号79-1923-305。
    ②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请将章嘉越界报垦地亩退还呈悉饬垦务局查核办理指令》,卷号79-1923-306。
    ①内蒙古图书馆藏宁祺寺蒙古文档案,编号04933。
    ②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太平召殿宇倾颓恳请派员会同职局认真整顿的呈文》,卷号79-1923-103。
    ①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宁祺寺喇嘛毕勒圪太私卖庙产一案全宗》,卷号79-1931-757。
    ②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宁祺寺喇嘛毕勒圪太私卖庙产一案全宗》,卷号79-1931-757。
    ③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为查明延禧寺活佛喇嘛等互控情形的函》,卷号79-1918-47、《延禧寺喇嘛互控案请销案的指令》,卷号79-1918-49、《无量寺扎萨克禀控大喇嘛侵吞公款致印务处的函》,卷号79-1918-55等。
    ④阿·马·波兹德涅耶夫著,张梦玲等译:《蒙古及蒙古人》(第二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74-89页。
    ⑤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呈报监拆常和赖召情形》,卷号79-1935-76。
    ⑥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喇嘛寺庙概况调查表》,卷号79-1935-107。
    ⑦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请领建设专款兴修舍力图召、五塔寺的呈文》,卷号79-1935-777。《保护西喇嘛洞召的训令》,111-737-140。
    ①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为大召喇嘛请取消共和市场一案办理情形的呈文》,卷号79-1926-740。
    ②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召内东西佛殿栽植榆树被第三分局警士率木匠砍伐的呈文》,卷号79-1946-440。
    ③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召本房产被伪军病院租借复被国军被服厂占用乞发还的呈文》,卷号79-1946-171。
    ④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古楼乡蒙古六子负责殡葬死去慈灯寺喇嘛一切花费俟收租人返召后即行如数补还的指令》,卷号111-732-45。
    ⑤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呈请赈济贫蒙灾情的电文》,卷号79-1929-764、《准喇嘛印务处、喇嘛黑
    徒灾情赈济数目希具领的公函》卷号79-1929-773。
    ⑥土默特左旗档案馆藏档案《乌素图召被奸匪盘踞损失甚巨乞补救的呈文》,卷号79-1945-139。
    ①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席力图等召调查表》,卷号111-738-238。
    ①即德王,曾任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扎萨克、锡林郭勒盟副盟长、盟长,曾领导发起百灵庙自治运动。
    ②蒙疆政权将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的1206年视作成吉思汗纪元元年,公元1936年为成纪七三一年。以此类推。
    ③旗帜中的蓝色是长生天nongke tenggeri的颜色,也是蓝色的蒙古Koke Mongghol永存的象征,红色代表火的圣洁与旺盛,黄色代表蒙古的信仰,shira-yin shashin,也是佛法圆满的象征,白色象征圣洁富有,这也是蒙古的传统。见札奇斯钦:《我所知道的德王和当时的内蒙古》,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第199-200页。
    ①蒙古联合自治政府《关于蒙疆建设根本方针的意见书》,内蒙古档案馆藏档案《蒙古自治邦建设的沿革及施政之理念》(二)(日文),转引自金海《日本占领时期内蒙古历史研究》,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78页。
    ②札奇斯钦: 《西藏佛教在内蒙古的兴衰》, 《蒙古史论丛》(下),学海出版社,1978年,第1046页。
    ③内蒙古档案馆藏档案《蒙古自治邦建设的沿革及施政之理念》(二)(日文)。转引自金海《日本占领时期内蒙古历史研究》,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78页。
    ④金海《日本占领时期内蒙古历史研究》,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32页。
    ⑤金海:《日本占领时期内蒙古历史研究》,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77页。
    ⑥贺扬灵:《察绥蒙民经济的解剖》,商务印书馆,1935年,第17页。
    ⑦札奇斯钦:《西藏佛教在内蒙古的兴衰》,《蒙古史论丛》(下),学海出版社,1978年,第1048页。
    ①贺扬灵:《察绥蒙民经济的解剖》, 商务印书馆,1935年, 第17页。
    ②尹湛纳希:《青史演义》,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2页。
    ③兴安南省训令第146号《令各旗长对青少年喇嘛授读蒙文之件》,《兴安南省公报》第2号,康德五年(1938年)三月十一日,转引自《内蒙古教育史志资料》第二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524页。
    ④长尾雅人:《蒙古学问寺》(日文),全国书房刊,第122页。
    ①“满洲国”兴安南省训令第146号《令各旗长对青少年喇嘛授读蒙文之件》, 《兴安南省公报》第2号,康德五年(1938年)三月十一日,转引自《内蒙古教育史志资料》第二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524页。
    ②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发留日喇嘛学生感想文之件》,111-736-171。
    ③札奇斯钦:《我所知道的德王和当时的内蒙古》,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第24页。
    ①札奇斯钦:《我所知道的德王和当时的内蒙古》,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第328-329页。
    ②札奇斯钦:《我所知道的德王和当时的内蒙古》,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第329页。
    ③锡林郭勒盟公署《札萨克会议决定事项》(日文),1942年3月,《蒙古自治邦建设的沿革及施政的理念》(二),内蒙古档案馆藏油印本。
    ④锡林郭勒盟公署《札萨克会议决定事项》(日文),1942年3月,《蒙古自治邦建设的沿革及施政的理念》(二),内蒙古档案馆藏油印本。
    ①内蒙古档案馆存档案:《Dewan terigun noyan-u uqayulun toγtaγaγsan durim-i keceyengguilen qaγulcu orusiγulba》,卷号527-1-201。
    ②内蒙古档案馆存档案:《Dewan terigun noyan-u uqayulun toγtaγaγsan durim-i keceyengguilen qaγulcu orusiγulba》,卷号527-1-201。
    ③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图书馆藏档案: 《乌拉特中旗诸寺庙喇嘛条例》(蒙古文),卷号49.3727-361:1。
    ④札奇斯钦: 《西藏佛教在内蒙古的兴衰》, 《蒙古史论丛》(下),学海出版社,1978年,第1040-1041页。
    ①《蒙古会议汇编》(原提案),蒙藏委员会编印,1930年,第66-67页。
    ②《蒙古会议汇编》(决议案),蒙藏委员会编印,1930年,第28页。
    ③蒙藏委员会《土默特特别旗调查报告》,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资料室复印件,1947年,案卷号81。
    ①内蒙古档案馆存档案:《Dewan terigun noyan-u uqaγulun toγtaγaγsan durim-i keceyenggiiilen qaγulcu orusiγulba)),卷号527-1-201。
    ②《蒙古》第九卷第九号,善邻协会。
    ③江上波夫著,纳古单夫译:《蒙古巨刹贝子庙实况》,转引自《内蒙古教育史志资料》第二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514页。
    ④蒙古自治邦政府蒙旗建设队《蒙旗建设现地工作状况中间报告书》(日文),1942年。
    ⑤札奇斯钦:《西藏佛教在内蒙古的兴衰》,《蒙古史论丛》(下),学海出版社,1978年,第1049页。
    ⑥杨杨译日文《蒙古》第10卷1号,1943年1月。转引自《内蒙古教育史志资料》第二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527页。
    ⑦内蒙古档案馆存档案:《Dewan terigun noyan-u uqaγulun toγtaγaγsan durim-i keceyengguilen qaγulcu orusiγulba》,卷号527-1-201。
    ①内蒙古档案馆存档案:《Dewan terigun noyan-u uqaγulun toγtaγaγsan durim-i keceyengguilen qaγulcu orusiγulba》,卷号527-1-201。
    ②札奇斯钦:《我所知道的德王和当时的内蒙古》,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第393页。
    ③札奇斯钦:《我所知道的德王和当时的内蒙古》,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第391-392页。
    ④此前与民国年间,喇嘛印务处被命令取消,虽然喇嘛印务处一直存在,但是毕竟不合“法统”。
    ⑤札奇斯钦:《我所知道的德王和当时的内蒙古》,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第392页。
    ①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发留日喇嘛学生感想文之件》,111-739-108。
    ①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发留日喇嘛学生感想文之件》,111736-171。
    ②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土默特旗公署管理喇嘛寺庙章程》,卷号111-735-410。
    ③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关于呈报青年喇嘛入学之件》,卷号111-737-195。
    ①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厚和喇嘛印务处设立喇嘛学校请拨经费的训令》,卷号111738-209。
    ②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上报蒙古佛教诸规程实施状况及办法的训令》(蒙古文),卷号111-739-180。
    ③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上报蒙古佛教诸规程实施状况及办法的训令》(蒙古文),卷号111-739-180。
    ④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送喇嘛户籍、教育、治安状况的呈文》,卷号111-736318。
    ⑤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管内喇嘛诵经祈愿的呈文》,卷号111-737-262。
    ①金海《日本在内蒙古殖民统治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129页。
    ②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管内喇嘛诵经祈愿的呈文》,卷号111-737-262。
    ①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喇嘛准日到校上课的训令》,卷号111-735-78。
    ②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喇嘛学校组织要纲课程教授时数及支经费预算的呈文》,卷号111-735-77。
    ③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管内喇嘛诵经祈愿的呈文》,卷号111-737-262。 版社,1997年,第141-143页。
    ①土默特左旗《土默特志》编纂委员会编: 《土默特志》(上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45页。
    ②(清)会典馆编:《钦定大清会典事例·理藩院》卷九百九十三,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第405页。
    ③阿·马·波兹德涅耶夫著,张梦玲等译:《蒙古及蒙古人》(第二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56页。
    ①《张文襄公全集·奏议》卷八,民国铅印本。
    ②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调查武川等县蒙人户口之呈文》,卷号111-733-230。
    ①土默特左旗《土默特志》编纂委员会编: 《土默特志》(上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670页。
    ②土默特左旗《土默特志》编纂委员会编: 《土默特志》(上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755页。
    ①天官是尧,掌管人间赐福降财;地官是舜,掌管地上禾木生长,五谷丰登;水官是禹,流水归川、防洪泛滥。百姓想丰衣足食、福气盈门,少敬谁都不行:敬奉龙王请他降雨,雨水好庄稼好才能果腹;关帝是皇帝封过的三界伏魔大帝,可以消灾免祸;吕洞宾是八仙之一,心肠慈善,怜弱扶贫;供奉药王可确保平安,药到病除。
    ②古鲁格之孙,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袭土默特左翼都统。
    ③土默特左旗《土默特志》编纂委员会编: 《土默特志》(上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762页、1083-1084页。
    ④高赓恩纂,忒莫勒点校《土默特旗志》,《民族古籍与蒙古文化》总第1-2期,呼和浩特市民族事务委员会,2002年,第255页。
    ⑤丹津又按原计划,在文庙旁兴办官学,名为“启运书院”。从蒙古族中“选子弟之秀者入学,教以满蒙及汉文字。教习与学生皆予费……俾诸生学文,兼习弓马。”见高赓恩纂,忒莫勒点校《土默特旗志》,《民族古籍与蒙古文化》总第1-2期,呼和浩特市民族事务委员会,2002年,第253页。
    ①中利:《呼和浩特部分寺庙简介》,中共呼和浩特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呼和浩特市地方志编修办公室编《呼和浩特史料》第九集,1991年。
    ②文昌帝君是文昌星和梓潼帝君二者合一的文教之神,文昌本为古代星官名,元朝时封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故称文昌帝君。
    ③高赓恩纂,忒莫勒点校《土默特旗志》,《民族古籍与蒙古文化》总第1-2期,呼和浩特市民族事务委员会,2002年,第253-254页。
    ④高赓恩纂,忒莫勒点校《土默特旗志》,《民族古籍与蒙古文化》总第1-2期,呼和浩特市民族事务委员会,2002年,第253-254页。
    ⑤阿·马·波兹德涅耶夫著,张梦玲等译:《蒙古及蒙古人》(第二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65页。
    ⑥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发给致祭孔子圣诞需洋》,79-1924-64。
    ①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本旗应给各庙坛年终布施数目表》,79-1920-4。
    ②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发给各庙坛阴历八月节供品等费》,79-1924-65。
    ③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管内一般寺庙及重要美术品调查资料书》,卷号111-735-33。
    ④土默特左旗《土默特志》编纂委员会编: 《土默特志》(上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869页。
    ⑤绥远通志馆编纂:《绥远通志稿》(第七册),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485页;孙明亮《归化城城隍庙史》,呼和浩特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呼和浩特文史资料》第9集,1994年,第268-269页;土默特左旗《土默特志》编纂委员会编: 《土默特志》第873页。
    ⑥土默特左旗《土默特志》编纂委员会编: 《土默特志》(上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870-874页。
    ⑦土默特左旗《土默特志》编纂委员会编: 《土默特志》(上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910页。
    ①长尾雅人:《蒙古学问寺》(日文),全国书房刊,第22页。
    ②阿·马·波兹德涅耶夫著,张梦玲等译:《蒙古及蒙古人》(第二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73页。
    ③乔吉:《内蒙古寺庙》,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4年,113页。
    ①蒙藏委员会《土默特特别旗调查报告》,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资料室复印件,1947年,案卷号81。
    ②白拉都格其:《清末新政与北部边疆开发》,载《成吉思汗的遗产》,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21页。
    ③《谕哲里木盟十旗兴学劝业文》石印本,转引自《内蒙古教育史志资料》第二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207页。
    ④《大清宣统政纪实录》卷四十一,中华书局,1987年。
    ①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归化城副都统所管土默特元年度收入暨逐出报告书》,卷号79-1912-65。
    ②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归化城副都统所管土默特元年度收入暨逐出报告书》,卷号79-1912-65。
    ③福岛义澄编: 《蒙疆年鉴(日文,1944年版),蒙疆新闻社发行,1943年,第377页。
    ①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成纪七三九年度土默特旗岁入岁出预算表》,卷号111-738-215。
    ①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发给留学生、旅京、旅晋学生津贴》,卷号79-1924-174。
    ②包银山:《民国时期土默特旗财政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第113页。
    ③德勒格编著:《内蒙古喇嘛教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452页。
    ④图齐、海西希: 《西藏和蒙古的宗教》,耿升译,天津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353页。乌云毕力格、成崇德、张永江《蒙古民族通史》第四卷,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334页。
    ①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朝理藩院档》,转引自张羽新《清政府与喇嘛教》,西藏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79页。
    ②黄奋生:《蒙藏新志》,中华书局,1938年,第718页。
    ③罗布桑却丹著,赵景阳译: 《蒙古风俗鉴》,辽宁民族出版社,1988年,第80页。
    ④《清实录·圣祖仁皇帝实录》卷一四三,康熙二十八年十一月庚申,中华书局,1985年。
    ①尹湛纳希:《青史演义》,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3-4页。
    ②《东方杂志》第一年第四期,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光绪三十年(1904年)。
    ③《大清宣统政纪实录》(一)卷二十七,中华书局,1987年。
    ④《民报》第20号,1908年。
    ⑤《锡良遗稿·奏稿》第二册《代奏宾图郡王条陈蒙旗兴革事宜折》,中华书局,1959年。
    ①罗布桑却丹:《蒙古风俗鉴》(蒙古文),哈·丹碧扎拉桑校注,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361-362页。
    ②罗布桑却丹:《蒙古风俗鉴》(蒙古文),哈·丹碧扎拉桑校注,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74-175页。
    ③内蒙古档案馆藏档案《蒙古农民》,10-2-345卷(2)。
    ①《蒙古会议汇编》(原提案),蒙藏委员会编印,1930年,第35页。
    ②《蒙古会议汇编》(原提案),蒙藏委员会编印,1930年,第132页。
    ③《蒙古会议汇编》(原提案),蒙藏委员会编印,1930年,第132页。
    ④《蒙藏周报》1930年第35期。
    ①《漠声》创刊号,蒙古留日同乡会,1935年4月。
    ②《漠声》创刊号,蒙古留日同乡会,1935年4月。
    ③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将明安庙住持逐出另选喇嘛住持的指令》,卷号79-1935-845。
    ①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将明安庙住持逐出另选喇嘛住持的指令》,卷号79-1935-845。
    ②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将明安庙住持逐出另选喇嘛住持的指令》,卷号79-1935-845。
    ①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喇嘛寺庙概况调查表》,卷号79-1935-107。
    ②《清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卷十一,天聪六年四月乙未,中华书局,1985年。
    ③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请求本府仍本以往爱护古迹之旨的呈文》,卷号79-1947-615。
    ①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保护西喇嘛洞召的训令》,卷号111-737-140。
    ②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保护西喇嘛洞召的训令》,卷号111-737-140。
    ③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保护西喇嘛洞召的训令》,卷号111-737-140。
    ①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补修新召说明》,卷号79-1935-776。
    ②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请领建设专款兴修舍力图召、五塔寺的呈文》,卷号79-1935-777。
    ③土默特左旗档案馆藏档案:《西乌素图召价购步枪准予给发枪照的函》,卷号79-1949-159。
    ④土默特左旗档案馆藏档案:《饬迅即来府具领自卫枪照》,卷号79-1949-160。
    ①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关于分配日本喇嘛留学生归来感想文的训令》,卷号111-736-170;《发留日喇嘛学生感想文之件》,卷号111-736-171。
    ②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发留日喇嘛学生感想文之件》,卷号111-736-171。
    ①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发留日喇嘛学生感想文之件》,卷号111-736-171。
    ②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发留日喇嘛学生感想文之件》,卷号111-736-171。
    ①晓克主编:《土默特史》,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303页。
    ②土默特左旗《土默特志》编纂委员会编: 《土默特志》(上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34页。
    ①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存档案:《太平召殿宇倾颓恳请派员会同职局认真整顿的呈文》,卷号79-1923-103。
    1、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档案馆藏《归化城副都统衙门档案》,全宗号80。
    2、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档案馆藏《民国时期土默特档案》,全宗号79。
    3、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档案馆藏《土默特特别旗成纪年档案》,全宗号111。
    4、内蒙古档案馆藏《民国喀尔喀右翼旗扎萨克衙门档案》(蒙古文),全宗号527。
    5、金峰整理注释: 《呼和浩特召庙》(蒙古文),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2年。
    6、内蒙古图书馆藏宁祺寺档案(蒙古文),馆藏号0493。
    7、蒙古联合自治政府巴彦塔拉盟公署: 《蒙古联合自治政府巴彦塔拉盟史料集成·土默特特别旗之部》(蒙古、汉、满)第一集,1942年。
    8、金峰主编: 《呼和浩特史蒙古文献资料汇编》(蒙古文),1-6辑,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86年-1989年。
    9、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图书馆藏档案(蒙古文),登记号49.3727361:1。
    10、内蒙古档案馆藏《蒙古自治邦建设的沿革及施政之理念》(日文),油印本。
    11、蒙古自治邦政府蒙旗建设队《蒙旗建设现地工作状况中间报告书》(日文),1942年。
    12、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政治(五),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
    13、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政治(四),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
    14、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三编政治(五),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
    15、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 《中华民国史史料长编》,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16、蒙藏委员会档案,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资料室复印件,案卷号81。
    17、乾隆朝内府抄本《理藩院则例》,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
    18、 (清)会典馆编: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理藩院》,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
    19、 《清实录》,中华书局影印本。
    20、齐木德道尔吉、巴根那:《清朝太祖太宗始祖朝实录蒙古史史料抄》,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年。
    21、齐木德道尔吉等: 《清朝圣祖朝实录蒙古史史料抄》,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4年。
    22、齐木德道尔吉、乌云格日勒等:《清朝世宗朝实录蒙古史史料抄》,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年。
    23、蔡鸿源主编:《民国法规集成》第74、75、76册,黄山书社,1999年。
    24、蒙藏委员会: 《蒙古会议汇编》,1930年。
    25、《内蒙古教育志》编委会编:《内蒙古教育史志资料》第二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5年。
    26、包头市民族事务委员会,政协东河区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包头宗教史料》,1990年。
    27、包头市民族宗教志编修办公室、政协包头市东河区文史委员会合编: 《包头蒙古族史料》,1987年。
    28、张曾:《归绥识略》,载绥远通志馆编纂《绥远通志稿》(第十二册·附册),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
    29、高赓恩: 《归绥道志》,抄本,内蒙古图书馆藏抄本。
    30、沈潜: 《归化城厅志》,光绪年间抄本,内蒙古大学图书馆藏。
    31、绥远通志馆编纂《绥远通志稿》(共12册),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
    32、陈玉甲: 《绥蒙缉要》,1937年。
    33、姚明辉: 《蒙古志》,光绪三十三年铅印本,成文出版社(台湾),1968年。
    34、绥远省政府编印: 《绥远概况》,1933年,内蒙古图书馆藏。
    35、廖兆骏: 《绥远志略》, (南京)正中书局,1937年。
    36、郑裕孚: 《归绥县志》,北平文岚社印,1935年,内蒙古大学图书馆藏。
    37、黄奋生《蒙藏新志》,中华书局,1938年。
    38、高赓恩纂,忒莫勒校: 《土默特旗志》,双宝主编《民族古籍与蒙古文化》总第1-2期,呼和浩特市民族事务委员会编辑出版,2001年。
    39、绥远省民众教育馆编:《绥远分县调查概要》,民国二十三年铅印。
    40、张曾: 《古丰识略》,民国戊寅年五月,内蒙古大学图书馆藏。
    41、土默特左旗《土默特志》编纂委员会编: 《土默特志》(上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
    42、政协呼和浩特市委员会编印: 《呼和浩特文史资料》(1-12辑),1982-1998年。
    43、政协土默特左旗委员会编印: 《土默特史料》(1-7辑)1986-1998。
    44、札奇斯钦: 《我所知道的德王和当时的内蒙古》,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
    45、珠荣嘎译注: 《阿勒坦汗传》,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1年。
    46、固始噶居巴·洛桑泽培著:《蒙古佛教史》,陈庆英、乌力吉译,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
    47、达磨三诺陀罗著,乌力吉图译: 《内齐托音二世传》,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编《清代蒙古高僧传译辑》,全国图书馆文献微缩复印中心,1990年。
    48、魏源: 《圣武记》,中华书局点校本,1984年。
    49、札奇斯钦: 《西藏佛教在内蒙古的兴衰》, 《蒙古史论从》(下),学海出版社,1978年。
    50、内蒙古自治区编辑组《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 《蒙古族社会历史调查》,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6年。
    51、高木翔之助编:《北支·蒙疆年鉴》(日文,1940年版),北支那经济通讯社发行,1940年。
    52、高木翔之助编:《北支·蒙疆年鉴》(日文,1941年版),北支那经济通讯社发行,1941年。
    53、高木翔之助编:《北支·蒙疆年鉴》(日文,1942年版),北支那经济通讯社发行,1942年。
    54、高木翔之助编:《北支·蒙疆年鉴》(日文,1943年版),北支那经济通讯社发行,1943年。
    55、铃木清干编:《蒙疆年鉴(日文,1941年版),蒙疆新闻社发行,1941年。
    56、铃木清干编:《蒙疆年鉴(日文,1942年版),蒙疆新闻社发行,1941年。
    57、福岛义澄编:《蒙疆年鉴(日文,1943年版),蒙疆新闻社发行,1942年。
    58、福岛义澄编:《蒙疆年鉴(日文,1944年版),蒙疆新闻社发行,1943年。
    59、岛田俊彦等编: 《现代史资料(8)·日中战争(一)》 (日文),美玲书房,1964年。
    60、长尾雅人:《蒙古学问寺》(日文),全国书房刊,第122页。
    61、桥本光宝: 《蒙古喇嘛教》,昭和十一年。
    62、古伯察著,耿异译:《鞑靼西藏旅行记》,中国藏学出版社,1991年。
    63、阿·马·波兹德涅耶夫:《蒙古及蒙古人》(第二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年。
    1、释妙舟: 《蒙藏佛教史》,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3年。
    2、贺扬灵: 《察绥蒙民经济解剖》,商务印书馆,1935年。
    3、汪国钧著,玛希、徐世明校注: 《蒙古纪闻》,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年。
    4、张羽新: 《清政府与喇嘛教》,西藏人民出版社,1988年。
    5、赵云田:《清代蒙古政教制度》,中华书局,1989年。
    6、德勒格编著: 《内蒙古喇嘛教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
    7、德勒格、乌云高娃编著:《内蒙古喇嘛教近现代史》,远方出版社,2004年。
    8、图齐、海西希:《西藏和蒙古的宗教》,耿升译,天津古籍出版社,1989年。
    9、乔吉: 《内蒙古寺庙》,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4年。
    10、乔吉: 《蒙古佛教史:北元时期1368-1634》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年。
    11、苏鲁格、那本斯来著:《简明内蒙古佛教史》,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9年。
    12、金成修:《明清之际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的传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13、金海:《日本占领时期内蒙古历史研究》,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
    14、金海:《日本在内蒙古殖民统治政策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15、金海:《近代内蒙古历史文化研究》,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年。
    16、金海:《从传统到现在》,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午。
    17、庆·胡格吉勒:《清代归化城土默特地区的土地问题》(蒙古文),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年。
    18、晓克主编:《土默特史》,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8年。
    19、胡日查: 《清代内蒙古地区寺院经济研究》,辽宁民族出版社,2009年。
    20、乌云毕力格、成崇德、张永江: 《蒙古民族通史》,第四卷,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3年。
    21、白拉都格其、金海、赛航著: 《蒙古民族通史》第5卷(上、下),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2年。
    22、郝维民、齐木德道尔吉主编: 《内蒙古通史纲要》,人民出版社,2006年。
    23、苏德毕力格:《晚清政府对新疆蒙古和西藏政策研究》,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
    24、达力扎布: 《蒙古史纲要》,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
    25、乌云格日勒:《十八至二十世纪初内蒙古城镇研究》,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年。
    26、乌仁其其格: 《18-20世纪初归化城土默特财政研究》,民族出版社,2008年。
    27、包银山: 《民国时期土默特旗财政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
    28、乌力吉陶格套:《清至民国时期蒙古法治研究——以中央政府对蒙古的立法及其演变为线索》,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年,
    29、吕大吉主编:《宗教学通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30、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三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1988年。
    31、任继愈总主编:《佛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32、刘立千著:《藏传佛教各派教义及密宗漫谈》,民族出版社,2000年。
    33、高振农著:《佛教文化与近代中国》,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
    34、刘泽华:《论从臣民意识向公民意识的转变》,《天津社会科学》,1991年第4期。
    35、爱弥尔·涂尔干著:《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36、彭时代著:《宗教信仰与民族信仰的政治价值研究》,民族出版社,2007年。
    37、布朗著:《宗教心理学》,今日中国出版社,1992年。
    38、白拉都格其: 《成吉思汗的遗产》,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年。
    39、金海: 《近代喇嘛教与蒙古地区政治》,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40、金海:《1931-1945年的日本与蒙古喇嘛教》,《内蒙古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41、白拉都格其: 《清末蒙古王公图强奏议概论》, 《内蒙古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42、王景泽: 《清朝的黄教政策与蒙古社会》, 《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43、金峰: 《呼和浩特十五大寺院考》, 《蒙古史论文选集》,第二辑,1983年。
    44、金峰: 《喇嘛教与蒙古封建政治》, 《蒙古史论文选集》,第二辑,1983年。
    45、薄音湖: 《关于喇嘛教传入内蒙古的几个问题》, 《蒙古史论文选集》,第二辑,1983年。
    46、宝玉柱:《清代蒙古族寺院教育及其语言教育》,《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
    47、伯谋: 《呼和浩特喇嘛印务处》, 《呼和浩特文史资料》第九辑,1994年。
    48、金启孮:《呼和浩特召庙、清真寺历史概述》,《内蒙古大学学报》1984年第4期。
    49、胡日查:《清代呼和浩特地区寺庙庙仓及其经营》,《内蒙古师大学报》(蒙古文版),1995年第2期。
    50、胡日查: 《清代呼和浩特地区寺庙土地及其经营》(蒙古文版), 《内蒙古师大学报》(蒙古文版),1996年第3期
    51、胡日查:《论清代呼和浩特地区寺庙经济收入》(蒙古文版),《内蒙古师大学报》,1997年第3期。
    52、胡日查: 《清代呼和浩特地区寺庙“黑徒”及其历史状况》(蒙古文版),《内蒙古师大学报》,1996年第4期。
    53、陈育宁、汤晓芳:《清代喇嘛教在蒙古族地区的特权及其衰落》,《青海社会科学》,1988年第5期。
    54、房建昌等:《末代章嘉呼图克图小传》,《社会科学参考》1990年20期。
    55、周清澍:《试论清代内蒙古农业的发展》,《蒙古史论文选集》第三辑,呼和浩特市蒙古语文历史学会编印。
    56、白拉都格其: 《袁世凯治蒙政策刍议》,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57、乌兰少布:《中国国民党对蒙政策》,《内蒙古近代史论丛》第三辑,1987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58、格桑达吉·喜饶尼玛:《抗战前夕九世班禅额尔德尼在内蒙古的活动》,《内蒙古社会科学》,1991年第6期。
    59、李勤璞: 《蒙古之道:西藏佛教和太宗时代的清朝国家》,内蒙古大学博士论文。
    60、汪炳明:《是“放垦蒙地”还是“移民实边”》,《蒙古史研究》第三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89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