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世纪—公元4世纪匈奴国家形态的演变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匈奴由蒙古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到迁徙内地与汉人杂居,再到重新建立匈奴国家,中间经历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在汉族国家体制的影响下,匈奴国家形态的演变有自己独特的道路。
     论文以时间为线索,将匈奴历史分为前国家时期、秦汉、魏晋、汉赵四个阶段,依次对匈奴国家形成及原因、血缘向地缘的转变、国家结构的演变、国家政治特征的演变进行了探讨,从而试图勾勒匈奴国家形态演变的轨迹。
     在匈奴国家形成之前,经历了部落联盟和部落联盟共主制两个阶段。论文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方面,考察了匈奴国家形成的动因,并且将其与学术界提出的有关国家形成动因进行比较。
     从秦汉时期匈奴帝国建立,到十六国时期汉赵国家灭亡,部落一直是匈奴的基本社会组织。不过,这中间并非一成不变。论文探讨了匈奴社会组织中血缘与地缘的关系、血缘向地缘的转化的过程,以及部落维持的原因。通过这方面的考察,可以将匈奴国家纳入早期国家的范畴。
     国家结构的演变是国家形态演变的一个重要方面。秦汉时期,匈奴的国家结构带有浓厚的游牧少数民族色彩,南匈奴内附后,开始受到汉族国家的影响,在其强制的改造和示范作用下,匈奴国家结构一步步向着成熟国家结构演变。
     国家政治特征是国家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秦汉时期,匈奴的国家政治特征带有原始性,汉赵国家时,很大程度上已经汉化了。论文从意识形态、职官系统、税收和贸易、军事制度、法律等方面,探讨这一变化过程。
     本文通过考察匈奴国家形态演变的轨迹,揭示出匈奴国家形态演变的独特规律,并且对其在中国古代国家发展过程中的地位进行定位。同时,也可以为早期国家理论的修补和完善提供一个视角。
The Hun goes through a deep and large change from a nomadic nation in the Mongolia grasslands to living together with Chinese by moving into inland to rebulid the Hun's state. Under the affece of China's structure, The evolution of Hun's state pattern has its special way.
     This paper makes the time clue and studies through the period.It divides the Hun's history into four stages:before the country,QinHan,WeiJin,HanZhao. One by one in order studying the formation of state and the reasons,the change from the blood relationship to geotropic relationship,the evolution of the state structure, the state political character, then analyses the path of state pattern's evolution.
     Before the state formation of Hun, it goes through two stages:the tribe alliance and the tribe alliance comaster.The paper studies the reason of state formation from the external cause and the internal cause.It also compares the reason with the agent about state formation raised by academic circle.
     From the state builds in QinHan dynasties, until HanZhao state dies out in sixteen counties period, the Hun always makes tribe the basic society organization. But it has change in the process.The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lood and geography in the society organization,the transformation process from the blood to the geographicl relationship.It also studies the reason why the tribe existes from beginning to end. At the same time,the Hun's state can be fit into the category of early state through the study.
     The evolution of the state structure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the state pattern. In QinHan Dynasties, the state structure has an strong nomadic national minority color. After the south Hun enters into China,under the forced transformation and demonstration of the Chinese Central Goverment,the Hun evolves to matural state structure gradually.
     The state political character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tate pattern. In QinHan dynasties, the Hun state's political character is original.After the Hanzhao has been founded, it forms the character of chinese system in an large level.The paper will also study the change process from the aspects such as ideology,officials system, taxation and trade,militrary and law.
     Studying of evolution about Hun's state pattern,it can reveal the special way of the Hun's state and locate the position of it in acient Chiese state's development.Meanwhile, the theory of early state can also be amended and improved.
引文
1 参见[美]哈里斯(M.Harris):《文化的起源》,华夏出版社,1988年,第63页。
    1 马长寿:《北狄与匈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1页。
    2 马利清:《原匈奴、匈奴:历史与文化的考古学探索》,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15-216页。
    3 Elman R. Service, Primitive Social Organization: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New York:Random House,1971, pp.139-169。
    1 谢维扬:《中国早期国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65页,第213页。
    2 易建平:《部落联盟与酋邦——民主·专制·国家:起源问题比较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525页。
    3 易建平:《部落联盟与酋邦——民主·专制·国家:起源问题比较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01页。
    1 江林昌:《既要借鉴国外理论,更应构建中国古代文明的理论体系》,《史学月刊》2008年第4期,第6-7页。
    2 关于匈奴的族源、族属的问题,一直为研究者所注目,然而时至今日一直未达成统一看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传统说,即由先秦的鬼方、昆夷、荤粥、猃狁、山戎和北狄中的赤狄、白狄等演变而来;西方族源说,即突厥说;北方草原民族说;义渠说;夏族说等。
    1 武沐:《匈奴史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年,第41页。
    2 马利清:《原匈奴、匈奴:历史与文化的考古学探索》,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2页。
    3 马利清:《原匈奴、匈奴:历史与文化的考古学探索》,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1页。
    4 [汉]司马迁:《史记》卷5《秦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第207页。
    5 赵善诒:《说苑疏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4页。
    6 陈勇:《汉赵史论稿——匈奴屠各建国的政治史考察》,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29页。
    1 [汉]司马迁:《史记》卷110《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2886页。
    2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2873页。
    3 [汉]司马迁:《史记》卷110《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2885页。
    4 田广金、郭素新:《北方文化与匈奴文明》,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414页。
    5 蒙文通:《周秦少数民族研究》,龙门联合书局,1958年,第107页。
    6 [汉]司马迁:《史记》卷43《赵世家》,中华书局,1959年,第1806页。
    7 [汉]司马迁:《史记》卷43《赵世家》,中华书局,1959年,第1811页。
    8 [汉]司马迁:《史记》卷110《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2885页。
    9 [汉]司马迁:《史记》卷81《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2450页。
    10 乌恩:《论匈奴考古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考古学报》1990年第4期,第15页。
    11 马利清:《原匈奴、匈奴:历史与文化的考古学探索》,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82页。
    1 王国维:《观堂集林》卷13《鬼方昆夷玁狁考》,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83页。
    2 [日]内田吟风:《匈奴史研究》,创元社,1953年,第232页。
    3 陶克涛:《毡乡春秋:匈奴篇》,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87页。
    4 [汉]司马迁:《史记》卷110《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2890页。
    5 陈序经:《匈奴史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74页。
    1 林干:《匈奴通史》,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4页。
    2 [汉]司马迁:《史记》卷110《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2883页。
    3 [汉]司马迁:《史记》卷110《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2889页,第2890页,第2893页。
    4 马利清:《原匈奴、匈奴:历史与文化的考古学探索》,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02页。
    5 马利清:《原匈奴、匈奴:历史与文化的考古学探索》,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75页。
    1 林梅村北大文博学院匈奴考古讲义,转引自马利清:《原匈奴、匈奴:历史与文化的考古学探索》,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76页。
    2 马利清:《原匈奴、匈奴:历史与文化的考古学探索》,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52页。
    3 陈勇:《<史记>所见“胡”与“匈奴”称谓考》,《民族研究》2005年第6期,第9页。
    4 罗丰:《以陇山为中心甘宁地区春秋战国时期北方青铜文化的发现与研究》,《内蒙古文物考古》1993年第1、2期,第29-49页。
    1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77页。
    2 林干:《匈奴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6页。
    3 [美]摩尔根:《古代社会》,杨东莼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58页。
    4 何天明:《对匈奴创建政权若干问题的探讨—匈奴政权始自冒顿单于说质疑》,《内蒙古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第3页。
    1 何天明:《对匈奴创建政权若干问题的探讨—匈奴政权始自冒顿单于说质疑》,《内蒙古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第6页。
    2 [汉]司马迁:《史记》卷110《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2888页。
    3 马长寿:《北狄与匈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3页。
    1 王明珂:《游牧者的抉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07页。
    2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89《南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2942页,第2952页。以上的例子虽然是两汉匈奴旱灾的表现,但是匈奴自公元前三世纪在我国大漠南北兴起,直到西汉和东汉初年,其生活的区域没有重大的变化,所以所引材料应该也是适用于匈奴之前的生活状况的。
    3 [汉]司马迁:《史记》卷110《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2915页。
    4 [东汉]班固:《汉书》卷94《匈奴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3781页。
    1 [汉]司马迁:《史记》卷110《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2879页。
    2 王明珂:《匈奴的游牧经济:兼论游牧经济与游牧社会政治组织的关系》,《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论文类编:民族与社会编》,第1625-1626页。
    3 Barfield. Thomas J, The perilous frontier nomadic empires and China, Cambridge:Mass. B. Blackwell, 1989,p.131。
    1 Henri J. M. Claessen and Peter Skalnik, ed, The early state, The Hague:Mouton,1978. p45。
    2 Henri J. M. Claessen and Peter Skalnik, ed, The early state, The Hague:Mouton,1978. p45。
    1 恩格斯谈到:“文明时代所由以开始的商品生产阶段,在经济上有如下特征:(1)出现了金属货币,从而出现了货币资本、利息和高利贷;(2)出现了作为生产者之间的中介阶级的商人;(3)出现了土地私有制和抵押制;(4)出现了作为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形式的奴隶劳动”。见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83页。中苏联学者哈赞诺夫在对各地早期国家产生的情况进行了调查,指出“大洋洲的早期国家基本还处在石器时代;古代近东国家出现于铜器时代;巴尔干半岛是在青铜时代,而只有欧洲其它地区和靠近撒哈拉的非洲地区处在铁器时代”,也就是说,各地出现的早期国家具有明显不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见沈长云:《中国古代国家起源与形成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4-55页。
    2 田广金:《近年来内蒙古地区的匈奴考古》,《考古学报》1983年第1期,第15页。
    3 [汉]司马迁:《史记》卷110《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2879页。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68页。
    2 [汉]司马迁:《史记》卷110《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2892页。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36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18页。
    1 马利清:《原匈奴、匈奴:历史与文化的考古学探索》,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43页。
    2 马利清:《原匈奴、匈奴:历史与文化的考古学探索》,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1页。
    1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89《南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2954页。
    1 田广金、郭素新:《北方文化与匈奴文明》,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422-424页。
    2 田广金、郭素新:《北方文化与匈奴文明》,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425-426页。
    3 田广金、郭素新:《北方文化与匈奴文明》,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426页。
    1 乌恩:《论匈奴考古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考古学报》1990年第4期,第9页。
    2 马利清:《原匈奴、匈奴:历史与文化的考古学探索》,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92页。
    3 马利清:《原匈奴、匈奴:历史与文化的考古学探索》,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94页。
    4 [汉]司马迁:《史记》卷110《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2910页。
    5 [东汉]班固:《汉书》卷94《匈奴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3781页。
    1 [汉]司马迁:《史记》卷110《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2899页。
    1 田广金、郭素新:《北方文化与匈奴文明》,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406-407页。
    1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77页。
    2 赵世超:《西周为早期国家说》,《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第1页。
    3 何兹全:《中国的早期文明和国家的起源》,《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2期,第4页。
    1 沈长云:《中国古代国家起源与形成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21页。
    2 姚大力:《塞北游牧社会走向文明的历程》,收《北方民族史十论》一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00-201页。
    3 [日]加藤谦一:《匈奴‘帝国’》,第一书房,1998年,第43页。
    1 林干:《匈奴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6页。
    2 盖山林、盖志浩:《远去的匈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8页。
    3 [东汉]班固:《汉书》卷94《匈奴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3760页。
    4 [汉]司马迁:《史记》卷110《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2900页。
    1 马利清:《原匈奴、匈奴:历史与文化的考古学探索》,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98-399页。
    2 姚大力:《塞北游牧社会走向文明的历程》,收《北方民族史十论》一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97页。
    3 马克思:《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人民出版社,1965年,第72页。
    4 [汉]司马迁:《史记》卷110《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2890-2891页。
    5 [汉]司马迁:《史记》卷110《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2879页。
    1 姚大力:《塞北游牧社会走向文明的历程》,收《北方民族史十论》一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76-179页。
    2 谢剑:《匈奴社会组织的初步研究—氏族、婚姻和家族的分析》,收《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论文类编:民族与社会编》,中华书局,2009年,第964页。
    3 林干:《匈奴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7页。
    4 武沐:《匈奴史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年,第169页。
    5 [汉]司马迁:《史记》卷110《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2907页。
    1 [汉]司马迁:《史记》卷110《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2910-2911页。
    2 [东汉]班固:《汉书》卷94《匈奴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3786页。
    3 [法]安德烈·比尔基埃等:《家庭史》第一卷,袁树仁等译,三联书店,1998年,第74页。
    4 [美]朱利安、史徒华:《文化变迁的理论》,张恭启译,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第182页。
    5 图腾的类型主要有七种:氏族图腾、胞族图腾、部落图腾、民族图腾、性别图腾、家庭图腾和个人图腾。见何星亮:《图腾与中国文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93页。
    1 [苏]阿·赫·拉菲可夫:《评伯恩斯坦著的匈奴史概要》,余元译,《历史教学》1953年7月,第30页。
    2 张景明:《匈奴金银器的造型艺术与文化象征》,《艺术考古》2006年第2期,第7页。
    3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88页。
    1 [东汉]班固:《汉书》卷94《匈奴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3820页。
    2 [汉]司马迁:《史记》卷110《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2892页。
    3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90《乌桓鲜卑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2981页。
    1 [日]護雅夫:《匈奴の国家》,《史学杂志》第五十九编第五号,1950年,第20-21页。
    2 [日]江上波夫:《ユウラシア古代北方文化》,1948年,东京山川社,第21页。
    3 林旅芝:《匈奴史》,香港中华文化事业公司,1963年,第24-25页。
    4 吕思勉:《燕石札记》,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123页。
    5 [汉]司马迁:《史记》卷110《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2890页。
    6 [汉]司马迁:《史记》卷110《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2891页。
    7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89《南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2942页。
    1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89《南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2944页。
    2 武沐:《匈奴史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年,第104页。
    3 每当新单于即位时,诸王将循例皆依次迁升。如复株絫若鞮单于立,以长弟且麋胥为左贤王,二弟且莫车为左谷蠡王,三弟囊知牙斯为右贤王;且麋胥立,升且莫车为左贤王,升囊知牙斯为左谷蠡王;且莫车立,再升囊知牙斯为左贤王;单于宣立,以弟安国为左贤王,侄师子为左谷蠡王,单于安国立,升师子为左贤王。也有应升迁而反遭贬抑者,如单于舆立,其弟伊屠知师牙应升任左贤王,因舆欲另传他人,乃黜杀之。参见《史记·匈奴列传》和《汉书·匈奴传》。
    4 [日]内田吟风:《匈奴史研究》,创元社,1953年,第39页。
    1 [东汉]班固:《汉书》卷96《西域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3872页。
    2 [东汉]班固:《汉书》卷96《西域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3901页。
    3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90《乌桓鲜卑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2981页。
    4 [东汉]班固:《汉书》卷54《李广苏建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2457-2458页。
    5 [汉]司马迁:《史记》卷93《韩信卢绾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2639页。
    6 [东汉]班固:《汉书》卷54《李广苏建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2457页。
    7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89《南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2942页。
    1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89《南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2962页。
    2 [日]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卷110,新世界出版社,2009年,第4514页。
    3 [东汉]班固:《汉书》卷94《匈奴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3787页。
    4 [东汉]班固:《汉书》卷94《匈奴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3829页。
    5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89《南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2945页。
    6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89《南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2944页。
    1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89《南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2952页。
    2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97《北狄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550页。
    3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89《南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2944页。
    4 [南朝·宋]范哗:《后汉书》卷89《南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2964-2965页。
    5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4《孝和孝殇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第181页。
    6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89《南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2959页。
    7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90《乌桓鲜卑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2988页。
    8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89《南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2961页。
    1 《国语》卷2《周语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48页。
    2 [东汉]班固:《汉书》卷94《匈奴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3786页。
    3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47《班梁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1578页。
    1 [东汉]班固:《汉书》卷94《匈奴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3810页。
    2 [汉]司马迁:《史记》卷111《卫将军骠骑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2945-2946页。
    3 [东汉]班固:《汉书》卷94《匈奴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3790页。
    4 [汉]贾谊撰,阎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卷4《匈奴》,中华书局,2000年,第134页。
    1 武沐:《匈奴史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年,第139页。
    2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90《乌桓鲜卑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2980页。
    1 林干:《匈奴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36-47页。
    2 王宗维:《匈奴诸王考述》,《内蒙古大学学报》1985年第2期。
    3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89《南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2942页。
    4 [汉]司马迁:《史记》卷110《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2912页。
    1 [东汉]班固:《汉书》卷94《匈奴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3778页。
    2 [东汉]班固:《汉书》卷94《匈奴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3827页。
    3 [汉]司马迁:《史记》卷110《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2892页。
    4 [汉]司马迁:《史记》卷110《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2889页。
    1 [汉]司马迁:《史记》卷110《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2894页。
    2 [东汉]班固:《汉书》卷94《匈奴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3820页。
    3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89《南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2949页。
    4 [东汉]班固:《汉书》卷94《匈奴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3790页。
    5 [东汉]班固:《汉书》卷94《匈奴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3782页。
    1 [汉]司马迁:《史记》卷110《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2907页。
    2 “使匈奴中郎将一人,比二千石。本注曰:主护南单于”,是东汉政府派遣到南匈奴的最高官员,直接隶属于中央,有自己的机构,下设“从事二人”,且规定“有事随事增之,掾随事为员”,建制比较灵活。见[晋]司马彪:《后汉书志》第28《百官五》,中华书局,1965年,第3626页。东汉“为设官府,从事、掾吏”,并且令“西河长吏岁将骑二千、弛刑五百人助中郎将卫护单于”。见[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44《汉纪三十六·世祖光武皇帝下》“建武二十六年”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1416页。
    3 [日]内田吟风:《匈奴史研究》,创元社,1953年,第29页。
    4 [东晋]袁宏:《后汉纪》卷10《孝明皇帝纪下》,中华书局,2002年,第183页。
    5 永平八年,“乃上言宜更置大将,以防二虏交通。由是始置度辽营,以中郎将吴棠行度辽将军事,副校尉来苗、左校尉阎章、右校尉张国将黎阳虎牙营士屯五原曼柏”。见[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89《南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2949页。
    6 陈勇:《匈奴单于号研究》,《中国史研究》2006年第2期,第46-47页。
    1 [汉]司马迁:《史记》卷110《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2901页。
    2 [汉]司马迁:《史记》卷110《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2896页。
    3 谢剑:《匈奴社会组织的初步研究一氏族、婚姻和家族的分析》,收《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论文类编:民族与社会编》,中华书局,2009年,第950-951页。
    4 [东汉]班固:《汉书》卷94《匈奴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3826-3827页。
    5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89《南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2965页。
    1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89《南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2966页。
    2 [汉]司马迁:《史记》卷110《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2895页。
    3 [汉]司马迁:《史记》卷110《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2904页。
    4 [东汉]班固:《汉书》卷94《匈奴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3780页。
    5 [东汉]班固:《汉书》卷94《匈奴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3798页,第3799页,第3803页,第3808页,第3817页。
    1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89《南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2943-2944页。
    2 余英时:《汉代贸易与扩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57页。
    3 林干:《匈奴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54页。
    4 苏伦高娃:《汉匈经济交流形式探讨》,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28页。
    5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78页。
    1 [汉]司马迁:《史记》卷110《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2899页。
    2 [汉]桓宽撰,马非百校注:《盐铁论简注·力耕第二》,中华书局,1984年,第14页。
    3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69《魏纪一·世祖文皇帝上》“黄初二年”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2199页。
    4 [汉]贾谊撰,阎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卷4《匈奴》,中华书局,2000年,第138页。
    5 [汉]贾谊撰,阎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卷3《铜布》,中华书局,2000年,第111页。
    6 [汉]司马迁:《史记》卷110《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2917页。
    7 [东汉]班固:《汉书》卷94《匈奴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3774页。
    8 [东汉]班固:《汉书》卷94《匈奴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3828页。
    1 马利清:《原匈奴、匈奴:历史与文化的考古学探索》,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1页,第53-54页。
    2 马利清:《原匈奴、匈奴:历史与文化的考古学探索》,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63页。
    1 武沐:《匈奴史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年,第143-149页。
    2 [东汉]班固:《汉书》卷94《匈奴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3760页。
    3 [南朝·宋]范哗:《后汉书》卷89《南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2942页。
    4 [汉]司马迁:《史记》卷110《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2883-2884页。
    1 [汉]司马迁:《史记》卷110《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2889页。
    2 [汉]司马迁:《史记》卷110《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2892页。
    3 [汉]司马迁:《史记》卷110《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2888页。
    4 [汉]司马迁:《史记》卷110《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2892页。
    1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77页。
    2 关于匈奴的二十四长的具体所指,众说纷纭。陶克涛认为匈奴不止“二十四长”,见陶克涛:《毡乡春秋:匈奴篇》,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92页;李春梅认为,在五种职官中,只有带“大”字的六个职官—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才是二十四长,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是单于派驻地方的最高行政、军事长官,每个王下面设有六个军事将领。这样四个最高长官所辖的二十四个军事将领就构成了匈奴的二十四长。见李春梅:《匈奴政权中“二十四长”和“四角”、“六角”探析》,《内蒙古社会科学》2006年3月,第3页。
    1 [汉]桓宽撰,马非百校注:《盐铁论简注·论功第五十二》,中华书局,1984年,第372页。
    2 [汉]桓宽撰,马非百校注:《盐铁论简注·论功第五十二》,中华书局,1984年,第372页。
    3 [汉]司马迁:《史记》卷110《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2912页。
    4 [元]赫经:《续后汉书》卷79上《北狄》,商务印书馆,1958年,第1143页。
    1 主流的观点认为胜兵是常备兵。如马长寿指出南匈奴在中国缘边八郡定居了四十年后,人口组合和产业分工都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胜兵的出现说明了军队和生产者的分工,见马长寿:《北狄与匈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78-79页。也有不同的意见。梁景之通过对史料记载中胜兵的综合分析,认为胜兵是战士的同义语,有现役常备人员和非现役后备人员的区别,见梁景之:《“胜兵”解析》,《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第2期,第3页;阿尔丁夫考查了胜兵一词的含义,从而得出胜兵不是常备兵,而是兵民合一的国家实行的兵役制度,见阿尔丁夫:《“胜兵”果真是“常备兵”么?——兼谈几部辞书存在的问题》,《民族研究》1999年第1期,第4-5页;张莉从南匈奴的社会生活状况、胜兵的人口和东汉政府的立场来说明南匈奴的胜兵仍以各部落为单位,由部帅统辖。见张莉:《南匈奴胜兵性质新解》,《安徽史学》1999年第4期,第2页。马长寿认为南匈奴在中国缘边八郡定居了四十年后,人口组合和产业分工都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胜兵的出现说明了军队和生产者的分工,见马长寿:《北狄与匈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78-79页。这也是常备兵的意思。
    2 林干:《匈奴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22页。
    1 吕思勉:《国学论衡》第6期,1935年12月,转引自胡玉春:《大夏国铁弗匈奴社会经济状况探析》,《兰州学刊》2012年第3期,第1页。
    2 杜林渊:《南匈奴墓葬初步研究》,《考古》2007年第4期,第2-3页。
    3 马长寿:《北狄与匈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84-85页。
    4 [日]江上波夫:《匈奴的社会与文化》,山川出版社,1999年,第114页。
    1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19《耿夔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719页。
    2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89《南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2959页。
    3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89《南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2962页。
    4 参见马利清:《原匈奴、匈奴:历史与文化的考古学探索》,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56页,第368页。
    5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89《南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2950页。
    6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76《循吏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2463页。
    7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89《南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2958页。
    8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89《南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2963页。
    1 王桐龄:《中国史》上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30页。
    2 [汉]司马迁:《史记》卷53《萧相国世家》,中华书局,1959年,第2015页。
    3 [汉]司马迁:《史记》卷118《淮南衡山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3090页。
    4 [东汉]班固:《汉书》卷96《西域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3881页,第3875页,第3894页。
    5 [东汉]班固:《汉书》卷96《西域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3901页,第3875页。
    6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89《南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2951页。此后的正史如《魏书》,《隋书》,《北史》,《旧唐书》之有关西域与北方民族传记也时常出现“胜兵”这一概念。
    1 汉语大辞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辞典》第6册,汉语大辞典出版社,1990年,第1336页。
    2 [清]惠栋:《后汉书补注》卷4,商务印书馆,1936年。
    3 阿尔丁夫:《“胜兵”果真是“常备兵”么?——兼谈几部辞书存在的问题》,《民族研究》1999年第1期,第5页。
    4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89《南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2952页,第2952页。
    5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89《南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2952页,第2962页。
    1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65《张奂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2139页。
    2 [日]内田吟风:《匈奴史研究》,创元社,1953年,第31页。
    3 参见[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90《乌桓鲜卑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
    1 [晋]陈寿:《三国志》卷1《武帝纪》,中华书局,1959年,第9页。
    2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89《南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2965页。
    3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19《耿国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716页。
    4 [晋]陈寿:《三国志》卷30《乌桓鲜卑东夷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837页。
    5 [汉]司马迁:《史记》卷110《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2918页。
    6 [东汉]班固:《汉书》卷94《匈奴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3753页,第3777页。
    1 Henri J. M. Claessen and Peter Skalnik, ed, The early state, The Hague:Mouton,1978. p22-23。
    1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6《光武·三六》,中华书局,1975年,第155页。
    2 唐长孺:《魏晋杂胡考》,收《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一书,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426页。
    1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89《南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2942页。
    2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89《南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2965页。
    3 [晋]陈寿:《三国志》卷15《梁习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469页。
    1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97《北狄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548页。
    2 陈琳国:《匈奴内乱、南迁与杂胡化》,收《中古北方民族史探》一书,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64页。
    3 黄烈:《中国古代民族史研究》,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91-192页。
    4 黄烈认为:屠各原本与休屠为同指,是内附匈奴之一部,“可是到了西晋,屠各一词与南匈奴就混用而无所区别了……西晋以后的屠各已泛指内迁匈奴,与早先仅指休屠王的一支,内涵已有所不同”,究其原因,“决不是休屠王余众的繁衍和延续而形成的,只有屠各概念由专而泛才能得到解释”,见黄烈:《中国古代民族史研究》,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12页。李树辉以出土的两枚刻有屠各的石印为据,认为“屠各主部后移徙至蒙古高原,为匈奴‘名族’。其一支约于曹魏时入塞,居于西河者后姓张氏;居于代郡者,后姓董氏;居于并州者,后姓乔氏。另一支北魏时为其‘勋臣八姓’中的‘独孤氏’。‘独孤氏’也就是‘屠各’,均为‘T y ger’的音译”,按其说法,屠各与汉武帝时降汉的休屠并不是一回事,而是乌古斯的一支,东汉时与南匈奴一同入塞,见李树辉:《新疆木垒县菜子沟古墓出土石印考》,《新疆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第2页。周伟洲认为“绝大部分的匈奴(主要是南匈奴)逐渐汉化,魏晋时统称为‘屠各’”,见周伟洲:《论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民族融合》,《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第3期,第1页。陈勇认为“东汉时迁居南匈奴故地的屠各部落,三国或西晋时已为南匈奴诸部所接纳。他们最终在该地区占据了支配地位,其部落首领则获得单于的尊号。到了汉赵史学家的笔下,刘渊又成为南单于的继承者、南匈奴的后代了”,见陈勇:《“匈奴屠各”考》,收罗贤佑主编《历史与民族——中国边疆的政治、社会和文化》一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394页。陈琳国认为休屠不等于屠各,屠各种是匈奴占统治地位的部落,包括匈奴单于挛鞋氏。屠各刘渊本是南匈奴单于嫡裔,绝非假托,见陈琳国:《休屠、屠各和刘渊族姓》,《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第1页。
    1 唐长孺:《魏晋杂胡考》,收《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一书,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82页。
    2 陈勇:《汉赵史论稿——匈奴屠各建国的政治史考察》,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2页。
    3 [汉]司马迁:《史记》卷110《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2909页。
    4 [东汉]班固:《汉书》卷55《霍去病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2483页。
    5 唐长孺:《魏晋杂胡考》,收《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一书,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70页。
    6 建武二十五(49年),南匈奴单于“遣弟左贤王莫将兵万余人击北单于弟奠键左贤王,生获之;又破北单于帐下,并得其合万余人,马七千匹、牛羊万头。北单于震怖,却地千里……北部薁鞬骨都侯与右骨都侯率三万余人来归南单于”。这一次,北匈奴前后有四万多人归属于南匈奴。但是,归附的北匈奴不久又叛归北方。建武二十六年,“夏,南单于所获北虏莫鞬左贤王将其众及南部五骨都侯合三万余人畔归”。其后,“永平二年(59年),北匈奴护于丘率众千余人来降”。建初元年(76年),“时皋林温禺犊王复将众还居涿邪山,南单于闻知,遣轻骑与缘边郡及乌桓兵出塞击之,斩首数百级,降者三四千”。建初八年(83年),“北匈奴三木楼訾大人稽留斯等率三万八千人、马二万匹、牛羊十余万,款五原塞降”。元和二年(85年)正月,“北匈奴大人车利、涿兵等亡来入塞,凡七十三辈”,北匈奴由于“党众离叛”,入塞归降的“凡七十三辈”,估计人口不少。章和元年(87年),“鲜卑入左地击北匈奴,大破之,斩优留单于,取其匈奴皮而还。北庭大乱,屈兰、储卑、胡都须等五十八部,口二十万,胜兵八千人,诣云中、五原、朔方、北地降”。章和二年(88年),“时北虏大乱,加以饥蝗,降者前后而至”。永元元年(89年),东汉王朝与南匈奴共同出兵,进击北匈奴。“与北单于战于稽落山,大破之,虏众崩溃,单于遁走,追击诸部,遂临私渠比鞮海。斩名王已下万三千级,获生口马牛羊橐驼百余万头。于是温犊须、日逐、温吾、夫渠王柳鞮等八十一部率众降者,前后二十余万人”。见[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23《窦宪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814页。永元二年(90年),东汉王朝和南匈奴再次攻击北匈奴,“(北)单于被创,堕马复上,将轻骑数十遁走,仅而免脱。得其玉玺,获阏氏及男女五人,斩首八千级,生虏数千口而还。是时南部连获克纳降党众最盛,领户三万四千,口二十三万七千三百,胜兵五万一百七十”。永元六年(94年),新降匈奴十五部二十余万人反叛,胁立前单于屯屠何子莫鞮日逐王逢侯为单于。逢侯于塞外分为两部。八年冬,“左部胡自相疑畔,还入朔方塞,庞奋迎受慰纳之。其胜兵四千人,弱小万余口悉降,以分处北边诸郡”。同年,反叛的右温禺牍王乌居战率众归降,“于是徙乌居战众及诸还降者二万余人于安定、北地”。元初五年(118年)春,“逢侯将百余骑亡还,诣朔方塞降,邓遵奏徙逢侯于颍川郡”。
    1 唐长孺:《魏晋杂胡考》,收《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一书,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82-396页;马长寿:《北狄与匈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91页。
    2 武沐、尹玉琴:《(晋书·北狄传)入塞屠各新论》,《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年12月,第5页。
    3 陈勇:《汉赵史论稿——匈奴屠各建国的政治史考察》,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72-73页。
    4 曹永年据《晋书·武帝纪》及同书《四夷·北狄传》、《宣五王·扶风王骏传》的记载,梳理了当时匈奴及匈奴别部较大规模的内迁有:(一)泰始年间(265-274年),由于塞外匈奴水灾,塞泥、黑难等二万余落归化,使居河西故宜阳城下。后复与晋人杂居,于是平阳、西河、太原、新兴、上党、乐平诸郡均有分布。(二)咸宁三年(277年),安定、北地、金城诸胡吉轲罗、侯金多及北虏热同等二十万口降附征西大将军、雍凉都督司马骏。(三)咸宁三年,又西北杂虏及鲜卑、匈奴、五溪蛮夷、东夷三国前后十余辈,各率种人部落内附。(四)咸宁五年(279年)三月,匈奴都督拔奕虚率部落归化。(五)咸宁五年十月,匈奴余渠都督独雍等率部落归化。(六)太康五年(284年),匈奴胡太阿厚率其部落二万九千三百人归化,武帝处之塞内西河。(七)太康七年(286年),匈奴胡都大博及萎莎胡等各率种类大小凡十万余口,诣雍州刺史扶风王骏降附。(八)太康八年(287年),匈奴都督大豆得一育鞠等复率种落大小万一千五百口来降。见曹永年:《拓跋力微卒后“诸部叛离,国内纷扰”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2期,第1-2页。
    5 陈勇:《汉赵史论稿——匈奴屠各建国的政治史考察》,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2页。
    6 [晋]陈寿:《三国志》卷9《夏侯尚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293-294页。
    1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97《北狄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549页。
    2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89《南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2960-2961页,第2970页。
    1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4《地理志上》,中华书局,1974年,第428页。
    2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4《地理志上》,中华书局,1974年,第428-429页。
    3 建武二十五年,“乌桓或愿留宿卫,于是封其渠帅为侯王君长者八十一人,皆居塞内,布于缘边诸郡,令招来种人,给其衣食,遂为汉侦候,助击匈奴、鲜卑”。见[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90《乌桓鲜卑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2982页。也就是说,乌桓、南匈奴与东汉军民错杂而居,形成了一道完备的对付北匈奴和鲜卑的防御体系。
    4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90《乌桓鲜卑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2983页。
    5 [晋]陈寿:《三国志》卷28《邓艾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776页。
    6 [北齐]魏收:《魏书》卷1《序纪》,中华书局,1974年,第8页。
    7 马长寿:《北狄与匈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96页。
    1 [北齐]魏收:《魏书》卷95《铁弗刘虎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054页。
    2 田余庆:《拓跋史探》,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151页。
    3 [晋]陈寿:《三国志》卷30《乌桓鲜卑东夷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837页;该事也见[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90《乌桓鲜卑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2986页。
    4 [日]内田吟风:《匈奴史研究》,创元社,1953年,第65页。
    1 田余庆:《拓跋史探》,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154页。
    2 [汉]司马迁:《史记》卷110《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2908页。
    3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89《南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2952页。
    4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89《南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2961页。
    1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38《汉纪三十·王莽下》“天凤六年”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1219页。
    2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89《南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2940页。
    3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89《南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2953页。
    4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89《南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2955页。
    5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51《李陈庞陈桥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1692页。
    6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89《南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2965页。
    7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8《孝灵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第355页。
    8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59《汉纪五十一·孝灵皇帝下》“中平五年”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1889页。
    9 左部、右部之外,还有南部、北部的称谓。“夏,南单于所获北虏薁鞬左贤王将其众及南部五骨都侯合三万余人畔归”,“冬,前畔五骨都侯子复将其众三千人归南部,北单于使骑追击”,“钞兵每到南部下,还过亭候,辄谢曰:‘自击亡虏薁鞬日逐耳,非敢犯汉人也’”,“南部单于汗立二年薨,单于比之子适立”,“南部须卜骨都侯等知汉与北虏交使,怀嫌怨欲畔”,“其年秋,北虏果遣二千骑候望朔方,作马革船,欲度迎南部畔者”,“北部薁鞬骨都侯与右骨都侯率众三万余人来归南单于”。见[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89《南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2943页,第2945页,第2948页,第2949页,第2943页。这些显然是将南北匈奴对立起来的说法,南部指南匈奴,北部指北匈奴,并不是一种新的称谓。
    1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89《南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2949页。
    2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89《南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2952页。
    3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89《南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2964页。
    4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97《北狄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548页。
    1 关于分为三率,黄烈认为,“是时并州右(左)贤王并为一部”,南匈奴合五部为一,统治者感到威胁,嘉平中,邓艾上言:“闻刘豹部有叛胡,可因叛割为二国,以分其势。去卑功显前朝,而子不继业,宜加其子显号,使居雁门,离国弱寇……”。叛变刘豹的匈奴部众和去卑之子,就是三股不相属的势力。而“泰始之初,又增为四”,不见其它记载,已不得其详,大概是分势政策的继续。见黄烈:《<徙戎论>考析》,《文史》1988年第28辑,第5-6页。
    2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1《刘元海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45页。
    3 “其四姓,有呼延氏、卜氏、兰氏、乔氏”,见[唐]房玄龄等:《晋书》卷97《北狄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550页。
    4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90《乔智明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336页。
    5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95《卜珝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841页。
    6 [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833《资产部十三》引《前赵录》,中华书局,1960年,第3719页。
    7 [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428《人事部十九》引《后赵录》,中华书局,1960年,第1969页。
    8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88《王延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290页。
    1 马长寿:《北狄与匈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50页。
    2 [东汉]班固:《汉书》卷94《匈奴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3808页。
    1 [东汉]班固:《汉书》卷94《匈奴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3778页。
    2 [东汉]班固:《汉书》卷94《匈奴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3797页。
    3 [东汉]班固:《汉书》卷94《匈奴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3787页。
    4 南匈奴单于按照顺序排列如下:酰落尸逐鞮单于比,乌珠留单于之子;丘浮尤鞋单于莫,比之弟;伊伐于虑鞮单于汗,莫之弟;酰僮尸逐侯鞮单于适,比之子;丘除车林辊单于苏,莫之子;胡邪尸逐侯鞮单于长,适之弟;伊屠于闾鞮单于宣,汗之子;休兰尸逐侯辊单于屯屠何,长之弟;安国,缺单于号,宣之弟;亭独尸逐侯鞮单于师子,适之子;万氏尸逐鞮单于檀,长之子;乌稽侯尸逐鞮单于拔,檀之弟;去特若尸逐就单于休利,拔之弟;呼兰若尸逐就单于兜楼储,休利之子或侄辈;伊陵尸逐就单于居车儿,兜楼储之弟或子;屠特若尸逐就单于某,居车儿之子;呼征,缺单于号,屠特若尸逐就单于之子:羌渠,缺单于号,呼征之叔父或兄弟;持至尸逐侯单于扶罗,羌渠之子;呼厨泉,缺单于号,于扶罗之弟。见罗新:《匈奴单于号研究》,《中国史研究》2006年第2期,第10页。
    1 罗新:《匈奴单于号研究》,《中国史研究》2006年第2期,第11页。
    2 [南宋]郑樵:《通志》卷25《氏族略第五》,中华书局,1987年,第475页。
    3 谢剑:《入居中国之匈奴氏族名表》,见《匈奴社会组织的初步研究—氏族、婚姻和家族的分析》,收《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论文类编:民族与社会编》,中华书局,2009年,第962页。
    4 [日]内田吟风:《关于乌桓族的研究》,《满蒙史论丛》第四卷,1943年,转引自马长寿:《乌桓与鲜卑》,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121页。
    5 [日]加藤谦一:《匈奴‘帝国’》,第一书房,1998年,第38-40页。
    6 马长寿:《北狄与匈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51页。
    1 [美]摩尔根:《古代社会》,杨东莼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57页。
    2 [日]加藤谦一:《匈奴‘帝国’》,第一书房,1998年,第42-43页。
    3 高丙中:《东北驻屯满族的血缘组织——从氏族到家族再到家户的演变》,《满族研究》1996年第1期,第6页。
    1 马利清:《原匈奴、匈奴:历史与文化的考古学探索》,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03页,第118页,第345页,第346页。
    2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2《刘聪载记附陈元达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679页。
    3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88《王延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290页。
    1 [北齐]魏收:《魏书》卷95《铁弗刘虎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054页。
    2 [北齐]魏收:《魏书》卷1《序纪》,中华书局,1974年,第9页。
    3 [东汉]班固:《汉书》卷94《匈奴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3798页。
    4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89《南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2943页。
    1 胡玉春:《南匈奴与东汉的政治关系及其社会变革》,《内蒙古社会科学》2007年11月,第6页。
    2 唐长孺:《晋代北境各族“变乱“的性质及五胡政权在中国的统治》,收《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一书,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29页。
    3 [晋]陈寿:《三国志》卷15《梁习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469页。
    4 [晋]司马彪:《后汉书志》第23《郡国五》,中华书局,1965年,第3523页。
    5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93《王恂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412页。
    6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4《石勒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708页。
    1 近百年来,国内外学者发表研究匈奴语言的论著不少,较早的如日本的白鸟库吉:《匈奴起源考》,1939年改名《匈奴民族考》,由上海中华书局出版。随后有德国的奥·普里察克:《匈奴人的文化和语言》,载《民族译丛》1989年第5期。G·德费尔:《论匈人的语言》,载《蒙古史研究参考资料》总第67辑,1986年12月。国内的如方壮猷:《匈奴语言考》,载《国学季刊》第2卷第4期,1930年12月。何星亮:《匈奴语试释》,载《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2年第1期。希特格其:《从语言学上看匈奴人的族属问题》,载《内蒙古社会科学》1990年第1期。以上研究虽论点不同,主张各异,但都各有见地,自成一家之言。其它散见于各种论著中涉及匈奴语言的部分,此处不一一列举。
    2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84《董祀妻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2802-2803页。
    3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95《佛图澄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468页。
    4 马长寿:《北狄与匈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9页。
    5 [汉]司马迁:《史记》卷110《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2888页。
    1 [汉]贾谊撰,阎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卷4《匈奴》,中华书局,2000年,第135页。
    2 马利清:《原匈奴、匈奴:历史与文化的考古学探索》,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56-357页。
    3 [北齐]魏收:《魏书》卷103《蠕蠕、匈奴宇文莫槐、徒向段就六眷、高车列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304页。
    4 方壮猷、黄文弼、佟柱臣、马长寿等均主张匈奴是典型的亚洲蒙古人种,这一观点在东方学者中一直占据优势。蒙古的道尔吉苏荣和日本的白鸟库吉也都主蒙古说。而林干、岑仲勉、冯家升则力主匈奴属高鼻深目的突厥种(欧罗巴种),前苏联的A.N.伯恩施坦和美国学者W.M.麦高文主张突厥说。这些说法至今未能达成一致。
    5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33《苦哉行五首》,中华书局,1979年,第493页。
    6 [日]内田吟风:《匈奴史研究》,创元社,1953年,第116页。
    1 陈健文:《先秦至两汉胡人意象的形成与变迁》,博士学位论文,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系,2005年,第300页。
    2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56《江统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531-1532页。
    3 [美]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孙立平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23页。
    4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56《江统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532页。
    5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1《刘元海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48页。
    1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59《汉纪五十九·孝献皇帝壬》“建安二十一年”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2146-2147页。
    2 [晋]司马彪:《后汉书志》第28《百官五》,中华书局,1965年,第3630页。
    3 黄惠贤、陈锋:《中国俸禄制度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66-67页。
    4 [宋]洪适:《隶释》卷19,中华书局,1985年,第186页。
    1 [晋]陈寿:《三国志》卷2《文帝纪》,中华书局,1959年,第75页。
    2 [晋]陈寿:《三国志》卷2《文帝纪》,中华书局,1959年,第76页。
    3 [晋]陈寿:《三国志》卷48《孙皓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1165页。
    4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3《武帝纪》,中华书局,1974年,第50页。
    5 [北魏]杨衔之:《洛阳伽蓝记》卷3《城南·宣阳门》,中华书局,2006年,第145页。
    6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21《礼志下》,中华书局,1974年,第650页。
    1 在曹操任司空、丞相及魏公、魏王的不同时期,司空府、丞相府、魏公或魏王府分别是其霸府的基本部分。见柳春新:《曹操霸府述论》,《史学月刊》2002年第8期,第4页。
    2 [东汉]班固:《汉书》卷94《匈奴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3786页。
    3 [东汉]班固:《汉书》卷94《匈奴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3813页。
    4 [东汉]班固:《汉书》卷94《匈奴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3817页。
    5 [东汉]班固:《汉书》卷70《陈汤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3014页。
    6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23《窦宪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814页。
    7 马长寿:《北狄与匈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83页。
    8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97《北狄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548页。
    1 唐长孺:《晋代北境各族“变乱“的性质及五胡政权在中国的统治》,收《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一书,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29页。
    2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1《刘元海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47页。
    3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1《刘元海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47页。
    4 [清]纪昀等撰《历代职官表》卷71《藩属各官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370页。
    5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97《北狄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548页。
    6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1《刘元海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45页。
    1 [日]内田吟风:《匈奴史研究》,创元社,1953年,第81页。
    2 马长寿:《北狄与匈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84页。
    3 [唐]杜佑:《通典》卷37《职官十九·秩品二》,中华书局,1988年,第1004页。
    4 黄惠贤、陈锋:《中国俸禄制度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76-78页。
    5 [唐]杜佑:《通典》卷19《职官一·官品》,中华书局,1988年,第481页。
    6 黄惠贤、陈锋:《中国俸禄制度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79,第90页。
    7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24《职官志》,中华书局,1974年,第728页。
    1 《晋书》叙西晋品官占田荫客制说:“其官品第一至于第九,各以贵贱占田。品第一者占五十顷,第二品四十五顷,第三品四十顷,第四品三十五顷,第五品三十顷,第六品二十五顷,第七品二十顷,第八品十五顷,第九品十顷。而又各以品之高卑荫其亲属,多者及九族,少者三世……而又得荫人以为衣食客及佃客,品第六以上得衣食客三人,第七第八品二人,第九品……一人。其应有佃客者,官品第一第二者佃客无过五十户,第三品十户,第四品七户,第五品五户,第六品三户,第七品二户,第八品第九品一户”。见[唐]房玄龄等:《晋书》卷26《食货志》,中华书局,1974年,第790页。
    2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1《刘元海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45页。
    3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1《刘元海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54页。[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79《晋纪一·世祖武皇帝》“泰始七年”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2514页。[唐]房玄龄等:《晋书》卷57《胡奋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557页。
    4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2《刘聪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57页。
    1 唐长孺:《魏晋杂胡考》,收《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一书,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86页。
    2 周伟洲:《汉赵国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2页。
    3 唐长孺:《魏晋杂胡考》,收《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一书,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87页。
    4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2《刘聪载记附陈元达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679页。
    5 [晋]陈寿:《三国志》卷28《邓艾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776页。“左贤王豹……为左部帅,部族最强”,见[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75《魏纪七·邵陵厉公中》“嘉平三年”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2391页。又“以于扶罗子豹为左贤王”,见[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1《刘元海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45页。可知陈寿作“右贤王”有误。
    1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75《魏纪七·邵陵厉公中》“嘉平三年”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2391页。
    2 《石勒载记》原文为“北泽都尉”,应为“北部都尉”,见[清]吴士鉴、刘承干:《晋书斠注》卷104,中华书局,2008年,第1712页。
    3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2《刘聪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58页。
    4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3《武帝纪》,中华书局,1974年,第61页。
    5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97《北狄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549页。
    6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1《刘元海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48页。
    1 [日]内田吟风:《匈奴史研究》,创元社,1953年,第85页。
    2 汪波:《魏晋北朝并州地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62-71页。
    3 唐长孺:《晋代北境各族“变乱”的性质及五胡政权在中国的统治》,收《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一书,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34页。
    1 [唐]杜佑:《通典》卷37《职官十九·晋官品》,中华书局,1988年,第1006页。
    2 [晋]陈寿:《三国志》卷3《明帝纪》,中华书局,1959年,第98页。
    3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24《职官志》,中华书局,1974年,第747页。
    4 《晋故大司农关中侯郑舒夫人城阳黔陬刘氏墓志》,收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一书,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7页。
    5 [晋]陈寿:《三国志》卷26《田豫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729页。
    6 [晋]陈寿:《三国志》卷22《陈泰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638页。
    1 [晋]陈寿:《三国志》卷3《明帝纪》,中华书局,1959年,第692-693页。
    2 [美]哈里斯(M.Harris):《文化的起源》,华夏出版社,1988年,第63页。
    3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1《刘元海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45-2646页。
    1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1《刘元海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46页。
    2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1《刘元海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46页。
    3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82《晋纪四·孝惠皇帝》“永熙元年冬十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2603页。
    4 [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163《州郡部九》引《十六国春秋》,中华书局,1960年,第794页。
    1 [唐]杜佑:《通典》卷37《职官十九·秩品二》,中华书局,1988年,第1004页。
    2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2《景帝纪》,中华书局,1974年,第29页。
    3 [日]内田吟风:《匈奴史研究》,创元社,1953年,第90页。
    1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79《晋纪一·世祖武皇帝上之上》,中华书局,1956年,第2514页,第2519页。
    2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3《武帝纪》,中华书局,1974年,第61页。
    3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57《胡奋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557页。
    4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2《刘聪载记附陈元达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679页。
    1 [晋]陈寿:《三国志》卷15《梁习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469页
    2 唐长孺:《晋代北境各族“变乱”的性质及五胡政权在中国的统治》,收《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一书,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37-138页。
    1 [晋]陈寿:《三国志》卷22《陈泰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638页。
    2 《清实录》卷7,中华书局,1985年,第98页。
    1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76《魏纪八·邵陵厉公下》“嘉平五年”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2402页。
    2 马长寿:《北狄与匈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88页。
    3 [晋]陈寿:《三国志》卷15《梁习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469页。
    4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97《北狄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550页。
    5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46《刘颂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305页。
    1 高敏:《魏晋南北朝兵制研究》,大象出版社,1998年,第56页。
    2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1《刘元海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46页。《通鉴》作“吴不足平也”,见[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80《晋纪二·世祖武皇帝上之下》“咸宁五年”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2555页。王济所谓“东南”或“吴”指孙吴全境,并非仅限于吴、会稽两郡。因此,《载记》衍一“会”字。
    1 [日]内田吟风:《匈奴史研究》,创元社,1953年,第44页。
    2 [晋]陈寿:《三国志》卷30《乌桓鲜卑东夷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831页。
    3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56《江统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534页。
    1 [晋]陈寿:《三国志》卷1《魏志·武帝纪》注引王沈《魏书》,中华书局,1959年,第14页。
    2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26《食货志》,中华书局,1974年,第791页。
    1 黄烈:《中国古代民族史研究》,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04页。
    2 陈寅恪:《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10页。
    1 周一良:《乞活考》,收《魏晋南北朝史论集》一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9页。
    2 [日]内田吟风:《北亚史研究·匈奴篇》,同朋舍,1975年,第309页,第337页。
    3 万绳楠:《魏晋南北朝史论稿》,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第136页。
    4 陈仲安、王素:《汉唐职官制度研究》,中华书局,1993年,第67页。
    5 高敏:《十六国时期的军镇制度》,《史学月刊》1998年第1期,第2页。
    1 陈勇:《汉赵国胡与屠各异同考——兼说汉赵国的胡汉分治》,收《汉赵史论稿——匈奴屠各建国的政治史考察》一书,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135-142页。
    2 陈勇:《汉赵国胡与屠各异同考——兼说汉赵国的胡汉分治》,收《汉赵史论稿——匈奴屠各建国的政治史考察》一书,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150,第156页,第160页。
    3 陈寅恪:《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10页。
    4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1《刘元海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53页。
    5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2《刘聪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65页。
    6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2《刘聪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67页。
    7 高敏:《魏晋南北朝兵制研究》,大象出版社,1998年,第179页。
    1 唐长孺:《晋代北境各族“变乱”的性质及五胡政权在中国的统治》,收《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一书,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53页。
    2 陈勇:《汉赵国胡与屠各异同考——兼说汉赵国的胡汉分治》,收《汉赵史论稿——匈奴屠各建国的政治史考察》一书,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151页。
    3 陈勇:《汉赵国胡与屠各异同考——兼说汉赵国的胡汉分治》,收《汉赵史论稿——匈奴屠各建国的政治史考察》一书,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160-161页。
    4 [北齐]魏收:《魏书》卷4《世祖纪》,中华书局,1974年,第74页。
    5 参见周伟洲:《附录一:汉赵职官表》,收《汉赵国史》一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89-206页。
    6 [北齐]魏收:《魏书》卷113《官氏志》,中华书局,1974年,第3130页。
    1 陈仲安、王素:《汉唐职官制度研究》,中华书局,1993年,第67页。
    2 吕一飞:《匈奴汉国的政治与氐羌》,《历史研究》2001年第2期,第4页。
    3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2《刘聪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62页。
    4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2《刘聪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63页。
    5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2《刘聪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75页。
    6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2《刘聪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73页。
    7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2《刘聪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73页。
    1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2《刘聪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75页。
    2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3《刘曜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84页。
    3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3《刘曜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87页。
    4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3《刘曜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91页。
    5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3《刘曜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94页。
    6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3《刘曜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99页。
    1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3《刘曜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94-2695页。
    2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2《刘聪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75页。
    3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2《刘聪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78-2679页。
    4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3《刘曜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701-2702页。
    5 黄烈:《中国古代民族史研究》,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05页。
    1 唐长孺:《魏晋杂胡考》,收《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一书,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88页注①,第374页。
    2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94《晋纪十六·显宗成皇帝上之下》“咸和四年”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2971页。
    3 陈勇:《汉赵国胡与屠各异同考——兼说汉赵国的胡汉分治》,收《汉赵史论稿——匈奴屠各建国的政治史考察》一书,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150页。
    4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3《刘曜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97-2698页。
    5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3《刘曜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701-2702页。
    1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1《刘元海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49页。
    1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4《地理志上》,中华书局,1974年,第429页。
    2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86《晋纪八·孝怀皇帝上》“永嘉元年”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2734页。
    3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87《晋纪九·孝怀皇帝中》“永嘉四年”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2748页。
    4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87《晋纪九·孝怀皇帝中》“永嘉五年”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2770页。
    5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88《晋纪十·孝怀皇帝下》“永嘉六年”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2781页。
    6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88《晋纪十·孝怀皇帝下》“永嘉六年”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2783页。
    7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0《王弥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610页。
    8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87《晋纪九·孝怀皇帝中》“永嘉四年”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2749页。
    9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24《职官志》,中华书局,1974年,第739页。
    10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86《晋纪八·孝怀皇帝上》“永嘉元年”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2739页。
    1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4《石勒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711页。
    2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4《石勒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717-2718页。
    3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1《刘元海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50页。
    4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4《石勒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711页。
    5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4《石勒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712页。
    6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2《刘聪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58页。
    7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1《刘元海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50页。
    8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4《石勒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709页。
    9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86《晋纪八·孝怀皇帝上》“永嘉元年”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2731 页。
    1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4《石勒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710页。
    2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1《刘元海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52页。
    3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87《晋纪九·孝怀皇帝中》“永嘉四年”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2748页。
    4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中华书局,2005年,119页。
    5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4《地理志上》,中华书局,1974年,第418页,第429页。
    1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4《石勒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714页。
    2 [清]洪亮吉:《十六国疆域志》卷1,收《二十五史补编》,中华书局,1955年,4084页。
    3 唐长孺:《晋代北境各族“变乱”的性质及五胡政权在中国的统治》,收《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一书,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53页注①。
    4 周伟洲:《汉赵国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88页。
    1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2《刘聪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67页。
    2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4《石勒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715页。
    3 [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682《仪式部三》引《前赵录》,中华书局,1960年,第3043页。
    4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4《地理志上》,中华书局,1974年,第418页,第431页。
    5 [清]汤球辑、吴振清校注:《三十国春秋辑本》,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39页。
    6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3《刘曜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2695页。
    7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4《石勒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741页。
    1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3《刘曜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2698页。
    2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91《晋纪十三·中宗元皇帝中》“太兴二年”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2875页。
    3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91《晋纪十三·中宗元皇帝中》“太兴三年”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2880页。
    4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92《晋纪十四·肃宗明皇帝上》“太宁元年”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2913页。
    5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3《刘曜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2695页。
    6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3《刘曜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2697页。
    1 周伟洲:《汉赵国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60-161页。
    2 [清]汤球辑、吴振清校注:《三十国春秋辑本》,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114页。
    3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3《刘曜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94页,第2700页。
    4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24《职官志》,中华书局,1974年,第746页。
    5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3《刘曜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701页。
    1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4《石勒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726页。
    2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4《石勒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735页。
    3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2《刘聪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61页。
    4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2《刘聪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64页。
    5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2《刘聪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67页。
    1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3《刘曜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86页。
    2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2《刘聪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71页。
    3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4《石勒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724页。
    4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89《晋纪十一·孝愍皇帝下》“建兴二年”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2817页。
    5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4《石勒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720页。
    6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3《刘曜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99页。
    7 李爱琴:《十六国时期的户籍制度》,《中山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第1页,第6页。
    1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1《刘元海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50页。
    2 项怀诚:《中国财政通史》第3卷《魏晋南北朝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第252-254页。
    3 项怀诚:《中国财政通史》第3卷《魏晋南北朝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第252-254页。
    4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2《刘聪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61页。
    5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24《职官志》,中华书局,1974年,第739页。
    6 项怀诚:《中国财政通史》第3卷《魏晋南北朝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第252-254页。
    7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3《刘曜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701页。
    1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2《刘聪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67页。
    2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3《刘曜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95页。
    3 黄烈认为“五部民不应属于单于左右辅所管的六夷范围,而应属于左右司隶所管的民户范围,与汉族人民同属编户齐民”;高敏认为,内史所统以户计,后来由于“平阳饥甚,司隶部人奔于冀州二十万户”,就是左右司隶所统居民,故内史所统,显然是统治原有汉族居民的州郡制的变形。见高敏:《十六国时期的军镇制度》,《史学月刊》1998年第1期,第2页。陈琳国认为,左右司隶制只是原来州郡县制的一个变种,在行政职能上与州郡县并无二致。见陈琳国:《汉及前后赵、诸燕国、前秦政治制度》,收《中古北方民族史探》一书,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327页。
    4 臧云浦、朱崇业、王云度:《历代官制、兵制、科举制表释》,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204页。
    5 邱久荣:《十六国时期的胡汉分治》,《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第3期,第2页。
    1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4《地理志上》,中华书局,1974年,第416页,第417页,第428页,第429页。
    2 唐长孺:《晋代北境各族“变乱”的性质及五胡政权在中国的统治》,收《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一书,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61页。
    3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88《庾衮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282-2283页。
    1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88《庾衮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283页。
    2 陈仲安:《十六国北朝时期北方大土地所有制的两种形式》,《武汉大学学报》,1980年第4期,第2-3页。
    3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88《庾衮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283页。
    4 何兹全:《中国通史》第5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0页。
    5 参见唐长孺:《晋代北境各族“变乱”的性质及五胡政权在中国的统治》,收《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一书,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65页。
    6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86《晋纪八·孝怀皇帝上》“永嘉二年”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2739页。
    1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88《庾衮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282页。
    2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63《李矩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706页。
    3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86《晋纪八·孝怀皇帝上》“永嘉二年”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2739页。
    4 程应镠:《农业劳动力与三国两晋南北朝田制的变化关系》,收《流金集》一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43页。
    5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62《祖逖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696页。
    1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89《晋纪八·孝愍皇帝下》“建兴二年正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2809页。
    2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3《刘曜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95页。
    3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3《刘曜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97页。
    1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3《刘曜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94页。
    2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4《石勒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710页。
    3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3《刘曜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85页。
    4 [日]内田吟风:《匈奴史研究》,创元社,1953年,第112-114页。
    5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制》卷3坊州条,中华书局,1983年,第72页。
    1 高敏:《十六国时期的军镇制度》,《史学月刊》1998年第1期,第8页。
    2 [唐]杜佑:《通典》卷37《职官十九·秩品二》,中华书局,1988年,第1004页。
    3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制》卷1京兆府“云阳县”条,中华书局,1983年,第10页。
    4 牟发松:《石刻资料所见北朝政区之若干问题探讨》,《2008年度濑户内魏晋南北朝史研究会报告集》,第2页。
    5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60《阎鼎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647页。
    6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89《曲允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307页。
    7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2《刘聪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59页。
    8 高敏:《十六国时期的军镇制度》,《史学月刊》1998年第1期,第1页。
    9 张金龙认为地方护军制度是普遍存在于几乎所有十六国民族割据政权中,是一种统治少数族部族的军政合一的地方制度。某些政权史料中仅见一二处,是因为护军作为低于郡而近于县的一级地方军政机构,其政治地位低,除个别时候参与征战等因素而为史家所记载外,大多数场合则略而不录。参见张金龙:《十六国“地方”护军制度补正》,《西北史地》1994年第4期,第4页。张氏的观点,可以作为一种参考。
    1 西汉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设属国,由中央派属国都尉进行统治。东汉也沿袭了这一政策。此外,两汉所设置的护匈奴中郎将、护羌校尉、护乌桓校尉、东夷校尉等官,也都是胡汉分治政策的反映。如果说胡汉分治的话,魏晋并州南匈奴本来就是单独建制,那么那时的郡县与五部早就是胡汉分治了。又比如,西晋在各民族地区分别设置了护羌、夷、戎、蛮等校尉及护匈奴、羌、戎、蛮、夷、越中郎将,这些校尉和中郎将实际上是起主护和领户的作用,而对各族人民的统治仍然是依靠各民族的豪酋,基本保持他们的部落组织形式。这些措施和制度,其性质与汉赵国的“单于台”大体相同
    2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0《王弥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610页。
    3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87《晋纪九·孝怀皇帝中》“永嘉三年”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2743页。
    1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3《刘曜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91页。
    2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3《刘曜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92页。
    3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3《刘曜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95页。
    4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45《刘暾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282页。
    5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4《石勒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714页,第2718页。
    6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2《刘聪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67-2668页。
    7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2《刘聪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75页。
    1 [日]谷川道雄:《隋唐帝国形成史论》“序说”,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6页。
    2 陈勇:《附录二:汉赵国官制拾零》,收《汉赵史论稿——匈奴屠各建国的政治史考察》一书,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297页。
    1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1《刘元海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50页。
    2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1《刘元海附刘和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53页
    3 周一良:《乞活考》,收《魏晋南北朝史论集》一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8页。
    4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1《刘元海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53页。
    5 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38页。
    6 刘聪参与了汉国前期绝大多数军事活动,如“命其子聪与王弥进寇洛阳”,“是冬,复大发卒,遣聪、弥与刘曜、刘景等率精骑五万寇洛阳”等,见[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1《刘元海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51页。
    7 “汉主聪自以越次而立,忌其嫡兄恭”,见[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87《晋纪九·孝怀皇帝中》“永嘉四年”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2757页。
    1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3《刘曜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84页。
    2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3《刘曜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85-2686页。
    3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4《地理志上》,中华书局,1974年,第414-415页。
    1 [日]谷川道雄:《隋唐帝国形成史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40页。
    2 陈仲安、王素:《汉唐职官制度研究》,中华书局,1993年,第67页。
    3 高敏:《魏晋南北朝兵制研究》,大象出版社,1998年,第179页。
    4 陈琳国:《十六国时期的“军封”、“营户”与依附关系》,《华侨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第1页。
    5 [日]谷川道雄:《隋唐帝国形成史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31页。
    1 陈琳国:《十六国时期的“军封”、“营户”与依附关系》,《华侨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第2-3页。
    2 高敏:《十六国时期的军镇制度》,《史学月刊》1998年第1期,第2页。
    3 陈勇:《汉赵国胡与屠各异同考——兼说汉赵国的胡汉分治》,收《汉赵史论稿——匈奴屠各建国的政治史考察》一书,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161页。
    4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2《刘聪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65页。
    1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2《刘聪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58-2659页。
    2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2《刘聪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67页。
    3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2《刘聪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69页。
    1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2《刘聪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67页。
    2 [日]谷川道雄:《隋唐帝国形成史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41-48页。
    3 [日]内田吟风:《匈奴史研究》,创元社,1953年,第114页。
    4 张德寿:《北魏早期朝廷体制的变动与汉化的曲折推进》,《学术探索》,2002年第4期,第1页。
    5 刘小萌:《满族从部落到国家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246-262页。
    1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2《刘聪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63-2664页。
    2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2《刘聪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72页。
    3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2《刘聪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74页。
    4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3《刘曜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99页。
    1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1《刘元海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45页。
    2 《毛诗正义》卷20,见[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清嘉庆刊本》册1,中华书局,2009年,第1342页。
    3 《尚书注疏》卷8,见[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清嘉庆刊本》册1,中华书局,2009年,第338页。
    4 [春秋]左丘明撰,李梦生注释:《左传今注》卷20《昭公一》,凤凰出版社,2008年,第516页。
    1 曹丕代汉参见前文。魏元帝咸熙二年(265年)十二月,司马炎代魏时,也同样举行了一次大典。“甲子,使持节、侍中、太保郑冲,兼太尉、司隶校尉李熹奉皇帝玺绶、策书,禅位于晋。丙寅,武皇帝设坛于南郊,柴燎告类于上帝”,参见[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9《礼志上》,中华书局,1974年,第583页。虽然文献未载这次大典的陪位者,但当时作为南匈奴侍子在洛阳的刘渊肯定参与此盛典。
    2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1《刘元海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49-2650页。
    3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1《刘元海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49页。
    1 金文明:《金石录校证》,上海书画出版社,1985年,第374页。
    2 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53页。
    3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3《刘曜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85页。
    4 一般认为五行相生的古史系统是刘向及其子刘歆的发明,目前看来,刘歆曾系统阐述过五行相生的五德始终说,保留在今本《汉书·律历志下》,从太昊伏羲氏开始,直到汉高祖,德运皆按木火土金水的相生顺序,周而复始,循环代谢。参见蒋重跃:《五德终始说与历史正统观》,《南京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第7页。
    5 《十六国春秋》卷5《前赵录·刘曜上》,转引自陈琳国:《汉及前后赵、诸燕国、前秦政治制度》,收《中古北方民族史探》一书,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316页。
    6 罗新:《十六国北朝的五德历运问题》,《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3期,第3页。
    1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1《刘元海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50页。
    2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1《刘元海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52页
    3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2《刘聪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65页。
    4 以下所有职官均见《晋书》卷101《刘元海载记》,《晋书》卷102《刘聪载记》,《晋书》卷103《刘曜载记》。
    1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2《刘聪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58页
    2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2《刘聪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64页。
    3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2《刘聪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75页。
    4 陈琳国指出,据《通鉴》系年,刘曜镇长安市在刘聪嘉平元年(311年),而刘聪已于永兴元年(310年)任命其子粲为都督中外诸军事。而且,《刘元海载记》无刘曜为相国、都督中外诸军事的记载,所以刘渊世是否置都督中外诸军事尚有疑问。见陈琳国:《汉及前后赵、诸燕国、前秦政治制度》,收《中古北方民族史探》一书,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323页。
    5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2《刘聪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76页。
    1 罗君:《十六国匈奴政权特点》,《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第3页。
    2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2《刘聪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69页。
    3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2《刘聪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69页。
    4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4《石勒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720页。
    5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3《刘曜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91页,第2692页。
    1 周伟洲:《汉赵国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63页。
    1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2《刘聪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72页。
    2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91《董景道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355页。
    3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2《刘聪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71页。
    4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2《刘聪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72页。
    5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3《刘曜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98页。
    1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3《刘曜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88页。
    2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3《刘曜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92页。
    3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3《刘曜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88页。
    4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89《晋纪十一·孝愍皇帝下》“建兴三年”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2825页。
    5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4《石勒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720页。
    6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3《刘曜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99页。
    7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6《顺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第268页。
    8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3《刘曜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98页。
    9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29页。
    1 黄留珠:《秦汉仕进制度》,西北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94页。
    2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28《选举一》,中华书局,1986年,第267页。
    3 两汉仕进制度的主体是察举制,而察举的常行科目中,最主要者又属孝廉。据现有史料,汉赵国并没有孝廉、察廉、茂才、光禄四行这些岁举科目,也没有贤良方正、贤良文学这些常见特科,一般特科也并不是完全的。
    1 武沐:《匈奴史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年,第87页。
    2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2《刘聪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75页,第2678页。
    3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3《刘曜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85页。
    4 [日]内田吟风:《匈奴史研究》,创元社,1953年,第14页。
    5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2《刘聪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60页。
    6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2《刘聪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76页,第2677页。
    7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2《刘聪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73页。
    1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31《惠羊皇后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966页。
    2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3《刘曜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99页。
    3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87《晋纪八·孝怀皇帝中》“永嘉四年”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2751页。
    4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2《刘聪载记附粲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679页。
    5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86《晋纪八·孝怀皇帝上》“永嘉二年”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2738页。
    6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1《刘元海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52页;《资治通鉴》卷87系此事于永嘉四年正月。
    1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2《刘聪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53页。
    2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87《晋纪九·孝怀皇帝中》“永嘉四年”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2751页。
    3 陈勇:《汉国匈奴、氐人联盟的解体——以刘乂案为中心》,收《汉赵史论稿——匈奴屠各建国的政治史考察》一书,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179-180页。
    4 马欣、张习武:《十六国军制初探》,《天津师大学报》1990年第1期,第2页。
    1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5《石勒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744页。
    2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3《刘曜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700页。
    3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2《刘聪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73页。
    1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3《刘曜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88页。
    2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3《刘曜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90页。
    3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3《刘曜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92页。
    4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89《晋纪十一·孝愍皇帝下》“建兴二年”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2815页。
    1 陈勇:《附录二:汉赵国官制拾零》,收《汉赵史论稿——匈奴屠各建国的政治史考察》一书,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300页。
    2 东汉时,工匠的身份还是自由的和比较高的,但是,魏晋时期,“百工”身份具有世袭性,地位卑贱,没有人身自由,沦为直接受制于官府的封建依附民了。
    3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24《职官志》,中华书局,1974年,第737页。
    4 [晋]陈寿:《三国志》卷11《田畴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341页。
    1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85《晋纪七·孝惠皇帝中之下》“永兴元年”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2706页。
    2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3《刘曜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702页。
    3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3《刘曜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89—2690页。
    1 [东汉]班固:《汉书》卷3《高后纪》,中华书局,1962年,第96页。
    2 [东汉]班固:《汉书》卷11《哀帝纪》,中华书局,1962年,第336页。
    3 [东汉]班固:《汉书》卷75《李寻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3193页。
    4 [东汉]班固:《汉书》卷18《外戚恩泽侯表》,中华书局,1962年,第683页。
    5 武沐:《匈奴史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年,第150-151页。
    6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1《刘元海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53页。
    7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2《刘聪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64页。
    8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2《刘聪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67页。
    9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3《刘曜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84页,第2686页,第2691页。
    1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3《刘曜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86页.
    2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30《刑法志》,中华书局,1974年,第926页。
    3 程树德:《九朝律考》,中华书局,2003年,第227页。
    1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56《孙绰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545页。
    2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82《虞预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144页。首创“条制”法典形式的是石勒所建的后赵。石勒在称王前夕即下书,“今大乱之后,律令滋烦,其采集律令之要,为施行条例”。于是,“命法曹令史贯志造《辛亥制度》五千文,施行十余岁,乃用律令”,《辛亥制度》成为现有史籍所载我国历史上入主内地的少数民族政权编定的第一部正式的成文法典。见何宁生:《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政权法制的历史影响》,《民族研究》2006年第2期,第1页。
    1 [韩]朴汉济:《北魏洛阳社会与胡汉体制》,《中原文物》1998年第4期,第1页。
    1 牟发松:《略论唐代的南朝化倾向》,《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2期,第12页。
    2 陈寅恪在《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指出,隋唐制度凡有三源:其一曰北魏、北齐;其二曰梁、陈;其三曰西魏、北周。见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序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第1页。陈先生所论隋唐制度渊源,包括礼仪、职官、刑律、音乐、兵制、财政等,一般认为最足以代表西魏、北周制度而为隋唐所继承的府兵制。我们知道,十六国北朝时期,直到北周武帝“广募关陇豪右,以增军旅”,基本上是胡人当兵,汉人务农,胡汉分治,兵农分离的格局。其实这种格局从汉赵匈奴国家就已经开始了。
    [东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
    [西晋]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版
    [唐]杜佑:《通典》,中华书局1988年版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
    [唐]房玄龄等:《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中华书局2005年版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
    [元]赫经:《续后汉书》,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清]洪亮吉:《十六国疆域志》,见《二十五史补编》,中华书局1955年版
    [宋]洪适:《隶释》,中华书局1985年版
    [西汉]桓宽撰,马非百校注:《盐铁论简注》中华书局1991年版
    [清]纪昀:《历代职官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西汉]贾谊撰,阎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
    [宋]李昉:《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年版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制》,中华书局1983年版
    [唐]李延寿:《北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
    [西汉]刘向:《战国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中华书局1999年版
    [日]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新世界出版社2009年版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中华书局1986年版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
    [清]阮元:《十三经注疏:清嘉庆刊本》,中华书局2009年版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版
    [西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
    [清]汤球辑、吴振清校注:《三十国春秋辑本》,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中华书局1975年版
    [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
    [北齐]魏收:《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清]吴士鉴、刘承干:《晋书斠注》,中华书局2008年版
    [南朝·梁]萧统:《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东汉]荀悦:《汉纪》,中华书局2002年版
    [北魏]杨衔之:《洛阳伽蓝记》,中华书局2006年版
    [东晋]袁宏:《后汉纪》,中华书局2002年版
    [南宋]郑樵:《通志》,中华书局1987年版
    [春秋]左丘明:《国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春秋]左丘明撰,李梦生注释:《左传今注》,凤凰出版社2008年版
    《包遵彭先生纪念论文集》,国立历史博物馆1971年版
    《边疆文化论集(二)》,中华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1953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中国北方民族关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论文类编:民族与社会编》,中华书局2009年版
    白翠琴:《魏晋南北朝民族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白寿彝:《中国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柏喜贵:《四——六世纪内迁胡人家族制度研究》,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陈淳:《文明与早期国家探源——中外理论、方法与研究之比较》,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
    陈琳国:《中古北方民族史探》,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陈序经:《匈奴史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陈寅恪:《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
    陈勇:《汉赵史论稿—匈奴屠各建国的政治史考察》,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陈仲安、王素:《汉唐职官制度研究》,中华书局1993年版
    程树德:《九朝律考》,中华书局2003年版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盖山林、盖志浩:《远去的匈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盖山林:《阴山岩画》,文物出版社1986年版
    甘肃省文物队:《嘉峪关壁画墓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高敏:《魏晋南北朝兵制研究》,大象出版社1998年版
    高敏:《魏晋南北朝经济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葛剑雄:《中国移民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何星亮:《图腾与中国文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黄惠贤、陈锋:《中国俸禄制度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黄烈:《中国古代民族史研究》,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黄留珠:《秦汉仕进制度》,西北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蒋福亚:《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史》,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金文明:《金石录校证》,上海书画出版社1985年版
    李吉和:《先秦至隋唐时期西北少数民族迁徙研究》,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李逸友:《北方考古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林干:《匈奴历史年表》,中华书局1984年版
    林干:《匈奴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林干:《匈奴史料汇编》,中华书局1988年版
    林干:《匈奴史论文选集》,中华书局1983年版
    林干:《匈奴通史》,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吕思勉:《秦汉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罗福颐:《汉印文字征》,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
    罗贤佑:《历史与民族—中国边疆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罗新、叶炜:《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中华书局2005年版
    罗新:《中古北族名号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马长寿:《北狄与匈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马克思:《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马利清:《原匈奴、匈奴:历史与文化的考古学探索》,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木芹:《两汉民族关系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
    沈长云、张渭莲:《中国古代国家起源与形成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陶克涛:《毡乡春秋:匈奴篇》,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田广金、郭素新:《北方考古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田广金、郭素新:《北方文化与匈奴文明》,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田广金、郭素新:《鄂尔多斯式青铜器》,文物出版社1986年版
    田余庆:《拓跋史探》,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万绳楠:《魏晋南北朝史论稿》,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汪波:《魏晋北朝并州地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王国维:《观堂集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王明珂:《游牧者的抉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王桐龄:《中国史》,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王钟翰:《中国民族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韦庆远、柏桦:《中国官制史》,东方出版中心2001年版
    武沐:《匈奴史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项怀诚:《中国财政通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谢维扬:《中国早期国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杨建新、马曼丽:《西北民族关系史》,民族出版社1990年版
    姚大力:《北方民族史十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姚薇元:《北朝胡姓考》,中华书局2007年版
    易建平:《部落联盟与酋邦——民主·专制·国家:起源问题比较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余英时:《汉代贸易与扩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张旭华:《九品中正制略论稿》,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赵善诒:《说苑疏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周国林:《战国讫唐田租度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周伟洲:《汉赵国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周伟洲:《中国中世西北民族关系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朱红林:《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集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美]丹尼斯塞诺:《丹尼斯塞诺内亚研究文选》,中华书局2006年版
    [美]哈里斯:《文化的起源》,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美]拉铁摩尔:《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美]摩尔根:《古代社会》,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美]乔纳森·哈斯:《史前国家的演进》,求实出版社1988年版
    [日]川本芳昭:《魏晋南北朝时代の民族问题》,汲古书院1998年版
    [日]谷川道雄:《隋唐帝国形成史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日]加藤谦一:《匈奴‘帝国’》,东京:第一书房1998年版
    [日]江上波夫:《ユウラシア古代北方文化》,东京山川社1948年版
    [日]江上波夫:《匈奴の社会与文化》,东京:山川出版社1999年版
    [日]内田吟风:《匈奴史研究》,创元社1953年版
    [日]三崎良章:《五胡十六国の基础的研究》,汲古书院2006年版
    [日]松下宪一:《北魏胡族体制论》,北海道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日]田村实造:《中国史上的民族移动期—五胡、北魏时代的政治与社会》,创文社1985年版
    [日]沢田勲:《匈奴—古代游牧国家の兴亡》,东京:东方书店1996年版
    Barfield. Thomas J, The perilous frontier nomadic empires and China, Cambridge:Mass. B. Blackwell,1989
    Elman R. Service, Primitive Social Organization: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New York:Random House,1971
    Henri J. M. Claessen and Peter Skalnik, ed, The early state, The Hague:Mouton,1978
    Nicola Di Cosmo, Inner Asia in Chinese History:An Analysis of the Hsiung-nu in the Shih Chi, Ph. D Dissertation of Indiana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Uralic and Altaic Studies,1991
    Otto J. Maenchen-helfen, The World of the Hun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3
    陈健文:《先秦至两汉胡人意象的形成与变迁》,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苏伦高娃:《汉匈经济交流形式探讨》,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王庆宪:《匈奴与西汉关系史研究》,内蒙古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
    谢明伟:《汉代匈奴的内迁及其社会影响》,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韩]李椿浩:《汉人王弥与匈奴汉国的地方统治》,《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韩]朴汉济:《北魏洛阳社会与胡汉体制》,《中原文物》1998第4期
    [日]麓雅夫:《匈奴の国家》,《史学杂志》1950年第59编第5号
    #12
    阿尔丁夫:《“胜兵”果真是“常备兵”么?-兼谈几部辞书存在的问题》,《民族研究》1999年第1期
    白凤歧:《试论匈奴人的军事民主制》,《北方文物》1986年第4期
    曹永年:《拓跋力微卒后“诸部叛离,国内纷扰”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2期
    陈琳国:《东汉末年南匈奴南迁的前后》,《晋阳学刊》2008年第4期
    陈琳国:《十六国时期的“军封”、“营户”与依附关系》,《华侨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陈琳国:《西晋内迁杂胡与杂胡化趋势》,《学术月刊》2007年第10期
    陈琳国:《休屠、屠各和刘渊族姓》,《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陈勇:《(史记)所见“胡”与“匈奴”称谓考》,《民族研究》2005年第6期
    陈勇:《汉国匈奴与氐人联盟的解体》,《历史研究》2008年第4期
    陈勇:《汉赵国胡与屠各分治考》,《民族研究》2009年第3期
    陈勇:《后赵羯胡为流寓河北之并州杂胡说》,《民族研究》2008年第1期
    陈勇:《去卑监国的败局与屠各刘豹的崛起》,《民族研究》2007年第2期
    陈仲安:《十六国北朝时期北方大土地所有制的两种形式》,《武汉大学学报》1980年第4期
    杜林渊:《南匈奴墓葬初步研究》,《考古》2007年第4期
    范兆飞:《永嘉乱后的并州局势—以刘琨刺并为中心》,《学术月刊》2008年第3期
    冯婕、周艳玲、马晓峰:《关于十六国时期民族政策的两个问题》,《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冯君实:《十六国官制初探》,《东北师大学报》1984年第4期
    高敏:《十六国时期的军镇制度》,《史学月刊》1998年第1期
    耿振华:《汉代匈奴种族问题》,《台北市立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第22期
    何宁生:《十六国时期前赵的法制》,《西北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何宁生:《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政权法制的历史影响》,《民族研究》2006年第2期
    何天明:《东汉使匈奴中郎将探讨》,《北方文物》1990年第4期
    何天明:《对匈奴创建政权若干问题的探讨—匈奴政权始自冒顿单于说质疑》,《内
    蒙古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何星亮:《匈奴语试释》,《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2年第1期
    何兹全:《汉魏之际人身依附关系向隶属关系的转化》,《河北学刊》2003年第6期
    何兹全:《中国的早期文明和国家的起源》,《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2期
    胡鸿:《草原政权的“正统观念”与历史记忆》,《民族研究》2007年第3期
    胡玉春:《大夏国铁弗匈奴社会经济状况探析》,《兰州学刊》2010年第3期
    胡玉春:《南匈奴与东汉的政治关系及其社会变革》,《内蒙古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黄烈:《(徙戎论)考析》,《文史》1988年第28辑
    黄盛璋:《匈奴官印综论》,《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第3期
    江林昌:《既要借鉴国外理论,更应构建中国古代文明的理论体系》,《史学月刊》2008年第4期
    蒋福亚:《略论魏晋南北朝的奴婢》,《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第5期
    蒋福亚:《魏晋南北朝时期内徙少数民族对社会经济的影响》,《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蒋福亚:《魏晋之际依附民的合法化》,《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4期
    旷天伟:《论十六国时期胡族政权的兵役》,《郑州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
    旷天伟:《十六国时期士家兵户说考辨》,《青海社会科学》1991年第1期
    李爱琴:《十六国时期的户籍制度》,《中山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李春梅:《匈奴政权中“二十四长”和“四角”、“六角”探析》,《内蒙古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李春梅:《匈奴政权左贤王若干问题探讨》,《内蒙古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李吉和:《匈奴的内徙及其影响》,《内蒙古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李树辉:《新疆木垒县菜子沟古墓出土石印考》,《新疆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李昱东:《早期匈奴帝国核心部落的考证》,《中兴史学》2001年第7期
    李志敏:《魏晋六朝‘杂胡’之称释义问题》,《民族研究》1996年第1期
    李志茗:《离异与回归—中国幕府制度的嬗变》,《史林》2008年第5期
    梁景之:《“胜兵”解析》,《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第2期
    刘国石:《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贵族的汉文化修养》,《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6期
    刘汉东:《十六国北朝奴婢身份特点探论》,《北朝研究》1996年第1期
    刘洪波:《试论汉宣帝对匈奴政策的转变》,《西北史地》1988年第3期
    刘盘修:《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农业的进与退》,《史学月刊》2003年第2期
    刘正江:《论匈奴族的两次经济转型》,《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年第2期
    柳春新:《曹操霸府述论》,《史学月刊》2002年第8期
    龙长顺:《匈奴人的原始信仰》,《黑龙江民族丛刊》1988年第1期
    吕一飞:《匈奴汉国的政治与氐羌》,《历史研究》2001年第2期
    罗丰:《以陇山为中心甘宁地区春秋战国时期北方青铜文化的发现与研究》,《内蒙古文物考古》1993年第1、2期
    罗君:《汉晋中央政府对南匈奴的管理及其影响》,《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罗君:《十六国时期匈奴四政权的建立及其异同》,《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罗君:《十六国匈奴政权短祚探缘》,《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罗君:《十六国匈奴政权特点》,《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罗君:《十六国匈奴政权特色再探》,《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罗新:《十六国北朝的五德历运问题》,《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3期
    罗新:《匈奴单于号研究》,《中国史研究》2006年第2期
    马欣、张习武:《十六国军制初探》,《天津师大学报》1990年第1期
    莫任南:《关于匈奴奴隶制的若干问题》,《中国史研究》1983年第3期
    莫任南:《匈奴、乌桓的‘落’究竟指什么?》,《民族研究》1994年第1期
    莫任南:《匈奴的军事制度》,《中国史研究》1987年第8期
    牟发松:《略论唐代的南朝化倾向》,《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2期
    邱久荣:《十六国时期的胡汉分治》,《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第3期
    邱树森:《两汉匈奴单于庭、龙城今地考》,《社会科学战线》1984年第2期
    宋秀英、李大龙:《刘渊政权的出现与北疆民族主动认同“中国”的开始》,《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年第2期
    田广金:《近年来内蒙古地区的匈奴考古》,《考古学报》1983年第1期
    汪维懋:《匈奴龙城考辨》,《历史研究》1983年第2期
    王可宾:《从匈奴单于的继承看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社会科学战线》1984年第1期
    王连升:《关于汉武帝评价的两个问题》,《天津社会科学》1984年第2期
    王玲:《魏晋北朝时期内迁胡族的农业化与胡汉饮食交流》,《中国农史》2003年第4期
    王庆宪:《从两汉简牍看匈奴与中原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王尚达:《匈奴与拓跋鲜卑历史发展的不同及其原因》,《社科纵横》1997年第1期
    王希恩:《五胡政权中汉族士大夫的作用及历史地位》,《兰州学刊》1986年第3期
    王宗维:《匈奴诸王考述》,《内蒙古大学学报》1985年第2期
    乌恩:《匈奴考古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考古学报》1990年第4期
    武沐、尹玉琴:《(晋书·北狄传)入塞屠各新论》,《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年第4期
    许辉:《评刘猛、树机能反晋—兼评晋武帝实施的民族政策》,《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薛海波:《晋末十六国北方胡族政权与汉族豪族的存在形态》,《社会科学辑刊》2009年第1期
    杨茂盛、刘柏冬:《五胡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汉化是其自身发展的需要》,《民族 研究》1997年第3期
    姚从吾:《近代欧洲学者对于匈奴的研究》,《国学季刊》1930年第2卷第3期
    张德寿:《北魏早期朝廷体制的变动与汉化的曲折推进》,《学术探索》2002年第4期
    张金龙:《十六国‘地方’护军制度补正》,《西北史地》1994年第4期
    张景明:《匈奴金银器的造型艺术与文化象征》,《艺术考古》2006年第2期
    张莉:《南匈奴胜兵性质新解》,《安徽史学》1999年第4期
    张烈:《从白登之围到昭君出塞—论此阶段的汉匈关系及汉王朝的决策》,《社会科学战线》1988年第3期
    赵世超:《西周为早期国家说》,《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
    周伟洲:《论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民族融合》,《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第3期
    朱绍侯:《魏晋南北朝的官俸》,《中国经济史研究》1986年第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