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冯契理想人格学说比较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人格问题根本上说是人类的生命本质与生命状态的实现与发展问题。人格是自我的呈现样态。自我作为主体之我,是人的思想、情感、意志、行动等活动的主宰者。自我与人性是体用关系,人性是自我的基质与本体,自我是人性的能动发用,即体即用,体用不二。自我就是人性精神结构的理性、情感、意志的发用所形成的意识自我、精神自我。自我一经形成,反过来主导人性的显现与发展。自我作为人格的核心规定,呈现在人的言行表现中构成人格样态。人格以自我意识的获得为形成标志,以自我的绵延统一性为基本特征,以自我的样态呈现为外在表现与存在方式,以人性特质与潜能的实现为存在基础,以理想人格的实现为终极追求。人格是一个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人格的发展指向理想人格:内在讲是人性的成熟与完满实现;外在讲是自我呈现的样式和状态达到理想的状态。理想人格追求与具体的社会文化和时代要求相结合,表现为理想人格学说。不同的理想人格学说反映出不同的人性论思想与人生哲学主张,并具有时代性特征。与西方人格理论注重个性独立、人性潜能实现与本能需求满足相比,中国的理想人格以德性追求为主,力求达到高明的精神境界、实现生命价值的终极关怀。中国传统哲学中,儒道两家都以“圣人”为最高的理想人格。近代以来,中国传统的理想人格追求遭遇到了挑战,被迫进入以西方文化的现代性为参照的“时代性”审视与发展中。
     冯友兰先生是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冯契先生则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冯友兰提出时代化的圣贤人格理论,冯契讲平民化的自由人格学说,两者分别建立在新理学与“智慧说”哲学体系之上,有着共同的“转识成智、化智成人”的期许,是对中国哲学中关于智慧与理想人格追求的一脉传承与开继创新。冯友兰接续中国传统儒家哲学讲圣贤人格,以高明的精神境界为主要特征,注重道德品格;冯契接续近代“新人”理想讲自由人格,以真善美统一的自由德性为主要特征,注重人的实践性、主体性与个体性。冯友兰注重理性自觉原则;冯契注重意志自愿原则,主张自觉与自愿的结合。相比之下,两人的哲学立场、方法与进路都不同,但在理想人格学说上都内在于中国哲学的现代化主题,冯友兰力求圣贤人格具有现代化品格,冯契则彰显自由人格的平民化主张;都主张理想人格的现世超越的终极关怀;都在理想人格中肯定人性的完满发展,都充分注意到人的社会性,并持人性善的观点。在理想人格实现方法上,冯友兰主张哲学的活动与道德的行为相结合;冯契主张化理论为德性,坚持在实践中发展人的德性,在自由劳动中获得自由意识成就自由人格,注重实践与教育的结合,个人努力与集体帮助的结合。
     通过本文的比较研究,我们认为在当代理想人格的追求中,要保持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结合。在当代理想人格理论的构建中,有以下方面具有可资借鉴的意义:在注重个体性与主体性的同时,要强调社会性与道德品格的追求;注重德性自觉与意志自愿的结合;注重人性潜能的发展,人性需求合理满足的同时,追求人格境界的高明与超越;注重理想人格的终极关怀并保持现世超越的民族特色;注重实践精神与道德践履的结合。
Personality is basically related to the re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uman’sessence and state of life. Personality is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Self itself is thesubject(human being)and is the master of human thought、emotion、will、action andso on. Personality is the fundamental and noumenal factor of self, and self is theperformance of personality. Generally speaking, Personality is identical with self. Selfshould be conscious self and mental self which is the result of the activities ofpersonality. Self is the core of personality. It can occur in human’s words and deedsand then make up of the state of personality. Personality comes into being when selfconsciousness is obtained. It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persistently existent consistencyof self itself and presented as the state of self. It could not exist without the realizationof idiosyncrasy and potential abilities of human,and its ultimate goal is to pursue therealization of ideal personality. Personality will develop towards to ideal personality,which intrinsically are personality’s perfect achievement and the result of itsmaturation and extrinsically are the ideal state of self. Combined with the needs ofsocial culture and times development, the ideal personality theory has arisen. Theideal personality theories have the characteristic elements of the times and they reflectdifferent humanity theories and different philosophy of life. Western personalitytheory is concerned about the independent of personality, and the realization ofhumanity’s potentiality,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human nature. But Chinese idealpersonality theory pursues virtue to reach a mental state of wise and finally achievethe ultimate concern of life. Confucianist and Taosit consider Saint be the supremeideal personality in Chinese traditional philosophy. Chinese traditional idealpersonality has encountered serious challenges since modern times and been forced tobow to the Modern standard established by western culture.
     Mr. Feng Yu-la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epresentative personages of theneo-confucianism. Mr. Feng Qi make great achievements in sinicization of Marxim.Mr. Feng Yu-lan put forwards modernization personality theory and Mr. Feng Qi civilianization free personality theory, which both inherit the wisdom and thepursuance of ideal personality of Chinese philosophy. Though the former based onthe New-Confucianism while the latter on the “wisdom theory” philosophy, they bothhave the same expectation—“From Knowledge to Wisdom、realizing personality”.Mr. Feng Yu-lan took up Chinese traditional Confucianism to emphasize the saintedpersonality. He focused on moral character and pursued the mental state of wise.While Mr. Feng Qi took up the modern “new man” ideals to emphasize the freepersonality, He focused on human’s practicality、subjectivity and individuality, andpursued free mental state of wise combined with the true, the good and the beautiful.Mr. Feng Yu-lan insisted on rational consciousness principle and Mr. Feng Qi on freewill principle.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philosophical standpoint, research method andaccess between their theories, for example, Mr.Feng Yu-lan intended to modernize thesainted personality while Mr. Feng Qi intended to civilianize the free personality. Buttheir theories are coherent in some points, for example, Mr.Feng Yu-lan and Mr. FengQi both insisted that the ideal personality should concern the transcendental life, andthey both not only recognize the fully development of humanity and human socialnature, but also admit that human nature is good. When it comes to how to realize theideal personality, Feng Yu-lan held that philosophy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moralactivities, while Feng Qi thought that we should turn the theory into morality, andcould get free consciousness which can become free personality by free work. Heemphasized the combination of practice and education, of personal efforts and grouphelp.
     Through the comparative study, this dissertation advances that people shouldcombine nationality with epochal character in pursuing the modern ideal personality.We should advocate the pursuing sociality and moral character while pay attention toour individuality and subjectivity; advocate the combination of moralself-consciousness and free will; advocate the pursuing perfect and transcendentalpersonality while pay attention to human potential; advocate the transcendentalconcerning with ideal personality while keep the national characters in concerning thedaily life; and advocate the combination of practice and moral behavior.
引文
①参见李翔海:《民族性与时代性——现代新儒学与后现代主义比较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29页。
    ①张岱年:《心灵与境界》,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36页。
    ②朱义禄:《从圣贤人格到全面发展――中国理想人格探讨》,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8页。
    ③邓晓芒:《人格辨义》,《江海学刊》1989年3期。
    ④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8-9页。
    ⑤余潇枫、张彦:《人格之境――类伦理学引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6-7页。
    ⑥高瑞泉、袁振国:《人格论》,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89年。
    ①许金声:《从“人格三因素论”看中国传统文化与人格》,《哲学动态》1986年第6期。
    ②许金声:《试论中国实现现代化的人格发展问题》,《未来与发展》,1986年第6期。
    ③朱义禄:《从圣贤人格到全面发展――中国理想人格探讨》,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
    ④郭齐勇:《孔孟儒学的人格境界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6期。
    ⑤李明:《现代新儒家人生境界说研究》,南开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
    ①陈来:《现代中国哲学的追寻——新理学与新心学》,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74-175页。
    ②宋志明、梅良勇:《冯友兰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第159-170页。
    ③王鉴平:《冯友兰哲学思想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
    ④范鹏:《20世纪中国哲学散论》,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91-108页。
    ⑤顾红亮:《现代中国平民化人格话语》,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⑥顾红亮:《以境界说人格》,《贵州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第53-56页。
    ①刘东超:《生命的层级――冯友兰人生境界说研究》,巴蜀书社,2002年。
    ②汪传发:《天地境界:冯友兰的哲学信仰》,《中国哲学史》,1997年第2期。
    ③李明:《现代新儒家人生境界说研究》,南开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
    ④郑家栋、陈鹏选编:《解析冯友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369-370页。
    ⑤刘金鹏:《境界与人格的合一——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说新论》,《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⑥王芳:《论冯友兰“道德境界说”与和谐社会理想人格的构建》,《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⑦据《冯友兰先生年谱初编》记载,当时有关《新世训》的评论有梁实秋著《〈新世训〉书评》,似彭著《冯友兰先生的〈新世训〉》,朱自清著《介绍〈新世训〉》,胡绳著《评冯友兰著〈新世训〉》,胡体乾著《评冯友兰〈新世训〉》,李长之著《评〈新事论〉和〈新世训〉》等文。
    ①朱自清:《朱自清全集》(第3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43、45页。
    ②胡绳:《胡绳全书》(第1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44页。
    ③范鹏:《20世纪中国哲学散论》,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91-108页。
    ④陈来:《圣贤之后的人生追寻——冯友兰《新世训》的伦理学意义》,《哲学研究》2006年,第2期。
    ⑤翟志成:《冯友兰学思生命前传1895-1949》,台北: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7年,第10页。
    ①邓联合:《冯友兰<新世训>: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理性化转换》,《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②顾红亮:《<新世训>的生活方法论与实用主义》,《哲学研究》,2009年第5期。
    ③胡少诚:《尊理性而道中庸:浅析<新世训>之于冯友兰哲学》,《江汉论坛》,2009年第7期。
    ④陈雷、于伟:《冯友兰“境界说”与弗洛伊德“人格说”之比较》,《中州学刊》,2005年第6期。
    ①马亚男:《冯友兰和克尔凯郭尔的人生境界说比较》,《中州学刊》,2003年第3期。
    ②刘东超:《生命的层级――冯友兰人生境界说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2年。
    ③胡军主编:《反思与境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466-475页。
    ④胡军主编:《反思与境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88-394页。
    ⑤吴根友:《一个二十世纪中国哲学家的做人理想——冯契“平民化自由人格”说浅绎》,《学术月刊》,1996年第3期。
    ①崔宜明:《从‘圣人’到‘平民化的自由人格’》,载于杨国荣主编:《追寻智慧——冯契哲学思想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88-98页。
    ②顾红亮:《智慧化的人格关怀——论冯契的终极关怀思想》,《社会科学》,2006年第8期。
    ③李锦招:《人的成长和人格理想――冯契智慧说与霍韬晦如实观之比较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11月。
    ④宋志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选择——兼论冯契的人格理念》,《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4期。
    ⑤林合华:《冯契理想人格说对中国马克思主义人生观的转进》,《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年第8期。
    ①丁祯彦:《儒家的理想人格与现代新人的培养——兼谈冯契‘平民化的自由人格’》,《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1998年第l期。
    ②陈来:《论冯契的德性思想》,《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③冯契:《冯契文集》第8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620页。
    ④宁新昌:《从自由个性的本体论看冯契对传统文化的承传》,《社会科学》,1998年第5期。
    ⑤杨国荣主编:《知识与智慧——冯契哲学研究论文集(1996-2005)》,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3-24页。
    ⑥黄伟明:《冯契“平民化的自由人格”理论指疵》,《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⑦王向清、周义顺:《冯契的“平民化的自由人格”论略》,《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第1期。
    ①余华:《冯契的理想观研究》,湘潭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5月。
    ①冯契:《冯契文集》(第一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65页。
    ①科恩:《自我论》,佟景韩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第117页。
    ①引自:余潇枫:《哲学人格》,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4页。
    ②Personality一词翻译为个性,侧重指人的心理学上的气质、性格和外在特征;翻译为人格,则综合内外,尤其接近中国文化中对人的内在品质、品格与外在精神气象的表述。
    ③许慎:《说文解字》,人民出版社,1986年。
    ④王登峰、崔红:《人格的定义及中西方差异》,《心理研究》,2008年第1期,第4页。
    ⑤王登峰、崔红:《人格的定义及中西方差异》,《心理研究》,2008年第1期,第4页。
    ①康德著、李秋零主编:《康德著作全集》(第7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324页。
    ①据朱义禄教授考察,中国古代典籍中只有程颐曾将“人格”二字合用在一起:“既学时,须是用功,方合诗人格。”(《二程遗书》卷十八)。但这里的“人格”语词从上下文看,不是一个词语,而要断句读为:“诗人、格。”见朱义禄:《从圣贤人格到全面发展――中国理想人格探讨》,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7页。
    ②张岱年:《心灵与境界》,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36页。
    ①梁启超:《新民说》,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71页。
    ②吴虞:《吃人的礼教》,《吴虞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70页。
    ③邓晓芒:《人格辨义》,《江海学刊》1989年3期。
    ④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8-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8页。178页。在更后期的作品《精神分析引论新讲》,弗洛伊德坚持了《自我与本我》中的说法,直接认为本我充满本能能量,见[奥]弗洛伊德著,苏晓离、刘福堂译:《精神分析引论新讲》,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82页。
    ①[奥]弗洛伊德著,苏晓离、刘福堂译:《精神分析引论新讲》,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81页。
    ②[奥]弗洛伊德著,苏晓离、刘福堂译:《精神分析引论新讲》,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84页。
    ③[奥]弗洛伊德著,林尘、张唤民、陈伟奇译,陈泽川校:《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第173页。
    ④[奥]弗洛伊德著,苏晓离、刘福堂译:《精神分析引论新讲》,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72页。
    ①[奥]弗洛伊德著,林尘、张唤民、陈伟奇译,陈泽川校:《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第199页。
    ②[奥]弗洛伊德著,苏晓离、刘福堂译:《精神分析引论新讲》,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77页。
    ③[奥]弗洛伊德著,林尘、张唤民、陈伟奇译,陈泽川校:《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第165页。
    ④[奥]弗洛伊德著,林尘、张唤民、陈伟奇译,陈泽川校:《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第189页。
    ①[奥]弗洛伊德著,林尘、张唤民、陈伟奇译,陈泽川校:《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第163页。
    ①李翔海:《寻求德性与理性的统一——成中英本体诠释学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第86页。
    ①李翔海:《弘扬中华文化建设精神家园》,《求是》,2010年第6期,第48页。
    ①李翔海、邓克武编:《成中英文集》(第4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17、218页。
    ①高瑞泉、袁振国:《人格论》,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89年,第147页。
    ①[瑞士]荣格著,徐德林译:《荣格文集原型与集体无意识》(第5卷),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1年,第36页。
    ①荣格对中国哲学中的道家哲学、周易哲学的充分重视,弗洛姆对禅宗思想的认同可以说明这一点。
    ②[美]弗洛姆著,陈学明译、周洪林校:《逃避自由》,工人出版社,1987年,第25、371页。
    ①[瑞士]荣格著,陈俊松、程心、胡文辉译:《荣格文集人格的发展》(第8卷),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1年,第181页。
    ①[瑞士]荣格著,徐德林译:《荣格文集原型与集体无意识》(第5卷),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1年,第6页。
    ②[瑞士]荣格著,徐德林译:《荣格文集原型与集体无意识》(第5卷),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1年,第37页。
    ①弗洛姆、铃木大卓、马蒂诺著,王雷泉、冯川译:《禅宗与精神分析》,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第115-116页。
    ①李翔海:《弘扬中华文化建设精神家园》,《求是》,2010年第6期,第50页。
    ①参见李翔海:《民族性与时代性——现代新儒学与后现代主义比较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29页。
    ①冯友兰:《贞元六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4页。
    ②冯友兰:《贞元六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4页。
    ③冯友兰:《贞元六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5页。
    ④冯友兰:《贞元六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07页。
    ⑤冯友兰:《贞元六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03页。
    ①冯友兰:《贞元六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13页。
    ②冯友兰:《贞元六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14页。
    ①冯友兰:《贞元六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00页。
    ②冯友兰:《贞元六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08页。
    ①冯友兰:《贞元六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10页。
    ①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04页。
    ②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04页。
    ③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05页。
    ④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05页。
    ①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06页。
    ②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07页。
    ③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06页。
    ①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10页。
    ②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14页。
    ①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15页。
    ②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15页。
    ③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16页。
    ①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17页。
    ②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20页。
    ③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21页。
    ①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21页。
    ②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22页。
    ①冯友兰一生的学术活动分为几个阶段,笔者主要以其哲学著作和哲学史著作的创作时间划分为:人生哲学时期;哲学史时期;贞元六书时期和哲学史新编时期。
    ②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3页。
    ③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83页。
    ④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43页。
    ⑤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5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页。
    ⑥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11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595页。
    ①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1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23页。
    ②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1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26页。
    ③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8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1页。
    ④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10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632页。
    ⑤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10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653页。
    ⑥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96页。
    ①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67页。
    ②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71页。
    ③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70页。
    ①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72页。
    ①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15、189、570页。
    ②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5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12页。
    ③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69页。
    ④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10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650页。
    ①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501页。
    ②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98页。
    ①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98-499页。
    ②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500页。
    ①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500页。
    ②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501页。
    ①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503页。
    ②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504页。
    ③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504页。
    ①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505页。
    ②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505页。
    ③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505页。
    ④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506页。
    ①冯契在《人的自由与真善美》一书中,论述“人格”时专门提到:“正如并非所有现有的事物都可以叫做现实,并非所有设想都可以叫做理想,‘人格’这个词通常也只用来指有德性的主体。”见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9页。
    ②冯契:《冯契文集》(第二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180-181页。
    ③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54页。
    ④冯契:《冯契文集》(第二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178页。
    ①冯契:《冯契文集》(第二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175页。
    ②冯契:《冯契文集》(第一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216页。
    ①冯契:《冯契文集》(第一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217页。
    ②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8页。
    ③冯契:《冯契文集》(第二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187页。
    ④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8页。
    ①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8页。
    ②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8页。
    ③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7页。
    ①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9页。
    ②冯契:《冯契文集》(第七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7年,第699、700页。
    ③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1-2页。
    ④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3页。
    ①冯契:《冯契文集》(第一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58页。
    ①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129页。
    ②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87页。
    ③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92-93页。
    ④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93页。
    ①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1-2页。
    ②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167页。
    ③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167页。
    ①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169-170页。
    ①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174页。
    ②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187页。
    ①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188页。
    ②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188页。
    ③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191页。
    ①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193页。
    ②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194页。
    ③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195页。
    ①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198页。
    ②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200页。
    ①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201页。
    ②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201-202页。
    ③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202页。
    ①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206页。
    ②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207页。
    ③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209页。
    ①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208页。
    ②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208页。
    ③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210页。
    ④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210页。
    ⑤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211页。
    ①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212页。
    ②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215页。
    ③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216页。
    ④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216页。
    ⑤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216页。
    ①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217页。
    ②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220页。
    ③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220页。
    ①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221页。
    ②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229页。
    ①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238页。
    ②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239页。
    ③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243页。
    ①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245页。
    ②参见康德《判断力批判》第一章“美的分析”(第1至22节),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③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247页。
    ①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249页。
    ②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254页。
    ③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260页。
    ④关于艺术意境和典型性格的具体论述不在本文范围,有关详细论述参看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269-281页。
    ⑤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282页。
    ①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282页。
    ②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282--283页。
    ③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283页。
    ④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285页。
    ①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285--286页。
    ①李翔海:《对中国现代哲学研究中“时代性”观念的反省》《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第74页。
    ②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87页。
    ③冯友兰特别指出,“不过我们不说是西洋底知识,技术,工业,而说是某种文化底知识,技术,工业而已。”见《三松堂全集》(第4卷),332页。
    ④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51页。
    ⑤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70页。
    ①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32页。
    ②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84页。
    ①翟志成:《冯友兰学思生命前传1895-1949》,台北: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7年,第346页。
    ②据《冯友兰先生年谱初编》记载,当时有关《新世训》的评论有梁实秋著《〈新世训〉书评》,似彭著《冯友兰先生的〈新世训〉》,朱自清著《介绍〈新世训〉》、《生活方法论——评冯友兰〈新世训〉》,胡绳著《评冯友兰著〈新世训〉》,胡体乾著《评冯友兰〈新世训〉》,李长之著《评〈新事论〉和〈新世训〉》等文。
    ③朱自清:《朱自清全集》(第3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43、45页。
    ④胡绳:《胡绳全书》(第1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44页。
    ①翟志成:《冯友兰学思生命前传1895-1949》,台北: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7年,第207页。
    ②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1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21页。
    ③范鹏:《20世纪中国哲学散论》,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91-108页。
    ④陈来:《圣贤之后的人生追寻——冯友兰《新世训》的伦理学意义》,《哲学研究》2006年,第2期。
    ①翟志成:《冯友兰学思生命前传1895-1949》,台北: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7年,第10页。
    ①李金和:《平民化自由人格——梁启超新民人格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第18页。
    ①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310页。
    ①张灏:《思想与时代》,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106页。
    ②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325页。
    ①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309页。
    ②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404页。
    ①顾红亮:《现代中国平民化人格话语》,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5年,第325页。
    ②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6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8页。
    ③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6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9页。
    ④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6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1页。
    ①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6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2页。
    ②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6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2页。
    ③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569页
    ④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572页
    ①冯契:《冯契文集》(第一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352页。
    ②冯契:《冯契文集》(第一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352页。
    ③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309页。
    ①冯契:《冯契文集》(第一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453页。
    ②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319页。
    ③冯契:《冯契文集》(第一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46页。
    ④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320-321页。
    ①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2页。
    ②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3页。
    ①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9页。
    ②冯友兰的这个观点在儒家心学看来是不成立的,在他们看来孟子的性就有本体的意义,牟宗三称之为性体。
    ①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82页。
    ②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82页。
    ③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83页。
    ④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83页。
    ⑤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80-81页。
    ⑥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84页。
    ①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86页。
    ②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89页。
    ③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88页。
    ①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91页。
    ②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91页。
    ③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91页。
    ①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94页。
    ①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91页。
    ②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91页。
    ③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51页。
    ④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52页。
    ⑤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39页。
    ①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73页。
    ②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78页。
    ③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92页。
    ①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78页。
    ②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99页。
    ③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99页。
    ④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02页。
    ⑤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03页。
    ⑥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83页。
    ①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99页。
    ②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03页。
    ③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79-480页。
    ①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85页。
    ②冯契:《冯契文集》(第一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355页。
    ③冯契:《冯契文集》(第一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355-356页。
    ①冯契:《冯契文集》(第一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356页。
    ②冯契:《冯契文集》(第一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358页。
    ③冯契:《冯契文集》(第一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358页。
    ①冯契:《冯契文集》(第一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361页。
    ②冯契:《冯契文集》(第一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361页。
    ①冯契:《冯契文集》(第一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362页。
    ②冯契:《冯契文集》(第一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362页。
    ③冯契:《冯契文集》(第一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383页。
    ④冯契:《冯契文集》(第一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384页。
    ①冯契:《冯契文集》(第一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386页。
    ②冯契:《冯契文集》(第一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392页。
    ③冯契:《冯契文集》(第一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393页。
    ①冯契:《冯契文集》(第一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394页。
    ②冯契:《冯契文集》(第一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402页。
    ③冯契:《冯契文集》(第一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386页。
    ①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34页。
    ②冯契:《冯契文集》(第一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390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8页。
    ①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46页。
    ②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46页。
    ③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47页。
    ④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48页。
    ①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34页。
    ②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41页。
    ③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41页。
    ④冯契:《冯契文集》(第一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390页。
    ⑤冯契:《冯契文集》(第一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391页
    ①冯契:《冯契文集》(第一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392页
    ②冯契:《冯契文集》(第一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406页
    ③冯契:《冯契文集》(第一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407页
    ①冯契:《冯契文集》(第一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408页
    ②冯契:《冯契文集》(第一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41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8页。
    ②冯契:《冯契文集》(第一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390页
    ③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再版序”,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5年,第3页。
    ④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5年,第5页。
    ⑤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5年,第36-37页。
    ①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5年,第37页。
    ①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78页。
    ②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325页。
    ①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94页。
    ①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41页。
    ①冯契:《冯契文集》(第一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399-400页。
    ②冯契:《冯契文集》(第一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399页。
    ①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94页。
    ①[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70页。
    ①例如马斯洛就在其“自我实现”理论中提出了“健康人”的10种描述性特征,详见:[美]马斯洛著,李文湉译、林方校:《存在心理学探索》,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41页。
    ①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83页。
    ②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83页。
    ①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3页。
    ②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1页。
    ①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5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28页。
    ②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9-10页。
    ③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1页。
    ①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3页。
    ②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9页。
    ③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4页。
    ①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3页。
    ②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6页。
    ③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7页。
    ④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3页。
    ①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3页。
    ②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5页。
    ①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9页。
    ②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64页。
    ③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6页。
    ①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5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49-150页。
    ②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5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02页。
    ③冯友兰著:《中国哲学简史》,涂又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378页。
    ④[美]霍尔特等著:《新实在论》,伍仁益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28页。
    ①美]霍尔特等著:《新实在论》,伍仁益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30-31页。
    ②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2页。
    ③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5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96页。
    ④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5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97页。
    ①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5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99页。
    ②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5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00页。
    ③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5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02页。
    ④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5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01页。
    ①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5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01页。
    ②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5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50页。
    ①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5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01页。
    ②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5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28页。
    ①赵海燕:《冯友兰负的方法再探讨——以前期维特根斯坦‘不可说’论为参照》(博士论文),南开大学哲学院,2011年5月,第2页。
    ①注:道家讲“人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在终极上讲就是人法道或者人法自然。
    ②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5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69页。
    ①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72页。
    ②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5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42页。
    ③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5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43页。
    ④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5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43页。
    ①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5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44页。
    ②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5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44页。
    ③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5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45页。
    ④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5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45页。
    ①冯友兰:《贞元六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10页。
    ②冯友兰:《贞元六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11页。
    ①冯友兰:《贞元六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12页。
    ②冯友兰:《贞元六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11页。
    ①冯友兰:《贞元六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12页。
    ②冯友兰:《贞元六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13页。
    ①冯契:《冯契文集》(第一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323页。
    ②冯契:《冯契文集》(第一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65页。
    ①这四个问题的解决论述,直接引自:冯契:《冯契文集》(第一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47-49页。
    ①冯契:《冯契文集》(第一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413页。
    ②冯契:《冯契文集》(第一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413页。
    ①冯契:《冯契文集》(第一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435页。
    ①冯契:《冯契文集》(第一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445页。
    ①友兰:《贞元六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04页。
    ②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55页。
    ③冯友兰:《贞元六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04页。
    ①冯友兰:《贞元六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07页。
    ②冯友兰:《贞元六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08页。
    ③冯友兰:《贞元六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08页。
    ①冯友兰:《贞元六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06页。
    ②冯友兰:《贞元六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09页。
    ③冯友兰:《贞元六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10页。
    ①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309页。
    ②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129页。
    ③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311页。
    ①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311页。
    ②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312-313页。
    ③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314页。
    ④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316页。
    ①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55页。
    ①[奥]弗洛伊德著,高绝敷译:《精神分析引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21页。
    ②[瑞士]荣格著,陈俊松、程心、胡文辉译:《荣格文集人格的发展》(第8卷),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1年,第148-149页。
    ③弗洛姆、铃木大卓、马蒂诺著,王雷泉、冯川译:《禅宗与精神分析》,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第150页。
    ④弗洛伊德在“动力”和“描述”两个意义上使用无意识,相当于弗洛姆所谓的“部位”和“功能性”的两个意义。荣格的集体无意识也是在“部位”的意义上使用,相当于弗洛伊德的“动力”的意义上使用。
    ①刘文英先生所使用的潜意识,和我们在本文里使用的无意识大致是一个概念,当然在某些具体的论述中可能内涵不一致,我们为了忠于原义,在此用刘文英先生所采用的潜意识一词。
    ②刘文英:《精神系统与新梦说》,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84-114页。
    ③刘文英:《精神系统与新梦说》,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29页。
    ④刘文英:《精神系统与新梦说》,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31页。
    ⑤刘文英:《精神系统与新梦说》,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53页。
    ⑥刘文英:《精神系统与新梦说》,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54页。
    ①刘文英:《精神系统与新梦说》,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56页。
    ②刘文英:《精神系统与新梦说》,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79页。
    ①冯契:《冯契文集》(第一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65页。
    [1][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2][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
    [3]冯友兰:《三松堂全集》,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4]冯友兰:《贞元六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5]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英汉对照本),赵复三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
    [6]冯契:《冯契文集》(第1-3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7]冯契:《冯契文集》(第4-8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8]冯契:《冯契文集》(第9-10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9]杨伯峻著:《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10]杨伯峻著:《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11]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12]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13]孙诒让:《墨子闲诂》,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14]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15]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
    [16]周敦颐:《周子通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17]张载:《张载集》,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
    [18]程颢、程颐:《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19]程颢、程颐:《二程遗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20]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21]朱熹:《周易本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22]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23]王阳明:《王阳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24]王阳明:《传习录》,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
    [25]王夫之:《尚书引义》,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26]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27]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28]陈来:《朱子哲学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29]陈来:《现代中国哲学的追寻——新理学与新心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30]陈来:《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
    [31]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起源》,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
    [32]成中英:《从中西互释中挺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33]方东美:《生生之德》,台湾: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79年。
    [34]方克立:《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
    [35]范鹏:《20世纪中国哲学散论》,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年。
    [36]傅伟勋:《从西方哲学到禅佛教》,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
    [37]郭齐勇:《郭齐勇自选集》,南宁:广西大学出版社,1999年。
    [38]顾红亮:《现代中国平民化人格话语》,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39]胡绳:《胡绳全书》(第1卷)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44页。
    [40]高瑞泉、袁振国著:《人格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41]郭永玉:《人格心理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42]贺麟:《五十年来的中国哲学》,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年。
    [43]贺麟:《近代唯心论简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44]贺麟:《文化与人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45]韩强:《儒家心性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
    [46]胡伟希:《知识、逻辑与价值——中国新实在论思潮的兴起》,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47]金岳霖:《知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
    [48]金岳霖:《论道》,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49]梁启超:《新民说》,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
    [50]梁漱溟:《人心与人生》,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年。
    [51]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52]刘文英:《中国古代意识观念的产生和发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53]刘文英:《梦的迷信与梦的探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54]刘文英:《精神系统与新梦说》,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年。
    [55]李翔海:《寻求德性与理性的统一——成中英本体诠释学研究》,台湾: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
    [56]李翔海:《民族性与时代性——现代新儒学与后现代主义比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57]李翔海、邓克武编:《成中英文集》(1-4卷),湖北人们出版社,2006年。
    [58]李翔海:《现代新儒学论要》,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年。
    [59]李翔海:《20世纪中国哲学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2年。
    [60]李金和:《平民化自由人格:梁启超新民人格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
    [61]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
    [62]蒙培元:《心灵超越与境界》,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63]牟宗三:《中西哲学之会通十四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64]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65]牟宗三:《从陆象山到刘蕺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66]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67]乔清举:《金岳霖新儒学体系研究》,济南:齐鲁书社,1999年。
    [68]唐君毅:《人生之体验》,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69]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70]唐君毅:《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71]武斌:《现代西方人格理论》,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
    [72]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73]熊十力:《新唯识论》(壬辰删定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74]严正:《儒学本体论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
    [75]杨国荣:《成己与成物——意义世界的生成》,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
    [76]殷海光著,贺照田编:《思想与方法——殷海光选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
    [77]余潇枫:《哲学人格》,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年。
    [78]郁振华:《形上的智慧如何可能?》,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79]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80]张岱年:《心灵与境界》,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81]周桂钿:《二十二堂国学课》,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0年。
    [82]周德丰:《中国近代哲学研究》,天津人们出版社,2004年。
    [83]张灏:《张灏自选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84]张灏:《思想与时代》,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
    [85]张灏:《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
    [86]张君劢、丁文江等著:《科学与人生观》,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
    [87]张耀南:《大人论——中国传统中的理想人格》,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88]张世英:《境界与文化——成人之道》,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89]朱自清:《朱自清全集》(第3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
    [90]朱义禄:《从圣贤人格到全面发展――中国理想人格探讨》,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
    [91]朱义禄:《儒家理想人格与中国文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92][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
    [9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94][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苗力田译:《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95][英]休谟:《人性论》(上、下册),关文运译,郑之骧校,北京:商务印书,1980年。
    [96][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97][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98][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99][德]康德:《康德著作全集》(第7卷),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100][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1-4卷),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1960、1978、1978年。
    [101][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
    [102][荷]斯宾诺莎:《伦理学》,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
    [103][德]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石冲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
    [104][德]尼采著,张念东、凌素心译:《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商务印书馆,1991年。
    [105][德]尼采:《查拉斯图拉如是说》,尹溟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
    [106][美]霍尔特等著:《新实在论》,,伍仁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
    [107][美]伍德:《西方哲学史》(增补),葛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
    [108][苏]科恩:《自我论》,佟景韩等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
    [109][美]莫里斯:《开放的自我》,定扬译,徐怀启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年。
    [110][德]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
    [111][德]马克斯·舍勒:《伦理学中的形式主义与质料的价值伦理学》,倪粱康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
    [112][瑞士]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王宪钿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
    [113][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
    [114][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新讲》,苏晓离、刘福堂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年。
    [115][奥]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林尘、张唤民、陈伟奇译,陈泽川校,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
    [116][奥]弗洛伊德:《释梦》,孙名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117][奥]弗洛伊德:《论宗教》,王献华、张敦福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
    [118][奥]弗洛伊德:《论文明》,徐洋、何桂全、张敦福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
    [119][美]荷妮:《我们时代的病态人格》,陈收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
    [120][奥]阿德勒:《自卑与超越》,李心明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
    [121][瑞士]荣格:《荣格文集》,冯川编译,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年。
    [122][瑞士]荣格:《东洋冥想的心理学:从易经到禅》,杨儒宾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123][瑞士]荣格:《未发现的自我》,张敦福、赵蕾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
    [124][瑞士]荣格:《寻找灵魂的现代人》,王义国译,北京:光明人报出版社,2007年。
    [125][瑞士]荣格:《心理类型荣格文集》(第3卷),储昭华、沈学君、王世鹏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1年。
    [126][瑞士]荣格:《心理结构与心理动力学荣格文集》(第4卷),关群德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1年。
    [127][瑞士]荣格:《原型与集体无意识荣格文集》(第5卷),徐德林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1年。
    [128][瑞士]荣格:《人格的发展荣格文集》(第8卷),陈俊松、程心、胡文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1年。
    [129][美]弗洛姆:《弗洛伊德思想的贡献与局限》,申荷永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30][美]弗洛姆:《弗洛伊德的使命》,尚新建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
    [131][美]弗洛姆:《在幻想锁链的彼岸》,张燕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美]弗洛姆:《逃避自由》,陈学明译,北京:工人出版社,1987年。
    [132][美]弗洛姆:《为自己的人》,孙依依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
    [133][美]弗洛姆:《人心——人的善恶天性》,范瑞平、牟斌、孙春晨译,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8年。
    [134][美]弗洛姆、[日]铃木大拙、[美]马蒂诺:《禅宗与精神分析》,王雷泉、冯川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
    [135][美]弗洛姆:《爱的艺术》,李健鸣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
    [136][美]马斯洛:《存在心理学探索》,李文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
    [137][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许金声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138][美]马斯洛:《人性能达到的境界》,马良诚等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139]陈岱孙、季羡林、张岱年等著:《冯友兰先生纪念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140]蔡仲德:《冯友兰先生年谱初编》,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141]蔡仲德主编:《冯友兰研究》(第1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年。
    [142]陈战国:《冯友兰哲学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143]邓联合:《传统形上智慧与社会人生的现代展开——冯友兰先生‘贞元六书’研究》,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144]范鹏:《道通天地冯友兰》,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1998年。
    [145]冯钟璞、蔡仲德编:《冯友兰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年。
    [146]高秀昌主编:《旧邦新命——冯友兰研究》(第2辑),郑州:大象出版社,1998年。
    [147]胡军主编:《传统与创新》(第四届冯友兰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148]胡军主编:《反思与境界》(纪念冯友兰先生诞辰110周年暨冯友兰学术国际研讨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149]金春峰:《冯友兰哲学生命历程》,上海:中国言实出版社,2004年。
    [150]刘东超:《生命的层级——冯友兰人生境界说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2年。
    [151]李中华:《冯友兰评传》,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6年。
    [152]茅冥家:《还原冯友兰》,香港: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
    [153]单纯、旷昕主编:《解读冯友兰》(学者研究卷、海外回声卷、学人纪念卷、亲人回忆卷),深圳:海天出版社,1998年。
    [154]单纯:《旧学新统——冯友兰哲学思想通论》,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
    [155]宋志明、梅良勇著:《冯友兰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
    [156]田文军:《冯友兰新理学研究》,武汉:武汉出版社,1990年。
    [157]田文军:《冯友兰传》,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158]王芳恒:《冯友兰社会文化观研究》,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3年。
    [159]王鉴平:《冯友兰哲学思想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
    [160]殷鼎:《冯友兰》,台湾: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1年。
    [161]郁有学:《哲学与哲学史之间—冯友兰的哲学道路》,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162]郑家栋、陈鹏选编:《解析冯友兰》,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163]赵金钟:《霞散成绮——冯友兰家族文化史》,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
    [164]翟志成:《冯友兰学思生命前传1895-1949》,台北: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7年。
    [165]李明:《现代新儒家人生境界说研究》,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166]赵海燕:《冯友兰负的方法再探讨——以前期维特根斯坦‘不可说’论为参照》,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
    [167]冯契著,陈卫平等整理:《冯契学述》,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168]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著:《理论·方法·德性》,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年。
    [169]彭漪裢:《冯契辩证逻辑思想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170]彭漪涟:《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对冯契一个哲学命题的思考与探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171]王向清:《冯契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湘潭:湘潭大学出版社,2010年。
    [172]杨国荣主编:《知识与智慧——冯契哲学研究论文集(1996-2005)》,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173]杨国荣主编:《追寻智慧——冯契哲学思想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174]李锦招:《人的成长和人格理想――冯契智慧说与霍韬晦如实观之比较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11月。
    [175]余华:《冯契的理想观研究》,湘潭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5月。
    [176]陈来:《论冯契的德性思想》,《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177]陈来:《圣贤之后的人生追寻——冯友兰《新世训》的伦理学意义》,《哲学研究》,2006年第2期。
    [178]陈雷、于伟:《冯友兰“境界说”与弗洛伊德“人格说”之比较》,《中州学刊》,2005年第6期。
    [179]陈卫平:《智慧说和中国传统哲学的智慧——论冯契的中国哲学史研究》,《学术月刊》,1996年第3期。
    [180]陈晓龙:《转识成智一冯契对时代问题的哲学沉思》,《哲学研究》,1999年第2期。
    [181]成云雷:《冯契理想人格学说对中国哲学传统的继承及其方法论特征》,《湖北社会科学》,2002年第12期。
    [182]成中英:《冯契先生的智慧哲学与本体思考:知识与价值的逻辑辩证统一》,《学术月刊》,1997年第3期。
    [183]邓联合:《冯友兰<新世训>: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理性化转换》,《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184]邓晓芒:《人格辨义》,《江海学刊》,1989年3期。
    [185]丁祯彦:《儒家的理想人格与现代新人的培养——兼谈冯契‘平民化的自由人格’》,《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第l期。
    [186]方克立:《追求真、善、美的统一——从两位中国现代哲学家说起》,《哲学研究》,1995年第11期。
    [187]顾红亮:《以境界说人格》,《贵州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188]顾红亮:《智慧化的人格关怀——论冯契的终极关怀思想》,《社会科学》,2006年第8期。
    [189]顾红亮:《<新世训>的生活方法论与实用主义》,《哲学研究》,2009年第5期。
    [190]龚建平、李晓娥:《儒家人格意识及其现代意义——从现代心理学的“人格”概念谈起》,《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191]黄伟明:《冯契“平民化的自由人格”理论指疵》,《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192]郭齐勇:《形式抽象的哲学与人生意境的哲学——论冯友兰哲学及其方法论的内在张力》,《中州学刊》,1998年都3期。
    [193]郭齐勇:《孔孟儒学的人格境界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6期。
    [194]何萍、李维武:《重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可贵探索—冯契先生智慧说三篇导论初探》,《学术月刊》,1996年第3期。
    [195]胡少诚:《尊理性而道中庸:浅析<新世训>之于冯友兰哲学》,《江汉论坛》,2009年第7期。
    [196]林合华:《冯契理想人格说对中国马克思主义人生观的转进》,《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年第8期。
    [197]李景林:《正负方法与人生境界——冯友兰哲学方法论引发之思考》,《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
    [198]李翔海:《新理学与中国哲学的现代重建》,《中州学刊》,1995年第3期。
    [199]李翔海:《对中国现代哲学研究中“时代性”观念的反省》,《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200]李翔海:《论儒学现代转型的两条基本路向》,《齐鲁学刊》,2007年第6期。
    [201]李翔海:《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国文化传统三题》,《齐鲁学刊》,2009年第6期。
    [202]李翔海:《弘扬中华文化建设精神家园》,《求是》,2010年第6期。
    [203]李翔海:《“仁智双彰”的现代显扬——略论现代新儒家人生哲学的基本价值取向》,《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204]刘金鹏:《境界与人格的合一——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说新论》,《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205]刘颖、邵龙宝:《东西方人格理论之比较》,《社科纵横》,2010年第2期。
    [206]马亚男:《冯友兰和克尔凯郭尔的人生境界说比较》,《中州学刊》,2003年第3期。
    [207]宁新昌:《从自由个性的本体论看冯契对传统文化的承传》,《社会科学》,1998年第5期。
    [208]乔清举:《新理学的解构与中国哲学的未来发展》,《哲学研究》,1996年第2期。
    [209]乔清举:《论王恩洋对冯友兰<新理学>的批判及其对现代中国哲学发展的意义》,《中国哲学史》,2008年第1期。
    [210]宋志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选择——兼论冯契的人格理念》,《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4期。
    [211]田文军:《冯友兰的‘生活方法新论’》,《中州学刊》,1997年第5期。
    [212]汪传发:《天地境界:冯友兰的哲学信仰》,《中国哲学史》,1997年第2期。
    [213]王登峰、崔红:《人格的定义及中西方差异》,《心理研究》,2008年第1期。
    [214]王芳:《论冯友兰“道德境界说”与和谐社会理想人格的构建》,《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215]吴根友:《一个二十世纪中国哲学家的做人理想——冯契‘平民化自由人格’说浅绎》,《学术月刊》,1996年第3期。
    [216]吴根友:《冯契“平民化的自由人格”说申论》,《哲学研究》,1997年第11期。
    [217]王兴国:《中国古代人格观念初探》,《云南社会科学》,1996年第3期。
    [218]王兴国、孙利:《论中西方人格观念的深层差异》,《云南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219]王向清、周义顺:《冯契的“平民化的自由人格”论略》,《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2第1期。
    [220]许金声:《从“人格三因素论”看中国传统文化与人格》,《哲学动态》,1986年第6期。
    [221]许金声:《试论中国实现现代化的人格发展问题》,《未来与发展》,1986年第6期。
    [222]谢荣华:《‘觉解’基础上的理性生活——冯友兰<新世训>‘新生活方法’意蕴浅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223]杨国荣:《存在与境界——冯友兰新理学本体论的内在向度》,《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5期。
    [224]杨国荣:《论冯契的广义认识论》,《中国哲学史》,2006年第1期。
    [225]郑家栋:《冯友兰与近代以来的哲学变革——新理学的基本精神及其限制》,《哲学研究》,1991年第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