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存德及其《英华字典》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罗存德(Wilhelm Lobscheid,1822-1893)是十九世纪来华传教史上一位重要的人物,他编纂的四卷本《英华字典》(1866-1869)堪称是十九世纪综合性最强的双语辞典。该辞典收录了五万以上的英语单词,译词使用了多达六十万的汉字,被誉为“代表了19世纪西人汉外辞典编纂的最高成就”,对近现代汉语的形成乃至汉字文化圈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中外学界对罗存德及其代表作——《英华字典》却鲜有系统而详尽的研究。
     历史学家罗荣渠指出“现代化就是指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进程”,现代一词的内涵即为现代性。世界现代化进程的起点是十八世纪后期西方工业革命的产生,生产力方式的改变给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的变革会产生新的词汇与概念,因为语言是知识的载体,是信息的媒介,与社会生活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互动关系。因此,辞典是一个时代的反映,双语辞典则反映出一个时代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内容。十九世纪是一个巨变的时代,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产生了很多新学科、新技术、新事物、新观念,这些新的术语名词不断添入到英语的辞典里;同时,十九世纪又是全球化萌芽的时代,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传教士充当着桥梁的作用,为了传教工作的顺利进行,语言的沟通是首要的条件,因此,在华传教士编纂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英汉辞典。随着这些英汉双语辞典的编纂与出版,英语中新的术语名词通过辞典的传播成为社会共识,从而被近现代汉语接受的同时,它们所反映的西方社会变化以及现代性也经历了一个被传递的过程。特别是对于十九世纪的中国来说,辞典作为一种历史文本,对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独有的贡献。
     本文通过对罗存德生平及其《英华字典》的考证研究,对该辞典中反映十九世纪西方社会变化及现代性的词汇进行词汇史方面的分析与研究,探求这些词汇所对应的汉语在中国的传递过程,从而揭示罗存德及其《英华字典》对于近现代汉语的形成以及中西文化系统之间的交流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并客观地评价以罗存德为代表的传教士在近代中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中所担任的复杂角色。
     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序言部分概述了选题的意义、研究方法及创新性,并界定了几个重要概念。第一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原始档案和资料的考证,对罗存德家庭背景、婚姻状况、在华活动进行了考订,对他的中西文著作进行了梳理,并结合材料分析了罗存德的中国观。第二章主要考证罗存德的《英华字典》的出版始末,包括该辞典的出版风波、所参考的底本韦氏辞典版本考证及其与奥地利的关系。第三章通过对反映西方现代的生活方式、制度与设施、学科知识以及核心价值观念的词汇进行分析,阐释近现代汉语中西方现代性通过辞典向中国传递的过程。第四章主要阐述了该辞典体现出的几个词汇现象。最后一章结语部分总结了本研究的重点发现及价值。
     该论文的创新性有以下几点:
     首先,通过对罗存德一手档案及资料的收集与分析,纠正对罗存德已有研究中的一些错误,并填补学术界关于罗存德研究的空白。据德国新教联合会档案馆的负责人Apelt Wolfgang先生的记录,十多年来一直没有人去查询过关于罗存德的资料,根据档案馆保存的一份那须雅之先生的研究成果,可以判断最后去拜访过档案馆的研究者只有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对罗存德进行过研究的那须雅之先生。罗存德的生平还存在很多疑点,该研究通过找到的罗存德档案,将他的生平及活动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进行补充及修正;还有对于《英华字典》出版后的风波,罗存德发表的个人声明也能帮助研究者研究事件的来龙去脉,将罗存德及《英华字典》的研究推向深入;特别是罗存德于1853年2月至1855年12月期间给福汉会书写的书信及日记手稿,对于了解罗存德及其宗教背景提供了宝贵的材料。其次,通过历史学、词汇学的研究方法,对罗存德及其《英华字典》进行分析,正确认识罗存德及其《英华字典》在现代汉语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近现代汉语的发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互动作用,并结合罗存德在其他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中国观,理性地认识传教士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最后,近现代词汇中现代性的研究对于词汇史的研究有着补充和借鉴的意义,并为我们如何看待当今的新词问题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视角,而且,从词汇史的角度研究中西文化交流,挖掘其背后的思想根源,可以为跨文化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English and Chinese Dictionary (1866-1869) by W. Lobscheid (1822-1893), a German missionary to China in the19th century, was known as "representing the highest achievements of Westerners' Chinese and foreign lexicography in19th century". The dictionary which contains more than50,000English words and600,000Chinese characters has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even the formation of modern Chinese Characters Circle, However, there is little systematic and detailed study on Lobscheid and his works in China and even the world.
     Historian Luo Rongqu pointed out that "Modernization is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human society from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society to modern industrial society". The connotation of the word "modem" is modernity. The starting point for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of is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late eighteenth century. The change of the way of productivity brought the huge change to the society. Due to the emergence of new-bornnewborn disciplines, technologies, and new ideas produced by the Western industrial revolution, new concepts constantly appeared and were added to English dictionaries. If a dictionary is a reflection of an era, the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represents the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Western societies in a certain period. Especially in the19th century, dictionary dictionaries appeared in China before other types of works reflecting Western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and thus contributed significantly to these exchanges. When new concepts in English became common and were accepted by modern Chinese through the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the Western modernity these concepts y represented was transmitted and accepted.
     This paper tried to collect and analyze the manuscripts, archive materials of W. Lobscheid and his English and Chinese Dictionary, reveal his life, activities in China and his works which remains unknown to researchers. It also investigates the vocabulary of his dictionary which reflects the social changes in19century, explore his contribution to the formation of modern Chinese and the exchange of English and Chinese cultural system, and evaluate the important role of Lobscheid and other missionaries in the process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
     The paper consists of six parts. Introduction generally describes the significance, methodology and innovativeness of the research and defines some important concepts. Chapter One explores Lobscheid's family background, marriage, and his activities in China by analyzing his manuscripts and materials, sorts out his works and evaluates his view of China. The second chapter researches on the story of his publishment of English and Chinese Dictioanry, including the cancellation of prefaces of his Dictionary, the reference version of an American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bscheid and Austria. The third chapter explores the transmission process of modernity to China by analyzing the vocabularies which reflect the western modern lifestyle, education, economy, disciplines and core vocabulary of Western values. The fourth chapter describ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henomena of the vocabulary in the dictionary. The last chapter concludes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
     The paper is innovative on the following points. First, based on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of Lobscheid's manuscripts, it corrects some mistakes of the research on Lobscheid, and fills the academic research blank. The study on the reason of cancellation of his preface helps to deepen the study on Lobscheid and his dictionary. Second, the study on the role of Lobscheid's dictionary is helpful for recognizing the interactive process of modern Chinese and modernization of China by historical and vocabulary study. Last, it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of cross cultural studies by studying the exchange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and finds out the ideological thoughts from the aspect of lexicology.
引文
1 W. Lobscheid, English and Chinese Dictionary:with the Punti and Madarin Pronunciation (Vo.1 1-4), Hong Kong: Daily Press Office, 1866-1869。
    2 沈国威,《近代中日词汇交流研究:汉字新词的创制、容受与共享》,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2月,第125至132页。
    3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中国的现代化之路》,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1月,第9页。
    4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中国的现代化之路》,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5月,第3页。
    5 同上,第4页。
    6 沈国威,《近代中日词汇交流研究:汉字新词的创制、容受与共享》,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2月,第13至16页。
    7 转引自沈国威,同上,第15页。
    8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中国的现代化之路》,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1月,序言第3页。
    9 (英)安东尼.吉登斯,田禾译,《现代性的后果》,上海:译林出版社,2011年2月,第1页。
    10 韦氏辞典http://www.merriam-webster.com/dictionary/modern?show=0&t=1390647724
    11 (美)爱德华·萨丕尔(Edward Sapir),陆卓元(译)《语言论》(Language)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1月,第221页。
    12 王立新,《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6月,第299至300页。
    13 沈国威,《近代英华华英辞典解题》,大阪:关西大学出版部,2011年,第1页。
    14 杨祖希、徐庆凯,《辞书学辞典》,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此外,孙剑艺,董秀梅曾于2001年1月在《辞书研究》上发表“论词典与辞典的区分——一个辞书学的基本问题”一文,专门论述了现代汉语中“词典”与“辞典”的区别。
    15 马礼逊的第三部无汉语书名,标题为英文An English and Chinese Dictionary。
    16 沈国威教授曾在其《近代英华华英辞典解题》中论证关于马礼逊在辞典编纂中大量使用中国经典是他“语境主义”的反映,深受英语近代辞典的开创性人物塞缪尔·约翰逊(S. Johnson)的影响,马礼逊在辞典的导论中提到了约翰逊,约翰逊的《英语词典》(1755)以大量引用文学作品的用例而著称。
    17 同上,第4页。
    18 该辞典无汉语书名,标题为英文English and Chinese Dictionary。
    19 沈国威,《近代中日词汇交流研究:汉字新词的创制、容受与共享》,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2月。
    20 卒年不详。
    21 高永伟,“罗存德和他的《英华字典》”,《辞书研究》,2011年第6期,第146页。
    22 Leonard Bloomfield,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Language, London:Routledhe, 1914。
    23 胡开宝,“论英汉词典历史文本对汉语现代化进程的影响”,《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年第3期。
    24 沈国威,“理论与实践:近代汉外辞典的诞生”,《学术月刊》,2011年4月,第43卷。
    25 沈国威,《近代英华华英辞典解题》,大阪:关西大学出版部,2011年,第97至102页。
    26 W. Lobscheid, English and Chinese Dictionary: with the Punti and Madarin Pronunciation (Vo.1 1-4), Hong Kong: Daily Press Office, 1866-1869,序言,汉语译文参考《近代英华华英辞典解题》。
    27 沈国威,“汉语的近代新词与中日词汇交流——兼论现代汉语词汇体系的形成”,《南开语言学刊》,2008年第1期。
    28 沈国威,《近代中日词汇交流研究:汉字新词的创制、容受与共享》,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2月。
    29 同上,第16页。
    30 《近代来华外国人名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12月,第291页。
    31 这里年代记载有误,应该是1851年3月18日。据罗存德日记所记载,1850年4月他前往广东沿海一带进行传教,而且据《海外布道杂志》1851年7月刊登罗存德因为健康原因返回欧洲时曾报道,“礼贤会传教士在中国传教三年”,参见67,可以断定罗存德于第一次返回到欧洲的时间应该是1851年3月18日。
    32 这里日期记载有误,应该是2月19日。
    33 A. Wy lie, Memorials of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to the Chinese, Shanghae: 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 1867,第184页.沈国威教授在《近代华英英华辞典解题》中第97页也提到过这一内容。
    34 那须雅之的调查显示是1848年5月28日抵达香港。
    35 同31,应该1851年3月18日。
    36 关于罗存德离开中国的时间,根据罗存德1872年写给von Rohden的信中所写的时间认为是1869年。
    37 这里年代记载有误,应该是1893年。
    38 http://ricci.rt.usfca.edu/biographv/view.aspxPbiographyID=1569
    39 笔者于2013年6月在德国新教联合会档案馆查找罗存德档案时,找到了档案馆保存的一份那须雅之用日文撰写的论文打印稿,可以证明他在上个世纪90年也曾经前往该档案馆查找过资料,并将自己后来撰写的论文寄往该档案馆表示感谢。
    (?) 沈国威,《近代英华华英辞典解题》,大阪:关西大学出版部,2011年,第99至100页。
    41 罗存德移居美国的时间应该早于1874年。虽然暂未找到罗存德移居美国的直接证明材料,但根据他于1873年在旧金山发表了《中国人:他们是谁及他们在干什么》来大致推测,他应于1873年之前己抵达美国。
    43 亦被称为联合差会,德语简称为VEM,1971年莱茵差会联合德国伯特利(Bothel)差会组成Vereinigte Evangelische Mission(简称VEM),即联合福音差会,1978年为庆祝VEM成立一百五十周年(追溯RMG于1828年成立),在德国举行第一次成员教会代表磋商会议,成员来自德国、非洲和亚洲。非洲和亚洲的教会日渐成长,愿为宣教事工团结一致互相支持,并展开彼此间的联系。在一九八八年举行第二次磋商会议中,来自非洲和亚洲的成员教会与德国差会,由“从属”关系调整为“合作伙伴”关系,成立委员会,英文名称为United In Mission(简称UIM)。1996年总议会通过易名为Vereinte Evangelische Mission-Gemeinschaft von Kirchen in drei Erdteilen,(英文名称为United Evangelical Mission-Communion of churches in three Contienents,简称UEM),即现时的联合差会。
    44 档案卡图片请见附录三,第1条。
    45 那须雅之用日语发表的论文中9月27日的记载有误。
    46 那须雅之用日语发表的论文中11月10日的记载有误。
    47 关于罗存德离世的时间,最初的记录为1898年,后可能觉得不对,改为1890年,但也不对。根据那须雅之先生赴美国实地查看罗存德墓碑所做的记录,应该为1893年,这里可能是将3误写成了8。
    48 德国新教联合会档案馆传教士们的简历“第48罗存德”,该部分引自罗存德的自述并由德文译成中文。
    49 原文在此有条注释:鞋匠。
    (?) 德国新教联合会档案馆传教士们的简历“第48罗存德”,该部分译自罗存德的德文自述。 持沉默,必须一一予以澄清,便于1872年3月10日写了一封长长的信为自己辩解。其中涉及郭实腊等传教士不问出身随便雇佣中国仆人、纵容仆人嫖娼、仆人数量过多、面目丑陋、素质低下、自己在生病无人照顾时坚持传教、自己做了很多传教工作却不被肯定、自己收养大批儿童、编辞典、出版各种小册子、受到法官的不公正待遇等。
    52 指的是完成了《英华字典》(1866-1869)的编纂工作。
    53 据《海外布道杂志》报道记载,艾薇儿病逝的时间是1854年8月6日,但根据罗存德于1854年8月10日写给福汉会的信中明确提到妻子于8月5日去世,并在信中表达了自己悲伤的心情。
    54 《海外布道杂志》(The Chinese & General Missionary Gleaner),1852年10月,第37页。
    55 《海外布道杂志》(The Chinese & General Missionary Gleaner),1854年8月。
    56 其实是一种痢疾。
    57 R. G. Tiedemann所记载的时间是8月5日,与罗存德手稿中提到的时间一致。
    58 《海外布道杂志》(The Chinese & General Missionary Gleaner),1854年11月,第142页。
    59 http://ricci.rt.usfca.edu/biography/view.aspx?biographylD=1571
    60 该日期可通过德国联合差会所保存的罗存德当日的资格考试档案获得证实,见附录三,第4条。
    61 另有5月28日抵达香港的说法。
    62 广东沿海地名,系方言发音,具体地点有待进一步考证。
    63 同上。
    64 同上。
    65 广东沿海地名,系方言发音,具体地点有待进一步考证。
    66 同上。
    67 《海外布道杂志》(The Chinese & General Missionary Gleaner),1851年7月,第28页。
    68 广东沿海地名,系方言发音,具体地点有待进一步考证。
    69 罗存德参与日美合约的换文和向崛达之助赠送辞典的活动参考那须雅之的研究,见沈国威,《近代英华华英辞典解题》,大阪:关西大学出版部,2011年,第99页。
    70 这里“艰难的工作”指的是完成了《英华字典》(1866-1869)的编纂工作。
    71 1853年10月乘坐Wynnstay(船名)出发,1854年3月4日抵达香港,拟帮助罗存德在广东始兴(Saiheung)和邻近地区建立医院、出版局。
    72 1853年9月乘坐Dumfries(船名)从利物浦出发,1854年3月1日抵达香港。
    73 A. Wylie, Memorials of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to the Chinese: Giving a List of their Publications and Obituary Notices of the Deceased with Copious Indexes, 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 1867, P184-186, 282.
    74 沈国威,《近代英华华英辞典解题》,大阪:关西大学出版部,2011年,第97页,“以上两个文献都没有提及罗存德最重要的著作《英华字典》”的说法有误。
    75 罗存德全部著作目录见附录二。
    76 沈国威,《近代英华华英辞典解题》,大阪:关西大学出版部,2011年,第105页。
    77 书名系笔者翻译。
    78 这本书是罗存德为小学生,特别是女学生编写的教材,主要介绍英语的发音规律。
    79 应该是指的与福汉会脱离。
    80 指香港政府。
    81 M.G.马森曾经在其著作中提到罗存德的这本《西印度的中国移民》:“有人要求曾经在中国居留过几年的英国传教士罗存德(Lobscheid)对这个问题提出些建议。因为他宣称,鼓励中国人移居到这些国家的设想是很有实际意义的。1859年,他向中国人发布了一则告示,在告示中,他向中国人保证,英国政府一定会诚实、真挚地履行其与中国人订立的条约。他劝诱了一大批东方人携妻带子去了圭亚那。这些最早到达这个国家的东方人被英国人带到了一个荒凉、偏僻的地方。由于以前的移民都是居住在城市和人口稠密的地方,这些人为他们的与世隔绝而深感沮丧。因此,这批定居者对殖民者和全部移民计划都怀有刻骨仇恨。他们劝告自己的同胞在没有收到自己更好的消息之前不要到圭亚那来。尽管如此,他们并没有对英国人违背协议而抱怨连天,他们得到了很好的关照,一些人还挣了些钱。”(美)M.G.马森著,杨德山译,《西方的中国及中国人观念:1840-1876》,北京:中华书局,2006,第114页。
    82 原书名的第一个字“英”有“口”字旁。
    83 “秦国”原文"Sinim",是希伯来文音译词,是现代Sinology(汉学)等词的字根。希伯来字母无英文Ch音(即汉语拼音的Q音),故对Qin发音为Sin。英文China来自法语Chine(发音为“西恩”,因中古世纪的文化复兴是法国领头的。法语Sin发音为Sang,故为了保持拉丁文Sinim的原音,Chine的法语读音是英语的Sheen,但英国人对Chine的读音,自然成了China。
    84 出自《以赛亚书》49:12。
    85 先令,英国1971年以前的货币单位,为一镑的二十分之一。
    86 见罗存德著作目录第19条。
    87 该册子用英文撰写:Rev. W. Lobscheid. The Chinese: What they are, and what they are doing. San Francisco:A. L. Bancroft & Co. Printers and Lithographers, 1873.
    88 同上,第8页。
    89 同上,第7页。
    91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第152页。
    92 同87,第18页。
    93 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7月,第39页。
    94 同上
    95 转引自亨利·基辛格,《论中国》,中信出版社,2012年10月,第42页。原文见于巴克斯·濮兰德,《出使清廷历史年编及回忆》,波士顿:霍顿·米夫林出版社出版社,1914年,第396页。
    96 奥古斯塔斯·弗雷德里克·呤唎(Augustus Frederick LindleyX1840.02.03-1873.03.29),英国海军军官。1857年加入英国海军,1859年前往香港服役,次年辞职后前往太平天国控制区经商,曾在上海附近—内河轮船当大副。1861年初,加入太平军,投效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为其训练军队,先后率炮队作战,教练太平军操演,为太平天国采购武器和粮食。1864年太平天国起义失败,其回国后,怀着对太平天国的深情,于1866年2月3日出版《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Ti Ping Tien Kwoh: The History of the Ti-Ping Revolution, Including a Narrative of the Author's Personal Adventures)一书,该书记述了他参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歌颂太平军将士业绩,抨击英国政府对华政策,并将其题献给李秀成。该书译者王维周将罗存德译为“洛勃斯克”,可能是根据Lobscheid的发音而译。
    97 呤唎,王维周译,《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全二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2月,第501页。
    98 太平天国革命。
    99 马礼逊,《华英字典》(A Dictionar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Macao:East Indian Company Press,1822,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出版影印本,大象出版社。
    100 S. W. Williams, English and Chinese Vocabulary, In the Court Dialect, Macao: the Office of the Chinese Repositoy, 1844.
    101 W. H. Medhurst, English and Chinese Dictionary (in two volumes), Shanghae: Mission Press, 1847-1848.
    2 W. Lobscheid, English and Chinese Dictionary:-with the Punti and Madarin Promunciation (Vo.1 1-4), Hong Kong:
    104 沈国威,《近代英华华英辞典解题》,大阪:关西大学出版部,2011年,第97页。
    105 由于在档案馆找到的资料是剪报,没有任何关于此份报纸的信息,无从知道当时这则新闻发表的具体日期,但根据结尾的署名得知是特吕布纳公司发布的相关消息。
    106 原文图片见附录四。
    107 罗存德从1864年开始准备,到1869年完成所有四卷本的编纂共花了6年的时间。
    108 W. Lobscheid, English and Chinese Dictionary:with the Punti and Madarin Pronunciation (Vo.1 1-4), Hong Kong: Daily Press Office,1866-1869, p1397,第二卷序言,中文翻译引自沈国威,《近代英华华英辞典解题》,大阪:关西大学出版部,2011年。
    109 应该是指的第一卷的出版,时间应该是1866年。
    110 此处关于书的价格应该是有问题的,如果按印刷四卷本辞典一共花了55000泰勒尔来看,那么一本卖出8000泰勒尔是在是太昂贵了,可能是罗存德笔误或者转写罗存德德文手稿的工作人员的失误,货币单位原文写作Thlr。根据前两卷出版后的英文宣传报道,明确标明每本辞典的售价为3.12英镑。
    111 高永伟,“罗存德和他的《英华字典》”,《辞书研究》,2011年第6期。
    2 原文使用了$的货币符号,但S上有两条竖杠,暂译为“元”。
    113 “本国”指美国,引自《韦氏新世界美语词典》中H. Whitehall所写的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glish Dictionary一文。
    4 李华,“韦伯斯特词典和梅里亚姆出版公司”,《辞书研究》,1980年第4期。
    5 见《美国文学简史》上册,第23页。
    6 李桂山,朱柯冰,“诺亚·韦伯斯特及其学术遗产——语言学史上的思考”,《国外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117 沈国威,《近代英华华英辞典解题》,大阪:关西大学出版部,2011年。
    (?) 文所选用的1841年的版本是1844年再次印刷的。
    119 沈国威,《近代英华华英辞典解题》,大阪:关西大学出版部,2011年,第101页。
    120 译自Narrative of the Circumnavigation of the Globe by the Austrian Frigate Novara, (Commodore B. Von Wullerstorf-urbair), undertaken by order of the imperial government, in the year 1857,1858, & 1859, under the immediate auspices of HIS I. and R. Highness the archduke Ferdinand Maximilian, Commander-in-chief of the Austrian navy. By Dr. Karl Scherzer, member of the expedition, author of "Travel in Central America" etc. Vol. Ⅱ。由曾在奥地利国家图书馆负责中文书籍工作的雷乔治(Georg Lehner)博士给予帮助所提供。
    121 此信息是基于雷乔治(Georg Lehner)博士的(未出版)博士论文"1849年和1917年之间中国的奥地利领事服务历史”(于1995年提交维也纳大学)。
    122 沈国威,《近代英华华英辞典解题》,大阪:关西大学出版部,2011年,第97页。
    123 同上。
    4 黄兴涛,“清末民初新名词新概念的‘现代性’问题”,《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125 W. Lobscheid, English and Chinese Dictionary: with the Punti and Madarin Pronunciation (Vo.1 1-4), Hong Kong: Daily Press Office, 1866-1869, p296.
    126 该注释的英文原文为They are in general published by the missionaries for the guidance of their resp. congregations. They are however, extensively circulated among the heathen, who enquire for them with great eagerness.
    127 该注释的英文原文为In China foreigners express the English calendar month by month, and the Chinese by moon.
    128 W. Lobscheid, English and Chinese Dictionary:with the Punti and Madarin Pronunciation (Vo.1 1-4), Hong Kong: Daily Press Office, 1866-1869, p1135.
    129 该处罗存德所给注脚为:三百五十四日零八点钟为一个lunar year。
    130 同128,第1630页。
    131 W. Lobscheid, English and Chinese Dictionary:-with the Punti andMadarin Pronunciation (Vo.l 1-4), Hong Kong: Daily Press Office, 1866-1869, p561.
    132 同上,第1193页。
    133 同上,第2007至2008页。
    134 W. Lobscheid, English and Chinese Dictionary: with the Punti and Madarin Pronunciation (Vo.1 1-4), Hong Kong: Daily Press Office, 1866-1869, p1964.
    135 W. Lobscheid, English and Chinese Dictionary:with the Punti and Madarin Pronunciation (Vo.l 1-4), Hong Kong: Daily Press Office, 1866-1869, p971.
    136 同上,第1180页。
    137 同上。
    138 马礼逊,《华英字典》(A Dictionar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Macao: East Indian Company Press,1822,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出版影印本,大象出版社,第215页,原文为:The Chinese divide the twenty-four hours into twelve时辰。
    139 同135,第1413页。
    140 W. Lobscheid, English and Chinese Dictionary: with the Punti and Madarin Pronunciation (Vo.1 1-4), Hong Kong: Daily Press Office, 1866-1869, pl953.
    141 马礼逊,《华英字典》(A Dictionar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Macao: East Indian Company Press,1822,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出版影印本,大象出版社,第462页。
    2 张荣华,“近代中国人时间观念的文化意义”,《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3期。
    3 邹振环,“《四裔编年表》与晚清中西时间观念的交融”,《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5期。
    4 转引自吴国盛,《时间的观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页。
    145 W. Lobscheid,English and Chinese Dictionary:with the Punti and Madarin Pronunciation (Vo.1 1-4), Hong Kong: Daily Press Office,1866-1869第一卷序言,译文参考沈国威《近代英华华英辞典解题》。
    146 同上,第1592页。
    147 罗存德在此注明是中国说法(Chinese term)。
    148 Noah Webster, An American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Philladephia:J.B. Lippincott &Co. Publishers,1857, p897.
    149 同上,第147页。
    150 W. Lobscheid, English and Chinese Dictionary: with the Punti and Madarin Pronunciation (Vo.l 1-4), Hong Kong: Daily Press Office, 1866-1869, p712.
    151 [戌集中][雨字部]電:康熙笔画:13;第759页第00。
    152 W. Lobscheid, English and Chinese Dictionary:with the Punti and Madarin Pronunciation (Vo.1 1-4), Hong Kong: Daily Press Office, 1866-1869, p147.
    153 W. Lobscheid, English and Chinese Dictionary: with the Punti and Madarin Pronunciation (Vo.1 1-4), Hong Kong: Daily Press Office, 1866-1869, p1546-1547.
    154 魏源:“弥利坚总计上”(1843),《海国图志》,卷五十九,外大西洋,下册,页1623。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法律出版社,2009年12月,第593页。
    155 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1月,第189页。
    156 樊克政,《学校史话》,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8月,第134页。
    157 顾长声将截止1900年以前的六十年见,传教士在中国开办洋学堂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从1840年到1860年为第一阶段,从1860年到1875年前后为第二阶段,从1875年到1899年为第三阶段。
    158 同155,第189页。
    159 恭亲王等奏设同文馆折,引自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861年10月,第117页。
    160 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861年10月,第123至124页。
    161 樊克政,《学校史话》,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8月,第135页。
    162 (意)马西尼著,黄河清译,《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十九世纪汉语外来词研究》,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上海,1997年9月,第196页。
    163 W. Lobscheid, English and Chinese Dictionary: with the Punti and Madarin Pronunciation (Vol 1-4), Hong Kong: Daily Press Office, 1866-1869, p1397.
    164 同162,第256页。
    165 W. Lobscheid, English and Chinese Dictionary:with the Punti and Madarin Pronunciation (Vo.1 1-4), Hong Kong: Daily Press Office, 1866-1869, p1O65.
    166 邱志红,“从‘讼师’到‘律师’:从翻译看近代中国社会对律师的认知”,《近代史研究》,2011年第3期。
    167 W. Lobscheid, English and Chinese Dictionary: with the Punti and Madarin Pronunciation (Vo.1 1-4), Hong Kong: Daily Press Office, 1866-1869, p440-441.
    168 同上,第135页。
    169 同上,第1191页。
    170 W. Lobscheid, English and Chinese Dictionary: with the Punti and Madarin Pronunciation (Vo.1 1-4), Hong Kong:
    173 W. Lobscheid, English and Chinese Dictionary: with the Punti and Madarin Pronunciation (Vo.1 1-4), Hong Kong: Daily Press Office, 1866-1869, p893.
    174 同上,第369页。
    175 同上,第1313页。
    176 同上,第1311页。
    177 同上,第1124页。
    178 同上,第105页。
    179 同上,第43页。
    180 同上,第227页。
    181 原文为That Botany has never been studied by the Chinese as a science, and that up to this moment they have the erudest notions repeating the classification of plants, may be seen from an extract made from the Chinese Materia Media. The same is found in Morrison's Engl. and Chinese Dictionary, pp.48 and 49.'In the Pun-ts'an-kang muh (the best Pharmacopoeia and Botanical book in China), the following are the division of plants. The word 部 poo. Pu, is used for class or order, 类 for genius (genera), and 种, for species, or variety. Of the Poo, or largr divisions, there are five."
    182 W. Lobscheid, English and Chinese Dictionary: with the Punti and Madarin Pronunciation (Vo.1 1-4), Hong Kong: Daily Press Office, 1866-1869, p1067.
    183 同上,第1358页。
    184 中文翻译参考沈国威,《近代英华华英辞典解题》,大阪:关西大学出版部,2011年,第90页。
    185 黄兴涛,“清末现代‘民族’概念形成小考”,《人文杂志》,2011年第4期。
    186 W. Lobscheid, English and Chinese Dictionary: with the Punti and Madarin Pronunciation (Vo.1 1-4), Hong Kong: Daily Press Office, 1866-1869, p1211.
    187 郝时远:“中文‘民族’一词源流考辨”,《民族研究》,2004年第6期。郝时远教授在文中一连举出十个例子证明“民族”一词在古汉语中早已存在。其中发现最早出现“民族”一词的两个例子如下:1.“今诸华士女, 民族弗革,而露首偏踞,滥用夷礼,云于翦落之徒,全是胡人,国有旧风,法不可变。”这段引文,出自南朝宋齐时期道士顾欢的《夷夏论》。此论系针对当时“佛道二家,立教既异,学者互相非毁”而作,引发了佛道之间空前激烈的大辩论。顾欢以华夷之别的观念解释佛道之异,认为道教为中华正教,佛教为西夷异法,前者劝善、后者破恶,是教化不同对象之术,故猛烈抨击南朝汉人改信佛教,“露首偏踞,滥用夷礼”的现象。“民族弗革”,系指国人的族属未变,而所谓族属即华、夷之分。顾欢卒于南朝齐永明年间(483-493),“民族”一词出自这一时期或之前,是目前所见最早的使用例证。2.“夫心术者,尊三皇、成五帝:贤人得之,以伯四海、王九州:智人得之,以守封疆、挫敌;愚人得之,以倾宗社、灭民族。故君子得之固穷,小人得之倾命。是以,兵家之所秘而不可妄传,否则殃及九族。”此论出自唐代李荃所著兵书《神机制敌太白阴经》(《太白阴经》),成书于唐乾元二年(759)。其中“倾宗社、灭民族”可以理解为国家、政权层面的亡国灭族,也包含了中国传统家族范畴的宗社、九族。
    188 郝时远:“中文‘民族’一词源流考辨”,《民族研究》,2004年第6期。
    189 对于“族”,康熙字典:[卯集下][方字部]族;康熙笔画:11;页码:页484第03。
    (?) 方维规,“论近代思想史上的‘民族’、'Nation与‘中国’”,《二十一世纪》,2002年4月。
    191 谈火生,“‘民主’一词在近代中国的再生”,《清史研究》,2004年5月。
    192 W. Lobscheid, English and Chinese Dictionary: with the Punti and Madarin Pronunciation (Vo.1 1-4), Hong Kong: Daily Press Office, 1866-1869, p589.
    193 3马礼逊,《华英字典》(A Dictionar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Macao: East Indian Company Press,1822,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出版影印本,大象出版社,第113页。
    194 熊月之教授在谈到该问题时,曾解释为“大概他找不到合适的中文词汇,所以要用一句话来表达”。熊月之,“晚清几个政治词汇的翻译与使用”,《史林》,1999年第1期。
    195 W. Lobscheid, English and Chinese Dictionary: with the Punti and Madarin Pronunciation (Vo.1 1-4), Hong Kong: Daily Press Office, 1866-1869, p1474.
    196 马礼逊,《华英字典》(A Dictionar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Macao:East Indian Company Press,1822,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出版影印本,大象出版社,第334页。
    197 同195,第1362页。
    198 转引自熊月之,“晚清几个政治词汇的翻译与使用”,《史林》,1999年第1期。
    199 W. Lobscheid, English and Chinese Dictionary:with the Punti and Madarin Pronunciation (Vo.l 1-4), Hong Kong: Daily Press Office, 1866-1869, P1107.
    200 马礼逊,《华英字典》(A Dictionar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Macao: East Indian Company Press, 1822,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出版影印本,大象出版社,第254页。
    201 韦氏辞典,第594页。
    202 原文为Civil liberty is the liberty of men in a state of society, or natural liberty, so far only abridges and restrained as is necessary and expedient for the safety and interest of the society, state, or nation.
    203 原文为:Political Liberty is sometimes used as synonymous with civil liberty, but it more properly designates the liberty of a nation, the freedom of a nation or a state from all unjust abridgement of its rights and independence by another nation.
    204 方维规,“论近现代中国‘文明’、‘文化’观的嬗变”,《史林》,1999年第4期。
    205 W. Lobscheid, English and Chinese Dictionary: with the Punti and Madatin Pronunciation (Vo.1 1-4), Hong Kong: Daily Press Office, 1866-1869, p392.
    206 同上,第541页。
    207 W. Lobscheid, English and Chinese Dictionary: with the Punti andMadarin Pronunciation (Vo.1 1-4), Hong Kong: Daily Press Office, 1866-1869, p177.
    208 方维规,“论近现代中国‘文明’、‘文化’观的嬗变”,《史林》,1999年第4期。
    209 同207,第137至138页。
    210 沈国威,“‘野蛮’考源”,《东亚观念史集刊》,第三期,第393页。
    211 马西尼,《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十九世纪汉语外来词研究》,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9月,作者原著序。
    212 沈国威,《近代英华华英辞典解题》,大阪:关西大学出版部,2011年,第100页101页
    213 沈国威教授用词为“旧词新义”。
    214 沈国威,《近代中日词汇交流研究:汉字新词的创制、容受与共享》,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2月.第129至130页。
    215 马西尼,《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十九世纪汉语外来词研究》,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9月,第182-183页。
    216 同上,第193-194页。
    217 马西尼,《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十九世纪汉语外来词研究》,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9月,作者原著序。
    218 沈国威教授总结的这21种化学元素为:氢、炭、磷、氯、溴、氟、碘、氮、氧、钾、硒、硅、钠、锶、碲、钍、钛、铀、钒、钇、锆。
    219 沈国威,《近代中日词汇交流研究:汉字新词的创制、容受与共享》,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2月,第132页。
    220 同上,第137页。
    221 李博,“现代化进程中的语言:19世纪西方概念和汉、日语的整合”,《新词语新概念:西学译介与晚清汉语词汇之变迁》,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2年7月,第65页。
    222 王立新在其著作《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中归纳了近代基督教在华传教史研究中,大陆学界大致经历的从文化侵略范式、文化交流范式到现代化范式的转变:而西方史学界则经历的传教学范式、冲击—回应范式、传统一现代范式、文化帝国范式和中心取向范式的演变,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6月,第285至320页。
    1.《近代来华外国人名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12月;
    2.德国礼贤母会来华教士名录,德国新教联合会档案馆;
    3. Couling, Samuel, The Encyclopaedia Sinica, Shanghai:Kelly and Walsh, 1917;
    4. The Chinese & General Missionary Gleaner, 1853-1855;
    5. Lobscheid, W, English and Chinese Dictionary: with the punti and madarin pronunciation (Vol 1-4), Hong Kong: Daily Press Office, 1866-1869;
    6. Lobscheid, W., Chinese Evangelization Society manifold of journals, 1853.2-1855.12;
    7. Lobscheid, W., Curriculum Vitae of Missionaries 1829-1881, Wuppertal: Vereinigte Evangelische Mission Archive, p46-47;
    8. Lobscheid, W., Wuppertal:Vereinigte Evangelische Mission ArchiveWebster, Noah, American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http.://webstersdictionary1828.com/;
    9. Medhurst, W. H., English and Chinese Dictionary (in two volumes), Shanghae: Mission Press, 1847-1848;
    10. Morrison, Robert, A Dictionar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Macao: East Indian Company's Press, 1822;
    11. Webster, Noah, An American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New York: Harper&Brothers,1844;
    12. Webster, Noah, An American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Philladephia: J.B. Lippincott&Co. Publishers, 1857;
    13. Williams, S. W, English and Chinese Vocabulary, in the Court Dialect, Macao:the Office of the Chinese Repositoy, 1844;
    14.(美)爱德华·萨丕尔(Edward Sapir),陆卓元(译)《语言论》(Language),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01月;
    15.(英)安东尼·吉登斯,田禾译,《现代性的后果》[M],上海:译林出版社,2011年2月;
    16.白莉民,《西学东渐与明清之际教育思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年9月;
    17.樊克政,《学校史话》[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8月;
    18.费正清著,刘尊棋译,《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9月;
    19.(美)费正清著,张沛,张源,顾思兼译,《中国:传统与变迁》[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3年1月;
    20.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上、下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2月;
    2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11年2月;
    22.冯友兰,《中国现代哲学史》[M],香港: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1996年;
    23.(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著,王逢振、王丽亚译,《单一的现代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
    24.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1月
    25.亨利·基辛格著,胡利平等译,《论中国》[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年10月;
    26.(德)胡戈·狄泽林克著,方维规译,《比较文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
    27.黄兴涛,《文化史的追寻:以近世中国为视域》[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28.(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7月;
    29.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12月;
    30.(德)郎宓榭,(德)阿梅龙,(德)顾有信编著;赵兴胜等译,《新词语新概念:西学译介与晚清汉语词汇之变迁》[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2年7月;
    31.(英)雷蒙·威廉斯著,高晓玲译,《文化与社会:1780-1950》[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8月;
    32.李博,“现代化进程中的语言:19世纪西方概念和汉、日语的整合”,《新词语新概念:西学译介与晚清汉语词汇之变迁》,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2年7月;
    33.李桂林,《中国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7月;
    34.李雪涛,《误解的对话:德国汉学家的中国记忆》[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4年1月;
    35.呤唎,王维周译,《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全二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年2月;
    36.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
    37.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中国的现代化之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38.M.G.马森著,杨德山译,《西方的中国及中国人观念1840-1879》,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7月;
    39.(意)马西尼著,黄河清译,《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十九世纪汉语外来词研究》[M],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1997年9月;
    40.牛道生,《英语对中国的历史性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41.沈国威,《近代英华华英辞典解题》[M],大阪:关西大学出版社,2011年;
    42.沈国威,《近代中日词汇交流研究:汉字新词的创制、容受与共享》[M],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2月;
    43.沈国威、内田庆市,《近代启蒙的足迹》[M],大阪:关西大学出版社,2002年;
    44.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10月
    45.苏云峰著,吴家莹整理,《中国新教育的萌芽与成长(1860-1928)》[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
    46.陶飞亚,《边缘的历史——基督教与近代中国》[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47.陶飞亚、杨卫华,《基督教与中国社会研究入门》[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
    48.(美)特伦斯·鲍尔、约翰·波考克主编,谈丽译,《概念变迁与美国宪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
    49.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6月;
    50.王立新,《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
    51.吴国盛,《时间的观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52.吴义雄,《在宗教与世俗之间——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在华南沿海的早期活动研究》[M],广州:广州教育出版社,2000年;
    53.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54.徐中约,《中国近代史》[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
    55.杨森福,《中国基督教史》[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8年;
    56.杨祖希、徐庆凯,《辞书学辞典》[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
    57.(英)伊安·汉普歇尔-蒙克著,周保巍译,《比较视野中的概念史》[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
    58.湛晓白,《时间的社会文化史——近代中国时间制度与观念变迁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6月;
    59.张西平,《欧洲早期汉学史——中西文化交流与西方汉学的兴起》[M],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60.邹振环,《西方传教士与晚清西学东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61.樊洪业,从“格致”到“科学”[J],《自然辩证法通讯》,1988年第3期;
    62.方维规,“论近现代中国‘文明’、‘文化’观的嬗变”[J],《史林》,1999年第4期;
    63.方维规,“‘经济’译名溯源考——是‘政治’还是‘经济”[J],《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64.方维规,“一个概念一本书——读冯天瑜先生新作《‘封建’考论》”[J],《中国图书评论》,2006年第9期;
    65.方维规,"'Intellectual'的中国版本”[J],《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9期;
    66.方维规,“‘经济’译名钩沉及相关概念之厘正”[J],《学术月刊》,2008年第6期;
    67.方维规,“‘全球化’始于何时?——‘现代世界的诞生’和‘世界之变”[J],《中国图书评论》,2012年第3期;
    68.方维规,“一个有悖史实的生造‘衍指符号’——就《帝国的话语政治》中‘夷/barbarian'的解读与刘禾商榷”[J],《文艺研究》,2013年第2期;
    69.方维规,“‘夷’‘洋’‘西’‘外’及其相关概念——论19世纪汉语涉外词汇和概念的演变”[Jl,《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7期;
    70.方维规,“概念史研究方法要旨——兼谈中国相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J],《新史学》第三卷,北京:中华书局;
    71.方维规,“语言与思辨——西方思想家和汉学家对汉语结构的早期思考”[J],《学术研究》,2011年第4期;
    72.冯天瑜,“日本明治时期‘新汉语’的创制与入华”[J],《中国科技术语》,2007年第2期;
    73.冯天瑜、邓新华,“中、日、西语汇互动与近代新术语形成”[J],《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74.高永伟,“罗存德和他的《英华字典》”[J],《辞书研究》,2011年第6期;
    75.龚令民,“科举废除为晚清报业发展带来转机”[J],《国学》,2010年第10期;
    76.黄兴涛,“话‘支那’——近代中国新名词源流漫考之二”[J],《文史知识》,1999年第5期;
    77.黄兴涛,“近代中国汉语外来词的最新研究——评马西尼《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J],《开放时代》,1999年第10期;
    78.黄兴涛,“‘美学’一词及西方美学在中国的最早传播”[J],《哲学动态》,2000年第7期;
    79.黄兴涛,“‘民族’一词究竟何时在中文里出现?”[J],《浙江学刊》,2002年第2期;
    80.黄兴涛,“现代‘中华民族’观念形成的历史考察——兼论辛亥革命与中华民族认同之关系”[J],《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81.黄兴涛,“清末民初新名词新概念的‘现代性’问题——兼论‘思想现代性’与现代性社会’概念的中国认同”[J],《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82.黄兴涛,“日本人与‘和制’汉字新词在晚清中国的传播”[J],《寻根》,2006年第8期;
    83.黄兴涛,“晚清民初现代‘文明’和‘文化’概念的形成及其历史实践”[J],《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11期;
    84.黄兴涛,“‘话语’分析与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J],《历史研究》,2007年第4期;
    85.黄兴涛,“清末现代‘民族’概念形成小考”[J],《人文杂志》,2011年第7期;
    86.黄兴涛,“明末清初传教士对西方美学观念的早期传播”[J],《文史知识》,2008年第2期;
    87.黄兴涛,“概念史方法与中国近代史研究”[J],《史学月刊》,2012年第9期;
    88.胡开宝,“论英汉词典历史文本对汉语现代化进程的影响”[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年第3期;
    89.郝梅梅,“浅析晚清在华传教士编纂的综合性双语(多语)词典”[J],《湖南农机》,2010年11月;
    90.郝时远:“中文‘民族’一词源流考辨”[J],《民族研究》,2004年第6期;
    91.金其斌,“晚清来华传教士对近代术语翻译及译名统一的贡献与启示”[J],《外国语言文学》,2011年第2期;
    92.李华,“韦伯斯特词典和梅里亚姆出版公司”[J],《辞书研究》,1980年第4期;
    93.李桂山,朱柯冰,“诺亚·韦伯斯特及其学术遗产——语言学史上的思考”,《国外社会科学》[J],2009年第2期;
    94.李雪涛,“多元中国文化传统的全球意义”[J],《中国文化研究》,2010年;
    95.邱志红,“从‘讼师’到‘律师’:从翻译看近代中国社会对律师的认知”,《近代史研究》[J],2011年第3期;
    96.沈国威,“汉语的近代新词与中日词汇交流——兼沦现代汉语词汇体系的形成”[J],《南开语言学刊》,2008年第1期;
    97.沈国威,“西方新概念的容受与造新宇为译词——以日本兰学家与来华传教L为例”[J],《浙江大学学报》,2009年10月;
    98.沈国威,“理论与实践:近代汉外辞典的诞生”[J],《学术月刊》,2011年4月,第43卷;
    99.沈国威,“‘野蛮’考源”,《东亚观念史集刊》[C],第三期;
    100.司佳,“早期英汉词典所见之语言接触现象”[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101.谈火生,“‘民主’一词在近代中国的再生”[J],《清史研究》,2004年5月;
    102.王燕,“晚清出版的现代性因素”,《出版科学》,2013年9月;
    103.谢太平,“晚清兴学和科举变迁与近代新闻职业群体的形成”[J],《新闻界》,2013年第18期;
    104.熊月之,“晚清几个政治词汇的翻译与使用”[J],《史林》,1999年第1期;
    105.张荣华,“近代中国人时间观念的文化意义”[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3期;
    106.赵利民,“略论‘新名词’在中国近代的输入及其意义”[J],《山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107.周宁,《汉学或‘汉学主义’》,《厦门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108.邹振环,“《四裔编年表》与晚清中西时间观念的交融”[J],《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5期。
    109. Ammon, Ulrich, English Next: Why Global English May Mean the End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J], Language Problems & Language Planning, Volume 32, Number 2,2008, pp.203-207(5);
    110. Bauer, Renate; Ulrike Krischke, More Than Words: English Lexicography and Lexicology[M], Bern:Peter Lang, 2011;
    111. Bloomfield, Leonard,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Language[M], London: Routledhe, 1914;
    112. Giddens, Anthony, 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M],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113. Lackner, Michael, Natascha Vittinghoff (Edited), Mapping Meanings: The Field of New Learning in Late Qing China[C], Leiden; Boston:Brill,2004;
    114. Loane, George G, A Thousand and One Notes on "A New English Dictionary " [M], Surbiton:Philpott and Co.,1920;
    115. Lobscheid, W., The Chinese: What they are, and what they are doing[Z], San Francisco: A. L. Bancroft & Co. Printers and Lithographers, 1873-,
    116. Mencken, H. L., The American Language:An Inquiry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English in the United States[M];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1921;
    117. Moore, Robert C, Logic and representation[M], Stanford, CA:Center for the Study of Language and Information, 1995;
    118. Trench, Richard Chenevix, On Some Deficiencies in Our English Dictionaries, London[M], John W. Parker and Son West Strand, 1860;
    119. Wylie, A., Memorials of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to the Chinese, Shanghae: 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 186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