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视角下忽必烈幕僚群体形成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元朝并列在中国的历朝历代之中,成为中华民族发展中重要的一段历史。这个王朝的建立者是蒙古帝国的第五位大汗,成吉思汗之嫡孙忽必烈大帝。忽必烈一反自己祖先的行为,由野蛮战争中的纯粹掠夺到重视文明,既而成功地建立了一个引“唐宋之故典”、“杂就金制”同时吸收“国朝之成法”多民族
     一体化的国家。促使忽必烈转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为重要的、最早在思想上启蒙他,并且在行动上能够协助他的是在“潜邸”时期形成的“幕僚群体”。忽必烈幕僚群体的核心人物是一批汉族的硕儒贤士及汉族世侯中的精英。当时蒙汉的社会性质不同、文化水平颇有轩轾,蒙古国当时近乎纯游牧的“行国”社会,而汉族社会的历史文化渊源久长、农业文明已经高度发达。在巨大文化差异的背景下,忽必烈幕僚群体能够形成是双方的多种文化要素合力作用的结果。本论文试图从综合的蒙汉文化融合的视角,考察其形成的媒介、途径、及形成过程中双方建立在各自文化基础上的思想观念所起的作用。
     全文分三方面论述忽必烈幕僚群体的形成。分别是宗教、伦理、及观念。
     宗教在忽必烈幕僚群体形成过程起着重要的媒介作用,其媒介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佛家、道家借助于讲佛理和道术机会宣讲儒家的仁政理论。其二、由于忽必烈确立了佛教信仰因此在忽必烈王府中出现了三位信仰佛教的高级幕僚,他们在忽必烈夺取和建立政权过程中起着“非常”的作用。其三、由僧人刘秉忠为中介向忽必烈幕府推荐了众多的人才。
     “伦理关系圈”是忽必烈幕僚群体形成的主要途径:通过“血缘关系”的途径形成了多民族幕僚成员。具体而言有汉族血缘关系圈,维吾尔族血缘关系圈,回族血缘关系圈,蒙族血缘关系圈,他们构成了忽必烈幕府中基础成员。通过刘秉忠推荐以刘秉忠为中心形成的“伦理波纹圈”,这个圈中的人物是忽必烈幕府中的核心人物和决策者。此外刘秉忠或他人举荐在忽必烈身边的幕僚成员,他们再推荐自己熟悉的人进入忽必烈王府中,一个人物连接着另一个人物,在他们之间总存在着某种伦理关系由此形成另一个“连环扩展波纹圈”,他们构成了幕府中的中坚人物。“伦理关系圈”之外,“征召与依附”是忽必烈幕僚群体形成的又一途径。“征召”是指忽必烈慕名主动征召的一些英才,而依附是一些人闻忽必烈之名而主动依附于王府。
     忽必烈幕僚群体能够形成的根本在于“时势造英雄”。在蒙汉民族文化冲撞融合的大背景下,在当时急剧社会的变化中,这个群体中的人应时而起,成为了“文化英雄”。他们之间形成了与时代相适应的相同或相似的世界观、价值观;双方某些方面观念的契合是忽必烈幕僚群体形成的关键原因。具体而言:汉族士人的“天下观念”与忽必烈明君特质在特定时代中互相契合,忽必烈蒙汉杂糅的君臣观与汉族士人双向忠君观的相互契合,忽必烈的用人标准与汉幕僚“期于有用”的人生观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形成契合。这一群汉族士人能够跋涉千里走到漠北王府在忽必烈身边形成一个群体,他们的观念与人生态度起着决定因素。
     本文从跨文化角度对忽必烈幕僚群体所做的研究,丰富了研究对象的内容,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视野;同时也为中国文化特点的研究充实了具体内容,对当下的跨文化交流与研究,提供一个“典型案例”。
Conjoined as a dynasty in Chinese history, the Yuan Dynasty served a very significant part in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nationality, the founder of which was Kublai Khan, the fifth Khan of the Mongolian Empire, the grandson of Genghis Khan.
     It should be pointed out, that Kublai Khan, unlike his ancestors who only resorted to pure looting, thought highly of the Chinese native culture, and succeeded in founding a country with a convergence of multi-nationalities, by assimilating and absorbing "the Canon held by Tang and Song Dynasty""the system adopted by Jin Dynasty" and "the established codes of the dynasty then". As to this changed policy, many elements gave rise, among which, and which initiated this enlightenment and aided Kublai in action mostly, was his "Group of Special Aides and Staff", who came into being at the time of his "pre-coronation", the core figures being a legion of erudite Confucian scholars and elites of hereditary peerages from the Chinese nationality.
     Evidently, in terms of different social natures and cultural levels, the gap between the Mongolian nationality and the Chinese nationality was enormously huge, with the former a pure "nationality on horse" engaging in husbandry, and the latter a highly developed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 of a long history. Against this huge cultural divergence, Kublai Khan founded his special Group of Staff, under the joined efforts of the people from two different cultures.
     The present dissertation adopts a trans-cultural perspective, aiming to explore the medium and means by which the two different cultures were combined and mingled, as well as the functions of their respective native values and mentalities held by the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in contributing to this later convergence.
     The paper unfolds what contributes to the formation of Kublai Khan's Group of Staff from three aspects:religions, ethics and values.
     The religions played a very import role as a medium in this formation, which found their manifestation in three places: firstly, Buddhists and Taoists preached the Confucian Ethics on Benevolence in the name of and amidst their preaching doctrines of Buddhism and Taosim. Secondly, some Buddhist elite officials distinguished themselves as a result of Kublai's confirmation of Buddhism by helping Kublai "enormously" in his efforts to seize power and found a dynasty.
     One major means of the foundation of his staff group was through "ethic-relationship":that was, his staff members were brought together by way of "consanguinity", to form the core in his group. Such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was Liu Bingzhong, with Liu Bingzhong-centred "corrugated ring based on ethic relationship", all of whom were Kublai's core figures and policy makers.
     As it goes, such core figures as Liu Bingzhong around Kublai would recommend other people they are familiar with and related to ethically, who, in turn, recommend their own acquaintances, thus forming another and another "expanding corrugate ring-within-ring". The fundamental reason why this could happen, was a result of "the appropriate times which produced heroes". Such "cultural heroes" just rose with the call of the times at the tumultuous turn of age and cultural conflict; the ideas of the world and the social values on the both ethic groups gradually converged and quite corresponded with those required of that age, and it was just this convergence and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two ethic groups that brought such a staff group into being.
     Concretely speaking, this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Mongolian and the Confucian, was manifest in three aspects:first, the idea of "heaven and man" on the part of the Confucian scholars and the idea of a liberal and open ruler on the part of Kublai Khan, second, the mingled ideas of sovereignty and subject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inese Confucianism on the part of Kublai and the ideas of reciprocal relations of sovereignty and subject on the Chinese Confucian part, third, the way to recruit talents on the part of Kublai and "eagerness to be employed" mentality on the part of the Confucian scholars ready to serve. All of this contributed to the formation of such a powerful staff group, who were willing to gather around Kublai in the far north across far and near, goaded by their similar attitudes towards the world and the life. Based on my above study of Kublai's staff group from the inter-cultural perspective, it is hoped that this dissertation could enrich the range of content with a new vision; next, hopefully, it can add something substantial to the study of Chinese culture; and last, it can provide a "typical case" in terms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studies.
引文
1 [日]箭内亘:《元世祖与唐太宗》,陈捷翻译,收入民国二十一年出版《蒙古史研究》。
    2 [日]爱宕松南:《忽必烈汗》,东京:富山房,1941年。
    3 [日]爱宕松南:《忽必烈汗及时代》,《历史教育》1963年第9期。
    4 [日]胜藤猛:《忽必烈汗》,东京:中央公论新社、中公文库,1966年。
    5 [意大利]旅鄂多立克:《鄂多立克东游录》,何高济译,中华书局,1981年。
    6 [日]野上俊静:《元上都的佛教》,《佛教史学》昭和25年,后收入《元上都研究文集》。
    7 [俄]阿·马·波兹德涅耶夫:《蒙古及蒙古人》,张梦玲等翻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
    8 [意大利]马可波罗:《马可波罗游记》有七种译本,最早的译本是魏易:《元代客卿马哥博罗游记》,1913年北京正蒙印书局出版。
    1 唐长孺:《蒙元前期汉文人进用之途径及其中枢组织》,后收在《山居存稿》,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
    2 段文明:《忽必烈与儒士》,《晋阳学刊》1990年第3期。
    3 王广新:《论忽必烈汉儒幕僚集团的功绩》,《西安教育学院学报》1997第4期。
    4 赵文坦:《忽必烈早期与汉族士人关系考察》,《山东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5 淮建利:《元初北方儒士历史价值新论—从儒士在元初征战中的作用谈起》,2006年《江汉论坛》第2期。
    1 李修生:《元代文学研究刍议》,《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增刊。
    2 任红敏:《金莲川藩府文人群体之文学创作》,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第11贝。
    3 任红敏:《金莲川藩府文人仕与隐的冲突》,《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4 田同旭:《金莲川幕府文臣散曲的雅俗之变》,《太原帅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
    1 雷奂芹:《元初名臣刘秉忠家族墓冢考》,《邢台师范高专学报》1996年第4期。
    1 刘培建:《刘秉忠家世问题再探讨》,《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2 葛仁考:《元代重臣刘秉忠事迹考释两则》《内蒙古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3 赵永源:《关于刘秉忠<藏春集>及其佚诗》,《文教资料》1996年第3期。
    4 查洪德:《刘秉忠文学文献留存情况之考查》,《文献》2003年第4期。
    5 查洪德:《刘秉忠文学成就综论》,《文学遗产》2006年第4期。
    6 孙晓宏《刘秉忠诗词中的道家情怀》,《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1 张跃铭:《略论郝经》,《内蒙古社会科学》1981年第5期。
    1 董国炎:《论郝经的文学成就和地位》,《山西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
    2 火玥人:《风凋庭树静归根:论元人郝经的被羁诗》,《广西社会科学》1993年第2期。
    3 火玥人:《元人郝经前期诗歌内蕴》,《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
    4 查洪德:《郝经的学术与文艺》,《文学遗产》1997年第6期。
    5 贾秀云:《元代儒学倡导者的悲歌—郝经<和陶诗>研究》,2005年《晋阳学刊》第2期。
    6 支宇:《论郝经“内游”说的美学意义》,《山西师大学报》1995年第4期。
    7 徐了方:《再论元诗分期标准及有关问题——兼答门岿先生》,《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8 杜改俊:《论元初文学家郝经的文学主张》,《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1 魏崇武:《论郝经文体分类的特色及价值》,《社会科学研究》2012年第1期。
    2 穆德全:《评为中国的统一做出贡献的元初北方代表郝经》,《河南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
    3 晏选军:《南北理学思想汇合下的郝经》,《晋阳学刊》2003年第6期。
    4 季芳桐:《论元代儒家郝经夷夏观》,《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10期。
    5 杜改俊:《论郝经“变”与“常”的统一》,《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第3期。
    1 徐子方:《与道共进退—许衡及其心态》,《南通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2 张春丽:《许衡的价值理想与诗文创作》,《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3 张帆:《<退斋记>与许衡刘因的出处进退——元代儒士境遇心态之一斑》,《历史研究》2005年第3期。
    4 周少川:《试论许衡的历史思想》《史学月刊》,2005年第9期。
    5 刘学智:《许衡对韩国曹南冥思想和人格的影响》,《孔子研究》2006年第2期。
    6 谢辉:《许衡易学思想考论》,《殷都学刊》2010年第3期。
    1 毛瑞方:《<许衡集>版本考》,《历史文献研究》(总第32辑)2013年6月。
    1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年,第6页。
    1 宋濂主编:《元史》卷七十二《祭祀一》,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1780页。
    2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年,第97页。
    1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学林出版社1976年,第124、135页。
    1 耶律楚材:《召丘神仙手诏》《全元文》(I),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5页。
    1 李志常:《长春真人西游记》,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70页。
    2 宋濂主编:《元史》卷二百二《释老》,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4524页。
    3 宋濂主编:《元史》卷二百二《释老》,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4525页。
    1 宋濂主编:《元史》卷二百二《释老》,中华书局1976年,第4525页。
    1 宋濂主编:《元史》卷二百二《释老》,中华书局1976年,第4525-4526。
    2 [明]陈邦瞻:《元史纪事本末》,中华书局1979年,第146页。
    3 当时南进的蒙古军统帅是术赤、察合台和窝阔台,成吉思汗去世后窝阔台称帝,印简当时所见应该是窝阔台汗。
    1 释念常:《佛祖历代通载》(卷21)自《文津阁四库全书》(351册),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55页。
    1 释念常《佛祖历代通载》(卷21)自文津阁四库全书(351册),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55页。
    2 衍圣公:是从北宋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开始赐封于孔子之后的。“衍圣”之意就是“圣道”、“圣裔”的繁衍接续,了孙可以世代相袭,辈辈相衍。这一封号一直承袭了三十二代,直到民国初年。在宋代相当于五品官职,社元代后来升为三品,明代更升为一品文官,洪武十五年,朱元璋曾下诏“衍圣公”有权设置官署,到了清代衍圣公不仅班列阁臣之上,还有紫禁城骑马、宫中御道上行走的特权。
    1 释念常:《佛祖历代通载》(卷21)自文津阁四库全书(351册),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55页。
    2 程钜夫:《海云简和尚塔碑》自《全元文》(16),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346页。
    3 [瑞典]多桑:《多桑蒙古史》,冯承均译,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355页。
    1 额尔登泰,乌云达赉校勘:《蒙古秘史》校勘本,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050贝。
    2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一十五《容宗》,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2887页。
    1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年,第97页。
    1 灌顶:是佛教密宗的一种仪式,源于印度古代国王即位时取四大海之水灌于头顶表示祝福的仪式。
    1 质了:即为人质。蒙古统治者为了防止下属的背叛,采用以下属之了为人质的管理办法。成吉思汗的护卫军,即“四大怯薛军”,全部由万户长、千户长、百户长、十户长的儿子组成,实际也是通过这种办法对诸王的一种管理。这种管理办法,运用于后来归降的汉人为官者。
    1 苏天爵辑撰:《元朝名臣事略》,姚景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143页。
    1 苏天爵辑撰:《元朝名臣事略》,姚景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114页。
    1 徒单公履:《故光禄大夫太保刘公墓志铭》,刘秉忠《藏春集》卷六附录。
    1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五十七《刘秉忠》,北京:中华书局1976,第3694页。
    2 许多人撰文时认为刘秉忠的“万言策”是写于1250年,《全元文》也认可此说。但从“万言策”中内容以及当时的形势推测应该是1251年,蒙哥汗即位以后写得。
    1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五十七《刘秉忠》,北京:中华书局1976,第3688页。
    2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五十七《刘秉忠》,北京:中华书局1976,第3693页。
    3 “万言策”在《全元文》中的题日为《陈治要》。
    1 徐世隆:《祭太保刘公文》自《全元文》(2),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399页。
    1 钱穆:《中国思想通俗讲话》,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2版,第58页。
    2 钱穆把人生分为大圈与小圈,他认为凡属人生小圈中的事,当知皆属虚幻不实,当下即成空,现实的满足,立刻满足立刻消失,譬如美味的东西在舌尖仅停留一秒钟,人生小圈是当下具可否定的;人生大圈的能够永恒的东西却是决不能否定的。
    3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十《三公表》,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2769页。
    1 姚燧:《姚燧集》,查洪德编辑校点,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685页。
    2 王恽:《中堂事记》上,文渊阁四库全书卷八十《秋涧集》,商务印书馆影印,第326页。
    1 唐长孺:《补元史张易传》自《山居存稿》,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601页。
    2 白钢:《论元初杰出政治家张易》,《晋阳学刊》1988年第8期,第49贝。
    3 宋濂主编:《元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20页。
    4 苏天爵编:《元文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1367-92页。
    5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五十八《许衡》,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727页。
    1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六十九《高觽》,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979页。
    2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六十九《张九思》,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980页。
    1 苏天爵编:《元文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四库文学纵集选刊,第1367-647页
    2 唐长孺:《补元史张易传》自《山居存稿》,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601页。
    3 白钢:《论元初杰出政治家张易》,《晋阳学刊》,1988年,第8期,第49页。
    1 苏天爵辑撰:《元朝名臣事略》,姚景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132--133页。
    2 李修生主编:《全元文》(2),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450页。
    1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五十八《窦默》附李俊民,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733页。
    2 李俊民,《赠张仲一》自《全金诗》(第三册),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313页。
    3 詹杭伦:《金代文学思想史》,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249-250页。
    1 苏天爵辑撰:《元朝名臣事略》,姚景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187页。
    2 宋濂主编:《元史》卷十一《世祖八》,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234页。
    1 苏天爵辑撰:《元朝名臣事略》,姚景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218页。
    2 苏天爵辑撰:《元朝名臣事略》,姚景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218页。
    1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五十九《商挺》,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739-3740页。
    2 苏天爵辑撰:《元朝名臣事略》,姚景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222页。
    1 姚燧:《姚燧集》,查洪德编辑校点,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第146页。
    2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八《诸王表》,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2736页。
    3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五十九《商挺》,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741页。
    4 李修生主编:《全元文》(2),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版,第507页。
    1 李修生主编:《全元文》(2),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508页。
    1 李修生主编:《全元文》(24),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507贝。
    2 苏天爵辑撰:《元朝名臣事略》,姚景安点校,中华书局,1996年,第223页。
    3 宋濂主编:《元史》卷三《宪宗》,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54页。
    4 释祥迈:《大元至元辨伪录》卷二,中华再造善本,影印版,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
    1 宋濂主编:《元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963页。
    1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五十八《窦默》,北京:中华书局]976年,第3733页。
    1 姚大力:《蒙元制度与政治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11页。
    1 那颜:蒙古语“官人”。十户长称为那几班那颜,百户长称为札温那颜,千户长称为敏罕那颜,万户长称为十绵那颜。
    2 额尔登泰、乌云达赉校勘:《蒙古秘史》校勘本,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022页。
    3 宋濂主编:《元史》卷九十九《志第四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2525页。
    1 克莱德:《封建主义与中世纪鞑靼人的制度》,《社会和历史的比较研究》卷一。
    2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六十八《许国祯》,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964页。
    1 徐子方:《挑者与抉择—元代文人心态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40页。
    2 徐子方:《挑者与抉择—元代文人心态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65页。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33页。
    1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四十八《董俊》,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491页。
    2 侍其轴,字乘之,当时著名的学者。苏天爵的《志学斋记》记载侍其轴曾为当时真定郡的学官:“当是时,为郡学官者,则有侍其先生乘之,吴先生臣蓋,砚先生伯固,张先生世昌”。侍其轴后与董氏结姻好,董文炳长了董士元之妻侍其氏是侍其轴的女儿。《故武卫将军侍卫亲军千户侍其氏夫人碑铭》云:“夫人侍其氏,艘洋世家,父松罔先生讳轴。……先生索刚正有文行,尝提学真定八州学校,忠献公闻其贤淑,求配长嗣士元。”王恽《秋涧先生大全集》卷五。
    1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四十八《董俊》,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492页。
    2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四十八《莆俊》附董文用传,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495页。
    3 苏天爵辑撰:《元朝名臣事略》,姚景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280页。
    4 苏天爵辑撰:《元朝名臣事略》,姚景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280页。
    1 苏天爵辑撰::《元朝名臣事略》,姚景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280页。
    1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四十八《董俊》附董文忠,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504页。
    2 姚燧:《姚燧集》,查洪德编辑校点,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33页。
    3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四十八《董俊》附董文忠,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503页
    4 姚燧:《姚燧集》,查洪德编辑校点,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32页。
    1 姚燧:《姚燧集》,查洪德编辑校点,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33页。
    2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四十八《董文炳》,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667页。
    3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三十六《董文炳》,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671页。
    1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三十六《董文炳》,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672负。
    2 李槃:《左丞董文炳赠谥制》《元文类》卷十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1367-137页。
    3 姚燧:《姚燧集》,查洪德编辑点校,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03-104页。
    1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六十八《许国祯》,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962页。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六十八《许国祯》,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962页。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六十九《贾昔刺》,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969页。
    4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六十九《贾昔刺》,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970页
    1 苏天爵辑撰:《元朝名臣事略》,姚景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261页。
    2 熊梦祥:《析津志辑佚》,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199页
    3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六十三《赵炳》,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835页。
    4 姚隧:《姚隧集》,查洪德编辑点校,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第362页。
    1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六十九《贺人杰》,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967页。
    2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六十九《贺人杰》,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968页。
    3 姚燧:《姚燧集》,查洪德编辑点校,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第270页。
    4 姚燧:《姚燧集》,查洪德编辑点校,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第271页。
    1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五十一《杜丰》,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575。
    2 柳贯:《柳贯诗文集》,柳遵杰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67页。
    3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六十七《张立道》,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918页。
    4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五十三《高宣》,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615。
    5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六十九《高觽》,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978页。
    1 苏天爵辑撰:《元朝名臣事略》,姚景安点校,中华书局1996年,第124页。
    1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二十六《廉希宪》,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085页。
    2 萧启庆:《忽必烈潜侣考》《内北国而外中国》,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32页。
    3 元明善:《平章廉希宪赠谥制》《元文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1367-150页。
    4 苏天爵辑撰:《元朝名臣事略》,姚景安点校,中华书局1996年,第126页。
    5 苏天爵辑撰:《元朝名臣事略》,姚景安点校,中华书局1996年,第138贝。
    1 苏天爵辑撰:《元朝名臣事略》,姚景安点校,中华书局1996年,第139页。
    1 元明善:《平章廉希宪赠谥制》,《元文类》卷十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50页。
    2 李元礼:《平章政事廉公哀辞》,《元文类》卷四十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627页。
    3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二十八《阿里海牙》,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124页。
    1 姚燧:《姚燧集》,查洪德编辑点校,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第187-188页
    2 姚燧:《姚燧集》,查洪德编辑点校,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第188页。
    3 姚燧:《姚燧集》查洪德编辑点校,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第192页。
    1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五十三《高宣》,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059页。
    2 尹伟先:《维吾尔族出身的吐蕃宣慰使叶仙鼐史事考述》,《兰州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第103页。
    3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五十三《高宣》,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227页。
    1 《新元史》有传,议作也里迭儿。
    2 欧阳玄:《赵国公谥忠靖公马合马沙碑》《圭斋集》自四部从刊(242)),商务印书馆一九六二年版, 上海书店1989年重印。
    3 茶迭儿,蒙语“庐帐”之意。茶迭儿局,是元代管理宫殿和城市建设的专门机构。
    4 宋濂主编:《元史》卷九十《百官六》,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2297页。
    1 张昱:《可闲老人集》卷二《辇下曲》自《全元诗》(44),中华书局,2013年,第51页。
    1 宋濂主编:《元史》卷二百五《奸臣》,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4557页。
    苏天爵辑撰:《元朝名臣事略》,姚景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217页。
    3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六十八《秦常卿》,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958页。
    1 赵翼:《廿二史剳记》卷二十九,中国书店1987年,第405页。
    2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一十九《霸突鲁》,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2942页。
    1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一十九《乃燕》,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2941页。
    2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一十九《脱脱》,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2944页。
    3 苏天爵:《滋溪文稿》,陈高华、孟繁清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510页。
    4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六十八《秦常卿》,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251
    5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六十八《秦常卿》,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163
    1 费孝通:《乡十中国》,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25-26页。
    2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五十七《刘秉忠》,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693页。
    3 苏天爵辑撰:《元朝名臣事略》,姚景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114页。
    1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五十七《张文谦》,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3695页。
    2 苏天爵辑撰:《元朝名臣事略》,姚景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147页。
    3 苏天爵辑撰:《元朝名臣事略》,姚景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143页。
    1 唐长孺:《山居存稿》,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575页。
    1 苏天爵辑撰:《元朝名臣事略》,姚景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216页。
    1 钱穆:《孔子传》,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21页。
    1 苏天爵辑撰:《元朝名臣事略》卷一一《参政商文定公》;卷七《平康廉文正王》所载。
    1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六十三《马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3827页。
    1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六十《刘肃》,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3764页。
    2 苏天爵辑撰:《元朝名臣事略》,姚景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996年,第198页。
    1 虞集:《佛国普安大禅师塔铭》自《全元文》(27),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年,第82页。
    1 刘秉忠:《大理途中寄侍讲先生二首》《全元诗》
    1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五十八《窦默》,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3733页。
    2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五十八《窦默》,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731页。
    1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五十八《窦默》,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733页。
    2 唐长孺:《山居存稿》,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572页。
    3 唐长孺:《山居存稿》,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572页。
    1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五十八《窦默》,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3730页。
    2 苏天爵:《滋溪文稿》,陈高华、孟繁清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502页。
    1 苏天爵:《滋溪文稿》,陈高华、孟繁清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503页。
    1 姚燧:《姚燧集》,查洪德编辑点校,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第63页。
    2 姚燧:《姚燧集》,查洪德编辑点校,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第216页。
    1 姚燧:《姚燧集》,查洪德编辑点校,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第216页。
    2 姚燧:《姚燧集》,查洪德编辑点校,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第216页。
    1 姚燧:《姚燧集》,查洪德编辑点校,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第219页。
    2 姚燧:《姚燧集》,查洪德编辑点校,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第218页。
    1 姚燧:《姚燧集》,查洪德编辑点校,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第224页。
    1 苏天爵辑撰:《元朝名臣事略》,姚景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118页。
    1 许衡:《许衡集》附录卷十三,王成儒点校,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第307页。
    2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五十八《许衡》,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717页。
    3 许衡:《许衡集》,王成儒点校,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第235页。
    1 李修生主编:《全元文》(2),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445页。
    2 李修生主编:《全元文》(2),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450页。
    1 许衡:《许衡集》,王成儒点校,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第308页。
    1 许衡:《许衡集》,王成儒点校,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第309页。
    1 许衡:《许衡集》,王成儒点校,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第311-312页。
    2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五十八《许衡》,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3727页。
    1 《元史》列传第十七《不忽木传》:“恂从北征,(不忽木)乃受学于国子祭酒许衡。”列传二十一《阔阔传》附《坚童传》:“(坚童)既长,奉命入国学,复从许衡游。”《秃忽鲁传》:“(秃忽鲁)自幼入侍世祖,命与也先铁木儿、不忽木从许衡学。”列传第三十。《巎巎传》:“巎巎幼肄业国学,博通群书,其正心修身之要得诸许衡及父兄家传。
    2 吕端善是许衡选出为蒙古弟子陪读的十二人之一
    3 苏天爵:《滋溪文稿》,陈高华、孟繁清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93页。
    1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五十九《宋子贞》,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3736页。
    2 元好问:《千户赵侯神道碑铭》自《全元文》(1),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640页。
    1 元好问:《东平府新学记》自《全元文》(1),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346页。
    2 宋濂主编:《元史》卷六十八《礼乐二》,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1692页。
    1 苏天爵辑撰:《元朝名臣事略》,姚景安点校,中华书局1996年,第202页。
    2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五十九《宋了贞》,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737页。
    1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六十《李昶》,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762页。
    2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六十《徐世隆》,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769页。
    3 苏天爵辑撰:《元朝名臣事略》,姚景安点校,中华书局1996年,第250页。
    1 宋濂主编:《元史》卷六十八《礼乐二》,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1691-1962页。
    2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七十四《张孔孙》,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4067页。
    3 宋濂主编:《元史》卷六十八《礼乐二》,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1962页。
    1 “紫阳阁”语:杨奂幼时唱出“白水满长十,紫阳阁下清风细”的诗句。姚燧《跋张梦卿所藏紫阳墨迹》云“尝闻其幼时,文已奇古,歌:‘白水满长十,紫阳阁底清风细’之句,遂号紫阳。”
    1 杨奂:《十陵题名》,李修生主编《全元文》(1),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63页。
    2 苏天爵辑撰:《元朝名臣事略》,姚景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241页。
    1 袁桷:《送程士安官南康序》自《全元文》(23),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210贝。
    1 段绍先:《义州节度使行北京路兵马都元帅史公神道之碑》自《全元文》(22),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266页。
    2 苏天爵辑撰:《元朝名臣事略》,姚景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206页。
    3 苏天爵辑撰:《元朝名臣事略》,姚景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206页。
    1 释奠礼:原为古代学校的祭祀典礼,荀子《礼论》把“礼”最核心的内容归结为“天地”“先祖”“君师”三项,释奠属于“三礼”中的“君师”之礼。释奠礼就足设荐俎馔酌而祭,每年春秋举行两次。此前,1244年王鹗就在王庭中举行过一次释典礼。
    2 苏天爵辑撰:《元朝名臣事略》,姚景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206页。
    3 张德辉:《岭北纪行》自《全元文》(22),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292页。
    1 关十李治的名字,《元朝名臣事略》、《元史本传》、《永乐大典》、《四库全书总目》称为李冶。柯肋忞在《新元史》中说李冶本名治,后改成冶。缪荃孙《藕香零拾》中为这种说法提出三条佐证:首先元代王恽的《中堂记事》中有“李治,授翰林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的记载,与李治的经历相吻合。其次,元好问的《金故少中大夫程震墓碑》中由李治题额,上面刻的是李治而不是李冶。最后,元好问在为李治父亲。写的墓志铭上写其三个儿子的名字,分别是李澈、李滋、李治。按照汉人起名的习惯,李治作为三兄弟之一,姓名也应该是带水的。元好问为其父写得《李通传》也写的是子治,字仁卿。在此用李治名之。
    2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六十《李冶》,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759页。
    3 苏天爵辑撰:《元朝名臣事略》,姚景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261页。
    1 苏天爵辑撰:《元朝名臣事略》,姚景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262页。
    2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六十七《张礎》,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929页。
    3 王恽《秋涧集》卷五十九,自《文渊阁四库全书》(401)商务印书馆影印,第252页。
    4 《元令旨五道石刻》,《凤台县志》卷19《辑录》,《石刻史料新编》第3辑第31册,《凤台金石辑录》。
    1 元好问:《顺天万户张公勋德第二碑》自《全元文》(1),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591页
    2 王磐:《蔡国公神道碑》自《全元文》自《全元文》(2),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270页。
    3 郝经:《郝文忠公陵川文集》,秦学清点校,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87页。
    4 郝经:《郝文忠公陵川文集》,秦学清点校,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52页
    1 苏天爵辑撰:《元朝名臣事略》,姚景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238页。
    2 苏天爵辑撰:《元朝名臣事略》,姚景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239页。
    1 郝经:《郝文忠公陵川文集》,秦学清点校,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52页。
    1 苟宗道:《翰林侍读学士国信使郝公行状》,《郝文忠公陵川文集》卷首,秦学清点校,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8页。
    2 苟宗道:《翰林侍读学士国信使郝公行状》,《郝文忠公陵川文集》卷首,秦学清点校,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8页。
    3 郝经:《郝文忠公陵川文集》,秦学清点校,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12页。
    1 苟宗道:《翰林侍读学士国信使郝公行状》,《郝文忠公陵川文集》卷首,秦学清点校,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8-19页。
    1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五十九《赵璧》,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747页。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五十九《赵璧》,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747页。
    2 魏初:《西溪王公真赞并序》自《全元文》(8),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480页。
    3 胡祗通:《祭王中丞子勉文》自《全元文》(5),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476页。
    4 胡祗通:《西溪王公真赞》自《全元文》(5),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386页。
    1 魏初:《西溪王公真赞并序》自《全元文》(8),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480页。
    2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五十九《赵良弼》,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745页。
    3 苏天爵辑撰:《元朝名臣事略》,姚景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224页。
    4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五十九《赵良弼》,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745页。
    5 苏天爵辑撰:《元朝名臣事略》,姚景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225页。
    6 苏天爵辑撰:《元朝名臣事略》,姚景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228页。
    1 苏天爵辑撰:《元朝名臣事略》,姚景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225页。
    2 苏天爵辑撰:《元朝名臣事略》,姚景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227页。
    3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五十九《赵良弼》,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745页。
    1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五十八《窦默》附李俊民,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733页。
    2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五十八《窦默》,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733页。
    3 宋濂主编:《元史》卷二百二《释老》,中华书局1976年,第4530页。
    4 王恽:《清跸殿记》自《全元文》(6),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第97页。
    1 萧奭斗《元故荣禄大夫平章政事议陕西等处行中书省事赵公墓志铭》(10),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770页。
    2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九十一《良吏一》,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4356页。
    3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九十一《良吏一》,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4357页。
    4 柯绍忞:《新元史》卷一八四《姚天福》,中国书店影印,1988年,第746页。
    5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六十八《姚天福》,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960页。
    1 《元史》卷一百五十四《郑鼎》传中,把癸丑世祖征大理,误为“庚戊从宪宗征大理国”,见《元史》卷一百五十四校勘记[一0]、[一一]。
    2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七十三《崔斌》,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4035页。
    1 刘因:《处士冠君墓表》,《全元文》(13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445页。
    2 刘因:《处士冠君墓表》,《全元文》(13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446页。
    3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六十七《张惠》,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923页。
    4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六十五《解诚》,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870页。
    1 苏天爵辑撰:《元朝名臣事略》,姚景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240页。
    2 虞集:《陈文肃公神道碑》自《全元文》(27),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303页。
    3 虞集:《陈文肃公神道碑》自《全元文》(27),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306页。
    4 程钷夫:《跋姚雪斋赠周定甫诗后》自《全元文》(16),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210页。
    1 顾炎武:《日知录集释》卷十三《正始》,黄汝成集释,栾保羣、吕宗力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756-757页。
    2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学林出版社1976年,第166页。
    3 西方“国家”的原词‘'NATION'4 出现在马礼逊编辑1822年编译的第三部英华词典中,最早译成“国”和“邦”。之后1839年由林则徐主持编译的《四洲志》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相对完整,比较系统的地界地理志书。简要叙述了世界四大洲(亚洲、欧洲、非洲、美洲)30多个国家的地理、历史和政治状况。书里提到了30几个国家,但是并没有明确提出“国家”这个概念。近代史上,最早译介到中国的国际法是林则徐1839年命令传教士伯驾(1804-1889)和袁德辉译成的《各国律例》,该译文收录在《海国图志》中,原书是瑞士法学家滑达尔(1714-1767)所著《law of nations》。在这本书里,NATION还是被译为“国”而不是“国家”。第二本国际法译书是同文馆教习丁韪良翻译的《万国公法》(1864)。是东亚世界第一本国家法书籍。原书是美国人惠顿(1785-1848)年所著的(elements of international law))(初版1836)。国家的概念第一次被明确提出。
    1 郝经:《郝文忠公陵川文集》,秦学清点校,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46页。
    1 郝经:《郝文忠公陵川文集》,秦学清点校,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94页。
    2 郝经:《郝文忠公陵川文集》,秦学清点校,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93页。
    3 郝经:《郝文忠公陵川文集》,秦学清点校,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92页。
    1 郝经:《郝文忠公陵川文集》,秦学清点校,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92页。
    1 郝经:《郝文忠公陵川文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12页。
    1 王恽:《中堂事记》(下)《秋涧先生大全集》卷八十二自《四部从刊》(227),商务印书馆版1962年版,上海书店1989年重印。
    2 宋濂主编:《元史》卷八《世祖五》,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166页。
    2 宋濂主编:《元史》卷七《世祖四》,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138-139页。
    2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六十《王鹗》,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756页。
    1 苏天爵辑撰:《元朝名臣事略》,姚景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243页。
    1 叶子奇:《草木子》卷三《杂制篇》,吴东昆等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50页。
    2 苏天爵辑撰:《《元朝名臣事略》,姚景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65页。
    3 傅海波、崔瑞德编:《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427-428页。
    1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一十四《后妃一》,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2871页。
    2 李国文:《中国文人活法》,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第253页。
    3 宋濂主编:《元史》卷十七《世祖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62页。
    1 宋濂主编:《元史》卷二百五《奸臣》,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4575页。
    2 周密:《癸辛杂识》续集卷下·桃符获罪,吴企明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195贝。
    1 乔吉:《蒙古族全史·宗教卷》,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7页。
    2 宋濂主编:《元史》卷二百三《方技》,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4536页。
    3 苏天爵辑撰:《元朝名臣事略》,姚景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163页。
    4 苏天爵辑撰:《元朝名臣事略》,姚景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164页。
    1 元顺帝:《答明主》自《全元诗》(60),中华书局,2013年,第411页。
    2 叶子奇《草木子》卷三《克谨篇》,吴东昆等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39页。
    1 《元典章》卷六,“台纲二”,陈高华、张帆、刘晓、党宝海点校,2011年,中华书局第166页。
    2 《元典章》卷三十四,“兵部一”,陈高华、张帆、刘晓、党宝海点校,2011年,中华书局第1178页。
    1 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卷二一二,“唐纪”二八,玄宗开元十年(722)十一月,沈志华、张宏儒主编,中华书局,2009年,第8908页。
    2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七十《尚文》,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986贝。
    3 苏天爵辑撰:《元朝名臣事略》,姚景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134页。
    4 张帆:《论蒙元王朝的“家天下”政治特征》,北京:《北大史学》2001年总第八期,第69页。
    1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五十九《商挺》,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741页。
    2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六十七《张立道》,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918页。
    3 苟宗道:《元故翰林侍读学士国信使郝公行状》《郝文忠公临川文集》卷首,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0页。
    4 黄(?):《湖广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赠推恩效力定远功臣光禄大夫大司徒柱国追封齐国公谥武宣刘公神道碑》自《黄(?)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1105-1106页。
    1 宋濂主编:《元史》卷八十五《百官志》,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2120页。
    2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六十一《刘整》,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2788页。
    1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七十八《梁曾》,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4134页。
    1 苏天爵辑撰:《元朝名臣事略》姚景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138页。
    2 苏天爵辑撰:《元朝名臣事略》姚景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134页。
    3 苏天爵辑撰:《元朝名臣事略》姚景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17页。
    4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四十八《董文炳》,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672页。
    5 汪元量《醉歌》自《全元诗》(12),中华书局,2013年,第5页。
    1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六十八《姚天福》,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960页。
    2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四十八《董俊》附董文忠,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504页。
    3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六十八《许国祯》附许扆,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964页。
    1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三十四《朵尔赤》,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254页。
    2 苏天爵辑撰:《元朝名臣事略》,姚景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135页。
    3 杨伯峻译注:《论语·卫灵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63页.
    1 杨伯峻译注:《孟子·离娄章句上》,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65页。
    2 杨伯峻译注:《孟子·离娄章句上》,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86页。
    3 高华平等译注:《韩非了》《忠孝》,中华书局,2010年,第744页。
    4 高华、平等译注:《韩非了》《主道》,中华书局,2010年,第35页。
    5 高华平等译注:《韩非子《人主》,中华书局,2010年,第749页。
    6 高华平、王齐洲、张三昔译注:《韩非子》《忠孝》,中华书局,2010年,第741页。
    1 董仲舒:《春秋繁露·基义》,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第465页
    2 班固:《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颜师古注,中华书局,第2505页
    1 程颢、程颐:《二程集》,王孝鱼点校,中华书局,1981年,第1242页。
    1 李槃:《左丞董文炳赠谥制》《元文类》卷十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1367-137页。
    1 李修生主编:《全元文》(4),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14页。
    2 萧启庆:《内北国而外中国》上册,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39页。
    3 郝经:《郝文忠公陵川文集》,秦雪清点校,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17页。
    4 郝经:《郝文忠公陵川文集》卷首,秦雪清点校,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1页。
    1 许衡:《许衡集》,王成儒点校,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第250页。
    2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年,第236页。
    3 宋濂主编:《元史》卷八十五《百官一》,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2119页。
    1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四十六《耶律楚材》,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455页。
    1 释祥迈:《大元至元辨伪录》卷三,中华再造善本,影印版,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
    2 苏天爵辑撰:《元朝名臣事略》,姚景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76页。
    3 苏天爵辑撰:《元朝名臣事略》,姚景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77页。
    1 宋濂主编:《元史》卷二《定宗》,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40页。
    2 宋濂主编:《元史》卷三《宪宗》,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54页。
    1 释祥迈:《大元至元辨伪录》卷二,中华再造善本,影印版,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
    2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二十五《高智耀》,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072页
    1 屠寄:《蒙兀儿史记》卷八《忽必烈可汗本纪第六》,台北市:世界书局,中华民国七十年再版。
    1 饮水黑河者:指1203年成吉思汗与蒙古族最强大的敌人王罕决战时,成吉思汗势力单薄,败退到黑河边,身边只剩下19个人,大家潜伏在黑河边,饥寒交迫。后宰杀马匹充饥,成吉思汗捧起黑河水对天盟誓。此后饮水黑河者,就是指成吉思汗时期具有特殊页献的人。
    2 李谦:《中书左臣张公神道碑》,《元文类》卷五十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367-764。
    3 姚燧:《中书左臣姚文献公神道碑》,《姚燧集》卷十五,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第220页。
    1 宋濂主编:《元史》卷二百六《叛臣》,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4596页。
    1 宋濂主编:《元史》卷六《世祖三》,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106页。
    2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四十六《耶律楚材》,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462页。
    3 苏天爵辑撰:《元朝名臣事略》,姚景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168页。
    1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一十二《宰相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2789页。
    2 宋濂主编:《元史》卷二百六叛臣类《王文统》,卷二百五奸臣类《阿合马》、《卢世荣》、《桑哥》。
    1 苏天爵辑撰:《元朝名臣事略》,姚景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136页。
    2 苏天爵辑撰:《元朝名臣事略》,姚景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229页。
    3 苏天爵辑撰:《元朝名臣事略》,姚景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168页。
    4 苟宗道:《翰林侍读学士国信使郝公行状》,《郝文忠公陵川文集》卷首,秦学清点校,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8页。
    5 郝经:《郝文忠公陵川文集》,秦学清点校,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18页。
    1 郝经:《郝文忠公陵川文集》,秦学清点校,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91页。
    2 郝经:《郝文忠公陵川文集》,秦学清点校,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92页。
    1 [元]罗天益:《卫生宝鉴》卷二十,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年第二版,第334页。
    1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五十八《许衡》,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718页。
    2 苏天爵辑撰:《元朝名臣事略》,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168页。
    3 许衡:《许衡集》,王成儒点校,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第303页。
    1 宋濂主编:《元史》卷一百五十八《许衡》,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727页。
    2 马可波罗:《马可波罗行纪》,冯承钧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11年,第262页。
    1 宋濂主编:《元史》卷十八《成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81页。
    2 宋濂主编:《元史》卷二十二《武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479页。
    3 转引《马可波罗游记》,冯承钧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11年,第185页。
    4 李治安:《忽必烈传》,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754页。
    包根弟:《元诗研究》,台北: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78年。
    常振华主编:《天海风涛》,太原:山西出版集团春秋电子音像出版社,2007年。
    陈邦瞻:《元史纪事本末》,中华书局1979年
    陈高华、张帆、刘晓、党宝海点校:《元典章》,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
    陈述编:《辽文汇》,北京:中华书局,1953年。
    陈述编:《全辽文》,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陈衍:《元诗纪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校点本,1987年。
    陈正夫、何植靖著:《许衡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邓绍基主编:《元代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
    董杰英等主编:《元好问及辽金文学研究》,北京:中国国际出版社,1998年。
    方满锦:《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研究》,台北:万卷楼图书公司,2002年。
    费孝通:《费孝通全集》,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年。
    傅海波、崔瑞德编:《剑桥中国西夏金元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顾嗣立编:《元诗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顾易生、蒋凡、刘明今:《宋金元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郭预衡:《中国散文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郭预衡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韩儒林主编:《元朝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郝经:《郝文忠公陵川文集》,秦雪清点校,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年。
    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主编:《宋明理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胡传志:《金代文学研究》,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
    胡适:《胡适古典文学研究论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黄震云:《辽代文学初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黄宗羲:《宋元学案》,黄百家辑、全祖望修订,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蒋祖怡、张涤云编:《全辽诗话》,长沙:岳麓书社,1992年。
    柯劭忞:《新元史》,北京:中国书店,1988年。
    李昌集:《中国古代散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李春青:《宋学与宋代文学观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
    李桂芝:《辽金简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年。
    李国文:《中国文人的活法》,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
    李乔:《中国的师爷》,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5年
    李世涛:《重构全球的文化抵抗空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李修生编:《中国文学史纲要·宋辽金元文学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李修生主编:《全元文》,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李正民、董国炎主编:《辽金元文学研究》,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年。
    李正民:《元好问研究论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李治安:《忽必烈传》,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年。
    梁扬、杨东甫:《中国散曲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
    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
    刘秉忠:《藏春集》,北京:北京图书馆古籍珍藏本丛刊,影印明天顺五年刻本。
    刘达科:《河汾诸老研究》,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
    刘锋煮:《金代前期词研究》,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刘若愚:《中国文学理论》,杜国清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5年。
    罗立刚:《宋元之际的哲学与文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
    马积高:《宋明理学与文学》,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
    蒙思明:《元代社会阶级制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闵琦、陈兆纲:《中国古代官制》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年。
    漆侠、乔幼梅:《辽夏金经济史》,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8年。
    钱基博:《中国文学史》,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整理本。
    钱钟书:《谈艺录》,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乔吉:《蒙古族全史·宗教》,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11年。
    邱树森:《元朝简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
    石云涛:《唐代幕府制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舒焚:《辽史稿》,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
    宋德金:《金代的社会生活》,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
    宋濂等撰:《元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
    苏天爵编:《元文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苏天爵辑撰:《元朝名臣事略》,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苏天爵著:《滋溪文稿》,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苏雪林:《辽金元文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34年。
    孙望、常国武主编:《宋代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
    唐圭璋编:《全金元词》,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唐长孺:《山居存稿》,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
    陶秋英编:《宋金元文论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陶然:《金元词通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特·官布扎布,阿斯钢译:《蒙古秘史》,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年。
    田同旭:《元杂剧通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王季思:《玉轮轩曲论》,中华书局,1980年。
    王水照:《宋代文学通论》,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
    魏崇新:《比较文学视阀中的中国古典文学》,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
    吴梅:《词学通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32年。
    吴梅:《辽金元文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34年。
    萧启庆:《内北国而外中国》上册,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萧启庆:《内北国而外中国—蒙元史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徐远和:《理学与元代社会》,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
    徐子方:《元代文人心态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许衡:《许衡集》,王成儒点校,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
    许金榜:《中国戏曲文学史》,中国文学出版社,1998年。
    薛磊:《元代宫廷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年。
    薛瑞兆、郭明志编:《全金诗》,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
    阎枫梧、康金声主编:《全辽金诗》,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
    阎枫梧主编:《全辽金文》,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年。
    羊春秋:《散曲通论》,岳麓书社,1992年。
    杨镰:《元诗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
    幺书仪:《元代文人心态》,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年。
    姚从吾:《姚从吾先生全集》第6册,南京:正中书局1982年。
    姚奠中主编:《元好问全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
    姚燧:《姚燧集》,查洪德编辑点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
    姚文放:《中国戏剧美学的文化阐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
    叶新民、齐木德道尔吉编:《元上都研究文集》,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年。
    叶新民、齐木德道尔吉编:《元上都研究资料选编》,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年。
    叶长海:《中国戏剧学史稿》,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
    查洪德、李军:《元代文学文献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查洪德:《理学背景下的元代文论与诗文》,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詹杭伦:《金代文学史》,台湾:贯雅书局,1993年。
    詹杭伦:《金代文学思想史》,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0年。
    张博泉:《金史简编》,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
    张岱年:《中国伦理思想研究》,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
    张庚、郭汉城主编:《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年。
    张宏生:《宋元之际作家的心灵活动》,北京:现代出版社,1990年。
    张晶:《辽金诗史》,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张晶:《辽金元诗歌史论》,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
    张晶:《辽金元文学论稿》,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
    张燕瑾:《中国戏曲史论集》,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
    张荫麟:《中国史纲》,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年。
    赵维江:《金元词论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赵义山:《二十世纪元散曲研究总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赵义山:《元散曲通论》,成都:巴蜀书社,1983年。
    赵翼:《二十二史札记》,北京:中国书店,1987年。
    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年
    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年。
    周发祥、魏崇新编:《碰撞与融合—比较文学与中国古典文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
    周惠泉:《金代文学论》,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周良宵等著:《元代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周宪:《文化表征与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周晓虹主编:《现代社会心理学名著菁华》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周贻白:《中国戏剧史发展纲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周贻白:《中国戏剧史长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
    朱海林:《伦理关系》,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年。
    邹昌林:《中国礼文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佐斌主编:《社会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董国炎:《论郝经的文学成就和地位》,《山西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
    杜改俊:《金莲川文人集团的文学创作》,《文学遗产》2008年第4期。
    杜改俊:《论郝经“变”与“常”的统一》,《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第3期。
    杜改俊:《探析元代理学家许衡的文学观点》,《晋阳学刊》2012年第6期。
    段文明:《忽必烈与儒士》,《晋阳学刊》1990年第3期。
    葛仁考:《元代重臣刘秉忠事迹考释两则》,《内蒙古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淮建利:《从儒士在元初征战中的作用谈起》,《江汉论坛》2006年第2期。
    火玥人:《风凋庭树静归根:论元人郝经的被羁诗》,《广西社会科学》1993年第2期。
    火玥人:《元人郝经前期诗歌内蕴》,《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
    季芳桐:《论元代儒家郝经夷夏观》,《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10期。
    贾秀云:《元代儒学倡导者的悲歌—郝经<和陶诗>研究》,2005年《晋阳学刊》第2期。
    雷奂芹:《元初名臣刘秉忠家族墓冢考》,《邢台师范高专学报》1996年第4期。
    李修生:《元代文学研究刍议》,《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增刊。
    刘培建:《刘秉忠家世问题再探讨》,《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刘学智:《许衡对韩国曹南冥思想和人格的影响》,《孔子研究》2006年第2期。
    毛瑞方:《<许衡集>版本考》,《历史文献研究》(总第32辑)2013年6月。
    穆德全:《评为中国的统一做出贡献的元初北方代表郝经》,《河南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
    任红敏:《金莲川藩府文人群体之文学创作》,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
    任红敏:《金莲川藩府文人仕与隐的冲突》,《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孙晓宏《刘秉忠诗词中的道家情怀》,《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唐长孺:《蒙元前期汉文人进用之途径及其中枢组织》,《学原》1948年,第7期。
    田同旭:《金莲川幕府文臣散曲的雅俗之变》,《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
    王广新:《论忽必烈汉儒幕僚集团的功绩》,《西安教育学院学报》1997第4期。
    魏崇武:《论郝经文体分类的特色及价值》,《社会科学研究》2012年第1期。
    谢辉:《许衡易学思想考论》,《殷都学刊》2010年第3期。
    徐子方:《与道共进退—许衡及其心态》,《南通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徐子方:《再论元诗分期标准及有关问题》,《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晏选军:《南北理学思想汇合下的郝经》,《晋阳学刊》2003年第6期。
    晏选军:《严实父子与金元之交的东平文化》,《殷都学刊》,2001年第4期。
    查洪德:《郝经的学术与文艺》,《文学遗产》1997年第6期。
    查洪德:《刘秉忠文学成就综论》,《文学遗产》2006年第4期。
    查洪德:《刘秉忠文学文献留存情况之考查》,《文献》2003年第4期。
    张春丽:《许衡的价值理想与诗文创作》,《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张帆:《<退斋记>与许衡刘因的出处进退—元代儒士境遇心态之一斑》,《历史研究》2005年第3期。
    张跃铭:《略论郝经》,《内蒙古社会科学》1981年第5期。
    赵文坦:《忽必烈早期与汉族士人关系考察》,《山东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赵永源:《关于刘秉忠<藏春集>及其佚诗》,《文教资料》1996年第3期。
    支宇:《论郝经“内游”说的美学意义》,《山西师大学报》1995年第4期。
    周少川:《试论许衡的历史思想》《史学月刊》,2005年第9期。
    [波斯]拉施都丁:《史集》(中译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
    [波斯]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1年。
    [德]傅海波、[英]崔瑞德编:《剑桥中国西夏金元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
    [俄]阿·马·波兹德涅耶夫:《蒙古及蒙古人》,张梦玲等翻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年。
    [美]康拉德·菲利普·科塔克著:《文化人类学—欣赏文化差异》,周云水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美】莫里斯·罗沙比:《忽必烈及时代》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press, 1988年。
    [美]塞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主编:《文化的重要作用》,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年。
    [日]爱宕松南:《忽必烈汗》,东京:富房山1941年。
    [日]爱宕松南:《忽必烈汗及时代》,《历史教育》1963年第9期。
    [日]安部健夫:《元代的知识分子和科举》《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七册,中华书局,t992年。
    [日]胜藤猛:《忽必烈汗》,出版地:东京:中央公论新社1966年。
    [日]野上俊静:《元上都的佛教》,《佛教史学》昭和25年1月,后收入《元上都研究文集》。[日]
    樱并智美:《创建开平府祭告济读记》,元上都官方网站·学术研究。
    [意大利]鄂多立克:《鄂多立克东游录》,何高济译,中华书局,1981年。
    [意大利]马可波罗:《马可波罗行记》),冯承均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11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