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萨尔王传》与多康地区藏族族群认同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论文以对《格萨尔王传》历史性的追问为起点,将《格萨尔王传》整体上视为多康地区藏族族群对自身集体记忆的历史表述,并基于这一认识探讨该族群如何通过史诗的历史叙事生成、维持和延续族群认同。
     “绪论”部分简要回顾了《格萨尔王传》从最初进入汉语学界视野到成为“中国史诗学”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历程,分析了“史诗”概念对“格萨尔”研究的指导思路和主要倾向的影响,其中重点关注了“格萨尔”历史研究的研究目的、核心问题、操作方法和面临的困境。从对学科史的回顾中生发出论文的问题意识,即,史诗之“史”意味着什么,或者说史诗的历史性何在。在借鉴当代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关于历史与“真实”、历史与神话、历史与集体记忆、历史表述与族群认同等问题的思考的基础上,论文对史诗的历史性加以重新定位。
     第一章表达了本文对《格萨尔王传》性质的基本认识,认为它是多康地区藏族族群的历史表述。为了阐明这一问题,论文分析了作为核心概念的“多康地区藏族族群”的内涵,追溯了《格萨尔王传》以及“格萨尔”文化和多康地区藏族族群所存在的特殊联系,解释了为什么可以把《格萨尔王传》视为一种历史表述。
     第二章和第三章分析作为历史表述的《格萨尔王传》通过文本内容和情节所呈现出的多康地区藏族族群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核心内涵与基本特质,以此作为该族群认同产生和延续的基础。第二章以《格萨尔王传》中反复出现的“马”和“箭”这两种物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史诗中与其相关的情节内容和表述模式,发现它们所表达的青藏高原游牧社会特有的社会生活内涵和文化观念。第三章研究了“格萨尔”相关的宗教问题和口语文化问题,指出《格萨尔王传》呈现了多康地区民间社会的信仰兼容混杂的宗教文化状态,从史诗的情节表达和传承方式两方面分析作为该社会主导文化语境的口语文化。
     第四章探讨多康地区藏族族群认同边界的建构问题,剖析史诗的表述如何在“上、中、下”的空间结构中为本族群定位,怎样通过将四方四邻塑造为“四边四魔”而建构和维持族群分野,以及怎样在对众多“宗”的异族形象的想象中展现出视野不断拓展的世界观。
     总而言之,通过论文的主体部分的分析,可以看出,《格萨尔王传》的表述呈现并强化了多康地区藏族社会诸方面的核心内涵和基础特质,从而使人们产生对共享这些社会生活内容及其特点的认知,作为族群认同基础的彼此间的情感联系以及个体对群体的归属感由此生发;而另一方面,史诗通过对空间观、世界地理观的表达以及异族形象的建构,在本族与他族之间划立了认同的边界,将异己排除在外的过程同时也是自身的族群认同生成、维持和强化的过程。《格萨尔王传》的历史叙事通过以上基本方式与多康地区藏族族群认同建立联系。
     “结语”部分再次回应《格萨尔王传》的历史性问题,将其置于历史学研究的视野之中,尝试对史诗的历史叙事所呈现出的是什么性质的“历史”这一问题略加探索。《格萨尔王传》的历史叙事对应并非以记录重大政治、军事事件为内容的传统意义上的历史,它所形成的是一部拥有地方视角的关于社会生活总体的“小历史”。同时,《格萨尔王传》也是一部“神话历史”,此处并不是在西方历史研究语境中神话和历史概念相分离又重新聚合的意义上使用这个概念工具,而指的是,对于史诗流传区的朵康地区藏族族群来说,历史、神话、真实、当下等元素在《格萨尔王传》以及“格萨尔”文化中杂糅、扭结、交汇在一起,本身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The dissertation starts from the inquiry about the historicity of The Life of King Gesar. It regards the epic as a whole as the historical representation of the collective memory of the Tibetan ethnic group in mdo-Khams area, focusing on the way of the forming, maintaining and continuing of the ethnic identification through the historical narrative of the epic.
     The Introduction briefly reviews on the course from The Life of King Gesar first entering the Chinese academia to being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Chinese Epic Research system. It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the notion of“epic”on the direction and the mainstream of the research on the epic of Gesar, focusing on the aim, the core issue and the methodology of the historical research area, as well as the dilemma it confronts. The issue consciousness of the dissertation comes from the review, which is, what does the historicity of the epic mean. The dissertation reevaluate the historicity of the epic, taking reference from the discussion on the issue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story and truth, history and myth, history and collective memory and between historical representation and ethnic identification from the angles of history, sociology, anthropology and ethnology.
     The First Chapter makes clear the basic recognition of the dissertation on the nature of The Life of King Gesar And maintains that it is a historical representation made by the Tibetan ethnic group of mdo-Khams area. In order to elucidate the issue, the dissertation analyzes the meaning of“the Tibetan ethnic group of mdo-Khams area”, illustrates the spec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esar culture and the Tibetan ethnic group of mdo-Khams area, and explains why the epic could be regarded as a kind of historical representation.
     The Second and the Third Chapter analyzes the core meaning and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cial life of the Tibetan ethnic group of mdo-Khams area represented by the contents and plots of The Life of King Gesar, and takes them as the basis for the engendering and continuing of that ethnic group. The Second Chapter investigates into“the horse”and“the arrow”. By way of analyzing the relating contents and the mode of narrative of the epic, the dissertation finds the meaning of the social life and the cultural ideas peculiar to the nomadic society on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expressed by them. The Third Chapter inquires about the issues of religion and orality related to Gesar epic. It holds that The Life of King Gesar represents the inclusive and intermingled religious cultural in the folk society of mdo-Khams area. By analyzing the plots of the epic and its disseminating paths, it also views orality as the dominant cultural context in that society.
     The Fourth Chapter discusse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oundaries of mdo-Khams Tibetans’ethnic identification. It analyzes how does them locate themselves in the space structure of“the Upper, the Middle and the Lower”, how does them construct and maintai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thnic groups by way of transforming the Four-neighbors into Four-devils, and how does them show a world view that keep broadening by way of conjuring up numerous images of other ethnics.
     To sum up, from the analysis in the main part of the dissertation, one could find that the narrative of The Life of King Gesar represents and reinforces the core and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betan society of mdo-Khams area, which generates the recognition of the content and characters of the society. The emotional relationship and the feeling of belonging to the group are engendered from it. On the other hand, through the expression of their ideas on the space and the world geography as well as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mages of people from other ethnic groups, the epic draws a line between the self and the other. The process of eliminating the others is also the process of forming and reinforcing the self ethnic identification.
     The Conclusion part responds to the issue of the historicity of The Life of King Gesar. Laying the epic in the view of the historical research, the dissertation tries to probe into the issue of the nature of the history represented by the historical narrative of the epic. Instead of recording the influential political and military events, the historical narrative of The Life of King Gesar forms a“small”history about the total social life with a local view. Besides, The Life of King Gesar can also be regarded as mythistory. The usage of the notion does not mean the separation and reunite of myth and history as the concept has been used in the context of Western historical research, rather, it means that, to the Tibetan ethnic group of mdo-Khams area, the history, the myth, the truth and the present are intermingled, tangled and joint together. They are an inseparable whole originally.
引文
1本文使用以引号标注的“格萨尔”一词时,指的是与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相关的文化综合体,包括了历史、信仰、民俗、艺术等多方面内容;而使用“《格萨尔王传》”一词时,则主要指代史诗的文本。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研究的对象是藏族中流传的《格萨尔王传》,不涉及蒙古族史诗《格斯尔》以及在土族、普米族、裕固族等其他民族中传播的格萨尔传说。
    2于道泉:《达赖喇嘛于根敦珠巴以前之转生》,《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第四卷第五号,第30页。
    3同前引。
    4任乃强:《藏三国》。任乃强:《藏三国》,四川省《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编印内部资料,1994年,第2-3页。
    5转引自韩儒林《关羽在西藏》。韩儒林:《韩儒林文集》,南京大学元史研究室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665页。
    6刘立千:《前言》。索南坚赞:《西藏王统记》,刘立千译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7页。在1985年出版的《西藏王统记》中,刘立千先生对原译文进行了修订并对文本重新作注,新注中解释“格萨武王”时不再提及《格萨尔王传》。
    7对于“格萨尔”的称谓在藏族史籍语境中的所指的问题,参见笔者在本文第一章第四节注释①中的解释。
    8原载《华西协和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集刊》第2卷2期,后收入《韩儒林文集》时更名为《关羽在西藏》。
    9韩儒林:《关羽在西藏》。韩儒林:《韩儒林文集》,南京大学元史研究室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664页。
    10前引书,第665页。
    11前引书,第664页。
    12马长寿:《缽教源流》。马长寿:《马长寿民族学论集》,周伟洲编,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08页。此文原载于《民族学研究集刊》第3期,1943年9月。
    13任乃强:《“藏三国”的初步介绍》。任乃强:《藏三国》,四川省《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编印内部资料,1994年,第10页。
    14老舍:《关于兄弟民族文学工作的报告》。老舍:《老舍文集》第十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419页。
    15开斗山、丹珠昂奔:《〈格萨尔王传〉研究之管见》,《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3年第4期,第72页。
    16 Ernest Klein, A Comprehensive Etymological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Amsterdam, London and New York: Elsevier Publishing Company, 1966, p. 530.
    17 J. A. Cuddon, The Penguin Dictionary of Literary Terms and Literary Theory (the fourth edition),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 1998, p. 264.
    18 M. H. Abrams, 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 (seventh edition), Boston: Heinle & Heinle, 1999, p. 76.
    19又称“传统史诗”(traditional epics)、“原始史诗”(primitive epic)或“民间史诗”(folk epics)。
    20又称“文学史诗”(literary epics)。
    21如保罗·麦钱特在Methuen版“批评术语”系列丛书《史诗》分册中分“经典史诗”、“新形式的史诗”、“文艺复兴时期及其后的史诗”以及“现代史诗”四部分讨论了史诗作品,其中最后一部分中包括了现代小说、戏剧和诗歌,麦钱特认为这些作品所拥有的史诗特质在于其分量、质量而非篇幅意义上的宏大规模(Paul Merchant, The Epic, London and New York: Methuen, 1986, p.4.);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卢卡奇认为“史诗(即口述史诗)和小说,是伟大史诗的两种客体化形式”,伟大史诗的意义在于塑造生活外延的整体性,而在一个生活的外延整体性不再直接既存但仍然拥有整体性信念的时代,小说就是这样一个时代的史诗([匈]卢卡奇:《小说理论》。[匈]卢卡奇:《卢卡奇早期文选》,张亮、吴勇立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2页。);在美国当代文学理论家哈罗德·布鲁姆的“文学批评二十周年作品选集”《史诗》分卷中所收录的文章中,论述的对象包括了从《圣经·旧约》中的《创世纪》、《出埃及记》、经典的原生史诗和派生史诗直至《战争与和平》、《追忆似水年华》、《魔山》、《尤利西斯》等小说和惠特曼、艾略特、哈特·克兰的现代诗歌在内的众多作品,布鲁姆认为这些作品共同拥有的史诗特质在于“超越于反讽之上的英雄主义”(Harold Bloom, The Epic (Bloom’s Literary Criticism 20th Anniversary Collection), Philadelphia: Chelsea House Publishers, 2005, p.ⅹⅳ.)。
    22 Northrop Frye, Anatomy of Criticism: Four Essays, Princeton and oxfor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0, p. 248.
    23 [德]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册),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69-187页。
    24 C. W. Bowra, Heroic Poetry, London: Macmillan &Co. Ltd., 1952, pp. 5-9.
    25参见梅列金斯基对史诗研究理论成果和各个学派基本观点的梳理。[俄]E. M.梅列金斯基:《英雄史诗的起源》,王亚民等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2-14页。
    26根据尹虎彬的考证,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在外国传教士创办的《六合丛谈》、《万国公报》、《中西闻见录》等报刊上曾对《荷马史诗》进行了介绍,并多以“诗史”来称呼这两部作品,参见尹虎彬:《史诗观念与史诗研究范式转移》,《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第128页;根据朝戈金的考证,1879年,清朝官员郭嵩焘曾在日记中记述了《荷马史诗》中的特洛伊战争,而章太炎在撰于十九世纪末的《正名杂义》一文中首次使用了“史诗”一词,参见朝戈金:《从荷马到冉皮勒:反思国际史诗学术的范式转换》。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学刊(200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8页。
    27胡适:《白话文学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53-74页。
    28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40-41页。
    29郑振铎:《研究中国文学的新途径》。郑振铎:《郑振铎全集》(第五卷),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300页。
    30郑振铎:《宋金元诸宫调考》。郑振铎:前引书,第77页。
    31对“中国史诗学”的学科理念、发展历程和前景规划的概括与介绍,可参见朝戈金:《“中国史诗学”学科——构筑“中国史诗学”体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7月3日,第2版。
    32本部分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后“格萨尔”研究界对国际史诗理论的接受和运用的角度简略回顾“格萨尔”研究史。对“格萨尔”研究史的全面梳理和总结,可参见扎西东珠、王兴先编著:《〈格萨尔〉学史稿》,甘肃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李连荣:《中国〈格萨尔〉史诗学的形成与发展(1959-1996)》,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生院,2000年,博士论文。
    33详见本文第一章第三节中的回顾与分析。
    34可参见以下文章及专著中对国外“格萨尔”研究状况的介绍:杨恩洪:《国外〈格萨尔〉研究综述》,赵秉理编:《格萨尔学集成》(第一卷),甘肃民族出版社1990年版,第213-220页;李连荣:《国外学者对〈格萨尔〉的搜集与研究》,《西藏研究》2003年第3期,第83-92页;以及降边嘉措《〈格萨尔〉初探》(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国内外研究概况”部分和扎西东珠、王兴先在《〈格萨尔〉学史稿》(甘肃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附录“国外部分《格萨尔》论著目录”。
    35 [德]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册),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02-187页。
    36 [意]维柯:《新科学》(上册),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171-435页。
    37李连荣在博士论文《中国〈格萨尔〉史诗学的形成与发展(1959-1996)》中将七十年代末以来的“格萨尔”研究分为两个阶段,认为从1978年到1986年是中国《格萨尔》史诗学研究格局的奠定时期,形成中国“格萨尔”研究特有的整体风貌或范式;从1987年到1996年,“格萨尔”研究重心发生转移,不再囿于对史诗起源和文学价值的探讨,而是形成了认识藏族传统文化以及史诗的说唱等艺术形式等热点问题,并开掘出新的研究范式。
    38张晓明:《关于〈格萨尔〉研究的思考》,《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6年第4期,第27-34页。
    40 Paul Merchant: The Epic, London and New York: Methuen, 1986, p.1.
    41 [蒙]策·达木丁苏伦:《“格萨尔传”的历史根源》,青海省民间文学研究会编印,内部资料,1960年,第8-9页。
    42 [蒙]策·达木丁苏伦:前引书,第211-212页。
    43杨恩洪:《中国少数民族英雄史诗〈格萨尔〉》,浙江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96页。
    44扎西东珠、王兴先:《〈格萨尔〉学史稿》,甘肃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189页。
    45参见韩儒林:《关羽在西藏》。韩儒林:《韩儒林文集》,南京大学元史研究室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666页。任乃强:《“藏三国”的初步介绍》。任乃强:《藏三国》,四川省《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编印内部资料,1994年,第12-13页。
    46 [蒙]策·达木丁苏伦:《“格萨尔传”的历史根源》,青海省民间文学研究会编印,内部资料,1960年,第211页。
    47参见开斗山、丹珠昂奔:《试论格萨尔其人》,《西藏研究》,1982年第3期,第71-79页;
    48参见上官剑璧:《史诗〈格萨尔王传〉及其研究》,《西藏研究》,1982年第1期,第59-66页;健白平措:《关于〈格萨尔王传〉的几个问题》,《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报)》,1982年第4期,第2-6页;吴均:《岭·格萨尔论》,《民族文学研究》,1984年第1期,第12-22页;洛珠加措、曲江才让:《格萨尔王是历史上的藏族英雄》,《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1期,第85-89页;等等。
    49参见毛儿盖·桑木旦:《格萨尔其人》,曹晓燕译,《西藏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2期,第62-69页;尊胜:《格萨尔史诗的源头及其历史内涵》,《西藏研究》,2001年第2期,第27-40页;角巴东主、才项多杰:《关于“格萨尔”是否历史人物之我见》,《青海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第136-139页。
    50参见降边嘉措:《关于〈格萨尔〉的产生时代》,《青海社会科学》,1985年第6期,第96-105页;王哲一:《谈〈格萨尔〉时代精神的不可超越性》,《民族文学研究》,1989年第6期,第12-16页。
    51参见何天慧:《〈格萨尔〉产生历史年代考》,《西北民族研究》,1993年第1期,第193-204页。
    52参见黄文焕:《关于〈格萨尔〉历史内涵问题的若干探讨》,《西藏研究》,创刊号,第85-97页;丹珠昂奔:《部落战争与〈格萨尔王传〉》,《格萨尔研究》(第一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119-133页;何峰:《〈格萨尔〉与藏族部落》,青海民族出版社1995年版,第1-20页。
    53参见吴均:《岭·格萨尔论》,《民族文学研究》,1984年第1期,第12-22页。
    54参见徐国琼:《论岭·格萨尔的生年及〈格萨尔〉史诗产生的时代》,《西藏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3期,第43-52页;谢真元:《〈格萨尔王传〉与萨满教—本教文化——兼论〈格萨尔王传〉的创始年代》,《格萨尔研究》(第三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99-109页
    55参见健白平措:《关于〈格萨尔王传〉的几个问题》,《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报)》,1982年第4期,第2-6页;刘立千:《谈谈藏族民间史诗中的林·格萨尔》,《格萨尔研究》(第三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141-164页。
    56参见王沂暖:《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1年第3期,第25-31页。
    57黄文焕:《〈格萨尔〉历史内涵再探》,《格萨尔研究》(第一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90-102页。
    58即便是认为《格萨尔王传》最初形成于吐蕃王朝建立之前的学者,如降边嘉措,也认为吐蕃王朝时期是史诗最重要的丰富和发展阶段。
    59 [古希腊]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上册),谢德风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8页。
    60 [英]弗朗西斯·麦克唐纳·康福德:《修昔底德——神话与历史之间》,孙艳萍译,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3页。
    61 [英]乔治·皮博迪·古奇:《十九世纪的历史学和历史学家》(上册),耿淡如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178页。
    62 [美]海登·怀特:《元史学: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陈新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6-8页。
    63 Roger Chartier:“The World as Representation”, in Jacques Revel and Lynn Hunt ed., Histories: French Constructions of the Past, translated by Arthur Goldhammer and others, New York: New Press, 1995, pp. 544-558.
    64 [英]彼得·伯克:《历史学与社会理论(第二版)》,姚朋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21页。
    65 Joseph Mali, Mythistory: The Making of a Modern Historiograph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3, p4.
    66 Joseph Mali, ibid, p.27.
    67 Marshall Sahlins, Historical Metaphors and Mythical Reality, Ann Arbor: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81, pp. 9-10.
    68 Marshall Sahlins, ibid, p.11.
    69赵世瑜:《传说·历史·历史记忆——从20世纪的新史学到后现代史学》,《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第175页。
    70 [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95页、第292页。
    77 [英]约翰·托什:《史学导论——现代历史学的目标、方法和新方向》,吴英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78王明珂:《羌在汉藏之间——川西羌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01页。
    79王明珂:《英雄祖先与弟兄民族:根基历史的文本与情境》,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8页。
    80参见[美]马歇尔·萨林斯:《历史之岛》,蓝达居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81“历史主义”思潮于十九世纪上半期发端于德国并深刻影响到整个西方学界,历史主义者认为,历史的意义可以并应当以某种规律或法则加以解释,而每一种世界观都被历史地限定和制约,是相对于其时代的,因此,必须根据不同时代特定的思想观念来理解该时代,也就是要“将过去从现在中解放出来”。关于“历史主义”思潮发展的历程,可参见[德]弗雷德里希·梅尼克:《历史主义的兴起》,陆月宏译,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美]格奥尔格·G·伊格尔斯:《德国的历史观》,彭刚、顾杭译,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对历史主义的反思可参见[英]卡·波普尔:《历史主义的贫困》,何林、赵平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
    82参见Jack Goody: The Domestication of the Savage Min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7, p.38.
    83 [美]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古代社会》(上册),杨东莼等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241页。
    84 [俄]E. M.梅列金斯基:《英雄史诗的起源》,王亚民等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377页。
    85关于“族群”和“民族”概念的区别与联系,本文第一章第一节有所详述。
    86 [芬兰]劳里·航柯:《史诗与认同表达》,孟慧英译,《民族文学研究》2001年第2期,第89页。
    88参见徐国琼:《〈格萨尔〉考察纪实》,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91王尧编著:《吐蕃金石录》,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第41页。
    92藏传佛教史上的一个发展、传播阶段,与“前弘期”相对应。九世纪中叶吐蕃王朝末代赞普朗达玛禁佛之后,佛教在藏区的传播大大受挫,陷入约一个世纪的“黑暗时代”;十世纪后期,佛教从下路多康和上路阿里重新进入卫藏而得以复兴,复兴后的佛教传播和发展阶段被称为“后弘期”。
    93本论文此部分从“蕃”(bod)之称谓之的内涵演变的角度讨论族群认同的形成和变化,该论题和藏学界予以大量讨论的藏族形成的年代和过程问题存在一定的类似,而二者的不同在于对作为民族共同体的藏族的理解上:讨论藏族形成年代和过程的研究将藏族视为一个拥有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和共同生活素质的统一的民族实体,而本论文的探讨则更加强调“统一民族”概念的建构性,关注共同体的族群认同的建构过程。关于藏族形成年代和过程问题,国内学者在八十年代所达成的共识是:大约在公元六、
    94尹嘉珉主编:《西藏自治区地图册》,中国地图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95数据参见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局编:《西藏自治区区域地质志》,地质出版社1993年版,第1页。
    96索南坚赞:《西藏王统记》,刘立千译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3页。
    97巴卧·祖拉陈哇:《〈贤者喜宴〉摘译》,黄颢译,《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0年第4期,第29页。
    98巴卧·祖拉陈哇:前引书,第30页。
    99第五世达赖喇嘛:《西藏王臣记》,郭和卿译,民族出版社1983年版,第12页。
    100又名《松赞干布遗训》、《柱间遗训》、《柱下遗教》或《拉萨圣地志》,卢亚军翻译的汉译本名为《西藏的观世音》。
    101《西藏的观世音》,[印度]阿底峡尊者发掘,卢亚军译注,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8页。
    102可参见张琨教授对敦煌本《吐蕃纪年》的内容进行的索引式整理,其中将敦煌本《吐蕃纪年》中出现的地名分固有辖地、边区、征服地区和域外几个层次进行了罗列,而这些地名中并没有阿里、卫藏、多康。见[美]张琨:《敦煌本吐蕃纪年之分析》,李有义、常凤玄译。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历史研究室编译:《民族史译文集》(第9集),内部资料,1981年,第60-70页。
    103达仓扎巴·班觉桑布:《汉藏史集》,陈庆英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4页。
    104智观巴·贡却乎丹巴饶吉:《安多政教史》,吴均等译,甘肃民族出版社1989年版,第3-4页。
    105此处原文为mDo-smad,音译应为“多麦”,事实上,《安多政教史》原名即为《多麦教法史》,书名中包含的地名为“多麦”而非“安多”(A-mod)。据吴均等人所译的甘肃民族出版社1989年版的汉语译本的“译后记”中介绍,由于甘肃民族出版社1982年版的藏文铅印本将“多麦”改为现今对该地区的通称“安多”,故汉译本从之而署名为《安多政教史》。(见智观巴·贡却乎丹巴饶吉:《安多政教史》,吴均等译,甘肃民族出版社1989年版,第739页。)在星全成、尼玛太翻译的《安多政教史》中,对这段文字的译法是:“从阿里贡塘至索拉甲布以上,叫卫藏法区;此间至黄河弯曲地以上,叫多堆人区;此地至汉地白塔以上,叫多麦马区。”(智观巴·贡却乎丹巴饶吉:《安多政教史》,星全成、尼玛太译,黎宗华校,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语言文学室编印内部资料,1988年,第3页。)
    106智观巴·贡却乎丹巴饶吉:前引书,第5页。
    107同前引。
    108在智观巴·贡却乎丹巴饶吉《安多政教史》对藏区三部的描述中,位于本图中上部的藏北羌塘高原是一个被忽略的区域,这大概和古代这里鲜有人居有关。
    109对三大方言区所包含的地域,本文主要参考的是《藏语方言概论》一书中的说法。参见格桑居冕、格桑央京:《藏语方言概论》,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第73页、第173页。
    110参见在线数据库“语源学在线词典”(http://www.etymonline.com)中对“ethnic”一词的源头和意义演变的追溯。
    111关于“种族”、“民族”、“族群”概念的辨析,可参见:徐杰舜:《论族群与民族》,《民族研究》,2002年第1期,第12-18页;潘蛟:《“族群”及其相关概念在西方的流变》,《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9期,第53-61页;以及纳日碧力戈在《人类学关键词》一书中的专论,叶舒宪、彭兆荣、纳日碧力戈:《人类学关键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7-187页。
    112 Mary Gilmartin:“Ethnicity”, in Barney Walf, ed., Encyclopedia of Human Geography, Thousand Oaks,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 2006, p. 139.
    113格勒、海帆:《康巴——拉萨人眼中的荒凉边地》,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83-106页;石硕:《〈格萨尔〉与康巴文化精神》,《西藏研究》,2004年第4期,第61-64页。
    114黎宗华、李延恺:《安多藏族史略》,青海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第131-132页。
    115扎西东珠、王兴先:《〈格萨尔〉学史稿》,甘肃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116降边嘉措:《〈格萨尔〉与藏族文化》,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67页。
    117 [德]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册),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08页。
    118 [美]埃里克·沃尔夫:《欧洲与没有历史的人民》,赵丙祥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7-11页。
    119国际藏学界使用“Tibet”一词泛指中国藏族人口聚集的地区,即藏区,但该词一般被译为“西藏”,必须意识到,这里的“西藏”和作为我国行政区划的西藏自治区所包括的地域范围有广狭之分。
    120 [苏]罗列赫:《西藏的游牧部落》,李有义译,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历史研究室编译:《民族史译文集》(第1集),内部资料,1977年,第44页。
    121《格萨尔王传·天界篇》,刘立千译,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第73页。
    122前引书,第137页。
    123《诞生篇》。甘肃省《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西北民族学院《格萨尔》研究所编纂:《格萨尔文库》(第一卷第一册),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第72页。
    124这里的河曲指的是黄河在藏区的第一湾,即在今青海省境内的第一道弯,不同于今天地理学概念中位于内蒙、陕、晋几省区的黄河河曲。
    125《诞生篇》。甘肃省《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西北民族学院《格萨尔》研究所编纂:《格萨尔文库》(第一卷第一册),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第90页。
    126 [法]石泰安著:《西藏史诗和说唱艺人》,耿昇译,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7页。
    127“赞”是《格萨尔王传》中的一种特殊唱段,对其的进一步解释详见本论文第二章第一节。
    128 [奥]勒内·德·内贝斯基·沃杰科维茨著:《西藏的神灵和鬼怪》,谢继胜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4页。
    129《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王尧、陈践译注,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第174页。
    130索南坚赞:《西藏王统记》,刘立千译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4页。
    131廊诺·迅鲁伯著;《青史》,郭和卿译,西藏人民出版社2003版,第26页。
    132 [奥]勒内·德·内贝斯基·沃杰科维茨:《西藏的神灵和鬼怪》,谢继胜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41页。
    133《霍岭大战》(上册),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青海分会编,青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29-236页。
    134《格萨尔王传·卡切玉宗之部》,王沂暖、上官剑璧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92页。
    135《格萨尔王传·木古骡宗之部》,王沂暖、何天慧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29页。
    136 [法]大卫·尼尔:《岭超人格萨尔王传》,陈宗祥译,杨元芳校,西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内部资料,1984年,第37页。
    137任乃强:《藏三国》。任乃强:《藏三国》,四川省《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编印内部资料,1994年,第1页。
    138参见徐国琼:《〈格萨尔〉考察纪实》,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杨恩洪:《民间诗神——格萨尔艺人研究》,中国藏学出版社1995年版。
    139扎西东珠、王兴先:《〈格萨尔〉学史稿》,甘肃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541页。
    140《青海省民研会搜集、翻译、编印的〈格萨尔传奇〉汉文内部资料目录》。赵秉理编:《格萨尔学集成》(第一卷),甘肃民族出版社1990年版,第422-424页。
    141参见:徐国琼:《〈格萨尔〉考察纪实》,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角巴东主:《〈格萨尔〉风物遗迹传说》,青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42丹玛·江永慈诚:《从玉树烜纳寺的文物看格萨尔其人其事》,《西藏研究》,1990年第3期,第108页。
    143同前引。
    144谢启晃等主编:《藏族传统文化辞典》,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25页。
    145智观巴·贡却乎丹巴饶吉:《安多政教史》,吴均等译,甘肃民族出版社1989年版,第5页;阿旺贡噶索南:《萨迦世系史》,陈庆英等译注,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0页。
    146参见徐国琼:《〈格萨尔〉考察纪实》,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93页。
    147 [法]大卫·尼尔:《岭超人格萨尔王传》,陈宗祥译,杨元芳校,西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内部资料,第1页。
    148同前引。
    149 C. M. Bowra, Heroic Poetry, London: Macmillan &Co Ltd., 1952, p.508.
    150松巴·益喜幻觉尔:《松巴·益喜幻觉尔给班禅·白丹依喜的复信(节译)》,周季文译。赵秉理编:《格萨尔学集成》(第三卷),甘肃民族出版社1990年版,第1698页。
    151智观巴·贡却乎丹巴饶吉:《安多政教史》,吴均等译,甘肃民族出版社1989年版,第224页。
    152旦白尼玛:《格萨尔大王狮龙宫殿》,降边嘉措、陈连超译,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第4页。
    153《诞生篇》。甘肃省《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西北民族学院《格萨尔》研究所编纂:《格萨尔文库》(第一卷第一册),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第69页。
    154参见黄明信、陈久金:《藏历的原理与实践》,北京出版社1989年版,第275-276页
    155《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王尧、陈践译注,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第145-156页。
    156王尧编著:《吐蕃金石录》,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第43-44页。
    157 [意]吉奥乔·阿甘本:《时间与历史》,王立秋译,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1160938/。
    158 [法]雅克·勒高夫:《历史与记忆》,方仁杰、倪复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页。
    159根敦琼培:《白史》,法尊大师译,西北民族学院研究所内部资料,1981年,第23页。
    160大司徒·绛求坚赞:《朗氏家族史》,阿旺、佘万治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7页。
    161阿旺、佘万治:《〈朗氏家族史灵犀宝卷〉与〈格萨尔〉》,《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85年第3期,第80页。
    162大司徒·绛求坚赞:《朗氏家族史》,阿旺、佘万治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1-32页。
    163大司徒·绛求坚赞:前引书,第32页。
    164大司徒·绛求坚赞:《朗氏家族史》,阿旺、佘万治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2页。
    165大司徒·绛求坚赞:前引书,第34页。
    166大司徒·绛求坚赞:前引书,第39页。
    167阿旺、佘万治:《〈朗氏家族史灵犀宝卷〉与〈格萨尔〉》,《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85年第3期,第79页。
    168王璞认为,现今流传的《朗氏灵犀宝卷》的作者至少为绛求浙桂、拉思砣巴以及洛确多吉三人。参见王璞:《藏族史学思想论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6-108页。
    169大司徒·绛求坚赞:《朗氏家族史》,阿旺、佘万治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页。
    170大司徒·绛求坚赞:前引书,第49页。
    171大司徒·绛求坚赞:《朗氏家族史》,阿旺、佘万治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2-26页。
    172松巴·益喜幻觉尔:《松巴·益喜幻觉尔给班禅·白丹依喜的复信(节译)》,周季文译。赵秉理编:《格萨尔学集成》(第三卷),甘肃民族出版社1990年版,第1698页。
    173松巴·益喜幻觉尔:前引书,第1700页。
    174 [古希腊]希罗多德:《历史》(下册),王以铸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525页。
    175松巴·益喜幻觉尔:前引书,第1700页。
    176 [古希腊]希罗多德:《历史》(上册),王以铸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页。
    177松巴·益喜幻觉尔:《松巴·益喜幻觉尔给班禅·白丹依喜的复信(节译)》,周季文译。赵秉理编:《格萨尔学集成》(第三卷),甘肃民族出版社1990年版,第1698页。
    178同前引。
    179松巴·益喜幻觉尔:《松巴·益喜幻觉尔给班禅·白丹依喜的复信(节译)》,周季文译。赵秉理编:《格萨尔学集成》(第三卷),甘肃民族出版社1990年版,第1699页。
    180同前引。
    181同前引。
    182松巴·益喜幻觉尔:前引书,第1700页。
    183智观巴·贡却乎丹巴饶吉:《安多政教史》,吴均等译,甘肃民族出版社1989年版,第224-225页。
    184智观巴·贡却乎丹巴饶吉:《安多政教史》,第34页。
    186根敦琼培:《白史》,法尊大师译,西北民族学院研究所内部资料,1981年,第5页。
    187根敦琼培:前引书,第6页。
    188关于史诗中的口头文化与书面文化问题,参见第三章第二节中的详细讨论。
    189参见第三章第二节中的介绍。
    191《格萨尔王传·赛马称王之部》(资料之一——四川德格印本),青海省文联搜集整理翻译,内部资料,1959年,第3页。
    192参见《天界篇》。甘肃省《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西北民族学院《格萨尔》研究所编纂:《格萨尔文库》(第一卷第一册),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第15页、第28页。
    193 [唐]令狐德棻等撰:《周书》卷五十,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908页。
    194《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王尧、陈践译注,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第173-174页。
    195参见廊诺·迅鲁伯:《青史》,郭和卿译,西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2页。另如《西藏的观世音》、《雅隆尊者教法史》等早期教法史均将聂墀赞普的身世描述为印度王子,此说在后世藏文史书中一直被因袭。
    196《赛马篇》。甘肃省《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西北民族学院《格萨尔》研究所编纂:《格萨尔文库》(第一卷第一册),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第235页。
    197见黄文焕:《〈格萨尔〉历史内涵再探》,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主编:《格萨尔研究集刊》第一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94页。
    198 [法]石泰安:《西藏史诗和说唱艺人》,耿昇译,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10页。
    199《公祭篇》。甘肃省《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西北民族学院《格萨尔》研究所编纂:《格萨尔文库》(第一卷第一册),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第362-363页。
    200达仓扎巴·班觉桑布:《汉藏史集》,陈庆英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0页。
    201达仓扎巴·班觉桑布:《汉藏史集》,陈庆英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1页。
    202达仓扎巴·班觉桑布:前引书,第10页。
    203《赛马篇》。甘肃省《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西北民族学院《格萨尔》研究所编纂:《格萨尔文库》(第一卷第一册),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第176页。
    205《格萨尔王传·姜岭大战》(下),徐国琼、王晓松翻译整理,中国藏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899页。
    206《格萨尔王传·分大食牛·安定三界》,王沂暖、何天慧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7-93页。
    207《格萨尔王传·姜岭大战》(下),徐国琼、王晓松翻译整理,中国藏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604-608页。
    208《格萨尔王传·姜岭大战》(下),徐国琼、王晓松翻译整理,中国藏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680-686页。
    209前引书,第787-788页。
    210《岭·格萨尔王·霍岭战争》(上),王歌行、左可国、刘宏亮整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94-99页。
    211前引书,第128页。
    212《降霍篇》。甘肃省《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西北民族学院《格萨尔》研究所编纂:《格萨尔文库》(第一卷第二册),甘肃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第153页。
    213前引书,第157页。
    214《岭·格萨尔王·霍岭战争》(中),王歌行、左可国、刘宏亮整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337-357页。
    215《格萨尔王传·贵德分章本》,王沂暖、华甲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94页。
    216《降霍篇》。甘肃省《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西北民族学院《格萨尔》研究所编纂:《格萨尔文库》(第一卷第二册),甘肃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第378页。
    217张世文:《亲近雪和阳光——青藏游牧部落》,西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7页。
    218根据调查和计算,由马代步使牧人的劳动能力实际上扩大了四倍以上。见张世文:前引书,第28页。
    219青海省人口普查办公室编:《青海藏族人口》,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年版,第10页。
    220张世文:《亲近雪和阳光——青藏游牧部落》,西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7页。
    221 [西德]瓦尔特·海西希:《关于蒙古史诗中母题结构类型的一些看法》,赵丽娟译,《民族文学译丛》(第一集),第357-370页。
    222参见张彦平:《骏马·史诗·柯尔克孜——试论英雄史诗〈玛纳斯〉关于战马的描写》,见仁钦道尔吉、郎樱编:《阿尔泰语系民族叙事文学与萨满文化》,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05-212页;乌日古木勒:《蒙古突厥史诗人生仪礼原型》,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第100-114页。
    223叶舒宪:《英雄与太阳——中国上古史诗的原型重构》,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0-32页。
    224张世文:《青藏高原游牧文化——青藏游牧部落》,西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3页。
    225《公祭篇》。甘肃省《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西北民族学院《格萨尔》研究所编纂:《格萨尔文库》(第一卷第一册),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第345页。
    226《格萨尔王传·北地降魔之部》,青海省文联搜集整理翻译,内部资料,1960年,第100-103页。
    227 [英]F. W.托玛斯:《东北藏古代民间文学》,李有义、王青山译,四川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第22-32页。
    228 [英]F. W.托玛斯:前引书,第6页。
    229 [英]F. W.托玛斯:《东北藏古代民间文学》,李有义、王青山译,四川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第30页。
    230张亚莎:《西藏的岩画》,青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8页。
    231如游牧哈萨克等族有食用马肉的习俗,蒙古、柯尔克孜等族有直接饮用马奶或用马奶酿酒的习俗。
    232瑞典旅行家斯文·赫定在其行纪《穿越亚洲》中对比了只被用来骑乘的唐古特人(蒙古语中对青海地区藏族的称呼)的马和亦被当作驮畜的蒙古人的马的不同品质,见Sven Hedin, Through Asia, vol. 2, London: Methuen&CO., 1898, p. 1159.
    233南文渊:《高原藏族生态文化》,甘肃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123页。
    234《降霍篇》。甘肃省《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西北民族学院《格萨尔》研究所编纂:《格萨尔文库》(第一卷第二册),甘肃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第346页。
    235青海省人口普查办公室编:《青海藏族人口》,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年版,第11页。
    236《格萨尔王传·地域救妻之部》,青海省文联民间文学研究组搜集翻译编印,内部资料,1960年,第24页。
    237《格萨尔·加岭传奇》,阿图、徐国琼、解世毅翻译整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49页。
    238《诞生篇》。甘肃省《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西北民族学院《格萨尔》研究所编纂:《格萨尔文库》(第一卷第一册),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第96页。
    239《格萨尔王传·分大食牛·安定三界之部》,王沂暖、何天慧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3-24页。
    240丹珠昂奔;《西藏神灵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6-42页。
    241索南坚赞:《西藏王统记》,刘立千译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2页。
    242巴卧·祖拉陈哇:《〈贤者喜宴〉摘译》,黄颢译,《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0年第4期,第34页。
    243巴卧·祖拉陈哇:前引书,第35页。
    244巴卧·祖拉陈哇:前引书,第38页。
    245《赛马篇》。甘肃省《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西北民族学院《格萨尔》研究所编纂:《格萨尔文库》(第一卷第一册),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第197页。
    246《赛马篇》。甘肃省《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西北民族学院《格萨尔》研究所编纂:《格萨尔文库》(第一卷第一册),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第190页。
    248央甲、王明星主编:《宝藏:中国西藏历史文物》(第一册),朝华出版社2000年版,第30页。
    249央甲、王明星主编:前引书,第59页。
    250 [法]J·巴科:《吐蕃王朝政治史》,耿升译,《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第二辑),第28页。
    251《格萨尔王传·察瓦箭宗》,李朝群、顿珠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60页注3。
    252雀丹:《嘉绒藏族史志》,民族出版社1995年版,第41页。
    253《格萨尔王传·察瓦箭宗》,李朝群、顿珠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6页。
    254《格萨尔王传·分大食牛·安定三界》,王沂暖、何天慧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页。
    255《格萨尔·加岭传奇》,阿图、徐国琼、解世毅翻译整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140页。
    256目前所见的“加岭传奇”分部本是根据从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与西藏昌都地区流传的基本相同的手抄本整理翻译的。
    257指箭末扣弦处。
    258《格萨尔王传·门岭之战》,嘉措顿珠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83页。
    259前引书,第251页。
    260前引书,第326页。
    261格卓厉神的形象即是身着黄金铠甲的武士,这在“花岭诞生”分部本中有所描述。见《诞生篇》,甘肃省《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西北民族学院《格萨尔》研究所编纂:《格萨尔文库》(第一卷第一册),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第69页。
    262 Mircea Eliade, The Sacred and the Profane, translated by Willard R. Trask,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1959, p.11.
    263《霍岭大战》(上册),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青海分会编,青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15页。
    264《霍岭大战》(上册),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青海分会编,青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94页。
    265《霍岭大战》(上册),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青海分会编,青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95页。
    266前引书,第219-224页。
    267《霍岭大战》(下册),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青海分会编,青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页。
    268《格萨尔·加岭传奇》,阿图、徐国琼、解世毅翻译整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115页、第132-143页。
    269《藏族英雄诗史格萨尔·阿岭大战之部》,徐国琼、和建华搜集整理,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第65-76页。
    270《霍岭大战》(上册),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青海分会编,青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15页。
    271《霍岭大战》(下册),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青海分会编,青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5页。
    272《霍岭大战》(上册),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青海分会编,青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56-459页。
    273《格萨尔王传·降服妖魔之部》,王沂暖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80页。
    274《丹玛篇》。甘肃省《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西北民族学院《格萨尔》研究所编纂:《格萨尔文库》(第一卷第一册),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第133页。
    277 [奥]勒内·德·内贝斯基·沃杰科维茨:《西藏的神灵和鬼怪》,谢继胜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03页。
    278《赛马篇》。甘肃省《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西北民族学院《格萨尔》研究所编纂:《格萨尔文库》(第一卷第一册),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第245页。
    279《藏族英雄诗史格萨尔·阿岭大战之部》,徐国琼、和建华搜集整理,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第102-103页。
    280《取宝篇》。甘肃省《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西北民族学院《格萨尔》研究所编纂:《格萨尔文库》(第一卷第一册),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第264-265页。
    281《格萨尔王传·卡切玉宗之部》,王沂暖、上官剑璧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55页。
    282 [奥]勒内·德·内贝斯基·沃杰科维茨:《西藏的神灵和鬼怪》,谢继胜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38-440页。
    283《诞生篇》。甘肃省《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西北民族学院《格萨尔》研究所编纂:《格萨尔文库》(第一卷第一册),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第102页。
    284前引书,第59页。
    285《霍岭大战》(上册),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青海分会编,青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6页。
    286周锡银、望潮:《藏族原始宗教》,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34页。
    287《霍岭大战》(上册),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青海分会编,青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68页。
    288 [英]桑木旦·G·噶尔梅:“概述苯教的历史及教义”。[意]图齐等:《喜马拉雅的人与神》,向红笳译,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7页。
    289 [英]孔贝:“藏人论藏(摘译)”,李安宅译,收入李安宅:《李安宅藏学文论选》,中国藏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91页。事实上,《藏人论藏》一书中包括本段在内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孔贝记录的谢国安(智慧保罗,Paul Sherap)所口述内容。
    290丹珠昂奔:《藏族神灵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72页。
    291在佛教前弘时期,莲花生大师、无垢友、赤松德赞王、益西措杰等人将当时严禁传播的密乘经典法门藏于山岩、土石、湖海之中,到了后弘时期,逐渐有人将这些经典发掘出来并弘传于世,这种经典传承方式被称为“伏藏法”。在苯教被禁传的时期,苯教徒也采取了伏藏的方式保存经典。伏藏分为实物伏藏与心间伏藏两种基本形式,而实物伏藏包括经典文本、法器、珍宝等物品。
    292《取宝篇》。甘肃省《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西北民族学院《格萨尔》研究所编纂:《格萨尔文库》(第一卷第一册),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第286页。
    293前引书,第308-311页。
    294周锡银、望潮:《藏族原始宗教》,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71页。
    295 [英]桑木旦·G·噶尔梅:《概述苯教的历史及教义》。[意]图齐等:《喜马拉雅的人与神》,向红笳译,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年,第156页。
    296同前引。
    297谢继胜:《战神与威尔玛考》。谢继胜:《风马考》,台北唐山出版社1996年版,第24-25页。
    298《取宝篇》。甘肃省《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西北民族学院《格萨尔》研究所编纂:《格萨尔文库》(第一卷第一册),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第258页。
    299《取宝篇》。甘肃省《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西北民族学院《格萨尔》研究所编纂:《格萨尔文库》(第一卷第一册),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第318页,
    300 [奥]勒内·德·内贝斯基·沃杰科维茨:《西藏的神灵和鬼怪》,谢继胜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1页。
    301 [奥]勒内·德·内贝斯基·沃杰科维茨:前引书,第399-402页。
    302任乃强:《西康图经·民俗篇》,新亚细亚学会1934年版,第107页。
    303俄合保:《果洛若干史实的片段回忆》,吴均译。转引自邢海宁:《果洛藏族社会》,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06页。
    304这里指记录于《清实录》中的地方官员上报朝廷的事件。参见邢海宁:《果洛藏族社会》,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08-109页。
    305《元史》卷二百二,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4520页。
    306即蒙古语中的“敖包”或“鄂博”。
    307丹珠昂奔:《藏族神灵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76页。
    309王映川:《〈格萨尔〉史诗的神话传统与宗教关系》,《西藏研究》,1982年第2期。
    310参见吴均:《〈岭格萨尔〉史诗研究中一些提法的商榷》,《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3期;吴均:《〈格萨尔〉“抑佛扬苯”论者之根据分析》,《中国藏学》,1990年第4期。
    311李朝群:《〈格萨尔王传〉是佛本斗争的产物》,《格萨尔研究集刊》第3集,第208-209页。
    312索代:《试论〈格萨尔〉的社会内容》,《格萨尔研究集刊》第1集,第134-147页。
    313谢真元:《〈格萨尔王传〉与萨满教—本教文化——兼论〈格萨尔王传〉的始创年代》,《格萨尔研究集刊》第3集,第181-198页。
    314黄文焕:《〈格萨尔〉历史内涵再探》,《格萨尔研究集刊》第1集,第99-100页。
    315参见丹珠昂奔:《部落战争与〈格萨尔王传〉》,《格萨尔研究集刊》第1集;潜明兹:《〈格萨尔王传〉的宗教幻想与艺术真实》,《文学遗产》,1986年第3期;徐国琼:《论藏族史诗〈格萨尔〉中的巫文化因素》,《中国民间文化》1992年第2期;张晓明:《〈格萨尔〉的宗教渗透和其形象思想上的深刻矛盾》,《西藏研究》,1989年第3期。
    316降边嘉措:《〈格萨尔〉与藏族文化》,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44-245页。
    319 [意]图齐:《西藏宗教之旅》,耿昇译,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6页。
    320此“父亲”的概念又不同于生身之父,格萨尔的生身之父是岭部落小支的僧伦。根据“花岭诞生”分部本的描述,龙女果姆与丈夫森伦同房,当夜在梦中与身穿黄金铠甲的格卓念神交合,受孕而生格萨尔。
    321关于玛沁邦拉念神之于岭国的重要性,参见本文第一章第二节的论述。
    322 [奥]勒内·德·内贝斯基·沃杰科维茨:《西藏的神灵和鬼怪》,谢继胜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5页。
    323“世间护法神”指仍然和众生有情一起居住在今世间的神灵;而“出世间护法神”则指的是出离与六道轮回之上的具有超强神力的高级神灵。参见[奥]勒内·德·内贝斯基·沃杰科维茨:《西藏的神灵和鬼怪》,第3页。
    324 [英]桑木旦·G·噶尔梅:《概述苯教的历史及教义》,向红笳译,《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第十一辑),西藏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91页。
    325《格萨尔王传·姜岭大战》(上),徐国琼、王晓松翻译整理,中国藏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85页。
    326《诞生篇》。甘肃省《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西北民族学院《格萨尔》研究所编纂:《格萨尔文库》(第一卷第一册),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第81页。
    327《格萨尔王传·门岭之战》,嘉措顿珠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91页。
    328《赛马篇》。甘肃省《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西北民族学院《格萨尔》研究所编纂:《格萨尔文库》(第一卷第一册),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第171页。
    329《取宝篇》。前引书,第312页。
    330《格萨尔王传·降服妖魔之部》,王沂暖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63页,第171页。
    331《取宝篇》。甘肃省《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西北民族学院《格萨尔》研究所编纂:《格萨尔文库》(第一卷第一册),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第294页。
    332前引书,第301页。
    333《霍岭大战》(上册),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青海分会编,青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6页。
    334《降霍篇》。甘肃省《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西北民族学院《格萨尔》研究所编纂:《格萨尔文库》(第一卷第二册),甘肃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第416页。
    335《姜岭大战》(下),徐国琼、王晓松翻译整理,中国藏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620-625页。
    336土观·罗桑却季尼玛:《土观宗派源流》,刘立千译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94页。
    337《霍岭大战》(上册),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青海分会编,青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34页。
    338也成“食子”,即用糌粑捏成某种形状,作为祭神的贡品,也常常被巫师用作驱魔或制敌的武器,后一种用途在《格萨尔王传》当中多有表现,详见后文。
    339李安宅:《藏族宗教史之实地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8页。
    340《岭·格萨尔王·霍岭战争》(中),王歌行、左可国、刘宏亮整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4-6页。
    341 [意]图齐著:《西藏宗教之旅》,耿昇译,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3页。
    342《格萨尔王传·门岭之战》,嘉措顿珠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90-91页。
    343《格萨尔王传·取雪山水晶国》,意西泽珠、许珍妮译,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第326页。
    344《格萨尔王传·姜岭大战》(下),徐国琼、王晓松翻译整理,中国藏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675-678页。
    345《藏族英雄诗史格萨尔·阿岭大战之部》,徐国琼、和建华搜集整理,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第223页。
    346《格萨尔王传·木古骡宗之部》,王沂暖、何天慧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56-357页。
    347《格萨尔王传·门岭之战》,嘉措顿珠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88-289页。
    348《格萨尔王传·卡切玉宗之部》,王沂暖、上官剑璧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39-140页。
    349《格萨尔王传·姜岭大战》(下),徐国琼、王晓松翻译整理,中国藏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792-803页。
    350《格萨尔王传·向岭之战》,宋晓稽、萧蒂岩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7页。
    351前引书,第102页。
    352《格萨尔王传·门岭之战》,嘉措顿珠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04-307页。
    353前引书,第289页。
    354《格萨尔王传·卡切玉宗之部》,王沂暖、上官剑璧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33页。
    355刑海宁:《果洛藏族社会》,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54页。
    356康定民族师专编写组编纂:《甘孜藏族自治州民族志》,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年版,第93页。
    357东主才让:《宁玛派“密咒师”》,《中国藏学》,2005年第2期,第75页。
    358浦文成:《宁玛派的民间信仰》,《中国藏学》,2001年第3期,第90页。
    359格勒:《藏族早期历史与文化》,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450-451页。
    362 [美]沃尔特·翁著:《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页。
    363“口语文化”(orality)指的是“在大多数成员都不熟悉书面文化(literacy)的技术(特别是书写与印刷术)的社会中的思想和口头表达”,这一术语比主要用在文学研究中的“口头传统”(oral tradition)一词所涵盖的领域更为广泛,触及到口语文化社会中经济、政治、制度和人类发展的方方面面。参见“维基百科”中对“orality”的解释,http://en.wikipedia.org/wiki/Orality。
    364《赛马篇》。甘肃省《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西北民族学院《格萨尔》研究所编纂:《格萨尔文库》(第一卷第一册),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第171页。
    365《格萨尔王传·天界篇》,刘立千译,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第34页。
    366同前引。
    367前引书,第35页。
    368参见《岭·格萨尔王(霍岭战争)》(上),王歌行等整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180页。
    369《格萨尔王传·卡切玉宗之部》,王沂暖、上官剑璧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75页。
    370《岭·格萨尔王(霍岭战争)》(下),王歌行等整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6-7页;第123-130页。
    371《格萨尔王传·姜岭大战》(上),徐国琼、王晓松翻译整理,中国藏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66-371页。
    372《格萨尔王传·姜岭大战》(下),徐国琼、王晓松翻译整理,中国藏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612-614页。
    373参见张世文:《亲近雪和阳光——青藏游牧部落》,西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34页。
    374《格萨尔王传·降服妖魔之部》,王沂暖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58-173页。
    375《格萨尔王传·世界公桑之部》,王沂暖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8-52页。
    376《格萨尔·加岭传奇》,阿图、徐国琼、解世毅翻译整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212-260页。
    377 [美]沃尔特·翁:《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3页。
    378 [美]沃尔特·翁:前引书,第34页。
    379见《格萨尔王传·姜岭大战》(上),徐国琼、王晓松翻译整理,中国藏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15-336页;《辛巴与典玛》,志玛拉西译,成都四川省格萨尔工作办公室,2002年。
    380《格萨尔王传·姜岭大战》(上),徐国琼、王晓松翻译整理,中国藏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16页。
    381《取宝篇》。甘肃省《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西北民族学院《格萨尔》研究所编纂:《格萨尔文库》(第一卷第一册),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第323页。
    382某种生物身体的不同部位散落各地,被各个族群获得,从而形成其某种民族特征,这是藏族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特有的叙事模式,如一则苯教神话中记载:在吐蕃、霍尔和汉地共同的父亲死后,吐蕃得到了尸体的头部;霍尔得到尸体中部及拇指,霍尔人因而精于射术;汉地获得尸体的下部及心脏,这使得汉人贪婪而且人口增长迅速,而三兄弟对尸体残肢不同的处理方式也造成了其各自丧葬仪轨的区别。参见[英]桑木丹·噶尔美:《“黑头矮人”出世》,耿升译,《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第五辑),第259-260页。
    383《格萨尔·加岭传奇》,阿图、徐国琼、解世毅翻译整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248-249页。
    384任乃强:《西康图经·民俗篇》,新亚细亚学会1934年版,第201页。
    385同前引。
    386参见杨恩洪:《民间诗神——格萨尔艺人研究》,中国藏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65页。
    387杨恩洪:《史诗〈格萨尔王传〉抄本、刻本溯源》,《民间文学论坛》,1987年第6期。
    388参见李朝群:《西藏自治区〈格萨尔〉工作概况》。《格萨尔学集成》(第一卷),赵秉理编,甘肃民族出版社1990年版,第290页。
    389参见王沂暖:《关于藏族〈格王传〉的部数与诗行——第三次不完全统计》,《格萨尔学集成》(第二卷),秉理编,甘肃民族出版社1990年版,第1282页。
    390参见杨恩洪:《民间诗神——格萨尔艺人研究》,中国藏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0页。
    391参见杨恩洪:前引书,第202-209页。
    392参见苑坚:《格萨尔说唱艺人》,《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07月23日第二版。
    393例如,同为“天界篇”,四川德格木刻本的《天界遣使》和扎巴老人说唱本的《天界占卜九藏》就存在诸多差异。参见降边嘉措:《扎巴老人说唱本与木刻本〈天界篇〉之比较研究》,《民族文学研究》,1997年第4期。
    394达真:《康巴》,浙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49页。
    395索南坚赞:《西藏王统记》,刘立千译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2页。
    396参见巴卧·祖拉陈哇:“《贤者喜宴》摘译(二)”,黄颢注译,《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1年第1期,第3页;达仓宗巴·班觉桑布:《汉藏史集》,陈庆英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8页。
    397“《贤者喜宴》摘译(二)”,黄颢注译,《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1年第1期,第3页。
    398第五世达赖喇嘛:《西藏王臣记》,郭和卿译,民族出版社1983年版,第22页。
    399第五世达赖喇嘛:前引书,第21页。
    400第五世达赖喇嘛:前引书,第44页。
    401参见《西藏王统记》,刘立千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6页。
    402 Fredrik Barth,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Culture Difference, Oslo: Johansan & Nielsen Boktrykkerl, 1969, p.10.
    403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404《西藏的观世音》,[印度]阿底峡尊者发掘,卢亚军译注,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95页。
    405达仓宗巴·班觉桑布引觉丹热智在《律仪之饰》中所言,见达仓宗巴·班觉桑布:《汉藏史集》,陈庆英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1页。
    406达仓宗巴·班觉桑布:前引书,第12页。
    407索南坚赞:《西藏王统记》,刘立千译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页。
    408索南坚赞:前引书,第47页。
    409索南坚赞:前引书,第62-66页。
    410巴卧·祖拉陈哇:《〈贤者喜宴〉摘译》,黄颢译,《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0年第四期,第31页。
    411巴卧·祖拉陈哇:《〈贤者喜宴〉摘译(三)》,黄颢译,《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0年第四期,第17页。
    412 1980年第一期,第10页。
    413巴卧·祖拉陈哇:《〈贤者喜宴〉摘译(十二)》,黄颢译,《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3年第四期,第39-40页。
    414《西藏的观世音》,第195页。
    415见本文第二章第二节注。
    416伯希和考辨“四天子说”源流的“四天子说”一文发表于1923年《通报》,第97-125页,译文载《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三编》,冯承军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84-103页。
    417麦克唐纳夫人主要分析了吐蕃流传的“四天子说”与佛教相关的起源,见[法]麦克唐纳夫人:“‘四天子理论’在吐蕃的传播”,罗汝译,载《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第二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88-108页;石泰安根据来自吐蕃、中亚和南亚的五十余种资料编制了迄今为止最详细的“四天子说”一览表,以说明《格萨尔王传》中的“四天子说”与佛教以及中亚、西亚地区的联系,见[法]石泰安:《西藏史诗和说唱艺人》,耿昇译,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6-285页。
    418《大黑天神经·成就法华仪轨·十二游经·分陀利经》,古刻本山门无量院藏本,第二0页。
    419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辨机编次,芮传明译注,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4页。
    420 [唐]道宣:《释迦方志》,范祥雍点校,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1-12页。
    421达仓宗巴·班觉桑布:《汉藏史集》,陈庆英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2页。
    422根据现代地理学的划分,黄河从其发源地(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各恣各雅山下的卡日曲)到到内蒙古托克托县河口镇是上游,从河口镇到河南省孟津是中游,从孟津到入海口是下游。根据河道特性的不同,黄河上游又可分为河源段、峡谷段和冲积平原三部分,其中的河源段从卡日曲开始,经星宿海、扎陵湖、鄂陵湖到贵德龙羊峡,流经区域大部分为3000--4000米的高原。
    423《诞生篇》。甘肃省《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西北民族学院《格萨尔》研究所编纂:《格萨尔文库》(第一卷第一册),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第112页。
    424前引书,第89页。
    425《诞生篇》。甘肃省《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西北民族学院《格萨尔》研究所编纂:《格萨尔文库》(第一卷第一册),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第112页。
    426《格萨尔王传·世界公桑之部》,王沂暖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83页。
    427前引书,第92页。
    428《格萨尔王传·门岭之战》,嘉措顿珠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86页。
    429《公祭篇》。甘肃省《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西北民族学院《格萨尔》研究所编纂:《格萨尔文库》(第一卷第一册),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第370页。
    430前引书,第113-114页。
    431《格萨尔王传·卡切玉宗之部》,王沂暖、上官剑璧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6页。
    432《藏族英雄诗史格萨尔·阿岭大战之部》,徐国琼、和建华搜集整理,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第451-452页。
    433如“天界遣使”分部本中莲花生向神子脱巴嘎介绍藏土的基本情况、“花岭诞生”分部本中果姆生觉如时的唱词、“玛燮扎石窟”分部本中总管王在岭国集会上的唱词都重复了“上部阿里”、“中部卫藏”、“下部多康”的传统说法,见《天界篇》,甘肃省《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西北民族学院《格萨尔》研究所编纂:《格萨尔文库》(第一卷第一册),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第28-29页;《诞生篇》,前引书,第71-72页;《取宝篇》,前引书,第285页。
    434《土观宗派源流》中认为:“藏人则呼汉地为甲那,意为广黑,因为汉地的人衣重黑色,故立此名。”见土观·罗桑却季尼玛:《土观宗派源流》,刘立千译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00页。
    435《明史·志第五十六·食货四》记载:“番人嗜乳酪,不得茶,则困以病。故唐、宋以来,行以茶易马法,用制羌、戎,而明制尤密。有官茶,有商茶,皆贮边易马。”见[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卷八十,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947页。
    436《诞生篇》甘肃省《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西北民族学院《格萨尔》研究所编纂:《格萨尔文库》(第一卷第一册),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第104页。
    437《格萨尔·加岭传奇》,阿图、徐国琼、解世毅翻译整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177页。
    438《格萨尔·加岭传奇》,阿图、徐国琼、解世毅翻译整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265页。
    439《格萨尔·加岭传奇》,阿图、徐国琼、解世毅翻译整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173页。
    440清初疆域分为二十七区,其中山海关内明朝故土为“内地十八省”。
    441如黄牛身体分散各地与各族群特点形成的传说,参见本文第三章第二节。
    442佛家指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不邪见。
    443索南坚赞:《西藏王统记》,刘立千译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7页。
    444见蔡巴·贡噶多吉:《红史》,陈庆英、周润年译,西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9页;索南坚赞:《西藏王统记》,刘立千译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7页;达仓宗巴·班觉桑布:《汉藏史集》,陈庆英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7页。
    445达仓宗巴·班觉桑布:《汉藏史集》,陈庆英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99页。
    446土观·罗桑却季尼玛:《土观宗派源流》,刘立千译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03页。
    447土观·罗桑却季尼玛:《土观宗派源流》,刘立千译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04-205页。
    448达仓宗巴·班觉桑布:《汉藏史集》,陈庆英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0页。
    449《格萨尔·加岭传奇》,阿图、徐国琼、解世毅翻译整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261页。
    450《格萨尔王传·世界公桑之部》,王沂暖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19页。
    451《格萨尔王传·打开阿里金窟》,罗润苍译,四川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第161-162页。
    452《诞生篇》。甘肃省《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西北民族学院《格萨尔》研究所编纂:《格萨尔文库》(第一卷第一册),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第71页。
    453《公祭篇》。甘肃省《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西北民族学院《格萨尔》研究所编纂:《格萨尔文库》(第一卷第一册),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第362-363页。
    454见本文第二章第二节中的引文。
    455《诞生篇》。甘肃省《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西北民族学院《格萨尔》研究所编纂:《格萨尔文库》(第一卷第一册),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第72页。
    456《诞生篇》。甘肃省《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西北民族学院《格萨尔》研究所编纂:《格萨尔文库》(第一卷第一册),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第72页。
    457《霍岭大战》(下册),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青海分会编,青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73-274页。
    458《诞生篇》。甘肃省《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西北民族学院《格萨尔》研究所编纂:《格萨尔文库》(第一卷第一册),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第5页。
    459《格萨尔王传·世界公桑之部》,王沂暖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84-85页。
    460《格萨尔王传·降服妖魔之部》,王沂暖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04页、第114页。
    461《降门篇》甘肃省《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西北民族学院《格萨尔》研究所编纂:《格萨尔文库》(第一卷第二册),甘肃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第743页。
    462《格萨尔王传·分大食牛·安定三界之部》,王沂暖、何天慧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9-83页。
    463“安定三界”分部本中所提到的位列“四魔”之一的“甲那杨家王”当指十六世纪初被明朝皇帝赐予“杨”姓的洮州卓尼土司,因此,此处的“甲那”并非泛指汉地。
    464著名的格萨尔说唱艺人才让旺堆语,见杨恩洪:《民间诗神——格萨尔艺人研究》,中国藏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0页。
    465参见:黄文焕:《关于〈格萨尔〉历史内涵问题的若干探讨》,《西藏研究》,1981年第1期,第85-97页;黄文焕:《〈格萨尔〉历史内涵再探》,《格萨尔研究》(第一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90-102页;
    466详见本节第三部分。
    467索南坚赞:《西藏王统记》,刘立千译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7页。
    468索南坚赞:前引书,第60页。
    469土观·罗桑却季尼玛:《土观宗派源流》,刘立千译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26-232页。
    470 [苏]罗列赫:《西藏的游牧部落》,李有义译,《民族史译文集》(第一集),第40页
    471见任乃强:《羌族源流探索》,重庆出版社1984年版,第69页。
    472韩儒林:《穹庐集——元史及西北民族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92页。
    473见李文实:《西陲古地与羌藏文化》,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08页。
    474 [苏]罗列赫:《西藏的游牧部落》,李有义译,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历史研究室编译:《民族史译文集》(第1集),内部资料,1977年,第44页。
    475见[法]石泰安:《西藏的文明》,耿昇译,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17页。
    476 [英]F·W·托马斯编著:《敦煌西域古藏文社会历史文献》,刘忠译注,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267页。
    477 [意]依波利多·德西迪利:《德西迪利西藏纪行》,菲利普·费立比编,杨民译,西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26页。
    478《门域历史沿革及印度侵占经过》,新华通讯社《内部参考增刊》,1959年12月4日。
    479 [奥]勒内·德·内贝斯基·沃杰科维茨:《西藏的神灵和鬼怪》,谢继胜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9页。
    480同前引,第10页。
    481见《霍岭大战》(上),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青海分会编,青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02页。
    482见《霍岭大战》(上),第233-237页。
    483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西藏考古工作的回顾”,载《文物》,1985年第9期。
    484巴卧·祖拉陈哇:《〈贤者喜宴〉摘译》,黄颢译,《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0年第4期,第37页。
    485《格萨尔王传·姜岭大战》(下),徐国琼、王晓松翻译整理,中国藏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724页。
    486《格萨尔王传·姜岭大战》(上),徐国琼、王晓松翻译整理,中国藏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459页。
    487《格萨尔王传·姜岭大战》(下),徐国琼、王晓松翻译整理,中国藏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788页。
    488前引书,第980页。
    489前引书,第989页。
    490根据对云南瘴气进行过深入研究的学者周琼的定义,“瘴气是个区域性、历史性名词,也是一种对南部、西南部、西部边疆民族瘴区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产生深远影响的历史生态现象。以地理环境原始封闭、生物物种丰富、繁殖增长迅速的自然生态环境为存在基础,以对人、畜的生理健康机能及生命构成极大危害乃至丧失生命为认识特征,以疟疾为主,包括多种病毒性、传染性疾病群为病理表现形式。”周琼:《清代云南瘴气环境初论》,《西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3卷第3期,第44页。
    491关于云南瘴气的成因,参见周琼:《清代云南瘴气与生态变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492《格萨尔王传·门岭之战》,嘉措顿珠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14页。
    493阿扎是对门国将领、勇士的称呼,类似于霍尔之“辛巴”、卡切之“达惹”。
    494《格萨尔王传·门岭之战》,嘉措顿珠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16页。
    495《门巴族简史》编写组:《门巴族简史》,西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67页。
    496同前引。
    497冀文正口述,牟志昊整理:《我与门巴族、珞巴族同吃同住16年》,《中国国家地理》,2010年第8期,第51页。
    498《格萨尔王传·门岭之战》,嘉措顿珠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79页。
    499前引书,第90-96页。
    500《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增订本)》,王尧、陈践译注,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第163页。
    501大司徒·绛求坚赞:《朗氏家族史》,赞拉·阿旺、佘万治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4页。
    502参见:尕藏才旦:《时代的画轴,历史的写照——史诗〈格萨尔王传〉内涵之历史真实性及其他》,《格萨尔研究》(第二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177-178页;李沅:《从〈格萨尔〉的原始内核看藏族与白族关系》,《格萨尔研究》(第三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327-338页;赵心愚:《唐代磨些部落与〈格萨尔王传·保卫盐海〉中的“姜国”》,《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赵心愚:《〈格萨尔王传·保卫盐海〉中的“姜国萨丹王”与丽江木氏土司》,《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503参见:徐国琼:《论〈姜岭大战之部〉及其产生的历史背景》,《边疆文化论丛》(1),云南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第154-162页;王晓松:《论〈姜岭大战〉成书背景——兼述书中反映的藏纳西关系》,《格萨尔研究集刊》(第六辑),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47-54页;徐丽华:《〈格萨尔·姜岭大战〉成书年代考述》,《格萨尔研究集刊》(第六辑),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144-149页;杨福泉:《〈格萨尔〉所反映的纳藏关系考略》,《西藏研究》,2009年第6期。
    504 [唐]樊绰:《云南志校释》,赵吕甫校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62-263页。
    505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二上,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6269页。。
    506 [东晋]常璩:《华阳国志》,齐鲁书社2000年版,第42页。
    507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第一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75年版,第629页。
    508张彭焘:《沉默的宝座:盐湖资源》,暨南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页。
    509张彭焘:前引书,第11页。
    510张彭焘:前引书,第15页。
    511藏北的牧民中流传一句谚语:“北方的盐湖是座钻石宝库,谁的手长谁就能得到宝石。”见[美]梅尔文·C·戈尔斯坦、辛西娅·M·比尔:《今日西藏牧民——美国人眼中的西藏》,肃文译,上海翻译出版社1991年版,第74页。
    512 [唐]李延寿等撰:《北史》卷九十七,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235页。
    513 [唐]魏徵等撰:《隋书》卷八十三,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851页。
    514 [美]梅尔文·C·戈尔斯坦、辛西娅·M·比尔:《今日西藏牧民——美国人眼中的西藏》,肃文译,上海翻译出版社1991年版,第75页。
    515加央西热的报告文学作品《西藏最后的驮队》(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详细记载了作者亲身参与的藏北牧民驮队历经数月找盐、采盐、运盐以及进行盐粮交换的过程,是记录藏北牧民盐湖文化的最重要民族志材料。
    516达仓宗巴·班觉桑布:《汉藏史集》,陈庆英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7页。
    517吴鸣:《芒康的盐井》,《市场报》,2004年12月10日第二十三版。
    518从吐蕃视角记录的吐蕃与南诏关系的历史可参见《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增订本)》,王尧、陈践译注,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第166-167页。
    519《姜岭大战》(下),徐国琼、王晓松翻译整理,中国藏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893页。
    520如“天界遣使”分部本中对熬茶的描写,见《天界篇》。甘肃省《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西北民族学院《格萨尔》研究所编纂:《格萨尔文库》(第一卷第一册),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第14页。
    521见角巴东主:《〈格萨尔〉风物遗迹传说》,青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86页。
    522《格萨尔王传·门岭之战》,嘉措顿珠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98-199页。
    523见《香格里拉县历史沿革》,http://www.xzqh.org/html/show.php?contentid=19044。
    524《霍岭大战》(上册),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青海分会编,青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51-452页。
    525《霍岭大战》(下册),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青海分会编,青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57页。
    526《霍岭大战》(下册),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青海分会编,青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90页。
    527 [奥]勒内·德·内贝斯基·沃杰科维茨:《西藏的神灵和鬼怪》,谢继胜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7页。
    528 [苏]P·加尔达诺娃:《布里亚特蒙古萨满教中的铁匠崇拜》,宋长宏译,《世界民族》1993年第3期,第35页。
    529 [苏]P·加尔达诺娃:前引书,第59页。
    530 [唐]令狐德棻等撰:《周书》卷五十,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907页。
    531 [唐]令狐德棻等撰:前引书,第908页。
    532 [波斯]拉施特主编:《史集》(第一卷第一分册),余大钧、周建奇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251-252页。
    533 [波斯]拉施特主编:前引书,第252页。
    534 [波斯]拉施特主编:前引书,第253页。
    535曼秀·仁青道吉:《关于传统〈格萨尔〉的早期版本》,《西藏研究》,2009年第5期,第76-77页。
    536杨恩洪:《民间诗神——格萨尔艺人研究》,中国藏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6页;不同艺人关于“十八大宗”的不同说法见《民间诗神》第42-45页所列表格。
    537《格萨尔王传·分大食牛·安定三界之部》,王沂暖、何天慧译,甘肃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页。
    538《格萨尔王传·向岭之战》,宋晓嵇、萧帝岩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3页。
    539参见本文第二章第三节注释。
    540索南坚赞:《西藏王统记》,刘立千译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62页。
    541达仓扎巴·班觉桑布:《汉藏史集》,陈庆英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0页。
    542《大黑天神经·成就法华仪轨·十二游经·分陀利经》,古刻本山门无量院藏本,第二0页。
    543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辨机编次,芮传明译注,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4页。
    544 [唐]道宣:《释迦方志》,范祥雍点校,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2页。
    545 [美]劳费尔:《中国伊朗编》,林筠因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332-357页。
    546 [美]谢弗:《唐代的外来文明》,吴玉贵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88页。
    547“大食”是唐、宋时期中国人对阿拉伯帝国(632--1258)和阿拉伯人的称呼,阿拉伯帝国极盛的阿拔斯王朝时期于八世纪后期灭波斯萨珊帝国,此后“大食”也成为汉语中对中亚地区的泛称;藏语中的“大食”(Stag gzig)亦为泛称,兼指波斯和阿拉伯帝国,或波斯人和阿拉伯人。
    548有关“麝香之路”的形成和具体路线,参见常霞青:《麝香之路上的西藏宗教文化》,淑馨出版社1991年版,第182-193页;杨铭:《唐代吐蕃与西域诸族关系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02-207页;关于不同历史时期吐蕃与西域、中亚的交通路径的考证,参见王小甫:《唐、吐蕃、大食政治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0-26页、第119-131页、第165-170页;张云:《上古西藏与波斯文明》,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3-278页。
    549达仓扎巴·班觉桑布:《汉藏史集》,陈庆英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2页。
    550格勒:《藏族早期历史与文化》,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360页。
    551《格萨尔王传·卡切玉宗之部》,王沂暖、上官剑璧译,甘肃省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27页。
    552汉文古代典籍中将今克什米尔所在地称为“箇失密”、“罽宾”或“迦湿弥罗”。
    553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一下,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6256页。
    554 Berthold Laufer , Notes on Turquois in the East, Chicago: Field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1913, pp.16-20.
    555 Berthold Laufer ,ibid, p.16.
    556张云:《上古西藏与波斯文明》,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83页。
    557常霞青:《麝香之路上的西藏宗教文化》,淑馨出版社1991年版,第185-196页。
    558由于卡切等名称既指代邦国又指代族群,此建构行为所产生的既是一种“异邦形象”又是一种“异族形象”。
    559《格萨尔王传·分大食牛·安定三界之部》,王沂暖、何天慧译,甘肃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8页。
    560徐国琼:《〈格萨尔〉考察纪实》,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7-260页。
    561 [英]彼得·伯克:《法国史学革命:年鉴学派,1929--1989》,刘永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562赵世瑜:《小历史与大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念、方法与实践》,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0页。
    563 Joseph Mali, Mythistory: The Making of a Modern Historiograph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3, p.30.
    564 Joseph Mali, ibid, p.18.
    565 [法]大卫·尼尔:《岭超人格萨尔王传》,陈宗祥译,杨元芳校,西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内部资料,1984年,第21-22页。
    《格萨尔王全传》(上、下),降边嘉措、吴伟编纂,作家出版社1997年版。
    《格萨尔文库》(第一卷,第一、二册),甘肃省《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西北民族学院《格萨尔》研究所编,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年、2000年版。
    《格萨尔王传·天岭卜筮之部》(资料之一——四川德格印本),青海省文联搜集翻译编印,内部资料,1959年。
    《格萨尔王传·北地降魔之部》,青海省文联民间文学研究组,内部资料,1960年。
    《格萨尔王传·赛马称王之部》(资料之一——四川德格印本),青海省文联搜集翻译编印,内部资料,1959年。
    《格萨尔王传·赛马称王之部》(资料之二——四川康定手抄本),青海省文联搜集翻译编印,内部资料,1959年。
    《格萨尔王传·赛马称王之部》(资料之三——青海贵德德热村手抄本),青海省文联搜集翻译编印,内部资料,1959年。
    《格萨尔王传·赛马称王之部》(资料之四——青海同仁手抄本),青海省文联搜集翻译编印,内部资料,1959年。
    《格萨尔王传·平服霍尔之部》,青海省文联民间文学研究组搜集,王沂暖等翻译整理,内部资料,1959年。
    《格萨尔王传·霍尔侵入之部》,青海省文联民间文学研究组搜集,王沂暖等翻译整理,内部资料,1959年。
    《格萨尔王传·保卫盐海之部》,青海省文联民间文学研究组搜集,王沂暖等翻译整理,内部资料,1959年。
    《格萨尔王传·地域救妻之部》(资料之一——青海同仁隆务镇手抄本),青海省文联民间文学研究组搜集、翻译、编印,内部资料,1960年。
    《格萨尔王传·天界篇》,刘立千译,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格萨尔王传·贵德分章本》,王沂暖、华甲译,甘肃省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格萨尔王传·花岭诞生之部》,王沂暖、何天慧译,甘肃省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格萨尔王传·世界公桑之部》,王沂暖译,甘肃省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格萨尔王传·降服妖魔之部》,王沂暖译,甘肃省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格萨尔王传·门岭大战之部》,王沂暖、余希贤译,甘肃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格萨尔王传·卡切玉宗之部》,王沂暖、上官剑璧译,甘肃省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格萨尔王传·分大食牛·安定三界之部》,王沂暖、何天慧译,甘肃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格萨尔王传·木古骡宗之部》,王沂暖、何天慧译,甘肃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霍岭大战》(上、下),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青海分会编,青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岭·格萨尔王·霍岭战争》(上、中、下),王歌行、左可国、刘宏亮整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格萨尔王传·姜岭大战》(上、下),徐国琼、王晓松翻译整理,中国藏学出版社1991年版。
    《格萨尔王传·门岭之战》,嘉措顿珠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格萨尔王传·向岭之战》,宋晓嵇、萧帝岩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格萨尔王传·松岭之战》,张积诚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格萨尔王传·嚓瓦箭宗》,李朝群、顿珠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格萨尔王传·打开阿里金窟》,罗润苍译,四川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
    《格萨尔王传·取雪山水晶国》,意西泽珠、许珍妮译,四川民族出版社1989年版。
    《辛巴与典玛》,志玛拉西译,成都四川省格萨尔工作办公室,2002年版。
    《格萨尔·加岭传奇》,阿图、徐国琼、解世毅翻译整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藏族英雄诗史格萨尔·阿岭大战之部》,徐国琼、和建华搜集整理,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法]A·大卫·妮尔:《岭超人格萨尔王传》,陈宗祥译,杨元芳校,西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内部资料,1984年。
    阿旺贡噶索南:《萨迦世系史》,陈庆英等译注,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年版。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篐?民出版社2003年版。
    巴俄·祖拉陈哇:《贤者喜宴》,黄颢译注,《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0年第4期—1987年第4期。
    拔·塞囊:《拔协》,佟锦华、黄布凡译,四川民族出版社1990年版。
    班班多杰:《藏传佛教思想史纲》,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班钦索南查巴:《新红史》,黄颢译,西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英]彼得·伯克:《法国史学革命:年鉴学派,1929--1989》,刘永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英]彼得·伯克:《历史学与社会理论(第二版)》,姚朋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英]彼得·伯克:《图像证史》杨豫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布顿大师:《佛教史大宝藏论》,郭和卿译,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
    [英]卡·波普尔:《历史主义的贫困》,何林、赵平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
    蔡巴·贡嘎多吉:《红史》,陈庆英、周润年译,西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达仓扎巴·班觉桑布:《汉藏史集》,陈庆英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蒙]策·达木丁苏伦:《“格萨尔传”的历史根源》,青海省民间文学研究会编印,内部资料,1960年。
    察仓·尕藏才旦:《西藏本教》,西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东晋]常璩:《华阳国志》,齐鲁书社2000年版。
    常霞青:《麝香之路上的西藏宗教文化》,淑馨出版社1991年版。
    陈光国:《青海藏族史》,青海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
    陈庆英:《西藏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陈庆英主编:《藏族部落制度研究》,中国藏学出版社1995年版。
    《大黑天神经·成就法华仪轨·十二游经·分陀利经》,古刻本山门无量院藏本。
    达仓宗巴·班觉桑布:《汉藏史集》,陈庆英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大司徒·绛求坚赞:《朗氏家族史》,阿旺、佘万治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达真:《康巴》,浙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旦白尼玛:《格萨尔大王狮龙宫殿》,降边嘉措、陈连超译,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
    雀丹:《嘉绒藏族史志》,民族出版社1995年版。
    丹珠昂奔:《藏族神灵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唐]道宣:《释迦方志》,范祥雍点校,中华书局2000年版。
    [意]依波利多·德西迪利:《德西迪利西藏纪行》,菲利普·费立比编,杨民译,西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第五世达赖喇嘛:《西藏王臣记》,郭和卿译,民族出版社1983年版。
    《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王尧、陈践译注,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
    [唐]樊绰:《云南志校释》,赵吕甫校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冯蒸:《国外西藏研究概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
    [美]约翰·迈尔斯·弗里:《口头诗学:帕里—洛德理论》,朝戈金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尕藏才旦:《史前社会与格萨尔时代》,甘肃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
    [美]梅尔文·C·戈尔斯坦、辛西娅·M·比尔:《今日西藏牧民——美国人眼中的西藏》,
    肃文译,上海翻译出版社1991年版。
    格勒:《甘孜藏族自治州史话》,四川民族出版社1984年版。
    格勒:《论藏族文化的起源形成与周围民族的关系》,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格勒:《藏族早期历史与文化》,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格勒、海帆:《康巴——拉萨人眼中的荒凉边地》,三联书店2005年版。
    格桑居冕、格桑央京:《藏语方言概论》,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根敦琼培:《白史》,法尊大师译,西北民族学院研究所内部资料,1981年。
    [英]乔治·皮博迪·古奇:《十九世纪的历史学和历史学家》(上册),耿淡如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韩儒林:《穹庐集——元史及西北民族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韩儒林:《韩儒林文集》,南京大学元史研究室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何峰:《〈格萨尔〉与藏族部落》,青海民族出版社1995年版。
    [德]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册),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胡适:《白话文学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美]海登·怀特:《元史学: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陈新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
    黄明信、陈久金:《藏历的原理与实践》,北京出版社1989年版。
    [英]E.霍布斯鲍姆和T.兰杰编:《传统的发明》,顾杭、庞冠群译,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
    加央西热:《西藏最后的驮队》,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降边嘉措:《〈格萨尔〉初探》,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降边嘉措:《〈格萨尔〉与藏族文化》,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降边嘉措:《格萨尔论》,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角巴东主:《〈格萨尔〉风物遗迹传说》,青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康定民族师专编写组编纂:《甘孜藏族自治州民族志》,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年版。
    [英]弗朗西斯·麦克唐纳·康福德:《修昔底德——神话与历史之间》,孙艳萍译,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美]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波斯]拉施特主编:《史集》(第一卷第一分册),余大钧、周建奇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廊诺·迅鲁伯:《青史》,郭和卿译,西藏人民出版社2003版。
    [美]劳费尔:《中国伊朗编》,林筠因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老舍:《老舍文集》第十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法]雅克·勒高夫:《历史与记忆》,方仁杰、倪复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李安宅:《李安宅藏学文论选》,中国藏学出版社1992年版。
    李安宅:《藏族宗教史之实地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第一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75年版。
    李文实:《西陲古地与羌藏文化》,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唐]李延寿等撰:《北史》卷九十七,中华书局1974年版。
    《莲花生大师本生传》,洛珠加措、俄东瓦拉译,青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林继富:《灵性高原——西藏民间信仰源流》,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唐]令狐德棻等撰:《周书》,中华书局1971年版。
    刘立千:《刘立千藏学著译文集·杂集》,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美]阿尔伯特·贝茨·洛德:《故事的歌手》,尹虎彬译,中华书局2005年版。
    [匈]卢卡奇:《卢卡奇早期文选》,张亮、吴勇立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马长寿:《马长寿民族学论集》,周伟洲编,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法]麦克唐纳:《敦煌吐蕃历史文书考释》,耿升译,青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俄]E. M.梅列金斯基:《英雄史诗的起源》,王亚民等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德]弗雷德里希·梅尼克:《历史主义的兴起》,陆月宏译,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
    《门巴族简史》编写组:《门巴族简史》,西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美]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古代社会》(上册),杨东莼等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匈]格雷戈里·纳吉:《荷马诸问题》,巴莫曲布嫫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南文渊:《高原藏族生态文化》,甘肃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奥]勒内·德·内贝斯基·沃杰科维茨著:《西藏的神灵和鬼怪》,谢继胜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潜明兹,《史诗探幽》,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青海省人口普查办公室编:《青海藏族人口》,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年版。
    任乃强:《西康图经·民俗篇》,新亚细亚学会1934年版。
    任乃强:《羌族源流探索》,重庆出版社1984年版。
    任乃强:《藏三国》,四川省《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编印,内部资料,1994年。
    仁钦道尔吉、郎樱编:《阿尔泰语系民族叙事文学与萨满文化》,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美]马歇尔·萨林斯:《历史之岛》,蓝达居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释迦仁钦:《雅隆尊者教法史》,汤池安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石硕:《西藏文明东向发展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石硕:《藏族族源与藏东文明》,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石硕:《青藏高原的历史与文明》,中国藏学出版社2007年版。
    [法]石泰安:《川甘青藏走廊古部落》,耿昇译,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
    [法]石泰安:《西藏的文明》,耿昇译,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年版。
    [法]石泰安著:《西藏史诗和说唱艺人》,耿昇译,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年版。
    [明]宋濂等撰:《元史》,中华书局1976年版。
    索南坚赞:《西藏王统记》,刘立千译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土登尼玛主编:《格萨尔词典》,四川民族出版社1989年版。
    土观·罗桑却季尼玛:《土观宗派源流》,刘立千译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意]图齐:《西藏宗教之旅》,耿昇译,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年版。
    [意]图齐等:《喜马拉雅的人与神》,向红笳译,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年版。
    [英]F. W.托玛斯:《东北藏古代民间文学》,李有义、王青山译,四川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
    [英]F·W·托马斯编著:《敦煌西域古藏文社会历史文献》,刘忠译注,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英]约翰·托什:《史学导论——现代历史学的目标、方法和新方向》,吴英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王明珂:《羌在汉藏之间——川西羌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华书局2008年版。
    王明珂:《英雄祖先与弟兄民族:根基历史的文本与情境》,中华书局2009年版。
    王璞:《藏族史学思想论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王小甫:《唐、吐蕃、大食政治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王兴先:《〈格萨尔〉论要》,甘肃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
    王尧编著:《吐蕃金石录》,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
    王尧、陈庆英主编:《西藏历史文化辞典》,西藏人民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德]哈拉尔德·韦尔策编:《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季斌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意]维柯:《新科学》(上册),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
    [唐]魏徵等撰:《隋书》卷八十三,中华书局1973年版。
    [美]沃尔特·翁:《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词语的技术化》,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美]埃里克·沃尔夫:《欧洲与没有历史的人民》,赵丙祥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
    乌日古木勒:《蒙古突厥史诗人生仪礼原型》,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美]E.希尔斯:《论传统》,傅铿、吕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古希腊]希罗多德:《历史》(上、下册),王以铸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三编》,冯承钧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西藏的观世音》,[印度]阿底峡尊者发掘,卢亚军译注,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局编:《西藏自治区区域地质志》,地质出版社1993年版。
    《香格里拉县历史沿革》,http://www.xzqh.org/html/show.php?contentid=19044
    [美]谢弗:《唐代的外来文明》,吴玉贵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谢继胜:《风马考》,台北唐山出版社1996年版。
    谢启晃等主编:《藏族传统文化辞典》,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邢海宁:《果洛藏族社会》,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版。
    [古希腊]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上册),谢德风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徐国琼:《〈格萨尔〉考察纪实》,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辨机编次,芮传明译注,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杨恩洪:《中国少数民族英雄史诗〈格萨尔〉》,浙江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杨恩洪:《民间诗神:格萨尔艺人研究》,中国藏学出版社1995年版。
    杨恩洪:《人在旅途: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说唱艺人寻访散记》,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央甲、王明星主编:《宝藏:中国西藏历史文物》(第一册),朝华出版社2000年版。
    杨铭:《唐代吐蕃与西域诸族关系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叶舒宪:《英雄与太阳——中国上古史诗的原型重构》,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美]格奥尔格·G·伊格尔斯:《德国的历史观》,彭刚、顾杭译,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
    尹嘉珉主编:《西藏自治区地图册》,中国地图出版社2007年版。
    扎西东珠、王兴先编著:《〈格萨尔〉学史稿》,甘肃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张彭焘:《沉默的宝座:盐湖资源》,暨南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张世文:《亲近雪和阳光——青藏游牧部落》,西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卷八十,中华书局1974年版。
    张亚莎:《西藏的岩画》,青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张云:《上古西藏与波斯文明》,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年版。
    赵秉理:《格学散论》,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
    赵秉理等编:《格萨尔学集成》(第一卷—第五卷),甘肃民族出版社1990年、1994年、1998年版。
    赵世瑜:《小历史与大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念、方法与实践》,三联书店2006年版。
    郑振铎:《郑振铎全集》(第五卷),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智观巴·贡却乎丹巴饶吉:《安多政教史》,星全成、尼玛太译,黎宗华校,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语言文学室编印内部资料,1988年。
    智观巴·贡却乎丹巴饶吉:《安多政教史》,吴均等译,甘肃民族出版社1989年版。
    周琼:《清代云南瘴气与生态变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周锡银、望潮:《藏族原始宗教》,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黎宗华、李延恺:《安多藏族史略》,青海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
    Abrams, M. H., 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 (seventh edition), Boston: Heinle & Heinle, 1999.
    Ankersmit, F. R. , Historical Representation,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Barth, Fredrik,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Culture Difference, Oslo: Johansan & Nielsen Boktrykkerl, 1969.
    Bloom Harold, The Epic (Bloom’s Literary Criticism 20th Anniversary Collection), Philadelphia: Chelsea House Publishers, 2005.
    Bowra, C. W., Heroic Poetry, London: Macmillan &Co. Ltd., 1952.
    Burke, Peter, ed., New Perspectives on Historical Writing, second edition, University Park: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01.
    Burke, Peter, What is Cultural History?, second edition, Cambridge: Polity, 2008.
    Cuddon, J. A., The Penguin Dictionary of Literary Terms and Literary Theory (the fourth edition),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 1998.
    Dalton, Jacob & Van Schaik, Sam, Tibetan Tantric Manuscripts from Dunhuang: A Descriptive Catalogue of the Stein Collection at the British Library, Leiden: Brill, 2006.
    Eliade, Mircea, Shamanism: Archaic Techniques of Ecstasy, trans. by Willard R. Trask,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4.
    Eliade, Mircea, The Sacred and the Profane: the Nature of Religion, trans. by Willard R. Trask,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1959.
    Frye, Northrop, Fables of Identity, San Diego: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Publishers, 1984.
    Frye, Northrop, Anatomy of Criticism: Four Essays, Princeton and oxfor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0.
    Goody, Jack ed., Literacy in Traditional Societi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5.
    Goody, Jack, The Domestication of the Savage Min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7.
    Hedin, Sven, Through Asia, vol. 2, London: Methuen&CO., 1898.
    Henige, David, Oral Historiography, New York: Longman, Inc., 1982.
    Holm, Jean, with Bowker, John, ed, Myth and History, London: Pinter Publishers, 1994.
    Klein, Ernest, A Comprehensive Etymological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Amsterdam, London and New York: Elsevier Publishing Company, 1966.
    Laufer, Berthold, Notes on Turquois in the East, Chicago: Field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1913.
    Mali, Joseph, Mythistory: The Making of a Modern Historiograph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3.
    Merchant Paul, The Epic, London and New York: Methuen, 1986.
    Misztal, Babara A., Theories of Social Remembering, 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 2003.
    Nagy, Gregory, ed., Greek Literature, Vol 1, The Oral Traditional Background of Ancient Greek Literature, New York: Routledge, 2001.
    Puhvel, Jaan, Comparative Mythology,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89.
    Revel, Jacques and Lynn Hunt ed., Histories: French Constructions of the Past, translated by Arthur Goldhammer and others, New York: New Press, 1995.
    Rubin, David C. , Memory in Oral Traditions: The Cognitive Psychology of Epics, Ballads, and Counting-out Rhyme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Sahlins, Marshall, Historical Metaphors and Mythical Reality, Ann Arbor: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81.
    Vansina, Jan, Oral Tradition as History,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85.
    Wallace, Anthony F. C. , Religion: An Anthropological View,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66.
    Walf, Barney, ed., Encyclopedia of Human Geography, Thousand Oaks,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 2006.
    [意]吉奥乔·阿甘本:《时间与历史》,王立秋译,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1160938/。阿旺、佘万治:《〈朗氏家族史灵犀宝卷〉与〈格萨尔〉》,《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85年第3期。
    朝戈金:《“中国史诗学”学科——构筑“中国史诗学”体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7月3日,第2版。
    东主才让:《宁玛派“密咒师”》,《中国藏学》,2005年第2期。
    [芬兰]劳里·航柯:《史诗与认同表达》,孟慧英译,《民族文学研究》,2001年第2期。
    何天慧:《〈格萨尔〉产生历史年代考》,《西北民族研究》,1993年第1期。
    黄文焕:《关于〈格萨尔〉历史内涵问题的若干探讨》,《西藏研究》,创刊号。
    冀文正口述,牟志昊整理:《我与门巴族、珞巴族同吃同住16年》,《中国国家地理》,2010年第8期。
    [苏]P·加尔达诺娃:《布里亚特蒙古萨满教中的铁匠崇拜》,宋长宏译,《世界民族》,1993年第3期。
    健白平措:《关于〈格萨尔王传〉的几个问题》,《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报)》,1982年第4期。
    降边嘉措:《关于〈格萨尔〉的产生时代》,《青海社会科学》,1985年第6期。
    降边嘉措:《扎巴老人说唱本与木刻本〈天界篇〉之比较研究》,《民族文学研究》,1997年第4期
    角巴东主、才项多杰:《关于“格萨尔”是否历史人物之我见》,《青海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开斗山、丹珠昂奔:《〈格萨尔王传〉研究之管见》,《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3年第4期。
    李连荣:《中国〈格萨尔〉史诗学的形成与发展(1959-1996)》,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生院,2000年,博士论文。
    李连荣:《国外学者对〈格萨尔〉的搜集与研究》,《西藏研究》,2003年第3期。
    洛珠加措、曲江才让:《格萨尔王是历史上的藏族英雄》,《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1期。
    曼秀·仁青道吉:《关于传统〈格萨尔〉的早期版本》,《西藏研究》,2009年第5期。
    《门域历史沿革及印度侵占经过》,新华通讯社《内部参考增刊》,1959年12月4日。
    浦文成:《宁玛派的民间信仰》,《中国藏学》,2001年第3期。
    潜明兹:《〈格萨尔王传〉的宗教幻想与艺术真实》,《文学遗产》,1986年第3期。
    毛儿盖·桑木旦:《格萨尔其人》,曹晓燕译,《西藏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2期。
    上官剑璧:《史诗〈格萨尔王传〉及其研究》,《西藏研究》,1982年第1期。
    石硕:《〈格萨尔〉与康巴文化精神》,《西藏研究》,2004年第4期。
    王沂暖:《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1年第3期。
    王映川:《〈格萨尔〉史诗的神话传统与宗教关系》,《西藏研究》,1982年第2期。
    王哲一:《谈〈格萨尔〉时代精神的不可超越性》,《民族文学研究》,1989年第6期。
    吴均:《岭·格萨尔论》,《民族文学研究》,1984年第1期。
    吴均:《〈岭格萨尔〉史诗研究中一些提法的商榷》,《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3期。
    吴均:《〈格萨尔〉“抑佛扬苯”论者之根据分析》,《中国藏学》1990年第4期。
    吴鸣:《芒康的盐井》,《市场报》,2004年12月10日。
    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西藏考古工作的回顾”,载《文物》,1985年第9期。
    徐国琼:《论岭·格萨尔的生年及〈格萨尔〉史诗产生的时代》,《西藏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3期。
    徐国琼:《论藏族史诗〈格萨尔〉中的巫文化因素》,《中国民间文化》,1992年第2期。
    杨恩洪:《史诗〈格萨尔王传〉抄本、刻本溯源》,《民间文学论坛》,1987年第6期。
    杨福泉:《〈格萨尔〉所反映的纳藏关系考略》,《西藏研究》,2009年第6期。
    苑坚:《格萨尔说唱艺人》,《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07月23日。
    尹虎彬:《史诗观念与史诗研究范式转移》,《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于道泉:《达赖喇嘛于根敦珠巴以前之转生》,《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第四卷第五号,1930年。
    张晓明:《〈格萨尔〉的宗教渗透和其形象思想上的深刻矛盾》,《西藏研究》,1989年第3期。
    赵世瑜:《传说·历史·历史记忆——从20世纪的新史学到后现代史学》,《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赵心愚:《唐代磨些部落与〈格萨尔王传·保卫盐海〉中的“姜国”》,《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赵心愚:《〈格萨尔王传·保卫盐海〉中的“姜国萨丹王”与丽江木氏土司》,《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周琼:《清代云南瘴气环境初论》,《西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3卷第3期。
    尊胜:《格萨尔史诗的源头及其历史内涵》,《西藏研究》,2001年第2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学刊(200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历史研究室编译:《民族史译文集》(第1集),内部资料,1977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历史研究室编译:《民族史译文集》(第9集),内部资料,1981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编译:《民族文学译丛》(第一集),内部资料,1983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主编:《格萨尔研究集刊》(第1—6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民族出版社,1985年—2003年。
    甘肃省《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西北民族学院《格萨尔》研究所编:《格萨尔学刊》甘肃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
    《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第1—17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2004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