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工业基地的衰退机制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老工业基地改造是一个世界性课题,不仅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正在面对,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的老工业基地也都曾经历。德国的鲁尔、法国的洛林、英国的中部地区、日本的九州以及美国的“锈带”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都曾经历过由繁荣到衰退的过程,并曾采取了各种措施加以改造以求重振。本论文力求借鉴世界老工业基地改造的经验,探讨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衰退的机制,为其改造与振兴提供理论参考。
     论文运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以往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对老工业基地共性规律的总结,系统探讨了老工业基地衰退的现象及其内在机制。
     论文首先对老工业基地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分析了老工业基地的共性特征。其次,在对以往有关老工业基地的理论进行梳理和分析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产业技术体系生命周期理论。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老工业基地衰退现象与产业技术体系生命周期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了老工业基地衰退机制是由产业技术体系处于生命周期衰退阶段所引发的连锁反应的结论。再次,论文以产业技术体系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对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老工业基地先行改造过程进行了实证分析和理论验证,并进一步考察了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衰退现象,深入探讨了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衰退机制。最后,基于产业技术体系生命周期的变化规律和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实际问题,对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提出了宏观对策和具体建议。
The transformation of old industrial bases(OIBs) is a global problem, not only the ones in northeast China have to face, but some in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also have an experience of transformation. Germany's Ruhr, France's Lorraine, the central region of the United Kingdom, Japan's Kyushu and the United States' "Rust Belt" region and other old industrial bases all had experienced the process from prosperity to recession, and had taken a variety of measures to reform and revitalization. This paper aims at drawing on the transforming experience of the old industrial bases in the world and discussing the recession mechanism of the old industrial bases in northeast China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bases' transformation and revitalization.
     In this paper, we combined theoretical research with empirical one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previous studies, and through summarizing the commonness of the old industrial bases, the paper systematically discussed the intrinsic mechanism of the recession of old industrial bases, and concluded that the industrial technology system of old industrial bases is in it’s own recession stage of life cycle, which is the essential cause of recession.
     This paper can be divided into six parts:
     Part I: From the evolution of the old industrial bases, we summarized the concept of them and probed into the commonness of the old industrial bases and introduced the history of the main ones in the world. It held that the old industrial bases took the first and second industrial revolutions as an opportunity to form the industrial community or cities where they gathered a large-scale of the heavy chemical industries near the resources origin, because of backward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ources depletion and no timely transferring to new industries, they lost the original status and roles. The common features of the old industrial bases include: self-contained industrial system; high proportion of traditional industries; slow economic growth; high unemployment rate lead to serious social problems; deple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he world's chief old industrial bases are: Germany's Ruhr, Lorraine in France, Kyushu in Japan, and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Rust Belt”), the central region in the United Kingdom, and China's northeast region.
     Part II: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theories on recession mechanism of the old industrial bases. The theories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schools: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ory, the path-dependent theory, the "resource-cursed" hypothesis and the life cycle theory.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ory can explain the relation between economic growth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from the angl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lucidate the evolution of it, however, there is misunderstanding about the evolution from“1,2,3”to“3,2,1”. And the classification has aroused controversies, which lacks an effective criteria for the rationality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can’t answ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growth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evolution. The Path-dependent theory showed the dependence phenomenon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echnology and institution from the angle of technical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s. It believed that path- dependence lead to systemic development lock, but it is feeble to interpret the facts of the inevitably emergence and reversible recession of the old industrial bases, and it is devoid of efficacious solutions for this inefficient state. The "Resource cursed" hypothesis proved the invers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ource abundance and economic growth rate, and thought "Dutch disease"(based on the huge resources proceeds), rent-seeking behavior, loss of the ability i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hought corruption as the causes of economic recession, however, it couldn’t explain the fact why the old industrial bases began to decline from resources industry and why they declined so rapidly. The life-cycle theory studi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tion of productive factors the process from young to middle-aged to aged i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however, this theory was only a summarize of the recession phenomena of the old industrial bases, it couldn’t be able to explain the inherent nature of rec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above theories couldn’t fully explain the question why the old industrial bases declined.
     Part III: On the previous theories, we presented life cycle theory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system, through which we can expla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henomena of the old industrial bases’recession and the industrial technology system. On the one hand,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and attributes of the industrial technology system. We name the form of p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 in technology - the system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industrial technology system. Industrial technology system includes three levels: source technology, trunk technology, affiliated technology. On the other hand, it establishes the life cycle theory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system. Life cycl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system mean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system, it will experience a sequenced procedure composed of“emergence– shape– maturate– recession”, like a living organism. On this basis, it analyses the attribut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stage of the life cycle in industrial technology system, as well as the root of it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Finally, we use the theory to construe the recession mechanism of the old industrial bases. Because of recession of source technology,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restriction, changes in demand as well as the impact of the third industrial revolution, etc, the industrial technology system of the old industrial bases now is in the recession period of it’s life cycle. By viewing the intrinsic recession mechanisms of the old industrial bases, we concluded that the industrial technology system of the old industrial bases is in it’s recession stage, which is the underlying cause of slow economic growth, high proportion of the traditional industries, industry ratio imbalance, high unemployment rate, resource depletion and seriou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etc. of the old industrial bases.
     Part IV: Introduction of transformation and analysis of effectiveness of the world's major old industrial bases. In this section, we firstly introduce and analyze detailedly the transformation measures of the old industrial bases such as Germany's Ruhr, Lorraine in France, the United Kingdom's central region, Kyushu in Japan and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Secondly, on a criterion of economic strength, unemployment rate, environmental changes and the intending economic potential, we evaluated the transformation effects of the above old industrial bases to testify the effects of our theory in transforming the old industrial bases. Finally, a comparative analysis about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measures of world's major old industrial bases transforming are carried out.
     Part V: Discussion of the recession mechanism of the old industrial bases in northeast China. First, a detailed recession history and performance of the old industrial bases in northeast China is presented. Second, the relations among the recession phenomena are analyzed. In the end, we get a conclusion that all the phenomena such as slow economic growth, high unemployment rate, traditional industries in recession, increasing deple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environment continuing to worsen, industry ratio imbalance, low levels of opening up, as well as too large proportion of state-owned economy are resulted from the industrial technology system, they are the direct result for industrial technology system is in it’s own life-cycle recession stage.
     Part VI: Based on the previous theoretical analysis, a proposal of transformation of the old industrial bases in northeast China is raised. We must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ystem integrity and adjusting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in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In the strategic direction, the long-term goal is to seize the opportunity of 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 to reform the existing system of the heavy chemical industry technology system; in the short-term strategy, we should utilize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third industrial revolution to adjust the existing industrial technology system. During concretely implementation, we suggest the government should fully play the leading role, steer the declining industries out of the way step by step, develop new alternative industries, strengthen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with combination of industries, universities and governments, strengthen the environmental and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to progressive realization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system changes.
引文
老工业基地改造是一个世界性课题,不仅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正在面对,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的老工业基地也都曾经历。德国的鲁尔、法国的洛林、英国的中部地区、日本的九州以及美国的“锈带”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都曾经历过由繁荣到衰退的过程,并曾采取了各种措施加以改造以求重振。本论文力求借鉴世界老工业基地改造的经验,探讨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衰退的机制,为其改造与振兴提供理论参考。
    论文运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以往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对老工业基地共性规律的总结,系统探讨了老工业基地衰退的现象及其内在机制。
    论文首先对老工业基地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分析了老工业基地的共性特征。其次,在对以往有关老工业基地的理论进行梳理和分析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产业技术体系生命周期理论。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老工业基地衰退现象与产业技术体系生命周期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了老工业基地衰退机制是由产业技术体系处于生命周期衰退阶段所引发的连锁反应的结论。再次,论文以产业技术体系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对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老工业基地先行改造过程进行了实证分析和理论验证,并进一步考察了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衰退现象,深入探讨了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衰退机制。最后,基于产业技术体系生命周期的变化规律和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实际问题,对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提出了宏观对策和具体建议。
    ① Michael Steiner.“Institute for Technology and Regional Policy Institutional Change in Old Industrial Areas – Lessons for Industrial Policy in the Transformation Process”. Joanneum Research. http//:www.umar.gov.si/
    ②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1页。
    
    ① 齐建珍.知识经济与老工业基地[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年 2 月第一版,第 1~2 页。
    ② 倪建民.德国鲁尔区经济结构转变[J],经济研究参考,2000(11):43~44.
    ③ 李晟晖.矿业城市产业转型研究——以德国鲁尔区为例[J],改革与理论,2002(6):24~27.
    ④ 白福臣. 德国鲁尔工业区经济结构转变经验[J].辽宁经济,2004(8):108~109.
     ① 王岳平.东北经济增长缓慢的结构性原因[J].经济纵横,1999(11):53~55.
    ② 李诚固,李培祥,谭雪兰,刘文秀.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趋势及对策研究[J]. 地理科学,2003(1):7~12.
    ① Michael Steiner.“Institute for Technology and Regional Policy Institutional Change in Old Industrial Areas – Lessons for Industrial Policy in the Transformation Process”. Joanneum Research. http//:www.umar.gov.si/
    ② 钱 勇.国外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实践、理论与启示[J].经济问题研究,2005(12).
    ③ 曹玮瑄,李瑞丽.德国钢铁产业发展中的路径依赖与突破:鲁尔区的启示[J]. 中国科技论坛,2007(10):95~99.
    ④ 徐传谌 杨圣奎.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制度“解锁”与制度创新———兼评关于老工业基地落后成因争鸣的各家观点[J].东北亚论坛,2006(2):3~8.
    ① 蒋寒迪 陈华. 从制度变迁看东北振兴的路径依赖与路径选择[J].企业经济,2005(3):113~114.
    ② 张伟东.从制度变迁看东北振兴的路径依赖与路径选择[J].开发与研究,2005(5):123~125.
    ③ 王 洋 李 波.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革的路径依赖—兼论国企改革与制度刚性[J].税务与经济,2004(6):70~72.
    ④ Auty, R. 1993.“Sustaining Development in Mineral Economies: The Resource Curse Thesis.” Routledge, London.
    ⑤ Sachs, J., and A. Warner. 1995. “Natural Resource Abundance and Economic Growth.” Development Discussion Paper No. 517a, Harvard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① Maria Sarraf, Moortaza Jiwanji.“Beating theResource CurseThe Case of Botswana”.Environment department Papers .The World Bank. October 2001.
    ② 徐康宁 邵军. 自然享赋与经济增长:对“资源诅咒”命题的再检验[J].世界经济,2006(11):38~47
    ③ 文中资源丰裕度指数定义为: RAI = ccaaooll i ×75+ooiilli×17+ggaassi×2
    ④ 徐康宁 韩剑. 中国区域经济的“资源诅咒”效应:地区差距的另一种解释[J].经济学家,2005(6):98
    ⑤ Effrey D. Sachs and Andrew M. Warner. Jeffrey D. Sachs and Andrew M. Warner[R].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Harvard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Working Paper 6. November, 1997.
    ⑥ McMahon,G 97.”The Natural Resouce Curse: Myth or Reality?" mimeo, WorldBank Institute..
    ⑦ 参见:芮明杰.产业经济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年 8 月第一版,55 页。李靖华 郭耀煌. 国外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的演变[J].人文杂志,2001(6):62~63。
    ① Gort, Michael and Klepper, Steven. “Time Paths in the Diffusion of Product Innovation,” The Economic Journal, 92 (September 1982),pp630-653.
    ② John H. Thompson.“Some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 for Manufacturing Geography”.Economic Geography,Vol.42,No.4.(Oct.,1966),pp.356-365.
    ③ 海尔曼·皮拉特 扬志军译. 德国鲁尔区的转型与区域政策选择[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4):72~75。
    ④ 冯革群,陈 芳.德国鲁尔区工业地域变迁的模式与启示[J],世界地理研究,2006(3):93~98.
    ⑤ 赵 涛.德国鲁尔区的改造——一个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典型[J].国际经济评论,2000(Z2),33~36.
    ⑥ 焦华富.德国鲁尔工矿城市经济结构的转变[J].经济地理,1997(2):104~107.
    ⑦ 冯春萍.德国鲁尔工业区持续发展的成功经验[J].石油化工技术经济,2003(2):47~50.
    ① 黄丽华、张丽兵.德国鲁尔区老工业基地改造过程中政府作用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6):93~96.
    ② 李劲民.学习鲁尔要注意比较研究[J].前进, 2005(10):37~39.
    ③ 宋 梅、刘海滨.从莱茵-鲁尔去改造看辽中南地区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J].中国矿业,2006(7):9~12.
    ④ 巫莉丽 隋淼.德国工业旅游的发展及其借鉴意义[J].德国研究,2006(2):54~58.
    ⑤ 鲁尔区自然保护协会著, 土小宁译.德国鲁尔区的自然保护[J].陕西林业科技,2000(4):65~72.
    ⑥ 辽宁工业转型研究课题组.借鉴法国洛林经验加快辽宁工业转型[J].中国软科学,1998(10):99~103.
    ⑦ 杨雪.法国东北老工业区振兴中的就业政策[J].人口学刊,2004(5):45~47.
    ⑧ 袁朱.英国、法国老工业基区经济转型的主要对策及启示[J].经济研究参考,2004(32):11~19 .
    ⑨ 张嵩.英国政府促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与创新的举措[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0(12):48~49.
    ⑩ 杨雪.英国北部及西北部传统工业区改造中的就业政策及启示[J].人口学刊,2006(2):56~59.
    
    ① 村上则夫.日本九州地区经济的现状与展望[J].华侨大学学报,1996(4):77~79.
    ② 潘惠正 王道温 徐启敏.日本煤炭工业结构调整与与政府的支持政策(上)[J].中国煤炭,1995(11):62~72.
    ③ 潘惠正 王道温 徐启敏.日本煤炭工业结构调整与与政府的支持政策(下)[J].中国煤炭,1995(12):65~75.
    ④ 刘宏兵. 对日本煤炭工业消亡的思考[J].经济问题,2004(12):65~67.
    ⑤ 杨庆敏.关于资源型产业地区振兴的研究——日本煤炭产业枯竭地区的产业振兴政策的启示[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25~27.
    ⑥ 柴彦威.日本的产煤地域振兴对策及其对我国资源型老工矿地区改造的启示[J].现代日本经济,2001(5):25~29.
    ⑦ 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事司.美国老工业基地在调整中振兴[J].中国经济导刊,2004(1):49.
    ⑧ 王旭.产业结构转型与区域经济复兴的个案研究——《美国中西部经济:面向未来的历史回顾》述评[J].史学月刊,2003(7):91~96.
    ⑨ 吉林省委财经办课题组.从美国“锈带复兴”看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J].经济纵横,2005(7):30~31.
    ⑩ 袁建歧 史向军.美国“锈带复兴”对我国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启示[J].企业活力,2005(8):4~5.
     ① Michael Steiner.“Institute for Technology and Regional Policy Institutional Change in Old Industrial Areas – Lessons for Industrial Policy in the Transformation Process. ” Joanneum Research. http//:www.umar.gov.si/
     ①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年 12 月第一版,第 41 页。
    ② 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课题组.老工业基地的新生——中国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5 年 7 月第一版,第 5 页。
    ① 李清均.从刚性到柔性——资源枯竭型老工业基地改造[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年 3月第一版,第 3 页。
    ② 齐建珍.知识经济与老工业基地[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年 2 月第一版,第 1~2 页。
     ① 满颖之.日本经济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 年 12 月第一版,第 413 页。
     ① 满颖之.日本经济地理[M].北京:科学出本社,1984 年 12 月第一版,第 414 页。
    ①[德]威廉·德格著,冯为民译.西德鲁尔区[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 年 3 月第一版,第 94 页。
     ① Dege,E.Das Ruhrgebiet[M].Kiel 1980。
     ① 国务院研究课题组.中国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年 12 月第一版,第 274~275 页。
     ① 赵涛.德国鲁尔区的改造——一个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典型.国际经济评论,2000(Z2):33~36.
    ① [英]I.B.汤普森.法国区域经济地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年 6 月第一版,第 38 页。
     ① I.B.汤普森.法国区域经济地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年 6 月第一版,第 39 页。
     ①袁朱.英国、法国老工业区经济转型的主要对策及启示[J].经济研究参考,2004(32):11~19.
     ① 路夕.洛林转型[J].中国石油石化,2003(3):44.
    ② 周淑景.法国转型地区增加就业的措施[J].外国经济与管理,1999(2):45.
    ① 杨振凯.日本九州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政策分析[J]。现代日本经济,2006(6):14~17.
    ② 九州经济产业局.九州的经济概况(2004/1)[EB/OL].日本九州经济产业局(中文网)http://www.kyushu.meti.go.jp/chinese/jiuzhou.htm
     ① 满颖之.日本经济地理[M].北京:科学出本社,1984 年 12 月第一版,407 页。
     ① 满颖之.日本经济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 年 12 月第一版,第 413 页。
     ① 陈 淮.日本产业政策研究.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年 3 月第一版,70 页。
    ② 满颖之.日本经济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 年 12 月第一版,414 页。
     ① 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年 6 月第一版,第 177 页
     ①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年 12 月第一版,258 页。
    ② The Federal ReserveBank of Chicago .Assessing the Midwest Economy:Looking Back For Future(II. Documenting the Turnaround) http://www.chicagofed.org.
    ① 2004~2005 中国东北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总报告[EB/OL].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2006.12.11
    ② 2004~2005 中国东北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总报告[EB/OL].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2006.12.11http://www.china.com.cn.2006.12.11
     ① Michael Steiner.“Institute for Technology and Regional Policy Institutional Change in Old Industrial Areas – Lessons for Industrial Policy in the Transformation Process.” Joanneum Research.Page4.
     ① 赵儒煜.后工业社会反论[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年 6 月,第一版,第 6 页。
    ① 钱纳里 鲁宾逊 赛尔奎因著 吴奇 王松宝等译.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年中译版,第 97~99 页。
    ② 引自钱纳里 鲁宾逊 赛尔奎因著 吴奇 王松宝等译.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年中译版,第 24 页。
     ① 芮明杰.产业经济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年 8 月第一版,191 页。
    ② 罗斯托主编 贺力平等译.从起飞进入持续增长的经济学[M],一书中的库兹涅茨文章《评起飞》.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年 4 月第一版,48 页。
     ① 钱纳里 鲁宾逊 赛尔奎因著 吴奇 王松宝等译.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 56 页。
     ① 赵儒煜.后工业社会反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年 6 月第一版,第 29~41 页。
     ① 参见刘伟 李绍荣.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J].中国工业经济,2002(5):14.
    ① 秦海.制度、演化与路径依赖——制度分析综合的理论常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 3 月第一版,170 页.
    ② 参见:VernonW.Ruttan. “nduced Innovation,Evolutionary Theory and Path Dependence: Sourcesof Technical Change”[J]. The Economic Journal,Vol.107,No.444.(Sep.,1997),pp.1520-1529.
     ① 道格拉斯·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 年版,第 225~226 页。
    ② 彭德琳.新制度经济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年 10 月第一版,第 171 页。
     ① 道格拉斯·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梅三联书店,1995 年版,第 180 页。
     ① 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第6 页。
    ② 参见:彭德琳.新制度经济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年 10 月第一版,第 178 页。
     ① 参见:刘秀生主编.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3 年 10 月第一版,第 177 页。
     ① Michael Steiner. “Institutional Change in Old Industrial Areas – Lessons for Industrial Policy in the Transformation Process”.
     ① 钱 勇.国外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实践、理论与启示[J].财经问题研究,2005(12):24~29.
    ① 徐传谌 杨圣奎.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制度“解锁”与制度创新——兼评关于老工业基地落后成因争鸣的各家观点[J].东北亚论坛,2006(2):3~8.
    ② 蒋寒迪 陈华. 从制度变迁看东北振兴的路径依赖与路径选择[J].企业经济,2005(3):113~114.
    ③ 张伟东.从制度变迁看东北振兴的路径依赖与路径选择[J].开发与研究,2005(5):123~125.
    ① 王 洋 李 波.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革的路径依赖—兼论国企改革与制度刚性[J].税务与经济,2004(6):70~72.
    ② 魏旭.东北老工业基地体制机制变迁中的路径依赖与锁定效应分析[J].商业研究,2006(23):188~191.
    ① Auty, R. 1993. “Sustaining Development in Mineral Economies: The Resource Curse Thesis”. Routledge, London.
    ② Auty, R. 1994. “Industrial Policy Reform in Six Large Newly Industrializing Countries: TheResource Curse Thesis.” World Development, Vol 22, No 1 pp. 11-26.
    ③ 徐康宁 韩剑.中国区域经济的“资源诅咒”效应:地区差距的另一种解释[J].经济学家,2005(6):96.
     ① 徐康宁 邵军.自然享赋与经济增长:对“资源诅咒”命题的再检验[J].世界经济,2006(11):38~47
    ① Jeffrey D. Sachs and Andrew M. Warner. Jeffrey D. Sachs and Andrew M. Warner[R].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Harvard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Working Paper 6. November, 1997.
    ② Maria SarrafMoortaza Jiwanji. Beating theResource CurseThe Case of Botswana[R]. Environment department papers 24753.The world bank environment department .October 2001
     ① Joseph E. Stiglitz. “Making Natural Resources in to a Blessing rather than a Curse”
    ② 徐康宁 韩剑.中国区域经济的“资源诅咒”效应:地区差距的另一种解释[J].经济学家,2005(6):98
    ① 芮明杰.产业经济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年 8 月第一版,55 页。
    ② 李靖华 郭耀煌. 国外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的演变[J].人文杂志,2001(6):62~63。
    ③ Steven Klepper. “Entry, Exit, Growth, and Innovation over the Product Life Cycle”.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86, No.3.(Jun.,1996),pp.562-583.
     ① Gort, Michael and Klepper, Steven. “Time Paths in the Diffusion of Product Innovation,” The Economic Journal, 92 (September 1982),pp630-653.
     ① 参见:John H. Thompson.“Some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 for Manufacturing Geography”.Economic Geography,Vol.42,No.4.(Oct.,1966),pp.356-365.
     ① P.斯通曼.技术变革的经济分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9 年 5 月第一版,第一页。
    ① 赵儒煜 杨振凯.从破坏到共生——东北产业技术体系变革道路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 年 12 月第一版,第 78 页。
    ② 赵儒煜 杨振凯.从破坏到共生——东北产业技术体系变革道路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 年 12 月第一版,第 78 页。
    ① 赵儒煜 杨振凯.从破坏到共生——东北产业技术体系变革道路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 年 12 月第一版,第 78 页。
    ② 李平.技术扩散理论及实证研究[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9 年第一版,3~5 页。
    ③ 赵儒煜 杨振凯.从破坏到共生——东北产业技术体系变革道路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 年 12 月第一版,第 78 页。
    ④ 赵儒煜 杨振凯.从破坏到共生——东北产业技术体系变革道路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 年 12 月第一版,第 79 页。
    ① 见多西等编 钟学文等译.技术进步与经济理论(1988 年著)[M]一书中克里斯托弗·弗里曼和卡洛塔·佩雷斯文章“结构调整危机:经济周期与投资行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年 1月第一版,第 59 页。
    ② 丛林.技术进步与区域经济发展[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年 1 月第一版,第 12 页。
     ① 王海山.技术进步经济学[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 年 7 月第一版,第 295 页。
    ② 赵儒煜 杨振凯.从破坏到共生——东北产业技术体系变革道路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 年 12 月第一版,第 79 页。
     ① 赵儒煜 杨振凯.从破坏到共生——东北产业技术体系变革道路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 年 12 月第一版,第 79 页。
     ① 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年6 月第一版,第58~59 页。
     ① 陈秀山 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年 12 月第一版,第 155 页。
    ② 西蒙·S.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发展与思考[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年版,第57 页。
    ① 陈秀山 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年 12 月第一版,第 230 页。
    ① [美]W.W.罗斯托编 贺力平等译.从起飞进入持续增长的经济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年 4 月第一版,第 6~7 页。
     ① 参见:[英]P.斯通曼.技术变革的经济分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9 年 5 月第一版。
    ① 焦华富 韩世君 路建涛.德国鲁尔区工矿城市经济结构的转变[J].经济地理,1997(2):104~107.
    ② “南方饱和带”是指早期矿业集中的鲁尔河谷一带;“中心规划区”是指鲁尔区内人口和工业城市集中的地带;“发展地带”是指鲁尔区东部、北部和西部现在发展的新区。
    ③ 笪志刚.日本、德国资源型工业区与振兴东北[J].世纪桥,2005(8):70~75.
    ① 黄丽华 张丽兵.德国鲁尔区老工业基地改造过程中的政府作用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93~96.
    ② 冯春萍.德国鲁尔工业区持续发展的成功经验[J]。石油化工技术经济,2003(2):47~51.
    ③ 江秀凯 叶敏.德国如何改造老工业基地?[J].科学决策月刊,2006(2):46~47.
    ① 戎昌海.德国:鲁尔区转型有道[J].瞭望新闻周刊,2002(36):16~18.
    ① 曹瑄玮 李瑞丽.德国钢铁产业发展中的路径依赖与突破:鲁尔区的启示[J].中国科技论坛,2007(10)95~99.
    ② 冯革群 陈芳.德国鲁尔区工业地域变迁的模式与启示[J].世界地理研究,2006(3):96.
    ③ [德]海尔曼?皮拉特 杨志军译.德国鲁尔区的转型与区域政策选择[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4):72~75.
    ④ 冯春萍.德国鲁尔工业区持续发展的成功经验[J]。石油化工技术经济,2003(2):47~51.
     ① 倪建民.德国鲁尔区经济结构转变[J].经济研究参考,2000(11):43~44.
    ② 焦华富 韩世君 路建涛.德国鲁尔区工矿城市经济结构的转变[J].经济地理,1997(2):104~107.
    ① 郭福华.国外怎样用信息技术改造老工业基地?(上)[J].中国信息界,2005(11):18~19.
    ② 冯春萍.德国鲁尔工业区持续发展的成功经验[J]。石油化工技术经济,2003(2):47~51.
    ③ 陈德兴.德国鲁尔老工业区是如何重新振兴的[J].当代世界,2003(11)30~32.
    ④ 郑汉根.德国:分四步完成鲁尔转型[N].新华每日电讯,2003 年 9 月 17 日第 006 版。
    ⑤ 戎昌海.德国:鲁尔区转型有道[J].瞭望新闻周刊,2002(36):16~18.
    ⑥ 彭华岗 侯洁.德国资源型城市和企业转型的经验与启示[J].中国经贸导刊,2002(19):42~43.
    ⑦ 江秀凯 叶敏.德国如何改造老工业基地?[J].科学决策月刊,2006(2):46~47.
    ① 戎昌海. 德国:鲁尔区转型有道[J].瞭望新闻周刊,2002(36):16~18.
    ② 赵涛.德国鲁尔去改造——一个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典型[J].国际经济评论,2000(3-4):37~40.
    ③ Herman Bade 何晓军 张颖译.新经济和新计划能否抑制老工业区的衰落?——以德国鲁尔区和多特蒙德市为例[J].国外城市规划,2001(6):21~23.
    ① 吕涛.从德国鲁尔区变革谈我国老矿区的再生[J].煤炭企业管理,2002(2):30~31.
    ② 戎昌海.德国鲁尔区迈步新经济[N].国际金融报,2002 年 8 月 12 日.
    ③ 戎昌海.德国鲁尔区迈步新经济[N].国际金融报,2002 年 8 月 12 日.
    ④ 任保平.欧盟一体化进程中德国鲁尔区的产业转型绩效分析及其启示[J].西安财经学院学2006(6):5~10.
    ⑤ 戎昌海.德国:鲁尔区转型有道[J].瞭望新闻周刊,2002(36):16~18.
    ⑥ 任保平.欧盟一体化进程中德国鲁尔区的产业转型绩效分析及其启示[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6(6):5~10.
    ① 任保平.欧盟一体化进程中德国鲁尔区的产业转型绩效分析及其启示[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6(6):5~10.
    ② 黄丽华 张丽兵.德国鲁尔区老工业基地改造过程中的政府作用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93~96.
    
    ① 冯春萍.德国鲁尔工业区持续发展的成功经验[J]。石油化工技术经济,2003(2):47~51.
    ② 江秀凯 叶敏.德国如何改造老工业基地?[J].科学决策月刊,2006(2):46~47.
    ③ 李晟晖.矿业城市产业转型研究——以德国鲁尔区为例[J].改革与理论,2002(6):24~27.
     ① 冯春萍.德国鲁尔工业区持续发展的成功经验[J]。石油化工技术经济,2003(2):47~51.
    ② 冯春萍.德国鲁尔工业区持续发展的成功经验[J]。石油化工技术经济,2003(2):47~51.
    ① 冯革群 陈芳.德国鲁尔区工业地域变迁的模式与启示[J].世界地理研究,2006(3):96.
    ② 郁培丽 鄢皓月.发达国家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创新本质与战略意义.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5(2):114~117.
    ③ Andy Cunmbers、Kean Brirch And Danny MacKinnon.“Revisiting the Old Industrial Region:Adaptation and Adjustment in an Integrating Europe.”Working Paper No.1 April 2006.Centre For Public Policy For Regions.
     ① 彭华岗 侯洁.德国资源型城市和企业转型的经验与启示[J].中国经贸导刊,2002(19):42~43.
    ① 黄丽华 张丽兵.德国鲁尔区老工业基地改造过程中的政府作用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93~96.
    ① 辽宁工业转型研究课题组.借鉴法国洛林经验加快辽宁工业转型[J].中国软科学,1998 年(10):99~103.
    ② 国家经贸委企业改革司考察团.法英两国煤矿关闭思路及启示[J].煤炭经济研究,2002(4):75~78.
    ③ 路夕.洛林转型[J].中国石油石化,2003(3)44~45.
    ① 袁朱.英国、法国老工业区经济转型的主要对策及启示[J].经济研究参考,2004(32):11~19.
    ② 辽宁工业转型研究课题组.借鉴法国洛林经验加快辽宁工业转型[J].中国软科学,1998 年(10):99~103.
    ① 姚睿 胡兆量.北美澳洲工矿城镇发展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1997(1):43~46.
    ② 国家经贸委企业改革司考察团.法英两国煤矿关闭思路及启示[J].煤炭经济研究,2002(4):75~78.
    ③ 辽宁工业转型研究课题组.借鉴法国洛林经验加快辽宁工业转型[J].中国软科学,1998 年(10):99~103.
    ④ 同上。
    ① 袁朱.英国、法国老工业区经济转型的主要对策及启示[J].经济研究参考,2004(32)11~19
    ① 国家经贸委企业改革司考察团.法英两国煤矿关闭思路及启示[J].煤炭经济研究,2002(4):75~78.
    ② 辽宁工业转型研究课题组.借鉴法国洛林经验加快辽宁工业转型[J].中国软科学,1998 年(10):99~103.
    ③ 袁朱.英国、法国老工业区经济转型的主要对策及启示[J].经济研究参考,2004(32):11~19.
     ① 辽宁工业转型研究课题组.借鉴法国洛林经验加快辽宁工业转型[J].中国软科学,1998 年(10):99~103.
    ② 国家经贸委企业改革司考察团.法英两国煤矿关闭思路及启示[J].煤炭经济研究,2002(4):75~78.
     ① 国家经贸委企业改革司考察团.法英两国煤矿关闭思路及启示[J].煤炭经济研究,2002(4):75~78.
    ① 国家经贸委企业改革司考察团.法英两国煤矿关闭思路及启示[J].煤炭经济研究,2002(4):75~78.
    ② Andy Cunmbers、Kean Brirch And Danny MacKinnon.Revisiting the Old Industrial Region:Adaptation and Adjustment in an Integrating Europe.Working Paper No.1 April 2006.Centre For Public Policy For Regions.
     ① 王晓来.发达国家老工业基地调整与改造的成功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大连大学学报,2004(3):40~42.
    ② 林蔚.西欧国家如何改造老工业基地[J].当代世界,2004(9):35~37.
     ① 林蔚.西欧国家如何改造老工业基地[J].当代世界,2004(9):35~37
     ① 袁朱.英国、法国老工业区经济转型的主要对策及启示[J].经济研究参考,2004(32)11~19.
    ② 张险峰 张云峰.英国伯明翰布林德利地区——城市更新的范例[J].国外城市规划,2003(2):55~62.
    ① 袁朱.英国、法国老工业区经济转型的主要对策及启示[J].经济研究参考,2004(32):11~19.
    ② 袁朱.英国、法国老工业区经济转型的主要对策及启示[J].经济研究参考,2004(32):11~19.
    ① 林蔚.西欧国家如何改造老工业基地[J].当代世界,2004(9):35~37.
     ① 刘宏兵.对日本煤炭工业消亡的思考[J].经济问题,2004,(12):65~67.
    ② 杨庆敏.关于资源枯竭型产业地区振兴的研究——日本煤炭产业枯竭地区的产业振兴政策的启示[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25~27.
    ① 中国国际科技合作网(驻日本福冈领馆科技组).九州的科技园区建设[EB/OL]. http://fukuoka.cistc.gov.cn,2004-10-13.
    ② 九州经济产业局.九州的经济概况(2004/1)[EB/OL].日本九州经济产业局(中文网) http://www.kyushu.meti.go.jp/chinese/jiuzhou.htm,2005-12-15..
     ① 九州经济产业局.九州的经济概况(2004/1)[EB/OL].日本九州经济产业局(中文网)http://www.kyushu.meti.go.jp/chinese/jiuzhou.htm
    ① 九州经济产业局.九州的经济概况(2004/1)[EB/OL].日本九州经济产业局(中文网)http://www.kyushu.meti.go.jp/chinese/jiuzhou.htm
    ② 九州经济产业局.九州的投资环境(2005)[EB/OL].日本九州经济产业局(中文网)http://www.kyushu.meti.go.jp/chinese/jiuzhou.htm
    ③ 九州经济产业局.九州的投资环境(2005)[EB/OL].日本九州经济产业局(中文网)http://www.kyushu.meti.go.jp/chinese/jiuzhou.htm
    ① 吉林省委财经办课题组. 从美国“锈带复兴”看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J].经济纵横,2005(7):30~43.
    ① 王旭.产业结构转型与区域经济复兴的个研究——《美国中西部经济:面向未来的历史回顾》评述[J].史学月刊,2003(7):91~96.
    ② 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事司.美国老工业基地在调整中振兴[J]。中国经贸导刊,2004(1):49.
     ①袁建歧 史向军.美国“锈带复兴”对我国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启示[J].企业活力-经营观察,2005(8)4~5.
     ① 振兴东北网.东北简介[EB/OL],http://www.chinaneast.gov.cn,2007.11.20.
    ② 2004~2005 中国东北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总报告[EB/OL].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2006.12.11
    ① 2004~2005 中国东北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总报告[EB/OL].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2006.12.11
    ② 阜新经济转型:农村包围城市[EB/OL].振兴东北网,http://www.chinaneast.gov.cn,2004.9.11.
    ③ 宋晓梧. 大力促进我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J].宏观经济研究,2006(3):1~6.
     ① 资料来源: 黑龙江省统计年鉴 2007.
     ① 赵儒煜 杨振凯.从破坏到共生——东北产业技术体系变革道路研究[M].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年 12 月第一版,第 133~144 页。
     ①《松花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EB/OL].http//:www.sdpc.gov.cn
    ① 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 东北百年生态恶化向人们拉响警报[EB/OL].中国科学院网站,http://wwww.cas.cn/2003.6.17。
    ② 同上。
    ③ 同上。
    ④ 同上。
    ① 资料来源:《辽宁省统计年鉴 2007》。
    ② 资料来源:《吉林省统计年鉴 2007》。
    ③ 资料来源:《黑龙江统计年鉴 2007》。
    ①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2006》.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
    ② 资料来源:《吉林省统计年鉴 2007》。
    ③ 资料来源:《黑龙江统计年鉴 2007》。
     ① 资料来源:《辽宁省统计年鉴 2006》、《吉林省统计年鉴 2006》和《黑龙江省统计年鉴 2006》
     ① 杨振凯 刘畅.中国东北地区在东北亚合作中的区位优势重构与东北振兴[J].东北亚论坛,2007(4):79~82.
    ① 赵儒煜 杨振凯.从破坏到共生——东北产业技术体系变革道路研究[M].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年 12 月第一版,第 130 页。
    ② 许顺才 林纪 许景权 吕红亮.东北地区资源枯竭城市的转型问题研究[D].规划 50 年:2006 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城市总体规划,第 485~494 页。
    ① 中国新能源网. http://www.newenergy.com.cn,2008-3-1 9:45:00
    ② 中国新能源网. http://www.newenergy.com.cn,2008-3-1 9:45:00
     ① 赵儒煜 杨振凯.循环经济的局限性及其出路[J].税务与经济,2007(3):11~13.
    [1]赵儒煜、杨振凯:《从破坏到共生——东北产业技术体系变革道路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 年 12 月第一版。
    [2]赵儒煜:《后工业社会反论》,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年 6 月第一版。
    [3]赵儒煜等:《产业革命论》,科学出版社,2003 年 4 月第一版。
    [4]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科学出版社,1992 年 12 月第一版。
    [5]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课题组:《老工业基地的新生——中国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1995 年 7 月第一版。
    [6]齐建珍:《知识经济与老工业基地》,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年 2 月第一版。
    [7]齐建珍等:《区域煤炭产业转型研究》,东北大学出版社, 2002 版。
    [8]齐建珍、杨中华、张龙治:《工业转型与产业发展研究》,东北大学出版社,2002 年 5 月第一版。
    [9]马聪编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势产业培育》,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年 4 月第一版。
    [10]宋冬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研究》,长春出版社,2001年 9 月第一版。
    [11]张新颖:《东北三省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比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年 12 月第一版。
    [12]李清均:《从刚性到柔性——资源枯竭型老工业基地改造》,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年 3 月第一版。
    [13]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办公室:《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2004 年度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年第一版。
    [14]赵新良:《回眸探索历程:国外老工业基地振兴方略比较》,辽宁人民出版社,2004 年第一版。
    [15]张启元:《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与国际经验借鉴》,沈阳出版社,2004 年第一版。
    [16]鲍振东:《2006 年中国东北地区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年 11 月第一版。
    [17][英]约翰.希克斯:《经济史理论》,商务出版社,1999 年 1 月版。
    [18][英]波斯坦等:《剑桥欧洲经济史(第 8 卷:工业经济: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的发展)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年 12 月版。
    [19][英]波斯坦等:《剑桥欧洲经济史(第 7 卷(上):工业经济:资本、劳动力和企业 英国、法国、德国和斯堪的纳维亚)》,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年 12 月版。
    [20][英]波斯坦等:《剑桥欧洲经济史(第 7 卷(下):工业经济:资本、劳动力和企业.美国、日本和俄国)》,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年 12月版。
    [21][英]波斯坦等:《 剑桥欧洲经济史(第 6 卷:工业革命及其以后的经济发展:收入、人口及技术变迁)》,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年 9月版。
    [22]许永璋:《世界近代工业革命》,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年版。
    [23]刘笑盈:《推动历史进程的工业革命》,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年版。
    [24][日]日经产业新闻社编 张可喜译:《新产业革命——技术突破的冲击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 年 3 月第一版。
    [25][美]艾尔斯(Ayces,R.)著 戴星翼 黄文芳译:《转折点:增长范式的终结》,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年 10 月第一版。
    [26][美]谢勒著 姚贤涛、王情译:《技术创新——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新华出版社,2001 年 2 月第一版。
    [27]T.S.库恩著 李宝恒、纪树立译:《科学革命的结构》,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80 年 10 月第一版。
    [28]李京文、郑友敬主编:《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概论》,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 年 4 月第一版。
    [29]李京文、郑友敬主编:《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选择》,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 年 4 月第一版。
    [30]李京文、郑友敬主编:《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 年 4 月第一版。
    [31]罗肇鸿、王金存、史清琪主编:《国外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的变化》,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1988 年 6 月第一版。
    [32]史清琪主编:《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理论和实践》,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1989 年 7 月第一版。
    [33]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编辑:《技术进步与美国经济增长》,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发行,1984 年 12 月第一版。
    [34]张军立:《结构调整——中国经济的发展主题》,企业管理出版社出版,1998 年 6 月第一版。
    [35]潘强恩、马传景:《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1998 年 8 月第一版。
    [36]孟夏:《经济增长的内生技术分析》,天津人民出版杜出版,2001 年9 月第一版。
    [37]龚六堂编著:《经济增长理论》,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2000 年 11第一版。
    [38]R.M.索罗著 平新乔译:《经济增长论文集》,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出版,1989 年 3 月第一版。
    [39][美]罗伯特·M·索洛等:《经济增长因素分析》,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一版。
    [40][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年第一版。
    [41][美]W·阿瑟·刘易斯著 梁小民译:《经济增长理论》,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年第一版。
    [42]杨敬年:《科学·技术·经济增长》,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1981 年12 月第一版。
    [43]钱纳里 鲁宾逊 赛尔奎因著 吴奇 王松宝等译:《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年中译版。
    [44][英]P.斯通曼:《技术变革的经济分析》,机械工业出版社,1989 年5 月第一版。
    [45]李平:《技术扩散理论及实证研究》,山西经济出版社,1999 年第一版。
    [46]多西等编 钟学文等译:《技术进步与经济理论(1988 年著)》,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年 1 月第一版。
    [47]丛林:《技术进步与区域经济发展》,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年1 月第一版。
    [48]王海山:《技术进步经济学》,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 年 7 月第一版。
    [49]何荣天:《产业技术进步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年 4 月第一版。
    [50]吴国华:《产业结构经济学基础》,浙江大学出版社,1994 年 1 月第一版。
    [51][美]西蒙·S.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发展与思考》,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年版。
    
    [52][美]W.W.罗斯托编 贺力平等译:《从起飞进入持续增长的经济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年 4 月第一版。
    [53]芮明杰:《产业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年 8 月第一版。
    [54]李大山主编:《区域产业结构的理论与实证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1998 年 8 月第一版。
    [55]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编:《新的产业革命》,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4 年 11 月第一版。
    [56]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快报》编辑部、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第二编辑室编:《世界新产业革命动向》,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4年 6 月第一版。
    [57]帕罗海墨:《欧洲的未来——后工业社会环境设计前瞻性思考》,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年第一版。
    [58][美]道格拉斯·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5 年版。
    [59][美]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
    [60]刘秀生主编:《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商业出版社,2003 年 10 月第一版。
    [61]陈紫华:《一个岛国的崛起——英国产业革命》,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年 8 月第一版。
    [62]彭德琳:《新制度经济学》,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年 10 月第一版。
    [63]秦海:《制度、演化与路径依赖——制度分析综合的理论常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年 3 月第一版。
    [64]刘秀生:《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商业出版社,2003 年 10 月第一版。
    [65]雷钦礼:《制度变迁、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年 11 月第一版。
    [66]史言信:《新型工业化道路-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年 6 月第一版。
    [67][美]戴利、储大建:《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年 7 月第一版。
    [68][美]蒂坦伯格:《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3 月第一版。
    [69]蔡昉:《科学发展观与增长可持续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12 月第一版。
    [70]李欣广:《可持续区域经济发展论-经济可持续发展论丛》,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年 2 月第一版。
    [71]王一鸣:《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研究》,中国计划出版社,1998 年版。
    [72]梁双陆:《中国西部经济周期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年11 月第一版。
    [73]丁纪岗:《区域视野下的中国经济增长与波动》,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年 8 月第一版。
    [74]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0)》,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年 6 月第一版。
    [75]张明龙:《中国区域经济前沿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年 10月第一版。
    [76]干春晖:《中国产业经济评论(第三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9 月第一版。
    [77]魏后凯:《中国地区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 年版。
    [78]杨伟民:《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政策研究(上、中、下)》,中国市场出版社,2004 年 6 月第一版。
    [79][美]埃德加·M.胡佛著 王冀龙译:《区域经济学导论》,商务印书馆出版,1990 年第一版。
    [80]金元欢、王建宇:《区域经济学》,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 年 8 月第一版。
    [81]周期业:《区域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年第一版。
    [82]张敦富:《区域经济学原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 年版。
    [83]孙久文:《中国区域经济实证研究》,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年版。
    [84]孙久文、张可云:《中国区域经济与地区投资实务》,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 年版。
    [85]陈秀山:《区域经济理论》,商务印书馆,2003 年版。
    [86]陈秀山:《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 年版。
    [87]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商务印书馆,2003 年 12 月第一版。
    [88]张敦富、孙久文:《知识经济与区域经济》,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
    [89]张敦富:《区域经济开发研究》,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 年 11 月第一版。
    [90]张可云:《区域经济政策》,商务印书馆,2005 年 3 月第一版。
    [91]张可云:《区域经济政策-理论基础与欧盟国家实践》,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年 6 月第一版。
    [92]安虎森、邓宏图主编:《制度变迁、转型与中国经济》,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年 3 月。
    [93]安虎森 主编:《空间经济学原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年 12 月。
    [94]安虎森 主编:《区域经济学通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年 9 月。
    [95]郝寿义、安虎森主编:《区域经济学》(第一版),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年 11 月。
    [96]安虎森 著:《区域发展理论研究》,东北朝鲜民族教育出版社,1996年 11 月。
    [97]刘秉镰:《区域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年 11 月。
    [98]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年 4 月第一版。
    [99]陈宣庆、张可云:《统筹区域发展的战略问题与政策研究》,中国市场出版社,2007 年 1 月第一版。
    [99]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年 6 月第一版。
    [100]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中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年 6 月第一版。
    [101]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年 6 月第一版。
    [102][苏]A.C.道布罗夫 王正宪译:《英国经济地理》,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
    [103]朱欣民、[英]David Shaw:《欧盟产业衰退区的治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年 3 月第一版。
    [104][日]日经产业新闻社编 张可喜译:《新产业革命——技术突破的冲击波》,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1986 年 3 月第一版。
    [105][日] 桥本寿郎、长谷川信、宫岛英昭著 戴晓芙译:《现代日本经济》,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年 9 月第一版。
    [106]满颖之:《日本经济地理》,科学出版社,1984 年 12 月第一版。
    [107]陈淮:《日本产业政策研究》,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年 3 月第一版。
    [108]杨栋梁:《国家权力与经济发展——日本战后产业和梨花政策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 年 8 月第一版。
    
    [109][英]I.B.汤普森:《法国区域经济地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 6 月第一版。
    [110]金和春、郝永志:《日本国土整治规划译文集》,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88 年 12 月第一版。
    [111]余昺雕:《现代日本经济论》,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 年第一版。
    [112]张蕴岭、顾俊礼:《西欧的区域发展》,中国展望出版社,1988 年第一版。
    [113]杨 豫:《欧洲原工业化的起源与转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
    [114][德]威廉·德格著 冯为民译:《西德鲁尔区》,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 年 3 月第一版。
    [115]沈坚:《近代法国工业化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年第一版。
    [116]赵琪:“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贫困问题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
    [117]钱 勇:“国外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实践、理论与启示”,《经济问题研究》,2005 年第 12 期。
    [118]徐传谌、杨圣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制度‘解锁’与制度创新———兼评关于老工业基地落后成因争鸣的各家观点”,《东北亚论坛》,2006 年第 2 期。
    [119]蒋寒迪、陈华:“从制度变迁看东北振兴的路径依赖与路径选择”,《企业经济》,2005 年第 3 期。
    [120]张伟东:“从制度变迁看东北振兴的路径依赖与路径选择”《开发与研究》,2005 年第 5 期。
    [121]王 洋 李 波:“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革的路径依赖—兼论国企改革与制度刚性”,《税务与经济》,2004 年第 6 期。
    [122]徐康宁 邵军:“自然享赋与经济增长:对‘资源诅咒’命题的再检验”,《世界经济》,2006 年第 11 期。
    [123]徐康宁 韩剑:“中国区域经济的‘资源诅咒’效应:地区差距的另一种解释”,《经济学家》,2005 年第 6 期。
    [124]赵 涛:“德国鲁尔区的改造——一个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典型”,《国际经济评论》,2000 第 Z2 期。
    [125]焦华富、韩世君、路建涛:“德国鲁尔区工矿城市经济结构的转变”,《经济地理》,1997 年第 2 期。
    [126]黄丽华、张丽兵:“德国鲁尔区老工业基地改造过程中的政府作用分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年第 6 期。
    [127]冯春萍:“德国鲁尔工业区持续发展的成功经验”,《石油化工技术经济》,2003 年第 2 期。
    [128]江秀凯、叶敏:“德国如何改造老工业基地?”,《科学决策月刊》,2006 年第 2 期。
    [129]戎昌海:“德国:鲁尔区转型有道”,《瞭望新闻周刊》,2002 年第36 期。
    [130]曹瑄玮、李瑞丽:“德国钢铁产业发展中的路径依赖与突破:鲁尔区的启示”,《中国科技论坛》,2007 年第 10 期。
    [131]冯革群、陈芳:“德国鲁尔区工业地域变迁的模式与启示”,《世界地理研究》,2006 年第 3 期。
    [132][德]海尔曼?皮拉特 杨志军译:“德国鲁尔区的转型与区域政策选择”,《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 年第 4 期。
    [133]倪建民:“德国鲁尔区经济结构转变”,《经济研究参考》,2000 年第 11 期。
    [134]陈德兴:“德国鲁尔老工业区是如何重新振兴的”,《当代世界》,2003 年第 11 期。
    [135]郑汉根:“德国:分四步完成鲁尔转型”,《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9 月 17 日第 006 版。
    [136]彭华岗、侯洁:“德国资源型城市和企业转型的经验与启示”,《中国经贸导刊》,2002 年第 19 期。
    [137]Herman Bade 何晓军 张颖译:“新经济和新计划能否抑制老工业区的衰落?——以德国鲁尔区和多特蒙德市为例”,《国外城市规划》,2001 年第 6 期。
    [138]吕 涛:“从德国鲁尔区变革谈我国老矿区的再生”,《煤炭企业管理》,2002 年第 2 期。
    [139]戎昌海“德国鲁尔区迈步新经济”,《国际金融报》,2002 年 8 月12 日。
    [140]任保平:“欧盟一体化进程中德国鲁尔区的产业转型绩效分析及其启示”,《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6 年第 6 期。
    [141]李晟晖:“矿业城市产业转型研究——以德国鲁尔区为例”,《改革与理论》,2002 年第 6 期。
    [142]陈国堂:“德国鲁尔老工业区改造”,《中国发展观察》,2005 年第9 期。
    [143]李劲民:“在比较中借鉴鲁尔结构转型的经验”,《中国能源》,2005年第 12 期。
    [144]葛竟天:“从德国鲁尔工业区的经验看东北老工业区的改革”,《财经问题研究》,2005 年第 1 期。
    [145]朱佳佳:“从德国鲁尔区的复苏看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经济前沿》,2003 年第 11 期。
    [146]赵 卓:“振兴东北经济汲取鲁尔的教训”,《辽宁教育行政学院报》,2004 年第 7 期。
    [147]鲁尔区自然保护协会著, 土小宁译:“德国鲁尔区的自然保护”,《陕西林业科技》,2000 年第 4 期。
    [148]郭凤典、朱 鸣:“德国鲁尔工业区整治经验及启示”,《理论与实践》,2004 年第 7 期。
    [149]常 丽、范晓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政府环境——中国辽宁与德国鲁尔之比较”,《党政干部学刊》,2004 年第 9 期。
    [150]袁朱:“英国、法国老工业区经济转型的主要对策及启示”,《经济研究参考》,2004 年第 32 期。
    [151]张险峰、张云峰:“英国伯明翰布林德利地区——城市更新的范例”,《国外城市规划》,2003 年第 2 期。.
    [152]马震平:“英国老工业基地改造经验——英国地区政策的基本架构与经验”,《经济管理文摘》,2003 年第 22 期。
    [153]杨敏英:“从英国煤炭工业发展历程看我国煤炭企业的战略调整”,《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 年第 8 期。
    [154]路夕:“洛林转型”,《中国石油石化》,2003 年第 3 期。
    [155]周淑景:“法国转型地区增加就业的措施”,《外国经济与管理》,1999 年第 2 期
    [156]辽宁工业转型研究课题组:“借鉴法国洛林经验加快辽宁工业转型”,《中国软科学》,1998 年第 10 期。.
    [157]国家经贸委企业改革司考察团:“法英两国煤矿关闭思虑与启示”,《煤炭经济研究》,2002 年第 4 期。.
    [158]姚睿、胡兆量:“北美澳洲工矿城镇发展研究”,《城市发展研究》,1997 年第 1 期。
    [159]笪志刚:“日本、德国资源型工业区与振兴东北”,《世纪桥》,2005年第 8 期。
    [160]刘宏兵:“对日本煤炭工业消亡的思考”,《经济问题》,2004 年第12 期。
    [161]杨庆敏:“关于资源枯竭型产业地区振兴的研究——日本煤炭产业枯竭地区的产业振兴政策的启示”,《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年第 1 期。
    [162]赵 芳:“日本的地区振兴与开发制度体系简析”,《世界经济与政治》,1997 年第 12 期。
    [163]柴彦威:“日本产煤地域振兴对策及其对我国资源型老工矿区改造的启示”,《现代日本经济》,2001 年第 5 期。
    [164]乐绍延:“日本:从传统工业步入电子信息时代”,《科技信息》,2003 年第 9 期。
    [165]姜培生、朱涛、张德意:“日本北九州开展清洁生产考察报告”,《中国能源》,2005 年第 8 期。
    [166]钱 勇:“国外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实践、理论与启示”,《经济问题研究》,2005 年第 12 期。
    [167]魏旭:“东北老工业基地体制机制变迁中的路径依赖与锁定效应分析”,《商业研究》,2006 年第 23 期。
    [168]李靖华、郭耀煌:“国外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的演变”,《人文杂志》,2001 年第 6 期。
    [169]郭福华:“国外怎样用信息技术改造老工业基地?”,《中国信息界》,2005 年第 11 期。
    [170]郁培丽、鄢皓月:“发达国家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创新本质与战略意义”,《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年第 2 期。
    [171]王晓来:“发达国家老工业基地调整与改造的成功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大连大学学报》,2004 年第 3 期。
    [172]林蔚:“西欧国家如何改造老工业基地”,《当代世界》,2004 年第9 期。
    [173]吉林省委财经办课题组:“从美国‘锈带复兴’看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经济纵横》,2005 年第 7 期。
    [174]王旭:“产业结构转型与区域经济复兴的个研究——<美国中西部经济:面向未来的历史回顾>评述”,《史学月刊》,2003 年第 7 期。
    [175]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事司:“美国老工业基地在调整中振兴”,《中国经贸导刊》,2004 年第 1 期。
    [176]袁建歧、史向军:“美国‘锈带复兴’对我国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启示”,《企业活力-经营观察》,2005 年第 8 期。
    [177]宋晓梧:“大力促进我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宏观经济研究》,2006 年第 3 期。
    [178]于宗水:“美国制造业地区复兴对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启示”,《科技和产业》,2005 年第
    [179]薛剑虹、萨日娜:“从美国W钢铁集团的振兴看辽宁老工业企业实施信息化的必要性”,《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年第 4 期。
    [180]许燕兰:“美国老工业区改造的经验及其启示”,《广西社会科学》,2005 年第 6 期。
    [181]王振华:“从美国‘锈带复兴’看美国老工业区结构调整”,《科技信息》,2003 年第 9 期。
    [182]李勇辉、吴朝霞:“世界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模式与启示研究”,《开发研究》,2005 年第 3 期。
    [183]汤天滋:“我国煤炭产区产业转型新论——借鉴法国洛林和我国辽宁经验开拓煤炭产业转型新途径”,《中国软科学》,2000 年第 10 期。
    [184]宋玉祥:“新型工业化与东北老工业基地重振” ,《中国东北论坛》,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年。
    [185]宋玉祥:“东北地区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 年第 1 期(第 14 卷)。
    [186]丁四保:“克服‘东北现象’的出路,《开放导报》,2003 年第 9 期。
    [187]许顺才、林纪、许景权、吕红亮:“东北地区资源枯竭城市的转型问题研究”,《2006 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城市总体规划》。
    [188]王 丹:“东北老工业基地衰退产业分类研究”,《商场现代化》,2005 年第 11 期。
    [189]杨冬民、韦苇:“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应走新兴工业化道路”,《生产力研究》,2004 年第 12 期。
    [190]孙明泉:“积极迎接第六次产业革命的战略机遇”,《经济学家》,2004 年第 3 期。
    [191]黄寰:“第六次产业革命与区域产业布局”《光明日报》,2004 年04 月 27 日。
    [192]张其佐:“第六次产业革命是否即将来临”,《文汇报》,2002 年 12月 29 日第 006 版。
    [193]张其佐:“产业革命转移路径与中国的发展”,《文汇报》,2004 年03 月 08 日。
    [194]张其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产业革命根本的转移路径——兼谈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光明日报》,2004 年 03 月 02日第T00 版。
    [195]程恩富、陶友之、孙明泉:“第六次产业革命‘预见’的内核、意义与不足”,《经济学家》,2004 年第 6 期。
    [196]鄢显俊:“从技术经济范式到信息技术范式——论科技-产业革命在技术经济范式形成及转型中的作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 年第 12 期。
    [197]刘 洪:“经济研究范式的转换”,《经济学研究》,2004 年第 3 期。
    [198]张淑钏:“近代世界两次产业革命比较”,《生产力研究》,1999 年第 6 期。
    [199]陈德智:“技术跨越基本模式研究”,《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3年第 2 期。
    [200]高世楫:“技术和组织创新与新经济——从经济增长方式和技术—经济范式看新经济”,《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 年第 3 期。
    [201]张旭昆、杨晓光:“技术——产业革命浅析”,《浙江社会科学》,1999 年第 6 期。
    [202]郑 雨、沈春林:“技术范式的结构与意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 年第 1 期。
    [203]刘伟 李绍荣:“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中国工业经济》,2002 年第 5 期。
    [204]赵儒煜 杨振凯:“循环经济的局限性及其出路”,《税务与经济》,2007 年第 3 期。
    [205]杨振凯、刘畅:“中国东北地区在东北亚合作中的区位优势重构与东北振兴”,《东北亚论坛》,2007 年第 4 期。
    [206]杨振凯:“日本九州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政策分析”,《现代日本经济》,2006 年第 6 期。
    [207]John H. Thompson.“Some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 for Manufacturing Geography”.Economic Geography,Vol.42,No.4.(Oct.,1966),pp.356-365.
    [208]Michael Steiner.“Institute for Technology and Regional Policy Institutional Change in Old Industrial Areas – Lessons for IndustrialPolicy in the Transformation Process. Joanneum Research”. http//:www.umar.gov.si/
    [209]Steven Klepper. “Entry, Exit, Growth, and Innovation over the Product Life Cycle”.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86, No.3.(Jun.,1996), pp.562-583.
    [210] Gort, Michael and Klepper, Steven. “Time Paths in the Diffusion of Product Innovation,” The Economic Journal, 92 (September 1982), pp630-653.
    [211]Andy Cunmbers、Kean Brirch And Danny MacKinnon.“Revisiting the Old Industrial Region:Adaptation and Adjustment in an Integrating Europe”.Working Paper No.1 April 2006.Centre For Public Policy For Regions.
    [212]Aglietta, M. 1979 A Theory of Capitalist Regulation. London: New Left Books.
    [213]Arthur, W. B. 1989 “Competing technologies, 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ck-in by historical events”, Economic Journal 99.
    [214]Beatty, C., Fothergill, S. and Powell, R. 2005 “Twenty Years On: Has the Economy of the Coalfields Recovered?”Regional Studies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University of Aalborg, Denmark.
    [215]Auty, R. 1993. Sustaining Development in Mineral Economies: The Resource Curse Thesis. Routledge, London.
    [216]Auty, R. 1994. “Industrial Policy Reform in Six Large Newly Industrializing Countries: The Resource Curse Thesis.” World Development, Vol 22, No 1 pp. 11-26.
    [217]Maria Sarraf Moortaza Jiwanji. “Beating the Resource Curse The Case of Botswana”. Environment department papers 24753.The world bank environment department .October 2001
    [218] Alicia Mullor-Sebastian.“The Product Life Cycle Theory: EmpiricalEvidence”.Alicia Mullor-Sebasti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Vol.14,No.3. (Winter, 1983),pp.95-105.
    [219] Michael Gort;Steven Klepper. “Time Paths in the Diffusion of Product Innovations”.The Economic Journal, Vol.92, No.367. (Sep.,1982), pp.630-653.
    [220]Steven Kleppe.“Firm Survival and the Evolution of Oligopoly”. The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Vol. 33,No.1.(Spring, 2002),pp.37-61.
    [221] Jean Marie Ernecq;Alistair McDonagh. “The Future of Regions and Cities of Traditional Industry in Europe:Some Thoughts Drawn from the Second RETI Conference,Leeds,United Kingdom, September 1985”.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Vol.488, Revitalizing the Industrial City.(Nov.,1986), pp.177-186.
    [222] N.J.G.Pounds.“Ruhr”. Economic Geography, Vol.33, No.2. (Apr., 1957),pp.149-162.
    [223] Hermann Schumacher. “The Situation in the Ruhr”. The Economic Journal,Vol.33,No.130.(Jun.,1923),pp.155-162.
    [224] J.E.Martin.“Location Factors in the Lorraine Ironand Steel Industry”.Transactions and Papers(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 No.23.(1957),pp.191-212.
    [225] S. J. Liebowitz; Stephen E.Margolis.“Path Dependence, Lock-In, and History”.Journal of Law, Economics,& Organization, Vol.11, No.1.(Apr.,1995),pp.205-22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