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货币合作的新趋势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再次给东亚各国敲响了警钟,即一个经济区或经济体里面最好要有一种有效的货币合作机制,是防止域外国家或经济体以汇率等金融手段转嫁危机的最佳方式。由于种种原因,以中日韩三国为主的东亚地区建立类似欧盟的单一货币仍然困难重重,但在三国之间建立起一种货币合作安排,实现三国的汇率协调,并非遥不可及。
     中日韩三国之间的贸易往来频繁,贸易金额巨大,同时三国的经济互补性很强,经济上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关系。因此三国都需求一个稳定的汇率环境。同时,从政治上来说,后金融危机时期,日本在外交政策上,有回归亚洲、重视亚洲的趋势,在日美关系上,追求对等关系。在中日双边关系方面,2008年中日签署了《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双方确认两国为合作伙伴关系,标志着两国关系进入全新的时期。同年,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在日本福冈举行会议,在《三国伙伴关系联合声明》中提出:将在开放、透明、互信、互利、尊重文化差异的原则下推进区域合作。标志着东亚新的合作机制的建立,对推动东亚区域合作有着重要作用和影响,这也为东亚货币合作提供了政治基础。本文通过政治、经济层面以及国际关系理论对汇率协调体系建构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分析,指出构建汇率协调体系是东亚货币合作,乃至东亚共同体建设的关键所在。中日韩三国必须抓住机遇,搁置争议,才是符合各国利益的选择。
In 2008, the financial crisis rang an alarm bell to east Asian countries once again.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n effective mechanism of monetary cooperation which is the best way to prevent other countries use exchange rate to transfer its own economic crisis on to other.However,in a period of time, East Asian countries can not build high level monetary cooperation like EU.In this case, a few major countries in this region achieve the goal of coordination mode of exchange rate is more feasible in a short term.
     The trade between China, Japan and the ROK frequently and the trade amount is huge. While the three countries are highly complementary economically.Therefore,all three countries need a stable exchange rate environment.Meanwhile,the foreign policy of Japan attach greater importance to Asia and pursuit reciprocal relation with U.S.In 2008,China and Japan singed a joint statement on comprehensive advancement of their strategic and mutually beneficial relations. Both sides affirm each other for partner relations. It marks the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have entered a new era. In the same year, the leaders of China, Japan and the ROK held a meeting in Fukuoda,and signed the Joint Statement for Trilateral Partnership. The joint statement pointed out that the three countries would carry out cooperation under the principles of openness,transparency,mutual trust, mutual benefit and respect for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advance wider-ranged regional cooperation. And it plays important role to promote East Asian regional cooperation. Which also provided a political base for monetary cooperation in East Asia.
     In this paper, we use political economic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ies to analyze the feasibility of exchange rate coordination system. And we point out build coordination mode of regional exchange rate is the key to East Asian monetary cooperation and community building.China,Japan and Korea must seize this opportunity, laying aside disputes, which is the best choice to earn the national interests.
引文
1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货币金融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31贞。
    2张宇燕、李增刚.《国际经济政治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96-297页。
    3网易财经:《直击G20首尔峰会》,http://money.163.com/special/g20_seoul/
    1新浪财经:《2010年G20首尔峰会公报》,http://fiance.sina.com.cn/stock/usstock/c/20101112/16568945504.shtml
    2这里的东亚地区是指中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印度尼西业、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泰国,共十个国家和地区。
    3龙泽洋:《日美货币谈判-内幕20年》,李春梅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56页。
    4陈学彬主编:《经济全球化下的东亚货币与金融合作》,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00页。
    5刘振林:《东业货币合作与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第81页。
    6张宇燕、李增刚:《国际经济政治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98页。
    1人民网:《人民币汇率:博弈乱局中跳出中国舞步》,http://forex.finance.people.com.cn/GB/13547034.html
    2人民网:《人民币汇率:博弈乱局中跳出中国舞步》,http://forex.finance.people.com.cn/GB/13547034.html
    3环球参考:《亚洲国家拒与美国联手打压人民币》,《提问G20-洞悉未来十年的世界与中国》,北京,红旗出版社2010年版,第174页。
    4刘晓琳:《机制与格局:货币体系变迁的国际政治经济学》,暨南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第28页。
    1张宇燕、李增刚:《国际经济政治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97页。
    2于津平、张雨主编:《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与机制》,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年版,第27页。
    1 Suthiphand Chirathivat,ed.,East Aisa's Monetary Future: integration in the global economy(UK: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2001)p.115
    2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亚洲司:《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
    1张宇燕、李增刚:《国际经济政治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96-297页。
    2廖子光:《中国如何突破美元霸权》,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第155页。
    3柳剑平:《当代国际经济关系政治化问题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34页。
    4王洛林主编:《中国战略机遇期的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05-2020)》,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89页。
    5冯冰:《国际化进程中的人民币强势战略》,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71页。
    1Jeffry A.Frieden and David A.Lake Kenneth A.Schultz.World Politics:Interests Interactions Institution, w.w.waton & Company (July 9.2009). p.297-329
    2罗伯特吉尔平:《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杨宇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37页。
    3罗伯特吉尔平:《全球政治经济学-解读国际经济秩序》,(杨宇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11-213页。
    4 J.Lawrence Broz and Jeffry A.Frieden.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exchange rate.Handbook of Political Science(March 20. 2006),p.4
    1李维谷:《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年版,第183页。
    2陈业温,胡勇.工学鸿:《欧元经验与效应-欧元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3年版,第128-129页。
    3李晓,丁一兵:《东亚区域货币合作体系的构建:必要性、可行性与路径选择》,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4 期,第72-85页。
    4方霞:《东亚区域货币锚之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79贞。
    5刘振林:《东亚货币合作与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年版,第215页。
    6Etsuko Katsu.Refonn of RMB's Exchange Rate and Regional Monetary..p.58
    7 Peter Wilson.,Exchange rate cooperation in east asia-why a basket approach may be best.(Macroeconomics Working Papers. 2007),p.36.
    1周李冰:《全球经济失衡下的东亚货币合作》,复旦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第5页。
    2 Carsten Hefeker and Andreas Nabor.Yen or Yuan?China's Role in the Future of Asian Monetary Integration, (HWWA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2),p.15
    1 Steven Husted and Michael Melvin,Intemational Economics.p.56-57
    2张宇燕、李增刚:《国际经济政治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93页。3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货币金融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36页。
    4 John Maynard Keynes,A Tract on Monetary Reform,(London:Macmillan,1923),p.8
    1Jeffrey A.Frankel.A Monetary Approch to the exchange rate:Doctrinal Aspects and Empirical Evidence,(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conomics,Vol.78.No.2.Jun.,1976)p.200-224
    2 Robert A.Mundell.The Collapse of the Gold Exchange Standard.,(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al Economics, Vol.50,No.5Dec.,1968),p.l 123-1134
    1Lawrence J.Broz, and Jeffry A.Friden.'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ternational Monetary Relations,"Annual Review of Political Science.Vol.4(June.2001).p.317-343. 2 Thomas D.Willet."Developments i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Policy Coordination." Open Economics Review.Vol.10.No.2(May.1999).p.221-253
    3何慧刚:《东业货币合作中汇率稳定机制的构建-方案选择及现实路径》,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5,(3),第35页-第38页。
    1王勇辉:《东亚货币合作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版,第82页。
    2天儿慧:《亚洲的民族主义和区域主义-全球化背景下的相克和超克》,《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6期,第49页。
    3张宇燕、李增刚:《国际经济政治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96页。
    1 Niall Ferguson.Cash Nexus:Money and Politics in Modern World 1700-2000.Penguin Books Ltd.2002, p.22
    2 Charles A.E.Goodhart,"The Two Concepts of Money:Implication for the Analysis of Optimal Currency Arcas,European Journal of Potlitical Economy.Vol.14.No.3(Aug.,1998).p.407-432.
    3 Jonathan Kirshner.ed.,Monetary Orders:Ambiguous Economic,Cornell University Press.2003.p.56
    4张宇燕、张静春:《汇率的政治经济学-基于中美关于人民币汇率争论的研宄》,《当代亚太》2005年第9期,第8页。
    5 Lawrence J.Broz, and Jeffry A.Friden,"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ternational Monetary Rclations."Annual Review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4(June,2001),p.323
    1张宇燕、张静春:《汇率的政治经济学-基于中关关于人民币汇率争论的研宄》,《当代亚太》2005年第9期,第10页。
    1张宇燕、张静春:《汇率的政治经济学-基于中美关于人民币汇率争论的研究》,《当代业太》2005年第9期,第10页。
    2龙泽洋:《日美货币谈判-内幕20年》,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57页。
    1范幸丽、工晶:《广场协议、日本长期经济萧条与人民币升值》,上海,《世界经济研究》,第44页。
    2龙泽洋:《日美货币谈判-内幕20年》,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60页。
    1马丁.沃尔夫:《亚洲为美国大炮和黄油钱》,载于《金融时报》,2003年2月19口
    2孙哲、李巍:《国会政治与美国对华经贸决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7贞。3刘建华、于水欢:《“多边施压”:美国对华外交策略新动向》,《现代国际关系》2010年第10期,第1页。
    4C.Fred Bergsten,"Correcting the Chinese Exchange Rate:An Action Plan",testimony before the Committee on ways and Means.US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http://waysandmeans.house.gov/media/pdf/111/10-03-24Bergsten Testimony.pdf
    1刘建华、于水欢:《“多边施压”:美国对华外交策略新动向》,《现代国际关系》2010年第10期,第2页。
    2 Daniel W.Drezner,"The U.S. Goes all in on the G-20".April 4.2010.http://drezner.foreignpolicy:com/category/wordpress_tag/g_20.
    3向松祚:《中美汇率战和人民币汇率基本策略》,《提问G20-洞悉未来十年的世界与中国》,北京,红旗出版社2010年版,第174页。
    4刘建华、于水欢:《“多边施压”:美国对华外交策略新动向》,《现代国际关系》2010年第10期,第2页。
    1武跃:《东亚金融合作:理想与现实》,http://www.chinareform.org.cn/cgi-bin/zgbj read_new.asp?zgbj_ID=6551.
    2吴锋:《东亚货币合作的模式选择与中国的对策研究》,《东南亚纵横》,2010年第6期,第11页。
    3吴锋:《东亚货币合作的模式选择与中国的对策研究》,《东南亚纵横》,2010年第6期,第12页。
    4参见表1
    1祝小兵:《东亚金融合作-可行性、路径与中国的战略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5页。
    2弗雷德里克.皮尔逊、西蒙.巴亚斯里安:《国际政治经济学-全球体系中的冲突与合作》,(杨毅、钟飞腾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5页。
    3 Macintype."Indonesia,Thailand and the Northest Asian Connection,"in Higgott,eds.,Pacific Economic Relations in the 1990s,p.265
    4 Rix,"Japan adn the Region."in Higgott,etal.,eds.,Pacific Economic Relations in the 1990s,p75-76.
    5张蕴岭、沈铭辉主编:《东亚、亚太区域合作模式与利益博弈》,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年版,第27页。
    1樊勇明:《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解析区域合作的另一个理论视点》,《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1期,第18页。
    2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第284页。
    3 Kindleberger, Charles P.:International Public Goods without International Government.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76. No.1, pp. 1-13.
    4 Joseph S.Nye,ed..International Regionalism:Readings.(Boston,Ma.;Little,Brown&CO.1968),pp.7
    5C.兰德尔.亨宁:《东业金融合作》,(陈敏强译),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版,第9页。
    1 Mancur Olson,"Increasing the incentives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Internation Cooperation in the 21stCentur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pp 866-874.
    2查尔斯.金德伯格:《1929-1939年世界经济萧条》,(宋承先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348页。
    3杨国庆:《危机与霸权-亚洲金融危机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23页。
    1樊勇明:《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6页。
    2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权利与相互依存》(第3版),(门洪华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页。
    3杨国庆:《危机与霸权-亚洲金融危机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23页。
    4曼库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74页。
    5曼库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等译),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页。
    1李晓、丁一兵:《人民币区域化问题研究》,北京,机械业出版社2010年版,第70页。
    1何谦:《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下中日韩经贸关系研究》.西北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第76页。
    2数据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0年4月,世界经济展望,http://www.imf.org/external/pubs/ft/weo/2011/01/weodata/index.aspx
    1国别数据网:《2005年日本宏观经济形势及2006年展望》,http://countryreport.mofcom.gov.cn/assay/view.asp?news_id=27652006年4月17 日。
    2国别数据网:《2010年日本货物贸易及中日双边贸易概况》,http://countryreport.mofcom.gov.cn/record/view.asp?news_id=22848
    3国别数据网:《2010年1-9月韩国货物贸易及中韩双边贸易概况》,http://countryreport.mofcom.gov.cn/record/view.asp?news_id=21575
    4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亚洲司:《2006年中韩经贸关系简况》http://yzs.mofcom.gov.cn/aarticle/zctb/200701/20070104316016.html
    1刘振林:《东亚货币合作与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第215页。
    2参见表1,表2
    1 "China-Japan-South Korea FTA Saga:More Thunder,Little Rain".May 5.2008,http://www.chinastakes.com/2008/5/china-Japan-south-korea-fta-saga-more-thunder-little-rain.html.2010-01-20.
    2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第二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新闻吹风会上的训话,商务部网站,2009年6月2日,www.mofcom.gov.cn
    3祝小兵:《东业金融合作-可行性、路径与中国的战略研究》,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0页。
    1詹姆斯多尔蒂:《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135页。
    2孙溯源:《集体认同与国际政治:一种文化视角》,《现代国际关系》,2003年第1 期。
    3詹姆斯多尔蒂:《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135页。
    4韩彩珍:《东北亚地区合作的制度分析》,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第277页。
    1曹亮:《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第303页。
    2罗伯特.杰克逊、乔格.索伦森:《国际关系学理论与方法》,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27页。
    3 Schulz M et al.Regionalization in a globlizing world:A comparative Respective on Forms.Actors and Processes.New York:zed Books,2001.p.5
    4莫尔H,《地区主义和全球主义-相互矛盾还足相互推动的进程?》,(郎平译),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第9期,第68-71页。
    5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3页。
    1王正毅:《从理性主义走向社会建构主义》,《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5期,第4-10页。
    2参见表4
    1秦亚青:《东亚地区合作:2009》,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85页。
    2秦业青:《东业地区合作:2009》,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83页。
    1《清迈倡议多边化正式签约》,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网站,http://www.mof.gov.cn/zhengwuxinxi/caizhengxinwen/200912/t20091228 252854.html
    2The CIIS Blue Book on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and China's Forein Affairs.China Institute of Intemational studies.p.344
    3李微主编:《日本发展报告(2010)》,北京,社会科学义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218页。
    1李薇主编:《日本发展报告(2010)》,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218页。
    2韩国《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方向及韩国的作用》,大韩民国国会图书馆资料,1993年2月份。
    3韩国《韩国与世界经济》,对外经济政策研宄院1994年版,第12期。
    4田中青:《共赢.崛起中的东业经济合作》,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6-27页。
    1[韩]郑琏永:《韩国与地区主义的未来》,《构建和谐东亚-中日韩关系与东亚未来》
    2陈峰君、祁建华主编:《新地区主义与东亚合作》,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第327页。
    3朴佑成:《韩国对业太经合组织的立场》,找《国际政治研究》,1995年,第2期,第25-32页。
    4朱立群、王帆主编:《东业地区合作与中美关系》,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第211页。
    1日本民主党:《アジア外交の强化》.日本民主党官方网站:http://www.dpj.or.jp/policy/manifesto/seisaku2009/08.html
    2张蕴岭、沈铭辉:《东亚、亚太地区合作模式与利益博弈》,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年版,第332页。
    3王志民、熊李力:《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政治因素及中国的对策》,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年版,第85页。
    4佐伯喜一:《冷战以后业洲的安全保障》,《日本问题资料》,1993年第8期。第12页。
    5王志民、熊李力:《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政治因素及中国的对策》,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年版,第87页。
    1李文焕、张宝仁:《90年代韩国经济发展及其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地位与作用》,载《东北亚论坛》,1994年,第4期,第11-16页。
    2陈峰君、祁建华:《新地区主义与东亚合作》,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第328页。
    3世界银行(world bank) http://data.worldbank.org.cn/country/korea-republic
    4《韩美为何越走越远?三大因素引发两国关系“失调”》,南方新闻网国际新闻,http://www.southcn.com/news/intemational/gjkd/200601260171.htm
    5高海红主编:《全球视角下的人民巾汇率-政策选择与风险防范》,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2008年版,第193页。
    6“韩国经济被中日经济挤压,恐再当‘夹心三明治”,[韩]《朝鲜日报》,2007年2月24日。
    1容敏德、严江枫:《区域合作:欧洲经验与东业》,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第6页。
    1伍贻康,《法德轴心与欧洲一体化》,《欧洲》1996年第一期,第34-42页。
    2高晓雁:《东亚货币合作与协调》,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34页。
    3容敏德、严汀枫:《区域合作:欧洲经验与东业》,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第34页。
    4皮埃尔.热尔贝:《欧洲统一的历史与现实》,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8-51页。
    1鲁道夫.宾尼:《欧洲认同的历史起源》,《欧洲研究》2006年第1期,第132页。
    2J.C Turner.M.A.Hogg.P.J.Tumer.and P.M Smith.Failure and Defeat as Determinants of Group cohesiveness,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3.1984.P97.111
    3何佩群:《国际关系与认同政治》,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年版,第80页。
    4霍华德.威亚尔达主编:《全球化时代的欧洲政治》,(陈玉刚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14页。
    1[美]霍华德.威亚尔达主编:《全球化时代的欧洲政治》,(陈玉刚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79页。
    2房乐宪:《欧洲政治一体化: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00页。
    3 William Wallace, Regional integrative:The west european experience(Brooklings institute,1994).p.67
    1鸠山由纪夫:《日本的新道路》,2009年8月26日,纽约时报。
    2新华网:《中日韩合作十周年联合声明》,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9-10/10/content 12207110.htm,2009.10.10
    3白如纯:《东亚区域合作新进展与民主党政权“重视业洲”政策》,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93页。
    1张蕴岭、沈铭辉:《东亚、亚太区域合作模式与利益博弈》,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年版,第24页。
    2《温家宝在中日韩领导人记者会上强调:深化合作,共克时艰》,《人民日报》,2008年12月14日。
    1祝小兵:《东业金融合作-可行性、路径与中国的战略研究》,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7页。
    2刘沛志:《东亚地区汇率协调机制的建立》,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第47页。
    1任晓:《中日韩合作:一个成长中的“外交小多边”》,新华网,2009年10月11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9-10/11/content_12209488.htm
    1刘沛志:《东亚地区汇率协调机制的建立》,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第188页。
    1宋伟:《美国霸权与东亚一体化:一种新现实主义的解释》,《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年第2期,第58页。
    2 Ashely J.Tellis,Andrew Marble and Travis Tanner.ed.Aisa's Rising Power and Amercia's Continued Purpose.10th anniversary edition,The National Bureau of Asia Research,Seattle,WA,and Washington.D.C.,2010.pp.16
    3参见美国国家安全会业洲事务高级主任杰弗里贝德在亨利史汀生中心举行的“美日同盟50年:走向更有活力的伙伴关系”研讨会上的发言,http://www/stimson.org/images/uploads/Transcript_Jeff_Bader.pdf.
    1刘沛志、周佩衡:《东亚地区汇率协调机制与美国的利益关系》,《南开经济研究》2003年第2期,第3页。
    2刘沛志、周佩衡:《东亚地区汇率协调机制与美国的利益关系》,《南开经济研究》2003年第2期,第4页。
    3冯清云:《东业货币合作进程中的美国因素初探》,暨南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第57页。
    1[美]C.兰德尔.亨宁:《东业金融合作》,(陈敏强译),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版,第84页。
    1数据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2011年4月版。http://www.imf.org/extemal/pubs/ft/weo/2011/01/weodata/index.aspx
    2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外汇储备-2011年,http://www.safe.gov.cn/model_safe/tjsj/tjsj_detail.jsp?ID=110400000000000000
    3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综合司,2010年12月进出口简要情况.http://zhs.mofcom.gov.cn/aarticle/Nocategory/201101/20110107363340.html
    4刘伯龙、郑伟民:《金融危机与中美经济》,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21页。
    1中国新闻网,2010年11月19日,http://www.chinanews.com/cj/2010/11-19/2666118.shtml
    2中国新闻网,2010年11月19日,http://www.chinanews.com/cj/2010/11-19/2666118.shtml
    3陈雨露:《作为国家竞争战略的人民币国际化:美元的经验、证据》,《经济研究》2005年第2期,第42页。
    1李晓、李俊久、丁一兵:《论人民币的业洲化》,《世界经济》2004年第2期,第22页。
    2李晓、丁一兵:《人民币区域化问题研究》,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版,第82页。
    1李晓、丁一兵:《人民币区域化问题研究》,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版,第87页。
    1[美]詹姆斯.多尔蒂:《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550页。
    2 Ernst B.Haas,"International Integration:The European and the Universal Process,"International Organizaiton,XV(Autumn 1961),p.372.
    [1][美]罗伯特·吉尔平:《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杨宇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2][美]罗伯特·吉尔平:《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宋新宁,杜建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美]罗伯特·吉尔平:《全球政治经济学:解读国际经济秩序》(杨宇光,杨炯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美]罗伯特·吉尔平:《全球资本主义的挑战》(杨宇光,杨炯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英]苏珊·斯特兰奇:《国际政治经济学导论—国家与市场》(杨宇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美]弗雷德里克·皮尔逊:《国际政治经济学-全球体系中的冲突和合作》(杨毅,钟飞腾,苗苗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日]泷田洋一:《日美货币谈判-内幕20年》(李春梅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8][美]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苏长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9][美]克里斯托弗·希尔:《变化中的对外政策政治》(唐小松,陈寒溪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0]李维谷:《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年版。
    [11]陈亚温,胡勇,王学鸿:《欧元经验与效应-欧元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刘振林:《东亚货币合作与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13]王正毅:《亚洲区域合作的政治经济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4]方霞:《东亚区域货币锚之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15]柳剑平:《当代国际经济关系政治化问题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6]宋新宁,陈岳:《国际政治经济学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7]张宇燕、李增刚:《国际经济政治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8]倪世雄:《当代国际关系理论上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9]冯冰:《国际化进程中的人民币强势战略》,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20]王慧:《钉住一篮子货币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1]江瑞平:《东亚货币体系危机与重建背景下的日元国际化问题》,世界经济,2001年1月,第43-47页。
    [2]王勇辉:《东亚货币合作中的美元因素》,东南亚研究,2007年1月,第51-55页。
    [3]丁一兵,李晓:《关于东亚区域货币合作的研究:文献综述》,当代亚太,2004年6月,第16-22页。
    [4]岳华,楼当:《东亚货币一体化博弈分析》,财经科学,2005年6月,第138-143页。
    [5]宋飞:《东亚货币合作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4月,第29-32页。
    [6]李晓,丁一兵:《东亚区域货币体系的构建:必要性、可行性与路径选择》,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4月,第72-85页。
    [7]陈廷根:《东亚一体化:国外的视角》,东南亚研究,2006年5月,第55-59页。
    [8]杨扬:《东亚区域合作中的美国因素》,东南亚,2004年1月,第6-10页。
    [9]张斌:《东亚区域货币合作回顾》,世界政治与经济,2008年10月,第26-29页。
    [10]王子先:《欧元与东亚区域金融合作》,世界经济,2000年3月,第70-72页。
    [11]戴金平,熊性美:《东亚货币合作的阶段确定与形态选择》,南开经济研究,2001年4月,第23-29页。
    [12]黄梅波:《最优货币区与东亚货币合作的可能性分析》,世界经济,2001年10月,第41-46页。
    [13]李晓,丁一兵:《论货币合作的具体措施》,世界经济,2002年11月,第3-10页。
    [14][日]小川英治:《创建东亚统一货币篮的可能性》,国际金融研究,2004年6月,第 79页。
    [15]李晓:《关于东亚区域货币合作的研究:文献综述》,当代亚太,2004年6月,第16-22页。
    [16]陈雨露,边卫红:《货币同盟理论:最优货币区衡量标准的进展》,国际金融研究,2004年2月,第5页。
    [17]陈卓淳,汪小勤:《最优货币区理论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第85-86页。
    [18]熊琼:《东亚货币一体化迎难而上》,亚太经济,2004年第1期,第5页。
    [19]何慧刚:《东亚货币合作中汇率稳定机制的构建——方案选择及现实路径》,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5第3期,第36-37页。
    [20]何帆:《危机之后的货币合作》,国际经济评论,2001年第1期,第24页。
    [21]何帆等:《对清迈协议的评估及改革建议》,国际金融研究,2005年第7期,第19页。
    [22]向宇,李长源:《东亚金融和货币合作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第23页。
    [23]高海红:《从清迈倡议到亚洲债券基金》,国际经济评论,2004年第3期,第24-25页。
    [24]李晓,平山健二郎:《东亚货币体系的构建与日元的亚洲化》,世界经济评论,2001年第11、12期。
    [25]邹三明:《布雷顿森林体系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年第10期,第39页。
    [26]胡再勇:《人民币成为亚洲储备性货币现状研究》,经济经纬,2004年第6期,第30页。
    [27]刘力臻,谢朝阳:《东亚货币合作与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管理世界,2003年第3期,第44页。
    [28]黄梅波:《从国际体制的演进看东亚货币合作》,学术月刊,2001年第11期,第44-46页。
    [29]张静:《人民币在东亚货币合作中的地位与思考》,内蒙古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第114-117页。
    [30]祝丹涛:《最优货币区批判性评析》,世界经济,2005年第1期,第17-32页。
    [31]田野:《全球治理中的制度供给:一种交易费用的分析》,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 10期,第20页。
    [32]余永定等:《亚洲金融合作:背景、最新进展与发展前景》,国际金融研究,2002年第2期,第10-11页。
    [33]徐明棋:《最优货币区理论:能否解释东亚货币合作?》,世界经济研究,2003年第10期,第63-69页。
    [34]周琳:《多重货币联盟—东亚货币合作的现实选择》,社会科学,2003年第11期,第36-40页。
    [1]Charles·p, Kindleberge,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der:essays son financial crisis and international public goods(Cambridge,Mass:MIT Press,1988).
    [2]Robert J. Carbaugh, International Economics(Beijing:China Machine Press,2003).
    [3]Jacques Hersh, The USA and the rise of East Asia since 1945:dilemmas of the Postwar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New York:St.Martin's Press,1993).
    [4]Todd Sandier,The Theory and structures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Cole:Westview Press,1950)
    [5]Stephan Haggard, Hants Aldershot, 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and the develop Countries (England;Brookfield,Vt., USA:E.Elgar,1995).
    [6]Oran R. Young, 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and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Cheltenham,UK;Brookfield,Vt., USA:E. Elgar Pub.CO.,1996).
    [7]David P. Rapkin, world leadership and hegemony(Boulder:L. Rienner,1990).
    [8]David Wurfel, Bruce Burton,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foreign policy in Southeast Asia (New York:St. Martin's Press,1989).
    [9]Robert O. Keohane, Afterter hegemony:cooperation and discord in the world political economy(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4).
    [10]Roland Vaubel, Thomas D. willett,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a public choice approach (Boulder:Westview Press,1991).
    [11]Benjamin J.Cohen,Hants Aldershot,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of monetary relations (England:Brookfield,Vt., USA:Edward Elgar,1993).
    [12]Paul De Grauwe,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monetary union (MA:Edward Elgar Pub.,2001).
    [13]Charles.Kinleberge:Power and Money:The Economic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nd the Politics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New York,1970).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http://www.fmprc.gov.cn.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http://wms.mofcom.gov.cn/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
    世界银行:http://www.worldbank.org/
    亚洲开发银行:www.adb.org/Statistics
    美国商务部:http://tse.export.gov
    世界发展银行:http://www.IMF.org
    经济学人杂志:http://www.economist.com/
    外交杂志:http://www.foreignaffairs.com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