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综合交通网合理性评价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费结构得到调整,对交通运输服务需求不断提出量和质的要求。此外,运输供给能力扩张的严重制约以及信息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群的迅速发展和产业化等交通外部环境的准备充分为发展综合运输体系奠定基础。在此背景下,我国积极推进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建设。
     区域交通作为我国综合运输体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对于我国建立和完善综合运输体系至关重要。据国内外研究表明,国内外专家学者主要侧重于研究综合运输体系的内涵、体系构建等方面,对综合运输网络的研究较少,尤其是网络建设合理与否的研究甚至没有。为更加清楚了解我国综合交通网络发展的实际情况,为制定合理有效的区域综合交通发展规划提供依据,积极有效的推动区域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本文提出了区域综合交通网合理性评价研究。
     本文主要采用了系统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类比法、改进的灰色关联度法以及实证分析法等,在分析总结现有研究经验和结论的基础上,以我国行政区划作为区域划分标准,对我国区域综合交通网发展状况进行合理性研究。从分析我国区域发展与综合交通网的关系入手,构建区域综合交通网合理性评价体系,建立适应我国基本国情的区域综合交通网合理性综合评价方法体系,最后以浙江省区域综合交通网为例进行合理性评价,验证方法的有效性。
As the faster development of China economy,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and consumption structure have adjusted, then put forward new transport services demand in quantity and quality. In addition, the expansion of transport supply capacity have in the serious constraints, and the core technology in th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have developed faster and industrialization. All above have been ready to develop integrated transport. Based on these, our country actively pushed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integrated transport system.
     Regional transportation, as one important part of our integrated transport system, its development is very important to establishment and pushing forward our country building. According to in-and-out research, those has shown that domestic and foreign experts and scholars focused primarily on the meaning of integrated transport system,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other aspects, and little do research on integrated transport network. So in order to fill this gap, and provide the proof for the regional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planning, to push forward regional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presents regional transportation network rationality evaluation research.
     This paper has used systematic analysis,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analogy, improved gray correlation analysis method and the empirical laws, based on the summary of existing research, take our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for rule, do the research on the regional transport network rationality evaluation. From the analysis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integrated transport network, build regional integrated transport network of rational evaluation system and establishing a basic national conditions of China's regional integrated transport network of reasonabl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ology. Finally, take Zhejiang Province for the example to verification method.
引文
[1]综合运输体系专题工作组,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总体思路研究,2009年9月22日。
    [2]施耀忠,陈学武,刘小明。公路网规划的技术评价指标与评价标准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1995,8(1):120-124.
    [3]杨涛。公路网规划[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
    [4]秦霞,顾政华,李旭宏。区域公路网布局规划方案的连通度评价指标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6,39(1):112-116。
    [5]聂锟,唐锡晋。关于我国综合运输体系评价指标的探讨[J]。第七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03年8月。
    [6]丁以中。交通运输网络规划综合评价方法[J]。上海海运学院学报,Vol.21 No.1 Mar.2000:P7-13。
    [7]范小勇,李科,何枫鸣。天津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评价及发展对策[J]。综合运输,2006年7月。
    [8]杜有进。区域交通网络分析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9]陈瑛,长江三角洲快速干道网建设构想[J],中国软科学,2001(4):116-119
    [10]段进军。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城市化及产业发展态势分析[J]。经济地理,2002,22(6):679-683。
    [11]陆化普等,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基础理论与温州的规划实践[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年9月:354
    [12]汪海。构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主通道—长江沿江铁路和综合交通走廊[J]。社会科学研究,2000(6):55-58(10)。
    [13]谭小平。运输通道理论初探[J],综合运输,1995(6):98。
    [14]彭震伟。区域研究与区域规划[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
    [15]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2007年11月。
    [16]林德宏,合理性研究刍议[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Vol.6,No.4,Dec 2006:32-33
    [17]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
    [18]李娜,城市客运交通结构合理性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08年5月
    [19]杜栋,庞庆华,现代综合评价方法与案例精选[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0]赵艳林,韦树英,梅占馨。灰色欧几里德关联度[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3月:10-13
    [21]区域经济如何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http://news.nen.com.cn,2008.01.04
    [22]铁道经济规划院,《可持续发展与我国铁路发展战略研究(1998)》[R]。
    [23]国建华.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J].中国铁路,2003,(12):22-25。
    [24]王元京.走“空间节约”之路—不同资源配置、能源消耗模式的差异给我们的启示[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12):16-20.
    [25]张玉芬,道路交通环境工程[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年:13
    [26]马书红,区域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研究[D].2002年
    [27]交通部规划研究院,中国公路现代化研究[R],2000.11
    [28]莫辉辉,金凤君,王姣娥。铁路网规模测算方法体系与实证分析[J].地理研究.July,2009, Vol128, Nol4:901-910
    [29]葛志伟。中美内和航运比较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30]卞华,肖慎,殷兆进。水网地区航道网技术评价指标与方法研究[D],水运工程,2006年9月,No.9 Serial No.392:P48。
    [31]扬懿,集装箱港口通过能力系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32]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全国民用航空运输机场2020年布局和“十一五”建设规划研究报告[R],2006年8月。
    [33]雷中林。铁路路网系统运输能力理论与计算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6年。
    [34]孙琴梅,朱顺应,王红。基于合理运距的综合运输协调性诊断[J].综合运输,2008年10月。
    [35]罗正奇。港口经济学[M],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
    [36]江波,陈森发。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子系统间协调分析[J].综合运输,2007年6月:P9
    [37]郑文鹏,民航应对高铁可打四招组合拳[J]。空运商务,2009年8月,总243期:P4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