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以来大中城市街道建制改革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新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化逐渐进入深化发展阶段,导致城市基层行政建制呈现出新的发展局面。一方面,城乡地域空间变动显著,导致城市基层行政建制在地理空间和建制性质上的深刻变化;另一方面,“社区”建设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并蓬勃发展,使得城市基层管理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此背景下,街道建制改革成为城市基层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将充分考虑我国城市政府职能体制改革和城镇发展的现实背景,通过对大量样本城市的资料梳理,勾勒新世纪以来我国街道建制发展的基本轮廓,着重探讨街道建制演化的空间机制、职能转变模式和机构设置优化模式,从而为街道建制改革及城市基层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全文共分为五章,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章为绪论部分,阐述了我国城市街道建制改革的研究背景,总结梳理街道办事处相关研究成果,并从城市基层治理模式演变、街道职能转变、街道体制创新等角度归纳了相关研究状况;进而提出研究的中心问题、确立研究框架,并对本文思路来源、样本城市选择、资料来源等方面加以说明。
     第二章宏观勾勒新世纪以来街道建制发展的轮廓。首先,总结了新世纪以来我国街道建制数量变动的空间特征和类别特征;其次,对县辖街道、特殊地域街道加以关注;最后,对乡镇改街道的建制转换意义和模式进行总结归纳。
     第三章重点关注街道建制改革的空间维度。将街道建制空间格局的演化机制分为五个大类:(1)城市空间战略奠定;(2)行政中心变动催化;(3)城市开发推动;(4)管理服务优化需求;(5)自然人文要素限定。从现实案例出发,分析五种演化机制各自的具体作用过程。最后,通过综合案例分析,进一步阐释五种机制对街道建制空间格局的综合作用过程。
     第四章着力于城市街道办事处体制职能方面研究。在简述街道职能发展概况的基础上,分析案例城市职能转变不同策略,提出街道办事处职能转变的三种模式:“加法模式”、“减法模式”、“重心转移模式”,进而分析街道职能转变三种模式分别对应的机构优化模式:“机构类政府化”、“机构去经济化”、“涉经机构淡化”,并总结街道职能转变的相关保障措施。
     第五章是本文的结论与展望部分,对本文的主要观点进行总结提炼,并指出本文还需进一步研究的方向:街道建制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之间的关联。
As the new century, the urbanization in China has been deepening gradually, bringing about entirely new prospects for the basic administrative systems in urban areas. On the one hand, notable changes has been taking place in the urban and rural areas, leading to the profound changes of basic administrative systems in urban areas in geographical space and the units'properties. On the other hand, community construction has been launched on a nationwide scale and vigorous development has been taking place, bringing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o the cities'basic administration. In this context, the reformation of the sub-district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al systems becomes the one of the essential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ities at the grassroots levels. With full consideration on the realistic background of the reformation of cities'governments and the growth of cities and towns, this article sketched out the outlin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ub-district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al systems through a general survey of a large number of sample cities. The spatial evolvement mechanisms, functional transformation patterns, and agencies optimization patterns of the sub-district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al systems were studied emphatically, with a view of providing useful lessons for the further reformation of sub-district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al systems and development of cities at the grassroots levels.
     This article contains five chapters:
     ChapterⅠintroduced the background of the reformation of the sub-district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al systems, and summarized the relevant research achievements in 3 main aspects:the evolvement of cities'low-level management, the functional transformation and the system innovations of the sub-district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al systems. And then, raised the crucial questions and established the research framework. Finally, explained the research thoughts'source, the selection of sample cities, the information source and some other aspects.
     ChapterⅡsketched out the outlin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ub-district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al systems. Firstly, concluded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and category features; secondly, focused on the research of the sub-district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al systems in the county and some other special areas; finally, summarized the patterns and meanings of the diversion from townships and towns to the sub-district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al systems.
     Chapter III focused on the reformation of the sub-district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al systems in the perspective of spatial dimensions. The evolvement mechanisms of the spatial patterns was classified into 5 categories:(1) the cities' space strategies laid the foundations of the frameworks of the spatial patterns; (2) the changes of administrative centers catalyzed the evolvement; (3) the promotion mechanisms of the urban development; (4) the demand mechanisms of the optimization distribution of the management and service resources; (5) the limitation mechanisms of the natural or human factors. The article explored the action processes of the above five mechanisms with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realistically typical cases. Moreover,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mprehensive action processes of the above five mechanisms was delivered with comprehensive case study.
     Chapter IV focused on the systems and functions of the sub-district offices. With a summarization of the changes in the functions of the sub-district offices, the article analyzed the different strategies in this changes, and classified the changes into 3 models:the additive model, the subtractive model, and the work focus shift model. And then, summarized the corresponding models of the sub-district offices' organization settings optimization:assimilation to the governments'organization settings, subtraction and integration of the economic organizations. Finally, discussed the related guarantee mechanisms.
     Chapter V is the conclusion of this article. This Chapter summarized the main points, and made a reasonable prospect for the further study of this topic: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ub-district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al systems and the models of regional economy development.
引文
1 注:城市时代的概念参考了华东师大世博研究院项目报告《世博高峰论坛:背景文件·议题演化·议程设计》。
    2 注:2000年中办、国办转发了民政部有关推动社区建设意见的第23号文件,从而推动了社区建设在全国范围的迅速开展。
    3 注:“空间结构”和“体制职能”双重维度的研究思路来源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2BZZ031)。
    4 《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1954年12月3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本条例已于2009年6月27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中被废止。但本文所主要关注的时限为2000年——2009年,加之考虑行政体制发展惯性,因此本文对街道办事处相关概念的界定仍然遵循《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的规定。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于2004年10月27日通过修正。
    6 五常市人民政府.行政区划[EB/OL].http://www.hljwch.gov.cn/template/wcgkxzqh.html.
    7 注;黑龙江省的街道建制数量2001年为1031个,2002年突然降为381个,减少了650个。下文在分析各省变化量对全国变化的贡献时,除非明确说明,否则默认扣除黑龙江省,以便讨论。江苏省、海南省尽管也呈现负增长状态,但变化量小,对全国总体影响不大,因此予以保留。相关数据处理不影响论文结论。
    8 附录2中重庆市秀山县的2个街道办事处为2011年新设。此处,355是2010年底县辖街道的总数。
    9 附录2中有325个街道办事处的设立时间相对明确,占县辖街道总数的百分之九十以上,故可作为研究县辖街道设立时序的基本依据。
    10 1984年,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从神星镇析出部分地域设立惠阳街道办事处;1997年河北省邢台市邢台县豫让桥镇整建制改设豫让桥街道办事处;1998年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从兴城镇析出部分地域设立县城街道,挂靠兴城镇,2001年成为县政府派出机关;2011年,重庆市秀山县撤销中和镇、平凯镇、官舟乡,整合设立平凯、中和2个街道办事处。
    11 注:红点代表该县辖街道位于原城关镇地域,绿点则代管县辖街道位于非城关镇地域。
    12 本节内容参考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2BZZ031)项目报告:大中城市郊区基层政区改革研究。
    13 注:据相关统计数据,我国城市数量增长经历大体经济了三个发展阶段。阶段一:1978-1983年,城市数量由193个增长到289个,增长率:49.7%,平均每年增加16个;阶段二:1984-1991年,1991年末我国城市数量479个,与1983年比较,增长率:65.7%,平均每年增加23个;阶段三:1992-2007年,2007年末我国城市数量655个,比1992年增加176个,增长率:36.7%,平均每年增加11个。值得关注的是1992年后的城市数量增长基本全是在1992—1996年间完成的(1996年底,我国城市总数为666)个。数据来原: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建设发展成绩显著——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成就系列报告之七[R]http://www.stats.gov.cn/was40/reldetail.jsp7docid=402514247.
    14 《国务院批转民政部关于调整设市标准报告的通知》(国发[1993]38号文件)。在国家关于整县改市的一些政策性标准诱导下,一些地方超越现实,盲目追求所谓建制市的发展目标,出现了虚假城市化与大量优质耕地流失的倾向。1997年国务院决定冻结审批撤县设市。
    15 注: 1998年,我国有668个城市,2008年底为661个。1998年我们的城市化水平是33.4%,2007年达到44.9%,城市化水平提高了10个多百分点,新增1.6亿城镇人口,但是城市个数却反而减少了7个。
    16 注:此处,县向上发展的空间被隔断指县转设为市的的机会被暂时隔断;向下的整合发展之路指县通过区划调整,培育县域城镇的快速增长。县把城关镇转设为街道,主要是考虑这样有利于县城的统一规划,进而促进县城的发展。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12月4口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2004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人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修正;《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1954年12月3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2009年6月27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中废止。
    18 林拓.高新园区与乡镇经济联动发展的体制创新[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46-55.
    19 林拓.高新园区与乡镇经济联动发展的体制创新[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46-55.
    20 伊春市友好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黑龙江省友好林业局志编纂委员会.友好区(林业局)志[DB/OL]. http://www.yhq.gov.cn/public/AA/index.jsp?TemplateNameN=AA&TemplateXMLName= 1&CNumb erN=908&ArticleTitleN=622.
    21 黑龙江伊春市地方志编委会.伊春年鉴[DB/OL]. http://www.zglz.gov.cn/trsweb/Detail.wct?SelectID=3817&RecID=0.
    22 浦兴祖.当代中国政治制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94-201.
    23 《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办发[2009]4号).
    24 浦兴祖.当代中国政治制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94-201.
    25 宋立刚.农民工市民化将推动中国城市化[EB/OL].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201139.
    26 《关于印发<撤销县政府驻地镇改设街道办事处试点方案>的通知》(粤民函[2005]175号)
    27 《关于街道办事处区划设置工作的通知》(冀民[2003]57号)
    28 注:本文的区域中心一般指行政中心或经济中心,且除特别说明情况外,默认两者相重合。
    29 注:瓯海区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1991—2000年年均增长15.4%。可参考:瓯海三十年发展轨迹[N].浙江日报,2008-12-23(18).
    30 缪小霞,林晓忠.区划调整,为城市化“奠基”[N].今日瓯海,2011-04-07(3).
    31 龙湾区将沙城镇、灵昆镇等5镇转设为6个街道的区划调整在2011年4月已获浙江省批准。
    32 注:对于龙湾区2011年最新区划调整,目前还没有官方区划图,图b仅作参考,但并不影响研究结论。
    33 来源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2BZZ031)项目报告:大中城市郊区基层政区改革研究。
    34 潘鸿雁.公共服务社会化的三方合作研究——以上海市徐汇区养老服务社会化为例[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0(01):97-101;孙长学.“十二五”社会事业领域公共服务能力提升重点及目标[J].宏观经济管理,2010(06):23-25.
    35 林拓.城市化进程中的基层政区改革:浦东的实践[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2):90-95.
    36 关于我省行政区划中“市、县同城”问题[ED/OL]. http://www.mzj.fy.gov.cn/kxfz/sjdy/200903/1153.html.
    37 来源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2BZZ031)项目报告:大中城市郊区基层政区改革研究。注:我国市制起步之初,一些大中城市建市多采用“切块设市”的方式,尤其是析县置市,这时候设立的市均被县环状包围;到计划经济时期,为保证农副产品供给,许多大中城市都设有郊区,从形态上看类似蛋黄。
    38 胡京京,李磊.城市空间结构解析——以绍兴为例[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2(3):171、172.
    39 注:2002年区划调整前,人厂区面积仅有83.5平方公里,但在辖小的地域范围内集聚了扬子石化、南京钢铁、华能南京电厂、南京化工等一人批特大型国家级企业。
    40 注:南京调整行政区划,扬巴南化区域发展空间增大[N].中国化工报,2002-02-06。中国化工信息网转载,http://www.cheminfo.gov.cn/ZXZX/page_info.aspx?id=41120&Tname=hgyw&c=10.
    41 季允石.关于调整南京、常州、镇江3个市市区行政区划的汇报(江苏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公报[2002年02号][EB/OL].http://www.jsrd.gov.cn/jsrd/huizzl/hygb/20022/200901/t20090107_30233.html.
    42 六合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 http://www.nanjing.gov.cn/07gh/07qxgh/200705/t20070524_213552.htm.
    43 注:哑铃型,两个行政中心距离较远,或者是区域的整体城市化水平不高,两者均只有行政中心所在乡镇与近邻乡镇转设为街道,中间靠快速交通线双向联系,从形态上呈哑铃状:廊道型,两行政中心间的城市地域被打通,之间的乡镇全转设为街道。
    44 历经7年“奥运村”全身“进城”[N].新京报,2011-05-19(A12).
    45 温薷.朝阳房山昌平三区调整行政区划朝阳区新设奥运村街道办[N].新京报,2008-02-28(A07)
    46 注:由于缺乏详细的行政区划底图,因此本文根据其它相关资料简要地勾勒了朝阳区街道建制空间格局。本图不影响论文相关结论。
    47 朝阳志第一编第一二章:街道与乡镇[DB/OL]. http://www.bjchy.gov.cn/chaoyang/qznj/8a24f09a2ca5db7c012ca6242423004b.html.
    48 蔡伟丽.新区与城市的关系研究:空间结构与管理体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14.
    49 王剑锋.我国城市新区开发建设管理模式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04.
    50 张劲松.社会转型期关于中国行政区划现代化的设想[J].中国乡村发现.载于中国乡村发现网:http://www.zgxcfx.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5788.
    51 陈占彪.行政组织与空间结构的耦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40-45.
    52 1994年5月根据经国务院批准的青岛市行政区划调整方案,将原市北区、台东区、四方区鞍山路以南的吴家村、错埠岭街道办事处和原崂山区中韩镇的杨家群、河马石、夹岭沟、曲家庵子、埠西、浮山后等6个村及高科技工业园7号规划线(劲松五路)以西的区域合并组成的。
    53 为了探索城市社区管理的新体制,2001年青岛市北区率先采取了“街道体制向社区体制转换”的举措。浮山后社区即是这次探索的产物,在性质上它属于市北区政府的派出机构。
    54 市北区调整街道行政区划.青岛日报[N].2008-3-26(1).
    55 市北区卫生局.市北区卫生局根据新街道行政区划合理调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配置[EB/OL]. http://shibei.qingdao.gov.cn/n1070/n1085/n14262/n31056/643715.html.
    56 注:由于相关统计年鉴仅有到区一级的数据,因此本表左栏采用了青岛市情网2006年末的数据和青岛市北区政务网在2008年区划调整后的数据,年份误差为一年,但并不影响研究结论;表格按左右对照设计,表格左右栏中带下划横线表示更名前后的街道名称;左栏中带下划点状线的表示被撤销的街道(社区),右栏中带下划虚线的表示增设的街道。
    57 注:大港、中港、小港的港内水深依次减小。
    58 注:相对均衡指由于街道空间格局必须与经济社会空间结构相适应,因此其均衡只能是相对的均衡。
    59 历史上形成的护城河在本文中也暂算作自然地理要素。
    60注:首都机场街道隶属北京市朝阳区,但地域上却位于顺义区境内。产生原因:在首都国际机场选址时,顺义还属河北省下的一个县,而首都机场街道又归属朝阳区管辖,而后尽管顺义划归北京,但首都 机场街道依然归属朝阳区,因而造成了飞地型街道的出现。
    61 注:此图根据萝岗区政府网相关资料绘制,各区划界线与真实情况有所出入,仅作参考。
    62 注:据《番禺市志(1992—2000)》,1993年4,撤销南沙镇建制,设立南沙街道;1993年9月,撤销市桥镇、石碁镇、沙湾镇、钟村镇,分别设立市桥街道、石碁街道、沙湾街道、钟村街道,并暂时保留镇建制,实行两个牌子、一套班子;1994年4月,撤销大石镇建制,设立大石街道:1998年5月30日,经省政府批准,撤销石碁街道,恢复石碁镇建制;设置石碁镇和大龙街道。但是,番禺区直到2010年才发出《关于撤销钟村镇设立钟村街道的通告》(番府[2010]14号)和《关于调整石碁镇行政区域划分设立大龙街道的通告”》(番府[2010]15号)。同样,南沙区政府于2006年3月才正式设立南沙街道。注:相关资料来源于《番禺市志(1992-2000)》第二十三篇第二章第一节:基层政权建设。
    63 注:2000年,广州确立“南拓、北优、东进、西联”的城市空间拓展战略。
    64据《番禺市志(1992-2000)》第二十三篇第二章第一节“基层政权建设”:钟村镇和石碁镇在1994年即已撤镇设街;而后1998年5月30日,经广东省政府批准,撤销石碁街道,恢复石碁镇建制,设置石 碁镇和大龙街道。但是,番禺区直到2010年才发出《关于撤销钟村镇设立钟村街道的通告》(番府[2010]14号)和《关于调整石碁镇行政区域划分设立大龙街道的通告”》(番府[2010]15号)。同样,1993年4月21日,南沙镇即已经省政府批准,撤销南沙镇建制,设立南沙街道,但南沙区政府于2006年3月24日才正式设立南沙街道办事处,管辖原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管辖范围。
    65 注:现广州火车南站是客运特等站,为在建的京港高铁、广珠城际轨道交通、贵广铁路、南广铁路、广佛肇城际轨道交通的交汇点,并且是目前武广客运专业的三个始发站之一
    66 李于宇.行政区划调整对城市空间扩展的影响研究——以广州市番禺区为例[J].经济地理,2010(1):24。
    67 林拓与张修桂提出“从分异到互补,……,园区产业功能与乡镇行政功能相结合”。参见:林拓,张修桂.高新园区与乡镇经济联动发展的体制创新[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49.
    68 1992年广州市政府为扶持农场经济发展,批准在广州市珠江华桥农场成立“广州市珠江管理区”,并赋予县一级经济行政管理权限。2002年12月31日,广州市政府批准珠江管理区划入广州南沙开发区建设指挥部领导和管理,同时挂广州市珠江华侨农场牌子。参考:广州市南沙区政府网http://www.gzns.gov.cn/wmdns/nsgk/.
    69 华伟.单位制向社区制的回归——中国城市基层管理体制50年变迁[J].战略与管理,2000(1):86-99.
    70 《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1954年12月3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本条例已于2009年6月27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中被废止。但本文所主要关注的时限为2000年——2009年,加之考虑行政体制发展惯性,因此本文对街道办事处相关概念的界定仍然遵循《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的规定。
    71 张劲华.街道办事处职能发展趋势探讨[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8。
    72 铁北街道.铁北街道办事处招商引资工作奖惩机制(试行)[EB/OL].http://www.gongzhuling.gov.cn/xxgk/bumen_xx.asp?id=3796,2009-3-16。
    73 铁北街道.铁北街道2009年党政工作目标管理岗位责任制[EB/OL].http://www.gongzhuling.gov.cn/xxgk/bumen_xx.asp?id=3794,2009-6-22。
    74 胡考绪,刘成,吴大刚.山东青岛市南区:街道转型进发新活力[N].经济日报,2009-06-29(08)。
    75 黄华.简政强镇改革的背景及深层次制度障碍分析[J].广东经济,2010,(10):42—44.
    76 包括:桂城、罗村2个街道;丹灶、西樵、九江、大沥、狮山、里水5个镇。
    77 相关资料来源于佛山市行政服务中心网站:http://www.foshan.gov.cn/was40/detail?record=1&primarykeyvalue=id%3D383&channelid=8421
    78 相关资料来源南海区人民政府网:http://www.nanhai.gov.cn/cms/html/143/2008/20080812000000104722888/20080812000000104722888_1.html; http://luocun.nanhai.gov.cn/lczc/zwgk/jgsz/o
    79 注:可参考南海区人民政府网公布的各乡镇街道职能内容相关资料。
    80 樊继达.“简政强镇”改革的顺德样本[J].行政管理改革,2001,(1):55-58.
    81 图表底端的纪律检查工作委员会等三个机构均为区街或区镇双重管理机构。
    82 陈丽莉,陈婷婷.“简政强镇”扩到十镇街[N].广州日报,2010-07-16(FSA5)。
    83 佛山市南海区人沥镇.大沥镇机关机构设置与职能[EB/OL]. http://www.nanhai.gov.cn/cms/html/143/2011/20110315160031775412681/201103151600317754126 81 l.html;佛山市南海区罗村街道.罗村街道机构设置与职能[EB/OL]. http://www.nanhai.gov.cn/cms/html/143/2008/20080812000000104722888/200808120000001047228 88 1.html; http://luocun.nanhai.gov.cn/lczc/zwgk/jgsz/。
    84 陈丽,严斌.归位之变体制顺运转畅效率更高——锦江区街道职能体制改革半年回访[N].成都日报,2009-02-05(04);严斌.为进一步完善全区经济管理体制,强力推进重点区域产业发展——打破街办行政区划界限锦江区设置五个功能区管委会[N].成都日报,2009-11-11(01);创新社会管理体制为政府“瘦身”——从“锦江模式”看政府职能转变[N].成都日报,2010-11-08(04)。
    85 注:沈阳铁西新区是全国第一个提出街道不再承担经济职能的地区(2005);浦东新区将“街道不搞经济”作为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一项举措,2006年5月先在东明路街道和浦兴路街道展开,2007年7月将这一举措推向全区街道办事处,剥离下来的经济职能被转移到上一级的功能区;长春市绿园区2010年11月开始,将街道办事处的经济职能剥离,划归新成立的“长春绿园服务业经济区”;南京建邺区2011年全面启动全区管理体制改革,将街道经济职能剥离,由产业功能区全面承接。
    86 资料来源:成都市锦江区人民政府成龙路街道办事处网站,http://www.cdjinjiang.gov.cn/street/detail.asp?StreetClassID=0401&ClassID=040104&ID=56906
    87 锦江区规服办.锦江区全面实施街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EB/OL]成都市政府信息公开网,http://www.chengdu.gov.cn/GovInfoOpens2/detail_allpurpose.jsp?id=9xnYIQxBhWHwB40AikA6,2009-07-21.
    88 注:部分地区在改革时,经济管理职能被剥离街道办事处,而转交街道党工委,即由行政序列转入党务序列,此现象在本文中也划归于街道办事处职能改革的重心转移模式。(实例:成都市武侯区街道职能改革)
    89 黄胜,王跃翔,张渝.街道机构改革武侯试点大科室制[N].成都日报,2008-12-15(01)。
    90 张发传.成都市锦江区积极创新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着力构建充满活力的基层社会管理新格局[R],成都:中共成都市委政研室政治处,2011。
    91 高国华.满城尽是“街道办”人大监督咋作为[EB/OL]. http://npc.people.com.cn/GB/7978828.html
    1.陈辉.新中国成立60年来城市基层治理的结构与变迁[J].政治学研究,2010,(1):52-53.
    2.陈家喜,刘军.街道办事处:历史变迁与改革趋向[J].城市问题,2002,(6):52-53.
    3.陈雪莲.从街居制到社区制:城市基层治理模式的转变——以“北京市鲁谷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为个案[J].华东经济管理,2009,(9):93.
    4.崔世昌,朱为群.城市街道财政建设若干问题探讨[J].财政研究,1997,(3):48-49.
    5.董娟.关于撤销街道办事处的行政学思考考[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0,(2):73.
    6.傅跃华.城市街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初探[J].新视野,1999,(2):40-41.
    7.韩全永.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市居民组织的发展历程[J].中共党史资料,2007,(1):132-135.
    8.何海兵.中国的城市“街道”管理体制改革与社区发展[J].当代中国研究,2006(1).转引自中国选举与治理网: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47574.
    9.何艳玲.社区建设运动中的城市基层政权及其权威重建[J].广东社会科学,2006,(1):160.
    10.李荣娟,朱光喜.将街道办事处建成一级政府的依据和构想[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3):9-12.
    11.李于宇.行政区划调整对城市空间扩展的影响研究——以广州市番禺区为例[J].经济地理,2010,(1):24.
    12.林拓,张修桂.高新园区与乡镇经济联动发展的体制创新[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46-55.
    13.刘君德.新时期中国城市型政区改革的思路[J].中国行政管理,2003,(7)53-54.
    14.彭潇.街道办事处改革与社区建设的路径选择,人民论坛[J].2010,(11),人
    http://paper.people.com.cn/rmlt/html/2010-04/11/content_510487.htm?div=-1.
    15.浦兴祖.特大城市城区管理体制的改革走向——兼谈“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之提法[J].政治学研究,1998,(3):52-57.
    16.任岩.关于街道设立人大工作机构的调查与思考[J].人大研究,2002,(10):24-25.
    17.宋宗熠.按街道设立人大工作委员会至关重要[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1,(5):52-54.
    18.王鲁沛,马恩兵.撤消街道办事处强化社区自治职能——南京市白下区街道管理体制改革的调查[J].唯实,2003(2):71-73.
    19.王森,黄华明,林翳.完善街道办事处财政管理体制的探索[J].中国财政,2009,(3):63.
    20.吴广慧.建立健全城市街道财政体系的探讨[J].当代经济,2008,(12):134-135.
    21.吴健.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有益探索——杭州市街道普遍建立人大工作机构[J].人大研究,2005,(3):32-33.
    22.徐美如.地方人大财政监督向街道延伸的探索与思考[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0(增刊):29-31.
    23.徐永祥.政社分工与合作.社区建设体制改革与创新研究[J].东南学术2006,(6):54.
    24.杨荣.北京市基层管理体制的历史变迁[J].北京社会科学,2004,(1):96.
    25.杨荣.论我国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转型[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4):15-19.
    26.周平.街道办事处的定位:城市社区政治的一个根本问题[J].政治学研究
    27.周之江,王橙橙.贵阳试点撤销街道办事处[J].共产党员,2010,(6):23.
    28.朱健刚.城市街区的权力变迁:强国家与强社会模式——对一个街区权力结构的分析[J].战略与管理,1997,(4):42-53.
    29.白杰.街道办事处权力动作逻辑——对的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10.72,77-79.
    30.何艳玲:都市街区中的国家与社会——乐街调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31.胡忠明.现代城市街道管理[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48.
    32.李秀琴,王金华.当代中国基层政权建设(第十二章第二节:街道办事处的现实构成)[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5.转引自中国农村村民自治信息网:http://www.chinarural.org/newsinfo.asp?Newsid=12820.
    33.李学举.中国城乡基层政权建设工作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4.197.
    34.唐忠新.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121-124.
    35.李剑波.城市街道体制过渡性特征的多视角分析——兼谈城市街道体制的发展趋向[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5:1.
    36.刘丹丹.上海社区公共管理体制的存在问题及改革走向——以上海市闸北区宝贝社区为例[D].上海:复旦大学,2008:1.
    37.毛立鹏.中国街道体制的建立、发展和未来走向[D].上海:复旦大学,2007:1.
    38.王成.城市社区自治背景下街道办事处职能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2008,28-31.
    39.徐君.街道职能社会化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4:17.
    40.岳佳坤.广州街道办事处职能问题研究——以石牌街和诗书街为例[D].广州:暨南大学,2009:25.
    41.张劲华.街道办事处职能发展趋势探讨[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11-14,20-24,27-30.
    42.张妍.我国城市街道办事处改革研究——以沈阳为例[D].沈阳:东北大学,2005:5.
    43.陈丽,严斌.归位之变:体制顺 运转畅 效率更高——锦江区街道职能体制改革半年回访[N].成都日报,2009-02-05(04)
    44.陈丽莉,陈婷婷.“简政强镇”扩到十镇街[N].广州日报,2010-07-16(FSA5).创新社会管理体制为政府“瘦身”——从“锦江模式”看政府职能转变[N].成都日报,2010-11-08(04)
    45.邓玉梅.深圳布吉龙华调整为六个街道办事处[N].深圳特区报,2006-04-07(01)
    46.胡考绪,刘成,吴大刚.山东青岛市南区:街道转型进发新活力[N].经济日报, 2009-06-29(08)
    47.黄超,甘雪明,江强.5月1日起布吉龙华正式拆为6个街道[N].南方日报(网络版),2006-04-11(01)
    48.黄胜,王跃翔,张渝.街道机构改革武侯试点大科室制[N].成都日报,2008-12-15(01)
    49.江俊.不再看重“钱袋子”街办职能回归公共服务[N].成都商报,2010-04-12(21)
    50.李友梅,石友勇.论街道办事处与居委会关系重构,中国社会报[N].2001.转引自中国选举与治理网:http://www.chinaelections.org/PrintNews.asp?NewsID=20903.
    51.市北区调整街道行政区划.青岛日报[N].2008-3-26(1)
    52.进一步完善全区经济管理体制,强力推进重点区域产业发展——打破街办行政区划界限,锦江区设置五个功能区管委会[N].成都日报,2009-11-11(01).
    53.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建设发展成绩显著——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成就系列报告之七[R].http://www.stats.gov.cn/was40/reldetail.jsp?docid=402514247.
    54.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和政策[R].2005.
    55.林拓.大中城市郊区基层政区改革研究[R].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56.林拓.世博高峰论坛:背景文件·议题演化·议程设计[R].上海:华东师大世博研究院,2009.
    57.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社区发展研究会.上海社区发展报告(1996—2000)[R].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28-36.
    58.张发传.成都市锦江区积极创新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着力构建充满活力的基层社会管理新格局[R],成都:中共成都市委政研室政治处,2011.网站资料
    59.滨海新区网“扩权强街”相关报道[EB/OL].http://www.bh.gov.cn.
    60.成都市锦江区成龙路街道办事处.成龙路街道办事处内设机构及职能[EB/OL].http://www.cdjinjiang.gov.cn/street/detail.asp?StreetClassID=0401&ClassID =040104&ID=56906.
    61.成都市锦江区规服办.锦江区全面实施街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EB/OL]. http://www.chengdu.gov.cn/GovInfoOpens2/detail_allpurpose.jsp?id=9xnYIQxBhW HwB40AikA6,2009-07-21.
    62.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街道.机构设置[EB/OL]. http://www.cdwh.gov.cn/subwebs/61-437.jhtml.窦泽秀,等.街道体制改革与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变迁研究[Z].原载于全国和谐
    63.社区建设理论研讨会暨首届城区论坛网站:http://mzzt.mca.gov.cn/article/hxsqyth/zbkt/200810/20081000020646. shtml.
    64.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大沥镇机关机构设置与职能[EB/OL]. http://www.nanhai.gov.cn/cms/html/143/2011/20110315160031775412681/20110315 160031775412681 l.html.
    65.佛山市南海区罗村街道.罗村街道机构设置与职能[EB/OL]. http://www.nanhai.gov.cn/cms/html/143/2008/20080812000000104722888/20080812 000000104722888_1.html; http://luocun.nanhai.gov.cn/lczc/zwgk/jgsz/.
    66.南沙概况.广州市南沙区政府网:http://www.gzns.gov.cn/wmdns/nsgk/.
    67.市北区卫生局.市北区卫生局根据新街道行政区划合理调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配置.青岛市市北区政务网:http://shibei.qingdao.gov.cn/n1070/n1085/n14262/n31056/643715.html.
    68.铁北街道.铁北街道2009年党政工作目标管理岗位责任制[EB/OL]. http://www.gongzhuling.gov.cn/xxgk/bumen_xx.asp?id=3794,2009-6-22.
    69.铁北街道.铁北街道办事处招商引资工作奖惩机制(试行)[EB/OL]. http://www.gongzhuling.gov.cn/xxgk/bumen_xx.asp?id=3796,2009-3-16.
    70.五常市人民政府.行政区划[EB/OL]. http://www.hljwch.gov.cn/template/wcgkxzqh.html.
    71.番禺区地方志编制委员会.番禺市志(1992—2000)[DB/OL]. http://www.pydfz.gov.cn/pysz/news.asp?class=712&c_code=00250002&classname=
    72.黑龙江伊春市地方志编委会.伊春年鉴[DB/OL]. http://www.zglz.gov.cn/trsweb/Detail.wct?SelectID=3817&RecID=0.
    73.伊春市友好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黑龙江省友好林业局志编纂委员会.友好区(林业局)志[DB/OL]. http://www.yhq.gov.cn/public/AA/index.jsp?TemplateNameN=AA&TemplateXMLN ame=1&CNumberN=908&ArticleTitleN=622.
    74.《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1954年12月3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于2009年6月27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中被废止)
    75.《关于撤销钟村镇设立钟村街道的通告》(番府[2010]14号)
    76.《关于街道办事处区划设置工作的通知》(冀民[2003]57号)
    77.《关于调整石碁镇行政区域划分设立大龙街道的通告》(番府[2010]15号)
    78.《关于印发<撤销县政府驻地镇改设街道办事处试点方案>的通知》(粤民函[2005]175号)
    79.《国务院批转民政部关于调整设市标准报告的通知》(国发[1993]38号文件).《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龙华、布吉两街道区划调整与管理体制创新试点工作的意见》(深发[2006]8号)
    80.《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于2004年10月27日通过修正)
    8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修正)
    82.《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0]23号)
    83.《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规范街道办事处设置的意见(试行)的通知》(宁政办发[2009]262号)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