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方人大代表直接选举中的政治沟通机制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当代社会,政治沟通已经成为政治生活的常态。它对一国的政治民主化、决策科学化等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我国地方人大代表直接选举中,选民将自己的政治信息和要求向代表候选人传达,代表候选人向选民作出政治承诺,这在本质上是一种政治沟通过程,其本身就是一种正式的政治沟通通道。目前,我国地方人大代表直接选举中的政治沟通机制存在着领导控制式、动员参与式、协商确定式、互动了解(详知)式四种类型。
     本文运用政治沟通理论对我国地方人大代表直接选举中政治沟通机制存在的不足、原因及改进对策进行了深入探讨,指出:领导控制式政治沟通机制由于沟通者将计划经济时代“党管干部”原则的一些理念运用于当代中国,具体地领导控制整个沟通过程,导致受者(选民)沟通积极性低下及政治信息在二者之间的对流不充分,从而影响了沟通效果的实现。因此,沟通者应正确认识“党管干部”原则在当代中国的应用范围,摆正执政党与人大代表选举的关系。改革县、乡人大代表选举中代表候选人的提名推荐制度,确保“选民联名提名”与“组织提名”的平等地位,使受者(选民)感觉到自己在代表候选人提名中能真正发挥作用而更积极主动地参与沟通。动员参与式政治沟通机制由于沟通者(选举机构、选民小组长等)对参选率与民主政治之间的关系理解错误,用多种不当方式去动员选民参与选举沟通,使受者(选民)在沟通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政治信息对流不充分,沟通效果不佳。因此,沟通者应切实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参选率与民主政治的关系。改革县、乡人大代表选举中的选区划分等制度,增强人大代表选举的内在驱动力和吸引力,从而调动广大选民的参选积极性和主动性。协商确定式政治沟通机制由于现存法律制度中相关规定比较粗疏,导致沟通主体(沟通者与受者)的多元性不足;沟通内容不全面;沟通通道少,从而影响了沟通效果的实现。因此,必须改革选举委员会和选民小组的构成,广泛吸收各方面代表人士尤其是普通公民代表参加,以增强沟通主体的多元性、民意代表性及地位平等性。同时,应修订相关法律制度,明确规定“酝酿、讨论、协商”正式代表候选人的内容和具体方式,确保沟通内容全面、沟通方式多元,使沟通信息在沟通主体之间充分对流,以实现预期效果。互动了解(详知)式政治沟通机制由于我国现行选举法对介绍代表候选人的主体、方式及内容的规定过于原则和笼统,导致沟通过程中沟通者少、沟通内容简单、沟通方式单一,沟通效果不佳。因此,应修订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代表候选人必须主动宣传介绍自己、并规定代表候选人介绍主体介绍代表候选人的具体内容和方式,从而实现预期效果。
     总之,应通过增加沟通多元性、强化制度性、增强互动性,使我国地方人大代表直接选举中的四大政治沟通机制向理想的政治沟通机制——多元互动式政治沟通机制转化,从而使地方人大真正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力机构。
Contemporary social,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has become a normal political life. It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for a country's political democratization, scientific decision-making and so on. In the direct election of Local People's Congress, voters convey own political messages and asks to candidates, candidates convey political commitments to the voters, this is a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process in essence, itself is a formal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channel. At present, the direct election of local deputies has four types of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Leadership controlled, Mobilization Participation, Consultation style, Interactive Learn (details known).
     In this paper, I use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theory to analyze the shortcomings of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of the direct election of local deputies, point out: the communications effect of the leadership controlled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is unsatisfactory, because communicator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misinterprets the principle that the party is in charge of cadre management, Specifically lead and control the communication process, causing the communication and active of recipients is low, political messages inadequately flow between communicators and recipients. So, communicator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should changes its viewpoint,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application of "cadres" principle, and p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uling party and the election of deputies rightly. Related departments should reform nominated system of county and township People's Congress elections, ensuring that "voters nominating" and "organization nominating" equality, letting that recipients (voters) feel that they can really play a role in the nomination of candidate, and more actively involved in communication. The communications effect of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of Mobilization Participation is unsatisfactory, because communicator(sElectoral institutions, leaders of electoral groups and do on)misinterpre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oter turnout and democracy, and use of a variety of improper ways to mobilize voters to communicate in the elections. Recipients (voters) are in a passive state in the communication process. Political messages inadequately flow between communicators and recipients. So, communicators should changes their viewpoint,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oter turnout and democracy. Related departments should reform the system of electoral division of county and township People's Congress elections, strengthening the internal driving force and attractive of Deputies elected, mobilizing the enthusiasm and initiative of voters in the election. The communications effect of the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of consultation style is unsatisfactory, because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of the existing legal system are more careless, leading the main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or and recipient) lack of diversity, communication content is not comprehensive, and communication channel is less. So, related departments should reform the composition of election commission and electoral groups; abroad absorb representatives from all walks of people, especially representatives of ordinary citizens, which can enhance the diversity of the main communication, representativeness, equality of status. At the same time, related departments should amend the relevant legal system, Specifies that the content and the specific ways of "the preparation, discussion and consultation" the official representative, Ensure that communication is comprehensive, multi-communication. The communications effect of the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of Interactive Learn (details known) type is unsatisfactory, because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ubject, methods and content of introducing the candidates in the existing electoral law are over-Principles and general, causing less communicator, communication is simple, a single communication. So, related departments should amend the relevant legal system, Specifies that candidates must take the initiative to publicize themselves and the specific content and methods of introducing the candidates.
     In short, through increasing the diversity of communication, strengthening the system, and increasing interaction, we can transform the four types of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of the direct election of local deputies to the ideal of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 multiple interactive mechanisms. So that local people's congresses truly become masters of the masses authority.
引文
①参考郑一卉.我国政治传播研究百年回望[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3).
    ②参考刘成文,张英魁.近十年来大陆“政治沟通”研究述论[J].高校社科动态,2008,(2).
    ③参见麦克法夸尔,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译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第106-107页.
    ④Brantly Womack, The 1980 County-Level Elections in China: Experiment in Democratic Modernization, Asian Survey, Vol.XXII, No.3, March 1982.在Electoral Reform in China (Chinese Law and Government )中,亦有专节介绍1979-1981年的县级人大代表直接选举。
    ⑤参见Chien-min Chao,Elections in Mainland China and Their Cultural Implications, Issues and Studies ,Vol.84,No.4.April 1988;J.Bruce Jacobs ,Elections in China ,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No.25,January 1991.
    ⑥参见Barretle McCormick ,Political Reform in Post-Mao China ,Chapter Four ,Elections to Local People’s Congresses.
    ①王浦劬主编.选举的理论与制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第1页.
    ②王雅琴.选举及其相关权利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第9-10页.
    ③转引自王浦劬主编.选举的理论与制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第2页.
    ④戴维·米勒,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第215页.
    ⑤转引自孙红竹.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制度探析[J].硕士论文,2006.第4页.
    ①王浦劬主编.选举的理论与制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第2页.
    ②戴维·米勒,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第219页.
    ③胡盛仪,陈小京,田穗生.中外选举制度比较[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第7页.
    ④唐晓.当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第61页.
    ①参考方利民.我国选举制度的效益研究[J].硕士论文,2007.第3-7页.
    ②参考井慧宝.浅谈我国选举制度及其完善[J].硕士论文,2004.第3-5页.
    ③Communication是一个多义词,可译为传播、沟通、传达、通信等等。据美国学者F·丹斯1976年统计,学者们对其下的定义达126种之多。
    ④Political communication在中文文献中可译为政治沟通、政治传播、政治交流等三种词义,本文采用政治沟通这一译法。
    ①参考谢岳.当代中国政治沟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第15-39页.作者在探讨完普遍意义上的政治沟通动力之后,结合中国实际,进一步探讨了当代中国政治沟通的动力.
    ②张光辉.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我国政治沟通机制研究[J].硕士论文,2006.第25页.任慧成.建国后传播媒介的发展对农村政治沟通的影响[J].硕士论文,2007.第14页.
    ③俞可平.西方政治分析新方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第92页.
    ④俞可平.西方政治分析新方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第91-92页.
    ⑤李元书主编.政治体系中的信息沟通——政治传播学的分析视角[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第41-47页.
    ⑥谢岳.当代中国政治沟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第40-67页.
    ①李元书主编.政治体系中的信息沟通——政治传播学的分析视角[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第59-62页.
    ②李文冰.政治信息沟通对传媒的诉求[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4,(3).
    ③参考俞可平.权益政治与公益政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第65页.
    ④本句话中的“物质”是指与政治有关的事物,比如:政治实体、政治关系等。
    ⑤参考俞可平.权益政治与公益政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第66页.
    ⑥李元书主编.政治体系中的信息沟通——政治传播学的分析视角[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第135页.
    ①李元书主编.政治体系中的信息沟通——政治传播学的分析视角[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第136页.
    ②卡尔·多伊奇.政府的神经:政治沟通与控制的模式[M].纽约:自由出版社,1966.第88页.
    ③参考周平.少数民族政治沟通分析[J].云南社会科学,1999,(2).
    ④参考俞可平.权益政治与公益政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第68页.
    ⑤马鹤年.气象服务学基础[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第87页.
    ①亢世勇,刘海润主编.新词语大词典(1978-2002)[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第532页.
    ②参考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
    
    ①参考孙哲.全国人大制度研究(1979-2000)[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第64页.
    ②参考邱家军.人大代表直接选举中把关实体间的位序关系[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8,(5).
    ③参考史卫民,雷兢璇.直接选举:制度与过程——县(区)级人大代表选举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第70页.
    ①参考史卫民,雷兢璇.直接选举:制度与过程——县(区)级人大代表选举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第70-71页.
    ①因为“文化大革命”期间,没有举行过基层人大代表的选举。
    ②参考吴继平.新中国第一次普选运动的宣传动员——以北京市基层选举为个案[J].学术论坛,2006,(2).
    ③同上。
    ④参考谢岳.当代中国政治沟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第72-75页.第一种方式是正式的合法的方式,后两种是非正式的违背法律规定的方式。
    ①参考蔡定剑主编.中国选举状况的报告[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第155页.
    ②参考蔡定剑主编.中国选举状况的报告[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第155页.
    ③载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文献资料汇编(1949-1990)[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1.第138页.
    ①载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文献资料汇编(1949-1990)[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1.第145-147页。
    ②载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文献资料汇编(1949-1990)[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1.第190页.
    ①参考蔡定剑主编.中国选举状况的报告[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第182页.
    ①参考史卫民,雷兢璇.直接选举:制度与过程——县(区)级人大代表选举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第23页.
    ②参考蔡定剑主编.中国选举状况的报告[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第22-23页.
    ③参考蔡定剑主编.中国选举状况的报告[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第25-26页.
    
    ①参考蔡定剑主编.中国选举状况的报告[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第190页.
    ②参考蔡定剑主编.中国选举状况的报告[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第190-191页.
    ①梁妍慧.党管干部原则内涵探析[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7).
    ②http://gov.rednet.cn/c/2009/07/06/1786757.htm
    ①参考蔡定剑.中国选举状况的报告[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第156-160页.
    ①参考罗建国.地方人大选举若干问题探析[J].硕士论文,2005.第29页.
    ②参考蔡定剑主编.中国选举状况的报告[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第38-39页.
    ①参考蔡定剑主编.中国选举状况的报告[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第196页.学出版社,1999.第71页.
    ①参考蔡定剑主编.中国选举状况的报告[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第322-324页.
    ②参考蔡定剑主编.中国选举状况的报告[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第189页.
    ③参考罗建国.地方人大选举若干问题探析[J].硕士论文,2005.第33页.
    ①参考蔡定剑主编.中国选举状况的报告[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第156-160页.
    
    ①参考蔡定剑主编.中国选举状况的报告[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第161-180页.
    ②参考蔡定剑主编.中国选举状况的报告[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第314-316页.
    ①参考蔡定剑主编.中国选举状况的报告[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第332页.
    1.邵培仁主编.政治传播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
    2.李元书主编.政治体系中的信息沟通——政治传播学的分析视角[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
    3.周鸿铎主编.政治传播学概论[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4. [英]布莱尔·麦克奈尔著,殷祺译.政治传播学引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5.俞可平.西方政治分析新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6.俞可平.权力政治与公益政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7.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8.胡伟.政府过程[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9.谢岳.当代中国政治沟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0.刘华蓉.大众传媒与政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1.张昆.大众媒介的政治社会化功能[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12.谢岳.大众传媒与民主政治[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13.李宏,李民等.传媒政治[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14.卡尔·多伊奇.政府的神经:政治沟通与控制的模式[M].纽约:自由出版社,1966.
    15. Lu Xun.Pye,Communications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Princeton University ,1963.
    16.李爱华.现代政治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7.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8.孔德元.政治社会学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19.戴维·米勒,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
    20.马鹤年.气象服务学基础[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
    21.亢世勇,刘海润主编.新词语大词典(1978-2002)[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22.王杰.国际机制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第3页.
    23.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
    24. F.Schurmann, Ideology and Organization in Communist China, 2nd ed., Berkele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8.
    25. J.R.Townse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Communist Chin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ley).
    26. K.C.CHAO, The Mass Organization in Communist China, The Technology of Press, 1953.
    27. A.Doak Barnett, Communist China: The Early Year (1949-1955), Pall Mall Press, London, 1964.
    28. G.Bennett, Yundong: Mass Campaigns in Chinese Communist Leadership,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y, California, 1975.
    29. Richard L.Walder, China Under Communism: The First Five Years, Geogre Allen and Unnia LTD (London), 1950.
    30. C.K.Yang, A Chinese Village in Early Communist Transition, The Technology Press, 1959. A.主要论述我国人大代表直接选举制度的论著
    1.敬延年,韩肇文,张文麟等主编.现阶段的地方人大[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1.
    2.湖北省武穴市人大常委会编著.县乡人大工作研究[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4.
    3.介满盈.地方人大会务操作手册[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5.
    4.曹启瑞,黄士孝,郭大材主编.地方人大是怎样开展工作的[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6.
    5.黄士孝,王应,王亚平主编.地方人大常务会组成人员必读[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7.
    6.李步云主编.地方人大代表制度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2.
    7.何俊志.制度等待利益:中国县级人大制度模式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
    8.胡盛仪,陈小京,田穗生合著.中外选举制度比较[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9.彭宗超.公民授权与代议民主:人民代表直接选举制度比较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
    10.史卫民,雷兢漩.直接选举:制度与过程——县(区)级人大代表选举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11.史卫民.公选与直选:乡镇人大选举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2.蔡定剑主编.中国选举状况的报告[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13.唐娟,邹树彬主编.2003年深圳竞选实录[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3.
    14.史卫民等.规范选举:2001-2002年乡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B.以部分章节论述我国人大代表直接选举制度的论著
    1.许崇德.选举制度问答[M].北京:群众出版社,1980.
    2.孙镁耀等编.选举工作手册[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89.
    3.王崇明,袁瑞良.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制度[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0.
    4.都淦.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制度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
    5.何华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与实践[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
    6.崇连山主编.选举工作实用全书[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7.
    7.蔡定剑,王晨光.人民代表大会二十年发展与改革[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
    8.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9.尹世洪等主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史[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
    10.史卫民,刘智著.间接选举[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1.浦兴祖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2.王玉明.选举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
    13.张明澎.中国“政治人”—中国公民政治素质调查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14.刘智,史卫民.数据选举:人大代表选举统计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15.吴瀚飞.中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6.马耕夫主编.中国选举制度的理论与实践[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
    17.蒋劲松.中国选举制度与操作程序[M].北京:民主法制出版社,1997.
    18.焦洪昌主编.选举权的法律保障[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9.李凡主编.中国选举制度改革[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20.王浦劬主编.选举的理论与制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1.陈明明,何俊志主编.中国民主的制度结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2.麦克法夸尔,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译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23. Barretle McCormick ,Political Reform in Post-Mao China ,Chapter Four ,Elections to Local People’s Congresses.
    24.唐晓.当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
    25.孙哲.全国人大制度研究(1979-2000)[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26.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文献资料汇编(1949-1990)[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1.
    1.谢岳.代中国政治沟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第三章“选举制度”中的部分内容)
    1.李广博士.中国乡村治理中的政治传播与控制[J].2007年4月.
    2.宋黎明博士.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传播机制研究[J].2007年5月.
    3.胡位钧博士.现代国家中的政治沟通—中国社会政治整合的变迁与重构[J].2003年4月.
    4.陈红梅博士.网络传播与公众表达一一网上公众表达的现状与影响研究[J].2005年5月.
    5.黄华莉硕士.当代中国政治传播的行为主体分析[J].2004年5月.
    6.张光辉硕士.和谐社会背景下我国政治沟通机制研究[J].2006年5月.
    7.杜远硕士.合法性与政治传播—以雍正年间曾静案为个案[J].2007年4月.
    8.陈中润硕士.互联网与政治沟通[J].2007年1月.
    9.黄家勇硕士.建国初期政治传播研究[J].2004年6月.
    10.龙立军硕士.论当代中国政治沟通的现代性变迁及其对政治发展的影响[J].2007年5月.
    11.李文雯硕士.论利益集团与美国国会议员的政治沟通[J].2006年6月.
    12.王国剑硕士.论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沟通[J].2005年6月.
    13.姚伟硕士:《清代政治传播研究—以会盟为例》,2007年3月.
    14.陈楚亮硕士.网络政治传播的政府监管研究[J].2007年5月.
    15.吴欣煦硕士.我国政府过程中的政治沟通[J].2005年3月.
    16.刁小行硕士.政治传播视角下的中国乡村有线广播[J].2008年5月.
    17.王露璐硕士.政治社会化进程中的政治传播与大众媒介[J].2007年6月.
    18.陈颖硕士.中国当前农村政治沟通问题与对策分析[J].2008年6月.
    19.代婷婷硕士.中西传媒政治沟通比较[J].2005年4月.
    20.鞠丽华硕士.转型期中国政治传播的一种新尝试—以凤凰卫视政治传播模式为例[J].2005年4月.
    21.唐清云硕士.人际传播对农民政治参与的影响研究—对广西两个行政村的实证分析[J].2004年5月.
    22.陈潮杰硕士.国内网络政治舆论传播的特征与引导研究[J].2005年4月.
    23.任慧成硕士.建国后传播媒介的发展对农村政治沟通的影响[J].2007年5月.
    24.肖凤姣硕士.基于网络传播技术的公民政治参与的有序化[J].2006年7月.
    25.史春艳硕士.大众做媒时代传媒对民主政治的推动作用[J].2006年4月.
    26.徐俊霞硕士.网络传播中的政治沟通研究[J].2005年5月。
    1.唐亮.多伊奇的政治沟通理论[J].政治学研究,1985,(2).
    2.杜瑞珍.公共政策视域下政治沟通机制的构建[J].河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3.俞可平.论当代中国政治沟通的基本特征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J].政治学研究,1988,(3).
    4.包心鉴.论社会沟通与政治沟通[J].江西社会科学,1990,(1).
    5.袁明旭.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政治沟通[J].思想战线,2006,(5).
    6.尹利民.农村政治沟通的理论与实践论纲[J].社会主义研究,2002,(6).
    7.周平.少数民族政治沟通分析[J].云南社会科学,1999,(2).
    8.杨宝兰.社会转型时期政治沟通对政治合法性的作用与影响[J].河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9.祝灵君.试论农村基层政治中的政治沟通[J].理论探讨,2003,(3).
    10.董焕敏.试论政治沟通是实现政治合法性的重要途径[J].求实,2006,(1).
    11.刘丽华,李静霞.试论政治沟通在政治传播中的作用[J].现代传播,2006,(5).
    12.田为民.文化与权力——解读当代西方政治沟通理论研究中的文化取向[J].社会科学战线,2001,(2).
    13.刘添才.新时期政治沟通论略[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3,(4).
    14.胡绍元.政治沟通:推进和谐农村建设的基础[J].学术交流,2006,(6).
    15.何秉石.政治沟通理论[J].世界经济与政治,1987,(10).
    16.俞可平.政治沟通与民主政治建设[J].社会主义研究,1988,(2).
    17.刘先春,严娟娟.政治沟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与时代价值[J].江苏社会科学,2007,(2).
    18.马凌.政治文明、政治沟通与政治传播学[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 ,(54).
    19.李正国.国家形象构建:政治传播传媒影响力[J].现代传媒,2006,(1).
    20.刘成文,张英魁.近十年来大陆“政治沟通”研究述论[J].高校社科动态,2008,(2).
    21.周建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传播功能分析[J].江海学刊,1997,(1).
    22.陈刚,马扬,马静.网络时代的政治传播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3).
    23.郑一卉.我国政治传播百年回望[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3).
    24.樊党生.政治传播对公共政策的负面影响[J].(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8,(5).
    25.鞠丽华.政治传播三种模式的解读及启示[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7,(3).
    26.王国剑.论转型时期的政治沟通[J].理论与改革,2003,(6).
    27.王景玉.试论政治沟通[J].南都学坛,2006,(2).
    28.龙立军,姜子华.论当代中国政治沟通现代性变迁的动力与困境[J].求实,2007,(3).
    29.李文冰.政治信息沟通对传媒的诉求[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4,(3).
    1.牛力伟博士.党内选举问题研究[J].2005年5月.
    2.赵应文博士.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研究[J].2007年3月.
    3.杨云彪博士.选举的逻辑[J].2006年10月.
    4.张向奥博士.选举的逻辑:政治发展的视野[J].2007年12月.
    5.王雅琴博士.选举及其相关权利研究[J].2002年5月.
    6.胡小君博士.执政党与当代中国选举发展研究——增强执政合法性的视角[J].2006年5月.
    7.冯莉博士.中国选举:理念与制度——主要讨论基层和人大代表选举[J].2005年11月.
    8.徐振光博士.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县级人大制度研究——以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人大为例[J].2007年5月.
    9.邱家军博士.中国人大代表与选民关系研究[J].2007年4月.
    10.李玉廷硕士.从人大代表选举到人民直接选举——论乡镇长产生的制度创新[J].2007年6月.
    11.涂凯迪硕士.当代中国选举观念变迁分析[J].2007年4月.
    12.罗建国硕士.地方人大选举若干问题探析[J].2005年10月.
    13.徐浩硕士.对发展中国特色选举制度的研究[J].2007年11月.
    14.余艳敏硕士.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人大代表制度[J].2004年5月.
    15.贺晓梅硕士.竞争性选举与我国选举制度的完善——以基层人大代表直选为中心[J].2007年5月.
    16.董高群硕士.论人大代表的产生[J].2006年10月.
    17.张朋硕士.论人大代表选举制度的改革与创新[J].2008年6月.
    18.赵剑红硕士.论人大制度的改进与完善[J].2005年5月.
    19.毛志亮硕士.论我国的人大代表制度[J].2004年10月.
    20.谢鹏远硕士.论我国基层人大选举制度的完善——以候选人参选过程为视角[J].2006年5月.
    21.暴路华硕士.论我国人大代表制度的进一步完善[J].2005年5月.
    22.时微硕士.论我国选举程序的法治理性[J].2006年5月.
    23.林于演硕士.论我国选举制度的完善[J].2008年5月.
    24.伍兴松硕士.论选举制度[J].2001年4月.
    25.井慧宝硕士.浅谈我国选举制度及其完善[J].2004年5月.
    26.张建勇硕士.浅析扩大我国人大代表的直接选举[J].2007年4月.
    27.张佐国硕士.人大代表竞选制度研究——以个案为视角[J].2007年4月.
    28.宋学成硕士.人大代表选举制度论析[J].2008年5月.
    29.茆汉东硕士.人大代表直接选举研究——以苏州市沧浪区第十四届人大代表选举为个案[J].2004年5月.
    30.吴成旭硕士.试论社会主义选举制度的改进和完善[J].2000年4月.
    31.许艳娜硕士.试论我国基层人大代表选举的民主化完善途径[J].2006年4月.
    32.郭英伟硕士.试论我国基层人大代表选举制度[J].2006年10月.
    33.鲍进霞硕士.试论我国人大代表制度的进一步完善[J].2003年6月.
    34.陈亭硕士.完善我国的选举制度[J].2004年10月.
    35.邹智宇硕士.完善我国基层选举的三要素分析[J].2005年11月.
    36.许宁硕士.完善我国人大代表选举制度若干问题思[J].2005年8月.
    37.季良靖硕士.我国人大代表选举制度的完善与创新[J].2004年5月.
    38.王世萍硕士.我国人大代表制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我对策论析[J].2008年5月.
    39.刘文政硕士.我国乡镇政府选举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以湖南省H县2007年乡镇政府换届选举为例[J].2008年5月.
    40.蒋明华硕士.我国选举程序的宪政分析[J].2003年8月.
    41.谢毅敏硕士.我国选举制度的历史、现状和改革探析[J].2005年4月.
    42.方利民硕士.我国选举制度的效益分析[J].2007年4月.
    43.齐慧敏硕士.我国政体中的选举制度分析[J].2006年5月.
    44.张金晓硕士.乡镇人大直接选举制度的改革和完善[J].2006年4月.
    45.张东华硕士.选举的正反功能分析[J].2007年3月.
    46.王增智硕士.选举改革与程序创新——大鹏镇与步云乡乡(镇)长直接选举程序的对比研究[J].2005年5月.
    47.聂兴超硕士.选举在民主国家中的功能[J].2008年4月.
    48.黄光毅硕士.执政党与人民代表大会关系探讨——基于人大任免权的视角[J].2007年12月.
    49.梁晨硕士.直接选举中提名及确定候选人方式探讨[J].2005年4月.
    50.包珍硕士.中国百年选举制度的演进及反思[J].2001年3月.
    51.刘杨松硕士.中国直接选举的法律问题研究[J].2005年12月.
    52.孙彬硕士.中国人大代表制度探析[J].2000年5月.
    53.李明硕士.中国人大代表选举制度研究[J].2006年6月.
    54.王晶晶硕士.中国社会主义选举制度及其完善研究[J].2008年5月.
    55.王英硕士.中国选举制度变迁的因素分析[J].2006年5月. B.一般论文
    1.刘琳.当代中国选举改革的尝试[J].学海,2006,(3).
    2.谢宝富.当代中国选举制度若干问题分析[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
    3.束锦.当代中国选举中的竞争性研究——兼论“贿选”与“竞选”的制度性应对[J].探索, 2007,(2).
    4.钱家栋.地方党代表选举面临的困境及制度创新[J].理论探讨,2007,(3).
    6.赵寿星.关于乡镇选举方式改革的几个问题[J].中国农村观察,2006,(5).
    7.谭用发.规范和完善地方民主选举工作的几点建议[J].领导科学,2005,(19).
    8.李若晨.简论直接选举的制约因素[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
    9.蒋劲松.论人大代表选举的合意性质[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5).
    10.江启疆.论人大代表选举及其相关问题[J].江苏社会科学,2002,(5).
    11.周叶中.论我国选举制度民主化的几个问题[J].法学评论,1992,(5).
    12.沈士光.论选举意识与人大代议制度的互动[J].理论与改革,2007,(2).
    13.胡连生.民主选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规定[J].社会主义研究,2006,(6).
    14.魏琳娜.目标与资源:关于完善我国选举制度的几点思考[J].求实,2006,(10).
    15.王颖.浅析政党与选举的关系[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16.李继力.人民代表选举产生机制的再造[J].理论与改革,2006,(4).
    17.张启安,张畅.试析人大代表的非竞争性选举成因[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7,(2).
    18.汤玉权.四川乡镇选举方式改革的分类与反思[J].社会主义研究,2006,(5).
    19.邹平学.完善人民代表选举产生机制的若干思考——为纪念人大制度50周年而作[J].法学评论,2005,(1).
    20.赵珺瑛,马宁.我国代表选举制度的不足与完善[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6).
    21.孙彬.我国人大代表选举制度初探[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0,(2).
    22.李和中.县(区)人大代表直接选举的调查及其分析[J].政治学研究,1998,(4).
    23.刘道平.县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失灵分析及其对策[J].理论与改革,2003,(2).
    24.胡小君.县乡党政领导干部选举制度改革的路径探讨——兼论人民民主与党内民主的融合式发展[J].求实,2004,(9).
    25.郭柏林.乡镇领导选举改革“三步走”的路径选择[J].农业考古,2006,(6).
    26.刘万斌,刘继春.新形势下怎样做好换届选举工作[J].领导科学,2004,(6).
    27.王亦白.选举改革迷局中的五条渐近路径[J].中国改革,2006,(12).
    28.宾凯.选举规则中的“空缺结构”[J].中国改革,2007,(4).
    29.汪习根,李蕾.选举民主的局限与超越[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4).
    30.关太兵.选举权的实现与竞争性选举[J].法商研究,1998,(3).
    31.牛铭实.选举制度的类别与特点[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
    32.刘霞.选举制度改革刍议[J].法学,2001,(8).
    33.余光辉.选举制度若干问题的探讨[J].学术论坛,2007,(9).
    34.严彤.选民在县乡人大代表选举中的心态和参与程度——对兰州市安宁区人大代表选举情况问卷调查的综合分析[J].甘肃社会科学,2003,(6).
    35.叶麒麟.直接选举中选举委员会存在问题的制度分析[J].理论与改革,2005,(1).
    36.孙彬.中国人大代表选举制度历史回溯[J].中共党史研究,2001,(2).
    37.杨龙芳.中国县级人大代表直接选举:公共话语与研究方法[J].学术研究,2005,(5).
    38.Chien-min Chao, Elections in Mainland China and Their Cultural Implications, Issues and Studies, Vol.84, No.4.April 1988.
    39.J.Bruce Jacobs, Elections in China, 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 No.25, January 1991.
    40.Brantly Womack, The 1980 County-Level Elections in China: Experiment in Democratic Modernization, Asian Survey, Vol.XXII, No.3, March 1982.
    41.邱家军.人大代表直接选举中把关实体间的位序关系[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8,(5).
    42.姚金清,刘志锋.直接选举需进一步规范引导[J].人民论坛,2007,(2)
    43.梁妍慧.党管干部原则内涵探析[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7).
    44.唐娟.试析基层人大代表直接选举制度中存在的问题[J].攀登,2004,(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