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可持续性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农村合作医疗是中国农村卫生工作的重点之一,其目的是为农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减轻农民看病的经济负担,解决日益严重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农民对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赞成并缴费参合是该制度运行的第一步,也是整个制度建立与运行的基础和前提。因此,筹资是农村合作医疗运行的先决条件,也是其实现持续运行的首要关键点。然而筹资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筹资制度不合理是传统农村合作医疗衰落、瓦解的关键原因。同时,筹资制度不完善仍然困扰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严重阻碍它向农村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
     本论文尝试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来解释和分析中国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机制的变化,以及通过制度变迁、制度创新理论作为主要分析框架,系统地对农村合作医疗筹资的环境、农村合作医疗的性质、筹资制度安排进行系统的研究。由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是在特定的环境下萌生和发展起来的,研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的可持续性,就不能不对其所赖以存在的制度环境进行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不仅要实现长期可持续运行,而且要通过筹资这一环节来推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向农村社会医疗保障制度顺利过渡。论文在该理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机制设计的理念和原则,进而从政府和农民两个筹资主体的视角对改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机制提出相应的对策。
The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System (CMS) is one of the focal points of China' s rural hygiene work, its purpose is to provide the basic medical treatment service for peasants, lighten peasant's disease financial burden, prevent the problem of poverty caused by illness, promot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and social stability. Peasants approve CMS and pay the fees, is the first step in the functioning of the system, and the whole system that set up and operated foundation and prerequisite too. Therefore, it is the precondition that CMS operates to raise funds, and is also the most important key point which it realizes moves continually. However, the financing question has been puzzling the development of CMS all the time, and the financing system unreasonable has been the essential reason which the tradition CMS declines, disintegrates;Meanwhile, the system remains imperfect plaguing the new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care, and hinder it from ens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ystem to the Health Care Security System seriously.
     This paper tried to use the elementary theory of 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to explain and analyze the financing mechanisms changes, as well as through the system vicissitude, the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s theory takes the main analysis frame, and systematically studies the medical fund raising environment, the rural cooperatives medical service nature, the fund raising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Because CMS is a social system engineering, and germinates and develops under the particular environment. Studying its sustainability, has to analyze to the system environment which depends on.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obtain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MS is t the Health Care Security System initially by analyzing the system environment in the poverty-stricken areas, thus had determined a main key for, its financing not only achieve long-term sustainable operation, but also impel NCMS to transit smoothly to the Health Care Security System.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is goal,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type of the financing mechanisms and principles, then proposes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 to improve the financing mechanisms from the visual angle of two fund-raising subjects of government and peasant.
引文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统计中心http://www.moh.gov.cn/menunews/C304.htm
    [1]主要参考朱俊生,对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变迁的制度经济学解释,首届中国社会保障论坛文集(2006),p1146
    [2]李华,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变迁的制度环境分析,学习与探索,2005,6,p219
    [3]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p30
    [1]参考朱俊生,对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变迁的制度经济学解释.首届中国社会保障论坛文集(2006),p1152
    [1]Hulme,D,(2003).chronic Poverty and Development Policy:An Introduction.World Development.31(3),399-402
    [2]世界银行,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
    [3]郑功成,社会保障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p13
    [4]郭鹏等,中国农村贫困的特征以及反贫困对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6,1,p10
    [5]约翰·洛克曾在《教育漫话》里写道,健康是为我们的事业和我们的福利所必需的,没有健康,就不可能有什么福利,有什么幸福。
    [1]转引自侯高岚,资本积累与经济赶超,当代经济研究,2005,11,p43
    [2]邓大松等著,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p40
    [3]李珍著,社会保障理论,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p159
    [1]仇雨临,孙树菡主编,医疗保险,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p1
    [2]仇雨临,孙树菡主编,医疗保险,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p2
    [3]齐海鹏等编著,社会保障,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p208
    [1]龙新民,江庆,论公共产品概念的现实意义,当代财经,2007,1
    [2]龙新民,尹利军,公共产品概念研究述评,湘潭大学学报,2007,3
    [1]转引自吕卓鸿,政府承担公共医疗卫生的理论基础和范畴界定,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5,2,p70
    [2]本部分主要参考郑功成,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p10
    [1]高和荣,景天魁,中国需要自己的社会保障理论,光明日报,2007年2007-12-18
    [1]健康贫困,是指具有基本的生存条件,但缺乏基本的医疗卫生条件。
    [1]卫生部医政司老司长、中华医院管理学会会长张自宽教授在《中国农村合作医疗50年之变迁》写道,农村合作医疗可以最早可追溯到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所推行保健药社和卫生合作社制度。
    [2]刘纪荣,二十世纪前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历史变迁,浙江社会科学,2005,2,p157
    [1]定县的保健制度分为三级,第一级是保健员,第二级是保健所,第三级是保健院,各负其责。平教会所创立的三级保健制度,有利于解决农村缺医少药、农民有病得不到医治问题:定县卫生保健模式,无疑对后来的中国农村三级保健网和“赤脚医生”模式起到了启发作用。
    [2]刘纪荣,二十世纪前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历史变迁,浙江社会科学,2005,2,p158
    [1]陈志潜,中国农村的医学,我的回忆,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1]程晓明,医疗保险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8
    [2]武恒光,綦好东,我国农村医疗卫生融资制度变迁路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2
    [3]胡善联,卫生经济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1]宋斌文,我国农村合作医疗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医学与哲学,2004,3
    [2]陈信勇,王运福,建立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路径选择,浙江社会科学,2004,1
    [3]这一制度,是在老农村合作医疗基础的重建,为了区别,故称之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1]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2008-02-15
    [1]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2008-02-15
    [2]胡善联,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筹资运行状况,中国卫生经济,中国卫生经济,2004,9
    [3]汪时东等,以村民白治为基础的合作医疗个人筹资研究.中国医院管理.2006.8
    [1]邓大松,杨红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利益相关主体行为分析,中国卫生经济,2004,8
    [2]邓大松等著,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p200
    [3]徐杰,农村合作医疗应由互助共济向社会统筹转变,卫生经济研究,2004,3,p26
    [1]邓大松等著,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p223
    [1]徐杰,农村合作医疗应由互助共济向社会统筹转变,卫生经济研究,2004,3,p27
    [2]中国新闻网: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0609/28/t20060928_8763879.shtml
    [3]新华网地方新闻http://www.xinhuanet.com/,2008-03-11
    [4]任波,天津划转“新农合”,财经,总第204期
    [1]邓大松等,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p188
    [2]邹德秀,地区贫困与贫困地区开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p12
    [3]转引自马敬东,张亮,农村贫困家庭健康风险及其干预策略,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5,5,p23-25.
    [1]迟福林,中国公共需求变化与反贫困,光明日报(10版),2005-12-16
    [2]龚向光等,贫困地区政府和集体在合作医疗筹资中的作用,中国卫生事业管理,1998,10,p517
    [3]2006年中国农村贫困临测公报显示,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有2148万人、其中中、西部为1180万人,其贫困发生率为7.2%。
    [1]顾昕,方黎明自愿性与强制性之间——中国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嵌入性与可持续性发展分析,社会学研究,2004,5
    [2]刘坚,做好扶贫开发推进和谐新农村建设,中国政府网访谈,http://www.gov.cn/2006-11-23
    [3]数据来自对中国统计年鉴的整理
    [4]转引自:安阳市政府决策咨询网.http://www.ayfz.gov.cn/ShowClass2.asp?ClassID=153.2007-5-10
    [1]此农村贫困发生率为表4-2各省市农村贫困发生率的平均值。
    [2]骆祚炎,农村贫困人口分布及其结构性扶贫对策的实证研究,农业经济导刊,2006,11,p133-138
    [1]张振中,中国农村贫困地区特困人口卫生资源问题研究,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0,6
    [2]林晨,中部地区农民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影响因素分析,农村经济问题,2007,1
    [3]李彦敏等,从农户态度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态势,调研世界,2003,5,p27
    [1]李卫平等,发展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社会制约因素分析,中国卫生经济,2002,2,p18
    [2]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课题组,论“能力密集型”合作医疗制度的“自动运行”机制——中国
    [3]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管理世界,2005,11,p68
    [1]刘远立等,中国农村健康保障制度的现状分析,中国卫生经济,2002,4,p6
    [2]郑功成,《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p17
    [3]胡善联等,贫困地区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性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对策,中国初级卫生保健,1998,11,p12
    [1]刘庆和,西部贫困地区农村合作医疗资金供给为何不足,贵州社会科学,2001,2
    [2]高惠琦,加强领导,稳步推进,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3,6
    [3]中国政府网 http://www.gov.cn/2008-02-15
    [4]数据来源于陕西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暨单病种定额付费模式实施效果评估课题组的实地调研资料
    [1]方建中等,农民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心理基础研究,经济论坛 2006,10
    [2]数据转引自何平,费平,我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问题研究,社会保障研究,2007,1,p13
    [3]数据转引自李娟娟,西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西部论丛,2006,10
    [1]王国军,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变迁,浙江社会科学,2004,1
    [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报告,中国发展评论(增刊),2005,1
    [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报告,中国发展评论(增刊),2005,1
    [1]由于农村合作医疗在报销时,设定一定数额的起付线的,即发生了医疗费用并达到起付线后,才能得到报销,而医疗费用达不到起付线的则不能受益,因此有很多人看病后不能受益。
    [2]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2007-12-12
    [1]中国政府网 http://www.gov.cn/2008-02-15
    [2]国务院常务会审议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规划,中央政府门户网站,www.gov.cn/2006-03-01
    [1]林闽钢,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公共政策分析,社会保障制度,2002,9
    [2]张增国,解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自愿参加”原则,新华网理论频道社会研究,http://www.xinhuanet.com/
    [1]G·布罗姆,汤胜蓝,中国政府在农村合作医疗保健制度中的角色和作用的研究,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3,17
    [1]中央政府门户网站.www.gov.cn.2008-03-08
    [2]苏荣生,李进亮,浅议新农合的可持续发展,卫生经济研究,2005,8
    [1]贾康,张立承,改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筹资模式的政策建议,财政研究,2005,3
    [2]赵立飞,六种合作医疗筹资方法的比较,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6,8
    [3]肖湘雄,李录堂,西部农民的非货币型筹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方式新探,商业研究,2006,19
    [1]顾昕方黎明,自愿性与强制性之间——中国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嵌入性与可持续性发展分析,社会学研究,2004,5,p4
    [1]蔡琳等,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可持续性中国卫生资源,2005,6,p248
    [2]卢祖洵等,社会医疗保险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p100-106,
    [1]杨金霞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测算方法研究,卫生经济研究,2005,9
    [2]王成艳,薛兴利,关于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机制的探讨,卫生经济研究,2005,1
    [3]杨玲,以家庭为单位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城镇化的两难选择,中国农村经济,2004,12
    [1]参合农民在治疗出院后报销医疗费用时,采用相应的报销比例,即根据筹资时,所缴纳的保费和持续参保时间,对报销比例进行分层。
    [2]蔡琳等,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可持续性,中国卫生资源,2005,6,p250
    [1]陈颐,论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筹资模式,学海,2003,5
    [2]王红漫等,我国农村卫生保障制度中政府角色的定位,北京大学学报,2003,4,p129
    [3]范文胜,政府在发展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的角色,卫生软科学,1997,3,p7-8
    [1]秦其荣等.政府主导式农村合作医疗个人筹资方式分析,中国公共卫生,2006,3,p269
    [2]本部分主要来自笔者已发表的论文,从需求方透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的可持续性,宁夏大学学报,2007,6,p203-204
    [3]包学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可持续性研究,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5,3,P66
    [1]王红漫等,谁来为农村医疗“买单”,中国国情国力,2002,6,p44
    [2]高春风,朱启臻,自组织视角下的农村社区合作组织,理论导刊,2006,9,p66
    [1]蒋永甫,谢舜,草根民主:内涵、限度与提升——村民自治的政治学思考,东南学术,2007,4
    [2]汪时东,以村民自治为基础的合作医疗个人筹资研究,中国医院管理,2006,8,p25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政策信息,http://www.moh.gov.cn/newshtml/11283.htm
    [2]储召阳,利用农民经合组织进行合作医疗个人筹资可行性研究,中国医院管理,2006,10
    [1]柯武钢,史漫飞,制度经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3]安德鲁·肖特,社会制度的经济理论,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4]R,科斯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5]朱利安·勒·格兰德等著,社会问题经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6]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7]世界银行,卫生保健筹资,中国的问题和选择,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
    [8]罗必良,经济组织的制度逻辑,一个理论框架及其对中国农民经济组织的应用研究,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0。
    [9]舍曼·富兰德等编著,卫生经济学(中译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0]保罗·J·费尔德斯坦,卫生保健经济学(中译本),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11]维克托·R·福克斯,谁将生存,健康、经济学和社会选择(中译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12]戴维·德兰诺夫.你的生命价值多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3]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研究所组织翻译,贝弗里奇报告-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北京,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2004。
    [14]卡特尔·米尔丝,社会保障经济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15]郑功成,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6]李珍著,社会保障理论,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
    [17]陈志潜,中国农村的医学,我的回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18]仇雨临,孙树涵编,医疗保险,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1。
    [19]许正中,社会医疗保险,制度选择与管理模式,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
    [20]曼瑟尔·奥尔森(Mancur·Olson),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21]休·史卓顿,莱昂内尔·奥查德,公共物品、公共企业和公共选择,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22]周伟林,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分析,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23]邹德秀,地区贫困与贫困地区开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24]世界银行,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
    [25]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26]齐海鹏等编著,社会保障,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27]邓大松等著,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8]马学强,从传统到近代,江南城镇土地产权制度研究——社会科学文库,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29]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0]贺雪峰,新乡土中国,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1]费孝通,中国乡村考察报告,志在富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32]曹锦清,黄河边上的中国,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
    [33]张永丽,合作与不合作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欠发达地区市场化进程中的农民经济组织发展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34]曾毅,中国人口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5]沈立人,中国弱势群体,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5。
    [36]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37]刘伯龙等,当代中国农村公共政策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8]茅于轼,中国人的道德前景,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
    [1]Guy Carrin、Philip Davies,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合作医疗最佳实践分析框架——卫生系统的功能与筹资组织(一),中国卫生经济 2002,2。
    [2]顾听,方黎明,自愿性与强制性之间——中国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嵌入性与可持续性发展分析,社会学研究,2004,5。
    [3]胡善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研究方向,卫生经济研究,2004,6。
    [4]陈颐,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思路与对策,江海学刊,2005,6。
    [5]苏荣生、李进亮,浅议新农合的可持续发展,卫生经济研究,2005,8。
    [6]胡善联,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筹资运行状况,中国卫生经济,2004,9。
    [7]杨团,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的第三条道路,浙江学刊,2006,1。
    [8]童星,张海林,影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非经济因素分析,南京大学学报 2002,5。
    [9]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对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评价与建议[R],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发展评论》2005,1(增刊)。
    [10]郭鹏等,中国农村贫困的特征以及反贫困对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6,1。
    [11]侯高岚,资本积累与经济赶超,当代经济研究,2005,11。
    [12]龙新民,江庆,论公共产品概念的现实意义,当代财经,2007,1。
    [13]龙新民,尹利军,公共产品概念研究述评,湘潭大学学报 2007,3。
    [14]张增国,贺暾,村级公共物品的供给机制研究——公司合作模式的运行分析,农村经济,2007,8。
    [15]吕卓鸿,政府承担公共医疗卫生的理论基础和范畴界定,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5,2。
    [16]刘纪荣,二十世纪前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历史变迁,浙江社会科学,2005,2。
    [17]武恒光,綦好东,我国农村医疗卫生融资制度变迁路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20
    [18]邓大松,杨红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利益相关主体行为分析,中国卫生 经济,2004,8。
    [19]马敬东,张亮,农村贫困家庭健康风险及其干预策略,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5,5。
    [20]迟福林,中国公共需求变化与反贫困,光明日报(10版)2005,12,16。
    [21]骆祚炎,农村贫困人口分布及其结构性扶贫对策的实证研究,农业经济导刊,2006,11。
    [22]张振中,中国农村贫困地区特困人口卫生资源问题研究,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0,6。
    [23]徐杰,农村合作医疗应由互助共济向社会统筹转变,卫生经济研究,2004,3。
    [24]林晨,中部地区农民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影响因素分析,农村经济问题,2007,1。
    [25]李卫平等,发展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社会制约因素分析,中国卫生经济,2002,2。
    [26]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课题组,论“能力密集型”合作医疗制度的“自动运行”机制——中国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管理世界,2005,11。
    [27]刘庆和,西部贫困地区农村合作医疗资金供给为何不足,贵州社会科学,2001,2。
    [28]方建中等,农民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心理基础研究,经济论坛 2006,10。
    [29]何平,费平,我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问题研究,社会保障研究,2007,1。
    [30]王国军,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变迁,浙江社会科学,2004,1。
    [31]林闽钢,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公共政策分析,社会保障制度,2002,9。
    [32]G·布罗姆,汤胜蓝,中国政府在农村合作医疗保健制度中的角色和作用的研究,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3,17。
    [33]张增国,对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立法的展望——建立农村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的构想,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7,7。
    [34]苏荣生,李进亮,浅议新农合的可持续发展,卫生经济研究,2005,8。
    [35]贾康,张立承,改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筹资模式的政策建议,财政研究,2005,3。
    [36]赵立飞,六种合作医疗筹资方法的比较,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6,8。
    [37]肖湘雄,李录堂,西部农民的非货币型筹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方式新探,商业研究,2006,19。
    [38]蔡琳等,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可持续性,中国卫生资源,2005,6。
    [39]杨金霞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测算方法研究,卫生经济研究,2005,9。
    [40]王成艳,薛兴利,关于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机制的探讨,卫生经济研究 2005,1。
    [41]林闽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缺失研究,东岳论丛,2008,1。
    [42]杨玲,以家庭为单位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城镇化的两难选择,中国农村经济,2004,12。
    [43]陈颐,论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筹资模式,学海,2003,5。
    [44]王红漫等,我国农村卫生保障制度中政府角色的定位,北京大学学报 2003,4。
    [45]林闽钢,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治理结构的转型,农业经济问题,2006,5。
    [46]魏哲铭,张增国,从需求方透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的可持续性,宁夏大学学报,2007,6。
    [47]秦其荣等,政府主导式农村合作医疗个人筹资方式分析,中国公共卫生,2006,3。
    [48]包学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可持续性研究,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5,3。
    [49]蒋永甫,谢舜,草根民主:内涵、限度与提升——村民自治的政治学思考,东南学术,2007,4。
    [50]汪时东,以村民自治为基础的合作医疗个人筹资研究,中国医院管理,2006,8。
    [51]储召阳,利用农民经合组织进行合作医疗个人筹资可行性研究,中国医院管理,2006,10。
    [52]Hong Wang, Licheng Zhang, Winnie Yip, William. Hsiao, Adverse selection in a voluntary Rural Mutual Health Care health insurance scheme in China,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63 (2006)
    
    [53]Yuanli Liu, Shanlian Hu, Wei Fu, William C. Hsiao, Is community financing necessary and feasible for rural China? Health Policy 38 (1996)
    
    [54]Gu Xing-Yuan, Tang Sheng-Lan, Reform of the Chinese health care financing system Health Policy 32(1995)
    
    [55]Office of the Word Health Organization Representative in China, Implementing the New Cooperative Medical Schemes in rapidly changing China, Issues and Options, Beijing, April 200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