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女作家与德语文学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现代作家与德语文学的关系问题属于中德文学关系史的范畴,而中国现代作家如何接受德语文学(或者德语文学对现代作家的影响)是其中的重要方面。本文尝试从性别视角切入,审视中国现代女作家与德语文学的关系,一是考虑到以往的研究对中国现代作家与德语文学的关系进行评论和历史再现时存在性别盲点;二是希望以性别为研究视点和研究方法,讨论德语文学究竟如何影响中国现代作家的创作;三是系统梳理“德学东渐”背景下,中国现代女作家与德语文学的各种关联。
     本文以中国现代女作家为研究对象,按时间顺序分段分期,采用整体分析和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在阅读相关女作家全部作品的基础上,尽量搜集她们的自传、日记和书信等一手资料,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挖掘她们与德语文学的关系。本文可以为德语文学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接受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横断面,并以女性为出发点,考察“德学东渐”中的一些微现象,从而丰富中德文学关系史研究。
     论文除绪论和结束语外,由五章组成:第一章综合论述中国现代女作家与德语文学关系研究的基本现状,在结合现有史料文献的基础上指出中国现代女作家在中德文学关系史中的“群体失落”问题,进而从性别维度和史学维度指出选题的意义。第二章以“五四”女作家群为主要研究对象,具体考察冰心、庐隐、冯沅君和石评梅等人的创作与德语文学的关系,从主题、体裁和结构等角度论证她们作品中对汉译德语文学经典《少年维特之烦恼》和《茵梦湖》等作品的接受。其中,“五四”女作家对“维特热”的回应是重中之重。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和尼采的思想这一时期也是译介大热门,女作家们如何借鉴取法德国哲学等问题也会在这部分有所涉及。第三章叙述20年代末至抗日战争之前,谢冰莹和胡兰畦等女作家与德语文学的关系,包括她们如何汲取德语文学养料为创作助力。胡兰畦留学德国的经历也是本章的阐述重点,因为她与德国著名女作家安娜·西格斯的交往(包括文学交流)成就了中德文学关系史上的一段佳话。第四章探勘抗日战争至1949年之前现代女作家创作与德语文学的关联,主要涉及两位“九叶派”女诗人——陈敬容与郑敏。这一章讨论她们在40年代“里尔克神话”影响之下的创作问题,笔者具体从形式、主题、体裁和审美等多重视角考察了里尔克在两位女诗人创作中留下的印痕。由于这两位作家的创作期跨越了现代与当代,两人1979年后重创期的相关作品也在考察之列。第五章列举中国现代女作家译介德语文学的实绩,综合论述她们在接受德语文学时表现出的特点,探究并解释她们在中德文学关系史上“群体失落”的原因。
     经过主体论证后,相信本文最终能够大致呈现中国现代女作家与德语文学的关系图,解释文学接受中存在的“性别问题”,概述中国现代女作家在德语文学汉译史上的作用和贡献,从某种程度上还原她们在中德文学关系史上的本来面目。
引文
1所谓“荒岛之书”,是一种假设,大意指如果人长期流落或居住在无人的荒岛上,会选择随身携带的书籍。
    2《读书这么好的事情——四位女作家谈读书》,载《中华读书报》2010年12月1日。
    3梓童、谢无量编《中国妇女文学史》(1931年6月版,中华书局)和谭正璧著《中国女性的文学生活》(1931年版,上海光明书局)等都曾系统梳理过中国古代女性文学的创作历史和代表作家。
    4参见乔以钢(著):《多彩的旋律:中国女性文学主题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版,第3页。
    5参见乔以钢(著):《中国女性与文学——乔以钢自选集》,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版,第147页。
    6《新青年》创刊于1915年9月15日。第一卷名为《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更名为《新青年》。
    7参见张莲波(著):《中国近代妇女解放思想历程(1840-1921)》,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版,第
    220页。
    8冰心:《从“五四”至“四五”》,载《文艺研究》1979年第1期,第23页。
    9唐弢:《西方影响与民族风格——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一个轮廓》,见唐弢(著):《西方影响与民族风格》,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12月版,第14页。
    10参见乔以钢(著):《中国女性与文学——乔以钢自选集》,第157页。
    11参见同上,第170页。
    12笔者披阅的此类著作有:黄英《现代中国女作家》(1931年,北新书局),草野《中国现代女作家》(1932年,人文书店),黄人影编《当代中国女作家论》(1933年,光华书店)和贺玉波《现代中国女作家》(1936年,复兴书局)等。
    13笔者披阅的此类著作有:盛英等编《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史》(1995年,天津人民出版社),陈敬之《现代文学早期的女作家》(1980年,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阎纯德《二十世纪中国女作家研究》(2000年,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阎纯德《中国现代女作家》(上集)(1983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魏玉传《中国现当代女作家传》(1990年,中国妇女出版社),张衍芸《春花秋叶——中国五四女作家》(200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刘思谦《“娜拉”言说:中国现代女作家心路纪程》(2007年,河南大学出版社)和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等。
    14参见范劲(著):《德语文学符码和现代中国作家的自我问题》,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版,第18页。
    15参见范大灿:《总序》,见范大灿(主编),安书祉(著):《德国文学史》(第一卷),南京:凤凰传媒出版集团&译林出版社,2006年11月版,第4页。
    16参见范劲(著):《德语文学符码和现代中国作家的自我问题》,第18页。
    17该博士论文于2002年5月提交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未出版。
    22Ascher, Barbara的博士论文名为《Der chinesische Werther: Beispiel von Rezeption und Wirkung eines Werkes derdeutschsprachigen Literatur in China der20er und30er Jahre des20. Jahrhunderts》(Wien, Univ., Diss.,1994),她另外写有《Werther und Immensee in China》 In: Zeitschrift für Kulturaustausch36. Jg.1986/3. Vj, S.368-372.和《Aspekteder Werther-Rezeption in China (Die ersten Jahrzente des20. Jahrhunderts)》见上文Debon所编论文集。
    23Terry Siu-Han Yip的博士论文名为《Goethe in China: a study of reception and influence》(University of Illinois,1985),她另外写有论文《The Romantic Quest: The Reception of Goethe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Interlitteraria,
    (11/2006)】等,集中探讨歌德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接受问题。
    24参见杨义(著):《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9月版,第274页。针对同一个问题,杨武能在《歌德与中国》一书中提及庐隐的《或人的悲哀》曾受《维特》的影响,并从小说体裁、人物塑造、故事结局和语句文法等角度分析两者存在的相关性。见杨著第139-141页。
    25参见殷克琪(著),张威廉(译):《尼采与中国现代文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版,第151-163页。此外,范劲的《德语文学符码和现代中国作家的自我问题》认为冰心的《超人》对尼采的价值重估又进行了重估,以“母亲的哲学”代替了超人(第90-91页)。黄怀军的《中国现代作家与尼采》(2009年8月版,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也从“爱的哲学”的角度出发,将冰心看作尼采的“刺”客(第86-91页)。
    26参见杨义(著):《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一卷),第274页。
    27参见唐湜:《郑敏静夜里的祈祷》,见吴思敬、宋晓冬(编):《郑敏诗歌研究论集》,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年1月版,第17页。此文写于1949年5月,后收入唐湜的《新意度集》(1990年9月版,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8张桃洲:《从里尔克到德里达——郑敏诗学资源的两翼》、伊歌:《形式·意象·主题——郑敏与里尔克的诗学亲缘》、周星:《象征主义与中国诗歌传统的交融——九叶诗人郑敏和里尔克的比较研究》、黄启豪:《论郑敏诗歌创作的里尔克影响》和彭斌柏:《相通的诗心——郑敏与里尔克的两首诗比较》。这几篇文章均收于吴思敬、宋晓冬所编的《郑敏诗歌研究论集》。
    29参见李小江(著):《女性/性别的学术问题》,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版,第179页。
    30参见乔以钢:《性别:文学研究的一个有效范畴(代前言)》,见乔以钢(著):《中国女性与文学——乔以钢自选集》,第3页。
    31参见同上,第351页。
    32转引自李小江(著):《女性/性别的学术问题》,第33页。原话见阿根廷妇女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格洛里亚·邦德:《从妇女的立场研究政治》,载《国际社会科学杂志》第2卷第1册,第5页。
    33李小江(著):《女性/性别的学术问题》,第3-4页。
    34参见黄兴涛:《序言》,见黄兴涛(主编):《新史学(第三卷):文化史研究的再出发》,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12月版,第2页,文中所引内容是笔者对这篇序言的总结和提炼。
    35引自罗伯特·达恩顿(著),萧知纬(译):《拉莫莱特之吻:有关文化史的思考》,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版,第6-7页。
    36参见林·亨特(著),姜进(译):《导论:历史、文化与文本》,见林·亨特(编):《新文化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版,第17页。
    37参见姜进:《总序》,见林·亨特(著),姜进(译):《新文化史》,第8页。
    38参见卢建荣(著):《新文化史的学术性格及其在台湾的发展》,见陈恒、耿相新(主编):《新史学.第四辑:新文化史》,郑州:大象出版社,2005年7月版,第155页。
    39参见李小江(著):《女性/性别的学术问题》,第179-180页。
    40参见叶隽(著):《另一种西学——中国现代留德学人及其对德国文化的接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版,第52-54页。这三种模式的提出受到叶著的启发。虽然叶著讨论的是中国现代学者对德国文化的接受,但考虑到文学亦属于文化的组成部分,故本文阐述时沿用了叶著所说的三种模式。
    41卫茂平:《引言》,见卫茂平(著):《中国对德国文学影响史述》,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第1页。
    42范存忠:《比较文学和民族自豪感》,载《人民日报》1982年10月5日。
    43参见《编者的话》,见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编):《新文化史与中国近代史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8月版,第2页。
    44参见卫茂平:《导言》,见卫茂平(著):《德语文学汉译史考辨:晚清和民国时期》,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版,第8页。
    45此观点受到陈思和《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世界性因素》一文的启发。见陈思和(著):《中国文学中的世界性因素》,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版,第117页。
    46参见同上,第108页。
    47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生于福建福州,作家、诗人、翻译家、儿童文学家。早年就读于北平协和女子大学(后并入燕京大学),1926年获美国威尔斯利学院硕士学位。她是新文学早期著名女作家,“文学研究会”知名会员,1919年起在报刊上发表“问题小说”,代表作有《超人》和《两个家庭》等。20年代以《繁星》和《春水》等诗集闻名。其他重要作品有《关于女人》和《寄小读者》。
    48阿英:《谢冰心》,见范伯群(编):《冰心研究资料》,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4月版,第178页。
    49参见高莽:《“老大姐”与“小老弟”》,见卓如(编选):《一片冰心》,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1月版,第250页。
    50参见冰心:《我的文学生活》,见卓如(编):《冰心全集》(第三卷),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年12月版,第5-6页。本文原载于1932年10月20日的《青年界》第2卷第3号。
    51参见冰心:《我和商务印书馆》,见卓如(编):《冰心全集》(第八卷),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年12月版,第51页。本文原载于《商务印书馆九十年》,商务印书馆1987年1月初版。
    52冰心:《我的故乡》,见卓如(编):《冰心全集》(第七卷),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年12月版,第15页。本文原载《福建文艺》1979年4、5期合刊。此外,冰心在《从“五四”到“四五”》和《漫谈“学贯中西”》和《故乡的风采》等文中均对幼年阅读外国文学的情况有所描述。另据冰心后来的回忆,她当时还曾拥有全套(林译)译本。据唐达成:《通彻生命最深的秘密》,见卓如(编选):《一片冰心》,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1月版,第208页。
    53冰心:《超人》,见卓如(编):《冰心全集》(第一卷),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年12月版,第185页。
    本文原载1921年4月《小说月报》第12卷第4号。以下引文出自同一篇者,不再作注。
    54相关文章有:《批评<超人>》(枝容,《时事新报》1921年6月21日),《对于<超人>的批评》(潘垂统,《小说月报》第12卷第11号),《评冰心女士底三篇小说》(佩蘅,《小说月报》第13卷第8号),《论冰心的<超人>与<疯人笔记>》(剑三,《小说月报》第13卷第9号),《评冰心女士的<超人>》(成仿吾,《创造季刊》第1卷第4期)等。
    55参见冬芬(茅盾):《<超人>附注》,见范伯群(编):《冰心研究资料》,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4月版,第267页。
    56参见阿英:《谢冰心》,第183页。
    57参见枝荣:《批评<超人>》,见范伯群(编):《冰心研究资料》,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4月版,第268页。本文原载《时事新报》1921年6月21日。
    58参见殷克琪(著),张威廉(译):《尼采与中国现代文学》,第160-163页。
    59成仿吾:《评冰心女士的<超人>》,见范伯群(编):《冰心研究资料》,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4月版,第294页。
    60参见佩蘅:《评冰心女士底三篇小说》,见范伯群(编):《冰心研究资料》,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4月版,第273页。
    61参见殷克琪(著),张威廉(译):《尼采与中国现代文学》,第155页。
    62冰心:《我到了北京》,见卓如(编):《冰心全集》(第七卷),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年12月版,第238页。此文原载《收获》1981年第6期。
    63冰心:《我的第一篇文章》,见卓如(编):《冰心全集》(第七卷),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年12月版,第297页。本文原载《人民日报》1982年4月26日。
    64冰心:《回忆“五四”》,见卓如(编):《冰心全集》(第七卷),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年12月版,第
    26页。原载《文艺丛刊》1979年9月第8辑。
    65冰心:《我的文学生活》,第8-9页。
    66笔者查阅后发现冰心所提及的几种杂志上在此期间出现了多篇与尼采有涉的文章,如:《青年杂志》有《德意志哲学家尼采的宗教》(凌霜,第4卷第5号),《新潮》有《察拉图斯忒拉的序言》(尼采著,唐俟译,第2卷第
    5号),《解放与改造》(《改造》)有《新偶像》(F. Nietzsche’s著,雁冰节译,第1卷第6号)等。
    67冰心:《烦闷》,见卓如(编):《冰心全集》(第一卷),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年12月版,第332页。下面的引文出自同篇者,不再作注,特此说明。本文原载《小说月报》1922年1月第13期第1卷。
    68冰心:《悟》,见卓如(编):《冰心全集》(第二卷),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年12月版,第125页。下面的引文出自同篇者,不再作注,特此说明。原载《小说月报》1924年第15卷第3号。
    69参见冰心:《我的文学生活》,第8页。
    70冰心:《创作谈》,见卓如(编):《冰心全集》(第七卷),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年12月版,第57页。原载《民族文学》1981年8月25日第4期。
    71冰心:《“无限之生”的界线》,见卓如(编):《冰心全集》(第一卷),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年12月版,第90页。原载北京《晨报》1920年4月30日。
    72冰心:《问答词》,见卓如(编):《冰心全集》(第一卷),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年12月版,第224页。原载北京《晨报》1921年7月27日。
    73冰心:《繁星》,见卓如(编):《冰心全集》(第一卷),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年12月版,第245-248页。1923年1月初版。
    74冰心:《向往——为德国诗人歌德逝世九十周年纪念作》,见卓如(编):《冰心全集》(第一卷),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年12月版,第343-344页。原载《时事新报·学灯》1922年3月23日。
    75参见杨武能(著):《歌德与中国》,北京:生活·三联·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7月版,第191页。
    76冰心晚年曾撰文回忆阅读郭沫若译著的往事:“我在二十年代,就拜读过郭老的新诗,如《女神》,《凤凰涅槃》,《星空》,以及译诗译文,如《浮士德》,《少年维特之烦恼》和这以后的许多作品。我对于这位诗人气魄之雄大,学识之精湛,有着很深的敬佩!他的创作固然是清艳雄奇,而他的译诗译文,也是青出于蓝,不同凡响!”参见冰心:《悼郭老》,见卓如(编):《冰心全集》(第六卷),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年12月版,第671页。
    77庐隐(1898-1934),原名黄淑仪,又名黄英,福建闽侯人。1919年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国文系,先后在安徽宣城中学、北平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上海大夏大学和上海工部局女子中学等校任教,出版有《海滨故人》、《曼丽》、《归雁》、《灵海潮汐》、《象牙戒指》、《云鸥情书集》和《庐隐自传》等多部作品集。1934年因难产去世。
    78周乐山:《悼庐隐女士》,见钱虹(编):《庐隐集外集》,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5月版,第545页。
    79茅盾:《庐隐论》,见钱虹(编):《庐隐选集》(上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5月版,第1页。
    80刘大杰:《黄庐隐》,见钱虹(编):《庐隐集外集》,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5月版,第550页。
    81参见庐隐:《庐隐自传》,见钱虹(编):《庐隐选集》(上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5月版,第567-568页。
    82参见庐隐:《中学时代生活的回忆》,见钱虹(编):《庐隐集外集》,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5月版,第445页。
    83参见程俊英:《回忆庐隐二三事》,见林伟民(编选):《海滨故人庐隐》,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23页。
    84庐隐:《庐隐自传》,第577页。
    85庐隐:《思想革新底原因》,见钱虹(编):《庐隐集外集》,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5月版,第449-450页。此文原载《人道》月刊第1号,1920年出版。
    86歌德生卒年(1749-1832),庐隐文中所写“1833”有误。
    87霍普特曼全名Gerhart Hauptmann,德国自然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19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的生卒年实为1862-1946,引文有误,特说明。
    88参见庐隐:《近世戏剧的新倾向》,见钱虹(编):《庐隐选集》(上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5月版,第67页。此文原载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文艺会刊》第3期,1921年4月出版。
    89参见卫茂平(著):《德语文学汉译史考辨:晚清和民国时期》,第151页。
    90庐隐:《一个女教员》,见钱虹(编):《庐隐集外集》,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5月版,第28页。原载《时事新报·文学旬刊》第29和30号,发表于1922年2月21日及3月1日。以下所引出自本文者,不再标注。
    91参见庐隐:《一个女教员》,第30-34页。
    92参见刘思谦(著):《“娜拉”言说:中国现代女作家心路纪程》,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版,第
    51页。
    93参见乐铄(著):《中国现代女性创作及其社会性别》,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版,第24页。
    94参见庐隐:《近世戏剧的新倾向》,第62页。
    95庐隐:《文学与革命(在爱国中学周会讲)》,见钱虹(编):《庐隐集外集》,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5月版,第487页。此文后来刊于1927年《国闻周报》第4卷第19期。
    96庐隐:《研究文学的方法——在今是中学文学会的讲演稿》,见钱虹(编):《庐隐选集》(上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5月版,第75页。选自《蔷薇周年纪念增刊》,1927年12月28日出版。
    97同上,第75页。
    98庐隐:《文学家的使命》,见钱虹(编):《庐隐选集》(上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5月版,第83页。此文选自《华严月刊》1929年第1卷第1期。
    99参见庐隐:《几句实话》,见钱虹(编):《庐隐选集》(下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5月版,第75页。此文原载《北平晨报》副刊《学园》45、46号,1931年3月26、27日出版。
    100据考证,最早与《维特》有关的翻译出自马君武之手。他在1903年前后译出了《维特》的一节诗文。但《维特》最早的中文全译本应是1922年4月由泰东书局出版的郭沫若的译本。
    101参见邹振环(著):《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一百种译作》,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6年1月版,第
    307-308页。
    102转引自【捷克】马立安·高利克(著):《中西文学关系的里程碑》,伍晓明、张文定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8月版,第120页。这句话可参阅M.高利克:《初步研究指南:德国对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历史的影响》,慕尼黑,1971,第46页。该书笔者未见。
    103小说原载《小说月报》1922年第13卷第12号。
    104参见乔以钢(著):《中国女性与文学——乔以钢自选集》,第248页。
    105参见杨武能(著):《歌德与中国》,第140—141页。
    106范伯群、朱栋霖(主编):《1898—1949中外文学比较史》(上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3月版,第246页。
    107参见庐隐:《丽石的日记》,见钱虹(编):《庐隐选集》(上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5月版,第
    183页。最初发表于《小说月报》1923年第14卷第6号。同段引用,皆出自该篇,不再作注。
    108参见杨义(著):《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月版,第253页。
    109尽管在此之前,已经出现了鲁迅的《狂人日记》等日记体小说,但《或人的悲哀》却因其显著的倾诉性而独树一帜。这一点,陈平原也在专著中得出如下结论:“‘五四’作家则学《少年维特之烦恼》,写《落叶》、《遗书》、《或人的悲哀》这样‘有感觉’、‘有悟性’的小说。”见陈平原(著):《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版,第91页。
    110草野(著):《现代中国女作家》,北京:人文书店,1932年9月版,第55-56页。
    111贺玉波(著):《中国现代女作家》,上海:复兴书局,1936年,第48页。
    112参见茅盾:《庐隐论》,第3页。
    113参见乔以钢(著):《中国女性与文学——乔以钢自选集》,第246页。
    114庐隐:《研究文学的方法——在今是中学文学会的讲演稿》,第77页。
    115庐隐:《著作家应有的修养》,见钱虹(编):《庐隐集外集》,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5月版,第492页。原载《上海工部局女中年刊》创刊号,1933年5月出版。
    116参见庐隐:《文学家的使命》,第79页。
    117程俊英:《回忆庐隐二三事》,第18页。
    118小说陆续发表于1931年第22卷第6、7、8、9、11、12号上,未完,后经商务印书馆推出单行本,出版于1934年5月。参见钱虹编:《庐隐著作系年目录》,见钱虹(编):《庐隐集外集》,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5月版,第578页。
    119范伯群、朱栋霖(主编):《1898—1949中外文学比较史》(上卷),第246页。
    120参见杨义(著):《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一卷),第274页。
    121庐隐:《象牙戒指》,见钱虹(编):《庐隐选集》(下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5月版,第271页。下文所引同篇,不再作注。
    122参见Theodor Storm(著),郭沫若、钱君胥(合译):《茵梦湖》,上海:泰东书局,1932年版,第26页。
    123此处人名的翻译方式沿用了郭沫若译本的做法。
    124Vgl. Herrmann, Walter (hrsg.). Theodor Storm. Immensee und andere Sommergeschichten. Leipzig: Philipp ReclamJun Verlag.1987. S.4-5.
    125邹振环(著):《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一百种译作》,第295页。
    126参见杨武能:《施笃姆在中国》,见智量(主编):《比较文学三百篇》,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5月版,第324页。
    127“意象”概念原属诗歌范畴,但鉴于“独葬荒丘”最初出现在小说《茵梦湖》的一首民歌中,故本文借用“意象”的概念来说明问题。
    128此前有学者运用平行研究的方法,从情节安排、抒情手法和人物塑造等方面验证了《象牙戒指》与《茵梦湖》的相似处,详见谢韵梅:《<茵梦湖>与<象牙戒指>》(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0年第2期,第222-228页)。但笔者通过细读两部作品,感觉《茵梦湖》的人物性格塑造远没有《象牙戒指》鲜明,而且两者的故事情节也没有太大相似性。而且,虽然《茵梦湖》和《象牙戒指》都采用倒叙,但前者是第三人称叙事者视角的回忆,后者则主要由对话、书信和日记构成。倒是两篇小说都十分强调“独葬荒丘”的意象。
    129庐隐:《云萝姑娘》,见钱虹(编):《庐隐集外集》,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5月版,第210页。原载《小说月报》第20卷第1号,1929年1月10日出版。
    130庐隐:《归雁》,见钱虹(编):《庐隐集外集》,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5月版,第115页。原载《华严月刊》1929年创刊号第8期。
    131庐隐:《时代的牺牲者》,见钱虹(编):《庐隐选集》(上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5月版,第314页。
    132同上,第314页。
    133庐隐:《寄雁北故人》,见钱虹(编):《庐隐集外集》,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5月版,第414页。
    134庐隐、李唯建:《云鸥情书集》,见肖凤(著):《庐隐评传》,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1月版,第119页。
    135见李唯建写给庐隐的信,收于《云鸥情书集》中,编号为一,出处同上,第110页。
    136草野(著):《现代中国女作家》,第42页。
    137参见贺玉波(著):《中国现代女作家》,第47页。
    138庐隐:《庐隐自传》,第554页。
    139参见庐隐:《研究文学的方法——在今是中学文学会的讲演稿》,第75页。
    140庐隐:《庐隐自传》,第591页。
    141参见庐隐:《庐隐自传》,第592页。
    142同上,第592-593页。
    143参见庐隐:《著作家应有的修养》,第492页。
    144庐隐:《胜利以后》,见钱虹(编):《庐隐选集》(上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5月版,第291页。
    145黄英(阿英):《黄庐隐》,见林伟民(编选):《海滨故人庐隐》,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
    164页。
    146参见同上,第166页。
    147庐隐:《庐隐自传》,第594页。
    148参见同上,第594-595页。
    149参见杨武能(著):《歌德与中国》,第141页。
    150冯沅君(1900-1974),原名冯恭兰,改名淑兰,字德馥,笔名淦女士、沅君、易安、大琦和吴仪等,河南唐河县人,现代作家,文学史家。1917年入北平女子师范(后改为女高师),1922年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成为国学门首位女研究生,1925年起先后在金陵大学、暨南大学、复旦大学、安徽大学和北京大学等地任教,1932年赴巴黎留学,1935年获巴黎大学文学院博士学位后归国,解放后任教于山东大学。出版过短篇小说集《卷葹》、《春痕》和《劫灰》,文学研究专著有《宋词概论》、《张玉田年谱》、《古优解》和《古剧说汇》等,与同为文学史家的丈夫陆侃如合著有《中国诗史》和《中国文学史简编》等。
    151王绯(著):《空前之迹——1851-1930:中国妇女思想与文学发展史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7月版,第530页。
    152陆侃如:《忆沅君——沉痛悼念冯沅君同志逝世四周年》,载《新文学史料》1979年第3期,第114页。
    153参见乔以钢(著):《中国女性与文学——乔以钢自选集》,第274页。
    154根据笔者掌握的资料,冯沅君的小说《隔绝》(载《创造季刊》,第2卷2期,1924年2月)中最早出现与《维特》相关的内容。而《少年维特之烦恼》的中译本,除郭译出版于1922年之外,其他重译本都在1928年后才问世。所以,冯沅君接触到的,应该是郭译版《维特》。
    155参见严蓉仙(著):《冯沅君传》,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8月版,第67-69页。
    156冯沅君:《隔绝》,见袁士硕、严蓉仙(编):《冯沅君创作译文集》,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3月版,第4页。原载《创造季刊》第2卷第2号,1924年2月出版。
    157冯沅君:《隔绝之后》,见袁士硕、严蓉仙(编):《冯沅君创作译文集》,第14页。原载《创造周报》第49号,1924年4月19日出版。
    158冯沅君:《旅行》,见袁士硕、严蓉仙(编):《冯沅君创作译文集》,第18页。原载《创造周报》第45号,1924年3月24日出版。
    159参见范伯群、朱栋霖(主编):《1898—1949中外文学比较史》(上卷),第244页。
    160冯沅君:《林先生的信》,见袁士硕、严蓉仙(编):《冯沅君创作译文集》,第84页。原载《莽原》第12期,1926年6月25日出版,署名大琦。
    161郭沫若:《引序》,见歌德(著),郭沫若(译):《少年维特之烦恼》,上海:复兴书局,1932年版,第Ⅲ页。以下所引出自同一篇者,仅标页码不再作注,特说明。
    162冯沅君:《隔绝》,第7页。
    163参见歌德(著),郭沫若(译):《少年维特之烦恼》,第50页。
    164冯沅君:《旅行》,第21页。
    165参见刘思谦(著):《“娜拉”言说:中国现代女作家心路纪程》,第34页。
    166笔者在网上曾看到过一篇名为《读<冯沅君传>想到的》的文章。作者的父亲是冯沅君的入室弟子。作者在回忆对冯沅君的印象及生平轶事后,从创作手法、宣扬的主题、故事情节、文学效果、作品产生的轰动和故事结局等方面对《隔绝》和《少年维特之烦恼》进行分析比对,并认为两者可以“相媲美”。虽然最后一条关于接受的论据略显牵强(因为从作品产生的轰动效应看,《隔绝》和《少年维特之烦恼》不可同日而语),但这篇回忆兼随感至少从侧面证明了冯沅君作品与《维特》之间存在相似性。见《读<冯沅君传>想到的》(文章最后更新时间为2008-10-1311:20),网址:,访问时间:2012年6月27日。
    167冯沅君:《潜悼》,见袁士硕、严蓉仙(编):《冯沅君创作译文集》,第110页。以下出自同篇小说者,不再作注,仅标示页码。
    168参见《潜悼》第110页和《少年维特之烦恼》第109页。
    169参见杨义(著):《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一卷),第271页。
    170冯沅君:《“无病呻吟”》,见袁士硕、严蓉仙(编):《冯沅君创作译文集》,第163页。原载《语丝》第6期。
    171参见冯沅君:《愁》,见袁士硕、严蓉仙(编):《冯沅君创作译文集》,第169页。原载《语丝》第22期。
    172冯沅君:《闲暇与文艺》,见袁士硕、严蓉仙(编):《冯沅君创作译文集》,第172页。
    173参见陆侃如:《春痕后记》,见沅君(著):《春痕》,上海:北新书局,1930年。
    174冯沅君:《春痕》,见袁士硕、严蓉仙(编):《冯沅君创作译文集》,第122页。
    175成仿吾:《一年的回顾》,见饶鸿竟等(编):《创造社资料》(上),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1月版,第418页。原载《创造周报》第52号,1924年5月9日。
    176根据严蓉仙援引的鲁迅1926年12月5日致韦素园的书信:由于当时创造社在没有得到冯沅君许可的情况下,私自翻印并出售她的四篇小说,引起冯沅君的不满,她转投《乌合丛书》,可能是为抵制创造社的侵权行为。参见严蓉仙(著):《冯沅君传》,第89-90页。而这也进一步证明冯沅君和创造社之间是较为松散的合作关系,类似于投稿人与刊物接收单位,而非固定成员。
    177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7月版,第7页。本文依据的是上海文艺出版社推出的该书2003年的影印本。
    178石评梅(1902-1928),山西平定人,1920年考入北平女高师体育系,曾主编《妇女周刊》和《世界日报》副刊《蔷薇周刊》等。1928年病逝于北京,死后友人为她出版散文集《偶然草》和《涛语》。
    179高君宇(1896-1925),原名高尚德,字锡三,别号君宇,笔名天辛,山西静乐人。毕业于北京大学,曾任北大学生会代表,参与“五四”运动。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成员,山西建党建团第一人,1925年3月因猝发急性盲肠炎在北京逝世,年仅29岁。
    180《风流才女——石评梅传》(柯兴著,百花文艺出版社,1986年7月版),该书结合部分史料和高君宇致石评梅的部分信件,浓墨重彩地叙述了两人之间的恋情。但该书不乏艺术加工,有戏说的成分,着重突出才女石评梅从初恋到逝世前的几段感情经历,对她的文学创作分析欠深入。
    181刘浩(笔记):《评梅的一生——石评梅先生追悼会主席林砺儒先生报告》,见杨扬(编):《石评梅作品集·戏剧游记书信集》,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年2月版,第374页。
    182石评梅:《再读<兰生弟的日记>》,见杨扬(编):《石评梅作品集·散文集》,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年8月版,第231页。
    183《神曲》是意大利诗人但丁的长诗,用梦幻故事描述其游历“地狱”炼狱的情景,有谴责教会的思想。
    184石评梅:《致李惠年信之八》,见杨扬(编):《石评梅作品集·戏剧游记书信集》,第120页。
    185石评梅:《肠断心碎泪成冰》,见杨扬(编):《石评梅作品集·散文集》,第102页。《莎乐美》是英国作家王尔德用法语写就的独幕剧,取材于《圣经·新约全书》:犹太公主莎乐美向施洗者约翰求爱被拒,发誓要吻到他的嘴唇。后来她使计令继父希律王杀死约翰,最终亲吻了盛放在盘子里的约翰的头颅。
    186石评梅:《我永远没有明天——遗稿之八》,见杨扬(编):《石评梅作品集·戏剧游记书信集》,第147页。
    187石评梅:《林楠的日记》,见杨扬(编):《石评梅作品集·诗歌小说集》,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年2月版,第250页。这部小说连载于《中央日报·红与黑》第42和43号(1928年10月17、18日),发表时石评梅已去世,故为其遗作。
    188参见李庆祥(著):《评梅女士年谱长编》,北京:文津出版社,1990年6月版,第221页。另外,石评梅的学生、作家蹇先艾在《追忆石评梅师》一文中对此事也有说明,见《石评梅作品集·戏剧游记书信集》,第24页。
    189石评梅:《再读<兰生弟的日记>》,第229页。
    190同上,第234页。
    191见《前录:高君宇同志致评梅书信十一封》,见杨扬(编):《石评梅作品集·诗歌小说集》,第1-13页。
    192此文写于1926年12月6日,发表于1926年12月21日《世界日报·蔷薇周刊》第五号,署名波微。
    193石评梅:《我只合独葬荒丘》,见杨扬(编):《石评梅作品集·散文集》,第97页。
    194石评梅:《“我已认识了自己”》,见杨扬(编):《石评梅作品集·诗歌小说集》,第113页。
    195石评梅:《缄情寄向黄泉》,见杨扬(编):《石评梅作品集·散文集》,第86页。
    196石评梅:《墓畔哀歌》,见杨扬(编):《石评梅作品集·散文集》,第143页。
    197同上,第143页。
    198参见陆晶清:《追记评梅——为<石评梅作品集>出版而作》,见杨扬(编):《石评梅作品集·诗歌小说集》,第
    13页。
    199评梅:《高君宇墓碑碑文》,见杨扬(编):《石评梅作品集·诗歌小说集》,第17页。另可见本书前页碑文的照片。
    200据邓颖超在《为题<石评梅作品集>书名后志》中回忆,她曾亲历高君宇的追悼会。当时石评梅可能因悲伤过度未能参加,会场的布置应是邓亲眼所见。
    201参见卫茂平(著):《德语文学汉译史考辨:晚清和民国时期》,第120页。
    202引自文虎译:《革命(VON HEINE)》,载《新青年》季刊第2期,1923年12月20日,第10页。全诗如下:“我是宝剑,我是火光。/我在黑暗中照耀你们,/战争时我抢着站到尽头的前线去。/围绕我的是朋友们的死尸,但是我们已经胜利了。/葬仪的赞美歌中高唱着凯旋的歌调。/但是现在既不是欢乐——也不是悲哀的时候。/战鼓重响了,/重新酣战去。/我是宝剑,我是火光。”诗前还有引语:对着莫斯科省苏维埃的红墙,要睥睨一切了。
    203石评梅:《挽词》,见杨扬(编):《石评梅作品集·诗歌小说集》,第18页。根据高君宇胞弟高全德的说明,这首挽词曾由石评梅亲笔题写在横幅白布上,悬挂于1925年3月29日在京举行的高君宇追悼会上。
    204石评梅:《痛哭英雄》,见杨扬(编):《石评梅作品集·诗歌小说集》,第115页。
    205石评梅:《墓畔哀歌》,第144页。
    206参见袁君姗:《我所认识的评梅》,第273页。
    207石评梅的挚友、女作家庐隐曾将石的创作思想大致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创作的作品较浅薄,带有浮浅的热情;第二个时期因她开始了解人生,懂得悲哀,因而形成悲哀的人生观,从而开始赞美死,诅咒生;第三个时期,石评梅从悲哀中找到出口,因此跳出个人的悲海,将哀己之情扩大为悲悯一切众生的同情。参见庐隐:《石评梅略传》,见杨扬(编):《石评梅作品集·戏剧游记书信集》,第191页。
    208李健吾:《评梅先生及其文艺》,见卫建民(编选):《魂归陶然亭》,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1月版,第19页。
    209参见王绯:《空前之迹——1851-1930:中国妇女思想与文学发展史论》,第531页。
    210参见孟悦、戴锦华(著):《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版,第1页。
    211参见钱虹(著):《文学与性别研究》,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版,第38页。
    212参见宗白华等(著):《三叶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版,第88页。
    213同上,第52页。
    214同上,第18页。
    215谢冰莹(1906-2000),原名谢鸣岗,字凤宝,湖南新化人。1926年考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并参加了北伐战争。先后在上海艺大和北平女师大学习,两次赴日本留学,第二次曾就读于早稻田大学研究院。“七七事变”后,她组织“湖南战地妇女服务团”,任团长,在前线抢救伤员,同时担任宣传工作。后任教于北平女师大,1948年赴台,任台湾省立师范学院教授,晚年移居美国。主要作品有《从军日记》、《女兵自传》和《湖南的风》等,《在日本狱中》以纪实报告形式的记录了她在日本因拒绝欢迎溥仪朝日而被捕入狱,遭受酷刑的经历。
    216赵清阁:《贺谢冰莹九十诞辰》,见阎纯德、李瑞腾(编选):《女兵谢冰莹》,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1月版,第7页。
    217参见徐小玉:《<从军日记>、汪德耀、罗曼·罗兰》,载《新文学史料》1995年第4期,第88-98页。另据石楠著:《中国第一女兵:谢冰莹全传》(2008年5月版,江苏文艺出版社),罗兰的文章名为《参加中国革命的一个女孩子》。留法学生汪德耀看完《从军日记》(1929年,春潮书店)后,对《致LK的信》一文评价很高,认为作品写出了作者在大革命失败后思想上的苦闷和生活上的艰辛,故萌生了把该书翻译成法文的念头,见第199页。
    218谢冰莹:《开始与小说发生关系》,见艾以、曹度(主编):《谢冰莹文集》(上),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8月版,第38-39页。
    219参见谢冰莹:《中学生活的回忆》,见艾以、曹度(主编):《谢冰莹文集》(中),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8月版,第7-9页。
    220参见谢冰莹:《平凡的半生》,见艾以、曹度(主编):《谢冰莹文集》(中),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8月版,第53页。
    221转引自阎纯德:《谢冰莹:永远的“女兵”》,见阎纯德、李瑞腾(编选):《女兵谢冰莹》,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1月版,第129页。可查看阎纯德:《作家的足迹》,北京:北京知识出版社,1988年6月版,第
    431页。
    222参见谢冰莹(著):《一个女兵的自传》,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6年版,第90页。
    223参见蒋永国:《<从军日记>与<少年维特之烦恼>的精神联系和差异》,载《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0卷第3期,2011年5月出版,第94-97页。
    224参见艾以:《编后记》,见艾以、曹度(主编):《谢冰莹文集》(下),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8月版,第462页。
    225参见郭沫若:《引序》,见歌德(著),郭沫若(译):《少年维特之烦恼》第1页。
    226此处主要参照阎纯德:《谢冰莹:永远的“女兵”》中对谢冰莹出版情况的介绍。文中仅列举1949年前她发表的相关作品。据阎纯德统计,谢在台湾还曾出版《冰莹书柬》(1975年,台北力行书局)和《给青年朋友的信》
    (1981年,台湾东大图书公司)等书信体著作。
    227参见秦嶽:《女兵回响曲》,见阎纯德、李瑞腾(编选):《女兵谢冰莹》,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1月版,第187-188页。另可参见陈敬之(著):《现代文学早期的女作家》,台北:成文出版社,1980年6月版,第174页。
    228谢冰莹:《第四次逃奔》,见艾以、曹度(主编):《谢冰莹文集》(上),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8月版,第135页。
    229石楠(著):《中国第一女兵:谢冰莹全传》,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5月版,第317页。
    230同上,第317页。
    231【澳大利亚】孟华玲:《谢冰莹访问记》,见阎纯德、李瑞腾(编选):《女兵谢冰莹》,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1月版,第205页。
    232同上,第212-213页。
    233谢冰莹:《踏进了伟大的战场——台儿庄》,见艾以、曹度(主编):《谢冰莹文集》(上),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8月版,第498页。
    234谢冰莹:《清算》,见艾以、曹度(主编):《谢冰莹文集》(下),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8月版,第70-71页。
    235谢冰莹:《信》,见艾以、曹度(主编):《谢冰莹文集》(下),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8月版,第262页。
    236谢冰莹:《写在前面》,见《一个女兵的自传》(上卷),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6年7月版,第5页。
    237花建:《谢冰莹》,见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三十年代在上海的“左联”作家》(下卷),上海:上海社科院出版社,1988年版,第90页。
    238参见周琳:《南昌起义的通电是我爷爷发的》,载《海峡都市报》2007年6月14日。该篇访谈根据对黄震孙子黄炳敖的采访写成。
    239参见柯文溥:《谢冰莹三次婚恋对其创作的影响》,载《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9年6月第2期,第49页。
    240另据石楠(著):《中国第一女兵:谢冰莹全传》(第242页),黄经芳从中学时代起因反对军阀统治遭通缉,1926年毕业于北师大,后投奔北伐军,任十七军一师宣传科长。“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被列为重点清查对象,逃往武汉,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后被派往福建筹建仙游党组织和游击队。1928年,因遭军阀围捕,同时受党内叛徒排挤,逃往上海,改名黄维特,从此走上教育救国之路。
    241柯文溥:《谢冰莹三次婚恋对其创作的影响》,第48页。
    242严怪愚:《蹉跎岁月记冰莹》,见阎纯德、李瑞腾(编选):《女兵谢冰莹》,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1月版,第84页。
    243同上,第87-88页。
    244参见阎纯德:《谢冰莹:永远的“女兵”》,第145页。
    245参见柯文溥:《谢冰莹三次婚恋对其创作的影响》,第50页。
    246谢冰莹(著):《一个女兵的自传》,第119-120页。
    247胡兰畦(1901-1994),作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女将军。生于四川成都,1927年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六期女生队。30年代两度留学德国,曾因反法西斯活动被关押于德国柏林女牢。著有《在德国女牢中》、《大战东林寺》和《胡兰畦回忆录(1901-1994)》等。
    248参见胡兰畦(著):《胡兰畦回忆录(1901-1994年)》,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5月版,第214页。
    249胡兰畦所指的柏林大学,是柏林洪堡大学。参见王学军、周鸿图(主编):《欧洲留学生手记:德国卷》,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版,第280页。
    250参见胡兰畦(著):《胡兰畦回忆录(1901-1994年)》,第640页。
    251参见范奇龙:《后记》,见胡兰畦(著):《胡兰畦回忆录(1901-1994年)》,第693-694页。
    252参见黄桂昌:《访<在德国女牢中>的作者胡兰畦》,载《妇女杂志》1983年第12期,第34页。
    253参见胡兰畦(著):《胡兰畦回忆录(1901-1994年)》,第270-271页。
    254参见胡启伟、贾昭衡:《胡兰畦和她的德国朋友》,载《大江南北》1996年第3期,第29页。注:胡启伟是胡
    兰畦的儿子。
    255【民主德国】弗朗克·瓦格纳,吕一旭译,严宝瑜校:《安娜·西格斯与中国》,载《国外文学》1987年第1期,第77页。
    256参见吴晓樵:《安娜·西格斯与胡兰畦》,见吴晓樵(著):《中德文学因缘》,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年8月版,第42页。
    257参见吴晓樵:《安娜·西格斯——中国人民的朋友》,载《德国研究》2001年第2期,第57页。
    258参见【民主德国】弗朗克·瓦格纳,吕一旭译,严宝瑜校:《安娜·西格斯与中国》,第79页。
    259参见吴晓樵:《安娜·西格斯与胡兰畦》,第42页。
    260据吴晓樵考证,胡兰畦曾化名徐茵(Schü-Yin),而西格斯留下的文字中对胡兰畦的名字有多种记载,包括L.,Schü-Yin, Shui Kreng, Shui-Kiang和Lansi等。不过,在《胡兰畦回忆录(1901-1994年)》中,作者并未提及化名
    的情况。
    261根据西格斯作品中译者之一叶君健的回忆,他与西格斯一同参加了1948年在波兰举行的国际知识分子保卫和平大会,每晚相聚谈论。参见【民主德国】弗朗克·瓦格纳,吕一旭译,严宝瑜校:《安娜·西格斯与中国》,第
    89页脚注一。
    262参见杜文棠:《中国当代传奇女杰——胡兰畦》。笔者仅在读秀上看到TXT文档,但该文的来源未能查找到,故此说明。
    263根据胡启伟、贾昭衡:《胡兰畦和她的德国朋友》一文所说,1993年,“安娜·西格斯协会”副会长弗朗克·瓦格纳教授与西格斯的女儿在合编《安娜·西格斯画传》时,发现了胡兰畦与西格斯及其女儿的合影。且在胡兰畦与西格斯合影的背面写有“胡兰畦”三个草书汉字。
    264转引自胡启伟、贾昭衡:《胡兰畦和她的德国朋友》,第26页。
    265参见胡兰畦:《再版自序》,见胡兰畦(著):《胡兰畦回忆录(1901-1994年)》,第702页。
    266同上,第703页。
    267引自胡兰畦:《小引》,见胡兰畦(著):《在德国女牢中》,上海:生活书店,1937年4月版,第1页。
    268关于这一点,胡兰畦在《再版自序》一文中有详细说明,见第703-704页。
    269参见胡兰畦:《小引》,第1页。
    270胡兰畦:《后记》,见胡兰畦(著):《胡兰畦回忆录(1901-1994年)》,第853页。
    271参见卫茂平(著):《德语文学汉译史考辨:晚清和民国时期》,第34页。
    272陈敬容(1917-1989),诗人,散文家,翻译家,曾用名蓝冰、成辉、文谷,四川乐山人,曾任《中国新诗》编委。解放后从事政法工作多年,1956年起任《世界文学》编辑。主要作品有《星雨集》(1947)、《交响集》(1947)、《盈盈集》(1948)、《陈敬容选集》(1983)、诗集《老去的是时间》(1983)和散文集《远帆集》(1984)等,译有《安徒生童话》(1947)、《巴黎圣母院》(1948)和《图像与花朵》(1984)等。
    273陈敬容:《试谈自己》,见陈敬容(著):《辛苦又欢乐的旅程——九叶诗人陈敬容散文选》,北京:作家出版社,2000年8月版,第176-177页。
    274陈敬容:《题记》,见波德莱尔&里尔克(著),陈敬容(译):《图像与花朵》,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12月版,第3页。
    275参见梁宗岱(译):《一切的峰顶》,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4月增订版。
    276参见陈敬容:《伟大心灵之间——重读<诗与真·诗与真二集>,缅怀作者梁宗岱先生》,见陈敬容(著):《辛苦又欢乐的旅程——九叶诗人陈敬容散文选》,第136页。
    277参见陈敬容:《从有所触发到酝酿成章》,见陈敬容(著):《辛苦又欢乐的旅程——九叶诗人陈敬容散文选》,第170-171页。
    278R·里尔克作,陈敬容译:《少女的祈祷及其他》,载《诗创造》第10期,1948年4月出版,第11页。
    279此文发表于《新诗》第1卷第3期(原载1936年12月10日)。
    280参见R·里尔克作,陈敬容译:《少女的祈祷及其他》,第12页。
    281陈敬容译:《里尔克诗七章》,《中国新诗》第2辑“黎明乐队”,上海:森林出版社,1948年7月版,第19-23页。
    282陈敬容:《题记》,见波德莱尔&里尔克(著),陈敬容(译):《图像与花朵》,第7页。
    283游友基:《论陈敬容诗歌变化之轨迹》(《许昌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和彭燕郊:《明净的莹白,有如闪光的思维——记女诗人陈敬容》(《新文学史料》1996年第1期)对这个问题都有详细论述。
    284参见蒋登科:《陈敬容:从迷茫、抗争到自信》,见陶德宗(主编):《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2006年11月版,第215页。
    285参见陈敬容:《答圣思》,见陈敬容(著):《辛苦又欢乐的旅程——九叶诗人陈敬容散文选》,第197页。
    286陈敬容:《沉思者》,见陈敬容(著),罗佳明、陈俐(编):《陈敬容诗文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版,第54页。以下引文出自该书者,仅标页码,不再作注。
    287陈敬容:《答圣思》,第197页。
    288参见唐湜:《论陈敬容前期诗歌》,载《诗探索》2000年增刊1,第140页。
    289参见陈敬容:《题记》,见波德莱尔&里尔克(著),陈敬容(译):《图像与花朵》,第7页。
    290参见陈敬容:《答圣思》,第197页。
    291参见陈敬容:《迁居》,见陈敬容(著),罗佳明、陈俐(编):《陈敬容诗文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版,第675页。
    292参见唐湜:《论陈敬容前期诗歌》,第147页。
    293Vgl. Engel, Manfred (Hrsg.): Rilke-Handbuch: Leben, Werk, Wirkung. Stuttgart: Metzler.2004. S.140.
    294参见【联邦德国】霍尔特胡森(著),魏育青(译):《里尔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
    4月版,第110页。
    295参见同上,第133-135页。
    296参见范劲:《德语文学符码和现代中国作家的自我问题》,第129页。
    297冯至:《里尔克:为十周年祭日作》,载《新诗》1936年第3期,第60-64页。
    298参见陈敬容:《创作激情的秘密》,见陈敬容(著):《辛苦又欢乐的旅程——九叶诗人陈敬容散文选》,第166页。
    299参见陈敬容:《从有所触发到酝酿成章》,第172页。
    300参见陈敬容:《答<中国比较文学>提问》,见陈敬容(著):《辛苦又欢乐的旅程——九叶诗人陈敬容散文选》,第206页。
    301陈敬容曾谈到她阅读贝多芬传记后的感想:“我有着和他(贝多芬),和莫扎特,和邓肯,和里尔克……和所有生命之筵席上最高贵的宾客同样的企望,企望着欢欣,那‘通过痛苦而有的欢欣’。”参见陈敬容:《桥》,见陈敬容(著):《辛苦又欢乐的旅程——九叶诗人陈敬容散文选》,第25页。
    302参见陈敬容:《这里那里的》,见余中先(选编):《寻找另一种声音——我谈外国文学》,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2003年9月版,第201-202页。
    303郑敏(1920—),福建闽侯人,诗人、英美文学研究专家。她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大,1952年获美国布朗大学硕士学位,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和北京师范大学等地工作。出版有诗集《诗集:1942-1947》(1949年,文化生活出版社)、《心象》(199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寻觅集》(1986年,四川文艺出版社)和《郑敏诗集:1979-1999》(200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等,研究专著有《诗歌与哲学是近邻——结构-解构诗论》(1992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和《思维·文化·诗学》(2004年,河南人民出版社)等。
    304吴思敬、宋晓冬:《代序:郑敏——诗坛的世纪之树》,见吴思敬、宋晓冬(编):《郑敏诗歌研究论集》,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年1月版,第1页。
    305郑敏:《<金黄的稻束>和它的诞生》,载《名作欣赏》2004年4月号,第76页。
    306郑敏:《忆冯至吾师——重读<十四行集>》,载《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3期,第86页。
    307同上,第86页。
    308郑敏、王伟明:《遮蔽与差异——答王伟明先生十二问》,见郑敏(著):《诗歌与哲学是近邻——结构-解构诗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2月版,第453页。
    309参见郑敏:《创作与艺术转换——关于我的创作历程》,见郑敏(著):《思维·文化·诗学》,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版,第202页。
    310参见郑敏:《忆冯至吾诗——重读<十四行集>》,第86页。
    311参见郑敏、李青松:《探求新诗内在的语言规律——与李青松先生谈诗》,见郑敏(著):《思维·文化·诗学》,第264页。
    312郑敏在访谈中提出西南联大当时的诗歌活动不能算作一个诗歌流派,因为当时的西南联大汇集了英、德、法
    等各种诗歌流派的影响,包括革命诗歌。而她本人因主修哲学,就很自然地接受了冯至的影响。见郑敏、王伟明:《遮蔽与差异——答王伟明先生十二问》,第454页。
    313郑敏:《创作与艺术转换——关于我的创作历程》,第202页。
    314郑敏:《不可竭尽的魅力》,见郑敏(著):《诗歌与哲学是近邻——结构-解构诗论》,第58页。
    315参见郑敏、李青松:《探求新诗内在的语言规律——与李青松先生谈诗》,第270页。
    316袁可嘉:《西方现代派与九叶诗人》,载《文艺研究》1983年第4期,第40页。
    317参见【联邦德国】霍尔特胡森(著),魏育青(译):《里尔克》,第143页。
    318Vgl. Engel, Manfred (Hrsg.): Rilke-Handbuch: Leben, Werk, Wirkung. S.134.
    319参见同上,第135页。
    320参见张东:《论郑敏前期的现代主义诗作(下)》,见吴思敬、宋晓冬(编):《郑敏诗歌研究论集》,第116页。
    321郑敏(著):《诗集:1942—1947》,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49年4月版,第11-12页。以下出自本书者,所引不再作注,仅标示页码。
    322袁可嘉:《西方现代派诗与九叶诗人》,第40页。
    323参见同上,第40页。
    324参见郑敏:《诗的内在结构》,见郑敏(著):《诗歌与哲学是近邻——结构-解构诗论》,第10页。
    325同上,第10页。
    326参见郑敏:《英美诗创作中的物我关系》,见郑敏(著):《诗歌与哲学是近邻——结构-解构诗论》,第41-42页。
    327同上,第43页。
    328参见郑敏:《天外的召唤和深渊的探险》,第409页。
    329郑敏、张大为:《郑敏访谈录》,见郑敏(著):《思维·文化·诗学》,第277页。
    330参见【联邦德国】霍尔特胡森(著),魏育青(译):《译者序》,第1页。
    331参见郑敏:《诗歌自传(一)闷葫芦之旅》,见郑敏(著):《诗歌与哲学是近邻——结构-解构诗论》,第480-481页。
    332冯至(译):《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见范大灿(编),冯至(著):《冯至全集》(第11卷:审美教育书简哈尔茨山游记),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版,第289页。以下引文出自同一篇者,不再作注,仅标示页码。
    333郑敏:《诗歌自传(一)闷葫芦之旅》,第481页。
    334参见张玉玲:《论郑敏40年代的诗歌创作》,见吴思敬、宋晓冬(编):《郑敏诗歌研究论集》,第278页。
    335张东:《论郑敏前期的现代主义诗作(下)》,第120页。
    336参见【奥地利】里尔克著,绿原译:《里尔克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4月版,第213页。
    337郑敏:《序》,见郑敏(著):《郑敏诗集:1979-1999》,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版,第3页。
    338同上,第4页。
    339徐丽松(整理):《读郑敏的组诗<诗人与死>》,见郑敏(著):《诗歌与哲学是近邻——结构-解构诗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2月版,第428页。
    340参见屠岸:《从心所欲不逾矩——评郑敏对于诗歌格律的论析》,见吴思敬、宋晓冬(编):《郑敏诗歌研究论集》,第464页。
    341郑敏:《序》,见郑敏(著):《郑敏诗集:1979-1999》,第11页。
    342参见同上,第14页。
    343郑敏:《对21世纪中华文化建设的期待》,见郑敏(著):《思维·文化·诗学》,第29页。
    344郑敏:《天外的召唤和深渊的探险》,第410页。
    345参见同上,第410页。
    346参见郑敏:《诗和生命》,见郑敏(著):《诗歌与哲学是近邻——结构-解构诗论》,第420页。
    347郑敏:《诗的内在结构》,第9页。
    348参见子石:《“九叶”诗人郑敏:重哲思、去女性化哲学对我影响非常深》,载《诗生活》2009年9月20日。网址:,访问时间:2012年10月30日。
    349参见卫茂平(著):《德语文学汉译史考辨:晚清和民国时期》,第49-50页。
    350《小说月报》第13卷第8号(1922年8月)刊出A. Filippov著、希真译的《新德国文学》一文,里面提到“列尔克(即Rilke),一本最好的《罗丹》(Rodin)研究的作者。”
    3511919-1949只是一个大致范围,考虑到翻译和创作一样具有延续性,中国现代女作家在1949年以后与德语文学翻译相关的成就也在本段盘点范围之内。
    352沉樱(1907-1988),原名陈瑛,作家,翻译家,生于山东省潍县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她1924年进入上海大学中文系,后转入复旦大学。大学期间在《大江》月刊、《北新》半月刊和《小说月报》上发表作品,出版有小说集《喜筵之后》(1929)、《夜阑》(1930)和《一个女作家》(1935)等。1948年离沪抵台,自办出版社,翻译出版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瑞士作家黑塞和英国作家毛姆等人的作品,在译坛享有盛誉。
    353参见孟昭毅、李载道(主编):《中国翻译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版,第607页。
    354参见刘愉:《沉樱依然烂漫》,载《潍坊晚报》2012年4月15日。网页:,访问时间:2012年6月4日。
    355参见杨承洪:《沉樱著译年表》,载《新文学史料》1992年第1期,第220页。
    356参见沉樱:《关于茨威格》,见【奥】茨威格(著)、沉樱(译):《同情的罪》,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2
    年2月版,第1页。
    357参见同上,第1-2页。
    358这五篇包括《致妹书》、《给一位日本青年的信》、《拉丁学生》、《大理石坊》和《求学的日子》等。
    359参见杨承洪:《沉樱著译年表》,第217-222页。
    360袁昌英(1894-1973),1894年生于湖南醴陵,女作家,学者,翻译家。她1916年留学英国,1921年获爱丁堡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回国后任教于武汉大学。出版有剧作集《孔雀东南飞及其他独幕剧》(1930年,商务印书馆),另有研究专著《法兰西文学》(1929年,商务印书馆)和《法国文学》(1944年,商务印书馆)等。
    361分别载《民族文学》第1卷第2期、《新文学》第1卷第3期和《世界文学季刊》第1卷第2期。
    362载《中国新诗》第2期和《诗创造》第10期。
    363据郭延礼记载,当时著名的女翻译家有陈鸿璧和吴若男等人,翻译了大量侦探小说和言情作品。参见郭延礼:《20世纪最初20年中国第一代女性翻译家的脱颖》,见郭延礼(著):《文学经典的翻译与解读——西方先哲的文化之旅》,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9月版。
    364参见李欧梵:《浪漫主义思潮对中国现代作家的影响》,见贾植芳(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的主潮》,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2月版,第89页。
    365Refer to Yip, Terry Siu-Han: The Romantic Quest: The Reception of Goethe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Interlitteraria (11/2006). P.65.
    366郭译《维特》1922年出版后,次年8月已再版四次,两年后再版八次。1949年前,仅郭译版本就再版五十多次。参见上海图书馆(编):《郭沫若著译书目》,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第121-123页。
    367参见丁敏:《席勒在中国:1840-2008》,该博士论文2009年5月提交于上海外国语大学,目前尚未公开出版。
    368参见庐隐:《研究文学的方法——在近世中学文学会的讲演稿》,第75页。
    369参见卫茂平(著):《德语文学汉译史考辨:晚清和民国时期》,291-293页。
    370参见李小江(著):《女性审美意识探微》,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12月版,第41页。
    371同上,第51-52页。
    372同上,第97-98页。
    373尽管现代女作家们通过翻译作品触及德语文学资源,我们不能否认,她们与德语文学确实存在联系。因为德语
    翻译文学是德语文学存在的一种方式,而且是最重要的存在方式之一。一部文学作品,可能有多种不同的存在形
    式。很多世界经典名著,主要以译作的形式在世界上存在,流传,被认识,被接受,被研究。译作作为文学作品
    的存在形式之一,对原著的介绍、传播有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实现原著的普及(比如清末
    民初畅销林纾翻译的西方小说)。同时,译作能更好地协助读者认识原著的价值,甚至帮助其他国家的读者重新
    发现曾被忽略的作品的价值。外国文学作品经过翻译后,采用了别国文字与语法,有了新的文化语境,也融入了译者的理解和“创造性叛
    逆”,从纯粹的意义上说,已非原汁原味的原著。但翻译文学基本上传达的还是外国文学原作的内容,表述的仍
    然是外国文学原作的形式和意义,描述的依然是外国文学原著提供的形象与情节,展现的还是外国文学原作的体
    裁,无论这种体裁是小说、散文、戏剧或是诗歌。从这种意义上说,尽管翻译文学与原著并不能完全等同,但其
    依然具备原著的基本特征。前提是这种翻译能尽量忠实于原文,并且没有经过过度失真、走样或扭曲的加工(如
    改编)。参见谢天振(著):《译介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2月版,第210-216页。
    374这种情况在中国近现代留德史上稍有不同。不少现代作家留学日本后,学习了德语语言和文学等方面的知识,其中包括鲁迅、郭沫若等。这与日本当时的教育制度和具体规定有关。
    375钟叔河著:《走向世界——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考察西方的历史》,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5月版,第471页。
    376参见伍昂:《女子留学——中国妇女解放史上的重要篇章》,载《神州学人》1995年第9期,第32页。
    377参见徐健:《晚清官派留德学生研究》,载《史学集刊》2010年1月第1期,第73-74页。
    378参见叶隽:《清末至1949年以前中国留德学人史略》,见万明坤、汤卫城(主编):《旅德追忆:二十世纪几代中国留德学者回忆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3月版,第717-732页。
    379参见李小江:《前言》,见李小江等(著):《历史、史学与性别》,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2-3页。
    380石评梅:《素心》,见杨扬(编):《石评梅作品集·散文集》,第38页。
    381参见魏玉传(著):《中国现当代女作家传》,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90年3月版。该书不但包含了女作家传记,还有不少在世的女作家的亲笔实录,因而可信度较高。
    1. Ascher, Barbara: Aspekte der Werther-Rezeption in China (Die ersten Jahrzente des20.Jahrhunderts), in Günther Debon u. Adrian Hsia(hrsg.): Goethe in China—China undGoethe: Bericht des Heidelberger Symposions. Frankfurt: Peter Lang Verlag1985.
    2. Engel, Manfred und Fülleborn Ulrich (Hrsg.): Rilke Werke Bd.2: Gedichte1910bis
    1926. Frankfurt am Main und Leipzig: Insel Verlag1996. erste Auflage
    3. Engel, Manfred (Hrsg.): Rilke-Handbuch: Leben, Werk, Wirkung. Stuttgart: Metzler
    2004.
    4. Freund, Winfried: Theodor Storm. Stuttgart, Berlin, K ln, Mainz: Verlag W.Kohlhammer1987.
    5. Goldammer, Peter: Theodor Storm Eine Einführung in Leben und Werk. Leipzig:Verlag Philipp Reclam jun1980.
    6. Herrmann, Walter (hrsg.): Theodor Storm. Immensee und andere Sommergeschichten.Leipzig: Philipp Reclam Verlag1987.
    7. Laage, Karl Ernst: Theodor Storm: Studien zu seinem Leben und Werk mit einemHandschriftenkatalog. Berlin: Erich Schmidt Verlag1985.
    8. Nalewski, Horst (Hrsg.): Rilke Werke Bd.4: Schriften. Frankfurt am Main und Leipzig:Insel Verlag1996. erste Auflage
    9. Yip, Terry Siu-Han: The Romantic Quest: The Reception of Goethe in Modern ChineseLiterature. In: Interlitteraria11.2006.
    1.艾以、曹度(主编):《谢冰莹文集》(上中下三集),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8月版。
    2.波德莱尔&里尔克(著),陈敬容(译):《图像与花朵》,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12月版。
    3.陈敬容(著):《辛苦又欢乐的旅程——九叶诗人陈敬容散文选》,北京:作家出版社,2000年8月版。
    4.陈敬容(著),罗佳明、陈俐(编):《陈敬容诗文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版。
    5.陈敬容(著):《陈敬容选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6月版。
    6.陈敬容译:“里尔克诗七章”,载《中国新诗》第2辑“黎明乐队”,上海:森林出版社,1948年7月版。
    7.【奥】茨威格(著)、沉樱(译):《同情的罪》,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版。
    8.胡兰畦(著):《胡兰畦回忆录(1901-1994年)》,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5月版。
    9.胡兰畦(著):《在德国女牢中》,上海:生活书店,1937年4月版。
    10.钱虹(编):《庐隐选集》(上、下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5月版。
    11.钱虹(编):《庐隐集外集》,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5月版。
    12.屈毓秀、尤敏(编):《石评梅选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9月版。
    13. R·里尔克:“少女的祈祷及其他”,陈敬容译,载《诗创造》第10期,1948年4月。
    14.谢冰莹(著):《一个女兵的自传》(上卷),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6年7月版。
    15.杨扬(编):《石评梅作品集·戏剧游记书信集》,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年2月版。
    16.杨扬(编):《石评梅作品集·诗歌小说集》,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年2月版。
    17.杨扬(编):《石评梅作品集·散文集》,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年8月版。
    18.沅君(著):《春痕》,上海:北新书局,1930年版。
    19.袁士硕、严蓉仙(编):《冯沅君创作译文集》,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3月版。
    20.郑敏(著):《诗歌与哲学是近邻:结构—解构诗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2月版。
    21.郑敏(著):《思维·文化·诗学》,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版。
    22.郑敏(著):《心象》,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2月版。
    23.郑敏(著):《寻觅集》,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24.郑敏(著):《郑敏诗集:1979-1999》,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25.郑敏(著):《诗集:1942—1947》,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49年4月版。
    26.卓如(编):《冰心全集》(1-8卷),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年12月版。
    27.郑敏:“《金黄的稻束》和它的诞生”,载《名作欣赏》2004年4月号。
    28.郑敏:“忆冯至吾师——重读《十四行集》”,载《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3期。
    1.草野(著):《现代中国女作家》,北京:人文书店,1932年9月版。
    2.陈建华(著):《二十世纪中俄文学关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版。
    3.陈恒、耿相新(主编):《新史学.第四辑:新文化史》,郑州:大象出版社,2005年7月版。
    4.陈敬之(著):《现代文学早期的女作家》,台北:成文出版社,1980年6月版。
    5.陈平原(著):《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版。
    6.陈思和(著):《中国文学中的世界性因素》,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版。
    7.陈恕(著):《冰心全传》,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年8月版。
    8.范伯群、朱栋霖(主编):《1898—1949中外文学比较史》(上、下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3月版。
    9.范伯群(编):《冰心研究资料》,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4月版。
    10.范大灿(主编):《德国文学史》(1-5册),南京:凤凰传媒出版集团&译林出版社,2006年11月版。
    11.范劲(著):《德语文学符码和现代中国作家的自我问题》,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版。
    12.冯至(著):《冯至全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版。
    13.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编):《新文化史与中国近代史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8月版。
    14.歌德(著),郭沫若(译):《少年维特之烦恼》,上海:复兴书局,1932年版。
    15.郭延礼(著):《文学经典的翻译与解读——西方先哲的文化之旅》,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9月版。
    16.贺玉波(著):《中国现代女作家》,上海:复兴书局,1936年版。
    17.黄兴涛(主编):《新史学(第三卷):文化史研究的再出发》,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12月版。
    18.【联邦德国】霍尔特胡森(著),魏育青(译):《里尔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4月版。
    19.贾植芳(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的主潮》,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2月版。
    20.乐铄(著):《中国现代女性创作及其社会性别》,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版。
    21.【奥地利】里尔克(著),绿原(译):《里尔克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4月版
    22.李庆祥(著):《评梅女士年谱长编》,北京:文津出版社,1990年6月版。
    23.李小江(著):《女性/性别的学术问题》,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版。
    24.李小江等(著):《历史、史学与性别》,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25.李小江(著):《女性审美意识探微》,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12月版。
    26.梁宗岱(译):《一切的峰顶》,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4月版。
    27.【美】林·亨特(著),姜进(译):《新文化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版。
    28.林呐、徐柏荣、郑法清(主编):《谢冰莹散文选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年1月版。
    29.林伟民(编选):《海滨故人庐隐》,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1月版。
    30.刘思谦(著):《“娜拉”言说:中国现代女作家心路纪程》,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版。
    31.【美】罗伯特·达恩顿(著),萧知纬(译):《拉莫莱特之吻:有关文化史的思考》,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版。
    32.鲁迅(著):《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7月版,上海文艺出版社影印版。
    33.【捷克】马立安·高利克(著),伍晓明、张文定等(译):《中西文学关系的里程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8月版。
    34.孟悦、戴锦华(著):《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版。
    35.孟昭毅、李载道(主编):《中国翻译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版。
    36.钱虹(著):《文学与性别研究》,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版。
    37.乔以钢(著):《多彩的旋律:中国女性文学主题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版。
    38.乔以钢(著):《中国女性与文学——乔以钢自选集》,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版。
    39.饶鸿竟等(编):《创造社资料》(上、下),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1月版。
    40.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三十年代在上海的“左联”作家》(上、下卷),上海:上海社科院出版社,1988年版。
    41.上海图书馆(编):《郭沫若著译书目》,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
    42.石楠(著):《中国第一女兵:谢冰莹全传》,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5月版。
    43.唐弢(著)《西方影响与民族风格》,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12月版。
    44.唐沅等(编):《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目录汇编》(七卷本),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3月版。
    45. Theodor Storm(著),郭沫若、钱君胥(合译):《茵梦湖》,上海:泰东书局,1932年版。
    46.万明坤、汤卫城(主编):《旅德追忆:二十世纪几代中国留德学者回忆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3月版。
    47.王绯(著):《空前之迹——1851-1930:中国妇女思想与文学发展史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7月版。
    48.王学军、周鸿图(主编):《欧洲留学生手记:德国卷》,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版。
    49.卫建民(编选):《魂归陶然亭——石评梅》,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1月版。
    50.卫茂平(著):《中国对德国文学影响史述》,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年5月版。
    51.卫茂平(著):《德语文学汉译史考辨:晚清和民国时期》,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版。
    52.魏玉传(著):《中国现当代女作家传》,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90年3月版。
    53.吴思敬、宋晓冬(编):《郑敏诗歌研究论集》,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年1月版。
    54.吴晓樵(著):《中德文学因缘》,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年8月版。
    55.肖凤(著):《庐隐评传》,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1月版。
    56.肖凤(著):《冰心评传》,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10月版。
    57.谢天振(著):《译介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2月版。
    58.谢玉娥(编):《女性文学研究与批评论著目录总汇:1978-2004》,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版。
    59.阎纯德、李瑞腾(编选):《女兵谢冰莹》,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1月版。
    60.严蓉仙(著):《冯沅君传》,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8月版。
    61.杨武能(著):《歌德与中国》,北京:生活·三联·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7月版。
    62.杨义(著):《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9月版。
    63.杨义(著):《中国现代小说史》(三卷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月版。
    64.叶隽(著):《另一种西学——中国现代留德学人及其对德国文化的接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版。
    65.殷克琪(著),张威廉(译):《尼采与中国现代文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版。
    66.张莲波(著):《中国近代妇女解放思想历程(1840-1921)》,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版。
    67.余中先(选编):《寻找另一种声音——我谈外国文学》,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2003年9月版。
    68.曾小逸(主编):《走向世界文学:中国现代作家与外国文学》,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7月版。
    69.张辉(著):《审美现代性批判:20世纪上半叶德国美学东渐中的现代性问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版。
    70.张新(著):《20世纪中国新诗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版。
    71.钟叔河(著):《走向世界——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考察西方的历史》,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5月版。
    72.智量(主编):《比较文学三百篇》,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5月版。
    73.卓如(编选):《一片冰心》,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1月版。
    74.卓如(著):《冰心全传》(上、下),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版。
    75.邹振环(著):《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一百种译作》,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6年1月版。
    76.宗白华等(著):《三叶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版。
    1.丁敏:“席勒在中国:1840-2008”(博士论文),2009年5月提交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未出版。
    2.范存忠:“比较文学和民族自豪感”,载《人民日报》1982年10月5日。
    3.冯至:“里尔克:为十周年祭日作”,载《新诗》1936年第3期。
    4.【民主德国】弗朗克·瓦格纳,吕一旭译,严宝瑜校:“安娜·西格斯与中国”,载《国外文学》1987年第1期。
    5.胡启伟、贾昭衡:“胡兰畦和她的德国朋友”,载《大江南北》1996年第3期。
    6.黄桂昌:“访《在德国女牢中》的作者胡兰畦”,载《妇女杂志》1983年第12期。
    7.蒋永国:“《从军日记》与《少年维特之烦恼》的精神联系和差异”,载《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0卷第3期,2011年5月。
    8.柯文溥:“谢冰莹三次婚恋对其创作的影响”,载《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9年6月第2期。
    9.刘愉:“沉樱依然烂漫”,载《潍坊晚报》2012年4月15日。
    10.陆侃如:“忆沅君——沉痛悼念冯沅君同志逝世四周年”,载《新文学史料》1979年第3期。
    11.彭燕郊:“明净的莹白,有如闪光的思维——记女诗人陈敬容”,载《新文学史料》1996年第1期。
    12.唐湜:“论陈敬容前期诗歌”,载《诗探索》2000年增刊1。
    13.文虎译:“革命(VON HEINE)”,载《新青年》季刊第2期,1923年12月20日。
    14.吴晓樵:“安娜·西格斯——中国人民的朋友”,载《德国研究》2001年第2期。
    15.伍昂:“女子留学——中国妇女解放史上的重要篇章”,载《神州学人》1995年第9期。
    16.谢韵梅:“《茵梦湖》与《象牙戒指》”,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0年第2期。
    17.徐健:“晚清官派留德学生研究”,载《史学集刊》2010年1月第1期。
    18.徐小玉:“《从军日记》、汪德耀、罗曼·罗兰”,载《新文学史料》1995年第4期。
    19.杨承洪:“沉樱著译年表”,载《新文学史料》1992年第1期。
    20.游友基:“论陈敬容诗歌变化之轨迹”,载《许昌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21.袁可嘉:“西方现代派与九叶诗人”,载《文艺研究》1983年第4期。
    22.周琳:“南昌起义的通电是我爷爷发的”,载《海峡都市报》2007年6月14日。
    23.子石:“‘九叶’诗人郑敏:重哲思、去女性化哲学对我影响非常深”,载《诗生活》2009年9月20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