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安东都护府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总章元年(668),唐朝灭掉高句丽。高句丽灭亡后,唐朝在高句丽旧地设置安东都护府,次年,安东都护府辖治范围扩大到百济旧地。唐罗战争直接导致安东都护府治所从平壤北迁新城。唐朝起用高藏、泉男生、高德武等高句丽权贵,协助安东都护府管理高句丽遗民。营州之乱中,粟末靺鞨人大祚荣等率领叛军向东逃窜,在遭到安东都护府的顽强抵抗后,退入安东都护府东南部,建立靺鞨民族政权。在东北亚有利形势的推动下,安东都护府在唐朝东北亚的战略地位被边缘化,开元二年(714),安东都护府从新城迁到平州。平卢节度使设立后,安东都护府改隶平卢节度使,薛泰成为第一个押领两蕃的安东都护主。开元八年(720),安东都护薛泰统率蕃汉军兵,干涉契丹内部事务,结果作战失利。以开元八年之战后,安东都护府的押蕃职能在军事色彩被淡化后转变外交与民族事务机构。颍王李澐在开元十五年(727)至天宝十四年(755)遥领安东都护,安东地方事务由安东副大都护具体负责。安史之乱中,安东都护府联手平卢军同叛军进行了激烈的斗争,严重地威胁着安史集团的大后方。安东都护府在唐懿宗时期罢废。
     安东都护府最初设有九个都督府、四十二个州。在《旧唐书》四个都督府、十个州基础上,可补国内州、屋城州、多伐岳州、北扶余州、东栅州、贡州、礼州。安东都护府的官僚体系由直属官僚系统与地方官僚系统组成。安东都护府地方长官的选拔有三个特点:一是安东地方长官的选用重视军事能力。二是征战东北、担任边州长官的经历以及高句丽贵族身份是进入安东地方长官的主要途径。三是随着安东都护府及周边形势的变化,唐朝选拔安东地方长官的类型不尽相同。安东都护府控制下的高句丽国王,已经不再是国家政权的君王而是唐朝羁縻机构中的精神领袖,唐朝通过对其册封与羁縻,来绥抚高句丽遗民、稳定东北边疆。安东都护府在唐代东北经略中的历史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一、管理羁縻州、统治高句丽遗民,保证边疆稳定;二、积极介入周边事务,发挥外交职能;三、在东北亚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的桥梁作用。
The first year of zongzhang (668), Tang Dynasty end of the Gaogouli Kingdom.After the fall of The Gaogoli kingdom,the Tang Dynasty set Andong generaladministering institution where Gaogoli Kingdom had been placed, the following year,Andong general administering institution is supporting the government's rulingextended to where baekje had been placed.The war between Tang dynast and Silla leddirectly to Andong general administering institution moving from Pyongyang, toLiaoDong, and then moved to Xincheng. after the war between TangDynasty,Gaochang, Quannansheng, Gao dewu the Gaogoli Kingdom nobles has beenpromted by the Tang Dynasty, help Andong general administering institutionManagement of Gaogoli survivor.During the rebellion around the state Ying, Such asMohe people's congress for pharmacists Ron east, led by the rebels, fled to Andonggeneral administering institution’s territory. After stubborn resistance by Andonggeneral administering institution, they were forced to the eastern part of Andonggeneral administering institution and establishment of Mohe national regimes. Drivenby strong position in Northeast Asia, Andong general administering institution’sstrategic position was marginalized, The2th years of Kaiyuan(714), Tang dynasty,Andong general administering institution relocated from Xincheng to Pingzhou. AfterGoverner PingLu set, Andong general administering institution was attached toGoverner PingLu, XueTai is the first Andong general administering institutionofficial of supervision of double Nationalities. The8th years of Kaiyuan (720), theevent of expulsion of Khitan khan occurred, Xue Tai__Andong general administeringofficial command Nationalities, interference in the internal affairs of the Khitan, XueTai was defeated and captured. The function of supervision of double NationalitiesFrom the Fading of miliitary have been down for foreign affairs and national affairsagencies. Emperor of ying--liyun remote controlled Andong general administeringinstitution official in the15th years of kaiyuan (727) to1th years of tianbao (755),most of Andong’s local affairs by Andong deputy official in charge. On the14th yearsof Tianbao (755), Anlusan rebeled in the FanYang. Andong generaladministering institution joint Ping Lu troops with a fierce struggle against the rebels,seriously threaten the rear of the rebels.Andong general administering institution isabrogated during the Period of Tang yizong.
     Andong general administering institution was originally covered with9provinces and42states, On the basis of4provinces and10states according to the oldbook of Tang,we can make up for the domestic province, housing province, Duofayuprovince,North fuyu province, the East Gate province, courtesy state,Gongstate.Andong general administering institution directly under the bureaucracy ofGovernment House by the bureaucratic system and the local bureaucratic system.selection of Anton general administering Governor has three characteristics: First,itpaied attention to the military capability;Second, the Battle of the north-east, servingas the state executive experience, as well as the Gaogoli Nobility is the main way intothe Anton general administering Governor.Third, as Andong general administeringinstitution and the surrounding situation changed, different types of selecting andAnton Governor Tang Dynasty.
     The King of Gaogoli state under the control of Andong general administeringinstitution is no longer king of the state power g, but the Puppets in the TangDynasty Management Agency.Tang dynasty needed appease Gaogoli Dynasty andstabilize the situation of north-east frontier by the knight and monitering,
     In order to strengthen supervision of double Nationalities, In the early Tangdynasty, Tang dynasty had been set up with the Dongyi captain administeringinstitution, Dongyi general administering institution, Anton general administeringinstitution, Ping Lu force manager, Ping Lu force official. XueTai is the first Andonggeneral administering institution official of supervision of double Nationalities. The8th years (720) of Kaiyuan, supervision institution of double Nationalities withdrawalinto inland from double Nationalities, the function of supervision of doubleNationalities From the Fading of miliitary have been down for foreign affairs andnational affairs agencies.
     Emperor of ying--liyun remote controlled Andong general administeringinstitution official in the15th years of kaiyuan (727) to1th years of tianbao (755),most of Andong’s local affairs by Andong deputy official in charge.After the outbreakof ansi rebellion, Prince Heng Li continue supporting remote control Andong generaladministering institution official.
     Andong general administering institution under the jurisdiction of Huaiyuan andBaoding forces Andong general administering institution deputy most ofadministering and lead Baoding army, Andong general administering institutionguarded by Andong general administering institution Governor and collar. Andongmilitary forces had a wasteland around town, with a management officials andrelevant evaluation system, its annual basic use-rice, millet, salt grass, silk, cloth,salt.
     With event of the war between Tang Dynasty and the event silla and the EmperorXuanzong given territkry as the marker, south Territories of Andong generalmonitoring institution retreated to the Korean Peninsula Water A; as the Bohai Searegime gradually powerful, the period from Emperor daizong to Emperor dezong inthe Tang Dynasty, East Territories of Andong general administering institutionwithdrawed to the Great Wall Qin Dynasty; after the evacuation of pinglu forces, theKhitan and Xi tended to intrude from Northwest Territories of Andong generaladministering institution, and into Andong general administering institution's areanamed LiaoDong in the rule period of Emperor Yizong.Domestic and foreign policyof Tang Dynasty and the sequential rise of Silla, Bohai, and the Khitan supportGovernment House for Andong general administering institution's jurisdictionchanged to critical. Andong general administering institution in the historical functionof the Tang Dynasty on Planning and Controlling the Northeast There were threemain aspects: first, it always managed Detaining State, the rule of Gaogoli Dynastyto ensure stability in border areas; second, the active involvement of the surroundingaffairs, to play diplomatic functions; and in the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exchange in northeast Asia bridge.
引文
②《隋书》卷1,《高祖本纪上》,中华书局,1982年,第16页。
    ③关于高保宁事件原委及影响,参见韩昇著《东亚世界形成史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77—181页;王小甫:《隋初与高句丽及东北诸族关系试探——以高宝宁据营州为中心》,王小甫主编《盛唐时代与东北亚政局》,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第34—53页。
    ①《隋书》卷81,《高丽传》,第1815页。
    ②《隋书》卷84,《契丹传》,第1881页。
    ③参见李健才:《再论唐代高丽的扶余城和千里长城》,《北方文物》,2000年第1期,第27—29页。
    ④[宋]乐史撰,王文楚点校《太平寰宇记》卷71河北道燕州条引《北蕃风俗记》,中华书局,2007年,第1436—1437页。
    ①参见《隋书》卷2,《高祖本纪下》,第43页。
    ②《隋书》卷81,《高丽传》,第1816页。
    ③《隋书》卷67,《裴矩传》,第1581页。
    ④《隋书》卷67,《裴矩传》,1581页。
    ⑤苗威:《试论隋与高句丽战争》,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第103页。
    ①参见《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五册(隋唐五代十国时期),隋时期辽西诸郡、室韦、靺鞨等部地图,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第20页。
    ①《旧唐书》卷199,《高丽传》,中华书局,2010年,第5321页。
    ②《旧唐书》卷199,《高丽传》,第5321页。
    ③《资治通鉴》卷190,《唐纪六》,武德七年二月丁未条,第5976页。
    ④《旧唐书》卷1,《高祖本纪》,第14页。
    ⑤《旧唐书》卷199,《高丽传》,第5321页。
    ⑥拜根兴、侯振兵:《论唐人对高句丽及高句丽遗民的认识》,《唐史论丛》第13辑,2011年,三秦出版社,第16页。
    ①《旧唐书》卷199,《高丽传》,第5321页。
    ②《新唐书》卷220,《高丽传》,中华书局,2006年,第6187页。
    ③《旧唐书》卷199,《高丽传》,第5321页。
    ④《新唐书》卷220,《高丽传》,中华书局,2006年,第6187页。
    ⑤《旧唐书》卷199,《高丽传》,第5321页。
    ⑥[宋]司马光编著,胡三省注:《资治通鉴》卷196,《唐纪十二》,贞观十五年八月已亥条,第6169—6170页。
    ①《旧唐书》卷199,《高丽传》,第5322页。
    ②《旧唐书》卷199,《高丽传》,第5322页。
    ③《旧唐书》卷199,《高丽传》,第5322页。
    ④拜根兴、侯振兵:《论唐人对高句丽及高句丽遗民的认识》,《唐史论丛》第13辑,第17页。
    ⑤参见《新唐书》卷220,《高丽传》,第6189—6190页。
    ①参见陈寅恪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335页。
    ②《资治通鉴》卷198,《唐纪十四》,贞观十九年九月癸未条,第6230页。
    ③《旧唐书》卷199,《百济传》,第5329页。
    ④《资治通鉴》卷199,《唐纪十五》,永徽六年二月条,第6287页。
    ⑤《资治通鉴》卷200,《唐纪十六》,显庆三年六月条,第6309页。
    ⑥《资治通鉴》卷200,《唐纪十六》,显庆四年二月条,第6319页。
    ①参见拜根兴著:《七世纪中叶唐与新罗关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284页。
    ②参见《资治通鉴》卷200,《唐纪十六》,显庆五年三月辛亥条,第6320页。
    ③《资治通鉴》卷200,《唐纪十六》,显庆五年十二月壬午条,第6322页。
    ④参见《资治通鉴》卷200,《唐纪十六》,龙朔元年正月乙卯条,第6323页。
    ⑤参见《资治通鉴》卷200,《唐纪十六》,龙朔元年四月庚辰条,第6324页。
    ⑥参见《资治通鉴》卷200,《唐纪十六》,龙朔元年七月甲戌条,第6325页。
    ⑦《旧唐书》卷199,《高丽传》,第5327页。
    ⑧《全唐文》卷196,《左武卫将军成安子崔献行状》,第1989页。
    ⑨参见《资治通鉴》卷201,《唐纪十七》,乾封元年九月条,第6350页。
    ⑩参见《资治通鉴》卷201,《唐纪十七》,乾封元年十二月已酉条,第6350页。
    ①参见《资治通鉴》卷201,《唐纪十七》,总章元年九月癸酉条,6355—6356页。
    ②参见[宋]王溥撰:《唐会要》卷95,《高句丽》,中华书局,1998年,第1709页。
    ③参见周绍良、赵超主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总章010,《大唐故司空太子太师赠太尉扬州大都督上柱国英国公勣墓志铭并序》(文中简称《李勣墓志》),上海古籍出版,2001年,第179页。
    ④《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垂拱017,《大唐故使持节怀州诸军事怀州刺史上柱国临都县开国男京兆韦公墓志铭并序》,第291页。
    ⑤参见《唐代墓志汇编》调露023,《大唐故特进行右卫大将军兼检校右羽林军仗内供奉上柱国卞国公赠并州大都督泉君墓志铭并序》(文中简称《泉男生墓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668页。
    ⑥参见[高丽]金富轼著:《三国史记》卷22,《高句丽本纪十宝藏王下》,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第271页。
    ①《资治通鉴》卷26,《汉纪十八》,宣帝神爵二年条下,第896页。
    ②关于汉唐之际的都护府制度沿革,李大龙先生《都护制度研究》已经作了深入、翔实的研究,在此不再赘记。
    ③《新唐书》卷39,《地理志三》,第1023页。
    ④《新唐书》卷220,《高丽传》,第6197页。
    ⑤《旧唐书》卷39,《地理志二》,第1526页。
    ①《旧唐书》卷199,《高丽传》,第5327页。
    ②《唐会要》卷73,《安东都护府》,第1318页。
    ③《唐会要》卷95,《高句丽》,第1709页。
    ④《资治通鉴》卷201,《唐纪十七》,总章元年十二月丁巳条下,第6356—6357页。
    ⑤《三国史记》卷22,《高句丽本纪十宝藏王下》,271页。
    ②《新唐书》卷111,《薛仁贵传》,第4141页。
    ③《新唐书》卷111,《薛仁贵传》,第4141页。
    ④《三国史记》卷6,《新罗本纪六文武王上》,第88页。
    ②《旧唐书》卷39,《地理志二》,第1527页。
    ③《新唐书》卷43,《地理志七》,第1128—1129页。
    ④参见[日本]津田左右吉著:《安东都护府考》,《津田左右吉全集》卷12,岩波书店刊行,1987年,第57—58页。
    ①参见孙进已、方永谦主编:《东北历史地理》卷2,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266页。
    ②参见姜维公:《两唐书、及〈资治通鉴〉关于安东都护府记载的不同》,赵立兴、高福顺、张淑贤主编《东北亚历史问题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年,第264页。
    ③参见王绵厚著:《高句丽古城研究》,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146页。
    ④参见姜维公著:《高句丽历史研究初编》,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01页。
    ①参见姜维公著:《高句丽历史研究初编》,第118页。
    ②《三国史记》卷37,《地理志》,第450页。
    ③《三国史记》卷1,《新罗本纪婆娑尼师今》,第13页。
    ①《旧唐书》卷83,《薛仁贵传》,第2782页。
    ②王绵厚著:《高句丽古城研究》,第160页。
    ③《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天宝041,《诺思计墓志》,第610页。
    ④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第八辑),《阳玄基墓志》,第330页。
    ①《李他仁墓志》,转引自拜根兴《唐李他仁墓志研究中的几个问题》,《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第41—43页。
    ②《三国史记》卷15,《高句丽本纪三大祖大王》,第191—192页。
    ③《唐代墓志汇编》圣历044,《大周故壮武将军行左豹韬卫郎将赠左玉钤卫将军高公墓志铭并序》(文中简称《高慈墓志》),第960页。
    ④《三国史记》卷37,《地理志四》,第452页。
    ⑤《新唐书》卷219,《渤海传》,第6182页。
    ⑥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第二辑),《大周故冠军大将军行左豹韬卫翊府中郎将高府君墓志铭并序》(文中简称《高玄墓志》),三秦出版社,1995年,第318页。
    ⑦陈尚君辑校:《全唐文补编》卷152,《故银青光禄大夫燕郡公屈突府君男季札墓志铭并序》(文中简称《屈突季札墓志》),中华书局,2005年,第1851—1852页。
    ⑧《唐代墓志汇编》仪凤017,《大唐故邵武县令靳府君墓志铭并序》(文中简称《靳勖墓志》),第637页。
    ①[日本]津田左右吉著,邢玉林译:《安东都护府考》,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历史研究室资料组主编《民族史译文集》第13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231页。
    ③[唐]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卷30,《大都护上都护官吏》,第754页。
    ④[唐]杜佑撰:《通典》卷32,《职官典十四》,中华书局,2007年,第896页。
    ③《唐六典》卷30,《三府督护州县官吏》,第747页。
    ④《唐六典》卷30,《三府督护州县官吏》,第747页。
    ⑤《唐六典》卷30,《三府督护州县官吏》,第748页。
    ①《新唐书》卷49,《百官志四下》,第1312页。
    ②《新唐书》卷49,《百官志四下》,第1312—1313页。
    ③《新唐书》卷49,《百官志四下》,第1313页。
    ④《新唐书》卷49,《百官志四下》,第1313页。
    ⑤《新唐书》卷49,《百官志四下》,第1313页。
    ⑥《新唐书》卷49,《百官志四下》,第1313页。
    ⑦《唐六典》卷30,《三府督护州县官吏》,第749—750页。
    ⑧《唐六典》卷30,《三府督护州县官吏》,第748页。
    ⑨《唐六典》卷30,《三府督护州县官吏》,第753页。
    ⑩《唐六典》卷30,《三府督护州县官吏》,第753页。
    11《唐六典》卷30,《三府督护州县官吏》,第753页。
    12《唐六典》卷30,《三府督护州县官吏》,第753页。
    13《唐六典》卷30,《三府督护州县官吏》,第753页。
    ①《唐会要》卷24,《诸侯入诸》,第460页。
    ②《唐六典》卷3,《尚书户部》,户部郎中员外郎条,第79页。
    ③《通典》卷130,《嘉礼九》,第3336—3337页。
    ④雷闻:《俄藏敦煌Дх.06521残卷考释》,《敦煌学辑刊》2001年第1期,第2页。
    ⑤《通典》卷6,《食货典六》记为“贡人参五斤”,第118页。《新唐书地理志三》记为“土贡:人参”。
    ⑥《唐六典》卷3,《尚书户部》户部郎中员外郎条记为“安东府(贡)人参”“单于野马皮”,第67页。
    ①《唐六典》卷30,《三府督护州县官吏》,第748页。
    ②《通典》卷15,《选举三》,第359页。
    ③《唐六典》卷2,《尚书吏部》,吏部郎中员外郎条,第34页。
    ④《唐代墓志汇编》延和001,《大唐故游击将军上柱国萧府君墓志铭并序》(文中简称《萧贞亮墓志》),第1142页。
    ⑤《唐六典》卷5,《尚书兵部》,兵部员外郎条,第161页。
    ①《旧唐书》卷83,《薛仁贵传》,第2782页。
    ②《旧唐书》卷43,《职官二》,第1839页。
    ③程妮娜:《唐代安东都护府研究》,《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第6期,第129页。
    ④《通典》卷125,《嘉礼四》,第3211页。
    ①《通典》卷130,《嘉礼九》,第3337页。
    ②《通典》卷130,《嘉礼九》,第3338—3339页。
    ③《通典》卷130,《嘉礼九》,第3339页。
    ①《李勣墓志》记载:单雄信死后,李勣“收其孤嗣,爱同已子。事轶指囷,恩逾分宅。”参见《唐代墓志汇编续集》总章010,《李勣墓志》,第179页。
    ②《新唐书》卷73,《宰相世系表三上》,第2876页。
    ③参见《新唐书》卷111,《薛仁贵传》,第4139页。
    ④参见《新唐书》卷192,《贾循传》,第5533页。
    ①参见《资治通鉴》卷200,《唐纪十六》,龙朔三年(663)四月乙未条,第6335页。
    ②参见王小甫:《新罗北界与唐朝辽东》,《史学集刊》,2005年第3期,第44页。
    ③《三国史记》卷7,《新罗本纪七文武王下》,第93页。
    ①韩昇著:《东亚世界形成史论》,第268页。
    ②陈寅恪著:《隋唐制度渊源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第334页。
    ③《新唐书》卷3,《高宗本纪》,第68页。
    ①《三国史记》卷6,《新罗本纪六文武王上》,第88页。
    ②《三国史记》卷6,《新罗本纪六文武王上》,第88页。
    ③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第八辑),《阳玄基墓志》,第330页。
    ④《李他仁墓志》,转引自拜根兴《唐李他仁墓志研究中的几个问题》,《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第46页。
    ⑤《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延载005,《大周故持节巂州都督陆府君墓志铭并序》,第335页。
    ②《三国史记》卷6,《新罗本纪六文武王上》,第88—89页。
    ③《三国史记》卷6,《新罗本纪六文武王上》,第89页。
    ④《新唐书》卷220,《高丽传》,第6197页。
    ⑤《新唐书》卷220,《高丽传》,第6197—6198页。
    ①《三国史记》卷7,《新罗本纪七文武王下》,第97页。
    ②《唐代墓志汇编续集》长寿009,《大唐故泉州龙溪县令郭君墓志铭并序》,第326页。
    ③《三国史记》卷7,《新罗本纪七文武王下》,第97页。
    ④《旧唐书》卷5,《高宗本纪下》,第97页。
    ⑤《三国史记》卷7,《新罗本纪七文武王下》,第97页。
    ⑥《三国史记》卷7,《新罗本纪七文武王下》,第98页。
    ⑦《三国史记》卷7,《新罗本纪七文武王下》,第98页。
    ⑧《资治通鉴》称“瓠卢河”,《三国史记》称“瓠滤河”,《新唐书》称“发庐河”,《旧唐书》、《册府元龟》称“瓠芦河”。
    ⑨《旧唐书》卷5,《高宗本纪下》,第98页。
    ①《三国史记》卷7,《新罗本纪七·文武王下》,第99页。
    ②《新唐书》卷220,《新罗传》,第6204页。
    ③《新唐书》卷220,《新罗传》,第6204页。
    ④参见韩昇著:《东亚世界形成史论》,第271页。
    ⑤参见拜根兴著:《七世纪中叶唐朝与新罗关系研究》,第84页。
    ⑥《旧唐书》卷85,《张文瓘传》,第2815页。
    ⑦《新唐书》卷220,《新罗传》,第6204页。
    ①金毓黼著:《东北通史》,第237页。
    ②《新唐书》卷220,《高丽传》,第6179页。
    ①《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咸亨012,《大唐故越国太妃燕氏墓志铭并序》(文中简称《燕太妃墓志》),第193页。
    ②王小甫:《新罗北界与唐朝辽东》,《史学集刊》,2005年第3期,第44页。
    ③《新唐书》卷216,《吐蕃传上》,第6076页。
    ④陈寅恪著:《隋唐制度渊源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第334页。
    ⑤参见岑仲勉著:《隋唐史》,转引自《武则天与朝鲜半岛政局》,刘健明编:《黄约瑟隋唐史论集》,第62页。
    ⑥吕思勉著:《隋唐五代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155页。
    ①参见拜根兴著:《七世纪中叶唐与新罗关系研究》,第125页。
    ②《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五册(隋唐五代时期),唐时期全图(一),32—33页。
    ①《三国史记》卷6,《新罗本纪七文武王上》,第86页。
    ②《资治通鉴》卷201,《唐纪十七》,总章二年(669)四月己酉朔条下,第6359页。
    ③《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大唐大唐故云麾将军守左龙武军大将军上柱国谷阳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赠使持节都督天水郡诸军事天水郡太守刘公墓志铭并序》(文中简称《刘元贞墓志》),三秦出版社,2006年,第196—197页。
    ④《李他仁墓志》,转引自拜根兴《唐李他仁墓志研究中的几个问题》,《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第46页。
    ①《唐代墓志汇编》圣历044,《大周故壮武将军行左豹韬卫郎赠左玉钤卫将军高公墓志铭并序》(文中简称《高慈墓志》),第960页。
    ②马一虹:《从唐墓志看入唐高句丽遗民归属意识的变化》,《北方文物》,2006年第1期,第35页。
    ③拜根兴、侯振兵:《论唐人对高句丽及高句丽遗民的认识》,第23页。
    ④马一虹:《从唐墓志看入唐高句丽遗民归属意识的变化》,《北方文物》,2006年第1期,第36页。
    ⑤《旧唐书》卷199,《高丽传》,第5327页。
    ⑥李大龙著:《都护制度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35页。
    ⑦《高钦德墓志》云:“曾祖瑗,建安州都督。”高钦德,高远望的父亲。参见《唐代墓志汇编》开元376,《唐右武卫将军高府君墓志铭并序》(文中简称《高钦德墓志》),第1416页。
    ⑧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第八辑),《高远望墓志》,第47页。
    ①《资治通鉴》卷202,《唐纪十八》,仪凤元年(676)二月甲戌条,第6378—6379页。
    ②《旧唐书》卷5,《高宗本纪下》,第102页。
    ③仪凤三年(678)九月,高宗以吐蕃为患召见近臣,说道:“海东二蕃,往虽旅拒,高丽不敢渡辽水,百济未敢越沧波,往者频岁遣兵,糜费中国,事虽已往,我亦悔之”。流露出唐朝在无力应付东西两线作战的情况下,意图通过对辽东进行调整,来缓解唐朝面临的军事和财政压力。参见《册府元龟》卷991《外臣部.备御第四》,中华书局,1982年,第11643页。
    ④王小甫:《新罗北界与唐朝辽东》,《史学集刊》,2005年第3期,第44页。
    ⑤《唐会要》卷73,《安东都护府》,第1318页。
    ⑥《唐代墓志汇编》调露023,《泉男生墓志》,第668页。
    ①《新唐书》卷220,《高丽传》,第6198页。
    ②黄约瑟:《武则天与朝鲜半岛政局》,刘健明编:《黄约瑟隋唐史论集》,中华书局,1997年,第63页。
    ③苗威:《泉男生移民唐朝史事疏证》,《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第68页。
    ④《新唐书》卷110,《泉男生传》,第4124页。
    ①《唐代墓志汇编》调露023,《泉男生墓志》,第668页。
    ②《全唐文补遗》(第八辑),《大周故银青光禄大夫行笼州刺史上柱国燕郡开国公屈突府君墓志铭并序》(文中简称《屈突诠墓志》),2005年,第301页。
    ③《后汉书》卷16,《寇恂传》,中华书局,1973年,第625页。
    ④《后汉书》卷56,《种皓传》,第1826页。
    ⑤《新唐书》卷220,《高丽传》,第6198页。
    ①[宋]宋敏求编,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唐大诏令集》,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14—15页。
    ②《旧唐书》卷194,《突厥传下》,第5189页。
    ①黄约瑟:《武则天与朝鲜半岛政局》,刘健明编:《黄约瑟隋唐史论集》,第66—67页。
    ②《三国史记》卷6,《新罗本纪七文武王上》,第88—89页。
    ①《三国史记》卷6,《新罗本纪七文武王上》,第89页。
    ②《三国史记》卷7,《新罗本纪七文武王下》,第100页。
    ③《三国史记》卷7,《新罗本纪七文武王下》,第101页。
    ④此处《三国史记》原记为高句丽王,结合上文的记载,当改为报德王。
    ⑤《三国史记》卷8,《新罗本纪八神文王下》,第106页。
    ①《唐会要》卷95,《高句丽》,第1709页。
    ②《旧唐书》卷199,《高丽传》,第5328页。
    ③《新唐书》卷93,《徐敬业传》记载:“(徐敬业兵败后)携妻子奔润州,潜蒜山下,将入海逃高丽,抵海陵,阻风遗山江中。”黄约瑟先生认为,(安东都护府控制下的)“高句丽(旧地)可说是陷于无政府状态,李敬业起兵反武失败后有意逃往高句丽(旧地),或许与此有关。”是也。参见刘健明编《黄约瑟隋唐史论集》,第69页。
    ④《旧唐书》卷199,《高丽传》,第5328页。
    ③《新唐书》卷43,《地理志七下》,第1119页。
    ④参见谭其骧著:《长水粹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48页。
    ⑤《册府元龟》卷970,《外臣部朝贡第三》,第11404页。
    ①[唐]郑处诲撰,田廷柱点校:《明皇杂录》逸文,《赐岐王紫金带》,《唐宋史料笔记丛刊》,中华书局,2011年,54页。
    ②玄宗与申王李撝、岐王李范同为睿宗儿子。岐王李范卒于开元十四年(726)四月。
    ③[五代]王仁裕撰,丁如明点校:《开元天宝遗事》卷下,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740页。
    ④[清]彭定求编:《全唐诗》卷567,《津阳门诗并序》,中华书局,1979年,第6562页。
    ⑤《册府元龟》卷972,《外臣部朝贡第五》,第11418页。
    ⑥梁玉多:《关于“小高句丽国”的几个问题》,刘厚生主编:《黑土地的古代文明》,第302页。
    ②[清]陆增祥著:《八琼室金石补正》,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282页。
    ③《旧唐书》卷199,《百济传》,第5334页。
    ④《旧唐书》卷199,《百济传》,第5334页。
    ①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第三辑),《唐赠左骁卫大将军左贤王阿史那毗伽特勤墓志铭并序》,三秦出版社,1996年,第59页。
    ②《唐代墓志汇编》开元177,《唐故三十姓可汗贵女贤力毗伽公主云中郡夫人阿史那氏之墓志铭》(文中简称《毗伽公主墓志》),第1280页。
    ③参见岑仲勉著:《突厥集史》(下),中华书局,2004,第855页。
    ①《册府元龟》卷964,《外臣部册封二》,第11342页。
    ②《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开元107,《唐故朝请大夫上柱国检校尚书(下缺)》,第528页。
    ③《旧唐书》卷198,《吐谷浑传》,第5300—5301页。
    ①《全唐文补遗》(第二辑)《唐故大同军使云麾将军左武卫大将军宁朔县开国伯慕容公(曦皓)墓志铭并序》(文中简称《慕容曦皓墓志》),第28页。
    ②《旧唐书》卷198,《吐谷浑传》,第5301页。
    ①《资治通鉴》卷205,《唐纪二十一》,万岁通天元年五月壬子条,第6505—6506页。
    ②《旧唐书》卷6,《则天皇后本纪》,第125页。
    ③岳东认为,契丹叛军从营州移兵安东都护府,再进入河北地区。他在辽东城之战和黄獐谷之战逻辑表述上是有问题的。实际上,叛军是分兵两路而不是一路。岳东著:《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的南下扩张》,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2000年,第11页。
    ①黄獐谷之战发生于万岁通天元年(696)八月。当时,南下叛军先释放营州俘虏,假传契丹缺粮难以自存的情报诱唐军深入,曹仁师、张玄遇、麻仁等得到消息督率大军轻进,叛军派出老弱佯装迎降,又故意把老牛瘦马遗于路旁,将唐军引入预先设伏的黄獐谷(今河北迁安东北)。八月二十二日,冒进的唐军被歼灭在黄獐谷,张玄遇、麻仁节被擒。叛军利用缴获的军印,令张玄遇署名,移伪牒给总管宗怀昌、燕匪石等,宗怀昌等得牒后兼程急行,再次落入叛军的圈套,全军覆没。参见《资治通鉴》卷205,《唐纪二十一》,万岁通天元年(696)八月丁酉条,第6506—6507页。
    ②《全唐文》卷211,《上军国机要事》,第2135页。
    ③《新唐书》卷219,《契丹传》,第6169页。
    ④《旧唐书》卷59,《许绍传》,第2329页。
    ①《全唐文》卷214,《为建安王与安东诸军州书》,第2126页。
    ②《全唐文》卷209《为建安王贺破贼表》曰:“今月日,得辽东都督高仇须等月日破逆贼契丹孙万斩等一十一阵露布,……仇须等谨奉庙谋,远凭国计,短兵才接,群逆销亡,返风回烟,薰睛掩目,此系天威潜运,神道密周,岂铸纤谋,抑由灵助。”第2116页。
    ③《全唐文》卷214,《为建安王与辽东书》,第2160页。
    ④《全唐文》附《唐文拾遗》卷22,《唐故朝议郎行登州司马上柱国王府君墓志铭并序》,第10614页。
    ⑤《资治通鉴》卷18,《汉纪十》,武帝元朔元年,第600页。
    ①《全唐文》卷214,《为建安王与辽东书》,第2160页。
    ②《唐代墓志汇编》圣历044,《高慈墓志》,第960页。据《高慈墓志》记载:万岁通天元年(696)五月,高质充泸河道讨击大使,前往镇压营州叛乱。高慈跟随父亲参加了这次军事行动。万岁通天二年(697)正月,孤军奋战的高质、高慈父子在辽西地区被俘。(称“白狼援绝,黄龙戍稀”白狼水,即大凌河;黄龙,即营州。二者俱为辽西地名。)可能是因为高句丽贵族的特殊身份,高质、高慈父子被俘后很快被解送到东逃叛军中。
    ③孙进已、方永谦主编:《东北历史地理》第2卷,第313页。
    ④王绵厚著:《高句丽古城研究》,第214页。
    ①《旧唐书》卷199《渤海靺鞨传》,第5360页。
    ②《新唐书》卷219,《渤海传》,第6179—6180页。
    ③《资治通鉴》卷210《唐纪二十六》,开元元年二月庚子条下,第6680页。
    ④[宋]曾公亮等编撰:《武经总要》(前集)卷22,《渤海》,中国兵书集成编委会:《中国兵成集成》,解放军出版社、辽沈书社,1988年,第1127页。
    ⑤《辽史》卷38,《地理志二》,第455—456页。
    ⑥《新五代史》卷74,《四夷附录三》,第920页。
    ⑦《五代会要》卷30,《渤海》,第473页。
    ⑧《册府元龟》卷956,《种族》,第11255页。
    ⑨《册府元龟》卷1000,《仇怨》,第11736页。
    ⑩《宋史》卷491,《渤海传》,第14129页。
    ①刘子敏:《高句丽五部新探》,吉林省社科院高句丽研究中心、通化师院高句丽研究所合编《全国首届高句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9年版,第51—52页。
    ②《资治通鉴》卷206,《唐纪二十二》,万岁通天元年六月甲午条,第6521页。
    ①参见吕思勉著:《隋唐五代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152—153页。
    ②[新罗]崔致远:《谢不许北国居上表》,转引自孙玉良编著:《渤海史料全编》,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第400页。
    ③[唐]陈子昂著:《陈拾遗集》卷8,《上军国机要事》,钦定四库全书荟要,吉林出版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5年,第96页。
    ①《资治通鉴》卷206,《唐纪二十二》,神功元年(700)闰十月甲寅条,第6524—6525页。
    ②《唐会要》卷73,《安东都护府》,第1318页。
    ①《全唐文》附《唐文拾遗》卷22,《唐故朝议郎行登州司马上柱国王府君墓志铭并序》,第10614页。
    ②《资治通鉴》卷206,《唐纪二十二》,神功元年(700)三月条下,第6516页。
    ③《唐代墓志汇编》景云018,《大唐故右金吾卫中郎将裴府君墓志铭并序》,第1129页。
    ④《新唐书》卷215,《突厥传上》,第6046页。
    ①参见刘振华:《渤海史识微》,《学习与探索》,1982年第6期,第123—127页。
    ②《新唐书》卷219,《渤海传》,第6179页。
    ③《新唐书》卷111,《薛讷传》,第4143页。
    ④《唐会要》卷73,《安东都护府》,第1319页。
    ⑤《旧唐书》卷199,《高丽传》,第5328页。
    ⑥《旧唐书》卷199,《高丽传》,第5328页。
    ⑦《新唐书》卷215,《突厥传上》,第6048页。
    ①《旧唐书》卷199,《渤海靺鞨传》,第5360页。
    ②《资治通鉴》卷205,《唐纪二十一》,万岁通天元年(696)秋七月辛亥条,6505页。
    ③《资治通鉴》卷206,《唐纪二十二》,久视元年(700)六月条,6547页。
    ④《资治通鉴》卷206,《唐纪二十二》,久视元年(700)六月条,第6547页。
    ①此为沙叱忠义、骆务整随从李楷固东征建功后朝廷封赐的诏书。参见《全唐文》卷242,《授沙叱忠义右金吾卫将军骆务整左武威卫将军制》,第2451页。
    ②《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特辑),《大唐故中大夫使持节桂州诸军事桂州都督上柱国兰陵萧公墓志铭并序》(文中简称《萧执珪墓志》)记载:萧执珪从“李楷固渡辽,特授宁远将军、右监门卫中郎将”,三秦出版社,2006年,第141—142页。
    ③李楷洛来降的时间在久视元年(700)冬。《唐赠范阳大都督忠烈公李公神道碑铭并序》记载:“久视(700)中,以骁骑岁入于辽。……朝庭忧之,有命招谕,……是岁,以控弦之士七百骑,垂幕入塞,解甲来朝。”《新唐书》卷136,《李光弼传》记载:光弼父楷洛,“武后时入朝,累官左羽林大将军,封蓟郡公。”
    ④《资治通鉴》卷207,《唐纪23》,久视元年(700)秋七月条,6548页。
    ⑤《全唐文》卷242,《授沙叱忠义右金吾卫将军骆务整左武威卫将军制》,第2451页。
    ⑥《旧唐书》卷97,《张说传》,第3050页。
    ①张晓东在《汉唐运与军事》一书中指出,“(辽东古城)依大梁水,大梁水入辽河,辽河入海,可与海上通漕,”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年,第165页。
    ②《新唐书》卷219,《渤海传》,第6179—6180页。
    ③[唐]张鷟:《朝野佥载》卷6,中华书局,1997年,第138—139页。
    ①参见《全唐文》卷208,《对议边塞事策》,第2109—2110页。
    ②参见《唐会要》卷76,《制科举》,第1378页。
    ③《全唐文》卷208,《对议边塞事策》,第2109页。
    ④参见[清]徐松撰,孟二冬补正:《登科记考补正》,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年,第150页,第157页,第167页,第190页,第205页,第223页,第275页,第294页,第332页。
    ⑤《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唐故朝散大夫起居舍人冯府君墓志铭并序》(文中简称《冯万石墓志》),第207页。
    ⑥《冯万石墓志》记载:郡举季(秀)才及第。《全唐文》小传记载:圣历(698—700)初第进士。《登科记考补》记其事系于圣历元年(698),今取《登科记考补》年限。
    ①参见吴宗国著:《唐代科举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87页。
    ②《冯万石墓志》记载:明年,应文可以经邦国举。
    ③《冯万石墓志》记载:秩未满,又应怀疾恶之诚举。《会要》记载:大足元年(701),疾恶科及第。大足元年(701)符合“秩未满”之限。今取《会要》年限、科目。
    ④《冯万石墓志》记载:秩满,举贤良,又擢甲第。《会要》记载:神龙二年(706)才高位下及第。神龙二
    年(706)可视为其“秩满”。今取《会要》年限和《冯万石墓志》科目。
    ⑤《冯万石墓志》记载:属郊祀举,又□□高第。《通鉴》记载:先天元年(712)正月辛巳,睿宗祀南郊。《全唐文》小传记载:景云(710—712)中怀能抱器科。今取先天元年(712)及《全唐文》小传科目。
    ⑥[唐]长孙无忌编著:《唐律疏议》卷10,上书奏事犯讳条,中华书局,1983年,第200页。
    ①《旧唐书》卷194,《突厥传上》,第5170—5171页。
    ②魏国忠:《大祚荣“遣子”侍唐时间考》,《北方文物》,1985年第4期,第58—59页。
    ①参见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景云018,《大唐故右金吾卫中郞将裴府君墓志铭并序》云:“万岁通天二年(697)秋,斩啜等陷营府,”第1128—1129页。斩啜即默啜,圣历元年(698),武则天更默啜号为斩啜。
    ②《新唐书》卷219,《契丹传》,第6179页。
    ③《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特辑),《大唐故中大夫使持节桂州诸军事桂州都督上柱国兰陵萧公墓志铭并序》(文中简称《萧执珪墓志》),第141—142页。
    ④《旧唐书》卷97,《张说传》,第3050页。
    ⑤《唐会要》卷73,《安东都护府》,第1319页。
    ⑥《旧唐书》卷194,《突厥传上》,第5170页。
    ①《旧唐书》卷194,《突厥传上》,第5172页。
    ②《旧唐书》卷194,《突厥传上》,第5172页。
    ③《全唐文》卷422,《唐赠范阳大都督忠烈公李公神道碑铭并序》,文中简称《李楷洛神道碑》,第4311页。
    ④《册府元龟》卷1000,《外臣部怨仇》,中华书局,1982年,第11736页。
    ①《旧唐书》卷199,《渤海靺鞨传》,第5360页。
    ②《册府元龟》卷964,《外臣部封册第二》,第11344页。
    ③参见张碧波:《关于渤海王室高句丽意识的考辨》,《北方论丛》2002年第1期,第19页。
    ④参见董长富:《吉林集安发现一处渤海时期遗址》,《北方文物》1985年第4期,第24—25页。
    ⑤参见郑永振、李东辉、尹铉哲著:《渤海史论》,吉林文史出版社,2011年,第58页。
    ①《新唐书》卷199,《渤海传》,第6180页。
    ②参见辛时代:《李楷固东征与渤海建国问题新考察》,《史学集刊》,2011年第5期,第113页。
    ③参见《旧唐书》卷199,《渤海靺鞨传》,第5360页。
    ①《新唐书》卷219,《渤海传》,第6180页。从长安二年(702)夏大祚荣建国到开元元年(713)二月唐朝册封大祚荣,算来已有十年半时间。这与崔致远《谢不许北国居上表》记载:“十年食葚,晚陈降汉之旗”基本吻合。
    ②《册府元龟》卷964,《外臣部封册二》,第11344页。
    ①参见《唐会要》卷73,《安东都护府》,第1319页。
    ②《全唐文》卷222,《兵部试沈谋秘算举人策问三道》,第2240页。
    ①《旧唐书》卷199,《高丽传》,第5328页。
    ②[新罗]崔致远:《谢不许北国居上表》,转引自《渤海史料全编》,第400页。
    ①《唐会要》卷73,《安东都护府》,第1319页。
    ②《资治通鉴》卷210,《唐纪二十六》,景云二年(711)冬十月甲辰条,第6667页。
    ③《资治通鉴》卷18,《汉纪十》,武帝元朔元年秋条,第600页。
    ①参见黄约瑟:《武则天与朝鲜半岛政局》,刘健明编:《黄约瑟隋唐史论集》,第73页。
    ②《新唐书》卷219,《室韦传》,第6177页。
    ③分别参见《册府元龟》卷970,《外臣部朝贡三》,第11404页;《册府元龟》卷971,《外臣部朝贡四》,第11405页。
    ④郑毅:《唐安东都护府迁治探佚》,《社会科学辑刊》,2008年第6期,第138页。
    ①《旧唐书》卷133,《郭虔瓘传》,第3187页。
    ②参见《旧唐书》卷199,《契丹传》,第5352页。
    ③参见《旧唐书》卷199,《奚传》,第5355页。
    ④《新唐书》卷219,《契丹传》,第6170页。
    ⑤《旧唐书薛大鼎传》署籍贯“蒲州汾阳人”,《新唐书薛大鼎传》署籍贯为“蒲州汾阴人”。核对两《唐书地理志》,盖汾阴属蒲州,汾阳属太原府。当以《新唐书》记载为是。
    ⑥《新唐书》卷197,《薛大鼎传》,第5621。
    ⑦《旧唐书》卷185,《薛大鼎传》,第4787页。
    ⑧《新唐书》卷73,《宰相世系表三下》云:“克勤,宗正卿”,第3028页。
    ⑨参见《隋唐五代墓志汇编》陕西卷第4册《薛坦妻辛氏合袱墓志》(文中简称《薛坦夫妇墓志》),大历十三年(778),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44页。
    ⑩《全唐文》卷40,《赐契丹衙官静柝军副大使可突于书》,第440页。
    11参见《旧唐书》卷199,《契丹传》,第5352页。
    ①《全唐文》卷222,《并州论边事表》,第2241页。
    ②《旧唐书》卷199,《契丹传》,第5352页。
    ③《旧唐书》卷37,《五行志》,第1357页。
    ④《册府元龟》卷986,《外臣部征讨第五》,第11584页。
    ⑤马一虹:《渤海与后东突厥汗国的关系》,《民族研究》,2007年第1期,第61页。
    ⑥《唐代墓志汇编》开元189,《大唐故锦州刺史赵府君墓志文并序》(文中简称《赵洁墓葬志》),第1288页。
    ⑦《全唐文补遗》(第八辑),《高远望墓志》,第47页。
    ①《唐代墓志汇编》开元174,《大唐故银青光禄大夫守工部尚书赠荆州大都督清河郡开国公上柱国崔公墓志铭并序》,第1276页。
    ②《唐代墓志汇编》天宝073,《唐故云麾将军左威卫将军兼青山州刺史上柱国陇西李公墓志铭并序》,文中简称《李永定墓志》,第635页。
    ③《唐会要》卷96,《靺鞨》,第1723页。
    ①《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缩印版,第823页。
    ②程妮娜:《护东夷校尉考》,《北方文物》,2004年第4期,第53页。
    ③《新唐书》卷219,《契丹传》,第6168页。
    ④《资治通鉴》卷193,《唐纪九》,贞观四年(630)八月甲寅条下,第6082页。
    ⑤《旧唐书》卷83,《张俭传》,第2276页。
    ①参见石冬梅:《唐代前期的东夷都护府》,《青海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第98页。
    ②《朝阳唐孙则墓发掘简报》,《唐故明威将军左骁卫怀远府折冲都尉上柱国沔阳县开国公孙君墓志铭》,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日本奈良文化财团研究所编著:《朝阳隋唐墓葬发现与研究》,科学出版社,2012年,第15页。
    ③唐朝对藩属国往往置长史以押领之。除了上文在契丹置松漠都督府长史,唐朝在黑水靺鞨、渤海也置长史。黑水靺鞨长史见于两《唐书·黑水靺鞨》记载:开元十年,安东都护奏请在黑水靺鞨置黑水军,“续更以最大部落为黑水府,仍以其首领为都督,诸部刺史隶属焉。中国置长史,就其部落监领之。”渤海长史见于《文苑英华》卷54《敕渤海国王大彝震书》记载:“今因王子大昌辉等回国,赐卿官告及信物,至宜领之。妃及副王长史平章事等各有赐物,具如别录。”魏国忠先生指出这里的长史就是唐朝派驻渤海的官员。
    ④《资治通鉴》卷211,《唐纪二十七》,开元四年(716)八月辛未条,第6720页。
    ⑤《新唐书》卷219,《契丹传》,第6170页。
    ⑥黎虎:《唐代的押蕃使》,《文史》,2002年第2辑,第115页。
    ⑦黎虎:《唐代的押蕃使》,《文史》,2002年第2辑,第122—123页。
    ①《全唐文》卷27,《安置降蕃诏》,第311页。
    ②《全唐文补遗》(第八辑),《高远望墓志》,第47页。
    ③《唐代墓志汇编》天宝073,《李永定墓志》,第635页。
    ④《唐会要》卷80,《诸使中》,第1430页。
    ⑤《旧唐书》卷107,《玄宗诸子》,第3263页。
    ①《旧唐书》卷9,《玄宗本纪下》,第213—214页。
    ②《新唐书》卷225,《安禄山传》,第6412页。
    ①《新唐书》卷82,《十一宗诸子传》,第3610页。
    ②[清]徐松撰,李健超增订:《增订两京城坊考》,三秦出版社,2006年,第142页。
    ③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第一辑)《唐故骠骑大将军兼左骁卫大将军知内侍事上柱国虢国公杨公墓志铭并序》(文中简称《杨思勖墓志》),第146页。
    ④《旧唐书》卷125《宪宗诸子》,第4549页。
    ①《全唐文》卷283,《诸王实封制》,第2874—2875页。
    ②关于颍王改名时间,《唐大诏令集》署为开元二十三年(735)二月,《旧唐书玄宗本纪上》署为二十三年(735)七月,胡注《资治通鉴》以《唐实录》为据,今从《资治通鉴》。
    ③《唐大诏令集》卷40,《册颍王独孤妃文》,第168页。
    ④《资治通鉴》卷217,《唐纪三十三》,天宝十四年十二月庚子条,第6940页。
    ①《唐会要》卷80,《谥法下》,第1469页。
    ②《全唐文》卷24,《封皇孙俶等为郡王制》,第278页。
    ③《新唐书》卷82,《十一宗诸子传》,第3611页。
    ④《全唐文》卷100,《请改修龙池圣德颂表》,1028页。
    ⑤《全唐诗》卷4,《赐梨李泌与诸王联句》,第43页。
    ⑥《新唐书》卷82,《十一宗诸子传》,第3609页。
    ⑦《新唐书》卷49,《百官志四下》,第1305页。
    ①《新唐书》卷49,《百官志四下》,第1306页。
    ②《新唐书》卷49,《百官志四下》,第1307页。
    ③《新唐书》卷117,《魏玄同传》,第4255页。
    ④《民国禹县志》卷13,《故朝请郎江陵府石首县令上柱国赐绯鱼袋刘府君墓志》,转引自《全唐文补编》卷60,第732页。
    ⑤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第一辑),《杨思勖墓志》,三秦出版社,1994年,第146页。
    ⑥《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天宝030,《大唐故云麾将军左龙武军将军上柱国吴兴施府君墓志铭并序》,第602页。
    ⑦《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天宝065,《唐荣王故第八女墓志铭》,第628页。
    ⑧《唐代墓志汇编》天宝211,《大唐赠南川县主墓志铭并序》,第1678页。
    ⑨《新唐书》卷202,《文艺中》,第5758页。
    ①陈垣编:《道家金石略》,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113页。
    ②《全唐文补遗》(第三辑),《大唐故银青光禄大夫太仆卿驸马都尉中山郡开国公豆卢公墓志铭并序》,第
    73页。
    ③《旧唐书》卷101,《辛替否传》,第3161页。
    ④《旧唐书》卷24,《礼仪四》,第934页。
    ⑤[宋]赵明诚著,刘晓东、崔燕南点校《金石录》,齐鲁书社,2009年,第125页。“颖王”当为“颍王”。
    ⑥《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大历040《唐故金紫光禄大夫颍王府司马上柱国元府君墓志铭》,第719页。
    ⑦《唐代墓志汇编》元和149,《唐故潭州湘潭县尉崔府君墓志》,第2054页。
    ⑧《全唐文补遗》(第一辑),《唐故颍王府录事参军郜君墓志铭并序》,第145页。
    ⑨《唐代墓志汇编》天宝178,《大唐故颍王府士曹参军崔府君墓志铭并序》,第1655页。
    ⑩《旧唐书》卷126,《卢鸑传》,第3566页。
    11《金石萃编》卷113,《苻磷碑》。
    12《全唐文补遗》(第八辑),《唐故毫州鹿邑县主簿陇西李君墓志铭并序》,第153页。
    ①《资治通鉴》卷211,《唐纪二十七》,开元四年(716)正月丙午条,第6715—6716页。
    ②《唐大诏令集》卷35,《诸王除亲王官上》郯王嗣直安北大都护等制,第137页。
    ③《唐会要》卷73,《安北都护府》,第1315页。
    ①《新唐书》卷192,《贾循传》,第5533页。
    ②《道家金石略》,第113页。
    ③《新唐书》卷66,《方镇表三》,第1835页。
    ①《全唐文》卷440,《唐尚书右丞相中书令张公神道碑》,第4490页。
    ②《旧唐书》卷145,《刘全谅传》,第3939页。
    ③其后《资治通鉴》卷220又出现“乾元元年(758)二月庚午,以安东副大都护王玄志为营州刺史,充平卢节度使”。之前,王玄志结衔刚由“安东副大都护”变为“安东都护”,怎么会又变回“安东副大都护”呢?显然系《资治通鉴》衍误。
    ④《资治通鉴》卷217,《唐纪三十三》,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十二月辛丑条,第6940页。
    ①《唐大诏令集》卷36,《命三王制》,140页。另参见《全唐文》卷366,《元宗幸普安制》,第3719—3720页。
    ②《资治通鉴》、《命三王制》记为“都使”。
    ①《唐会要》卷78,《诸使中》,第1428页。
    ②《资治通鉴》卷210,《唐纪二十六》,景云元年(710)十月丁酉条,第6656页。
    ③《新唐书》卷69,《方镇表四》,第1861—1862页。
    ④贺次君:《〈唐会要〉节度使考释》,《禹贡》半月刊,第5卷第7期,中华书局,1936年,第13—14页。
    ⑤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三册),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2版,第148页。
    ⑥《新唐书》卷50,《兵志》,第1329页。
    ⑦沙宪如:《唐代节度使的再探讨》,《史学集刊》,1994年第2期,第2页。
    ①[宋]王谠:《唐语林》卷8,中华书局,1987年,第695页。
    ②《新唐书》卷66,《方镇表三》,1833页。此处云:平卢节度使兼领安东都护,似不妥当,疑脱一“府”字。
    ③金毓黼著:《东北通史》,五十年代出版社,1981年,第249页。
    ④《唐会要》卷78,《诸使中》,第1430页。
    ⑤《旧唐书》卷199,《契丹传》,第5352页。
    ⑥[唐]张说著:《张燕公集》卷9,《幽州论戎事表》,中华书局,1985年,第107页。
    ①[宋]曾公亮等撰:《武经总要》前集卷22,《中京四面诸州》,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103页。
    ②《武经总要》前集卷22,《中京四面诸州》,第1103页。
    ③《资治通鉴》卷213,《唐纪二十九》,开元十八年(730)五月条下,第6789页。
    ①《全唐文补遗》(第八辑),《高远望墓志》,第48页。
    ②《旧唐书》卷199,《契丹传》,第5353页。
    ③《旧唐书》卷199,《契丹传》,第5353页。
    ④葛承雍:《对西安市东郊唐墓出土契丹王墓志的解读》,《考古》,2003年第9期,第76—81页。
    ⑤孙进已、方永谦主编:《东北历史地理》第2卷,第271页。
    ①北京图书馆金石组、中国佛教图书文物石经组合编:《房山石经题记汇编》,《大唐云居寺石经堂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第10页。
    ②《唐会要》卷78,《诸使中》,第1430页。
    ③《新唐书》卷144,《侯希逸传》,第4703页。
    ④《新唐书》卷66《方镇表三》,第1837页。
    ⑤《资治通鉴》卷217,《唐纪三十三》,至德元载(756)四月庚子条下,第6960页。
    ⑥《旧唐书》卷145,《刘全谅传》,第3939页。
    ①据《进太白阴经表》署:乾元二年(759)四月二十八日,正议大夫、持节幽州军州事幽州刺史并本州防御使、上柱国臣李筌上表。此为李筌书成上表,可知《太白阴经》在乾元二年(759)四月已经成书。
    ②[唐]李筌著,孙继民等译:《太白阴经》卷5,《预备》人粮马料篇第六十,三秦出版社,1999年,第141—142页。
    ③《太白阴经》卷5,《预备》军资篇第六十一,第143页。
    ④《太白阴经》卷4,《战具类》军装篇第四十二,第119页。
    ①《唐六典》卷7,《尚书工部》,屯田郎中员外郎条,第223页。
    ②《通典》卷2,《食货典二》,第44页。
    ③《通典》卷2,《食货典二》,第44页。
    ①《太白阴经》卷5,《预备》屯田篇第五十九,第138页。
    ②《新唐书》卷192,《贾循传》,第5533页。
    ③《新唐书》卷39,《地理志三》,第1023页。
    ①《新唐书》卷192,《贾循传》,第5533页。
    ②《资治通鉴》卷217,《唐纪三十三》,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甲子条,第6934页。
    ③《旧唐书》卷134,《马燧传》,第3689页。
    ④《新唐书》卷206,《杨国忠传》,第5851页。
    ⑤《旧唐书》卷145,《刘全谅传》记载:“安禄山反,诏以安西节度封常清为范阳节度,以平卢节度副使吕知诲为平卢节度,以太原尹王承业为河东节度,”第3938页。
    ①孙慧庆:《唐代治理东北边疆的重要机构平卢节度使》,《北方文物》,1991年第4期,第107页。
    ②《新唐书》卷144,《侯希逸传》,第4703页。
    ③《旧唐书》卷145,《刘全谅传》,第3938页。
    ④《新唐书》卷39《地理志三》,1021页。
    ⑤《旧唐书》卷39《地理志二》,1519页。
    ①《全唐文》卷514,《颜鲁公行状》,第5228页。
    ②《唐代墓志汇编续集》贞元045,《大唐故金紫光禄大夫行潭州别驾上柱国扶风郡开国公马府墓志铭并序》(文中简称《马浩墓志》),第765页。
    ③《全唐文》卷336,《让宪部尚书表》,第3402页。
    ④《全唐文》卷336,《让宪部尚书表》,第3402页。
    ⑤《旧唐书》卷145,《李忠臣传》,第3940页。
    ⑥《新唐书》卷144,《侯希逸传》,第4703页。
    ⑦《续日本纪》卷21,淳仁天皇天平宝字二年(758年)十二月戊申条,转引自《渤海史料全编》,第249页。
    ①《资治通览》卷220,《唐纪三十六》,第7052页。
    ②《续日本纪》卷21,淳仁天皇天平宝字二年(758年)十二月戊申条,转引自《渤海史料全编》,第249页。
    ③《新唐书》卷《苏源明传》,第页。
    ④《新唐书》卷149,《李忠臣传》,第6387—6388页。
    ①王怀中:《唐代安东都护府考略》,《禹贡》第六卷三、四期,转引自冯永谦、孙进已著《东北历史地理》第二卷,第273页。
    ②金毓黼:《东北通史》,第242页。
    ③《新唐书》卷37,《地理志一》,第968页。
    ④《新唐书》卷37,《地理志一》,第969页;《旧唐书》卷38,《地理志一》,第1408页。
    ⑤《新唐书》卷37,《地理志一》,第972页;《旧唐书》卷38,《地理志一》,第1416页。
    ⑥《新唐书》卷43,《地理志七上》,第1114页;《旧唐书》卷41,《地理志四》,第1753页。
    ⑦《新唐书》卷43,《地理志七上》,第1114页;《旧唐书》卷41,《地理志四》,第1754页。
    ⑧《新唐书》卷41,《地理志五》,第1066页;《旧唐书》卷40,《地理志三》,第1602页。
    ⑨《新唐书》卷40,《地理志四》,第1033—1034页;《旧唐书》卷39,《地理志二》,第1539—1540页。
    ⑩《新唐书》卷40,《地理志四》,第1036页;《旧唐书》卷41,《地理志四》,第1701页。
    ①《新唐书》卷43,《地理志七上》,第1101页;《旧唐书》卷41,《地理志四》,第1765页。
    ②《新唐书》卷40,《地理志四》,第1037页;《旧唐书》卷39,《地理志二》,第1537页。
    ③《新唐书》卷39,《地理志三》,第1000页;《旧唐书》卷38,《地理志一》,第1429页。
    ④《新唐书》卷39,《地理志三》,第1007页;《旧唐书》卷39,《地理志二》,第1484页。
    ⑤《新唐书》卷41,《地理志五》,第1054页;《旧唐书》卷40,《地理志三》,第1582页。
    ⑥《新唐书》卷41,《地理志五》,第1054页。
    ⑦《新唐书》卷43,《地理志七上》,第1096页;《旧唐书》卷41,《地理志四》,第1713页。
    ⑧《新唐书》卷43,《地理志七上》,第1097页;《旧唐书》卷41,《地理志四》,第1719页。
    ⑨《新唐书》卷41,《地理志五》,第1104页;《旧唐书》卷41,《地理志四》,第1722页。
    ⑩《新唐书》卷43,《地理志七上》,第1104页;《旧唐书》卷41,《地理志四》,第1748页。
    11《新唐书》卷43,《地理志七上》,第1105页;《旧唐书》卷41,《地理志四》第1725页。
    12《新唐书》卷43,《地理志七上》,第1105页。
    13《新唐书》卷43,《地理志七上》,第1110页;《旧唐书》卷41,《地理志四》,第1731页。
    14《新唐书》卷43,《地理志七上》,第1111页;《旧唐书》卷41,《地理志四》,第1723页。
    15《新唐书》卷43,《地理志七上》,第1112页;《旧唐书》卷41,《地理志四》,第1758页。
    16《新唐书》卷43,《地理志七上》,第1097页;《旧唐书》卷41,《地理志四》,第1720页。
    17《新唐书》卷43,《地理志七上》,第1100页;《旧唐书》卷41,《地理志四》,第1721页。
    18《新唐书》卷43,《地理志七上》称保安改保宁,第1100页;《旧唐书》卷41,《地理志四》称保安改保定,第1722页。
    19《新唐书》卷43,《地理志七上》,第1102页;《旧唐书》卷41,《地理志四》,第1732页。
    20《新唐书》卷43,《地理志七上》,第1102页;《旧唐书》卷41,《地理志四》,第1733页。
    21《新唐书》卷43,《地理志七上》,第1103页;《旧唐书》卷41,《地理志四》,第1746页。
    22《新唐书》卷43,《地理志七上》,第1113页;《旧唐书》卷41,《地理志四》,第1753页。
    23《资治通鉴》卷220,《唐纪三十六》,至德二年(758)十二月甲子条下,第7051页。《新唐书》卷40,《地理志四》记载:至德元年(756)更名镇西,第1047页。
    24《资治通鉴》卷220,《唐纪三十六》,乾元元年(758)十二月丁卯条下,第7066页。
    25至德二年(757),安南都护府改为镇南都护府。参见《元和郡县志》,中华书局,1983年,第956页。
    ①《资治通鉴》卷224,《唐纪四十》,大历二年(767)十二月庚辰条下,第7197页。
    ②《元和郡县志》,第956页。
    ③王世丽在《安北与单于都护府》一文认为,大历二年(767)安北和安西恢复原名。然而,《旧唐书》记载浑瑊、崔宁曾在大历十三(778)、十四年(779)镇北都护。大历元年(766)到大历十二年(777)安北都护或者镇北都护缺少实例记载。加上,安北都护府在兴元年间(784)后又不见记载,直至会昌(841—846)年间方见诸文献。因此,笔者认为安北都护府是不是在大历初改回原名存在争议。
    ④《唐代墓志汇编》大历075,《高震墓志》,第1814页。
    ①李献奇、郭引强编:《洛阳新获墓志》,《宣义郎唐守唐州慈丘县令邵公故夫人高氏墓志并序》(文中简称《高震女儿墓志》),文物出版社,1996年,第81页。
    ②姜清波著:《入唐三韩人研究》,第75页。
    ①《新唐书》卷211,《王廷湊传》,第5959页。
    ②《旧唐书》卷142,《王廷湊传》,第3384—3385页。
    ③《旧唐书》卷195,《回纥传》,第5198页。
    ④《唐会要》卷98,《回纥》,第1744页。
    ⑤薛宗正:《回纥汗国的创建及其盛世的形成——兼论回纥对唐关系的历史推移》,《新疆大学学报》,1995年第2期,第34页。
    ①参见《旧唐书程千里传》、《新唐书程千里传》、《新唐书安禄山传》。
    ①《新唐书》卷43,《地理志七下》,第1147页。
    ②《新唐书》卷43,《地理志七下》,第1146—1147页。
    ③孙进已:《唐代的安东都护府》,孙进已、冯永谦主编:《东北历史地理》第二卷,第273页。
    ④李大龙:《由校尉到都护:唐代东北边疆民族管理机构的演变》,马大正主编:《中国东北边疆研究》,第59页。
    ①《通典》卷172,《州郡典二》,第4492页。《通典州郡典》将辽东划入古青州界,杜佑解释说:“郑玄云:‘舜以青州越海分置营州。’其辽东之地安东府,宜禹贡青州之域也。”
    ②《通典》卷171,《州郡典二》,第4459页。
    ③程妮娜主编:《东北史》,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89页。
    ④《通典》卷180,《州郡典十》,第4769页。
    ⑤《通典》卷180,《州郡典十》,第4776页。
    ⑥《通典》卷172,《州郡典二》,第4489页。
    ①《通典》卷172,《州郡典二》,第4483—4484页。
    ②《通典》卷185,《边防典一》,第4984页。
    ③《通典》卷185,《边防典一》,第4986页。
    ④《通典》卷194,《边防典十》,第5299页。
    ⑤《通典》卷194,《边防典十》,第5299页。
    ⑥《通典》卷194,《边防典十》,第5318页。
    ⑦《通典》卷196,《边防典十二》,第5366页。
    ②《资治通鉴》卷266,《后梁纪一》,开平元年(907)五月丁丑朔条下,第8678页。
    ①《全唐诗》卷282,《送辽阳使还军》,第3203页。
    ②文献记载刘总归顺州数多有不同:有七州说,八州说,九州说,十州说。岑仲勉在《唐史余沈》“刘总以八州归朝”条赞成八州说,本文以为当为九州说,即八州之外加一府(安东都护府)。
    ③《全唐文》卷650,《处分幽州德音》,第6509页。
    ①参见《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秦、西汉、东汉时期),西汉时期幽州刺史部地图,第27—28页。
    ①参见辛时代:《安东都护府的辖治范围考述》,《东北师大学报》,2013年第1期,第224—226页。本文在刊发时略作改动。
    ②《新唐书》卷220,《高丽传》,第6197页。
    ③王小甫:《新罗北界与唐朝辽东》,《史学集刊》,2005年第3期,第44页。
    ①《三国史记》卷7,《新罗本纪文武王下》,第98页。
    ②《三国史记》卷7,《新罗本纪文武王下》,第98页。
    ③《资治通鉴》卷202,《唐纪十八》,仪凤元年(676)二月甲戌条,第6378—6379页。
    ④《全唐文》卷999,《赐土地谢表》,第10357页。
    ⑤《旧唐书》卷199,《渤海靺鞨传》,第5360页。
    ①《新唐书》卷219,《渤海传》,第6180页。
    ②《唐会要》卷73,《安东都护府》,第1319页。
    ③郑毅:《唐安东都护府迁治探佚》,《社会科学辑刊》2008年第6期,第138页。
    ④参见魏国忠著:《渤海国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80页;[日本]日野开三郎著:《日野開三郎東洋史学論集》9,三一书房,1982年,第121页。
    ⑤黄约瑟:《读〈曲江集〉所收唐与渤海及新罗敕书》,刘健明编著:《黄约瑟隋唐史论集》,第96页。
    ⑥P2507号唐《开元水部式》残卷,转引自王永兴:《敦煌写本唐开元水部式校释》,第45页。
    ⑦《唐六典》卷3,《尚书户部》,户部郎中员外郎条,第67页。
    ⑧《旧唐书》卷39,《地理志二》,第1527页。
    ①参见《渤海国史》,180页;另参见《中国历史地图集东北地区资料汇编》,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第90页。
    ②关于唐朝封爵,岑仲勉先生指出,“余按唐爵是虚爵,所给封号,只取姓与地相近者授之。”参见岑仲勉著《突厥集史》(下),第820页。所谓“襄平县开国男”的由来,可以有两种理解:渤海政权崛起于唐朝辽东地区,唐朝以辽东视为大氏的得姓之地。再者,此时辽东地区为安东都护府与渤海政权分别占据。安东都护府控制着辽阳中心地区,渤海则控制着高句丽故地。以安东都护府的辽阳地区视之,渤海政权犹为“地相近者”,因此,唐朝以“襄平县开国男”封渤海王子大昌勃价,并不能说明辽阳地区为渤海地区所有。
    ③《唐会要》卷78,《诸使中》,第1429页。
    ④《新唐书》卷110,《李多祚传》,第4125页。
    ⑤《旧唐书》卷199,《契丹传》,第5352页。
    ⑥《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大中069,《唐故敦煌郡令狐府君墓志并序》,第1020页。
    ⑦《三国史记》卷37,《地理志四》,第452页。
    ①《新唐书》卷219,《渤海传》,第6182页。
    ②《<中国历史地图集>释文汇编(东北卷)》,第88页。
    ③《全唐文》卷208,《对议边塞事策》,第2109页。
    ④《旧唐书》卷124,《侯希逸传》,第3534页。
    ①辛时代:《唐代安东都护府行政级别与废置时间问题探析》,《东北史地》,2010年第1期,第37页。
    ②《新唐书》卷219,《契丹传》,第6172页。
    ③《新唐书》卷43,《地理志七下》,第1146—1147页。
    ④《资治通鉴》卷266,《后梁纪一》,开平元年(907)五月丁丑朔条下,第8678页。
    ⑤陈述辑校:《全辽文》卷6,《耿延毅墓志铭》,中华书局,1982,第119页。
    ①《册府元龟》卷974,《外臣部褒异》,第11446页。
    ②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第八辑),《阳玄基墓志》,第330页。
    ①黎虎:《唐代的押蕃使》,第124—126页。
    ①《新唐书》卷43,《地理志七下》,第1146—1147页。
    ①《新唐书》卷43,《地理志七下》,第1147页。
    ②[唐]苏敬等撰,尚志钧辑:《新修本草》卷6《草部上品之上》,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第173页。
    ③[唐]李珣撰,尚志钧辑:《海药本草》卷2《草部》,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年,第22—23页。
    ④《新修本草》卷9,《草部中品之下》,第240页。
    ①参见姜维公著:《高句丽历史研究初编》,第145—157页。
    ②参见姜维公著:《高句丽历史研究初编》,第158—167页。
    ①《三国史记》卷37,《地理志四》,第450—452页。
    ①《唐六典》卷8,《门下省》,侍中条,第241—241页。
    ①《旧唐书》卷84,《刘仁轨传》,第2792页。
    ②《唐代墓志汇编》圣历022,《大周故左武威卫大将军检校左羽林军赠左玉钤卫大将军燕国公黑齿府君墓志文并序》(文中简称《黑齿常之墓志》),第941—942页。
    ③郝本性、李秀萍主编:《新中国出土墓志河南卷》(壹),文物出版社,1994年,第231页。
    ④张全民:《新出唐百济移民祢氏家族墓志考略》,杜文玉主编:《唐史论丛》第14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54页。
    ⑤《三国史记》卷37,《地理志四》,第443页。
    ①姜维公著:《高句丽历史研究初编》,第151页。
    ②《新唐书》卷44,《选举志上》,第1159页。
    ③《新唐书》卷44,《选举志上》,第1159页。
    ①《资治通鉴》卷253,《唐纪六十九》,广明元年(880)三月辛未条,第8222页。
    ②《雁塔题名帖》,《文物》,1961年第8期(宋拓残本),转引自《全唐文补编》卷71,第879页。
    ③参见陈铁民:《唐代守选制的形成与发展研究》,《文史》,2011年第2期,第162页。
    ①《全唐文补遗》(第一辑),《唐故乡贡进士南阳郡张公墓志铭》,第405页。
    ②《全唐文补遗》(第八辑),《大唐朝议郎前湖州参军王璲妻故陇西李夫人墓铭并序》,第22页。
    ③《全唐文补遗》(第八辑),《唐故处士贾公墓志文并序》,第23页。
    ④《唐代墓志汇编》开元037,《大唐净域寺故大德法藏禅师塔铭并序》,第1179页。
    ⑤《唐代墓志汇编》天宝141,《唐故新定郡遂安县尉李府君夫人博陵崔氏墓志铭并序》,第1631页。
    ⑥[唐]韩愈著,屈守元、常思春校:《韩愈全集校注》,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238页。
    ⑦《韩愈全集校注》,第1249页。
    ①《韩愈全集校注》,第1252页。
    ②《唐代墓志汇编》开元226,第1312页。该志文里没有书写题首,文中暂称《寇玼墓志》。
    ③《唐代墓志汇编》天宝256,《大唐故永王府录事参军卢府君墓志铭并序》,第1710页。
    ④《全唐文补遗》(第八辑),《唐故处士贾公墓志文并序》,第23页。
    ⑤《唐代墓志汇编》天宝171,《□□故前东京国子监太学进士上骑都尉李府君墓志铭并序》,第1650页。
    ⑥《唐代墓志汇编》天宝168,《故陇西李府君墓志铭并序》,第1648页。
    ⑦《唐代墓志汇编》开元182,《大唐故前乡贡明经上谷寇君墓志铭并序》,第1283页。
    ⑧王勋成:《唐代铨选与文学》,中华书局,2001年,第73页。
    ①《文苑英华》卷405,转引自《全唐文补编》卷31,第327页。
    ②《唐大诏令集》卷45,《裴耀卿张九龄平章事制开元二十一年十二月》,第198页。
    ③[唐]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第3099—3100页。
    ①《白居易集笺校》,第3096页。
    ②《八琼室金石补正》卷55、《金石萃编》卷80,转引自《全唐文补编》卷75,第929页。
    ③《癸辛杂识》前集,转引自《全唐文补编》卷76,第942页。
    ④《八琼室金石补正》卷61,转引自《全唐文补编》卷75,第926页。
    ⑤《新唐书》卷93,《李勣传》,第3819页。
    ⑥《新唐书》卷46,《百官志一》,第1184页。
    ⑦《旧唐书》卷4,《高宗本纪上》,第74—75页。
    ⑧《旧唐书》卷4,《高宗本纪上》,第87页。
    ⑨《资治通鉴》卷201,《唐纪十七》,麟德三年(663)夏四月乙丑条,第6334—6335页。
    ⑩《旧唐书》卷5,《高宗本纪下》,第90页。
    11《旧唐书》卷5,《高宗本纪下》,第92页。
    12《旧唐书》卷5,《高宗本纪下》,第93页。
    ①《唐代墓志汇编续集》麟德020,《大唐故梓州刺史赠使持节都督幽州诸军事幽州刺史李公墓铭》(文中简称《李震墓志》),第154页。
    ②[清]王昶编著:《金石萃编》卷50,《万年宫铭》,北京市中国书店,1983年。
    ③《新唐书》卷93,《李勣传》,第3820页。
    ④《唐会要》卷95,《高句丽》:“(总章元年)九月,李勣拔平壤城,虏高藏男建等。十二月,至新丰。诏取便道(献)俘于昭陵。乃备军容、奏凯乐、献于太庙。”《唐代墓志汇编续集》总章010《李勣墓志》记载“(李勣)以总章二年(669)十二月三日薨,春秋七十有六。”
    ①《资治通鉴》卷202,《唐纪十八》,仪凤元年(676)二月甲戌条,第6378—6379页。
    ②《资治通鉴》卷201,《唐纪十七》,乾封元年(666)冬十二月己酉条,第6350页。
    ③拜根兴认为:刘仁轨北击高句丽,其任命很可能是以其在百济颇有声誉,又兼具安抚统御才能之故。就是说,刘仁轨的使命,很大程度是为协调战时罗唐同盟的。参见拜根兴《七世纪中叶唐朝与新罗的关系》,76页。
    ④《三国史记》卷6,《新罗本纪七文武王上》,第85页。
    ①《旧唐书》卷67,《李勣传》,第2488页。
    ②《旧唐书》卷83,《薛仁贵传》,第2782页。
    [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唐]魏征等撰:《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宋]宋祁、欧阳修撰:《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宋]欧阳修撰:《新五代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宋]薛居正等撰:《旧五代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
    [元]脱脱等撰:《辽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元]脱脱等撰:《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高丽]金富轼著,孙文范点校:《三国史记》,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
    [宋]司马光编著,胡三省注:《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唐]长孙无忌编著:《唐律疏议》,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唐]杜佑撰,王永兴等点校:《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唐]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宋]王溥著:《唐会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5年。
    [宋]王溥著:《五代会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宋]王钦若等撰:《册府元龟》,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宋]宋敏求编,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唐大诏令集》,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
    [唐]李肇著:《唐国史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唐]李冗著:《独异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唐]姚汝能撰:《安禄山事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唐]张鷟著:《朝野佥载》,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宋]王谠撰,崔文印、谢芳评注:《唐语林》,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唐]陈子昂著:《陈拾遗集》,钦定四库全书荟要,长春:吉林出版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5年。
    [唐]张说著:《张燕公集》,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唐]张九龄著,李玉宏点校:《曲江集》,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年。
    [唐]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新罗]崔致远著:《桂苑笔耕录》,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唐]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宋]乐史撰,王文楚等点校:《太平寰宇记》,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明]顾祖禹著:《读史方舆纪要》,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清]徐松撰,张穆校补:《唐两京城坊考》,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清]徐松撰,李健超增订:《增订唐两京城坊考(修订版)》,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金毓黼主编:《奉天通志》,沈阳:辽海出版社,2003年。
    [宋]赵明诚著,刘晓东、崔燕南点校:《金石录》,济南:齐鲁书社,2009年。
    [清]王昶编著:《金石萃编》,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3年。
    罗振玉编著:《唐代海东藩阀志存》,石刻史料新编本,台北: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87年。
    北京图书馆金石组、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石经组合编:《房山石经题记汇编》,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
    陈垣编:《道家金石略》,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
    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第一辑),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年。
    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第二辑),西安:三秦出版社,1995年。
    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第三辑),西安:三秦出版社,1996年。
    李献奇、郭引强编著:《洛阳新获墓志》,北京: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
    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第四辑),西安:三秦出版社,1997年。
    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第五辑),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年。
    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第六辑),西安:三秦出版社,1999年。
    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第七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0年。
    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第七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
    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0年
    周绍良、赵超主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唐]苏敬等撰,尚志钧辑《新修本草》,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
    [唐]李珣撰,尚志钧辑《海药本草》,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年。
    [唐]林宝撰,岑仲勉校记:《元和姓纂》,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宋]曾公亮等撰:《武经总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元]马端临撰:《文献通考》,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清]沈炳震编著:《唐书合钞》,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年。
    [清]王夫之著,舒士彦点校:《读通鉴论》,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5卷,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
    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地图集》下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0年。
    王希穆主编:《辽宁省乡土地理图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0年。
    金毓黼主编:《辽海丛书》,沈阳:辽沈书社,1985年。
    陈君尚辑校:《全唐文补编》,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第八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年。
    孙玉良编著:《渤海史料全编》,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
    唐长孺撰:《唐书兵志笺正》,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年。
    岑仲勉著:《中外史地考证》,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金毓黼著:《东北通史》,长春:社会科学战线杂志社翻印。
    吴廷燮著:《唐方镇考》,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罗荣渠著:《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
    吕思勉著:《隋唐五代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王承礼著:《渤海简史》,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
    翁独健主编《中国民族关系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张博泉编著:《东北地方史稿》,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5年。
    北京大学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编:《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
    李殿福、孙玉良著:《渤海国》,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
    张国刚著:《唐代官制》,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年。
    孙进已等编著:《东北历史地理》第二卷,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
    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北京:中华书局,1992。
    薛宗正著:《突厥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黄枝连著:《天朝礼治体系研究》(中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
    刘文刚著:《孟浩然年谱》,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
    薛虹著:《薛虹学术论集》,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
    孙进已著:《东北民族史研究》,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
    张泽咸著:《唐代工商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陈寅恪著:《唐代政治史论述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刘健明编:《黄约瑟隋唐史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刘统著:《唐代羁縻州府州研究》,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年。
    王承礼著:《中国东北的渤海国与东北亚》,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
    郁贤皓著:《唐刺史考全编》,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
    赵立兴、高福顺、张淑贤主编:《东北亚历史问题研究》,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年。
    姜维东著:《唐丽战争史》,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年。
    拜根兴著:《七世纪中叶唐与新罗关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马大正主编:《中国东北边疆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王绵厚著:《高句丽古城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
    李大龙著:《都护制度研究》,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吴宗国主编:《盛唐政治制度研究》,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
    任士英著:《唐代玄宗肃宗之际的中枢政局》,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王小甫主编:《盛唐时代与东北亚政局》,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
    岑仲勉著:《突厥集史》,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岑仲勉著:《唐史余沈》,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岑仲勉著:《岑仲勉文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
    赖非著:《齐鲁碑刻墓志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
    姜维东著:《高句丽历史研究初编》,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年。
    陈志坚著:《唐代州郡制度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李大龙著:《汉唐藩属体制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贾志刚著:《唐代军费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张弓主编:《敦煌典籍与唐五代历史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魏国忠、朱国忱、郝庆云著:《渤海国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刘子敏、苗威著《中国正史〈高句丽传〉详注及研究》,香港:香港亚洲出版社,2006年。
    张金龙主编:《黎虎教授古稀纪念中国古代史论丛》,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
    戴伟华著:《唐方镇文职僚佐考》,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
    杨军著:《渤海国民族构成与分布研究》,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
    李锦绣著:《唐代财政史稿》(共八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王仲荦著:《敦煌石室地志残卷考释》,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赵永春主编:《中国东北民族关系史》,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8年。
    王双怀、郭绍林主编:《武则天与神都洛阳》,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年。
    张广达著:《史家、史学与现代学术》,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魏存成著:《渤海考古》,文物出版社,2008年。
    瞿林东主编:《新旧唐书与新旧五代史研究》,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
    韩昇著:《东北亚世界形成史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
    肖建乐著:《唐代城市经济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宁欣著:《唐史识见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
    吴志攀、李玉主编:《东亚的价值》,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吴宗国著:《唐代科举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夏炎著:《唐代州级官府与地域社会》,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
    姜清波著:《入唐三韩人研究》,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
    张晓东著:《汉唐漕运与军事》,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10年。
    张国刚著:《唐代藩镇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拜根兴著:《唐朝与新罗关系史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郑永振、李东辉、尹铉哲著:《渤海史论》,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1年。
    [中国台北]杨承祖著:《张九龄年谱》,台北:台北精华印书馆,1964年。
    [中国台北]高明士著:《隋唐天下秩序与羁縻府州制度》,台北:“国史馆”印行,2000年。
    [中国台北]宋成有:《东北亚传统国际体系的变迁——传统中国与周边国家及民族的互动关系述论》,台北:台北“中研院”,2002年。
    [中国台北]赖瑞和著:《唐代基层文官》,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中国台北]高明士主编:《东亚文化圈的形成与发展:儒家思想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中国台北]赖瑞和著:《唐代中层文官制度》,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高句丽研究中心、通化师范学院高句丽研究《全国首届高句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9年。
    [日]津田左右吉著,陈清泉译:《渤海国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40年。
    [日]今西龙著:《新罗史研究》,日本东京:国书刊行会,昭和四十五年(1970年)。
    [日]今西龙著:《朝鲜史の》,日本东京:国书刊行会,昭和四十五年(1970年)。
    [日]唐代史研究会编:《隋唐帝国と东アジア世界》,日本东京:汲古书院,1979年。
    [英]崔瑞德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西方汉学研究课题组译:《剑桥中国隋唐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美]司徒琳主编,赵世玲译:《世界时间与东亚时间中的明清变迁》,上海:商务印书馆,2009年。
    王怀中:《唐代安东都护府考略》,《禹贡》半月刊1934年第六卷(第3、4合期)。
    孙玉良:《日本古籍中的渤海史料》,《学习与探索》,1982年第4期。
    姜守鹏:《渤海隶属于唐朝》,《学习与探索》,1982年第4期。
    陈显昌:《肃慎的发展和渤海国的建立》,《学习与探索》,1982年第4期。
    王承礼:《渤海的疆域和地理》,《黑龙江文物丛刊》,1983年第4期。
    杨希义:《略论唐代的漕运》,《中国史研究》,1984年第2期。
    魏国忠、孙正甲:《唐与黑水靺鞨之战》,《东北历史与文化》,社会科学战线,1984年第3期。魏国忠:《渤海王国据有辽东考》,《龙江史苑》,1985年第2期。
    赵评春:《崔忻出使渤海时间考》,《北方文物》,1986年第3期。
    魏国忠:《渤海质子侍唐述略》,《求是学刊》,1986年第1期。
    赵评春:《太白山之“菟”应为东北虎辨》,《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第3期。
    周伟洲:《唐代六胡州与“康待宾之乱”》,《民族研究》,1988年第3期。
    张昌熙:《大祚荣立国之地考辨》,《延边大学学报》,1988年第3期。
    姜维东:《两唐书及〈资治通鉴〉关于安东都护府的记载的不同》,《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0年2期。
    赵吕甫:《敦煌写本唐乾元〈水部式〉残卷补释》,《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第2期。
    孙慧庆:《唐代治理北东边疆的重要机构平卢节度使》,《北方文物》,1991年第4期。
    沙宪如:《唐代节度使的再探讨》,《史学集刊》,1994年第2期。
    赵哲夫:《关于渤海历史的三个问题》,《北方文物》,1994年第4期。
    薛宗正:《回纥汗国的创建及其盛世的形成——兼论回纥对唐关系的历史推移》,《新疆大学学报》1995年第2期
    刘健明:《一场求不战而胜的攻战——隋炀帝征高丽试析》,荣新江主编《唐研究》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韩昇:《唐平百济前後的东亚国际形势》,《唐研究》第一卷,1995年。
    李慧:《唐左羽林军大将军臧怀亮墓志考释》,《文博》,1996年第2期。
    刘后滨:《论唐高宗武则天至玄宗时期政治体制的变化》,荣新江主编《唐研究》第三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李志凡:《唐张守珪墓志浅释》,《唐研究》第五卷,1999年。
    李之龙:《跋唐扶余隆墓志文》,《华夏考古》,1999年第2期。
    王小甫:《唐朝与新罗关系史论——兼论统一新罗在东亚世界中的地位》,荣新江
    主编《唐研究》第六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苗威:《试论隋与高句丽战争》,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雷闻:《俄藏敦煌Дх.06521残卷考释》,《敦煌学辑刊》2001年第1期。
    程妮娜:《渤海与日本交聘中的“高丽国”辨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
    年第4期。王义康:《阿布思考》,《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1年第9期。
    张碧波:《重审渤海建国史》,《人大复印资料中心》,2002年第2期。
    黎虎:《唐代军镇关津的涉外事务管理职能》,《北方论丛》,2002年第2期。
    李渊、李大龙:《唐安东都护府研究的几个问题》,《黑龙江民族丛刊》,2002年第3期。
    杜文玉:《唐代泉氏家族研究》,《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李方:《后突厥汗国的复兴》,《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3年第3期。
    葛承雍:《对西安市东郊唐墓出土契丹王墓志的解读》,《考古》2003年第9期。
    马一虹:《黑水靺鞨与渤海关系考》,《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学术论文集》[G],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赵振华:《唐薛兼训残志考索》,《唐研究》第九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孙英刚:《隋唐长安的王府与王宅》,《唐研究》第九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肖红:《从渤海国和中央皇朝关系的演变看渤海国的归属性质》,《北方文物》,2004年第1期。
    姜清波:《新罗对唐纳质宿卫述论》,《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年第1期。
    纪胜利、郝庆云:《渤海国初建之际国号考》,《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年第2期。
    王成国:《论唐代契丹》,《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2期。
    秦升阳:《高句丽人口问题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年第4期。
    纪宗安、姜清波:《论武则天与原高句丽王室和权臣泉氏家族》,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韩昇:《白江之战前唐朝与新罗、日本关系的演变》,《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1期。
    吴玉贵:《<通典>“边防典”证误》,《文史》2005年第1期。
    李春祥:《论〈三国史记〉的编撰方法、历史观及史学思想》,《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年第4期。
    程妮娜:《唐代安东都护府研究》,《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第6期。
    石冬梅:《唐前朝的东夷都护府》,《青海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张方:《铁勒同罗部的盛衰和迁徙》,《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马一虹:《从唐代墓志看入唐高句丽遗民归属意识的变化》,《北方文物》,2006年1期。
    马一虹:《渤海与后东突厥汗国的关系——兼及渤海建国初期的周边环境》,《民族研究》2007年第1期。
    郭素美:《朝鲜建国以来的渤海国史研究》,《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3期。
    张文生:《东突厥建牙漠南小考》,《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年第3期。
    魏存成:《渤海政权的对外交通及其遗迹发现》,《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年第3期。
    范恩实:《唐开元年间黑龙江流域地区史事新证——以“郑实活墓志铭”为中心》,《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年第3期。
    姜维公:《〈三国史记〉“李勣奏报”的真伪问题》,《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姜维公:《“李勣奏报”的史料价值》,《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姚玉成:《渤海俗所贵者“太白山之菟”考辨》,《史学集刊》2008年第2期。
    金锦子:《论七世纪中后期唐朝与新罗关系演变及对东北亚政局的影响》,《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都兴智、辛时代:《唐安东都护薛泰、臧怀亮生平事迹考》,《东北史研究》,2008年4期。
    郑毅:《唐安东都护府迁治探佚》,《社会科学辑刊》,2008年第6期。
    高福顺:《辽朝“进士”称谓考辨》,《史学集刊》,2009年第1期。
    赵振华、闵庚三:《唐高质、高慈父子墓志研究》,《东北史地》,2009年第2期。
    辛时代:《唐代安东都护府行政级别与废置时间问题探析》,《东北史地》,2010年第1期。
    宋卿:《唐代平卢节度使略论》,《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0年第2期。
    赵智滨:《熊津都督府陷落始末》,《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0年第2期。苗威:
    《泉男生移民唐朝史事疏证》,《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辛时代:《李楷固东征与渤海建国问题新考察》,《史学集刊》,2011年第5期。
    辛时代:《安东都护府的辖治范围考述》,《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日]日野开三郎:《突厥毗伽可汗与唐玄宗之对立后小高句丽国》,《史渊》,1959年(7)。
    [日]日野开三郎:《玄宗平卢军节度使的形成与小高句丽国》,《史渊》,1959年(7)。
    [日]日野开三郎:《小高句丽国的研究》,《东洋史学论集》第八卷,三一书房,1984年版。
    [日]津田左右吉:《安东都护府考》,《津田左右吉全集》卷12,(株式会社)岩波书店刊行,1987年。
    岳东:《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的南下扩张》,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2000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