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的现代传播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从传播学角度提出了民间水浒和文人水浒两个概念。民间水浒在向武侠小说位移的过程中,大量增加了爱情和武打内容;文人水浒因其内容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排斥爱情,其武打情节不以观赏性为考虑重点。影视水浒在继承文人水浒叙事方式和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吸收了民间水浒的两大主题:爱情和武打。影视水浒中丰富、曲折的爱情故事,反映了现代人对情感生活的热切关注和心理需求,折射出现代人丰富多彩的情爱理想;在武侠情结的推动下,影视水浒从民间水浒中汲取了丰富的表演经验,强化了小说的武打倾向。相对于小说《水浒传》来说,影视水浒在武打设计上呈现出这样几个特点:招式多,时间长,场面壮观,观赏性强。
     对爱情和武打情节的刻意表现,说明影视界已经从民间水浒那里找到一条拍摄《水浒传》的路子:用现代新武侠小说的视角改编《水浒传》,走新武侠小说“武打加爱情”的叙事路线。其宗旨与《水浒传》有所不同。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two concepts from the dissemination studies angle on All Men Are Brothers in folk dissemination and All Men Are Brothers in intellectual dissemination. In course of approache to the chivalric fiction novel, All Men Are Brothers in folk dissemination increases lots of love stories and acrobatic fighting stories; Because of own complexity and particularity, All Men Are Brothers in intellectual dissemination repels love. In acrobatic fighting design, aesthetic feeling isn't very important. The movie and television play series on All Men Are Brothers inherit the narrative way and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in All Men Are Brothers in intellectual dissemination, at the same time, absorb two subjects: love and acrobatic fighting. The rich, winding love stories in the movie and television play series on All Men Are Brothers, have reflected the modern people to love the earnest attention and the psychological demand, refracted modern people's richly colorful love to be ideal; In under knight-errant complex impetus, the movie and television play series on All Men Are Brothers have derived the rich acrobatic fighting experience from All Men Are Brothers in folk dissemination, strengthened the novel acrobatic fighting tendency, hi acrobatic fighting design, the movie and television play series on All Men Are Brothers present such several characteristics: style many, time long, the scene magnificent sight, interesting.
    To love and acrobatic fighting plot pursue, explaines the film and television has found photographs All Men Are Brothers the pathway from All Men Are Brothers in folk dissemination: reorganizes All Men Are Brothers with the modern new chivalric fiction novel angle of view, walks the new chivalric fiction novel "acrobatic fighting to add the love" narrative route. The objective is different from All Men Are Brothers'
引文
1、陈瑾《视野与方法:关于20世纪〈水浒〉文化研究的理性思考》,载《文史知识》2000年第10期。
    2、陈伯海《近四百年中国文学思潮史》,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
    3、陈果安《金圣叹小说理论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新世界图书出版社2001年版。
    5、陈文新师、王同舟《水浒传:豪侠人生》,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陈文新师、鲁小俊、王同舟《明清章回小说流派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陈曦钟、侯忠义、鲁玉川《水浒传会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
    8、程季华、李少白、刑祖文《中国电影发展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
    9、冯文楼《〈水浒传〉:一个文化整合的悲剧》,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10、冯文楼《四大奇书的文本文化学阐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傅惜华、杜颖《水浒戏曲集》(第一集),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12、傅惜华、杜颖《水浒戏曲集》(第二集),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13、高阳《水浒人物论》,上海火星出版社1954年版。
    14、(新加坡)辜美高、黄霖《明代小说面面观》,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15、郭英德、刘勇强、竺青《学术研究范式的嬗变轨迹——关于20世纪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研究的谈话》,载《文学遗产》1998年第2期。
    16、何满子《论金圣叹评改水浒传》,上海出版公司1954年版。
    17、何心《水浒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18、黄俶成(20世纪(水浒)版本的研究》,载《文史知识》2001年第4期。
    19、荒煤《当代中国电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20、黄裳《谈水浒戏及其他》,上海平明书店1953年版。
    21、胡克、张卫、胡志铎《当代中国电影理论文选》,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年版。
    22、胡适《中国章回小说考证》,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3、李希凡《论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形象》,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24、李秀民《电视剧〈水浒传〉中女性形象塑造的得失》,载《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
    25、李跃红《现代视角:电视剧<水浒传>纳畈愀脑臁罚亍兜缡友芯俊?998第3期。
    26、李玄伯《中国古代社会新研》,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27、李忠明《17世纪中国通俗小说编年史》,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8、蓝天《小说〈水浒传〉与电视剧(水浒传)塑造的几个主要英雄人物比较》,载《山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
    29、刘峰《读者反应批评》,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版。
    30、刘良明《中国小说理论批评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31、刘圣仁《水浒文化大观》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32、刘世德《诸家汴梁论水浒》,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33、刘小枫《接受美学译文集》,三联书店1989年版。
    34、马蹄疾《水浒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80年版。
    35、马蹄疾《水浒书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36、茅赛云《武松演义》,东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版。
    37、聂绀弩《中国古典小说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38、宁稼雨《〈水浒传〉与中国绿林文化》,载《文学遗产》1995年第2期。
    39、欧阳健、萧相恺《水浒新议》,重庆出版社1983年版。
    40、(美)浦安迪《明代小说四大奇书》,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年版。
    41、萨孟武《(水浒传)与中国社会》,南京正中书局1934年版。
    42、施耐庵、罗贯中《水浒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
    42、(美)斯蒂文·约翰《传播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43、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作家出版社1958年版。
    44、谭帆《中国小说评点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5、王齐洲《四大奇书与中国大众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46、王少堂《武松打虎》,江苏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47、王少堂《武松》,江苏文艺出版社1959年版。
    48、王学泰《论〈水浒传〉中的主导意识——游民意识》,载《文学遗产》1994年第5期。
    49、吴素玲《中国电视剧发展史纲》,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50、(美)夏志清《中国古典小说史论》,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1、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52、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53、乐黛云、陈珏《北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名家十年文选》,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54、张恨水《水浒人物论赞》,上海万象周刊社1947年版。
    55、张锦池《中国四大古典小说论稿》,华夏出版社1993年版。
    56、张强《复仇:〈水浒〉的原始意象》,载《明清小说研究》1996年第3期。
    57、郑公盾《水浒传论文集》,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58、郑春元《侠客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59、朱一玄《古典小说版本资料选编》,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60、朱一玄、刘毓忱《水浒传资料汇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