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语境下的上海职业话剧(1937—1945)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中国话剧发展进程中,上海职业话剧的历史具有典型意义,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职业话剧发轫、繁荣、衰落的历史与其说是一个地方某种艺术样式的历史,宁说是当时中国大众文化的成长史。
     1933年,唐槐秋创办的中国旅行剧团在上海横空出世,这是“五四”以后的第一个职业话剧团体。随后,上海又出现了业余剧人协会等职业剧团,职业化成为戏剧界的热门词汇。职业话剧体制的形成,促使话剧在上海空前繁荣,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剧作家、导演、演员,形成一个数量可观的话剧观众群体。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上海沦陷,政治控制的弱化与商业的强化,使职业化在特殊的境地下超常发展,话剧成为市民阶层一种重要的娱乐样式,名演员、名编剧、名导演,灿若群星,这种局面甚至被一些史家称为“畸形繁荣”。
     在已有的对上海职业话剧的研究成果中,或者因为囿于时代认识局限,过分强调了政治因素,或是因为简单的“抗战”视角,论述上偏向民族主义,或是因为时代语境下某种趋同的认识定势,视话剧发展中的某些因素(如商业化)而不见。此外,绝大部分研究成果都将话剧作为单一的文本来研究,放弃了对演出活动的观照。
     本文作者认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话剧在上海更多的是作为大众文化产品存在的,它的消长虽然有社会形态变迁、行政管理的因素,但主要是市场之手在操控。在研究中,作者更多地依赖一手文献,并结合对部分当事人进行的访问,对某些疑点加以廓清,在论述中适度引入西方大众文化、文化研究理论,力图准确揭示上海职业话剧的发展规律,考察其如何成为大众的消费品,如何影响上海的都市生活,重新绘制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话剧地图。
     本文除引言和结论外,第一章对上海话剧成为大众文化产品的政治、经济背景进行分析,第二章对上海职业话剧的商业化特征及生产机制进行分析,特别指出传媒在这一进程中的特殊作用,第三章进一步分析了上海职业话剧在审美趣味上对市民心理的迎合,并客观指出其得失,第四章从剧院、剧团、剧评三个方面提出论点,认为上海职业话剧具有公共领域的特征。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modern drama,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fessional Drama of Shanghai is significantly representative. Its incipience, thriving and decline during the 1930s and 1940s go well beyond the history of a specific theatrical form in a local area. They serve instead as a micro-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mass culture in China during that period.
     In 1933, Tang Huaiqiu founded in Shanghai China’s first professional modern drama troupe, the Chinese Traveling Troupe, a new development following in the footsteps of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Shortly after, a batch of other professional drama troupes such as the Amateurs’Drama Society also appeared in Shanghai.“Professionalization”subsequently became the catchphrase for the theatrical circles. The formation of a system of professional drama in Shanghai gave rise to an unprecedented boom in the realm of modern drama in that city, helping to create a brilliant group of playwrights, directors and performers as well as an audience of a remarkable size. After the outbreak of the Pacific War and the fall of Shanghai in 1941, weakened political control and intensified commercialization in the concessions of Shanghai resulted in an unusual acceleration of this professionalization process. Drama became a major form of entertainment for the average urban dweller and many famous artists began to emerge, contributing to what some historians call the drama’s“abnormal boom”under the extraordinary circumstances of the time.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Professional Drama of Shanghai have been rather inadequate. Some published works are affected by the stereotypes of the day and lay excessive emphasis on the political factors involved. Others either deal with the subject mere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and hence adopt a mere nationalist approach in their discussions, or, due to the constraint of a uniform habit of thinking molded in the linguistic environment of past eras, simply overlook certain critical elemen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rama (such as commercialization). Besides, most studies are singularly focused on textual readings of the plays, with little or no attention to the performance-related aspects.
     The author of this dissertation believes that the modern drama of Shanghai in the 1930s and 1940s existed primarily as a product of mass culture. Its wax and wane, though affected by factors such as change in the social formation and administration, were primarily determined by the hand of the market. The role of the then clandestine organization of the CPC in the theatrical activities of Shanghai can also be analyzed within this large framework. The current study relies heavily on firsthand documentary sources and draws also on interviews with participants and witnesses to past events in an attempt to clarify some unresolved historical issues. The author has also tried to make balanced use of Western cultural theories, including those on mass culture, and aims to accurately depict the patterns of development in the Professional Drama of Shanghai, the ways in which it became a mass consumer product andaffected the Shanghai urban life, and the role it played in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a. An attempt is made by the author to remap the theatrical landscape of Shanghai in the 1930s and 1940s.
     Between Introduction and Conclusion, Chapter One discusses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backgrounds against which modern drama became a product of mass culture in Shanghai. Chapter Two analyzes the commercial features of the Professional Drama of Shanghai and its productive mechanism, with particular emphasis on the role of the media in the course of its evolution. Chapter Three explores the ways in which the Professional Drama of Shanghai catered to the psychology and esthetic tastes of the urban audience, and assesses its gains and losses in doing so. Finally, Chapter Four, through an examination the theaters, troupes and drama reviews, argues that the Professional Drama of Shanghai possessed distinctive qualities of the public sphere.
引文
1 吴福辉:《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5 年版,23 页。
    2 夏衍:《人·演员·剧团》,《天下文章》1944 年 1 月,第 2 卷第 1 期。
     1 姜椿芳:《“孤岛”时期上海的戏剧运动》,《新文学史料》1980 年第 4 期。
    2 柯灵:《衣带渐宽终不悔——上海沦陷期间戏剧文学管窥》,《剧场偶记》,百花文艺出版社 1983 年版;《文苑漫游录》,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1988 年版。
     1 Unwelcome muse : Chinese literature in Shanghai and Peking, 1937-1945 ,Edward M Gunn,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0.
    1 起应(周扬):《关于文学大众化》,《北斗》第 2 卷第 3、4 期合刊,1932 年 7 月。
    2 郭沫若:《新兴大众文艺的认识》,《大众文艺》第 2 卷第 3 期,1930 年 3 月。
    3 如郑伯奇:《中国戏剧运动的进路》,载《艺术月刊》第 1 卷第 1 期,1930 年 3 月 16 日;田汉:《戏剧大众化和大众化戏剧》,《北斗》第 2 卷第 3、4 期合刊,1932 年 7 月 20 日。
    4 上官筝:《论文艺大众化之内容与形式问题》,《中国文艺》1942 年 11 月 5 日,第 7 卷第 3 期。
    5 [匈]阿诺德·豪泽尔:《艺术社会学》,学林出版社 1987 年版,253 页。
    6 李天纲:《人文上海——市民的空间》,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 年版,19 页。
    7 朱伟华:《抗战时期沦陷区话剧初探》,《贵州社会科学》1995 年第 4 期。
     1 当时还在业余剧团的于是之说,苦干剧团的《大马戏团》、《秋海棠》成了他们的样板,见于是之:《信笔写出来的》,舒晓明编著:《石挥的艺术世界》,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5 年版,238 页。
    2 见顾也鲁:《上海滩从影记——顾也鲁自传》,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002 年版,66-89。
    1 于伶:《给 SY》(《花溅泪》初版暂序),《于伶剧作集》(2),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5 年版,239 页;夏衍:《论“此时此地”的剧运》,《剧场艺术》1 卷 7 期,1939 年 5 月 20 日。1939 年 8 月,创立一年的上海剧艺社以《夜上海》进入职业公演阶段,演出特刊上由于伶执笔的《幕前》仍有“此时此地”的字样,见《于伶戏剧电影散论》,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5 年版,31 页。
    2 夏衍:《于伶小论》,《夏衍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2 年版,500 页。
    3 柯灵:《衣带渐宽终不悔——上海沦陷期间戏剧文学管窥》,《剧场偶记》,百花文艺出版社 1983 年版,26页。
    4 许道明:《海派文学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48 页。
    5 乐正:《近代上海人社会心态(1860-1910)》,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101 页。
    6 吴景平等著:《抗战时期的上海经济》,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版,77 页。
    1 见吴景平等著:《抗战时期的上海经济》,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版,78、79 页。另据上海市档案馆编:《上海租界志》,1942 年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公共租界人口由原来的 118 万增加到 158 万,法租界人口由 47 万增加到 85 万,两租界合计增加人口 78 万多,基本为华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1 年版,145 页。
    2 见[美]魏斐德:《上海歹土——战时恐怖活动与城市犯罪(1937-1941)》,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3 年版,2页。
    3 孤岛上首先繁荣的是工业,1938 年开始复苏,1939-1940 年达到高潮,1941 年起呈现颓势,太平洋战争开始后陷入全面瘫痪,大量游资无所归宿,由于商业的利益大于工业,不少工业经营者转而经营商业,投机之风日盛。参见吴景平等著:《抗战时期的上海经济》,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版,81-89 页。
    4 柯灵:《供状》,《长相思》,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2 年版,199 页。
    5 见陶菊隐:《孤岛见闻——抗战时期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109 页。
    6 陆弘石:《中国电影史 1905-1949:早期中国电影的叙述与记忆》,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5 年版,286 页。
    7 陈存仁:《抗战时代生活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版,175 页。
    8 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 年版,336 页。
    1 郑祖安:《1941 年:一位上海青年的闲暇娱乐生活》,《档案与史学》2003 年第 5 期。赛珍珠 1938 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万象》1941 年创刊,陈蝶衣主编,侧重趣味性,有明显商业化倾向,1943 年 6 月起由柯灵接手,定位有所调整。
    2 贺友直、陈村:《老市民的旧上海》,阿城、陈村等:《我们拿爱情没办法》,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4年版,146-147 页。
    3 见憾庐:《孤岛杂记(一)》,《宇宙风》第 58 期,1938 年 1 月 21 日。
    4 编者:《开幕礼》,《舞场特写》创刊号,一鸣出版社,1939 年 6 月 9 日。
    1 钱穆:《欣赏与刺激》,《中国文学论丛》,上海三联书店 2002 年版,224 页。
    2 顾正秋:《休恋逝水——顾正秋回忆录》,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9 年版,54 页。
    3 见孙冶方:《抗战初期上海文委的一些情况》,《上海“孤岛”文学回忆录》下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年版,第 2 页。1939 年 11 月,文委成员进行调整,下设文化总支部,戏剧支部由胡大中、吴小佩负责;1941 年 7 月,江苏省委成立文艺工作委员会,由黄明任书记,王元化、吴小佩为委员,主要负责文学、戏剧方面的党组织。见中共上海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等编:《上海革命文化大事记(1937-1949)》,上海翻译出版公司 1991 年版,40、120 页。
    1 黄明:《上海沦陷前后地下党的文艺工作》,《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2 年第 3 期。
    2 姜椿芳:《翻译之道》,王式斌编著:《文化灵苗播种人——姜椿芳》,中国文史出版社 1990 年版,211 页。黄佐临回忆说,苦干剧团的 30 多出戏,姜椿芳差不多都看过,并说:“‘苦干’中如果有谁生活有困难,想去解放区,他可以联系。”黄佐临:《姜椿芳与“苦干剧团”》,同上,32 页。
    3 白文:《娘娘与我》,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2 年版,164 页。
    4 水晶:《访宋淇谈流行歌曲及其他》,《流行歌曲沧桑记》,(台北)大地出版社 1985 年版,95 页。宋淇是戏剧家宋春舫之子,又名宋奇、宋悌芬。
    5 本文作者 2006 年 3 月 25 日与乔奇先生的谈话。
    1 李宗绍:《一年来孤岛剧运的回顾》,《戏剧与文学》一卷一期,创刊特大号,1940 年 1 月 25 日。
    2 迅雨(傅雷):《论张爱玲的小说》,《万象》第三年第 11 期,1944 年 5 月 1 日。
    3 顾仲彝:《十年来的上海话剧运动》,《顾仲彝戏剧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4 年版,195 页。本文作者随机翻看 1943 年 10 月 14 日《申报》,计有《香妃》、《原野》、《飘》、《浮生六记》、《弄真成假》、《清宫怨》六台话剧演出,绿宝剧场也在上演鲁思的《爱我今宵》。
    4 见水晶:《访宋淇谈流行歌曲及其他》,陈子善编:《记忆张爱玲》,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6 年版,115 页。
    1 茅盾:《现代化的话》,《申报月刊》第二卷第七号,1933 年 7 月 15 日。
    2 据魏绍昌说,在百戏杂陈的游艺场内,放映中外电影、上演文明戏、歌舞团之外,还有大京班(京剧)、申曲(沪剧)、常锡文书(锡剧)、扬州戏(扬剧)、江淮戏(淮剧)、四明文书(甬剧)、苏州滩簧(苏剧)、绍兴大班(绍剧)、绍兴文戏(男班)、苏州评弹、独脚戏,还有古彩戏法、西洋魔术、中外武术、杂技等。参见魏绍昌:《从越剧的起飞说起》,《京华美梦》,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230 页。
    3 钱锺书:《围城》,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4 年版,246 页。
    4 水晶:《访宋淇谈流行歌曲及其他》,《流行歌曲沧桑记》,(台北)大地出版社 1985 年版,113 页。“华影”全称中华电影联合股份有限公司,是 1943 年日本侵略者为加强对上海电影事业的垄断成立的,到 1945 年
    8 月,共拍摄 80 部故事片。
    5 [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译林出版社 2000 年版,26-27 页。
    6 上海通社编:《上海研究资料续编》,1939 年版,上海书店 1984 年影印,532 页。
     1 这是根据《申报》1936 年每月 10 日广告抽样统计的结果。见汪朝光:《战后上海美国电影市场研究》,《近代史研究》2001 年第 1 期。
    2 本文作者 2006 年 3 月 25 日与乔奇先生的谈话。
    1 《观众意见》,《现代话剧》1937 年 7 月 1 日。
    2 黄宗英:《黄宗英自述》,大象出版社 2004 年版,18 页。费穆的《红尘》演出时,女主演卢碧云穿的薄棉旗袍也令女观众仿效。见李君维:《四十年代的卢碧云》,《人书俱老》,岳麓书社 2005 年版,137 页。
    3 杨绛:《喜剧二种·后记》,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2 年版,199 页。
    4 见王一川主编:《大众文化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年版,8 页。
    1 于伶:《给 SY》(《花溅泪》初版暂序),《于伶剧作集》(2),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5 年版,239-240 页。
    2 于伶:《〈女子公寓〉改版题记》,《于伶剧作集》(2),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5 年版,135 页。于伶似乎始终不认为这样的戏合乎他的要求,1980 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于伶剧作选》,收剧本 10 余个,《花溅泪》、《女子公寓》不在其中。
    3 李宗绍:《一年来孤岛剧运的回顾》,《戏剧与文学》一卷一期,创刊特大号,1940 年 1 月 25 日。
    4 光未然(张光年):《“庸俗的戏剧运动”批判》,《光明》第二卷十二期,1937 年 5 月 25 日。
    5 同 3。
    1 《关于戏剧职业化问题讨论》,《新演剧》一卷一期,1937 年 6 月 5 日,柯灵称商业化为企业化。
    2 《我对于一九四一年的希望》,《剧场新闻》一卷,七、八、九期合刊,1941 年 1 月 1 日。
    3 乐山:《话剧应该商业化》,《万象》1943 年 10 月。
    4 熊佛西:《职业剧团》,《熊佛西戏剧文集》,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0 年版,602 页,着重号为原作者所加。
    5 [英]阿兰·斯威伍德:《大众文化的神话》,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3 年版,150 页。
    1 见伍江:《上海百年建筑史》,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174 页。
    2 陈存仁:《抗战时代生活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版,51 页。另据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第 8 卷·民国经济》,1939 年,投资一家三等电影院年获利可达 10 万余元。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367 页。
    3 周贻白:《三十六种剧情的检讨》,《朝雾》杂志,1945 年 6 月,摘自《周贻白戏剧论文选》,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2 年版,264 页。这是此书收入的唯一一篇涉及话剧的文章。
    4 李健吾:《与友人书》,《上海文化》1946 年第 6 期。
    5 据宋淇说同茂的投资人还有船王董浩云、开纱厂的徐羽生等,见水晶:《访宋淇谈流行歌曲及其他》,《流行歌曲沧桑记》,(台北)大地出版社 1985 年版,95 页。钱英郁在《上海剧艺社解散前后》中说投资人还有吴湄、黄嘉恩,“徐羽生”则为“徐雨森”,文载《上海文化史志通讯》第三期,1989 年 3 月。
    6 见于伶:《上海剧艺社的第一年》,《于伶戏剧电影散论》,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5 年版,77-78 页。其他资助,以绍敦电机公司老板身份出现的地下党蔡叔厚,应邀担任剧艺社理事,经常垫付演出费用(袁鹰:《长夜行人——于伶传》,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8 年版,138 页);又如进步人士,锦江饭店的老板董竹君也经常给予资助:“于伶等同志主办的上海剧艺社、辣斐剧场,我在经济方面给予支持,有几次由国瑛女送到剧场后台,交给于伶同志。记得有次我在上海贝勒路友人家时,于伶同志亦来这里取过,共几次,数目多少记不清了。”见董竹君:《我的一个世纪》,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7 年版,308 页。
    1 宫宝荣:《法国戏剧百年:1880-1980》,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1 年版,192 页。
    2 [英]休·亨特等:《近代英国戏剧》,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7 年版,209 页。
    3 见熊月之等选编:《上海的法国人(1842-1949)》,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3 年版,112 页。
    4 见车心:《从“登记”说起》,《戏剧杂志》五卷 一、二期合刊,1940 年 9 月。
    5 租界对戏剧活动的统制时紧时松,相当微妙,据夏衍说,1936 年下半年到抗战前期,由于英美与日本的矛盾,工部局放宽了一些审查和戒备的尺度,戏剧活动比以前顺利许多。见夏衍:《懒寻旧梦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6 年版,317-318 页。
    6 [英]阿兰·斯威伍德:《大众文化的神话》,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3 年版,152 页。
    7 上海社会科学院曾对 1949 年以前移民上海的 438 人进行过调查,其中一项数据表明,看戏看电影是这些人最重要的消遣方式,尤其是看戏,49.7%的人将看地方戏列为主要的消遣方式之一。卢汉龙:《上海解放前移民特征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5 年第 1 期。全部调查数据未见。
    8 参见吴景平等著:《抗战时期的上海经济》,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版,162-168 页、338 页,公共交通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初期受到一些影响。
    1 见张仲礼主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 年版,489 页。
    2《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年报》第 12 期,第 37 页,引自吴景平等著:《抗战时期的上海经济》,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版,198 页。
    3 荃南:《受难期的上海戏剧活动》,《文联》第 1 卷第 1 期,1946 年 1 月 5 日。电影界因战事涉足话剧的事情早就出现,1939 年 8 月,明星影片公司老板张石川由于胶片价格飞涨,便组织演员舒适、白虹等演员排演了《原野》、《杨贵妃》等话剧,见刘思平:《张石川从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0 年版,183 页。
    
    1 李天纲:《人文上海——市民的空间》,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 年版,30 页。
    2 同上,18、22 页。
    1 槛外人(吴性栽):《京剧见闻录·自序》,宝文堂书店 1987 年版,6 页。
    2 萨孟武在《中年时代》中写过上海人在文化上的崇洋心理,有声电影刚出现时,电影对话多,动作少,一些赶时髦者,纷纷跑到大光明一睹为快,当对话中有滑稽话时,外国观众哈哈大笑,坐在边上的华人虽然听不懂,也跟着笑,整个影院中笑声一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12 页。
    3 麦耶:《话剧商业化的表征》,《杂志》1944 年 1 月。
    4 [英]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商务印书馆 2001 年版,143 页。
    1 [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 年版,149 页。
    2 见柯灵:《给傅葆石的信》,《柯灵文集》(3),文汇出版社 2001 年版,251 页。剧评人麦耶认为:“无论编、导、演,《飘》都使人失望。”麦耶:《十月影剧综评》,《杂志》1943 年 11 月。
    3 [英]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商务印书馆 2001 年版,143 页。
    4 赵景深在《话剧电影里的昆曲》一文中说《花信风》里唱昆曲的是一个乡镇小赌场老板的女儿,“似乎不会这么风雅”,《中央日报·剧艺》第十四期,1945 年 12 月 17 日。
    1 张爱玲:《洋人看京戏及其他》,《张爱玲文集》第四卷,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2 年版, 22 页。
    2 白石:《〈杨贵妃〉的音乐》,《申报》1942 年 2 月 23 日。
    3 胡导:《“干戏”七十年知浅忆》,未刊稿,2004 年。
    4 吴天:《关于导演的二三事》,《戏剧与文学》一卷一期,创刊特大号,1940 年 1 月 25 日。
    5 [法]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 年版,277 页。
    6 商务印书馆 1936 年 9 月出版,收入向培良、徐公美主持编撰的戏剧小丛书。
    1 本文作者 2005 年 3 月 19 日与洪谟先生的谈话。
    2 黄佐临:《导演的话?前言》,上海文艺出版社 1979 年版,2 页。
    3 见白文:《佐临氏在“苦干”时期的若干艺术活动》,上海艺术研究所话剧室编:《佐临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 1990 年版,397 页。
    4 柯灵:《漫忆苦干剧团》,《剧场偶记》,百花文艺出版社 1983 年版,97 页。
    5 同时期的天蟾戏院的京剧票价从三角到二元二,分了六档,皇后剧院的申曲票价为五角、一元、一元半,显示了戏曲更加灵活的经营策略。以上据 1941 年 1-2 月《申报》广告。
    6 见柯灵:《漫忆苦干剧团》,《剧场偶记》,百花文艺出版社 1983 年版,96 页。
    
    1 张仲年:《导演艺术家吴仞之评传》,《中国话剧艺术家传》第四辑,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7 年版,131 页。
    2 黄宗英:《黄宗英自述》,大象出版社 2004 年版,3 页。
    3 《苦干剧团助学义演第一次财务报告》,《申报》1944 年 1 月 8 日。“□”为原件不清。
    1 见章羽:《你要作话剧演员吗?》,《杂志》1944 年 7 月号。作家抽 6%上演税事,李健吾在《王文显剧作选·后记》中曾谈到,时在 1942 年,文载《新文学史料》1983 年第 4 期。据《申报》1941 年 2 月 22 日广告:“上海剧艺社招考男演员,五至七名,高中程度。能说国语,有演剧经验,待遇四十至八十元。”
    2 龚家宝:《从〈凤凰城〉到〈洪宣娇〉——忆香港和上海孤岛时期的中旅》,陈樾山主编:《唐槐秋与中国旅行剧团》,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0 年版,113 页,龚说由于他与唐的兄弟情谊,收入不好时宁可少拿,收入好时,唐会额外给一些。电影界的情况大致相同,1938 年顾也鲁与新华影片公司签定了基本演员三年合同:每年主演或配演六部影片,工资第一年每月 50 元,第二年 100 元,第三年 150 元,每拍一部片增加一个月工资的奖金。见顾也鲁:《上海滩从影记——顾也鲁自传》,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002 年版,25 页。
    3 同 2,114 页。
    4 苏之卉:《风雨同舟十五年——回忆唐槐秋先生》,陈樾山主编:《唐槐秋与中国旅行剧团》,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0 年版,167 页。苏是唐槐秋的第二位夫人,文明戏剧人苏石痴之女。
    1 《中国话剧运动五十年史料集》第 2 卷,中国戏剧出版社 1959 年版,354 页。
    2 见石挥:《慕容天锡七十天记》,《石挥谈艺录》,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2 年版,67 页。
    3 本文作者 2005 年 3 月 12 日与胡导先生的谈话。
    4 石挥与李健吾的文章见《周报》1946 年 4 月 27 日、5 月 4 日、6 月 29 日。
    5 本文作者 2006 年 3 月 2 日 5 与乔奇先生的谈话。
    6 见白文:《娘娘与我》,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2 年版,163 页。
    7 见黄宗英:《黄宗英自述》,大象出版社 2004 年版,29、22 页。
    1 黄宗英:《我的启蒙老师黄佐临》,《上了年纪的禅思》,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4 年版,69 页。
    2 本文作者 2005 年 3 月 19 日与洪谟先生的谈话,洪谟 1930-1941 年在暨南大学读书、任教,详见洪谟《回忆暨大卅年代的演剧活动》,《暨南大学创办八十周年纪念专刊》,暨南大学上海校友会编印 1986 年 8 月。
    3 见苏之卉:《风雨同舟十五年——回忆唐槐秋先生》,陈樾山主编:《唐槐秋与中国旅行剧团》,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0 年版,163 页。苏之卉在《多才多艺的周贻白先生》一文中也谈到这一点,见傅晓航、周华斌主编:《场上案头一大家——中国戏剧史家周贻白百年诞辰祭》,知识出版社 2000 年版,188 页。
    4 吴天:《又是秋天——改完了〈海恋〉致友人书》,《小剧场》第四期,海风出版社,1940 年 12 月 16 日。
    5 师陀:《从我的旧笔记而想起的及其他》,刘增杰编:《师陀研究资料》,北京出版社,1984 年,127 页。
    6 姚克:《独白》,《清宫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 年版,2 页。
    7 黄宗英:《黄宗英自述》,大象出版社 2004 年版,25 页。
    8 王圣思:《智慧是用水写成的——辛笛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122 页。
    9 葛鑫:《从小戏迷到小演员》,陈樾山主编:《唐槐秋与中国旅行剧团》,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0 年版,81 页,作者 1935-1941 在中旅,所说数字,应考虑物价因素。
    10 黄宗英:《黄宗英自述》,大象出版社 2004 年版,18 页。
    1 黄宗英:《我的启蒙老师黄佐临》,《上了年纪的禅思》,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4 年版,67 页。
    2 孙道临:《中旅——我在舞台上的第一个学校》,陈樾山主编:《唐槐秋与中国旅行剧团》,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0 年版,105 页,许多中旅旧人,回忆起当年情景,都提到这位和蔼可亲的吴妈妈,某种程度上说,是她挽救了中旅的几次分裂。
    3 [美]乔治·贝克:《戏剧技巧》,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5 年版,534 页。阿契尔的话见其《剧作法》中译本,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4 年版,13 页。
    4 [美]布罗凯特:《世界戏剧艺术欣赏——世界戏剧史》,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7 年版,18 页。
    5 宋春舫:《观众成分的变迁》,《宋春舫论剧第三集》,商务印书馆 1936 年版,209 页。
    1 见白文:《佐临氏在“苦干”时期的若干艺术活动》,上海艺术研究所话剧室编:《佐临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 1990 年版,384、392 页。
    2 见韩石山:《李健吾传》,北岳文艺出版社 1997 年版,242 页。
    3 本文作者 2005 年 3 月 19 日与洪谟先生的谈话。
    4 杨绛:《怀念石华父》,《杨绛文集》第 2 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 年版,350 页。
    5 见杨绛自撰《杨绛生平与创作大事记》:“父亲随我姐妹等观看《弄真成假》演出,闻全场哄笑,问我曰:‘全是你编的?’我答‘全是。’父亲笑曰:‘憨哉。’”《杨绛文集》第 8 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 年版,386 页。
    6 胡导:《“干戏”七十年知浅忆》,未刊稿,2004 年。
    7 [美]乔治·贝克:《戏剧技巧》,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5 年版,538、542 页。一个例证是英国导演戈登·克雷 1910 年写的一篇长文《莎士比亚悲剧中的鬼魂》,见戈登·克雷:《论剧场艺术》,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6年版,232 页。
    8 水晶:《访宋淇谈流行歌曲及其他》,《流行歌曲沧桑记》,(台北)大地出版社 1985 年版,97-98 页。
    1 [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 年版,28 页。
    2 胡导:《“干戏”七十年知浅忆》,未刊稿,2004 年。
    3 黄宗英:《寄大哥》,《杂志》1944 年 4 月。
    4 [英]阿兰·斯威伍德:《大众文化的神话》,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3 年版,119 页。
    
    1 刘厚生:《导演术基础·序》(张骏祥著),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3 年版,6 页。
    2 张骏祥:《导演术基础·后记》,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3 年版,285 页。
    3 李宗绍:《一年来孤岛剧运的回顾》,《戏剧与文学》一卷一期,创刊特大号,1940 年 1 月 25 日。
    4 叶明(康心):《舞台之歌》,同名小说集,大地出版社 1948 年版,7 页。小说作于 1943 年 8 月。
    5 《话剧界》1942 年 8 月 12 日创刊,至 1943 年 4 月共出 35 期,始为周刊,后为双周刊。
    6 个别是文生社迁移到四川后出版的。
    1 其中有王文显的《梦里京华》,顾仲彝的《三千金》,姚克的《银海沧桑》、《清宫怨》、《楚霸王》,方君逸的《银星梦》、《满庭芳》、《离恨天》、《花弄影》,石华父的《晚宴》、《雁来红》,魏于潜的《钗头凤》、《甜姐儿》,邓昭晖的《妻》、《丈夫》,周贻白的《绿窗红泪》、《连环记》、《金丝雀》,李健吾的《花信风》、《风流债》、《喜相逢》,佐临的《梁上君子》、《荒岛英雄》,洪谟的《阖第光临》,胡导的《眼儿媚》,袁牧之的《钟楼怪人》,袁俊的《富贵浮云》,杨绛的《称心如意》、《弄真成假》,鲁思的《十字街头》、《狂欢之夜》,孔另境的《李太白》、《春秋怨》等。
    2 本文作者 2005 年 3 月 12 日与胡导先生的谈话。剧本的稿费未必很高,但销路不会太差。施蛰存先生解放后有感于剧本出版少:“从营业观点来说,出剧本也决不会是亏本生意,要不然,从五四到一九四九年,资本主义的私营出版社为什么倒着实出过一些剧本呢?别的我不很清楚,洪深先生的《五奎桥》,二十年前收在我主编的‘现代创作丛刊’中,当时也卖了五六千册,这数字已经比一般的小说为高了。”见施蛰存:《外行谈戏》,《施蛰存七十年文选》,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6 年版,471 页。
    3 上海通社编:《上海研究资料续编》,1939 年版,上海书店 1984 年影印,564-565 页。
    4 上海市档案馆等编:《旧中国的上海广播事业》,档案出版社、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85 年版,405 页。于伶的短剧《以身许国》最初即作为播音短剧在上海各电台多次播出,见《于伶剧作集》(1)跋,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4 年版,583 页。黄宗江回忆,当时唐纳找到他,要他到一家苏联电台播话剧,他叫来黄宗英等人,每周一次,见黄宗江:《悲欣集》,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版,11 页。据李德伦回忆,黄宗江当时找到了他,他又叫上妹妹,后来成为苦干剧团演员的黎频,见李德伦:《交响人生》,东方出版社 2001 年版,17 页。
    
    1 葛鑫:《从小戏迷到小演员》,陈樾山主编:《唐槐秋与中国旅行剧团》,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0 年版,77 页。
    2 赵慧深等编《三年来的中国旅行剧团》,由上海杂志无限公司 1936 年出版。
    3 李景瑞:《黄宗英与翻译的缘分》,《党史纵横》2005 年 5 期。
    4 [法]阿尔贝·杜鲁瓦:《虚伪者的狂欢节》,时事出版社 1998 年版,204、159、197 页。
     1 叶明:《舞台的禁城》,《舞台之歌》,大地出版社 1948 年版,66 页。《舞台的禁城》作于 1943 年 8 月。
    
    1 [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 年版,39 页。
    2 《申报》,1941 年 2 月 3 日、24 日。
    1 胡导:《“干戏”七十年知浅忆》,未刊稿,2004 年。
    2 张爱玲:《走!走到楼上去!》,《张爱玲文集》(4),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2 年版,73 页。
    3 见陶菊隐:《孤岛见闻——抗战时期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120 页。
    4 战前,中旅就曾在演出时向观众赠送毛巾,上面是某洋行的广告,见张庚:《话剧运动大事编年》,《张庚文录》第七卷,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3 年版,503 页。
    5 李健吾:《致林曦先生》,《文汇报》1938 年 10 月 5 日。
    1 许道明:《海派文学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43 页。
    2 《刘琼表演艺术座谈会》,赵士荟编著:《影自浮沉——刘琼的影剧生涯》,学林出版社 2002 年版,38 页。胡导本人当时非常喜欢看美国电影,常常是在日夜场话剧演出中间去看一场,“对我们职业话剧演员来说,都把看优秀的美国影片认作是专业学习。”见胡导:《“干戏”七十年知浅忆》,未刊稿,2004 年。
    3 白文:《娘娘与我》,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2 年版,6 页。
    4 项堃:《忆中国旅行剧团》,陈樾山主编:《唐槐秋与中国旅行剧团》,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0 年版,88 页。
    
    1 《刘琼表演艺术座谈会》,赵士荟编著:《影自浮沉——刘琼的影剧生涯》,学林出版社 2002 年版,55 页。
    2 《卖糖小女》,商务印书馆 1930 年出版,王了一(王力)译。
    3 胡导:《“干戏”七十年知浅忆》,未刊稿,2004 年。
    4 同上。
    5 同上。
    1 康心:《谈胡导的导演》,《杂志》1944 年 10 月。
    2 同上。
    3 麦耶:《趣剧的抬头》,《杂志》1943 年 12 月。
    4 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年版,310 页。
    5 陈白尘、董健主编:《中国现代戏剧史稿》,中国戏剧出版社 1996 年版,466-477 页。
    6 真:《介绍〈椰子姑娘〉》,上海艺光剧社《云彩霞》公演特刊,1942 年 11 月 6 日
    7 见石毓澍:《忆挥兄》,舒晓明编著:《石挥的艺术世界》,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5 年版,262 页,作者是石挥之弟。
    1 麦耶:《影剧一年来的回顾》,《女声》1943 年 12 月号。在另一篇文章中,麦耶预言“1944 年将是‘闹戏’年”。见麦耶《新年影剧漫评》,《杂志》1944 年 2 月。
    2 康心:《谈胡导的导演》,《杂志》1944 年 10 月。
    3 见 Unwelcome muse : Chinese literature in Shanghai and Peking, 1937-1945 ,Edward M Gunn,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0.p138.姚克承认自己多年前看过这部美国电影,还看过它所本的舞台剧剧本,他的《七重天》与原作相比“人物只保留了两个,对话只用了不满十句。”,见姚克:《碰壁》,南国剧团《七重天》节目单,1943 年 7 月 24 日。
    4 胡导:《“干戏”七十年知浅忆》,未刊稿,2004 年。
    1 麦耶:《技巧至上的〈白燕劫〉》,《杂志》1944 年 6 月。
    2 麦耶:《观剧漫评》,《杂志》1944 年 4 月。
    3 柯灵:《战火中的艺术》,《文苑漫游录》,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88 年版,298 页。
    4 陈青生:《抗战时期的上海文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296 页。另一项统计,1919-1949 年全国共出版 110 种改译剧单行本,其中 1937-1945 年出版 79 种,占 72%,仅孔另境主编的剧本丛刊 50 种中,改译剧就有 17 种,见王建开:《五四以来我国英美文学译介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年版,234 页。
    5 柯灵:《李健吾剧作选·序言》,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2 年版,11 页。
    6 李健吾:《花信风·跋》,世界书局 1944 年版,4 页(此书跋另起页码)。其中“尝试”二字,柯灵在《李健吾剧作选·序言》中写作“掌握”,于是意义大不相同。此后又不断为不翻原书的研究者“误引”。
    1 朱伟华:《试析沦陷区改编剧的盛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1996 年第 1 期。这篇文章中说“胡导即唐槐秋”,是一个不小的失误。
    2 余上沅:《论改译》,《余上沅戏剧论文集》,长江文艺出版社 1986 年版,165 页。
    3 周信:《〈大马戏团〉评》,《话剧界》1942 年 10 月 24 日。
    1 见刘思平:《张石川从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0 年版,112 页。
    2 夏衍:《懒寻旧梦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 年版,227 页。
    3 袁鹰:《长夜行人——于伶传》,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8 年版,83 页。
    4 见中共上海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等编:《上海革命文化大事记(1919-1937)》,上海书店出版社 1995年版,527-528 页。
    1 袁鹰:《长夜行人——于伶传》,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8 年版,137 页。
    2 见《法帝捕房调查“大众女子公寓”情况及有关该公寓剪报》,上海档案馆,U38—2—832。
    3 夏衍:《于伶小论》,《夏衍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2 年版,501 页。
    4 李健吾:《〈夜上海〉和〈沉渊〉》,《夜上海》,上海剧艺社公演特刊,1939 年 8 月。
    
    1 夏衍:《于伶小论》,《夏衍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2 年版,501 页。
    2 刘易斯·科塞:《理念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年版,50 页。
    3 许道明:《海派文学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69 页。
    4 徐半梅:《话剧创始期回忆录》,中国戏剧出版社 1957 年,124 页。
    1 徐半梅说有人警告绿宝当局:“你们是文明戏,不可以称话剧”,又说此人在演员、剧本方面设置层层障碍,对绿宝百般刁难,使剧场非常为难,但徐半梅没有说出他的名字,见《话剧创始期回忆录》,中国戏剧出版社 1957 年版,125 页。
    2 徐半梅:《话剧创始期回忆录》,中国戏剧出版社 1957 年版,126 页。
    3 同上。
    4 李健吾:《文明戏》,《李健吾戏剧评论选》,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2 年版,18 页
    5 同上,16 页。
    6 同 4。
    7 不幸这一点已经为历史所证实,解放以后对通俗话剧的改良,最终结束了它的生命。正如鲁迅所说“明人好刻古书而古书亡”,见《鲁迅全集》第 5 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5 年版,267 页。
    8 马翎:《上海剧团调查》,《新剧艺》一卷一期,1944 年 4 月。
    1 李宗绍:《一年来孤岛剧运的回顾》,《戏剧与文学》1940 年 1 月 25 日,创刊特大号。
    2 朱明叶:《佐临先生访问记》,《剧场新闻》,1940 年 7 月 1 日,创刊号。
    3 黄佐临:《话剧导演的职能——在苦干剧团全体集会上的讲话》,《导演的话》,上海文艺出版社 1979 年版,26 页。
    4 兰(关露):《梁上君子》,《女声》,1944 年 1 月。
    5 黄佐临去世前不久,曾用英文写了一份“清单”,包括 Dialongue(对白)、Impro(即兴表演)、Business Pointing(噱头点送)、Tempo(拍子)等条目,并称这些是“喜剧的‘法宝’。我排喜剧,以前人家叫我‘黄噱头’,其实‘呒啥噱头’,也就是这些‘法宝’。”见郑大圣:《记外公(佐临)病中谈》,《话剧》1995 年 1期。
    6 兰:《我对日出的新感想》,《女声》1942 年 8 月。
    7 麦耶:《评九月的影与剧》,《杂志》1943 年 9 月。
    1 《一九三七年中国戏剧运动之展望》,《戏剧时代》创刊号,1937 年 5 月。
    2 见[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 年版,140、143 页。
    3 见吴福辉:《京海晚眺》,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7 年版,38 页。
    4 [英]阿兰?斯威伍德:《大众文化的神话》,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3 年版,153 页。
    1 [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 年版,95 页。
    2 麦耶:《岁尾影剧评》,《杂志》1944 年 1 月。
    3 麦耶:《新年影剧漫评》,《杂志》1944 年 2 月。
    4 余秋雨:《佐临的艺术人格》,上海艺术研究所话剧室编:《佐临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 1990 年版,54 页。
    1 张爱玲:《散戏》,《张爱玲文集》第四卷,安徽文艺出版 1992 年版,141-142 页。
    2 孟度:《周贻白的剧作》,《杂志》1945 年 8 月。
    3 麦耶:《文明戏作风的〈姊妹心〉》,《杂志》1944 年 7 月。
    4 兰:《阳关三叠》,《女声》1944 年 3 月。
    5 吴福辉:《京海晚眺》,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7 年版,166 页。
    1 文明戏为了维持一天一换的商业演出,在剧目方面数量庞大,据日本学者濑户宏的统计,新民社剧目总数达 254 个,民鸣社 355 个,春柳社 181 个,当然均为幕表戏。见[日]濑户宏:《试论文明戏历史分期和它在中国戏剧史上的地位》,《戏剧艺术》2006 年第 1 期。
    2 苏之卉:《风雨同舟十五年——回忆唐槐秋先生》,陈樾山主编:《唐槐秋与中国旅行剧团》,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0 年版,161 页。苏 1940 年起与唐槐秋共同生活。
    3 [加拿大]安?芭?斯尼陶:《大众市场的罗曼司:女人的色情文学是不同的》,陆扬、王毅选编:《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三联书店 2001 年版,157 页。
    4 参见[加拿大]安?芭?斯尼陶:《大众市场的罗曼司:女人的色情文学是不同的》,陆扬、王毅选编:《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三联书店 2001 年版,155-180 页。禾林公司由加拿大出版商理查德·邦尼卡斯创立于 1949年,现已成为世界知名的最成功的浪漫系列小说出版者,最盈利的纸皮书出版公司。在全球售书逾 40 亿册、以 25 种语言出版,每年拥有 500 万以上女性读者,禾林公司从 1995 年在中国成立办事处,前后与现代出版社、外文出版社、外研社、春风文艺出版社等 4 家出版社有过合作。因为“不符合中国读者口味”,2001年退出,但 2002 年起又开始与作家出版社合作。以上根据相关媒体报道整理。
    5 发表于 1945 年 6 月《朝雾》杂志,收入《周贻白戏剧论文选》,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2 年版。
    1 麦耶:《观剧随谈》,《杂志》1944 年 10 月。
    2 [英]阿兰?斯威伍德:《大众文化的神话》,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3 年版,158 页。
    3 石挥:《慕容天锡七十天记》,《石挥谈艺录》,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2 年版,53 页。
    4 胡蝶:《欧游杂记》,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 年版,103 页。
    1 见童道明编选:《梅耶荷德论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 年版,134 页。
    2 程步高:《影坛忆旧》,中国电影出版社 1983 年版,119 页。
    3 见顾也鲁:《上海滩从影记——顾也鲁自传》,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002 年版,24 页。
    4 姜金城:《雁南飞——黄宗英传》,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6 年版,10 页。
    5 李之华:《关于“上艺”二三事》,《一年半来的上海艺术剧团纪念特刊》,1943 年 8 月 6 日。
    1 观看《葛嫩娘》的观众挤坏了璇宫剧院的铁门框,见于伶:《永刚,永别了!》,吴永刚:《我的探索和追求》,中国电影出版社 1986 年版,217 页。
    2 之华:《“上艺”之存在》,上海艺术剧团《大马戏团公演特刊》,1942 年 10 月 10 日。
    3 白文:《娘娘与我》,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2 年版,158 页。
    4 龚家宝:《从〈凤凰城〉到〈洪宣娇〉——忆香港和上海孤岛时期的中旅》,陈樾山主编:《唐槐秋与中国旅行剧团》,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0 年版,11 页。
    5 见乔奇:《“世界是在地上,不要望着天空”》,黄爱玲编:《诗人导演——费穆》,香港电影评论学会 1998年版,177 页。
    6 陈墨:《流莺春梦·费穆电影论稿》,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0 年版,308 页。
    7 兰:《蔡松坡》,《女声》1944 年 12 月。
    1 麦耶:《这一月的影与剧》,《杂志》1944 年 11 月。
    2 见费穆:《〈狼山喋血记〉的制作》,《联华画报》1936 年复刊号。
    3 费穆:《国产片的出路问题》,《大公报》(上海)1948 年 2 月 15 日。
    4 白文:《娘娘与我》,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2 年版,157-158 页。
    5 本文作者 2006 年 3 月与乔奇先生的谈话。白文在《娘娘与我》中的回忆也证实了这一点。
    1 见孙企英:《费穆的舞台艺术》,黄爱玲编:《诗人导演——费穆》,香港电影评论学会 1998 年版,184 页。
    2 本文作者 2006 年 3 月与乔奇先生的谈话。
    3 同 1,185 页。
    4 麦耶:《〈浮生六记〉与〈香妃〉?话剧电影化》,《杂志》1943 年 11 月。
    5 孟度:《费穆底路》,《杂志》1944 年 5 月。
    6 同上。
    7 麦耶:《费穆的〈小凤仙〉与〈红尘〉》,《杂志》1944 年 2 月。
    1 董桥:《藏书家的心事》,《这一代的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2 年版,117 页。
    2 见“剧本丛刊”第一集,李健吾《花信风》书后广告,世界书局 1944 年 1 月出版。“剧本丛刊”每集十部,后来换上邓昭晖的《妻》; “怀正文艺丛书”之二,李健吾《好事近》书后广告,怀正文化社 1947 年5 月初版。
    1 [德]尤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年版,第 125 页。
    2 童本一主编:《上海文化娱乐场所志》,内部出版,2000 年,3 页。
    3 这些剧场主要是中小型的,少则一二百座,多则七八百座,只有个别超过千座的,最小的一家仅 85 座。这类小剧场大都设备简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部分改作电影院,其余全部被淘汰。同上,4-5 页。
    4 见清华大学土木建筑系:《中国剧场建筑发展简史》,周华斌、朱联群主编:《中国剧场史论》上卷,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3 年版,67 页。
    5 见杨嘉祐:《上海:老房子的故事》,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279 页。《上海文化娱乐场所志》记录兰心当时有 749 座,宽敞皮椅,1991 年大修,减至 498 座,内部出版,2000 年,98 页。
    1 本文作者 2005 年 3 月 12 日与胡导先生的谈话。
    2 [英]戈登?克雷:《论剧场艺术》,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6 年版,135 页,戈登?克雷还发现剧场里有“严禁说话”的提醒。
    3 吴景平:《回忆中国旅行剧团》,陈樾山主编:《唐槐秋与中国旅行剧团》,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0 年版,74页。
    1 [美]布罗凯特:《世界戏剧艺术欣赏——世界戏剧史》,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7 年版,19 页。
    2 胡蝶:《欧游杂记》,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 年版,13 页,胡蝶去的是莫斯科国家第一剧院。
    3 西蒙?弗里思:《通俗文化:来自民粹主义的辩护》,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年版,261 页。
    4 [法]萨特:《文字生涯》,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 年版,109 页。
    5 同上。
    1 米卡?娜娃:《现代性所拒不承认的:女性、城市和百货公司》,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年版,200 页。
    2 参见[德]尤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 1999 年版,55-60 页,这里采用了许纪霖先生的解读,许先生《近代中国的公共领域:形态、功能与自我理解》一文令作者获益良多,不过许文的立足点是近代,到了现代,公共领域在上海的表现又有所不同,这是需要说明的。文章收入苏智良主编:《上海:近代新文明的形态》,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4 年版。
    3 国民党同样通过各种方式影响剧运,《葛嫩娘》演出后,国民党在上海的地下党总部宣传部长钱颂平找到《申报》编辑胡山源,称“重庆国民党中央党部,因该剧本能起推动抗日战争的作用,决定奖给作者阿英老法币 400 元”,后胡如数转交阿英。见胡山源:《文坛管窥——和我有过往来的文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年版,26 页。
    4 见《新闻报》,1941 年 10 月 21 日。
    1 [美]戴维?克兰茨勒:《上海犹太难民社区 1938-1945》,上海三联书店 1991 年版,236 页。
    2 见龚家宝:《从〈凤凰城〉到〈洪宣娇〉——忆香港和上海孤岛时期的中旅》,陈樾山主编:《唐槐秋与中国旅行剧团》,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0 年版,114 页。
    3 《观众意见》,《现代话剧》1937 年 7 月 1 日。
    1 柯灵:《衣带渐宽终不悔——上海沦陷期间戏剧文学管窥》,《剧场偶记》,百花文艺出版社 1983 年版,60页。但这未必是一个乐观的情况,在现场的剧评人柳雨生(柳存仁)写道:“观众之中,颇多不解话剧艺术,声音喧闹,破坏舞台空气者,慢慢提高程度,恐尚有待。”见《风雨二谈?石挥七彩记》,《怀乡记》,太平书局 1944 年版,65 页。
    2 顾仲彝:《十年来的上海话剧运动》,《顾仲彝戏剧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4 年版,194 页。
    1 柯灵、杨英梧:《回忆“苦干”》,《中国话剧运动五十年史料集》第 2 卷,中国戏剧出版社 1959 年版,349页。这篇文章 1983 收入百花文艺出版社《剧场偶记》时,柯灵做了较大修改,删掉了上面的这句话,并将文中另一句“逐渐形成了一个同人性团体”改为“逐渐形成了一个团体”。
    2 [美]C?恩伯-M?恩伯:《文化的变易》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8 年版,364 页。
    3 [英]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141 页。
    4 柯灵:《漫忆苦干剧团》,《剧场偶记》,百花文艺出版社 1983 年版,96 页。
    1 孙浩然:《尽在不言中——谈佐临与舞台艺术》,上海艺术研究所话剧室编:《佐临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 1990 年版,335 页。
    2 马明:《唐槐秋传》,《中国话剧艺术家列传》第四辑,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7 年版,230 页。
    3 林默予就说过:“我演戏的机会少,若青不太喜欢我”,见《中旅 50 周年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摘录》,陈樾山主编:《唐槐秋与中国旅行剧团》,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0 年版,384 页。
    4 见白文:《佐临氏在“苦干”时期的若干艺术活动》,上海艺术研究所话剧室编:《佐临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 1990 年版,393 页。
    5 [法]乔治·蒙格雷迪安:《莫里哀时代演员的生活》,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5 年版,122 页。
    6 路珊、孔敏:《不可多得的好演员》,舒晓明编著:《石挥的艺术世界》,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5 年版,396页。本文作者在与几位剧人前辈的交谈中,他们习惯说“某某是某导演的演员”,表现出强烈的共同体情结。
    1 [英]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92 页。
    2 白文:《娘娘与我》,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2 年版,167 页。
    3 白文说,1940 年他“奉指示办业余剧团”,不久,“突然被地下党组织调到专业剧团演戏”,同上,5 页。
    4 同 1,176 页。
    5 本文作者 2005 年 3 月 12 日与胡导先生的谈话。
    6 本文作者 2006 年 3 月 25 日与乔奇先生的谈话。
    1 程之:《我这一辈子》,南海出版公司 1996 年版,64 页。
    2 见纪宇:《喜剧人生·黄佐临》,山东画报出版社 1996 年版,99 页。
    3 见[美]布罗凯特:《世界戏剧艺术欣赏》,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7 年版,20 页。
    4 余上沅:《芹献·戏剧杂志》,《余上沅戏剧论文集》,长江文艺出版社 1986 年版,111 页。
    5 熊佛西:《怎样评剧?》,《熊佛西戏剧文集》,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0 年版,559 页。
    6 同上,560 页。
    
    1 在《女声》上的几篇有署史蒂华者。
    2 董乐山:《白文和我》,《董乐山文集》第一卷,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1 年版,338 页。
    3 载《万象》3 卷 4 期,1943 年 10 月,署名乐山。
    4 麦耶:《文明戏作风的〈姊妹心〉》,《杂志》1944 年 7 月。
    1 麦耶:《文明戏作风的〈姊妹心〉》,《杂志》1944 年 7 月。
    2 史蒂华(麦耶):《话剧女演员论》,《女声》1944 年 8 月。
    3 麦耶:《无灯光之〈党人魂〉》,《杂志》1944 年 12 月。
    4 麦耶:《没有观众的好剧本》,《杂志》1944 年 1 月。
    5 见麦耶:《〈弄真成假〉与喜剧的前途》,《杂志》1943 年 11 月。
    6 见《舞台艺术座谈会》,《杂志》1944 年 2 月。
    7 麦耶:《观剧随谈》,《杂志》1944 年 10 月。
    8 刘西渭(李健吾):《爱情的三部曲》,《咀华集》,花城出版社 1984 年版,2 页。
    
    1 麦耶:《观剧随谈》,《杂志》1944 年 10 月。
    2 麦耶:《〈金银世界〉——突出的装置》,《杂志》1944 年 9 月。
    1 文章以《舞台艺术座谈会》为题发表在 1944 年 2 月的《杂志》上,1944 年 3 月发表了麦耶《关于剧评的话》对座谈会的部分内容作了回应。
    2 见《杂志》1943 年 2 月,石挥的文章分两次刊载。
    3 赵景深:《书呆温梦录》,《文坛忆旧》,北新书局 1948 年版,215 页。
    1 以“关露”署名的只有 1942 年 6 月一卷二期的《评〈水仙花〉》、1943 年 2 月一卷十期、3 月一卷十一期的《论京戏艺术与话剧艺术》(上下)。
    2 见马学新、曹均伟等主编:《上海文化源流辞典》,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2 年版,88 页。
    3 丁景唐语,丁先生是最早指出关露的剧评在沦陷期间戏剧研究上的价值的学者,见丁景唐:《关露同志与〈女声〉》,《古旧书讯》1984 年第 1 期。
    4 编者:《余声》,《女声》1942 年 6 月一卷二期。《女声》剧评的面向普通女性读者,这从编辑对版面的处理可以看出,几乎所有的剧评都配有剧照,而《杂志》的麦耶剧评从来没有这样的情形。
    5 兰:《鸳鸯谱》,《女声》1944 年 4 月二卷十二期。
    6 兰:《霓裳曲》,《女声》1943 年 1 月一卷九期。
    7 兰:《寡妇院》《女声》1942 年 11 月一卷七期。
    8 刘西渭:《爱情的三部曲》,《咀华集》,花城出版社 1984 年版,40 页。
    1 兰:《原野》,《女声》1942 年 10 月一卷六期。
    2 关露:《论京戏艺术与话剧艺术》(下),1943 年 3 月一卷十一期。
    3 兰:《看过辣斐戏院的王熙凤以后》,《女声》1942 年 7 月一卷三期。
    4 本文作者在对话剧界前辈的访谈中问起他们当年是否读过关露的剧评,回答都是没有。
    5 关露:《评〈水仙花〉》,《女声》1942 年 6 月一卷二期;兰:《看过辣斐戏院的王熙凤以后》,《女声》1942年 7 月一卷三期。
    6 丁言昭编:《关露生平年表》,丁言昭编选:《关露啊关露》,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 年版,262 页。
    
    
    1 见史蒂华:《略谈刘琼与张伐》,《女声》1944 年 1 月二卷九期。
    2 见丁言昭编:《关露生平年表》,丁言昭编选:《关露啊关露》,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 年版,263 页。
    3 2001 年集中收入《董乐山文集》第一卷,由李辉编辑,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1 宋之的:《我要控诉》,《新演剧》创刊号,1937 年 6 月 5 日。
    2 蓝苹:《我们的生活》,《光明》第二卷十二期,1937 年 5 月 25 日。这是蓝苹最重要的文章,全面体现了她此时的戏剧观,《江青正传》的作者,美国人罗斯·特里尔说:“这篇文章辞藻华丽,情绪激昂,态度主观,观点分明左倾。”世界知识出版社 1988 年版,95 页。任天马《肤施的话剧与“活报”》中的肤施是延安的别名,此文配有丁玲在延安的照片,这篇文章是否对蓝苹产生影响不得而知,她的文章写于 5 月 14 日,两个月后她离开上海去了延安。
    3 编者:《社语》,《光明》第三卷第三期,1937 年 7 月 10 日。
    4 《移动演剧座谈会》,《光明》第三卷第三期,1937 年 7 月 10 日。
    1 沉沙:《如何迎接今年雾季的剧运高潮》,《戏剧岗位》第三卷,第三、四期合刊,1941 年 11 月。
    2 阿英:《敌后日记》(上),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2 年版,79 页。阿英日记中数次出现在报刊上读到上海戏剧演出消息、广告的记录。《福尔摩斯》系程玖编剧、洪谟导演,苦干剧团 1942 年 7 月 15 日上演;《花花世界》系周贻白编剧,唐槐秋导演,1942 年 6 月 16 日起连演 55 场。
    3 见《青年戏剧》一卷一期,1940 年 9 月 20 日,作者陈明望是刊物的主编,这份杂志后曾出过一期“华光戏剧专科学校第三次公演特刊”,此后在次年元旦才再次露面,二、三期合刊,主编未变,但文风转为谩骂、八卦,刊有章泯、阳翰笙文章。
    4 夏衍:《中国话剧的历史与党的领导》,《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史料集》,中国戏剧出版社 1991 年版,390页。
    5 张庚:《话剧史中的一条教训》,《文汇报》1958 年 1 月 12 日。
    6 朱大建、翁思再:《抗战时期的王元化》,《走进历史深处》,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1 年版,230 页。
    1 夏衍:《中国话剧的历史与党的领导》,《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史料集》,中国戏剧出版社 1991 年版,386页。
    2 [美]刘易斯·科塞:《理念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年版,355 页。
    3 杨绛在《杨绛文集》的序言中说:“回国后在沦陷的上海生活,迫于生计,为家中柴米油盐,写了几个剧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 年版,1 页。柯灵在《剧场偶记》序言中说,自己当时本来想弃文从商,但被人骗去钱财,话剧的兴盛使他“绝处逢生,终于找到了谋生的据点。”百花文艺出版社 1983 年版,2 页。
    4 同 2,364 页。
    5 任何:《顾仲彝评传》,《中国话剧艺术家传》第三辑,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6 年版,323 页。
    1 唐弢:《海天集》,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4 年版,180、181 页,据上海新钟书局 1936 年版重印。
    2 黄明:《上海沦陷前后地下党的文艺工作》,《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2 年第 3 期。
    3 黄佐临晚年与吴铭(吴小佩)有过激烈的“笔战”,见《上海文化史志通讯》1992 年 2 月第 18 期、1993年 6 月第 26 期,由于是内部刊物,见者不多。
    4 纪宇:《喜剧人生·黄佐临》,山东画报出版社 1996 年版,82 页。
    5 董史:《李健吾》,《万象》1942 年 6 月 11 日。
    6 吴铭:《回顾上海“孤岛”时期的上海剧艺社和上海业余戏剧交谊社》,《上海文化史志通讯》1992 年 2 月第 18 期。
    7 于伶的感情上受冲击,一直不太满意,“他感到一个事业,几乎夭折了。”见附录(一),本文作者 2005年 3 月 19 日与洪谟先生的谈话。
    1 姚克:《怎样演出剧本》,香港南风出版社 1957 年版,引自吴福辉:《姚克的历史剧和现实剧》,《文学评论丛刊》第 1 卷第 1 期,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7 年版,179 页。
    2 柯灵:《李健吾戏剧选·序言》,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2 年版,10 页。
    3 [匈]阿诺德·豪泽尔:《艺术社会学》,学林出版社 1987 年版,250 页。
    4《石挥蓝马对谈》,《文章》1946 年第 4 期。
    5 赵景深:《上海文艺界的一个盛会》,《文坛忆旧》,北新书局 1948 年版,160 页,这是赵景深参加 1945 年
    12 月中华文艺协会上海分会成立大会时所做的会议记录。
    6 白沉:《视艺术为生命的人——忆老友石挥》,舒晓明编著:《石挥的艺术世界》,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5 年版,327 页。按此时剧艺社已经职业化,佐临的意思当是指职业化不彻底。
    1 见吴祖光:《一辈子》,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2004 年版,354 页。
    2 水晶:《访宋淇谈流行歌曲及其他》,《流行歌曲沧桑记》,(台北)大地出版社 1985 年版,96 页。
    3 天衣:《共舞台排演京剧〈家〉》,《申报》1942 年 7 月 25 日。
    4 《平剧艺术座谈》,《杂志》1944 年 1 月,座谈会参加者包括周信芳、张君秋、徐慕云、高百岁等。
    5 王元化:《不要产生太多的文化泡沫》,《人物·书话·纪事》,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 年版,287 页。
    1949 年以前: 戏剧杂志、剧场艺术、独幕剧创作月刊、话剧界、剧场新闻、戏剧与文学、新演剧、青年戏剧、小剧场、戏剧岗位、戏剧时代、文艺月刊、现代话剧、新剧艺、狼烟文艺丛刊、光明、万象、申报月刊、杂志、女声、舞场特写、舞台银幕月刊、广播周报、申报、上海文化、天下文章、联华画报、北斗、艺术月刊、中国文艺、宇宙风。
    1949 年以后: 新文学史料、新文化史料、上海文化史志通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戏剧论丛、戏剧学习、戏剧艺术、戏剧、话剧、史林、档案与史学、近代史研究。
    阿尔贝·杜鲁瓦:《虚伪者的狂欢节》,时事出版社,1998 年。
    阿兰·斯威伍德:《大众文化的神话》,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年。
    阿诺德·豪泽尔:《艺术社会学》,学林出版社,1987 年。
    《阿英文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1 年。
    柏彬:《中国话剧史稿》,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91 年。
    白文:《娘娘与我》,江苏文艺出版社,1992 年。
    布罗凯特:《世界戏剧艺术欣赏--世界戏剧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 年。
    
    曹聚仁:《上海春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年。
    陈白尘、董健主编:《中国现代戏剧史稿》,中国戏剧出版社,1996 年。
    陈伯海主编:《上海文化通史》(上下),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年
    陈存仁:《银元时代生活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年。
    陈存仁:《抗战时代生活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年。
    陈刚:《大众文化与当代乌托邦》,作家出版社,1996 年。
    陈坚、陈抗:《夏衍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8 年。
    陈立旭:《都市文化与都市精神》,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年。
    陈鸣树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典(1930—1965),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 年。
    陈墨:《流莺春梦·费穆电影论稿》,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 年。
    陈青生:《抗战时期的上海文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年。
    陈樾山主编:《唐槐秋与中国旅行剧团》,中国戏剧出版社,2000 年。
    程步高:《影坛忆旧》,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 年。
    程之:《我这一辈子》,南海出版公司,1996 年。
    
    戴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译林出版社,2001 年。
    戴维·克兰茨勒:《上海犹太难民社区 1938—1945》,上海三联书店,1991 年。
    丁罗男:《二十世纪中国戏剧整体观》,文汇出版社,1999 年。
    丁言昭编选:《关露啊关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年。
    董健主编:《中国现代戏剧总目提要》,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年。
    董健:《戏剧与时代》,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年。
    《董乐山文集》(1—4),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年。
    
    凡伯伦:《有闲阶级论》,商务印书馆,2002 年。
    傅晓航、周华斌主编:《场上案头一大家——中国戏剧史家周贻白百年诞辰祭》, 知识出版社,2000 年。
    
    葛一虹主编:《中国话剧通史》,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 年。
    宫宝荣:《法国戏剧百年:1880—1980》,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年。
    顾也鲁:《上海滩从影记——顾也鲁自传》,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 年。
    顾正秋:《休恋逝水——顾正秋回忆录》,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年。
    顾仲彝:《剧场》,商务印书馆,1937 年。
    《顾仲彝戏剧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 年。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 年。
    韩石山:《李健吾传》,北岳文艺出版社,1997 年。
    洪忠煌:《话剧殉道者——中国旅行剧团史话》,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年。
    胡导:《“干戏”七十年知浅忆》,未刊稿。
    胡平生:《抗战前十年的上海娱乐社会——以影剧为中心的探索(1927—1937)》, 台湾学生书局,2002 年。
    胡山源:《文坛管窥——和我有过往来的文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年。
    胡晓明:《跨过的岁月——王元化画传》,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年。
    黄爱玲编:《诗人导演——费穆》,香港电影评论学会,1998 年。
    黄宗江:《剧人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年。
    黄宗江:《悲欣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年。
    黄宗英:《上了年纪的禅思》,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 年。
    《黄宗英自述》,大象出版社,2004 年。
    黄佐临:《我与写意戏剧观》,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 年。
    黄佐临:《导演的话》,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 年。
    会林、绍武编:《夏衍戏剧研究资料》(上下),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 年。
    
    纪宇:《喜剧人生·黄佐临》,山东画报出版社,1996 年。
    姜金城:《雁南飞——黄宗英传》,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 年。
    姜涛:《论“佐临的风格”与梦想》,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 年。
    金武周:《上海租界游戏场调查》,沪东公社,1943 年。
    
    康少邦等编译:《城市社会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 年。
    柯灵:《文苑漫游录》,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88 年。
    柯灵:《剧场偶记》,百花文艺出版社,1983 年。
    孔海珠编:《于伶研究专集》,学林出版社,1995 年。
    孔庆茂:《杨绛评传》,华夏出版社,1998 年。
    
    李德伦:《交响人生》,东方出版社,2001 年。
    《李健吾戏剧评论选》,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 年。
    李欧梵:《上海摩登—— 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年。
    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年。
    李天纲:《人文上海——市民的空间》,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年。
    
    刘建辉:《魔都上海——日本知识人的“近代”体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年。
    刘西渭:《咀华集》,花城出版社,1984 年。
    刘心皇:《抗战时期沦陷区文学史》,成文出版社,1980 年。
    刘易斯·科塞:《理念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年。
    刘增杰编:《师陀研究资料》,北京出版社,1984 年。
    柳雨生:《怀乡记》,太平书局,1944 年。
    陆弘石:《中国电影史 1905—1949:早期中国电影的叙述与记忆》, 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年。
    陆扬等编选:《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1 年。
    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年。
    
    马学新等主编:《上海文化源流辞典》,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 年。
    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 年。
    
    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商务印书馆,2001 年。
    
    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年。
    
    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年。
    乔治·贝克:《戏剧技巧》,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 年。
    乔治·蒙格雷迪安:《莫里哀时代演员的生活》,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年。
    
    《上海公共租界史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年。
    《上海“孤岛”文学回忆录》(上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年。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戏剧大师黄佐临》(光盘),上海三联书店,1999 年。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现代文学研究室等编:《上海“孤岛”时期文学报刊编目》,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 年。
    上海市档案馆编:《上海租界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年。
    上海市档案馆、北京广播学院等编:《旧中国的上海广播事业》, 档案出版社、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5 年。
    上海通社编:《上海研究资料》(正续),上海书店(影印),1984 年。
    上海戏剧学院朱端钧研究组:《沥血求真美——朱端钧戏剧艺术论》,百家出版社,1998 年。
    上海艺术研究所话剧室编:《佐临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 年。
    《石挥谈艺录》,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年。
    《石挥、蓝马、上官云珠和他们的表演艺术》,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 年。
    《师陀全集》(1-8),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年。
    舒晓明编著:《石挥的艺术世界》,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年。
    水晶:《流行歌曲沧桑记》,(台北)大地出版社 1985 年。
    
    陶菊隐:《孤岛见闻》,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 年。
    陶熊:《剧评·编剧·技巧》,中国戏剧出版社,1948 年。
    童本一主编:《上海文化娱乐场所志》,内部资料,2000 年。
    田本相、焦尚志:《中国话剧史研究概述》,天津古籍出版社,1995 年。
    屠诗聘主编:《上海市大观》,中国图书编译馆 1948 年。
    
    魏斐德:《上海歹土——战时恐怖活动与城市犯罪(1937-1941)》,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年。
    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理论政策研究室:《六十年文艺大事记(1919—1979)》, 内部资料,1979。
    《文学运动史料选》(4—5),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 年。
    文振庭编:《文艺大众化问题讨论资料》,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 年。
    王建开:《五四以来我国英美文学译介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年。
    王式斌编著:《文化灵苗播种人——姜椿芳》,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 年。
    王文英主编:《上海现代文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年。
    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年。
    吴福辉:《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 年。
    吴福辉:《京海晚眺》,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 年。
    吴景平等著:《抗战时期的上海经济》,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年。
    吴贻弓主编:《上海电影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 年。
    吴祖光:《一辈子》,中国文联出版公司,2004 年。
    伍江:《上海百年建筑史》,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年。
    
    夏衍:《懒寻旧梦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 年。
    小浜正子:《近代上海的公共性与国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年。
    晓光主编:《阿英纪念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2000 年。
    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年。
    《熊佛西戏剧文集》(上下),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 年。
    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第 8 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年。
    熊月之等选编:《上海的法国人(1842—1949)》,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年。
    许道明:《海派文学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年。
    徐半梅:《话剧创始期回忆录》,中国戏剧出版社,1957 年。
    徐公美:《小剧场经营法》,商务印书馆,1936 年。
    
    杨洪承:《文学社群文化形态论》,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年。
    杨绛:《我们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年。
    《杨绛文集》(1-8),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年。
    姚芳藻:《柯灵传》,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年。
    叶明:《舞台之歌》,大地出版社,1948 年。
    《于伶戏剧电影散论》,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 年。
    袁鹰:《长夜行人——于伶传》,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年。
    约翰·费克斯:《理解大众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年。
    乐正:《近代上海人社会心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年。
    
    张冰独:《上海观剧杂记》,中华文化出版公司,1946 年。
    《张庚文录》(1-7),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 年。
    张仲礼主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年。
    赵慧深等:《三年来的中国旅行剧团》,上海杂志无限公司,1936 年。
    赵景深:《新文学过眼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
    赵士荟编著:《影自浮沉——刘琼的影剧生涯》,学林出版社,2002 年。
    中共上海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等编:《上海革命文化大事记(1919—1937)》, 上海书店出版社 1995 年。
    中共上海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等编:《上海革命文化大事记(1937—1949)》, 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91 年。
    《中国话剧史料集》(一),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 年。
    《中国话剧艺术家传》(1—4),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 年。
    《中国话剧运动五十年史料集》(1—3),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 年。
    《中国沦陷区文学大系 评论卷》,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 年。
    《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史料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91 年。
    周华斌、朱联群主编:《中国剧场史论》(上下),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年。
    周靖波主编:《中国现代戏剧序跋集》(上下),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年。
    《周贻白戏剧论文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 年。
    朱寿桐:《中国现代社团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年。
    Unwelcome muse :Chinese literature in Shanghai and Peking, 1937-1945
    Edward M Gunn,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