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视野下的北朝农业经济与社会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研究北朝时期气候的变化与农业经济和社会。全文分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
     正文的第一章通过文献梳理与考证归纳出北朝气候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
     第二章研究气候变化下的北朝农业情况。以往的研究成果虽然涉及了这一时期的农业情况,但缺乏气候的视野,没有关注气候变化下的农业变化。在传统社会之中,农业生产部门占据支配地位,农业收成的好坏影响物价甚至整个社会的稳定。而在农业社会之中,粮食种植结构与亩产量受到气候条件的制约。本章以气候变化为出发点来研究这一时期农业,从另一个方面也可说是农民如何应对这一时期气候变化。
     第三章研究农业变化对自然经济形态以及兵制的影响。气候变化可以导致社会生产发生变化,比如引起就业水平的升高或下降。在传统农业社会,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劳动力在农业和手工业商业之间的分配,劳动力在农业部门增加,在商业和手工业部门减少,对商品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种植结构的调整,导致农事时间安排随之发生变化,同时使农民日常生活也产生变化,对亦农亦兵的兵制产生一定的影响。
     第四章考察这一时期的家庭情况。气候变冷导致干旱和饥荒发生频率增加。为了度过饥荒,除了改变农业种植结构,采取多方面保证粮食安全之外,农民还必需控制人口增长。控制人口的主要措施是溺杀女婴,这是导致社会之中男女比例失调的原因之一,这一结果使得一部分人出现早婚。同时,为了渡过饥荒和保持农业生产,农民将家庭的人口保持适当的规模,这样必定会影响家庭结构与宗族组织。
     第五章研究这一时期的各种社会群体的行为。气候变冷影响农业生产,导致饥荒频繁发生。当饥荒发生时,朝廷的救济往往力不从心,朝廷往往把本应该自身承担的赈济责任推给地方豪强与佛教徒,使得地方豪强与佛教徒在地方上的影响增大。朝廷对这些力量也比较限制和提防,朝廷的力量有逐渐延伸到基层的趋势。同时,地方力量也逐渐改变自己行为模式,使得中国逐渐由豪强社会过渡到富民社会。
     本文的基本结论是:与其他时代相比较,北朝时期气候相对寒冷。农业生产受到一定影响,农业社会发生一定的变动,对北方农业经济与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是造成这一时期中国南北文化出现较大差异的因素之一。
     本文采用了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历史文献学研究方法为主,还用了气候学、地理学、生态学和政治学的一些理论与研究方法交叉研究,以期对北朝环境与农业社会作出新视野的探讨。
This article is to study the climate change、the agricultural economy and the society in Northern Dynasties.The whole text is made up of three parts:the sub-preface,the body and the conclusion.
     The first chapter summarizes the basic situation and the main features of the Northern climate through literaturing and researching.Basing on the climate change,chapter two studies the agricultural situations in the Northern Dynasties during the period of this time.Although the results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related to the agriculture of this period,it lacks climate perspective and has no concern about the changes in agriculture under the climate change.Because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ector occupied an important dominance position in the traditional society,good or bad, the agricultural harvests affected the stability of the price or even the whole society,but in the agricultural society,the planting structure and the production of the grain were restrained by the climate.So this chapter studies the agriculture of this period considering the climate change,in other words,about how farmers adjusting to climate change during this period.
     Chapter three studies the impact on the natural economy and the Military System for the change of the agriculture.Climate change might also lead to changes in social production,such as the increase or decrease of the employment level.In the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society,the influence was mainly manifested by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labor forces in agriculture、handicrafts and commercial, which resulted in the decrease of the labor forces in commercial and handicraft production department, and therefore also led to the contraction of the merchandise economy.Since planting structure was adjusted,the free time of the peasants also changed.It also had influence on the military system in which the peasants were also considered as soldiers,for the soldiers under such Military System were required to have longer military training before battle.
     Chapter four inspects the family situation during this period.Climate cooling caused drought and famine to happen more frequently.In order to survive in famine,apart from changing the agricultural planting structure and a multi-pronged approach to ensure food security,farmers also need to control population growth,even killed the female infants by drowning.This led to the imbalance between men and women in society.So they had early marriage.Meantime,in order to survive and avoid famine,the family must be maintained to be in a certain scale,which would definitely affect the family structure and the clan organizations.
     Chapter five studies the relief act about various forces during this time.The impact of climate cooling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resulted in the reduce of the food production,and therefore food supply in the Northern Dynasties was particularly limited.When famine occurred,the relief from the central government was often inadequate,which often put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charity they should have to the local forces and the Buddhists,therefore local forces and Buddhists had great influence in local places.To address this situation,on the one hand,the central government should let them play an active role,on the other hand,they must think of ways to control these forces.The strength of the imperial court had a trend of gradually extending to the grass-root,meanwhile,local forces had also gradually changed their patterns of behavior.It made China gradually transit from the society of strong forces to the one which could enrich the whole people.
     The basic conclusion is as follows:the cooling of the climate in the Northern Dynasties affected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it also caused the frequent occurrence of the famine.So it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Northern agricultural economy and the society and became one of the factors resulting in a larger Chines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North and South during this period.In this paper,an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method is used,apart from the traditional method of the historical research.The article also incorporates a number of theories and research methods in the natural and social sciences.In this paper,economic history and the history of the Northern Dynasties are by reference.
引文
[1]高荣国:《什么是环境史》,《郑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2]高凯:《地理环境与中国古代社会变迁三论》,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绪论》第1页。
    [3]梅雪芹:《环境史学与环境问题》,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15页。
    [4]刘翠溶:《中国环境史研究刍议》,《南开学报》2006年第2期。
    [5]华林甫:《中国历史地理学五十年》,学苑出版社2001年版。此外,自1980年每年都有关于历史地理研究的综述可以参考;还有一些综述性的文章也涉及到中国环境史的相关问题,可参考陈新立《中国环境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史学理论研究》2008年第2期。
    [1]陈新立:《中国环境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史学理论研究》2008年第2期。
    [2]原宗子:《中国环境史在建立新世界史中的任务》,www://economy.guoxue.com/article.php/15526。
    [3]何炳棣:《黄土与中国农业的起源》,香港中文大学1969年版;《华北原始土地耕作方式:科学训诂互证示例》,《历史地理》第10辑。
    [4]高凯:《地理环境与中国古代社会变迁三论》,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5]原宗子:《古代中国的开发与环境:<管子·地员>研究》,研文出版1994年版;《“黄土”和“农本”主义的发生》,研文出版2005年版。
    [6]郑斯中:《气候对社会冲击的影响—一个多学科的课题》,《地理科学进展》1982年第1期;陈玉琼:《气候对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影响》,《大自然探索》1988年第3期。
    [1]陈兴民,马牧:《气候社会学论略》,《许昌师专学报》1992年第4期。
    [2]谭冠日:《气候变化与社会经济》,气象出版社1992年版;张家诚:《气候与人类》,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8年版。
    [3]章典等:《气候变化与中国的战争、社会动乱与朝代变迁》,《科学通讯》2004年第4期。
    [4]布雷特·辛斯基著、蓝勇译:《气候变迁与中国历史》,《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3年第3期。
    [5]M·J·Ingram等著、龚胜生译:《历史气候及其对人类的影响》,《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2期。
    [6]王嘉川:《气候变迁与中华文明》,《学术研究》2007年第12期。
    [7]坪井八十二:《气象异常与农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18页。
    [1]夏明方:《生态变迁与斯密动力、过密化理论——多元视野下的旧中国农村商品化问题》,《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二卷。此外,在其著作《民国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中华书局2000年版)一书中也持有相似的论点。
    [2]詹姆斯·C·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1]J·米格代尔:《农民、政治与革命—第三世界政治与社会变革的压力》,译林出版社1996年版。
    [2]关于历史时期气候史的研究的详细情况,可见参考周书灿:《20世纪中国历史气候研究述论》,《史学理论研究》2007年第4期。
    [3]典型的是乾嘉学派的对月令的研究,当然,比较早可以追溯到宋代沈括就注意到气候变化。
    [4]竺可桢:《南宋时代中国气候之揣测》,《科学》第10卷第2期;《中国历史上气候之变迁》,《东方杂志》第22卷第3号。
    [5]竺可桢:《中国气候上之脉动现象》,美国《地理评论》1926年第4期;《中国历史之旱灾》,《史地学报》1928年第3期;《中国历史时代之气候变迁》,《国风》第2卷第4期,1933年;《华北之干旱及其前因后果》,《地理学报》第1卷第2期,1934年。
    [6]胡焕庸:《气候变迁说述要》,《地理杂志》第2卷第5期,1929年。
    [7]谢义炳:《清代水旱灾之周期研究》,《气象学报》第17卷1—4期,1943年;张汉松:《明代水旱灾周期的初步探讨》,《气象学报》第18卷1—4合刊,1944年。
    [8]丁文江:《陕西省水旱之记录与中国西北部干旱之假说》、《方志月刊》,第9卷第2期,1936年;吕蔚光:《华北变旱说》,《地理》1卷2期,1941年,《关于西域及西蜀之古气候与古地理》,《气象学报》16卷3、4期,1942年;周廷儒先生的《从自然地理现象证明历史时代西北气候之变化》(《地理》第2卷第3、4期,1942年;蒙文通:《中国古代北方气候考略》 《史学杂志》第2卷第3、4期,1930年,《古代河域气候有如今江域说》,《禹贡》第1卷第2期,1934年;徐中舒:《殷人服象与象之南迁》,《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二本,1930年。
    [1]徐近之:《黄淮平原气候历史记载的初步整理》,《地理学报》1955年第2期;《黄河中游历史上的大水和大旱》,《地理学资料》1957年第1期。
    [2]文焕然:《秦汉时代黄河中下游气候研究》,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3]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中国科学》1973年第2期。
    [4]牟重行:《中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再考证》,气象出版社1996年版。
    [5]关于气候史的研究成果主要有:陈良佐:《再探战国到两汉的气候》,《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67本第2分,1996年;王子今:《秦汉时期气候变迁的历史学考察》,《历史研究》1995年第2期;陈业新:《两汉时期气候状况的历史学再考察》,《历史研究》2002年第4期;刘昭民:《中国历史上之气候变迁》,台湾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张丕远主编:《中国历史气候变化》,山东科技出版社1996年版;张家诚主编:《中国气候总论》,气象出版社1991年版;牟重行:《南北朝气候考》,《浙江气象》1987第3期;满志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东部温度变化》,《第四纪研究》2005年第2期;《关于唐代气候冷暖问题的讨论》,《第四纪研究》1998年第1期;张全明:《论北宋开封地区的气候变迁及其特点》,《史学月刊》2007年第1期。
    [6]典型的分歧出现有赵治乐《关于古代气候研究的几点思考——以<黄淮平原北宋至元中叶的气候冷暖状况>为例》(《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第2期)在该文作者指出“古代中国气候方面的研究成果颇丰,但方法上仍有不尽人意之处。梅花、柑橘等与人类行为密切相关的生物物种,被过分强调,而特殊小气候下的个别现象往往被放大为普通规律。相反,对雨雪霜等物理现象关注不足。经常有意无意地以冬季温度来代表全年温度,而忽略了其他三个季节;对史料的理解过于片面,在作气候对比时出现标准的游移变换,论据与结论之间缺乏严密的逻辑必然性,运用理论时亦有随心所欲之处。”不过,赵治乐的质疑同样遭到满志敏的质疑,在《关于历史时期气候研究问题答赵治乐先生》中(《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第3期)满志敏指出:“赵治乐先生对气候变化研究提出许多意见,认为这是今人研究古气候存在的通病。但文中指出的所谓意见,主要来自赵先生对历史气候研究的不熟悉,其中涉及气候基本概念、天气现象与平均气温的关系、气候事件与气候温度平均值的统计关系等基础内容,在物候资料应用中,也缺乏限制因素的考虑。”此外,夏明方在《中国灾害史研究的非人文化倾向》(《史学月刊》,2004年第3期)一文中对目前的气候史研究也提出一些批评。
    [1]鲁西奇:《人地关系理论与历史地理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01年第1期。
    [2]王铮:《历史气候变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兼论人地关系》,《地理学报》1996年第4期。
    [3]王巍:《自然环境变迁与史前文明演进》,《光明日报》2003年2月12日版。
    [4]李非等:《葫芦河流域的古文化与古环境》,《考古》1993年第9期。
    [5]靳桂云等:《华北北部中全新世降温气候与古文化变迁》,《科学通报》2001年第20期;崔建新等:《4000年前之中国洪水与文化的探讨》,《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第3期。
    [6]徐国昌:《气候变化对良渚文化发展与消失的影响》,《吴文化博览》2006年第9期。
    [7]王会昌:《2000年来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南迁与气候变化》,《地理科学》1996年第3期。
    [8]布雷特·辛斯基:《气候变迁和中国历史》,《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3年第6期。
    [9]此类文章很多有:朱立平等:《气候变化与民族迁徙》,《新史学》(华东师范大学)1992年第6期;许卓云:《汉末至南北朝气候与民族运动的初步考察》,《许卓云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章典等:《气候变化与中国的战争、社会动乱和朝代变化》,《科学通报》2004年第23期;许靖华:《太阳、气候、饥荒与民族大迁移》,《中国科学》(D辑)1998年第4辑。
    [10]汤懋苍等:《天气、气候与中国历史(Ⅰ):太阳黑子周期与中国气候》,《高原气象》2001年第1期;《天时、气候与中国历史(Ⅱ):“好(坏)天时”与历史上的“顺(乱)世”》2002年第2期;《历史上气候对我国社会 发展的影响初探》,《高原气象》2000年第2期。
    [1]史念海:《司马迁规划的农牧地区分界线在黄土高原上的推移及其影响》,《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第1期;《隋唐时期农牧地区的演变及其影响》(上、下),《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2期、第3期。
    [2]邹逸麟:《明清时期北部农牧过渡带的推移和气候寒暖变化》,《复旦学报》1995年第1期。
    [3]满志敏等:《气候变化对历史上农牧过渡带影响的个案研究》,《地理研究》2000年第2期。
    [4]萧启庆:《北亚游牧民族南侵各种原因的检讨》,(台湾)《食货月刊》1972年3月。
    [5]张渭莲:《气候变迁与商人南下》,《中原文物》2006年第1期。
    [1]王晖等:《商末黄河中下游气候环境的变化与社会变迁》,《史学月刊》2002年第1期。
    [2]李喜峰:《论西周黄河中下游气候环境的变化与西周社会变迁》,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3]马新:《历史气候与两汉农业的发展》,《文史哲》2002年第5期。
    [4]李春艳:《战国末到西汉时期的气候变化与关中农业的大发展》,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5]王子今:《试论秦汉气候变迁对江南经济文化发展的意义》,《学术月刊》1994年第9期。
    [6]杨青等:《略论两晋之际的社会变迁及其成因》,《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7]蓝勇:《唐代气候变化与唐代历史兴衰》,《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年第1期。
    [8]郑学檬:《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岳麓书社2003年版。
    [9]蓝勇:《中国历史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0]游修龄:《太湖地区稻作起源及其传播和发展问题》,《中国农史》1986年1期。
    [1]陈春声:《市场机制与社会变迁——18世纪广东米价分析》,中山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谢天佑:《气候·收成·粮价·民情——读李煦奏摺》,《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4年第4期;王业键等:《清代中国气候变迁、自然灾害与粮价初步考察》,《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年第1期。
    [2]李伯重:《气候变化与中国历史上人口的几次大起大落》,《人口研究》1999年第1期。
    [3]周翔鹤等:《明清时期中国的气候与粮食再生产》,《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4期。
    [4]李伯重:《“道光萧条”与“癸未大水”——经济衰退、气候剧变及19世纪的危机在松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5]李伯重:《一八二三至一八三三年间华亭—娄县地区水稻亩产量——一种新研究方法的尝试》,《历史研究》2007年第6期。
    [6]陈家其:《明清时期气候变化对太湖流域农业经济的影响》,《中国农史》1991年第3期。
    [7]王建革:《人口、生态与地租制度》,《中国农史》1998年第3期。
    [8]葛全胜等:《人口压力、气候变化与太平天国运动》,《地理研究》1995年第4期。
    [9]代表性的论文有:郑斯中:《1400—1949年广东省的气候气候振动对粮食丰歉的影响》,《地理学报》1983年第1期;杨煜达等:《嘉庆云南大饥荒(1815——1817)与坦博拉火山喷发》,《复旦学报》2005年第1期;王双怀:《气候变化对明代华南农业的影响》,《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年第2期;马立博:《南方向来无雪——帝制后期中国南方的气候与收成》,刘翠溶主编:《积渐所致—中国环境史论文集》,(台湾)中央研究院经济所,1995年版。
    [1]郑斯中:《我国冷的时期气候超常不稳定的历史证据》,《中国科学》(B辑)1985年第11期。
    [2]坪井八十二等:《气象异常与农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1页。
    [3]这方面的论文与著作很多,代表性的成果有很多。卜风贤:《周秦汉晋时期农业灾害和农业减灾方略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李辉:《北朝时期自然灾害及国家与民间的救济措施》,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4]李伯重:《气候变化与中国历史上人口的几次大起大落》,《人口研究》1999年第1期。
    [5]张家诚:《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影响的初探》,《地理学报》1982年第2期
    [6]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农业出版社,1985年版;余也非:《中国历代粮食平均亩产量考略》,《重庆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第3期。
    [7]蒋福亚:《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史》,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17页。
    [8]近些年来,杨际平的研究表明,在西汉时期,粮食亩产量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高,亩产量合今不足100斤,远远低于吴慧等人的研究。见杨际平:《从东海郡<集簿>看汉代的亩制、亩产与汉魏田租额》,《中国经济 史研究》1998年第2期;《再谈汉代亩制、亩产—与吴慧先生商榷》,《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2期;《秦汉农业:精耕细作抑或粗放经营》,《历史研究》2001年第4期。
    [1]马树庆:《气候变化对吉林省粮食产量的影响模拟研究》,《资源科学》1994年第1期。类似文章很多,主要是以现今的农业生产研究为出发点,但是我们要考虑到,现今的农业体系之中,种子更耐寒冷,肥料充足,故气候下降对粮食产量的影响要远远低于古代的气候变冷的影响。
    [2]郑斯中指出:在气候我国变冷时期,气候较干旱;气候温暖时期,降水较多。见郑著《我国历史时期冷暖年代的干旱特征》,《地理研究》1983年第4期。陈玉琼的研究指出,华北地区饥荒发生的面积与干旱指数成正相关;见陈著《干旱及其影响》,《灾害学》1986年第1期。
    [1]李里峰:《从“事件史”到“事件路径史”的历史—兼论<历史研究>两组义和团研究论文》,《历史研究》2003年第4期。
    [1]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
    [2]刘昭民:《中国历史上气候之变迁》,(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版,第28页。
    [3]牟重行:《中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再考证》,气象出版社1996年版。
    [4]张家诚主编:《中国气候变化总论》,气象出版社1991年版。
    [5]张丕远主编:《中国历史气候变化》,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版。
    [6]胡阿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生态环境》,《晓庄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7]龚高法等编著:《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方法》,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5-6页。
    [1]牟重行:《中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再考证》,气象出版社1996年版,第12-13页。
    [2]魏收:《魏书》卷二四《崔玄伯附崔宽传》。
    [3]魏收:《魏书》卷六五《李平传》。
    [4]魏收:《魏书》卷一一三《官氏志》。
    [5]史念海:《中国历史地理纲要》,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6页。
    [1]游修龄:《太湖地区稻作起源及其传播和发展问题》,《中国农史》1986年1期。
    [2]王子今:《秦汉时期气候变迁的历史学考察》,《历史研究》1995年第2期。
    [3]邹逸麟:《历史时期黄河流域水稻生产地域分布与环境制约》,《复旦学报》1985年第2期。
    [4]魏收:《魏书》卷三○《安同传》。
    [5]陈良佐:《从春秋到两汉我国古代气候变迁—兼论<管子·轻重>著作的时代》,(台湾)《新史学》2卷1期,1991年,又见中国经济史论坛:http://economy.guoxue.com/article.php/7756/4。
    [1]缪启愉等:《<齐民要术>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28页。
    [2]缪启愉等:《<齐民要术>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26页。
    [3]陈业新在《两汉时期气候状况的历史学再考察》(《历史研究》2002年第4期。)一文中以农事安排越早,气候越温暖来作为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的指标。该方法只考虑到了降水等因数,并没有考虑到积温,故而其得出结论值得商榷。
    [4]刘磐修:《两汉魏晋南北朝大豆的生产与地域分布》,《中国农史》2000年第1期。
    [1]此表依据陈业新《两汉时期气候状况的历史学再考察》(《历史研究》2002年第4期。)中表格,但笔者的结论和陈业新的正好相反。
    [2]此处为《齐民要术》中引的《家政法》,但《家政法》一书是南朝作品,所反映的是南方的农史活动,北方应该要比南方要提前。
    [3]同上。
    [1]此表依据冷鹏飞的《节气顺序和我国古代气候变化》(《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80年第1期。)中相关表格而来。
    [1]冷鹏飞:《节气顺序和我国古代气候变化》,《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80年第1期。
    [2]陆佩玲:《中国木本植物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北京农业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第1页,第4-5页。
    [1]魏收:《魏书》卷一○七《律历志》。
    [1]龚高法等编著:《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方法》,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46页。当然,运用这个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人口密度较低,湖泊河流沼泽较多的时期,人们对干旱的感受较深。故人们对干旱记载较多,对水灾记载较少。当人口增加,人口密度上升,围湖造田导致排水不畅,水灾记载就多起来。这种情况越到后期表现越明显,历史上一些地区旱灾记载次数在不同时期变化不大,但是水灾差距很大,其道理便是如此。故而运用湿润指数法这种方法时要考虑到其局限性。
    [1]魏收:《魏书》卷三《太宗纪》。
    [2]魏收:《魏书》卷三五《崔浩传》。
    [3]陈玉琼:《干旱及其影响》,《灾害学》1986年第1期。
    [1]葛全胜等:《过去2000a中国东部冬半年温度变化序列重建及初步分析》,《地学前缘》2002年第9期。
    [2]王乃昂等:《青土湖近6000年来沉积气候记录研究—兼论四五世纪气候回暖》,《地理科学》1999年第2期。
    [3]萧子显:《南齐书》卷一四《五行志》。
    [4]赵引娟等:《“Dark Ages”冷事件研究进展》,《冰川冻土》2005年第2期。
    [1]郑景云等:《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东部气温变化》,《第四纪研究》第2005年第2期。其观点为:从历史文献及自然证据所记录寒冷事件次数变化趋势看,魏晋南北朝的气候存在冷—暖—冷的世纪波动,其中两个冷谷分别位于270s—350s和450s—530s,而360s—440s则相对温暖。由于其研究的是东部地区,故本文的与其研究略有差异。
    [1]周书灿:《有关先秦时期北方地区麦子种植的几个问题的思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年第1期。
    [2]王利华:《文化与环境互动作用下的中古经济与地理变迁》,《史学月刊》2005年第5期。
    [3]西鸠定生:《碾硙寻踪——华北农业两年三作制的产生》,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学论著选译》(第四卷),中华书局1992年版。
    [1]卫斯:《汉代大面积种植小麦的历史证据》,《中国农史》1987第4期。
    [2]王勇:《论西汉中后期冬小麦在关中地区的推广》,《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第3期。
    [3]荆峰、惠富平:《汉代黄河流域麦作发展的的环境因素和技术影响》,《中国历史地理论从》2007年第4期。
    [4]惠富平:《汉代麦作推广因素探讨—以东海郡和关中地区为例》,《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赵淑玲,昌森:《论两汉时代冬小麦在我国北方的推广普及》,《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第2期。
    [5]陈寿:《三国志》卷十二《魏书·司马芝传》。
    [6]陈寿:《三国志》卷一六《魏书·杜畿附杜恕传》。
    [7]陈寿:《三国志》卷八《魏书·张鲁传》。
    [8]陈寿:《三国志》卷三《魏书·明帝纪》。
    [1]陈寿:《三国志》卷六《魏书·袁术传》。
    [2]房玄龄:《晋书》卷三《武帝纪》。
    [3]房玄龄:《晋书》卷三《武帝纪》。
    [4]房玄龄:《晋书》卷二八《五行志》。
    [5]魏收:《魏书》卷九《肃宗纪》。
    [6]魏收:《魏书》卷九《肃宗纪》。
    [1]李延寿:《北史》卷七○《刘璠传》。
    [2]李延寿:《北史》卷四九《樊子鹄传》。
    [3]李延寿:《北史》卷二五《薛虎子附薛琡传》。
    [4]魏收:《魏书》卷九五《苻坚传》。
    [5]李延寿:《北史》卷八六《孟业传》。
    [6]魏收:《魏书》卷一一二《灵征志》。
    [1]韩国磐:《北朝隋唐的均田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06页。
    [2]杨际平:《均田制新探》,厦门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70页。
    [1]魏收:《魏书》卷六六《崔亮传》。
    [2]李百药:《北齐书》卷一八《高隆之传》。
    [3]魏收:《魏书》卷一二《孝静纪》。
    [4]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卷三《城南》。
    [1]萧子显:《南齐书》卷七三《孝义·庾沙弥传》。
    [2]姚思廉:《梁书》卷三《武帝纪下》。
    [3]魏收:《魏书》卷二二《汝南王传》。
    [4]魏收:《魏书》卷四七《卢玄附卢义僖传》。
    [5]李延寿:《北史》卷三八《裴侠传》。
    [6]李延寿:《北史》卷五《魏本纪五》。
    [7]令狐德棻:《周书》卷四《明帝纪》。
    [8]竺可桢:《论我国气候的几个特点及其与粮食作物生产的关系》,《竺可祯文集》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463页。
    [1]荆峰、惠富平:《汉代黄河流域麦作发展的环境因素与技术影响》,《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年第4期。
    [2]邹逸麟:《历史时期黄河流域水稻生产的地域分布和环境制约》,《复旦学报》1985年第3期。
    [3]魏收:《魏书》卷三○《安同传》。
    [4]魏收:《魏书》卷七《高祖纪上》。
    [5]魏收;《魏书》卷六八《高聪附高皓传》。
    [6]魏收:《魏书》卷四一《源怀传》。
    [7]魏收:《魏书》卷九二《胡长命妻张氏传》。当然,作为酿酒原料的粮食不仅仅是稻米,粟麦也可以作为酿 酒的原料。
    [1]魏收;《魏书》卷七《高祖纪下》。
    [2]魏收:《魏书》卷六一《沈文秀传》。
    [3]魏收:《魏书》卷五八《杨椿传》。
    [4]魏收:《魏书》卷六九《裴延俊传》。
    [1]魏征:《隋书》卷二四《食货志》。
    [2]刘磐修:《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大豆生产和地域分布》,《中国农史》2000年第1期。
    [3]李长年:《农业史话》,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版,第81页。
    [4]刘磐修:《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大豆生产和地域分布》,《中国农史》2000年第1期。
    [5]李延寿:《北史》卷二五《古弼传》;又见《魏书》卷二八《古弼传》。
    [6]魏收:《魏书》卷六五《李平传》。
    [7]魏收:《魏书》卷五六《崔楷传》。
    [1]魏收:《魏书》卷一一二《灵征志》。
    [2]李百药:《北齐书》卷二○《库狄伏连传》。
    [3]李长年:《农业史话》,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版,第83页。
    [4]王子今:《秦汉时期气候变迁的历史学考察》,《历史研究》1995年第2期。
    [5]贾思勰:《齐民要术》卷二《大豆》。
    [6]贾思勰:《齐民要术》卷一《种谷》。
    [7]陈寿:《三国志》卷一五《魏书·杨沛传》。
    [1]魏收:《魏书》卷三二《崔逞传》。
    [2]李延寿:《北史》卷三二《崔孝伟传》。
    [3]贾思勰:《齐民要术》卷五《种桑》。
    [4]贾思勰:《齐民要术》卷四《种枣》。
    [5]魏收:《魏书》卷四五《韦阆附韦栔传》。
    [6]魏收:《魏书》卷二《太祖纪》。
    [7]贾思勰:《齐民要术》卷五《种榆》。
    [8]魏收:《魏书》卷一四《神元平文诸帝子孙传》。
    [9]刘敞:《南北朝杂记》,丛书集成初编本。
    [1]杨际平:《秦汉农业:精耕细作抑或粗放耕作》,《历史研究》2001年第4期。
    [2]周国林:《魏晋南北朝时期粮食亩产的估计》,《中国农史》1991年第3期;高敏:《魏晋南北朝经济史》,上 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764页;高原:《魏晋南北朝北方农业耕作方式与人口之关系探讨》,《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1期。
    [1]魏收:《魏书》卷七八《张普惠传》。
    [2]吴慧 《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1983年版,第146页。
    [3]魏收;《魏书》卷七《高祖纪下》。
    [4]见上述周国林,高敏文章。
    [5]魏收:《魏书》卷七《高祖纪下》。
    [6]魏收:《魏书》卷七九《鹿悆》。
    [1]缪启愉等:《<齐民要术>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206页。
    [2]游修龄:《太湖地区稻作的起源及其传播和发展问题》,《中国农史》1985年第1期。
    [3]区田法的产量一度被认为是北朝时期的粮食最高产量,但是区田需要消耗大量的劳动力和肥力,不可能大规模推广,而且氾胜之等人为了推广区田法,也或多或少夸大了区田法的粮食亩产量。详细论述可见李长年:《中国农业史话》,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版,第65-73页。
    [4]魏收:《魏书》卷六二《李彪传》。
    [1]魏收:《魏书》卷一一○《食货志》。
    [2]房玄龄:《晋书》卷四七《傅玄传》记载:“又旧兵持官牛者,官得六分,士得四分;自持私牛者,与官中分,施行来久,众心安之。今一朝减持官牛者,官得八分,士得二分;持私牛及无牛者,官得七分,士得三分,人失其所,必不欢乐。臣愚以为宜佃兵持官牛者与四分,持私牛与官中分,则天下兵作欢然悦乐,爱惜成谷,无有损弃之忧。”可见,屯田一般是四六分或五五分成。
    [3]魏收:《魏书》卷七《高祖纪上》。
    [4]魏收:《魏书》卷一一○《食货志》。
    [5]魏收:《魏书》卷四《世宗纪下》。
    [6]杨际平:《均田制新探》,厦门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70页。
    [7]郏亶:《吴中水利书》,丛书集成初编本。
    [1]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1983年,第147页。
    [2]魏征:《隋书》卷二七《百官制》。
    [3]杨际平:《秦汉农业:精耕细作抑或粗放耕作》,《历史研究》2001年第4期。
    [4]黎虎:《魏晋南北朝史论》,学苑出版社1999年版,第36页。
    [1]侯旭东:《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朝廷、州县与乡里》,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95页。
    [2]张家诚:《气候与人类》,河南科技出版社1986年版,第123页。
    [3]樊志民:《关中历史上的旱灾与农业问题研究》,《中国农史》1997年第3期。
    [1]许倬云:《汉末至南北朝气候与民族移动的初步考察》,见许著《许倬云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坪井八十二等编:《气候异常与农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56页。
    [3]陈文华:《从出土文物看汉代农业生产技术》,《文物》1985年第8期。
    [4]魏收:《魏书》卷七《高祖纪上》。
    [5]魏收:《魏书》卷八四《陈奇传》。
    [6]这里参考杨际平的研究成果。实际上笔者认为目前学术界对汉代至北朝之间的北方粮食亩产量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以气候为出发点,北朝时期的粮食亩产量应该比前代有一个明显的变化,以这个变化为出发点再去研究前代的农业,应该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7]贾思勰:《齐民要术》卷六《养猪》记载北朝时期养猪还是处于放牧和圈养混合阶段,“春夏草生,随时放牧、 糟糠之属,当日别与。八九十月,放而不饲。所有糟糠,则蓄待穷冬春初。”在这种情况下积肥并不多,北朝时期的肥料主要来源与牛粪。
    [1]贾思勰:《齐民要术》卷一《耕田》记载“凡美田之法,绿豆为上,小豆、胡麻次之……为春谷田,则亩收十石,其美与蚕矢、熟粪同。”可见,在北朝时期,绿肥还是处于主要地位,农家肥虽然也有,但并没有大规模运用。
    [2]原宗子:《我对华北古代环境史的研究—日本的中国环境史研究一例》,《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3期。
    [3]郑欣:《北朝均田制度散论》,载许著:《魏晋南北朝史探索》,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71页。
    [1]魏收:《魏书》卷七《高祖》纪上;卷四七《卢玄附卢昶》。此外在卷四八《高允传》;卷六○《韩麒麟传》;《周书》卷二三《苏绰传》之中都有类似语言。
    [2]李剑农:《魏晋南北朝隋唐经济史稿》,三联书店1959年版,第32-50页;傅筑夫:《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第三册),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2页。
    [3]马新、齐涛:《汉唐村落形态略论》,《中国史研究》2006年第2期。
    [4]宫川尚志:《六朝时代的村》,刘俊文主编:《日本中青年学者论中国史(六朝隋唐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1]李延寿:《北史》卷三一《高祐传》。
    [2]李延寿:《北史》卷三三《李德饶传》。
    [3]魏收:《魏书》卷六六《李崇传》。
    [4]魏收:《魏书》卷九一《杨侃传》,
    [5]魏收;《魏书》卷九三《刘灵助传》
    [6]令狐德棻:《周书》卷三一《韦孝宽传》。
    [1]西晋末年和北宋末年移民南迁,基本上都是有领导、有组织的,很多都是家族行为。一般而言,至少有一定耕地的人是不愿意迁移的。
    [2]魏收:(《魏书》卷六五《李平传》
    [3]魏征:《隋书》卷二四《食货志》。
    [4]魏收:《魏书》卷七《高祖纪上》
    [5]郑欣:《北朝均田制度散论》,载郑著:《魏晋南北朝史探索》,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70-174页。不过,笔者认为应该是七十亩左右。
    [1]许倬云:《汉代农业—中国农业经济的起源及特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3-125页。不过,杨际平认为在西汉时期,还没有精耕细作,大部分地区还是粗放经营。
    [2]蒋福亚:《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史》,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08页,
    [3]令狐德棻:《周书》卷二三《苏绰传》。
    [4]本段的相关部分黎虎先生有详细的论述。详见:《魏晋南北朝史论》,学苑出版社1999年版。
    [1]司庆达:《<齐民要术>与精耕细作体系研究》,郑州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第22页。
    [1]杨际平:《秦汉农业:精耕细作抑或粗放耕作》,《历史研究》2001年第4期。
    [2]魏收:《魏书》卷七《高祖上》。
    [3]魏收:《魏书》卷一一○《食货志》。
    [4]魏收:《魏书》卷五七《崔辨附崔孝暐传》
    [5]魏收:《魏书》卷二《太祖纪》。
    [6]魏收:《魏书》卷一一○《食货志》。
    [7]魏征:《隋书》卷一《文帝纪》。
    [8]令狐德棻:《周书》卷三五《裴侠传》。
    [9]魏收:《魏书》卷七《高祖纪上》。
    [1]魏收:《魏书》卷八○《樊子鹄传》。
    [2]魏收:《魏书》卷八八《张恂附张长年传》
    [3]李百药:《北齐书》卷四六《苏琼传》。
    [4]魏收:《魏书》卷七《高祖纪上》;卷九《肃宗纪》。
    [5]魏收:《魏书》卷二《太祖纪》;《魏书》卷一一○《食货志》;卷四五《辛绍先附辛子馥传》;卷四九《崔鉴传》;卷五二《赵柔传》;卷八六《赵琰传》。
    [1](法)布罗代尔著,顾良译:《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资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一卷)《日常生活的结构——可能与不可能》,三联书店1996年版。
    [2]李根蟠:《汉唐之际社会变迁略论》,张国刚主编:《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三辑),中华书局2001年版;此外日本学者也有类似观点,宫泽知之:《中国货币经济论序说》,武汉大学三到九世纪研究所编:《中国前近代史理论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何兹全:《从城乡关系看两汉和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的变化》,《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58年第2期;《自然经济和依附关系—使中国中古社会与前后社会区别的两大特征》,张国刚主编:《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三辑),中华书局2001年版。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黄山书社1987年版。
    [4]班固:《汉书》卷七三《贡禹传》。
    [1]范晔:《后汉书》卷二八《桓谭传》。
    [2]范晔:《后汉书》卷四九《王符传》。
    [3]房玄龄:《晋书》卷二六《食货志》。
    [4]魏收:《魏书》卷五二《赵柔传》。
    [1]魏收:《魏书》卷四四《赵虎子传》。
    [2]魏收:《魏书》卷五七《崔孝芬传》。
    [3]魏收:《魏书》卷八九《高遵传》。
    [4]魏收:《魏书》卷五五《刘芳传》。
    [5]李延寿:《北史》卷八九《颜恶头传》。
    [6]李延寿:《北史》卷八九《强练传》。
    [7]魏收:《魏书》卷六八《甄琛传》。
    [8]魏收:《魏书》卷一一○《食货志》。
    [1]魏征:《隋书》卷二四《食货志》。
    [2]赵德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水平与生产结构的关系——一公元1世纪前后为例》,武汉大学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编:《中国前近代史理论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648页。
    [1]魏征:《隋书》卷二五《刑法志》。
    [2]刘小京:《自然经济与自给性农业》,《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3期。
    [1]蒋福亚:《<齐民要术>所见农民与市场的关系》,《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2]韦森:《从中国历史看市场经济的周期性兴衰》,《文汇报》2007年4月22日第6版;又见《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2007年第4期。
    [3]汤懋苍等:《天时、气候与中国历史(Ⅰ):太阳黑子周期与中国气候》,《高原气象》2001年第1期;《天时、气候与中国历史(Ⅱ):“好(坏)天时”与历史上的“顺(乱)世”》2002年第2期;《历史上气候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初探》,《高原气象》2000年第2期。
    [4]李伯重:《道光萧条”与“癸未大水”——经济衰退、气候剧变及19世纪危机在松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5]历史时期气候冷暖变化主要参考了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竺可桢对中国历史时期气候的长时段的阶段性划分基本上为研究者接受,但是在较短时间内气候波动的状况现在的研究者做了更深入的研究。唐朝气候变化参考了蓝勇《唐代气候变化与唐代历史兴衰》,《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2001年第1期。其他时段参考了张全明《中国历史地理导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试论北宋开封地区的气候变迁及其特点》,《史学月刊》2007年第1期。
    [1]蓝勇:《唐代气候变化与唐代历史兴衰》,《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年第1期。
    [2]张家诚:《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产生的影响初探》,《地理学报》1982年第2期。
    [3]王馥棠:《世界气候与粮食产量预测》,《气象知识》1984年第1期。
    [4]倪根金:《试论气候变迁对我国古代北方农业经济的影响》,《中国农史》1988年第1期。
    [5]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农业出版社1985年版,第191页。
    [1]余也非:《中国历代平均粮食亩产考略》,《重庆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第3期。
    [2]班固:《汉书》卷二四《食货志》。
    [3]王子今:《秦汉时期气候变迁的历史学考察》,《历史研究》1995年第2期。
    [4]班固:《汉书》卷五九《张汤传》。
    [5]班固:《汉书》卷六○《杜周附杜延安传》。
    [6]房玄龄:《晋书》卷二六《食货志》。
    [7]魏收:《魏书》卷四《世祖纪下》。
    [1]魏收:《魏书》卷七《高祖纪上》。
    [2]同上。
    [3]魏收:《魏书》卷七《高祖纪上》。
    [4]张家诚:《气候与人类》,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版,第120-121页。
    [5]坪井八十二:《气象异常与农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1页。
    [6]马晓琼:《北朝自然灾害形成原因及其对经济的影响》,《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7]贾思勰:《齐民要术》卷二《杂说》。
    [8]贾思勰:《齐民要术》卷二《杂说》。
    [1]贾思勰:《齐民要术》卷一《种谷》。
    [2]关于这个思想,那晓凌在其论文《<齐民要术>所见抵御灾害的思想和措施》(首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第4-10页)中有比较详细的论述。
    [3]坪井八十二:《气象异常与农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46页。
    [1]分别可见《魏书》卷二《太祖纪》;卷七《高祖纪上》;卷三五《崔浩传》;卷一一○《食货志》;《周书》卷二三《苏绰传》。
    [2]魏收:《魏书》卷八八《羊敦传》。
    [3]黎虎先生在《中国饮食史》(魏晋南北朝卷)(华夏出版社1999版)中对这一时期北方蔬菜品种变化有了比较详细的论述,这种变化可能与气候变冷导致粮食不足引起的。
    [4]詹姆斯·C·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译林出版社2001版,第24页。
    [1]斯科特在书中指出:尽管从多方面衡量,“销售大米”的种植有多得多的利润,但在大田里种植维持生存作物的优先性势不容质疑的。村民们只有在完成了生存耕作任务之后,才会在“销售大米”的田上下功夫。不论农民有多么宏大的企业家志向,他们的推理能力阻碍了威胁自身生存的商业农作物的种植……企业周期性的衰退和下降趋势的幽灵对公司的影响,也许等同于庄稼歉收对农民的也许;他刺激人们重视有保障的、稳定的利润而不是较大而不确定的利润。无论对于商行还是对于农民来说,西蒙的“满足“理论可能比利润最大化更能有效第预测人们的行为。同上书,第29-30页。
    [1]谷霁光:《府兵制考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华书局1963年版;王潇:《试论隋唐府兵制消失的原因》,贵州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2]陈寅恪:《唐代政治史稿》,三联出版社1956年版,第13页。
    [3]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三《梁纪十九》,大宝元年十一月。
    [1]魏收:《魏书》卷五六《郑羲附郑连山传》。
    [1]毛汉光:《西魏府兵史论》,见毛著《中国中古政治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282页。
    [2]司马迁:《史记》卷一一○《匈奴列传》。
    [1]魏收:《魏书》卷一○《孝庄纪》。
    [2]魏收:《魏书》卷七四《尔朱荣传》。
    [3]令狐德棻:《周书》卷三六《段永传》。
    [4]李百药:《北齐书》卷二一《高昂传》。
    [1]魏收:《魏书》卷八《世宗纪》;卷一二《孝静纪》;卷五六《崔辩传》。
    [2]魏收:《魏书》卷七《高祖纪下》。
    [1]魏收:《魏书》卷九五《苻健传》。
    [2]王利华:《古代华北水力加工兴衰的水环境背景》,《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年第1期。
    [3]王利华:《中古华北水资源状况的初步考察》,《南开学报》2007年第3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华北内河航运与军事活动关系》,《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9期。
    [4]张利平:《气候变暖及其对我国社会的影响》,《自然杂志》2000年第1期。
    [5]令狐德棻:《周书》卷二三《苏绰传》。
    [1]李延寿:《北史》卷六○《王雄传》。
    [2]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百五十七《梁纪十三》。
    [3]谷霁光:《府兵制度考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289页。
    [4]实际上,府兵制本身也有一个发展过程,即有职业兵转化为亦耕亦农的兵制之间有一个过程,本文主要论证的并不是兵制本身变化的过程,本文主要是论证乡兵为何有的被纳入到府兵,有的被没有被纳入到府兵体系。
    [1]侯旭东:《地方豪右与北齐政治—从魏末启立州郡到北齐天保七年并省州郡县》,《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4期。
    [1]王利华:《中国家庭史》,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http://economy.guoxue.com/article.php/13660。
    [2]李卿:《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族、宗族关系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尹建东:《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关东豪族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邵正坤:《北朝家庭形态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 2007年;张国刚、王利华:《中国家庭史》,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沈约:《宋书》卷八二《周朗传》,魏收:《魏书》卷七一《裴叔业附从子植传》。
    [2]蒋福亚:《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史》,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351页。
    [3]司马迁:《史记》卷六八《商君列传》。
    [4]班固:《汉书》卷四八《贾谊传》。
    [5]房玄龄:(《晋书》卷三○《刑法志》。
    [1]魏收:《魏书》卷八七《孝义传》。
    [2]令狐德棻:《周书》卷二七《辛威传》。
    [1]李延寿:《北史》卷六六《李迁哲传》。
    [2]李卿:《秦汉魏晋南化朝时期家族、宗族关于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4-78页。
    [1]高贤栋:《北朝乡村组织研究》,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2]魏收:《魏书》卷一一○《食货志》。
    [3]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03页。
    [4]魏收:《魏书》卷一二《孝静纪》。
    [1]魏征:《隋书》卷二四《刑法志》。
    [1]当然,中国古代大家族之中也有“门房”的概念,一个家族壮大之后,有一些人离开祖居到另外一个地方居住,就称之为某姓的某房。不过要考虑此时抚恤时以“房”为单位,因此,在北朝时期,房应该是一个比较小的单位,即所谓传统的“五口之家”的家庭才被成为“房”。由几个“房”才能构成“门”。
    [2]魏收:《魏书》四七《卢玄传附卢度世传》;卷五八《杨播传附杨椿传》:卷八六《孝感传》:卷四六《许彦附许瑞传》。
    [1]魏 收:《魏书》卷八六《孝感传》;卷四五《柳崇附柳少雍传》;卷七六《张烈传》;卷八一《山伟传》;卷六八《甄琛传》:卷五三《李冲传》;卷四二《寇赞附寇治传》。
    [2]魏收:《魏书》四七《卢玄传附卢度世传》。
    [3]魏收:《魏书》卷五八《杨播传附杨椿传》。
    [4]魏收:(《魏书》卷八八《良吏传》。
    [5]李百药:《北齐书》卷四六《循吏传》。
    [6]魏收:《魏书》卷九七《刘裕传》。
    [7]李延寿:《北史》卷三五《郑羲附郑译传》。
    [1]李延寿:《北史》卷三六《薛辩附薛慎传》。
    [2]李延寿:《北史》卷一七《景穆皇帝十四男传》。
    [3]李延寿:《北史》卷三八《裴修传》。
    [4]魏收:《魏书》卷三三《张济传》。
    [5]魏收:《魏书》卷七《高祖上》。
    [6]魏收:《魏书》卷九《肃宗纪》。
    [1]关于这个原因,李卿和王利华著作之中有比较详细的论述。
    [2]魏收:《魏书》卷七《高祖纪下》。
    [3]李延寿:《北史》卷八六《苏琼传》。
    [4]李延寿:《北史》卷四三《张彝传》。
    [1]魏征:《隋书》卷二四《食货志》。
    [2]邵正坤:《北朝大家庭形态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第53-55页。
    [3]杨际平:《均田制新探》,厦门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5页。
    [1]魏收:《魏书》卷五七《崔传暹》。
    [2]这里的风险主要是有耕牛死亡或被盗的风险,耕牛发生意外情况,农民受到损失很大,如果是几户购买。则可以分散风险;此外,如果是单独一户购买,则牛耕的潜力又不能充分利用起来。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当时资源稀缺,不可能做到一户一头牛,在中国的农村还是流行合伙买牛和养牛。农民养牛的除了耕地外,主要是可以肥田。关于近年农村养牛的变化,可见潘垠坪《耕牛喂养及使用—湖南省常德市窑顶村调查》,中国农村研究网,http://www.ccrs.org.cn/list_8_15.aspx。
    [1]孙达人:《试“”五口百亩之家”一个新的评价》,《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1期。
    [2]魏收:《魏书》卷七《高祖纪上》。
    [3]毛汉光:《中国人权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页。
    [4]吴滨:《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研究》,西北林业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第59页。
    [1]李卿:《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家庭、宗族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8页。
    [2]魏收:《魏书》卷五七《崔挺附崔孝芬传》。
    [3]李延寿:《北史》卷六四《韦孝宽传》。
    [1]李 卿:《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家庭、宗族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2页
    [2]侯旭东:《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朝廷、州县和村里》,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07页。
    [3]周一良:《<博菱崔氏个案研究>评价》,《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22-523页。
    [4]侯旭东:《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朝廷、州县和村里》,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07页。
    [5]魏收:《魏书》卷四《世祖纪上》。
    [6]魏收:《魏书》卷五三《李孝伯附李安世传》。
    [1]魏收:《魏书》卷九一《王早传》。
    [2]毛汉光:《中古士族性质之演变》,见毛著《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92页。
    [1]魏收:《魏书》卷七《高祖纪下》。
    [2]魏收:《魏书》卷六六《李崇传》。
    [3]令狐德棻:《周书》卷二五《李贤传》。
    [4]李延寿:《北史》卷三三《李士谦传》。
    [1]李百药:《北齐书》卷一五《厍狄干附厍狄士文传》。
    [2]李百药:《北齐书》卷一六《段荣附段韶传》。
    [3]李百药:《北齐书》卷四三《封述传》。
    [1]梁满仓:《论魏晋南北朝的早婚》,《历史教学问题》1990年第2期;薛瑞泽:《魏晋南北朝婚龄考》,《许昌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谢宝富:《北朝婚龄考》,《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1期:王万盈:《北朝妇女婚嫁述论》,《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1]周一良:《魏晋南北朝札记》,中华书局1985年版,《晚有子》,第310-311页。
    [2]梁满仓:《论魏晋南北朝的早婚》,《历史教学问题》1990年第2期。
    [1]魏 征:《隋书》卷二四《食货志》。
    [2]李百药:《北齐书》卷一七《斛律羡传》。
    [3]谢宝富:《北朝婚龄考》,《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1期。
    [4]李百药:《北齐书》卷八《后主纪》。
    [5]令狐德棻:《周书》卷五《武帝纪》。
    [6]李百药:《北史》卷五《魏本纪》。
    [7]郑振满:《近百年闽东沿海的婚姻、家庭和生育率——连江县浦口镇官岭村调查报告》,见李中清等主编:《婚姻家庭与人口行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7页。
    [8]常建华:《清代溺婴问题新探》,兼李中清等主编:《婚姻家庭与人口行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01-204页。
    [9]常建华等人的论述表明在婚姻市场上男女比例失调导致晚婚;但是在有能力结婚的人群中,也可造成早婚,这也与婚姻市场中有一定的竞争有关。
    [1]高凯:《论中国古代人口性比例失调问题》,《史学月刊》1998年第3期。
    [2]高凯:《地理环境与中国古代社会变迁三论》,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32页。不过高凯的论证也存在值得商榷的地方,其一是土壤微量元素以现代土壤元素为出发点,故数据存在可疑之处;其二是没有注意到食物的补给,实际上人体所需要的20多种微量元素之中,盐基本上能满足。其三是这一地区男女比例失调是否是常态,能不能用之来解释后世的历史。
    [1]高凯:《地理环境与中国古代社会变迁三论》,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30-131页。
    [2]沈约:《宋书》卷九五《索虏传》。
    [3]《国语》卷二十《越语》
    [4]班固:《汉书》卷七三《韦贤传》。
    [5]王子今:《秦汉“生子不举”现象与弃婴故事》,《史学月刊》2007年第8期。
    [1]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4页。
    [1]同上书,第35页。
    [1]《太平经合校》卷三五《分别富贵法》指出:然天下所以杀女者,凡人少小时,父母自愁苦,绝其衣食共养之。非独人也,跂行(用脚走路)亦皆然。至于老长巨细,各当随其力而求衣食,故万物尚皆去其父母而自衣食也。贤者得乐,不肖得苦。又子者年少,力日强有余。父母者日衰老,力日少不足也。夫子何男何女,智贤力有余者,尚乃当还报复其父母功恩而供养之也。故父母不当随衣食之也。是者名为弱养强,不足筋力养有余也,名为逆政。少者还愁苦老者,无益其父母,故父母多杀之也。今但为乏衣食而杀伤之,孰若养活之者,而使各自衣食乎?
    [1]李延寿:《北史》卷七七《李谔传》。
    [2]当然,这些被出卖的爱妾婢女不一定都落入到普通家庭。
    [3]邓云特:《中国救荒史》,上海书店1984年版,第15页。
    [4]阿玛蒂亚·森:《饥饿与公共行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53-62页。森在这些章节之中,比较详细论证了饥饿对性别的影响。
    [1]魏收:《魏书》卷三三《李安世附李枿传》。
    [1]魏收:《魏书》卷七《太祖纪上》。
    [2]魏收:《魏书》卷一一○《灵征志》。
    [3]魏收:《魏书》卷四五《韦阆附韦栔传》。
    [4]魏收:《魏书》卷五八《杨播传》。
    [5]魏收:《魏书》卷六一《薛安都附薛真传》。
    [6]魏收:《魏书》卷三《太宗纪》。
    [7]魏收:《魏书》卷三五《崔浩传》。
    [8]魏收:《魏书》卷二八《刘洁传》。
    [1]魏收:《魏书》卷七《高祖纪下》。
    [2]魏收:《魏书》卷五四《高闾传》。
    [3]魏收:《魏书》卷八《世宗纪》。
    [4]魏收:《魏书》卷五八《杨播传》。
    [5]李百药:《北齐书》卷一《神武纪上》。
    [6]令狐德棻:《周书》卷五《武帝纪上》。
    [1]班固:《汉书》卷二四《食货志》。
    [2]杜佑:《文献通考·市籴考二》。
    [3]魏收:《魏书》卷六○《韩麒麟传》。
    [4]魏收:《魏书》卷六二《李彪传》。
    [1]魏收:魏书》卷一一○《食货志》。
    [2]魏征:《隋书》卷二四《食货志》。
    [3]魏征:《隋书》卷二四《食货志》。
    [1]魏收:《魏书》卷七《高祖纪上》。
    [2]魏收:《魏书》卷八《世宗纪》。
    [3]魏收:《魏书》卷九《肃宗纪》。
    [4]日本在江户时代,气候变冷时就会发布防止农民向其他领地大量流动散布的命令。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防止饥民暴动。见坪井八十二《气象异常与农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18页。
    [5]魏收:《魏书》卷一一○《食货志》。
    [1]李百药:《北齐书》卷七《武成帝纪》。
    [2]李百药:《北齐书》卷二二《李元忠传》。
    [3]李百药:《北齐书》卷八《后主纪》。
    [4]令狐德棻:《周书》卷三一《韦孝宽传》。
    [5]魏收:《魏书》卷一一○《食货志》记载:“孤独癃老笃疾贫穷不能自存者,三长内迭养食之。”
    [6]魏收:《魏书》卷七《高祖纪上》。
    [7]魏收:《魏书》卷八《世宗纪》。
    [1]魏收:《魏书》卷二三《张蒲附张昭传》。
    [2]魏收:《魏书》卷八○《樊子鹄传》。
    [3]李延寿:《北史》卷八六《苏琼传》。
    [4]李百药:《北齐书》卷八《后主纪》。
    [5]魏收:《魏书》卷一一○《食货志》。
    [1]丁毅华:《战国秦汉社会的长者慕尚》,《文史知识》1999年第11期。
    [2]魏收:《魏书》卷七一《裴叔业附裴芬之传》。
    [3]魏收:《魏书》卷四八《高允附高毗传》。
    [1]余英时:《东汉的生死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74页。
    [2]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596页。
    [1]陈寅恪:《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金明馆丛稿初编》,三联书社2001年版,第9页。
    [2]李百药:《北齐书》卷二九《李瑾传》。
    [1]李延寿:《北史》卷三三《李士谦传》。
    [2]魏收:《魏书》卷四八《高允传》。
    [3]魏收:《魏书》卷六《显祖纪》。
    [4]魏收:《魏书》卷七《高祖纪下》。
    [5]李延寿:《北史》卷六三《苏绰传》记载:“置当州乡师,自非乡望允当众心者不得预焉。”
    [6]侯旭东:《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朝廷、州县与村里》,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02页。
    [1]梁其姿:《施善与教化—明清的慈善组织》,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9-30页。
    [2]魏收:《魏书》卷八《世宗纪》。
    [3]龚胜生、叶护平:《魏晋南北朝时期疫灾时空分布规律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从》2007年第3期。
    [4]景蜀慧:《“风痹”与“风疾”—汉晋时期医家对“诸风”的认识及相关的自然气候因素探析》,《中山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1]李延寿:《北史》卷二四《崔逞附崔彧传》。
    [2]魏收:《魏书》卷九一《李修传》。
    [3]魏收:《魏书》卷二二《清河王(元)怿传》。
    [4]魏收:《魏书》卷一九《京兆王(元推)附元太兴传》。
    [1]魏收:《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
    [2]魏收:《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
    [3]李百药:《北齐书》卷八《后主纪》。
    [4]魏收:《魏书》卷六七《崔光传附崔敬友传》。
    [1]刘淑芬:《北齐标异乡义慈惠石柱——中古佛教社会救济的个案研究》,(台湾)《新史学》1994年第4期。
    [2]佐藤智水:《北朝造像铭考》,刘俊文主编:《日本中青年学者论中国史(六朝隋唐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3]魏收:《魏书》卷一九《京兆王子推传》。
    [4]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五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99-400页。
    [5]魏收:《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
    [1]《广弘明集》卷八。
    [2]佐藤智水:《北朝造像铭考》,刘俊文主编:《日本中青年学者论中国史(六朝隋唐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3]佐川英治:《北齐标异乡义慈惠石柱所见的乡义与国家的关系》,见牟发松主编:《社会与国家关系视野下的汉唐历史变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黄山书社1987年版,第325-330页。
    [2]刘 敞:《南北朝杂记》,丛书集成初编本。
    [3]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54页。
    [4]王玉德:《中华文明史稿》,崇文书局2008年版,第231页。
    [1]张家诚:《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影响的初探》,《地理学报》1982年第2期。
    [2]王馥棠:《世界气候与粮食产量的预测》,《气象知识》1984年第l期。
    [3]游修龄在《农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中国农史》,1988年第1期)一文中指出:历史上粮食作物很多,但是有一个趋势,就是主要粮食作物有一种变少。该文未说明原因,笔者认为,主要粮食作物品种减少,其原因 是粮食风险降低,比如在六七十年代,甚至八十年代初,红薯还是中国人重要的主食,就其原因是食物短缺:故而在粮食安全有保障之后,红薯逐渐成为副食了。这一点还可以与中国古代朝廷要求种植树木的品种联系起来。在古代,为了防止饥荒,朝廷要求种植树木一般要求种植榆树和枣树;但到了宋代以后,这种强制性逐渐减少。此外,在明清时期由于玉米和红薯等高产耐寒耐旱粮食作物的引进,自然而然淘汰其他产量低的救济备荒作物。
    [1]一个有趣的例子发生在东晋末年,《晋书》卷九四《陶潜传》记载“(陶潜)以为彭泽令。在县,公田悉令种秫谷,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秫谷可以用于酿酒,市场需要大,但不适应冷的气候,而且容易受灾害;粳谷适合更冷的气候,但足市场价格不高。由此可见,适合农民的不一定适合市场。
    [2]日本江户时代气候变冷的措施之一就是限制米价。见坪井八十二《气象异常与农业》第118页。
    [3]佐川英治:《北齐标异乡义慈惠石柱所见的乡义与国家的关系》,牟发松主编:《社会与国家关系视野下的汉唐历史变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林文勋在《中国古代“富民社会”的形成及其历史地位》(《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2期)一文中认为汉唐是“豪民社会”,唐宋之后中国为“富民社会”。不过我个人认为,在北朝时期出现富民社会的表现,这其中的表现就是更多人关注地方事务。
    [5]张利平:《气候变暖及其对我国社会的影响》,《自然杂志》2000年第1期。
    [1]魏征:《隋书》卷二四《食货志》。
    1.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版。
    2.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
    3.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
    4.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版。
    5.王明编:《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0年版。
    6.李昉等编:《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年版。
    7.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
    8.崔寔著,石声汉校注:《四民月令校注》,中华书局1965年版。
    9.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
    10.令狐德棻等:《周书》,中华书局1971年版。
    11.姚思廉:《陈书》,中华书局1972年版。
    12.李百药:《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版。
    13.萧子显:《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版。
    14.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
    15.魏征等:《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
    16.房玄龄等:《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17.魏收:《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18.李延寿:《北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
    19.李延寿:《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版。
    20.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7年版。
    21.韩鹗著,缪启愉校释:《四民篡要校释》,农业出版社1981年版。
    22.李吉甫:《元和郡县志》,中华书局1983年版。
    23.颜之推:《颜氏家训》,上海书店1986年版。
    24.杜佑:《通典》,中华书局1988年版。
    25.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26.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中华书局1992年版。
    27.崔鸿著,汤球补辑:《十六国春秋》,齐鲁书社2000年版。
    28.常璩:《华阳国志》,齐鲁书社2000年版。
    29.郦道元:《水经注》,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30.贾思勰著,缪启愉、缪桂龙校注,《齐民要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31.杨炫之著,杨勇校笺《洛阳伽监记校笺》,中华书局2006年版。
    32.刘敞:《南北朝杂记》,丛书集成初编本。
    33.僧佑编:《弘明集》,四部备要本。
    1.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三联书店1955年版。
    2.赵万里:《魏晋南北朝墓志集释》,科学出版社1956年版。
    3.韩国磐:《北朝经济试探》,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4.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三联书店1959年版。
    5.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
    6.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中华书局1963年版
    7.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华书局1963年版。
    8.竺可桢、宛敏渭:《物候学》,科学出版社1973年版。
    9.张家诚等编著:《气候变迁及其原因》,科学出版社1976年版。
    10.张伯忍:《气候与农业》,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年版。
    11.上海农业科学院情报研究所编译:《气候与水稻》,上海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12.陈寅恪:《金明馆稿丛刊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13.陈寅恪:《金明馆稿丛刊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14.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版。
    15.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四册),地图出版社1982年版。
    16.傅筑夫:《中国封建经社会济史》(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7.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中华书局1983年版。
    18.龚高法 张丕远:《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方法》,科学出版社1983版。
    19.韩国磐:《北朝隋唐的均田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0.堀敏一著,韩国磐等译:《均田制的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1.西鸠定生著,冯先哲等译:《中国经济史研究》,农业出版社1984年版。
    22.陈爽:《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23.马长寿:《碑铭所见前秦至隋初的关中部族》,中华书局1985年版。
    24.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札记》,中华书局1985年版。
    25.何兹全主编:《五十年来汉唐寺院经济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版。
    26.朱大渭主编:《中国农民战争史》(魏晋南北朝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7.郑斯中等编著:《气候影响评价》,气象出版社1986年版。
    28.万绳南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讲演录》,黄山书社1987年版。
    29.高敏:《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史探讨》,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0.姚汉源:《中国水利史纲要》,水利电力出版社1987年版。
    31.谢和耐:《中国五一十世纪的寺院经济》,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2.郑欣:《魏晋南北朝史探索》,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33.唐长孺:《山居存稿》,中华书局1989年版。
    34.曹贯一:《中国农业经济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35.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稿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36.施雅风等:《中国气候与海平面变化研究进展(一)》,海洋出版社1990版。
    37.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38.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续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39.气候变化与作物产量编写组:《气候变化与作物产量》,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版。
    40.李克让主编:《中国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海洋出版社1992年版。
    41.杜士铎主编:《北魏史》,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2年版。
    42.朱大渭、张泽咸:《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第二卷),齐鲁书社1993年版。
    43.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44.邓云特:《中国救荒史》,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年版。
    45.宋正海等:《历史自然学的理论与实践》,学苑出版社1994年版。
    46.文焕然等:《中国历史时期植物与动物变迁研究》,重庆出版社1995年版。
    47.刘俊文主编:《日本中青年学者论中国史(六朝隋唐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48.王育民:《中国人口史》,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9.文焕然等:《中国历史时期冬半年气候冷暖变迁》,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50.赵冈:《中国历史上生态环境之变迁》,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51.牟重行:《中国五年年气候变迁的再考证》,气象出版社1996年版。
    52.J·米格代尔著,李玉琪、袁宁译:《农民、政治与革命——第三世界政治与社会变革的压力》,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
    53.曹文柱主编:《中国社会通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54.高敏:《魏晋南北朝经济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55.邹逸麟:《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56.张建民、宋俭:《灾害历史学》,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版。
    57.许飞琼:《灾害统计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58.朱大渭等:《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60.李根蟠主编:《中国经济史上的“天人”关系》,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版。
    61.张敏:《生态史学视野下的十六国北魏兴衰》,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62.蒋福亚:《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史》,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63.侯旭东:《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朝廷、州县与乡里》,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64.许倬云:《汉代农业—中国农业经济的起源及特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5.李卿:《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族、宗族关系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66.高凯:《地理环境与中国古代社会变迁三论》,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67.毛汉光:《中国人权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8.牟发松主编:《社会与国家关系视野下的汉唐历史变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9.尹建东:《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关东豪族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0.张国刚、王利华:《中国家庭史》,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71.王玉德:《中华文明史稿》,崇文书局2008年版。
    1.徐近之:《黄淮平原历史气候记载的初步整理》,《地理学报》1955年第2期。
    2.孔翼:《我国冬季温度与下半年降水》,《天气月刊》1959年第7期。
    3.洛阳博物馆:《洛阳北魏元邵墓》,《考古》1973年第4期。
    4.王鹏飞:《节气顺序和我国古代气候变化》,《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80年第1期。
    5.张泽咸等:《略论我国封建时代的粮食生产》,《中国史研究》1980年第3期。
    6.赵克尧:《论魏晋南北朝的坞壁》,《历史研究》,1980年第6期。
    7.刘敦愿:《我国养猪史话》,《中国农史》1981年第1期。
    8.郑斯中:《气候对社会冲击的评定——个多学科的课题》,《地理科学进展》1982年第1期。
    9.李凤歧:《黄土高原古代农业抗旱经验初探》,《中国农史》1984年第1期。
    10.陈树平:《略述历史上大白菜和姜种植范围的扩大》,《中国农史》1984年第1期。
    11.邹逸麟:《历史时期黄河流域水稻生产的地域分布和环境制约》,《复旦学报》1985年第2期。
    12.任振球:《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的异常期及其天文成因》,《农业考古》1986年第1期。
    13.游修龄:《太湖地区稻作起源及其传播和发展问题》,《中国农史》1986年第1期。
    14.武建国:《北朝屯田述论》,《思想战线》1986年第5期。
    15.牟重行:《南北朝气候考》,《浙江气象科技》1987年第3期。
    16.游修龄:《农史研究的方法问题》,《中国农史》1988年第1期
    17.樊志民:《关于历史上的旱灾与农业问题研究》,《中国农史》1988年第1期。
    18.张履鹏:《魏晋南北朝时期区域农业生产概述》,《古今农业》1988年第1期。
    19.黎虎:《东晋南朝时期北方旱作物的南移》,《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2期。
    20.黄朝迎:《我国草原牧区雪灾及危害》,《灾害学》1988年第4期。
    21.梁满仓:《论魏晋南北朝的早婚》,《历史教学问题》1990年第2期。
    22.郑云飞:《中国历史上的蝗灾分析》,《中国农史》1990年第4期。
    23.王大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田园经济与商品生产》《文史哲》1990年第4期。
    24.赵松乔:《中国农业(种植业)的历史发展和地理分布》《地理研究》1991年第1期。
    25.郝春文:《东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结社》,《历史研究》1992年第1期。
    26.陈兴民、马牧:《气候社会学论略》,《许昌师专学报》1992年第4期。
    27.荣强:《中国农业重旱区及其特征》,《灾害学》1993年第2期。
    28.蓝勇:《中国西南历史气候初步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年第2期。
    29.刘淑芬:《五至六世纪华北乡村的佛教信仰》,《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63本第3分(1993年)。
    30.刘淑芬:《北齐标异乡义慈惠石柱——中古佛教社会救济的个案研究》,《新史学》1994年第4期。
    31.刘太祥:《北朝大使巡行制度初探》,《许昌师专学报》1995年第1期。
    32.王铮:《历史气候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地理学报》1996年第4期。
    33.朱小梅:《北魏的灾荒及其救灾政策》,《北朝研究》1996年第4期。
    34.韩异:《魏晋隋唐的坞壁和村》,《厦门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35.薛瑞泽:《汉唐间河洛地区的粮食加工业》,《四川文物》1997年第3期。
    36.薛瑞泽:《汉唐间河洛地区的渔业》,《洛阳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37.夏明方:《近代中国粮食生产与气候波动》,《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第4期。
    38.许靖华:《太阳、气候、饥荒与民族大迁移》,《中国科学》(D辑)1998年第4期。
    39.王乃昂等:《青土湖近6000年来沉积气候记录研究—兼论四五世纪气候回暖》,《地理科学》1999年第2期。
    40.蒋福亚:《魏晋南北朝北方的农业耕作方式》,《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41.杨钰侠:《北魏大使出巡评议》,《安徽史学》1999年第4期。
    42.张利平:《气候变暖及其对我国的社会影响》,《自然杂志》2000年第1期。
    43.井上幸纪:《两汉魏晋南北朝的灾异政策》,《南京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1期。
    44.杨钰侠:《试论南北朝时期的赈灾之政》,《中国农史》2000年第2期。
    45.冯素梅:《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早婚现象》,《晋阳学刊》2000年第6期。
    46.侯旭东:《北朝乡里制与村民的生活世界——以石刻为中心的考察》,《历史研究》2001年第6期。
    47.操晓理:《北魏平城地区的移民与饥荒》,《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48.薛瑞泽:《北魏的农田水利建设》,《安徽史学》2002年第4期。
    49.王亚利:《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灾害思想初探》,《四川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50.秦冬梅:《试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气候异常与农业生产》,《中国农史》2003年第1期。
    51.王亚利:《论儒家思想对魏晋南北朝救灾理念的主导作用》,《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4期。
    52.张文:《中国古代报火检灾制度述论》,《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1期。
    53.邵永忠:《二十世纪以来荒政史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04年第3期。
    54.刘春香:《魏晋南北朝时期荒政述论》,《许昌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55.薛瑞泽:《北魏时期的水旱灾害及其防治》,《北朝研究》2004年第4辑。
    56.章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蝗灾述论》,《许昌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57.赵引娟等:《“Dark Ages”冷事件研究进展》,《冰川冻土》2005年4期。
    58.王社教:《明清时期西北地区环境变化和农业结构调整》,《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第1期。
    59.魏华仙,黄进华:《“环境史视野与经济史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1期。
    60.刘伟等:《明清时期广东地区气候变冷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61.张秀军:《两晋时期民间应对灾害策略》,《北方论丛》2006年第5期。
    62.王利华:《中古华北水资源状况的初步考察》,《南开学报》2007年第3期:
    63.周书灿:《20世纪中国历史气候研究述论》,《史学理论研究》2007年第4期。
    64.王嘉川:《气候变迁与中华文明》,《学术研究》2007年第12期。
    65.陈新立《中国环境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史学理论研究》2008年第2期。
    66.《魏晋南北朝时期华北内河航运与军事活动关系》,《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9期。
    67.邹逸麟、张修桂:《关于历史气候文献资料的收集利用和辨析问题》,《历史自然地理研究》第2期。
    68.龚高法等:《历史时期我国气候带的变迁及生物分布界限的推移》,《历史地理》第5辑。
    69.满志敏:《用历史文献物候资料研究气候冷暖变化的几个基本原理》,《历史地理》第12辑。
    1.刘颖杰:《气候变化对中国粮食产量的区域影响》,首都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0年。
    2.高峰:《北朝灾害史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
    3.吴海燕:《魏晋南北朝乡村社会及其变迁研究》,郑州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
    4.乐群:《历史气候的复杂性》,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
    5.姚凤梅:《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评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博士论文2005年。
    6.邵正坤:《北朝家庭形态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7.陆佩玲:《中国木本植物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1.中国农业历史与文化网:http://www.agri-history.net/
    2.国学网中国经济史研究论坛:http://economy.guoxue.com/
    3.中国农村网:http://www.ccrs.org.cn/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