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乡村教育研究(1905-1937)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百余年来社会发展的实践表明,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难点在农村。农业、农民和农村始终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薄弱环节和关键要素,如何实现三农的现代化已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的一项十分重要且迫切的任务。论文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借鉴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理论,运用区域研究、文献分析、访谈口述、个案考察、历史比较等研究方法,以1905-1937年的苏南乡村教育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在相对发达的区域经济、社会、文化条件下的乡村教育现代化发展脉络,努力揭示苏南乡村教育现代化的内在逻辑与基本特点,深入探讨教育与区域现代化发展的复杂互动关系。全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
     在绪论中,简要说明了论文的选题缘由、观察视野、分析理路、研究方法等,并对论文的重要概念、时间断限、地域范围作了界定。
     正文分为六章。
     第一章,从“整体的历史”视角出发,论述了苏南乡村传统教育的生态环境。分析了苏南区域优越的自然环境、活跃的商品经济、深厚的传统文化、多彩的教育资源以及它们对乡村教育现代化所产生的可能影响。
     第二章,从历史纵向的视野梳理和探讨了1905年到1937年这段历史时期的苏南乡村教育发展。依据教育宗旨和发展态势的特点,将之划分为三个阶段:1905—1911年为苏南乡村教育的现代化起步阶段、1912—1927年为发展时期、1928-1937年为停滞与反思时期。
     第三章与第四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着重对传统与现代性在乡村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进行文化考察。对于文化传统的考察,选取乡村士绅、乡民、现代教师作为切入点,通过他们的活动与文化选择,阐述传统在苏南乡村教育的现代化过程中发挥的复杂作用。在第四章的现代性考察中,苏南乡镇的工业化、城镇化一方面促进了乡村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另一方面形成了城乡教育的差距,进而产生了城乡教育的冲突。因此,在“传统—现代”的结构中,苏南乡村教育形成了新旧杂糅的“半截子”现代化特点。
     第五章,从现代化发展的角度分析苏南区域的乡村教育运动。文中指出这是一部分有着深厚人文关怀的知识分子所作的现代化努力,他们于以工业化为主导,城市化为中心的政府现代化道路外另辟蹊径,从乡村社会出发,以教育为途径,去谋求整个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苏南区域的乡村教育运动对当时以及今天的中国农村教育发展均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第六章,通过苏北、苏南乡村教育现代化的区域比较,努力探讨乡村教育现代化的区域文化特点和地理环境因素。通过教育生态系统、区域文化性格、现代化发展过程等方面的理论比较,更为清晰地展示苏南乡村教育现代化的本土生态优势,以及教育与经济、文化等社会系统的良性互动过程。
     最后是结语部分。论文总结了1905年-1937年苏南乡村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点,指出苏南乡村教育的现代化过程中,理应善于利用中国的深厚文化传统,积极适应快速的现代化变革,实现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期为中国现代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区域教育资源与必要的历史文化借鉴。
The practice of more than a century of the society's development shows the difficulty point forChina to realize modernization is in countryside.Agriculture,farmer and rural have always been theweak links and key elements for Chinese modernize construction.How to realize the modernization ofAgriculture-farmer-countryside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nd urgent tasks now.Under theguidance of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and historical materialism,this thesis focuses on rural education inSouthern Jiangsu from 1905 to 1937 with referring to history,sociology,culturology,economics andmany other theories,using regional researches,literature analyzes,oral interviews,case investigations,historic compares and other methods.It analyzes the rural education modernization developingskeleton in condition of relatively well-developed economic,society and culture,tries to reveal itsintrinsic logics and basic characteristics,and deeply investigates the complex interaction betweeneducation and region modernization developing.This paper is organized in three parts:the preface,themain body and the conclusion.
     In the preface,the thesis briefly describes the origin of the subject,the field of view,and researchmethodology;it also defines the conceptions,time period and region scope of this thesis.
     The main body is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from the overall historical perspective,describes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traditional rural education in Southern Jiangsu,analyzes the superior natural environment in SouthernJiangsu,the active commodity economy,the strong traditional culture,the multiple educationalresources and their possible impacts on modernization of rural education.
     The second chapter,from the vertical historic field of view,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education in Southern Jiangsu of 1905 to 1937.In accordance with the education purposes andcharacteristics of the situation,it will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the initial stage from 1905 to 1911,the developing stage from 1912 to 1927,and the stagnant and reflective stage from 1928 to 1937.
     ChapterⅢand chapterⅣare the main part of the thesis.We focus on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 oftraditional and modernize o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in rural education.As for the traditionalculture study,we select rural gentry,the villages and the modern teachers as a starting point.Throughtheir activity and cultural selection,we describe the complex role that traditional education playsduring the process of rural education modernization in South Jiangsu.The modernization study isdescribed in ChapterⅣ.With the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of towns in Southern Jiangsu,it, on the one hand,promotes the modernization of rural education development,but result in gaps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on the other hand,which then leads to the confliction between them.Therefore,in the“traditional-modem”structure,the Southern Jiangsu rural education forms old andnew mixed“Ban Jie zi”modem feature.
     ChapterⅤ,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modernization development,analyzes the rural educationactivity of Southern Jiangsu.It points out that this is the modernization efforts made by parts ofintellectuals with deep humanistic concern.They forsake the government modernization way whichfocus on industrialization and centralize on city,start form the rural society,use education as approach,try to seek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a as a whole.The Southern Jiangsu rural education activity hashad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ducation in China at that time as well as today.
     The sixth chapter,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rural education modernization between the NorthernJiangsu and Southern Jiangsu,tries to discuss the region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ographicenvironment factors of rural education modernization.After compare among the education ecosystems,regional cultural character and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it shows the local advantages ofmodernization of rural education in Southern Jiangsu more clearly,as well as the positive interactionsamong education,economic,cultural and other social systems.
     The conclusion,the final part,summarie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Southern Jiangsu ruraleducation modernization in 1905-1937,points out that during the process of Southern Jiangsu ruraleducation modernization,we should take advantage of the profound Chinese culture and traditions,and actively adapt to the rapid changes in the modernization,realize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andregional economy coordinately,so as to provide a rich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necessary historicand cultural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
引文
1 段本洛主编:《苏南近代社会经济史》,中国商业出版社1997年,第379页。
    2 小田着:《江南乡镇社会的近代转型》,中国商业出版社1997年,第74页。
    3 赵如珩编:《江苏省鉴》,新中国建设学会出版1935年,第1365页。
    4 彭泽益编:《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二卷),中华书局1962年,第642页。
    5 陈国灿著:《论江南农村市镇的近代转型》,载《浙江学刊》,2004年第5期。
    6 殷文著:《三十年代苏南农村私塾教育盛行之动因》,载《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1 冯桂芬著:《校邠庐抗议·收贫民议》,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75页。
    2 孟德拉斯著,李培林译:《农民的终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37页。
    3 钱穆著:《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41页。
    1 陈江著:《明代中后期的江南社会与社会生活》,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
    1 徐茂明著:《江南士绅与江南社会:1368—1911》,商务印书馆2004年。
    1 费孝通著:《乡土中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年,第28页。
    2 费孝通著:《江村经济》,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20页。
    1 苗春德著:《中国近代乡村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 周逸先著:《定县模式与邹平模式——晏阳初与梁漱溟乡村教育之比较》,北京师范大学2001博士论文。
    3 郝锦花著:《新旧之间——学制转轨与近代乡村社会》,山西大学2004届博士论文。
    4 曹诗弟著:《文化县:从山东邹平的乡村学校看二十世纪的中国》,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
    5 李书磊著:《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6 司洪昌著:《嵌入村庄的学校》,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2006年博士论文。
    1 王先明著:《中国近代乡村视研究及展望》,载《近代史研究》2002年第2期。
    1 罗志田著:《科举制度废除在乡村中的社会后果》,载《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2 罗志田著:《科举制度废除在乡村中的社会后果》,载《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3 王培棠著:《江苏省乡土志》,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七年,第215页。
    1 王先明著:《“区域化”取向与近代史研究》,载《学术月刊》2006年第3期。
    1 吴鼎福等著:《教育生态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0页。
    2 王树槐著:《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江苏省,1860—1916》,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4年,第2页。
    1 段本洛、单强著:《近代江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35~336页。
    1 西里尔E·布莱克著:《比较现代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第42页。
    2 汪汉忠著:《灾害、社会与现代化——以苏北民国时期为中心的考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335页。
    1 任放、杜七红著:《施坚雅模式与中国传统市镇研究》,载《浙江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1 (清)纪磊、沈眉寿纂:《震泽镇志》,道光二十四年刊本,《中国地方志集成·乡镇方志集》13,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369页。
    2 陈和志等修:《震泽镇志》,卷四“物产”、卷二十五“生业”,光绪十九年吴郡徐元圃刻本。
    3 陈和志等修:《震泽镇志》,卷二十五“生业”,光绪十九年吴郡徐元圃刻本。
    4 (清)仲廷机纂:《盛湖志》,民国十四年(1925)乌程周庆云刊本,《中国地方志集成·乡镇方志集》11,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629页。
    5 (清)仲廷机纂:《盛湖志》,民国十四年(1925)乌程周庆云刊本,《中国地方志集成·乡镇方志集》11,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442页。
    6 蔡世远著:《与浙江黄抚军请开米禁书》,《魏源全集》(15),岳麓书社200年,第425页。
    1 李伯重著:《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185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2页。
    2 《吴江丝绸档案资料汇编》,河海出版社1989年,第187页。
    3 樊树志著:《江南市镇:传统的变革》,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7页。
    1 (清)陈真纕等修纂:《吴江县志·物产》,乾隆十二年石印本,《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19,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381页。
    2 (清)张履祥辑补,陈恒力校释:《补农书校释》,农业出版社1983年,第101页。
    3 周德华著:《绸乡话茶馆》,载自吴江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吴江风情》,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第102,103页。
    1 黄宗智著:《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9页。
    2 (清)张渠:《为请严米烧之禁以裕民食事奏折》,《魏源全集》15,岳麓书社200年版,第110页。
    3 (清)徐达源纂:《黎里镇志·风俗》,吴江徐氏孚远堂,嘉庆10年刊本,《中国地方志集成·乡镇方志集》12,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61页;(清)蔡丙圻纂:《黎里续志·物产》,光绪25年禊湖书院刊本,《中国地方志集成·乡镇方志集》12,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333页。
    1 (清)高如(?)纂:《章练小志·风俗》,民国七年(1918)铅印本,《中国地方志集成·乡镇方志集》2,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
    2 (清)陶煦纂:《周庄镇志·物产》,光绪八年元和陶氏仪一堂刊本,《中国地方志集成·乡镇方志集》6,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494页。
    1 孙海泉著:《苏南现代工业浪潮的历史特色》,载《江海学刊》1998年第5期。
    1 苦农:《养蚕合作运动在无锡》,载《中国农村》第三卷第六期,1937年6月。
    1 肖向东著:《吴文化的理论定位与关系研究》,载《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3期。
    1 梁启超:《近代学风之地理的分布》,《饮冰室文集点校》5,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191页。
    1 艾尔曼著,赵刚译:《经学、政治和宗教》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25页。
    1 梁启超著:《近代学风之地理的分布》,《饮冰室文集点校》5,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192页。
    1 江庆柏著:《明清苏南望族文化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页。
    2 江庆柏著:《明清苏南望族文化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9页。
    1 (清)盛清学等修:《毗陵盛氏族谱》,光绪十二年思成堂木活字印本。
    2 任汝明等纂修:《宜兴筿里任氏家谱》,1927年一本堂活字本。
    1 转引自江庆柏著:《明清苏南望族文化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4页。
    2 《常熟邹氏隆志堂义庄规条》,王国平、唐力行主编:《明清以来苏州社会史碑刻集》,苏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32页。
    3 (清)章咏莪等纂修:《江阴章氏支谱·新凡例》,宣统三年活字印本。
    4 《传德义庄规条》,王国平、唐力行主编:《明清以来苏州社会史碑刻集》,苏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74页
    5 (清)张廷玉撰:《明史》,选举志一,中华书局2000年,第1119页。
    1 范金民著:《明清江南进士数量、地域分布及其特色分析》,载《南京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1 阮升基、宁楷修:《重刊宜兴县旧志》,卷七“选举志”,光绪八年刻本。
    1 王国平、唐力行主编:《明清以来苏州社会史碑刻集》,苏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78页。
    2 (明)申时行等修:《明会典》卷七十七,中华书局1989年,第448页。
    1 刘正伟著:《督抚与士绅——江苏教育近代化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3页。
    2 《苏州市志》(第三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70页。
    3 《苏州市志》(第三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66页。
    1 张倩如著:《江苏古代教育生态》,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209页。
    2 刘正伟著:《督抚与士绅——江苏教育近代化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8页。
    3 武进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武进县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717页。
    1 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江苏省志·教育志》(上册),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75~76页。
    2 《常州市志》(第三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96页。
    1 (清)张廷玉撰:《明史》,选举志一,中华书局2000年,第1129页。
    2 (清)张廷玉撰:《明史》,选举志一,中华书局2000年,第1129页。
    1 (清)袁景澜撰:《吴郡岁华纪丽》,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4页。
    2 (清)宋如林修、孙星衍纂:《松江府志》,嘉庆松江府学明伦堂刻本影印,《中国地方志集成·上海府县志辑》1,上海书店1991年,第152页。
    3 《苏州教育志》,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26页。
    4 《常州市志》(第三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18页。
    5 太仓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太仓县志》,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73页。
    6 江阴市教育委员会编:《江阴市教育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版,第95页。
    1 《常州市志》(第三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07页。
    2 瞿鸿烈编:《常熟市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741页。
    1 《故陈景祥妻倪氏硕人墓志铭》,王国平、唐力行主编:《明清以来苏州社会史碑刻集》,苏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8页。
    2 (明)李璧:《介奄集》,胡文楷编《历代妇女著作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10页。
    3 范金民著:《明清江南商业的发展》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27页。
    1 曹允源修:《吴县志》,卷七十四“列女”,苏州文新公司民国二十二年铅印本。
    2 徐珂编撰:《清稗类钞》(2),中华书局1984年,第580页。
    3 徐珂编撰:《清稗类钞》(2),中华书局1984年,第581页。
    1 赵尔巽撰:《清史稿》,志91,职官三,中华书局1976年,第3345页。
    2 赵尔巽撰:《清史稿》,志91,职官三,中华书局1976年,第3358页。
    1 朱有瓛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华东师范大学1987年,第144页。
    2 朱有瓛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华东师范大学1987年,第144页。
    3 朱有瓛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华东师范大学1987年,第144页。
    1 学部总务司编:《第一次教育统计图表(光绪三十三年)》,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3编第10辑第93册,台北文海出版有限公司1986年,第43页,
    2 朱有瓛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92页。
    1 刘谦冲等编:《无锡市教育志》,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第343页。
    2 刘正伟著:《督抚与士绅》,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41页。
    3 包天笑著:《钏影楼日记》,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319页。
    1 王树槐著:《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江苏省,1860-1916》,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4年版,第259页。
    1 包笑天著:《钏影楼日记》,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319页。
    1 包笑天著:《钏影楼日记》,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321页。
    2 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754页。
    1 《私塾成绩》,载《大公报》1910年11月25日。
    1 俞子夷:《二十年前乡村学校生活里的我》,载《俞子夷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10、212页。
    1 江苏省教育会编:《江苏教育会十年概况》,(出版时间、地点不详),第2页,
    2 《江苏教育总会咨呈江督端方筹设单级教授练习所文(附简章)》,《江苏教育总会文牍》四编甲,中国图书公司1909年,第23-25页。
    3 俞子夷:《现代我国小学教学法演变之一斑——一个回忆简录》,1963年手写稿。转引自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672-678页。
    4 俞子夷:《现代我国小学教学法演变之一斑——一个回忆简录》,1963年手写稿。转引自陈学恂主编:《中国近 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677页。
    1 《江苏武进、阳湖开设单级练习所》,载《教育杂志》第2卷第1期,“记事”。
    2 《创设单级教授练习所(苏州)》、《教育会筹办单级教授记闻(苏州)》,载《申报》1910年1月25日、2月2日。
    3 《长元吴续办单级教授讲习会》,载《中报》1910年7月27日。
    1 《江苏省县教育行政机构之变迁》,朱有瓛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科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43页。
    2 无锡县教育局编印:《续两年来的无锡教育》,民国二十一年。
    1 江苏教育厅编制:《江苏六十县七年度教育概况表》,民国九年编印。
    2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3辑,军事(三),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226页。
    3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3辑,军事(三),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369页。
    4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3辑,军事(三),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370页
    1 周公才著:《吴江战事后之教育观》,载《吴江教育月刊》第十一期。
    2 周公才著:《吴江战事后之教育观》,载《吴江教育月刊》第十一期。
    1 昆山劝学所编制:《昆山教育汇刊·劝学日记》,初版地不详,民国十一年。
    2 昆山劝学所编制:《昆山教育汇刊·劝学日记》,初版地不详,民国十一年。
    3 昆山劝学所编制:《昆山教育汇刊·劝学日记》,初版地不详,民国十一年。
    4 县视学编:《吴江教育状况:民国三年度》,(出版地不详)民国四年。
    1 县视学编:《吴江教育状况:民国三年度》,(出版地不详)民国四年。
    2 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上册,华东师范大学1990年版,第111~116页。
    1 《吴江县暑期讲习会讲义》,民国二十一年,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馆藏。
    1 赵欲仁著:《小学国语科教学的三种新趋势》,载《中华教育界》第18卷第12期。
    2 任嘉尧著:《漫记七十年前》,载吴江市教育工会编:《一代宗师金松岑》,吴江市文教印刷厂(内部资料),第52页。
    1 陶行知著:《无锡小学之新生命》,《陶行知全集》(1),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第627页。
    2 陶行知著:《无锡小学之新生命》,《陶行知全集》(1),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第629页。
    3 陶行知著:《无锡小学之新生命》,《陶行知全集》(1),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第627页。
    4 陶行知著:《无锡小学之新生命》,《陶行知全集》(1),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第629页。
    5 陶行知著:《无锡小学之新生命》,《陶行知全集》(1),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第636页。
    1 江苏省教育厅编印:《江苏六十县七年度教育概况表》,民国九年。
    2 江苏省教育厅编印:《江苏六十县七年度教育概况表》,民国九年。
    3 江苏省教育厅编印:《江苏六十县七年度教育概况表》,民国九年。
    4 县视学编:《吴江教育状况:民国三年度》,(出版地不详)民国四年。
    1 王炳照、阎国华主编:《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7卷,湖南教育出版1994年,第304页。
    1 华中师范人学教育科学所主编:《陶行知全集》第1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第600页
    2 教育部普通教育,司编:《全国中等学校校名地址一览表》(1934)。
    1 苏中乡师垂虹村编印:《垂虹半月刊》,1928年。
    2 李友芝等编:《中国近现代史师范教育史资料》(第二册),内部资料1983年,第327页。
    1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1编,江苏古籍出版1994年版,第443页。
    2 无锡县教育局编印:《无锡三年来教育》,民国二十四年。
    3 吴人杰著:《改进乡村小学的我见》,载《地方教育》第三期。
    1 李清夫著:《农村小学教育实施之商榷》,载《小学教育月刊》,第一卷第六期。
    2 李洁夫著:《农村小学教育实施之商榷》,载《小学教育月刊》,第一卷第六期。
    3 吴人杰著:《改进乡村小学的我见》,载《地方教育》第三期。
    4 张弘著:《乡村小学教育不发达的原因及其补救方法》,载《小学教育月刊》,第二卷第二期。
    5 朱连珠著:《整顿乡村教育的我见》,载《小学教育月刊》第一卷第三期。
    1 吴人杰著:《改进乡村小学的我见》。载《地方教育》第三期。
    2陈一鸣著:《现今的村落学校问题》,载《教育杂志》第十二卷第二号。
    3 胡家健著:《乡村学校教师问题》,载《教育杂志》,第二十卷第四号。
    4 张弘著:《乡村小学教育不发达的原因及其补救方法》,载《小学教育月刊》第二卷第二期。
    1 魏光奇著:《官治与自治——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县制》,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18页。
    2 朱英主编:《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688页。
    1 曾虚白著:《曾虚白日记》,联经出版事业公司民国七十七年,第9页。
    2 曾虚白著:《曾虚白日记》,联经出版事业公司民国七十七年,第10页。
    1 钱穆著:《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岳麓书社1986年,第231页。
    2 钱穆著:《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岳麓书社1986年,第270页。
    3 王树槐著:《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江苏省,1860—1916》,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4年,第224页。
    1 俞子夷著:《二十年前乡村学校生活里的我》,载《俞子夷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213页。
    2 昆山劝学所编印:《昆山教育汇刊·劝学日记》,民国十一年。
    3 王先明著:《近代士绅阶层的分化与基层政权的蜕化》,载《浙江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
    1 叶圣陶著:《倪焕之》,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第10页。
    2 蒋维乔著:《中国教育会之回忆》,朱有瓛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上海教育出版1993年,第405页。
    3 冯自由著:《革命逸史》,中华书局1981年,第118页。
    1 荣敬本、荣勉韧等著:《梁溪荣氏家族史》,中央编详出版社1995年,第66页。
    1 荣德生著:《乐农自订行年纪事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12页。
    2 钱穆著:《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师友杂忆》,岳麓书社1986年,第98页。
    1 刘谦冲等编:《无锡市教育志》,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247页。
    2 《教职员联合会成立纪事》,载《新黎里》民国十四年十二月十六日,卷宗号3005-001-0002,苏州市档案馆藏。
    3 俞子夷著:《小学教员生活状况调查》,载《教育杂志》第十四卷第一号。
    4 刘谦冲等编:《无锡市教育志》,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第247页。
    1 《两区学校会议联合索薪》,载《申报》1932年11月5日,第11版,合订本298,第119页。
    2 《小学教员大请愿》,载《申报》1932年11月12日,第10版,合订本298,第302页。
    3 吴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吴县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927页。
    4 赵麟编著:《教师生活》,世界书局,民国十九年,第24页。
    5 叶元春等编:《武进县教育志》,1988年,第215页。
    6 斯霞等编:《爱心育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52页。
    1 《市乡教育考察团第二次报告》,载《吴县教育会年刊》民国十五年,卷宗号:I05-001-0242,苏州市档案馆藏。
    1 赵麟编著:《教师生活》,世界书局民国十九年,第9页。
    2 常道直著:《学校风潮的研究》,上海商务印书馆发行民国十二年,第5页。
    3 常道直著:《学校风潮的研究》,上海商务印书馆发行民国十二年,第18页。
    1 陈鹤书著:《上海杨思乡施行义务教育》,载《小学教育月刊》第一卷第四期。
    2 《吴县之优良乡村小学》,《小学教育月刊》第2卷第8期。
    1 陈鹤书著:《上海杨思乡施行义务教育》,载《小学教育月刊》,第一卷第四期。
    2 《吴县之优良乡村小学》,《小学教育月刊》第2卷第8期。
    1 周晓虹著:《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以来的嬗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66页。
    2 周晓虹著:《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以来的嬗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67页。
    3 米格代尔著:《农民、政治与革命——第三世界政治与社会变革的压力》,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第43页。
    1 叶元春等编:《武进县教育志》,(出版地不详)1988年,第31页。
    2 叶元春等编:《武进县教育志》,(出版地不详)1988年,第31页。
    3 太仓县教育志编纂组:《太仓县教育志》,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81页。
    4 昆山县教育志编纂委员会编:《昆山县教育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昆山县教育志》,第61页。
    5 周晓虹:《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以来的嬗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72页。
    1 费孝通著:《乡土中国》,北京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25、35页。
    2 转引自《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以来的嬗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76页。
    1 杨懋春著:《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40页。
    2 乔启明著:《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学》,《民国从书》第四编第13卷,上海书店据商务印书馆1947年影印,第299页。
    3 陶行知著:《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陶行知全集》(1),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第653页。
    1 《黎区之教育观》,载《新黎里》十二年八月一日,卷宗号3005-001-0002苏州市档案馆藏。
    2 俞子夷著:《二十年前乡村学校生活里的我》,载《俞子夷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212页。
    3 俞子夷著:《二十年前乡村学校生活里的我》,载《俞子夷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209页。
    4 吴人杰:《改进乡村小学的我见》,载《地方教育》第三期。
    5 李清夫著:《农村小学教育实施之商榷》,载《小学教育月刊》,第一卷第六期。
    1 《内务》,载《东方杂志》,1910年第4期。
    2 《毁学类志》,载《教育杂志》,1910年第4期。
    3 《浏河亦起调查毁学风潮》,载《申报》,宣统二年四月廿一日。
    1 徐宏慧著:《金松岑传》,苏州市吴中区文化印刷厂2003年,第97页。
    2 《乡民阻开学堂》,载《申报》,光绪三十一年二月二十七日。
    3 《崇明毁学续闻》,载《申报》,光绪三十二年七月初十日。
    4 《毁学果竟成风气耶》,载《东方杂志》第1卷第11号,光绪三十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5 王树槐著:《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江苏省,1860—1916》,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4年,第233页。
    1 田正平、杨云兰著:《中国近代的私塾改良》,载《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1月。
    2 昆山劝学所编印:《昆山教育会刊·劝学日记》,民国十一年。
    3 昆山劝学所编印:《昆山教育会刊·劝学日记》,民国十一年。
    4 昆山劝学所编印:《昆山教育会刊·劝学日记》,民国十一年。
    5 常熟市教育局教育志编纂委员会编:《常熟市教育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第226页。
    6 王树槐著:《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江苏省》,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4年版,第261页。
    1 陈鹤书著:《上海杨思乡施行义务教育》,载《小学教育月刊》,第一卷第四期。
    1 《新黎里》,民国十二年年四月一日,卷宗号3005-001-0002苏州市档案馆藏。
    1 张忠民著:《近代上海农村地方工业的演变及其趋向》,载《学术季刊》1994年第2期。
    2 费达生著:《复兴丝业的先声》,载《大公报》,1934年5月7 日。
    1 余霖著:《江南农村衰落的一个索引》,载《新创造》,2卷1、2期,第175-176页。
    2 费孝通著:《江村农村生活变迁》,敦煌文艺出版社1997版,第174页。
    3 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编:《大清光绪新法令》(16),第10类·实业,上海商务印书馆1909年,第41-42页。
    4 《江苏农界进行社》,卷宗号:I14-001-0073-001,苏州市档案馆藏。
    1 《厚生植桑指导会继续办理》,载《新黎里》民国十二年四月一日,卷宗号3005-001-0002,苏州市档案馆藏。
    2 《为组设工商业学校事函各商会电》,卷宗号:I14-002-0375-060,苏州市档案馆藏。
    3 《为筹办商人补习学校事函吴县县商会函》,卷宗号:I14-002-0513-129,苏州市档案馆藏。
    1 《为筹办商人补习学校事函吴县县商会函》,卷宗号:I14-002-0513-129,苏州市档案馆藏。
    2 《黎里市民公社第二届秋季大会议事录》,《新黎里》,民国十二年九月一日,卷宗号3005-001-0002苏州市档案馆藏。
    3 周德华编:《吴江丝绸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378-379页。
    4 吴县识字教育委员会:《吴县识字教育宣传标语》,卷宗号:I14-002-0510-046,苏州市档案馆藏。
    5 张同盛:《叹不识字》,《新盛泽》,民国十二年八月十一日。
    1 《黎里市民公社第二届秋季大会议事录》,载《新黎里》民国十二年九月一日,卷宗号3005-001-0002,苏州市档案馆藏。
    2 周德华编:《吴江丝绸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378-379页。
    3 《为筹办商人补习学校事函吴县县商会函》,卷宗号: I14-002-0513-129,苏州市档案馆藏。
    4 俞子夷著:《二十年前乡村学校生活里的我》,载《俞子夷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11 页。
    1 马敏、朱英著:《传统与近代的二重变奏——晚清苏州商会个案研究》,巴蜀书社出版社1993年,第115页。
    1 (清)仲廷机纂:《盛湖志》,民国十四年(1925)乌程周庆云刊本,《中国地方志集成·乡镇方志集》11,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449页。
    2 (清)仲廷机纂:《盛湖志》,民国十四年(1925)乌程周庆云刊本,《中国地方志集成·乡镇方志集》11,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457页。
    3 范烟桥著:《吴江县乡土志》,民国六年印。
    4 周德华编:《吴江丝绸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05页。
    1 周德华编:《吴江丝绸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05页。
    2 李伯华著:《最近盛泽区市民生活之状况》,《新盛泽周年纪念刊》,新盛泽报社,民国十三年七月发行。
    3 2008年5月10日与周德华的访谈于吴江盛泽镇地方志办公室。
    1 《江苏道尹公署第五三六号》,《吴江教育月刊》第六期。
    2 2008年5月10日与周德华的访谈于吴江盛泽镇地方志办公室。
    1 2008年5月10日与周德华的访谈于吴江盛泽镇地方志办公室。
    2 苏州《明报》,民国二十四年6月27 日,转引自盛泽镇地方志办公室编:《盛泽镇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378页。
    1 2008年5月10日与周德华的访谈于吴江盛泽镇地方志办公室。
    2 马韫之:《识字运动五更调》,《新盛泽》,民国十二年八月十一日,卷宗号:3005-001-0001苏州市档案馆藏。
    3 《平民教育》,载《新盛泽》,民国十三年四月一日,卷宗号:3005-001-0001苏州市档案馆藏。
    1 《改良通俗小调》,载《新盛泽》,民国十三年六月一日,卷宗号:3005-001-0001苏州市档案馆藏。
    2 邃轩著:《改革盛泽教育的我见》,《新盛泽周年纪念刊》,新盛泽报社,民国十三年七月发行。
    1 邃轩著:《改革盛泽教育的我见》,《新盛泽周年纪念刊》,新盛泽报社,民国十三年七月发行。
    2 2008年5月10日与周德华的访谈于吴江盛泽镇地方志办公室。
    3 邃轩著:《改革盛泽教育的我见》,载《新盛泽周年纪念刊》,新盛泽报社,民国十三年七月发行。
    4 蔚然著:《盛泽的自治事业》,载《新盛泽周年纪念刊》,新盛泽报社,民国十三年七月发行。
    1 2008年5月10日与周德华的访谈于吴江盛泽镇地方志办公室。
    2 蔡俊豪、陈兴渝著:《城市化本质含义的再认识》,载《城市发展研究》1999年第5期。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189页。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5页。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80页。
    2 杨开道著:《我国农村衰落的原因和解救方法》,载《东方杂志——农民状况调查号》,第24卷第16号。
    3 过程著:《锡澄路上》,载《中报》,1935年1月21。
    1 《苏州明报》,1933年11月23日。
    2 小田著:《江南乡镇社会的近代转型》,中国商业出版社1997年,第93页。
    3 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科选辑》,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第276页。
    4 《北夏的第二年》,载《教育与民众》第6卷第6期。
    1 中华教育职业社编印:《徐公桥乡区社会状况调查报告书》,民国十五年。
    2 《调查》,载《义务教育》1922年11号11期。
    1 李子高:《服务记略》,《小学教育月刊》第一卷第二期。
    1 叶元春等编:《武进县教育志》,(出版地不详)1988年版,第253页。
    2 叶元春等编:《武进县教育志》,(出版地不详)1988年版,第254页。
    1 袁希涛著:《义务教育》,商务印书馆1931年,第5页。
    2 姜琦著:《义务教育之研究1与讨论》,商务印书馆1925年,第7页。
    1 费揽澄著:《小学教育之意见》,载《吴江县教育月刊》第三期。
    2 华汝成:《农村教育的主鹄》,载《义务教育》民国十一年第11号。
    1 俞庆棠著:《民众教育》,正中书局1938年版,第3页。
    1 袁希涛著:《义务教育进行概况》,义务教育组委员会编印,民国十七年,第1页。
    1 陈国灿著:《江南农村城市化历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3页。
    1 郑大华著:《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473页。
    2 《各地乡村运动消息汇志牟言》, 《梁漱溟全集》(五),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0页。
    1 《普及什么教育》,《陶行知全集》(2),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第636页。
    2 《乡村工学团试验初步计划说明书》,《.陶行知全集》(2),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第593页。
    1 陈秀云著:《西桥有感》,《生活教育》2007年第2期。
    1 2008年4月22日在分水镇韩会计的家与韩会计的访谈。
    2 《陶行知与西桥工学团》,宜兴市分水实验小学编印,第96页。
    3 《陶行知与西桥工学团》,宜兴市分水实验小学编印,第90页。
    1 《陶行知与西桥工学团》,宜兴市分水实验小学编印,第90页。
    2 陶行知著:《跟西桥学》,《陶行知全集》(2),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第865页。
    1 孔雪雄编著:《中国今日之农村运动》,中山文化教育馆,民国二十三年发行,第145页。
    2 黄炎培著:《与安亭青年合作社谈乡村事业》,《教育与职业》,第103期。
    1 江问渔著:《富教合一主义》,载《教育与职业》第108期。
    2 黄炎培著:《中国职业教育社成立五年间之感想》,载《教育与职业》第35期。
    1 孔雪雄编著:《中国今日之农村运动》,中山文化教育馆,民国二十三年发行,第150页。
    2 孔雪雄编著:《中国今日之农村运动》,中山文化教育馆,民国二十三年发行,第146页。
    1 孔雪雄编著:《中国今日之农村运动》,中山文化教育馆,民国二十三年发行,第128页。
    2 侃著:《黄巷实验区》,《吴江乡师第三届毕业册》,民国二十年,第81页
    3 俞庆棠著,茅仲英、店孝纯编:《俞庆棠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21页。
    1 《北夏第三年》(下),载《教育与民众》第七卷第四期,1935年12月。
    1 王倘著:《半年来之王家宕试行之教导团》,载《教育与民众》第六卷第十期。
    2 喻任声著:《三年来惠北实验区工作的检视》,载《教育与民众》第八卷第十期。
    3 王倘著:《关于惠北民众教育实验区的回忆》,苏州大学、原江苏省立教育学院校友会编印:《艰苫的探寻—江苏省立教育学院校友回忆录》(内部发行),1989年,第113页。
    4 梁漱溟著:《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2),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61页。
    1 孔雪雄编著:《中国今日之农村运动》,中山文化教育馆,民国二十三年发行,第132页。
    2 孔雪雄编著:《中国今日之农村运动》,中山文化教育馆,民国二十三年发行,第133页。
    1 温铁军著:《“三农”问题与制度变迁》,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第96页。
    2 孔雪雄编著:《中国今日之农村运动》,中山文化教育馆,民国二十三年发行,第128页。
    3 孔雪雄编著:《中国今日之农村运动》,中山文化教育馆,民国二十三年发行,第133页。
    4 转引自吴相湘著:《晏阳初传:为全球乡村改造奋斗六十年》,岳麓书社2001年,第262页。
    1 杜赞奇著:《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5页。
    2 张静著:《国家政权建设与乡村自治单位问题与回顾》,载《开放时代》,2001年第9期。
    3 孔雪雄编著:《中国今日之农村运动》,中山文化教育馆,民国二十三年发行,第133页。
    4 孔雪雄编著:《中国今日之农村运动》,中山文化教育馆,民国二十三年发行,第133页。
    5 费孝通著:《乡土重建》,《费孝通文集》(第四卷),群言出版社1999年,第357页。
    6 费孝通:《乡土重建》,《费孝通文集》(第四卷),群言出版社1999年,第357页。
    1 焕文著:《乡村社会的目睹》,载《新盛泽》民国十三年七月二十一日,卷宗号3005-001-0001苏州市档案馆藏。
    2 (清)袁景澜撰:《吴郡岁华纪丽》,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389页。
    1 中华职业教育社印行:《三周岁之徐公桥》,民国二十年,第97页。
    2 费孝通著:《再谈文字下乡》,《费孝通文集》(第五卷),群言出版社1999年,第332页。
    1 俞庆棠著:《俞庆棠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53页。
    2 梁漱溟著:《梁漱溟全集》(第二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27页。
    1 吴必虎著:《历史时期苏北平原地理系统研究》,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版,第3页。
    1 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江苏省农村调查》,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四年出版发行,第62页。
    2 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江苏省农村调查》,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四年出版发行,第64页。
    3 马忠良编:《灌云县政》,1934年,第25页,南京图书馆馆藏。
    4 《沐阳农业农村农民之概况》,载《农村经济》,第2卷6期。
    5 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江苏省农村调查》,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四年,第71页。
    6 丁永华著:《服务三棵树小学的外一章》,载台北市淮阴县同乡会编:《淮阴文献》(2),志泰印制公司民国七十四年刊,第218页。
    1 转引自陈红民主编:《中华民国史新论》(经济·社会·思想文化卷),三联书店2003年,第292页。
    2 君左:《徐州通讯》,载《申报),1927年7月9日。
    3 尹继善、黄之隽修:《江南通志》,卷十九“风俗”,乾隆元年刻本。
    4 王树槐:《中国现代化区域研究—江苏省,1860-1916年》,第66-75页。
    5 梁启超:《近代学风之地理的分布》,《饮冰室文集点校》5,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194页。
    1 转引自池子华:《中国近代流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78页。
    2 转引自陈红民主编《中华民国史新论》(经济·社会·思想文化卷),三联书店2003年,第293页。
    1 茹炼如:《涟水县立民教施教区生计识字调查》,载《江苏教育》第4卷4期。
    2 王树槐著:《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江苏省》,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4年版,第583页。
    1 《视察沛丰砀山笔记》,载《教育杂志》第六卷第五号(1914年8月15日)。
    2 《视察沛丰砀山笔记》,《教育杂志》第六卷第五号(1914年8月15日)。
    3 周瞳著《马小忆往》,载《淮阴文献》(2),台北市淮阴县同乡会编:《淮阴文献》,志泰印制公司民国七十四年刊第120页。
    4 苏巡按使公署政务厅教育科编印:《江苏六十县教育状况汇录·盐城县》,1915年印行。
    5 《各县教育经费实况》,《江苏教育季刊》(创刊号),中华民国十九年十月出5版。
    6 吴必虎著:《历史时期苏北平原地理系统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70页。
    1 王树槐著:《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江苏省,1860-1916》,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4年,第524页。
    1 《“小好汉”永远年轻》,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年,第521、522页。
    2 2008年5月19日在淮安渔沟镇吴延泉的家与吴延泉的访谈。
    1 吴寿彭著《逗留于农村经济时代的徐海各属》,《东方杂志》第27卷6号。
    2 吴寿彭著:《逗留于农村经济时代的徐海各属》,《东方杂志》第27卷6号。
    1 苏巡按使公署政务厅教育科编印:《江苏六十县教育状况汇录》,1915年印行。
    2 《徐州调查笔记》,载《教育杂志》第六卷第三号。
    3 《视察沛丰砀山笔记》,载《教育杂志》第六卷第五号。
    4 《统计》,载《江苏教育》,第2卷4期,1933年
    1 罗荣渠著:《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376页。
    1 罗荣渠著:《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376页
    2 曹锦清著:《历史视角下的新农村建设》,载黄平主编:《乡土中国与文化自觉》,三联书店2007年,第85页。
    3 2008年5月10日与周德华的访谈于吴江盛泽镇地方志办公室。
    4 石中英著:《略论农村文明与农村教育》,载黄平主编:《乡土中国与文化自觉》,三联书店2007年,第288页。
    1 罗荣渠著:《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7页。
    2 罗荣渠著:《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24页。
    3 罗荣渠著:《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23页。
    4 罗荣渠著:《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24页。
    1 盛泽镇地方志办公室编:《盛泽镇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338页。
    2 孙立平著:《现代化与社会转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1页。
    3 孙立平等著:《国外发展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35-137页。
    4 赵世瑜著:《小历史与大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念·方法与实践》,三联书店2006年,第28页。
    1 王先明著:《“区域化”取向与近代史研究》,载《学术月刊》2006年第3期。
    2 姚惠泉、陆叔昂编著:《试验六年期满之徐公桥》,中华职业教育社出版民国二十三年,第2页。
    1 古楳:《十五年来致力乡村运动的自检》,载《中华教育界》, 第二十二卷第四期。
    2 沈登苗著: 《教育的深远影响》,载《社会科学论坛》2004年第8期。
    1.与徐公桥小学张老师的访谈2008年4月15日。
    2.与西桥小学贾克元老师的访谈2008年4月21日。
    3.与分水镇韩会计的访谈2008年4月22日。
    4.与同里中学徐老师的访谈2008年5月9日。
    5.与盛泽周德华的访谈2008年5月10日。
    6.与苏州档案馆吴老师的访谈2008年5月12日。
    7.与苏州叶圣陶实验小学张朱祖达的访谈2008年5月14日。
    8.与新安小学顾学让老师的访谈2008年5月18日。
    9.与渔沟吴延泉的访谈2008年5月19日。
    10. (明)方越贡修:《崇祯松江府志》,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
    11. (清)汤斌修、孙珮纂:《吴县志》,据康熙30年(1691)刻本影印。
    12. (清)尹继善、黄之隽修纂:《江南通志》,乾隆元年刻本。
    13. (清)陈真纕等修纂:《吴江县志》,乾隆十二年石印本,《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19,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
    14. (清)金福曾等修:《吴江县续志》,光绪五年刊本,《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20,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
    15. (清)仲沈洙纂:《盛湖志》,乾隆三十五年(1770)刊本,《中国地方志集成·乡镇方志集》11,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
    16. (清)仲廷机纂:《盛湖志》,民国十四年(1925)乌程周庆云刊本,《中国地方志集成·乡镇方志集》11,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
    17. (清)徐达源纂《黎里镇志》,吴江徐氏孚远堂,嘉庆10年刊本,《中国地方志集成·乡镇方志集》12,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
    18. (清)蔡丙圻纂:《黎里续志》,光绪25年(1899)禊湖书院刊本,《中国地方志集成·乡镇方志集》12,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
    19. (清)阎登云修纂:《同里志》,民国六年叶嘉棣铅印本,《中国地方志集成·乡镇方志集》12,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
    20. (清)翁广平纂:《平望志》,光绪十三年吴江董兆柽重刻木影印本,《中国 地方志集成·乡镇方志集》13,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
    21. (清)纪磊、沈眉寿纂:《震泽镇志》,道光二十四年刊本,《中国地方志集成·乡镇方志集》13,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
    22. (清)陶煦纂:《周庄镇志》,光绪八年元和陶氏仪一堂刊本,《中国地方志集成·乡镇方志集》6,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
    23. (清)金吴澜纂:《昆新两县续修合志》, 清光绪6年刊本,《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17,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
    24.徐傅编:《光福志》,民国十八年苏城毛上珍铅印本,《中国地方志集成·乡镇方志集》7,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
    25.郑钟祥等修:《常昭合志稿》,光绪30年木活字本,《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22,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
    26.张镜寰、丁祖荫、徐兆玮等修:《重修常昭合志稿》,民国38年铅印本。
    27.陈善谟,祖福广修:《宜荆续志》,民国10年刊本,《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40,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
    28. (清)高如(?)纂:《章练小志》,民国七年(1918)铅印本,《中国地方志集成·乡镇方志集》2,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
    29.曹允源、李根源纂:《吴县志》,民国二十二年苏州文新公司铅印本,《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12,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
    30.陈思修:《江阴县续志》,民国10年(1921)刊本,《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26,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
    31.范烟桥著:《吴江县乡土志》,民国六年印。
    32.殷惟和编:《江苏六十一县志》,商务印书馆1936年。
    33.王培棠著:《江苏省乡土志》,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七年。
    34.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苏州市志》,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35.武进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武进县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36.太仓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太仓县志》,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年。
    37.常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常州市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38.瞿鸿烈编:《常熟市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39.太仓县教育志编纂组:《太仓县教育志》,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
    40.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江苏省志·教育志》,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
    41.谈汗人主编:《无锡县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年。
    42.金山县教育局教育志办公室编:《金山县教育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43.江阴市教育委员会编:《江阴市教育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
    44.昆山县教育志编纂委员会编:《昆山县教育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
    45.吴省忠等编:《宜兴县教育志》,宜兴市教育彩印1993年。
    46.叶元春等编:《武进县教育志》,(出版地不详)1988年。
    47.苏州市教育局苏州教育志编纂组编:《苏州教育志》,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1年。
    48.刘谦冲主编:《无锡市教育志》,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4年。
    49.高天德主编:《常州市教育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50.常熟市教育局教育志编纂委员会编:《常熟市教育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
    51.上海县教育志编纂室编:《上海县教育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
    52.李鸿军主编:《淮安市教育志》,1988年油印本(内部发行)。
    53. 《江苏农界进行社》,卷宗号:I14-001-0073-001,苏州市档案馆藏。
    54. 《为组设工商业学校事函各商会电》,卷宗号:I14-002-0375-060,苏州市档案馆藏。
    55. 《为筹办商人补习学校事函吴县县商会函》,卷宗号:I14-002-0513-129,苏州市档案馆藏。
    56.吴县识字教育委员会:《吴县字教育宣传标语》,卷宗号:I14-002-0510-046,苏州市档案馆藏。
    57.吴县识字教育委员会:《吴县识字教育宣传标语》,卷宗号: 《函知各业同业公会开办强迫识字学校由》,卷宗号:I14-041-0038-051,苏州市档案馆藏。
    58. 《教育杂志》(吴县教育会编),卷宗号:I05-01-239,苏州市档案馆藏。
    59. 《新盛泽》,卷宗号3005-001-0001苏州市档案馆藏。
    60. 《新黎里》,卷宗号3005-001-0002苏州市档案馆藏。
    61. 《吴县教育会年刊》(吴县教育会编),卷宗号:I05-01-242,苏州市档案馆藏。
    62.无锡县教育局编印:《无锡三年来教育》,卷宗号:105-001-0272,苏州市档案馆藏
    63. 《吴县教育刊》(吴县教育局编),卷宗号:I05-001-0241,苏州市档案馆藏。
    64. 《吴县教育局月刊》(吴县教育局编),卷宗号:I05-001-0244,苏州市档案馆藏。
    65. 《常熟县教育状况》, 1914年铅印本,卷宗号:I05-001-0260,苏州市档案馆藏。
    66. 《吴县劝学所学事年报》(一),卷宗号: I05-01-201,苏州市档案馆藏。
    67. 《吴县劝学所学事年报》(二),卷宗号:I05-01-202,苏州市档案馆藏。
    68.吴县教育局编:《吴县教育一览》,卷宗号:I05-01-214,苏州市档案馆藏。
    69. 《无锡严氏私立经正学校二十周年纪念册》,1922年铅印本,卷宗号:I05-001-0574,苏州档案馆藏。
    70.徐兆玮著:《徐兆玮日记》手稿,常熟图书馆藏。
    71. 《江苏省立吴江乡村师范学校概况》,吴江市图书馆藏。
    72. 《垂虹半月刊》,苏中乡师垂虹村出版1928年,吴江市图书馆藏。
    73. 《吴江乡师第三届毕业册》,吴江市图书馆藏。
    74. 《吴江第二高等小学20周年纪念刊》,吴江市图书馆藏。
    75.赵尔巽撰:《清史稿》,中华书局1976年。
    76. (清)张廷玉等撰:《明史》,中华书局2000年。
    77.任汝明等纂修:《宜兴筿里任氏家谱》,1927年一本堂活字本。
    78.(清)章咏莪等纂修:《江阴章氏支谱》,宣统三年活字印本。
    79.无锡县教育局编印:《续两年来的无锡教育》,民国二十一年。
    80.县视学编:《吴江教育状况》,(出版地不详)民国四年。
    81. 《太仓县教育状况》(民国四年)。
    82.江苏省教育厅编印:《江苏六十县七年度教育概况表》,民国九年。
    83.无锡县教育局编印:《两年来的无锡教育》民国十九年。
    84.无锡县教育局编印:《续两年来的无锡教育》,民国二十一年。
    85. 《锡金教育会第四次报告》1908年油印本。
    86. 《吴江县教育状况》,无锡锡成印刷公司民国七年铅印本。
    87.昆山劝学所编印:《昆山教育汇刊》,民国十一年。
    88. 《江苏省地方教育第五指导分区初等教育视导报告》,江苏省立苏州中学实验小学出版,民国二十二年。
    89.江苏省立民众教育院劳农学院实验区编:《黄巷实验区》,协成印刷公司民国十九年。
    90.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编:《北夏实验区概况》,民国二十一年印行。
    91.联合改进农村生活蚕事会著:《昆山县徐公桥乡区社会状况调查报告书》,民国十五年印行。
    92.姚惠泉、陆叔昂编著:《试验六年期满之徐公桥》,中华职业教育社出版民国二十三年。
    93. 《三周岁之徐公桥》,中华职业教育社印行,民国二十年。
    94.苏巡按使公署政务厅教育科编印:《江苏六十县教育状况汇录》,1915年印行。
    95.江苏省公署教育科编:《江苏教育近五年间概况》,商务印书馆,民国五年。
    96.江苏省教育厅编印:《江苏教育概览》,1932年。
    97.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江苏省农村调查》,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四年出版发行。
    98.吴县县政府社会调查处编印:《吴县》,民国十七年。
    99.马忠良编:《灌云县政》,1934年,南京图书馆特藏部手写本。
    100.杨逸等纂:《上海市自治志》,:民国4年铅印本。
    101.贺岳僧:《二十年来的中国》,独立出版社1943年。
    102.中国文化建设协会编:《十年来的中国》,商务印书馆1937年。
    103.盛朗西著:《小学课程沿革》,中华书局民国二十三年。
    104.赵麟编著:《教师生活》,世界书局,民国十九年。
    105.刘之常、朱学典编:《小学推行民众教育的方法》,江苏省立镇江民众教育馆编辑部,民国十二年发行。
    106.吴江县暑期讲习会讲义》,民国二十一年,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馆藏。
    107.袁希涛著:《义务教育》,商务印书馆1931年。
    108.姜琦著:《义务教育之研究与讨论》,商务印书馆1925年。
    109.江苏义务教育委员会编:《义务教育之概况》1928年刊印。
    110.张宗麟著:《怎样办乡村师范》,中华书局民国二十八年。
    111.俞庆棠著:《民众教育》,正中书局1938年版。
    112.余家菊著:《乡村教育通论》,上海中华书局1934年。
    113.邰爽秋著:《乡村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编译馆1934年。
    114.吴寄萍著:《私塾改良》,中华书局1939年。
    115.郭人全著:《农村教育》,黎明书局1932年。
    116.龙发甲著:《农村教育概论》,商务印书馆1937年。
    117.雷通群著:《中国新乡村教育》,新亚书店1933年。
    118.张震南著:《淮阴风土记》,1936年版。
    119.孔雪雄编著:《中国今日之农村运动》,中山文化教育馆,民国二十三年发行。
    120.常道直、余家菊著:《学校风潮的研究》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十四年发行。
    121.俞子夷著:《一个乡村小学教员的日记》,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三年。
    122.舒新城著:《我和教育——三十五年教育生活史(1893年——1928年)》,中华书局,民国三十四年。
    123.陈秉仁著:《旅行江浙直鄂日记》,云南开智公司,民国十七年。
    124.学部总务司编:《第一次教育统计图表》。
    125.江苏省教育会编:《江苏教育会十年概况》。
    126.《江苏教育总会文牍》四编甲,中国图书公司1909年。
    127.教育部:《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商务印书馆1948年。
    128.江苏省各县义务教育联合会办事处编:《义务教育特刊汇编》。
    129.严懋功辑:《大公图书馆藏书目录》,民国十年无锡锡成公司铅印本。
    130.赵如珩:《江苏省鉴》,新中国建设学会出版1935年。
    131.舒新城编:《近代中国教育史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
    132.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华东师范大学1990年。
    133.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华东师范大学1987年。
    134.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
    135.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江苏吉籍出版社1994年。
    136.教育部普通教育司编:《全国中等学校校名地址一览表》(1934)。
    137.徐珂编撰:《清稗类钞》(教育类),中华书局1984年。
    138.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3辑,“军事”,.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
    139.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科学出版社1955年。
    140.孙毓棠等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科学出版社1957年。
    141.彭泽益编:《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
    142.政协吴江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吴江文史资料》。
    143.胡文楷编:《历代妇女著作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144.工国平、唐力行主编:《明清以来苏州社会史碑刻集》,苏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
    145.(清)张履祥辑补,陈恒力校释:《补农书校释》,农业出版社1983年。
    146.《吴江丝绸档案资料汇编》,河海出版社1989年。
    147.施和金、张海防、杨峻编:《江苏农业气象气候灾害历史纪年》,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
    14 8.周德华编:《吴江丝绸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
    149.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陶行知全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
    150.梁启超著, 吴松等点校:《饮冰室文集点校》,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
    151.《魏源全集》,岳麓书社2004年。
    15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9年。
    153.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
    154.《教育杂志》
    155.小学教育月刊》
    156.《地方教育》
    157.《教育与民众》
    158.《义务教育》
    159.《农村经济》
    160.《江苏教育》
    161.《中华教育界》
    162.《武进教育月刊》
    163.《吴江教育月刊》
    164.《申报》
    165.《时报》
    166.《苏州明报》
    167.《东方杂志》
    168.田正平、肖朗主编:《世纪之理想——中国近代义务教育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
    169.丁钢主编:《近世中国经济生活与宗族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
    170.丁钢主编:《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第五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
    171.黄书光主编:《中国社会教化传统与变革》,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
    172.苗春德主编:《中国近代乡村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
    173.王炳照、阎国华主编:《中国教育思想通史》,湖南教育出版1994年。
    174.刘正伟著:《督抚与士绅——江苏教育近代化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175.张倩如著:《江苏古代教育生态》,凤凰出版社2005年。
    176.桑兵著:《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学林出版社1995年。
    177.顾敦荣主编:《苏州教育现代化研究》,苏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
    178.江庆柏著:《明清苏南望族文化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179.张兰馨著:《张謇教育思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年。
    180.俞子夷著;董远骞,施毓英编:《俞子夷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
    181.熊贤君著:《俞庆棠教育思想研究》,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
    182.任苏民著:《叶圣陶教育改革思想研究》,苏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
    183.熊月之等编:《明清以来江南社会与文化论集》,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
    184.小田著:《江南乡镇社会的近代转型》,中国商业出版社1997年。
    185.马敏、朱英著:《传统与近代的二重变奏——晚清苏州商会个案研究》,巴蜀书社出版社1993年。
    186.段本洛主编:《苏南近代社会经济史》,中国商业出版社1997年。
    187.陈江著:《明代中后期的江南社会与社会生活》,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
    188.徐茂明著:《江南士绅与江南社会:1368-1911》,商务印书馆2004年。
    189.段本洛、单强著:《近代江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
    190.李伯重著:《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185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191.樊树志著:《江南市镇:传统的变革》,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192.黄宗智著:《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1992年。
    193.周晓虹著:《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以来的嬗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
    194.王卫平主编:《苏南社会结构变迁研究》,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
    195.沈关宝著:《一场悄悄的革命:苏南乡村的工业与社会》,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3年。
    196.张海林著:《苏州早期城市现代化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197.万灵著:《常州的近代化道路》,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198.李学昌主编:《20世纪常熟农村社会变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199.沈秋农主编:《常熟·1937》,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
    200.唐岳良,陆阳著:《苏南的变革与发展》,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
    201.陈国灿著:《江南农村城市化历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202.洪璞著:《明代以来太湖南岸乡村的经济与社会变迁:以吴江县为中心》,中华书局2005年。
    203.梅新林,陈国灿主编:《江南城市化进程与文化转型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
    204.曹辛穗著:《旧中国江南农家经济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
    205.范金民著:《明清江南商业的发展》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206.高燮初主编:《吴地文化通史》,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
    207.胡逢祥著:《社会变革与文化传统——中国近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208.黄国信著:《区与界:请代湘粤赣界邻地区食盐专卖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
    209.黄志繁著:《“贼”与“民”之间:12-18世纪赣南地域社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
    210.王树槐著:《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江苏省,1860-1916》,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4年。
    211.池子华著:《中国近代流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
    212.赵世瑜主编:《小历史与大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念、方法与实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
    213.行龙主编:《区域社会史比较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214.包伟民主编:《浙江区域史研究:1000-1900》,杭州出版社2003年。
    215.汪汉忠著:《灾害、社会与现代化——以苏北民国时期为中心的考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216.斯霞等编:《爱心育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
    217.薛暮桥著:《薛暮桥学术论著自选集》,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2年。
    218.吴必虎著:《历史时期苏北平原地理系统研究》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
    219.夏明方著:《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中华书局2000年。
    220.倪玉平著:《清代漕粮海运与社会变迁》,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
    221.张乃格著:《江苏民性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
    222.章开沅主编:《比较中的审视—中国早起现代化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
    223.孙立平著:《现代化与社会转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224.黄宗智著:《华北小农经济与乡村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
    225.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一辑、第二辑、第三辑,商务印书馆2003年。
    226.王国斌著:《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
    227.林耀华著:《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研究》,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
    228.杨懋春著:《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
    229.杨懋春著:《近代中国农村社会之演变》,台湾巨流图书公司1980年。
    230.庄孔韶著:《银翅—中国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1920——1990)》,台湾桂冠图书公司1996年。
    231.王铭铭著:《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
    232.王铭铭著:《溪村家族——社区史、仪式与地方政治》,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
    233.刘志伟著:《在国家与社会之间:明清广东里甲赋税制度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年。
    234.黄树民著:《林村的故事:1949年以后中国农村变革》,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
    235.曹锦清著:《黄河边上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和思考》,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
    236.周荣德著:《中国社会的阶层与流动:一个社区士绅身份的研究》,学林出版社2001年。
    237.王先明著:《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续论》,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
    238.王先明著:《华北乡村社会文化与权力结构变迁》,人民出版社2002年。
    239.王先明著:《近代绅士:一个封建阶层的历史命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
    240.章开沅、马敏、朱英主编:《中国近代史上的官商绅学》,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0年。
    241.张鸣著:《乡村文化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242.张鸣著:《乡土心路八十年::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农民意识的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
    243.徐勇著:《非均衡的中国政治——城市与乡村比较》,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
    244.钱杭著:《血缘与地缘:中国历史上的联宗与联宗组织》,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
    245.汪学群著:《钱穆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
    246.史景迁著:《王氏之死——大历史背后的小人物的命运》,上海远东出版社2005年。
    247.张仲礼著,李荣昌译:《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248.明恩溥著:《中国乡村生活》,时事出版社1998年。
    249.E.A.罗斯著:《变化中的中国人》,时事出版社1998年。
    250.麦高温著:《中国人生活的明与暗》,时事出版社1998年。
    251.孟德拉斯著、李培林译:《农民的终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252.E·布莱克著、杨豫,陈祖洲译:《比较现代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
    253.艾尔曼著,赵刚译:《经学、政治和宗教》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
    254.米格代尔著、李玉琪,袁宁译:《农民、政治与革命——第三世界政治与社会变革的压力》,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
    255.杜赞奇著,王福明译:《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
    256.施坚雅著、史建云等译、虞和平先生校:《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257.施坚雅主编、叶光庭等译:《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中华书局2000年。
    258.艾恺著、王宗昱、冀建中译:《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259.罗玉明著:《湖湘文化与湖南的尊孔读经(1927—1937)》,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260.哈华著:《新安旅行团》,知识书店1950年。
    261.吴晗著:《江浙藏书家史略》,中华书局1981年。
    262.小田著:《苏州史纪》(近现代),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
    263.曾虚白著:《曾虚白自传》,联经出版事业公司民国79年。
    264.叶圣陶,乐齐著:《叶圣陶日记》,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
    265.郑声镛著:《近代中国蚕丝业的先驱郑辟疆》,苏州蚕桑专科学校1993年。
    266.包天笑著:《钏影楼回忆录》,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
    267.吴江市教育工会编:《一代宗师金松岑》,吴江市文教印刷厂(内部资料)。
    268.朱希平、贾克元编:《陶行知与西桥工学团》,宜兴市分水实验小学,2001年编印。
    269.台北市淮阴县同乡会编:《淮阴文献》,志泰印制公司民国七十四年刊。
    270.徐宏慧著:《金松岑传》,苏州市吴中区文化印刷厂2003年。
    271.夏心曼等编:《“小好汉”永远年轻——新安旅行团团员风采录》,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年。
    272.淮安市新安小学编:《萧湖之畔的丰碑:纪念汪达之同志诞辰100周年》,河海大学出版社2003年。
    273.政协江苏省太仓市文史委员会编:《俞庆棠纪念文集》,1997年。
    274.苏州大学、原江苏省立教育学院校友会编印:《艰苫的探寻—江苏省立教育学院校友回忆录》(内部发行),1989年。
    275.钱穆著:《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岳麓书社1986年。
    276.荣敬本、荣勉韧等著:《梁溪荣氏家族史》,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年。
    277.上海大学江南大学乐农史料整理研究小组编:《荣德生与兴学育才》,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278.荣德生著:《乐农自订行年纪事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279.陈果夫先生遗著编印委员会:《陈果夫先生全集》,近代中国出版社1991年。
    280.吴江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吴江风情》,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版。
    281.冯桂芬著:《校邠庐抗议》,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282.叶圣陶著:《倪焕之》,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
    283.王树槐著:《清末江苏地方自治风潮》,载《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六期。
    284.王树槐著:《清末民初江苏省的灾害》,载《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十期。
    285.王先明著:《中国近代乡村史研究及展望》,载《近代史研究》2002年第2期。
    286.王先明著:《近代士绅阶层的分化与基层政权的蜕化》,载《浙江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
    287.罗志田著:《科举制度废除在乡村中的社会后果》,载《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288.范金民著:《明清江南进士数量、地域分布及其特色分析》,载《南京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289.陈国灿著:《论江南农村市镇的近代转型》,载《浙江学刊》2004年第5期。
    290.殷文著:《三十年代苏南农村私塾教育盛行之动因》,载《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291.孙海泉著:《苏南现代工业浪潮的历史特色》,载《江海学刊》1998年第5期。
    292.肖向东著:《吴文化的理论定位与关系研究》,载《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3期。
    293.陈秀云著:《西桥有感》,载《生活教育》2007年第2期。
    294.蔡俊豪、陈兴渝著:《城市化本质含义的再认识》,载《城市发展研究》1999年第5期。
    295.洪银兴著:《二元结构的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载《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296.周逸先著:《定县模式与邹平模式——晏阳初与梁漱溟乡村教育之比较》,北京师范大学2001博士论文。
    297.刘训华著:《清前期苏北经济发展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298.郝锦花著:《新旧之间——学制转轨与近代乡村社会》,山西大学2004届博论文。
    299.司洪昌著:《嵌入村庄的学校》,华东师范大学2006届博士论文。
    300.张济洲著:《文化视野中的村落、学校与国家》,华东师范大学2007届博士论文。
    301.殷晓岚:《20世纪苏南农业与农村变迁研究》,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
    302.吴滔;《流动的空间:清代江南的市镇和农村关系研究》,复旦大学2003年博士论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