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化的咽喉之道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通过对中国农民的认知,将农民转型与工业化的关系高度联系起来,探索中国农民转型的产业、技术以及制度基础。工业化过程就是农民的转型过程,即由分散落后排斥协作的小生产者被大工业改造为在分工精细而又协调水平很高的工业生产中的经营者和生产者,一旦这一转化过程在深度和广度上“洗礼”了农民的旧俗,传统农民就转化为现代工业文明的人。
     农民转型是工业化的咽喉之道。当前,半转型的农民工已经在制约工业化的前行。农民的半转型和土地制度约束下农业组织的小农化,使得第一产业依然占有40%的劳动力,但是却出现了劳动力转移的停滞和摇摆。要释放更多劳动力,必须实现农民的彻底转型。占到全部人口近7成的9亿农民,一方面是工业化的瓶颈,另一方面,也是工业化进一步扩展的广阔天地。农民呼应工业化的能力、创造力和人力财富的积累,就成为衡量工业化成就的标杆。在此意义上,农民转型是破解工业化瓶颈和实现产业升级的必经之路。
     农民转型理论的构建和展开,是尝试在诸多关于工业化和发展问题的理论体系中,针对中国工业化面临的迫切问题,进行理论探索,以期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它的研究基于三大密切相关的理论:其一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其二是资本理论,包括人力资本理论;其三,产业组织理论。研究方法上,本文搜集农民包括农民工的相关数据和信息,并对数据进行了相应的分析。有些数据进行了实地调查,做了村庄调研。为了刻画农民转型的进程并进行区域间比较,本文构建农民转型指数,并基于面板数据进行了计量分析。
     本文基于对农民转型三大维度:人力资本水平、分工水平、非农化集聚程度三者的解析,从三个层面即产业的牵引、城镇化的吸纳、农业对劳动力释放的角度对农民转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证。结合中国工业化的实践,分析影响农民转型的三大悖论:即就业优先目标与产业升级路径的排斥劳动、城镇化吸纳农村劳动力同时存在的驱赶效应、土地制度的刚性和农民转移的流动性。它形成工业化升级与农民转型要求之间的矛盾体,制约了农民转型,同时,也是农民转型的突破口。这一矛盾源自一系列制度所形成的垄断。化解了这一矛盾,促进竞争,破除垄断,工业化升级,农民顺利转型。这是全文的逻辑主线。
     为了化解农民转型的困境,寻求实现农民转型的路径,本文对农民转型的产业技术基础进行较为详细的理论阐释和实证分析;提出以农民转型作为城镇化的主题;探讨农民转型与农业生产、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的关系,其核心是配合劳动力流动,促进土地流转,改进农业生产组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农民转型与工业化相为镜鉴,是回到人本身看经济发展。农民具有在市场经济中自生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和需要,激发9亿农民的生产力和创造力,是中国工业化的内在要求。农民在工业化过程中的转型,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基石,其核心是劳动生产力。在工业化的历史过程中,由于资本等要素更加稀缺,劳动力的地位往往受到忽视。但是进入20世纪后期,工业化开始进入人力资本时代,“以人为本”不再只是虚言,而是奠定经济内生增长的坚实基础。实现农民转型,需要充分借助工业化的力量,并逐渐营造完善的市场和制度环境。农民转型不仅仅是为了从根本上改善农民处境,更为重要的是实现工业化向着更广泛深入的领域展开,完成工业化改变我国二元经济和社会面貌的历史使命。
In this dissertation, we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peasants, identifie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easants transform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and explored the technical, industrial and institutional basis for such transformation. Industrialization also is the process of peasants transformation, which transfer the peasants from scattered, backward and small producers to new producers, which reorganized into large industrial system and integrated with the high level industrial production, the peasants also come across from old traditional customs into modern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The semi-transformation of peasants as migrant workers is hindering the progress of China's industrialization. Under the constraints of the current land system and the semi-transition of peasants, China's agriculture is dissected to small farmers. Consequently, although the primary industry still retains40%of the workforce, labor transition has ceased and begun to alter. In order to release more surplus labor, thorough transition of peasants must be effected. Accounted nearly70%of the population.the900million peasants is the bottleneck, while also leave further expansion for industrialization. The ability of react to industrialization, the creativity and human wealth accumulation of peasants, can be regarded as the benchmark of industrialization In this sense, peasant transformation is the inevitable way of industrialization in China.
     The theory of peasants transformation provide a new perspective on China's industrialization。 Its research based on three closely related theories:of productive forces of Marxist theory; capital theory, including human capital theory; theory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To describe the process of peasants transformation, we construct the index of peasants transformatio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panel data we collecting data of peasants and migrant workers, some data from factory survey or village survey.
     Peasants should transfer from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to modern sector with labor productivity improvement. Peasants transformation has three dimensions in practice:human capital level, division level and conversion agglomeration.It realized from three aspects, which are industry traction, urbanization absorbing, agriculture and rural labor release. There are three paradox in current industrialization:industrialization upgrade to employment priority objectives, urbanization to rural labor expelled effect, the rigidity of land system to labour liquidity..It restrict peasants transformation, and also the breakthrough.for peasants transformation This contradiction come from institutional monopoly. Defuse contradictions and promote competition, break monopoly, will bring about industrialization upgrade and peasants transformation.
     Peasants transformation and industrialized phase as the mirror for each other.We believe that peasants have the needs and capabilities of self-support and self-development in a market economy. What we need to do is just stimulate the productivity and creativity of the900million peasants in China. It is a natural historical process. for peasants transformation in industrialization. Productivity is the cornerstone of social progress, and the core is labor productivity. In history, because material capital was more scarce, labor often was neglected. In the late of20th century industrialization entered human capital era. People--oriented no longer just namely introduction,it can be the solid foundation for endogenous growth. Peasants transformation, need full advantage of the power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gradually create a perfect market and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Peasants transformation not only to improve the situation of peasants, more importantly, it lead to a extensive industrialized areas,and to change the state of dual in economic and social in China.
引文
①据胡鞍钢(2007),1953年,毛泽东同梁涑溟有过关于工业化的争论,梁认为中国穷,要与民休憩,搞工业化没有资金,工农生活差别太大,而工业化使得农民负担大为加重,农民活不下去;毛泽东则认为,梁照顾农民的观点是孔孟之徒施仁政的意思,是小仁政,而发展重工业、打美帝国主义是大仁政。《中国政治经济史(1949—1976)》,p205-p206,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①见《邓小平文选:1938—1965》P305,《怎样恢复农业生产》,人民出版社,1989年9月第一版
    ①杨小凯 李利明,《震荡疗法和渐进主义》经济学动态,2001年第7期
    ①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改革的步子要加快”P238人民出版社1993年
    ①杜润生,《中国农村改革漫忆》刊于2004年《新华文摘》第8期
    ①冯子标,《农村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的关键--为改革开放三十年而作》,刊于《生产力研究》,2008年,N019,p1-p4,。
    ②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多少,不同学者有不同估算,保守的估计在1亿甚至更多。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一版
    ①见《资本论》第一卷,P534,人民出版社,1975年。
    ①“上海大众的管理者说,中国组装的大众轿车之所以质量比不过德国原装货,很大程度就输在装配的细节上。他举例说,按操作规程,给车门把手打两个安装的螺丝孔时,操作工打完一孔后应移动半步再打另一孔,这样两个孔壁都是垂直的,可我们的装配丁就是要偷这点懒,站在原地左右各打一孔。表面上看,孔壁稍斜一些并不影响门把手的安装,但正是这一点点的偏差汇聚在一起,导致中国组装车的质量明显输给了德国原装车”。转载来自刘罡:华尔街日报《从黑龙江矿难看中国软实力危机》2009/11/23
    ①大卫.兰德斯《解除束缚的铺路米修斯:1750年迄今西欧的技术变革和工业发展》华夏出版社,2007年1月。P340
    ①引自欧阳莹之著《丁程:无尽的前沿》导论P1.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8年10月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编,《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07,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P337.
    ①据韩俊《调查中国农村》,完全和部分失地的农民有4000—5000万人。P345,中国发展出版社2009
    ①以色列的高科技农业就是在不毛之地成就的奇迹。
    ②土地数据参照2008《中国统计年鉴》
    ①据国土资源部,2004年我国村镇建设用地为16.4万平方公里。而城市建成区面积仅3万平方公里。
    ②见韩俊《调查中国农村》,。P368,中国发展出版社2009
    ①引自《农业与经济增长》前言。亚尔.蒙德拉克著经济科学出版社。
    ②1860年12月曾国藩上奏折,提出借外国力量助剿、运粮,可减少暂时的忧虑;将来学习外国技艺,造炮制船,还可收到永久的利益。(《曾文正公全集》奏稿,第14卷,第11页。转录自搜狗百科)。
    ③洋务运动的同期,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以日本工业化为镜鉴,可以间接衡量我国工业化道路的成败。
    ①参照《下一轮经济周期》P132,哈瑞.丹特著。中信出版社2009年7月
    [1]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综合课题组《还权赋能:奠定长期发展的可靠基础—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改革实践的调查基础》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2]蔡昉林毅夫:《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3]蔡昉主编.《中国人口流动方式与途径(1990—1999年)》.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1年
    [4]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
    [5]陈锡文等《中国农村制度变迁60年》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6]杜润生《牡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7]冯子标《冯子标选集》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5年
    [8]樊纲王小鲁朱恒鹏.《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2006年报告》.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
    [9]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5年
    [10]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11]傅家骥主编, 《技术创新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
    [12]高帆,《交易效率、分工演进与二元经济结构转化》 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
    [13]辜胜阻,刘传江主编,《人口流动与农村城镇化战略管理》,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14]侯家驹《中国经济史》北京 新星出版社 2008年
    [15]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2000。
    [16]黄祖辉,史晋川主编.《中国“三农”问题》.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
    [17]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
    [18]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9]李文治.《明清时代封建土地关系的松解》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20]林毅夫.《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1]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2]林毅夫等,《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3]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24]秦晖,《秦晖文选:问题与主义》.长春长春出版社,1999年
    [25]盛来运,《流动还是迁移—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过程的经济学分析》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8年8月
    [26]史念海《河山集--九集》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27]王利明,《物权法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
    [28]王旭《美国城市发展模式:从城市化到大都市区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29]吴传均主编 中国经济地理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7年
    [30]吴晓波 《跌荡一百年:中国企业1870-1977》北京 中信出版社 2009年
    [31]谢建设.《风险社会视野下的农民工融入性教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32]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全三卷)》第二版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3年
    [33]徐滇庆柯睿思李昕.《终结贫穷之路:中国和印度发展战略比较》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
    [34]姚洋.土地、《制度和农业发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35]于宗先毛育刚林卿,《两岸农地利用比较》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36]张鸣 《乡土心路八十年—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农民意识的变迁》 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
    [37]张善余《中国人口地理》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38]张五常.《佃农理论》.易宪容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39]赵岗 《中国传统农村的地权分配》 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
    [40]赵岗陈钟毅《中国经济制度史论》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
    [41]赵岗《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
    [42]赵岗陈钟毅《中国土地制度史》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
    [43]郑功成黄黎若莲等著,《中国农民工问题于社会保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
    [44]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室编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国际比较研究》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45]E.赫尔普曼《经济增长的秘密》 王世华吴筱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46]G.M.格罗斯曼 E.赫尔普曼.《全球经济中的创新与增长》.何帆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47]H.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48]SHAHID YUSUF《全球生产网络与东亚技术变革》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
    [49]SN.布罗德伯里.《生产率竞赛:从国际比较看英国制造业》.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
    [50]Tinothy J. Coelli《效率和生产率分析导论(第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
    [51]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52]奥利弗.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段毅才,王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53]白苏珊 《乡村中国的权力与财富:制度变迁的政治经济学》郎友兴方小平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
    [54]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陈景彪译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55]保罗.罗默 《高级宏观经济学》第二版王根蓓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
    [56]彼得.迪肯.《全球性转变—重塑21世纪经济地图》刘卫东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
    [57]查尔斯.金德尔博格《世界经济霸权1500-1990》高祖贵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58]大卫.兰德斯,《解除束缚的普罗米修斯:1750年迄今西欧的技术变革和工业发展》第二版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年
    [59]大卫.李嘉图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周洁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
    [60]戴维.兰德斯《国富国穷》 门洪华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
    [61]道格拉斯.诺思 《经济史上的结构与变迁》厉以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
    [62]菲利普.阿吉翁彼得.霍依特 《内生增长理论》陶然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63]费景汉古斯塔夫.拉尼斯 《增长与发展:演进观点》洪银兴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
    [6q]费歇尔:《利息理论》陈彪如译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年
    [65]弗兰克.艾利思,《农民经济学-农民家庭农业和农业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66]弗兰克.奈特《不确定、风险与利润》安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67]盖尔.约翰逊《经济发展中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林毅夫赵艳辉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68]格里高利.克拉克,《应该读点经济史:一部世界经济简史》 中信出版社2009年
    [69]圭拉姆.德拉德赫萨《全球化博弈》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70]哈罗德.德姆塞茨《竞争的经济、法律和政治维度》陈郁译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
    [71]哈瑞.丹特《下一轮经济周期》刘念,熊祥译北京 中信出版社 2009年
    [72]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
    [73]何.皮特.《谁是中国土地的所有者?--制度变迁、产权和社会冲突》 林韵然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74]黄亚生《改革时期的外国直接投资》钱勇王润亮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
    [75]加里.贝克尔《家庭论》 王献生王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
    [76]加里.贝克尔《人力资本理论:关于教育的理论与实证》郭虹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年
    [77]卡尔.马克思《资本论》 中共中央著作编译局译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5年
    [78]科斯:《论生产的制度结构》陈郁等译上海上海三联 1994
    [79]莱昂内尔.罗宾斯.《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 朱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80]劳伦.勃兰特,托马斯.罗斯基,《伟大的中国经济转型》格致出版社2009年
    [81]理查德.波斯纳.《资本主义的失败:O八危机与经济萧条的降临》沈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82]李约瑟 《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陈立夫译南昌 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
    [83]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周师铭沈丙杰沈伯根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2年
    [84]马克.布劳格《经济理论的回顾》姚开建译校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年
    [85]马克斯.韦伯 《经济与社会》 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
    [86]马歇尔.《经济学原理》 朱志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87]麦迪逊《世界经济千年史》伍晓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88]迈科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北京华夏出版社
    [89]迈克尔.波兰尼.《个人知识——迈向或批判哲学》许涤民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
    [90]曼瑟.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李增刚译上海上海世纪集团2008年
    [91]曼瑟.奥尔森. 《国家兴衰探源——经济增长、滞胀与社会僵化》.李增刚译上海上海世纪集团
    [92]米尔顿.弗里德曼:《价格理论》鲁晓龙李黎等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4年
    [93]欧阳莹之,《工程:无尽的前沿》李啸虎等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8年
    [94]乔.史蒂文斯《集体选择经济学》杨晓维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95]乔尔.莫基尔《富裕的杠杆:技术革新与经济进步》陈小白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
    [96]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周黎安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
    [97]约翰·伊特韦尔等编《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
    [98]瑞雪.墨菲 《农民工改变中国》 黄涛王静译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
    [99]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第二版梁小民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
    [100]斯蒂格勒《产业组织与政府管制》三联书店
    [101]丝奇雅.沙森,《全球城市:纽约、伦敦、东京》周振华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7月
    [102]斯坦利.L.恩格尔曼,《剑桥美国经济史(第三卷):20世纪》高德步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103]速水佑次郎 弗农.拉坦,《农业发展的国际分析》郭熙保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104]苔沙.莫里斯-铃木,《日本的技术变革—从十七世纪到二十一世纪》马春文等译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年
    [105]西蒙.库茨涅茨. 《各国的经济增长》第二版常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106]希克斯《价值与资本》薛蕃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
    [107]小阿尔佛雷德.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重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
    [108]小阿尔弗雷德.钱德勒《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工业资本主义的原动力》张逸人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109]小罗伯特.E.卢卡斯,《经济发展讲座》.应洪基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110]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
    [111]许倬云.汉代农业—中国农业经济的起源及特性王勇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112]亚当.斯密:《国富论》 郭大力、王亚南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7年
    [113]亚历山大.格申克龙《经济落后的历史透视》张凤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
    [114]雅各布.明塞尔 《劳动供给研究》 张凤林译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
    [115]约翰穆勒 《政治经济学原理》 胡企林朱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
    [116]詹姆斯.布坎南《成本与选择》 刘志铭李芳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
    [117]詹姆斯.道等《发展经济学的革命》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118]张培刚:《农村与工业化》哈佛博士论文香港英文版 花千树出版社
    [119]张五常:《经济解释》易宪容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120]郑永年全球化与中国国家转型郁建兴何子英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9年
    [121]邹至庄《中国的经济转型》曹祖平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122]白重恩、钱震杰,《国民收入的要素分配:统计数据背后的故事》《经济研究》2009年第3期。
    [123]白重恩、钱震杰、武康平,《中国工业部门要素分配份额决定因素研究》, 《经济研究》2008年第8期;
    [124]蔡防,《刘易斯转折点后的农业发展政策选择》《中国农村经济》2008年第8期
    [125]樊纲等:《中国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经济研究》2003年第3期.
    [126]范剑勇、杨丙见:《美国早期制造业集中的转变及其对中国西部开发的启示》《经济研究》
    [127]范剑勇、朱国林:《中国地区差距演变及其结构分析》《管理世界》2002年第7期.
    [128]冯子标,《农村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的关键—为改革开放三十年而作》生产力研究2008第19期
    [129]韩玲慧:《论金融结构的变迁与金融体系效率的提高》《经济科学》2001年第2期.
    [130]洪银兴:《西部大开发和区域经济协调方式》《管理世界》2002年第3期.
    [131]胡景北:《对经济发展过程中工资上升运动的解释》《经济研究》1994年第3期.
    [132]黄少安:《关于制度变迁的三个假说及其验证》《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133]金样荣:《农村工业化过程中的分工制度创新》《中国农村观察》2001年第1期.
    [134]林毅夫、蔡防、李周:《中国经济转型的地区差距分析》《经济研究》1998年第10期.
    [135]林毅夫、刘培林:《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地区收入差距》《经济研究》2003年第3期.
    [136]刘伟、李绍荣:《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5期.
    [137]卢锋,谢亚,《我国粮食供求与价格走势:1978-2007—粮价波动、宏观稳定及粮食安全问题探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讨论稿NoC2007017
    [138]卢锋等,《我国改革时期工业资本回报率为何先将后升?》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讨论稿NoC2007006
    [139]卢中原:《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变动趋势、环境变化和调整思路》《经济研究》2002年第3期.
    [140]罗长远,张军《经济发展中的劳动收入占比:基于中国产业数据的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141]梅建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与农业劳动力转移》《上海经济研究》2003年第6期.
    [142]朴之水,蔡昉,都阳《中国能应对就业挑战吗》《金融研究》2009年第8期
    [143]徐庆:《四元经济发展模型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经济科学》1997年第2期.
    [144]张军,陈诗一,Gary H. Jefferson《结构改革与中国工业增长》《经济研究》2009年第7期.
    [145]邹薇、庄子银:《分工、交易与经济增长》《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3期.
    [146]Alon Cohen, Assaf Razin, and Efraim Sadka The Skill Composition of Migration and the Generosity of the Welfare State NBER Working Paper No.14738 February 2009
    [147]Assaf Razin and Edith Sand, Migration-Regime Liberalization and Social Security:Political-Economy Effect NBER Working Paper No.15013 May 2009
    [148]Bronwyn H. Hall and Beethika Khan Adoption of New Technology NBER Working Paper No.9730 May 2003
    [149]Bronwyn H. Hall, Jacques Mairesse, and Pierre Mohnen Measuring the Returns to R&D NBER Working Paper No.15622 December 2009
    [150]Chad Syverson, What Determines Productivity? NBER Working Paper No.15712 January 2010
    [151]Charles I. Jones and Paul M. Romer The New Kaldor Facts:Ideas, Institutions, Population, and Human Capital NBER Working Paper No.15094 June 2009
    [152]Chulhee Lee, Technological Changes and Employment of Older Manufacturing Workers in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America NBER Working Paper No.14746
    [153]Daron Acemoglu, Patterns of Skill Premia NBER Working Paper No.7018 March 1999
    [154]David Autor and David Dorn, This Job is'Getting Old:'Measuring Changes in Job Opportunities Using Occupational Age Structure NBER Working Paper No.14652
    [155]David H. Autor and Michael J. Handel, Putting Tasks to the Test:Human Capital, Job Tasks and Wages NBER Working Paper No.15116 June 2009
    [156]Edward L. Glaeser and Matthew G. Resseger, The Complementarity between Cities and Skills NBER Working Paper No.15103 June 2009
    [157]John Ravenhill "China, Korea and Taiwan: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East Asia" Cambrige University Press,1995 Great Britain
    [158]Masahisa Fujita "Spatial Economics" MPG Books Ltd Bodmin, Cornwall 2005
    [159]Stephan Haggard "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and the Developing Courntries" Galliard(printer) Ltd, Great Britain
    [160]Fisher Vanden Karen and Gary H. Jefferson,2008, "Technology Diversity and Development:Evidence from China's Industrial Enterprises",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36 (4),658 -672.
    [161]Fumio HayashiEdward C. Prescott "THE DEPRESSING EFFECT OF AGRICULTURAL INSTITUTIONS ON THE PREWAR JAPANESE ECONOMY " Working Paper 12081http://www. nber. org/papers/wl2081
    [162]James Hayes, South China village culture/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2001.
    [163]James J. Heckman, Schools, Skills, and Synapses NBER Working Paper No.14064
    [164]John M. Abowd, John Haltiwanger, Julia Lane, Kevin L. McKinney, and Kristin Sandusky, Technology and the Demand for Skill: An Analysis of Within and Between Firm Differences NBER Working Paper No.13043 April 2007
    [165]Jonathan Unger, The transformation of rural China/. [monograph] Armonk, N. Y.:
    [166]Joseph Kaboski and Trevon D. Logan, Factor Endowments and the Returns to Skill: New Evidence from the American Past NBER Working Paper No.13589 November 2007
    [167]Joseph P. H. Fan, Jun Huang, Randall Morck, and Bernard Yeung, Vertical Integration, Institutional Determinants and Impact:Evidence from China NBER Working Paper No.14650 January 2009
    [168]Klaus Desmet and Esteban Rossi-Hansberg Spatial Development NBER Working Paper No.15349 September 2009
    [169]Kumar Subodh and Russell Robert,2002, "Technological Change, Technological Catch up, and Capital Deepening:Relative Contributions to Growth and Convergenc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92 (3),527-548.
    [170]M.E. Sharpe, c2002,
    [171]Michael Burda and Daniel S. Hamermesh, Unemployment, Market Work and Household Production NBER Working Paper No.14676 January 2009
    [172]Murphy, Rachel, How migrant labor is changing rural China/Rachel. Murphy. [monograph],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173]Paul Beaudry and Fabrice Collard, Why has the Employment-Productivity Tradeoff among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been so strong? NBER Working Paper No.8754
    [174]Paul Romer 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 NBER Working Paper 3210 December 1989
    [175]Paul Romer, INCREASING RETURNS AND NEW DEVELOPMENTS IN THE THEORY OF GROWTH, NEER Working Paper 3098 September 1.989
    [176]Ricardo Hausmann and Bailey Klinger,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and Patterns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the Product Space CID Working Paper No.128 August 2006
    [177]Robert E. Lucas, Jr. Ideas and Growth NBER Working Paper No.14133 June 2008, Revised July 2008
    [178]Shih-tse Lo and Dhanoos Sutthiphisal.Crossover Inventions And Knowledge Diffusion Of 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ies:Evidence From The Electrical Technology NBER Working Paper No.14043 May 2008
    [179]Susan H. Whiting, Power and wealth in rural China: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stitutional change/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180]Sylvie Demurger, Jeffrey D. Sachs, Wing Thye Woo, Shuming Bao, Gene Chang and Andrew Mellinger "Geography, Economic Policy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China " NBER,Working paper 2006
    [181]William D. Nordhaus The Perils of the Learning Model For Modeling 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 NBER Working Paper No.14638 January 2009
    [182]Young A.,1995, "The Tyranny of Numbers:Confronting the Statistical Realities of the East Asian Growth Experienc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10,641-68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