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官主书与秦书八体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由“史官主书研究”与“秦书八体研究”两大部分构成。“史官主书研究”重在说明“主书”是史官的基本职能;“秦书八体研究”重在逐个解决“秦书八体”中各体名实问题。尽管两部分主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各不相同,然二者之间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其中,“史官主书研究”所得出的结论——“主书是史官的基本职能”,是研究“秦书八体”的前提基础;而“秦书八体”中各体名实问题的解决,则可进一步坐实“主书是史官的基本职能”这一结论。
     近世以来,史官文化的研究一直受到学者们的重视。大家普遍认为,中国学术以史官文化为根本渊薮,史官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而史官文化与史官职能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史官是史官文化的创造者,史官职能决定了史官文化的性质与内容。刘知几《史通》谓:“史官之作,肇自黄帝,备于周室,名目既多,职务咸异。”所司繁庶是史官职能的一大特色。史官职能虽多,然作为其基本职能的却只会有一种,这种基本职能是不同职司、不同名目的史官之所以为“史”,之所以能够统称为“史”的根本原因,是各类史官的共通职能。“史官主书研究”所主要解决的,就是这种史官的基本职能问题。该问题的研究对于我们全面了解不同类型、不同名目史官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深入而准确地把握史官文化产生及发展、演变的内在机制与基本脉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龚自珍《古史钩沉论》谓:“史之外无有语言焉,史之外无有文字焉。”从史官与文字的关系来分析,史官的基本职能只会是与文字的应用有关。而文字的应用则包含有“主书”与“主文”两个方面的内容。那么,作为史官基本职能的到底是什么,是“主书”,还是“主文”,亦或是二者的综合呢?“张家山汉简”《史律》的出土,为我们研究史官基本职能提供了最为原始、最为真实、最为直接的论据材料——《史律》规定汉初史学僮所考课的两项内容:“十五篇”与“秦书八体”,就是为“史”者所应当具备的基本业务职能。
     “史官主书研究”,首先对研究的对象“史官”作出了明确界定,将史官区分为“五史”与“府史”两大类,进而分析了史官与文字的关系,并将文字的应用析分为“主书”与“主文”两个方面,以此配合“张家山汉简”《史律》中有关史学僮课试内容的记载,论证得出了“主书是史官的基本职能”这一结论—《史籀篇》的字书性质,以及“秦书八体”的书体性质,反证了“主书”是史官的基本职能。其中,将《史律》用之于对史官基本职能问题的论证,是该部分的核心内容。
     “秦书八体”是指通行于秦代的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隶书等八种书体。其名始见于许慎《说文解字·序》,然许慎也只是对这八体之“数”与“名”,进行了简单罗列,对于八体中各体的具体所指、用途、得名原因等,未做任何展开说明。历来治《说文》者,对此亦是诉讼纷纭,莫衷一是。近世以来,随着秦汉文字资料的不断出土面世,以及中国早期书法史、文字演变史、文化教育史等研究的日趋深入,“秦书八体”相应的也成为了学者们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其中,既有对“秦书八体”进行宏观性系统研究者,也有对“秦书八体”中的某几种书体进行对比研究者,而更多的则是对“秦书八体”中的某一种书体进行单独研究。
     纵观以往诸家所论,发觉他们在论证方法上,均存在一个共同的缺憾,即过多措意于“秦书八体”中各体之间的“名实”差异,而忽略了对“八体并举”的产生年代,以及“秦书八体”性质、用途等的关注,突出表现为没有将“秦书八体”与“史官职能”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按《说文解字·序》、《汉书·艺文志》及“张家山汉简”《史律》所载,作为秦及汉初出现的“秦书八体”,是史学僮的两项必修内容之一,而史学僮必修的两项内容构成了史官的基本职能——“主书”,由此决定了“史官主书”与“秦书八体”之间,具有了天然的不可分割的对应关系,我们足可以从史官的“主书”职能入手,对“秦书八体”中各体名实进行一番深入、细致的专项研究。
     从史官的“主书”职能来分析,有关“秦书八体”的诸多传统成说皆有可商之处。篆书:历来论及篆书名实者,无不以秦《泰山刻石》小篆为标准字样而求篆“名”之由来,实际上这种做法,在方法论上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刻石在汉之前只是偶尔为之,非官方一般用字范围:据金其桢《中国碑文化》考证,始皇时期总共立了九块记功刻石,西汉碑石也仅仅只有十余块。秦及汉初政府断然不会仅仅为了这偶尔一用的碑石,而规定全国的史学僮每年都要学习刻石文字;刻符:以《阳陵虎符》、《杜虎符》等兵符上的文字为刻符之正宗,几成定论,实际上这种观点也是值得商榷的。因为兵符是一种数量极少(每个朝代最多制造三百余枚),用途郑重的特殊信物,一般史官根本无法接触到它(能够接触到它的一般是帝王与郡国守相),更谈不上制作虎符,在虎符上刻字。秦及汉初政府要求全国的史学僮都要学习这种穷其一生都很难接触到的兵符文字,毫无道理;摹印:对摹印的认识,以唐兰的“规摹”之说影响最大:“摹印是就印的大小,文字的多少,笔画的繁简,位置的疏密,用规摹的方法画出来的。”然而,一方面“摹成”的印文是反字,任何时代的政府都不会将一种反字作为特殊书体,要求全国的史学僮学习;另一方面,印章制作是中央所属少府的职责,能够到少府机构参与印文制作的史官毕竟是极少数(汉制定员六人),秦及汉初政府不可能仅仅为了这极少数史官的职务所需,而规定全国的史学僮都要学习如何摹写印稿;虫书:以往学者大多都把出自汉以前尚方工技之手的装饰性花体字,当作虫书。实际上,无论是从书体作者,还是从幡信功用而言,虫书都不可能是装饰性花体字;署书:徐锴《说文系传》引萧子良说:“汉高六年萧何所定,以题苍龙、白虎二阙。”即是说署书是用来题写宫阙之名的。汉初与民生息、无为而治,不可能有很多宫阙需要题署。言萧何为此专门创造一种书体,并规定每年全国的史学僮都要学习它,很显然与汉初社会现实不符;殳书:以殳书为“铭于戈戟之文”,是当今学术界的普遍认识。然秦立国之初,即颁行销兵令:“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鍉,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将兵器制造权收归中央,并置尚方令掌管兵器制造事宜,尚方之下又设若卢和考工室负责兵器制造的具体工作;汉初,中央所属少府下设考工令室,负责制造弓弩刀铠等兵器。而按《汉书·艺文志》、《说文解字·序》及“张家山汉简”《史律》所载,秦及汉初除全国课试第一名的史学僮到中央所属尚书机构担任卒史外,其余为史者一律都到地方郡县去做令史或佐史。这些地方郡县的史官几乎无人能够接触到兵器制作事宜,倘若殳书果真是指“铭于戈戟之文”,那么绝大多数的史学僮根本没有必要学习这种将来用不到的技能。
     “秦书八体研究”,首先对“秦书八体”最初产生的年代、作用、性质等宏观问题进行了综合论证,得出了“秦书八体,是与‘史官主书’的基本内容相对应的,以官府日常行政用字为主的八种主要官方用字,是‘史官主书’的主要书体内容”这一结论,以此作为根本出发点,对“秦书八体”之各体名实问题进行了逐个研究。认为八体中的“篆书”(包括大篆、小篆)与“隶书”是适用于简册的一般官府文书用字。篆、隶之名皆相对而出,“篆”为“掾”之同源后起字,“掾”是秦代专司文字工作的政府吏员,是官方文案的主要责任者,因这些文案,大多都要直接呈报给始皇帝及中央所属机构,故规定必须以正体来书写,篆书之名也即因此而起。作为与篆书之名同出的“隶书”,也只能是因其使用的对象为“徒隶”而得名:八体中的“刻符”,是指“竹质符”上的墨书文字,而非一般史官接触不到的兵符上的刻铸铭文。刻符之“刻”,并非指的是用刀在符信上锲刻文字,而是指“竹质符”上的“刻齿”;八体中的“虫书”,用于书写幡信。幡信的功能,决定了这种书体不可能是装饰性花体字。虫书之“虫”是指狭义上的蝮虫,之所以称“虫”,是因为这种文字线条屈曲蜿蜒,形如抽象之蝮虫;八体中的“摹印”,是指官方印信及封泥上的文字,因这种文字用于摹写印面,故而命名为摹印;八体中的“署书”,是指用以封检题署、悬法,及署门户等的文字。这种文字在风格上与通常情况下的官方用字并没有本质性的差异,只不过其字形一般都写得较大、风格较庄重而已;八体中的“殳书”,并非是指“兵器铭文”及“刚卯、栒邑权等殳形器物上的文字”,在秦及汉初尚未以“觚”命名字书文字之前,殳书最大的可能性是对字书文字的命名。
     同时,从史官的“主书”职能来分析,传统观点以为史书中所出现的“秦书八体”与秦统一全国后实行的“书同文”政策相矛盾,以及今所见秦代文字资料与“秦书八体”之名不符等一系列问题,也会涣然冰解。因为,“秦书八体”是与“史官主书”主要内容相对应的,不同场合下的官方用字,并非是指这八种书体的文字构造各自不同;“秦书八体”是“史官主书”的主要书体内容,并非是说秦代总共有这八种书体,也并非秦代所有的官方用字全部能够涵盖在这八体之中。
The thesis consisted two parts which were "The study of the principal writing of the secretarial officers" and "The research of the eight writing styles of Qin Dynasty". Part I "The study of the principal writing of the secretarial officers" emphasized in the main tasks of secretarial officers which was "principally writing". Part Ⅱ "The research of the eight writing styles of Qin Dynasty" were focused on the correcting of the terms of these eight writing styles. Even though the study of two parts were totally different, but they had the connection to each others, especially the results of the "The study of the principal writing of the secretarial officers" showed the "Writing" was the main task of the secretarial officer and it was the premise of the basic of study of "eight writing styles of Qin Dynasty". From the other hand, the correcting of the terms of these eight writing styles of Qin Dynasty was proved the main task of the secretarial officer was "Writing".
     Recently, the scholars were interested on the study of the culture of the Chinese ancient secretarial officers, as the culture of the Chinese ancient secretarial officers was profound and rich in content, most of them believed that the culture of this group was the hotbed of China academic. The culture and the main task of the secretarial officer had a close relationship, which was the officers created the culture of the Chinese ancient secretarial officers and the main task of the officers determined the nature and content of the culture of the Chinese ancient secretarial officers. There were lots of duties of the secretarial officer, but there was a one main duty which was "Written task", and no matter how the officer was in different department and title of the post. The study of the secretarial officers would give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variety types and post titles of secretarial officers, their connection and differences, at the same time to have a clear image of the generation, development and evolvement of the culture of secretarial officers.
     The basic tasks of the secretarial officers were connected to writing scripts, the writing scripts was consisted "principally writing" and "principally texts writing", but what was their main duty:"principally writing" or "principally texts writing" or both duties? The unearth and discovery of the Han bamboo slips of Zhang Jia Shan,"History of the law" provided the most original, most authentic, the most direct evidence of my study, which had showed that the examination of secretarial officers in the beginning of Han Dynasty contained two parts,"15Chapters" and eight writing styles of Qin Dynasty, and this was the basic knowledge for a secretarial officer.
     In the Part I "The study of the principally writing of the secretarial officers"
     Firstly the study was the definition of secretarial officers, the connection of the two categories of the secretarial officers,"Five secretarial officers"("五史")and "Home secretarial officers" with the writing scripts. Their writing scripts could divide to two areas which were "principally writing" and "principally texts". From the above analyses, I have found out that the contents of the Han bamboo slips of Zhang Jia Shan,"History of the law" had proved that the written task was the main duty of the secretarial officers and the writing scripts of" Shi zhou pian" and the eight writing styles of Qin Dynasty were the basic knowledge for a secretarial officer. The "History of the law" was the core content of this part.
     The eight writing styles of Qin Dynasty were large seal, small seal, engraving symbol on bamboo sticks writing scripts, banner writings script, lettering on ancient imperial seals' writing style of the eight writing styles, board writing style, weapons or objects inscription style and Clerical script writing style. These terms appeared in the preface of "Analytical Dictionary of Characters language"(《说文解字·序》). But the author, Xu Shen, did not clearly mention or elaborate the eight writing styles of Qin Dynasty, such as the term of the styles'referring and how did it come from, the usage of the style, he just mentioned that the order and term of the eight writing styles of Qin Dynasty. Even though, there were numbers of discussions of the term of eight writing styles of Qin Dynasty, unfortunately there was end up with no conclusion. Currently, there were a lot of unearth and discovery of writing scripts of Dynasty Qin and Han, and a lot of studies in the early history of Chinese calligraphy, the evolution of the writing history, cultural history and educational history; these eight writing styles of Qin Dynasty become a research highlight. Among of them are doing macroscopic system research, some are comparing several writing scripts, and more researchers are doing one of the writing script research only.
     Throughout the past studies, I found out that most the studies focused on the term of the eight writing styles of Qin Dynasty, while ignoring the "Eight writing styles" generation era, features and functioning, the most obvious mistake is the researchers do not combine the eight writing styles of Qin Dynasty and the duties of the secretarial officer to do a detail study. According to the preface of "Analytical Dictionary of Characters language","Han shu yi wen zhi" and the Han bamboo slips of Zhang Jia Shan,"History of the law", which had showed that the eight writing styles of Qin Dynasty was part of the study of secretarial officers in Qin Dynasty and in the beginning of Han Dynasty. In the future, this would be a part of the profession and the writing skills gained would be fully connecting to the eight writing styles of Qin Dynasty. From the writing skills of the secretarial officers, we could go further study of the term of the eight writing styles of Qin Dynasty.
     From the analyses of the duty of the "principally writing" of the secretarial officers, there were still a room to discuss the traditional research findings of the term of the eight writing styles of Qin Dynasty.
     1.Seal scripts
     Most of the term of seal script was from the small seal script of the "Tai Mountain's Steles" of Qin Dynasty, actually this is not a correct way to get the term of the seal script, as before Han Dynasty there were not much of steles established and did not engraved it frequently. According to Jin Qizhen,"The Chinese cultural monument", during Emperor Shi Huang Di, he established a total of nine Merits stone blocks. During Western Han Dynasty, the Emperor built up10steles only. For this reason, the government of Dynasty Qin and the beginning of Dynasty Han might not request all the secretarial officers had to learn the writing script of the stele.
     2.Engraving symbol on bamboo writing script
     The term of this script was taken from "Yangning tiger-shaped engraving symbol","Du tiger-shaped engraving symbol" etc engraving symbol. It is also incorrect to do so, as the quantity of the engraving symbol was so few (each Dynasty would have300pieces), it's mainly using in special condition and the secretarial officers hardly could have chance to use it (those who able to use it was the king and the prime minister.), so that the making and engraved of the engraving symbol was so few. For the same reason again, the government of Dynasty Qin and the beginning of Dynasty Han might not request all the secretarial officers had to learn the engraving symbol on bamboo writing scripts.
     3.Lettering on ancient imperial seals'writing style of the eight writing styles
     The term of ancient imperial seals'writing style was mainly influent by Tang Lan's theorem. As we know that the tracing of the seal carving are opposite side of the scripts, I believed that any Dynasty of the government would not treat this opposite side of the script as special scripts and request the secretarial officers to learn it. On the other hand, making imperial seals was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financial department of the Federal, the secretarial officers was hardly had a chance to participate, if there so there were very few people could have chance to participate, for example in Han Dynasty there were only6people could participate the making of imperial seals'. Therefore, the both Dynasties of the government might not request all the secretarial officers had to learn the writing script.
     4.The banner writings script
     Most of the scholars believed that the banner writing script is a decorated and curlicue script. Actually, the banner writings script was not as said so, as from the functioning of script itself was an engraving symbol; this was proved that it was not the decorated script.
     5.The board writing style
     The board writing style was mainly in house or the palace. But during the beginning of the Dynasty Han, there were no houses or palaces were built. Xiao He who created f the term of board writing style was incorrect, as there was not the reality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Han Dynasty.
     6.The weapons or objects inscription style
     Nowadays, the scholars believe that the "殳书" is the scripts which are engraving on weapons. But during the Qin Dynasty, there was an announcement of extermination of weapons, its'meant that there was no weapon allowed to possess for the people and the right of making weapons was back to the federal government. The government set up Shang Fang department to responsible to the making of the weapons, under the department there were2divisions which were Ruo Lu and Kao Gong were authorized to make the weapons. In the beginning of Han Dynasty, Kao gong ling shi which was under financial department of federal government was authorized to make the weapons. According to preface of "Analytical Dictionary of Characters language","Han shu yi wen zhi" and the Han bamboo slips of Zhang Jia Shan,"History of the law", the first place of the examination of the secretarial officers during Dynasty Qin and the beginning of Dynasty Han would be appointed a job in the federal government, other than that would be sent to the state be an Announcement written officer or assistant of secretarial officer. Those who sent to state as a secretarial officers would not have chance to participate the making of the weapons, so that the saying that the "殳书" is the scripts which are engraving on weapons is incorrect, as most of the secretarial officers did not need to learn the skill which they would not have chance to use it in the future.
     In the Part Ⅱ "The research of the eight writing styles of Qin Dynasty".
     Firstly, the study of the emergence, function and features of the eight writing styles of Qin Dynasty and the result of the study is the contents of the eight writing styles of Qin Dynasty and the principally writing of the secretarial officers are connected to each other. The eight writing styles of Qin Dynasty were officially written styles of the principally writing of the secretarial officers in the government routine work. In this part, the study will be more details in the term of the eight writing styles of Qin Dynasty.
     Seal script (large seal and small seal) and Clerical script were used in government's document. The term of Seal script was originally from the character "掾", and this character meant that it was the officer who worked in the secretarial department of Qin Dynasty. Most of the document would send directly to the Emperor and the federal government to read, so that the document needed to be written in the standard writing script. Since that it was written by "掾", the people named this writing script "篆书"(seal script. The term of Clerical script was originally come from the character "徒隶”'(the slave), since that this type of script mainly used it by the slaves, so that the people named this script as "隶书”(Clerical script)。 The engraving symbol on bamboo sticks writing scripts was refer to the characters engraving on the bamboo sticks, it should not refer to the tally issued to generals as imperial authorization for troop movement in ancient China. The term of the banner writings script, if we study carefully from the functioning of script itself, it was an engraving symbol; this was proved that it was not the decorated script. Further more, the character of "虫" referred to "蝮虫”(venomous snake), the shape of the character written was buckling winds and the shape looked like this type of snake, so that people gave name of this script was "虫书”(snake-shaped script). The term of the lettering on ancient imperial seals'is referring to the writing of the governments'seal and lute. Since that people were tracing the script on the paper, so that people named this writing script is "摹印”The board writing style is referring to the script which written on the seal slips, board of the government's building and announcement. Normally, this type of writing style would be similar to the official written style, but the characters would be slight bigger than the official written. The weapons or objects inscription style is should not refer to the writing on the weapons,刚卯and栒邑权. The term of the writing script was mainly from the shaped of the script itself.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duties of the secretarial officers were principally writing, therefore, we could find out the contradictory between the "One style writing script" policy of Qin Dynasty when it united the whole China and the traditional history book mentioned there were eight writing styles in Qin Dynasty. Since the analyses and the detail study of the term of the eight writing styles of Qin Dynasty and main duty of the secretarial officers, the mistake had been done of the traditional history book will be clear.
     Further more, the writing script materials of Qin Dynasty and the term of the eight writing styles of Qin Dynasty also showed the conflict to each other. We should understand that the eight writing styles of Qin Dynasty and the duty of secretarial officers were connected to each other, the writing style mainly was according to the condition, in the different condition there was a different type of writing script. We also should not assume that there were only eight writing styles in Qin Dynasty, maybe more than expected.
引文
① 杜维运、黄进兴编《中国史学史论文选集》(第一卷),(台湾)华世出版社1976年版,第42页。
    ② [清]龚自珍:《龚自珍全集》第一辑《古史钩沉论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1页。
    ① [唐]刘知几撰,[清]浦起龙通释:《史通》卷十一《史官建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216页。
    ② 柳诒徵:《国史要义》,(台北)中华书局1962年版。
    ③ 陈锦忠:《先秦史官制度的形成与演变》,台湾19791980年学年度博士论文,指导教师:陈粲、杜维运。
    ④ 席涵静:《周代史官研究》,(台北)福记图书出版公司1983年版。
    ⑤ 张亚初、刘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中华书局1986年版。
    ⑥ [清]龚自珍:《龚自珍全集》第一辑《古史钩沉论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1页。
    ⑦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岳麓书社2010年版,第10页。
    ①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十五篇上,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757——759页。
    ① [清]章学诚注:刘公纯标点:《文史通义》卷三《史释》,古籍出版社1956年版,第147页。
    ① 金毓黻:《中国史学史》,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7页。
    ② 白寿彝:《中国史学史》第一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页。
    ① 金其桢:《中国碑文化》,重庆出版社2002年版,第35——54页。
    ① [南唐]徐锴:《说文解字系传》第七册卷二十九,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四部丛刊经部。
    ② 笔者并非否定署书的用途中有“门户题署”一项,只是说署书的产生并非单单是为了“门户题署”
    ③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三十一《陈胜项籍列传第一》,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823页。
    ① 为方便行文,文中人名一律不冠“先生”、“教授”等敬称。
    ② 金毓黻:《中国史学史》,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5页。
    ③ [唐]刘知几撰,[清]浦起龙通释:《史通》卷十一《史官建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216页。
    ④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
    ⑤ 文中引用《说文解字》内容甚多,以下统一省称《说文》,《说文解字·序》省称《说文序》。
    ⑥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三篇下《又部》,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16页。
    ① 王国维:《观堂集林》卷六《释史》,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63页。
    ② 按前文王国维《释史》所论,史字上部并非“中正”之中,故凡以古文“中”字之:(?)、(?)、(?)、(?)、
    (?)”诸形而立论者,皆不在笔者统计范围之内。
    ③ [宋]戴侗:《六书故》卷十五。《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26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71页。
    ④ 江永:《周礼疑义举要》卷九《秋官》,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58页。
    ⑤ [清]吴大激:《说文古籀补》第三,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46页。
    ⑥ [清]阮元:《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卷五,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286页。
    ⑦ 王国维:《观堂集林》卷六《释史》,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64页。
    ⑧ 劳干:《史字的结构及史官的原始职务》,载杜维运、黄进兴编《中国史学史论文选集》(第一卷),(台湾)华世出版社1976年版,第34页。
    ⑨ 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三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6页。
    ① 徐中舒:《汉语古文字字形表序》,载四川大学学报1980年第4期。
    ② 陈梦家:《史字新释》,《考古》第5期,1936年12月。
    ③ 胡厚宣:《殷代的史为武官说》,载《全国商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殷都学刊》增刊,1985年2月,第187页。
    ④ 胡厚宣主编:《甲骨探史录》,三联出版社1982年版,第327页。
    ① 王国维:《观堂集林》卷六《释史》,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69页。
    ② 饶宗颐:《殷代贞卜人物通考》,香港大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575页。
    ③ 王贵民:《说(?)史》,见胡厚宣主编《甲骨探史录》,三联出版社1982年版,第328页。
    ④ 胡厚宣:《殷代的史为武官说》,载《全国商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殷都学刊》增刊,1985年2月。
    ⑤ 胡厚宣:《殷代的史为武官说》,载《全国商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殷都学刊》增刊,1985年2月,第187——188。
    ① 李宗侗:《中国史学史》,(台北)华冈出版有限公司1979年版,第4——5页。
    ② 金毓黻:《中国史学史》,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7页。
    ③ 刘节:《中国史学史稿》,中州书画社1982年版,第1014页。
    ④ 白寿彝:《中国史学史》第一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页。
    ⑤ 朱希祖:《中国史学通论》,独立出版社1947年版,第5页。
    ① [南宋]萧常:《续后汉书》卷第二十八,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27页。
    ② 杜维运:《中国史学与世界史学》,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0-11页。
    ① [唐]刘知几撰;[清]浦起龙通释:《史通》卷十一《史官建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216页。
    ② 杜维运:《中国史学与世界史学》,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7475页。
    ③ [清]孙星衍等辑,周天游点校:《汉官六种》,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37页。
    ④ [清]孙星衍等辑,周天游点校:《汉官六种》,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8页。
    ① 许兆昌:《先秦史官的制度与文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9页。
    ② [清]孙诒让:《周礼正义》第八册,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129页。
    ③ 吕思勉:《吕思勉读书札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239页。
    ④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92页。
    ⑤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95页。
    ⑥ [宋]朱熹撰:《论语集注》,齐鲁书社1992年版,第161页。
    ①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77页。
    ② [唐]刘知几撰;[清]浦起龙通释:《史通》卷十一《史官建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216页。
    ③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92——713页。
    ④ 金毓黻:《中国史学史》,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7页。
    ⑤ 王国维:《观堂集林》卷六《释史》,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71页。
    ⑥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99——700页。
    ①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46页。
    ②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566页。
    ③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10页。
    ④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页。
    ⑤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页。
    ⑥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84——885页。
    ⑦ 文中《汉书·艺文志》一书多有出现,以下统一省称为《汉志》。
    ⑧ [清]孙星衍等撰,周天游点校:《汉官六种》,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68页。
    ① 陈梦家:《汉简缀述》,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03104页。
    ② “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编:《张家山汉简》,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第49-50页。
    ③ [清]章学诚注;刘公纯标点:《文史通义》卷三《史释》,古籍出版社1956年版,第147页。
    ④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35页。
    ⑤ [清]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4页。
    ⑥ 柳诒徵:《国史要义》,中华书局1948年版,第33页。
    ① 作为“五史”之史,其地位也并非一成不变。如西周之后,随着神权政治的衰落,“五史”中的太史,其职任、作用、地位也随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天子重臣沦落到“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的地步。但这种变化,还只是在保持太史自身基本属性基础上的量变而己,并不能消除“五史”与“府史”身份地位方面的差异性。
    ②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10页。
    ③ [元]王恽:《秋涧先生大全文集》卷四十六《吏解》,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集部,第476页。
    ④ [元]许谦:《白云集》卷二《代人上书补儒吏》,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34页。
    ① [清]章学诚注;刘公纯标点:《文史通义》卷三《史释》,古籍出版社1956年版,第147页。
    ②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岳麓书社2010年版,第10页。
    ③ 金毓黻:《中国史学史》,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7页。
    ① [清]孙诒让:《周礼正义》第八册,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140页。
    ② 朱希祖:《中国史学通论》,独立出版社1947年版,第7页。
    ③ [汉]司马迁撰;[南朝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引;[唐]张守节正义:《史记》,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258页。
    ④ [汉]司马迁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引;[唐]张守节正义:《史记》,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3224页。
    ① 章太炎:《章太炎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58424页。
    ② 刘师培:《补古学出于史官论》,见“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编《北京大学百年国学文萃史学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9页。
    ① [春秋]左丘明撰;鲍思陶点校:《国语》,齐鲁书社2005年版,第274——276页
    ②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10页。
    ③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63页。
    ④ “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编:《张家山汉简》,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第80页。
    ⑤ 参见《陕西扶风庄白一号西周青铜器窖藏发掘简报》一文,载《文物》,1978年第3期。
    ⑥ 胡新生《异姓史官与周代文化》一文(见《历史研究》,1994年第三期),全面地论述了周王室中辛氏、尹氏、程氏、微氏等异姓史官的来源及在周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其中有关史官来源问题,论之尤详,可以看作是对史官(尤其是五史)畴官性质的专题研究。
    ⑦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05页。
    ⑧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16页。
    ① [粱]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八《练字篇》,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623页。
    ②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20页。
    ③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十五篇上,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763页。
    ④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十五篇上,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753页。
    ⑤ [战国]荀况著:《荀子》卷十五《解蔽篇》第二十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27页。
    ① 杜维运、黄进兴编:《中国史学史论文选集》第一册,(台湾)华世出版社1976年版,第28页。
    ② 金毓黻:《中国史学史》,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5页。
    ③ 夏曾佑:《中国古代史上》,岳麓书社2010年版,第65页。
    ① 杜维运、黄进兴编:《中国史学史论文选集》第一册,(台湾)华世出版社1976年版,第29页。
    ② 王国维:《观堂集林》卷五《史籀篇证序》,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1页。
    ③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12页。
    ④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05页。
    ⑤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21页。
    ⑥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十五篇上,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755页。
    ① [清]龚自珍:《龚自珍全集》第一辑《古史钩沉论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1页。
    ② 杜维运、黄进兴编:《中国史学史论文选集》第一册,(台湾)华世出版社1976年版,第29页。
    ③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卷三下《聿部》,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17页。
    ④ [宋]朱熹撰:《论语集注》,齐鲁书社1992年版,第156页。
    ⑤ [汉]司马迁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引;[唐]张守节正义:《史记》,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950页。
    ⑥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97598页。
    ⑦ [汉]司马迁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引;[唐]张守节正义:《史记》,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360页。
    ⑧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21页。
    ⑨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196页。
    ①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十五篇上,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754——755页。
    ②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20页。
    ③ [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559页。
    ④ 王国维:《观堂集林》卷四《汉魏博士考》,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79页。
    ⑤ [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之《全汉文》卷一《手敕太子》,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131页。
    ⑥ 黄晖:《论衡校释》卷三十《自纪篇》,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188页。
    ① 郭沫若:《殷墟萃编考释》,科学出版社1965年版,第734页。
    ② [战国]吕不韦著;高诱注:《吕氏春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63页。
    ③ “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编:《张家山汉简》,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第80-81页。
    ④ 黄晖:《论衡校释》卷三十《自纪篇》,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188页。
    ① [战国]吕不韦著;高诱注:《吕氏春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35页。
    ② [唐]李延寿著:《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97页。
    ③ 北魏的崔浩,因为工书,“人多托写《急就章》,从少至老,初不惮劳。所书盖以百数”([唐]李延寿:《北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90页);王元军也认为“抄写者往往是能书会写之辈,因而在阅读流传过程中,书迹的影响也随之散布开来,并进一步影响后来书写者”(王元军:《汉代书刻文化研究》,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年版,第124页)。
    ①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10页。
    ②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49页。
    ③ [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五《议对》,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438页。
    ④ [汉]班国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637页。
    ⑤ 任继防:《释名汇校》,齐鲁书社2006年版,第171页。
    ⑥ [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五《议对》,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438页。
    ① [清]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语注集释》卷二十八《宪问上》,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959页。
    ②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835页。
    ③ [南朝宋]范哗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537页。
    ④ [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六《定势篇》,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530页。
    ⑤ [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四《诏策篇》,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360页。
    ⑥ [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五《议对篇》,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438页。
    ⑦ [清]章学诚著;刘公纯标点:《文史通义》内篇五《史德》。古籍出版社1956年版,第145页。
    ① [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七《章句篇》,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570页。
    ② 顾亭铠著:《诗法指南上》,兴业书局1933年版,第59页。
    ③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10页。
    ④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敦煌汉简》,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256页。
    ① 汪桂海:《汉代官文书制度》,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② 邢义田:《治国安邦——法制、行政与军事》,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450-451页。
    ① [唐]刘知几撰,[清]浦起龙通释:《史通》卷十一《史官建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216页。
    ② 柳诒徵:《国史要义》,(台北)中华书局1962年版。
    ③ 陈锦忠:《先秦史官制度的形成与演变》,台湾19791980年学年度博士论文,指导教师:陈槃、杜维运。
    ④ 席涵静:《周代史官研究》,(台北)福记图书出版公司1983年版。
    ⑤ 张亚初、刘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中华书局1986年版。
    ①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5页。
    ②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三篇下《又部》,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16页。
    ③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1页
    ④ 杜维运、黄进兴编:《中国史学史论文选集》第一册,(台湾)华世出版社1977年版,第8页。
    ⑤ 白寿彝:《中国史学史》第一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页。
    ⑥ “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编:《张家山汉简》,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第80-81页。
    ① 在《史律》出土以前曾有人据《汉志》“又以六体试之”,“六体者,古文、奇字、篆书、隶书、缪篆、虫书”的记载,对《说文序》之“八体”有过怀疑,《史律》的出土,佐证了《说文序》所载为是。
    ② “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编:《张家山汉简》,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第81页。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编:《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研究文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7页。
    ① 赵平安:《新出简帛与古文字古文献研究》,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290页。
    ② “中山大学古文字研究所”编:《康乐集曾宪通教授七十寿庆论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9页。
    ③ 彭浩、陈伟、(日)工藤元男主编:《二年律令与奏谳书——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出土法律文献释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297页。
    ① 王国维:《观堂集林》卷五《史籀篇证序》,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1257页。
    ②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十五篇上,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759页。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编:《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研究文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8页。
    ① 《汉书》卷三十《艺文志》:“吏民上书字或不正辄举劾”,中华书局1963年,第1721页: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十五篇上:“书或不正辄举劾之”,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755页。
    ② 马叙伦:《马叙伦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22页。
    ③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21页。
    ① 林素清:《<二年律令与奏谳书·史律>读后》,“芝加哥大学顾立雅中国古文字学中心”、“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先秦文本及思想之形成、发展与转化’研究计划”共同主办,2008年简帛学国际论坛、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
    ② [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5583559页。
    ①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十五篇上,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759页。
    ② 臧知非:《<史律>新证》,载《史学月刊》2008年第十一期,第22——25页。
    ③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65页。
    ④ 王国维《史籀篇证序》:“《史籀》十五篇,文成数千,而《说文》仅出二百二十余字,其不出者与篆文同者也”,见《观堂集林》卷五,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1——256页。
    ① 《史律》卜学僮“能讽书史书三千字”之“史书”为《史籀篇》,见“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编《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研究文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9页。
    ② [清]桂馥:《说文解字义证》卷四十九《说文解字第十五》,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325页。
    ③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21页。
    ④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十五篇上,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757页。
    ① [宋]王应麟著;[清]翁元圻等注;栾保群、田松青、吕宗力点校:《困学纪闻》卷八《小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037页。
    ② 启功:《古代字体论稿》,文物出版社1964年版,第14页。
    ③ 赵平安:《新出简帛与古文字古文献研究》,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289页。
    ④ 《说文解字》第十五篇上:“今叙篆文,合以古籀”,段玉裁注:“古籀,谓古文籀文也”。
    ⑤ 王国维:《观堂集林》卷五《史籀篇证序》,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252页。
    ⑥ 唐兰:《中国文字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24页。
    ⑦ 该鼎为厉宣时期器,铭文中有“史留受王命书”句,参陈佩芬《繁卣、(?)鼎及梁其钟铭文诠释》一文,《上海博物馆集刊》总第二期,1982年。
    ⑧ 何琳仪:《战国文字通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5页。
    ① [南朝宋]范哗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03页。
    ② 李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一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84页。
    ③ 如王子今谓:“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史律》所见‘史、卜子年十七岁学’,与我们从史籍中得到的关于汉代儿童入学年龄的认识并不符合。这也许可以理解为国家吏员的培养有更高的文化要求。也许亦存在文字记录错讹的可能”。见王子今《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史律>学僮小议》一文,《文博》2007年第六期,第29页。
    ④ [清]王聘珍撰:《大戴礼记解诂》,中华书局1983年,第60页。
    ⑤ [汉]班固撰:《白虎通德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39页。
    ①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122页。
    ② [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汉文》卷九十一王粲《儒吏论》,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964页。
    ③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20页。
    ④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十五篇上,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754755页。
    ⑤ [汉]崔寔著:石声汉校注:《四民月令校注》,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9页。
    ① 黄晖:《论衡校释》卷三十《自纪篇》,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188页。
    ②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十五篇上,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758759页。
    ③ “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编:《张家山汉简》,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第80页。
    ④ [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5991600页。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编:《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研究文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7页。
    ②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62页。
    ③ 陈梦家:《中国文字学》,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51页。
    ①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21页。
    ② 《汉书》卷三十《艺文志》:“成帝时将作大匠李长作《元尚篇》,皆《苍颉》中正字也”,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721页。
    ③ 尽管古代无专门的“文字学”之名,但文字学之“实”由来已久,先秦“六书”之名的存在就是一很好的例证。
    ① 《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年版,第156页。
    ② [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二十二。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第157158页。
    ③ 王国维:《史籀篇证序》,载《观堂集林》(一),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6页。
    ① 蒋善国:《汉字形体学》,文字改革出版社1959年版,第114页。
    ② 李学勤:《试说张家山汉简<史律>》,《文物》,2002年第四期。
    ③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21页。
    ① 王国维:《王国维遗书》第七册,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版,第12页。
    ② 张标:《阜阳出土苍颉篇的若干问题》,《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四期。
    ③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十五篇下,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781页。
    ④ 黄晖:《论衡校释》卷三十《自纪篇》,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188页。
    ① [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七《章句篇》,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570页。
    ②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191720页。
    ①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四篇上《皕部》,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37页。
    ②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五篇下《缶部》,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24页。
    ③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十二篇下《女部》,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612页。
    ④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四篇上《皕部》,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37页。
    ①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201721页。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编:《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研究文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8页。
    ③ 秦书八体并非绝对的八种各自不同的书体类型,除去篆书、隶书外,其它更主要的是因为不同的应用对象而命名的(文章第二部分有专论),尽管如此,相对于西周而言,文字分化、裂变是不能否认的客观事实。
    ①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十五篇上,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758——759页。
    ②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069页。
    ① 赵平安:《新出史律与史籀篇的性质》,载《新出简帛与古文字古文献研究》,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294页。
    ② 王国维:《观堂集林》卷四《汉魏博士考》,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79页。
    ① 赵平安:《新出史律与史籀篇的性质》,载《新出简帛与古文字古文献研究》,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296页。
    ② 《史律》(卜学僮)“能讽书史书三千字”之“史书”为《史籀篇》,见李学勤《试说张家山汉简<史律>》,载《文物》2002年第4期。
    ③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10页。
    ① 夏曾佑:《中国古代史上》,岳麓书社2010年版,第65页。
    ②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
    ③ 赵平安:《新出史律与史籀篇的性质》,载《新出简帛与古文字古文献研究》,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296297页。
    ①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956页。
    ② [宋]李昉:《太平御览》卷第二百一十三《职官部》十一“令史”,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本三编子部第36册。
    ③ 《后汉书·志二十六·百官三》载:“兰台令史,六百石。本注日:掌奏及印工文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600页。
    ④ 章太炎:《国故论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⑤ 胡奇光:《中国小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2页。
    ⑥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59360页。
    ① 邢义田:《治国安邦——法制、行政与军事》,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605页。
    ① “张家山汉简整理小组”注:“佴,《尔雅·释言》:‘贰也。’学佴,辅导者”,《张家山汉简》,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80页。李学勤《试说张家山汉简<史律>》:“学佴大约是学室里辅导学习的人员”,见《文物》2002年第4期。
    ① [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4页。
    ② 秦书八体中各体之间的关系详见本文第二部分第一章“秦书八体综论”。
    ③ 《史律》中与史学僮并列的卜、祝学僮,其各自的课试内容,相互之间也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史律》中卜学僮的考课内容所涉及到的《卜书》与《祝十四章》属于基本业务理论知识的范畴,“卜九发中七”及“善祝、明祠事”则属于实务操作的范畴。这应当也是佐证史学僮两个课试内容之间关系的直接证据。
    ④ [唐]徐坚:《初学记》卷十一职官部上《尚书令第三》,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58页。
    ⑤ [清]王念孙撰:《广雅疏证》,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06页。
    ⑥ [唐]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卷一《尚书都省》,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6页。
    ① [清]王先谦:《汉书补注》卷一下,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5页。
    ②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63页。
    ③ [清]严可均:《全上古秦汉三国六朝文》《全三国文》卷二《选举令》,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1061页。
    ④ [宋]李昉:《太平御览》卷第二百一十三《职官部》十一“令史”,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本三编“子部”,第36册。
    ⑤ 吕思勉《文史通义评·释史》中说:“古代文字用少,当时诸官之史所记、所守,必极简略,其较繁者,当总存于史官耳”([清]章学诚撰:《文史通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68页)的论述,也可提供给我们一些这方面的思考。
    ① [清]朱筠:《笥河文集》卷八《与贾云臣论史记书》,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第143页。
    ② [汉]司马迁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引;[唐]张守节正义:《史记》,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47页。
    ③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15页。
    ④ [战国]吕不韦著;高诱注:《吕氏春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54页。
    ① [汉]司马迁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引;[唐]张守节正义:《史记》,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360页。
    ② [清]王聘珍撰《大戴礼记解诂》,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2页。
    ③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74页。
    ④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16页。
    ⑤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97598页。
    ① [汉]司马迁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引;[唐]张守节正义:《史记》,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2442页。
    ② [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四《史传篇》,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283284页。
    ③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15页。
    ④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76页。
    ⑤ [春秋]左丘明撰;鲍思陶点校:《国语》,齐鲁书社2005年版,第243页。
    ⑥ 许兆昌:《先秦史官的制度与文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3页。
    ①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99页。
    ② [汉]司马迁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引;[唐]张守节正义:《史记》,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511页。
    ③ [汉]司马迁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引;[唐]张守节正义:《史记》,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488页。
    ④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16页。
    ⑤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99页。
    ⑥ [春秋]左丘明撰;鲍思陶点校:《国语》,齐鲁书社2005年版,第83页。
    ①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94页。
    ② [春秋]左丘明撰;鲍思陶点校:《国语》,齐鲁书社2005年版,第8页。
    ③ [汉]司马迁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引;[唐]张守节正义:《史记》,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258——1259页。
    ④ 许兆昌:《先秦史官的制度与文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页。
    ⑤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04页。
    ⑥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60页。
    ⑦ 吕思勉:《吕思勉读史札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230页。
    ① 汪桂海:《汉代官文书研究》,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② [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五《章表篇》、《书记篇》,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407、457页。
    ③ 黄晖:《论衡校释》卷三十八《别通篇》,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91页。
    ④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62页。
    ① From Max Weber:Essays in Socioiogy, translated, edited and with introduction by H. H. Gerth and C.W. Mills, p.196.197.
    ② 阎步克:《史官主书主法之责与官僚政治之演生》,载《国学研究》第四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页。
    ③ [清]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语注集释》卷二十八《宪问上》,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第一辑1990年版,第959页。
    ① [汉]司马迁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引;[唐]张守节正义:《史记》,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2115页。
    ② 王国维原著;胡平生、马月华校注:《简牍检署考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44页。
    ③ [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597页。
    ④ 如《居延新简》EPT68:81、EPT68:82。“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居延新简》,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460页。
    ⑤ 沈刚伯:《说“史”》,载《中国史学史论文选集》,(台北)华世出版社1976年版,第8页。
    ⑥ [清]严可均:《全上古秦汉三国六朝文》《全三国文》卷二《选举令》,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1061页。
    ⑦ 汉武帝之后皇帝诏书均出自尚书,尚书令一职类似于西周的内史。
    ⑧ “下行文书”在逐级下达的过程中,一般都要同时发往多个部门。故此,仅有“正本”是不够的,还需要制作大量的“抄写本”。秦立国之初,并天下为三十六郡,西汉平帝时,增加到一百零三郡,如果再加上京畿的官署,那么在秦汉时代,每一份由中央直达郡国与京师官署的下行文书,都至少需要制作上百件抄写本。况且,文书在到达郡国之后,通常还要继续抄写下发,直至最小的地方行政机构——县道及亭隧。如“云梦睡虎地秦简”:“县各告都官在其县者,写其官之用律”(“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61页)。“敦煌汉简”:“凌胡隧、厌胡隧、广昌隧各请输札两行隧五十,绳廿丈,须写下诏书1684A”(“甘肃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吴扔骧、李永良、马建华释校:《敦煌汉简释文》,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75页)。在古代条件下,当居于“金字塔”顶端的最高统治者,向全国的地方各级行政单位颁行诏令、法规的时候,就需要通过制作大量抄本,来完成向京师、郡、县等各级官署的群发工作。本文所论文书正本,客观上已经包括了这种在正本基础上的抄写本。
    ① [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汉文》卷一《手敕太子》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131页。
    ②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669页。
    ③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506页。
    ④ [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559页。
    ⑤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401页。
    ⑥ 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甲编,(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1990年,第114页。
    ⑦ 《历代著录吉金目》“格伯簋”,铭文末有“乃书史戟武……铸宝簋,典格伯田……”句,郭沫若考证:“典,犹今言记录或登录”(转引自许兆昌:《周代史官文化》,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0页),即是由书史戟武将格伯在这次交易中所得到的田地予以记录确认。
    ① [宋]徐锴:《说文系传》通释卷十一,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17页。
    ② 任继防:《释名汇校》,齐鲁书社2006年版,第327页。
    ③ [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360页。
    ④ 任继昉:《释名汇校》,齐鲁书社2006年版,第335页。
    ⑤ 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著:《居延汉简释文合校》,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第228页。
    ① (日)吉村昌之:《从居延新简看册书制作过程——关于“卅井关守丞匡檄”及相关文书研究》,载李学勤主编;“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编:《长沙三国吴简暨百年来简帛发现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354355页。
    ②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物处:《湘西里耶秦代简牍选释》,《中国历史文物》,2003年第1期。
    ③ 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校》,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第47页。
    ① 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校》,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第228页。
    ② 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校》,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第289页。
    ③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142页。
    ④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一下《高帝纪》,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71页。
    ⑤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十二《平帝纪》,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48页。
    ⑥ 魏坚主编:《额济纳汉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7页。
    ⑦ 李学勤主编:《周礼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19——920页。
    ① 李学勤主编:《周礼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29页。
    ② 李学勤主编:《尚书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38页。
    ③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5页。
    ④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九篇下《广部》,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442页。
    ⑤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92713页。
    ⑥ 此处之“文书正本”是与“文书副本”相对而言的;前列“与官文书制作有关的书写”中的“正本”是与“草本”相对而言的。两处“正本”并不完全对等,此处的“文书正本”除包含有与“草本”相对的“正本”外,还包含了大量的“抄写本”,故内涵上要比与“草本”相对而言的“正本”宽博得多。
    ⑦ 李学勤主编:《周礼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29532页。
    ⑧ 李学勤主编:《周礼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08页。
    ① 江永:《周礼疑义举要》卷九《秋官》,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58页。
    ② 金毓黻:《中国史学史》,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11页。
    ③ 李学勤:《初读里耶秦简》,《文物》,2003年第1期。
    ④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11页。
    ⑤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97页。
    ⑥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64页。
    ⑦ [战国]吕不韦著:高诱注: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年版,第119页。
    ①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11页。
    ②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97页。
    ③ 《汉书》列传第四十八《贾谊传》第十八引《治安策》“案之当今之务”;《汉书》卷七十四《魏相丙吉传》第四十四“无所案验”。
    ④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居简新简》,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152页。
    ①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70页。
    ② [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617页。
    ③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居简新简》,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492493页。
    ④ 古时司法机关受理案件后,都要把当事人的姓名、身份、籍贯,以及是否有前科等问题写成书面报告,然后前往现场勘验、调查,每一个过程都要做笔录。庭审时要听取当事双方的口供,方可进行刑讯,最后由司法机关做出判决。整个狱讼过程都要记录下来,制成“爰书”。《史记·酷吏列传》“(张汤)劾鼠掠治,传爰书,讯鞫论报。”裴骃集解引苏林曰:“爰,易也。以此书易其辞处。”司马贞索隐引韦昭曰:“爰,换也。古者重刑,嫌有爱恶,故移换狱书,使他官考实之,故曰‘传爰书’也。”颜师古亦于“传爰书”三字下云:“传谓传逮,若今之追逮赴对也;爱,换也,以文书代换其口辞也。”(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3137页。)“云梦睡虎地秦简”《封诊式》:“爰书:某里士五(伍)甲告曰:‘甲亲子同里士五(伍)丙不孝,谒杀,敢告。’即令令史己往执。令史己爰书:与牢隶臣某执丙,得某室。丞某讯丙,辞曰:‘甲亲子,诚不孝甲所,毋(无)它坐罪。’”(“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156页)可知,爰书就是起诉与审讯时的案情具实记录。
    ⑤ [春秋]左丘明撰;鲍思陶点校:《国语》,齐鲁书社2005年版, 第210页。
    ①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53页。
    ②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80页。
    ③ [唐]封演撰;赵贞信校注:《封氏见闻记校注》卷六《碑碣》,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57页。
    ④ [春秋]管仲撰;颜昌二著;夏剑钦,边仲仁点校;《管子校释》,岳麓书社1996年版,第250页。
    ⑤ 牙璋、符、印(玺)、节、券、传、幡、傅别、过所、繻等符信中,牙璋是符的前身,节在后来的发展中成为一种君权的象征,其上一般不具文,券、传、过所的使用几乎等同文书,特征不明显,傅别、繻是汉以后出现的符的简易替代。
    ⑥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一篇上《玉部》,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
    ⑦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18页。
    ①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五篇上《竹部》,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91页。
    ② [清]俞正燮:《癸巳存稿》第三册卷七“符”,商务印书馆从书集成初编,第205页。
    ③ [周]尸佼撰:[清]汪继培辑;黄曙辉点校:《尸子》卷上《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6页。
    ④ [战国]孟子著;杨伯峻译:《孟子译注》卷八《离娄章句下》,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40页。
    ⑤ [战国]尉缭著:刘春生译注:《尉缭子全译》卷一《兵谈第二》,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页。
    ⑥ 竹质符为“刻齿”,兵符为“凹槽”、“凸柱”。竹质符用途广泛,非兵符所可比拟,加之兵符的“凹槽”和“凸柱”与竹质符的“刻齿”性质相同,故以下以竹质符的“刻齿”概括符相合一面的形制特征,不再特别提兵符的“凹槽”和“凸柱”。
    ⑦ [晋]张湛注;列御寇撰:《列子》,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09页。
    ⑧ [战国]商鞅著;石磊,董听译注:《商君书译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80页。
    ⑨ 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校》,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第113页。
    ⑩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九篇上《印部》,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431页。
    ①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九篇上《印部》,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431页。
    ② 任继昉:《释名汇校》,齐鲁书社2006年版,第327328页。
    ③ [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599页。
    ④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068页。
    ⑤ [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38页。
    ⑥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四十七《班梁列传第三十七》注引《续汉志》。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571页。
    ⑦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七篇上,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312页。
    ① [春秋]管仲撰;颜昌二著;夏剑钦,边仲仁点校:《管子校释》,岳麓书社1996年版,第536页。
    ② [晋]崔豹:《古今注》卷上《舆服第一》,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页。
    ③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35页。
    ④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十五篇上,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763页。
    ⑤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20页。
    ⑥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12页。
    ⑦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三十《艺文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21页。
    ⑧ [清]孙星衍等辑;周天游点校:《汉官六种》《汉官仪》卷上“世祖诏”(《北堂书钞》作“中兴甲寅诏书”),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25页
    ⑨ “秦三苍”之中的《苍颉篇》作者李斯曾做过秦的长史,《爰历篇》的作者赵高曾为刀笔小吏。
    ① 彭砺志:《从<汉书艺文志>小学著录看小学与书学的原生关系》,(台湾)《中华书道》2004年,总第46期,第11页。
    ① 如释祥迈《大元至元辨伪录》卷二《老君结气成字伪第八》(国家图书馆再造古籍善本据元刻本影印):“大篆起于史籀,小篆兴于李斯,飞白创于蔡邕,隶书变于程邈,秦书八体,汉字六形”。
    ②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十五篇上,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757——759页。
    ① 唐兰:《中国文字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26页。
    ② 丛文俊:《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369-370页。
    ①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096页。
    ②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922页。
    ③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722页。
    ④ [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671——3672页。
    ⑤ [汉]司马迁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引;[唐]张守节正义:《史记》,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2014页。
    ① 杨树达:《汉书窥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311页。
    ②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十五篇上,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755页。
    ① 唐兰:《中国文字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26——127页。
    ② 丛文俊:《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372页。
    ③ 陈一梅:《<八体六技>考——以<汉书艺文志>为中心》,载《碑林集刊》第11辑(2005年),第171页。
    ④ 启功:《古代字体论稿》,文物出版社1964年版,第9页。
    ⑤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十五篇上,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758页。
    ① 尽管我们无法确定秦书八体一定是在书同文时出现的,然前文己论秦书八体皆属秦文范畴,反映秦人文字基本应用状况,故可以书同文政策来观照秦书八体。
    ② 唐兰:《中国文字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26页。
    ③ 丛文俊:《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369——370页。
    ④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十五篇上,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755页。
    ① 丛文俊:《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370页。
    ② 启功:《古代字体论稿》,文物出版社1964年版,第7页。
    ③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65页。
    ① 钱玄同:《钱玄同 国学文稿》,中国画报出版社2010年版,第39页。
    ② 《说文》所收录九千多小篆中,仅二百二十多字与大篆不同,也可证二者的差别是很细微的。
    ③ 之所以笔者在此强调“在书同文这一共时的平面内”大小篆是一体的,是因为当今学界普遍将春秋战国以来直至小篆得名,这一时间段之内的秦文正体统称为大篆,而实际上大篆只应当是指书同文之前正在应用着的,被用以整理产生小篆的母体。
    ④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21页。
    ① 陈一梅:《<八体六技>考——以<汉书艺文志>为中心》,载《碑林集刊》第11辑(2005年),第170页。
    ② 顾炎武《日知录·泰山立石》:“始皇刻石之处凡六,《史记》书之甚明,于邹峄山,则上云‘立石’,下云‘刻石颂秦德’;于泰山,则上云‘立石’,下云‘刻所立石’;于之罘,则二十八年云‘立石’,二十九年云‘刻石’;于琅琊,则云‘立石,刻颂秦德’;于会稽,则云‘立石,刻颂秦德’,无不先言‘立’,后言‘刻’者。惟于碣石,则云‘刻碣石门’。门自是石,不须‘立’也。古人作史,文字之密如此”([清]顾炎武著;[清]黄汝成集释,秦克诚点校:《日知录》,岳麓书社1994年版,第1123页)。由此可窥秦汉之际古人用字之严谨。言秦书八体的命名会缺乏严谨性与科学性,毫无道理。
    ③ “汉承秦制”,即使“八体并举”产生在汉初,也不能就此怀疑秦书同文的文字政策在汉初不再施行,因为,秦书同文政策本身即是一种顺应时代大潮的合理举措,是文化、制度得以统一推行的前提条件,诚如李学勤先生所言:“秦书同文是统一的需要,历史的必然,假设不是秦而是六国任何一个统一全国,也一定会采取类似的措施”(董莲池主编:《说文解字研究文献集成》,作家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④ 唐兰:《中国文字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28页。
    ① 陈梦家:《中国文字学》,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04页。
    ② 陈昭容:《秦系文字研究》,(台湾)乐学书局有限公司2003年版,第145页。
    ③ 陈振濂主编:《大学书法篆书临摹教程》,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7页。
    ④ 八体之中,摹印用于官印(官印由中央所属机构为官员专门制作),虫书用于幡信(题表官号的旗帜),二者皆与皇权政治直接相关,故其所用皆为篆书。而刻符、署书、殳书三者,其书体所用应无定制,似当因时、因人而变:在书同文之初,其“实”(姑且不论此时有无此三体之“名”)必为篆书,之后随着隶书突破“徒隶”的限定,成为史官必备书体,在一些不作特别要求的情况下,刻符、署书、殳书三者必然也是采用隶书来书写。
    ⑤秦书八体的这种一体多用的分类法,并非孤例,新莽六书中的古文与奇字二体也是如此:《说文序》:“奇字,古文而异者。”即奇字属于古文,但是古文之中的异体字。
    ① 陈昭容:《秦系文字研究》,(台湾)乐学书局有限公司2003年版;陈一梅:《自尔秦书有八体献疑》,《文博》2005年第6期。
    ② 胡朴安:《中国文字学》,商务印书馆1937版,第25页。
    ③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十五篇上,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758页。
    ①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21页。
    ② 黄侃、黄焯:《文字声韵训诂笔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74页。
    ③ 陈梦家:《中国文字学》,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38页。
    ④ 前文已述,文字存在形式多样,而这些不同的文字存在形式,都可以按载体及用途的不同而名之为不同的书体。
    ① 赵超:《石刻史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9页。
    ② 金其桢:《中国碑文化》,重庆出版社2002年版,第35——54页。
    ③ 唐兰:《中国文字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27页。
    ④ [宋]徐锴:《说文解字系传》第七册卷二十九,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四部丛刊经部。
    ⑤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三十一《陈胜项籍列传第一》,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823页。
    ⑥ 王兆春:《中国军事科技通史》,解放军出版社2010年版,第48页。
    ① [唐]封演撰;赵贞信校注:《封氏见闻记校注》卷二《文字》,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6页。
    ① 启功:《古代字体论稿》,文物出版社1964年版,第7页。
    ②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五篇上《竹部》,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90页。
    ③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五篇上《竹部》,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90页。
    ① 启功:《古代字体论稿》,文物出版社1964年版,第10页。
    ② 丛文俊:《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83页。
    ① 郭沫若:《奴隶制时代》,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267页。
    ② [元]王恽:《秋涧先生大全文集》卷四十六《吏解》,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集部,第476页。
    ③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十二篇上《手部》,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598页
    ④ [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乾部第十四。
    ①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66页。
    ② 唐兰:《中国文字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26页。
    ③ 《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年版,第158页。
    ①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十五篇上,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758页。
    ②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21页。
    ① [汉]司马迁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引;[唐]张守节正义:《史记》,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256页。
    ②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46页。
    ① 唐兰:《中国文字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21页。
    ① 《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
    ② [西晋]陈寿:《三国志》第三册卷二十一《王卫二刘傅传第二十一》,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612页
    ③ 《后汉书·卢植传》载卢植上书灵帝云:“古文科斗,近于为实,而压抑流俗降在小学”([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116页)。
    ④ 顾实:《汉书艺文志讲疏》,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第92页。
    ①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33页。
    ② [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4页。
    ① 启功:《古代字体论稿》,文物出版社1964年版,第7页。
    ② 陈梦家:《中国文字学》,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4页。
    ① [战国]商鞅著;张党点校:《商君书》,岳麓书社1990年版,第54页。
    ② [汉]司马迁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引;[唐]张守节正义:《史记》,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236页。
    ③ [宋]王钦若等编纂;周勋初等校订:《册府元龟》卷二百五《巡幸》,凤凰出版版社2006年版,第2301页。
    ④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21页。
    ⑤ [汉]荀悦:[晋]袁弘著;张烈点校:《汉纪》前汉孝成皇帝纪二卷第二十五,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436页。
    ①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06页。
    ②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296页。
    ③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137页。
    ④ 吴荣曾:《出土资料与隶臣妾制度》,载《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11月2日。
    ⑤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139页。
    ① [清]何琇:《樵香小记》,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0页。
    ② [清]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452页。
    ③ 黄侃、黄焯:《文字声韵训诂笔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74页。
    ④ [汉]司马迁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引;[唐]张守节正义:《史记》,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258页。
    ⑤ [汉]刘安原著;陈一平著:《淮南子校注译》,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897页。
    ①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63页。
    ② 宋本《玉篇》(影泽存堂本),卷第六,手部第六十六。
    ③ [明]张自烈:《正字通》(清畏堂本),卷四,手部九。
    ④ [唐]虞世南:《北堂书钞》,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80页。
    ⑤ [汉]司马迁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引;[唐]张守节正义:《史记》卷五十三《萧相国世家》,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2013页。
    ⑥ [汉]司马迁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引:[唐]张守节正义:《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索引”,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349页。
    ⑦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021页。
    ⑧ 黄晖:《论衡校释》卷三十四《自纪篇》,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39页。
    ⑨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76页。
    ① [清]孙锴著;杨善群校补:《秦会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64页。
    ② 如《居延新简》(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EPF22:68.EPF22:71A、EPF22:462AB;《敦煌汉简释文合校》(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I0210①:63、Ⅱ0215③:3、Ⅱ0216②:241244;《华山碑》、《石门颂》等。
    ③ 陈梦家《汉简缀述·汉简所见大守都尉二府属吏》(中华书局1980年版),对此也有过专门分析。
    ④ 启功《古代字体论稿》中说:“自秦定篆为标准字体后,于是以篆为中心,对于它所从出的古代字,便加一个尊称的‘大’字,称之为大篆。这正像祖父之称为大父、祖母之称为大母。……在给篆所从出的古代字加了‘大’字之后,有时又回过头来再给篆加一‘小’字,以资区别或对待”(启功:《古代字体论稿》,文物出版社1964年版,第7页)。
    ① 陈梦家:《中国文字学》,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26页。
    ② 丛文俊:《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371页。
    ③ 陈昭容:《秦系文字研究》,乐学书局2003年版,第134页。
    ① 唐兰:《中国文字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26页。
    ② 陈昭容:《秦系文字研究》,乐学书局2003年版,第135页。
    ③ [唐]徐坚:《初学记》卷二十一“文部”《文字第三》,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505页。
    ④ 《江式》:“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符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载[唐]李延寿:《北史》卷三十四列传第二十二,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78页。
    ①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五篇上《竹部》,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91页。
    ②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39页。
    ③ [汉]司马迁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引;[唐]张守节正义:《史记》,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424页。
    ④ 汪荣宝撰;陈仲夫点校:《法言义疏五》“修身卷第三”,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第一辑1987年版,第92—93页。
    ⑤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88页。
    ⑥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45页。
    ①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075页。
    ②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88页。
    ③ 李学勤主编:《周礼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84页。
    ④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819页。
    ⑤ [清]俞正燮:《癸巳存稿》第三册卷七“符”,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第205页。
    ⑥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88页。
    ⑦ [清]毕沅校注,吴旭民标点:《墨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58页。
    ⑧ [汉]司马迁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引:[唐]张守节正义:《史记》卷八《高祖本纪》,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362页。
    ⑨ [汉]司马迁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引;[唐]张守节正义:《史记》,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2913页。
    ①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39页。
    ② [汉]司马迁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引;[唐]张守节正义:《史记》,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424页。
    ③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28页。
    ④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一篇上《玉部》,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
    ⑤ [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0961097页。
    ⑥ [汉]司马迁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引;[唐]张守节正义:《史记》卷四十《楚世家》,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724页。
    ⑦ [春秋]左丘明撰;[汉]刘向著:李维琦点校:《国语·战国策》,岳麓书社2006年版,第413页。
    ⑧ 周立中:《符信开创中国防伪先河》,载《中国防伪》,2003年第8期。
    ⑨ [汉]司马迁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引;[唐]张守节正义:《史记》卷十《孝文本纪》张晏注,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424页。
    ① [汉]司马迁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引:[唐]张守节正义:《史记》,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794页。
    ②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五篇上《竹部》,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91页。
    ③ [清]俞正燮:《癸巳存稿》第三册卷七“符”,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第205页
    ④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60页。
    ⑤ [周]尸佼撰;[清]汪继培辑;黄曙辉点校:《尸子》卷上《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6页。
    ⑥ [战国]孟子著;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卷八《离娄章句下》,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40页。
    ⑦ [战国]尉缭著;刘春生译注《尉缭子全译》卷一《兵谈第二》,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页。
    ⑧ 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熠:《居延汉简释文合校》,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第113页。
    ① [晋]张湛注;列御寇撰:《列子》,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09页。
    ② 任继防:《释名汇校》,齐鲁书社2006年版,第328页。
    ③ [战国]商鞅著;石磊,董听译注:《商君书译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80页。
    ① 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校》,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第113页。
    ② 汪荣宝:《法言义疏五》“修身卷第三”,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第一辑,1987年版年版,第92——93页。
    ③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39页。
    ④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993页。
    ⑤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172页。
    ① [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096——1097页。
    ② [汉]司马迁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引;[唐]张守节正义:《史记》,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424页。
    ③ [汉]司马迁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引;[唐]张守节正义:《史记》,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239——240页。
    ④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39页。
    ⑤ 兵符的制作数目相对固定:秦及汉初中央政府所设置的每一个郡国的存在,都有其相对的稳定性,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一般不会因朝代的更迭而废止;兵符的应用也只是针对郡国,不针对具体的郡国守相,故其不会因守相的任免而另行制作。
    ⑥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917页。
    ⑦ [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097页。
    ① [南朝 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165页。
    ① 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熠:《居延汉简释文合校》,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第113页。
    ① 《说文序》所载“鸟虫书”之名,与《汉志》及《汉纪》的记载有出入,详见下章《秦书八体之虫书研究》。
    ①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21页。
    ②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十五篇上,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755页。
    ③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十五篇上,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761页。
    ④ 启功《古代字体论稿》:“所谓鸟虫书,也就是篆类手写体的别名。所以称为鸟虫,不过是说它的弹性笔划又像鸟又象虫而已”(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第21页)。
    ⑤ 李学勤:《谈张掖都尉棨信》,《文物》1978年第1期。
    ① 刘涛:《书法谈丛》,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272页。
    ② [唐]徐坚:《初学记》卷二十一《文字第三》,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506页。
    ① 郭沫若:《周代彝铭进化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0页。
    ① [宋]徐锴:《说文解字系传》《说文解字疑义》卷第三十九,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四部丛刊经部。
    ② 秦书八体的应用者是史官(隶书虽然施用于徒隶,但此徒隶在犯罪前所主要从事的也是史官的工作),此处“虫书的作者”,更确切的应当说是“虫书的应用者”,之所以取“虫书的作者”,主要是与下文花体字的作者相对应。况且,对于客体之于文字遗迹而言,文字的应用者都可以被称之为文字的作者。下文中各体之“作者”与此同。
    ③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十五篇上,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758759页。
    ①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201721页。
    ② “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编:《张家山汉简》,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第8081页。
    ③ [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999页。
    ④ [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991-1992页。
    ⑤ [南朝宋]范哗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499页。
    ① [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二《梁庾元威论书》,《中国书画全书》第一册,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版,第43页。
    ② 《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年版,第127页。
    ③ 容庚:《鸟书考》,《中山大学学报》,1964年第一期;李学勤:《谈张掖都尉棨信》,《文物》1978年第1期。
    ④ [南朝宋]范哗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596页。
    ⑤ [汉]司马迁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引;[唐]张守节正义:《史记》,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2079页。
    ⑥ [战国]庄周著;沙少海注释:《庄子集注》,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29页。
    ⑦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10页。
    ① 丛文俊:《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65——67页。
    ②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8页。
    ③ [宋]朱熹撰:《论语集注》,齐鲁书社1992年版,第157页。
    ①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十五篇上,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761页。
    ② [汉]司马迁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引;[唐]张守节正义:《史记》,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2546页。
    ③ 黄晖:《论衡校释》卷三十八《别通篇》,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91页。
    ④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十五篇上,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761页。
    ①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21页。
    ② [汉]荀悦,[晋]袁弘著;张烈点校:《两汉纪》前汉孝成皇帝纪二卷,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436页。
    ③ 《大戴礼》载:“有羽之虫三百六十,而凤凰为之长。有毛之虫三百六十,而麒麟为之长。有甲之虫三百六十,而神龟为之长。有鳞之虫三百六十,而蛟龙为之长。有倮之虫三百六十,而圣人为之长”([清]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59页)。尽管鸟亦可以统属于广义虫的范畴,但这只能是名的归属,其鸟形之实的存在是无法因名而改变的。
    ④ [晋]崔豹:《古今注》卷上《舆服第一》,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页。
    ⑤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35页。
    ①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七篇上,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312页。
    ② [清]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228页。
    ③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66页。
    ④ [春秋]管仲撰;颜昌二著;夏剑钦,边仲仁点校:《管子校释》,岳麓书社1996年版,第536页。
    ① 李学勤:《谈张掖都尉棨信》,《文物》,1978年第1期。
    ① 启功:《古代字体论稿》,文物出版社1964年版,第23页。
    ①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十三篇上《虫部》,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663页。
    ② [清]王筠撰:《说文释例》,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44页。
    ③ [清]孙星衍辑:《孔子集语》,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35页。
    ①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21页。
    ② 马国权:《鸟虫书论稿》,《古文字研究》第十辑,中华书局1983年,第139176页。
    ① 唐兰:《中国文字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27页。
    ① 陈昭容:《秦系文字研究》,(台湾)乐学书局有限公司2003年版,第130页。
    ② 赵平安:《秦西汉印的文字学考察》,《康乐集曾宪通教授七十寿庆论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4——91页。
    ③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十二篇上《手部》,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607页。
    ④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八篇上《人部》,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370页。
    ⑤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575页。
    ⑥ [南朝宋]范哗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654页。
    ① [汉]赵岐注;黄侃经文句读:《孟子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06页。
    ② [清]毕沅校注,吴旭民标点:《墨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12页。
    ③ [汉]王符原著:张觉校注:《潜夫论校注》,岳麓书社2008年版,第15页。
    ④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10页。
    ①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二篇上《小部》,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48页。
    ② [清]王念孙撰:《广雅疏证》,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18页。
    ③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六篇上《木部》,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53页。
    ④ [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七十四,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1887页
    ⑤ 黄晖:《论衡校释》卷十四《物势篇》,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45页。
    ⑥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十二篇上《手部》,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607页。
    ① [唐]司空图:《司空表圣文集》卷第一《容城侯传》。周绍良主编:《全唐文新编》,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版,第9967页。
    ②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十二篇上《手部》,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607页。
    ③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81页。
    ④ 实际上在古代典籍中涉及该史料之处,作“规模弘远”的大量存在。
    ① 此是以凿刻而成的印章为例而言,实际上秦汉印章中更多的印章是铸成的。明人甘肠《印章集说》将铸印分成翻砂与拨蜡二法,二法的基本流程与凿印没有本质的区别。因凿印之法更接近我们当下的篆刻一道,相对比较容易理解,故举凿印为例。
    ② [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5993600页。
    ③ [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165页。
    ④ 汪桂海:《汉印制度杂考》,载《历史研究》1997年第3期,第82——84页。
    ① 乐浪出土漆器题铭中,工匠有素工、上工、画工、清工之分,可见秦汉官府手工业中有按工序命名的各种不同的工匠名称,印章的摹与刻也应当是由不同名称的印工分别来负责的。
    ①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七篇下《网部》,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356页。
    ② 汤炳正,李大明等注:《楚辞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187页。
    ③ [春秋]左丘明撰;鲍思陶点校:《国语》,齐鲁书社2005年版,第82页。
    ④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468页。
    ⑤ [清]毕沅校注;吴旭民标点:《墨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241页。
    ⑥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174页。
    ⑦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272页。
    ⑧ [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205页。
    ① 陈梦家:《中国文字学》,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36页。
    ② 丛文俊:《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373页。
    ① 陈昭容:《秦系文字研究》,(台湾)乐学书局有限公司2003年版,第141——142页。
    ② 任继昉:《释名汇校》,齐鲁书社2006年版,第335页。
    ③ [汉]史游撰:《急就篇》,岳麓书社1989年版,第177页。
    ④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六篇上《木部》,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65页。
    ①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六篇上《木部》,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65页。
    ②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53页。
    ①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142页。
    ② 李学勤主编:《周礼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19——920页。
    ③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一下《高帝纪》,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71、348页。
    ④ 吴树平:《风俗通义校释》,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50页。
    ⑤ 魏坚主编:《额济纳汉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7页。
    ⑥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二篇上《册部》,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86页。
    ⑦ [宋]徐锴:《说文解字系传》第七册卷二十九,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四部丛刊经部。
    ⑧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墓》,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6页。
    ⑨ [清]孙星衍等辑:周天游点校:《汉官六种》,《汉官旧仪》卷上,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41页。
    ⑩ [汉]荀悦,[晋]袁弘著:张烈点校:《汉纪》前汉孝武皇帝纪一卷十,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63页。
    ①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十五篇上,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758页。
    ② [汉]赵壹:《非草书》,《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
    ③ 从文俊:《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373页。
    ④ 丛文俊:《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373页。
    ⑤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二篇下《册部》,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86页。
    ⑥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六篇上《木部》,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69页。
    ① 劳干:《简牍之制版书》,《居延汉简考证》第3页,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四十《居延汉简考释》,1960年。
    ② 唐兰:《中国文字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28页。
    ③ 任继昉:《释名汇校》,齐鲁书社2006年版,第323页。
    ④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七篇上《日部》,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306页。
    ⑤ [汉]司马迁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引;[唐]张守节正义:《史记》卷八十四《贾生列传》,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2497页。
    ⑥ 《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年版,第854页。
    ⑦ 丛文俊:《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373页。
    ⑧ 《说文》:“扁,署也。从户、册,户册者,署门户之文也。”又按《玉篇》“榜,牌也。”《广韵》“榜,题榜。”《说文》“关西谓榜曰篇。”的记载,可知,扁书与榜书都是对署书部分用途的单独命名。
    ①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三篇《殳部》,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18-119页。
    ② 任继防:《释名汇校》,齐鲁书社2006年版,第389页。
    ③ [宋]李防:《太平御览》卷第三百五十三“兵部八十四”《殳》,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三编《子部》第55册。
    ④ [宋]徐锴:《说文解字系传》第七册卷二十九,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四部丛刊经部。
    ⑤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40页。
    ⑥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795页。
    ① [唐]徐坚:《初学记》卷二十一《文字部》,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505页。
    ②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十五篇上,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758页。
    ③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三篇上,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04页。
    ④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40页。
    ⑤ [汉]司马迁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引;[唐]张守节正义:《史记》,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281页。
    ⑥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731页。
    ⑦ [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581页。
    ⑧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733页。
    ⑨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42页。
    ⑩ 任继防:《释名汇校》,齐鲁书社2006年版,第389页。
    ① 裘锡圭:《谈谈随县曾侯乙墓的文字资料》,《文物》,1979年第7期。
    ②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42页。
    ③ [宋]欧阳修等撰:《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83——486页。
    ④ [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468页。
    ⑤ [明]宋濂撰:《元史》,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1972页。
    ⑥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十五篇上,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758页。
    ① 陈大年:《刚卯考:刚卯字体为殳书之仅存者》,(香港)《大风》,1938年第11期。
    ② 胡新生:《中国古代巫术》,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③ 王国华:《汉代刚卯殳书管见》,《书法》1982年第2期。
    ④ 唐兰:《中国文字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28页。
    ⑤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三篇下《殳部》,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18——119页。
    ⑥ [汉]史游:《急就篇》,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19页。
    ⑦ [梁]萧统:《文选》卷二《西京赋》,任继愈主编:《中华传世文选 昭明文选》,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0页。
    ⑧ 柯愈春:《说海》,人民日报出版社1997年版,第1485页。
    ①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109——4110页。
    ① [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6713672页。
    ② 见阜阳汉简整理组《阜阳汉简<苍颉篇>》“注释2”,及胡平生、韩自强《<苍颉篇>的初步研究》,载《文物》1983年第2期,第28、37页。
    ③ [明]郎瑛撰:《七修类稿》,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480页。
    ④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110,页
    ⑤ 夏鼐《汉代的玉器——汉代玉器中传统的延续和变化》中说:“刚卯是一个长形四方体,有孔可穿线。四面刻辟邪的文句,它大约开始于西汉后期”,也认为刚卯是汉初之后出现的。见《考古学报》1983年第二期,第139页。
    ① [战国]荀况:《荀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39页。
    ② [汉]司马迁撰;[南朝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引:[唐]张守节正义:《史记》,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2869页。
    ③ [清]王先谦集解;方勇导读整理:《庄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142页。
    ④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88页。
    ⑤ [汉]司马迁撰;[南朝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引:[唐]张守节正义:《史记》,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2229页。
    ⑥ 先秦有桃殳,《韩诗外传》卷十载:“齐桓公出游,遇一丈夫,裒衣应步,带着桃殳。桓公怪而问之曰:‘是何名?何经所在?何篇所居?何以斥逐?何以避余?’丈夫曰:‘是名二桃,桃之为言亡也。夫日日慎桃,何患之有?故亡国之社,以戒诸侯:庶人之戒,在于桃殳。’桓公说其言,与之共载。来年正月,庶人皆佩”(周廷案校注;韩婴著:《韩诗外传附补逸校注拾遗》,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32页)。刚卯的作用与《韩诗外传》所载的桃殳基本一致。业师胡新生以为:“文中(《韩诗外传》)所说的二桃极可注意,它表明这个男子佩带的桃殳共有两件,这与汉代成对制作、成对佩带刚严卯的习惯完全一致。从齐桓公的问话可以看出,桃殳是用来斥逐和避除的(文中丈夫的答语是一种引申),这与汉代刚卯的性质也完全相同。”将刚卯与桃殳相联系,认为“刚卯直接来源于春秋时人佩带的辟邪用的桃殳”(《中国古代巫术》,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98页),是应当能够成立的结论,否则将无法解释何以在汉时突然“加以双印佩刀之饰”。尽管如此,我们同样不能说殳书是刚卯上的文字。因为,一则由桃殳到刚卯,中间没有刻辞于上的过渡性文献记载及出土实物佐证;二则“来年正月,庶人皆佩”之“庶人”,说明了佩戴的阶层并没有扩展到社会全体,尤其是统治阶层,当然也没有由庶人阶层而逐级扩展的文献与实物证明。桃殳与刚卯相联系者,仅仅在其形制及用途方面,与文字无关。
    ⑦ [清]吴大澂:《古玉图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① 王正书:《刚卯殳书之我见》,李国章、赵昌平:《中华文史论丛第4辑》(总第36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207208页。
    ② 钱锺书:《管锥编》,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977页。
    ① 这些鄙别字可看作是汉代的俗书,任何政府都不可能为俗书特立一体的。
    ② 唐兰:《中国文字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28页。
    ① [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秦文卷一《秦权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123页。
    ② [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秦文卷一《秦权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123页。
    ① 王国维原著:胡平生、马月华校注:《简牍检署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69页。
    ① 彭砺志:《从<汉书艺文志>小学著录看小学与书学的原生关系》,(台湾)《中华书道》,2004年,总第46期。
    ② 王国维原著;胡平生、马月华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68-69页。
    ① 陈梦家:《中国文字学》,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53页。
    ② [汉]史游:《急就篇》,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2页。
    ③ [汉]司马迁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引;[唐]张守节正义:《史记》,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3131页。
    ④ 陈梦家:《中国文字学》,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54页。
    ⑤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87页。
    ⑥ [汉]司马迁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引:[唐]张守节正义:《史记》,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3131页。
    ⑦ 明星:《发现里耶秦简》,《瞭望》2002年第30期。
    ⑧ 王伦信:《“觚”与简牍时代的习字材料》,《基础教育》2011年第6期。
    ① 卢辅圣:《中国书画全书》第三册,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版,第786页。
    ② 启功:《古代字体论稿》,文物出版社1964年版,第25页。
    ③ [清]包世臣:《艺舟双楫》,载《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年版,第650页。
    ④ 卢辅圣:《中国书画全书》第三册,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版,第786页。
    ⑤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79页。
    ⑥ 《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年版,第415页。
    ⑦ 《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年版,第126页。
    ①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21页。
    ②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十五篇上,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758页。
    ① 启功:《古代字体论稿》,文物出版社1964年版,第26页。
    ②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二篇下,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77页。
    ③ [汉]司马迁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引;[唐]张守节正义:《史记》,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256页。
    ④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46页。
    ⑤ 唐兰:《中国文字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31132页。
    ① [北魏]郦道元著:[清]杨守敬疏:《水经注》卷十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187页。
    ② [宋]陈思:《书苑菁华外十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202页。
    ③ 《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年版,第161页。
    ④ 《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年版,第13页。
    ⑤ 《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年版,第86页。
    ⑥ 《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年版,第161页。
    ⑦ [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547页。
    ⑧ 《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年版,第64页。
    ⑨ 《初学记》卷二十一《文字三》,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505页。
    ⑩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十五篇上,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761页。
    11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篇十五篇上,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758页。
    ① 《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年版,第64页。
    ② [宋]陈思:《书苑菁华外十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202页。
    ③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69页。
    ④ 陈松年:《马王堆简帛文字编》“李学勤序”,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
    ⑤ 《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年版,第15页。
    ⑥ [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064页
    ① [北魏]郦道元著;[清]杨守敬疏:《水经注》卷十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42页。
    ② 《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年版,第160页。
    ③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十五篇上,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762页。
    ①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294页。
    ② [元]吾丘衍:《学古编》,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940页。
    ③ 郭沫若:《奴隶制时代》,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269页。
    ④ 唐兰:《中国文字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33页。
    ⑤ 裘锡圭:《从马王堆一号墓谴册谈关于古隶的一些问题》,《考古》1974年第1期。
    ⑥ 后人多认为《汉志》的“官狱”是指“官府的监狱”,其实这种解释有待商榷。“官”自然是指官府,但“狱”却未必是指监狱。《毛诗》曰:“狱,讼也”,《周礼》郑注曰:“狱,谓相告以罪名者”(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06页),在古代凡狱词、狱文、狱牒、狱牍、狱事、狱法等与讼案有关的都可称之为“狱”。“官狱”应当主要是与断狱、讼案有关,而不应当只是指“监狱”。
    ① 启功:《古代字体论稿》,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第27页。
    ② 张守中:《睡虎地秦简文字编》“李学勤序”,文物出版社1994年版,第3——4页。
    ③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十五篇上,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762页。
    ④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67页。
    ① [汉]荀悦,[晋]袁弘著;张烈点校:《两汉纪》前汉孝成皇帝纪二卷第二十五,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436页。
    ② 《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年版,第15页。
    ③ 马叙伦:《说文解字六书疏证》第二十九卷第八册,上海书店1985年版,第47页。
    ④ 胡朴安;《文字学ABC》,ABC丛书社1931年版,第41页。
    ⑤ 齐佩瑢:《中国文字学概要》,国立华北编译馆1942年版,第234页。
    ① 鲁国尧:《‘隶书’辨》,载《语言学论丛》第七辑,商务印书馆,1981。
    ② [春秋]管子原著;何怀远、贾歆、孙梦魁编:《管子·下》,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303页。
    ③ [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517页。
    ④ 陈梦家:《中国文字学》,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15页。
    ⑤ 吴荣曾:《出土资料与隶臣妾制度》,载《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11月2日。
    ⑥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170页。
    ①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139页。
    ②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81页。
    ③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十五篇上,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758页。
    ④ 《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
    ⑤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137页。
    ⑥ 唐兰:《中国文字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32页。
    ① 郭沫若:《奴隶制时代》,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267页。
    1、[汉]司马迁撰;[南朝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引;[唐]张守节正义:《史记》,中华书局1963年版。
    2、[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
    3、[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
    4、[西晋]陈寿撰:《三国志》,中华书局1964年版。
    5、[汉]荀悦,[晋]袁弘著;张烈点校:《两汉纪》,中华书局2002年版。
    6、[唐]李延寿著:《北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
    7、[宋]欧阳修等撰:《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8、[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9、[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
    10、[明]宋濂撰:《元史》,中华书局1976年版。
    11、[春秋]左丘明撰;鲍思陶点校:《国语》,齐鲁书社2005年版。
    12、[春秋]管仲撰:《管子》,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3、[战国]尸佼撰;[清]汪继培辑;黄曙辉点校:《尸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战国]荀况著:《荀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14、[战国]商鞅等著;章诗同注:《商君书》,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15、[战国]商鞅撰:《商子》,中华书局1985年版。
    16、[战国]尉缭著;刘春生译注:《尉缭子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7、[秦]吕不韦著;高诱注:《吕氏春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18、[汉]史游撰:《急就篇》,岳麓书社1989年版。
    19、[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20、[汉]刘安原著;陈一平著:《淮南子校注译》,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1、[汉]班固撰:《白虎通德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22、[汉]崔寔著;石声汉校注:《四民月令校注》,中华书局1965年版。
    23、[汉]王充著;“北京大学历史系《论衡》注释小组”注释:《论衡注释》,中华书局1979年版。
    24、[汉]王符著;[清]汪继培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25、[晋]崔豹著:《古今注》,中华书局1985年版。
    26、[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27、[北齐]颜之推著:《颜氏家训》,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
    28、[北魏]郦道元著;[清]杨守敬疏:《水经注》卷十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29、[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30、[唐]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中华书局1992年版。
    31、[唐]刘知几撰,[清]浦起龙通释:《史通》,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32、[唐]虞世南撰:《北堂书钞》,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33、[唐]封演撰;赵贞信校注:《封氏见闻记校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
    34、[唐]李延寿著:《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97页。
    35、[唐]徐坚著:《初学记》,中华书局1962年版。
    36、[宋]萧常撰:《续后汉书》,中华书局1985年版。
    37、[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上海书店出版社1936年版。
    38、[宋]王钦若等编纂;周勋初等校订:《册府元龟》,凤凰出版社2006年版。
    39、[宋]戴侗撰:《六书故》,(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40、[宋]徐锴撰:《说文系传》,中华书局1998年版。
    41、[宋]朱熹撰:《论语集注》,齐鲁书社1992年版。
    42、[宋]王应麟著;[清]翁元圻等注;栾保群、田松青、吕宗力点校:《困学纪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43、[宋]陈思著:《书苑菁华》,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44、[元]吾丘衍撰:《学古编》,中华书局1985年版。
    45、[元]释祥迈撰:《大元至元辨伪录》,国家图书馆再造古籍善本据元刻本影印。
    46、[元]王恽著:《秋涧先生大全文集》,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集部。
    47、[元]许谦著:《白云集》,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48、[明]郎瑛撰:《七修类稿》,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
    49、[清]吴大澂著:《说文古籀补》,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50、[清]阮元著:《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51、[清]孙星衍等辑,周天游点校:《汉官六种》,中华书局1990年版。
    52、[清]章学诚著;刘公纯标点:《文史通义》,古籍出版社1956年版。
    53、[清]毕沅校注,吴旭民标点:《墨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54、[清]朱筠著:《笥河文集》,中华书局1985年版。
    55、[清]王鸣盛著:《十七史商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
    56、[清]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语注集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
    57、[清]桂馥著:《说文解字义证》,中华书局1987年版。
    58、[清]龚自珍著:《龚自珍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59、[清]王聘珍著:《大戴礼记解诂》,中华书局1983年版。
    60、[清]王筠撰:《说文释例》,中华书局1987年版。
    61、[清]孙锴著;杨善群校补:《秦会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62、[清]孙诒让撰:《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版。
    63、[清]王先谦集解;方勇导读整理:《庄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64、[清]王念孙撰:《广雅疏证》,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65、[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
    66、[清]王先谦:《汉书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
    67、[清]俞正燮撰:《癸巳存稿》,中华书局1985年版。
    68、[清]王先慎著:《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版。
    69、[清]王先谦集解;方勇导读整理:《庄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70、[清]吴大澂著:《古玉图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71、[清]顾炎武著;[清]黄汝成集释,秦克诚点校:《日知录集释》,岳麓书社1994年版。
    72、[清]朱骏声编著:《说文通训定声》,中华书局1984年版。
    73、[清]何琇撰:《樵香小记》,中华书局1982年版。
    74、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08年版。
    75、张长法译注:《列子》,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76、顾廷龙主编;《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编:《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77、吴则虞撰:《晏子春秋集释》,中华书局1982年版。
    78、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9、黄晖:《论衡校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
    80、任继防纂:《释名汇校》,齐鲁书社2006年版。
    81、汤炳正,李大明等注:《楚辞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
    1、“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编:《张家山汉简》,文物出版社2006 年版。
    2、“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
    3、“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敦煌汉简》,中华书局1991年版。
    4、“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居延新简》,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
    5、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著:《居延汉简释文合校》,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
    6、“甘肃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吴礽骧、李永良、马建华释校:《敦煌汉简释文》,7、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8、魏坚主编:《额济纳汉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中国文物研究所;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龙岗秦简》,中华书局2001年版。
    10、罗振玉、王国维:《流沙坠简》,中华书局1993年版。
    11、连云港市博物馆等:《尹湾汉墓简牍》,中华书局1997年版。
    12、胡平生、张德芳:《敦煌悬泉汉简释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1、顾实:《汉书艺文志讲疏》,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
    2、胡朴安:《文字学ABC》,ABC丛书社1931年版。
    3、顾亭铠著:《诗法指南上》,兴业书局1933年版。
    4、江永:《周礼疑义举要》,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5、胡朴安:《中国文字学》,商务印书馆1937版。
    6、齐佩瑢:《中国文字学概要》,国立华北编译馆1942年版。
    7、朱希祖:《中国史学通论》,独立出版社1947年版。
    8、柳诒徵:《国史要义》,中华书局1948年版。
    9、王国维:《观堂集林》,中华书局1959年版。
    10、蒋善国:《汉字形体学》,文字改革出版社1959年版。
    11、马叙伦:《马叙伦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1963年版。
    12、启功:《古代字体论稿》,文物出版社1964年版。
    13、郭沫若:《殷墟萃编考释》,科学出版社1965年版。
    14、饶宗颐:《殷代贞卜人物通考》,香港大学出版社1959年版。
    15、郭沫若:《奴隶制时代》,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
    16、杜维运、黄进兴编《中国史学史论文选集》,(台湾)华世出版社1976年版。
    17、钱锺书:《管锥编》,中华书局1979年版。
    18、李宗侗:《中国史学史》,(台北)华冈出版有限公司1979年版。
    19、吴树平:《风俗通义校释》,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20、陈梦家:《汉简缀述》,中华书局1980年版。
    21、章太炎:《章太炎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2、刘节:《中国史学史稿》,中州书画社1982年版。
    23、吕思勉:《吕思勉读书札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24、胡厚宣主编:《甲骨探史录》,三联出版社1982年版。
    25、席涵静:《周代史官研究》,(台北)福记图书出版公司1983年版。
    26、黄侃、黄焯:《文字声韵训诂笔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27、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中华书局1983年版。
    28、王国维:《王国维遗书》,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版。
    29、马叙伦:《说文解字六书疏证》,上海书店1985年版。
    30、张亚初、刘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中华书局1986年版。
    31、白寿彝:《中国史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32、汪荣宝撰;陈仲夫点校:《法言义疏》,中华书局1987年版。
    33、胡奇光:《中国小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4、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甲编,(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1990年版。
    35、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书》,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版。
    36、张守中:《睡虎地秦简文字编》,文物出版社1994年版。
    37、柯愈春:《说海》,人民日报出版社1997年版。
    38、陈振濂主编:《大学书法篆书临摹教程》,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39、《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年版。
    40、李均明、刘军:《简牍文书学》,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1、连云港市博物馆、中国文物研究所编:《尹湾汉墓简牍综论》,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42、华人德:《中国书法史·两汉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3、汪桂海:《汉代官文书制度》,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4、李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一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5、徐复观:《两汉思想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6、陈松年:《马王堆简帛文字编》,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
    47、金其桢:《中国碑文化》,重庆出版社2002年版。
    48、何琳仪:《战国文字通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9、陈昭容:《秦系文字研究》,(台湾)乐学书局有限公司2003年版。
    50、张政娘:《张政烺文史论集》,中华书局2004年版。
    51、王国维原著;胡平生、马月华校注:《简牍检署考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52、唐兰:《中国文字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53、郭沫若:《周代彝铭进化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4、胡新生:《中国古代巫术》,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5、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6、杨树达:《汉书窥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57、章太炎:《国故论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58、“中山大学古文字研究所”编:《康乐集曾宪通教授七十寿庆论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9、许兆昌:《先秦史官的制度与文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0、“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编:《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研究文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1、彭浩、陈伟、(日)工藤元男主编:《二年律令与奏谳书——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出土法律文献释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62、安作璋、熊铁基著:《秦汉官制史稿》,齐鲁书社2007年版。
    63、王元军:《汉代书刻文化研究》,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年版。
    64、任继愈主编:《中华传世文选 昭明文选》,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65、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66、丛文俊:《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67、赵平安:《新出简帛与古文字古文献研究》,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68、金毓黻:《中国史学史》,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69、《简帛文献语言研究》课题组著:《简帛文献语言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70、夏曾佑:《中国古代史》,岳麓书社2010年版。
    71、杜维运:《中国史学与世界史学》,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72、王兆春:《中国军事科技通史》,解放军出版社2010年版。
    73、钱玄同:《钱玄同国学文稿》,中国画报出版社2010年版。
    74、邢义田:《治国安邦——法制、行政与军事》,中华书局2011年版。
    75、邢义田:《地不爱宝——汉代的简牍》,中华书局2011年版。
    76、赵超:《石刻史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77、陈梦家:《中国文字学》,中华书局2011年版。
    1、陈梦家:《史字新释》,载《考古》第五期,1936年12月。
    2、陈大年:《刚卯考:刚卯字体为殳书之仅存者》,载(香港)《大风》1938年第11期。
    3、劳干:《简牍之制:版书》,载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四十《居延汉简考释》1960年。
    4、容庚:《鸟书考》,载《中山大学学报》1964年第1期。
    5、裘锡圭:《从马王堆一号墓谴册谈关于古隶的一些问题》,载《考古》1974年第1期。
    6、沈刚伯:《说“史”》,载《中国史学史论文选集》,(台北)华世出版社1976年版。
    7、李学勤:《谈张掖都尉棨信》,载《文物》1978年第1期。
    8、吴伯匋:《从出土秦简帛书看秦汉早期的隶书》,载《文物》1978年第2期。
    9、陕西周原考古队:《陕西扶风庄白一号西周青铜器窖藏发掘简报》,载《文物》1978年第3期。
    10、徐中舒:《汉语古文字字形表序》,载《四川大学学报》1980年第4期。
    11、鲁国尧:《“隶书”辨》,载《语言学论丛》第7辑,商务印书馆,1981。
    12、王国华:《汉代刚卯殳书管见》,载《书法》1982年第2期。
    13、陈佩芬:《繁卣、鼎及梁其钟铭文诠释》,载《上海博物馆集刊》总第2期,1982年。
    14、马国权:《鸟虫书论稿》,载《古文字研究》第10辑,中华书局1983年版。
    15、夏鼐:《汉代的玉器——汉代玉器中传统的延续和变化》,载《考古学报》1983年第2期。
    16、胡平生、韩自强:《<苍颉篇>的初步研究》,载《文物》1983年第2期。
    17、薛英群:《汉代符信考述(上)》,载《西北史地》,1983年第3期。
    18、张金光:《论秦汉的学吏制度》,载《文史哲》1984年第1期。
    19、胡厚宣:《殷代的史为武官说》,载《全国商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殷都学刊》增刊,1985年2月。
    20、王正书:《刚卯殳书之我见》,载李国章、赵昌平:《中华文史论丛第4辑》(总第36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21、张标:《阜阳出土苍颉篇的若干问题》,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
    22、胡新生:《异姓史官与周代文化》,载《历史研究》1994年第3期。
    23、邢义田:《汉碑、汉画和石工关系》,载(台湾)《故宫文物月刊》1996年第7期。
    24、丛文俊:《鸟风龙虫书合考》,载《书法研究》1996年第3期。
    25、阎步克:《史官主书主法之责与官僚政治之演生》,载《国学研究》第四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26、李建国:《汉代的蒙童识字教育》,载《文史知识》1999年第2期。
    27、明星:《发现里耶秦简》,载《瞭望》2002年第30期。
    28、梁安和:《试议秦的物勒工名制度》,载《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29、李学勤:《试说张家山汉简<史律>》,载《文物》2002年第4期。
    30、周立中:《符信开创中国防伪先河》,载《中国防伪》2003年第8期。
    31、李学勤:《初读里耶秦简》,载《文物》2003年第1期。
    32、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物处:《湘西里耶秦代简牍选释》,载《中国历史文物》2003年第1期。
    33、彭砺志:《从<汉书艺文志>小学著录看小学与书学的原生关系》,载(台湾)《中华书道》2004年,总第46期。
    34、陈一梅:《<八体六技>考——以<汉书艺文志>为中心》,载《碑林集刊》第11辑,2005年。
    35、(日)吉村昌之:《从居延新简看册书制作过程——关于“卅井关守丞匡檄”及相关文书研究》,载李学勤主编;“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编:《长沙三国吴简暨百年来简帛发现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华书局2005年版。
    36、赵平安:《秦西汉印的文字学考察》,载《康乐集曾宪通教授七十寿庆论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7、沈刚:《居延汉简中的识字简述略》,载《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年第1期。
    38、骈宇骞:《出土简帛书籍分类述略》,载《中国典籍与文化》2006年第4期。
    39、袁礼华:《汉代吏民上书制度述论》,载《求索》2006年第10期。
    40、吴荣曾:《出土资料与隶臣妾制度》,载《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11月2日。
    41、王子今:《两汉蒙童教育》,载《史学集刊》2007年第3期。
    42、王子今:《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史律>学僮小议》,载《文博》2007年第6期。
    43、臧知非:《<史律>新证》,载《史学月刊》2008年第11期。
    44、吕静:《中国古代文书副本之考察——简论先秦社会汉字使用场的扩大》,载《史林》2010年第5期。
    45、王伦信:《“觚”与简牍时代的习字材料》,载《基础教育》2011年第6期。
    46、刘涛:《漫说书体》,载《书法谈丛》,中华书局2012年版。
    1、陈锦忠:《先秦史官制度的形成与演变》,台湾1979——1980年学年度博士学位论文。
    2、许兆昌:《周代史官制度研究》,吉林大学1995年博士学位论文。
    3、贾俊侠:《先秦史官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硕士学位论文。
    4、张传旭:《楚文字形体研究》,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博士学位论文。
    5、张金梁:《明代书学铨选制度研究》,吉林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
    6、贺文荣:《中国古代书法教育的结构及形态研究》,浙江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7、郭海燕:《汉代平民教育研究》,山东大学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