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抄本《文选集注》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古抄本《文選集注》残卷彙绿李善、《文選钞》、《音決》、五臣、陸善经共五家注本,其中完整流傅至今的僅李善、五臣雨家,其馀三家皆已亡佚。故自残卷发现、影印以来,学界極爲重视,研究论著甚夥。但總體来就,校讀尚欠深入,封傅统主流注释-—李善注-—的關注亦嫌不足。
     本文以《文選》校讀为中心,分専题讨论《集注》残卷所绿诸家注本,主要涉及以下内容:一、引言。主要介绍《集注》残卷的體例,證明现存残卷保删节腾抄本。二、李善注。利用《集注》残卷榆讨引害“各依所據本”、“再见從省”雨條李善注核心體例,並分類校正傅世刻本68條典型的讹误。三、《文選钞》與《音決》。首先證明此二家注皆爲公孫羅所撰,其次考察二家注所存《文選》舊注、舊音及異文,分析傅世刻本李善注所见《文選钞》。四、五臣注。主要考察《集注》残卷所存五臣音與《音決》之異讀,並利用五臣注校正刻本李善注之误25條。五、陸善经注。重点考察陸氏本異文中来源特殊的部分,附带讨論刻本李善注所见陸善经注。
The ancient copy of the Collected Annotations on Wen Xuan is a collection of five annotations:Li Shan's annotation, Copy of Wen Xuan, Selected Readings with Indications of Pronunciation, Wu Chen's annotation and Lu Shanjing's annotation. Before the remnant volumes of this copy were discovered, only Li Shan's and Wu Chen's annotations have completely come down to us while the other three have been lost. Therefore, since their discovery, these volumes, which include fragments of the lost three annotations, have been attracting great attention in the academic cycles and inspired lots of researches. However, generally speaking, the existing proofreading of them is not satisfying and the attention paid to Li Shan's annotation, which is the traditional mainstream annotation, is very inadequate.
     Focusing on the proofreading of Wen Xuan, this dissertation discusses in special subjects the various annotations in the remnant volumes. The content is as follows:
     (Ⅰ) The chapter of introduction introduces the style of the remnant volumes andproves that the existing fragments are copies with deletions of the original texts.
     (Ⅱ) Li Shan's annotation. By using the fragments to review Li Shan's two key principles, which are "each citation is according to its original" and "omitted when appears the second time",68 typical errors in the traditional block-printed editions are sorted and corrected.
     (Ⅲ) The Copy of Wen Xuan and Indications of Pronunciation. This part first proves that these two annotations were actually done by Gongsun Luo, and then studies the old annotations, old pronunciations and variants of characters in them, analyses the texts of the Copy of Wen Xuan which appears in the block-printed edition of Li Shan's annotation.
     (Ⅳ) Wu Chen's annotation. This part mainly studies on the variant pronunciations in Wu Chen's annotation and Indications of Pronunciation, and proofreads 25 errors in Li Shan's annotation.
     (Ⅴ) Lu Shanjing's annotation. This part focuses on the parts of special origins in Lu's variants, and incidentally discusses the Lu's annotation which appears in the block-printed edition of Li Shan's annotation.
引文
①贾贵榮辑《日本藏漢籍善本书志书目集成》第1册,第411-412页。
    ②贾贵柴辑《日本藏漢籍善本害志害目集成》第1册,第421-423页。按:森立之引用《文選集注》卷——五“首题”“今案;《钞》为郭林宗”之目的,是“欲作考據《钞》的撰者之资”:但“‘今案钞为郭林宗’7字,無疑是蔡伯喈《郭有道碑文》篇题下的校語,即‘郭有道’《钞》本作‘郭林宗’之意”,森立之显然误讀集注本编纂者案语(斯波六郎《文選诸本研究》,斯波六郎等编《文選索引》第1册卷首,第117页,又第138页注18)。關於《文選钞》的撰者,考群第三章第一箭。
    ③陈晓蘭编《经典與理论-—上海大学中文系学衍演講绿(Ⅱ)》,第82页。
    ④参郡明军《古抄本(文選集注)残卷研究》,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输文.第5页。
    ①贾贵榮辑《日本藏漢籍善本书志书目集成》第2册,第611页。
    ②按:傳文原據李善本分卷作“第4卷”
    ③斯波六郎等编《文選索引》第1册卷首,第115页。
    ④鄒明军《古抄本<文選集注>残卷研究》,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论文,第12页;汪習波《隋唐文選学研究》,第254页。
    ⑤参王书才《论公孫羅<文選鈔>的價值與阙失》,《中州学刊》2005年第3期,第222页。按:余嘉锡《世说新语箋疏》嘗據此節《文選钞》考论《搜神记》干寶自序佚文及干慶、干寶兄弟關系(第938页)。
    ⑥又《唐钞文選集注彙存》第2册第729页底部中间—残片(僅存“愆乎”二大字)当移至其上一页第2行末端.此行可錄文为“大欲不乏於身至□□(樂無)愆乎”(卷九一陸機《豪士赋序》)。
    ⑦周勋初《魏晋南北朝文学论叢》,第204页。按:此文即《唐钞文選集注彙存》之前言。
    ⑧胡刻本卷二张衡《西京赋》篇题下標“薛综注”,其下李善注云:“舊注是者,因而留之,並於篇首题其姓名。其有乖缪,臣乃具释,並稱‘臣善’以别之。他皆類此。”又卷七《甘泉赋》作者“杨子雲”下李注云:“然舊有集注者,並篇内具列其姓名,亦稱‘臣善’以相别。佗皆類此。
    ①李善本《文選》體例:舊注为多人集注者,於篇内——列其姓名,篇题下不作標職;留车人舊注的情况正好相反,篇题下標著注家姓名,篇内從略(参王德华《李善(文選)注體例管窥》,中国文選学研究会编《文選與文選学》,第728-738页)。蕾注與李善自注以“臣善曰”为標職加以匾分(按:法藏敦煌P.2528號《西京赋》写卷及P.2527號《答客難、解嘲》写卷皆以“臣善曰”为區分標職,是李善注原貌。傅世刻本但稱“善曰”,则與李善“自述作注例”不符)。参上文。
    ②斯波六郎等编《文選索引》第1册卷首,第116页。按:“卷六十一上”不富,参上文。
    ①参《漢书》第7册,第2083页。
    ②“议”字據明州本、奎章阁本擬補,二本吕向注作“先主舆统義龍劉璋”。
    ①“享”、“粱”二字集注本原作“亨”、“梁”,形讹字,兹據胡刻本订正。又张晏注“汗也”二字胡刻本作“辱汗也”,“辱”字误衍,《漢害》可證(第9册,第2826页)
    ②浙江大学2008年硕士输文,第3-5页。
    ③《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5卷第3期,2005年5月,第61页。
    ④张伯伟编《域外漢籍研究集刊》第6辑,第503页。
    ⑤范志新《文選版本论稿》,第254-255页。
    ①按:此係有韻之誄文,四字为句,范志新误点断为“子乃洗然變色,易容慨焉,欺曰道固不同”
    ②按:“含”字系校補小字,故范志新錄文脱讹。
    ③斯波六郎等编《文選索引》第1册卷首,第116页。
    ④周韻初《魏晋南北朝文学論叢》,第202页。
    ⑤“乎”字胡刻本作“於”,“乎”與胡刻本卷一九谢靈连《述祖德诗》“高情属天雲”李善注引合,《文馆词林》卷四一四《七四》载《七啓》同(羅国威《日藏弘仁本文馆词林校證》,第134页),《七啓》李注云:“《舞赋》曰:‘独驰思乎杳冥。’”亦可资参證,胡刻本“於”字误也。
    ⑥《十三经注疏》,第1807页。
    ⑦《十三经注疏》,第1694页
    ①参王念孫《廣雅疏證》,第180页。按:马瑞辰《毛诗傳箋通释》於《大雅·文王》“亹亹文王”下云:“《说文》无亹字,舋者釁之省,隸變为亹,或作斖。釁从爨省,从酉、分聲;斖从爨省,从酉、文聲;分、文古音同部,故字同音亦同也。”(第794页)可備一説。唯集注本前後皆作“亹”,《文選钞》引《廣雅》作“舋”不妨视爲“亹”之坏字。
    ②《漢书》第1册,第76页。
    ①张涌泉、傅僳《校勘学概输》,第48页。
    ②“舟”字胡刻本作“师”。《三国志·魏志·曹植傅》亦作“舟”(第2册,第567页),六臣本“舟”字下校语谓李善本作“师”,不足为據。
    ③参见邵瑛《说文解字君经正字》,《續修四库全书》第211册,第255页。
    ①贾贵榮辑《日本藏漢籍善本书志书目集成》第10册,第87-96页。
    ①俞绍初、许逸民主编《中外学者文選学论著索引》,第213页。
    ①参阮元《揚州隋文選楼记》(《擘经室集》,第388页)、骆鸿凯《文選学·源流第三》(第45页)、高步瀛《文選李注羲疏》卷首(第36页)、孫钦善《输(文選)李善注和五臣注》(趟福海等编《昭明文選研究论文集》,第177页)等。
    ②屈守元《文遴尊讀》,第51页:王立群《现代文選学史》,第368页。
    ③斯波六郎等编《文選索引》第1册卷首,第8-9页。
    ④傅刚《文選版本研究·總输》,第8页。
    ⑤参傅刚《永隆本<西京赋>非蛊出李善本说》,《中华文史论叢》第60辑,第210-221页;收入傅刚《文選版本研究》,第240-249页。按:P.2528写卷卷尾有“永隆年二月十九日弘济寺写”之题记,故世稀“永隆本”。“永隆”为唐高宗年號,其畴李善尚未辭世。
    ⑥按:李善《上文選注表》署“文林郎守太子右内率府绿事参军崇賢馆直学士’
    ⑦斯波文见斯波六郎等编《文選索引》第1册卷首,第114-141页:冈村文见趟福海主编《文選学输集》,第37-55页(收入俞绍初、静逸民主编《中外学者文選学输集》,第978-999页)。
    ⑧钱泰吉説见《曝害杂记》卷下“文選注羲例”條,《叢害集成初编》本,第75-76页:李详说见《李善文送注例》,《李番言文集》,第154-157页;骆鸿凯说见《文送翠·源流第三》,第56-61页。按:李详二十三條中有数條非属李善“自述作注例”。
    ①李文、黄文俱收入俞绍初、许逸民主编《中外学者文選学论集》(第520-536页、第814-826页)。
    ②王引之《经義述闻》,第139页。
    ③《新亚学报》第3卷第1期,1957年8月,第340页。
    ④“出”字據胡克家《文選考異》说校補,胡氏云:“袁本、茶陵本‘陵’下有‘出’字。案:有者是也。”
    ⑤《中华文史论叢》第60辑,第220页。
    ①按:P.3315《尚书释文》第二行:“畯,古俊字。”“康”、“章”之異兹不论。
    ②胡刻本卷三一江淹《雜體诗三十首·陸平原羁宦》“长纓皆俊人”李善注:“《尚书》曰:‘俊民用章。’”集注本同,疑皆非李注本原貌。
    ③胡刻本卷五七潘岳《马汧督誄》“齊萬虓阚,震驚台司”李善注引《春秋漢含孳》作“三公在天法三台”,“台”字当是後人據正文校改,集注本正作“能”。
    ④李善注所引毛傳“自怒虓然也”胡刻本作“虓闞,虎怒也”,此據《文選集注》。今本《大雅·常武》毛傳:“虎之自怒虓然。”(《十三经注疏》,第577页)與集注本合。
    ⑤上揭《七啓》李善注引《毛诗》作“虎臣”,與今本《常武》合。此注引作“武臣”,“武”字蓋傳写避唐讳而改,疑非李注本原貌。唐李匡又《资暇集》卷上“非五臣”條云:“李氏依舊本,不避国朝廟讳。”(《叢书集成初编》本,第6页)。
    ⑥高步瀛《文選李注義疏》,第8页。
    ⑦俞绍初、许逸民主编《中外学者文選学论集》,第655-656页。
    ①《漢书》第4册,第1059页。
    ②《新亚学报》第3卷第1期,1957年8月,第363页。按:《淮南子·原道》云:“上游於霄霓之野,下出於热垠之门。”王念孙《讀书雜志·淮南内篇第一》“霄霓無垠”條谓“無垠”下富有“鄂”字,今本脱去(第763页),其说极是。
    ③《宋本玉篇》,第49页。
    ④《漢书》第12册,第4236页。
    ⑤睦德明《经典释文》,第92页。
    ⑥伏俊连《敦煌赋校注》,第62页。按:《西京赋》正文“拔扈”亦当掳P.2528写卷作“跋扈”焉正(五臣本亦作“跋扈”),胡刻本非是。
    ⑦参张月雲《宋刊<文選>李善车注本考》,俞绍初、许逸民主编《中外学者文選学输集》,第777页。
    ①“施”字胡刻本作“於”,胡克家《文選考異》云:“何校‘於’改‘施’,陈同,是也。各本皆譌。兹據改。
    ②“毛”字據集注本校補,李善引《诗》分著毛、韩。
    ③俞绍初、许逸民主编《中外学者文選学论集》,第22页。按:據正文以改注文者尤多。
    ④《漢书》第9册,第2866页。按:隋唐时通作“(?)”,左右结構之“(?)”字後起(涉“领”類化),考详金少华《敦煌吐鲁番本<文選>研究》,浙江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第74页。
    ①斯波六郎等编《文選索引》第3册卷尾,第41页。
    ②缪祐孫《漢书引经異文錄證》卷四“厥土赤戠墳”條云:“(《尚书·禹贡》)孔疏云:‘戠、埴音義同。’《集均》云:‘埴,或作戠。’按诸书皆以‘(?)’與‘埴’同(引者按:“(?)”或作“(?)”,缪氏以爲皆“戠”之“後人加偏旁字”),惟郑讀爲‘熾’者:蓋熾,火盛貌,火色赤,故熾为赤也。郑欲解‘戠’为赤,而‘戠’無赤義,故讀为‘熾’,以熾從戠聲故也。”(徐蜀選编《二十四史订補》第3册,第239页)
    ③参刘奉文《两部重要的李注引用书目研究》,赵福海主编《文選学论集》,第89、94页。
    ④王寜《訓诂学原理》,第180页。
    ⑤《中华文史论叢》第60辑,第220页。
    ⑥《新亚学报》第3卷第1期,1957年8月,第386页。按:高步瀛《文選李注義疏》说同(第452页)。
    ①《宋本玉篇》,第427页。
    ②范志新《文送版本论稿》,第234-235页。
    ③范志新《文選版本论稿》,第236页。
    ①周苪香《<文選>李善注“注例”之研究》,国立武漢大学1933年畢業論文,第11页。
    ②俞绍初、许逸民主编《中外学者文選学论集》,第678页。
    ③高步瀛《文選李注義疏》,第202页。
    ①俞绍初、许逸民主编《中外学者文選学论集》,第678-679页。
    ②敦煌、吐鲁番出土的七號李善注《文選》写卷中,Дx.18292郭璞《江赋》未见“再见從省”李善注,Дx.08011→01551→Ch.3164→Дx.08462张协《七命》最後一行残存两個字的右半,據行款当是《七命》末句“余雕不敏,请尋後塵”李注中文。考《七命》“虽在不敏,敬聽嘉话”李善注:“《孝经》曰:参不敏。”已注迄“不敏”;然则傳世刻本“余虽不敏,请寻後塵”句李注引《论語》“颜回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語”蓋與李注“再见從省例”不合。根據残存字形,可知为“敏已”二字,写卷《七命》末句李善注当作“不敏,已见上文’
    ③“位”、“焉”之间集注本僅残缺一字,兹據胡刻本擬補“莫盛”二字。
    ④“窮”字上集注本误衍一“竉”字,因原卷略有残损,未審是否曾施加删字符,兹径據胡刻本删正。
    ①《十三经注疏》,第2031页。
    ②斯波六郎等编《文選索引》第3册卷尾,第29页。
    ①《新亚学报》第3卷第1期,1957年8月,第342页。
    ②高步瀛《文選李注義疏》,第396页。
    ①高步瀛《文選李注義疏》,第334页。
    ②释行均《龍龕手镜》,第288页。
    ③《新亚学报》第3卷第1期,1957年8月,第361页。
    ④“驾”字胡刻本作“驾”。“驾”为《说文·岛部》“舸”之假借字.“驾”为後起换旁字。
    ⑤俞绍初、许逸民主编《中外学者文選学论集》,第657页。不遇王氏将“已见者不复引例”的適用范围定爲“同卷或異卷”,这是有问题的,所以又不得不斥李善未能嚴守注例,蓋《選》注中“复引”條目“特多”。實则“已见者不复引例”僅適用於同篇。若異篇、異卷再见者皆不再“复引”群注,直恐李注本《文選》最後数卷将與白文本无别。
    ⑥李善音注一般缀於義训之後,如胡刻本卷二张衡《西京赋》“縱櫂歌”李善注云:“櫂歌,引櫂而歌也。《西都赋》曰:‘櫂女謳。’漢武帝《秋风辭》曰:‘发櫂歌。’《方言》曰:‘楫或谓之櫂。’郭璞曰:‘今云櫂歌也。’直教切。”上引《西都赋》“鶬鸹鸨鶂”李注“鴰音括”三字“蠻横”擠入所引《爾雅》正文與郭璞注之间,亦出於李善之精心構架:蓋其下郭璞《上林赋注》包括“鸨音保”三字(参《漢书》第8册,第2552页),若李善按正常次序於《爾雅》郭注“即鶬鸹也”後安排“鸹”字音注,讀者不免误将“鸹音括”三字亦视为郭璞注文,或误以“鸨音保”爲李善注。
    ①残缺部分李善注據胡刻本卷一班固《西都赋》“神明(?)其特起”、“攀井幹而未半”二句李注及P.2528《西京赋》写卷行款擬補,参饒宗顾《敦煌本文選斠證(一)》,《新亚学报》第3卷第1期,1957年8月,第338页。
    ②“松喬”二字P.2528写卷原作“松橘”。羅国威《敦煌本(昭明文選)研究》云:“‘喬’指王子喬,各刻本作‘喬’是,敦煌本‘桥’字蓋涉上文‘松’字而讹。”(第48页)兹據改。
    ③“臨”字據胡刻本卷一班固《西都赋》“五都之货殖”句李注校補,P.2528写卷脱讹。参下文。
    ①“舄”字胡刻本原作“磶”,胡克家《文選考異》云:“‘磶’当作‘舄’。善引《廣雅》‘磶’而云‘磶與舄古字通’,谓赋文之‘舄’與《廣雅》之‘磶’通也,其作‘舄’甚明。各本所见蓋皆误。”其锐極是,兹據改。胡刻本卷——何晏《景福殿赋》“玉舄承跋”、卷三一鲍照《代君子有所思》诗“繡甍结飞霞”李善注引《西京赋》並作“玉舄”;原本《玉篇》残卷石部:“磶,(田尔)[思亦]反。《西京赋》:‘彫楹玉舄。’《廣雅》:‘磶,礩也。’”(《原本玉篇残卷》,第479页)皆可證。
    ②按:李善注所引《漢书·郊祀志》據P.2528《西京赋》写卷;胡刻本《西京赋》李注無“又”、“矣”二字,又二赋注均作“仙人掌”而不作“價人掌”,皆與《漢书》不合(第4册,第1220页)。
    ③《史记》第4册,第1289页;《漢书》第5册,第1274页。
    ④高步瀛《文選李注義疏》,第290页。
    ⑤又胡刻本《西都赋》李善注误“成都市长”四字为“城都市长安”
    ⑥许慎撰、徐铉校定《说文解字》,第126页。
    ⑦参傳刚《日本猿投神社藏(文選)古写本研究》,张伯伟编《域外漢籍研究集刊》第3辑,第249页。按:此省“僚椽也”上“又曰”二字,李善连引同一古籍或省“又曰”(“臣君曰”云云为李善注)。
    ① 《新亚学报》第3卷第1期,1957年8月,第348页。
    ②羅国威《敦煌本(昭明文選)研究》,第51页。
    ③高步瀛《文選李注義疏》,第271页。
    ④羅国威《敦煌本<昭明文送>研究》,第107-108页。
    ①胡刻本《幽通赋》注“论语”上無“善曰”二字,舆李善所留曹大家舊注相混。兹據明州本定“论语”以下焉李善注。
    ②《求自献表》李善注“终”字胡刻本讹作“垂统”二字,集注本则與《解嘲》李注及《漢书·揚雄傳》合(参《漢书》第8册,第2261页)。
    ①俞绍初、许逸民主编《中外学者文選学论集》,第525页。
    ②王禮卿《(選)注释例》,俞绍初、许逸民主编《中外学者文選学论集》,第685、687页。
    ③河南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第36页。
    ④参傅刚《關於近代发现的日本古抄無注三十卷本(文選)》,《文遗版本研究》,第263页。
    ①范嘩《後漢书》班固、张衡本傳稱《雨都赋》、《二京赋》(第5册,1335页:第7册,第1897页),《文心雕龍·诠赋》亦云:“孟坚《两都》,明绚以雅赡;张衡《二京》,迅拔以宏富。”(此據英藏敦煌写本S.5478號,参杨明照《增订文心雕能校注》,第96、103页)
    ②参斯波六郎《文選诸本研究》,斯波六郎等编《文選索引》第1册卷首,第118页:常思春《<文選集注)残卷於<文選>正文校勘债值例證》,中国文選学研究会编《中国文選学》,第453页。然常氏又云:“按《文選》通例,《三都赋》综题当作《三都赋三首并序》,分题当作《三都赋序》、《蜀都赋一首》、《吴都赋一首》、《魏都赋一首》。”则不可從,说已晃上。
    ③参常思春《讀北宋本(李善注文選>残卷》,赵福海、劉琦、吴晓峰主编《<昭明文選>與中国傳统文化》,第112页。
    ④高步瀛《文選李注義疏》,第3页。
    ①《四库全书總目·别集類一》“鲍参军集十卷”條云:“‘照’或作‘昭’,蓋唐人避武後讳所改。”(第1274页)
    ①俞绍初、许逸民主编《中外学者文選学论集》,第679页。
    ②王禮卿《<選>注释例》,俞绍初、许逸民主编《中外学者文選学论集》,第678页。
    ③林聪明《敦煌文书学》,第21页。
    ①金少华《敦煌吐鲁番本<文選>研究》,浙江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第24页。
    ②俞绍初、许逸民主编《中外学者文選学论集》,第688页
    ③王禮卿《<選>注釋例》将“例五”“人姓名及事”理解焉“人之姓名及人之事迹”,故命名爲“異卷姓名不重见例”,與“例三”“同卷姓名不重见例”並列(俞绍初、许逸民主编《中外学者文選学论集》.第687、675页)。王氏的理解是有问题的。
    ①俞绍初、许逸民主编《中外学者文選学论集》,第525页。
    ②“已见东方朔《答客靴》”上胡刻本脱“善曰”二字,则李注與李善所留应劭舊注“孔丘也”相混。今本《漢书·揚雄傳》“或七十説而不遇”应劭注僅“孔丘也”三字(第11册,第3570页),奎章阁本“已见”上正有“善曰”二字,皆可證胡刻本脱讹也。
    ③胡刻本大多只是将“已见序文”等统一为“已见上文”,唯(A15)傅亮《为宋公修张良廟教》李善注“圯上,已见上注”胡刻本作“圯上,已见谢宣速《张子房诗》注”独異。考谢诗虽専泳张良,但“圯上”同篇已见,何榮速求,刻本显然不如集注本合理。
    ④参伏俊连《敦煌赋校注》,第23页。
    ①俞绍初、许逸民主编《中外学者文選学论集》,第659页。
    ②《叢书集成初编》本,第5页。
    ③河南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第14页。
    ④P.2528写卷“躋”與胡刻本“隮”之别,考群金少苹《敦煌吐鲁番本(文選)研究》,浙江大学2008年硕士输文,第47页。又“邕”聪“饔”之省借(“饔”即《説文·食部》“饕”篆之隸變),P.2528窟卷《西京赋》“邕”據薛综注本,胡刻本“饔”蓋據萧统本《文選》。
    ①蒋斧《鸣沙石室古籍叢残影印本题记》,羅振玉《鸣沙石室古籍叢残》,黄永武主编《敦煌叢刊初集》第8册,第689页:参金少华《敦煌吐鲁番本<文選>研究》,浙江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第22页。
    ②斯波六郎等编《文選索引》第1册卷首,第118-136页。
    ③顾蔼吉《隸辨》,第148页。
    ④斯波六郎等编《文選索引》第3册卷尾,第30真。
    ①秦公《碑别字新编》,第161页。
    ②王念孫《讀书杂志》,第303页。
    ③段玉裁《经韵楼集》,第339-340页;参高步瀛《文選李注義疏》,第1105页。
    ④《十三经注疏》,第1897页。按:“宦”字原作“官”,兹據阮元《左傳校勘记》之説改正(《清经解》第5册,第837页)。
    ⑤王念孫《廣雅疏證》,第34页。
    ①按:或韶此節郑箋保毛傳之舛误,参陈奂《诗毛氏傳疏》卷二三,第39B页。
    ②邱棨鐊《文選集注研究》,第74页。
    ③《十三经注疏》,第1540页。
    ④《中华大藏经》第56册,第931页。
    ⑤《正續一切经音義》,第96·9B页。
    ⑥《宋本玉篇》,第156页。
    ⑦黎翔凤《管子校注》,第400页。按:黎氏谓注《管子》者为房玄龄,见同书《序论》,第16-19页。
    ⑧参见黎翔凰《管子校注》,第404-405页。
    ⑨《史记》第1册,第12页。
    ①范祥雍《戟国策箋證》,第592页。
    ②梁章钜《文選旁證》,第148-149页。按:“五星”二字據襄公二十八年《左傅》孔疏校補(《十三经注疏》,第1998页)。
    ③高步瀛《文選李注羲疏》,第1043页。
    ④《續修四库全害》第187册,第172页。
    ⑤《續修四库全害》第211册,第295页。
    ⑥斯波六郎等编《文選索引》第3册卷尾,第47页。
    ①《新亚学报》第3卷第1期,1957年8月,第365页。
    ②《原本玉篇残卷》,第328页。按:“较”爲“(?)”之後起换旁字。
    ③释行均《龍龛手镜》,第298页。
    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736页。
    ⑤王筠《说文解字句读》,第587页。
    ⑥《原本玉篇残卷》,第503页;《漢书》第7册,第1846页。按:《玉篇》“际”字上原误衍一“(?)”字,《續修四库全害》影印本“瞪”字右侧施一“(?)”形删字符(第228册,第555页),兹據删。
    ⑦王筠《说文解字句讀》,第289页。
    ⑧《漢书》第1册,第56页:第7册,第2031页。
    ⑨“可封留侯”四字胡克家《文選考異》所據袁本作“子房封侯已见上文”.胡氏云:“袁本是也。茶陵本舆此同,乃并五臣入善之簇。”其説极是,“可封留侯”为五臣吕向注文,《漢害》無此四字。奎章阁本正與袁本相同。
    ⑩《史记》第2册,第381页;第6册,第2042、2049页。
    ①《太平御覽》,第412、1481、2046页。
    ②诸祖耿《战国策集注匯考(增補本)》,第846页。按:“後傳”当作“後语”
    ③《敦煌研究》1995年第4期,第86页。
    ④向宗鲁《説苑校證》,第417页。
    ⑤《太平御覽》,第1577页。
    ⑥《全唐诗》,第7383页。
    ⑦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656页;桂馥《说文解字義證》.1144页。按:原本《玉篇》残卷糸部“(?)” 字注云:“裨旃反。《说文》:‘交(糸)[巢]也,一曰缝衣也。’”(《原本玉篇残卷》,第171页;今本《玉篇》“缏”字注云“交枲、经衣也”,见《宋本玉篇》,第493页),“缝衣也”與段注所引《说文》“缱衣也”不同。“缝”、“经”同羲,见下文。
    ①王筠《说文释例》,第476页。
    ②王筠《说文解字句讀》,第528页。
    ③《十三经注疏》,第1964页;徐锴《说文解字繁傅》,第169页。按:《俄禮·丧服》“齊者何?缉也”贾公彦疏亦云:“缉,则今人谓之为缏也。”(《十三经注疏》,第1103页)又“锹缏”今俚俗言“拷遢”。
    ④参王先谦《漢害補注》(第1058-1059页)、王念孫《廣雅疏證》“编绪,倏也”條(第227页)。
    ⑤参黄焯《古今聲類通转表》,第203页。
    ⑥《中华大藏经》第56册,第1029页。
    ⑦《原本玉篇残卷》,第156页。
    ⑧《宋本玉篇》,第490页。
    ⑨《全宋诗》第21册,第14079页。
    ⑩《蒋禮鸿集》第2卷,第239页。
    ①斯波六郎等编《文選索引》第3册卷尾,第28页。
    ②《十三经注疏》,第146、724页。
    ③《十三经注疏》,第648页:孫诒让《周禮正義》.第104页。
    ③豫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第560页。
    ④徐鍇《説文解字繋傳》,第217页。
    ⑤马瑞辰《毛诗傳箋通释》,第148页。
    ①俞绍初、许逸民主编《中外学者文選学论集》,第654页。
    ②《十三经注疏》,第2582页。
    ③周祖谟《爾雅校箋》,第202-203页。
    ④《漢书》第1册,第248页。
    ⑤颜师古注“之赡反”即应璩《百一诗》李善注“之覽切”之去聲,《东武吟》“占募到河源”句《音決》云:“占,之瞻反。”舆李善音合。
    ⑥参孫富中《(文選>校勘札耙》,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论文,第13页。
    ⑦斯波六郎等编《文選索引》第3册卷尾,第26页。
    ⑧《清经解》第6册,第118页。
    ⑨陸德明《经典释文》,第410页。
    ①《汉书》第9册,第2735页。
    ②欧阳询《藝文類聚》,第477页。
    ③胡刻本《酒德颂》作者“劉伯倫”下李善注引臧榮绪《晋书》“劉伶”云云,胡克家《文選考異》云:“袁本、茶陵本‘伶’作‘靈’,是也。”按《世説新语·文学》“劉伶著《酒德颂》”條余嘉锡箋疏云:“伶当作靈。……胡氏刻仿宋本《文選》李善注於《思玄赋》注引臧柴绪《晋书》、《五君泳》注引(袁宏)《竹林名士傅》及臧书,均作‘靈’。惟《酒德颂》注引臧书误作‘伶’.然《文選集注》九十三《酒德颂》下引李善注仍作‘靈’不误也。”(《世説新语箋疏》,第297-298页)
    ①高明《帛书老子校注》,第361页;朱谦之《老子校释》,第107页。
    ②杨伯峻《列子集释》,第255页。
    ③《宋刻集韻》,第203页。
    ④《十三经注疏》,第2233页。
    ⑤陸德明《经典释文》,第311页。
    ⑥《漢书》第1册,第252-253页。
    ①王焕镳《墨子集诂》,第274、276页。
    ②高步瀛《文選李注義疏》,第1145页。
    ③“享膏粱”三字集注本原作“亨膏梁”,参第一章第一節。
    ④徐元诰《国语集解》,第407百。
    ⑤《續修四库全害》第1152册,第333页。按:左思《吴都赋》“鸣律條蜴”四字刻本《文選》作“鸣條律畅”,集注本作“鸣條惕律”,参下文。
    ⑥余嘉锡《世说新语箋疏》.第159页。
    ⑦《三国志》第5册,第1248、1250页。
    ⑧唐慎微《證類本草》,第577页。
    ①欧阳询《藝文類聚》,第1107页;徐锴《说文解字繫傳》,第119页。
    ②高步瀛《文選李注義疏》,第964-965页。按:朱季海《楚辭解故續编》引章炳麟《文始》:“《史记·孟子荀卿列傳》:‘於是有大瀛海環环之。’《说文》無‘瀛’,蓋即‘洼’字,海为天池,故曰大洼海。蘄州黄侃曰:‘《楚辭·招魂》:倚沼畦瀛兮遥望博。劉逵《蜀都赋注》引《楚辭》:倚沼畦瀛,王逸云:瀛,澤中也,班固以为畦。是《楚辭》本作倚沼瀛,而孟坚解之为畦,錄者竝书畦、瀛,遂至文不比類。’此则‘瀛’本作‘洼’.故可與‘畦’通借。”朱氏云:“今谓章先生采蘄春之昌言,據劉渊林注分别‘畦’‘瀛’,以订錄者並书之失,信乎顿還舊观,焕若神明矣。……此当是班本作‘畦’、王本作‘瀛’耳(原注:王注‘畦猶區也’,或者猶本班说,未可知也)。畦、瀛本聲转義通(原注:支清对转,如章先生所説),师读不同,其本亦異也。”(《楚辭解故》,第269页)按:对转之説稍嫌迂曲:且《招魂》“乱曰”一节各句“兮”字之上皆四字(唯末句“魂兮歸来哀江南”例外),“倚沼瀛兮”或“倚沼畦兮”均所未安。高步瀛説與黄侃说相近,然不可遽從也。
    ③斯波六郎等编《文選索引》第3册卷尾,第49页。
    ④按:此據段注本,大徐本“蒋”篆说解作“苽蒋”二字(许慎撰、徐鉉校定《说文解字》,第21页: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36页)。考《文選集注》卷九左思《吴都赋》“穱秀菰穗”李善注:“《说文》曰:蒋,苽也。”段改可從。“菰”爲“苽”之後起改易聲旁字。
    ①张涌泉《敦煌俗字研究》下编《敦煌俗字滙考》,第391页。
    ②《汉书》第4册,第984、986、987页。
    ③《嘉定钱大昕全集》第2册,第149-150页。
    ④王念孫《讀书杂志》,第215页。
    ①惠栋《周易述》,第75页:参高步瀛《文選李注義疏》,第1032-1033页。
    ②徐元诰《国语集解》,第63-64页。
    ③洪興祖《楚辞補注》,第183、289页。
    ④森野繁夫《文選雜識》第3册,第119页。
    ①朱谦之《新辑本桓谭新論》,第68页:向宗鲁《说苑校證》,第281页。
    ②段玉裁《经韵楼集》卷八《重刊明道二年国语序》,第191页。
    ③斯波六郎等编《文選索引》第3册卷尾,第33页。
    ④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论文,第6页。
    ⑤周生春《吴越春秋辑校彙考》,第155页。按:“九百六十一”当作“九百六十二”。
    ⑥欧揚询《藝文類聚》,第1652页。
    ⑦《太平御覽》,第4032页。
    ①高亨纂著、董治安整理《古字通假舍典》,第701-702页。
    ②《漢害》第12册,第4018页。
    ①《隋书》第4册,第954页。
    ②《原本玉篇残卷》,第175页。
    ③《晋书》第4册,第1264页;浦起龍《史通通释》,第318页。
    ④向宗鲁《说苑校證》,第277页。按:向氏又云:“成,《類聚》七十一、《御覽》五百七十二又七百七十二皆作‘城’,《水经·汝水注》引同。”李善注亦作“城”
    ⑤参见张涌泉《敦煌俗字研究》下编《敦煌俗字匯考》,第110页。
    ⑥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第515页。
    ⑦施安昌编《颜真卿书干禄字书》,第64页。
    ⑧又胡刻本《西京赋》“趫”字P.2528写卷作“趬”,李善注“《史记》曰:‘诛獟猂。’獟與矯同,欺譙切”之“趫”字同。伏俊连《敦煌赋校注》云:“《说文》曰:‘赵,行轻貌。一曰赵,举足也。’‘赵,善缘木走之才。’二義相较,以唐写本作‘趬’为长。善注引《史记》见《衛青霍去病列傳》,《漢书·衛青霍去病傳》與《史记》相同,颜注:‘獟,或作趬。’更可證唐写本是对的。”(第41页)
    ⑨郝懿行《爾雅義疏》,第137页。
    ①王念孫《廣雅疏證》,第98页。
    ②《正續一切经音義》,第13·13B页。
    ③杨伯峻《列子集释》,第151页。
    ④《宋本玉篇》,第31页。
    ⑤参见余迺永《新校互靛宋本廣韻(定稿本)》,第747页。
    ⑥森野繁夫《文選杂職》第2册,第187页。
    ⑦欧阳询《藝文類聚》,第547页:羅国威《日藏弘仁本文馆词林校證》,第29页。
    ①“旋”字集注本實讹作“施”,朱季海盖據羅振玉《唐写文選集注残本》,此字膳绿时已加涂改。
    ②朱季海《楚辭解故》.第275页。
    ③王力《楚辭韻讀》,第78页。
    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727页。
    ⑤《續修四库全害》第227册,第87页。
    ⑥《原本玉篇残卷》,第332页;参姚永铭《顾野王之<说文>研究索隐》,《古漢语研究》2002年第1期.第27页。
    ⑦浙江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第3页。
    ⑧《史记》第1册,第47页。
    ⑨《讀书齊叢书》本,第10A页。
    ①《史记》第9册,第3000-3001页;《漢害》第8册,第2532页。
    ②欧揚询《藝文類聚》,第1106页。
    ③《晋害》第2册,第437页。
    ④斯波六郎等编《文遴索引》第3册卷尾,第65页。
    ⑤施安昌编《颜真卿书干禄字书》,第55页。
    ⑥《宋刻集韻》,第91页。
    ⑦集注本《蜀都赋》劉逵注引《漢书·项羽傅》同,胡刻本“待”下衍一“羽”字。
    ⑧《史记》第1册,第336页。
    ⑨睦德明《经典释文》,第45、182、270、317、248、334页。
    ⑩《十三经注疏》,第2287页。
    ①中国文選学研究舍编《中国文選学》,第462页。
    ②王逸注“畏幕”二字今本《楚辭》作“帐幕”(洪典祖《楚辭補注》,第206页),胡刻本《文選》同,皆非是,王注“修,畏也”可證。明州本、奎章阁本亚作“畏幕”,五臣劉良注云“雕宫别馆畏幕”。又睦善经注:“言美人於雕榭之中,畏幕之下.侍君闲静而宴游。离榭猫离宫。”全龍王注,而亦作“畏幕’
    ③王念孫《讀书雜志》,第181-182页。
    ④“所”字集注本原無,兹據胡刻本校補。
    ⑤欧阳询《藝文颊聚》,第740页。
    ⑥ 《晋书》第6册,第1858页。按:干寅《晋纪综论》“谈者以虚薄爲辩而贱名榆”下句“行身者以放度爲通而狭節信”李善注云:“劉谦《晋纪》:‘应詹表曰:以容放焉夷连。’”尤刻本亦據今本《晋害》改“容”字为“宏”,是其比。又李注“詹”字尤刻本概作“瞻”,误。
    ①魏徵《羣書治要》卷二九,《四部叢刊初编》本,第6A页:欧阳询《藝文類聚》,第206页。
    ②参森野繁夫《文選杂識》第1册,第119页。
    ③张金泉、许建平《敦煌音羲匪考》,第420页。
    ④徐真真《敦煌本(文選音>残卷研究》,《敦煌学辑刊》2008年第1期,第46页。
    ⑤《南齊害》第1册,第312页。
    ⑥《南齊书》第1册,第431页。
    ①《南齊书》第1册,第313页。
    ②《南齊书》第1册,第437页。
    ③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209-210、425页。
    ④斯波六郎等编《文選索引》第3册卷尾,第39页。
    ⑤欧阳询《藝文類聚》,第115、1105页。
    ⑥中国文選学研究舍编《中国文選学》,第454页。
    ⑦参洪具祖《楚辭補注》,第199页。
    ①胡绍英《文選箋證》,第854页。
    ②中国文選学研究舍编《中国文選学》,第456-457页。
    ③欧阳询《藝文類聚》,第1107页。
    ④羅国威《日藏弘仁本文馆词林校證》,第30页;欧揚询《藝文類聚》,第548页。
    ①李善注“垠”字胡刻本作“圯”,胡克家《文選考異》云:“圯当作垠。各本皆误。”“圯”字盖據正文“圯上”校改。又“族”字胡刻本作“俟”,“俟”爲“族”之通行假借字,胡刻本卷四五班固《答賓(?)》正作“族”
    ② 《宋害》第1册,第41页:羅国威《日藏弘仁本文馆词林校證》,第463页。
    ③欧阳询《藝文類聚》,第206页;参邱棨鐊《(文選集注)写本年代續考》及《唐写卷子本(文選集注)第九十八卷校勘记》,《文選集注研究》,第27、57页。
    ④参见金少华《敦煌吐鲁番本<文選>研究》,浙江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第27-28页。
    ⑤《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第175页。
    ⑥高步瀛《文選李注羲疏》,第1161页。按:“七十六”富作“七十八’
    按:汪習波《隋唐文選学研究》云:“晚唐以後人稻韩愈爲韩子,转为韩非子以别之。(《吴都赋》>劉注原本当作‘韩子’。”(第99页注1)率雨之言,似是而非也。
    ⑦《隋害》第4册,第1005页。
    ⑧《太平御覽》,第2014页。
    ①《太平御覽》“蓁薄”舆李善注“榛薄”不同,《廣雅·释木》“木蒙生曰榛”王念孫疏證云:“字亦作‘蓁’。”(王念孫《廣雅疏證》,第353页)
    ②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论文,第18页。
    ③邱啓鐊《文選集注研究》,第84页。
    ④魏徵《君害治要》卷二九,《四部叢刊初编》本,第6B页。
    ①贾贵榮辑《日本藏漢籍善本害志害目集成》第10册,第531页。
    ②《舊唐书》第6册,第2077页。按:《日本国兄在书目》“六十九”之“九”字疑误。又《新唐害·藝文志》作“公孫羅《文選音羲》十卷”(第5册,第1621页)。“音羲”或简稻“音”,説见黄坤夭《音羲综输》(《音義微》,第2页)。
    ③周祖谟《论文選音残卷之作者及其方音》,《问学集》.第177页;邱啓鐊《<文選集注>所引<文選钞)研究》,《文選集注研究》,第8-9页(收入俞绍初、许逸民主编《中外学者文選学输集》,第708-727页):狩野充德《文選音決の研究》,第162页:周勋初《唐钞<文選集注>尊言》,《魏晋南北朝文学输叢》,第207-208页。
    ④斯波六郎等编《文選索引》第1册卷首,第116-117页。按:“晾淄侯钱”保筒稻.兹校補—“答”字;又“或爲搴”下“搴”字保衍文,兹據集注本删正。
    ①邱棨鐊《文選集注研究》,第5-6页。
    ①集注本卷九三史岑《出师颂》“介珪既削”句《音決》:“削,思略反。介音戒。”二標目字亦互乙。
    ①富永一登《(文選)李善注の研究》,第393-397页。
    ①参向宗鲁《说苑校證》,第276页。
    ②“班伯傅”之“班”字集注本原作“斑”。考“班”小篆作“撬”,隸變改易所從“刀((?))”之“J’焉“、”则作“班”,與“斑”字残無别。北魏熙平三年(518)《杨泰墓志》“七歷清班”(《华山碑石》,第11页)、正光二年(521)《王僧男墓志》“秩班品三”(《北京固害馆藏中国歷代石刻拓本匯编》第4册,第114页),皆作“斑”。又《说文·文部》“辩,驳文也”段注云:“又或假‘班’为之。如孟里之得氏,以楚人谓虎文曰斑,即(?)部‘影’字也,作‘辩’、‘斑’近是,而《漢害》作‘班’。”(段玉裁《説文解字注》,第425页。参陈直《漢书新證》,第491页)後世皆據《漢书》作“班”,兹從之。又颜师古注“而钦之讫”四字今本《涣书·叙傅》作“而饮饮讫”(第12册,第4201页),因“之”字舆重文符號相乱而致讹。
    ③“游息”二字集注本原作“猫息”,“游”字據《毛诗·陈风·衡门》“衡阴之下,可以楼逞”毛傳“楼还.道息也”校改(《十三经注疏》,第377页。李善注引《小雅·北山》“或楼远偃仰”,此诗毛傅、郑箋皆不注“楼”),“猫”爲“进”之音讹字。
    ④“期”字胡刻本作“欺”。按:《文選钞》云:“期,谓中心所期刻也。言炻害之徒期待善人,此是贸易頭之怨隧也。”“期刻”即期待之意。考集注本编纂者案语:“今案:五家、陸善经本‘期’为‘欺’。”胡刻本“欺”字盖“以五臣乱善”。
    ⑤富永一登《<文選>李善注の研究》,第397页。
    ①“逮”字集注本原作“建”,形近而讹,兹掳胡刻本订正。
    ②後“侍”字據五臣本校補,明州本、奎章阁本“侍侍”下校語云:“善本無一‘侍’字。”按:“以散骑常侍束宫年”不辭,李善车注本盖傅窟脱“侍”字下重文符號。
    ③参俞士玲《陸楼陸雲年谱》,第86、107页。
    ④“僚”字集注本原作“俺”,形近而讹,兹掳胡刻本订正。
    ⑤按:《文選钞》又云:“年殊,即谓谧畏機少。”此则殊谬,陸楼僅比贾谧母贾午年少一崴(参俞士玲《陸機陸霎年谱》,第135页注1),《钞》蓋據“服舛”推测陸、贾二人之“年殊”,以服尊者为年畏。《钞》又记“異说”云:“亦言首尾三年,歷过二年。”亦非允当。
    ⑥《漢书》第11册.第3547页。
    ⑦邱棨鐊《文送集注研究》,第11页。
    ①邱棨鐊《文選集注研究》,第10页、又第16页注10。
    ②参狩野充德《文選音決の研究》,第165页注20。
    ③邱棨鐊《文選集注研究》,第9-10页。
    ④“驭”字據明州本、奎章阁本凝補,集注本盖抄脱一重文符號。
    ①富永一登《(文選>李善注の研究》,第393-394页。
    ②邱棨鐊《文選集注研究》,第10页。
    ③《舊唐害》第6册,第2077页。
    ④《新唐害》第5册,第1622页。
    ⑤贾贵榮辑《日本藏漢籍善本害志书目集成》第10册,第531页。
    ⑥《支那孕》第5卷第1號,1929年3月,第154页。按:骆鸿凯《文選学》说同(第45页)。骆氏又云:“《华嚴经音羲》六十六引淹师《文遴音羲》云:‘猗,美也。’此‘淹师’即许淹,此條即《文選音》之佚文。”参见慧琳《一切经音羲》卷二一所载慧苑《新辞大方廣佛花嚴经音義卷上·净行品》“猗觉”條(《正續一切经音羲》.第21·18A页)。
    ⑦ 《隋书·经籍志》著绿释道骞《楚辭音》一卷,周祖谟《骞公楚辭音之协韻説與楚音》疑道骞为智骞之误(《问学集》,第168-172页)。《音决》引智骞音凡四條,稱“赛上人”及车稱“骞”者各雨條,考详本章第四箭。
    ⑧参周祖谟《唐五代韻害集存》,第496、590、517、613页。
    ⑨《宋本玉篇》,第252页。
    ①华学诚《揚雄方言校释匝證》,第117-118页。
    ②王念孫《廣雅疏證》,第53、396页。
    ③《宋刻集韻》,第147、204页。
    ④ 《漢书》第9册,第3022页;《後漢书》第4册,第993页。
    ⑤《中苹大藏经》第57册,第202页。
    ⑥“相害”二字據集注本拟補。“相害”、“相倾”分别與正文“相攻”、“相夺”相对应,张铣注“攻,害也”可證。刻本盖涉上“利害”而误脱“相害”二字。
    ⑦《晋害》第1册,第134页。
    ①魏徵《君书治要》卷二九,《四部装刊初编》本,第5B页;参邱棨鐊《唐写本<文選集注)第九十八卷跋》,《文送集注研究》,第47页。
    ②羅国威《日藏弘仁本文馆词林校證》,第135页。
    ③欧阳询《藝文類聚》,第1028页。
    ④《漢害》第9册,第2826页:欧阳询《藝文颧聚》,第364真。
    ⑤“朋”字胡刻本原作“明”,據胡克家《文選考異》说校改。
    ⑥“田官”二字據集注本,胡刻本作“大田官”,考群第五章第一節。
    ①技:胡刻本李善注云:“《吕氏春秋》日:‘甯戚饭牛车下,望桓公而悲,擎牛角疾歌。’陶子《説苑》:‘邹子说梁王曰:甯戚扣辕行歌,桓公任之以国。’”胡克家《文選考異》所據袁、茶陵二本無“邹子说苑”四字,胡氏云:“無者是也。不云《说苑》,以承上條故耳。”胡氏韶“説苑”承上二句“故百里奚乞食於路,穆公委之以政”李注“《兢苑》:邹子说梁王曰:百里奚乞食於路,而穆公委之以政”而省,显系臆说。胡刻本(尤刻本)因《吕氏春秋》無“扣辕行歌,桓公任之以国”之文,故校補“邹子说苑”四字:校補之意虽善,可惜误衍“邹子”二字(據尤刻本行款,修版校添个字之痕迹極爲明显,参本章第三筋)。
    ②按:《啸赋》“榆”字当作“揄”,考群金少苹《敦煌吐鲁番本(文選)研究》,浙江大学2008年硕士输文,第71页。又胡刻本《啸赋》李善注所引《吕氏春秋》较王褒《圣主得賢臣颂》注稍群;其上又引《淮南子·道应》“甯戚欲干齊桓公”云云近雨百字.胡克家《文選考異》所據袁、茶陵二本皆無,胡氏云:“凡若此者,复雜已甚,增多之非,固不難辨耳。”其説極是。
    ③説见《吕氏春秋·离俗覽·翠難》许维通、陈奇猷二氏注(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第1327-1328页)。又傳本《淮南子·道应》亦簇“甯戚”或“甯邀”爲“甯越”(参何事《淮南子集释》,第844页)。
    ④隙奇献《吕氏春秋新校释》,第1097页。按:裘锡圭《出土古文献與其他出土文字资料在古籍校讀方面的重要作用》疑“大邑”为“人邑”之误,“人”字假借为“仞”(《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譲》,第128页)。
    ⑤《後漢害》第5册,第1416页。
    ⑥《三国志》第5册.第1471页。
    ⑦《南齊书》第2册,第697页。
    ①斯波六郎等编《文選索引》第3册卷尾,第64页。
    ②王念孫《廣雅疏證》,第136页。
    ③王筠《锐文解字句讀》,第476页。按:《说文》“(?)”篆锐解“拊”字合於上揭胡刻本李善注引,舆《文選钞》引作“撰”者不同。《说文·手部》“拊,盾也”段注云:“楯者,摩也。古作拊楯,今作無循,古今字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598页)。
    ④《宋本玉篇》,第116、123页。按:《篆隸萬象名羲·手部》:“(?),普格反。”“拍,莫格反。”(第51、57页)第舆《玉篇》相反。又徐之明《<文選音決>反切異音舆(文選)校讀》云:“一般将‘(?)’视为‘拍’的或體,未必允当。從揩聲偏傍看,從‘百’得聲之字,如‘陌’字等可讀明母,但從‘白’得聲者则無为明母者。故是解‘晶’为‘(?)’,方有‘莫(亡)白切’之音,若辞为‘拍’就不富有是音,故而《廣韻》於‘拍’字未列‘莫(亡)白切’的又音。”参见《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第32页。
    ⑤《宋本廣韻》,第491页。按:S.2071《切韻箋注》(切三)入昇陌韻“晶”字注云:“亦丁。又胡了反,出《蜀都[赋]》。”(“赋”字據《廣韻》校補。“打”爲“丁”之俗字)故宫本《王韻》(全王)又增一又音“莫百反”(周祖谟《唐五代韻害集存》,第520页)。
    ⑥《原本玉篇残卷》,第140页。按:原本《玉篇》残卷凡四引左思《吴都赋》,概作《吴客赋》(“客”或讹作“容”),引左思《蜀都赋》及《魏都赋》则如其原名。
    ⑦《宋本廣韻》,第511页。
    ①周祖谟《问学集》,第312页。
    ②狩野充德《文選音決の研究》,第22页。按:《音決》多引小学類古籍,包括《雨雅》、《説文》、《字林》、《玉篇》等。
    ③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648页。
    ④王粲《七釋》“伉”字胡刻本卷一七陸楼《文赋》“譬猫舞者赴節以投袂”李善注引作“亢”,《文馆词林》卷四一四《七四》所载作“抗”(羅国威《日藏弘仁本文馆词林校證》,第131页),“亢”、“抗”古今字,“伉”爲假借字(《说文·人部》:“伉,人名也。”)。
    ⑤王念孫《廣雅疏證》,第87、398页。
    ⑥《宋本廣韻》,第501页。
    ⑦《宋刻集韻》,第216页。
    ①“二年”胡刻本误作“七年”,参《宋害·後廣帝本纪》(第1册,第177页)。
    ②“主”字胡刻本作“王”,胡克家《文送考異》云:“袁本、茶陵本‘王’作‘主’,是也。”尤刻本亦作“主”,兹據改。
    ③《宋刻集韻》,第164、166页。
    ④《漢书》第9册,第2826页。
    ⑤“選”字集注本误脱,此據胡刻本校補。“迭遮”二字《漢书》作“(?)迭”。又晋灼注“(?)”字《漢害》作“(?)”,王先谦谓“遞”保颜师古所改,参下文。
    ⑥“退”字據《漢害》校改,集注本“迭”字讹。胡刻本作“(?)锺”二字,亦非。
    ⑦“號锺號锺”四字集注本原作“號=”,盖“號=锺=”之脱讹,此據《漢害》校補。又下注“马融畏笛赋曰號锺高调”十字胡刻本误倒在二“號锺”之间,集注本则合於《漢书》。
    ①臣(?)注“(?)”字《文選集注》作“遞”。據瓒注“不得便以迭遞判其音也”,可知臣瓒本《漢书》盖作“遞锺”,舆颜师古本相同而異於晋灼本之“笾锺”,参下文。
    ②王先谦《漢书補注》,第1271页。
    ③王念孫《讀书雜志》,第334页。
    ④秦公《碑别字新编》,第262、307页。
    ⑤《清经解》第6册,第132页。
    ⑥《原本玉篇残卷》,第67页。
    ⑦《宋刻集韻》,第144页。按:《漢害》晋灼注“聲不常也”四字胡刻本作“昇之不常”,胡克家《文選考異》云:“何校‘聲’改‘擎’。案:所校據《漢害注》作‘擎’,是也,各本皆误。”《文選集注》亦作“聲之不常”,舆《集韻》合,胡氏之说未可遽從。
    ⑧洪具祖《楚醉補注》,第304页。
    ①钱大昭《廣雅義疏》,《續修四库全书》第190册,第283页。
    ②“佚”字下集注本误衍“或作佚或作佚或作”八字,後五字右侧各施一“(?)”形删字符,節而未浄。
    ③徐锴《説文解字繋傳》,第165页。
    ④王引之《经義述闻》,第288页。
    ⑤狩野充德《文選音決の研究》,第32页。
    ⑥许慎撰、徐铉校定《说文解字》,第280、133页。按: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谓“祁”字“当依《廣韻》‘渠脂切’”(第290页)。
    ⑦王引之《经義述闻》,第468-469页。按:《廣成颂》“洞”字今本《後漢书·马融傳》作“恫”,李賢注云:“恫音洞。”(《後漢书》第7册,第1967页)
    ⑧《中华大藏经》第57册,第41页。
    ⑨此節李注胡刻本讹误甚多:(1)“下礨石”之“礨”字胡刻本作“礧”,胡克家《文選考異》云:“茶 陵本‘(?)’作‘壘’,袁本作‘磐’。案:‘壘’字是也,此所引《李陵傅》文。”榆明州本與袁本同,业合於集注本,胡氏之说不可遽從,茶陵本“壘”字盖據《漢害》校改。(2)“城上雷石”之“雷”字胡刻本亦作“(?)”,胡氏《考異》云:“袁本、茶陵本‘(?)’作‘(?)’。案:各本皆非,常作‘雷’,此所引《晁错傅》注文。”此说则是也。(3)“(?)舆(?)”三字胡刻本作“(?)舆(?)”.胡氏《考異》云:“‘(?)’当作‘壘雷’二字.各本皆误。”此據族本《文選》而云然。榆《开马督末》正文及李善注“(?)”字胡刻本並作“(?)”;六臣本正文作“(?)”,其下校语云:“善本作‘(?)’字。”然據集注本,可知李善本原亦作“(?)”,“(?)”字当是後人據李注“磐石”校改(“(?)”、“(?)”偏旁易位字)。考“磐與(?)”三字奎章阁本作“(?)舆(?)”,近是。
    ①《漢书》第8册,第2287、2455页;
    ②《宋刻集韻》,第101页。
    ③狩野充德《文選音決の研究》,第32页。
    ④吴承仕《短典释文序绿疏證》,第6、8页。
    ⑤“郡”字明州本、奎章阁本、叢刊本並作“(?)郡”.胡刻本(尤刻本)修版剜去一字之痕迹極为明显,其初盖亦舆六臣本相同也(参本章第三節)。
    ①“畏安固秦地也”之“固”字集注本作“国”,挪明军《古抄本(文選集注>残卷研究》以“国”是而“固”非,谓“畏安国”指“畏安王封地”(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论文,第18页)。按:晋愍帝以秦王即皇帝位,晋代並無所韶“长安王”,集注本“国”字显保“固”之形讹。“畏安,固秦地也”封应到向谶之“秦川”。
    ②《晋害》第4册,第1122页。
    ③《晋害》第6册,第1720页。
    ④《晋书》第1册,第123页;第6册,第1725页。
    ⑤刘肃《大唐新藉》,第133-134页。按:《新唐害·藝文志》著绿劉肃《大唐新语》十三卷,注云“元和中江都主簿”(第5册,第1467页)。
    ⑥汪習波《隋唐文選学研究》.第62页。按:屈守元《文選尊讀》云:“永昌元年十一月,至次年九月为载初元年,富以690计。”(第49页)又《李邕墓志》见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彙编》(第1766页)。
    ⑦参汪習波《隋唐文選学研究》,第54页。
    ⑧《舊唐害》第15册,第4946页。
    ⑨《舊唐害》第9册.第2831页。按:高步瀛《文選李注羲疏》云:“賢於永徽元年封潞王(引者按:李賢於永徽六年[655]封潞王,“元”字疑手民之误),能朔元年,徙封沛王。……而賢外不闻别有沛王、潞王。则新、舊《(唐书·李善)傅》言善先兼沛王侍讀,後除潞王府记室参军,疑‘沛’、‘潞’二字互误也。(第34页)屈守元《文選撙讀》说同(第48页。参汪習波《隋唐文選学研究》,第63页)。考《李正卿墓志》云:“曾祖善,贯通填史,注《文選》六十卷,……官至秘害郎弘文馆学士沛王侍读。”(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彙编》,第2240页)是“沛王侍讀”不误。疑“潞王”亦富作“沛王”,因李賢历对潞王、沛王而致讹。
    ①狩野充德《文選音決の研究》,第168页。
    ②参邱棨鐊《<文選集注)所引<文選钞>研究》,《文選集注研究》,第12页。
    ③斯波六郎等编《文選索引》第1册卷首,第117页。
    ④後“減”字據文義擬補,集注本作“減五(?)”,疑抄脱一重文符號。
    ⑤《漢书》第8册,第2588页。
    ⑥王先谦《漢书補注》,第1189页。
    ⑦《史记》第9册,第3052页。
    ⑧程金造《史记索隐引书考實》,659页。按:《史记索隐》“相如欲減五帝之一”之“相如”二字毛晋刻單索隐本作“漢德”(参瀧川资言考證、水澤利忠校補《史记会注考證附校補》,第1912页),與“察案” 所引《志林》相封更为接近。
    ①《漢害》第8册,第2583页。
    ②王念孫《廣雅疏證》,第60页。
    ③《後漢害》第9册,第2602页。
    ④《汉书》第9册,第2824页。
    ⑤《漢书》第9册,第2824页。
    ⑥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214、507页。
    ①《漢书》第9册,第2824页。按:“劉無正”三字原作“劉無止”,兹據王先谦《汉书補注》说校改(第1270页)。
    ②斯波六郎等编《文選索引》第1册卷首,第138页注17。
    ③饒宗颐《敦煌吐鲁番本文選·前言》,第6页。
    ④ 《隋书》第4册,第954页。
    ⑤参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馆编《唐钞本》,第44-58页。
    ⑥“及者”二字原卷误倒,兹據今本《桓公二年》文乙正;又今本“纍”作“累”(《十三经注疏》,第2213页)。
    ⑦杨明照《学不已齋雜著》,第97页。按:王先谦《前漢補注序例》云:“(颜注)或引舊文據爲己说,以《史记索隐》證之,《张蒼傳》‘柱下方书’注乃姚察说。”(王先谦《漢书補注》,第1页)杨明照共檢得六條颜注取姚察说之證。
    ⑧常思春《讀<文選集注>管见三则》,《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5卷第3期,2005年5月,第63页;参常思春《<文選集注>所引<鈔>的作者信息》,《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2卷第4期,2005年7月,第107页。
    ①陸德明《经典释文》,第171页。
    ②段玉裁《説文解字注》,第681页。
    ③邱啓鐊《文選集注研究》,第11页。
    ④邱棨鐊《文選集注研究》,第16页注12。
    ⑤《漢语史学报》第8辑,第14页;参赵翼《廿二史劄记》卷三“先生或只稱一字”條(王樹民《廿二史劄记校證》,第65页)。
    ⑥仇兆鳌《杜诗详注》,第858、127、209页。
    ①邱棨鐊《(文選集注)所引<文選钞>研究》,《文選集注研究》,第11页。
    ②富永一登《(文選)李善注の研究》,第347-348页。
    ③按:上引劉肃《大唐新語》云“江夏李善”,江夏为李氏郡望,考群汪習波《隋唐文選学研究》(第59-61页)。
    ④富永—登《(文送>李善注の研究》,第346-347、404-406页。
    ⑤《十三经注疏》,第659页。
    ⑥“步”字右侧集注本校補—“先”字,盖涉傅本《三国志·吴书·周瑜傅》“船步兵数十萬”而增(第5册,第1261页),實则车言“步”即可指步兵,裴松之注引《江表傅》载周瑜说子孙榷曰:“诸人徒见操害,言水步八十萬,而各恐涅。”“水步”可借为證:《三国志》及裴注又召见“步骑”(偶作“骑步”),为步兵、骑兵之合稻。今本《周瑜傅》疑衍一“兵”字。
    ①“败退”二字與今本《三国志·吴害·周瑜傅》相同,胡刻本作“披退”,合於《文送鈔》所引。又李善注“遇”字上集注本校補一“入”字,胡刻本無,《三国志·吴书·周瑜傅》同,兹據删。“遣瑜”二字胡刻本作“遣周瑜”,“周”保衍文,参上引《文送钞》。
    ②“管仲”云云殆據《史记·封禅书》,今本作“束海致比目之焦”。《史记》盖據《管子》,司马真索隐云:“今《管子》书其《封禅》篇亡。”(《史记》第4册,第1361页)
    ③《雨雅》郭璞注“细鳞鳞紫黑色”六字今本作“鳞细紫黑色”,周祖谟《雨雅校箋》據《史记·封裨害》索隐“如牛脾,身薄,细鳞,紫黑色”云云捐今本脱“身薄”,但於“细鳞”、“鳞细”之異同不置可否(第277页。按:P.2661《雨雅注》写卷同今本,周氏或以《史记》索隐为误倒)。考劉赝《稽瑞》“巍毛何白焦目何比”條:“郑康成、郭景纯皆云:状如(斗)[牛]脾,细鳞,紫黑色……”(《叢害集成初编》本,第22页)“细鳞”二字舆《文選钞》、《史记索隐》相合,疑为郭注原貌。唯《钞》所引“鳞紫黑色”之“鳞”字或保衍文。
    ④今本《三国志·吴害·张昭傅》作“策晦亡”(第5册,第1220页),下一條“辍哭止哀,鞋忘身”句《文選钞》引正作“亡”
    ①参狩野直喜《唐钞本文選残篇跋》,《支那学》第5卷第1號,1929年3月,第153页。
    ②狩野充德《文選音決の研究》,第165页注19。
    ①参范祥雍《战国策箋證》,第1480、1487页。
    ②《史记》第7册,第2251页。
    ③《十三短注疏》,第2640页。
    ④《说文·虫部》:“蝦,蝦蟆也。”焦部:“(?),(?)焦也。”(此據段注本,见段玉裁《就文解字注》,第580页)鳜角字後世作“蝦”,舆《说文》“蝦”为同形字。
    ⑤屈守元《文選尊讀》,第56页。
    ⑥周祖谟《问学集》,第177页。
    ⑦参黄坤夭《音羲综论》,《音義阐微》,第2页。
    ⑧周韻初《魏晋南北朝文学论叢》,第208页。
    ⑨张伯伟编《域外漢籍研究集刊》第6辑,第507页。
    ①王书才《<昭明文選>研究发展史》,第47-48、53—55页。
    ②骆鸿凯《文選学》,第45页。
    ③汪習波《隋唐文選学研究》云:“‘音決’之名,其義当是《文選》音注至此书得一最终解決之意,代表了《音決》作者的自许與自期,並不是出於揭示本书體例的目的。”(第266页)
    ①参《漢害》第11册,第3786页。
    ②原载《大陵雜志》第13卷第2期,1956年7月;此據《大睦杂志语文叢书》第1辑第5册,第389-390页。
    ③《後漢书》第12册,3593-3594页。
    ④王先谦《後漢害集解》,第1326页。
    ⑤《晋害》第8册,第2376页:《隋书》第4册,第1083页。
    ⑥《晋害》第8册,第2407页;《隋书》第4册,第1103页。
    ⑦嚴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国六朝文》,第2064页。
    ① 《大陸雜志语文叢书》第1辑第5册,第389页。
    ②《三国志》第3册,第649页。
    ③杜佑《通典》,第549、576-577页。
    ④黄朝英《靖康缃素雜记》,第4页。
    ⑤骆鸿凯《文選学》,第59页。按:“曰琐”二字原作“白琐”,疑爲手民之误。
    ⑥集注本左思《蜀都赋》“蘪蕪布濩於中阿”李善注引《上林赋》“布灌宏泽”,“灌”即“濩”字之讹;又《山海经·南山经》“名曰灌灌”郭璞注云:“或作濩濩。”(袁珂《山海经校注》,第7-8页)皆其比。
    ⑦《三国志》第3册,第649页。
    ①“説字”據集注本,爲《説文解字》之筒稱,高步瀛《文選李注羲疏》云:“《记字》,‘记’疑‘说’字之误。”(第1085页)極是。
    ②胡绍英《文選箋證》云:“今《说文》:‘(?),私宴饮也。’無此语,注引未知所據,亦與赋羲不合。(第203页)榆《玉篇·酉部》:“(?),私也.酒美也。”(《宋本玉篇》,第532页)舆张载注“许氏”云云相合。
    ③俞绍初、许逸民主编《中外学者文選学论集》,第792页。
    ④趟福海主编《文選学論集》,第49-50页(收入俞绍初、许逸民主编《中外学者文選学论集》,第978-999页)。
    ①《宋本玉篇》,第90页。
    ②《漢书》第12册,第4026页。
    ③《舊唐书》第5册,第1610、1613页。
    ④邱棨鐊《文選集注研究》,第12页。
    ⑤《十三经注疏》,第2630页。按:《文送钞》“袂”可视爲“秩”之俗字,俗写卒、禾二旁混用所致。又阮元《爾雅校勘记》“論今有秩(?)夫所带纠青缘(?)”條云:“雪(?)本、注疏本同,此本下‘(?)’字剜改。按疏云:‘論是纠青细绳也。’本注为说。原刻‘论’当作‘绳’。疏引张华云:‘论如宛转绳。’又《释言》注云:‘论者,绳也。’皆可證。”(《清经解》第6册,第148页)《文選钞》亦作“系编”,阮氏之説未可據從。
    ⑥张涌泉《敦煌俗字研究》下编《敦煌俗字匯考》,第224页。
    ⑦《漢书》第12册,第4026页。
    ①“秉”字集注本误作“康”,兹據胡刻本改正。又今本《荀子》無“楚襄王右秉忘蹄之矢”云云之文,唯《性恶》云:“繁弱、钜黍,古之良弓也。”(王先谦《荀子集解》,第448页)《文選鈔》“荀卿子”疑爲“孔叢子”之误,《公孫龍》云:“楚王张繁弱之弓,载忘娇之矢,以射蛟兕於云萝之囿。”(《孔叢子》卷四,《四部叢刊初编》本.第2B—3A页)李善注引《新序》:“楚王载繁弱之弓,忘蹄之矢,以射随兕於萝。’
    ②“太始二年”云云舆《漢害》相合(第6册,第1685页),今本《史记》无此文。按:胡刻本卷一班固《西都赋》“下有郑白之沃,衣食之源”李善注亦引《史记》“趟中大夫白公”云云,高步瀛《文選李注羲疏》谓“史记”二字保後人所改,本富作“漢害”(第68页),所校極精窖。又参见曹凯《(文選)李善注引<史记>辑校》,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输文,第34页。
    ③高步瀛《文選李注義疏》谓《吴都赋》“官帅”富作“官帅”(第1166页)。又《文選钞》谓…书帅” 见《周禮》,蓋指《天官·小宰職》“帅治官之属,而观治象之灋,徇以木鐸”云云(《十三经注疏》,第655页)。
    ①周生春《吴越春秋辑校彙考》,第50页。
    ②“招魂”二字胡刻本原作“小招魂”,兹據高步瀛《文選李注義疏》说校删(第1396页)。又傳本《楚辭》王逸注作“冻,冰也。酎,醇酒也”;洪興祖補注本载李善説作“冻,冷也”(洪興祖《楚辭補注》,第209页),即本此《魏都赋》张载注;《说文·酉部》:“酎,三重醇酒也。”《漢书·景帝纪》“高廟酎”颜师古注:“酎,三重釀醇酒也。”(第1册,第138页)合於张载所引王逸注。
    ③“太湖也湖水中”六字胡刻本原作“太湖在秣陵东湖中”,胡克家《文選考異》云:“袁本、茶陵本‘在秣陵东’四字作‘也’字,‘湖’下有‘水’字。”明州本、奎章阁本並與袁、茶陵二本相同,兹據改。参下引高步瀛说。
    ④高步瀛《文選李注義疏》,第1234页。
    ⑤洪興祖《楚辭補注》,第61页;参高步瀛《文選李注義疏》,第1233-1234页。
    ①斯波六郎等编《文選索引》第3册卷尾,第28页。
    ②高步瀛《文選李注義疏》,第1085年。
    ③孫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第167页。
    ④《十三经注疏》,第122页。
    ⑤陸德明《经典释文》,第37页。
    ⑥参劉起釪《尚书学史》,第165-166页。
    ①高步瀛《文選李注義疏》,第1475页。
    ②“客何谓兹耶”五字胡刻本原作“客何谓之兹耶”,胡克家《文選考異》云:“袁本、茶陵本無‘之’字,尤本此处脩改。案:今本《漢书》作‘谓之兹耶’,详颜注云:‘谓兹邪,猶言何为如此也。’仍当有‘何’字、無‘之’字。蓋《漢书》傳写譌,尤延之據添,非也。袁、茶陵二本所见與未脩改正同,是矣。又案:《難蜀父老》曰:‘乌谓此乎。’乌,何也;此,兹也;乎,邪也。子雲好擬相如,此亦用彼语,不当衍‘之’字甚明。”其说極是,胡刻本(尤刻本)“客何谓之兹耶”一行二十二字,與前後行二十一字者不同,修版痕迹極为明显(参本章第三節)。
    ③高步瀛《文選李注義疏》,第1378页。
    ④高步瀛《文選李注義疏》,第1219页。
    ⑤《十三经注疏》,第148页。
    ⑥《禮记·王制》“不殀夭”郑玄注亦云“少长曰夭”(《十三经注疏》,第1333页)。《禹贡》“夭”马融训爲“长”,见陸德明《经典释文》(第40页);左思《吴都赋》“卉木镺蔓”李善注引《廣雅》“镺,长也”,與马融说合。《玉篇》收“镺”字於长部(《宋本玉篇》,第511页)。
    ①赋文“崎”字胡刻本作“(?)”,上引《文選鈔》同。“(?)”舆“崎”同,説见《廣韻·微韻》(《宋本廣韻》,第45页)。
    ②《十三短注疏》,第2618页。
    ①《十三经注疏》,第571页。
    ②按:“孽”字疑当據奎章阁本作“薛”,形近而讹。
    ③参王先谦《诗三家義集疏》,第836-837、840-841、860-861页。
    ④高步瀛《文選李注義疏》,第1407页。
    ⑤“猶”为“游”之音讹字,说见本章第一節。
    ⑥陸德明《经典释文》,第91页。
    ⑦“形”字胡刻本作“刑”,道與上引曹植《求通亲亲表》相同,二字古通用。
    ⑧按:《音決》所云毛、郑二氏音皆有问题。除《求通亲亲表》、《晋纪總論》外,集注本卷八左思《蜀都赋》“吉日良辰,置酒高堂,以御嘉賓”句《音決》云:“御,魚慮反:案:郑玄箋《诗》宜魚嫁反。”考李善注:“《毛诗》曰:‘以御賓客,且以酌醴。’”此出《小雅·吉日》,郑箋云:“御賓客者,给賓客之御也。”孔疏云:“御者,给與充用之辭,故知御賓客者,给賓客之御也。”(《十三经注疏》,第430页)然则此诗郑箋“御”字宜音“鱼虑反”而非“鱼嫁反”,《音決》之说非也。至《毛诗·召南·鹊巢》“之子于歸,百两御之”、《小雅·甫田》“琴瑟击鼓,以御田祖”之“御”字郑箋皆训爲“迎”(《十三经注疏》,第283、474页)“御”字始宜“鱼嫁反”;前者《释文》云:“御之,五嫁反,本亦作迓,又作迓,同,迎也。王肃鱼據反,云侍也。”後者云:“以御,牙嫁反,迎也,注同。”(陸德明《经典释文》,第55、85页)可證。《音決》似误以郑玄箋《诗》概皆破讀“御”字爲“訝(迓)”也。
    ①《舊唐书》第5册,第1583、1587页。
    ②《说文·欠部》“歙,丹阳有歙縣”段注云:“‘阳’当作‘杨’,字之误也。《地理志》、《郡国志》丹杨郡歙縣,今江南徽州府歙縣、休寜躲,皆其地也。”(段玉裁《説文解字注》,第413页)今本《後汉书·郡国志》作“丹揚”,刘逵注“丹杨”胡刻本亦作“丹揚”,“丹杨”、“丹阳”蓋古今傳写之異。《文選钞》所引衛權注“丹阳”蓋非衛注原貌。
    ③“大曰桴”当作“小曰桴”,集注本卷八五孫楚《为石仲容與孫皓书》“乘桴企流”句《文選钞》云:“《论语》:‘孔子曰:乘桴[浮於](引者按:集注本原脱“浮於”二字,参第一章第二節)海。‘注云:‘桴,编竹木为之。大曰椴,小曰桴也。’”是其證。又参《廣雅·释水》“(?)、(?),筏也”王念孫疏證(《廣雅疏證》,第305页)。
    ④段玉裁《説文解字注》,第124页。
    ⑤高步瀛《文選李注義疏》,第1241页。
    ⑥《大陸雜志语文叢书》第1辑第5册,第390页。
    ①按:《蜀都赋》题下“劉渊林注”及其下李善注傅世刻本繁於《三都赋序》题下,《三都赋序》綦毋邃注遂张冠李戴成为劉逵注。参羅国威《左思(三都赋)綦毋邃注发覆》,《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4年第6期,第6-9页;王立群《從綦毋邃注看唐写本至宋刻本(文選)注释的演變》,《文献》2004年第3期,第132-137页;常思春《左思(三都赋>校勘補證》,《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2卷第3期,2005年5月,第74-75页;王立群《北宋监本<文選>舆尤刻本(文選)的承傅》,《文学遗産》2007年第1期,第129页。
    ②狩野充德《文選音決の研究》,第116-119页。
    ③《後漢害》第3册,第694页。
    ④《後漢害》第12册,第3509页。
    ⑤高步瀛《文選李注羲疏》,第792页。
    ⑥狩野充德《文選音決の研究》,第109页。
    ⑦到晓束《匡谬正俗平義》,第184页。
    ①《原本玉篇残卷》,第483、435页。
    ②《晋书》第8册,第2376页。
    ③《大陸雜志语文叢害》第1辑第5册,第390页。
    ④《叢害集成初编》本,第5页。
    ①斯波六郎等编《文選索引》第1册卷首,第134-136页。
    ②俞绍初、许逸民主编《中外学者文選学论集》,第1013-1019页。
    ③《楚雄师范学院学报》第22卷第1期,2007年1月,第14-15页。按:王害才《(昭明文選>研究发展史》学例较多(第135-140页)。
    ④俞绍初、许逸民主编《中外翠者文選学论集》,第1016页。
    ⑤见《史记·孝武本纪》(第2册,第472页),同书《封禅害》作“太帝”(第4册,第1396页)。
    ①“升”字胡刻本作“科”,胡克家《文選考異》云:“袁本、茶陵本‘科’作‘斗’。案:下文仍作‘斗’,疑‘斗’是。”“科”爲“斗”之俗字,说见《玉篇·斗部》(《宋本玉篇》.第309页)。集注本“升”蓋“斗”字形讹,二字俗写僅差一书。
    ② 《新唐害》第18册,第5754页:参陈延嘉《(文選)李善注之“释義”问题》,《廣西师鲍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4卷第2期,2008年4月,第27-33页(该文之未经删改版收入陈延嘉《(文選>李善注與五臣注比较研究》,第449-479页)。
    ③《楚雄师范学院学报》第22卷第1期,2007年1月,第16页。
    ①高步瀛《文選李注義疏》,第1075页。
    ②俞理明《<太平经>正讀》,第237页。
    ③“斐”字胡刻本原作“斐”,形近而讹,尤刻本作“裴”不误,集注本同,兹據以订正。
    ④高步瀛《文送李注義疏》,第1075页;参王国良《神異经研究》,第87页。
    ⑤阮籍诗注引《列仙傅》作“江妃”,胡克家《文選考異》云:“袁本‘妃’作‘裴’。案:‘蒌’字是也,《江赋》注所引正作‘斐‘。”其说極是。然胡氏又云:“以《吴都赋》證之,善‘斐’、五臣‘妃’,说已见前。此诗盖善亦作‘斐’,因正文为五臣所乱,并改此注为‘妃’,益族。茶陵本作‘妃’,族舆尤本同。實则李善引害“各依所據本”,《泳怀诗》“江妃”無妨引《列仙傅》“江斐”以爲注,胡氏之说得失参半。
    ①赋文及李注“划”字胡刻本原作“蚪”,“蚪”爲“(?)”之俗讹字,“‘(?)’旁俗害或作‘斗’”,说见张涌泉师《漢藉俗字叢考》(第946页),兹径校改。
    ②按:五臣本《吴都赋》作“输菌”。集注本正文同.是李善本原亦作“输菌”,胡刻本“输困”盖後人掳李善注引郑揚《狱中上害自明》“翰困雕奇”校改。
    ③张涌泉《敦煌俗字研究》下编《敦煌俗字匯考》,第458页。
    ④高步瀛《文選李注羲疏》,第1163页。
    ⑤周祖谟校、吴晓铃编《方言校箋及通榆》,第58页。
    ⑥华学诚《揚雄方言校释匯證》,第585页。
    ⑦按:今本《方言》“膈胫”二字当作“鹤胫”,上引高步瀛、周祖谟二氏之説皆是。又《方言》“凡矛骸细如应经者”上一條之末句爲“弓谓之建,或谓之(?)”,周祖谟、苹学诚皆據戴震《方言疏證》说谓“凡矛骸”之“凡”为“丸”字之簇,且当属上條舆“(?)”字连讀(周祖谟校、吴晓铃编《方言校箋及通榆》,第58页;华学诚《揚雄方言校释匿證》,第618页)。《文選集注》所绿劉逵注作“凡矛骸”,是《方言》本当“凡”、“丸”雨有,二字形近,傅写误脱一字,戴氏诸人未连一间。
    ①参见张月雲《宋刊(文選>李善车注本考》,俞绍初、许逸民主编《中外学者文送学论集》,第797页。
    ①孫治譲《墨子间诂》,第550-551页。按:孫氏谓李善注“幕甓”之“幕”字爲“幂”之形讹。又军校本《墨子》“令陶者为(?)”云云误入《借城门》篇(《二十二子》,第273页)。
    ②傅刚《文選版本研究·總输》,第8页。
    ③俞绍初、许逸民主编《中外学者文選学输集》,第796页:《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5卷第3期,2005年5月,第52-56页。
    ④“矜”字胡刻本作“矜”。凡经典“矜”字皆“矜”之讹,说详《说文·矛部》“矜”篆段注(段玉 裁《説文解字注》,第720页)及臧庸《拜经日记》卷五“矜”條(《清经解》第6册,第728页)。
    ①“殉”字胡刻本作“徇”。“殉”、“徇”皆《说文·彳部》“徇”篆之後起别體字,说群高步瀛《文選李注羲疏》(第1030页)。
    ②《汉书》第7册,第1889页。
    ③王书才《<昭明文選>研究发展史》,第138页。
    ④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输文,第41页。
    ⑤“(?)(?)”二字胡刻本原作“(?)”,盖傅写脱重文符號。胡刻本卷二六谢胱《训王晋安》诗“(?)(?)露晚唏”李善注引《楚辭》及王逸注作“(?)(?)”不误,此《九欺·逢幼》文(参洪具祖《楚醉補注》,第284页),兹據補一“(?)”字。
    ①按:《太平御覽》卷—二《天部十二》:“《诗含神霸》曰:‘赐气终,白露为霜。’宋均曰:‘白露,行露也。阳终,隂用事,故曰白露凝为霜也。’”(第61页。参安居香山、中村璋八辑《纬书集成》,第460页)正文“为霜”二字似富掳李善注引作“凝”爲正。又李注概稱“诗含神務”,“務”字《御覽》作“(?)”者,“霸、務聲同,得相通借”,说见阮元《毛诗校勘记》“诗纬含神務云”條(《清经解》第5册,第357页)。
    ②集注本李善注引《楚辞》“微霜兮眇眇”及《字书》“凝,水之坚也”亦皆存李注原貌。胡刻本“兮”上有一“结”字,高步瀛《文選李注羲疏》云:“《楚辭》,见《九怀·蓄英》,今本無‘结’字。本注‘结’字疑因正文而衍。”(第959页)《字害》“凝,水之坚也”云云考群第二章第二節。
    ③“水泮”二字集注本原作“泮水”,兹據胡刻本乙正,参下文。
    ④《宋刻集韻》,第158页。
    ⑤参李步嘉《越绝害校释》,第195页。
    ⑥高步瀛《文選李注義疏》,第1124页。
    ⑦《叢害集成初编》本,第51页。按:孫诒譲疑此二條爲《節葬》上、中二篇之佚文(参《墨子间诂》附绿《墨子佚文》,第659页)。
    ①高步瀛《文選李注義疏》,第1142—1143页。
    ②《南华真经注疏》,第32页。
    ③参周祖摸《雨雅校箋》,第354页。
    ④按:此蓋《释岛》“生喝,滩”郭璞注,宋监本但作“能自食”三字,脱字不少,周祖谟《雨雅校箋》云:“(能自食)慧苑《华嚴经音義》卷上引作‘讨谓能自食者也’.慧琳《音羲》卷二十九引作‘讨谓岛生而能自食者也’。疑今本有脱字。”(第354页)李注所引舆慧琳《音義》合。“能自食”三字阮刻本作“皆自食”(《十三短注疏》,第2649页),讹中之讹也。
    ①毛傳“设”字傅本作“言”,阮元《毛诗校勘记》云:“闽本、明监本、毛本同,小字本、相臺本‘言’作‘设’,考文古本同。案:‘设’字是也。”(《清经解》第5册,第417页)“言”盖“设”之壤字。
    ②俞绍初、许逸民主编《中外学者文選学论集》,第1013页。
    ③後一例句末尚有一“也”字,舆今本《衔云公》相合(《十三经注疏》,第2517页);唯“子”字脱讹.集注本则不误。李注引《论语》多冠“子曰”,说见第二章第二筋。
    ④“藕位”二字胡刻本乙倒,六臣本“藕位”下校捂亦云:“善本作‘位(?)’二字。”今據集注本,可知李善本原作“(?)位”,與《三国志》曹植本傅所载相同(第2册,第566页),六臣本校语不足为據。
    ⑤胡刻本卷二四曹植《赠白马王彪》诗题下李善注引《曹植集》云:“黄初四年五月,白马王、任城王與余俱朝京师。……至七月,與白马王还国。”首二句“褐帝承明应,逝将舊疆”李注云:“舊疆,鄄城也。时植虽对雍丘,仍居鄄城。”正舆《洛神赋》注相照应。又據《洛神赋》李注,赋文“束藩”二字原当作“东蕃”(“蕃”、“藩”古今字)。胡刻本《求自试表》“东藩”集注本亦作“东蕃”,明州本同。
    ①吕向注“植对鄄城王在国故云东蕃”之“故云”二字五臣、六臣诸本皆無。集注本“城”、“云”之间残损四字,故擬補“国”下“故”字。
    ②颜廷亮《由地理文化看<洛神赋>创作时间》云:“雍丘、鄄城在曹植的方位意職中分别是南方與东方。”(《菏泽学院学报》第29卷第4期,2007年8月.第35页)然所與曹植作品之内證未及《求自试表》,尚欠周全。
    ③《十三经注疏》,第433页。
    ④上揭“皐”、“臯”皆《说文·夲部》“皋”篆之隸變,“睪”为俗字。
    ⑤《史记》第9册,第3051页。
    ⑥《漢书》第8册,第2586页。
    ①《汉书》第11册.第3559页。
    ②《中华大藏经》第57册,第310页。按:今本《廣雅》無“宏,速也”條。
    ①《三国志》第2册,第324页。
    ②按:胡氏所学《报桓榮害》之例不富。胡刻本李善注引《报桓榮害》僅一例,卷二四曹植《赠白马王彪》诗“王其爱玉體”李注云:“《东漢观记》:‘太子执《报桓榮书》曰:君慎疾加治,重爱玉體。’”胡氏《考異》云:“执’字不当有,各本皆衍。太子,漢明帝也,在范蔚宗害《桓榮傅》。”李善非引范史也。
    ③《新亚学报》第3卷第1期,1957年8月,第340页。
    ④任继昉《释名匯校》,第394页。
    ⑤《三国志》第5册,第1250页。
    ⑥伏俊连《敦煌赋校注》,第27页。
    ⑦斯波六郎等编《文選索引》第1册卷首,第134-135页。
    ①《十三经注疏》,第43页。
    ②陸德明《经典释文》,第24页。
    ③王念孫《廣雅疏證》,第126页。
    ④参方向东《<文選>與胡克家<考異>校议(下)》,《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第176页。
    ⑤高步瀛《文選李注義疏》,第1036页。
    ①“娥”字集注本原作“娥”,胡刻本则作“蛾”。胡克家《文選考異》云:“何校‘蛾’改‘娥’,是也.各本皆为。”榆胡刻本卷——王延寿《鲁云光殿赋》“渐台隘池,层曲九成”、卷五九沈约《齊故安陸昭王碑文》“是开金运,祚始玉筐”李善注引《吕氏春秋》皆作“娥”,兹據改。又胡刻本谢胱诗李注脱“九曾之臺”之“之”字,集注本不误,上引雨條李注亦可證。
    ②《十三经注疏》,第126页。
    ③徐元诰《国语集解》,第31页。
    ④《十三经注疏》,第217页。
    ⑤《史记》第1册,第25页。
    ①《十三经注疏》,第463页。
    ②马瑞辰《毛诗傅箋通释》,第688-689页。
    ③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281、621页。
    ④《史记》第9册,第3052页;《漢书》第8册,第2586页。
    ⑤隙立《白虎通疏證》,第142-143页。
    ⑥胡承珙《毛诗後箋》,第1061-1062页。
    ⑦隙奂《诗毛氏傅疏》卷二十,第16A页。
    ⑧参陵德明《经典释文》,第84页。
    ①斯波六郎等编《文遴索引》第1册卷首,第136页。
    ②俞绍初、许逸民主编《中外学者文選学论集》,第1023-1024页。
    ③趟福海、到琦、吴晓峰主编《<昭明文選)與中国傅统文化》,第80-92页(又载《长春师范学院学报》第19卷第4期,2000年7月,第28-34页)。
    ④狩野充德《文選音決の研究》,第12-13页。
    ⑤周祖谟《问学集》,第171页。
    ①《漢害》第8册,第2529页。
    ②陸德明《经典释文》,第435、419页。
    ③吴承仕《经籍舊音序錄 经籍舊音辨證》,第52页。
    ④徐蜀選编《二十四史订補》第2册,第456、457、458页:狩野充德《文選音決の研究》,第19页。
    ⑤《二十五史補编》第3册,第3695页。
    ⑥《二十五史補编》第3册.第3734页。
    ⑦狩野充德《文選音決の研究》,第19页。
    ⑧《隋害》第4册,第1083页。
    ⑨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第220页。按:或又讹作“褚令之”,“诠”之壤字“全”俗写舆“令”形近(参吴承仕《经籍舊音序錄 经籍舊音辨證》,第51页)。
    ⑩杨明照《学不已齊雜著》,第93页注2。
    ①骆鸿凯《文送学》,第43、42页。
    ②屈守元《文選尊讀》,第47页。
    ③《安康师尊学报》第17卷第2期,2005年4月,第68页。
    ④《十三经注疏》,第1528页。
    ⑤《宋本廣韻》,第172、411页。
    ⑥王筠《説文释例》,第224页。
    ⑦王念孫《廣雅疏證》,第139页。
    ⑧桂馥《説文解字羲證》,第695页。
    ⑨陸德明《经典释文》,第41页。
    ⑩李善注所引《尚害》“奥”舆《吴都赋》“奥”二字盖互乙。又“殷”字集注本原作“殿殷”二字,“殿”字形近而讹富删,集注本误於“殷”右侧施删字符。兹径订正。
    ①段玉裁《説文解字注》,第682页。
    ②《史记》第1册,第75页。
    ③《後漢害》第5册,第1336页。
    ④《宋本玉篇》,第23页。
    ⑤《十三经注疏》.第860页。
    ⑥按:劉逵注“一校千二百九十六匹”與《校人職》郑玄注不甚合(参孫诒譲《周檀正羲》,第2608页),胡克家《文選考異》以为劉注節引郑玄注,不可遽從。
    ⑦《漢书》第1册,第327页。按:顾师古不赞同如淳说:“此校谓以木自相贯穿为蘭校耳。《校人職》云‘六(?)成校’,是则以遮蘭爲羲也。校(?)者,大为阑校以遮禽猷而獵取也。军之幡旗虽有校名,本因部校,此無豫也。”孫诒譲《周禮正義》(第2270页)、高步瀛《文選李注羲疏》(第1169页)皆以颜説爲是。又如淳注“擎鼓”二字胡刻本卷一班固《东都赋》“列校陈”李善注引作“鼙鼓”,李注盖是也。
    ⑧陵德明《经典釋文》,第126页:《宋本玉篇》,第239页。
    ⑨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568、567页。
    ⑩《宋本廣韻》,第451、460页。
    ①王筠《说文解字句讀》,第450页。
    ②王念孫《廣雅疏證》,第22、183页。
    ③王念孫《廣雅疏證》,第393、404页。
    ④《宋本廣韻》,第480页:《宋本玉篇》,第106页。
    ⑤王念孫《廣雅疏證》,第409页。
    ⑥苹学诚《扬雄方言校释匯證》,第132页。
    ⑦《萬有文库》本,第46页。
    ⑧《宋本廣韻》,第436、419页。
    ⑨《漢书》第11册,第3531、3546页。
    ①王先谦《漢害補注》,第1498页。
    ②顾颉刚、麒廷能辑《尚害文字合编》,第984、990页;参林志强《古本(尚书>文字研究》,第22页。按:先秦古文字已见此例,参李家浩《楚简所记楚人祖先“(?)(鬻)熊”與“穴熊”爲一人説-—兼锐上古音幽部與微、文二部音转》,《文史》2010年第3辑,第8页。
    ③王念孫《光雅疏證》,第181-182页。
    ④周祖摸《唐五代韻害集存》,第471页。
    ⑤《漢害》第4册,第1066页。
    ⑥余迺永《新校互靛宋本魔韻(定稿本)》,第709页。
    ⑦洪興祖《楚辭補注》,第196页。
    ⑧王念孫《廣雅疏證》,第404页。
    ①“夔”字集注本原作“夏”,形近而讹,據胡刻本及《三国志·魏害·方技·杜夔傅》(第3册,第806页)改正。“史蚋謇姐”四字據胡刻本,集注本原作“史蹇姐”,疑误。又“左(?)”二字胡刻本作“左鹱”,胡克家《文選考異》云:“颤富作颠.观下注‘赣與蕻同’可见也。簌即颠字,今本《魏志》作‘颇’,乃误字耳。”其说近是。
    ②段玉裁《説文解字注》,第623页。
    ③许慎撰、徐铉校定《説文解字》,第259页。
    ④按:《说文·土部》:“辣,坼也。”缶部:“罅,裂也。…‘(?)”篆段注云:“與缶部之‘罅’音羲皆同。”(段玉裁《説文解字注》,第691页)
    ⑤斯波六郎等编《文選索引》第3册卷尾,第59页。按:集注本李善注引《鬼谷子》“朕”字今本作“联”(许富宏《鬼谷子集校集注》,第64页)《说文》新附目部始收“联”,徐铉云:“案腾字、腾[字]皆从‘朕’聲,疑古以‘朕’为‘联’。”(许慎撰、徐铉校定《说文解字》,第73页)集注本“朕”可證成大徐之说。
    ①余迺永《新校互诸宋本廣韻(定稿本)》,第42、241页。
    ②《宋刻集韻》,第10页。
    ③《漢害》第9册,第2684页。
    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609页。
    ⑤王念孫《廣雅疏證》,第70、397页。
    ⑥高步瀛《文遴李注義疏》,第986页。
    ⑦周祖谟《问学集》,第190页。
    ⑧王念孫《廣雅疏證》,第412页。
    ⑨张金泉、许建平《敦煌音羲匯考》,第447页。
    ⑩周祖摸《问学集》,第181、183页。
    ①《宋本玉篇》,第90、89页。
    ②洪興祖《楚辭補注》,第27页。
    ③洪具祖《楚辭補注》,第42、197页。
    ④睦德明《经典释文》,第29页。
    ⑤游国恩主编《离骚纂羲》,第442页。
    ⑥王念孫《廣雅疏證》,第124页。
    ⑦《原本玉篇残卷》,第136页。
    ⑧周祖谟《唐五代韻书集存》,第481页。按:“撩”字據《廣韻》(《宋本廣韻》,第279页)及P.2011王仁昫《刊谬補缺切韻》(王一)凝袖,《全王》舆《王一》该小韻收字完全相同。
    ① 《宋本廣韻》,第308页。
    ②《闻一多全集》第5册,第224页。
    ③《十三经注疏》,第1723页。
    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25页。
    ⑤P.2528写卷张衡《西京赋》“樹招摇”李善注同,唯“怒”字下尚有“象天帝也”四字、“在上”之“上”字脱讹:又胡刻本卷七揚雄《甘泉赋》“韶招摇與太陰兮,伏鉤陈使当兵”李善所留《漢书》张晏舊注则單引《禮记》经文八字。
    ⑦陸德明《经典释文》,第165页。
    ⑧《汉书》第4册,第1057页;第5册,第1275页:第11册,第3516、3523页。
    ①《漢害》第4册,第1062页:第8册,第2593页:第11册,第3534页。
    ②《原本玉篇残卷》,第377页。按:“淬”、“催”字残卷原皆從“(?)”,“(?)”爲“卒”之俗字。又“金”字據《續修四库全害》影印本校改(第228册,第452页),中华害局影印黎庶昌本误作“奎”。
    ③《漢害》第9册,第2823页。
    ④徐揩《说文解字繁傅》,第201页。
    ⑤王念孫《廣雅疏證》,第402页。
    ⑥华学诚《揚雄方言校释匯證》,第928页。按:郭璞注“净”字富據原本《玉篇》“淬”字注引作“魏”。《说文·水部》:“(?),無垢蕺也。”“(?),冷寒也。”“篆段注云:“此今之‘净’字也。古静、今净,是之谓古今字。古籍少见。”(段玉裁《説文解字注》,第560页)郭注“(?)”字形讹作“(?)”,今本遂作“(?)”
    ⑦周祖摸《问学集》,第178页。
    ⑧许慎撰、徐铉校定《说文解字》,第210页。
    ⑨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486页。
    ⑩《漢害》第9册,第2825页。
    ①《宋刻集韻》,第105页。
    ②按:《漢书·揚雄傅》“搜逑”萧孩《音羲》云:“宋祁曰:淳化本作‘披求’,《刊误》谓‘求’富從‘是’,萧本同。”(徐蜀選编《二十四史订補》第2册,第454页)“淳化本”指北宋淳化刊本《漢书》,萬氏计爲萧该所引“书音”之一,殊谬。
    ③《古漢语研究》2009年第3期,第9页。
    ④狩野充德《文選音決の研究·资料篇》,第23页。
    ① 《舊唐书》第15册,第4945-4946页。按:此蓋本诸劉肅《大唐新语》,参本章第一節。
    ②骆鸿凯《文選学》,第45页。
    ③《新唐书》第5册,第1622页。
    ④汪習波《隋唐文選学研究》,第262页。
    ⑤《宋本玉篇》,第87页。
    ⑥《宋刻集韻》,第79页。按:字頭“(?)”原误從“耳”旁,注文從“目”不误,兹據改。同书尤韻尸周切小韻:“(?),(?),斂容视皃。”(第77页)可资比勘。述古堂影宋钞本《集韻·幽韻》之字頭正作“(?)”(上册第273页)。
    ⑦《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7卷第4期,2004年7月,第125、126页。
    ①《宋本廣韻》,第178页。
    ②王念孫《廣雅疏證》,第29、393页。
    ③《宋本廣韻》,第32页。
    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741页。
    ⑤王念孫《廣雅疏證》,第87、398页。按:《玉篇·手部》“(?)”字注引《左傅》作“(?)而毅之”,“(?)”篆段注云:“今《左傅》作‘批’,俗字也。”(段玉裁《説文解字注》,第606页)
    ⑥华学诚《揚雄方言校释匯證》,第75页。
    ⑦《宋本魔韻》,第295、162页。
    ⑧《李新魁语言学论集》,第1页。
    ⑨按:《魔韻》“慨”字音“苦蓋切”,余迺永《新校互靛宋本廣韻》云:“‘蓋’在泰韻。《王二》、《全王》‘苦爱反’,《唐韻》‘苦概反’,《集韻》‘口慨切’,《说文》大徐音‘古溉切’,《玉篇》‘可戴切’,切下字悉属代韻,至《廣韻》而後用泰韻之‘盖’字为切。是必其畴方言有代、泰合韻者之所造。”(第854页)
    ⑩《宋本玉篇》,第81页。
    ①洪具祖《楚辭補注》,第12页。
    ②《叢害集成初编》本,第57页。
    ③中国屈原旱会编《楚辞研究》,第102-103页。
    ④周祖谟《问学集》,第320-321页。
    ⑤《宋本廣韻》,第11页。
    ⑥陸德明《经典释文》,第202页。
    ⑦王树枬《廣雅補疏》卷二,《陶应叢刻》本,第1B页:王念孫《廣雅疏證》,第353页。
    ⑧张希峰《漢语词族叢考》,第2页。
    ⑨王念孫《廣雅疏證》,第397页。
    ①《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7卷第4期,2004年7月,第126页。
    ②按:集注本原無“音”字,兹據《音決》體例凝補。
    ③隙第《毛诗古音考自序》云:“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陈第《毛诗古音考屈宋古音羲》,第10页)
    ④周祖谟《问学集》,第174-176页。
    ⑤《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7卷第4期,2004年7月,第126页。
    ⑥任继昉《释名匯校》,第134页。
    ①《宋本廣韻》,第19页。
    ②张自烈《正字通》,第296页。
    ③许慎撰、徐铉校定《说文解字》,第242页。
    ④余遒永《新校互注宋本魔韻(定稿本)》,第387页。
    ⑤《宋本廣韻》,第310页;《宋本玉篇》,第367页。
    ⑥周祖谟《问学集》,第166页。
    ⑦陸德明《经典释文》,第68页。
    ⑧《原本玉篇残卷》,第134页;《宋本魔韻》,第189页。
    ⑨陸德明《经典释文》,第53页。
    ①周祖谟《问学集》,第422-423页;《李新魁语言学论集》,第51页。
    ②《原本玉篇残卷》,第436页。
    ③段玉裁《説文解字注》,第67页。
    ④陸德明《经典释文》,第93页。
    ⑤参李榮《切韻音系》,第21页。按:李榮将发韻唇音诸小韻亦列於开口,《切韻音系·單字音表》“表例”第4條云:“开合口同韻的唇音字以开口论。”(第4页)傳统韻固则列发韻唇音於合口。
    ⑥《宋刻集韻》,第153页。
    ⑦洪興祖《楚辭補注》,第23页。
    ⑧陸德明《经典释文》,第162页。
    ①按:《離骚》“湯禹嚴而求合兮”之“嚴”字胡刻本作“儼”,與“汤禹嚴而祗敬兮”作“嚴”者不同,今本《楚辭》恰好相反。“嚴”字皆傳写而增旁。
    ②陸德明《经典释文》,第409页。
    ③许慎撰、徐铉校定《说文解字》,第98、97页。
    ④施安昌编《颜真卿书干禄字书》,第14页。
    ⑤《中华大藏经》第56册,第837页。
    ⑥段玉裁《説文解字注》,第85页。
    ①《漢害》第1册,第189页。
    ②郝懿行《山海经箋疏》卷一七,第4A页。
    ③桂馥《说文解字羲證》,第1044页。
    ④王念孫《廣雅疏證》,第77页。
    ⑤段玉裁《説文解字注》,第705页。
    ⑥参朱骏昇《説文通训定聲》“莹”篆下(第865页)。按:“莹”、“榮”盖同源。
    ⑦陸德明《经典釋文》,第434页。
    ⑧《宋本玉篇》,第62页。
    ⑨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591、620页。
    ⑩《中华大藏经》第57册,第174页。
    ①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748页。
    ②王引之《经羲述闻》,第514页。
    ③许慎撰、徐铉校定《说文解字》,第33、39页。
    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58页。
    ⑤按:尤刻本李善注作“不帝如自其口出”,“如”字殆修版时增入,明州本、奎章阁本皆無“如”字,與集注本相同,参本章第三筋。
    ⑥王引之《经傅释词》,第91页。
    ⑦《續修四库全害》第222册,第379页。
    ⑧马瑞辰《毛诗傅篓通释》,第591页。
    ⑨徐锴《说文解字繁傅》,第186页;许慎撰、徐铉校定《説文解字》,第191页。
    ⑩《續修四库全害》第214册,第116页。
    ①《續修四库全书》第227册,第620页。
    ②王力《同源字典》,第455页。
    ③参见劉缸、袁仲一《秦文字通假集释》,第844页。
    ④段王裁《说文解字注》,第238页。
    ⑤郝懿行《山海经篓疏》卷五,第3A页。按:桂馥《札樸》亦谓“(?)”即“(?)”(第18页)。
    ⑥ 《續修四库全书》第27册,第692页。
    ⑦《後漢害》第5册,第1364、1366页。
    ⑧华晕诚《揚雄方言校释匯證》,第664页。
    ⑨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38页。
    ⑩参见张希峰《漢语词族續考》,第356页。
    ①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239页。
    ②王念孫《廣雅疏證》,第354页。
    ③《宋本廣韻》,第89页。
    ④陸德明《经典释文》,第60、229页。
    ⑤《宋刻集韻》,第48、37页。
    ⑥《叢害集成初编》本,第306页。
    ⑦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308页。
    ⑧《贯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第79页;参狩野充德《文選音決の研究》,第272页。按:周祖谟《萬象名羲中之原本玉篇音系》云:“脂、之雨韻系不分,为六、七世纪南方字书之共同现象。”(《问学集》,第369-370页)
    ⑨《續修四库全书》第188册,第315、318页。
    ⑩黄侃箋職、黄焯编次《雨雅音训》,第247页。
    ①《清经解》第6册.第151页。
    ②《宋本玉篇》,第242页。
    ③参郭隆《<文選·赋>聊绵词研究》,第32页。
    ④《宋本廣韻》,第261页。
    ⑤马瑞辰《毛诗傅箋通释》,第499页。
    ⑥《續修四库全书》第211册,第211页。
    ⑦焉瑞辰《毛诗傅篓通释》,第51-52页。
    ①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90页。
    ②《嘉定钱大昕全集》第7册,第84页;参徐承慶《说文解字注匡谬》卷一一《信所不当信》,《續修四库全书》第214册,第349页。
    ③桂馥《说文解字義證》,第748页。
    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274、469页。
    ⑤马瑞辰《毛诗傳箋通释》,第970页。
    ⑥陸德明《经典釋文》,第54、75、97页。
    ⑦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669页。
    ⑧黄怀信《大戴禮记彙校集注》,第239页。
    ⑨《漢书》第9册,第2827页。
    ⑩许慎撰、徐鉉校定《说文解字》,第200页。
    ①许慎撰、徐鉉校定《说文解字》,第73页。
    ②徐时仪、陈五雲、梁晓虹编《佛经音義研究——首届佛经音義研究国际学術研讨会论文集》,第332-335页。
    ③《宋本玉篇》,第84页。
    ④施安昌编《颜真卿书干禄字书》,第60页。
    ⑤陸德明《经典释文》,第32页。
    ①王先谦《漢害補注》,第1218-1219页。
    ②“斥”字集注本原作“序”,为《说文·广部》“(?)”篆之隸變,“斥”爲通行俗字。
    ③参杨明《讀(文選集注)札记二则》,中国文選学研究会變《文選舆文選学》,第685-688页。
    ④高步瀛《文選李注義疏》,第876页。
    ⑤斯波六郎等编《文選索引》第3册卷尾,第26页。
    ⑥中国文選学研究会编《中国文送学》,第454页。
    ⑦《李太白全集》,第57页。
    ①王念孫《读书雜志》,第1048页。按:王氏校改傳世刻本《吴都赋》“精曜潛颖”之“颖”字为“類”,正與集注本相合,極是。
    ②胡绍煐《文選箋證》,第162页。
    ③赵幼文《曹植集校注》,第35页。
    ④“阜”字集注本原作“(?)”,“(?)”为《说文》小篆楷定字。又“朴”字胡刻本作“樸”(参上引王念孫《讀书雜志》)。《説文·木部》:“樸,木素也。”“朴,木皮也。”“樸”篆段注云:“引伸爲凡物之偁,如石部云‘磺,铜铁樸’是也。”是“朴”爲“樸”之假借字。
    ⑤周祖谟《问学集》,第27页。
    ⑥按:曹植《七啓》此章说“肴饌之妙”,故李匡又云“此篇全说修事之意”,“修”当以作“脩”为正字。又“鱠西海之飞鳞”下二句云“臛江东之潛鼉,臇漢南之鸣鶉”,“臛”、“臇”與“寒”、“鱠”用法相同,故李匡又又谓若“改寒爲搴”,“亦與诸句不相承接”。
    ⑦《叢书集注初编》本,第5页。按:陈延嘉《<文選>李善注與五臣注比较研究》嘗驳李匡乂之説(第225-227页),可参看。
    ①缪啓愉《齊民要術校释》,第605页。
    ②《宋本廣韻》,第172页。
    ③欧揚拘《藝文類聚》,第1027页;董治安主编《唐代四大類害》第1册,第641、659、661页;羅国威《日藏弘仁本文馆词林校證》,第135页。
    ④“洹”字據胡刻本及《三国志·魏害·武帝纪》校正(第1册,第25页),集注本“园”爲音讹字。
    ⑤《漢书》第7册,第2015页:《史记》第6册,第2024页。
    ⑥周祖谟《问学集》,第191页。
    ⑦欧阳询《藝文類聚》,第799页。
    ①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574页。
    ②《續修四库全害》第211册,第297页。
    ③《宋本廣韻》,第324页。
    ④洪具祖《楚辭補注》,第211页。
    ⑤《史记》第9册,第3039页。
    ⑥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93页。
    ⑦《後漢书》第9册.第2393页:《三国志》第1册,第197页。
    ①段玉裁《説文解字注》,第590页。
    ②王念孫《廣雅疏證》,第156页。
    ③王力《同源字典》,第87页。
    ④陸德明《经典释文》,第352页。
    ⑤洪具祖《楚辭補注》,第353页。
    ⑥《中华大藏经》第57册,第365页。
    ⑦段玉裁《説文解字注》,第564页。
    ⑧向宗鲁《说苑校證》,第417页。按:上引集注本李善注“静”为“锌”之讹字,又“聂履”二字胡刻本涉五臣劉良注作“缀履”,皆已群第二章第二節。又集注本“欲东说褚侯王”、“安能説诸侯乎”、“子之 蒙蒙”三句並與《说苑·雜言》相合,胡刻本分别作“欲说东诸侯”、“安能说东诸侯乎”、“子之蒙蒙然’皆非李善注原貌。
    ①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609页。
    ②王念孫《廣雅疏證》,第21页。
    ③王念孫《廣雅疏證》,第179页。
    ④按:胡刻本卷一八马融《长笛赋》“不占成節鄂”李善注云:“《字林》曰:鄂,直言也。”胡克家《文選考異》所據袁、茶陵二本“林”字作“书”,是也,明州本、奎章阁本亦可證。
    ⑤《史记》第6册,第1792页。
    ⑥《原本玉篇残卷》,第240页。按:“或直言”之“言”字上原有一“也”字,《續修四库全书》影印本右侧施删字符(第228册,第290页),兹據删。
    ⑦参张涌泉师《漢语俗字研究(增订本)》,第92页。
    ⑧按:颜元豫《干禄字书》将每字分为俗、通、正三體,自序云:“所谓‘通’者,相承久远,可以施表奏牋啓尺牍判状,固免詆訶。”(施安昌编《颜真卿书干禄字书》,第10页)
    ①《中国文字学报》第2辑,第112-113页。
    ②《正續一切经音羲》,第13·16A、67·6A页;
    ③洪具祖《楚辭補注》,第200页。
    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169页。
    ⑤《宋本玉篇》,第139页。按:“胸者心之上口之下”八字为《周易》“咸其晦”王弼注。
    ⑥施安昌编《颜真卿书干禄字书》,第28页。
    ⑦许慎撰、徐铉校定《说文解字》,第89、7页。
    ⑧《宋本玉篇》,第216、483页。
    ⑨王筠《锐文释例》,第157、130页。
    ①睦德明《经典释文》,第398页。
    ②《十三经注疏》,第2769页。
    ③《宋刻集韻》,第89页。
    ④王筠《说文解字句讀》,第199页。
    ⑤ 《宋刻集韻》,第36页。按:《集韻》“顿”字或體尚有“扭”,此據误本《说文》,非也,参见徐灏《説文解字注箋》“顿”篆下(《續修四库全害》第225册,第575页)及嚴可均、姚文田《说文校義》“意”篆下(《續修四库全害》第213册,第517页),繁不具引。
    ⑥王筠《説文解字句讀》,第476页。
    ⑦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620贾。
    ⑧釋行均《龍龛手镜》,第208页。
    ⑨“壤”字集注本原作“螺”。“螺”爲“爆”字異體,说见《能毳手镜》土部入聲(第252页),兹從胡刻本。张涌泉师云:“凡‘显’旁俗害多可窟作‘累’。”翠證正有《能龛》“螺”、“墀”(张涌泉、傅《校勘学概論》,第72页)。
    ① 《徐复语言文字翠叢稿》,第115页。
    ②胡刻本劉逵注作“玉鼷者,《尚害》曰:惟辟玉食”十字,胡克家《文送考異》云:“袁本、茶陵本無“怀辟’二字。”按明州本、奎章阁本並舆袁、茶陵二本同,“惟辟”盖尤袤所增,集注本可證。唯“者”字上疑当據集注本補“胡玉食”三字,始舆下引《尚书》相照应。明州本“玉镤者”三字作“玉食者”,未连僅一间。
    ③“士變切”原族作“七變切”.兹據余迺永《新校互诸宋本廣韻》说校改(第411页)。
    ④《宋刻集韻》,第163页。
    ⑤“薰虏间置”四字胡刻本作“獯虏蔺爨”。考《廣韻·震韻》“爨”字下云:“督,俗。”(《宋本廣韻》,第373页)又“獯粥”《漢害》作“薰粥”,或作“蕈允”,“獯”蓋後出俗字。
    ⑥《十三经注疏》,第147页。
    ⑦胡绍锳《文選箋證》,第141-142页。
    ①高步瀛《文送李注羲疏》,第971页。
    ②向宗鲁《说苑校證》,第94-95页。
    ③按:《漢害·佞幸·石显傅》“萎涡不食”颜师古注云:“满读曰懑,音闷。”(第11册,第3730页)④“闷”爲《音決》“亡本反”之去聲。
    ⑤说见颜元豫《干禄字害序》(施安昌编《颜真卿害干禄字害》,第10页)。
    ①“所”、“连”二字據胡克家《文選考異》説校補,胡刻本修版刊落两字之痕迹极为明显,参第三章第三節。又“亦”下“皆”字系衍文,参高步瀛《文選李注義疏》(第18页)、穆克宏《顾廣圻與<文選>学研究》(《文学遗産》2006年第3期,第18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龍校注》,第575页。按:“役才”之“役”字原作“课”,杨氏校云:“按‘俊’字於義不属,当是‘役’之形误。……《史通·雜说下》篇:‘昔劉勰有云:自卿、渊已前,多役才而不课学:向、雄以後,颇引书以助文。’是所见本未误。”(第585页)
    ③汪習波《隋唐文選学研究》,第128页。
    ④《新唐书》第18册,第5754页。
    ⑤骆鸿凯《文選学》,第65页。
    ⑥《叢书集成初编》本,第5页。
    ⑦《叢书集成初编》本,第35页。按:“王张”、“萧根”费解,参屈守元《文選導讀》(第65页)。
    ① 《叢害集成初编》本,第5页。
    ②饒宗颐《日本古钞(文選>五臣注残卷》云:“五臣龍用舊说多不標名。”(俞绍初、许逸民主编《中外学者文選学输集》,第575页)参上引尤刻本自跋“不原用事所出”
    ③後“燕”字據集注本校補.明州本、奎章阁本並與集注本相同,胡刻本修版剜去一字之痕迹極为明显。考胡刻本卷三九江淹《指建平王上书》“昔者贱臣叩心,飞霜擎於燕地”李注引《淮南子》亦脱“燕”字,傅世韶本皆同,胡刻本《求通亲亲表》李注殆據此而误删。
    ④“毛”字據集注本校改,胡刻本原作“色”。
    ⑤李善所引系《淮南子》逸文,参劉文典《淮南鸿烈集解》,第757页。
    ⑥按:本節中據以校正傅世刻本李善注的五臣注,颇有溢出《文選集注》所绿者。
    ⑦高亨纂著、董治安整理《古字通假会典》,第439-440页。
    ⑧斯波六郎等编《文選索引》第3册卷尾,第30页。
    ⑨斯波六郎等编《文選索引》第3册卷尾,第53页。
    ①欧阳訽《藝文類聚》,第1106页。
    ②黄征《敦煌俗字典》,第506页。
    ③戴明揚《嵇康集校注》,第168、191页。
    ④《鲁迅辑錄古籍叢编》第4卷,第64页。
    ⑤戴明揚《嵇康集校注》,第192页。
    ⑥《太平御覽》,第3189页。
    ①《晋书》第8册,第2350页。
    ②《晋书》第2册,第419页。
    ③《史记》第1册,第120页。
    ④明州本、奎章同本繁此注於“善曰”下,是也。胡刻本“成命”上無“善曰”二字,则與李善所留《汉书》应劭舊注相混。《幽通赋》载《汉书·叙傅》。
    ⑤斯波六郎等编《文選索引》第3册卷尾,第55页。
    ⑥参高步瀛《文選李注義疏》,第979页;施安昌编《颜真卿害干禄字害》,第29页。
    ⑦《李番言文集》.第9页。
    ①《漢书》第9册,第2689页:《史韶》第10册,第3166页。
    ②《漢书》第12册,第3928页。
    ③《汉书》第11册,第3839页。
    ④《史记》第9册,第2994页。
    ⑤王念孫《读书杂志》,第156页。按:《漢纪·孝武皇帝纪二》作“從西北斨牁江”(《雨漢纪》上册,第184页)。
    ⑥“样”保“(?)”之讹俗字,“俗害‘爿’‘牛’二部每见相叡”,説见张涌泉师《敦煌俗字研究》下编《敦煌俗字匯考》,第390页。“柯”又或作“牁”.梁章钜《文選旁證》云:“牁富作柯.见《漢害·地理志》,注:‘系船代也。’”(第130页)轲、牁皆後出俗字。
    ⑦《漢害》第7册,第1891页。
    ⑧参见王先谦《漢书補注》,第942页。
    ⑨《史记》第8册,第2638页。
    ⑩孫星衍等辑《漢官六種》,第69页。
    ①《漢害》第7册,第2008页。
    ②《三国志》第3册,第788页。
    ③《漢害》第7册,第2043页。
    ④王先慎《韩非子集解》,第276页。
    ①王念孫《讀书杂志》,第853页。
    ②“礼记曰”下集注本原误衍“礼记曰”三字,兹據胡刻本删正。
    ③《宋本玉篇》,第533页。
    ④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第185页。
    ⑤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论文,第27页。
    ①胡克家《文選考異》:“陈云:‘书’,‘记’误,是也。各本皆误。”集注本作“记”不误。
    ②《後汉书》第10册,第2769页。
    ③《晋害》第7册,第2143页;第6册,第1663页。
    ④“知”字胡刻本原作“如”,胡克家《文選考異》云:“何校‘如’改‘知’,隙同,是也。各本皆为。”按奎章圈本作“知”不误,兹據改。
    ⑤《漢害》第7册,第2067页。
    ⑥《漢害》第1册,第132、133-134页。
    ①《贵州文史装刊》1999年第5期.第44、43页。
    ①许慎撰、徐铉校定《说文解字》,第225、237页。
    ②《宋本玉篇》.第342、352页。
    ③《原本玉篇残卷》,第378页。
    ④释空海《篆隸萬象名羲》,第185、193页。
    ⑤按:《廣韻》依阴合口不同分《切韻》入聲末馥爲曷、末雨韻,“连”、“割”二字鼹曷韻,“活”字蹄末韻,但“唇音字不能愚反切下字分开合口”(李榮《切韻音系》,第97页),故“亡连”、“亡活”、“莫割”三切並無不同。
    ⑥《漢书》第6册,第1677页;第8册.第2582页。
    ①“説”字右半《唐钞文遴集注彙存》模糊不可辩職,兹據羅振玉《唐写文送集注残本》。
    ②《三国志》第1册,第46页。
    ③许慎撰、徐铉校定《说文解字》,第217页。按:“抗”篆锐解大徐本作“慨也”,此據段注本(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503页)。
    ④许慎撰、徐铉校定《说文解字》,第201页。
    ⑤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448页。
    ①陸德明《经典释文》,第429页。
    ②按:赋文“椴”字集注本误作“梗”,兹據胡刻本订正,集注本劉逵注复学赋文亦不族。
    ③《宋本廣韻》,第274、119页。
    ④陸德明《经典释文》,第429、40页。
    ⑤陵德明《经典释文》,第40、216页。
    ⑥《十三经注疏》,第311页。
    ①陸德明《经典释文》,第59、58页。
    ②陸德明《经典釋文》,第140、270页。按:“—音子入反”之“子”字原误作“七”,黄焯《经典释文彙校》云:“宋本及何校本北宋本‘七’作‘子’。”(第173页)兹據改。
    ④王念孫《廣雅疏證》,第60、396页。
    ⑤陸德明《经典释文》,第67、222、349页。
    ⑥《宋本廣韻》,第346、307页。
    ⑦王念孫《廣雅疏證》,第30页。
    ⑧陸德明《经典释文》,第41页。
    ①《晋害》第10册,第3285页。
    ②《宋本廣韻》,第259、376、90页。
    ③《宋本廣韻》,第294、407、162页。
    ④陸德明《经典释文》,第435页。
    ⑤周祖谟《唐五代韻书集存》,第93、475页。
    ①《宋本廣韻》,第335页。
    ②睦德明《经典释文》,第103页。
    ③蒋禮鸿《语言文字学论叢》,《蒋橙鸿集》第3卷,第440页。
    ④《宋本廣韻》,第417、446页。
    ⑤徐之明《(文選>五臣音钧稽》簇绿奎章阁本五臣音为“口角”,然谓陈八郎本反切上下字误倒则极是(《贵州文史叢刊》1999年第5期,第44页)。
    ⑥陸德明《经典释文》,第361页。
    ⑦《宋本廣韻》,第447页:《宋刻集韻》.第188页。
    ①陸德明《经典释文》,第188页。
    ②余迺永《新校互靛宋本廣韻(定稿本)》,第936页。按:《音羲》云云指睦德明《周易释文》,参见第三章第四節。
    ③周祖谟《问学集》,第175页。
    ④江永《古韻標华》.第31页。
    ⑤洪具祖《楚辭補注》,第233页。
    ①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311页。
    ②《宋本玉篇》,第321页。
    ③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180页。
    ④华学诚《揚雄方言校释匯證》,第882页。
    ⑤周祖摸《唐五代韻书集存》,第476页。
    ⑥张涌泉《敦煌俗字研究》下编《敦煌俗字匪考》.第212页。
    ①段玉裁《説文解字注》,第607页。
    ②陸德明《经典释文》,第222、263、236页。
    ③陸德明《经典释文》,第236页。
    ④《宋本廣馥》.第201、207页。
    ⑤陸德明《经典释文》,第429页;《宋刻集韻》,第129页。
    ⑥按:徐之明《(文選)五臣音聲類考》列此條爲五臣“清读混切”之例,见《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旱版)》第19卷第6期,2001年11月,第78页。
    ⑦《汉书》第4册,第1059页。
    ⑧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485页。
    ⑨周祖谟《唐五代韻害集存》,第508页。
    ①《宋本魔韻》,第423页。
    ②陸德明《经典释文》,第77页。
    ③《洞萧赋》“衍”字胡刻本作“衍”.王念孙《讀害雜志·觫编下》“故闻其悲聲”條云:“各本‘衍’字皆为作‘衍’,案五臣音‘苦汗切’,其爲‘衍’字明矣。惮漫焉叠韻,衍凯爲蔓昇,《藝文類聚》引此亦作‘衍’。”(第1055页)
    ④《正續一切经音羲》,第99·15A页。
    ⑤高步瀛《文選李注羲疏》,第1156页。
    ⑥《續修四库全书》第223册,第270页。
    ⑦李榮《切韻音系》,第26页注29。
    ⑧《宋本玉篇》,第20—21页。
    ⑨释空海《篆辣萬象名羲》,第6页。
    ⑩许慎撰、徐铉校定《说文解字》,第14页。
    ①参黄淬伯《慧琳一切经音羲反切孜》,第103、249页。
    ②华学诚《揚雄方言校释匯證》,第643页;杨伯峻《列子集釋》,第209页。
    ③王念孫《廣雅疏證》,第80、115、123、398、400、401页。
    ④余遒永《新校互靛宋本廣韻(定稿本)》,第299、773页。按:“事露”未群,殆本诸《列子》“情露”
    ⑤许慎撰、徐铉校定《说文解字》,第124页。
    ⑥周祖谟《唐五代韻害集存》,第498页。
    ⑦余遒永《新校互靛宋本廣韻(定稿本)》,第951页。
    ①《宋本玉篇》,第300页;《後漢书》第7册,第1939页。
    ②许慎撰、徐铉校定《説文解字》,第104页;徐锴《说文解字繁傅》,第95页。
    ③《漢书》第8册,第2593页。
    ④王念孫《廣韻疏證》,第27、134页。
    ⑤参常思春《讀北宋本(李善注文選)残卷》,趟福海、到琦、吴晓峰主编《(昭明文選>與中国傅统文化》,第113页。
    ⑥《贵州文史叢刊》1999年第5期.第44页。按:五臣“话”字音尚有切“胡快”者。
    ①陸德明《经典釋文》,第29、53页。
    ②《宋本廣韻》,第450、336页。
    ③斯波六郎《舊钞本文選集注卷第八校勘记》云:“(李善注)‘板’各本作‘版’從‘片’,下‘板屋也’同,並與正文合。但《毛诗·小戎》篇经、傳均亦作‘板’。”(斯波六郎等编《文選索引》第3册卷尾,第24页)蓋以刻本正文、李善注皆作“版”相合者为正(集注本《三都赋序》“见绿竹猗猗,则知衛地淇澳之産”李注引《毛诗》“瞻彼淇奥”,斯波氏云:“‘奥’各本作‘澳’從‘水’,與正文合,似是。”是其證),其實非也。
    ④《宋本廣韻》,第266页。
    ⑤《史记》第8册,第2618页;《漢书》第7册,第1871页。
    ⑥王叔岷《史记斠證》,第2712页。
    ① 《後漢害》第8册,第2286页:《三国志》第2册,第314页。
    ②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402页。
    ③《原本玉篇残卷》,第29页。
    ④黄侃《文選平点叙(黄焯辑)》,《文選平点(重辑本)》卷首,第5页。
    ⑤《贵州文史叢刊》1999年第5期,第37页。
    ⑥欧阳询《藝文類聚》,第1028页:羅国威《日藏弘仁本文馆词林校證》,第136页。
    段玉裁《説文解字注》,第490、677页。
    洪興祖《楚辭補注》,第58页。
    张希峰《漢语词族三考》,第12页。
    ⑦《漢害》第8册,第2594页。按:郭寳军《论洪具祖(楚辭補注)封(文送)及其注释的接受》以洪興祖靓爲是(《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第152页),殊欠深考。又参徐之明《(文選音決)反切異音與(文選)校讀》,《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舍科学)》2002年第6期,第34页。
    ①贾贵榮辑《日本藏漢籍善本害志害目集成》第1册,第422页。按:已见本文第一章。
    ②斯波六郎等编《文選索引》第1册卷首.第117页。
    ③《中华文史输叢》第64辑,第178-179页。
    ④新美氏之説转引自虞萬里《唐陸善经行歷索隐》文末補记,《中苹文史论叢》第64辑,第184页。
    ⑤富永一登《<文選>李善注の研究》,第413-414页。
    ⑥王害才《從(唐钞文選集注彙存>論陸善经(文選)注的特色與得失》,《殷都学刊》2005年第2期.第61页。
    ①按:傅本《离骚》亦作“逍遥”,参洪興祖《楚辭補注》,第28页。
    ②《三国志》第4册,第985页。
    ③《三国志》第4册,第920页:吴金华点校本《三国志(修订本)》,第618页。
    ④参邱棨鐊《日本宫内鹿藏舊钞本<文選·出师表>卷跋》,《文選集注研究》,第34-35页。
    ⑤《三国志》第3册,第788页。
    ①趟幼文《三国志校箋》,第1057页。
    ②《十三经注疏》.第1882页:《漢害》第8册,第2404页。
    ③按:“按”字胡刻本據正文作“安”,與《漢害·高帝纪上》原文不符(第1册,第23页)。
    ④《三国志》第3册,第789页。
    ⑤《史记》第9册,第3050页:《漢害》第8册,第2585页。
    ⑥王念孫《读书杂志》,第1064页。
    ⑦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546页。按:《孟子·滕文公下》:“《害》曰:‘洚水警余。’洚水者,洪水也。”(《十三经注疏》,第2714页)
    ⑧《十三经注疏》,第187页:袁珂《山海经校注》,第489页;郭慶藩《莊子集释》,第1077页。按:王念孫所引《鞋蜀父老》“湮”为《说文》正篆,水部:“湮,没也。”“堙”、“陲”皆“湮”字之具體。
    ⑨按:此據段注本,大徐等诸本作“水泉本也”(段玉裁《説文解字注》.第569页)。考《漢害·司焉 相如傅》“乃堙洪原”颜师古注云:“水本曰原。”段校可從。
    ①裘锡圭《新出土先秦文献舆古史傅说》云:“顾(颉刚)、童(害業)二氏在《鯀禹的傅说》中指出,在较早的傅说襄,鯀和禹都以息壤堙塞洪水,鯀所以失败,是由於他‘不待帝命’,並非方法不封:認为鯀用堙塞防堵的方法治水而致失败,禹用疏尊的方法治水而得成功,乃是鯀、禹治水傅说随时代而演變的结果。这确是卓職。”(《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講》,第23页。顾、童二氏之锐群《鯀禹的傅说·鯀禹治水傅说的本相舆其演燮》,《顾颉刚古史论文集》第2册,第104-117页)考《漢书·清洫志》引《夏害》:“禹堙洪水十三年。”颜师古注云:“堙,塞也。洪水汜溢,疏通而止塞之。”(第6册,第1675页)“堙”但有“止塞”羲,“疏通”二字葱空而来。如淳注云:“堙,没也。”舆《説文》合。
    ②《漢书》第8册,第2586、2589页:《史记》第9册,第3051、3053页。
    ③《晋害》第8册,第2393页。
    ④《晋害》第8册,第2395页。
    ⑤《晋害》第1册,第135页。
    ⑥《十三经注疏》,第388页。
    ⑦《晋书》第1册,第135页。
    ⑧《十三经注疏》,第534页。
    ①“且小市井事不了”之“且”字胡刻本作“有”:《晋书·庾纯傳》原作“且有”,中华书局標点本據金陵书局本作“旦有”(第5册,第1397、1407页)。按“且”为假设连词,“若或”之意(参杨树達《词诠》,第313页;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第669-670页),集注本但云“且”者蓋是也。又“伍伯”二字《晋书·庾纯传》同,胡刻本作“五伯”。按“伍伯”指伍长,故贾充调侃庾纯云“君行常居人前”,“五”字涉“五伯”習语而讹。明州本不误。
    ②邱棨鐊《文選集注研究》,第85页。
    ③《晋书》第4册,第998页。
    ④魏徵《君书治要》卷二九,《四部叢刊初编》本,第6B页。
    ⑤《晋书》,第5册,第1376页;欧陽询《藝文類聚》,第1250页。按:劉伶本当作“劉靈”,参见第二章第二節。
    ⑥《敦煌研究》2002年第3期,第53页。
    ⑦余嘉锡《世说新语箋疏》,第297页。
    ⑧《晋书》第5册,第1376页;余嘉锡《世说新语箋疏》,第296页。
    ⑨周祖谟《问学集》,第191页。
    ①《十三经注疏》,第1674、1628页。
    ②《三国志》第2册,第565页:欧阳询《藝文類聚》,第959页。
    ③趟幼文《曹植集校注》,第320页;参欧赐询《藝文類聚》,第971页:羅国威《日藏弘仁本文馆词林校證》,第436页。
    ④ 《三国志》第2册.第566页:欧隔询《藝文類聚》,第959页。
    ⑤按:《龍龛手镜》金部平聲:“钩,俗。绚,正。”(第11页)
    ⑥虚弼《三国志集解》,第488页;吴金华点校本《三国志(修订本)》,第384页。
    ⑦按:徐复《讀(文選)續札》“占其王”條云:“《後漢书·明帝纪》:‘及流人無名数欲自占者人一级。李賢注:‘無名数,谓舞文簿也。占,谓自帚首也。’表云‘占其王’,亦谓使其王自鼹首也。注云‘隐度之’與文羲未合。”(《徐复语言文字学晚稿》,第290-291页)檎《漢害·宣帝纪》“流民自占八萬砾口”颜师古注云:“占者,谓自隐度其户口而著名籍也。”(第1册,第248页。已见第二章第二筋)舆李善注合(傅世刻本李注虽经後人校改,大致尚不差),徐说欠妥。
    ⑧《三国志》第2册,第566页。
    ⑨此掳段注本(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621页)。
    ①《三国志》第2册,第570页。
    ②趟幼文《曹植集校注》,第439页;参趟幼文《三国志校篓》,第756页。
    ③《三国志》第2册,第570页。
    ④魏徵《君书治要》卷二六,《四部叢刊初编》本,第2B页。
    ⑤“廿二”二字胡刻本作“二十三”,“三”为讹字,参见《史记·秦始皇本纪》(第1册,第234页)。
    ⑥《晋害》第5册,第1541页。
    ⑦《晋害》第8册,第2379页。
    ⑧《晋害》第8册,第2393页。
    ⑨施安昌编《颜真卿害干禄字书》,第19页。
    ①《晋书》第8册,第2396页。
    ②阮元《擘经室集》,第388页。
    ③《十三经注疏》,第271、796页。
    ④参富永一登《(文選)李善注の研究》,第437页。
    ⑤游国恩主编《雕骚纂羲》,第119页:参富永一登《(文選>李善注の研究》,第430页;王书才《從<唐钞文選集注彙存)输陸善经<文選)注的特色與得失》,《殷都学刊》2005年第2期,第64页。
    ⑥俞绍初、静逸民主编《中外翠者文選学论集》,第1018-1019页。
    ①斯波六郎等编《文選索引》第1册卷首,第135页。
    ②参森野繁夫《文選杂職》第3册,第251页。按:汤球辑本臧柴绪《晋书》據江淹《杂诗體》李善注作“(王)敦平後,赠弘晨太守”(《九家舊晋书辑本》,《二十五别史》本,第136页),“敦平”二字疑误從傳本《晋书》郭璞本傅(第6册,第1910页)。
    ③森野繁夫《文選杂志》第2册,第125页。
    ④ 《十三经注疏》.第2042页:陸德明《经典釋文》,第276页。
    ⑤邱棨鐊《文選集注研究》,第79页。
    ⑥《十三经注疏》,第172、199页。按:胡刻本卷三五潘晶《册魏公九锡文》“永思厥冁”李注引《尚害》“肆予冲人.永思厥鞭”,“厥”字涉正文而衍。
    ①《十三经注疏》.第197页。
    ②《史记》第5册,第1523页。
    ③《隋书》第4册,第967页。
    ④《叢害集成初编》本,第21页。
    ⑤斯波六郎等编《文遴索引》第1册卷首,第135页。
    ⑥《梁害》第2册,第360页。
    ①《劉盼遂文集》,第208页。
    ②参森野繁夫《文選杂職》第2册,第86页。
    ③《耀振玉校刊君害叙绿》,第198页。
    ④《十三经注疏》,第1590页:徐元诰《国语集解》,第154-161页。
    ⑤参森野繁夫《文選杂志》第2册,第104页。
    ①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第269页。
    ②《史记》第7册,第2155页。
    ③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第271页。
    ④黄晖《论衡校释》,第286页。
    ⑤瀧川资言考證、水泽利忠校補《史记会注考證附校補》,第1310页。
    ⑥富永一登《<文選>李善注の研究》,第426--445页。
    ①斯波六郎等编《文選索引》第1册卷首,第117—118页。
    [1]《白虎通疏證》,清·隙立撰,北京:中苹害局,1994年。
    [2]《拜经日记》,清·臧庸撰,《清经解》第6册,上海:上海害店,1988年。
    [3]《碑别字新编》,秦公辑,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
    [4]《北京固害馆藏中国歷代石刻拓本匯编》,北京固书馆金石组编,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
    [5]《北堂害钞》,隋·虞世南编,董治安主编《唐代四大類害》第1册,北京:清苹大学出版社,2003年。
    [6]《帛书老子校注》,高明著,北京:中华害局,1996年。
    [7]《補晋害藝文志》,清·丁国钧撰,《二十五史補编》第3册,北京:中华害局,1956年。
    [8]《補晋害藝文志》,清·文廷式撰,《二十五史補编》第3册,北京:中苹害局,1956年。
    [9]《曹植集校注》,趟幼文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10]《词趁》,杨树连著,北京:中华害局,1978年第2版。
    [11]《楚辭補注》,宋·洪具祖撰,北京:中华害局,1983年。
    [12]《楚醉校補》,闻—多著,《闻—多全集》第5册,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
    [13]《楚辭解故》,朱季海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新1版。
    [14]《楚辭韻讀》,王力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15]《大戴禮记彙校集注》,黄怀信主撰,孔德立、周海生参撰,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年。
    [16]《大唐新语》,唐·劉肃撰,北京:中华害局,1984年。
    [17]《讀害脞绿續编》,清·孫志祖撰,《續修四库全害》第115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18]《讀害杂志》,清·王念孫撰,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
    [19]《杜诗群注》,唐·杜甫著,清·仇兆鳌注,北京:中华害局,1979年。
    [20]《敦煌本(昭明文選>研究》,羅国威著,哈雨賓:黑能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
    [21]《敦煌赋校注》,伏俊连著,蘭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年。
    [22]《敦煌俗字典》,黄征著,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23]《敦煌俗字研究》,张涌泉著,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
    [24]《敦煌吐鲁番本文選》,饒宗颐编,北京:中华害局,2000年。
    [25]《敦煌文害学》,林聪明著,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1年。
    [26]《敦煌音羲匪考》,张金泉、许建平著,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
    [27]《雨雅校箋》,周祖谟撰,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4年
    [28]《雨雅校勘记》,清·阮元撰,《清短解》第6册,上海:上海书店,1988年。
    [29]《雨雅匡名》,清·嚴元照撰,《續修四库全害》第188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30]《雨雅羲疏》,清·郝懿行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31]《雨雅音训》,黄侃笺撒、黄焯编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32]《二雅正羲》,清·邵晋涵撰,《續修四库全书》第187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33]《二十二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34]《方言校篓及通榆》,周祖谟校,吴晓铃编,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年。
    [35]《方言疏證》,清·戴震疏證,《萬有文库》本,上海:商務印害馆,1937年。
    [36]《古本<尚害>文字研究》,林志强著,廣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年。
    [37]《古今聲類通转表》,黄焯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38]《古字通假会典》,高亨纂著,董治安整理,济南:齊鲁害社,1989年。
    [39]《古害虚字集释》,裴学海著,北京:中华害局,1954年。
    [40]《古韻標怀》,清·江永撰,北京:中华害局,1982年。
    [41]《麒颉刚古史论文集》,麒颉刚著,北京:中苹害局,1988年。
    [42]《管子校注》,黎翔凰撰,北京:中华书局,200年。
    [43]《廣雅補疏》,清·王树相撰,《陶廑叢刻》本。
    [44]《廣雅疏證》,清·王念孫撰,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年。
    [45]《廣雅羲疏》,清·钱大昭撰,《續修四库全害》第190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46]《鬼谷子集校集注》,许富宏撰,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47]《爾国語集解》,徐元诰撰,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48]《辑非子集解》,清·王先慎撰,北京:中苹书局,1998年。
    [49]《韩非子新校注》,陈奇猷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50]《漢舊義》,漢·衛宏撰,清·孫星衍等辑《漢官六种》,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51]《漢书》,漢·班固撰,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52]《漢书補注》,清·王先谦撰,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53]《漢书新證》,隙直著,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版。
    [54]《漢书音義》,隋·萧该撰,徐蜀選编《二十四史订補》第2册,北京:害目文献出版社,1996年。
    [55]《漢害引经昊文绿證》,清·缪祐孫撰,徐蜀選编《二十四史订補》第3册,北京:害目文献出版社,1996年。
    [56]《漢词语族叢考》,张希峰著,成都:巴蜀书社,1999年。
    [57]《漢词语族續考》,张希峰著,成都:巴蜀书社,2000年。
    [58]《漢语词族三考》,张希峰著,北京:北京語言大学出版社,2003年。
    [59]《漢捂俗字叢考》,张涌泉著,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60]《漢语俗字研究(增订本)》,张涌泉著,北京:商務印书馆,2010年。
    [61]《後漢书》,南朝宋·范唪撰,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62]《後漢书集解》,清·王先谦撰,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63]《苹山碑石》,张江涛编著,西安:三秦出版社,1995年。
    [64]《淮南鸿烈集解》,到文典撰,北京:中华害局,1989年。
    [65]《淮南子集釋》,何事撰,北京:中华害局,1998年。
    [66]《慧琳一切经音羲反切孜》,黄淬伯著,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
    [67]《嵇康集》,鲁迅辑绿,《鲁迅辑绿古籍叢编》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
    [68]《嵇康集校注》,戴明揚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
    [69]《稽瑞》,唐·劉赓辑,《叢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務印书馆,1936年。
    [70]《集韻》,宋·丁度等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71]《兼明害》,唐·丘光庭著,《叢害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務印书馆,1936年。
    [72]《校勘学概论》,张涌泉、傅僳著,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
    [73]《经典释文》,唐·陸德明撰,北京:中华害局,1983年。
    [74]《经典释文彙校》,黄焯撰,北京:中华害局,1980年。
    [75]《经典释文序绿疏證》,吴承仕著,北京:中荤害局,1984年。
    [76]《经籍访古志》,日·森立之编,贾贵榮辑《日本藏漢籍善本害志书目集成》第1册,北京:北京固害馆出版社,2003年。
    [77]《经籍舊音序錄 经籍舊音辨證》,吴承仕著,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78]《经羲述闻》,清:王引之撰,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
    [79]《经韵楼集》,清·段玉裁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80]《经傅释词》,清·王引之撰,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
    [81]《晋害》,唐·房玄龄等撰,北京:中华害局,1974年。
    [82]《靖康缃素杂记》,宋·黄朝英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83]《九家舊晋害辑本》,汤球辑,《二十五别史》本,济南:齊鲁书社,2000年。
    [84]《舊唐害》,後晋·劉晌等撰,北京:中华害局,1975年。
    [85]《孔叢子》,漢·孔鲋撰,《四部叢刊初编》本,上海:上海害店,1989年。
    [86]《孔子家语》,三国魏·王肃编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
    [87]《匡谬正俗平義》,唐·颜师古撰,劉晓束平義,济南:山束大学出版社,1999年。
    [88]《老子校释》,朱谦之撰,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89]《离骚纂義》,游国恩主编,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90]《李蕃言文集》,清·李群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
    [91]《李太白全集》,唐·李白著,清·王琦注,北京:中华害局,1977年。
    [92]《李新魁语言学论集》,李新魁著,北京:中华害局,1994年。
    [93]《隸辨》,清·顾艾吉撰集,北京:中国书店,1982年。
    [94]《梁害》,唐·姚思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95]《雨漢纪》,漢·荀悦、晋·袁宏著,北京:中华害局,2002年。
    [96]《列子集釋》,杨伯峻撰,北京:中华害局,1979年。
    [97]《劉盼遂文集》,劉盼遂著,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98]《龍龛手镜》,辽·释行均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99]《陸機睦霎年谱》,俞士玲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
    [100]《论衡校释》,黄晖撰,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101]《羅振玉校刊君书叙绿》,羅振玉撰,揚州:江苏廣陵古籍刻印社,1998年。
    [102]《吕氏春秋新校辞》,陈奇猷校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103]《毛诗古音考屈宋古音義》,明·陈第著,北京:中华害局,2008年。
    [104]《毛诗後箋》,清·胡承珙撰,合肥:黄山书社,1999年。
    [105]《毛诗校勘记》,清·阮元撰,《清经解》第5册,上海:上海害店,1988年。
    [106]《毛诗傅箋通释》,清·马瑞辰撰,北京:中苹害局,1989年。
    [107]《墨子集诂》,王焕镳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108]《墨子间诂》,清·孫詒讓撰,北京:中华害局,2001年。
    [109]《南苹真经注疏》,晋·郭象注,唐·成玄英疏,北京:中苹书局,1998年。
    [110]《南齊害》,南朝梁·萧子显撰,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111]《廿二史考異》,清·钱大昕撰,《嘉定钱大昕全集》第2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
    [112]《廿二史答记校證》,清·趟翼著,王榭民校證,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113]《曝书杂记》,清·钱泰吉著,《叢害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務印书馆,1939年。
    [114]《齊民要術校釋》,後魏·贾思勰著,缪啓愉校释,北京:中国晨業出版社,1998年第2版。
    [115]《切韻音系》,李榮著,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年新一版。
    [116]《秦文字通假集释》,劉钰、袁仲一编著,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
    [117]《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国六朝文》,清·嚴可均校辑,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118]《全宋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21册,1995年。
    [119]《全唐诗》,北京:中苹害局,1960年。
    [120]《君书治要》,唐·魏徵撰,《四部叢刊初编》本,上海:上海害店,1989年。
    [121]《日本访害志》,清·杨守敬撰,贾贵榮辑《日本藏漢籍善本害志害目集成》第10册,北京:北京固害馆出版社,2003年。
    [122]《日本国见在害目》.日·藤原佐世撰,贾贵榮辑《日本藏漢籍善本书志害目集成》第10册,北京:北京固书馆出版社,2003年。
    [123]《日藏弘仁本文馆词林校證》,羅国威整理,北京:中华害局,2001年。
    [124]《三辅決绿·三辅故事·三辅舊事》,漢·趟岐等撰,清·张澍辑,隙晓捷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
    [125]《三国志》,晋·隙寿撰,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
    [126]《三国志(修订本)》,晋·隙寿撰,吴金华点校,长沙:岳麓害社,2002年。
    [127]《三国志校箋》,趟幼文著,成都:巴蜀书社,2001年。
    [128]《三国志集解》,清·廑弼著,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129]《山海经箋疏》,清·郝懿行著,成都:巴蜀害社,1985年。
    [130]《山海经校注》,袁珂校注,成都:巴蜀害社,1992年增補修订本。
    [131]《尚书今古文注疏》,清·孫星衍撰,北京:中华害局,1986年。
    [132]《尚书文字合编》,顾颉刚、麒廷龙辑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133]《尚书学史》,劉起钎著,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134]《神異经研究》,王国良著,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5年。
    [135]《诗毛氏傅疏》,清·陈奂撰,北京:中国书店,1984年。
    [136]《诗三家羲集疏》,清·王先谦撰,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137]《十驾齊善新绿》,清·钱大昕撰,《嘉定钱大听全集》第7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
    [138]《十三经注疏》,清·阮元校刻,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139]《史记》,漢·司马遷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版。
    [140]《史记会注考證附校補》,日·龙川资言考證、水泽利忠校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141]《史记斠證》,王叔岷撰,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142]《史记索隐引书考實》,程金造编著,北京:中华害局,1998年。
    [143]《史通通释》,唐·劉知畿著,清·浦起能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144]《世说新语箋疏》,余嘉锡箋疏,北京:中苹害局,2007年第2版。
    [145]《释名匯校》,任绻昉纂,济南:齊鲁害社,2006年。
    [146]《害舶庸谭》,董康撰,贾贵榮辑《日本藏漢籍善本书志害目集成》第2册,北京:北京固书馆出版社,2003年。
    [147]《说文发疑》,清·张行孚撰,《續修四库全害》第227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148]《説文古本孜》,清·沈涛撰,《續修四库全害》第22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149]《说文校義》,清·晟可均、姚文田撰,《續修四库全书》第21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150]《説文校義義》,清·嚴章福撰,《續修四库全害》第21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151]《説文解字》,漢·许慎撰,宋·徐铉校定,北京:中华害局,1963年。
    [152]《说文解字句讀》,清·王筠撰,北京:中华害局,1988年。
    [153]《说文解字华经正字》,清·邵瑛撰,《續修四库全害》第21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154]《説文解字繁傅》,南唐·徐锴撰,北京:中华害局,1987年。
    [155]《说文解字義證》,清·桂馥撰,北京:中华害局,1987年。
    [156]《说文解字注》,漢·许慎撰,清·段玉裁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157]《说文解字注》,漢·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许惟餐整理,南京:凰凰出版社,2007年。
    [158]《説文解字注箋》,清·徐灏撰,《續修四库全害》第225-227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159]《说文解字注匡谬》,清·徐承度撰,《續修四库全害》第21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160]《说文释例》,清·王筠撰,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161]《说文通训定聲》,清·朱骏昇撰,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162]《说文新附考》,清·郑珍撰,《續修四库全害》第22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163]《说苑校證》,漢·劉向撰,向宗鲁校證,北京:中华害局,1987年。
    [164]《四库全害總目》,清·永瑢等撰,北京:中苹书局,1965年。
    [165]《宋本廣韻》,宋·隙彭年等编,北京:中国害店,1982年。
    [166]《宋本玉篇》,南朝梁·麒野王撰,宋·孫强重修,北京:中国书店,1983年。
    [167]《宋刻集韻》,宋·丁度等编,北京:中华害局,2005年第2版。
    [168]《宋害》,南朝梁·沈约撰,北京:中华害局,1974年
    [169]《隋害》,唐·魏徵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170]《隋唐文選学研究》,汪習波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171]《(太平短>正讀》,俞理明著,成都:巴蜀书社,2001年。
    [172]《太平御覽》,宋·李防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173]《唐钞本》,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馆编,台湾:明文书局,1981年。
    [174]《唐钞文選集注彙存》,周助初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175]《唐代墓志彙编》,周绍良主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176]《唐五代韻害集存》,周祖摸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177]《唐写文選集注残本》,羅振玉编,《嘉草轩叢书》本。
    [178]《通典》,唐·杜佑撰,北京:中华害局,1988年。
    [179]《同源字典》,王力著,北京:商務印害馆,1982年。
    [180]《纬害集成》,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辑,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181]《魏晋南北朝文学输叢》,周勛初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
    [182]《文選版本输稿》,范志新著,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
    [183]《文遴版本研究》,傅刚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184]《文選尊讀》,屈守元著,北京:中国国隙廣播出版社,2008年。
    [185]《(文選·赋>聊绵词研究》,郭著,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
    [186]《文選集注研究》,邱棨鐊著,臺北:文選学研究会,1978年。
    [187]《文選箋證》,清·胡绍烘撰,合肥:黄山书社,2007年。
    [188]《文選考異》,清·孫志祖撰,《读书齊书》本。
    [189]《文選考異》,清·胡克家撰,附见胡刻本《文選》,北京:中苹害局,1977年。
    [190]《(文選>李善注舆五臣注比较研究》,隙延嘉著,畏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年。
    [191]《<文選)李善注の研究》,日·富永一登著,东京:研文出版,1999年。
    [192]《文選李注羲疏》,高步瀛著,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193]《文送旁證》,清·梁章钜撰,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
    [194]《文選平点(重辑本)》,黄侃著、黄延祖重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195]《文選学》,骆鸿凯著,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196]《文選音決の研究》,日·狩野充德著,廣岛:溪水社,2000年。
    [197]《文選雜職》,日·森野繁夫撰,东京:第一学習社,第1、2、3册,1981、1982、1984年。
    [198]《文選之研究》,日·同村繁著,《罔村繁全集》第2卷,陸晓光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199]《问学集》,周祖谟著,北京:中华书局,1966年。
    [200]《吴越春秋辑校彙考》,周生春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201]《五经文字》,唐·张参撰,《叢害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務印书馆,1936年。
    [202]《现代文選学史》,王立群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203]《新辑本桓谭新论》,朱谦之校辑,北京:中华害局,2009年。
    [204]《新加九经字檬》,唐·唐玄度撰,《叢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務印书馆,1936年。
    [205]《新校互诸宋本魔韻(定稿本)》,余迺永校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206]《新唐书》,宋·欧揚修、宋祁撰,北京:中华害局,1975年。
    [207]《徐复语言文字学叢稿》,徐复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
    [208]《徐复语言文字学晚稿》,徐复著,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
    [209]《学不已齊雜著》,杨明照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210]《荀子集解》,清·王先谦撰,北京:中华害局,1988年。
    [211]《训诂学原理》,王事著,北京:中国国隙廣播出版社,1996年。
    [212]《研经室集》,清·阮元撰,北京:中华害局,1993年。
    [213]《颜氏家训集解(增補本)》,王利器撰,北京:中革害局,1993年。
    [214]《颜真卿害干禄字害》,施安昌编,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0年。
    [215]《揚雄方言校释匯證》,华学诚匯證,北京:中华害局,2006年。
    [216]《一切经音羲》,唐·释玄应撰,《叢害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務印害馆,1936年。
    [217]《一切经音羲》,唐·释玄应撰,《中华大藏经》影印赵城廣腾寺金藏本(配補高鹿藏本),北京:中华害局,1993年。
    [218]《一切经音羲》,唐·释玄应撰,《中华大藏经》影印明永樂南藏本,北京:中华鲁局,1993年。
    [219]《一切经音羲》,唐·释慧琳撰,《正續一切经音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220]《羲府續貂》,蒋禮鸿著,《蒋禮鸿集》第2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
    [221]《易经具文释》,清·李富孫撰,《續修四库全害》第27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222]《藝文颧聚》,唐·欧阳拘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223]《音羲阐微》,黄坤竞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224]《语言文字学论叢》,蒋檀鸿著,《蒋禮鸿集》第3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年。
    [225]《原本玉篇残卷》,南朝粱·颇野王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226]《原本玉篇残卷》,《續修四库全害》第228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227]《越绝书校释》,李步嘉撰,武漢:武漢大学出版社,1992年。
    [228]《增订文心雕龍校注》,清·黄叔琳注、李群補注,杨明照校注拾遗,北京:中华害局,2000年。
    [229]《札模》,清·桂馥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230]《战国策集注匯考(增補本)》,诸祖耿撰,南京:凰凰出版社,2008年。
    [231]《战国策箋證》,范祥雍箋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232]《(昭明文選)研究发展史》,王书才著,北京:学習出版社,2008年
    [233]《正字通》,明·张自烈撰,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6年。
    [234]《證類本草》,宋·唐慎微撰,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年。
    [235]《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講》,裘锡圭著,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236]《中外学者文選学输著索引》,俞绍初、许逸民主编,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237]《周禮正羲》,清·孫詒讓撰,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238]《周易述》,清·惠栋撰,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239]《篆隸萬象名羲》,日·释空海编,北京:中华害局,1995年。
    [240]《莊子集释》,清·郭慶藩撰,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241]《资暇集》,唐·李匡又撰,《装害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務印书馆,1939年。
    [242]《字诂羲府合按》,清·黄生撰、黄承吉合按,北京:中华害局,1984年。
    [243]《左傅校勘记》,清·阮元撰,《清经解》第5册,上海:上海书店,1988年。
    [1]《楚醉集校集释》,崔富章、李大明主编,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2]《词彙训诂论稿》,王雲路著,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2年。
    [3]《辭通》,朱起凰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4]《敦煌本<文選注)箋證》,羅国威箋證,成都:巴蜀害社,2000年。
    [5]《敦煌古籍叙绿》,王重民著,北京:中苹害局,1979年。
    [6]《敦煌经籍叙绿》,许建平著,北京:中华害局,2006年。
    [7]《敦煌文献叢考》,许建平著,北京:中苹害局,2005年。
    [8]《爾雅故林》,朱祖延主编,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9]《古今字》,洪成玉著,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年。
    [10]《古文献整理與古漢捂研究續集》,吴金华著,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
    [11]《古文字诂林》,李圃等主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第1—12册,1999-2004年。
    [12]《故训匯纂》,宗福邦、隙世暁、萧海波主编,北京:商務印书馆,2003年。
    [13]《廣雅诂林》,徐复主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
    [14]《廣韻聲系》,沈兼士主编,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60年。
    [15]《廣韻韻固》,方孝岳编,北京:中革害局,2005年第2版。
    [16]《郭在贻文集》,郭在贻著,北京:中华害局,2002年。
    [17]《漢籍在日本的流布研究》,嚴绍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
    [18]《漢語大字典》,漢語大字典编辑委具会编纂,成都:四川辭害出版社、武漢:湖北辭害出版社,1990年。
    [19]《华揚国志校補固注》,晋·常璩撰,任乃强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20]《淮南子校释》,张鳖棣撰,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21]《江淹集校注》,俞绍初、张亚新校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
    [22]《今文尚害考證》,清·皮锡瑞撰,北京:中华害局,1989年。
    [23]《经典释文》,唐·陸德明撰,北京固害馆藏宋刻宋元遞修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24]《经傅释词》,清·王引之撰,黄侃、杨榭连批点,畏沙:岳麓害社,1985年。
    [25]《舊学新知》,张涌泉著,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年。
    [26]《聪锦字典》,符定一著,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
    [27]《六朝文学论文集》,日·清水凯夫著,重慶:重慶出版社,1989年
    [28]《陸楼集》,金聲涛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29]《南北朝文举要》,高步瀛選注,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30]《切韻研究》,邵榮芬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31]《日本藏漢籍珍本追從纪寅——嚴绍盪海外访书志》,嚴绍盪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32]《(三国志>異文研究》,苏僳著,济南:齊鲁害社.2006年。
    [33]《上古音手册》,唐作藩著,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年。
    [34]《事類赋注》,宋·吴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35]《説文箋職四種》,黄侃箋職、黄焯编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36]《说文解字诂林》,丁福保编纂,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37]《説文新附考》,清·钮榭玉撰,《續修四库全书》第21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38]《司马相如集校注》,金国永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39]《唐写本玉篇校段注本説文》,徐前师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40]《同源字典補》,劉钧杰著,北京:商務印书馆,1999年。
    [41]《魏晋文举要》,高步瀛選注,北京:中华书馆,1989年。
    [42]《文遴古字通疏證》,清·薛傅均撰,志林山房刻本。
    [43]《文選理学舆》,清·汪师韩撰,《讀书齊书》本。
    [44]《文選输叢》,麒晨著,揚州:廣陵书社,2007年。
    [45]《(文選注)修辭训诂研究》,裔俊僳著,哈雨演: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
    [46]《文字学概要》,裘锡圭著,北京:商務印书馆,1988年。
    [47]《義门讀书记》,清·何焯著,北京:中华书馆,1987年。
    [48]《颜真卿书东方朔书赞》,黄洋考订補正,北京:中国书店,1993年。
    [49]《揚雄集校注》,张震泽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50]《揚雄文集箋注》,郑文箋注,成都:巴蜀书社,2000年。
    [51]《榆枋齊学術输集》,虞萬里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
    [52]《玉篇校释》,胡吉宣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53]《韻镜校箋》,杨军著,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
    [54]《中华字海》,冷玉能、章一心等编,北京:中华书局、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1994年。
    [55]《褚葛亮集校注》,张连科、管淑珍校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
    [56]曹凯《(文選)李善注引<史记>辑校》,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输文。
    [57]常思春《讀北宋本(李善注文選>残卷》,趟福海、劉琦、吴晓峰主编《(昭明文選>舆中国傅统文化》,畏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年。
    [58]常思春《讀(文選集注>管见三则》,《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5卷第3期,2005年5月。
    [59]常思春《谈南宋绍興辛巳建揚陈八郎刻本五臣注<文選>》,《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9卷第3期,2010年6月。
    [60]常思春《<文選集注>残卷於<文選>正文校勘價值例證》,中国文選学研究会编《中国文選学》,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年。
    [61]常思春《<文選集注>所引(钞)的作者信息》,《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2卷第4期,2005年7月。
    [62]常思春《尤刻本李善注(文選>籣入五臣注的缘由及尤刻本的来歷探索》,《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0卷第1期,2003年1月。
    [63]常思春《左思<三都赋>校勘補證》,《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2卷第3期,2005年5月。
    [64]陈翀《<文選集注>之编纂者及其成害年代考》,张伯伟编《域外漢籍研究集刊》第6 辑,北京:中华害局,2010年。
    [65]陈延嘉《(文選>李善注之“释羲”问题》,《廣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4卷第2期,2008年4月。
    [66]方向束《<文選)舆胡克家<考異)校義(上)》,《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67]方向东《(文選>與胡克家<考異>校義(下)》,《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68]傅刚《日本猿投神社藏(文選>古写本研究》,张伯伟编《域外漢籍研究集刊》第3辑,北京:中华害局,2007年。
    [69]傅刚《(文遴集注>的发现舆整理》,隙晓蘭编《经典舆理论——上海大学中文系学術演讀绿(Ⅱ)》,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
    [70]傅刚《(文選)李善注原貌考输》,《文史》2000年第2辑。
    [71]傅刚《永隆本(西京赋>非出李善本说》,《中华文史论叢》第60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72]同村繁《宋代刊本<李善注文選)盗用了(五臣注>》,趟福海、劉琦、吴晓峰主编《(昭明文遴)與中国傅统文化》,畏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年。
    [73]同村繁《(文選集注)與宋明版本的李善注》,趟福海主编《文選学输集》,畏春:畴代文藝出版社,1992年。
    [74]同村繁《(文選>李善注的编修过程——以引用纬书的情形爲例》,趟福海等编《昭明文選研究输文集》,畏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
    [75]麒晨《左思(三都赋>及其序注综考》,《廣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1卷第1期,2005年1月。
    [76]郭寳军《论洪具祖(楚辭補注>封<文選>及其注释的接受》,《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77]郭寅罩《宋代文選学研究》,河南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
    [78]横山弘《舊钞本<文選集注>傅存(流傅)概略》,趟福海、劉琦、吴晓峰主编《<昭明文選)舆中国傅统文化》,畏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年。
    [79]横山弘《(文選集注)研究输著目绿》,附见《唐钞文送集注彙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80]侯冬梅《胡刻本(文選>李善注注例应用情沉研究》,河南大旱2007年硕士论文。
    [81]胡大雷《讀<唐钞文選集注彙存)中之<文選钞>》,《中国典籍舆文化》2007年第2期。
    [82]黄永武《<昭明文選)李善注摘例》,俞绍初、静逸民主编《中外学者文選学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83]磯部彰《朝鲜版五臣注(文選)的版本研究》,章培恒主编《中国中世文学研究论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84]蒋斧《鸣沙石室古籍叢残影印本题记》,羅振玉编《鸣沙石室古籍叢残》,载黄永武主编《敦煌叢刊初集》第8册,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85]金少华《敦煌吐鲁番本<文選>研究》,浙江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86]李大明《(六臣注文選·招魂>谓五臣“同逸注”考辨》,《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6卷第4期,1999年10月。
    [87]李家浩《楚筒所记楚人祖先“婉(鬻)熊”舆“穴熊”爲—人说——兼说上古音幽部與微、文二部音转》,《文史》2010年第3辑。
    [88]李慶《日本的(昭明文選>研究》,中国文選学研究会编《文選與文選学》,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年。
    [89]李度《王逸<招魂章句)考辨——日本钞本<文選集注)和洪舆祖(補注>本的文献研究》,章培恒主编《中国中世文学研究输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90]李维棻《(文選>李注纂例》,俞绍初、许逸民主编《中外学者文選学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91]力之《<文選)骚類李善注引<楚辭章句)小序均非原貌辨——兼舆王德华先生商榷》,《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7卷第5期,2000年9月。
    [92]劉奉文《雨部重要的李注引用害目研究》,趟福海主编《文選学论集》,畏春:时代文藝出版社,1992年。
    [93]劉盼遂《(文選>篇题考误》,《国学输叢》第1卷第4號,1928年10月。
    [94]劉志伟《<唐钞文選集注>陸機诗注的僵值》,《中国典籍與文化》2009年第2期。
    [95]陸志章《古反切是怎样構造的》,《中国语文》1963年第5期。
    [96]羅国威《李善生平事考辨》,《文献》1999年第3期。
    [97]羅国威《日本新出古钞(文選集注·南都赋)残卷考》,《文史》2006年第1辑。
    [98]羅国威《天津藝衍博物馆藏<文選集注>残卷的文献價值》,趟福海、劉琦、吴晓峰主编《<昭明文選)與中国傅统文化》,畏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年。
    [99]羅国威《(文選集注)傅存管见》,《害品》2000年第6期。
    [100]羅国威《左思<三都赋>綦毋邃注发覆》,《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4年第6期。
    [101]穆克宏《顾魔圻舆<文選>学研究》,《文学遗産》2006年第3期。
    [102]普喧《胡克家(文選考具)叙例》,俞绍初、许逸民主编《中外学者文選孕输集》,北京:中华害局,1998年。
    [103]清水凯夫《(文選)李善注的性質》,中国文遴学研究会编《文選與文遴学》.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年。
    [104]屈守元《跋日本古抄無注三十卷本(文選>》,趟福海主编《文選学论集》,畏春:时代文藝出版社,1992年。
    [105]屈守元《记日本古抄本<文選>卷第十六所载屈原作品五篇》,中国屈原学会编《楚辭研究》,济南:齊鲁书社,1988年。
    [106]饒宗颐《敦煌本文選斠證(一)》,《新亚学报》第3卷第1期,1957年8月。
    [107]饒宗颐《敦煌本文選斠證(二)》,《新亚学报》第3卷第2期,1958年2月。
    [108]饒宗颐《日本古钞<文選)五臣注残卷》,俞绍初、许逸民主编《中外学者文選学输集》,北京:中华害局,1998年。
    [109]森野繁夫《關於<文選>李善注——集注本李善注舆刊本李善注的阴保》,俞绍初、许逸民主编《中外学者文選学论集》,北京:中华害局,1998年。
    [110]狩野直喜《唐钞本<文選>残篇跋》,《支那学》第5卷第1號,1929年3月。
    [111]斯波六郎《文選诸本研究》,斯波六郎等编《文選索引》第1册卷首,李度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112]斯波六郎《舊钞本文選集注卷第八校勘记》,斯波六郎等编《文選索引》第3册卷尾,李度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113]宋恪震《選学最早幾部撰著试述》,中国文選学研究会编《文選学新论》,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
    [114]孫富中《<文選)校勘札记》,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論文。
    [115]孫敛善《论<文選>李善注和五臣注》,趟福海等编《昭明文選研究输文集》,长春: 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
    [116]唐普《<文選·三都赋>蕾注底本问题试探》,《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117]童岭《舊钞本(文選集注>诸注考——以其中所载睦楼<答贾畏渊>为例》,张伯伟、蒋寅主编《中国诗学》第14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
    [118]萬献初《萧该<漢害音羲>音切考辨》,《古漢语研究》2009年第3期。
    [119]汪習波《(唐钞文選集注彙存>(书评>》,《敦煌吐鲁番研究》第6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120]王德华《李善<文選)注體例管窥》,中国文選学研究会编《文選舆文選学》,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年。
    [121]王德华《日本金泽文库<文選集注>骚類残卷<离骚经·小序>解辨》,《文献》1999年第4期。
    [122]王德华《王逸(招隐士小序)各本辨误》,《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9年第2期。
    [123]王德华《(文送>本骚類作品八篇小序的文献價值》,《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0卷第1期,2000年2月。
    [124]王禮卿《(選>注釋例》,俞绍初、许逸民主编《中外学者文選学论集》,北京:中华害局,1998年。
    [125]王立群《北宋本(文選>與尤刻本<文選)的承傅》,《文学遗産》2007年第1期。
    [126]王立群《從綦毋邃注看唐写本至宋刻本<文選)注释的演燮》,《文献》2004年第3期。
    [127]王立群《從左思(三都赋>到逵注看北宋监本封唐抄本(文選>舊注的整理》,《河南大学学报(社舍科学版)》第47卷第1期,2007年1月。
    [128]王立群《尤刻本<文送)李善注二题》,《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5卷第3期,2005年5月。
    [129]王害才《曹惠生平及其(文選)学考述》,《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7卷第4期,2004年7月。
    [130]王害才《從(唐钞文選集注彙存>论陸善经<文選)注的特色與得失》,《殷都学刊》2005年第2期。
    [131]王害才《论公豫羅<文選钞>的僵值與阙失》,《中州学刊》2005年第3期。
    [132]王害才《输尤刻本(文選>的集大成性質及其成因》,《楚雄师范学院学报》第22卷第1期,2007年1月。
    [133]王害才《萧该生平及其(文選)研究考述》,《安康师尊学报》第17卷第2期,2005年4月。
    [134]王晓东《<古诗十九首>五臣注管窥》,趟福海、劉琦、吴晓峰主编《<昭明文選)與中国傅统文化》,畏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年。
    [135]王亦旻《史孝山(出师颂>的史寅與文字考異》,《故宫博物院院刊》2003年第6期。
    [136]吴正《關於<文選集注傅存管见>的困惑》,《害品》2001年第3期。
    [137]向熹、熊辉《再谈词義引申燮化》,浙江大学漢语史研究中心编《漢藉史学报》第8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
    [138]向宗鲁《书隆善经事——题<文選集注>後》,俞绍初、静逸民主编《中外学者文選学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139]徐美秋《左思<三都赋>研究》,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140]徐真真《敦煌本(文選音>残卷校證》,《敦煌研究》2002年第3期。
    [141]徐真真《敦煌本<文選音>残卷研究》,《敦煌学辑刊》2008年第1期。
    [142]徐之明《李善反切系统中特殊音切例釋》,《古漢語研究》2000年第1期。
    [143]徐之明《(文選)李善注音切校議》,《贵州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
    [144]徐之明《(文選>聊绵字李善易讀音切考辨》,《贵州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145]徐之明《<文選>五臣音钩稽》,《贵州文史叢刊》1999年第5期。
    [146]徐之明《<文選>五臣音聲類考》,《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9卷第6期,2001年11月。
    [147]徐之明《<文選)五臣音特殊音切與<文選)解讀》,《贵州文史叢刊》2003年第4期。
    [148]徐之明《(文選音決>反切異音舆<文送)校讀》,《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149]徐之明《(文選音決>反切韻類考》,《贵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
    [150]许建平《(春秋後韶释文>校證》,《敦煌研究》1995年第4期。
    [151]许建平《整理敦煌文献畸需要注意的残個问题》,劉选寅主编《百年敦煌学:历史现状 趋势》,蘭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年。
    [152]颜廷亮《由地理文化看<洛神赋>创作时间》,《菏泽学院学报》第29卷第4期,2007年8月。
    [153]杨明《讀(文選集注>札记二则》,中国文選学研究舍编《文選與文選学》,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年。
    [154]姚永铭《顾野王之<説文)研究索隐》,《古漢语研究》2002年第1期。
    [155]姚永铭《利用佛经音羲補辑<说文)逸字应该注意的若干问题》,徐时議、陈五雲、梁晓虹编《佛经音羲研究——首届佛经音羲研究国际学術研封会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156]虞萬里《唐陸善经行历索隐》,《中华文史論叢》第64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157]虞萬里《<唐写文選集注残本>中陸善经行事考略》,《文献》1994年第1期。
    [158]张潔《(文選)李善音切校議》,《古漢藉研究》1995年第1期。
    [159]张潔《(音決>聲母考》,《古漢语研究》1999年第4期。
    [160]张寿林《唐写(文選>五臣注本残卷跋》,俞绍初、许逸民主编《中外学者文選学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161]张涌泉《敦煌写本重文號研究》,《文史》2010年第1辑。
    [162]张涌泉《讀(说文>段注札记五则》,中国文字学会《中国文字学报》编辑部编《中国文字学报》第2辑,北京:商務印书馆,2008年。
    [163]张月霎《宋刊(文選)李善车注本考》,俞绍初、许逸民主编《中外学者文選学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164]趟玉芳《(文選>李善注引(漢害>考校》,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165]周苪香《(文選>李善注“注例”之研究》,国立武漢大学1933年晕業论文。
    [166]周法高《<吴都赋>衡榷注辑》,《大陸杂志語文叢害》第1辑第5册,臺北:大陸雜志社,1968年再版。
    [167]周勛初《(文選集注)上的印章考》,趟福海、劉琦、吴晓峰主编《(昭明文選>舆中国傅统文化》,畏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年。
    [168]周勛初《(文選)所载(奏弹劉整>一文褚注本之分析》,《文学遗産》1996年第2期。
    [169]祝廉先《<文選>六臣注订为》,《文史》第1辑,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170]鄒明草《古抄本<文選集注>残卷研究》,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论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