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与和谐:河南省潢川县南海街回汉杂居宗教多元社区的个案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回族在中国的分布格局为大分散、小聚居,其中西南、西北地区是主要的回族聚居区,其他区域的回族呈散杂居分布。河南回族人口在全国省级行政区中位列第三,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90%以上。因此,回汉关系是河南民族关系研究的重点。
     散杂居地区的回汉民族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关注回族人口分布较多的城市,对于中原地区,尤其是回族人口偏少的城镇关注度相对有限。本文选取河南省潢川县南海街为调查点,此地回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0.52%,元朝时建立起第一座清真寺,回汉交往历史悠久,并且天主教、佛教、伊斯兰教宗教场所共处一个社区,在个案研究方面既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也在某种程度上能让我们窥探到河南各个中小城镇的回汉民族互动状况。
     本文以社会学、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通过访谈和问卷的形式,获取展现中原地区县城的回汉民族关系的第一手资料。南海街回族的生活现状和族群文化变迁也是本文的关注点之一。全文章节结构及内容如下:
     第一章主要以文献资料和访谈资料为依据,呈现南海街回族和汉族的社会结构。第二章通过当地人的历史记忆,回顾了以往回汉民族交往史。第三章结合民族关系变量分析框架,通过民族语言、居住格局、邻里和个体交往、民族通婚、风俗习惯、民族认同等维度,具体深入地分析当地的回汉民族关系状况。第四章针对南海街的特殊宗教情况,对三种宗教的概况及其彼此互动进行了描述和分析。最后一章总结了南海街回汉民族关系的特点,得出了当地回汉关系属于稳定、和谐、互助式新型民族关系的结论。
Hui has distributed in this pattern which bunch up a small group in southwest and northwest and scatter in other regions of China. As the third largest population group among all the provinces, Hui in Henan Province have occupied over 90% of Henan minority population. Thu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i and Han is the keystone to learn the ethnic relationship of Henan Province.
     Researchers paid more attention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i and Han in scattered ethnic regions where assembled a lot of Hui. However, the ethnic relationship in small cities and towns with less Hui are ignored, especially some places in the middle of China. In this paper, Nanhai community in Huangchuan County of Henan Province is chosen for the research field where the Hui nowadays account for 0.52% of Huangchuan Population. This community is possessed of a long ethnic history between Hui and Han, and first mosque has been build since Yuan dynasty. Besides, three religion buildings including Catholicism, Buddhism and Muslim existed in this community. Therefore, we could take this typical case as a reference to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i and Han in other small cities and towns of Henan Province to a certain degree.
     Guided by the theories and methods from anthropology and sociology, firsthand date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i and Han in the small city of Huangchuan which situated in the middle region of China is obtained. Meanwhile, the culture changes of Hui people in Nanhai community and the living conditions are also the main statements in this paper. Each chapter is settled as follows:
     Chapter one is mainly about the social structures of Hui and Han in Nanhai community which presented by literatures and interviews. Chapter two mentions the history between Hui and Han on the basis of their memories. In the third chapter, considering the pattern of variables to measure ethnic relation within the subject, I choose following variables—ethnic languages, pattern of habitants, communication among people and neighbors, ethnic marriage, ethnic habit, ethnic identification to interpret the local ethnic relationship. For the special religion circumstances, the fourth chapter describes and discuss the three religions and their intercourse. The last chapter sums u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i and Han in Nanhai community, then leads to a conclusion of a new, steady, harmonious and mutual beneficial relationship.
引文
1资料来源于穆斯林服务网:http://www.mslfw.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988
    2胡云生:《河南回族社会历史变迁》[博十学位论文],上海:复旦大学,2005年,第1页。
    3据《河南回族》记载,元十年(1273年),元世祖下令:探马赤军(蒙古军西征时所俘虏 的中亚和东欧各族人)“随处入社、与编民等。”今河南省内地名凡叫“回回营”、“回回寨”、“回回凹”、“教门村”的,多是当时回回军事屯军之处。
    4选自1990年9月《江泽民在新疆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论民族问题》,北京:民族出版社,1994年,第238页。
    5刘先照:《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北京:民族出版社,1991年。
    6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7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年。
    8马戎:《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与发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9杨策,彭武麟:《中国近代民族关系史》,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
    10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1吴仕民:《中国民族理论新编》,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69页。
    12张兴堂:《中和:民族关系核心问题》,载《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年第3期,第9页。
    13金炳镐:《民族理论通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66页。
    14柳春旭:《民族关系发展规律》,载《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年第4期,第6页。
    15李红杰:《试论民族关系的功能》,载《民族研究》1997年第2期,第22页。
    16胡云生,张玮:《论河南回族碑刻的史料价值》,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6年第6期。
    16胡云生,张玮:《河南回族人口研究》,载《宁夏社会科学》1997年第5期。
    16胡云生,张玮:《河南回族人口较多的成因探索》,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8年第5期。
    17胡云生,张玮:《河南商丘地区回族的历史和现状》,载《宁夏社会科学》1996年第2期。
    17胡云生,张玮:《河南周口地区的回回民族》,载《宁夏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
    17朋云生,张玮:《洛阳市瀍河回族区回回民族》,载《回族研究》1994年第2期。
    17胡云生:《郑州市的回回民族》,载《宁夏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18胡云生:《传承与认同——河南回族历史变迁研究》,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年。
    19陈廷良:《近年来河南回族经济发展概况》,载《回族研究》1997年第2期。
    20张玮:《河南回族教育述略》,载《宁夏社会科学》1998年第6期。
    21张娟:《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回族教育发展略论》,载《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8期。
    22马迎洲,白学义:《河南回族》,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
    23马宗保:《多元一体格局中的回汉民族关系》,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年。
    24马宗保:《论回汉民族关系的历史特点》,载《西北民族研究》2001年第4期。
    25刘有安,张俊明:《回汉民族杂居地区和谐民族关系探析——以宁夏固原市的几个回汉杂居乡村为例》,载《宁夏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26王秀英:《理解与包容:中国回汉关系回顾》,载《理论界》2008年第11期。
    2,徐黎丽:《论民族关系和民族关系问题》,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
    28马宗保:《试析回族的空间分布及回汉民族居住格局》,载《宁夏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29汤夺先:《论城市少数民族的居住格局与民族关系——以兰州城市回族为例》,载《新疆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第65页。
    30马文慧:《西宁市区的居住格局与回汉族居民的社会交往》,载《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31汤夺先:《论城市民族通婚与城市民族关系——以兰州市为例》,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第37,40页。
    32蒋贞慧:《试论回汉通婚的原因及其特点》,载《商洛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103页。
    33汤夺先:《试论城市少数民族的民族意识与民族关系——以兰州市为例》,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第32页。
    34南文渊:《几个世纪以来对回族民族心理的评说综述》,载《青海民族研究》1997年第3期,第34页。
    35马广德:《走进回回心灵世界——读回族心理素质和行为方式》,载《青海民族研究》2004年第4期,第119页。
    36徐黎丽,陈建军:《论风俗习惯与民族关系的互动影响》,载《新疆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第82页。
    37哈正利:《饮食禁忌与回汉关系——从禁食猪肉习俗解读回汉关系》,载《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38张俊明:《回汉杂居地区民族文化融合现象解读——以宁夏固原市彭阳县白阳镇为个案》,载《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第73页。
    39马戎:《语言使用与族群关系》,载《西北民族研究》2004年第1期,第64页。
    40李生信:《回族语言的民族属性》,载《固原师专学报》2001年第5期。
    41张继焦:《城市中的人口迁移与跨民族交往》,载《云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第74页。
    42郑信哲,周竞红:《少数民族人口流动与城市民族关系研究》,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43周竞红:《城市民族关系的结构变化与调整》,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
    44汤夺先:《试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与城市民族关系》,载《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年第1期。
    45汤夺先:《西北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现状的调查分析——以甘肃省兰州市的调查为视点》,载《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46 Milton M. Gordon, Assimilation in American Life,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4.
    47 Park E. Robert, Race and Culture, Glencoe,Ⅲ:Free Press,1950.
    48 Fredrik Barth, "Introduction", In Ethnic Group and Boundaries, Boston:Little, Brown and Company,1969.
    49李亦园:《一个移植的市镇:马来亚华人市镇生活的调查研究》,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1970年。
    50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载《北京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第17页。
    51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98页。
    52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53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台湾: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54同上。
    55 Milton Gordon, Assimilation in American Life,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4.
    56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74页。
    57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59杨振华:《中国回族》,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86页。
    60张星娘:《中西交通史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第183,184页。
    61潢川县民族事务宗教局:《元朝古寺——潢川县清真大寺》,载《中国穆斯林》1993年第6期,第30页。
    62潢川县县志编纂委员会:《潢川县志》,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第614页。
    63资料来源于潢川县档案局:《潢川县城关镇志》,1988年,第204页。
    64胡云生:《河南回族社会历史变迁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复旦大学,2005年,第82页。
    65宋濂等:《元史》,卷一百四十三列传第三十。
    67潢川县县志编纂委员会:《潢川县志》,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第85页。
    68潢川县县志编纂委员会:《潢川县志》,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第522页。
    69白崇禧:《中国回教与世界回教》,载《月华》明国31年第14卷(第11、12期合刊),第4页。
    70《政务院关于伊斯兰教的人民在其三大节日屠宰自己食用的牛羊应免征屠宰税并放宽检验标的通令》,国务院、政务院,1950年12月2日。
    71《政务院关于处理带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称谓、地名、碑碣、匾联的指示》,1951年5月16日。
    72选自《人民日报》,1952年11月22日。
    73马云福:《中国伊协朝觐组织工作的发展与变化——庆祝中国伊斯兰教协会成立50周年》,载《中国穆斯林》2003年第1期,第5页。
    74马戎:《语言使用与族群关系》,载《西北民族研究》2004年第1期,第20页。
    75马宗保.《试析回族的空间分布及回汉民族居住格局》.《宁夏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第95页.
    76 Fredrik Barth, "Introduction", In Ethnic Group and Boundaries, Boston:Little, Brown and Company,1969, P15,16.
    77《明会典》,二十二户部七。
    78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37页。
    79同上,第455页。
    80彼得·布劳:《不平等与异质性》,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43页。
    81林耀华,《民族学通论》,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1年,第23页。
    82周大鸣:《论族群与族群关系》,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第16页。
    83资料来源于潢川县民族宗教事务局:《民族宗教》,2009年,第2页。
    84何光沪:《试论宗教与民族的关系》,载《世界宗教研究》1996年第1期,第23页。
    85潢川县县志编纂委员会:《潢川县志》,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第84页。
    86潢川县县志编纂委员会:《潢川县志》,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第85页。
    87潢川县县志编纂委员会:《潢川县志》,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第614,615页。
    88资料来源于伊斯兰之窗,潢川清真寺博客网:http://www.yslzc.com/shu/Class103/zgqzs/200605/8012.html, http://hcqingzhensi.bokee.com/。
    89潢川县县志编纂委员会:《潢川县志》,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第85页。
    90李德建:《民族节日符号的现代转型及动力探索——以贵州苗族节日为例》,载《广西民族研究》2008年第3期,第175页。
    [1]金炳镐:《民族理论通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年。
    [2]胡云生:《传承与认同——河南回族历史变迁研究》,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年。
    [3]虎有泽:《张家川回族的社会变迁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
    [4]李亦园:《一个移植的市镇:马来亚华人市镇生活的调查研究》,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1970年。
    [5]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6]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7]马迎洲,白学义:《河南回族》,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
    [8]马宗保:《多元一体格局中的回汉民族关系》,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年。
    [9]马宗保:《回族聚居村镇调查研究,单家集卷》,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
    [10]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台湾: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11]吴仕民:《中国民族理论新编》,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
    [12]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
    [13]徐黎丽:《论民族关系和民族关系问题》,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
    [1]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载《北京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
    [2]胡云生,张玮:《河南回族人口研究》,载《宁夏社会科学》1997年第5期。
    [3]胡云生,张玮:《论河南回族碑刻的史料价值》,载《中央民族大学大学学报》1996年第6期。
    [4]哈正利:《饮食禁忌与回汉关系——从禁食猪肉习俗解读回汉关系》,载《西 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5]蒋贞慧:《试论回汉通婚的原因及其特点》,载《商洛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6]李生信:《回族语言的民族属性》,载《固原师专学报》2001年第5期。
    [7]马广德:《走进回回心灵世界——读回族心理素质和行为方式》,载《青海民族研究》2004年第4期。
    [8]马戎:《语言使用与族群关系》,载《西北民族研究》2004年第l期。
    [9]马文慧:《西宁市区的居住格局与回汉族居民的社会交往》,载《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10]马晓军:《试探河南散杂居回族与汉族的民族关系》,载《社科纵横》2009年第7期。
    [11]马宗保:《试析回族的空间分布及回汉民族居住格局》,载《宁夏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12]马宗保:《论回汉民族关系的历史特点》,载《西北民族研究》2001年第4期。
    [13]汤夺先:《论城市少数民族的居住格局与民族关系——以兰州城市回族为例》,载《新疆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14]汤夺先:《论城市民族通婚与城市民族关系——以兰州市为例》,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15]王秀英:《理解与包容:中国回汉关系回顾》,载《历史长廊》2008年第11期。
    [16]徐黎丽,陈建军:《论风俗习惯与民族关系的互动影响》,载《新疆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17]周竞红:《城市民族关系的结构变化与调整》,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
    [18]张俊明:《回汉杂居地区民族文化融合现象解读——以宁夏固原市彭阳县白阳镇为个案》,载《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1]胡云生:《河南回族社会历史变迁》[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复旦大学,2005年。
    [2]敏俊卿:《甘南地区民族关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3]马勇:《宁夏回汉民族关系研究——以石嘴山市惠农区为例》[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4]许燕:《散杂居回汉民族关系调查与研究——以洛阳瀍河回族区为例》[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