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汉代建筑明器为实例对楼阁建筑的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汉朝,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一个繁荣昌盛的王朝,在城市建设、宫殿建筑、祭祀性建筑和民居建筑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第一个高峰期,对我国传统建筑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汉代楼阁建筑逐渐摆脱了高层夯土台的约束,以“重屋之楼”的形式出现在历史舞台上,对中国后世的楼阁建筑和佛塔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本文以《考古》、《文物》等考古期刊为依据,对其中记载的汉代楼阁建筑明器进行大量的图文资料收集,并对考古发掘的实物进行实地的调研。同时辅以汉代画像砖石、崖墓、石室、考古文献等资料,对汉代楼阁建筑明器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
     出土的汉代建筑明器种类繁多,依据功能和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仓楼、楼宅、台榭、望楼、乐楼等类型。对上述各种类型的楼阁建筑明器,依据其规模、造型的不同,进行更进一步的分类。对于收集到的楼阁建筑明器所表现出的建筑特征,文章将其分为建筑技术特征和建筑艺术特征两大类,并对其进行分别论述:建筑技术特征从梁架、斗拱、楼层结构、屋顶形式等方面进行分析;建筑艺术特征从艺术风格、立面特征、斗拱和柱艺术特征等方面进行论述,并且对其表现出的特征寻求历史渊源,使文章的论证更加合理、充分。
The Han Dynasty, which is the prosperous period in Chinese feudalistic society,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In this period,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arrived at the first flood tide, which gets a big development in city construction, palatial, sacred building, residential building and so on.
     At the same time, the building of the Han Dynasty got away from the stipulation of hathpace gradually, appearing the stage in history with the form of the pavilion of multilayer ", and producing the big influence to the Chinese pavilion and stupa.
     Basing on "KaoGu" and "WenWu" etc, a great deal of datum on Han Dynasty MingQi had been collection, and field survey about the real object data of the exhumation has been done. Assist with the portrait bricks, precipice graveyards, stone houses and the achaeological literatures, systematical analyze about Han Dynasty MingQi had been carried on.
     There are various kinds of Han Dynasty MingQi, according as function and purpose, the text had divided them into storehouse, residence, building beside of water, belvedere, theater, etc. And then, more detailed classifications by dimension and figure had been done. The text has divided the building character of Han Dynasty MingQi into two sides: technique characteristic and art characteristic, and aiming at major types of characteristic, respective analysis had been carried on. On one hand , technique characteristics on system of beam, bracket set, floor structure, roof form, etc, have been analyzed. On the other hand, art characteristics of art style, pavilion faces characteristic, bracket set characteristic, columniation characteristic, etc, had been comprehensive discussed, and also, making an effort to look for its history origin towards expressing the characteristic, in order to make its argument more reasonable and sufficient.
引文
1 刘致平,《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第一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年,p29
    1 郑峰,《中国古代楼阁研究》,华南理工大学硕士论文,1988年5月,p2
    2 韦克威,《中国古代楼阁建筑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博士论文,1995年7月,p1
    3 梁思成,《梁思成全集》第四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4月,p29
    4 张威,《楼阁考释》、《建筑师》,2004年10期,p36
    5 马晓,《中国古代木楼阁架构研究》,东南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p37
    6 张威,《楼阁考释》、《建筑师》,2004年10期,p36
    7 马晓,《中国古代木楼阁架构研究》,东南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p38;引至迟文浚、王玉华,尔雅音义通检,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2,p79
    8 韦克威,《中国古代楼阁建筑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博士论文,1995年7月,p1
    1 张威,《楼阁考释》、《建筑师》,2004年10期,p37
    2 http://lantai.bokee.com/3505325.html
    3 唐,陆广微 著
    4 张威,《楼阁考释》、《建筑师》,2004年10期,p37
    5 梁思成,《梁思成全集》第四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4月,p28
    6 何清谷,《三辅黄图校注》,三秦出版社,1998年,p326
    7 梁思成,《梁思成全集》第七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4月,p30
    1 郑峰,《中国古代楼阁研究》,华南理工大学硕士论文,1988年5月,p1
    2 张威,《楼阁考释》,《建筑师》,2004年10期,p38
    3 马晓,《中国古代木楼阁架构研究》,东南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p36,引至岑仲勉,墨子城守各篇简注,中华书局 1958.6
    4 杨鸿勋主编,第一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选辑——《明堂泛论》,北京、天津出版社,2001年8月,p37
    1 张威,《楼阁考释》,《建筑师》,2004年10期,p38
    2 刘敦桢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年6月第二版,P22
    3 此处参考了,韦克威,《中国古代楼阁建筑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博士论文,1995年7月
    1 李允鉌 著,《华夏意匠》,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p69
    2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建筑艺术史》,文物出版社,1999年,p231
    3 注释:严禁百姓随意用火。停留在高而且明亮的地方,向远方眺望,登上丘陵,站在高大的台榭中。
    4 李允鉌 著,《华夏意匠》,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p88
    5 袁延胜,《略论汉代的人口增殖政策及其社会影响》,郑州大学学报,2003年5月第三期,p23
    6 周长山,《汉代城市人口分析》,河南大学学报,2001年第二期,p30-31
    7 李允鉌 著,《华夏意匠》,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p71
    1 刘渊,《试析明器产生的思想根源》,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4期,p7
    2 刘渊,《试析明器产生的思想根源》,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4期,p9
    3 周学鹰,《汉代建筑明器探源》,《中原文物》,2003年3期,p54
    4 蔡永华,《随葬明器管窥》,《考古与文物》,1986年2期,p74
    1 周学鹰,《汉代建筑明器探源》,《中原文物》,2003年3期,p55
    2 周学鹰,《“建筑式”明器与“明器式”建筑》,《建筑史论文集》第18期,2003年7月
    1 分类方法参考:河南博物院,《河南出土汉代建筑明器》,大象出版社,2002年,p199
    2 参考:东南大学潘谷西,《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6月第四版,p81
    3 孙崇政,《文景之世的农业决策》,《决策与信息》,2005年1、2期,p125
    1 徐州博物馆,《江苏徐州九里山汉墓发掘简报》,《考古》,1994年12期,p1065-1066
    2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临淄金岭镇一号东汉墓》,《考古学报》,1999年01期,p107
    3 河南博物院著,《河南出土汉代建筑明器》,大象出版社,2002年,p34
    4 河南博物院著,《河南出土汉代建筑明器》,大象出版社,2002年,p35
    5 河南博物院著,《河南出土汉代建筑明器》,大象出版社,2002年,p202
    1 河南博物院著,《河南出土汉代建筑明器》,大象出版社,2002年,p110
    2 曹建强,《中国农业博物馆藏汉代的陶粮仓》,《农业考古》,2001年01期,p243-244
    1 河南博物院著,《河南出土汉代建筑明器》,大象出版社,2002年,p201
    2 张新斌、卫平复,《河南济源县承留汉墓的发掘》,《考古》,1991年12期,p1087
    3 周口地区文物工作队、淮阳县博物馆,《河南淮阳北关一号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91年04期,p41
    1 北京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北京顺义临河村东汉墓发掘简报》,《考古》,1977年06期,p376
    2 徐州市博物馆,《江苏铜山县班井村东汉墓》,《考古》,1997年05期,p44
    3 河南博物院著,《河南出土汉代建筑明器》,大象出版社,2002年,p110
    1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张家口地区文物局,《河北阳原西城南关东汉墓》,《文物》,1990年05期,p60-61
    2 迁安县文物保管所,《河北迁安于家村1号汉墓清理》,《文物》,1996年10期,p35-41
    3 大同市考古研究虽,《山西广灵北关汉墓发掘简报》,《文物》,2001年7期,p14
    1 引:索全星,《河南焦作白庄6号东汉墓》,《考古》,1995年05期,p397-400
    1 梁思成,《梁思成全集》第七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4月,p31
    2 辞海编辑委员会著,《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9月
    3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建筑艺术史》编写组著、萧默主编,《中国建筑艺术史》,文物出版社,1999年,p186
    4 广东、广西、湖南、河南词源修订组,商务印书馆编辑部 著,《辞源》,1979年9月
    5 河南博物院著,《河南出土汉代建筑明器》,大象出版社,2002年,p207
    1 河南博物院著,《河南出土汉代建筑明器》,大象出版社,2002年,p172
    1 中国经济文化网www.pway.cn
    2 河南博物院著,《河南出土汉代建筑明器》,大象出版社,2002年.p186
    3 河南省博物馆:《灵宝张湾汉墓》载《文物》,1975年第11期,p76
    1 张国维《山西新绛县发现汉代陶楼》,《考古》1987年10期,p953
    2 河南博物院著,《河南出土汉代建筑明器》,大象出版社,2002年,p186
    1 河南博物院著,《河南出土汉代建筑明器》,大象出版社,2002年,p186
    2 河南省博物馆:《灵宝张湾汉墓》,《文物》,1975年第11期,p76
    1 周口地区文化局文物科,《项城县老城汉墓出土陶楼》,《中原文物》,1984年3期,p107
    2 张良皋,《圭窬小识》,《文物》,1984年03期,p54
    3 张勇,《人柱形陶楼定名与年代问题研究》,《中原文物》,2001年5期,p73-75
    1 河南博物院著,《河南出土汉代建筑明器》,大象出版社,2002年,p209
    2 淅川文管会,《淅川馆藏一件东汉陶水榭》,《中原文物》,1981年1期,p62
    1 洛阳地区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南洛宁东汉墓清理简报》,《文物》,1987年01期,p37-40
    2 王善才、王世振,《湖北随州西城区东汉墓发掘报告》,《文物》,1993年07期,p71
    3 洛阳地区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南洛宁东汉墓清理简报》,《文物》,1987年01期,p40
    1 河南博物院著,《河南出土汉代建筑明器》,大象出版社,2002年,p176
    2 参考,张良皋,《圭窬小识》,《文物》,1984年03期,p54-56
    3 王巧莲、樊瑞平、刘友恒,《河北省无极县东汉墓出土陶楼》,《文物》,2002年05期,p41
    1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张家口地区文化局,《河北省阳原西城南关东汉墓》,《文物》,1990年05期,p60-62
    2 北京市文物管理处,《北京顺义临河村东汉墓发掘简报》,《考古》,1977年06期,p376
    3 王巧莲、樊瑞平、刘友恒,《河北省无极县东汉墓出土陶楼》,《文物》,2002年05期,p41
    4 迁安县文物保管所,《河北迁安于家村以后号汉墓清理》,《文物》,1996年10期,p40
    1 刘敦桢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年6月第二版,p74
    2 北京市文物管理处,《北京顺义临河村东汉墓发掘简报》,《考古》,1977年06期,p376
    1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阜城桑庄东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90年01期,p26-30
    1 李允鉌,《华夏意匠》,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p82
    2 李允鉌,《华夏意匠》,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p82
    3 王其钧,《中国民间住宅建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2月,p4
    4 东南大学 潘谷西,《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6月第一版,p81
    5 沈仲常,《重庆江北相国寺的东汉砖墓》,《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03期,p39-40
    6 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青白江区文物管理所,《成都市青白江区跃进村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99年08期,p24
    1 徐州市博物馆,《江苏铜山县班井村东汉墓》,《考古》,1997年05期,p43
    2 扬州博物馆,《江苏邗江县甘泉老虎墩汉墓》,《文物》,1991年10期,p65
    3 迁安县文物保管所,《河北迁安于家村一号汉墓清理》,《文物》,1996年10期,p35-40
    4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阜城桑庄东汉墓发掘报告》,《文物》,1990年01期,p26-29
    5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沙河兴固汉墓》,《文物》,1992年9期,p16
    6 北京文物工作队,《北京怀柔城北东周两汉墓葬》,《考古》,1962年05期,p233-234
    7 钟坚,《四川芦山出土汉代石刻楼房》,《文物》,1987年09期,p95
    8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临淄金岭镇一号东汉墓》,《考古学报》,1999年01期,p107-108
    1 武涉县文化馆,《武涉出土的大型汉代陶楼》,《中原文物》,1983年01期,p22-23
    2 河南省博物院,《灵宝张湾汉墓》,《文物》,1975年11期,p76
    3 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潼关吊桥汉代杨氏墓群发掘简记》,《文物》,1961年01期,p63
    4 王其钧,《中国民间住宅建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2月,p5
    1 河南博物院著,《河南出土汉代建筑明器》,大象出版社,2002年,p206
    2 河南省南阳地区文物研究所,《新野樊集汉画像砖墓》,《考古学报》,1990年04期,p495-497
    3 广西文物工作队、合浦县博物馆,《广西合浦县母猪岭东汉墓》,《考古》,1998年05期,p42
    1 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史,1984年6月第二版,p51)
    2 河南省南阳地区文物研究所,《新野樊集汉画像砖墓》,《考古学报》,1990年04期,p496
    3 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史,1984年6月第二版,p51
    4 云梦县博物馆,《湖北云梦瘌痢墩一号墓清理简报》,《考古》,1984年07期,p607~611
    1 武威地区博物馆,《甘肃武威南滩魏晋墓》,《文物》,1987年09期,p88~90
    2 甘肃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张掖郭家沙滩汉墓清理简报》,《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08期,p60-61
    1 李允鉌 著,《华夏意匠》,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p85
    2 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郑州南关159号汉墓的发掘》,《文物》,1960年8、9期,p19-24
    3 河南博物院著,《河南出土汉代建筑明器》,大象出版社,2002年,p184
    4 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1958年邢台地区古遗址墓葬的发现与清理》,《文物》,1959.5,p66
    5 周原博物馆,《陕西扶风县官务汉墓清理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1年5期,p22-23
    1 郭清华,《陕西勉县老道寺汉墓》,《考古》,1985年05期,p431-447
    1 周学鹰,《对一幅“汉代建筑画像石”的重新释读(之三)-从“抽象画”的角度》,《华中建筑》,2003年6期,p82-83
    2 胡肇椿,《楼橹坞壁与东汉的阶级斗争》,《考古》,1962.02期,P210
    1 中国书法阿|shufa.com|书家免费建站|Chincsc Calligraphy
    2 十三经—周礼,
    3 具圣姬(韩),《两汉魏晋南北朝的坞壁》,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5月第一版,P7
    4 吴礽骧,《河西汉塞》,《文物》,1990.12,p56
    5 胡肇椿,楼橹坞壁与东汉的阶级斗争》,《考古》,1962.04期,P206-208
    1 具圣姬(韩),《两汉魏晋南北朝的坞壁》,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5月第一版,P10
    2 甘博文,《甘肃武威雷台东汉墓清理简报》,《文物》,1972年02期,P16-19
    1 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史,1984年6月第二版,p74
    2 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广州动物园东汉建元初元年墓清理简报》,《文物》,1959年11期,p14-17
    3 胡肇椿,《楼橹坞壁与东汉的阶级斗争》,《考古》,1962.04期,P209
    4 鄂城县博物馆,《鄂城东吴孙将军墓》,《考古》,1978.03,P164-165
    1 具圣姬(韩),《两汉魏晋南北朝的坞壁》,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5月第一版,P24
    2 网址:http://bbs.sina.com.cn/112/2006/0318/1108.html
    3 马面:就是附墙而筑平面凸出墙外的墩台
    4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建筑艺术史》,文物出版社,1999年,p228
    1 廖奔,《中国早期演剧场所概述》,《文物》,1990年04期,p61
    2 廖奔,《中国古代剧场性质沿革》,《文物》,1996年02期,p63
    3 http://www.kongfz.com/blog/blog.php?do-showone-tid-4859.html
    1 廖奔,《中国早期演剧场所概述》,《文物》,1990年04期,p68
    2 周口地区文化局文物科,《项城县老城汉墓出土陶楼》《中原文物》,1984年03期,p106-107
    3 苏希圣、李瑞鹏,《安徽寿县出土的两件汉代绿釉陶模型》.《文物》,1990年01期,p94-95
    1 周口地区文化局文物科,《项城县老城汉墓出土陶楼》《中原文物》,1984年03期,p106-107
    2 周口地区文化局文物科,项城县老城汉墓出土陶楼》《中原文物》,1984年03期,p106-107
    1 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忠县涂井蜀汉崖墓》《文物》,1985年07期,p72-76
    1 河南博物院著,《河南出土汉代建筑明器》,大象出版社,2002年,p281
    1 中国艺术研究院主编,《中国建筑艺术史》,文物出版社,1999年,p230
    2 刘敦桢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年6月第二版,P71
    3 河南博物院著,《河南出土汉代建筑明器》,大象出版社,2002年,p282
    1 梁思成:《梁思成全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4月,p33
    1 李允稣:《华夏意匠》,p238,转引梁思成、刘致平《建筑设计参考图集》第四集-斗拱,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
    1 梁思成,《梁思成全集》第六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4月,p291
    1 周雪鹰,《汉代建筑大木作技术特征(之一)——斗拱》,华中建筑,2006年9期,p128
    2 木结构发展技术史参考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编,《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发展史》,科学出版社,1985年10月第一版
    1 http://chinesefolklore.com/d/dcmj7.htm
    2 张驭寰,《对西汉长安城井干式楼原状的推测》,《建筑是论文集》第19期,《建筑史》2003年第二辑,p98
    3 刘敦桢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年6月第二版,P71
    1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编,《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科学出版社,1985年10月第一版,P66
    2 梁思成,《梁思成全集》第三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4月,p218-219
    1 云梦县博物馆,《湖北云梦癞痢墩一号墓清理简报》,《考古》,1984.07,p608
    1 刘叙杰,《浅论我国古代的“尊西”思想及其在建筑中的反映》,《建筑学报》1993.12,p12-13
    1 杨鸿勋,《建筑考古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7.04,p272
    2 王鲁民 著,《中国古典建筑文化探源》,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第一版,P10
    1 杨鸿勋,《建筑考古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7.04,p268-284
    2 王鲁民 著,《中国古典建筑文化探源》,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第一版,P14
    1 杨鸿勋《建筑考古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7年4月,p279
    1 王鲁民 著,《中国古典建筑文化探源》,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第一版,P19
    1 王鲁民,《汉代传统住宅要论》,《华中建筑》,1996 VOL14,NO4,p19
    1 王巧莲、樊瑞平、刘友恒,《河北省无极县东汉墓出土陶楼》,《文物》,2002年05期,p41
    1 梁思成:《梁思成全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4月,p33
    1 周雪鹰,《汉代建筑大木作技术特征(之一)——斗拱》,华中建筑,2006年9期,p126
    2 踆鸟:古代传说太阳中的三足鸟,后来借指太阳
    3 王鲁民 著,《中国古典建筑文化探源》,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第一版,p25
    1 王鲁民 著,《中国古典建筑文化探源》,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第一版,p6
    2 陈振耀,《简述汉画建筑脊饰的文化意向》,《东方艺术》,2005.06,p34-35
    1 吴庆洲,《中国古建筑脊饰的文化渊源初探》,《华中建筑》,1997,VOL.15,NO.2,p35
    1 吴庆洲,《中国古建筑脊饰的文化渊源初探》,《华中建筑》,1997,VOL.15,NO.2,p28
    1 谶是秦汉间巫师、方士编造的预言吉凶的隐语,纬是汉代神学迷信附会儒家经义的一类书。
    2 吴庆洲,《中国古建筑脊饰的文化渊源初探》,《华中建筑》,1997,VOL.15,NO.2,p35
    1 河南博物院著,《河南出土汉代建筑明器》,大象出版社,2002年,p285
    1 张勇,《淮阳彩绘陶院落年代问题》,《中原文物》,2001年1期,p66
    2 徐州博物馆,《江苏徐州九里山汉墓发掘简报》,《考古》,1994年12期,p1065
    1 王学敏,《荥阳东汉仓楼彩绘养老图》,《中原文物》,1996.04,p76
    2 周口地区文物工作队,淮阳县博物馆,《河南淮阳北关一号墓发掘简报》,《文物》,1991.04,p41-42
    1.辞海编辑委员会著,《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9月
    2.广东、广西、湖南、河南词源修订组,商务印书馆编辑部著,《辞源》,1979年9月
    3.梁思成,《梁思成全集》第2—8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4月
    4.刘敦桢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年6月第二版
    5.刘叙杰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一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7月
    6.潘谷西,《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6月第四版
    7.李允稣著,《华夏意匠》,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
    8.河南博物院著,《河南出土汉代建筑明器》,大象出版社,2002年
    9.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编,《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发展史》,科学出版社,1985年10月第一版,2000年1月第三次印刷
    10.中国建筑史论文选辑编辑部,《中国建筑史论文选辑》第1、2辑,明文书局,中华明国七十三年十一月再版
    11.路易吉·戈佐拉著,刘临安译,《凤凰之家——中国建筑文化的城市与住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5月第一版
    12.王鲁民 著,《中国古典建筑文化探源》,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第一版
    13.王其钧,《中国民间住宅建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2月
    14.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建筑艺术史》编写组编著、萧默主编,《中国建筑艺术史》,文物出版社,1999年
    15.刘致平,《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第一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8月
    16.王铮、李成岗著,《中国古建筑继承与发展》,科学出版社出版,2006年3月第1版
    17.何清谷,《三辅黄图校注》,三秦出版社,1998年
    18.杨鸿勋《建筑考古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7年4月
    19.杨鸿勋主编,第一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选辑——《明堂泛论》,北京、天津出版社,2001年8月
    20.具圣姬(韩),《两汉魏晋南北朝的坞壁》,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5月第一版
    21.梁思成,《清式营造则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年 期刊中的文献:
    22.《考古》,1962——1965年,1972——2002年
    23.《文物》,1959——1965年,1972——2002年
    24.《考古与文物》,1980——2002年
    25.《考古学报》,1978——2002年
    26.张驭寰,《对西汉长安城井干式楼原状的推测》,《建筑史论文集》第19期,《建筑史》2003年第2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27.马晓,《楼阁及其上层开间划分》,《建筑史论文集》第19期,《建筑史》2003年第2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28.周雪鹰,《“建筑式”明器与“明器式”建筑》,《建筑史论文集》第18期,《建筑史》2003年第1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7月版
    29.周雪鹰,《汉代“建筑明器”探源》,《建筑史论文集》第17期,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版
    30.袁延胜,《略论汉代的人口增殖政策及其社会影响》,郑州大学学报,2003年5月第三期
    31.周长山,《汉代城市人口分析》,河南大学学报,2001年第二期
    32.刘渊,《试析明器产生的思想根源》,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4期
    33.周学鹰,《汉代建筑明器探源》,《中原文物》,2003年3期
    34.武涉县文化馆,《武涉出土的大型汉代陶楼》,《中原文物》,1983年01期
    35.周口地区文化局文物科,《淮阳于庄汉墓发掘简报》,,《中原文物》,1983.01
    36.淮阳县博物馆,《惟阳出土三进陶院落》,《中原文物》,1987.4
    37.张勇,《淮阳彩绘陶院落年代问题》,《中原文物》,2001.1
    38.张勇,《人柱形陶楼定名与年代问题讨论》,《中原文物》,2001.5
    39.张勇,《河南出土汉代建筑明器》,《中原文物》,1999.02
    40.张威,《楼阁考释》,《建筑师》,2004年10期
    41.刘叙杰,《浅论我国古代的“尊西”思想及其在建筑中的反映》,《建筑学报》1993.12
    42.周雪鹰,《汉代建筑大木作技术特征(之一)——斗拱》,华中建筑,2006年9期
    43.周雪鹰,《汉代建筑大木作技术特征(之二)——斗拱之分类:柱头铺作、转角铺作、补间铺作》,华中建筑,2006年7期
    44.周雪鹰,《汉代建筑大木作技术特征(之三)——柱、梁枋、平作腰檐》,华中建筑,2006年10期
    45.周学鹰,《对一幅“汉代建筑画像石”的重新释读(之三)-从“抽象画”的角 度》,《华中建筑》,2003年6期
    46.周均平,《凝重与飞动的统一—秦汉审美文化的重要特征》,《山东社会科学》,2003.01
    47.周跃西,《略论五色审美观在汉代的发展》,《中原文物》,2003.05
    48.周跃西,《中国传统五行色彩学的“色立体”》,《美术观察》,2006.01
    49.王鲁民,《汉代传统住宅要论》,《华中建筑》,1996 VOL14,NO4
    50.王季卿,《中国传统戏场建筑考略之一——历史沿革》,《同济大学学报》,2002.01,第30卷第1期
    51.吴庆洲,《中国古建筑脊饰的文化渊源初探》,《华中建筑》1997,VOL.15 NO.2
    52.吴庆洲,《中国古建筑脊饰的文化渊源初探》续,《华中建筑》1997,VOL.15 NO.3
    53.孙崇政,《文景之世的农业决策》,《决策与信息》,2005年1、2期
    54.曹建强,《中国农业博物馆藏汉代的陶粮仓》,《农业考古》,2001年01期
    55.陈振耀,《简述汉画建筑脊饰的文化意向》,《东方艺术》,2005.06
    56.沈仲常,《重庆江北相国寺的东汉砖墓》,《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03期
    57.甘肃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张掖郭家沙淮汉墓清理简报》,《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08期
    58.孙崇政,《文景之世的农业决策》,《决策与信息》,2005年1、2期
    59.韩一城《斗拱的结构、起源、与(营造法式)一“铺作”与“跳、铺之作”辨析》,《古建园林技术》2000.01
    60.田梅英,《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类型及内部机制》,《山东师大学报》,1998.06
    61.田久川,《论汉魏之际的坞堡组织及其政治形态》,《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01
    62.田晓冬、周雪鹰,《重新释读汉代建筑画像石》,《艺术设计双月刊》,2000.04
    63.李敏,《汉代建筑形式探索与古风建筑设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论文,1994年
    64.林源,《中国建筑的早期特征》,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论文,1998年
    65.韦克威,《中国古代楼阁建筑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博士论文,1995年7月
    66.郑峰,《中国古代楼阁研究》,华南理工大学硕士论文,1988年5月
    67.王西京,《汉代楼宇管窥》,天津大学硕士论文,1988年
    68.张丹,《斗拱艺术与结构机能演变历史的研究》,东北林业大学硕士论文,200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