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祥驱逐溥仪出宫事件之社会反响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进而驱逐溥仪出宫,废除“优待条件”。这一事件,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社会上一些主要派别对此毁誉不一,通过这些不同的评价,又可以看出各派对民主共和的不同认识。
     一、自由派知识分子对冯玉祥此举评价不一。周作人、钱玄同、王世杰、周鲠生、李书华、李宗侗均表示赞同,认为冯玉祥此举是合情合理的行为。同时周作人与钱玄同又有着借探讨问题之机对国民进行思想启蒙的深层思想动因;胡适则称冯玉祥以“横暴手段”驱逐溥仪的举动是“民国史上的一件最不名誉的事”,更注重从法理层面探讨问题,体现了其对建立法治国家、维护民主权利的要求。
     二、孙中山为代表的南方革命势力赞成冯玉祥此举,对逊清皇室问题的所持立场始终如一,但态度有所变化,由丁巳复辟时期的激愤而转为溥仪出宫事件时的平淡。这一态度的变化体现了孙中山政治思想的转变,表明孙中山对民主共和有了更深层的认识。
     三、北洋军阀集团的代表人物冯、段、张均明确了各自的态度,并将此次事件与各自的政治目的联系在一起。他们均将溥仪出宫事件视为有一定利用价值的边缘性政治问题。而真正关切的是战后势力范围的划分以及政治权利的分配。
     四、保皇派以保皇为号召,虽同为保皇,但出发点与归宿却迥然不同。王公及遗老旧臣基于各种复杂关系而形成不同的派别,围绕在溥仪周围献计献策,最终目的却均是企图复辟帝制;康有为斥责冯玉祥之举,要求恢复“优待条件”及溥仪复号还宫,再现了其特定时期的保皇理论,体现了其立宪救国的政治主张。
     将各派对此事件的态度置于复杂的社会背景之中,通过比较分析,揭示各派对民主共和政体的认识实质,进而阐明在此种状态下当时中国社会民主共和道路的曲折性。
In 1924, Feng Yuxiang launched the coup of Beijing, and then expelling Puyi from the forbidden city, abolished "The Munificent Treatment Condition ". This incident, had produced the strong response in the society, Some main groups had different attitude toward this incident, analyzing these different appraisal in the society,we can find out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democratic republicanism of different groups.
     First.There were different opinions among the intellectuals of the Freedom group in appraising the incident caused by Feng yuxiang. Zhou zuoren, Qian xuantong, Wang shijie,zhou gengsheng, Lishuhua, Li zongtong agreed with it, they thought it was a reasonable behavior.and . meanwhile Zhou Zuoren and Qian Xuantong took the opportunity of teaching people their own deep thought in discussing it.Hu shi claimed that the incident of Feng yuxiang’sexpelling Puyi with”perverse and violent means ",is”a most disreputable thing in the history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He paid attention to discussing it from the aspect of legal principle, which reflected his request of setting up the country ruled by law and safeguarding democratic right.
     Second,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South revolutionists, Sun Yat-sen agreed with it.It was clear that Sun held the opinion in royal problem from beginning to end, but his attitude was changed, to some extent, from anger in the period of recycle in 1917 to dullness in the incident . The change of this attitude reflected the transition of Sun Yat-sen's political ideology, which indicated that Sun Yat-sen had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democratic republicanism.
     Third, the representatives of Northern Warlords Feng, Duan and zhang defined their own attitudes, which associated this incident with their own political purposes. They regarded the incident as valuable edge political problem..
     Four, Royalists regarded royalism as a call. Although they were all royalists, but they had different starting point and goal. The member of royal and the ministers form different group based on complicated relations, which gave suggestions to Puyi in order to attempt to restore autocratic monarchy. Kang youwei reprimanded Feng yuxiang's action , require recovering " special treatments " and welcomed Puyi to the palace, which expressed his particular royalism theory and reflected the political opinion of saving the nation through constitutionalism.
     Putting different groups’attitude toward this incident in complicated social background,. It announced every groups’understanding the essence of democratic republicanism, and then expounded the twists of the road of the social democratic republicanism of China at that time under this state through comparative analysis.
引文
①《胡适致王正廷(稿)》,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胡适来往书信选》,(上),中华书局,1979 年 5 月 1 日,第 268 页。
    ②《周作人致胡适》,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胡适来往书信选》,(上),中华书局,1979 年 5 月 1 日,第 270 页。
    ③《周作人致胡适》,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胡适来往书信选》,(上),中华书局,1979 年 5 月 1 日,第 270 页。
    ④《周作人致胡适》,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胡适来往书信选》,(上),中华书局,1979 年 5 月 1 日,第 270—271 页。
    ⑤《胡适致周作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胡适来往书信选》,(上),中华书局,1979 年 5 月 1 日,第 272 页。
    ⑥《李宗侗、李书华致胡适》,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胡适来往书信选》,(上),中华书局,1979 年 5 月 1 日,第 276 页。
    ⑦《李宗侗、李书华致胡适》,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胡适来往书信选》,(上),中华书局出版,1979 年 5 月 1 日,第 276 页。
    ①《李宗侗、李书华致胡适》,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胡适来往书信选》,(上),中华书局出版,1979 年 5 月 1 日,第 277 页。
    ②《李宗侗、李书华致胡适》,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胡适来往书信选》,(上),中华书局出版,1979 年 5 月 1 日,第 277 页。
    ③《胡适致李宗侗、李书华(稿)》,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胡适来往书信选》,(上),中华书局出版,1979 年 5 月 1 日,第 277 页。
    ④ 龙子仲等编:《中华民国史史料外编》第 2 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年 5 月版,第 265 页。
    ⑤ 周鲠生:《清室优待条件》,《现代评论》第一卷,第一期,民国十三年十二月十三日,第九、十页。
    ① 王世杰:《清室优待条件的法律性质》,《现代评论》第一卷,第二期,民国十三年十二月十三日,第九、十页。
    ②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 2 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 年 5 月,第 72—75页。
    ③《修正清室优待条件》,《东方杂志》,第二十一卷,第二十三号。
    ④ 汤志钧:《章太炎年谱长编》,中华书局,1979 年,第 772 页。
    ① 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 11 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年,79—80 页。
    ② 溥仪:《我的前半生》,东方出版社,1999 年 1 月,第 144 页。
    ③ 溥仪:《我的前半生》,东方出版社,1999 年 1 月,第 144 页。
    ④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胡适致李宗侗、李书华(稿)》,《胡适来往书信选》(上),中华书局出版,1979 年 5 月 1 日,第 277 页。
    ⑤ 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 3 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年,第 444 页。
    ① 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 3 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年,第 444 页。
    ② 周作人:《三博士之老实》,《语丝》,第四期, 1924 年 12 月 8 日。
    ③ 周作人:《三博士之老实》,《语丝》,第四期, 1924 年 12 月 8 日。
    ④ 周作人:《李佳白之不解》,《语丝》,第四期, 1924 年 12 月 8 日。
    ⑤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周作人致胡适》,《胡适来往书信选》,(上),中华书局出版,1979 年 5 月 1 日,第 270 页。
    ⑥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周作人致胡适》,《胡适来往书信选》,(上),中华书局出版,1979 年 5 月 1 日,第 270 页。
    ⑦ 钱玄同:《告遗老》,《语丝》,第四期, 1924 年 12 月 8 日。
    ① 钱玄同:《三十年来我对于满清的态度底变迁》,《语丝》,第一期, 1925 年 1 月 5 日 。
    ② 周作人:《致溥仪君书》,《语丝》,第四期, 1924 年 12 月 8 日。
    ③ 钱玄同:《告遗老》,《语丝》,第四期, 1924 年 12 月 8 日。
    ④ 钱玄同:《告遗老》,《语丝》,第四期, 1924 年 12 月 8 日。
    
    ① 钱玄同:《恭贺爱新觉罗溥仪君迁升》,《语丝》,第一期,1924 年 11 月 17 日。
    ② 钱玄同:《恭贺爱新觉罗溥仪君迁升》,《语丝》,第一期,1924 年 11 月 17 日。
    ③ 周作人:《致溥仪君书》,《语丝》,第四期, 1924 年 12 月 8 日。
    ④ 钱玄同:《恭贺爱新觉罗溥仪君迁升》《语丝》,第一期,1924 年 11 月 17 日。
    ⑤ 周作人:《致溥仪君书》,《语丝》,第四期, 1924 年 12 月 8 日。
    ①《共和关键录》,第一编,第 128 页,转引自章开沅、林增平主编:《辛亥革命史》,(下),人民出版社,1981 年 7 月 1 日,第 398 页。
    ②龙子仲等编:《中华民国史史料外编》第 2 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年 5 月,第 276 页。
    ①《致冯玉祥电》,1924 年 11 月 11 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等编:《孙中山全集》,第十一卷,中华书局,1986 年 7 月,第 302 页。
    ②《护国文献》上,第 44 页,转引自唐宝林、郑师渠著:《共和与专制的较量》,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 8 月,第 207 页。
    ③《致段祺瑞电》,1917 年 7 月 19 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等编:《孙中山全集》,第四卷,中华书局,1985 年 5 月,第 116 页。
    ④《致段祺瑞电》,1917 年 7 月 19 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等编:《孙中山全集》,第四卷,中华书局,1985 年 5 月,第 117 页。
    ⑤《在驻粤滇军欢迎会上的演说》,1917 年 7 月 20 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等编:《孙中山全集》,第四卷,中华书局,1985 年 5 月,第 120 页。
    ⑥《与广州各报记者的谈话》,1917 年 7 月 31 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等编:《孙中山全集》,第四卷,中华书局,1985 年 5 月,第 127 页。
    ①《在广州黄埔欢迎会上的演说》,1917 年 7 月 17 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等编:《孙中山全集》,第四卷,中华书局,1985 年 5 月,第 114 页。
    ②《复陆荣廷电》,1917 年 7 月 24 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等编:《孙中山全集》,第四卷,中华书局,1985 年 5 月,第 124 页。
    ③《致津沪国会议员电》,1917 年 7 月 19 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等编:《孙中山全集》,第四卷,中华书局,1985 年 5 月,第 118 页。
    ④《在广东学界欢迎会上的演说》,1917 年 7 页 21 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等编:《孙中山全集》,第四卷,中华书局 1985 年 5 月,第 122 页。
    ⑤《致护法各省将领电》,1917 年 7 月 24 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等编:《孙中山全集》,第四卷,中华书局 1985 年 5 月,第 124 页。
    ⑥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国国民党第一、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史料》,(上),江苏古籍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85—88 页。
    ① 龙子仲等编:《中华民国史史料外编》,第 2 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年 5 月,第 263 页。
    ② 龙子仲等编:《中华民国史史料外编》,第 2 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年 5 月,第 263 页。
    ③ 冯玉祥:《我的生活》,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 年 3 月,第 408 页。
    ④《国事刍言》,冯玉祥选集编辑委员会:《冯玉祥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5 年 10 月,第 9—10页。
    ⑤(英)庄士敦著:《紫禁城的黄昏》,求实出版社,1989 年 3 月,第 381 页。
    ⑥ (英)庄士敦著:《紫禁城的黄昏》,求实出版社,1989 年 3 月,第 381 页。
    ① 《段合肥对清室事件之愤恚》,龙子仲等编:《中华民国史史料外编》,第 2 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5 月,第 258 页。
    ② 《清室善后事宜停顿》,龙子仲等编:《中华民国史史料外编》,第 2 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年 5月,第 272 页。
    ③ 冯玉祥著:《我的生活》,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 年 3 月,第 409 页。
    ④ 冯玉祥著:《我的生活》,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 年 3 月,第 409 页。
    ⑤《广州民国日报》,1924 年 12 月 27 日 ,第 242 页。
    ⑥ 蔡和森:《第二次北京政变与国民党》,《六大以前》,第 199 页。
    ① 转引自刘曼容:《孙中山对冯玉祥北京政变的认识变化考析》,《学术研究》,2004 年第 11 期。
    ② 古蓨孙:《甲子内乱始末纪实》,转引自来新夏:《北洋军阀史》,(下),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年 3 月,828、829 页。
    ③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政治》,(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 1475—1477 页。
    ④ 溥仪:《我的前半生》,东方出版社,1999 年 1 月,第 176—177 页。
    ① 溥仪:《我的前半生》,东方出版社,1999 年 1 月,第 177 页。
    ② 俞兴茂、吕长赋、纪红民编:《溥仪离开紫禁城以后》,文史资料出版社,1985 年 1 月,第 13 页。
    ③ 溥仪:《我的前半生》,东方出版社,1999 年 1 月,第 178 页。
    ④ 俞兴茂、吕长赋、纪红民编:《溥仪离开紫禁城以后》,文史资料出版社,1985 年 1 月,第 15 页。
    ⑤ 溥仪:《我的前半生》,东方出版社,1999 年 1 月,第 187 页。
    ① 溥仪:《我的前半生》,东方出版社,1999 年 1 月,第 177 页。
    ② 溥仪:《我的前半生》,东方出版社,1999 年 1 月,第 180 页。
    ③ 俞兴茂、吕长赋、纪红民编:《溥仪离开紫禁城以后》,文史资料出版社,1985 年 1 月,第 27 页。
    ④ 溥仪:《我的前半生》,东方出版社,1999 年 1 月,第 189 页。
    ⑤ 龙子仲等编:《中华民国史史料外编》,第 2 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年 5 月,第 284 页。
    ⑥ 溥仪:《我的前半生》,东方出版社,1999 年 1 月,第 206 页。
    ① 杨思远、刘晓晖著:《溥仪外记》,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 年 3 月,第 76 页。
    ② 杨思远、刘晓晖著:《溥仪外记》,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 年 3 月,第 76 页。
    ③ 笔者注:内务府是中国清代管理宫廷事务的机构。为清代特有,始设于顺治初年。至顺治十一年(1654)仿明制改内务府为十三衙门;十八年,裁十三衙门,复设内务府。自此遂为定制。1911 年辛亥革命后,废帝溥仪仍居宫内 ,为皇帝服务的内务府也得以保留。在满清八旗中,襄黄、正黄、正白三个满军旗系皇室亲自率领的所谓亲军,内务府人均出自这最亲信的三旗,自堂郎中以下所有司员全不例外。堂郎中以上即内务府大臣,也有的是司员提上来的,也有的是从外调来的。总之除个别大臣外,全被三旗包下来了。北京内务府的首领是总管内务府大臣。1919 年时出任这一要职的是世续。接替世续的是绍英,继他之后是耆龄。溥仪被驱逐出宫,辗转入住天津张园。1925 年在张园他下了两道谕旨:第一,改北京紫禁城时的内务府为“清室驻天津办事处”,办事处内设军机处;第二,任命郑孝胥、胡嗣瑗、杨钟羲、温肃、景方昶、萧丙炎、陈曾寿、万绳栻、刘骧业为驻天津顾问?ο律杷母龃Γ芪翊τ芍PⅠ闳问拢缓蟾奈4梗ㄖ?孝胥之子)任事。
    ④ 龙子仲等编:《中华明国史资料外编》,第 2 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年 5 月,第 276 页。
    ⑤ 溥仪:《我的前半生》,东方出版社,1999 年 1 月,第 154—155 页。
    ⑥ (英)庄士敦著:《紫禁城的黄昏》,求实出版社,1989 年 3 月,第 172 页。
    ① (英)庄士敦著:《紫禁城的黄昏》,求实出版社,1989 年 3 月,第 312 页。
    ② 溥仪:《我的前半生》,东方出版社,1999 年 1 月,第 243、244 页。
    ① 张伯桢:《张勋康有为传》,第 5 页,转引自林克光:《革新派巨人康有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 12 月,第 489 页。
    ② 林克光:《革新派巨人康有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年 12 月,第 489 页。
    ③ 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编:《戊戌变法前后》,1986 年 8 月,第 498—499 页。
    ④《保救大清皇帝会例》,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中华书局出版,1981 年 2 月,第 415 页。
    ⑤《保救大清皇帝会例》,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中华书局出版,1981 年 2 月,第 415 页。
    ⑥《保救大清皇帝会例》,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中华书局出版,1981 年 2 月,第 419 页。
    ⑦《致各埠保皇会公函》,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中华书局出版,1981 年 2 月,第 413 页。
    ⑧《公请光绪复位还于京师摺》,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编:《康有为与保皇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年9 月,第 7 页。
    ① 转引自桑兵:《保皇会的宗旨歧变与组织离合》,《近代史研究》,2001 年第 6 期,第 51 页—52 页。
    ② 转引自桑兵:《保皇会的宗旨歧变与组织离合》,《近代史研究》,2002 年,第三期,第 66 页。
    ③ 转自引桑兵:《保皇会的宗旨歧变与组织离合》,《近代史研究》,2002 年第三期,第 88 页。
    ④《救亡论》,1911 年 11 月,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下),中华书局出版,1981 年 2 月,第 652 页。
    ⑤《救亡论》,1911 年 11 月,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下),中华书局出版,1981 年 2 月,第 659 页。
    ①《救亡论》,1911 年 11 月,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下),中华书局出版,1981 年 2 月,第 653 页。
    ②《致冯国璋电》,1911 年 11 月,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下),中华书局出版,1981 年 2 月,第 1010页。
    ③《共和政体论》,1911 年 11 月后,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下),中华书局出版,1981 年 2 月,第694 页。
    ④《不幸而言中不听则国亡序》,1917 年 11 月,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下),中华书局出版,1981年 2 月,第 1016 页。
    ⑤《救亡论》,1917 年 11 月,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下),中华书局出版,1981 年 2 月,第 662 页。
    ⑥《救亡论》,1917 年 11 月,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下),中华书局出版,1981 年 2 月,第 672 页。
    ⑦《共和政体论》,1917 年 11 月后,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下),中华书局出版,1981 年 2 月,690页。
    ①《救亡论》,1917 年 11 月,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下),中华书局出版,1981 年 2 月,第 674 页。
    ②《救亡论》,1917 年 11 月,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下),中华书局出版,1981 年 2 月,第 672 页。
    ③《救亡论》,1917 年 11 月,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下),中华书局出版,1981 年 2 月,第 675 页。
    ④《共和政体论》,1917 年 11 月后,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下),中华书局出版,1981 年 2 月,第689 页。
    ⑤《共和政体论》,1911 年 11 月后,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下),中华书局出版,1981 年 2 月,第686 页。
    ⑥《救亡论》,1911 年 11 月,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下),中华书局出版,1981 年 2 月,第 670 页。
    ⑦《救亡论》,1911 年 11 月,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下),中华书局出版,1981 年 2 月,第 676 页。
    ①《请袁世凯退位电》,1916 年,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下),中华书局出版,1981 年 2 月,第 936页。
    ②《请袁世凯退位电》,1916 年,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下),中华书局出版,1981 年 2 月,第 933页。
    ③《请袁世凯退位电》,1916 年,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下),中华书局出版,1981 年 2 月,第 934页。
    ④ 苏人:《晚清风云人物史话:康有为》,民族出版社,2003 年 7 月,第 124 页。
    ⑤《附录:康有为生平活动简表》,1917 年 7 月 1 日,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下),中华书局出版,1981 年 2 月,第 1146 页。
    ⑥《附录:康有为生平活动简表》,1927 年,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下),中华书局出版,1981 年 2月,第 1147 页。
    ①《国事刍言》,1925 年 6 月,冯玉祥选集编辑委员会:《冯玉祥选集》,(上),人民出版社,1985 年 10 月,第 9—10 页。
    
    ① 唐德刚:《袁氏当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 11 月。
    ② 引自刘江船:《论民初军阀割据的文化原因》,《民国档案》,1994。3。65—71。
    龙子仲等编:《中华民国史史料外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年 5 月。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江苏人民出版社。
    “中华民国史纪要编辑委员会”编:《中华民国史纪要》,“中华民国史料研究中心”印,1975年。
    中共中央书记处编:《六大以前》,人民出版社出版,1980 年 9 月。
    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编:《康有为与保皇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年 9 月。
    中国史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北洋军阀》,第四卷,1912—1928,武汉出版社。
    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中华书局出版,1981 年 2 月。
    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编:《戊戌变法前后》,1986 年 8 月。
    (英)庄士敦著:《紫禁城的黄昏》,求实出版社,1989 年 3 月,第 381 页。
    溥仪:《我的前半生》,中华书局,1977 年。
    贝尔:《中国末代皇帝》,中国建设出版社,1989 年。
    俞兴茂、吕长赋、纪红民编:《溥仪离开紫禁城以后》,文史资料出版社,1985 年 1 月。
    冯玉祥:《我的生活》,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 年 3 月。
    周作人:《周作人回忆录》,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 年。
    《语丝》、《东方杂志》、《现代评论》
    《大公报》、《广州民国日报》、《申报》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胡适来往书信选》,中华书局,1979 年。
    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年。
    蒋铁生:《冯玉祥年谱》,齐鲁出版社,2003 年 9 月。
    《冯玉祥日记》,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 年 1 月。
    冯玉祥选集编辑委员会:《冯玉祥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 年 10 月。
    张菊香、张铁荣主编:《周作人年谱》,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 年 9 月。
    曹述敬:《钱玄同年谱》,齐鲁书社,1986 年 8 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等编:《孙中山全集》,中华书局,1985年 5 月。
    《钱玄同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年。
    汤志钧:《章太炎年谱长编》,中华书局,1979 年。
    唐德刚:《袁氏当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 11 月。
    唐宝林、郑师渠著:《共和与专制的较量》,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 年 8 月。
    章开沅、林增平主编:《辛亥革命史》,人民出版社,1981 年 7 月 1 日。
    来新夏:《北洋军阀史》,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年 3 月。
    李新、陈铁健主编:《中国 20 世纪全史》,第三卷,《国民革命》:1924—1927,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 年。
    杨思远、刘晓晖著:《溥仪外记》,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 年 3 月。
    耿云志:《胡适评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年。
    朱洪:《胡适大传》, 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年。
    余英时:《重寻胡适历程:胡适生平与思想再认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
    林克光:《革新派巨人康有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年 12 月。
    苏人:《晚清风云人物史话:康有为》,民族出版社,2003 年 7 月。周玉和 :《曹锟全传》,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 年。
    蒋公权著,汪荣祖译:《康有为思想研究》,北京新兴出版社,2005 年 7 月。
    徐彻:《张作霖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年。
    张正忠:《张作霖全传》,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 年。
    程舒伟:《段祺瑞全传》,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 年。
    董尧:《北洋军阀吴佩孚》,团结出版社,1995 年。
    喻大华:《论民国政府处理逊清皇室的失误》,《史学月刊》,2000 年,第 3 期
    刘曼容:《孙中山对冯玉祥北京政变的认识变化考析》,《学术研究》,2004 年,第 11 期。
    桑兵:《保皇会的宗旨歧变与组织离合》,《近代史研究》,2002 年,第 3 期。
    刘江船:《论民初军阀割据的文化原因》,《民国档案》,1994。3。65—71。
    徐宗勉:《关于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几点认识》,《近代史研究》。1994 年,第 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