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反叛中建构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新时期小说中“非传统”父子关系的叙事为研究对象,在厘清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存在的“非传统”父子关系叙事的基础上,侧重研究新时期小说对“非传统”父子关系叙事的内容、结构及意义。在对具体文本的分析中,完整地呈现了新时期小说对“非传统”父子关系叙事的内容及过程,并试图深入地剖析出这一叙事所产生的社会价值及文学价值。本文尽可能地从小说文本出发,突破传统文化研究的局限,以“非传统”父子关系叙事在文学史中的存在为线索,在对不同时期文学作品的比对中,剖析新时期小说对“非传统”父子关系的叙事层次。本文从伦理关系和叙事学理论入手,以文学发展的时序为脉络,选取典型文本,对新时期小说中“非传统”父子关系叙事的内容进行全面分析,并概括出新时期小说在对“非传统”父子关系叙事中所出现的“解构”和“建构”的过程,揭示了新时期小说对“非传统”父子关系叙事所折射的社会文化及文学发展的内涵所在。
     本文认为,新时期以来小说中“非传统”父子关系的叙事主要侧重于对父亲的审视和批判,在不断地反抗和斗争的过程中完成了对“非传统”父子关系叙事的“解构”和重新“建构”,这一叙事形式的出现不仅表现出社会、伦理、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的创新体验,并且深刻地反映了文学发展中颠覆权威的内在诉求,也是本文力图挖掘的这一“在反叛中建构”父子关系叙事的价值所在。
The narrative of "non-traditional"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of our country’s new periodnovels is taken as my study object in this thesis as well as the presence of the narrative in theChinese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focusing on the research of the content,structur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narrative of "non-traditional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in thenew period novels.In the analysis of the specific text, the thesis provides a relativelycomplete presentation of the content, the process of the narrative of "non-traditional"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in the New Epoch and the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social andliterary value of this narrative. The thesis introduces the Ethical relationship and theNarrative theory as the basic academic theory, and takes the order of the literary developmentfor the context, originating from the "non-traditional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in the noveland selecting the typical text. It conduct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narrative of"non-traditional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in Novels. Meanwhile it summarizes thenarrative's process of "deconstruction" and "construction" about the "non-traditional"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in the new period novels. The author strives to reveal the profoundsignificance of the socio-cultural and literary development refracted through the narrative of"non-traditional"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in the new period novel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narrative of the “non-traditional”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in the new era novels focuses on examine and critique of the father. In the process ofresistance and struggle, it completed the “deconstruction” and “re-construct” of thenarrative of the “non-traditional”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The form of this narrative notonly demonstrates the social, ethical, cultural innovation and experience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but also reflects the intrinsic aspirations to subvert the authority of the literarydevelopment, and this is the value of this thesis trying to “Constructed in the rebellion”.
引文
①弗洛伊德著,李展开译:《摩西与一神教》,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71页。
    ②吕友仁:《礼记讲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4页。
    ③何晏集解,黄侃义疏:《孔学三种·论语集解义疏》,世界书局1935年版,第18页。
    ①陈少华:《阉割、篡弑与理想化: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父子关系》,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18页。
    ①“弑父”:封建时代称臣杀君、子杀父母为“弑”。此处“弑父”是指儿子因不满父亲的行为,而对父亲采取了反抗行动或敌视的态度。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第1648页。
    ①张文红:《伦理叙事与叙事伦理——90年代小说的文本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7页。
    ①(宋)朱熹集注:《论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29页。
    ②刘卫东:《20世纪“家族小说”中“父亲”形象新论》,《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5期,第49页。
    ①朱海林:《伦理关系论》,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年版,第4页。
    ①季桂起:《从叙事模式的转变到当代小说的转型》,《文艺评论》2005年第3期,第27页。
    ②同上。
    ③陈思和:《文本细读在当代的意义及其方法》,《河北学刊》2004年第2期,第109页。
    ①陈思和:《文本细读在当代的意义及其方法》,《河北学刊》2004年第2期,第113页。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五四运动文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59年版,第10页。
    ②与胡适《我的儿子》的观点进行商榷的是汪长禄,胡适做了回应。以书信的形式一来一往共两回,发表在《每周评论》第三十四号(1919年8月9日)和第三十五号(1919年8月16日)上。鲁迅的文章引出缪金源的《我们现在怎样做儿子》,发表在《解放与创造》第二卷第七号,1920年4月1日。
    ①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4页。
    ①曹文书:《家族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4页。
    ①路翎:《财主底儿女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4页。
    ②陈少华:《阉割、篡弑与理想化——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父子关系》,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9页。
    ③老舍:《四世同堂》,《老舍文集》(第五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49页。
    ①梁斌:《漫谈〈红旗谱〉的创作》,《人民文学》1959年第6期,第23页。
    ①“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首先在1980年7月26日的《人民日报》社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中提出。文中称,“最近,党中央提出,我们的文艺工作总的口号应当是: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口号,“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文艺工作指出了正确的方向”。
    ②王蒙:《活动变人形》,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①李阳春:《新时期文学思潮述评》,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55页。
    ①李阳春:《新时期文学思潮述评》,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58页。
    ②苏童:《舒农》,《苏童作品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160页。
    ①苏童:《城北地带》,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70页。
    ②苏童:《米》,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127页。
    ①苏童:《刺青时代》,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②苏童:《城北地带》,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71页。
    ①张文红:《伦理叙事与叙事伦理——90年代小说的文本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
    ①张文红:《伦理叙事与叙事伦理——90年代小说的文本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①程文超,郭冰茹:《中国当代小说叙事演变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页。
    ①余华:《在细雨中呼喊》,南海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2页。
    ②陈晓明:《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9页。
    ③洪峰:《奔丧》,《瀚海》,作家出版社1988年版,第153页。
    ①苏童:《一九三四年的逃亡》,《罂粟之家》,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44页。
    ①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余华作品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0页。
    ②胡秦葆刘瑶春:《余华小说对“父亲”形象的颠覆与重构》,《广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9期,第92页。
    ③余华:《世事如烟》,新世界出版社1999年版,第154页。
    ①余华:《世事如烟》,新世界出版社1999年版,第164页。
    ②同上,第154页。
    ③余华:《难逃劫数》,《偶然事件》,花城出版社1991年版,第150页。
    ④张文红:《伦理叙事与叙事伦理——90年代小说的文本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9页。
    ①苏童:《舒农》,《苏童作品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166页。
    ②张文红:《伦理叙事与叙事伦理——90年代小说的文本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0页。
    ①北村:《施洗的河》,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
    ①北村:《施洗的河》,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14页。
    ②同上,第15页。
    ③王朔:《我是你爸爸》,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81页。
    ①王朔:《我是你爸爸》,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25页。
    ②朱文:《我爱美元》,作家出版社1995年版,第376页。
    ①莫言:《我的故乡与我的小说》,杨扬编,《莫言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3页。
    ②张文红:《伦理叙事与叙事伦理:九十年代小说的文本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6页。
    ③方方:《祖父在父亲心中》,江苏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78页。
    ①余华:《鲜血梅花》,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①张炜:《柏慧》,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版,第34页。
    ①张炜:《柏慧》,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版,第106页。
    ②张炜:《远行之嘱》,长江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251页。
    ①余华:《活着》,南海出版公司1998年版,第129页。
    ②陈晓明:《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小说的后现代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9—270页。
    ③余华:《许观卖血记》,南海出版公司2005年版,第267页。
    ①国家领导层对这场“文化革命”做出明确的否定,宣称它“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见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1981年6月)决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汇编》(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811页。
    ②周扬在1979年10月召开的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简称“文代会”)上所作的报告中说道:“它
    (指‘文代会’)标志着林彪、‘四人帮’实行封建法西斯专政、毁灭文艺的黑暗时代已经永远结束了,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繁荣的时期已经开始。”见《继往开来,繁荣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文艺》,《周扬文集》(第五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61页。
    ③“最近,党中央提出,我们的文艺工作总的口号应当是: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口号的提出,“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文艺工作指出了正确的方向”。见1980年7月26日的《人民日报》社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①丁帆何言宏:《论二十年来小说潮流的演进》,《文学评论》1998年第5期,第50页。
    ①王先霈:《文艺心理学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30页。
    ①[俄]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论》,丰陈宝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46页。
    ②许程明:《文学的一种状态——阅读接受与当代文学散论》,《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第76页。
    ③王先霈:《文艺心理学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57页。
    ①张炜:《融入野地》,作家出版社1996年版,第480页。
    ①郜元宝:《告别丑陋的父亲们》,《拯救大地》,学林出版社1994年版,第90页。
    ①“狂欢化”:所谓狂欢化,是指一切狂欢节式的庆贺、仪式、形式在文学体裁中的转化与渗透。这一文化美学及诗学命题,是前苏联最重要的思想家和文论家之一的米·巴赫金(1895——1975)提出来的。在其代表作《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和《拉伯雷的创作和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文化》这两本专著中,巴赫金都谈到了狂欢化问题。他认为只有从狂欢化的角度,从民间诙谐文化的角度切入,才能真正把握拉伯雷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本质特征。狂欢化的主要观点包括:重视民间的诙谐文化,把狂欢化文学看作是文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部分;提倡平等对待一切文学体裁、语言和风格,否定文学艺术创作形式中的一切权威性;寻求各种复杂的文学因素的融合,注重文学内容和形式的开放性;以狂欢化思维方式来颠覆理性化思维结构,重视语言环境和话语交际的分析;以开放的态度对待人和世界,拒绝把人和世界看成已经完成的。
    ②“陌生化”:所谓陌生化,就是对常规常识的偏离,造成语言理解与感受上的陌生感。在指称上,要使那些现实生活中为人们习以为常的东西化为一种具有新的意义、新的生命力的语言感觉;在语言结构上,要使那些日常语言中为人们司空见惯的语法规则化为一种具有新的形态、新的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陌生化”是由俄国形式主义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是西方“陌生化”诗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西方“陌生化”诗学的成熟标志。这个理论强调的是在内容与形式上违反人们习见的常情、常理、常事,同时在艺术上超越常境。陌生化的基本构成原则是表面互不相关而内里存在联系的诸种因素的对立和冲突,正是这种对立和冲突造成了“陌生化”的表象,给人以感官的刺激或情感的震动。
    ①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80页。
    ①鲁枢元:《论新时期文学的“向内转”》,《文艺报》,1986年10月18日。
    ②同上。
    ③陈晓明:《中国当代文学主潮》,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39—340页。
    ①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33页。
    ①訾翠霞:《中国传统家庭伦理的当代适应性问题浅论》,《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第37页。
    ②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9页。
    ①[宋]朱熹集注;金良年导读;胡真集评:《论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①[宋]朱熹集注;金良年导读;胡真集评:《论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6页。
    ②同上,第11页。
    ③佚名:《中国父子关系正在进化》,《记者观察》2008年第5期,第5页。
    ①轩红芹:《父亲的无声——读鬼子的〈瓦城上空的麦田〉》,《理论与创作》2004年第2期,第101页。
    ①洪治刚:《守望先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页。
    ②同上,第15页。
    ③石万鹏:《父与子:中国现代性焦虑的语义场》,《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第130页。
    1、【英】爱·摩·福斯特:《小说面面观》,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
    2、【美】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3、【美】浦安迪:《中国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4、【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5、【美】亨利·詹姆斯:《小说的艺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
    6、【捷克】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7、【美】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9、【俄】瓦·叶·哈利泽夫:《文学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南帆:《冲突的文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11、张颐武:《在边缘处追索——第三世界文化与当代中国文学》,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12、罗钢:《叙事学导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3、吴义勤:《中国当代新潮小说论》,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14、尹国均:《先锋实验:八九十年代的中国先锋文化》,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
    15、王晓明:《在新意识形态的笼罩下——90年代的文化和文学分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6、宁亦文:《多元语境中的精神图景——九十年代文学评论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17、陈思和杨扬《九十年代批评文选》,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1年版。
    18、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9、丁凡许志英:《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20、曹文轩:《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1、王阳:《小说艺术形式分析:叙事学研究》,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22、牛云清:《中国当代文学精神》,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3、陈思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4、吴培显:《当代小说叙事话语范式初探》,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5、廖小平:《伦理的代际之维》,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6、黄伟林:《中国当代小说家群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27、程文超:《欲望的重新叙述——20世纪中国的文学叙事与文艺精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8、王安忆:《小说家的十三堂课》,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29、胡健玲王永兵:《中国新时期小说研究资料》(下),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30、葛红兵:《中国文学的情感状态》,山东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31、陈晓明:《审美的激变》,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
    32、谢有顺:《文学的常道》,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
    33、南帆:《文学的维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4、刘俐俐:《文学“如何”:理论与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5、何镇邦:《观念的嬗变与文体的演进》,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
    1、李振声:《中国当代小说的还原性趋赴》,《当代作家评论》1986年第6期。
    2、陈平原:《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与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从“新小说”到“现代小说”》,《文艺研究》1987年第5期。
    3、南帆:《文学:父与子》,《上海文学》1991年第10期。
    4、刘厚琴:《论儒学与汉代父子关系》,《齐鲁学刊》1992年第4期。
    5、蒋小波:《余华:作为成规的破坏者——余华小说的一种解读》,《当代文坛》1994年第5期。
    6、丁进:《从“父慈子孝”到“家变”——王文兴〈家变〉与王朔〈我是你爸爸〉之比较》,《当代作家评论》1995年第2期。
    7、水天戈:《文学要有对现实的批判精神——从徐坤的两篇小说谈起》,《小说评论》1996年第1期。
    8、李洁非:《实验和先锋小说(1985—1988)》,《当代作家评论》1996年第5期。
    9、陈晓明:《关于九十年代先锋派变异的思考》,《文艺研究》2000年第6期。
    10、高松年:《叙事嬗变与观念侵入——20世纪中国美学发展的动力》,《文艺评论》2001年第1期。
    11、丛新强郭笃凌:《压抑与反叛——简论余华笔下的“父子冲突”》,《当代文坛》2001年第6期。
    12、华维勇:《先锋(1985—1989):作为过渡和转变的文学流派》,《当代文坛》2002年第1期。
    13、陈晓明:《先锋派之后:九十年代的文学流向及其危机》,《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3期。
    14、叶立文:《颠覆历史理性——余华小说的启蒙叙事》,《小说评论》2002年第4期。
    15、张晓锋:《出走与重构——论九十年代以来先锋小说家的转型及其意义》,《文学评论》2002年第5期。
    16、郑家栋:《中国传统思想中的父子关系及诠释的面向——从“父为子隐,子为父隐”说起》,《中国哲学史》2003年第1期。
    17、斯炎伟:《从“重意义的故事”到“重意味的形式”——论新时期以来小说的叙事革命》,《当代文坛》2003年第1期。
    18、汤红:《在叙事空间的探索中前行——谈先锋派文学90年代后的“转型”》,《当代文坛》2004年第2期。
    19、李曙豪:《论20世纪90年代中国小说文体的发展与新变》,《当代文坛》2005年第1期。
    20、陈少华:《论中国现代文学父子关系中的“篡弑”主题》,《文学评论》2005年第3期。
    21、季桂起:《从叙事模式的转变到当代小说的转型》,《文艺评论》2005年第3期。
    22、赵奎英:《从中国古代的宇宙模式看传统叙事结构的空间化倾向》,《文艺研究》2005年10期。
    23、汪怀君:《试析现代家庭伦理关系的嬗变》,《前沿》2005年第11期。
    24、蒋淑贤:《非历史化:后现代语境下新小说的文本策略》,《当代文坛》2006年第1期。
    25、徐越:《父父子子——80-90年代文学作品中的父与子》,《剧作家》2007年第6期。
    26、孙静波:《父权的消解与自我意识的觉醒——解读〈荣誉与责任〉中的父子关系与成长主题》,《文教资料》2007年第19期。
    27、李江梅:《审父式性事叙述范式的反伦理文化心理》,《当代文坛》2008年第3期。
    28、甘安顺:《现代小说的演变及其创新方向》,《南方文坛》2008年第4期。
    29、李俊国:《中国现代小说叙事的另一路径》,《小说评论》2008年第5期。
    30、汪政晓华:《父与子——邓一光〈我是我的神〉断评》,《南方文坛》2008年第5期。
    31、仵埂:《小说的伦理精神》,《小说评论》2008年第6期。
    32、谢有顺:《当代小说的叙事前景》,《文学评论》2009年第1期。
    33、蔡咏春:《空间化的叙事——论先锋派对时间性的消解》,《当代文坛》2009年第4期。
    34、张桂珍:《儒家家庭伦理思想简论》,《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年第12期。
    35、叶立文:《五四小说的伦理叙事》,《小说评论》2008年第6期。
    36、南帆:《文学的形式:快感的编码与小叙事》,《文艺研究》2011年第1期。
    37、郭冰茹:《传统叙事资源的压抑、激活与再造》,《文艺研究》2011年第4期。
    38、王纪卜:《叙事焦虑中的文学探索和突围》,《南方文坛》2011年第6期。
    39、李芳芳:《经典叙事学理论之综述》,《大众文艺》2011年第9期。
    40、佟兆俊:《重读拉波夫叙事结构模式》,《世纪桥》2011年第19期。
    41、解浩:《中国现代家族文学父子关系探析》,《小说评论》2012年第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