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三次产业协同带动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经济增长要“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提出,是对现有三次产业理论的发展与丰富,它指出了在经济增长与发展过程中三次产业之间存在着的协同关系,是我党探索经济发展规律的新成果。
     虽然三次产业协同带动早在2007年就已经提出来了,但是关于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理论的研究成果却并不多,有关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理论的研究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第二部分是关于西部地区三次产业协同带动问题的探讨。
     在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基本理论方面,本文着重阐述了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涵义、成因、模式、标准、引领产业和影响因素。
     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包括八层涵义。一是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强调三次产业都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我们应当充分挖掘每一次产业的潜力,既要在量上逐渐增加,同时在质上也要不断提高。二是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强调三次产业之间的投入产出关联、互动与合作关系。强化三次产业之间的投入与产出关系,是增强三次产业之间协同能力的有效途径;增强三次产业之间的互动与合作程度是实现和放大三次产业协同能力的另外一种重要途径。三是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引领产业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在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历史进程中表现为第一、第二、第三次产业依次成为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引领产业。四是各次产业的平衡发展更有助于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实现。主导产业的增长与发展离不开相关支持产业与配套产业的增长与发展,支持产业与配套产业的滞后将直接影响投入产出关联以及相关产业之间的互动与合作。五是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并不等于三次产业同等程度的增长。在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不同时期,由于各次产业增长速度的差异以及各次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导致三次产业的产值规模与就业水平也存在明显差异。六是三次产业协同带动是产业结构更加有序的表现。通过协同带动使三次产业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和利用。七是不同地区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引领产业和协同模式存在明显差异性。各地的资源禀赋不同,环境条件不同,甚至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不同,最有带动能力的引领产业和最有效的协同带动模式也会各不相同。八是就特定地域来说,主张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并不意味着所有产业齐头并进。三次产业协同带动不等于各地不顾社会、经济、技术、文化及自然条件的约束,盲目追求建立行业完整的独立的产业体系。
     本文从三个层面分析了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成因。一是从产业关联的层面阐述了地域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必要性。三次产业之间的联系从最初的产品关联发展到原材料等有形要素之间的关联,再发展到知识信息等无形要素的关联,后来又延伸到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合作博弈,从而使三次产业之间关联的内容不断丰富。二是从产业间溢出效应的角度阐述了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内生性。地域三次产业共存有利于信息交流,可以产生供给溢出效应和市场需求溢出效应,从而为本地企业提供了更多有关市场供给与需求方面的适当信息,有利于本地企业比其他地方企业抢先一步创新。三是从产业安全和经济稳定角度阐述了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必要性。产业结构相对完整的国民经济可以降低对外部经济的依赖,从而确保国民经济的安全运行。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可以使不同产业的涨落相互抵消,保持经济的平稳增长。
     本文对三次产业协同带动模式进行了四种分类。从三次产业在地域内是否具有密切联系的角度,三次产业协同带动模式可以分为三种:地域内部互动合作模式、地域间互动合作模式和混合协同模式。从产业簇群的多少角度,可以将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分为单一产业簇群内的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和多产业簇群的三次产业协同带动。从三次产业的自主性与否出发,可以将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分为自主性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和被动性三次产业协同带动。根据组织协同力量的来源,可以将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分为自组织的协同带动和有役使的协同带动。
     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引领产业方面,本文提出我国经济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三次产业的协同带动应当主要通过第三次产业来引领,特别是第三次产业中的生产性服务业来引领。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我国地域经济发展水平很不平衡。特别是西部地区,工业化水平还很低,有些省份甚至还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在这些地区,适当加快工业化进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也有助于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实现。
     在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标准方面,本文认为,衡量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标准应当是多角度的,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标准可以分为四大类:经济标准、国家产业安全标准、生态环境标准、互动合作标准。每类标准应当又有不同的指标。经济标准包括产值和就业结构、资源利用、各次产业的可持续性和经济稳定等四个指标。国家产业安全标准包括产业体系、对外贸易依存度等两个指标。生态环境标准包括人类生存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有等两个指标。互动合作标准包括产业簇群、城市化和政企协作或合作等三个指标。
     在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影响因素方面。本文将影响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因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假设各次产业独立发展的情况下影响各次产业发展的因素。这些因素主要有:基本生产要素、对外经济关系。基本生产要素包括土地、资本、劳动力和技术四个方面。第二类是影响三次产业投入产出关联和互动合作的因素。主要有基于三次产业的产业链、产业簇群发育程度,城市化水平、各级政府之间的协作。
     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我国西部地区的三次产业协同带动问题进行了探讨。
     从三次产业协同带动角度看,西部地区产业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第一次和第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不足。二是各次产业劳动生产率不平衡。三是各次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四是三次产业之间的相互带动作用不足。
     过度的资源开发,人力资本素质不高,资本市场的结构性缺陷,技术落后知识要素不足,对外开放步伐缓慢是制约西部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基本因素。而基于三次产业的产业链和产业簇群发展不足,城市化水平滞后,中央与西部地方政府、西部各地方政府之间的协作不紧密是制约西部地区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重要因素。
     实现西部地区三次产业协同带动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找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引领产业和主要发展产业。西部地区的三次产业协同带动要以第三次产业为引领,特别是要发挥生产性服务业的引领作用。要大力发展加工制造业,包括农产品加工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要大力发展具有西部地域特色的产业。二是要加强各次产业独立发展的能力,包括加强各次产业基本生产要素投入和扩大西部对外开放。三是要促进三次产业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包括产业链的延伸、产业簇群的培育,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政府之间纵向与横向协作。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proposed three industries jointly driving economic growth the first time in the 17th Communist Party Congress report. Communist Party Congress report in the 17th noted that economic growth is to "rely mainly on secondary industry change to primary, 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ies jointly driving economic growth." The proposition of three industries jointly driving economic growth is the development and he rich of the existing theory of the three industries. It pointed out the synergies relation that existed in the three industries during the economic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t is the new achievement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law that our party explored.
     While the three industries jointly driving economic growth as early as 2007 has been proposed, but the research results on three industries jointly driving economic growth are not much, the research about the three industries jointly driving economic growth is still in its infant stage.
     The main content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parts:the first part is the basic theoretical issues about the three industries jointly driving economic growth, the second part is the analysis about three industries jointly driving economic growth in Western Region.
     In the basic theory on the three industries jointly driving economic growth,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meaning, causes, patterns, standards, the leading industry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three industries jointly driving economic growth.
     The meaning of the three industries jointly driving economic growth, include eight parts. The first parts is that three industries jointly driving economic growth emphasize that the three industries are all important force in driving economic growth. We should fully tap the potential of each industry, it is necessary to gradually increase the volume, while also continue to improve in quality. Second, the three industries jointly driving economic growth emphasized the input and output association and interaction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three industries. It is an effective way of enhancing interoperability between the three industries to strengthen the input and output relations; To enhance the level of interaction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three industries is another important way of implementing and enlarging the coordination capacity of the three industries. Third, in the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three industries jointly driving economic growth the leading industrial is obviously differences. In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the three industries jointly driving economic growth the first, second and tertiary industry in order becomes the leading industry. Fourth,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various industries contributes to the realization of three industries jointly driving economic growth.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leading industry is inseparable from related industries and supporting industries. The delaying of related industries and supporting industries will have a direct weakness to input-output correlation and interaction and cooperation of related industries and cooperation. Fifth, the three industries jointly driving economic growth does not mean the same level of growth in each industry. In the different periods of three industries jointly driving economic growth, due to differences of growth rate in various industry and differences in labor productivity, the output value size and employment levels of three industries are varied significantly. Sixth, the three industries jointly driving economic growth is more orderly performance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 synergies of the three industries can promote and use of interaction and cooperation fully. Seventh, The lead industry and the collaborative model h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the three industries jointly driving economic growth in different regions.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s of resource endowments,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even the stage of social development, the lead industry having the most ability to promote economy growth and the most effective mode of collaboration will be different. Eighth, to a specific geographical region, to advocate three industries jointly driving economic growth does not mean that all industries go hand in hand. Three industries jointly driving economic growth will not mean to disregard the different regions' constraints of the social, economic, technological, cultural and natural conditions. Three industries jointly driving economic growth is not mean to establish blindly an independent and complete industrial syste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hree levels of the causes of the three industries jointly driving economic growth. First, the need for the three industries jointly driving economic growth is described from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each local industry. The links between the three industries have developed from the initial products to physical factors of the raw materials, and further developed to intangible elements of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and so on intangible elements, and later extended to the cooperative game in the production and business activities, so that the content of links between three industries continuously enrich. Seco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industry spillover effects we described the endogenous of three industries jointly driving economic growth. Regional coexistence of the three industries is conducive to information exchange, can have spillover effects of market supply and market demand, so as to provide more appropriate information on the local market supply and demand to local business, and it is conducive innovation of local businesses. Thir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national industrial safety and the economic stability we described the necessity of the three industries jointly driving economic growth. If the national industry structure includes the three industries, the dependence of the national industry to other nation will be lower. The three industries jointly driving economic growth cant alternations of the peak and off-peak time, so the whole economy will keep stability.
     In this paper, we have given four categories of the model of three industries jointly driving economic growth. In the geographic area whether the three Industries be closely related each other, the model of three industries jointly driving economic growth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an mode of interactive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each industry within the same region, inter-regions interaction and cooperation model between and mixed coordination mod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ial cluster the model of three industries jointly driving economic growth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industries jointly driving economic growth within a single industry cluster, and three industries jointly driving economic growth in more than one industry cluster. From the autonomy of the three industries we can divide the model of three industries jointly driving economic growth into three industries jointly driving economic growth automatically and tertiary industries jointly driving economic growth passively. According to the source of strength of coordination, we can divided three industries jointly driving economic growth into the model of three industries jointly driving economic growth driven by self- strength and the model of three industries jointly driving economic growth driven by other- strength.
     About the leading industry of the three industries jointly driving economic growth, because our economy has entered the late stage of the industrialization, the lead industry of the three industries jointly driving economic growth should be mainly through the third industry, particularly the third in the producer services industry to lead. 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also see that the level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very uneven. Especially in the western region the level of industrialization is still very low, some provinces is even in the early stages of industrialization. In these areas, speed up in due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walking the path of new industrialization also contribute to the realization of the three industries jointly driving economic growth.
     The standards of the three industries jointly driving economic growth should be the multi-angle, and the standard of tertiary industries jointly driving economic growth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categories:economic criteria, the national industrial safety criteria, environmental criteria, interactive cooperation criteria. There should be different indicators in each type of standard. Economic criteria should include four indicators:the output and employment structure, the use of resource. the sustainability of various industries and the economic stability. National industrial safety standards should include two indicators:the industrial system, foreign trade dependence. Environmental standards should include two indicators:the human living environment and the natural maintain of resources. Interactive cooperation standards should include three indicators:industry cluster, urbanization and government-enterprise collaboration and cooperation.
     In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three industries jointly driving economic growth, this paper will divide the affecting factors into two categories:the first category is the affecting factors of the development of various industries under the independent. These factors are:the basic the factors of production, the 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The basic factors of production include four areas:land, capital, labor and technology. The second category is the affecting factors of three industrial input and output, cooperation and interaction. There is the industry chain based on the three industries, the industry cluster development level, the urbanization level, the collaboration between all levels of government.
     On this basis, the paper discussed the issue of three industries jointly driving economic growth in wester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hree industries jointly driving economic growth, the western region there are four main problems. First, the forces driving the economic growth from the first industry and the third industry are lacking. Second, the labor productivity of the three industries is imbalance. Third,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various industries is unreasonable. Fourth, the interaction of leading between the three industries is inadequate.
     Over-exploitation of resources, human capital quality being not high, the structural defects in the capital market, technical behind and the lack of knowledge factors, and the slow pace of opening up are the basic factors of restricting the three industries jointly driving economic growth in the western. The lack of industrial chain based on the three industries and the lack of industry cluster development, the lagging of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are the important restricting factors. The lack of collaboration between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the local governments in west and the lack of collaboration between western local governments is the important restricting factors too.
     The works to realize the three industries jointly driving economic growth in west Region is in three aspects. First, we should identify the leading industry and the major industries to develop in the west regions, In the west regions the leading industry should be the third industry, in particular, producer services should play the leading role. We should develop the processing and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vigorously, including agricultural products processing and manufacturing an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We should develop the industry of the western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vigorously. The second is to strengthen the capacity of independent development of each industries, including the strengthening the basic factors of production of various industries and the expansion of the western opening. The third is to promote interaction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three industries. Including the extension of industrial chain, the cultivation of industrial cluster,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th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collaboration between governments.
引文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
    1李京文、郑友敬:《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分析》,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2周振华:《产业结构优化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3宋海林:《中国产业结构协调分析》,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
    4刘世锦:《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趋势》,《中国集体经济》,2001年第1期,第10-11页。
    5程如轩、卢二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统计指标体系初探》,《中国统计》,2001年第7期,第17-18页。
    6龚仰军:《产业结构研究》,上海财经出版社,2002年版。
    7黄继忠:《对产业结构优化理论中一个新命题的论证》,《经济管理》2002年第4期。
    8陈宪、黄建锋:《分工、互动与融合: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演进的实证研究》,《中国软科学》2004年第10期,第65-76页。
    9苏东水主编:《产业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0李京文:《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化与发展趋势》,《当代财经》1998年第5期,第12-21页。
    11吕铁、周叔莲:《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管理世界》1999年第1期,第113-125页。
    12刘伟、李绍荣:《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5期,第1-8页。
    1周冯琦:《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因素》,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江小涓:《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阶段和新任务》,《财贸经济》2005年第4期,第3-9页。
    3李新国、俞小江:《开放经济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4魏杰:《当前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几个问题》,《经济经纬》,2006年第2期,第52-56页。
    5张亚斌、黄吉林、曾铮:《城市群、“圈层”经济与产业结构升级—基于经济地理学理论视角的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第12期,第45-52页。
    6彭志忠:《县域经济产业协同成熟度分析与研究》,《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8期第99-105页。
    7江静、刘志彪、于明超:《生产者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效率提升:基于地区和行业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世界经济》2007年第8期,第52-62页。
    8朱道才、赵双琳:《产业协同、县域经济协调发展与政策选择----以农村改革发祥地“安徽省凤阳县”为例》,《兰州商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9卢中原:《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变动趋势、环境变化和调整思路》,《经济研究》2002年第3期。
    1杨英杰:《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必须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理论前沿》2007年第24期。
    2安世银:《依靠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经济发展》,《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年第12期,第43-45页。
    3杨景祥等:《产业协同“三力”强省》,《经济论坛》2008年第13期,第9-11页。
    4杨国才、潘锦云:《“以工哺农”、“以工促农”与我国传统农业现代化》,《经济学家》2008年第8期。
    5王云平、王昌林:《三次产业协同驱动经济增长的思路和政策建议》,《产业经济》2009年第2期。
    6董春、达捷等:《四川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研究》,《经济体制改革》2008年第6期,第153-155页。
    7卞彬:《重庆社科文汇》,2009年第4期。
    1威廉.配第:《政治算术》,陈冬野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2吴雯丹、张草纫选译:《魁奈经济著作选集》,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分析》,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
    2Allan.G.B.Fisher, The Clash of Progress and Security, London:Macmillan,1935.
    1Clark,C.,1957. The Conditions of Economic Progress.3rd ed., London, UK:Macmillan.
    1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总产出和生产结构》,常勋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速率、结构与扩展》,戴睿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1库兹涅茨在《各国的经济增长》一书中,将运输和通讯业归入第二次产业,为了与我国三次产业划分可比,我将运输和通讯业从第二次产业中拿出,加入到第三次产业中。
    1霍利斯·钱纳里、莫尔塞斯·塞尔昆著:《发展的格局1950-1970》,李小青等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89年版,第53页。
    1霍利斯·钱纳里、莫尔塞斯·塞尔昆著:《发展的格局1950-1970》,李小青等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第54页。
    1王奇、叶文虎:《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创新》,《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年第1期第9-12页。
    2叶文虎和韩凌:《论第四产业-兼论废物再利用业的培育》,《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年第2期,第24-27页;王奇、叶文虎:《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创新》,《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年第1期第9-12页。
    3刘思华:《创建五次产业分类法,推动21世纪中国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生态经济》,2000年第6期,第5-13页。
    4(爱尔兰)理查德·坎蒂隆:《商业性质概论》,余永定、徐寿冠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德)约翰·冯·杜能:《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吴衡康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
    2参见梁琦、刘厚俊:《空间经济学的渊源与发展》,《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第61-66页。
    3阿尔弗雷德·韦伯:《工业区位论》,李刚剑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4参见李仁贵:《西方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理论评介》,《经济学动态》2000年第3期,第70-74页。
    5参见梁琦、刘厚俊:《空间经济学的渊源与发展》,《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第61-66页。
    6W.艾萨德:《区域科学导论》,陈宗兴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分析》,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
    2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周洁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3伯尔蒂尔.俄林:《地区间贸易与国家贸易》,王继祖等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4参见李仁贵:《西方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理论评介》,《经济学动态》2000年第3期,第70-74页。
    5林毅夫在马歇尔讲座上的讲稿(2007-2008年度)中对自己的观点做了概括。
    1李靖华、郭耀煌:《国外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的演变》,《人文杂志》2001年第6期,第62-65页。
    1夏禹农、冯文浚:《梯度理论与建议》,《研究与建议》1982年第8期;周起业、刘再兴、祝诚、张可云:《区域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2克鲁格曼:《地理和贸易》,张兆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克鲁格曼:《发展、地理和经济理论》,蔡荣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藤田昌久、克鲁格曼:《空间经济:城市、区域和国际贸易》,梁琦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参见肖文滔:《产业结构协调理论综述》,《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3年第3期第151-155页。
    2参见夏锦文:《平衡与不平衡视角下的产业发展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参见汪小勤:《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发展述评》,《经济学动态》1998年第1期,第73-78页。
    2参见李泉:《中外城乡关系问题研究综述》,《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第207-212页。
    3瑟尔瓦尔:《增长与发展》(1972),金碚、李扬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4德怀特·帕金斯:《发展经济学》,李健昌、杨建文、胡和立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1[英]阿瑟·庇古:《福利经济学》,朱泱、张胜纪、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2谷书堂、逢锦聚等:《经济和谐论》,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年,第30页。
    3霍利斯·钱纳里、莫尔塞斯·塞尔昆著:《发展的格局1950-1970》,李小青等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第117页。
    4刘易斯:《二元经济论》,施炜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5[阿根廷]劳尔·普雷维什著:《外围资本主义》,苏振兴等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23页。
    6[阿根廷]劳尔·普雷维什著:《外围资本主义》,苏振兴等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170页。
    7[美]西奥多·舒尔茨:《经济增长与农业》,郭熙保、周开年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34页。
    8霍利斯·钱纳里、莫尔塞斯·塞尔昆著:《发展的格局1950-1970》,李小青等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第26页。
    9[美]詹姆斯·A.道、史迪夫·H.汉科、[英]阿兰·A.瓦尔科斯编著:《发展经济学的革命》,黄祖辉蒋文华主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90页。
    10西奥多·舒尔茨:《人的投资:人口质量经济学》,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
    11[美]詹姆斯·A.道、史迪夫·H.汉科、[英]阿兰·A.瓦尔科斯编著:《发展经济学的革命》,黄祖辉蒋 文华主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01页。
    1[美]詹姆斯·A.道、史迪夫·H.汉科、[英]阿兰·A.瓦尔科斯编著:《发展经济学的革命》,黄祖辉 蒋文华主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92页、第296页、第301页。
    2[美]西奥多·舒尔茨:《经济增长与农业》,郭熙保、周开年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20页。
    3[阿根廷]劳尔·普雷维什著:《外围资本主义》,苏振兴等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55、205页。
    4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曹征海、潘照东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5霍利斯·钱纳里、莫尔塞斯·塞尔昆著:《发展的格局1950-1970》,李小青等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第36-37、35页。
    6霍利斯·钱纳里、莫尔塞斯·塞尔昆著:《发展的格局1950-1970》,李小青等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第38页。
    7霍利斯·钱纳里、莫尔塞斯·塞尔昆著:《发展的格局1950-1970》,李小青等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第49页。
    1霍利斯·钱纳里、莫尔塞斯·塞尔昆著:《发展的格局1950-1970》,李小青等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第26页。
    2霍利斯·钱纳里、莫尔塞斯·塞尔昆著:《发展的格局1950-1970》,李小青等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第117页。
    3[美]W.W.罗斯托编:《从起飞进入持续增长的经济学》,贺力平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5页。
    1美国起飞的决定性的十年以及俄国1914年以前的起飞都是因为这两个国家开发谷物产地的需要触发的。19世纪50年代以及90年代后期世界谷物价格的上升使得大规模修建铁路变得很有吸引力,而铁路化又直接和间接导致两个国家经济起飞。
    2[美]W.W.罗斯托编:《从起飞进入持续增长的经济学》,贺力平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7页。
    3美国起飞的决定性的十年以及俄国1914年以前的起飞都是因为这两个国家开发谷物产地的需要触发的。19世纪50年代以及90年代后期世界谷物价格的上升使得大规模修建铁路变得很有吸引力,而铁路化又直接和间接导致两个国家经济起飞。
    4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李明轩、邱如美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1协同学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为共同工作。赫尔曼·哈肯是先驱者之一。1969年哈肯首次提出协同学这一名称。克劳斯.迈因策尔在《协同学与复杂性》一文中对哈肯在协同学中的贡献给予了很高评价。哈肯还主编了斯普林格公司出版的“协同学丛书”。
    2(德)赫尔曼·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凌复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
    1[美]哈伯勒著:《繁荣与萧条》,朱应庚、王锟、袁绩藩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399页。
    2[阿根廷]劳尔·普雷维什著:《外围资本主义》,苏振兴等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50页。
    1舒尔茨:《不稳定经济中的农业》(1945),麦克劳-希尔图书出版公司1945年版。
    2[美]西奥多·舒尔茨:《经济增长与农业》,郭熙保、周开年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20 页。
    1[美]阿瑟·刘易斯编著:《二元经济》,施炜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67页。
    2[美]阿瑟·刘易斯编著:《二元经济》,施炜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31页。
    3[美]沃尔特·亚当斯、詹姆斯·W·布罗克主编:《美国产业结构》(第十版),封建新、贾毓玲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4[美]阿瑟·刘易斯编著:《二元经济》,施炜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156页。
    5参见[荷]范·杜因著:《经济长波与创新》,刘守英、罗靖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版,第95和100页。
    1[美]哈伯勒著:《繁荣与萧条》,朱应庚、王锟、袁绩藩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39页。
    2[美]哈伯勒著:《繁荣与萧条》,朱应庚、王锟、袁绩藩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45页。
    1Geffrey I. Bernstein,"the Structure of Canadian inter-industry R & D spillovers,and the Rates of Return to R & D," the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1989,no.3,pp315.
    2Geffrey I. Bernstein, "the Structure of Canadian inter-industry R & D spillovers,and the Rates of Return to R & D," the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1989,no.3,pp315-328.
    3Glaeser E.L.,H.D.,Kallal,J.A.,Scheinkman and A.,Schleifer,1992, "Growth in Citie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col.100,d cembre,pp.1126-1152.
    Henderson V.,Kuncoro A. and Turner M.,1995,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Cities," Journal of Politic al Economy,col.103,pp.1067-1090.
    2Mario Forni and Sergio Paba, "Spillovers and the Growth of Local Industries, " the Journal of Indust rial Economics,vol.50,no.2,pp.153.
    3Mario Forni and Sergio Paba, "Spillovers and the Growth of Local Industries, " the Journal of Indust rial Economics,vol.50,no.2,pp.161.
    4Mario Forni and Sergio Paba, "Spillovers and the Growth of Local Industries, " the Journal of Indust rial Economics,vol.50,no.2,pp.163.
    5 Cecile Batisse:《专门化、多样化和中国地区工业产业增长的关系》,《世界经济文汇》2002年4期,第49-62页。
    1林默:《产业结构专业化、多样化对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中国集体经济》2009年第10期(上),第64-66页。
    1Rothwell,R.Suceessful Industrial Innovation:Critieal Factors for the 19905'[M].Eds Dodgson, M, and Rothwell, R. The Handbook of Industrial Innovatzon.Cheltenham:Elgar,1994.
    1黄继忠:《区域内经济不平衡增长论》,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
    2索洛认为,GDP总值增长中,仅一半的部分可以用劳动力和资本的增加来解释,而剩余的部分是因为技术的进步而引起的。Edward Denison在《美国经济增长的源泉和我们面临的其他选择》一文中,通过对1929-1957年间美国人均收入增长的研究指出,在此期间,美国人均收入增长的40%应归功于知识的进步。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经济增长更是主要依靠高新技术产业的增长来实现的。
    1知识的互补性最初由笛卡尔在《探求真理的指导原则》中提出,汪丁丁将其进一步细化为知识的时间互补性和空间互补性(参见汪丁丁:《知识沿时间和空间的互补性以及相关的经济学》,《经济研究》1996年第6期)。
    2 Jacobs J.,1969,The Economy of Cities,New-York:Vintage.
    1迈克尔·波特:《竞争力》,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第210页。
    2迈克尔·波特:《竞争力》,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第210页。
    3 Mario Forni and Sergio Paba,"Spillovers and the Growth of Local Industries, "the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vol.50,no.2,pp.170.
    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册),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92-93页。
    2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邱伟立译,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第246页。
    3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邱伟立译,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第112-113页。
    1马克卢普:《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孙耀群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高銛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2阿尔温·托夫勒:《未来的冲击》,蔡伸章译,中信出版社2006年版。
    3阿尔温·托夫勒:《预测与前提》,粟旺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4年版。
    1梁欣然:《区域资源禀赋与经济发展差异的相关性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第10期,第93-96页。
    2[英]凯恩克劳斯(Cairncross):《经济学与经济政策》(1986),李琮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3[美]查尔斯·金德尔伯格:《经济发展》,张欣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
    1陈才:《区域经济地理学》,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刘文革等:《人力资本理论的扩展及对区域经济差异的解释》,《经济学动态》2006年第1期,第29页。
    2西奥多·舒尔茨:《人的投资:人口质量经济学》,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
    1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戴睿、易诚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208-209页。
    2[美]西蒙·库兹涅茨编著:《现代经济增长》,戴睿、易诚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7页。
    3永宏:《资源禀赋的局限》,《中国科技月报》1999年4期第1页。
    4尹碧波、范方志:《经济增长的源泉:资源禀赋、技术还是制度》,《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第5-8页。
    1西奥多·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1964),梁小民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2[美]西奥多·舒尔茨:《经济增长与农业》,郭熙保、周开年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前言第2页。
    3在农业领域进行科研活动的投资收益率是很高的。下表是个别国家农业研究活动的投资收益率估计。资料来源:转引自:[美]西奥多·舒尔茨:《经济增长与农业》,郭熙保、周开年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84页。
    4霍利斯·钱纳里、莫尔塞斯·塞尔昆著:《发展的格局1950-1970)),李小青等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第64页。
    5[荷]范·杜因:《经济长波与创新》,刘守英、罗倩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第56页。
    1陈佳贵、黄群惠、钟宏斌:《中国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综合评价和特征分析》,《经济研究》2006年6期,第9-10页。
    1王检贵、丁守海:《中国究竟还有多少农业剩余劳动力》,《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第30页。
    1刘志彪:《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理论与政策取向》,《中国经济问题》2005年第1期。
    2[德]齐默尔克主编:《经济学前沿问题》,申其辉等译,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年版,第259页。
    3杨英杰:《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必须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理论前沿》2007年第24期。
    1张一力:《从人力资本结构看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经济学动态》2005年第7期,第60页。
    2张一力:《从人力资本结构看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经济学动态》2005年第7期,第60页。
    3中办发[2002]7号:《西部地区人才开发十年规划》。
    1冯涛、李定胜、张蕾:《西部金融市场组织结构及其成长困境分析》,《经济学家》2005年第2期,第83页。
    2冯涛、李定胜、张蕾:《西部金融市场组织结构及其成长困境分析》,《经济学家》2005年第2期,第84页。
    3周励:《求解中小城市企业融资难》,《西部大开发杂志》。参见:http://www.xbdkfzzs.com/ArticleView.aspx
    1参见《2004中国工业发展报告》
    2张伟、顾朝林、陈田、邱友良:《中国高新技术区的综合评价》,《地理研究》1998年第3期。
    1陈佳贵、黄群惠、钟宏斌:《中国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综合评价和特征分析》,《经济研究》2006年6期,第9-10页。
    1朱明熙:《西部开发能实行“小政府,大市场”的发展机制吗?》,《经济学家》2005年第3期。
    2魏后凯:《“十一五”时期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取向》,《经济学动态》2006年第1期,第40页。
    1金成男、玄东日:《区域投资环境差异对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经济学动态》2005年第7期,第63页。
    1郭元晞:《对资本市场的再认识》,《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5期。
    2窦玲:《西部资本市场的制度创新》,《经济学家》2005年第4期,第122页。
    1[美]西奥多·舒尔茨:《经济增长与农业》,前言第2页。
    1、魏杰:《当前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几个问题》,《经济经纬》,2006年第2期。
    2、梁琦:《对比较利益说之反例的批评》,《东部经济评论》,2004年第3期。
    3、芮明杰、刘明宇:《产业链整合理论述评》,《产业经济研究》2006年第3期。
    4、周震虹、王晓国、谌立平:《西方产业结构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发展》,《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4期。
    5、肖文韬:《产业结构协调理论综述》,《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3年03期。
    6、胡琦:《产业结构变动的经济增长效应-产业结构理论演进与发展》,《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7、陈柳钦:《产业发展的相互渗透:产业融合化》,《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8、赵儒煜:《产业结构演进规律新探-对传统产业结构理论的质疑并回答》,《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年第4期。
    9、江小涓:《理论、实践、借鉴与中国经济学的发展-以产业结构理论研究为例》,《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
    10、荣宏庆:《我国产业结构问题理论观点综述》,《党政干部学刊》2002年第2期。
    11、黄中伟、陈刚:《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理论研究综述》,《经济纵横》2003年第3期。
    12、宋涛:《调整产业结构的理论研究》,《当代经济研究》2002年第11期。
    13、周震虹、王晓国、谌立平:《西方产业结构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发展》,《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4期。
    14、杨惠声等:《西部地方债券市场:模式选择与制度建设》,《经济学家》2006年第3期。
    15、王爱君:《发展经济学与西部经济发展全国学术研讨会观点述要》,《经济学动态》2003年第11期。
    16、范新成:《新型工业化道路探析》,《经济学动态》2003年第10期。
    17、刘刚、沈镭:《1951-2004年西藏产业结构的演进特征与机理》,《地理学报》2007年第4期。
    18、孙超英:《西部产业结构演进路径选择初探》,《理论与改革》2001年第5期。
    19、崔大树:《关于区域现代化基本涵义的理论探讨》,《经济学动态》2002年12期。
    20、杨小凯、张永生:《新贸易理论、比较利益理论及其经验研究的新成果:文献综述》,《经济学》2001年第1期。
    21、虞锡君、钱方明:《科学发展观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研讨会综述》,《经济学动态》2004年12期。
    22、马颖:《结构主义发展思路的收入分配理论研究新进展》,《经济学动态》2003年12期。
    23、于刃刚,李玉红:《论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生产力研究》2003年第6期。
    24、唐珺:《冲突、合作与和谐社会》,《统计研究》2006年第2期。
    25、袁晓李:《罗伯特.奥曼和托马斯.谢林的博弈论思想》,《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26、程凌:《罗伯特.奥曼和托马斯.谢林的贡献》,《经济评论》2006年第1期。
    27、祖强:《博弈论:增进世人对合作与冲突理解的理论》,《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6年第2期。
    28、徐开金、严岭:《国内经济安全理论研究综述》,《经济学动态》2002年第11期。
    29、景思冰:《和平的逻辑》,《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30、国家发改委国土地区所课题组:《协调空间开发秩序和调整空间结构研究》,《经济学动态》2005年第2期。
    31、程怀儒:《论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12期。
    32、王晓李:《要素密集度批判与产业选择》,《产业观察》2008年第24期。
    33、李仁贵:《西方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理论评介》,《经济学动态》2000年第3期。
    34、杨贵伟:《关于我国西部地区加快产业结构转换升级的理论探讨》,《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35、徐康宁、王剑:《要素禀赋、地理因素与新国际分工》,《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36、鲁品越:《产业结构变迁和世界秩序重建-世界秩序理论中的历史唯物主义》,《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37、曹和平:《产业链闭合、商业积聚与区域经济发动机》,《经济学动态》2005年第7期。
    38、陈英:《经济全球化中的后工业经济“解构”-对产业结构“升级论”的后现代主义挑战》,《经济学动态》2008年第3期。
    39、杨开忠:《区域经济学概念、分支与学派》,《经济学动态》2008年第1期。
    40、张乃丽:《雁行形态理论研究新进展》,《经济学动态》2007年第8期。
    41、刘志高、尹贻梅:《演化经济地理学评介》,《经济学动态》2005年第12期。
    42、曹曼、叶文虎:《产业体系划分的理论探讨》,《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6期。
    43、陈秀山:《关于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任务与内容体系的思考》,《经济学动态》2002年第12期。
    44、谭崇台:《发展中国家农业问题的两种重要理论与中国现实的再思考》,《经济学动态》2005年第11期。
    45、丁任重:《论中国区域经济布局新特征-兼评梯度推移理论》,《经济学动态》2006年第12期。
    46、邢源源、张毅:《激进学派区域发展思想评述》,《经济学动态》2006年第2期。
    47、范剑勇:《产业集聚与地区间劳动生产率差异》,《经济研究》2006年第11期。
    48、许召元、李善同:《近年来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化趋势》,《经济研究》2006年第11期。
    49、管卫华、林振山、顾朝林:《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原因的多尺度分析》,《经济研究》2006年第7期。
    50、孔祥智、方松海、庞晓鹏、马九杰:《西部地区农户禀赋对农业技术采纳的影响分析》,《经济研究》2004年第12期。
    51、董先安:《浅释中国地区收入差距:1952-2002》,《经济研究》2004年第9期。
    52、林毅夫、刘培林:《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地区收入差距》,《经济研究》2003年D123期。
    53、朱玲:《后发地区的发展路径和治理结构选择—云南藏区案例研究》,《经济研究》2001年第10期。
    54、蔡舫、都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启示》,《经济研究》2000年第10期。
    55、伍山林:《中国粮食生产区域特征与成因研究-市场化改革以来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2000年第10期。
    56、刘世庆:《西部大开发的新阶段与战略转型》,《经济学动态》2006年第12期。
    57、范剑勇:《市场一体化、地区专业化与产业集聚趋势-兼谈对地区差距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58、李磊、赵旭:《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特点分析》,《经济学动态》2006年第12期。
    59、张萌、胡军:《产业生态系统研究综述》,《经济学动态》2007年第1期。
    60、李军林、李岩:《合作博弈理论及其发展》,《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9期。
    61、何伟:《新经济地理学研究文献综述》,《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7期。
    62、杨海余、王耀中、刘志忠:《新经济地理学视角的中心-外围模型评介》,《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7期。
    63、刘志迎、郎春雷:《基于共生的产业经济分析范式探讨》,《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2期。
    64、李江帆:《新型工业化与第三产业的发展》,《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1期。
    65、郭俊华、张一敏:《论西部地区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的选择》,《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66、陈佳贵、黄群慧:《工业发展、国情变化与经济现代化战略-中国成为工业大国的国情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67、郭克莎:《中国工业的发展战略及其政策选择》,《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68、蔡防、王德文:《中国地区比较优势:差异、变化极其对地区差距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69、刘昌黎:《论重化工业发展阶段的客观存在与继续发展的必然性-与吴敬琏同志商榷》,《经济学动态》2007年第3期。
    70、蔡防:.《发展阶段判断与发展战略选择-中国又到了重化工业化阶段吗》,《经济学动态》2005年第9期。
    71、陈佳贵、黄群慧:《我国基本经济国情已从农业大国转为工业大国》,《经济学动态》2005年第5期。
    72、刘世锦:《我国进入新的重化工业阶段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11期。
    73、冯子标:《论产业选择及其实现途径》,《经济学动态》2002年第8期。
    74、陈仲常、徐云、张建升:《对“国土均衡发展战略”的反思-基于我国工业结构区域布局变迁的分析》,《经济学动态》2007年第1期。
    75、峻峰:《西部地区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4年第4期。
    76、张复明、景普秋:《资源型经济及其转型研究述评》,《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77、邵帅、齐中英:《西部地区的能源开发与经济增长-基于“资源诅咒”假说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2008年第4期。
    78、陈秀山、张若:《异质型人力资本在区域经济差距中的贡献研究》,《经济学动态》2006年第3期。
    79、刘文革、潘鹏杰、朱兴龙:《人力资本理论的扩展及对区域经济差异的解释》,《经济学动态》2006年第1期。
    80、肖金成、李军培:《我国人口空间分布结构的均衡性研究-基于我国东西部地区相对资源承载力的分析》,《经济学动态》2005年第12期。
    81、张一力:《从人力资本结构看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经济学动态》2005年第7期。
    82、朱舜:《缩小“东西差距”:内涵及区域政策目标选择-兼与魏后凯教授商榷》,《经济学动态》2007年第6期。
    83、魏后凯:《对当前区域经济发展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经济学动态》2007年第1期。
    84、沈玉芳等:《我国西部地区技术状况空间分布特征及上海在西部技术转移过程中的作用研究》,《世界地理研究》2001年第2期。
    85、李新春、宋宁、蒋年云:《高科技创业的地区差异》,《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86、王立平、王乃静:《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区域间比较研究》,《经济学动态》2007年第11期。
    87、郑吉昌、何万里、夏晴:《我国产业结构偏离现状和趋势及对服务业发展的启示》,《经济学动态》2007年第6期。
    88、李团团、黄燕琳:《技术进步与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第23期。
    89、张崇康、郭根龙:《中国区域发展理论创新论坛综述》,《经济学动态》2008年第1期。
    90、卢荣善、张远秀:《从国际比较看中国农民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经济学动态》2007年第11期。
    91、冯涛等:《西部金融市场组织结构及其成长困境分析》,《经济学家》2005年第2期。
    92、中央党校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西部大开发的经济学思考》,《经济研究》2000年第6期。
    93、孙广生:《经济波动与产业波动(1986-2003)-相关性、特征及推动因素的初步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94、王检贵、丁守海:《中国究竟还有多少农业剩余劳动力》,《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95、魏后凯:《改革开放30年中国区域经济的变迁-从不平衡发展到相对均衡发展》,《经济学动态》2008年第5期。
    96、郑长德、肖金成:《中国区域经济学会2007年年会综述》,《经济学动态》2008年第3期。
    97、蔡立雄:《2007年中国西部经济论坛综述》,《经济学动态》2008年第2期。
    98、史言信、熊旭航:《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政策》,《当代财经》2005年第10期。
    99、孙早:《西部发展的政府意志》,《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6期。
    100、课题组:《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经济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101、白志礼:《中国西部地区城乡协调发展与社会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经济学动态》2007年第1期。
    102、刘朝明、蹇明:《区域增长极的理论模型及其应用创新研究》,《经济学动态》2006年第6期。
    103、郭熙保、徐淑芳:《经济发展的制度决定论与地理决定论述评》,《经济学动态》2005年第12期。
    104、景普秋、张复明:《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理论模型初探》,《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8期。
    105、姜爱林:《城镇化与信息化互动关系研究》,《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8期。
    106、钟昌标:《国内区际分工和贸易与国际竞争力》,《中国社会科学》2002 年第1期。
    107、王铮、葛昭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多重均衡态与转变前兆》,《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108、张作兴:《区域经济合作模式与推进机制研究》,《经济学动态》2006年第10期。
    109、胡立君、石军伟、傅太平:《产业结构与产业组织互动关系的实现机理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5期。
    110、郝大海、李路路:《区域差异改革中的国家垄断与收入不平等-基于2003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资料》,《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111、卢中原:《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变动趋势、环境变化和调整思路》,《经济研究》2002年第3期。
    112、华而诚:《论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经济研究》2001年第12期。
    113、陈秀山、徐瑛:《中国区域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114、谭小芬、李翀《中国地区经济差距成因问题的研究综述》,《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2期。
    115、林斐:《与时俱进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十六大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研讨会综述》,《经济学动态》2003年第10期。
    116、王胜今、于潇:《我国与周边国家区域经济合作前景展望》,《经济学动态》2003年第5期。
    117、魏后凯:《“十一五”时期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取向》,《经济学动态》2006年第1期。
    118、陈秀山、徐瑛:《我国地区差距的基本特征与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11期。
    119、陈忠斌:《发展经济学与西部大开发学术研讨会述要》,《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11期。
    120、宋健坤:《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政策分析》,《经济学动态》2003年第12期。
    121、周天勇:《托达罗模型的缺陷及其相反的政策含义-中国剩余劳动力转 移和就业容量扩张的思路》,《经济研究》2001年第3期。
    122、郑吉昌、夏晴:《服务业与城市化互动关系研究》,《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12期。
    123、刘朝明、靳景玉、杨玉明:《西部区域增长极培育与形成条件的判断》《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9期。
    124、范剑勇、杨丙见:《美国早期制造业集中的转变及其对中国西部开发的启示》,《经济研究》2002年第8期。
    125、徐从才、原小能:《产业转移与产业创新》,《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3期。
    126、覃成林:《区域经济增长趋同研究进展》,《经济学动态》2003年第3期。
    127、陈喜强、谢如鹤、张仁寿:《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中的相关前沿问题研究》,《经济研究》2008年第第8期。
    128、郑吉昌、夏晴:《论民营资本与服务业的发展》,《经济学动态》2005年第5期。
    129、王征:《论真实经济周期理论的源流、内涵及影响》,《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130、袁强:《邓小平发展第三产业思想探析》,《毛泽东思想研究》2006年第4期。
    131、郭元晞:《论钱学森的第六次产业革命思想》,《经济体制改革》2006年第5期。
    132、郭元晞:《试论我国农村的按经营分配》,《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2期。
    133、袁持平等:《澳门产业适度多元化的宏观经济学分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第123-129页。
    134、任玉凤:《协同学理论对非线性相互作用的方法论分析》,《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98年第6期,第97-103页。
    135、林秀丽:《中西部地区产业多样化发展方向探讨》,《现代管理科学》2008年第7期,第61-62页。
    1、(美)小罗伯特·卢卡斯:《经济周期理论研究》,朱善利等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2、金明善主编:《战后日本产业政策》,航空工业出版社1988年版。
    3、李伯溪、钱志深主编:《产业政策与各国经济》,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
    4、[美]马丁·费尔德斯坦编:《转变中的美国经济》(下册),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5、小宫隆太郎、奥野正宽、铃村兴太郎编:《日本的产业政策》,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
    6、胡鞍钢:《地区与发展:西部开发新战略》,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年版。
    7、赵公卿、汪同三等:《中国经济西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8、郭元晞:《资本经营》,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9、郭元晞:《资本扩张》,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0、张国良:《X线战争-国际工业间谍战内幕》,新华出版社1985年版。
    11、[日]牧野异、志村幸雄著:《日美技术战》,汪阳、周邦安、黄忠全译,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
    13、罗斯托:《从起飞进入持续增长的经济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4、刘秀兰:《西部地区产业结构问题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5、胡晓鹏:《不平衡增长格局下中国区域产业发展的实证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6、张可云:《区域经济政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版。
    17、于刃刚等:《产业融合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8、罗杰.B.迈克尔:《博弈论矛盾冲突分析》,于寅、费剑平译,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19、拉丰编:《经济理论的进展》(上、下),王国成、黄涛、易宪容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20、陈秀山:《区域经济理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21、[美]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常勋等译,商务印书馆(北京)1999年版。
    22、[美]西蒙·库兹涅茨编著:《现代经济增长》,戴睿、易诚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23、宋海林:《中国产业结构协调分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
    24、[埃及]萨米尔·阿明:《不平等的发展》,高銛译,商务印书馆(北京)2000年版。
    25、胡乃武、金碚主编:《国外经济增长理论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27、[美]罗斯托编:《从起飞进入持续增长的经济学》,贺力平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8、周起业:《区域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9、霍落斯·钱纳里:《结构变化与发展政策》,朱东海、黄钟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版。
    30、李悦:《产业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版。
    31、[德]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陈万煦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32、黄田华:《经济发展的结构与战略比较》,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2年版。
    33、[荷]范·杜因著:《经济长波与创新》,刘守英、罗靖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版。
    34、滨涡、哲雄:《工业化的弊病和经济开发战略的合理方案》,本文来源于日本中东调查会:《中东、北非年鉴(1981-82年)》
    1、Sachs J, A Warner. Fundamental Sources of Long-run Growth[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7,87.
    2、Fisher A G. Production, Primary, Secondary, and Tertiary.Economic Record, 1939, (6)
    3、Porter M. Competitive Advantage, Agglomeration Economics and Regional Policy[J].International Regional Science Review,1996,19(1-2):85-90.
    4、Sachs J, A Warner. The Curse of Natural Resources[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2001,45.
    5、Krugman P.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 [J] Journal of Political Geography[J],1991b,99:183-199.
    6、Gylfason T. Natural Resources,Education,and Economic Development[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2001,45.
    7、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Growth:A theoretical essay on the dynamic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1981.
    8、Structural Economic Dynamics:A Theory of 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Human Learning,199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