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产业协同发展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自“十六大”提出“壮大县域经济”以来,县域经济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在2006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继续调整农业结构,积极发展畜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推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新时期统筹城乡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论文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即绪论部分,在评述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县域经济协同发展战略研究的论题。
     第二部分是论文的第二章,首先简要介绍了协同方法,然后从协同学的角度分析了县域经济结构的特征,探讨了县域经济产业协同发展的机制,最后提出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正确选择——协同发展模式。
     第三部分包括论文的第三、四、五章。这一部分是文章的主体,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其一,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进行主导产业的选择;其二,总结了我国县域经济产业协同发展的总体布局和战略;其三,提出了县域经济协同发展成熟度评价模型。
     第四部分是论文的第六章,此部分是实证分析部分。从全国范围内选取了三个典型县域,结合实践提出其经济产业协同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论文主要采用三种研究方法:
     (1) 社会调查法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典型案例实证分析,是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本文运用社会调查方法收集相关案例区的资料(包括人口、GDP、环境等统计数据),在大量的统计数据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分析县域经济协同发展模式。
     (2) 数学模型分析
     建立数学模型是进行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研究的重要方法,并在诸方面研究中发挥了作用。本文作者创新性提出了县域经济协同成熟度评价模型,以揭示县域经济的协同度和发展量。
     (3) 系统性的研究方法
     本文研究一方面应用大系统理论和系统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对县域进行分析和描述,综合研究县域的人口、资源、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另一方面,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指导主导产业的选择过程。
     论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系统研究中国县域经济产业的特征。县域经济呈现出耗散结构特征;县域新兴的第二产业、门类庞杂的第三产业的应运而生,表明一个立体式的产业结构已基本形成;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立体型的发展,促成了县城、集镇、乡村三级梯度式的县域经济空间布局结构。
After bringing forward "strengthening the county territory economy" during the 16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y territory economy is becoming the focus which the theory circles and business circles paid close attention to day by day. Government Work Report(2006) reads that "We will continue to adjust the structure of agriculture by promoting development of the livestock and poultry industry, promoting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agriculture, developing 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ies in rural areas, particularly for processing agricultural products, helping county economies grow, bringing about an orderly transfer of the rural workforce to nonagricultural employment in rural and urban areas, and increasing rural incomes through various channels". Developing the county territory economy is not only the fundamentally strategic action of balancing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and solving the 'Three Rural' Issues, but also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and promoting the building of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Four parts are there in this paper:
    The first part is the introduction. On the base of narrating the country territory economic research, this thesis proposes the country territory economy Synergic developmental strategy.
    The second part is the second chapter. Firstly, it briefly introduces the Synergic method. Secondly, it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nty territory economic structure from the synerfy angle. Thirdly, it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mechanism of the county territory industry synergy. Finally, it proposes a correct choice of our country's county territory economy development pattern——synergic development pattern.
    The third part consists of chapter three, four and five. This part is the thesis's main body, it launches the elaboration from three aspects: At the very beginning, it chooses the leading industries using the system dynamic method; In addition, it summarizes the overall layout and the strategy of our country's county territory economical industry synergic development; Last but not the lest, it brings forward the model to appraising the industry development maturity of county territory economy.
    The fourth part is chapter six and the real diagnosis analysis part. Selected three model county territories from the national scope, it advances development measure and suggestion of county territories' industry synergy.
    Based on the actual development shape in Chinese county territory, this thesis advances the model of leading industry choice using system dynamics. It summarizes the Synergetic development overall layout and fights in Chinese county territory economic,
引文
1 回良玉,“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全国县委书记、县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培训班讲稿,2006年5月,p7-9。
    1 张平,《中国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与优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p13。
    1 张金锁 康凯,区域经济学[M],天津:天津人学出版社,1998年,p84。
    2 张金锁、康凯,区域经济学[M],天津:天津人学出版社,1998年,p90。
    1 闫天池,《中国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P40。
    2 廖良才 谭跃进 陈英武 戴绍利,“点轴网面区域经济发展与开发模式及其应用”,《中国软科学》2000年第10期,P80。
    3 史晋川等,《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温州模式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
    4 孟庆红,“区域特色产业的选择与培育—基于区域优势的理论分析与政策路径”,《经济问题探索》,2003年第9期,P35。
    5 刘再兴,《中国区域经济》,中国物价出版社,1993年6月。
    1 陈栋生,《中国区域经济新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5月。
    1 H.哈肯,协同学——自然成功的奥妙,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8年版,p234。
    2 曾健 张一方着,社会协同学,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p56。
    3 王鸿生编着,世界科学技术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p318。
    1 王鸿生编着,世界科学技术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p220。
    1 曾健 张一方着,社会协同学,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p151。
    1 李如生,非平衡态热力学和耗散结构,清华大学出版社,1986,p45。
    2 李后强,分形与分维:探索复杂性的新方法,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p36。
    1 李小玲,闽台高科技产业互补机制及其对策研究(硕士毕业论文),福州:福州大学软科学研究所,2000,p38。
    2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7,p415。
    3 王缉慈,关于我国区域研究中的若干新概念的讨论,北京大学报(哲社版),1998,(5),p114-120。
    1 乔尔·厄思斯特,协作型竞争(林雁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p1。
    2 谢章澍,闽台高科技产业竞争力及其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研究(硕士毕业论文),福州大学,2001,p45-51。
    1 顾宝炎,管理学导论,东方出版中心,第一版,p289-299。
    1 陈德安,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的可持续性研究(博士毕业论文),天津大学,2004,p22-23。
    1 蒋清海,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探讨,《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89年5月,p43-46。
    1 回良玉,“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全国县委书记、县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培训班讲稿,2006年5月,p32-34。
    1 江世银,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对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启示,中国人民大学《教学与研究》编辑部编《教学与研究论库》,学苑出版社2003年版,p549。
    1 何成颖,中国产业结构理论和政策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p316。
    1 杨公朴 夏大慰,现代产业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p232。
    1 杨公朴 夏大慰,现代产业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p254。
    1 赵登华 张萍,产业集聚与经济发展,《经济日报》,2003年3月31日五版。
    2 2003国研报告,产业集群是经济发展的一种战略方式,http://www.gx-info.gov.cn,2004-8-25。
    1 回良玉,“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全国县委书记、县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培训班讲稿,2006年5月,p27-30。
    1 曹克瑜,GDP指标衡量经济发展的局限性,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04-27,http//myy.cass.cn/file/2004042712392.html。
    1 马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全国循环经济工作会议。
    1 张文彤 闫洁主编,《SPSS统计分析基础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p292。
    [1] 袁伦渠,中国劳动经济史,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2] 苏东水,产业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 (美) 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住,经济学,华夏出版社、麦格尔·希尔出版社1999年版。
    [4] H.哈肯,协同学——自然成功的奥妙,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8年版。
    [5] 吴大进、曹力、陈立华,协同学原理和应用,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6] 郭治安、沉晓峰,协同论,山西经济出版社,1991年版。
    [7] 王维国,协调发展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8] 郝寿义、安虎森主编,区域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9] 回良玉,“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全国县委书记、县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培训班讲稿,2006年5月。
    [10] 加里.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三联出版社,1993年版。
    [11] 亚当.斯密,国富论,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12] 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6。
    [13] 胡家勇,政府干预理论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4] 黎鹏,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10月。
    [15] 胡福明主编,中国县域经济学,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6] 张金山主编,中国县域经济导论,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7] 赵俊臣编着,县域发展战略学,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8] 王长远主编,县域经济发展战略,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年1月。
    [19] 闫天池着,中国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
    [20] 廖良才 谭跃进 陈英武 戴绍利,“点轴网面区域经济发展与开发模式及其应用”,《中国软科学》 2000年第10期。
    [21] 史晋川等,《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温州模式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
    [22] 孟庆红,“区域特色产业的选择与培育—基于区域优势的理论分析与政策路径”,《经济问题探索》,2003年第9期。
    [23] 刘再兴,《中国区域经济》,中国物价出版社,1993年6月。
    [24] 陈栋生,《中国区域经济新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5月。
    [25] 孟昭华,关于协同学理论和方法的哲学已居于社会应用的探讨,《系统辩证 学学报》,1997年第5期。
    [26] 赵营波,大协调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1995年第6期。
    [27] 黄万纶等着,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8] 詹武主编,中国农村小康之路,中国物价出版社,1997年版。
    [29] 陈庆德主编,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开发概论,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
    [30] 延军平,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与对策,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31] 杜发春,民族经济发展论纲,中国物价出版社,2000年版。
    [32] 王占国,边境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33] 张金山,中国县域经济导论,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4] 徐逢贤,跨世纪难题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35] 闫天池,我国县域经济的分类发展模式,《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36] 王西玉,农业产业化经营中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国研网,1999年7月16日。
    [37] 魏杰,县城经济发展三大问题,《经济论坛》,2000年第17期。
    [38] 程必定,区域经济学,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1989年。
    [39] 崔功豪、魏清泉、陈宗兴编着,区域分析与规划,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40] 张金锁、康凯,区域经济学],天津:天津人学出版社,1998年。
    [41] (美)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
    [42] 吴照云主编,欠发达地区产业竞争力分析,北京:经济出版社。
    [43] 宋金平、孙久文、李玉江、覃成林编着,区域经济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
    [44] 江涛,竞争的演进——从对抗的竞争到合作的竞争,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
    [45] 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
    [46] 周起业、刘再兴、祝成、张可云,区域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
    [47] 曾健 张一方着,社会协同学,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48]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2年。
    [49] [日]前田渡 伊东正安着,陶思雨 王辑惠译,现代图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年3月。
    [50] [苏]鲍里索维奇等着,拓扑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9月,p115。
    [51] 李后强,分形与分维:探索复杂性的新方法,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
    [52] 李如生,《非平衡态热力学和耗散结构》,清华大学出版社,1986。
    [53] 李小玲,闽台高科技产业互补机制及其对策研究(硕士毕业论文),福州:福州大学软科学研究所,2000。
    [54]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7。
    [55] 王缉慈,关于我国区域研究中的若千新概念的讨论,《北京大学报(哲社版)》,1998,(5)。
    [56] 利田 呼丽娟,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区域经济系统调控张,《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11)。
    [57] 顾宝炎,管理学导论,东方出版中心,第一版。
    [58] 谢章澍,闽台高科技产业竞争力及其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研究(硕士毕业论文),福州大学,2001。
    [59] 陈德安,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的可持续性研究(博士毕业论文),天津大学,2004。
    [60] 刘应杰,我国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人民论坛》,2005年第十期。
    [61] 赵登华 张萍,产业集聚与经济发展,《经济日报》,2003年3月31日五版。
    [62] 张平,可持续发展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硕士毕业论文),武汉大学,2004。
    [63] 曹克瑜,GDP指标衡量经济发展的局限性,《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04-27, http://myy.cass.cn/file/2004042712392.html。
    [64] 马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全国循环经济工作会议。
    [65] 郑飞,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控制方法及其应用(博士毕业论文),东华大学,1999。
    [66] 张文彤 闫洁主编,SPSS统计分析基础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
    [67] 乔尔·厄思斯特,协作型竞争(林雁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1。
    [68] 蒋清海,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探讨,《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89年5月。
    [69] 牛文育,技术引进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开发研究,1995年6月。
    [70] 张文台,论区域产业结构,《经济纵横》,1990.1。
    [71] 江世银,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对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启示,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教学与研究》编辑部编《教学与研究论库》,学苑出版社。
    [72] 何成颖,中国产业结构理论和政策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
    [73] 杨公朴 夏大慰,现代产业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
    [74] PaulHankell AllloryLovins HunterLovins着,王乃粒、诸大建、龚义台 等译,自然资本论,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0。
    [75] 王忠志,中共岱山县委第十届二次会议报告,2005年1月17日
    [76] 凌耀初,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学林出版社,2005。
    [77] 奥斯卡·拉封丹克里斯塔·米勒著 柴方国译,不要恐惧经济全球化,改革出版社,2000.10。
    [78] 2003国研报告,产业集群是经济发展的一种战略方式,http://www.gx-info.gov.cn,2004-8-25。
    [79] 汝信 陆学艺 李培林等编,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
    [80] 吴季松,21世纪社会的新趋势,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
    [81] 郭强 杨维灵 叶继红 郑亚伟,知识与经济一体化,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1。
    [82] 路甫祥,21世纪中国科技发展战略与体制改革,科研管理,1998.2。
    [83] 尤建新,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1。
    [84] 王乃粒 诸大建 龚义台译,关于下次工业革命——自然资本论,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0.7。
    [85] 姚先国等著,浙江经济竞争力与科技成果转化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10。
    [86] [美]潘卡基·格玛沃特著,胡汉辉周治翰译,产业竞争力博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0.3。
    [87] [美]米歇尔·罗伯特著,李准译,超越竞争者战略思考的力量,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1。
    [88] 王与君著,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
    [89] 陈耀邦主编,可持续发展战略读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7。
    [90] 魏后凯著,走向可持续协调发展,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1。
    [91] [英]伊恩·莫法特著,宋国君译,可持续发展——原则、分析和对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1。
    [92] 叶正波著,可持续发展预警系统理论及实践,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4。
    [93] 曹珍香 顾培亮著,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与评价,科学出版社,2000.10。
    [94] 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中国21世纪发展议程》,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
    [95] 王其藩,系统动力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88。
    [96] 俞金康,系统动态学原理及其应用,国防工业出版社,1993。
    [97] 陶谦坎,系统工程应用案例,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
    [98] 王毓基等,区域规划系统工程,湖南大学出版社,1986。
    [99] 谢自奋,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
    [100] 姚愉芳 贺菊煌等,中国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社会文献出版社,1998。
    [101] 陆学艺 顾焕章 徐逢贤等,县级综合改革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102] 陶在朴,经济发展的理论与战略管理,成都科技出版社,1989。
    [103] 徐国祥 胡清友,统计预测与决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104] 李薇 陈胜兴,中国沿海开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机制研究,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7。
    [105] 王鸿生编着,《世界科学技术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06] 朱舜着,县域经济学通论——中国行政区域经济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
    [107] 王盛章、赵桂溟,中国县域经济及其发展战略,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年10月。
    [108] 刘照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纵横,中国物价出版社,2000年版。
    [109] 苏明吾,产业结构调整与地区利益障碍,《中州学刊》,2001年第3期。
    [110] 祝波善、唐元虎,区域利益划分与利益协调,《学习与实践》,1996年第6期。
    [111] 张平,《中国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与优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
    [112] 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89年。
    [113] 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总产值和生产结构》,商务印书馆,1999年。
    [114] 古书堂主编,社会主义经济学通论——中国转型期经济问题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1]Richardson, H. W (1969) , Regina] Economics:Location Theory, Urban Structure&Regional Change.
    
    [2]Schultz, The Economics of Being Poor, T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August, 1980.
    
    [3]Hansen, N.M., editor ( 1972 )Growth Center in Regi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4]Patnaik, S. C. (1981), Economics of Reginal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in the Third World Countries.
    
    [5]Gunnar Myrdal. Economic Theory and Underdeveloped Regions . London Duck Worth 1957.
    
    [6]M. E. Porter.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N. Y.Free Press. 1990.
    
    [7]Bjorn Ashein and Michael Dunford. Regional Futrues. Regional Studyies, 1997, 31(3).
    
    [8]Peter Hall. urban and regional Planning. Routledge, 1992.
    
    [9]Edited by Peter Nijkamp. Regional Economics, Elsever, 1996.
    
    [10]Albert Otto Hirschman, The Strateg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58.
    
    [11]R. Carson, Silent Spring,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1962.
    
    [12]Ehrlich. P. R. And A. H. Ehrlich, Population, Resources, Environment, Sanfrancisco, California: Freeman, 1970.
    
    [13]D.M.Meadows and J. Randers, The limits to Growth, Earth Island, London, 1972.
    
    [14]H. E. Daly, Taward a steady-State Economy, Freeman, San Francisco,1973.
    
    [15]H. Lieth and R. H. Whittavker, Primary Productivity of the Biosphere, New York, 1975.
    
    [16]D. James, H. Jansen and H. Opschoor, Economic Approaches to Environmental Problems, Elsevier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mpany, 1978.
    
    [17]J. Dales, New Direc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uncil, Winrock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Arkansas, 1989.
    
    [18]H. T.Odum, Environment and Public Policy, UNEP Press, 1989.
    
    [19]M. S. Zehni, New Directions for Agriculture, Forestry and Fisheries, FAO, Italy, 1991.
    
    [20]Lagendi jK A 1997:Fromn new industrial spaces to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and beyond: how and from whom should industrial geography learn? EUNIT Discussion Paper 10, CURDS.
    [21] The 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WCED), Our Common Futu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