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的地方大学治理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中国社会制度转型和高等教育巨变的背景中,地级市政府举办的地方大学业已走过了20多个春秋,逐步成长为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地方化、大众化、多元化进程的一支重要力量,可谓三分天下有其一。对于其发生和发展、经验和成就、功能和价值、使命和意义等,理论界保持着持续的研究兴趣。由于社会转型的复杂性和高等教育发展的不确定性,至今,我们对地方大学的认识仍存在明显局限,我们还在学习如何管理或治理地方大学的路上。本研究的意义在于廓清地方大学治理的历史面目,明晰地方大学治理的外部结构,探究地方大学治理的理想模式,力图缩减管理的成本,实现地方大学的“善治”。
     本文试图厘清三个问题:1、转型期困扰地方大学发展的体制和政策因素是什么?2、地方大学治理中政府力量、市场力量、社会力量和学术力量之间的博弈过程和呈现方式如何?3、地方大学的治理结构和理想模式是什么?本文通过审视20世纪80-90年代由地级市政府举办的地方大学的历史背景、生存环境、面对的矛盾、政策的选择等问题,致力于拓展研究视野、廓清历史面目、追寻理论解释、探询发展路径,尝试从治理理论和本土化的角度探讨我国地方大学治理问题,以“地方知识”来提高关于高等教育管理理论的知识增量。最终目的是寻找符合中国国情的地方大学治理之道。
     本研究遵循历史与逻辑结合、经验与理论呼应的研究路径,致力于“宏大叙事”与“个人叙事”、实践经验与理论阐释的统一。沿着两条基本线索展开研究:一条是历史和经验线索。通过文献研究,从历史文献的“宏大叙事”中归纳了地方大学治理的相关问题;通过叙事探究,从四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大学校长们的“个人叙事”中追寻地方大学治理的“真实”历史;通过个案研究,对地方大学治理之道进行“现状描述”,进而对历史、经验和现实从治理视角进行解读和学理阐释,力图还原地方大学治理的本来面目。本文的第二章历史篇、第三章叙事篇、第四章现实篇分别从历史背景、系统定位、存在问题、校长个人叙事以及广州大学的现状描述等角度对地方大学治理问题进行了探讨;另一条是理论和逻辑线索。以“治理理论”作为理论资源和分析框架,展开了地方大学与外部世界关系的逻辑分析。本文的第五章理论篇、第六章行动篇和结语从治理理论和制度转型出发,对地方大学治理的制度环境、运行机制、治理结构、外生变量、理想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构建。本文在第一章中通过文献分析对相关研究作了梳理,对本研究的问题和方法进行了定位。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和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是:1.地方大学的异军突起是转型期中国高等教育制度创新的结果。它对我国高等教育制度的重构、高等教育治理结构调整和高等教育地方化、大众化和多元化进程产生深刻的影响;2.地方大学是一种有别于“传统大学”的新型大学,它具有区别于“传统大学”的治理结构和治理模式,并为中国大学治理知识的累积提供了新的资源;3.地方大学治理深受制度环境影响和地方政府牵制。转型期的地方大学呈现出独特的发展方式并面临特殊的发展问题,这是地方大学由管制走向治理的经验基础;4.地方大学治理是在政府“治道变革运动”宏观背景中引发的改革需求,治理理论的兴起为地方大学治理研究提供了逻辑支点和理论分析框架;5.转型期地方大学治理环境已经并继续发生着显著的变化,地方大学外部治理结构呈现新的特征,优化地方大学治理结构的路径具备新的需要与可能;6.本研究在方法论上致力于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经验研究与理论研究的结合,基于对历史经验的梳理、治理逻辑的确认和大学理想的追问,提出了关于地方大学治理模式的思考。
     总之,通过文献研究、叙事探究、个案研究和治理理论分析,从不同角度审视地方大学治理,主题命意的一再重复、相互衬托,使我们得以一窥隐藏在历史和现实中、往往被遮蔽的地方大学治理结构的矛盾与冲突,大学、政府、市场和社会治理关系之变化被层层推进,由宏大叙事到个人叙事,再到现实描述,进而治理逻辑分析,如同剥竹笋一般逐步显露事情的真相。为研究社会转型期的地方大学治理,开启了一个新的路径,增加了一些新的认识,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相信本研究的路径、框架和结论对于深化地方大学的认识,选择地方大学治理的模式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也为可能的后续研究进行了铺陈。
In the context of the transition of Chinese social system and the great change of the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local universities run by cities at the prefecture level and central cities have experienced a history of twenty years, gradually becoming a significant branch of the three forces which propel the localization, popularity and plurality of the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experience and achievements, function and value, and mission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local universities constantly appeal to the theoretical study. Complexity of the social transition and uncertainty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has, so far, impacted constraint upon our knowledge of the local universities. We are still on the way to learn how to manage and govern the local universities.“New system is brings about study costs, and is likely to cause unharmonious coordination during the social transition period.”This dissertation aims at clarifying the true colors of the local university governance, depicting its external structure, and seeking the ideal model for the governance, so as to reduce the study costs and improve the governance of the local universities.
     This dissertation attempts to answer the following three problems: 1. the system and policies which circumscrib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cal universities; 2. the process and expression way of the game conducted by the governmental force, market force, social force, and academic force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cal universities; and 3. the governance structure and correspondent reasonable models for the governance of the local universities. Through the scrutiny of the issues such as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the environment of the universities launched by the cities at the prefecture level during the 1980s to 1990s, and the conflicts they face and policies they choose, this research is committed to expanding the horizon of study, clarifying the true colors, exploring the path of development, and pursuing the theoretical interpretation. It also tries to probe into the governance of the Chinese universities from the angle of governance and localization, and to make the“local knowledge”underlie the knowledge accumulation concerning the advanced education theory. The foremost aim is to seek the path of governance of the local universities in China.
     Choosing the objectivism or interpretivism as the research line and the governance theory as the analysis frame, this dissertation follows the principles of unity of history and logic, and of reciprocal support between theory and experience, ie, the unity of“macro narration”and“empirical narration”, the unity of practical experience and theoretical interpretation. The study of this thesis follows two basic lines. One is the line of history and experience, which, through document research, that is through the“macro narration”of the historical literature, concludes the relevant problems of the governance of the local universities. Meanwhile, through narration research, that is, through the“empirical narration”of presidents of four representative local universities, it tries to seek the“genuine”history of the governance of local universities, make the“macro narration”and“empirical narration”verify each other, and theoretically interpret the history of the established local universities and the experience of their presidents, so as to resume the original colours of the governance of local universities. With historical documents as the research resources, Chapter II and Chapter III of this writing comb out and come up with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s, systematic position, environment,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local universities respectively. Based on the personal experiences of presidents of the local universities, Chapter IV probes into the governance of the local universities, mainly analysing the system and policies that hold back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cal universities. Historically and empirically it reflects the contradictions and conflicts between the local universities and the government, market, and society. The other line is the connection of theory and logic. With the“governance theory”as the theoretical resources and analytical frame, it provides a logical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ocal universities and the external world. Considering the governance theory and system transition, Chapter V, Chapter VI and the conclusion part of this dissertation supply an analysis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systematic environment, operating mechanism, governance structure, external variable, and ideal models of the local university governance, focusing on the game conducted by the governmental force, market force, social force and academic force and its ought-to-be. The review, organization and commentary of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for research provided in Chapter I justify the problems and methods mentioned in this research.
     The chief conclusion and possible fresh idea of this dissertation exist in the following. 1. The sudden new force of the local universities results from the systematic innovation of the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which will deeply influence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al system, the readjustment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governance, and the localization, popularity and plurality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2.Local universities are new-type universities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ones. They are characterized with different governance structure and governance models. They add new resources to the knowledge accumulation on how to govern the Chinese universities; 3. Governance of the local universities are deeply influenced by the social system and local government. The special development patterns of the local universities and the special problems they face during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underlie the change from control to governance with respect to the management of the local universities.4. Governance of the local universities is a need of reform triggered by the government’s“campaign of governance and change”and the“new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e launching of the governance theory offers a theoretical frame and logical support for the governance of the local universities; 5. The environment for the governance of the local universities in social transition period has changed and is still changing greatly. The external governing structure of the local universities has taken up news characteristics. Therefore, the path to optimize the governance of the local universities is confronted with new demands and feasibility; and 6. Methodologically, the research attempts to ac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unity of history and logic. Through the research on history and experience, the assertion of the governance logic, and the question on the goal of the universities, it suggests the deliberation of the ideal models of the governance of local universities.
     Conclusively, by means of literature research, narration exploration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governance frame, together with the repetition of the theme and proposition and their mutual support, this dissertation provides a new path, adds some new knowledge, and supplies a new possibility for the study of the governance of the local universities during the social transition period. The author believes the research methods, frame and conclusion mentioned in the dissertation will be theoretically valuable and realistically significant for the reinforcement of the knowledge of the local universities, and for the choice of reasonable patterns concerning the governance of local universities, and will pave a way for the continued study in this area.
引文
① [美]伯顿·克拉克.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导言·1.
    ② 其实,类似的疑问和担忧早在 1990 年代中期就已经伴随佛山大学、江南大学等的“升格”而出现,地方大学纷纷追求“升格”的制度性原因正是笔者试图通过对地方大学治理模式的探讨予以回答的。
    ① [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476.
    ② [法]埃德加·莫兰.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85.
    ③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未来教育面临的困惑与挑战[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6.
    ④ 2005 年教育事业统计[J].中国高教研究,2006,(3):51.
    ⑤ 徐同文.区域大学的使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3.
    ① 王一兵. 大学自主与大学法人化的新诉求——全球化知识经济带来的挑战[J].高等教育研究,2001,(3):12.
    ① [加拿大]露丝·海霍.大学与“文化冲突”[J].比较教育研究,1996,(3):39.
    ② 邬大光.现代大学制度的根基[J].现代大学教育,2001,(3):31.
    ① [美]罗伯特·伯恩鲍姆著、别敦荣等译.大学运行模式 [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3,3.
    ① 陈向明.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8-29.
    ① 近年来,许多地区进行高等学校合并、调整、扩建,形成所谓的区域大学,它与本文的地方大学内涵基本相同。
    ① Burton R. Clark.Creating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ies: Organizational Pathways of Transformation [M]..Pergamon:Published for the IAU Press,1998,3-4.
    ① 张维迎.大学的逻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4.
    ① 许杰.论政府对大学进行宏观调控的新向度——以治理理论为视角[J].复旦教育论坛,2003,(6):12.
    ② 许杰.教育分权:公共教育体制范式的转变[J].教育研究,2004,(2).
    ③ 陈金江.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中的社会参与与反思[J].理工高教研究,2004,(2).
    ④ 魏海苓.大学治理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J].高等教育研究,2005,(3):23.
    ⑤ 参见黄建雄.自主与调控:大学治理中的政府行为[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3.
    ① 参见赵博颉.现代大学制度下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5:摘要.
    ② http://www.chancellery.qut.edu.au/vc/governancefinal.pdf
    ③ http//www.ox.ac.uk/gazette/2005-6/supps/white paper.pdf
    
    ① 何增科.治理、善治与中国政治发展[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2,(3):16.
    ② 徐勇.治理转型与竞争——合作主义[J].开放时代,2001,(7):28.
    ③ 张连国.治理理论:本质是复杂科学范式[J].学术论坛,2006,(2):51.
    ④ 杨雪冬.要注意治理理论在发展中国家的应用问题[J].中国行政管理,2001,(3):20.
    ⑤ 徐勇,高秉雄.地方政府学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
    ⑥ 徐勇,高秉雄.地方政府学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7.
    ① 徐勇,高秉雄.地方政府学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2.
    ② 徐同文.区域大学的使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3.
    ① 参见俞可平.治理与善治[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4-5.
    ② 参见俞可平.治理与善治[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8-9.
    ① 丁钢主编.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第 3 辑)[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编者之语.
    ① 毛寿龙,李梅.有限政府的经济分析[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34.
    ① 参见陈洁.质的研究 活的研究——访北京大学陈向明教授[N].中华读书报,2001-03-21(6).
    ① 陈向明教授是该方法的首倡者和推广者。她认为:质的研究方法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研究现象进行深入的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参见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2.)。质的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与量的研究(quantitative research)的区别:“量的研究”是一种对事物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检验研究者自己有关理论假设的研究方法。量的研究有一套完备的操作技术,包括抽样方法(如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资料收集方法(如问卷法、实验法)、数字统计方法(如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等,正是通过这种测量、计算和分析,以求达到对事物“本质”的把握。而“质的研究”则是通过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之间的互动,对事物(研究对象)进行长期深入细致的体验,然后对事物的“质”有一个比较整体性的、解释性的理解。“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各有优势和弱点,两者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互补的。(参见陈向明.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4-17.)“质的研究”与“定性研究”的区别:“定性研究”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定性研究”与“质的研究”有类似之处,例如,都强调对意义的理解和解释,但又有很大不同。简单说来,“质的研究”更加强调研究的过程性、情境性和具体性,而“定性研究”比较倾向研究的结论性、抽象性、概括性。(参见陈向明.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8-19.)
    ② 丁钢.教育叙事:接近日常教育“真相”[N].中国教育报,2004-02-19(8).
    ① 参见马云鹏,林智中.质的研究方法及其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学刊,1999,(2):8.
    ① 丁钢.历史与现实之间:中国教育传统的理论探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91.
    ① 毛寿龙,李梅.有限政府的经济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2.
    ① 张振助.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论 [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20.
    ① 邢最智.从广东省“八五”期间经济增长的动因引发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思考[J].教育研究,1997,(9):58.
    
    ① 参阅郭书君,米红.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实证研究.现代大学教育,2005(5):48.
    ② 秦国柱.试论中心城市举办普通高等学校的回顾与思考[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8,(1):8
    ③ 郭晶.关于中心城市高校功能的思考[J].江汉论坛,1996,(5):18.
    ④ 曹东.都市大学:美国高等教育的一种新模式[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8,(10):77.
    ① [美]德里克·博克著,徐小洲等译.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46.
    ② 秦国柱.“大学”之名与中心城市新办院校的发展[J].惠州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3):97.
    ① v·奥斯特罗姆等.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22.
    ① 许洁明.近代英国高教发展史中的两种价值取向评析[J].史学月刊,1997,(1):88.
    ① 许洁明.近代英国高教发展史中的两种价值取向评析[J].史学月刊,1997,(1):89.
    ① 毛寿龙.分权是基本的制度选择.2005 年 04 月 25 日.http://column.bokee.com/70422.html
    
    ① 丁钢.历史与现实之间:中国教育传统的理论探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91.
    ② [加]许美德.中国大学 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62.
    ③ 彭玉芳.中心城市高校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1.
    
    ① 陈瑞莲.珠江三角洲公共管理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
    ② 历以宁.非均衡的中国经济[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3.
    ③ 陈瑞莲.珠江三角洲公共管理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0-11.
    ① [美] 约翰·S·布鲁贝克著,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31.
    ② 傅国涌.刘文典敢骂蒋介石[N].南方都市报,2006-03-30.
    ③ [加]许美德.中国大学 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90.
    ① [加]许美德.中国大学 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91.
    ② 王建华.第三部门视野中的现代大学制度[D].厦门大学,2005,174.
    ③ 康宁.中国经济转型中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制度创新[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303-304.
    
    ① 徐剑波.地方大学应做好为地方服务这篇文章[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2000,(1):19.
    ② 申素平.论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中政府角色的转变[J].高教探索,2000,(4):51.
    ③ 李新柳.高教问题探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66-67.
    ① 董云川. 调适大学与政府和社会的关系 改善中国大学生存与发展状态[J]. 现代大学教育,2003,(6):39.
    ① 潘懋元,吴玫.高等学校分类于定位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2003,(3):8.
    ② 秦国柱.中国新大学运动――广东中心城市新办院校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27.
    
    ① 武书连.再探大学分类[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2,(4):16.
    ② 朱清时.高等教育要均衡发展[N].光明日报,2003-03-11.
    ③ 秦国柱.中国新大学运动――广东中心城市新办院校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19.
    ① 周奉年等.中国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研究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66-67.
    ① 参见第四章的附录:政府关于地方大学的批文。
    ① 郭海.论大学的责任体系[D].北京大学,2000,12.
    ① 王建华. 第三部门视野中的现代大学制度[D].厦门:厦门大学,2005:181.
    ② 刘艳萍,胡荣堃.大学制度改革:我们清楚目的和原则吗?[N].科学时报,2005-06-30.
    
    ① 李新柳.高教问题探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62-63.
    ② 《华尔街日报》, 美联社北京 2005 年 9 月 18 日电.
    ① 王义遒.我国高校的恰当定位为什么这么难[J].中国高教研究,2005,(3):3.
    ② 潘懋元,吴玫.高等学校分类于定位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2003,(3):6.
    ① 目前 31 所高校行政级别为副部级(一般本科以上高校都是厅局级,专科高校是副厅局级,截止到 2005年 1 月全国只有 31 所高校是副部级,从行政级别可以看出学校的行政地位和国家的重视程度),加上副大军区级的国防科技大学共计 32 所。这 32 所高校也都是国家“985 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
    ②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342.
    
    ① 参见[加]许美德.中国大学 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94.
    ② 邬大光.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论内涵和概念解析[J].教育研究,2004,(9):20.
    ① 例如我国政府制定的《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998)提出:“2010 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提出:“2010 年,我国同龄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要从现在的百分之九提高到百分之十五左右”;《全国教育事业“十五”规划和 2015年发展规划》(2000)提出:到 2005 年“各类高等教育在学人数增加到 1600 万人左右,其中在学研究生规模达到 60 万人左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15%左右”;《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提出:“到 2010年,实现从教育欠发达国家到教育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跨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 20%”。而事实上,在政府超常规发展政策的强力推动下,迈进大众化高等教育的目标在提前了 8 年的 2002 年就实现了。
    ② 徐同文.区域大学的使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3.
    ③ 邬大光.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内涵与价值—与马丁·特罗教授的对话[J].高等教育研究,2003,(6):7.
    
    ① 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256.
    ② 丁钢主编.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第 3 辑)[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编者之语.
    ③ 丁钢.教育经验的理论方式[J].教育研究,2003,(2):23.
    ① 王彦,王枏.教育叙事——从文学世界到教育世界[J].全球教育展望,2005,(4):34.
    ① [英]保尔·汤普逊著,覃方明等译.过去的声音——口述史[M].辽宁教育出版社和牛津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2001,5-6.
    ② 选择卸任校长而不是现任校长的原因是,他们大都是学校的创办者,对地方大学历史具有“元叙事”的资格;他们当政的时代正是笔者认为研究意义最为典型的地方大学成长的“前十年”;他们的卸任比之现任可能具有更为历史的、客观的眼光和超脱的心态来叙述故事,审视历史。
    ① 参见丁钢主编.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第 3 辑)[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45-146.
    ① 孔宪铎.我的科大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4-5.
    ① 王俊义,丁东主编.口述历史(第三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3.
    ① 从第四章的附录“政府关于地方大学的的批文”中我们可以更直观而深刻地理解为什么说地方大学是政府的一个下属(附属)部门,政府是如何将地方大学作为其部门来设计和管理的。
    ① [美]G·卡斯帕尔著、夏洪流等译.斯坦福大学的成功之道[J].高等教育研究,1999,(3):2.
    ① 冯向东. 高等学校定位:竞争中的抉择[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4,(2):17.
    ① [美]约翰·S·布鲁贝克著,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78.
    ① 毛寿龙,李梅.有限政府的经济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序言.
    ① 毛寿龙.治道变革与中国发展.2005 年 05 月 25 日.http://column.bokee.com/74028.html
    ② 参阅王振华.第三条道路——对全球化的一种回应[J].欧洲,2000,(5):20.
    ① 参见李梅,毛寿龙.政府机构改革的治道变革意义.2005年05月25日. http://column.bokee.com/73908.html
    ② 刘志雄.社会转型时期政治权利变迁规律初探[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1,(4):13-14.
    ③ 毛寿龙.政府机构改革的治道变革意义.2005 年 05 月 25 日. http://column.bokee.com/74023.html
    ④ 俞可平.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113.
    
    ① 参见俞可平.治理与善治[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1-15.
    ② 参见郁建兴,吕明再.治理: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理论的再出发[J].求是学刊,2003(5):36.
    
    ① 参见吴志成.西方治理理论述评[J].教学与研究,2004,(6):60-61.
    ② 孔繁斌.走向公共管理的治理理论[J].南京社会科学,2001,(9):55.
    ③ 吴志成.西方治理理论述评[J].教学与研究,2004,(6):61.
    ① 参见张璋.治理:公共行政的新理念[J].公共行政,2000,(3):5.
    ② 毛寿龙.治道变革与中国发展.2005 年 05 月 25 日. http://column.bokee.com/74028.html
    
    ① 参见李凤华.治理理论:渊源、精神及其适用性[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5):49.
    ② 参见俞可平.治理与善治[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4-5.
    
    ① [美]本杰明·莱文著,项贤明等译.教育改革——从启动到成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6.
    ② 参见李凤华.治理理论:渊源、精神及其适用性[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5):45.
    ③ 何增科.治理、善治与中国政治发展[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2,(3):23.
    ① 徐勇.治理转型与竞争——合作主义[J].开放时代,2001,(7):28.
    ② 参见杨雪冬.要注意治理理论在发展中国家的应用问题[J].中国行政管理,2001,(9):20.
    ③ 谈松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若干理论和政策问题[J].教育研究,2000,(3):33.
    ① 陈至立.加快教育发展 迎接新世纪的挑战[J].中国高教研究,2000,(10).
    ② 最近几年以地方治理为主旨的研究所(中心)和学术研讨会十分活跃立。例如 2003 年 4 月中山大学地方治理研究所成立,宣称致力于三大领域的研究:一是城乡社区治理,主要研究村民选举、村民自治、镇村规划、城市社区组织建设、社区居委会选举以及社区党组织建设等;二是地方政府与公共治理改革,主要研究地方政权建设、地方政府职能转变、体制改革以及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等;三是着眼于国际学术前沿的地方治理理论研究,特别关注和追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在地方政府、公共部门、第三部门以及公共参与等方面的理论动态和改革经验,为我国特别是广东省的地方治理实践提供理论和方法。2004 年 12月海南大学“地方治理研究中心”、2005 年 11 月浙江大学“地方政府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等标榜“治理”的研究机构相继成立;“中国地方治理研讨会”、“行政改革与地方治理”国际学术研讨会等以地方治理为主题的学术研讨相继举行。
    ① [澳]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55.
    ② 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523.
    ① 亨利·汉斯曼.高等教育中国家与市场的关系[J].高等教育研究,2005,(3):32.
    ② 世界银行 1997 年世界发展报告.变革世界中的政府[R].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3.
    ③ 米尔顿·弗里德曼.弗里德曼文萃[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154.
    ④ [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21.
    
    ① 丁煌.西方企业家政府理论评述[J].国外社会科学,1999,(6):47.
    ② 参见李凤华.治理理论:渊源、精神及其适用性[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5):48.
    ③ 项贤明.大众化与高等教育体制变革的理论观察[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5,(6):4.
    ① 董云川.调适大学与政府和社会的关系 改善中国大学生存与发展状态[J].现代大学教育,2003,(6):39.
    ① 张祖英,许积年.对建立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探讨[J].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2,(4):75.
    ② 参见董云川. 调适大学与政府和社会的关系 改善中国大学生存与发展状态[J]. 现代大学教育,2003,(6):40.
    ③ 姜文闵.哈佛大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12.
    ① 魏海苓.大学治理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J].高等教育研究,2005,(3):24.
    ② 朱光磊.以权力制约权力[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7,85.
    ① 许杰.论政府对大学进行宏观调控的新向度——以治理理论为视角[J].复旦教育论坛,2003,(6):11.
    ①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2-3.
    ② 转引自刘力.产学研合作的历史考察及本质探讨[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2,(3):113.
    
    ① 王建华.第三部门视野中的现代大学制度[D].厦门:厦门大学,2005:213.
    ② 薛涌.大学市场化的改革不能再拖了[N].南方都市报,2006-03-29(A03).
    ③ 李向新.最高奖学金 50 万港币抢人[N].南方都市报,2006-05-14(A01).
    ① 邬大光.高等教育发展与制度创新[J].大学教育科学,2005,(2):10.
    ② 参见赵中建.近年来美国学校管理改革述评[J].教育研究,2001,(5):77.
    ③ 引自卢乃桂,罗云.西方高等教育的企业化进路[J].高等教育研究,2005,(7):95.
    ① 毛寿龙,李梅.有限政府的经济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34.
     ① 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15.
    ① 胡赤弟.大学制度演变的经济学分析[J].教育研究,2004,(4):53.
    ② 参见 2005 年 3 月 29 日《南方都市报》(A03)薛涌的文章“大学市场化的改革不能再拖了”。
    ③ 参见王雁等.两次学术革命与大学的两次转型[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162-163.
    ④ UTMLicensingSurvey.FY1999[EB/OL].http://www.provendis.info/home/downs/AUTMFY19999Survey.Polf10.
    ⑤ 参见邬大光.高等教育发展与制度创新[J].大学教育科学,2005,(2):8.
    ① 谢维和.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及其主要取向[J].中国高等教育,2001,(6):6.
    ① 张维迎.大学的理念与治理.http://www.netbig.com/mba/ch5/04/05/0801.htm
    ② 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23.
    ③ 参见董云川.调适大学与政府和社会的关系 改善中国大学生存与发展状态[J].现代大学教育,2003,(6):41.
    ① [美]G·卡斯帕尔.斯坦福大学的成功之道[J].高等教育研究,1999,(3):3..
    ② 谢维和.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及其主要取向[J].中国高等教育,2001,(6):7.
    ③ 参见 2005 年 3 月 29 日《南方都市报》(A03)薛涌的文章“大学市场化的改革不能再拖了”.
    ④ 喻岳青.政府对高等教育宏观管理的职能:调控与服务[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5,(6).
    ① 美国公司的摇钱树[N].教育文摘周报,2000-02-23(8).
    ② 参见邬大光.高等教育发展与制度创新[J].大学教育科学,2005,(2):9.
    ③ 参见[加]许美德.中国大学 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97.
    ④ 在公立大学中,地级市举办的地方大学是探索依靠贷款扩充地盘增加硬件的先行者。这部分是因为它们不具备获得重点大学政府资金支持的资格,面对竞争压力,只得另僻蹊径找市场解决发展问题,如寻求海外市场的捐资、本地公司企业的捐赠、技术市场的互惠资助、银行的低息贷款等。
    ① [美]克拉克·克尔著,王承绪译.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51.
    ① 金耀基. 剑桥与海德堡[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23.
    ② [美]约翰·S·布鲁贝克著,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2.
    ③ [美]德里克?博克著,徐小洲等译.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5-6.
    ① [美]德里克?博克著,徐小洲等译.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7.
    ① 阎凤桥,康宁.中国大学管理结构变化实证分析[J] .高等教育研究,2004,(5):41.
    ② 俞可平.改善我国公民社会制度环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1):6.
    
    ① 褚宏启.教育现代化的路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43.
    ② http://news.ustc.edu.cn/Article_Show.ArticleID=2073.
    ③ 葛守勒,周式中.美国州立大学与地方经济发展[M].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98.
    
    ① 王晓华.大学服务职能拓展的世界性努力——美国和中国个案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2,(1):43.
    ② 张建奇.对我国地方城市新办大学发展趋势的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2):95.
    ③ [美]克拉克?科尔著,陈学飞等译.大学的功用[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80.
    ① [美]约翰·S·布鲁贝克著,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17-18.
    
    ① 参见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72.
    ② 杨光斌.制度范式:一种研究中国政治变迁的途径[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3).
    
    ① 参见孙立平.社会转型:发展社会学的新议题[J].社会学研究,2005,(1):1-4.
    ② [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523.
    
    ① 参见康宁.中国经济转型中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制度创新[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24-25.
    ② 孙立平.社会转型:发展社会学的新议题[J].社会学研究,2005,(1):9.
    ③ 中国经济规模已超过英国[N].南方日报,2006-07-05(A08).
    ① [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515-516.
    ② 参见 2006 年 5 月 28 日《南方都市报》(A02)的社论“收入分配改革已成为最主要的社会议题”。
    ① 参见谢维和.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及其主要取向[J]. 中国高等教育,2001,(6):7.
    ② [英]哈拉兰博斯.社会学基础——观点、方法、学说[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4.
    ① [美]伯顿·R·克拉克著, 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系统[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140.
    ② [加]露丝·海霍:大学与“文化冲突”[J].比较教育研究,1996,(3):39.
    ③ [加]许美德.中国大学 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90.
    ④ [加]许美德、巴斯蒂等.中外比较教育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11.
    
    ① 参见刘晖.制度创新:为中国教育释放更大的发展空间[J].教育科学,2003,(4):9.
    ② 参见戚业国,姜学海.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形成、发展及其启示[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1999,(3):91.
    ③ [加]许美德.中国大学 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98.
    ① 参阅[美]克拉克·克尔著,陈学飞等译.大学的功用[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3,6-7.裘克安.牛津大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21.
    ② 参见刘晖.论大学文化的特征、嬗变与功能 [J].高教探索,2006,(3):30.
    ① 曾满超,丁延庆.中国义务教育财政面临的挑战与教育转移支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84-85.
    ② 正在进行试点的高校自主招生引起社会极大关注。2006 年 4 月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举行了具有高考改革破冰意义的自主面试招生。富有意味的是,上海交大欲在江苏招生 35 人,却引来了 35 万人的面试报名。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高考改革的复杂性和高等教育转型的步履维艰。参见 2006 年 4 月 12 日《南方都市报》(A16)。
    ③ 康宁.中国经济转型中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制度创新[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303.
    ① 国家统计局.各地区普通中学分城乡招生数和毕业生数.http://www.stats.gov.cn,1999.
    ② 曾满超,丁延庆.中国义务教育财政面临的挑战与教育转移支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86.
    ① 民办(私立)高等学校发展近年发展很快,但法律地位问题、政策环境的公平问题、管理体制问题、产权问题、营利问题等制度安排尚在建设之中,尤其是法律地位和营利性质使得民办高等教育与公办高等教育二元结构具有转型高等教育的特殊意蕴。
    ② 由于种种原因,力图打破普通高校与职业高校藩篱、建立所谓“立交桥”的设想一直无法实行,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二元结构日趋加强,而公办高等职业院校“不得升格本科”的政策更使告知家于雪上加霜,使得高职教育乃至中职教育成为低水平的终结性教育,严重制约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空间、高职优秀学生的发展以及高职院校对家长和学生的吸引力,制度性因素变成急需大力发展的高职教育的最大障碍。
    ③ 它是计划经济和科层制行政管理的产物,在社会转型期不仅没有消弱,还在以新的形式被强化,如前所述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和对高等学校行政级别设置上,二元结构十分突出,以至于成为地方大学治理的主要障碍。
    ④ 梁克荫.中国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J].教育研究,2000,(4):29.
    ⑤ 康宁.中国经济转型中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制度创新[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343.
    ① 邬大光.高等教育发展与制度创新[J].大学教育科学,2005,(2):9.
    ② 康宁.中国经济转型中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制度创新[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281.
    
    ① 邬大光.高等教育发展与制度创新[J].大学教育科学,2005,(2):9.
    ② 赵博颉.现代大学制度下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5:10.
    ① 以广东地方大学为例,由于广东经济的外向型特征,地方大学的人才培育、社会服务和市场需求具有鲜明的外向性特征,诸如办学资源、专业设置、人才培育模式、合作办学方式、科研项目类型、社会服务内涵以及随着泛珠江三角洲“9+2”合作框架进程对区域服务功能的扩展等等,都使得地方大学治理结构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
    ② 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15.
    ① 参见阿尔蒙德.发展中的政治经济[A].塞缪尔、亨廷顿等.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65.
    ② 康宁.中国经济转型中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制度创新[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25.
    ① 戴维·菲尼.制度安排的需求与供给[A].V.奥斯特罗姆,D.非尼,H.皮希特.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问题与抉择[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148.
    ② 自 1992 年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后,教育被明确列为第三产业。以 1998 年张铁明出版《教育产业论》为标志,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产业属性得到广泛关注和相当程度的认同。人们争论的焦点是要不要“化”的问题。不管我们支持抑或反对,产业化和市场化已经进入教育行动层面。
    ① 王宾.从知识的自由化到知识的商品化——对 20 年知识状况的批判反思[J].东方文化,1999,(1):19.
    ② [美]伯顿·克拉克.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58.
    ③ 康宁.中国经济转型中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制度创新[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305.
    ① 引自卢乃桂,罗云.西方高等教育的企业化进路[J].高等教育研究,2005,(7):96.
    ①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327-328.
    ② 到 1989 年初,全国性社会团体由“文化大革命”前的近百个发展到 1600 多个,增长 16 倍;地方性社会团体由 6000 多个,发展到 20 多万个,增长 33 倍。截至 2002 年底,全国性及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社团为 1712 个,全国社团总数为 13.3 万个,另有民办非企业单位 11.1 万个。(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网站“民政统计”,http://www.mca.gov.cn/statistics/index.html.)另外,据保守地估计,全国已经登记和未经登记的乡村两级的民间组织至少有 300 余万个,占全国民间组织总数的 2/3 以上。(参见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及其对治理的意义》、《中国农村民间组织与治理的变迁》,载俞可平等:《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和治理的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200、30 页。)
    ③ 王一兵.大学自主与大学法人化的新诉求——全球化知识经济带来的挑战[J].高等教育研究, 2001,(3) :12.
    ① 参见迈克尔·麦金尼斯.多中心治道与发展[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467.
    ① 李风圣.制度高于技术[J].读书,2005,(4):87.
    ②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C]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326.
    ① [美]德里克?博克著,徐小洲等译.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8.
    ①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34.
    ②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241.
    ③ 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25-126.
    ④ 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525.
    ①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0 年中国教育绿皮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40.
    ② 黄福涛.高等教育改革模式的比较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1997,(8):94.
    ① 毛寿龙.分权是基本的制度选择.2005 年 04 月 25 日.http://column.bokee.com/70422.html
    ② 毛寿龙、李梅.有限政府的经济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34.
    ① 卢乃桂,罗云.西方高等教育的企业化进路[J].高等教育研究,2005,(7):99.
    ② 邬大光.教育市场的力量:万里模式断想[J].教育发展研究,2001,(3):29.
    ① 参阅:2005 年 3 月 23 日《南方周末》纪宝成的文章“清算教育产业化”和 2005 年 3 月 29 日《南方都市报》薛涌的文章“大学市场化的改革不能再拖了”。
    ② 张维迎.大学的理念与治理.http://www.netbig.com/mba/ch5/04/05/0801.htm
    ③ Burton R. Clark.Creating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ies: Organizational Pathways of Transformation [M]..Pergamon:Published for the IAU Press,1998,3-4.
    ① 邓正来,景跃进.建构中国的市民社会[J].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2,(1):13.
    ②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5 年中国教育绿皮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59.
    ③ 陈敏.他们这样看校长[N] .南方周末, 2005-06-30(D25).
    ① 孟汤. 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王树国访谈[N] .南方周末, 2005-06-30(D25).
    ① 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24.
    ② 袁振国.中国教育政策评论[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85.
    ① 赵婷婷.大学何为——理想与现实间的冲突及协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序.
    ① [美] 约翰·S·布鲁贝克著,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13.
    ② 卢乃桂,罗云.西方高等教育的企业化进路[J].高等教育研究,2005,(7):93.
    ① 浙江大学高教研究所课题组.市场经济国家政府与大学关系的比较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0(4):2.
    ① [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515-516.
    ② 李风圣.制度高于技术[J].读书,2005,(4):86.
    ① [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476.
    ① 张连国.治理理论:本质是复杂科学范式[J].学术论坛,2006,(2):51.
    ② 通过期刊网和 google 等搜索引擎检索 1990 年(即治理在西方世界开始传播的时间)至今的文献,发现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关于政府治理、区域治理、公司治理、社会(社区)治理、乡村治理的文献车载斗装,十分丰富。而高等教育理论界关注大学治理问题始于 2000 年左右,最近两年的研究文献陡然增长。以期刊网为例,按照“主体”和“关键词”搜索“大学治理”,分别得到 54 条和 38 条,第一篇文章是 2002 年刊载于《北方论从》的“高等学校治理结构的国际比较与启示”,大部分文章是 2004 年之后发表的,显示运用治理理论框架于大学治理的研究兴趣在快速升温。
    ① [美]罗伯特?K?默顿著,林聚任等译.社会研究与社会政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1.
    [1] 陈伯礼等.美国公立学校聘任中的法律问题[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2] 陈潮升.政府改革与经济治理[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3] 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 陈平原.中国大学十讲[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5] 陈瑞莲.珠江三角洲公共管理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6] 陈学飞.中国高等教育研究 50 年[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7]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8] 陈向明.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9] 陈向明.在行动中学作质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0] 陈正明.政府再造[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1] 褚宏启.教育现代化的路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12] 崔玉平.高等教育制度创新的经济学分析[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3] 戴晓霞.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与市场化[M].台北:台北扬智文化出版公司,2000.
    [14] 邓正来、[英]J·C·亚历山大.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15] 丁钢主编.历史与现实之间:中国教育传统的理论探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16] 丁钢主编.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第 3 辑)[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17] 丁钢主编.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第 8 辑)[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18] 丁学良.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9] 范丽珠.全球化上的社会变迁与非政府组织(NGO)[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0] 葛守勒,周式中.美国州立大学与地方经济发展[M].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
    [21]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0 年中国教育绿皮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2]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5 年中国教育绿皮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3] 何飞.地方大学办学理念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4] 黄福涛.欧洲高等教育近代化——法、英、德近代高等教育制度的形成[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
    [25] 黄恒学.我国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
    [26] 侯定凯.高等教育社会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7] 姜文闵.哈佛大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28] 金耀基. 剑桥与海德堡[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
    [29] 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30] 康宁.中国经济转型中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制度创新[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31] 康晓光.权力的转移——转型时期中国权力格局的变迁[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32]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3] 孔宪铎.我的科大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4] 劳凯声.变革社会中的教育权与受教育权:教育法学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5] 李新柳.高教问题探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6] 历以宁.非均衡的中国经济[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
    [37] 马凤岐.教育政治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8] 毛寿龙,李梅.有限政府的经济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39] 潘懋元.潘懋元论高等教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
    [40] 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41] 潘懋元.中国高等教育百年[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2] 彭玉芳.中心城市高校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
    [43] 秦国柱.中国新大学运动――广东中心城市新办院校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
    [44] 裘克安.牛津大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
    [45] 帅相志.市场经济与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46] 王俊义,丁东主编.口述历史(第一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47] 王俊义,丁东主编.口述历史(第三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8] 王英杰.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49] 邬大光.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问题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0] 谢作栩.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道路的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51] 谢少波、王逢振.文化研究访谈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52] 徐辉.市场经济与高等教育体制问题[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
    [53] 徐同文.区域大学的使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54] 徐勇,高秉雄.地方政府学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5] 杨钋、林小英编.聆听与倾诉——质的研究方法应用论文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56] 杨东平.大学精神[C].沈阳:辽海出版社,200
    [57] 杨龙.西方新政治经济学的政治观[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58] 袁振国.中国教育政策评论[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59]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C]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60] 俞可平. 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61] 张博树、王桂兰.重建中国私立大学:理念、现实与前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62] 张振助.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3] 张维迎.大学的逻辑[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4] 赵婷婷.大学何为——理想与现实间的冲突及协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5] 郑富芝.高等教育发展政策国别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66] 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67] 周奉年等.中国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68] 周光礼.学术自由与社会干预——大学学术自由的制度分析[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69] 朱光磊.以权力制约权力[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7.
    [70]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71] [澳]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72] [德]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73] [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74] [法]爱弥尔·涂尔干.教育思想的演进[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75] [荷兰]弗兰斯·F·范富格特.国际高等教育政策比较研究[C].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76] [荷]米克·巴尔,谭君强译.叙述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77] [加]许美德.中国大学 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78] [加]许美德、巴斯蒂等.中外比较教育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79] [美]阿特巴赫.比较高等教育:知识、大学与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80] [美]本杰明·莱文著,项贤明等译.教育改革——从启动到成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81] [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82] [美]伯顿·R·克拉克著, 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系统[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83] [美]伯顿·克拉克.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84] [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C].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
    [85] [美]伯顿·克拉克.探究的场所——现代大学的科研和研究生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86] [美]波林·罗斯诺.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87] [美]查尔斯·沃尔夫.市场或政府——权衡两种不完善的选择/兰德公司的一项研究[M]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4.
    [88] [美]克拉克·克尔著,王承绪译.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89] [美]查尔斯·沃尔夫.市场或政府——权衡两种不完善的选择/兰德公司的一项研究[M]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4.
    [90] [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91] [美]戴卫·赫尔曼.新叙事学[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92] [美]德里克·博克著,徐小洲等译.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93] [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94] [美]弗雷德·赫钦格、格雷丝·赫钦格.美国教育的演进[M].香港:美国驻华大使馆新闻文化处,1984.
    [95] [美]S·E·佛罗斯特.西方教育的历史和哲学基础[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96] [美]菲利普·库姆斯.世界教育危机——八十年代的观点[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97] [美]克拉克·科尔著,陈学飞译.大学的功用[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
    [98] [美]罗伯特?K?默顿著,林聚任等译.社会研究与社会政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99] [美]米尔顿·弗里德曼.弗里德曼文萃[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
    [100] 迈克尔·麦金尼斯.多中心治道与发展[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101] [美]欧内斯特·L·博耶.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M].杭州: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102] [美]塞缪尔、亨廷顿等.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
    [103] [美]约翰·S·布鲁贝克著,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美]德里克·博克著,徐小洲等译.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M].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104] [美]约翰·S·布鲁贝克著,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105] [美]约翰·E·丘伯、泰力·M·默.政治、市场和学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06] [英]阿什比.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107] [英]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想(节本)[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108] [英]安迪·格林.教育与国家形成:英、法、美教育体制起源之比较[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109] [英]保尔·汤普逊.过去的声音——口述史[M].辽宁教育出版社和牛津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2001.
    [110] [英]哈拉兰博斯.社会学基础——观点、方法、学说[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
    [111] [英]杰夫·惠迪等.教育中的放权与择校:学校、政府和市场[M].北京:教育科学 出版社,2003.
    [112] [英]迈克尔·夏托克.高等教育的结构和管理[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113] [英]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想(节本)[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114] [英]K.R.波珀.科学发现的逻辑[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
    [115] V.奥斯特罗姆,D.非尼,H.皮希特.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问题与抉择[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116] 世界银行 1997 年世界发展报告.变革世界中的政府[R].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
    [1] 曹东.都市大学:美国高等教育的一种新模式[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8,(10).
    [2] 陈金江.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中的社会参与与反思[J].理工高教研究,2004,(2).
    [3] 陈至立.加快教育发展 迎接新世纪的挑战[J].中国高教研究,2000,(10).
    [4] 邓正来,景跃进.建构中国的市民社会[J].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2,(1).
    [5] 丁钢.教育经验的理论方式[J].教育研究,2003,(2).
    [6] 丁煌.西方企业家政府理论评述[J].国外社会科学,1999,(6).
    [7] 董云川. 调适大学与政府和社会的关系 改善中国大学生存与发展状态[J]. 现代大学教育,2003,(6).
    [8] 谷贤林.向市场转变:当前欧洲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特点[J].现代大学教育,2005,(3).
    [9] 郭晶.关于中心城市高校功能的思考[J].江汉论坛,1996,(5).
    [10] 何增科.治理、善治与中国政治发展[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2,(3).
    [11] 胡赤弟.大学制度演变的经济学分析[J].教育研究,2004,(4).
    [12] 黄福涛.高等教育改革模式的比较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1997,(8).
    [13] 康宁.大学组织治理结构对高等教育制度选择的本质影响[J].教育发展研究,2004,(6)
    [14] 康宁.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规律与变迁趋势——学术、市场、政府在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制衡的约束条件[J] .教育研究,2004(2).
    [15] 孔繁斌. 走向公共管理的治理理论[J].南京社会科学,2001,(9).
    [16] 劳凯声.社会转型与教育重新定位[J].教育研究,2002,(2).
    [17] 李风华.治理理论:渊源、精神及其适用性[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5)
    [18] 李风圣.制度高于技术[J].读书,2005,(4)
    [19] 李福华,任元军.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我国高等学校的竞争格局和发展定位[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2).
    [20] 林健.坚持改革创新 建设有特色的一流地方大学[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 创办地方大学的探索
    [21] 林维明.努力实现“五个转变”建设高水平地方大学[J].中国高教研究,2002,(4).
    [22] 梁克荫.中国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J].教育研究,2000,(4).
    [23] 刘复兴.论我国教育政策范式的转变[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4,(3).
    [24] 刘晖.从《罗宾斯报告》到《迪尔英报告》——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路径、战略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1,(2).
    [25] 刘晖.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教育质量评估问题[J].外国教育研究,2001,(3).
    [26] 刘晖.制度创新:为中国教育释放更大的发展空间 [J].教育科学,2003,(4).
    [27] 刘晖.论保护教育产权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J].高教探索,2004,(4).
    [28] 刘晖.论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指向与内涵[J].教育与现代化,2005,(2).
    [29] 刘晖.论大学文化的特征、嬗变与功能[J].高教探索,2006,(3).
    [30] 刘力.产学研合作的历史考察及本质探讨[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2,(3).
    [31] 刘耘.论地方大学战略发展定位的价值取向[J].船山学刊,2005,(4) .
    [32] 刘志雄.社会转型时期政治权利变迁规律初探[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1,(4) .
    [33] 卢乃桂,罗云.西方高等教育的企业化进路[J].高等教育研究,2005,(7).
    [34] 马云鹏,林智中.质的研究方法及其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学刊,1999,(2).
    [35] 潘懋元,邬大光.世纪之交中国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变化与走向[J].教育研究,2001,(3).
    [36] 潘懋元.走向社会中心的大学需要建设现代制度[J].现代大学教育,2001,(3).
    [37] 潘懋元、吴玫.高等学校分类于定位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2003,(3).
    [38] 彭银详.广东地方中心城市的大学教育现象与发展特性[J].教育发展研究,1997,(5).
    [39] 朴雪涛.试论单位制度对大学组织行为的影响[J].辽宁教育研究,2001,(12).
    [40] 秦国柱.试论中心城市举办普通高等学校的回顾与思考[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8,(1).
    [41] 秦国柱.“大学”之名与中心城市新办院校的发展[J].惠州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3)
    [42] 秦行音.教育市场化的比较研究:中国和世界[J].教育科学,2003,(5).
    [43] 申素平.论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中政府角色的转变[J].高教探索,2000,(4).
    [44] 盛冰.高等教育的治理:重构政府、高校、社会之间的关系[J].高等教育研究,2003,(2).
    [45] 孙立平.社会转型:发展社会学的新议题[J].社会学研究,2005,(1).
    [46] 谈松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若干理论和政策问题[J].教育研究,2000,(3).
    [47] 王宾.从知识的自由化到知识的商品化——对 20 年知识状况的批判反思[J].东方文化,1999,(1).
    [48] 王丽莉.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内在矛盾[J].南京社会科学,2004,(11) .
    [49] 王统传.市属地方大学办出特色的认识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1991,(3) .
    [50] 王晓华.大学服务职能拓展的世界性努力——美国和中国个案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2,(1).
    [51] 王彦,王枏.教育叙事——从文学世界到教育世界[J].全球教育展望,2005,(4).
    [52] 王雁等.两次学术革命与大学的两次转型[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
    [53] 王一兵.大学自主与大学法人化的新诉求——全球化知识经济带来的挑战[J].高等教育研究, 2001,(3).
    [54] 王义遒.我国高校的恰当定位为什么这么难[J].中国高教研究,2005,(3) .
    [55] 王振华.第三条道路——对全球化的一种回应[J].欧洲,2000,(5).
    [56] 魏海苓.大学治理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J].高等教育研究,2005,(3).
    [57] 邬大光,潘懋元.关于中国高等教育地方化的理论探讨[J].福建高教研究,1990,(2).
    [58] 邬大光,潘懋元.我国发展地区性高等教育的理论探讨[J].教育研究,1990,(3).
    [59] 邬大光.现代大学制度的根基[J].现代大学教育,2001,(3).
    [60] 邬大光.教育市场的力量:万里模式断想[J].教育发展研究,2001,(3).
    [61] 邬大光.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内涵与价值—与马丁·特罗教授的对话[J].高等教育研究,2003,(6).
    [62] 邬大光.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论内涵和概念解析[J].教育研究,2004,(9).
    [63] 邬大光.高等教育发展与制度创新[J].大学教育科学,2005,(2).
    [64] 吴志成. 西方治理理论述评[J].教学与研究,2004,(6) .
    [65] 项贤明.大众化与高等教育体制变革的理论观察[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3).
    [66] 谢维和.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及其主要取向[J].中国高等教育,2001,(6).
    [67] 邢最智.从广东省“八五”期间经济增长的动因引发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思考[J].教育研究,1997,(9).
    [68] 许杰.论政府对大学进行宏观调控的新向度——以治理理论为视角[J].复旦教育论坛,2003,(6).
    [69] 许杰.教育分权:公共教育体制范式的转变[J].教育研究,2004,(2).
    [70] 许洁明.近代英国高教发展史中的两种价值取向评析[J].史学月刊,1997,(1) .
    [71] 徐剑波.地方大学应做好为地方服务这篇文章[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2000,(1) .
    [72] 徐勇.治理转型与竞争——合作主义[J].开放时代,2001,(7) .
    [73] 阎凤桥,康宁.中国大学管理结构变化实证分析[J] .高等教育研究,2004,(5).
    [74] 叶家康.创办地方大学的探索[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1).
    [75] 杨光斌.制度范式:一种研究中国政治变迁的途径[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3).
    [76] 杨雪冬.要注意治理理论在发展中国家的应用问题[J].中国行政管理,2001,(9) .
    [77] 庾建设,刘晖.转型时期地方大学的发展战略[J].中国高教研究,2005,(8).
    [78] 郁建兴,吕明再. 治理: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理论的再出发[J].求是学刊,2003,(4) .
    [79] 俞可平.改善我国公民社会制度环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1).
    [80] 喻岳青.政府对高等教育宏观管理的职能:调控与服务[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5,(6).
    [81] 曾满超,丁延庆.中国义务教育财政面临的挑战与教育转移支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
    [82] 张建奇.对我国地方城市新办大学发展趋势的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2).
    [83] 张建新,陈学飞.英国高等教育改革法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4,(2).
    [84] 张连国.治理理论:本质是复杂科学范式[J].学术论坛,2006,(2).
    [85] 张璋.治理:公共行政的新理念[J].公共行政,2000,(3) .
    [86] 张祖英,许积年. 对建立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探讨[J]. 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2,(4).
    [87] 浙江大学高教研究所课题组.市场经济国家政府与大学关系的比较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0,(4).
    [88] 周义程.治理理论与我国第三部门的培育[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3,(3) .
    [89] 朱镜人 80 年代以来英国高等教育政策背景及其走向[J].教育与现代化,2004,(3).
    [90] [澳]劳伦斯·安格斯.教育政策、教育管理与文化分析——社会学传统的重要性[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3).
    [91] [德]柯尼希.重塑政府在国家经济和福利国家中的作用[J].中国行政管理,1996,(7).
    [92] [加]露丝·海霍:大学与“文化冲突”[J].比较教育研究,1996,(3).
    [93] [美]阿尔伯特·马蒂尼利.市场、政府、共同体与全球管理[J].社会学研究,2003,(3).
    [94] [美]伯顿·克拉克.自主创新型大学:共治、自治和成功的新基础[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4).
    [95] [美]菲利普·阿特巴赫.全球化驱动下的高等教育与WTO[J].比较教育研究,2002,(11).
    [96] [美]G·卡斯帕尔.斯坦福大学的成功之道[J].高等教育研究,1999,(3).
    [97] [美]马丁·特罗.从精英到大众转变过程中的问题[J].外国高等教育资料,1999,(1).
    [98] [瑞士]弗朗索瓦-格扎维尔·梅里安.治理问题与现代福利国家[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9,(1).
    [1] 陈件辉.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5.
    [2] 董云川.中国大学与政府和社会的关系[D].2002.
    [3] 付志荣.论 20 世纪下半叶美国州政府与大学关系的变革[D].华南师范大学,2005.
    [4] 高桂娟.现代大学制度演进的文化逻辑[D].华中科技大学,2003.
    [5] 郭海.论大学的责任体系[D].北京大学,2000.
    [6] 胡赤弟.产权制度与现代大学制度构造的相关性[D].厦门大学,2004.
    [7] 黄建雄.自主与调控:大学治理中的政府行为[D].华中师范大学,2005.
    [8] 雷芸芸.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创新研究[D].郑州大学,2005.
    [9] 林杰.西方知识论传统与学术自由[D].北京大学,2003.
    [10] 刘春.关于英国大学与政府关系演变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0.
    [11] 申素平.中国公立高等学校法律地位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1.
    [12] 王建华.第三部门视野中的现代大学制度[D].厦门大学,2005.
    [13] 吴结.英国政府与大学关系问题研究[D].2002.
    [14] 姚金菊.转型期的大学法治[D].中国政法大学,2005.
    [15] 张俊宗.现代大学制度: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制度回应[D].华中科技大学,2003.
    [16] 钟陆文.市场、核心能力与企业持续发展—从异质性假设出发的分析[D].厦门大学,2004.
    [17] 赵博颉.现代大学制度下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 .
    [18] 朱利霞.国家观念、市场逻辑与公共教育——转型期西方公立学校改革透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04.
    [19] 朱新涛.大学功能与高等教育市场机制[D].厦门大学,2004.
    [1] Burton R. Clark.Creating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ies: Organizational Pathways of Transformation [M].Pergamon:Published for the IAU Press,1998.
    [2] Joseph J.kockelmans.Interdisciplinarity and Higher Education.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79.
    [3] Kerr Clark.The American mixture of higher education in perspective:four dimension,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1991.
    [4] Tim Mazzarol Geoffrey Norman Soutar.The Global Market For Higher Education: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Strategies for the New Millennium.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 2001.
    [5] Ronald Barnett.Higher Education: A Critical Business. Published by SRHE and Open University Press,1997.
    [6] Tony Spybey. Globalization and World Society .Polity Press in association with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1996.
    [7] Anthony Smith and Frank Webster.The Postmodern University? .Published by SRHE and Open University Press,1997.
    [8] William A.Kaplin.the Law of Higher Education.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83.
    [9] Nicholas Henry.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Affairs.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2003.
    [10] Ron Glatter.Choice & Diversity in Schooling. Published by Routledge 11 New Tetter Lane,London EC4P 4EE,1997.
    [11] Tim Mazzarol Geoffrey Norman Soutar. The Global Market For Higher Education: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Strategies for the New Millennium.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 2001.
    [12] Issues in Australian University Governance.Http://www. chancellery.qut.edu.au/vc/ governancefinal.pdf
    [13] White Paper on University Governance.Http://www.ox.ac.uk/gazette/2005-6/ supps/white paper.pdf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