贿赂犯罪防控对策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贿赂犯罪频发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包括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法制因素、个人因素等多个方面。本文拟就上述原因,探求有效应对的措施,全文共分六部分。
     第一章贿赂犯罪防控对策概述。本章揭示了贿赂犯罪的概念、本质及危害,简述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所倡导的治理腐败的策略以及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新加坡和我国香港地区在治理贿赂犯罪方面所采取的措施的成功经验,为研究我国贿赂犯罪的防控对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材料。
     第二章贿赂犯罪防控对策制定的现实基础。本章讨论了贿赂犯罪的现状以及贿赂犯罪的原因两个问题。文章首先描述了目前贿赂犯罪的现状,即犯罪案件不断增长、大要案增多、涉案数额巨大、犯罪黑数高、发案领域面愈来愈宽、犯罪行为表现形式多元化、犯罪分子外逃严重等等。然后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贿赂犯罪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从社会原因层面分析,包括:权力配置制度不合理,导致权力过于集中并容易造成权力的失控;社会分配制度的弊端,使社会地位较高而工资收入较低的公职人员容易形成权力寻租的心理基础;外来与传统文化中的腐朽观念,使公职人员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扭曲;贿赂犯罪法网不严,使大量贿赂犯罪行为无法采用刑法规制;贿赂犯罪的法定刑配置存在弊端,无法满足社会预防的需要;侦查机关缺乏特殊的侦查手段,使贿赂犯罪的查处率过低;司法机关对于贿赂犯罪打击不力,降低了贿赂犯罪的成本;社会监督制度不健全或者没有落到实处,使腐败分子有机可乘。从个人原因层面分析,贿赂犯罪分子存在失衡心理、侥幸心理、从众心理、补偿心理与亲缘心理,也是贿赂犯罪屡禁不止的原因。社会原因与个人原因交织在一起,使得防控贿赂犯罪必须采取多元的措施。
     第三章贿赂犯罪防控的刑事立法对策。本章阐述了刑事实体法对策与刑事程序法对策两个问题。在刑事实体法对策中,文章首先回顾了建国以来我国对于打击贿赂犯罪的刑法立法情况,从中可见我国“从严治吏”的观念一直没有动摇过。在贿赂犯罪罪状的修改上,建议取消受贿罪中的“为他人谋取利益”、行贿罪中的“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规定,并将贿赂的范围扩大到“非财产性利益”,将游离于现行法律规定之外的贿赂行为纳入刑法的调整范围;在贿赂犯罪法定刑的修改上,建议增设罚金刑、明确规定贿赂犯罪应当附加适用资格刑,以有效的发挥刑罚的功能;建议改变“计赃论罪”的立法模式,使以“非财产性利益”为贿赂内容的行为也可以得到刑法规制。在刑事程序法对策中,指出建议引入污点证人豁免制度,以纠正实践中违法办案的现象;赋予侦查机关秘密侦查的措施,丰富收集证据的手段,提高贿赂案件的查处率。
     第四章贿赂犯罪防控的刑事司法对策。本章论述了侦查对策、起诉对策、审判对策三个方面的问题。目前在贿赂案件侦查阶段,存在立案的证据标准过高、侦查资源整合不足、侦查人员的业务素质不强等问题。因此,本文提出应当改革考评工作机制、严格依法办理案件,整合侦查资源、提升整体侦查能力,加强业务素质、提高侦查技能等对策。在起诉阶段,目前主要问题是贿赂犯罪不起诉率偏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内涵理解不当,以及不起诉权缺乏有效的制约。为此,本文提出应当树立从严治吏的执法观念,并加强对于不起诉权的制约。其中应当重点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具体包括拓宽人民监督员的选任范围、保障人民监督员的独立性以及保障人民监督员的信息知悉权。在审判阶段,存在贿赂犯罪缓刑、免除刑罚适用率偏高的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过大及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等同于刑罚轻缓化思想。为此,本文提出控制法官自由裁量权、准确把握贿赂犯罪刑事政策的内涵,纠正执法观念等对策。
     第五章贿赂犯罪防控的社会对策。本章分别论述了制约对策、激励对策、自律对策等三个方面的问题。在监督对策中,建议完善举报制度、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建立礼品限制接受制度、加强舆论监督、审计监督、完善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等措施:在激励对策中,提出完善公务员选任制度、实行“以俸养廉”和廉政保证金制度;在自律对策中,建议加强公职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公职人员的道德修养,增强公职人员抗腐拒变的能力。
     第六章贿赂犯罪防控的国际对策。鉴于目前贪官出逃的现象严重,本文认为有必要对贿赂犯罪防控的国际对策单独予以研究。本章建议建立“官员亲属出国备案制度”、完善出入境管理制度与身份证管理制度等预防贪官外逃的对策;建议完善引渡制度、刑事司法协助制度以及资产追回机制等惩治贪官外逃的对策。
There are many causes of high frequency of bribery crime,including political causes,economic causes,cultural causes,legal causes,personal causes etc.This dissertation aims to find out effectual measures according to these causes.It is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Chapter one relates to an introduction to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to bribery crime,which reveals the conception,the nature and the hazards of bribery crime,describes briefly the strategies to curb corruption in UN Convention against Corruption,the experiences of America, England,Germany,Singapore and Hong Kong etc on the governance of bribery crime.
     Chapter two relates to the foundation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to bribery crime,which discus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auses of bribery crime.This chapter argues that nowadays the the number of cases of bribery crime is growing,major and serious criminal cases are increasing,the criminal amount is increasing more and more,the dark figure of crime is big,the field of bribery crime is widen,the subject of bribery crime is enlarged,Criminal Tricks concealment and anti-seize ability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criminals' flight is very serious, and so on.Based on current situation,this chapter analyses the following main causes of failure to control bribery crime:the detriment of the systems on power distribution leads to too much concentration of power, which is easily out of control,the existing disadvantages of the distributive system leads to the psychological basis of officials who have high social status and low salaries to seek rent of public power,the dregs of capitalistic culture and rotten concept in our traditional culture leads to the distortion of officials' outlook on life and values,the insufficient of legal control of bribery crime leads to the out of legal control of many bribery behaviors, the lack of special investigative measures leads to the low seize ratio of bribery crime,the ineffective control of big judicial discretion leads to the too light punishment of some criminals,which reduces crime cost,the defection or non-implement of social supervisory system leads to the out of control of the use of power,which is an easy target for criminals,fluke mentality and herd mentality of criminals,etc.
     Chapter three relates to the criminal legislation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to bribery crime,which discusses the criminal law and criminal procedure law of bribery crime.As to the criminal law of bribery crime,this chapter first reviews the main measures to control bribery crime in China since the foundation of the state and then argues that the rule of "enlisting benefits for others" in the crime of accepting bribe,and the rule of "figuring for malfeasant benefits" in the crime of offering bribe should be cancelled,the object of bribe should be enlarged to "benefit" to tighten the toil of law,to bring some bribery behaviors which is now out of control into the criminal law,fine punishment should to included,and qualification punishment should be attached to bribery criminals,the legislation model of "convicting according to booty" should be changed.As to criminal procedure law,the rule of exemption of blot witness should be introduced to correct the illegal judge in practice,the investigation organs should be empowered to do secret investigation to enrich their measures to collect evidence,improve the seize ratio,and control bribery crime efficiently.
     Chapter four relates to the judicial measures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to bribery crime,which is divided into investigative measures, prosecuting measures and judging measures.As to the investigation,the main problems nowadays are as follows:the criteria of evidence for filing cases is too high,the resources of investigation is not integrated effectively, the professional qualities of investigators are not strong enough,etc. Therefore,this chapter argues that the check up system should be improved, the investigation should be done according to law strictly,the resources of investigation should be integrated,the ability of investigation,professional qualities and operation skills should be improved,etc.As to prosecution, the main problem is the rate of non-prosecution is far too high.The reason is the misunderstanding of Criminal Policies at the Extremes and the lack of restricting the non-prosecution power.Therefore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we should estabilish an idea of restrictly managing officials and controlling the power of non-prosecution,include that the nominating scope of supervisors should be enlarged,their independence should be protected, and their rights to know should be secured,etc.As to the judge,the ratio of use of probation and exemption of bribery criminals is too high nowadays, the reason of which is that the judges' discretion of is too big,and there is a misunderstanding to the idea of mitigation and the criminal policy of combining punishment with leniency.So this chapter argues that the judges' discretion should be controlled,the criminal policy of bribery crime should be perceived correctly,and the wrong ideas about law enforcement should be corrected.
     Chapter five relates to the social measures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to bribery crime,which divided into constrainable measures, incentive measures and self disciplined measures.As to supervision measures,this chapter argues the reporting system and the officials' property report system should be improved,the system of restricting the acceptance of presents should be established,the supervision by public opinion and audit supervision should be reinforced,bribery files referral system should be improved to make the operation of power restricted by reasonable supervision and control,eradicate the root and condition of corruption,and make the officials cannot corrupt.As to incentive measures, this chapter argues that civil servant election system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he system of "secure clean by salary" and earnest money for honest and clean govemment should be established.As to self disciplined measures, this chapter argues that the ideological political education of official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and the moral cultivation of officials should be improved to amplify officials' ability to resist corruption,and make officials do not want to corrupt.
     Chapter six relates to the international measures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to bribery crime,which argues that according to the serious phenomenon of bribery criminals' flight,the systems which can prevent bribery criminals' flight,such as the system of "keeping on record of officials' relative going aboard",the system of administration on entering or leaving a country and the system of ID management etc.should be established and improved,the systems which can punish bribery criminals' flight,such as the system of extradition,the criminal justice assistant and asset recovery etc.should be perfected.
引文
1 公务贿赂犯罪并不是一个法律概念,而仅仅是学者们为了区分贪污性犯罪与商业贿赂犯罪而使用的一个学理性名词。所谓公务贿赂犯罪,是指在公务活动中,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或者索取他人的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或者以财物收买国家工作人员,谋取非法利益的行为。它包括公务活动中的受贿犯罪和行贿犯罪。参见孙应征主编:《公务贿赂犯罪研究》,中国长安出版社2006年版,前言,第1页。
    2 参见刘绍军:《贿赂犯罪研究与预防对策》,华东政法学院2001年硕士学位论文,第3-4页。
    3 参见王牧:《犯罪学与刑法学的科际界限》,载《中国法学》2004年第1期,第140页。
    1 肖扬主编:《贿赂犯罪研究》,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第9页。
    1 夏长勇:《人民特稿:慕绥新、马向东案剖析与警示》,载“人民网”2001年12月19日。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252/6512/6513/20011219/630465.html。
    1 吴高庆:《<反腐败公约>:联合国反腐败的纲领性文件》,载《中国监察》2004年第19期,第54页。
    2 杨宇冠、吴高庆主编:《<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解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4页。
    3 杨宇冠、吴高庆主编:《<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解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0页。
    4 杨宇冠、吴高庆主编:《<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解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5页。
    5 杨宇冠、吴高庆主编:《<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解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9页。
    6 杨宇冠、吴高庆主编:《<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解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7页。
    1 参见杨宇冠、吴高庆主编:《<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解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0、111页。
    2 杨宇冠、吴高庆主编:《<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解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0页。
    3 参见杨宇冠、吴高庆主编:《<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解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1页。
    4 赵秉志、王志祥等编:《<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暨相关重要文献资料》,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页。
    1 赵秉志、王志祥等编:《<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暨相关重要文献资料》,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页。
    2 赵秉志、王志祥等编:《<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暨相关重要文献资料》,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页。
    3 参见瓮怡洁:《<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刑事程序问题评介》,载《法治论丛》2004年第5期,第3页。
    4 参见瓮怡洁:《<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刑事程序问题评介》,载《法治论丛》2004年第5期,第4页。
    1 参见邹涛:《解读<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中的六大国际准则》,载《资料通讯》2006年第2期,第4页。
    2 参见瓮怡洁:《<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刑事程序问题评介》,载《法治论丛》2004年第5期,第4页。
    3 参见杨宇冠、吴高庆主编:《<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解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4、227页。
    4 参见杨宇冠、吴高庆主编:《<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解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9页。
    1 参见陆韬:《美国廉政建设概况及其借鉴》,载《特区实践与理论》2008年第3期,第70-71页。
    2 参见许先国:《论美国的廉政约束机制及对我国廉政建设的启示》,载《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第8期,第146页。
    3 参见张晋原:《访美归来话监督--美国公务人员监督机制的特点及启示》,载《先锋队》2008年第2期,第25页。
    4 参见许先国:《论美国的廉政约束机制及对我国廉政建设的启示》,载《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第8期,第147页。
    5 参见孔祥仁:《美国财产申报制度简介》,载《中国监察》2001年第8期,第56-57页。
    1 参见何家弘:《美国反腐败法律制度》,载《外国法译评》1998年第4期,第44页。
    2 参见许先国:《论美国的廉政约束机制及对我国廉政建设的启示》,载《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第8期,第147页。
    3 参见陆韬:《美国廉政建设概况及其借鉴》,载《特区实践与理论》2008年第3期,第70页。
    4 参见许先国:《论美国的廉政约束机制及对我国廉政建设的启示》,载《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第8期,第147页。
    5 参见乔德福:《举报与反腐败》,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年版,第167-168页。
    1 参见李靖堃:《英国的反腐败机制》,载《党建》2006年第4期,第46页。
    2 参见许道敏:《英国:伴随“道德回归”的反腐行动》,载《中国监察》2002年第20期,第54页。
    3 参见立言:《英国廉政教育注重实效》,载《廉政晾望》2004年第12期,第40-41页。
    4 参见立言:《英国廉政教育注重实效》,载《廉政瞭望》2004年第12期,第41页。
    5 参见李靖堃:《英国的反腐败机制》,载《党建》2006年第4期,第46页。
    6 参见陈章联:《遏制腐败关键在机制--德国廉政建设经验借鉴》,载《特区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4期,第60页。
    1 参见王晖:《德国:有成效的公务员反腐败管理》,载《中国监察》2004年第13期,第59页。
    2 徐久生、庄敬华译:《德国刑法典》(2002年修订),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第167-168页。
    1 徐久生、庄敬华译:《德国刑法典》(2002年修订),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第168页。
    2 杨解朴:《德国的反腐败机制》,载《党建》2006年第1期,第46页。
    3 孙智敏:《德国廉政建设的启示》,载《中国税务》2006年第10期,第62页。
    1 何增科:《日本反腐败的举措》,载《党建》2006年第5期,第46页。
    2 许道敏:《日本:制度塑造官员人格》,载《中国监察》2002年第17期,第56-57页。
    3 何增科:《日本反腐败的举措》,载《党建》2006年第5期,第46页。
    4 参见李广民、秦汉:《战后日本反腐败司法措施探析》,载《太平洋学报》2007年第7期,第13-14页。
    5 参见吕彬、曹静:《中日德不起诉裁量权制约机制比较研究》,载《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8年S1期,第98页。
    1 李政:《浅析日本的反腐败措施》,载《党政论坛》2007年第7期,第47页。
    2 参见刘守芬、李淳主编:《新加坡廉政法律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6-77页。
    1 参见刘守芬、李淳主编:《新加坡廉政法律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1-93页。
    2 参见刘守芬、李淳主编:《新加坡廉政法律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0页。
    3 参见付春、任勇:《论新加坡的反腐败:基于制度与文化的视角》,载《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第41页。
    4 参见吕元礼:《新加坡廉政之道的全方位剖析》,载《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第38-39页。
    1 参见刘守芬、李淳主编:《新加坡廉政法律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1-134页。
    2 袁闻聪:《新加坡如何有效确保公务员清正廉洁》,载《中国人才》2006年第11期,第33页。
    3 参见刘守芬、李淳主编:《新加坡廉政法律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8-99页。
    1 参见刘守芬、李淳主编:《新加坡廉政法律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97-199页。
    2 参见李德志:《香港公务员廉政约束机制略论》,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年第3期,第2页。
    3 参见李德志:《香港公务员廉政约束机制略论》,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年第3期,第2页。
    1 参见李德志:《香港公务员廉政约束机制略论》,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年第3期,第2页。
    2 参见金太军、许开轶:《香港廉政公署制度与廉政建设》,载《中国行政管理》2002年第9期,第32页。
    3 李德志:《香港公务员廉政约束机制略论》,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年第3期,第3页。
    4 参见丁友勤:《香港廉政制度对我们反腐工作的启示》,载《党政干部论坛》2006年第5期,第25页。
    5 参见介新玲:《香港、大陆廉政制度比较研究》,载《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1期,第48页。
    6 王晖:《香港廉政制度体系》,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
    1 参见李德志:《香港公务员廉政约束机制略论》,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年第3期,第5页。
    2 王晖:《香港廉政制度体系》,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版,第6-7页。
    1 O.W.Holmes,The Common Law,Macmillan,1969,p.1.
    2 参见周东平:《犯罪学新论》(二版),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0页。
    3 林山田、林东茂、林燦璋:《犯罪学》(增订三版),台湾三民书局2005年版,第93页。
    1 制表数据来源于《中国法律年鉴》(表2、表3也依据该数据制作),依次为:《中国法律年览》(1999年),中国法律年鉴社1999年版,第1025页;
    《中国法律年览》(2000年),中国法律年鉴社2000年版,第1213页;
    《中国法律年览》(2001年),中国法律年鉴社2001年版,第1260页;
    《中国法律年览》(2002年),中国法律年鉴社2002年版,第1242页;
    《中国法律年览》(2003年),中国法律年鉴社2003年版,第1323页;
    《中国法律年览》(2004年),中国法律年鉴社2004年版,第1057页;
    《中国法律年览》(2005年),中国法律年鉴社2005年版,第1069页;
    《中国法律年览》(2006年),中国法律年鉴社2006年版,第991页;
    《中国法律年览》(2007年),中国法律年鉴社2007年版,第1068页;
    《中国法律年览》(2008年),中国法律年鉴社2008年版,第1110页。
    1 参见刘畅:《绥化畸形的官场生态调查》,载《中国青年报》2004年8月25日。
    1 参见陈正云、苗春瑞:《“保护伞”职务犯罪剖析》,载《人民检察》2001年第9期,第27页。
    2 莫洪宪、王燕飞主编:《职务犯罪预防战略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1页。
    3 曾祥生:《同济大学原副校长吴世明受贿 一审被判刑十年》,载“正义网”2003年1月25日。http://review.icrb.com.cn/ournews/asp/readNews.asp?id=137444。
    4 林喆、马长生、蔡雪冰主著:《腐败犯罪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18页。
    1 《已查处的省部级高官中几乎每人都有情妇 中国性贿赂现状调查》,载《报刊荟萃》2007年01期,第42-43页。
    2 车承军:《职务犯罪控制论》,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2-33页。
    3 程延:《围剿外逃贪官 中国全球大追捕》,载《政府法制》2005年第23期,第7页。
    1 参见莫洪宪、王燕飞:《职务犯罪预防战略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06页。
    2 杜德兵:《职务犯罪及其防治对策研究》,四川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第25页。
    1 参见肖扬主编:《贿赂犯罪研究》,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第134页。
    2 参见吕天奇:《贿赂罪的理论与实践》,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第32-33页。
    1 参见马庆钰:《关于腐败的文化分析》,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第88页。
    1 参见马捷:《析腐败现象的社会心理因素》,载《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0年第2期,第34-35页。
    1[美]埃利奥特·阿伦森、蒂莫西·威尔逊、罗宾汉·卡特:《社会心理学》,侯玉波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236-237页。
    1 参见何增科著:《反腐新路:转型期中国腐败问题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215-216页。
    1 参见高铭暄、赵秉志编:《中国刑法立法文献资料精选》,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85-187页。
    1 参见高铭暄、赵秉志编:《中国刑法立法文献资料精选》,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358、374页。
    2 文东福:《刑事政策视野中的行贿罪》,四川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第6页。
    1 参见高铭暄、赵秉志编:《中国刑法立法文献资料精选》,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384-386、394页。
    1 参见张明楷:《刑法学(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881页。
    1 行贿方给予财物时并没有提出请托要求,国家工作人员也只是单纯接受财物,没有对实施职务行为予以承诺,“有学者称之为单纯受贿行为,并依据行为人接受礼物的时空范围,分为公务活动中的单纯受贿行为与非公务活动中的单纯受贿行为。后者如以婚丧嫁娶、祝贺节日、乔迁新居、过大寿、子女升学、孩子过满月或者以春节给孩子压岁钱等名义收受礼物。同时,该学者认为,对于公务活动中的单纯受贿行为应当以贪污罪论处。”(参见储槐植、杨书文:《公务活动中单纯受贿行为之贪污罪处理--兼论刑法第394条之适用及修改》,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第8-9页)。实际上,准确的讲,上述学者所称的单纯受贿行为应当称之为单纯收受贿赂的行为。我国刑法第385条第1款规定了两种受贿行为:索取型受贿与收受型受贿。单纯受贿行为包括单纯索贿行为与单纯收受贿赂行为。本文在此处所探讨的单纯受贿行为,是指非公务活动中的单纯受贿行为,即只包括单纯收受贿赂行为。
    2[日]三谷隆正:《法律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92页。转引自张明楷:《刑法格言的展开》,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1 赵相林主编:《聚焦法学热点<政法论坛>论文精萃》,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245页。
    1 参见慈健:《挪用公款罪疑难问题研究》,载《河北法学》2007年第9期,第122页。
    2 参见卢建平、苗淼:《刑罚资源的有效配置--刑罚的经济分析》,载《法学研究》1999年第2期,第34-38页。
    1 参见慈健:《挪用公款罪疑难问题研究》,载《河北法学》2007年第9期,第122页。
    2 参见刘明祥:《也谈受贿罪中的“为他人谋取利益”》,载《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第24-26页。
    1 杨爱华、李小红:《破窗理论与反腐败“零度容忍”预惩机制》,载《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第4期,第102页。
    2 刘杰:《破窗理论的启示》,载《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年第3期,第59页。
    1 王苗苗:《完善“双规”推进反腐斗争法制化》,载“人民网”2006年5月30日。http://politics.people.com.en/GB/1026/4416735.html。
    1 张明楷译:《日本刑法典》,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62页。
    2 徐久生、庄敬华译:《德国刑法典》(2002年惨订),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第167页。
    3 参见陈兴良、周光权:《刑法学的现代展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4页。
    1 参见张明楷:《刑法分则的解释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5页。
    2 参见周少华:《刑法之确定性及其法治意义》,载《法律科学》2008年第2期,第63页。
    1 文东福:《刑事政策视野中的行贿罪》,四川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3页。
    2 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1页。
    3 张明楷:《刑法学》(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85页。
    1 参见何显兵:《行贿罪“谋取不正当利益”要件研究》,载《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第29-30页。
    2 张明楷译:《日本刑法典》,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63页。
    1 高铭暄主编:《中国刑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604页。
    2 何秉松主编:《刑法教科书》(2000年修订)下卷,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1132-1133页。
    3 张红侠:《受贿罪中贿赂范围的厘定》,载‘行政与法》2007年第11期,第135页。
    1 参见赵长青、张翔飞、廖忠洪编:《贿赂罪个案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4页。
    2 陈兴良:《刑法哲学》(修订三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页。
    1 任辉:《法定刑配置指导理念和根据探析》,载《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年第2期,第64页。
    2 陈兴良:《刑法哲学(修订三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57页。
    3 参见马克昌:《比较刑法原理:外国刑法学总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70页。
    1 参见储槐植、梁根林:《论法定刑结构的优化-兼评97'刑法典的法定刑结构》,载《中外法学》1999年第6期,第37页。
    2 参见吴俊松:《贿赂犯罪资格刑问题探析》,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8页。
    3 对于“严重破坏社会秩序”存在不同的理解,例如,有观点认为:“我国刑法没有规定对贪污罪和受贿罪适用剥夺政治权利,相反却对一些不须具有特定资格即可实施的犯罪行为却规定了这种刑罚方法”。参见杨俊:《完善我国贪污贿赂犯罪刑罚设置的省思--侧重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视角》,载《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第39页。
    4 参见陈兴良:《刑法哲学(修订三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74页。
    5 根据我国刑法第386及第383条的规定,个人受贿数额在5000元以上不满1万元,犯罪后有悔改表现,积极交出贿赂的,可以减轻或者免予刑事处罚,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而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也就是说,对于上述犯罪分子,不必然被开除公职。
    6 参见钱叶六、魏昌东:《商业贿赂犯罪刑罚立法之检讨与完善》,载《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第91-92页。
    1[意]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59页。
    1 参见孙长永:《沉默权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02、148页。
    2 参见Black's Law Dictionary,8~(th) edition,p.766.
    3 何挺:《污点证人豁免的理论基础与制度建构》,载《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第24页。
    1 Chritopher Osakwe,"'The Bill of Rights for the Criminal Defendant in American law"in Human Rights in criminal procedure,1982 by Martinus NihoffPublishers,pp.274-27.转引自宋英辉、吴宏耀:《任何人不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及其程序保障》,载《中国法学》1999年第2期,第118页。
    2 Ronald Joseph Delisle and Don Smart,Learning Canadian Criminal Procedure,Third edition,Carswell Thomson Professional Publishing 1994,p354.转引自宋英辉、吴宏耀:《任何人不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及其程序保障》,载《中国法学》1999年第2期,第118页。
    3 参见盖启云:《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制度探析》,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1页。
    4 参见孙长永:《沉默权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03-104页。
    1 参见徐静村、潘金贵:《“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制度研究》,载《人民检察》2004年第4期,第14页。
    2 徐静村、潘金贵:《“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制度研究》,载《人民检察》2004年第4期,第15页。
    3 樊崇义:《迈向理性刑事诉讼法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1页。
    4 赵秉志:《略论刑法的机能》,载《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第69-70页。
    5 樊崇义:《迈向理性刑事诉讼法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1页。
    1 参见蔡道通:《刑事法治的基本立场--种基本理念与研究方法的阐释》,载《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第221页。
    2 蔡道通:《刑事法治的基本立场--一种基本理念与研究方法的阐释》,载《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第221页。
    3 参见陈光中、陈学权:《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之基本思路》,载《人民检察》2005年第19期,第19-20页。
    1 徐静村、潘金贵:《“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制度研究》,载《人民检察》2004年第4期,第16页。
    2 徐静村、潘金贵:《“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制度研究》,载《人民检察》2004年第4期,第16页。
    1 汪海燕:《建构我国污点证人刑事责任豁免制度》,载《法商研究》2006年第1期,第28页。
    2 谭世贵、董文彬:《试论在贿赂案件中引入污点证人豁免制度》,载《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第306页。
    1 汪海燕:《建构我国污点证人刑事责任豁免制度》,载《法商研究》2006年第1期,第29页。
    2 樊崇义:《迈向理性刑事诉讼法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52页。
    3[英]麦高伟、杰弗里·威尔逊主编:《英国刑事司法程序》,姚永吉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67页。
    4 田俊强:《论秘密侦查制度的法治化建构》,山东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第5页。
    5 参见何家弘:《秘密侦查立法之我见》,载《法学杂志》2004年第6期,第26页。
    1 参见张福成:《经济犯罪的成本收益分析》,载《公安学刊--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4期,第52页。
    2 “在立法上规定秘密侦查措施的主要阻力,是如何正确认识秘密侦查与保护人权二者的关系问题。每一个公民享受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是以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为前提条件。秘密侦查手段的适用,可以有效消除贪污、贿赂犯罪对国家和人民在政治、经济上的严重危害,这正是人权保护之所需。因此,在反贪侦查中,采用秘密手段同人权保护不是对立的,不是矛盾的。”参见樊崇义:《论反贪秘密侦查及其证据力》,载《人民检察》1995年第11期,第51页。
    3 卢荡、李湘荃:《涉案人员多、金额巨--聚焦厦门走私案》,载“中华网”2001年7月23日。http://news.china.com/zh_cn/domestic/945/20010723/10064645.html.
    1 参见朱孝清:《试论技术侦查在职务犯罪侦查中的适用》,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第115页。
    2 参见匡科:《刑上大夫:治理腐败与刑事司法制度的演进》,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246-247页。
    1 陈柏新:《论特殊侦查手段在职务犯罪侦查中的运用--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规定为视角》,载《犯罪研究》2008年第2期,第65页。
    2 谢佑平等:《刑事司法权力的配置与运行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78页。
    3 参见苟瑜:《技术侦查制度研究》,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第39页。
    4 何家弘:《秘密侦查立法之我见》,载《法学杂志》2004年第6期,第29页。
    5 参见赵素萍、赵飞:《秘密侦查证据采信原则研究》,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 期,第58-59页.
    1 张雯、刘汝宽:《对秘密侦查措施的立法思考》,载《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第20页。
    1 庄建南等:《论贪污贿赂犯罪的刑事政策》,载《法学家》2003年第4期,第55-56页。
    2 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负责人就发布<关于贪污、受贿、投机倒把等犯罪分子必须在限期内自首坦白的通告>答新华社记者问》,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1989年第3期,第5-6页。
    3 2006年,司法机关根据党中央关于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决策部署,在全国开展了治理商业贿赂的专项斗争,但是该专项斗争仅包括部分公务贿赂犯罪。
    4 庄建南等:《论贪污贿赂犯罪的刑事政策》,载《法学家》2003年第4期,第56页。
    5 庄建南等:《论贪污贿赂犯罪的刑事政策》,载《法学家》2003年第4期,第56页。
    1 实践中,渎职犯罪与受贿犯罪时常交织在一起,因此,渎职犯罪侦查局对于受贿罪也有侦查权.
    2 参见王祺国、刘周:《职务犯罪侦查一体化问题研究》,载《河北法学》2005年第10期,第94页。
    1 参见姚龙:《职务犯罪侦查工作面临的困境和解决对策》,载《中国检察官》2008年第9期,第36页。
    2 吴杰锋:《职务犯罪初查制度的现实困境和改革路径》,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第42页。
    1 裘树祥:《刑事立案程序的立法价值探析》,载《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第95页。
    2 刘周:《职务犯罪侦查一体化机制运行问题研究》,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第43页。
    3 朱国祥:《实施侦查一体化的成效》,载《人民检察》2005年第6期,第16页。
    4 参见王建明:《论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工作一体化机制》,载《人民检察》2006年第22期,第20页。
    1 参见郑广宇:《职务犯罪侦查能力建设思考》,载‘人民检察》2005年第10期,第43页。
    2 参见下建明:《反贪工作的创新与发展》,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第95页。
    3 参见朱斌:《运用三个规律提高职务犯罪侦查质量》,载《人民检察》2007年第8期。第71页。
    4 彭东、张寒玉:《检察机关不起诉工作实务》,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第298页。
    1 表中的数据来自于笔者的调研,其中的不起诉仅包括酌定不起诉一种,因此,表中没有对不起诉的种类进行区分。
    2 参见陈兴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研究》,载《法学杂志》2006年第1期,第21-22页。
    1 《不起诉贪污贿赂案要报上级检院审批》,载“搜狐网”2005年9月12日。http://news.sohu.com/20050912/n226934641.shtml.
    2 参见四川省人民检察院:‘我省推进人民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的初步经验》,载《人民检察》2004年第4期,第40-41页。
    3 参见周天勇、孙丽等:《完善人大代表的结构》,载《四川统一战线》2007年第10期,第4页。
    4 参见则鸣:《政协委员不是奖赏》,载《协商论坛》2005年第3期,第51页。
    1 姜双林:《关于人民监督员选任机制的思考》,载《行政与法》2006年第9期,第71页。
    2 参见左卫民、吴卫军:《人民监督员:理念与制度的深化和发展》,载《人民检察》2005年第2期,第25页。
    1 参见罗永红:《日本检察审查会的启示--兼论我国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完善》,载《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第81,83页。
    2 参见李伟:《从日本的检察审查会制度看我国的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完善--以制衡不起诉处分为中心》,载《政法论丛》2008年第3期,第64页。
    1 沈峰:《贪官多判缓刑是否失之宽容》,载《中国青年报》,2006年7月28日。
    1 统计表中的数据来源于笔者的调研。
    2 参见张明楷:《刑法学》(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403页。
    1 参见王洪伟、冯爱冰:《缓刑适用和执行中的热点问题研究》,载《山东审判》2007年第3期,第17页。
    2 参见康泽洲:《论刑罚中减轻处罚量刑档次的适用--以遏制职务犯罪缓刑率偏高为视角》,载《法制与经济(下月刊)》2008年第9期,第48页。
    3 参见冯国泉:《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必要性及其道德诉求》,载《道德与文明》2006年第5期,第59页。
    4 张明楷:《刑法分则的解释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48-349页。
    5 陈兴良、周光权:《刑法学的现代展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39页。
    1[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下册),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154页。
    2 参见王治国:《不能让贪官在刑罚上“占便宜”》,载“正义网”2006年11月14日。http://www.jcrb.com/n1/jcrb1116/ca562400.Htm.
    3 杨维汉:《“两高”规范认定贪官自首、立功等量刑情节》,载“新华网”2009年3月19日。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09-03/19/content_11037770.Htm.
    1 魏海:《死刑控制的司法方法》,载《广东法学》2008年第6期,第41页。
    1 万国海:《经济犯罪的刑事政策研究》,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61页。
    2[意]菲利:《犯罪社会学》,郭建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94页。
    3 参见何增科:《反腐新路:转型期中国腐败问题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219页。
    1 赵阳:《查办职务犯罪线索70%为群众举报》,载《法制日报》2008年2月25日。
    2 参见石飞:《保护举报人是惩治和预防腐重要环节》,载“正义网”2008年6月24日。http://www.jcrb.com/pinglun/jrkd/200806/t20080624_31508.Html.
    3 万静波:参见《李长河横征暴敛雇凶杀人 吕净一5年斗贪官几被灭门》,载“人民网”2002年1月18日。http://www.people.com.cn/GB/shehui/44/20020118/651095.Html.
    1 参见乔德福:《举报与反腐败》,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年版,第129页。
    2 财政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课题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及总体构想》,载《财政研究》1999年第4期,第22页。
    3 乔德福:《举报与反腐败》,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年版,第134页。
    4 乔德福:《举报与反腐败》,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年版,第129页。
    1 参见赖彩明、赖德亮:《加强公民举报权的制度保障》,载《法学》2006年第7期,第17页。
    1 赵阳:《建统一网络举报平台 举报线索归口管理 保护举报人 检察机关费心机》,载《法制日报》2008年6月28日。
    2 张国栋:《深圳首创证人保护制度 保护证人财产名誉亲属》,载“正义网”2004年11月16日。http://review.jcrb.com/zyw/n426/ca315658.htm.
    3 参见乔德福:《举报与反腐败》,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年版,第271页。
    1 乔德福:《举报与反腐败》,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年版,第271页。
    2 乔德福:《举报与反腐败》,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年版,第271页。
    3 参见乔德福:《举报与反腐败》,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年版,第147-148页。
    4 阎宝龙:《国外财产申报制度对我国财产申报法的借鉴意义》,载《山东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第66页。
    1 参见阎宝龙:《国外财产申报制度对我国财产申报法的借鉴意义》,载《山东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第65页。
    1 参见黎光宇:《论我国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及其完善》,载《南昌高专学报》2008年第2期,第9页。
    1 参见《如何完善财产申报制度》,载《瞭望》2003年第35期,第35页。
    2 参见阎宝龙:《国外财产申报制度对我国财产申报法的借鉴意义》,载《山东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第65-66页。
    3 参见付春、任勇:《论新加坡的反腐败:基于制度与文化的视角》,载《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第41页。
    1 吴玉英:‘论我国财产申报制度的缺失与重构》,载‘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第12l页。相似的观点见黎光宇:《论我国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及其完善》,载《南昌高专学报》2008年第2期,第10页。
    1 参见王泽君:《新疆阿勒泰将试行官员财产申报7成受访官员反对》,载“新华网”2008年9月11日。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08-09/11/content_9915751.Htm.
    2 刘晓静:《温家宝:正在积极准备官员财产收入公开工作》,载“搜狐网”2009年2月28日。http://news.sohu.com/20090228/n262522831.Shtml.
    3 王晖:《香港廉政制度体系》,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版,第232页。
    4[德]约翰纳·伯爵·兰斯多夫:《腐败与改革的制度经济学:理论、证据与政策》,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译,中国方正出版社2007年版,第47页。
    1 参见卢建平:《刑事政策视野中的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2年第1期,第68页。
    2 朱向东、肖桂林:《舆论监督是反腐败不可或缺的锐利武器》,载《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第11页。
    1 参见熊讽:《从反腐败看新闻舆论监督的现状》,载《新闻前哨》2004年第11期,第70页。
    2 参见熊讽;《从反腐败看新闻舆论监督的现状》,载《新闻前哨》2004年第11期,第71页。
    3 柯亨达:《舆论监督的难点与对策》,载《理论导报》2007年第4期,第12页。
    4 李柯勇:《两会新华视点:网络监督在争议中彰显力量》,载“新华网”2009年3月4日。http://news.xinhuanet.com/misc/2009-03/04/content_10943024_1.Htm.
    1 参见范凌子:《论网络媒体的舆论监督》,载《现代视听》2008年第10期,第35页。
    2 参见蒋建美:《强化审计监督促进反腐倡廉》,载《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第45页。
    1 参见关翠芳:《国有企业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载《理论探索》2004年第5期,第70页。
    2 黄菊香:《浅议内部审计制度的完善及发展》,载《中国工会财会》2006年第12期,第19页。
    1 参见胡志勇:《完善国家审计监督制度遏制腐败寻租》,载《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年第1期,第21页。
    2 赵志刚:《行贿犯罪档案查询:无形之剑慑腐败》,载“中国职务犯罪预防网”2007年9月26日。http://www.yfw.com.cn/shownews.asp?id=68970.
    3 参见杨涛:《为“行贿人黑名单”立法具有积极意义》,载《科学决策》2007年第1期,第57页。
    1 舒圣祥:《“行贿黑名单”只是反腐“钝剑”》,载《人民公安》2006年第3期,第5页。
    2 高继伟:《完善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制度的思考》,载《山西档案》2007年第6期,第34页。
    3 朱力宇、孙晓红:《论法的溯及力的若干问题--关于法律不溯及既往的争议、实践、反思与主张》,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第104页。
    1 参见一凡:《预防腐败必须建立激励机制》,载《党风与廉政》2003年第1期,第6页。
    2 贪官李铁成在任吉林省原靖宇县县委原书记期间,全县范围内没有一个单位不向李行贿,全县科、处、局干部,除了李本人及妻子外,几乎无一人不向李行贿(童大焕:《激活改革的原生力量》,载“人民网”2004年4月27日.http://www.people.com.cn/GB/guandian/1033/2470858.Html).
    3 参见王征宇:《日本国家公务员考核制度的激励机制分析》,载《东南亚纵横》2003年第9期,第62页。
    4 王征宇:《日本国家公务员考核制度的激励机制分析》,载《东南亚纵横》2003年第9期,第65页。
    1 参见乔德福:《干部考察失真失实原因剖析》,载《求实》2003年第3期,第24-25页。
    2 参见孙勇杰:《“80后”5年当上副厅干部引热议》,载“新华网”2008年4月12日。http://www.sx.xinhuanet.com/rdsp/2008-04/12/content_12947143.htm
    3 参见李永忠:《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从“能下”方向实施突破》,载《江南论谈》2002年第8期,第28页。
    1 董艳丽:《新疆公务员勤政廉政激励机制研究》,新疆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第43页。
    2 参见乔德福:《干部考察失真失实原因剖析》,载《求实》2003年第3期,第24-25页。
    1 参见季正矩:《关于“高薪养廉”的争论及其思考》,载《理论前沿》2002年第3期,第27页。
    1 参见季正矩:《关于“高薪养廉”的争论及其思考》,载《理论前沿》2002年第3期,第27-28页。
    2 参见宋旖梦:《高薪养廉的法律思考》,郑州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3页。
    1 詹国彬:《对廉政保证金制度的质疑》,载《科学决策》2005年第4期,第18-19页。
    2 参见阴家宝、王志祥:《道德建设与犯罪控制》,载《法制与社会发展》1996年第1期,第39-40页。
    1 乔德福:《举报与反腐败》,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年版,第260-261页。
    2 唐土红:《论权力腐败的伦理矫正--社会道德与个体道德的视角》,载《理论与改革》2006年第5期,第125页。
    1 乔德福:《举报与反腐败》,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年版,第261页。
    2 唐土红:《论权力腐败的伦理矫正--社会道德与个体道德的视角》,载《理论与改革》2006年第5期,第126页。
    3 参见唐土红:《论权力腐败的伦理矫正--社会道德与个体道德的视角》,载《理论与改革》2006年第5期,第125页。
    1 参见毕云芝:《论反腐败的道德支持》,载《中州学刊》2004年第3期,第150页。
    2 邹柳云:《思想政治教育反腐败功能刍论》,载《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第76页。
    1 张智辉、蔡新苗:《如何预防贪官外逃与引渡外逃贪官》,载《中州学刊》2007年第4期,第14-15页。
    2 邓毅富:《网友热议孤身官员提议彻查妻儿定居国外者》,载“搜狐网”2008年7月7日。http://news.sohu.com/20080707/n257984234.Shtml.
    1 参见王明高、何丹:《贪官外逃预防机制研究》,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8年第1期,第137-138页。
    2 何春中:《天罗地网追捕外逃贪官》,载《中国青年报》2007年3月28日。
    3 参见王明高、李新星等:《论建立中国公民信用保障号码制度》,载《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5期,第45-46页。
    1 参见王明高:《中国预防和惩治贪官外逃模型与机制研究》,中南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37页。
    2 吉敏丽:《我国惩治外逃罪犯所涉法律问题探讨》,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第103页。
    3 杨宇冠、吴高庆主编:《<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解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92页。
    1 黄风:《国际引渡合作规则的新发展》,载《比较法研究》2006年第3期,第27-28页。
    2 杨宇冠、吴高庆主编:《<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解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94-295页。
    3 成良文:《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基本原则》,载《中国法学》2002年第3期,第180页。
    4 李德英:《论引渡及我国引渡实践中的法律障碍》,载《前沿》2007年第6期,第121页。
    5 黄风:《国际引渡合作规则的新发展》,载《比较法研究》2006年第3期,第35-37页。
    1 黄风:《国际引渡合作规则的新发展》,载《比较法研究》2006年第3期,第34页。
    2 贾宇:《跨国追逃的困境与出路》,载《人民检察》2008年第12期。
    3 参见张丽娟:《论外逃犯罪嫌疑人的引渡与我国的实践--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为视角》,载《甘肃政 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59页。
    1 王勇:《赖昌星“难民”案的法理评析--兼论加强我国国际刑事司法合作的几点思考》,载《法学》2002年第10期,第79页。
    2 黄风:《国际引渡合作规则的新发展》,载《比较法研究》2006年第3期,第33页。
    3 王勇:《赖昌星“难民”案的法理评析--兼论加强我国国际刑事司法合作的几点思考》,载《法学》2002年第10期,第78页。
    1 李瑛:《国际刑事司法协助与引渡问题探析》,载《政法学刊》2007年第5期,第41页。
    2 参见黄风:《我国主动引渡制度研究:经验、问题和对策》,载《法商研究》2006年第4期,第4页。
    1 吴光升:《刑事涉案财物处理程序的正当化》,载《法律适用》2007年第10期,第58-59页。
    2 参见吴高庆:《论直接追回腐败资产的国际合作机制--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资产追回机制为研究视角》,载《河北法学》2005年第11期,第78页。
    3 杨宇冠、吴小军:《<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资产追回机制与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完善》,载《当代法学》2005年第1期,第124-125页。
    1 杨宇冠、吴小军:《<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资产追回机制与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完善》,载《当代法学》2005年第1期,第125页。
    2 段厚省、郭宗才:《论我国检察机关提起公益民事诉讼》,载《法学》2006年第1期,第149页。
    3 吴高庆:《论直接追回腐败资产的国际合作机制--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资产追回机制为研究视角》,载《河北法学》2005年第11期,第82页。
    1 吴光升:《刑事涉案财物处理程序的正当化》,载《法律适用》2007年第10期,第60页。
    1 参见黄风:《关于追缴犯罪所得的国际司法合作问题研究》,载《政治与法律》2002年第5期,第19页。
    2 参见郭小燕:《论刑事诉讼中的缺席审判制度--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资产返还机制为视角》,载陈光中主编:《<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我国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6页。
    3 吴光升:《刑事涉案财物处理程序的正当化》,载《法律适用》2007年第10期,第59页。
    1.何秉松主编:《刑法教科书》(2000年修订)下卷,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
    2.马克昌:《比较刑法原理:外国刑法学总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高铭暄主编:《中国刑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4.高铭暄、赵秉志编:《中国刑法立法文献资料精选》,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5.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赵秉志、王志祥等编:《(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暨相关重要文献资料》,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陈兴良:《刑法哲学》(修订三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陈兴良、周光权:《刑法学的现代展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张明楷:《刑法学(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10.张明楷:《刑法分则的解释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张明楷译:《日本刑法典》,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12.张明楷:《刑法格言的展开》,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3.徐久生、庄敬华译:《德国刑法典》(2002年修订),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
    14.陈光中主编:《<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我国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5.樊崇义:《迈向理性刑事诉讼法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6.周东平:《犯罪学新论》(二版),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7.孙长永:《沉默权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18.刘守芬、李淳主编:《新加坡廉政法律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19.莫洪宪、王燕飞主编:《职务犯罪预防战略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0.杨宇冠、吴高庆主编:《<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解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1.肖扬主编:《贿赂犯罪研究》,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
    22.乔德福:《举报与反腐败》,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年版。
    23.孙应征主编:《公务贿赂犯罪研究》,中国长安出版社2006年版。
    24.何增科:《反腐新路:转型期中国腐败问题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25.王晖著:《香港廉政制度体系》,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版。
    26.刘立宪主编:《新世纪反贪污对策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年版。
    27.车承军:《职务犯罪控制论》,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8.匡科:《刑上大夫--治理腐败与刑事司法制度的演进》,法律出版社2008年。
    29.林喆、马长生、蔡雪冰主著:《腐败犯罪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0.河北省人民检察院、唐山市人民检察院:《贿赂犯罪及其惩治的理论与实务》,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
    31.吕天奇:《贿赂罪的理论与实践》,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
    32.赵长青、张翔飞、廖忠洪编著:《贿赂罪个案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33.赵相林主编:《聚焦法学热点<政法论坛>论文精萃》,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34.彭东、张寒玉:《检察机关不起诉工作实务》,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
    35.谢佑平等:《刑事司法权力的配置与运行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6.郎胜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实用问题解析》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5年版。
    37.《中国法律年览》(1999年),中国法律年鉴社1999年版。
    38.林山田、林东茂、林燦璋:《犯罪学》(增订三版),台湾三民书局2005年版。
    39.[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下册),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40.[意]菲利:《犯罪社会学》,郭建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41.[意]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
    42.[美]埃利奥特·阿伦森、蒂莫西·威尔逊、罗宾汉·卡特:《社会心理学》,侯玉波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43.[德]约翰纳·伯爵·兰斯多夫:《腐败与改革的制度经济学:理论、证据与政策》,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译,中国方正出版社2007年版。
    44.O.W.Holmes,The Common Law,Macmillan,1969.
    45.Black's Law Dictionary,8~(th) edition.
    1.王牧:《犯罪学与刑法学的科际界限》,载《中国法学》2004年第1期。
    2.吴高庆:《<反腐败公约>:联合国反腐败的纲领性文件》,载《中国监察》2004年第19期。
    3.瓮怡洁:《<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刑事程序问题评介》,载《法治论丛》2004年第5期。
    4.邹涛:《解读<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中的六大国际准则》,载《资料通讯》2006年第2期。
    5.陆韬:《美国廉政建设概况及其借鉴》,载《特区实践与理论》2008年第3期。
    6.张晋原:《访美归来话监督--美国公务人员监督机制的特点及启示》,载《先锋队》2008年第2期。
    7.许先国:《论美国的廉政约束机制及对我国廉政建设的启示》,《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第8期。
    8.孔祥仁:《美国财产申报制度简介》,载《中国监察》2001年第8期。
    9.何家弘:《美国反腐败法律制度》,载《外国法译评》1998年第4期
    10.何家弘:《秘密侦查立法之我见》,载《法学杂志》2004年第6期。
    11.许道敏:《英国:伴随“道德回归”的反腐行动》,载《中国监察》2002年第20期。
    12.李靖堃:《英国的反腐败机制》,《党建》,2006年第4期。
    13.立言:《英国廉政教育注重实效》,载《廉政嘹望》2004年第12期。
    14.陈章联:《遏制腐败关键在机制--德国廉政建设经验借鉴》,《特区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4期。
    15.王晖:《德国:有成效的公务员反腐败管理》,载《中国监察》2004年第13期。
    16.李广民、秦汉:《战后日本反腐败司法措施探析》,《太平洋学报》,2007年第7期。
    17.杨解朴:《德国的反腐败机制》,载《党建》2006年第1期。
    18.孙智敏:《德国廉政建设的启示》,载《中国税务》2006年第10期。
    19.吕彬、曹静:《中日德不起诉裁量权制约机制比较研究》,《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8年S1期。
    20.何增科:《日本反腐败的举措》,载《党建》2006年第5期。
    21.许道敏:《日本:制度塑造官员人格》,载《中国监察》2002年第17期。
    22.李政:《浅析日本的反腐败措施》,载《党政论坛》2007年第7期。
    23.李德志:《香港公务员廉政约束机制略论》,《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年第3期。
    24.付春、任勇:《论新加坡的反腐败:基于制度与文化的视角》,载《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25.吕元礼:《新加坡廉政之道的全方位剖析》,载《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
    26.袁闻聪:《新加坡如何有效确保公务员清正廉洁》,载《中国人才》2006年第11期。
    27.金太军、许开轶:《香港廉政公署制度与廉政建设》,载《中国行政管理》2002年第9期。
    28.丁友勤:《香港廉政制度对我们反腐工作的启示》,载《党政干部论坛》2006年第5期。
    29.介新玲:《香港、大陆廉政制度比较研究》,载《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1期。
    30.易军:《论职务犯罪黑数问题》,载《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6期。
    31.陈正云、苗春瑞:《“保护伞”职务犯罪剖析》,载《人民检察》2001年第9期。
    32.程延:《围剿外逃贪官中国全球大追捕》,载《政府法制》2005年第23期。
    33.《已查处的省部级高官中几乎每人都有情妇中国性贿赂现状调查》,载《报刊荟萃》2007年第1期。
    34.马庆钰:《关于腐败的文化分析》,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35.马捷:《析腐败现象的社会心理因素》,载《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0年第2期。
    36.储槐植、杨书文:《公务活动中单纯受贿行为之贪污罪处理--兼论刑法第394条之适用及修改》,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37.卢建平苗淼:《刑罚资源的有效配置--刑罚的经济分析》,载《法学研究》1999年第2期。
    38.慈健:《挪用公款罪疑难问题研究》,载《河北法学》2007年第9期。
    39.刘明祥:《也谈受贿罪中的“为他人谋取利益”》,载《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40.杨爱华、李小红:《破窗理论与反腐败“零度容忍”预惩机制》,载《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第4期。
    41.刘杰:《破窗理论的启示》,载《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年第3期。
    42.周少华:《刑法之确定性及其法治意义》,载《法律科学》,2008年第2期。
    43.何显兵:《行贿罪“谋取不正当利益”要件研究》,载《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44.张红侠:《受贿罪中贿赂范围的厘定》,载《行政与法》2007年第11期。
    45.刘云林:《道德法律化的学理基础及其限度》,载《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
    46.任辉:《法定刑配置指导理念和根据探析》,载《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年第2期。
    47.储槐植、梁根林:《论法定刑结构的优化--兼评97'刑法典的法定刑结构》,载《中外法学》1999年第6期。
    48.杨俊:《完善我国贪污贿赂犯罪刑罚设置的省思--侧重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视角》,载《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49.钱叶六、魏昌东:《商业贿赂犯罪刑罚立法之检讨与完善》,载《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50.何挺:《污点证人豁免的理论基础与制度建构》,载《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51.宋英辉、吴宏耀:《任何人不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及其程序保障》,载《中国法学》1999年第2期。
    52.徐静村、潘金贵:《“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制度研究》,载《人民检察》2004年第4期。
    53.赵秉志:《略论刑法的机能》,载《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54.蔡道通:《刑事法治的基本立场--一种基本理念与研究方法的阐释》,载《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55.陈光中、陈学权:《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之基本思路》,载《人民检察》2005年第19期。
    56.谭世贵,董文彬:《试论在贿赂案件中引入污点证人豁免制度》,载《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57.汪海燕:《建构我国污点证人刑事责任豁免制度》,载《法商研究》2006年第1期。
    58.张雯、刘汝宽:《对秘密侦查措施的立法思考》,载《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59.张福成:《经济犯罪的成本收益分析》,载《公安学刊--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4期。
    60.庄建南等:《论贪污贿赂犯罪的刑事政策》,载《法学家》2003年第4期。
    61.《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负责人就发布(关于贪污、受贿、投机倒把等犯罪分子必须在限期内自首坦白的通告)答新华社记者问》,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1989年第3期。
    62.樊崇义:《论反贪秘密侦查及其证据力》,载《人民检察》1995年第11期。
    63.朱孝清:《试论技术侦查在职务犯罪侦查中的适用》,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64.陈柏新:《论特殊侦查手段在职务犯罪侦查中的运用--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规定为视角》,载《犯罪研究》2008年第2期。
    65.赵素萍、赵飞:《秘密侦查证据采信原则研究》,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66.王祺国、刘周:《职务犯罪侦查一体化问题研究》,载《河北法学》2005年第10期。
    67.姚龙:《职务犯罪侦查工作面临的困境和解决对策》,载《中国检察官》2008年第9期。
    68.裘树祥:《刑事立案程序的立法价值探析》,载《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69.朱国祥:《实施侦查一体化的成效》,载《人民检察》2005年第6期。
    70.郑广宇:《职务犯罪侦查能力建设思考》,载《人民检察》2005年第10期。
    71.王建明:《论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工作一体化机制》,载《人民检察》2006年第22期。
    72.王建明:《反贪工作的创新与发展》,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73.朱斌:《运用三个规律提高职务犯罪侦查质量》,载《人民检察》2007年第8期。
    74.陈兴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研究》,载《法学杂志》2006年第1期。
    75.四川省人民检察院:《我省推进人民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的初步经验》,载《人民检察》2004年第4期。
    76.周天勇、孙丽等:《完善人大代表的结构》,载《四川统一战线》2007年第10期。
    77.则鸣:《政协委员不是奖赏》,载《协商论坛》2005年第3期。
    78.姜双林:《关于人民监督员选任机制的思考》,载《行政与法》2006年第9期。
    79.左卫民、吴卫军:《人民监督员:理念与制度的深化和发展》,载《人民检察》2005年第2期。
    80.罗永红:《日本检察审查会的启示--兼论我国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完善》,载《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81.李伟:《从日本的检察审查会制度看我国的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完善--以制衡不起诉处分为中心》,载《政法论丛》2008年第3期。
    82.王洪伟、冯爱冰:《缓刑适用和执行中的热点问题研究》,载《山东审判》2007年第3期。
    83.康泽洲:《论刑罚中减轻处罚量刑档次的适用--以遏制职务犯罪缓刑率偏高为视角》,载《法制与经济(下月刊)》2008年第9期。
    84.冯国泉:《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必要性及其道德诉求》,载《道德与文明》2006年第5期。
    85.魏海:《死刑控制的司法方法》,载《广东法学》2008年第6期。
    86.财政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课题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及总体构想》,载《财政研究》1999年第4期。
    87.赖彩明、赖德亮:《加强公民举报权的制度保障》,载《法学》2006年第7期。
    88.阎宝龙:《国外财产申报制度对我国财产申报法的借鉴意义》,载《山东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89.黎光宇:《论我国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及其完善》,载《南昌高专学报》2008年第2期。
    90.《如何完善财产申报制度》,载《瞭望》2003年第35期。
    91.付春、任勇:《论新加坡的反腐败:基于制度与文化的视角》,载《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92.吴玉英:《论我国财产申报制度的缺失与重构》,载《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93.卢建平:《刑事政策视野中的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2年第1期。
    94.朱向东、肖桂林:《舆论监督是反腐败不可或缺的锐利武器》,载《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95.熊讽:《从反腐败看新闻舆论监督的现状》,载《新闻前哨》2004年第11期。
    96.柯亨达:《舆论监督的难点与对策》,载《理论导报》2007年第4期。
    97.范凌子:《论网络媒体的舆论监督》,载《现代视听》2008年第10期。
    98.蒋建美:《强化审计监督促进反腐倡廉》,载《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99.关翠芳:《国有企业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载《理论探索》2004年第5期。
    100.黄菊香:《浅议内部审计制度的完善及发展》,载《中国工会财会》2006年第12期。
    101.胡志勇:《完善国家审计监督制度 遏制腐败寻租》,载《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年第1期。
    102.杨涛:《为“行贿人黑名单”立法具有积极意义》,载《科学决策》2007年第1期。
    103.顾宗轩、汤明文:《对行贿犯罪追究不力的原因及对策研究》,载《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104.舒圣祥:《“行贿黑名单”只是反腐“钝剑”》,载《人民公安》2006年第3期。
    105.高继伟:《完善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制度的思考》,载《山西档案》,2007年第6 期。
    106.朱力宇、孙晓红:《论法的溯及力的若干问题--关于法律不溯及既往的争议、实践、反思与主张》,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107.一凡:《预防腐败必须建立激励机制》,载《党风与廉政》2003年第1期。
    108.王征宇:《日本国家公务员考核制度的激励机制分析》,载《东南亚纵横》2003年第9期。
    109.乔德福:《干部考察失真失实原因剖析》,载《求实》2003年第3期。
    110.李永忠:《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从“能下”方向实施突破》,载《江南论谈》,2002年第8期。
    111.季正矩:《关于“高薪养廉"的争论及其思考》,载《理论前沿》2002年第3期。
    112.詹国彬:《对廉政保证金制度的质疑》,载《科学决策》2005年第4期。
    113.阴家宝、王志祥:《道德建设与犯罪控制》,载《法制与社会发展》1996年第1期。
    114.唐土红:《论权力腐败的伦理矫正--社会道德与个体道德的视角》,载《理论与改革》2006年第5期。
    115.毕云芝:《论反腐败的道德支持》,载《中州学刊》2004年第3期。
    116.张智辉、蔡新苗:《如何预防贪官外逃与引渡外逃贪官》载《中州学刊》2007年第4期。
    117.王明高、何丹:《贪官外逃预防机制研究》,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8年第1期。
    118.王明高、李新星等:《论建立中国公民信用保障号码制度》,载《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5期。
    119.吉敏丽:《我国惩治外逃罪犯所涉法律问题探讨》,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120.黄风:《国际引渡合作规则的新发展》,载《比较法研究》2006年第3期。
    121.黄风:《关于追缴犯罪所得的国际司法合作问题研究》,载《政治与法律》2002年第5期。
    122.黄风:《我国主动引渡制度研究:经验、问题和对策》,载《法商研究》2006年第4期。
    123.成良文:《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基本原则》,载《中国法学》2002年第3期。
    124.李德英:《论引渡及我国引渡实践中的法律障碍》,载《前沿》2007年第6期。
    125.贾宇:《跨国追逃的困境与出路》,载《人民检察》2008年第12期。
    126.张丽娟:《论外逃犯罪嫌疑人的引渡与我国的实践--以<联合国反腐败公 约>为视角》,载《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127.王勇:《赖昌星“难民”案的法理评析--兼论加强我国国际刑事司法合作的几点思考》,载《法学》2002年第10期。
    128.李瑛:《国际刑事司法协助与引渡问题探析》,载《政法学刊》2007年第5期。
    129.刘根菊、李秀娟:《刑事缺席审判制度之考察--以我国签署<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为背景》,载《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130.吴光升:《刑事涉案财物处理程序的正当化》,载《法律适用》2007年第10期。
    131.吴高庆:《论直接追回腐败资产的国际合作机制--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资产追回机制为研究视角》,载《河北法学》2005年第11期。
    132.杨宇冠、吴小军:《<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资产追回机制与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完善》,载《当代法学》2005年第1期。
    133.段厚省、郭宗才:《论我国检察机关提起公益民事诉讼》,载《法学》2006年第1期。
    1.万国海:《经济犯罪的刑事政策研究》,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2.王明高:《中国预防和惩治贪官外逃模型与机制研究》,中南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3.刘绍军:《贿赂犯罪研究与预防对策》,华东政法学院2001年硕士学位论文。
    4.文东福:《刑事政策视野中的行贿罪》,四川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
    5.杜德兵:《职务犯罪及其防治对策研究》,四川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6.吴俊松:《贿赂犯罪资格刑问题探析》,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7.盖启云:《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制度探析》,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8.田俊强:《论秘密侦查制度的法治化建构》,山东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9.苟瑜:《技术侦查制度研究》,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10.吴杰锋:《职务犯罪初查制度的现实困境和改革路径》,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11.刘周:《职务犯罪侦查一体化机制运行问题研究》,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12.董艳丽:《新疆公务员勤政廉政激励机制研究》,新疆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13.宋旖梦:《高薪养廉的法律思考》,郑州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1.刘畅:《绥化畸形的官场生态调查》,载《中国青年报》2004年8月25日。
    2.沈峰:《贪官多判缓刑是否失之宽容》,载《中国青年报》,2006年7月28日。
    3.赵阳:《查办职务犯罪线索70%为群众举报》,载《法制日报》2008年2月25日。
    4.赵阳:《建统一网络举报平台 举报线索归口管理 保护举报人 检察机关费心机》,载《法制日报》2008年6月28日。
    5.何春中:《天罗地网追捕外逃贪官》,载《中国青年报》2007年3月28日。
    1.夏长勇:《人民特稿:慕绥新、马向东案剖析与警示》,载“人民网”2001年12月19日。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252/6512/6513/20011219/630465.html.
    2.曾祥生:《同济大学原副校长吴世明受贿 一审被判刑十年》,载“正义网”2003年1月25日.http://review.jcrb.com.cn/oumews/asp/readNews.asp?id=137444.
    3.王苗苗:《完善“双规”推进反腐斗争法制化》,载“人民网”2006年5月30日.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6/4416735.html.
    4.卢荡、李湘荃:《涉案人员多、金额巨--聚焦厦门走私案》,载“中华网”2001年7月23日。http://news.china.corn/zh_cn/domestic/945/20010723/10064645.html.
    5.《不起诉贪污贿赂案要报上级检院审批》,载“搜狐网”2005年9月12日。http://news.sohu.com/20050912/n226934641.shtml.
    6.王治国:《不能让贪官在刑罚上“占便宜”》,载“正义网”2006年11月14日。http://www.jcrb.corn/nl/jcrb1116/ca562400.Htm.
    7.杨维汉:《“两高”规范认定贪官自首、立功等量刑情节》,载“新华网”2009年3月19日.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09-03/19/content_11037770.Htm.
    8.石飞:《保护举报人是惩治和预防腐重要环节》,载“正义网”2008年6月24日.http://www.jcrb.corn/pinglun/jrkd/200806/t20080624_31508.Html.
    9.张国栋:《深圳首创证人保护制度保护证人财产名誉亲属》,载“正义网”2004年11月16日.http://review.jcrb.corn/zyw/n426/ca315658.htm.
    10.万静波:《李长河横征暴敛雇凶杀人 吕净一5年斗贪官几被灭门》,载“人民网”2002年1月18日。http://www.people.com.cn/GB/shehui/44/20020118/651095.Html.
    11.王泽君:《新疆阿勒泰将试行官员财产申报7成受访官员反对》,载“新华网” 2008年9月11日。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08-09/11/content_9915751.Htm.
    12.刘晓静:《温家宝:正在积极准备官员财产收入公开工作》,载“搜狐网”2009年2月28日.http://news.sohu.com/20090228/n262522831.Shtml.
    13.李柯勇:《两会新华视点:网络监督在争议中彰显力量》,载“新华网”2009年3月4日。http://news.xinhuanet.com/misc/2009-03/04/content_10943024_ 1.Htm.
    14.赵志刚:《行贿犯罪档案查询:无形之剑慑腐败》,载“中国职务犯罪预防网”2007年9月26日.http://www.yfw.com.cn/shownews.asp?id=68970.
    15.童大焕:《激活改革的原生力量》,载“人民网”2004年4月27日。http://www.people.com.cn/GB/guandian/1033/2470858.Html.
    16.孙勇杰:《“80后”5年当上副厅干部引热议》,载“新华网”2008年4月12日.http://www.sx.xinhuanet.com/rdsp/2008-04/12/content_12947143.htm.
    17.邓毅富:《网友热议孤身官员提议彻查妻儿定居国外者》,载“搜狐网”2008年7月7日.http://news.sohu.com/20080707/n257984234.Shtml.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