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被害人作证制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我国,被害人陈述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证人证言、鉴定结论一样,历来就是一种独立的法定证据种类。这说明我国被害人与被告人、证人及鉴定人一样,都是一种独立的证据来源和刑事作证主体,被害人作证的身份仍然是被害人,即当事人,不是证人。被害人作证与证人作证存在许多重大差异,应当有自己独立的制度体系和程序规范。本文运用比较研究、实例分析、历史考察等多种方法,除了对被害人作证的基本原理(包括被害人作证的概念、适格性、必要性、局限性及其与证人作证的差异)进行研究外,还结合我国刑事司法体制,先后对被害人作证的身份、席位、内容、证据形式、程序、特殊方式、援助和保障八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回答被害人为什么作证、被害人如何作证,以及如何保障被害人作证这三个问题,构建了一个以“本土资源”为基础的“相对合理”的被害人作证制度,从某种意义上说填补了我国刑事作证制度乃至刑事诉讼制度的一片空白。
     狭义上的作证是一种具有法律意义的诉讼行为。“被害人作证”是指被害人在法官面前的程序中陈述其亲身体验的案件事实,并且依法接受各方质疑和询问的一种行为。它需要遵循法定的作证程序,与作为诉讼行为的被害人陈述存在区别。被害人和证人作为犯罪过程的目击者,虽然都“身临其境”,体验或感知了案件事实的发生过程,但被害人还“身受其害”,其记忆形成过程的三个阶段,即编码、储存和提取都不同于证人,这就决定了被害人作证与证人作证在感知案件事实的方式、作证的积极性、作证内容的复杂性以及作证过程的易受伤害性等方面都存在差异,需要立法构建独立于证人作证的被害人作证制度。在作证适格性方面,被害人必须亲身体验了案件事实,并且具有相应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被害人作证的准确性容易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要求公安司法机关根据个案实际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保障。被害人作证本身虽然蕴含着一系列的内在和外在价值,具有必要性,但其又可能给被害人带来某些不利影响,具有局限性,被害人作证制度的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做到统筹兼顾。
     从世界各国(地区)立法规定和司法实务来看,被害人作证具有证人和当事人两种身份。前者是英美法系国家和部分大陆法系国家的共同做法,以美国为代表,被害人作证虽然享有一系列不同于普通证人的权利和保障措施,但其作证的身份视为证人,适用证人作证的制度规范,被害人作证陈述归入证人证言。后者是包括俄罗斯、我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在内的许多大陆法系国家的做法,被害人作证虽然也基本适用证人作证的制度规范,但其作证的身份却是当事人,被害人作证陈述是一种独立的证据种类。德国被害人作证的身份主要是证人,但也可能是当事人。被害人这两种作证身份的差异主要是由不同国家犯罪本质观和诉讼模式不同所造成的。从我国立法规定和诉讼传统来看,被害人作证的身份与其出席庭审一样,仍是当事人,不是证人。被害人作证的当事人身份与其庭审参与权之间可能会产生一些冲突,但不是根本性的,可以通过相应的制度设计来加以协调。与被害人作证身份密切相关的是其法庭席位的设置。无论英美法系还是大陆法系国家(地区),法庭席位的设置既有丰富的符号学意义,又有许多共同作法。我国绝大多数刑事法庭至今没有设置专门的被害人席位,这是严重滞后于被害人诉讼地位当事人化趋势的。本文主张按照德国“研讨辩论观”的诉讼理念,并借鉴域外国家(地区)法庭席位设置的共同做法,适当调整我国刑事法庭布局,增设独立的被害人席,使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席与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席分别在法官席前方左右两侧对向设置,都靠近法官席,并且被害人席及其诉讼代理人席,与被告人席及其辩护人席一样,都是前后排列,以便于他们相互沟通。被害人作证应当坐在被害人席上,而不是站在证人席上。
     被害人作证的内容与刑事证明对象的范围密不可分。两大法系国家(地区)立法规定与学理解释都将被害状况事实尤其是与被害人损害赔偿有关的事实纳入刑事证明对象的范围,作为被害人作证的主要内容之一。在美国刑事审判中,被害人既可以作为控方证人,又可以作为辩方证人;德国被害人作为法院的证人,其作证也可以证明控诉方或辩护方的诉讼主张。虽然两国被害人作证的内容不完全一致,但都包括与被告人定罪量刑有关的实体法事实(含犯罪事实和被害事实)和刑事诉讼程序事实。在我国,被害人作证的内容应当包括犯罪过程事实、被害状况事实、法定的刑事诉讼程序事实和被害人“根据一般生活经验可以判断的事实”(作为意见证据规则的例外)四个方面。被害人作证的证据形式即被害人陈述,是记载被害人作证内容的法定证据种类。证据法上的被害人陈述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证明价值。我国应当借鉴英美法系、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做法,从被害人作证适格性的审查、传闻证据规则和传闻内容的限制、关联性规则的限制、意见证据规则的限制及合法性规则的限制六个方面对被害人陈述的证据能力进行限制。被害人陈述证明力有无及大小的判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要判断被害人陈述与待证事实的关联性及其程度大小,需要结合分析个案内其他“印证性”证据相互印证的程度及大小,而且必须遵循经验法则和论理法则。本文认为,被害人陈述原则上不能作为定罪的唯一根据,其证明力必须有其他实质独立的证据进行补强。但是,在性侵犯等“一对一案件”中,如果案内没有其他证据,而被害人又出庭作证,其陈述经过查证属实,与案件事实相符,没有任何瑕疵的,可以作为法庭判决的基础。
     被害人作证程序和方式的设计既要符合刑事诉讼法和证据法的基本原理,又要符合被害人学的基本原理,维持被害人人权保障与被告人人权保障合理的适当的平衡。我国被害人作证的程序主要包括:(1)传唤被害人:与通知证人程序基本一致,应当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如果被害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原则上要受到一定处罚。(2)被害人宣誓问题:我国应当借鉴德国、俄罗斯的做法,采取审判长训示的方式,在被害人作证前明确告知其真实陈述义务和故意作虚假陈述要承担法律责任,无须像英美法系国家(地区)一样宣誓、郑重声明或具结。(3)被害人首先作证规则:被害人应当作为庭审的第一个证人首先作证或者作为当事人优先进行陈述。我国应当废除现行的公诉人强制讯问被告人的制度设计,将被害人作证和被告人作证作为法庭证据调查的前置程序,并且保证被害人首先作证。(4)被害人陈述的引出方式:主要有自由陈述式和问答式两种。我国应当采取自由陈述式,这既是我国的诉讼传统,也符合被害人被害后的现实需要。(5)被害人陈述的质证:本文认为,交叉询问在我国实施面临许多障碍,也不利于保障被害人人权。我国被害人陈述的质证方式应当是:在被害人自由陈述后,按照申请传唤被害人作证的主体确定先行发问者,再由其他诉讼参与者轮流询问被害人。如果检察机关、辩护方都申请被害人作证,或者被害入主动要求作证,或者法院依职权传唤被害人作证,应当由审判长及其他法官先行询问,然后再由其他诉讼参与者按照先控诉方后辩护方的顺序轮流询问被害人。而且,必须始终保留法官尤其是审判长的补充询问权。当被害人为未成年人,或者在性侵犯案件及其他暴力性犯罪案件中,除非被害人同意,禁止被告人直接询问被害人,被告人可以通过辩护人或审判长提问来行使对被害人陈述的质证权。立法可以将被害人规定为一种对质主体,但安排被害人与被告人当面对质,只能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并且也应当事先征得被害人同意。同时,允许被害人在作证过程中参考庭前陈述笔录或其他书面材料来帮助其恢复记忆。而且,在性侵犯案件中,原则上禁止就被害人隐私问题进行提问。此外,本文还认为,立法应当对被害人庭前书面陈述的使用做出明确限制,只有经检察机关或辩护律师提出,并且经对方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等质证,认为具有证据能力并查证属实后,法庭才能将它作为定案的根据。在作证方式方面,为了避免被害人在作证过程中因与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新闻媒体等“眼球对眼球”而受到心理上的伤害,两大法系国家(地区)都规定了许多允许被害人通过蒙面、变声、变像、视听传输或其它适当隔离方式进行的特殊作证方式,作为出庭作证的替代。这些特殊方式主要包括视频作证、电话作证、屏风作证、录像作证、秘密作证和审前法官询问六种。我国《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都没有规定,而刑事司法中已经有这方面的实践,需要立法加以确认和构建。
     如何保障被害人作证陈述的真实性,避免虚假陈述或陈述失真,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域外国家(地区)的共同做法是对被害人作证进行援助和保障,帮助被害人解决因作证而面临的现实困难,尽量减轻被害人作证的心理压力,免除其后顾之忧。被害人作证援助是我国亟待开发的一个诉讼领域,可分为作证前的援助(包括出庭作证通知、向被害人解释法院审判程序、为被害人照看小孩和接送被害人等)、作证期间的援助(包括陪同被害人出庭和提供律师帮助等),以及作证后的援助(包括向被害人解释裁判结果和代表被害人与雇主交涉等)。被害人作证保障主要包括安全保护和经济补偿两个方面。在司法实践中,各种形式的被害人恐吓行为严重危及被害人及其近亲属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成为被害人作证的主要障碍,因此,应当加强对被害人作证的安全保护,有效避免其再次被害。被害人作证的经济补偿是对被害人因作证而支出的合理费用(或遭受的损害)的一种补助(赔偿),不同于被害人经济救济。被害人已经遭受犯罪行为的直接侵害,如果不承认其作证的经济补偿权,其经济损失将具有双重性,这对被害人来说是不公平的。我国被害人经济补偿的主体应当是国家,补偿范围以被害人作证直接支出的合理费用为限,按照实际支出进行补偿。被害人虚假陈述是指被害人明知自己陈述的内容违背客观事实,与其亲身体验不符,仍然作证陈述的行为。实践中被害人虚假陈述的原因很复杂,往往与陈述失真混杂在一起。因此,我们对待被害人虚假陈述应当像对待被告人撒谎一样,显示出一定的宽容性,以适当的罚款或司法拘留作为威胁是必要的,但不能追究刑事责任。
In China, The victim statement has always been an independent type of statutory evidence as the accused statement, the witness testimony and the expert evidence. This shows that the victim is an independent source of evidence and criminal testifier as well as the accused, witness and expert. The identity of the victim to testify remains the victim, namely, a party, not a witness. Because there are man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victim and the witness to testify, it should have its own institutional system and procedural norms for the victim to testify. For this reason, by means of the comparative study, case analysis historical expedition and other methods, this Ph. D. dissertation not only studies the basic principle of the victim to testify (including the concept, competence, necessity, limitations of the victim to testify,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victim and the witness to testify), but also studies the identity, seat, content, form of evidence, procedure, special way assistance and safeguard of the victim to testify systematically with China's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By answering three issues, that is to say, why the victim testifies, how the victim testifies, and how to safeguard the victim to testify, this dissertation builds a "relatively reasonable" system of the victim to testify based on "local resources", in a sense, it fills a blank of the system of the criminal testimony and criminal procedure in China.
     In a narrow sense, it is a kind of procedural acts with legal significance to testify. " The victim to testify" refers to the process of the victim to present the facts of his first-hand experience in the proceedings before the procedure of the judge, and accept to be questioned and asked by the parties in the proceedings according to the law. It requires to follow the statutory procedures, so it is different from the procedural act of the victim to state. As the witness of the criminal process, though victims and witnesses are all the "virtual reality", they experience or perceive the occurring process of the facts, the victim also "suffer", the three stages of the process of memory formation, namely, encoding, storage and retrieval are different from the witness, this determine that there are many differences in the way of perceiving the facts of the case, including the enthusiasm of testifying, the complexity of the contents of testifying, and the vulnerability of testifying process between the victim and witness to testify, it needs the legislation to build an independent system of the victim to testify from the witness. In terms of the competence of testifying, The victim must experience the facts of the case, and have the appropriate comprehension and expression. The accuracy of the victim to testify is susceptible to a variety of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factors, it requires public security and judicial organs to take appropriate measures to safeguard its authenticity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case. Although the victim to testify in itself contains a series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values, it has necessity, it also may bring some negative effects to the victim, this is its limitations, we should take full account of the two aspects when designing the system of the victim to testify, and making them be balanced.
     From the legislative provisions and judicial practices of the extraterritorial countries (regions) point of view, there are two different identities for the victim to testify, namely, witnesses and parties. The former is a common practice in common-law countries and some civil law countries, by the United States as its representative, although there are a series of rights and safeguards for the victim to testify, which are different from the ordinary witness, however, the identity of the victim to testify is considered as a witness, for the systematic rules of the witness to testify, the statement of the victim to testify is classified into the witness testimony. The latter is a common practice in Russia, China's Macao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and many other civil law countries, although the basic rules and norms applicable to the victim to testify are the same as the witness, his identity is a party, the statement of the victim to testify is an independent type of statutory evidence. In Germany, the main identity of the victim to testify is a witness, but he may also be parti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identities of the victim to testify are caused mainly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s from the nature of crime view and litigation mode in different countries. From China's legislative provisions and litigation traditions point of view, the identity of the victim to testify is the same as the victim to appear in court, they both are parties, not witnesses. The identity of parties for the victim to testify is likely to have some conflict with the right to participate, but they are not fundamental, we can design the corresponding system to coordinate them. There are close relations between the identity of the victim to testify and the setting of the court seat. Whether in common law or civil law countries (regions), the setting of the court seat not only has a rich semiotic significance, but also there are many common practices. The vast majority of China's criminal tribunal have not yet set up the special victim seat, This is a serious lag behind the parties tendency of the victim procedural status. This dissertation claims to adjust the layout of criminal cour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itigation philosophy of German "the discussion view of the debate", and learn from the common practices of the extraterritorial countries (regions) in the setting of the court seat, add an independent victim seat, so that the seats of the accused and his counsel along with those of the victim and his legal representative are set up respectively in the left and right in front of the bench, and they are all close to the bench, at the same time, they are the right to be set up. Moreover, the seats of the victim and his legal representative as well as those of the accused and his counsel are all in tandem, so that they can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in the course of the trial. When the victim testifies, he should be sitting in the victim seat, rather than standing on the witness stand.
     The content of the victim to testify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scope of the criminal proof object. The legislative provisions and theoretical interpretations in the countries (regions) of two schools bring the facts of the victim status especially the facts that relevant to the victim damages in the scope of the criminal proof object, as one of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victim to testify. In the American criminal trial, a victim not only can be used as a prosecution witness, but also can serve as a defense witness; In Germany, the victim is as a court witness, and his testimony can also prove the prosecution or defense litigation claims Although the content of the victim to testify in America and Germany are not totally consistent, they all include the facts that relevant to the conviction and sentence of the accused (including the facts about the crime and the facts about the victimization) which provided by the substantive law, and the facts of criminal procedure. In China, the content of the victim to testify should include four aspects, namely, the facts of the criminal process, the facts of the victim status, the facts of the statutory criminal procedure, and the facts that the victim can determine "under the general experience of life " (as an exception to the opinion evidence rule). The form of evidence for the victim to testify, that is to say, the victim statement, is the type of statutory evidence documenting the content of the victim to testify. The victim statement in the law of evidence can be classified into different type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criteria, each with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and probative values, China should learn from the practice of Anglo-American law system, Japan, and China's Taiwan region, we should limit the admissibility of the victim statement from six aspects, namely, the review of the competence of the victim to testify, the restriction of the hearsay evidence rule and hearsay content, the restriction of the relevance rule, the restriction of the opinion evidence rule and the restriction of the legitimacy rule. It is a complex process to judge the weight of the victim statement and its size, we not only have to determine the degree of the relevance of the victim statement to the facts to be alleged and its size, it requires a conjoint analysis of other evidences of "overlapping of proofs" in the case to confirm its extent and size, but also we must follow the logic rule and experience rule. This dissertation argues that in principle the victim statement can not serve as the sole basis for a conviction, its weight must have other substantially independent evidences to reinforce; but in the sexual assault case and other " one to one case ", if there is no other evidence, and the victim testifies in court, his statement is true, and consistent with the facts of the case without any flaw after verification, it can be used as the basis for the decisions as well.
     The design of the procedure and way for the victim to testify not only should comply with the basic principle of the criminal procedure law and the law of evidence, but also should in line with the basic principle of the victimology, and maintain reasonable and appropriate balance between the protection of the victim human rights and the accused human rights. This dissertation argues that the procedure for the victim to testify in China mainly includes:(1) summon the victim to court:it should be the same as the procedure of informing the witness basically, and should have some mandatory, if the victim refuses to appear without a good reason, in principle, he should subject to certain penalties. (2) The problem of the victim to take the oath:China should learn from the practice of Germany and Russia, and take the way of the presiding judge to instruct the victim. that is to say, before testifying, the presiding judge should tell the victim clearly that he has the duty to tell the truth, and would bear legal responsibility if making false statements intentionally. we need not take the oath, solemn declaration or affirmation like the common law countries (regions). (3) The rule of the victim to testify first:victims should be treated as the first witness to testify first or have a priority statement at the trial as parties. China should repeal the system design of the prosecutor questioned the accused first and forcibly, the procedure of the victim and the accused to testify should be carried out before the investigation of evidences in court, and ensure the victim to testify first. (4) The approach leading to the victim statement:there are two main approaches, that is free presentation and cross-examination. China should take the approach of free presentation, which is both our litigation traditions and in line with the practical needs after suffering of the victim. (5) The confrontation mode of the victim statement:this dissertation argues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cross-examination in China faces many obstacles, and it is not helpful to protect the victim human rights. The confrontation mode of the victim statement in China should be:after the victim states freely, the first questioner should be determin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ubject who apply the victim to testify, and then the other participants in the proceedings question the victim in turn. If both the prosecution and defense side apply the victim to testify, or the victim asks to testify initiatively, or the court summons the victim to testify by its powers of office, the presiding judge and other judges should question the victim first, and then the other participants in the proceedings question the victim in tur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order of the defense side after the prosecution side. Moreover, the judge especially the presiding judge must always be retained the right to question the victim as a supplementary means. When the victim is a minor, or in the sexual abuse case or the other violent criminal cases, unless the victim consents, the accused is prohibited from questioning the victim directly, he can ask questions by his counsel or the presiding judge in order to exercise the right to be confronted with the victim. The victim can be defined as a subject of confrontation, but the arrangement of face to face confrontation for the victim and the accused can be carried out only in the "last resort" situation, and it should be consented by the victim in advance. 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allow the victim to refer to the pre-trial documentaries or other written materials to help refresh his memory during testifying. Moreover, in cases of sexual assault crime, in principle, the problems of the victim privacy are prohibited from being questioned. In addition, this dissertation also believes that legislation should make explicit restrictions for the use of the victim pre-trial written statement, only with the prosecution or the defense lawyer proposing, and after being confronted by the other party, litigation agent, and the other participants, it is considered to have admissibility and verified, then the court can use it as the basis of a final decision. In terms of the way for the victim to testify, in order to avoid the victim subjecting to psychological harm because of the victim and the accused, his counsel and the news media "eye to eye" in the course of testifying, countries (regions) of two schools are all set up a number of special ways to allow the victim to testify through being masked, variable sound, change image, audio-visual transmission, or other appropriate isolated means as an alternative to testify. These ways include to testify by the video, telephone, screen, video tape, to testify in secret and the judge questions the victim in the pre-trial procedure. As China's "Code of Criminal Procedure Law" and the judicial interpretations have not stipulated, it needs the legislation to identify and build.
     How to guarantee the authenticity of the victim statement, and avoid the false statement or statement distortion, which is not only a theoretical problem, but also a practical issue. The common practice in the extraterritorial countries (regions) is to offer some assistances and safeguards for the victim to testify in order to help the victim overcome the practical difficulties faced by his testimony, and alleviate the psychological pressure as much as possible during his testifying, eliminate his worry as well. The assistance of the victim to testify is an urgent litigation area to be developed in China, it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assistance before testifying (including informing the victim to testify in court, explaining the court proceedings to victims, caring for the children of the victim and escorting the victim from his home to the court, etc.), the assistance during testifying (including accompanying the victim to appear in court and providing a lawyer for the victim, etc.), as well as the assistance after testifying (including explaining the referee results for the victim and negotiating with employers on behalf of the victim, etc.). The safeguard of the victim to testify includes the security protection and the economic compensation of the victim. In judicial practice, various forms of the victim intimidation endanger victims and their close relatives personal and property safety seriously, and they become a major obstacle to the victim to testify, Therefore,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security protection of the victim to testify effectively in order to prevent his re-victimization. The financial compensation for the victim to testify is a kind of subsidy (or compensation) of the reasonable costs incurred (or damage) for the victim because of his testifying. It is unlike the victim economic relief. As the victim has been subjected to a direct infringement by the crime, if we do not recognize the right to financial compensation of the victim to testify, his economic losses will have a duality, this is unfair for the victim. The main body of China's economic compensation of the victim to testify should be the government, the scope of the compensation should be limited in the reasonable costs of direct expenditures, and must in accordance with actual expenditures. The false statement of the victim refers to the behavior which the victim knows that the content of his statement is against the objective facts, and inconsistent with his experience, but he still makes a statement. In judicial practice, the reasons of the victim to make a false statement are complex, it is often mixed with the statement distortion therefore, we should treat the false statement of the victim as the accused lies, and show a certain degree of tolerance. It is essential to exercise appropriate fine or judicial detention as a threat, but can not give any criminal sanction.
引文
陈瑞华:“刑事证据规则之初步研究”,何家弘主编:《证据学论坛》,第六卷,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版,第210-211页。
    丛杭青:《陈词证据研究》,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孙长永:《沉默权制度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0页。
    8 James Bradley Thayer, A Preliminary Treatise on Evidence at the Common Law,264 (Boston, Little, Brown & Co.1898).转引自[美]罗纳德·J·艾伦、布赖恩·雷特:《自然化认识论和证据法(上)》,王进喜译,何家弘主编:《证据学论坛》,第七卷,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第520页。
    龙宗智:《刑事庭审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89页。
    10除美国大陪审团调查外,还包括德国侦查程序中的法官询问和意大利附带证明程序等。
    1陈光中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证据法专家拟制稿》,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190页。
    12 Black's Law Dictionary (Eighth Edition),2004 West, a Thomson business, p.1514.
    “证”的繁体写法是“证”或“證”,按照《说文解字注》解释:“證,告也。从言,登声。今人为证验字。”证有证实、验证之意,词有言语之意。证词做出的主体(即作证者)首先是人,具有语言表达能力的人,其次证词必须是与案件事实具有某种关联性的语言。(参见祖伟:“中国古代‘据供辞定罪’刑事证据首要规则及理据解析”,《法制与社会发展》,2008年第1期,第56页。)在现代汉语中,“证”也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用人物、事实来表明判定”;二是指凭据。与之相对应,“证明”即“用可靠证据来判明人或事的正确或错误”或“证明书、证明信”;“证据”是指“用以证实事物的凭证”。(参见《新编现代汉语词典》,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95页。)
    何家弘主编:《证人制度研究》,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22页。
    22 R. Barry Ruback & Martin S. Greenberg, Crime Victims as Witnesses:Their Accuracy and Credibility, Victimolog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Vol.10,1985, No.1-4, p.422.
    (?)陈朴生:《刑事证据法》,台北:台湾海天印刷厂有限公司,1979年版,第76-78页。
    裴苍龄:“论证据种类”,《法学研究》,2003年第5期,第49页。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8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因此,无论被害人还是证人,只要知道案件情况,作证都是他们的一种法律义务;但是,《刑事诉讼法》第37条第二款又规定,辩护律师经法院或检察院许可,并且经被害人或其近亲属、被害人提供的证人同意,可以向他们收集与本案有关的材料。这说明被害人作证还具有权利性质。
    26 James Chalmers, Peter Duff and Fiona Leverick, Victim Impact Statements:Can Work, Don Work,(For Those Who Bother to Make Them), Criminal Law Review 360-361 (2007).
    关于审查起诉阶段听取被害人意见制度,参见兰耀军:“刑事起诉阶段听取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意见的理论探讨”,《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第100-105页。
    28关于被害人作为公诉案件第三人“私原告”身份的研究,参见兰耀军:“论公诉案件被害人当事人制度的完善”,《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第125-131页。
    (?)旁观者目睹犯罪行为时,可能做出多种反应。主要表现有以下七种:(1)不介入(什么事都不做,继续走他的路或开他的车,当作没发生任何事);(2)逮住或追赶犯罪人;(3)与犯罪人交谈;(4)冲过去拯救被害人;(5)向警察报案;(6)向警察之外的人寻求帮助;(7)其他反应。研究发现,在所有旁观者中,仅有27%的人介入犯罪,而其他人都选择不介入。不介入的理由包括:不关我的事、不可能、没有必要和害怕四个方面。See Carl H. Steinmetz, Bystanders of Crime:Some Results from a National Survey, Victimology: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Vol.10,1985, No. 1-4, pp.450-460.
    [美]诺曼·M·嘉兰、吉尔伯特·B·斯达克:《执法人员刑事证据教程》(第四版),但彦铮等译,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版,第87页。
    31 Howard W. Timm, Eyewitness Recall and Recognition by the Elderly, Victimology: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Vol.10, 1985, No.1-4, pp.425-440.
    32 R. Barry Ruback & Martin S. Greenberg, Crime Victims as Witnesses:Their Accuracy and Credibility, Victimolog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Vol.10,1985, No.1-4, pp.410-412.
    33 R. Barry Ruback & Martin S. Greenberg, Crime Victims as Witnesses:Their Accuracy and Credibility, Victimolog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Vol.10,1985, No.1-4, pp.417-418.
    34 R. Barry Ruback & Martin S. Greenberg, Crime Victims as Witnesses:Their Accuracy and Credibility, Victimolog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Vol.10,1985, No.1-4, p.418.
    35 R. Barry Ruback & Martin S. Greenberg, Crime Victims as Witnesses:Their Accuracy and Credibility, Victimolog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Vol.10,1985, No.1-4, pp.418-419.
    据统计,美国每年有75000人因被目击者作证指认而作为嫌疑犯被送上法庭。但由于目击者证词的错误造成的错判,比因其他各种原因造成错判的数量的总和还要多。近年来,由于DNA鉴定技术在刑事诉讼中的广泛应用,许多被目击者认定的嫌疑犯进一步被证明其实际上是无辜的。例如,美国司法机关一个报道中说,在28个通过DNA技术坚定后从长期监禁中被无罪释放者中,有24人是因被目击者错误指认而被定罪的。参见李波、韩凯:“目击见证中的记忆与元记忆监控研究”,《心理学动态》,1999年第4期,第21-22页。
    王兆鹏等:《传闻法则理论与实践》,台北:台湾元照出版公司,2003年版,第5页。
    38 Andrew Karmen, Crime Victim:An Introduction to Victimology. 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1984, pp. 150-151.
    39左卫民等:《中国刑事诉讼运行机制实证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305-306页和第353-354页。
    40刘应江:“论刑事被害人陈述”,四川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6月,第21页。
    44参见“美警察4年强奸4名妇女被判440年震惊全国”,中国新闻网,2008年8月13日。
    [德]汉斯·约阿希姆·施奈德主编:《国际范围内的被害人》,许章润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6页。
    (?)张平吾:《被害者学概论》,台北:台湾警察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55页。
    [英]詹妮·麦克埃文:《现代证据法与对抗式程序》,蔡巍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8页和第164页。
    48 Coady, C. A. J. Testimony:A Philosophical Study, Oxford:Clarendon Press,1992, pp.32-33转引自从杭青:《陈词证据研究》,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92页。
    49 Coady, C. A. J. Testimony:A Philosophical Study, Oxford:Clarendon Press,1992, p.42转引自从杭青:《陈词证据研究》,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92-93页。
    从杭青:《陈词证据研究》,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93-95页。
    1陈朴生:《刑事证据法》,台北:台湾海天印刷厂有限公司,1979年版,第99-100页。
    2[美]诺曼·M·嘉兰、吉尔伯特·B·斯达克:《执法人员刑事证据教程》(第四版),但彦铮等译,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版,第87页。
    53 Coady, C. A. J. Testimony:A Philosophical Study, Oxford:Clarendon Press,1992, p.229转引自丛杭青:《陈词证据研究》,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95页。
    [美]诺曼·M·嘉兰、吉尔伯特·B·斯达克:《执法人员刑事证据教程》(第四版),但彦铮等译,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版,第83页。
    55[美Edmund M. Morgan《证据法之基本问题》,李学灯译,台北:台湾世界书局发行,1982年版,第250-252页。
    刁荣华主编:《比较刑事证据法各论》,台北:台湾汉林出版社,1984年版,第163页。
    [意]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24页。
    58 Peter Murphy, Murphy on Evidence (ninth edi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pp.473-474.
    [美]约翰·W·斯特龙主编:《麦考密克论证据》(第五版),汤维建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7页和第146页。
    易延友:“英美证据法上的证人作证规则”,《比较法研究》,2008年第6期,第68页。
    State v. Ranieri, Supreme Court of Rhode Island,1991,586 A.2d 1094转引自易延友:“英美证据法L的证人作证规则”,《比较法研究》,2008年第6期,第69页。
    [英]理查德·梅:《刑事证据》,王丽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517-525页。
    (?)[美]乔恩·R·华尔兹:《刑事证据大全》(第二版),何家弘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17-418页。
    [德]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事诉讼程序》,岳礼玲、温小洁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8-169贝。
    G8彭勃:《日刑事诉讼法通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56页下注释。
    施鹏鹏:“法国刑事诉讼证人作证制度研究”,何家弘主编:《证据学论坛》,第十卷,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第538-540页。
    2[美]约翰·W·斯特龙主编:《麦考密克论证据》(第五版),汤维建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1页。
    王兆鹏等:《传闻法则理论与实践》,台北:台湾元照出版公司,2003年版,第5页。
    74 Yarmey, A. D., Expert testimony:Does eyewitness memory research have probative value for the courts? Canadian Psychology Psychologie Canadienne,2001,42 (2), pp.92-100.
    75 R. Barry Ruback & Martin S. Greenberg, Crime Victims as Witnesses:Their Accuracy and Credibility, Victimolog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Vol.10,1985, No.1-4, pp.412-413.
    76针对我国司法实践中证人普遍不出庭作证,书面证言成为证人法庭作证的基本形式,龙宗智教授作了深入研究。他认为,使用书面证言可能产生四个方面的风险和问题:第一,书面证言可能扭曲作证者的本意,从而给出错误的证据信息;第二,书面证言妨碍了诉讼对方的质辩,而这种质辩是发现真相的重要手段;第三,书面证言排除了法官直接辨识证言真意及其可靠性的可能;第四,由于缺乏法庭宣誓、具结的作证场景与前提,书面证言的可信性保障条件不足。(参见龙宗智:《证据法的理念、制度与方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12-119页。)笔者认为,这同样适用于被害人,从另一个侧面论述了证人和被害人等作证主体出庭作证的必要性。此外,杨正万博士还从刑事案件的特点出发论述了被害人作证的必要性。他认为,由于刑事案件具有隐蔽性、不可逆性及人为破坏性,被害人作为犯罪行为的承受者,其有关犯罪过程的陈述是极其宝贵的证据资源。案件的不可逆性决定了办案人员只能依靠证据认识过去发生的犯罪过程,而刑事制裁的严厉性决定了被告人难以自愿与办案人员合作;案件的隐蔽性决定了直接目睹事件的第三人极少;案件的人为破坏性又使得本身稀缺的证据更难以获得,这样被害人有关案件事实的陈述就成了非常关键的证据。正因为被害人陈述在认识案件事实方面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即使被害人与案件有利害关系,世界上很多国家都不仅不免除被害人的作证义务,而且还采取措施充分发挥被害人在作证方面的作用。(参见杨正万:《刑事被害人问题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10页。)
    关于刑事诉讼中的印证证明模式,参见龙宗智:《证据法的理念、制度与方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90-239页,和李建明:“刑事证据相互印证的合理性及其限度”,《法学研究》,2005年第6期,第20-32页。
    78[美]米尔吉安·R·达马斯卡:《比较法视野中的证据制度》,吴宏耀、魏晓娜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1页。
    [意]贝卡半亚:《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25页。
    80 Bornier, Traite des Preuves (2ed), p.243转引自沈德咏、宋随军主编:《刑事证据制度与理论——刑事证据原理》(上),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70-71页。
    81有学者还详细讨论了运用单一口供定案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参见牟军:“口供中心主义之辨”,《河北法学》,2005年第12期,第33-35页。
    82何家弘主编:《外国证据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70页。
    83李建明:“刑事证据相互印证的合理性及其限度”,《法学研究》,2005年第6期,第25-27页。
    81例如,重庆市公安局2009年2月5日发布通知,吁请从2007年8月以来,在该市渝北两路地区的一碗水等地,2008年4月以来在南岸区等地受到歹徒“飞车抢夺”侵害,未向警方报案的被害人及知情人到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和提供线索,协助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取证。并且同时公布了主城区刑侦队报案电话。参见“警方破获一批飞车抢夺案,受害人快来指认”,《重庆晚报》,2009年2月6日,第10版。
    85参见“被害人不作证,嫌疑犯偷着乐”,www.jcrb.com/nl/jcrb227/cal36101.htm 16K 2003-10-5.
    86根据英国刑事审判程序,检察官必须先举证证明控方案件“表面上成立”,才能进入辩护方举证阶段,否则,辩护方有权提出“无辨可答”(no case to answer)的动议,该动议一旦获得法官支持,法官将指示陪审团宣告被告人无罪,从而终止审理。一般情况下,这种动议只要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就可能获得法官支持:一是对指控的罪行的一个关键要素没有证据予以证明;二是控方的证据是如此的不可靠(或者在反询问之后是如此的不可信),以至于任何理性的法庭都不会基于这些证据做出有罪判决。参见宋英辉、孙长永等:《外国刑事诉讼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20页。
    87[英]詹尼·麦克埃文:《现代证据法与对抗式程序》,蔡巍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63页。
    88[英]麦高伟、杰弗里·威尔逊主编:《英国刑事司法程序》,姚永吉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22页。
    美国有学者认为,“被害人影响陈述”是量刑阶段被害人向法院提交的证据,用以明确说明被害人或被害人家庭因犯罪行为而遭受的伤害,包括身体的、经济的、情感的和心理的伤害。它有助十法官判断罪行的严重程度。See Lynne N.Henderson, The Wrongs of Victim's Rights,37 Stanf.L.Rev.937,987(April,1985).
    2[美]伟恩·R·拉费弗、杰罗德·H·伊斯雷尔、南西·J·金:《刑事诉讼法》(下册),卞建林、沙丽金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72页。
    93 Andrew Ashworth, Victim Impact Statements and Sentencing, Criminal Law Review,1993, p.502.
    4[英]约翰·斯普莱克:《英国刑事诉讼程序》(第9版),徐美君,杨立涛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93-494页。
    95余剑:“量刑公正之程序保障探讨”,《人民司法》,2004年第5期,第37页。
    96陈瑞华:“论量刑程序的独立性——种以量刑控制为中心的程序理论”,《中国法学》,2009年第1期,第173-179页。
    97邹积超:“试论被害人当庭独立陈述”,《法律适用》,2005年第3期,第80页。
    98 Peter J. Van Koppen & Steven D. penrod, Adversarial versus Inquisitorial Justice: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New york:Kluwer academic/plenum publishers,2003, p.167转引自李安、房绪兴:《侦查心理学——侦查心理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91页。
    参见“奥地利囚女乱伦案今日开审,兽父或终生监禁”和“奥地利囚女乱伦兽父承认所有指控,今日将宣判”,中国新闻网,2009年3月16日和3月19日。
    103[日]芦部信喜:《宪法学Ⅱ人权总论》,东京:日本株式会社有斐阁,1994年版,第371页。
    104 Black's Law Dictionary (Eighth Edition),2004 West, a Thomson business, p.1233.
    105 Black's Law Dictionary (Eighth Edition),2004 West, a Thomson business, p.1350.
    106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第二版),北京:群众出版社,2004年版,第15-16页。
    107 Warren & Brandies, the right of privacy,4 Harv. L. Rev.193 (1890).
    108参见“晨练途中,卢武铉跳下百米山崖”,《重庆晚报》,2009年5月2411,第3版。韩国前总统卢武铉2009年5月23日在其家乡金海市峰下村跳崖自杀。
    109例如,2007年4月间,家住我国台湾地区的某纪姓女子,遭到两名网友灌醉性侵,并被犯罪人用酒瓶插入下体凌辱。两名色狼被捕后反而讥笑被害人太丑,他们根本没“性”趣,这起性侵害案原本2007年7月25口在桃园地方法院开庭,却发现纪女已经卧轨自杀;她可能是在接到传票后,自尊心受到二度伤害,心情低落而寻短。桃园建国东路的铁路平交道,7月18 Fl晚间,发生一起女了卧轨自杀的意外,死者母亲悲痛万分,向警方透露女儿遭到网友性侵凌虐,因为害怕出庭作证进而卧轨。据了解,年仅22岁的纪女生前曾向法官哭诉,患有有夏梦症和肌无力症,遭到两名网路色狼设计性侵,这被拍摄裸照,彼此闷闷不乐,含泪度日。法官也不排除可能是接到法院出庭作证的传票,心理压力极大,担心要再面对被告,造成二度伤害。法院说基于保护被害人,都采取独立,不开放旁听的秘密证人保护庭,甚至采取双音录影的方式取供,可惜被害人仍然无法释怀,才会造成遗憾。目前两名被告在押,检察官求处13年重刑,法院表示虽然被害人已经死亡,但是起诉的证据明确,不必冉交叉诘问,合议庭会还给被害人一个公道。参见“害怕出庭作证,性侵被害人卧轨自杀”,www.metro.com.tw/bbs/archiver/?tid-46580.html 3K 2007-11-5.
    陈光中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证据法专家拟制稿》,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244页。
    111曾粤兴:《正义的诉求》,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01页。
    112[英]詹尼·麦克埃文:《现代证据法与对抗式程序》,蔡巍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72页。
    113[英]詹尼·麦克埃文:《现代证据法与对抗式程序》,蔡巍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64页。
    114[德]汉斯·约阿希姆·施耐德主编:《国际范围内的被害人》,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59-361贝。
    (?)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第二版),北京:群众出版社,2004年版,第322323页。
    赵海峰:《欧洲法问题专论》,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第263-324页。
    117陈光中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证据法专家拟制稿》,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244-245页。
    118关于人性的理论,参见[英]休谟:《人性论》,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和陈兴良:《刑法的人性基础》(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陈兴良:《刑法的人性基础》(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页。
    (?)陈兴良:《刑法的人性基础》(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0-31页。
    121[意]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9页。
    122陈兴良:《刑法的人性基础》(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页。
    123甑贞等编译:《法律能还你清白吗?——美国刑事司法实证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5页。
    124陈朴生:《刑事证据法》,台北:台湾海天印刷厂有限公司,1979年版,第121页。
    125关于马克思主体性思想,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3卷及第46卷相关论述,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以及鲁献慧:“人的主体性和现代人格建构”,《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第49页。
    关于伦理学上主体性理论,参见陈瑞华:《刑事审判原理论》(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95页。
    127《古希腊罗马哲学》,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138页。
    128蔡维音:“德国基本法第一条人性尊严规定之探讨”,《宪政时代》(台湾),第18卷第1期,第35页。
    131 Laura J. Moriarty, Controversies in Victimology, Anderson Publishing Co.2003, pp.1-2.
    [俄]κ·φ.古岑科主编:《俄罗斯刑事诉讼教程》,黄道秀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2-143页。
    美国学者在研究后发现,美国有六个州的法律规定,被害人一般有权出席庭审,但是如果有可能侵害到被告人的公正审判权,法庭应当对被害人适用证据隔离规则。但是遍观这六个州的判例,并没有出现因为被害人出席庭审而损害到被告人的公正审判权的情况。See Douglas E. Beloof, Paul G Cassell, The Victim s Right to Attend the Trial:The Reasecndant National Consensus,9 Lewis & Clark L. Rev.481,2005. pp.507-509.
    134龙宗智:“被害人作为公诉案件当事人制度评析”,《法学》,2001年第4期,第32-33页。
    135汪建成、黄伟民:《欧盟成员国刑事诉讼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65页。
    龙宗智:《刑事庭审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18页。关于德国附带诉讼程序的详细介绍,参见兰耀军:“德国附带诉讼程序及启示”,《人民检察》,2006年第5期,第56-59页。
    何家弘教授在主持研究证人制度时,明确地将被害人界定为一种“特殊证人”。(参见何家弘主编:《证人制度研究》,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83-85页。)而龙宗智教授在研究刑事庭审人证调查问题时,也没有单独讨论被害人调查程序。(参见龙宗智:《证据法的理念、制度与方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332-357页。)但龙宗智教授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完善”时认为,我国刑事诉讼法再修改应当解决审判中被害人作证和被害人法律地位这两个突出问题,在被害人自然陈述后设置询问被害人程序,同时废除公诉案件被害人诉讼当事人制度。(参见龙宗智主编:《徘徊于传统与现代之间——中国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291-293页。)
    138我国台湾地区学者林钰雄先生认为,所有与待证犯罪事实相关的信息,一般笼统地称为“证据”,是不妥当的。共实,它至少包含“证据资料”和“证据方法”两层意思。“证据资料”(又称“证据数据”),是指所有可能与待证犯罪事实直接或间接有关的信息内容,其来源可能是任何一种相关的人、事或物,而“证据方法”即探求证据资料内容的调查手段。例如,目击的内容是证据资料,传讯目击者为证人则是探求该目击证言内容的证据方法。(参见林钰雄:《严格证明与刑事证据》,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89页。)美国达马斯卡教授也持相同观点,他认为,由于“证据”一词兼具证据信息与证据材料的双重含义,因此,在一些情形下,可能会导致某种程度的混淆。(参见[美]米尔吉安·R·达马斯卡:《比较法视野中的证据制度》,吴宏耀、魏晓娜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50页注释。)
    139 Mireille Delmas-Marty & J.R. Spencer, European Criminal Procedur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p.36.
    140[德]克劳思·罗科信:《刑事诉讼法》(第24版),吴丽琪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39页。
    141何家弘主编:《外国证据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13-315页。
    142 See Douglas E. Beloof & Paul G. Cassell, The Crime Victim's Right to Attend the Trail,9 Lewis & Clark Law Review (Fall 2005), pp.481-521.
    143值得注意的是,强调被害人的利益已经成为近年来美国刑事司法程序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并且被定位于美国刑事司法程序的基本目标之一。被害人现在不仅仅被视为证据来源(即作为一名证人),而且成为了其利益必须被警察、检察官和法官考虑的有利益的第三方。笔者认为,目前美国刑事诉讼中的被害人其实已经处于“准当事人”的地位,享有当事人的一系列诉讼权利。当今美国几在每个司法辖区都有一部或几部专门保障被害人利益的法律,以便实现以下目标中的一项或数项:(1)使被害人获得完整的经济赔偿;(2)提高行政机关对被害人恶劣处境的敏感性;(3)尊重被害人的隐私;(4)为对被害人的潜在威胁提供保护;(5)减少愿意协助公诉方的被害人的责任;以及(6)除了仅仅作为证人出现外,为被害人提供参与重要刑事程序的机会,从而扩展被害人在控诉方中的作用,如使用被害人影响陈述等。参见[美]伟恩·R·拉费弗、杰罗德·H·伊斯雷尔、南西·J·金:《刑事诉讼法》(上册),卞建林、沙丽金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2页。
    144 4 William Blackstone, Commentaries on the Laws of England 5 (1769)转引自Douglas E. Beloof & Paul G. Cassell, The Crime Victim's Right to Attend the Trail,9 Lewis & Clark Law Review (Fall 2005), p.510.
    为此,通说认为,美国宪法之所以没有规定被害人权利条款,是因为当时美国正是被害人私诉盛行的时期,被害人权利不仅不需要宪法专门保障,而且还有滥用的倾向。被害人在遭受犯罪行为侵害后有权进行侦查,并向法院起诉,一旦被告人的罪名成立,相应的刑罚也相当严厉,包括:死刑、肉刑、枷刑,监禁,还可能会向被害人支付赔偿。对于某些财产产型犯罪,被害人甚至可以获得数倍于其实际损失的赔偿;受这种获利动机的驱使,被害人则会表现出强烈的追诉倾向,甚至滥用诉权。而相比之下,被告人的处境却相当恶劣,他们不仅因被害人的追诉而不堪重负,还会受到英国统治者的不公正对待。于是,《权利法案》的起草者们认为,对被告人的权利应予特别关注,而被害人的权利保护还不是当务之急。参见秦策:“正当程序原则与被害人利益的权衡——美国刑事被害人制度的变迁与启示”,陈光中、江伟主编:《诉讼法论从》,第11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42页。
    146 Robert M. Ireland, Privately Funded Prosecution of Crime in the Nineteenth-Century United States,39 Am. J. Legal Hist.43 (1995).
    147 I Bishop's New Criminal Procedure § 1188.1 (4th ed.1895)转引自Douglas E. Beloof & Paul G Cassell, The Crime Victim's Right to Attend the Trail,9 Lewis & Clark Law Review (Fall 2005), p.492.
    148 John H. Wigmore, Sequestration of Witnesses,14 Harv. L. Rev.489-491 (1901)转引自Douglas E. Beloof & Paul G. Cassell, The Crime Victim's Right to Attend the Trail,9 Lewis & Clark Law Review (Fall 2005), p.491.
    149 President's Task Force on Victims of Crime:Final Report 80 (1982).
    150 John H. Wigmore, Sequestration of Witnesses,14 Harv. L. Rev.482 (1901)转引自Douglas E. Beloof & Paul G. Cassell, The Crime Victim's Right to Attend the Trail,9 Lewis & Clark Law Review (Fall 2005), p.491.
    151 See Markus Loffelmann, The Victim in Criminal Proceedings:A Systematic Portrayal of Victim Protection under German Criminal Procedure Law, Resource Material Series No.70,131 st International Training Course Visiting Experts' Papers, pp.31-40.
    152[德]Hans-Jurgen Kerner“被害人在德国刑法与刑事程序法地位的扩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被害人保护、损害修复、犯罪人与被害人的冲突调处,至二00四年的被害人权利改革法”,许汉天译,《月口.法学杂志》(台湾),2007年第1期,第159页。
    153[德]克劳思·罗科信:《刑事诉讼法》(第24版),吴丽琪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614页。
    德国法律规定的证明方式包括证人、鉴定人、书证和物证思种,证人证言优于书面证据。“证人”是指“在法官面前应陈述自己对案件事实之感受之人”。证人的角色与刑事诉讼中的其他角色是不相容的,如被告人或共同被告人在他自己的案件中就不能作为证人。(参见[德]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事诉讼程序》,岳礼玲,温小洁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版,第168页,和[德]克劳思·罗科信:《刑事诉讼法》(第24版),吴丽琪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39页。)根据严格证明法则的要求,法院仅能使用法律明文列举的证据方法来证明本案之待证事实。由于被害人并非一种独丽的证据方法,因此,如果法院想将被害人陈述作为裁判的基础,依其性质就必须使用证人的证据方法及其程序,从而使得被害人作证具有证人身份。(参见林钰雄:《严格证明与刑事证据》,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227-228页。)
    德国《被害人保护法》规定的被害人权利主要包括:(1)被害人的阅卷权(尤其是检察官的诉讼文书),但其只能透过律师行使;(2)被害人在整个刑事程序中的律师协助权,尤其是在充当被害者证人受询问时;(3)在检察官所提起的公诉程序中,对严重犯罪的被害人提供较佳的经由附带诉讼程序参与诉讼的机会;(4)在法院的审判期日中,被害人较有机会申请排除公开审理:(5)使被害人在其作为被害者证人询问时,更有机会向法院申请命令被告人退庭;(6)在必须就其生活领域问题回答时,改善其保护;(7)赋予被害人对犯罪人求偿的优先权(相对于罚金和诉讼费用),使被害人在有罪判决后取得对犯罪人较佳的实际损害赔偿机会。参见[德]Hans-Jurgen Kerner:'‘被害人在德国刑法与刑事程序法地位的扩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被害人保护、损害修复、犯罪人与被害人的冲突调处,至(?)年的被害人权利改革法”,许汉天译,《月旦.法学杂志》(台湾),2007年第1期,第160页。
    [德]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事诉讼程序》,岳礼玲,温小洁,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版,第69-70页。
    [美]弗洛伊德·菲尼、[德]约阿希姆·赫尔曼、岳礼玲:《一个案例,两种制度一美德刑事司法比较》,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第273页。
    138 Inquisitorial Systems of Criminal Justice and the ICAC:A Comparison, November 1994, available at www.icac.nsw.gov.au 2008-09-21.
    1590[立陶宛]金塔拉斯·斯维达斯:《立陶宛刑事司法制度》,郑未媚译,陈光中主编:《21世纪域外刑事诉讼立法最新发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14-431页。
    160这是许多大陆法系国家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作证陈述的共同规则。参见李浩:“当事人陈述:比较、借鉴重构”,《现代法学》,2005年第3期,第51-52页。
    161沈达明编著:《英美证据法》,北京:中信出版社,1996年版,第286页和第283-284页。
    [前苏联]加尔金,[前捷克斯洛伐克]鲁热克:“作为刑事诉讼活动主体的被害人”,宫模义译,《法学译丛》,1988年第4期,第44页。
    [俄]K·φ.古岑科主编:《俄罗斯刑事诉讼教程》,黄道秀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2页。
    此外,俄罗斯被害人作证还包括被害人在侦查程序中接受侦查员的询问作证(《俄罗斯刑事诉讼法典》第187191条)。
    165[俄]κ·φ.古岑科主编:《俄罗斯刑事诉讼教程》,黄道秀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49页。
    (?)[俄]κ·φ.古岑科主编:《俄罗斯刑事诉讼教程》,黄道秀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13页。
    《澳门刑法典》将犯罪分为自诉罪、准公罪和公罪三类。自诉罪,也可称为私罪,只能由被害人告诉,否则不予追究。澳门刑法典中的“侵犯名誉罪”大多属于自诉罪,“非经自诉不得进行刑事程序”;检察院在自诉中也可参与,但处于协助地位。准公罪,即有控告(告诉)才予以追诉之犯罪,相当于许多国家的“告诉乃论之罪”:此类犯罪的控告人不限于被害人,其他人也可以告诉,但无控告则不进行诉讼。公罪,即有职责追究犯罪的侦查、起诉机关可主动启动诉讼程序进行调查和侦查并可直接起诉的犯罪,这类犯罪占大多数。在自诉罪中,辅助人是原告人(被害人起诉后,即取得辅助人身份)。在有控告(告诉)才追究的犯罪即准公罪中,被害人作为控告人,是启动诉讼的人,经申请可以成为辅助人,协助检察官进行控诉,其在起诉中也可提出不同于检察官的控诉。在公罪中,被害人也可以经申请成为辅助人,协助检察官执行控诉职能,但除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情况,辅助人在诉讼中须从属于检察院的活动。可见,辅助人是独立或协助执行控诉职能的诉讼主体,他的参与既可以加强控诉的力度,又可以监督专门机关特别是检察机关的执法活动。辅助人制度设立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被害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参见周士敏:“澳门刑事诉讼简介(二)”,《人民检察》,1999年第10期,第60一61页。
    168《澳门刑事诉讼法典》第三卷第二编规定的证据方法包括七种,即人证(证人证言);嫌犯、辅助人及民事当事人之声明:对质证据;辨认证据;事实重演(实验)证据;鉴定证据;书证。
    (?)即《澳门刑事诉讼法典》第115条至第126条所规定的证人作证制度规范。
    马克吕:《比较刑法原理——外国刑法总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0-93页。
    [日]大谷实:《刑法讲义总论》(第四版),东京:成文堂,1994年版,第100页。转引自马克昌:《比较刑法原理——外国刑法总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1页。
    [德]拉德布鲁赫:《法学导论》,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120页。
    德国法学家拉德布鲁赫认为,公诉人职位的产生是以纠问程序向现代刑事程序转变为前提的,目的是适应针对国家而增加的保护无辜被告人的要求。它是现代刑事程序吸取纠问程序中国家、官方追诉犯罪原则(职权原则),同时保留中世纪刑事程序中的无告诉即无法官原则(自诉原则),并将这两者与国家公诉原则相联结才产生。参见[德]拉德布鲁赫:《法学导论》,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122-123页。
    174 Josephine Gittler, Expanding the Role of the Victim in a Criminal Action:an Overview of Issues and Problems, Pepperdine Law Review, Vol.11,1984, p.121.
    175[德]汉斯·约阿希姆·施耐德主编:《国际范围内的被害人》,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19页。
    176 Nils Christie, Conflicts as Property, in A Restorative Justice Reader, ed. by Gerry Johnstone, Devon:Willan Publishing 2003, p.59
    177 John Langbein, Comparative Criminal Procedure, Germany (1974), p.2和[美]米尔吉安·R·达马斯卡著:《比较法视野中的证据制度》,吴宏耀、魏晓娜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2页和第188页注释。
    178罗筱琦、陈界融:《证据方法及证据能力研究》(上),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84-86页。
    孙长永:“日本和意大利刑事庭审中的证据调查程序评析”,《现代法学》,2002年第5期,第91页。
    180陈朴生:《刑事证据法》,台北:台湾海天印刷厂有限公司,1979年版,第9192页。
    181[美]米尔吉安·R·达马斯卡:《比较法视野中的证据制度》,吴宏耀、魏晓娜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1-112页和第193-195页。
    182[日]河村有教:“现代中国的刑事审判与正当程序——关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及被害人法律地位的考察”,李彬、孙海萍译,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12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92页。
    183杨正万:“论被害人诉讼地位的理论基础”,《中国法学》,2002年第4期,第166-178页,和杨正万:《刑事被害人问题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4-127页。
    184陈光中主编:《刑事诉讼法》(第二版),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8页。
    185龙宗智:《刑事庭审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12页。
    186兰耀军:“德国的附带诉讼程序及启示”,《人民检察》,2006年第5期,第58-59页。
    187龙宗智主编:《徘徊于传统与现代之间——中国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291-299页。
    188张晋藩主编:《中国法制通史》,第2卷,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624页。
    189我国古代审讯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两造到庭,法官讯问”。法律规定在审讯时,诉讼的原告、被告必须到庭,接受司法官的讯问。《尚书·吕刑》说:“两造具备,师听五辞。”两造,指原告和被告;师,即士师,法官之属;五辞,指五听。即《周礼·秋官·小司寇》所言:“以五声听狱讼,求民情,一曰辞听,观其出言,不直则烦。二曰色听,观其颜色,不直则赧然。三曰气听,观其气息,不直则喘。四曰耳听,观其听聆,不直则惑。五日目听,观其瞻视,不直则眊然。”实际上就是说诉讼双方当事人到法庭后,要求司法官审理案件时,应当注意受审人讲的话是否有理,讲话时的神态是否从容,气息是否平和,精神是否清醒,眼睛是否有神,并据此推断其陈述是否真实。同时注意审查双方当事人供词中的矛盾。
    182关于该案的详细记载,参见张晋藩主编:《中国法制通史》,第2卷,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624-625页,以及程政举:“《奏谳书》所反映的先秦及秦汉时期的循实情断案原则”,《法学评论》,2007年第6期,第142-143页。
    张晋藩主编:《中国法制通史》,第2卷,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625页。
    192龙宗智教授虽然主张将被害人陈述归入证人证言种类,但仍赞成维持我国现行的证据形式界定与分类,将被害人陈述作为一种独立证据。主要理由包括五个方面:第一,我国1996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已经将被害人规定为诉讼当事人,与证人有不同的法律地位,诉讼权利与义务也有明显区别。因此,如果说1996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前,被害人作为一般诉讼参与人其陈述作为独立证据的根据不足,而经刑事诉讼法修改,被害人成为诉讼当事人,其陈述作为独立证据的理由明显增强。第二,被害人陈述的提供程序与证人作证程序不同,即二者适用不同的作证规则。为保持证人作证质量,防止受他人影响,对证人作证实行“屏蔽原则”,即证人作证前不得旁听庭审。但由于被害人是当事人,有权参与庭审全过程,对其不适用作证的“屏蔽原则”。这样,对被害人陈述证明力的评价应当考虑到非屏蔽作证的影响。第三,由于被害人因犯罪行为受害,难以避免其个人情绪对陈述的影响,因此对其作证的真实性的要求及伪证责任的追究不宜过于严格,否则有悖人性。这与对被告人供述的真实性不宜要求过高,甚至在法理上应当承认其“说谎权”相似。第四,我国证据分类制度对证据的分类比较细致具体,对人证、书证都倾向于作更细的划分,以便于把握各类证据的特点。这与英美的人证、物证、书证三分法,即比较笼统的分类方式有别。按这种细致化的分类逻辑,将被害人陈述独立于证人证言也是顺理成章的。第五,我国长期的司法实践已经接受被害人陈述作为独立证据的分类方式,实践中没有发生较大问题,为了尊重法律的“保守性”要求,不宜轻易改变这种分类。参见龙宗智:《证据法的理念、制度与方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67-68页。
    牟军:“中英两国刑事证人制度中两个基本问题比较研究”,《社会科学研究》,2000年第4期,第93页。
    龙宗智主编:《徘徊于传统与现代之间——中国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295-296页。
    195 Douglas E. Beloof & Paul G Cassell, The Crime Victim's Right to Attend the Trail,9 Lewis & Clark Law Review (Fall 2005),p.544.
    196正如美国司法部指出:“被害人庭审在场通过改变检察官对其他证人证言的错误陈述,可以成为真相发现过程的一个积极力量。See Douglas E. Beloof & Paul G Cassell, The Crime Victim's Right to Attend the Trail,9 Lewis & Clark Law Review (Fall 2005), p.544.
    [美]本杰明·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苏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25页。
    198 Douglas E. Beloof & Paul G. Cassell, The Crime Victim's Right to Attend the Trail,9 Lewis & Clark Law Review (Fall 2005), p.518.
    199 Douglas E. Beloof & Paul G. Cassell, The Crime Victim's Right to Attend the Trail,9 Lewis & Clark Law Review (Fall 2005),p.492.
    200 Douglas E. Beloof & Paul G. Cassell, The Crime Victim's Right to Attend the Trail,9 Lewis & Clark Law Review (Fall 2005),p.526.
    201 Tobin, Y. Semiotic and Linguistics, London:Longman,1990, p.148.
    202 Morris, C. Foundation of the Theory of Signs. 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38. p.23.
    3张中:《刑事诉讼关系的社会学分析》,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14-339页。此外,关于法庭设置的符号学意义,参见龙宗智:《刑事庭审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19页。
    1舒国滢:“从司法的广场化到司法的剧场化——一个符号学的视角”,《政法论坛》,1999年第3期,第16一17页。法庭审判的剧场化是指审判程序的相对独立性和排他性特征,它应当是相对孤立、固定的程式化运作,自身有一套相对封闭的运作模式,以避免社会其他力量对独立审判的十扰,从而保持程序自身的确定性和理性。这就要求“表演者”与大众之间有一定的界限,大众不能直接控制、干扰和参与审判这场“表演”的进行。与剧场化相对的是广场化,是将审判向大众开放,大众可以尽情在广场上狂欢、辩论,缺乏刚性程序规则的制约,参与者的准入和退出无章可循。
    (?)何家弘主编:《外国证据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3页。
    龙宗智:《刑事庭审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17页。
    211张炳煌:“法庭席位的布置究竟重不重要”,《司改杂志》(台湾),1999年第22期,第23-24页。
    2蔡碧玉:《检察制度法庭活动之检讨》,《刑事法杂志》(台湾),1988年第3期。转引自龙宗智:《刑事庭审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7页。
    卞建林、李菁菁:“从我国刑事法庭设置看刑事审判构造的完善”,《法学研究》,2004年第3期,第82-83页。
    211有的法庭将证人席和陪审团席设置在法官席前方右侧,与此对应的是,控辩双方律师席和被告人席就安排在法官席前方左侧。
    参见李义冠:《美国刑事审判制度》,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92-95页,龙宗智:《刑事庭审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一15页,及何家弘主编:《外国证据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本文图1至图4的绘制分别参考了卞建林、李菁菁:“从我国刑事法庭设置看刑事审判构造的完善”一文中的图1至图4,《法学研究》,2004年第3期,第8384页。
    218何家弘主编:《外国证据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3一14页。
    龙宗智:《刑事庭审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页。
    220法国检察官的身份具有双重性,既是司法官又是公务员;他们与法官同时招录,并在同一机构接受培训,两者在许多方面处于平等地位,组成同一共同体的一部分。但不同的是,法官职务是终身制,而检察官职务可以罢免或解除。参见宋英辉、孙长永等:《外国刑事诉讼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57页,和Mireille Delmas-Marty & J.R..Spencer, European Criminal Procedur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p.422.
    221林钰雄:《严格证明与刑事证据》,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221-224页。
    222关于德国法庭询问方式和法庭设置的基本理念,参见林钰雄:《严格证明与刑事证据》,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214-240页。
    223但有例外,有的法庭仍然将检察官席位设在台上,以表征其官方“护法者”身份。(参见龙宗智:《刑事庭审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7页。)此外,根据德国刑事诉讼法学家约阿希姆·赫尔曼教授的描述,德国奥格斯堡地区法院第八刑事法庭席位的设置是:在审判庭一端略为高起的台子上摆放着一张给法官坐的长桌子。两名职业法官和两名非职业法官一个挨一个地坐在同一张桌子子前。桌子旁的第五把椅子是为书记员准备的,他负责制作法庭笔录。法官席左侧的台子使是一张检察官坐的小桌子,这张小桌子与法官的长桌子成直角,这样法官和检察官就能够看见彼此。台子使得法官和检察官能够更好地看见和听到法庭内发生的一切,这一较高的位置还表现了他们作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身份。法官席的右侧是被告人和辩护律师的席位,这两张桌子放在地板上而不是台上,也与法官席成直角,并且正对着检察官席;这两张桌子紧挨在一起,以便被告人和辩护律师可以在庭审中方便地交谈。但检察官不一定总是坐在法官的左边,而被告人和辩护律师也不是总坐在法官的右边。在其他审判庭中座位顺序可能是反置的。原因在于法庭的窗户应当在检察官的后面,以便他能够轻易地看到被告人和证人的举止,特别是他们的面部表情。证人作证时要站在或坐在检察官和辩护律师之间的空地上。证人面向法官,背对旁听者,这是因为,一方面,在德国职权主义审判中绝大多数的问题都是由主审法官提出的,另一方面意味着旁听者能否听清证人所说的话并不重要。况且,德国法律规定法官、检察官、书记员和辩护律师都是为刑事司法系统的官员,因此,他们在法庭上都穿黑色的袍子。被告人在法庭上不再穿囚服而是穿便装,以体现其作为法律上无罪者的身份。赫尔曼教授对德、美两国刑事法庭设置进行比较后,认为德国法庭设置更具权力主义性质,而美国法庭设置是一种民主安排。因为,在美国法庭中,证人(包括作证的被告人)坐正法官旁边——面向陪审团和旁听者;只有法官身穿象征其权威的黑色长袍坐在一个高出周围的坐席而检察官和辩护律师(包括被告人)所穿的普通衣服以及他们所坐的位置——法庭地板上的桌子旁——显示了控辩双方的平等;当检察官和辩护律师发问辩论或发表其他陈述时,他们都大声说话,以便让所有的人都听见。这种设置使得法官、陪审团和旁听者都可能听见和看见诉讼过程。参见[美]弗洛伊德·菲尼、[德]约阿希姆·赫尔曼、岳礼玲:《一个案例,两种制度一美德刑事司法比较》,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第260-261页和第333页。
    温小洁:“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判中诸多问题之探讨”,《中国刑事法杂志》,2000年第5期,第90页。
    卞建林、李菁菁:“从我国刑事法庭设置看刑事审判构造的完善”,《法学研究》,2004年第3期,第84-87页。
    在我国台湾地区刑事诉讼中,被害人通常以证人的名义被法院传唤出庭作证。然而,台湾地区学者认为,被害人并非是与案件无关的纯粹的第三人,因此,他们在法院作证,是一种特殊的证人,与一般证人有异。被害人不仅目击犯罪的经过,而且身受其害,因此,其无疑可以证明被告的犯罪事实。只是由于被害人身受犯罪之害,如今在法庭上与犯人再度相遇,心理上之不平衡感不难想象,这样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他们在法庭上的陈述。为此,作为法庭询问者的审判长,对于被害人这种心理,不能不先有认识。参见蔡墩铭:《刑事审判程序》,台北: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印行,1992年版,第24-25页。
    236[俄]κ·φ.古岑科主编:《俄罗斯刑事诉讼教程》,黄道秀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99页。
    237[俄]κ·φ.古岑科主编:《俄罗斯刑事诉讼教程》,黄道秀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98页。
    238[俄]κ·φ.古岑科主编:《俄罗斯刑事诉讼教程》,黄道秀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1页。
    [德]克劳思·罗科信:《刑事诉讼法(笫24版)》,吴丽琪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08-209页。
    (?)[法]卡斯东·斯特法尼、乔治·勒瓦索、贝尔纳·布洛克:《法国刑事诉讼法精义》(上),罗结珍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442页。
    242[日]松尾浩也:《日本刑事诉讼法》(下卷),张凌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21页。松尾浩也教授认为,证明对象所涉及的各种事实并不都需要证明,诉讼结构的要求、事实性质的要求,以及法律上的明文规定(法律L的推定)都是缩小证明对象的主要理由。
    [日]土本武司:《日本刑事诉讼法要议》,董璠舆、宋英辉译,台北: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印行,1997年版,第312-313页。
    (?)林钰雄:《刑事诉讼法》(上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58-360页。
    孙长永:《探索正当程序——比较刑事诉讼法专论》,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214页。
    240参见樊崇义主编:《证据法学》(第三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64-270页;宋英辉、汤维建主编:《证据法学研究综述》,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93-302页;陈光中主编:《刑事诉讼法》(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80-184页;以及徐静村主编:《中国刑事诉讼法(第二修正案)学者拟制稿及立法理由》,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78-79页。
    陈光中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证据法专家拟制稿》,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140-141页;和陈光中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专家建议稿与论证》,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第323-325页。
    248陈浩然:《证据学原理》,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82页。
    (?)陈浩然:《证据学原理》,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82-383页。
    250龙宗智:《证据法的理念、制度与方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276页。
    251 Karen L. Kennard, The victim's Veto:Away to Increase Victim Impact on Criminal Case Dispositions, California Law Review, Vol.77, No.2 (Mar.,1989). p.425.
    2[美]弗洛伊德·菲尼、[德]约阿希姆·赫尔曼、岳礼玲:《一个案例,两种制度——美德刑事司法比较》,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第102105页。
    3[美]弗洛伊德·菲尼、[德]约阿希姆·赫尔曼、岳礼玲:《一个案例,两种制度——美德刑事司法比较》,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第126-127页。
    [美]弗洛伊德·菲尼、[德]约阿希姆··赫尔曼、岳礼玲:《一个案例,两种制度——美德刑事司法比较》,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第285-287页。
    (?)[美]弗洛伊德·菲尼、[德]约阿希姆·赫尔曼、岳礼玲:《一个案例,两种制度——美德刑事司法比较》,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第324页。
    7[美]弗洛伊德·菲尼、[德]约阿希姆·赫尔曼、岳礼玲:《一个案例,两种制度——美德刑事司法比较》,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第345-346页。
    258 Morgan, Hearsay Danger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Hearsay Concept,62 Harv. L. Rev.177-182 (1948).
    (?)[美]米尔吉安·R·达马斯卡:《比较法视野中的证据制度》,吴宏耀、魏晓娜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53页以下注释。
    一般说来,作为定罪根据的事实主要是那些足以证明犯罪构成要件之成立的信息,这些信息尽管通常也构成法官量刑的根据,却难以将其他同样重要的事实信息纳入进来。那些与定罪裁判无关却可以成为量刑裁决之基础的事实信息,通常可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被告人的犯罪情节,包括涉及自首、立功、认罪态度、惯犯、累犯、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退赃等在内的各种独特事实信息:二是被告人的个人情况,包括被告人的犯罪原因、平常表现、前科劣迹、成长经历、社会交往、家庭情况、受教育状况;三是被害人的情况,包括被害人受犯罪侵害的情况、受害后果、获得经济赔偿的情况及其所表现出的惩罚欲望。此外,在一些特殊的个案之中,作为量刑的事实还可以表现为一些特殊的方面。参见陈瑞华:“论量刑程序的独立性——一种以量刑控制为中心的程序理论”,《中国法学》,2009年第1期,第166页。
    201[美]伟恩·R·拉费弗、杰罗德·H·伊斯雷尔、南西·J·金:《刑事诉讼法》(下册),卞建林、沙丽金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71-1372页。
    263 Peter Murphy, Murphy on Evidence (ninth edi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p.339.
    (?)陈朴生:《刑事证据法》,台北:台湾海天印刷厂有限公司,1979年版,第298-299页。
    [美] Edmund M. Morgan《证据法之基本问题》,李学灯译,台北:台湾世界书局发行,1982年版,第233页。
    266宋英辉、汤维建主编:《证据法学研究述评》,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60页。
    267陈光中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证据法专家拟制稿》,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226-229页。
    268陈朴生:《刑事证据法》,台北:台湾海天印刷厂有限公司,1979年版,第299-300页。
    [美]诺曼·M·嘉兰、吉尔伯特·B·斯达克:《执法人员刑事证据教程》(第四版),但彦铮等译,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版,第181页。
    1陈光中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专家建议稿与论证》,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第342页。
    陈光中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专家建议稿与论证》,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第325页。
    2陈光中先生也认为,被害人陈述的内容往往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对案件事实的陈述:二是对案件事实的分析判断;三是诉讼请求。其中只有第一部分内容具具有据价值。(参见陈光中主编:《刑事诉讼法学》(第三版),北京:北京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200页。)这里的第一部分内容可分为实体法事实和程序法事实,第二部分内容即被害人意见,而第三部分内容就是被害人控诉。
    李浩:“当事人陈述:比较、借鉴与重构”,《现代法学》,2005年第3期,第50-51页。
    278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笫95条、第99条和第100条规定,被害人在侦查阶段接受侦查人员询问时可以请求白行书写陈述。而且,根据龙宗智教授的观点,这种被害人亲笔陈述只要是在合法程序中产生,并且特别可信的话,就可以作为诉讼证据乃至定案的根据。参见龙宗智:《证据法的理念、制度与方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04-106页。
    王兆鹏等:《传闻法则理论与实践》,台北:台湾元照出版公司,2003年版,第101-102页。
    280 Black's Law Dictionary (Eighth Edition),2004 West, a Thomson business, p.1598.
    281南澳大利亚州1998年《被害人影响陈述法》还允许被害人在法庭上宣读陈述。
    282[美]爱伦·豪切斯泰勒·斯黛丽、南希·弗兰克:《美国刑事法院诉讼程序》,陈卫东、徐美材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71页。
    283郭建安主编:《犯罪被害人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18页。在美国,关于被害人影响陈述对于刑事司法程序的影响,也始终存在正反两方面意见。
    284 See 18U. S.C.§3510.
    285 See 18U. S.C.§3593.
    286 See 501 U. S.808,111 S.Ct.2597,115 L.Ed.2d 720 (1991), and John H. Blume, Ten years of Payne:victim impact evidence in capital cases, Cornell Law Review, Vol.88,2003, pp.257-259,以及郭建安主编:《犯罪被害人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18-219页。
    287郭建安主编:《犯罪被害人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19-221页。据悉,至今美国已有48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在假释决定过程中允许被害人介入,其中至少有10个州规定被害人可以提交电子版的被害人影响陈述供假释机构进行考虑。
    288 See The OVC Legal Series Bulletin #7:Victim Input into Plea Agreements, at http://www.ojp.usdoj.gov/ovc/publications/bulletins/legalseries/bulletin7/ncj 189188.pdf.2009-09-25.
    289 Andrew Sanders, Carolyn Hoyle, Rod Morgan and Ed Cape, Victim Impact Statements:Don't Work, Can't Work, Criminal Law Review 450 (2001).
    290 James Chalmers, Peter Duff and Fiona Leverick, Victim Impact Statements:Can Work, Don Work,(For Those Who Bother to Make Them), Criminal Law Review 362-363 (2007).
    291参见第一章第四部分注释94。
    292李柏林:“中澳刑事被害人诉讼地位及权利比较”,《犯罪研究》,2003年第5期,第69页。
    293[加拿大]肯特·罗奇:“加拿大恢复性司法的制度化”,刘晓兵、上官春光译,《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第6页。
    294 松尾浩也:《日本刑事诉讼法》(上卷),丁相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30页。
    295[美]伟恩·R·拉费弗、杰罗德·H·伊斯雷尔、南西·J·金:《刑事诉讼法》(下),卞建林、沙丽金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72页。
    296欧卫安:“被害人陈述的概念辨析”,《中国刑事法杂志》,2008年第1期,第79页。
    李学灯:《证据法比较研究》,台北: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2年版,第438页。
    李学灯:《证据法比较研究》,台北: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2年版,第464页。
    (?)陈朴生:《刑事证据法》,台北:台湾海天印刷厂有限公司,1979年版,第249-250页。
    305陈朴生:《刑事证据法》,台北:台湾海天印刷厂有限公司,979年版,第261-301页。
    306[日]土本武司:《日本刑事诉讼法要议》,董璠舆、宋英辉译,台北: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7年版,第308-309页。此外,在日本,关于违法程序收集证据的证据能力,尤其是关于物证,各方认识分歧较大。
    307黄东熊:《谈传闻法则》,《军法专刊》(台湾),第35卷第1期,转引自龙宗智:《证据法的理念、制度与方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14页。
    308叶向阳:“质证制度及立法之完善”,《法学研究》,1995年第2期,第46页。
    参见《美国联邦刑事诉讼规则和证据规则》,卞建林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20-126页。
    319详细分析参见兰跃军:“论言词证据之禁止——以(德国刑事诉讼法>为中心分析”,《现代法学》,2009年第11期,第87页。
    关于英美品格证据的详细分析,See Peter Murphy,Murphy on Evidence(ninth edi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pp.110-189.和易延友:“英美法上品格证据的运用规则及其基本原理”,《清华法学》,2007年第2期,第88-110页。
    312 See United States v.Gilliland,586 F.2d 1384(10th Cir.1978).
    313 R. Barry Ruback & Martin S. Greenberg, Crime Victims as Witnesses:Their Accuracy and Credibility, at Victimology: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Vol.10,1985, No.1-4, pp.419-423.
    (?)转引自[美]米尔吉安·R·达马斯卡:《飘移的证据法》,李学军、刘晓丹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27页。
    (?)蔡墩铭:《刑事审判程序》,台北: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2年版,第292页。
    [意]贝利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24-25页。
    (?)陈朴生:《刑事证据法》,台北:台湾海天印刷厂有限公司,1979年版,第526页。
    318[美]弗洛伊德·菲尼、[德]约阿希姆·赫尔曼、岳礼玲:《一个案例,两种制度一美德刑事司法比较》,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第136-137页。
    (?)关十这些因素对证人证言和被害人陈述可靠性影响的详细分析,参见杨伟伟、罗大华:“国外心理学关于证人证言的研究极其启示”,王进喜、常林主编:《证据理论与科学——首届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67-271页。
    320自杨伟伟、罗大华:“国外心理学关十证人证言的研究极其启示”,王进喜、常林主编:《证据理论与科学——首届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72-273页。
    321陈碧:“关于刑事审判中认证问题的思考——来自法官的问卷调查报告”,何家弘主编:《证据学论坛》,第六卷,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版,第483页。
    322左卫民等:《中国刑事诉讼运行机制实证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353-354页。
    323陈为钢、张少林:《刑事证明方法与技巧》,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第345-346页。
    324陈朴生:《刑事证据法》,台北:台湾海天印刷厂有限公司,1979年版,第121页。
    325据新华社报道,日本经常发生电车性骚扰案,由于当场抓获的色狼多为普通市民,警方在调查过程中难以获得客观证据和日击者证言,被害人陈述往往成为案内唯一的证据,使法院无法定案,导致不少色狼犯罪嫌疑人最后被无罪释放。日本警方为了加强打击这种电车内流氓行径,要求警员亲自动手多抓现行犯,为此还特地组建了一支由150名女警组成的“打狼队”投入战斗。参见“日本组织女警严打电车流氓”,《重庆晚报》,2009年10月9日第14版。
    326[美]米尔吉安·R·达马斯卡:《比较法视野中的证据制度》,吴宏耀、魏晓娜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8页。
    327 See Dpp v. Hester [1972] 3 WLR 910 (HL).
    328此外,有实务部门学者还就邮寄的被害人书面陈述的证据能力和证明力问题进行过详细分析,主张对被害人书面陈述进行补强。参见竺常贇、徐玫:“邮寄的被害人书面陈述的证据分析”,何家弘主编:《证据学论坛》,第七卷,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第450456页。
    329 Karl Gross, Das Beweisverfahren im canonischen Prozess (Innsbruck,1880),pp.291-294.转引自[美]米尔吉安·R·达马斯卡:《飘移的证据法》,李学军、刘晓丹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7页注释。
    1[美]诺曼·M·嘉兰、吉尔伯特·B·斯达克:《执法人员刑事证据教程》(第四版),但彦铮等译,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版,第120-123页。
    2[英]理查德·梅:《刑事证据》,王丽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570-577页。
    338陈朴生:《刑事证据法》,台北:台湾海天印刷厂有限公司,1979年版,第378页。
    339[美]约翰·W·斯特龙主编:《麦考密克论证据》(第五版),汤维建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6页。
    [美]弗洛伊德·菲尼、[德]约阿希姆·赫尔曼、岳礼玲:《一个案例,两种制度——美德刑事司法比较》,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第344页。
    [英]理查德·梅:《刑事证据》,王丽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577-578页。
    342[美]弗洛伊德·菲尼、[德]约阿希姆·赫尔曼、岳礼玲:《一个案例,两种制度一美德刑事司法比较》,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第124页。
    343 C. J. W. Allen, The law of evidence, in Victorian England 52 (1997)转引自王进喜:《刑事证人证言论》,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76页。
    4[意]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33-34页。
    5[德]施密特:《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概述》,转引自陈瑞华:《刑事审判原理论》(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43页,以及[德]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事诉讼程序》,岳礼玲、温小洁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870页。
    5[美]弗洛伊德·菲尼、[德]约阿希姆·赫尔曼、岳礼玲:《一个案例,两种制度—美德刑事司法比较》,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第262页。
    (?)[法]卡斯东·斯特法尼、乔治·勒瓦索、贝尔纳·布洛克:《法国刑事诉讼法精义》(下),罗结珍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50页。
    该款规定:“法庭应当对询问证人和出示据的方式和次序加以合理的控制,以做到:(1)使询问和出示证据能有效地帮助确定事实真相;(2)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时间;(3)保护证人不受折磨或不正当的非难。”
    [美]约翰·W·斯特龙主编:《麦考密克论证据》(第五版),汤维建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10页。
    [美]诺曼·M·嘉兰、吉尔伯特·B·斯达克:《执法人员刑事证据教程》(第四版),但彦铮等译,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版,第87页。
    [美]约翰·W·斯特龙主编:《麦考密克论证据》(第五版),汤维建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
    Douglas E. Beloof & Paul G. Cassell, The Crime Victim's Right to Attend the Trail,9 Lewis & Clark Law Review (Fall2005),pp.540-541.威格莫尔认为被害人作为刑事案件一方当事人,不应当从刑事审判中隔离。参见该文第491页。353 Douglas E. Beloof & Paul G. Cassell, The Crime Victim's Right to Attend the Trail,9 Lewis & Clark Law Review (Fall 2005), p.541.
    354 Douglas E. Beloof & Paul G Cassell, The Crime Victim's Right to Attend the Trail,9 Lewis & Clark Law Review (Fall 2005),[FN3601.
    355 Douglas E. Beloof & Paul G. Cassell, The Crime Victim's Right to Attend the Trail,9 Lewis & Clark Law Review (Fall 2005), pp.542-543.
    (?)孙长永:《探索正当程序——比较刑事诉讼法专论》,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437-438页。
    (?)陈朴生:《刑事证据法》,台北:台湾海天印刷厂有限公司,1979年版,第364页。
    358陈朴生:《刑事证据法》,台北:台湾海天印刷厂有限公司,1979年版,第366页。
    孙长永:《探索正当程序——比较刑事诉讼法专论》,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454-464页。在日本,被害人作为控方的证人,除了出庭作证或要求优先旁听庭审外,通常无权参与刑事诉讼;Ⅲ在意大利,被害人无论是作为民事当事人还是普通诉讼参与人,他都享有与被告人几乎同等的广泛的诉讼参与权。
    [俄]K·φ.古岑科主编:《俄罗斯刑事诉讼教程》,黄道秀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49页。
    [美]约翰·W·斯特龙主编:《麦考密克论证据》(第五版),汤维建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页。
    《法国刑事诉讼法典》第309条规定:“审判长有权维持庭审秩序并指挥庭审。审判长对一切有损法庭审案尊严或者旨在拖延审理,使之不能得出肯定的准确结果的言行,均应予驳回。”笔者认为,这其实是对证人自由陈述风险的一种控制。
    陈朴生:《刑事证据法》,台北:台湾海天印刷厂有限公司,1979年版,第397页。
    龙宗智主编:《徘徊十传统与现代之间——中国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292-293页。
    378龙宗智:《证据法的理念、制度与方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339页。
    樊崇义教授还从七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刑事诉讼模式的职权主义特征,即(1)作为刑事诉讼的基础阶段——刑事案件的侦查,尤其是对犯罪嫌疑人的讯问,没有律师的参与:(2)诉讼中对律师的调查权限制过多;(3)整个诉讼的进行,仍是以公安司法机关的职权运作为主,辩护职能的交锋较差,甚至载一些案件中正确的辩护意见也难以被采纳;(4)庭审中证人出庭率低,多数案件还是以书面审理为主,法庭的质证程序不能得以落实;(5)庭审的对抗性极为微弱,多数案件控辩双方的辩论质量低,甚至基本上无法对抗和争辩,因为律师不到位,法律援助进展也缓慢;(6)就诉讼的机制面言,公、检、法三家配合有余,制约不足;(7)由于证据立法滞后,各项证据规则尚未确立,庭审中交叉询问有程序无规则,缺乏立法确认,导致控、审双方说了算。(参见樊崇义:《迈向理性刑事诉讼法学》,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0页。)龙宗智教授也认为中国刑事司法仍然具有强烈的国家主义(职权主义)特征。在某些方面甚至已经明显超过德国这样的职权主义国家,从而使得我国刑事诉讼具有所谓“超职权主义”的性质。(参见龙宗智:“中国法语境中的检察官客观义务”,《法学研究》,2009年第4期,第145页。)
    380龙宗智:“论我国刑事审判中的交叉询问制度”,《中国法学》,2000年第4期,第86页。
    381龙宗智:“我国刑事庭审中人证调查的几个问题——以“交叉询问”问题为中心”,《政法论坛》,2008年第5期,第25页。
    382[美]约翰·W·斯特龙主编:《麦考密克论证据》(第五版),汤维建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0-61页。
    383据统计,美国现在采用陪审团审判的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的数量均不足其法院审判案件总数的10%。其他普通法系国家的情况也大同小异。(参见何家弘:“西方证据法的历史沿革”,何家弘、张卫平主编:《外国证据法选译》(上卷),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35页。)这说明,即使是在英美等普通法系国家,大多案件的审判主体都变成了职业法官,没有陪审团参加。所谓对抗制审判和交叉询问方式的实施只能说是一种例外。正如达马斯卡教授指出:“普通法系国家已经开始逐渐将审判从司法过程中高高在上的位置降下来。现在,不仅从统计数字上看审判已经稀少,而且在审判之前还有广泛的准备活动,在审判之后还有漫长的上诉复审。尽管审判一词仍然作为一种象征被广泛地用来代表整个司法程序,但是这个词已转变为相对不周全的比喻——该比喻不再指连续的集中型审判,就像单词日升和日落已不再表示地球中心说一样。”(参见[美]米尔吉安·R·达马斯卡:《飘移的证据法》,李学军、刘晓丹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1-82页。)在今天的西欧,真正的刑事陪审团仅仅存在于比利时、瑞士和丹麦三国。(参见[美]米尔吉安·R·达马斯卡:《飘移的证据法》,李学军、刘晓丹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7页注释。)
    384龙宗智:“论我国刑事审判中的交叉询问制度”,《中国法学》,2000年第4期,第83-84页。
    385[美]米尔建·R·达马斯卡:《漂移的证据法》,李学军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3页。
    389虽然威格莫尔教授认为:“交叉询问是人们为探明事实所发明的最伟大的发动机。”但他也看见了该技术较为阴暗的一面,认为交叉询问“在制造假象方面,也几乎是威力无比的。’See John H. Wigmore, Evidence in Trials at Common Law, Tillers rev. (Boston,1983),1:18 at 608转引自[美]米尔吉安·R·达马斯卡:《飘移的证据法》,李学军、刘晓丹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9页。
    [德]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事诉讼程序》,岳礼玲、温小洁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7-188页
    卜建林主编:《刑事证明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37页。
    我国台湾地区学者认为,程序的设计必须体现程序主体性原则的要求:(1)司法裁判程序的构成及运作必须以保障受裁判者的程序主体权即程序上的基本人权为主要内容;(2)不论立法者还是法院都应当致力于充实各项程序制度,巩固诉讼程序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的程序主体地位;(3)在各种司法裁判中,其裁判所涉及的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都应受尊重为程序的主体,而不应仅仅被当成程序的客体来处遇或支配。参见邱联恭:《司法之现代化与程序化》,台北:台湾三民书局,1993年版,第111页。
    达马斯卡教授对此作过详细分析,他认为这主要是由交叉询问所要求的被动的事实裁判者和争斗的双方当事人所造成的。参见[美]米尔吉安·R·达马斯卡:《飘移的证据法》,李学军、刘晓丹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3-144页。
    (?)关于德国法庭“轮替诘问”方式,参见林钰雄:《严格证明与刑事证据》,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214-240页,和肖晋:“德国刑事庭审询问方式改革:司法对立法的背反及启示”,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23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18-329页。
    [美]米尔吉安·R·达马斯卡:《飘移的证据法》,李学军、刘晓丹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3-144页。
    396 See R v. Funderburk [1990] 2 ALL ER 482, CA.
    [美]约翰·W·斯特龙主编:《麦考密克论证据》(笫五版),汤维建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页。
    398[美]诺曼·M·嘉兰、吉尔伯特·B·斯达克:《执法人员刑事证据教程》(第四版),但彦铮等译,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版,第148-149页。
    399高宗智:《美国证据法新解一相关性证据及其排除规则》,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02-103页。
    400[英]理查德·梅:《刑事证据》,王丽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621-625页。
    401《英国2003年(刑事审判法)及其释义》,孙长永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21-122页。
    402[美]诺曼·M·嘉兰、吉尔伯特·B·斯达克:《执法人员刑事证据教程》(第四版),但彦铮等译,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版,第149页。
    催眠术是一种高度的知觉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潜意识呈现出某种程度的平面化(表面化)而显意识反而受到某种程度的压制。在这种可以双向转化的意识状态下,受到催眠的人具有高度的暗示感受性或者过度的被暗示性。这就引发了很多关十通过催眠术获得的证据的可采性问题:催眠师对催眠对象具有潜在的影响。不管催眠程序是否经过精心设计,他或她都有可能诱导被催眠对象提供错误的信息,或者误导被催眠对象按照共主观印象提供信息。在催眠术专家之间达成一种实际意义的共识,那就是除非存在严密的预防措施,否则就会发生这种情况。被催眠对象在经过催眠以后也相信了这种错误的信息,进而会严重地影响被催眠对象在法庭上提供的证言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因此,许多国家拒绝承认通过催眠获得的证据,其理论依据是证人并不知道事实真相,因为在催眠过程中,被催眠的对象受到利诱性影响。参见[美]查尔斯·R.斯旺森,尼尔·C.谢美林,伦纳德·特里托:《刑事犯罪侦查》(第八版),但彦铮等译,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版,第186-187页。
    (?)[美]约翰·W·斯特龙主编:《麦考密克论证据》(第五版),汤维建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14-415页。
    (?)[美]诺曼·M·嘉兰、吉尔伯特·B·斯达克:《执法人员刑事证据教程》(第四版),但彦铮等译,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版,第368-370页。
    408[英]麦高伟,杰弗里·威尔逊主编:《英国刑事司法程序》,姚永吉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29-230页。
    409[英]詹妮·麦克埃文著:《现代证据法与对抗式程序》,蔡巍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64页。
    龙宗智:《证据法的理念、制度与方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80-182页。
    111龙宗智:《证据法的理念、制度与方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66-168页。
    412 BGH,NStZ 1997,561转引自[德]约阿希姆·赫尔曼:“德国刑事诉讼中的协商”,王世州译,《环球法律评论》,2001年冬季号,第417页。
    (?)[俄]κ·中.古岑科主编:《俄罗斯刑事诉讼教程》,黄道秀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15页。
    414陈瑞华:《刑事诉讼的中国模式》,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07-154页。
    龙宗智:《证据法的理念、制度与方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51-163页。
    116[日]土本武司:《日本刑事诉讼法要议》,董璠兴舆、宋英辉译,台北: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7年版,序言。
    英国学者认为,被害人出庭作证存在一种风险——如果被害人在法庭上的口头证言不流畅、缺乏说服力,就可能导致犯罪分子被无罪释放并逍遥法外。参见[英]麦高伟,杰弗里·威尔逊主编:《英国刑事司法程序》,姚永吉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18页。
    418[英]丹宁勋爵:《法律的正当程序》,李克强、杨百揆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25页。
    419[英]詹妮·麦克埃文:《现代证据法与对抗式程序》,蔡巍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39页。
    420卢映洁:“犯罪被害人在德国刑事诉讼中的地位与保护之介绍”,《刑事法杂志》(台湾),2009年第2期,第126页。
    421陈光中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证据法专家拟制稿》,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243-245贝。
    422陈光中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证据法专家拟制稿》,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472474页。
    423陈浩然:《证据学原理》,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97页。
    124陈光中主编:《21世纪域外刑事诉讼立法最新发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2页。
    125赵秉志主编:《香港刑事诉讼程序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96页。
    [英]麦高伟,杰弗里·威尔逊主编:《英国刑事司法程序》,姚永吉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27页。
    卢映洁:“死刑存在=犯罪被害人之保护?——简论德国与台湾之被害人保护措施”,吴志光主编:《生活在一个没有死刑的社会》,台北:辅仁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7-60页。
    428卢映洁:“犯罪被害人在德国刑事诉讼中的地位与保护之介绍”,《刑事法杂志》(台湾),2009年第2期,第130-132页。
    129宋英辉:“日本刑事诉讼制度的最新改革评析”,《河北法学》,2007年第1期,第32-33页。
    430 See Maryland v. Craig.497 U. S.836 (1990)转引自陈学权:“刑事诉讼中的视听技术作证初探”,《人民检察》,2007年第9期,第51页。
    431[美]诺曼·M·嘉兰、吉尔伯特·B·斯达克:《执法人员刑事证据教程》(第四版),但彦铮等译,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版,第89页。
    “葡萄牙证人保护法”,杨家庆译,《中国刑事法杂志》,2005年第3期,第113页。
    [英]理查德·梅:《刑事证据》,王丽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582-585页。
    [英]理查德·梅:《刑事证据》,王丽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585-586页。
    442 Memorandum of Good Practice on Videorecorded Interviews with Child Witness for Criminal Proceedings (Home Office, Department of Health, London,1992).
    (?)[英]理查德·梅:《刑事证据》,王丽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591-592页。关于录像面谈,还可以参见[英]詹妮·麦克埃文:《现代证据法与对抗式程序》,蔡巍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81192页。
    444[英]麦高伟,杰弗里·威尔逊主编:《英国刑事司法程序》,姚永吉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25贝。
    445陈光中主编:《21世纪域外刑事诉讼立法最新发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1-162页。
    446卢映洁:“犯罪被害人在德国刑事诉讼中的地位与保护之介绍”,《刑事法杂志》(台湾),2009年第2期,第126-130页。
    447孙彩虹:“日本被害人保护法制度及其对我们的启示”,《河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第69页。
    448[日]松尾浩也:“日本刑事诉讼法修改的新动向”,金光旭译,陈光中主编:《21世纪域外刑事诉讼立法的最新发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0页。
    449关于讯问犯罪嫌疑人同步录音录像制度的构建,参见兰跃军:《刑事讯问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8年版,第144-161页。
    452 Jane Morgan, Frans Willem Winkel and Katherines. Williams, Protection of and Compensation for Victim of Crime, Phil Fennell et al eds., Clarendon Press-Oxford,1995, pp.303-307转引自孙长永:《侦查程序与人权》,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第188189页。
    [德]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事诉讼程序》,岳礼玲、温小洁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2页及以下注释,第139-140页,及第185页。
    宋英辉、孙长永等:《外国刑事诉讼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503-504页。
    [美]爱伦·豪切斯泰勒·斯黛丽、南希·弗兰克:《美国刑事法院诉讼程序》,陈卫东、徐美君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27-228页。
    徐依王非:“英国刑事法院证人服务制度述评”,《法学》,2001年第11期,第41页。
    468刘立霞、尹璐:“未成年人言词证据举证研究”,《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第70页。
    马忠红:“香港警方在办理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案件的作法及启示”,《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第9期,第51页。
    (?)麻国安:《青少年被害人援助论》,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2页。
    472 See Ministry of the Attorney General-Victim/Witness Assistance, at www.attorneygeneral.jus.gov.on.ca/english/.../vwap.asp,2007年9月5 日访问。
    3麻国安:《青少年被害人援助论》,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0页。
    4廖正豪:“我国(台湾地区)犯罪被害人保护法制的检讨与策进”,《刑事法杂志》(台湾),2008年第6期,第25-34页。
    刘立霞、尹璐:“未成年人言词证据举证研究”,《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第70页。
    [日]松尾洁也:“日本刑事诉讼法修改的新动向”,金光旭译,陈光中主编:《21世纪域外刑事诉讼立法的最新发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0页。
    7[美]伟恩·R·拉费弗、杰罗德·H·伊斯雷尔、南西·J·金:《刑事诉讼法》(上册),卞建林、沙丽金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30-532页。
    478参见“我国目前尚有206个县未实现律师“零突破””,新华网,2009年10月26日访问。
    184麻国安:《青少年被害人援助论》,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2页。
    185[美]爱伦·豪切斯泰勒·斯黛丽、南希·弗兰克:《美国刑事法院诉讼程序》,陈卫东、徐美君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29页。
    486 Joanna Shapland, Victim Assistance and the Criminal Justice System:the Victim's Perspective, at From Crime policy to Victim policy, edited by Ezzat A. Fattah, published by the Macmillan Press LTD,1986, p.223.
    487“俄罗斯联邦关于被害人、证人及其他刑事诉讼程序参加人国家保护法”,潘效国译,《环球法律评论》,2009年第4期,第153-160页。
    488[英]丹宁勋爵:《法律的正当程序》,李克强、杨百揆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9页。
    489邓湘全:“证人保护制度之研究”,《军法专刊》(台湾),1999年第2期,第19页。
    490 Klaus Zacharias, DerGefahrdete Zeuge im Strafverfahren,1997,98 f.
    491 Elliot, R.Vulnerable and Intimidated Witness: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in Home Office, Speaking Up for Justice, 1998, pp.99-207.
    494 See Roger Tarling, Lizanne Dowds and Tracey Budd, Victim and Witness Intimidation:Findings from the British Crime Survey, at www.crimereduction.homeoffice.gov.uk/victims13.htm,2009年11月1 日访问。
    495[英]丹宁勋爵:《法律的正当程序》,李克强、杨百揆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25页。
    谷青:“英国被害人参与刑事司法程序概述”,《中国司法》,2006年第3期,第101页。
    何家弘主编:《外国证据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409-411页。
    198中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证据法专家拟制稿》,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472-474页。
    499参见“深圳宝安区检察院首创证人保护制度”,新华网,20¨05年6月21日,2009年1月4日访问。
    500[英]麦高伟、杰弗里·威尔逊主编:《英国刑事司法程序》,姚永吉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14-215页。
    参见“中国家庭暴力三成妇女受害”,搜狐新闻,news.sohu.com/20051219/n241016273.shtml 70K 2009-3-9.
    502张鸿巍:“民事保护令于美国反家庭暴力之应用”,张鸿巍主编:《刑事被害人保护问题研究》,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年版,第141-163页。
    参见“法院保护家庭暴力受害人”,《重庆晚报》,2008年10月23日,第19版。
    504参见“人身保护令,家庭暴力受害者的“司法甲胃””,中国法院网,2009年7月1日。
    5高一飞:“美国的证人保护制度”,《中国社会导刊》,2006年第3期,第54-55页。
    关于证人作证经济补偿正当性的分析,参见何家弘主编:《证人制度研究》,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195-214页。
    7[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郭大力、王亚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第27页。
    512[日]植松正等:《现代刑法论争》,东京:劲草书房,1985年版,第359页。
    513张明楷:《刑法学》(下),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825页。
    514张明楷:《外国刑法纲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68页。
    林山田:《刑法特论》(下),台北:台湾三民书局,1994年版,第1010页。
    516吴志刚:“被害人心理特征及其心理障碍与矫正”,《贵州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第67页。
    金霆:“被害人虚假陈述的刑事责任探析”,《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十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第118-119页。
    525“被害人改变报案时陈述是否构成伪证罪”,《人民检察》,2007年第5期,第32-33页。
    劳东燕:“事实与范围之间——从被害人视角对刑事实体法体系的反思”,《中外法学》,2006年第3期,第307页。
    527被害人改变报案时陈述是否构成伪证罪”,《人民检察》,2007年第5期,第33页;赵志华、鲜铁可:“伪证罪相关问题研究”,《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9年底4期,第113页。
    528根据《俄罗斯联邦刑法典》第307条和第308条规定,被害人在法庭上或者审前调查中故意作虚假陈述的,处罚金、强制性工作、劳动改造或拘役。但在询问、预审或法庭审理过程中,直至做出判决之前,被害人主动声明所作陈述是虚假的,以及拒绝作不利于自己、自己的配偶或近亲属的陈述的,不负刑事责任。
    529高铭暄主编:《新编中国刑法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859页。
    530龙宗智:《证据法的理念、制度与方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67页。例如,根据德国法律,被告人作为当事人作证时不仅可以始终保持沉默,而且有“权”说谎或通过否认、歪曲事实真相以试图避免自证其罪或逃避受到定罪的后果,并且.在这样做时,被告人不会被指控为伪证罪而受到处罚。德国法律也没有对说谎的被告人规定任何形式式的制裁。但被告人在法庭上所说的(即作证陈述)都可以作为法院判决的依据。(参见[德]施密特著:《德国刑事诉讼法概述》,转引自陈瑞华:《刑事审判原理论》(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43页,以及[德]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事诉讼程序》,岳礼玲、温小洁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8-70页。)
    531宋志军:“诚信:刑事诉讼和谐的伦理基础”,《理论界》,2007年第7期,第69-71页。
    532龙宗智:《理论反对实践》,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10-223页。
    关于刑事和解,参见兰耀军:“被害人视野中的刑事和解——一种基于实证的分析”,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22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71-189页。
    534《刑事诉讼法》第161条规定的罚款金额最高是人民币一千元,很难发挥制裁功能。笔者主张借鉴2007年修改《民事诉讼法》第104条第一款所规定的妨碍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的做法,将罚款金额上限从人民币一千元提高到一万元,适当增强罚款的威胁力。详细讨论参见第四章第一部分。
    [1]孙长永:《侦查程序与人权——比较法考察》,北京:中国方止出版社,2000年版。
    [2]孙长永:《沉默权制度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3]孙长永:《探索正当程序——比较刑事诉讼法专论》,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4]龙宗智:《证据法的理念、制度与方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5]龙宗智:《刑事庭审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龙宗智主编:《徘徊于传统与现代之间——中国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7]龙宗智:《理论反对实践》,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8]徐静村主编:《中国刑事诉讼法(第二修正案)学者拟制稿及立法理由》,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9]陈光中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证据法专家拟制稿》,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10]陈光中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专家建议稿与论证》,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
    [11]陈光中主编:《21世纪域外刑事诉讼立法最新发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2]樊崇义:《迈向理性刑事诉讼法学》,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3]樊崇义主编:《证据法学》(第三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14]卞建林主编:《刑事证明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5]陈瑞华:《刑事审判原理论》(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6]陈瑞华:《刑事诉讼的中国模式》,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17]陈瑞华:《程序性制裁理论》,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18]何家弘主编:《证人制度研究》,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
    [19]何家弘主编:《外国证据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0]汪建成、黄伟民:《欧盟成员国刑事诉讼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1]宋英辉、孙长永等:《外国刑事诉讼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22]宋英辉、汤维建主编:《证据法学研究综述》,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3]左卫民等:《中国刑事诉讼运行机制实证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24]马克吕:《比较刑法原理——外国刑法总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5]陈兴良:《刑法的人性基础》(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6]张明楷:《外国刑法纲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7]张晋藩主编:《中国法制通史》,第2卷,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28]沈德咏、宋随军主编:《刑事证据制度与理论——刑事证据原理》(上),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版。
    [29]王进喜:《刑事证人证言论》,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0]兰跃军:《刑事讯问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8年版。
    [31]陈浩然:《证据学原理》,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2]丛杭青:《陈词证据研究》,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
    [33]高忠智:《美国证据法新解》,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34]杨正万:《刑事被害人问题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5]欧卫安:《被害人陈述问题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36]麻国安:《青少年被害人援助论》,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7]沈达明编著:《英美证据法》,北京:中信出版社,1996年版。
    [38]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第二版),北京:群众出版社,2004年版。
    [39]罗筱琦、陈界融:《证据方法及证据能力研究》(上),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版。
    [40]郭建安主编:《犯罪被害人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1]莫洪宪主编:《刑事被害救济理论与实务》,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2]田思源:《犯罪被害人的权利与救济》,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43]陈朴生:《刑事证据法》,台北:台湾海天印刷厂有限公司,1979年版。
    [44]林钰雄:《严格证明与刑事证据》,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45]林钰雄:《刑事诉讼法》(上、下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6]蔡墩铭:《刑事审判程序》,台北: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2年版。
    [47]王兆鹏等:《传闻法则理论与实践》,台北:台湾元照出版公司,2003年版。
    [48]许启义编译:《犯罪被害人的权利》,台北:台湾“中央”警官学校印行,1987年版。
    [49]李学灯:《证据法比较研究》,台北: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2年版。
    [50][美]弗洛伊德·菲尼、[德]约阿希姆·赫尔曼、岳礼玲:《一个案例,两种制度一美德刑事司法比较》,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
    [51][美]约翰·W·斯特龙主编:《麦考密克论证据》(第五版),汤维建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2][美]诺曼·M·嘉兰、吉尔伯特·B·斯达克:《执法人员刑事证据教程》(第四版),但彦 铮等译,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版。
    [53][美]伟恩·R·拉费弗、杰罗德·H·伊斯雷尔、南西·J·金:《刑事诉讼法》(上、下册),卞建林、沙丽金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4][美]米尔吉安·R·达马斯卡:《比较法视野中的证据制度》,吴宏耀、魏晓娜等泽,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5][美]米尔吉安·R·达马斯卡:《飘移的证据法》,李学军、刘晓丹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6][美] Edmund M. Morgan《证据法之基本问题》,李学灯译,台北:世界书局发行,1982年版。
    [57][美]乔恩·R·华尔兹:《刑事证据大全》(第二版),何家弘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8][英]詹妮·麦克埃文:《现代证据法与对抗式程序》,蔡巍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59][英]理查德·梅:《刑事证据》,王丽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60][英]麦高伟、杰弗里·威尔逊主编:《英国刑事司法程序》,姚永吉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61][英]约翰·斯普莱克:《英国刑事诉讼程序》(第9版),徐美君,杨立涛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2][英]丹宁勋爵:《法律的正当程序》,李克强、杨百揆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63][法]卡斯东·斯特法尼、乔治·勒瓦索、贝尔纳·布洛克:《法国刑事诉讼法精义》(上、下),罗结珍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4][德]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事诉讼程序》,岳礼玲、温小洁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5][德]克劳思·罗科信:《刑事诉讼法》(第24版),吴丽琪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66][德]汉斯·约阿希姆·施奈德主编:《国际范围内的被害人》,许章润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67][德]拉德布鲁赫:《法学导论》,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
    [68][日]松尾浩也:《日本刑事诉讼法》(上、下),张凌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9][日]土本武司:《日本刑事诉讼法要议》,董璠舆、宋英辉译,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7年版。
    [70][俄]κ·φ.古岑科主编:《俄罗斯刑事诉讼教程》,黄道秀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1][意]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黄风泽,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72]《美国联邦刑事诉讼规则和证据规则》,卞建林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73]《英国刑事诉讼法》(选编),中国政法大学刑事法律研究中心组织编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4]《法国刑事诉讼法典》,罗结珍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
    [75]《德国刑事诉讼法典》,李昌轲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76]《意大利刑事诉讼法典》,黄风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77]《俄罗斯联邦刑事诉讼法典》,黄道秀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8]《日本刑事诉讼法》,宋英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9]《韩国刑事诉讼法典》,马相哲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0]何家弘、张卫平主编:《外国证据法选译》(上、下卷),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版。
    [81]何家弘、张卫平主编:《外国证据法选译》(增补卷),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
    [82]《英国2003年(刑事审判法)及其释义》,孙长永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83]赵秉志主编:《香港刑事诉讼程序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84]赵秉志总编,《澳门刑法典刑事诉讼法典》,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5]《中国台湾地区“刑事诉讼法”》,樊崇义主编:《诉讼法学研究》,第五卷,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版。
    [1]孙长永:“刑事庭审方式改革出现的问题评析”,《中国法学》,2002年第3期。
    [2]孙长永:“日本和意大利刑事庭审中的证据调查程序评析”,《现代法学》,2002年第5期。
    [3]龙宗智:“论我国刑事审判中的交义询问制度”,《中国法学》,2000年第4期。
    [4]龙宗智:“我国刑事庭审中人证调查的儿个问题——以‘交义询问’问题为中心”,《政法论坛》,2008年第5期。
    [5]卞建林、李菁菁:“从我国刑事法庭设置看刑事审判构造的完善”,《法学研究》,2004年第3期。
    [6]陈瑞华:“论量刑程序的独立性——一种以量刑控制为中心的程序理论”,《中国法学》,2009年第1期。
    [7]陈瑞华:“刑事证据规则之初步研究”,何家弘主编:《证据学论坛》,第六卷,北京:中国 检察出出版社,2003年版。
    [8]宋英辉:“日本刑事诉讼制度的最新改革评析”,《河北法学》,2007年第1期。
    [9]高一飞:“美国的证人保护制度”,《中国社会导刊》,2006年第3期。
    [10]李建明:“刑事证据相互印证的合理性及其限度”,《法学研究》,2005年第6期。
    [11]李浩:“当事人陈述:比较、借鉴与重构”,《现代法学》,2005年第3期。
    [12]牟军:“中英两国刑事证人制度中两个基本问题比较研究”,《社会科学研究》,2000年第4期。
    [13]牟军:“口供中心主义之辨”,《河北法学》,2005年第12期。
    [14]裴苍龄:“论证据种类”,《法学研究》,2003年第5期。
    [15]裴苍龄:“论刑事案件的当事人”,《中国法学》,2008年第1期。
    [16]兰跃军:“论言词证据之禁止——以<德国刑事诉讼法>为中心分析”,《现代法学》,2009年第1期。
    [17]兰跃军:“自诉转公诉问题思考”,《中国刑事法杂志》,2008年第11期。
    [18]兰耀军:“论刑事诉讼中的“强制起诉””,《法学论坛》,2007年第5期。
    [19]兰耀军:“建立刑事证据保全制度刍议”,《政治与法律》,2008年第4期。
    [20]兰耀军:“被害人陈述之比较研究”,《法学论坛》,2004年第3期。
    [21]兰耀军:“刑事起诉阶段听取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意见的理论探讨”,《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22]兰耀军:“论公诉案件被害人当事人制度的完善”,《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23]兰耀军:“德国附带诉讼程序及启示”,《人民检察》,2006年第5期。
    [24]兰耀军:“被害人视野中的刑事和解——一种基于实证的分析”,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22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5]兰跃军:“论侦查权的行使与被害人权利的保护”,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25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6]杨正万:“论被害人诉讼地位的理论基础”,《中国法学》,2002年第4期。
    [27]陈学权:“刑事诉讼中的视听技术作证初探”,《人民检察》,2007年第9期。
    [28]徐依王非:“英国刑事法院证人服务制度述评”,《法学》,2001年第11期。
    [29]施鹏鹏:“法国刑事诉讼证人作证制度研究”,何家弘主编:《证据学论坛》,第十卷,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
    [30]易延友:“英美证据法上的证人作证规则”,《比较法研究》,2008年第6期。
    [31]易延友:“英美法上品格证据的运用规则及其基本原理”,《清华法学》,2007年第2期。
    [32]江民才、欧阳顺乐:“刑事审判保护被害人诉讼权利的儿个问题”,《法学》,1997年第3 期。
    [33]刘学义、范卫洋:“人的主体性是康德哲学的核心”,《甘肃社会科学》,1998年第3期。
    [34]陈晓云:“儿童证人问题的心理学分析”,《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6期。
    [35]祖伟:“中国占代‘据供辞定罪’刑事证据首要规则及理据解析”,《法制与社会发展》,2008年第1期。
    [36]秦策:“正当程序原则与被害人利益的权衡——美国刑事被害人制度的变迁与启示”,陈光中、江伟主编:《诉讼法论丛》,第11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37]鲁献慧:“人的主体性和现代人格建构”,《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38]邹积超:“试论被害人当庭独立陈述”,《法律适用》,2005年第3期。
    [39]刘立霞、尹璐:“未成年人言词证据举证研究”,《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40]李波、韩凯:“目击见证中的记忆与元记忆监控研究”,《心理学动态》,1999年第4期。
    [41]马忠红:“香港警方在办理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案件的作法及启示”,《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第9期。
    [42]谷青:“英国被害人参与刑事司法程序概述”,《中国司法》,2006年第3期。
    [43]“被害人改变报案时陈述是否构成伪证罪”,《人民检察》,2007年第5期。
    [44]吴志刚:“被害人心理特征及其心理障碍与矫正”,《贵州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
    [45]周少华:“伪证罪:一个规范的语境分析”,《法学研究》,2002年第3期。
    [46]金霆:“被害人虚假陈述的刑事责任探析”,《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47]刘应江:“论刑事被害人陈述”,四川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6月。
    [48]杨伟伟、罗大华:“国外心理学关于证人证言的研究极其启示”,王进喜、常林主编:《证据理论与科学——首届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9]卢映洁:“死刑存在=犯罪被害人之保护?——简论德国与台湾之被害人保护措施”,吴志光主编:《生活在一个没有死刑的社会》,台北:辅仁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0]卢映洁:“犯罪被害人在德国刑事诉讼中的地位与保护之介绍”,《刑事法杂志》(台湾),2009年第2期。
    [51][德]Hans-Jurgen Kerner:"被害人在德国刑法与刑事程序法地位的扩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被害人保护、损害修复、犯罪人与被害人的冲突调处,至二00四年的被害人权利改革法”,许汉天译,《月旦法学杂志》(台湾),2007年第1期。
    [52]“葡萄牙证人保护法”,杨家庆译,《中国刑事法杂志》,2005年第3期。
    [53]“俄罗斯联邦关于被害人、证人及其他刑事诉讼程序参加人国家保护法”,潘效国译,《环球法律评论》,2009年第4期。
    [1]Peter Murphy, Murphy on Evidence (ninth edi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2]Mireille Delmas-Marty & J.R. Spencer, European Criminal Procedures, Cambridge Universiry Press.,2003.
    [3]Jane Morgan, Frans Willem Winkel and Katherines. Williams, Protection of and Compensation for Victim of Crime, Phil Fennell et al eds., Clarendon Press-Oxford,1995.
    [4]Albert R. Roberts, Helping Crime Victims-Research, Policy and Practice, Sage Publications, 1990.
    [5]Joanna Shapland, Victim Assistance and the Criminal Justice System:the Victim's Perspective, at From Crime policy to Victim policy, edited by Ezzat A. Fattah, published by the Macmillan Press LTD, 1986.
    [6]Andrew Karmen, Crime Victim:An Introduction to Victimology. 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1984.
    [7]John Langbein, Comparative Criminal Procedure, Germany,1974.
    [8]Laura J. Moriarty, Controversies in Victimology, Anderson Publishing Co,2003.
    [1]R. Barry Ruback & Martin S. Greenberg, Crime Victims as Witnesses:Their Accuracy and Credibility, Victimology: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Vol.10,1985, No.1-4.
    [2]Douglas E. Beloof, Paul G. Cassell, The Victim's Right to Attend the Trial:The Reasecndant National Consensus,9 Lewis & Clark L. Rev,2005.
    [3]Markus Loffelmann, The Victim in Criminal Proceedings:A Systematic Portrayal of Victim Protection under German Criminal Procedure Law, Resource Material Series No.70,131 st International Training Course Visiting Experts' Papers.
    [4]Andrew Ashworth, Victim Impact Statements and Sentencing, Criminal Law Review,1993.
    [5]James Chalmers, Peter Duff and Fiona Leverick, Victim Impact Statements:Can Work, Don Work, (For Those Who Bother to Make Them), Criminal Law Review,2007.
    [6]Andrew Sanders, Carolyn Hoyle, Rod Morgan and Ed Cape, Victim Impact Statements:Don't Work, Can't Work, Criminal Law Review,2001.
    [7]Carl H. Steinmetz, Bystanders of Crime:Some Results from a National Survey, Victimology: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Vol.10,1985, No.1-4.
    [8]Howard W. Timm, Eyewitness Recall and Recognition by the Elderly, Victimology: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Vol.10,1985, No.1-4.
    [9]Yarmey, A. D., Expert testimony:Does eyewitness memory research have probative value for the courts? Canadian Psychology Psychologie Canadienne,2001,42 (2).
    [10]Karen L. Kennard, The victim's Veto:A way to Increase Victim Impact on Criminal Case Dispositions, California Law Review, Vol.77, No.2 (Mar.,1989).
    [11]Josephine Gittler, Expanding the Role of the Victim in a Criminal Action:an Overview of Issues and Problems, Pepperdine Law Review, Vol.11,1984.
    [12]John H. Blume, Ten years of Payne:victim impact evidence in capital cases, Cornell Law Review, Vol.88,2003.
    [13]Elliot, R.Vulnerable and Intimidated Witness: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in Home Office, Speaking Up for Justice,1998.
    [14]Roger Tarling, Lizanne Dowds and Tracey Budd, Victim and Witness Intimidation:Findings from the British Crime Survey, at www.crimereduction.homeoffice.gov.uk/victimsl3.htm.
    [15]The OVC Legal Series Bulletin#7:Victim Input into Plea Agreements, at http://www.ojp.usdoj.gov/ovc/publications/bulletins/legalseries/bulletin7/ncj 189188.pdf.
    [1]Black's Law Dictionary (Eighth Edition),2004 West, a Thomson business.
    [2]State v. Ranieri, Supreme Court of Rhode Island,1991,586 A.2d.
    [3]United States v. Gilliland,586 F.2d 1384 (10th Cir.1978).
    [4]Dpp v. Hester [1972] 3 WLR 910 (HL)
    [5]R v. Funderburk [1990] 2 ALL ER 482, CA.
    [6][1998] 1L.L.R.M.401,
    [7]Maryland v. Craig.497 U. S.836 (199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