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时期政府救荒应对与区域关系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区域不是单一、孤立的,而是一个综合、立体的地理概念。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定然会与其相邻或相关的区域发生人员、物资等方面的流动。在灾荒等非常态环境背景下,资源流动较之往常更为频繁,这种交往更凸显出剧烈和复杂性,从而引发产生交流的区域双方做出不同样式的应对,并进而对区域之间的关系产生影响。故而,对于历史时期灾荒及救荒的研究,不仅要着眼于区域内,亦要着眼于区域外;不仅要着眼于单个区域的灾荒过程和救荒应对的考察,也应在更大的地域框架下关注灾荒发展的过程中,不同区域之间的的人员物资流动及救荒应对上的变化,关注这种应对是如何产生的?是受何种力量左右的?做出应对的区域双方或多方,又存在着何种关系和发展趋势?
     不过,灾荒研究是一个相当复杂、且宽泛的研究主题。灾荒本身即包括灾前、灾中、灾后三个阶段,因灾而产生的社会应对不仅有政府的,亦包括民间的。本文主要选取灾后政府的救荒行为研究焦点,在宋元时期中国东部政治经济核心地区这个地域框架下,集中探讨救荒行为中的政府应对与区域关系。即思考当某地发生灾荒后,灾区与其他相关地区之间是如何进行救荒应对的?这种应对背后又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区域关系。文章对此主要分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因自然或人为因素造成的粮食生产和分配上的区域不均匀,“均蓄积”就成为了灾后政府救荒应对上所采取的主要措施之一。但这种“劫富济贫”的做法无疑损害了粮食富裕区的利益,于是粮食富裕区政府就频频采取遏籴(粜)进行应对。而遏籴(粜)又不利于灾区救荒工作的展开,禁遏籴(粜)又应运而生。遏籴(粜)与禁遏籴(粜),反应了灾后区域间并非完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那样的融洽局面,亦存在着激烈的利益博弈。
     第二、在区域之间的救荒互动中,受距离和交通条件的限制,最为普遍存在的是灾区与邻区之间的互动。文章以北宋河北路流民的南下河南和南宋江浙流民北流淮南两个事例对此进行了说明。由此发现,在现实中,虽然经常出现灾区政府从相邻地区调拨粮食救济灾区;灾区人口亦常常向相邻地区流动,并由邻区政府妥善予以救助。但这类应对的效果,却受到两区域之间互补性影响而大相径庭。
     第三、由于宋元时期漕运和海运的发达,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的脱离。救荒工作亦深刻打上了南北互动的烙印。文章从北宋熙宁、元祜年间的两浙水旱灾荒和元末大都饥荒中发现,这样的烙印在江南经济中心和北方政治中心的表现却各有不同,当江南地区遭受灾荒时,大多数情况下可以通过自救加以解决,但救助效果却受到北方中央政府的制约;而北方政治中心受灾后,则较多的需要江南的救助,这种救助一旦中断,对政治中心的社会民生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第四、宋元时期,灾后普遍存在乡村人口向城市的流移,这种迁移主要基于城市往往拥有比乡村更为完善的灾荒救济系统。为此,政府采取了设置义仓、社仓、加大对乡村的粮食救济力度等措施解决这一问题,但限于古代城乡关系的实质,城乡之间政治经济上的不均衡性,使得这种解决难以从本质上取得成效。
     通过上述各章节的展现,本文主要得出如下认识。在对历史时期的灾荒,从区域内和区域外进行综合考察时,可以发现,当某一个区域做出了救荒应对的话,必然会影响到另一个相关区域,这就很可能导致相关区域对这一应对再做出相应的应对。而这样的应对过程既受到相关区域之间相互关系的影响,又会影响到相关区域之间政治及经济关系的变动。
The area is not a single, isolated, but a comprehensive, three-dimensional geographical concept. Bound to adjacent or other region of the flow of personnel, materials,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process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famine perverted environmental context, liquidity is more frequently compared to the usual, such exchanges show both complex and intense more, The results lead to the exchange of the two sides to make different styles of coping, and affe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gion. Therefore, the historical period of famine and rescue shortage of research, not only to focus in the region, also want to focus on outside the region; not only want to focus on a area of the famine process and response to the expedition, also should be concern the flow of persons and goods between the different regions in a larger geographical framework, And the change of government means of response, concerned about this deal with is how to generate? About what force?There are the kinds of relationships and trends between two or more the related regions?
     Famine, however, research is a fairly complex and broad research themes. Famine itself which includes pre-disaster, disaster, disaster three stages, social disaster response,not only the government, also including civil. This article is mainly selected the famine of the post-disaster government behavior as research focus, in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ore regions of eastern China on the Song and Yuan Dynasties, focused on the government's means of response and changes in regional relations famine, thinking about after the famine, disaster areas and other regions is how to cope with famine?This response behind reflects what kind of regional relations.In this regard, the article is mainly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 described:
     First, because of the famine and other factors causing regional uneven in food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equalizat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in measures,taken in the post-disaster government Famine response."Robin Hood" approach is undoubtedly harm the interests of the food affluent area, so local governments frequently take the prohibited food trade between the regions.Because no grain trade does not help the disaster areas famine Thus, contrary to the measures came into being.Prohibit the food trade and opposite measures reaction area is not entirely "a difficult one, P Plus support" as harmonious situation after famine, and there is intense interest game.
     Famine is limited by distance and traffic conditions, the most common i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disaster area and adjacent areas. The article described through two examples:In Northern Song Dynasty, Hebei displaced persons to the Henan migration and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in Jiangzhe displaced persons migrate to Huainan. Accordingly that, in reality, although it is often the local Government allocated food from the adjacent areas to relief the disaster area; affected populations often flow to adjacent areas, and adjacent areas government shall be responsible rescue. But the effect of these measures has been very different because the impact of the economic and military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regions.
     Third, the Song and Yuan Dynasties, water transport and shipping is very developed, political center and economic center complete separation.Famine relief has profoundly marked by the North-South interaction. Article from the flood drought of Liangzhe during "Xining, Yuanyou"and Dadu (Beijing) famine Late Yuan Dynasty found different imprint between economic center in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political center,when the the Jiangnan region suffered famine, they can be addressed through self-help in most cases,but rescue effect is constrained by the North Central Government;northern political center after the disaster, more needs from Jiangnan rescue,once rescue interrupt, will bring a devastating blow to the political center of the people's livelihood.
     Fourth, the Song and Yuan Dynasties, This is common for rural population moved to urban after disaster,This migration is mainly rooted in cities have more complete famine relief system than the rural. To this end, the Government has taken appropriate measures to solve this problem, but limited to the essence of the ancient urban-rural relations,on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imbalance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makes this solution difficult success essence.
     Accordingly, this article reached the following understanding,we can find from within the region and outside the region after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historical famine, If a region made Famine response, is bound to affect to another region, which is likely to result in the related area of this response to make a corresponding response. The response process is influenced b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levant regiona would affect the changes relations between the relevant regional.
引文
① 王培华:《元代北方的灾荒与救济》,原书序言,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② 参见(日)宫泽知之著:《唐宋社会变革论》,游彪从译,载《中国史研究动态》,1999年第6期,原文出自(日)谷川道雄:《战后日本的中国史论争》,日本东京:河合教育文化研究所,1993年。
    ③ 参见李庆:《关于内藤湖南的“唐宋变革论”》;《学术月刊》,2006年第10期,第116-125页。
    ④ SMITH P J,GLA HN R.The Song-Yuan-MingTransition in Chinese History[M].Harvard UniversityPress,第1-2页;并见赵世瑜:《明清史与宋元史-史学史与社会史视角的反思“兼评<中国历史上的宋元明变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第88页。
    ① 葛全胜、郑景云等:《过去2000年中国温度变化研究的几个问题》,《自然科学进展》,2004年第4期,第454页。
    ② 关于唐末期至元代中国东部地区的气候变迁,学界较为认可竺可桢先生的看法:“十二世纪初期,中国气候加剧转寒……第十二世纪刚结束,杭州的冬天气温又开始回暖……这种温暖气候好象继续到十三世纪的后半叶”;参见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第22-26页:满志敏先生进一步发展了竺可桢的看法,他认为,唐朝后期至五代初我国气候处在寒冷的阶段,到五代至北宋之际,黄淮海平原气候又朝温暖方向转变,在北宋统治的大部分时间里,气候状况可认为是温暖的,其主要特征表现在冬季温暖特征的频繁出现。参见满志敏:《黄淮海平原北宋至元中叶的气候冷暖状况》,《历史地理》第11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75页;王铮的研究则认为,880年至1230年这一阶段,中国气候呈现出明显的混沌(Chaos)特征,880年以后,季风退缩,中国东部沙漠化加剧,总的说来,在近2000年间,以1230年为界,前期相对温暖,后期相对寒冷。参见王铮等:《历史气候变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地理学报》,1996年4期,第330页。
    ③ 黄河水利委员会:《人民黄河》,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59年,第42页。
    ④ 郑景云、王绍武:《中国过去2000年气候变化的评估》,《地理学报》,2005年第1期,第21-31页。
    ① [元]脱脱等:《宋史》卷93《河渠志》。
    ② [宋]李觏:《李觏集》卷16《富国策第六》。
    ③ [元]俞希鲁纂:至顺《镇江志》卷10《道观》。
    ④ [日]斯波义信:《宋代商业史研究》,台湾:稻禾出版社,1997年,第34页。
    ① [法]保罗·克拉瓦尔(PaulClaval):《地理学思想史》,郑胜华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42页。
    ② [英]R.J.约翰斯顿:《哲学与人文地理学》,蔡运龙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9-10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477页。
    ① 朱力等著:《社会学原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30-53页。
    ② 唐力行主编:《国家、地方、民众的互动与社会变迁》,原书序,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③ 唐力行等著:《苏州与徽州—16—20世纪两地互动与社会变迁的比较研究》代序,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
    ① 唐力行等著:《苏州与徽州—16—20世纪两地互动与社会变迁的比较研究》代序,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7-9页。
    ② [日]平田茂树、远藤隆俊、冈元司编:《宋代社会的空间与交流》,胡智勇译,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
    ① 吴松弟:《论区域经济开发过程中影响生态环境的诸因素》,载于《历史地理》第19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97页。
    ② 侯甬坚:《区域历史地理的空间发展过程》,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54页。
    ③ 戴鞍钢:《港口·城市·腹地——上海与长江流域经济关系的历史考察(1843~1913)》,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
    ④ 吴松弟、樊如森:《天津开埠对腹地经济变迁的影响》,《史学月刊》,2004年第1期,第92-100页。
    ⑤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编:《港口腹地和中国现代化进程》,济南:齐鲁书社,2005年。
    ⑥ 杜新豪、曾雄生:《经济重心南移浪潮后的回流——以明清江南肥料技术向北方的流动为中心》,《中国农史》,2011年第3期,第55-62页。
    ①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论稿》,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321-355页。
    ② 王会昌:《2000年来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南迁与气候变化》,《地理科学》,1996年第3期,第83-88页。
    ③ 方修琦等:《极端气候事件-移民开垦-政策管理的互动——1661-1680年东北移民开垦对华北水旱灾的异地响应》,《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6年第7期,第680-688页。
    ④ 张家炎:《移民运动、环境变迁与物质交流——清代及民国时期江汉平原与外地的关系》,《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年第1期,第57-66页。
    ⑤ 佳宏伟:《大灾荒与贸易(1867—1931年)——以天津口岸为中心》,《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4期,第58-73贝。
    ⑥ 张俊峰:《1303年洪洞大地震与地域分水制度——以广胜寺泉域为中心的考察》,载于郝平主编《多学科视野下的华北灾荒与社会变迁研究》论文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10年,第110-122页。
    ⑦ 安介生:《明代北方灾荒性移民研究》,载于曹树基主编《田祖有神—明清以来的自然灾荒与社会应对机制》论文集,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56-193页。
    ⑧ 王星光:《春秋战国时期国家间的灾荒救助》,《史学月刊》,2010年第12期,第14-18页。
    ⑨ 程森:《明清民国时期直豫晋鲁交界地区地域互动关系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博士论文。
    ① (英)伊懋可:《西元一千年以后黄河对杭州湾的影响》,载于刘翠溶、伊懋可主编,《积渐所至:中国环境史论文集》上册,台湾“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1995年,第507-577页。
    ② 王培华:《元代北方的灾荒与救济》,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③ 石涛:《北宋时期自然灾荒与政府管理体系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
    ④ 王德毅:《宋代灾荒的救济政策》,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0年。
    ⑤ 张文:《宋朝社会救济研究》,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⑥ (日)斯波义信:《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方健、何忠礼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⑦ (日)长獭守:《宋元水利史研究》,日本株式会社国书刊行会,1983年。
    ⑧ (日)吉冈义信:《宋代黄河史研究》,日本株式会社御茶水书房,1978年。
    ⑨ 李瑾明:《南宋时期荒政的运用和地方社会——以淳熙七年(1180年)南康军之饥谨为中心》,载于姜锡东、李华瑞《宋史研究论丛》(第八辑),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① 某些冬季发生大水的地区,像河北、京东,虽然未直接言明是黄河决口所致,但这些地区均是黄河流经地带,很可能与黄河决溢有关。
    ② 凌汛,俗称冰排,是冰凌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水文现象。通俗地说,就是水表有冰层,且破裂成块状,冰下有水流,带动冰块向下游运动,当河堤狭窄时冰层不断堆积,造成对堤坝的压力过大,即为凌汛。在北方,由于气候的原因,主要河流冬季的封河期和春季的开河期都有可能发生凌汛。而今天,包括黄河、辽河在内的华北地区的大多数河流,也均存在凌汛现象。
    ③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所、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主编:《中国历史地震图集(远古至元时期)》,北京:地图出版社,1990年,第157页。
    ④ (清)吴广成撰、龚世俊校:《西夏书事校正》,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年,第411页。
    ①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85。
    ② [元]脱脱等:《宋史》卷12《仁宗纪》。
    ③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所、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主编:《中国历史地震图集(远古至元时期)》,北京:地图出版社,1990年,第115页。
    ④ [元]脱脱等:《宋史》卷301《边肃传》。
    ⑤ [宋]李熹:《续资治通鉴长编》卷56。
    ⑥ [宋]李熹:《续资治通鉴长编》卷57。
    ⑦ [宋]李熹:《续资治通鉴长编》卷59。
    ⑧ (宋]李熹:《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5。
    ⑨ [宋]李熹:《续资治通鉴长编》卷58。
    ① [元]脱脱等:《宋史》卷67《五行志》。
    ② [宋]李熹:《续资治通鉴长编》卷56。
    ③ [宋]赵汝愚:《宋诸臣奏议》卷42《天道门》,郑獬《上神宗论水灾地震》。
    ④ “……及壬辰、癸巳岁,河南饥馑。大元兵围汴,加以大疫,汴城之民,死者百余万,后皆目睹焉。”引自(元]脱脱等:《金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533页。
    ⑤ 陈邦贤:《中国医学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3月初版,1957年11月(修订版),第217页;陈邦贤:《二十六史医学史料汇编》,中医研究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1982年3月,第299页。马伯英:《中国医学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5月,第591页。
    ⑥ 王星光:《公元1213年“汴京大疫”辨析》,载于王星光主编:《中国农史与环境史研究》,郑州:大象出版社,2012年。
    ①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所、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主编:《中国历史地震图集(远古至元时期)》,北京:地图出版社,1990年,第117-118页。
    ② (宋)李熹:《续资治通鉴长编》卷76。
    ① [元]脱脱等:《辽史》卷2《太祖纪下》。
    ② [元]脱脱等:《辽史》卷63《属国表》。
    ①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26《国用考四》,原文为“所在蓄积有可均处,使之流通。”
    ② [汉]司马迁:《史记》卷2《夏本纪》
    ① (汉)何休注,(唐)徐彦疏:《春秋公羊传注疏(阮元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第2248页。
    ②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5年,第367页。
    ③ [汉]班固:《汉书》卷6《武帝纪》。
    ④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26《国用考四》。
    ⑤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2。
    ⑥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3。
    ⑦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17。
    ⑧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32。
    ①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43。
    ② [宋]董煟:《救荒活民书(附拾遗)》卷3《曾巩救灾议》。
    ③ [民国]柯绍忞撰:《新元史》卷193《郑介夫传》。
    ④ [清]徐松纂:《宋会要辑稿》食货59之60。
    ⑤ 施坚雅曾根据史料记载与我国气象史学家的成果得出结论:“不时介入中国历史中的大灾害,其范围总是有限的,大多数时疫局限于一两个大区。参见龙登高:《宋代粮价分析》,《中国经济史研究》,1993年第1期,第157页;原文出自G. w. skinner:"'Thestructur'of china Hi sfory" Journa] of Asian studies 44, no.2, 1985。
    ⑥ 例如延军平在《秦岭南北地区环境变化响应比较研究》中指出,通过对秦岭南北旱涝指数的分析证明,近 100年来,当气候变暖时,秦岭以北会进入干旱期时,而秦岭以南则进入湿润期。参见延军平等:《秦岭南北地区环境变化响应比较研究》,《地理研究》,2001年第5期,第576-582页;孙林海在《南涝北旱的年代气候特点和形成条件》一文中指出,20世纪90年代主要多雨区在长江至江南北部,全国为南北多中间少的年代气候分布形态,而上世纪末开始,我国夏季降水的主要多雨带位于江南至华南地区,北方为少雨趋势,可能进入南涝北旱的年代气候时期。参见孙林海等:《南涝北旱的年代气候特点和形成条件》,《应用气象学报》,2003年第6期。
    ① [清]徐松纂:《宋会要辑稿》食货41之11。
    ② [清]徐松纂:《宋会要辑稿》食货18之15。
    ③ 安全岛(safety island)为地质学名词,即相对稳定的地块(relatively stable landmass),一般为构造活动区内或活动性构造带之间较为相对稳定的区域,这种区域是选择工程建设的主要依据。本文将之拟化为一般灾后出现的特殊未受灾地区。
    ④ 例如,满志敏通过GIS分析认为光绪三年北方地区出现了严重的干旱,但至少在山西和直隶两省境内干旱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分析结果表明旱情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旱情指数分布图的资料和雨带分布揭示了这些差异。雨带在进入北方地区后,至少可以分辨出两条雨区,其南面一条沿山西平阳府、潞安府,以及直隶的中 西部向东北方向延伸,出现于六月中旬。北面一条沿太原府西部、忻州、代州,以及直隶北部,也向东北延伸,出现于在六月下旬。这两条雨带影响下的区域旱情与周边地区相比要轻很多。参见满志敏:《光绪三年北方大旱的气候背景》,载于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编:《自然灾害与中国社会历史结构》论文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9-37页。
    ① [元]脱脱等:《宋史》卷92《河渠志》。
    ① [南朝·宋]范哗:《后汉书》卷24《马援列传》。
    ② 此为美国汉学家马立博评价清代两广地区的粮食储备制度时所语。参见马立博著,王玉茹、关永强译:《虎、米、丝、泥:帝制晚期华南的环境与经济》,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244-245页。
    ① [清]徐松纂:《宋会要辑稿》食货40之13。
    ②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82。
    ① [宋]曾巩:《曾巩集》卷42《尚书都官员外陈君墓志》。
    ① 龙登高:《宋代粮价分析》,《中国经济史研究》,1993年第1期,第157页。
    ② 袁一堂:《宋代市籴制度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1994年第3期,第139-146页。
    ③ [宋]李觏:《李觏集》卷16《富国策第六》。
    ④ [元]俞希鲁纂:至顺《镇江志》卷10《宫观》。
    ⑤ [宋]叶适:《水心先生文集》卷1《上宁宗皇帝札子》。
    ⑥ [明]杨士奇、黄淮:《历代名臣奏议》卷247《赵汝愚奏》。
    ① [宋]真德秀:《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卷10《奏置惠民仓状》。
    ② [清]徐松纂:《宋会要辑稿》《宋会要辑稿》食货40之55。
    ③ [明]杨士奇、黄淮:《历代名臣奏议》卷243《欧阳修奏》
    ④ [元]脱脱等:《宋史》卷61《五行志》。
    ⑤ [元]脱脱等:《宋史》卷65《五行志》。
    ⑥ [元]脱脱等:《宋史》卷61《五行志》。
    ⑦ [宋]马光祖修,周应合撰:景定《建康志》卷23《平止仓须知》。
    ⑧ [元]脱脱等:《宋史》卷61《五行志》。
    ① [宋]马光祖修,周应合撰:景定《建康志》卷23《城阙志四》。
    ② [宋]马光祖修,周应合撰:景定《建康志》卷23《平止仓须知》。
    ① 周生春:《宋元江浙诸郡稻米单产试探》,收入《中国社会经济史论丛:吴承明教授九十华诞纪念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263-277页。
    ② 米牙人本来多为城市奸诈之徒,又有垄断城市市场的优越条件,他们进行粮食投机也就屡见不鲜了。宋政府于绍兴元年(1130年)六月所下的诏令中也说:浙西州县米价翔贵。虽有南船载到濒海诸州,多被米牙人邀阻,用大斗低价量籴私停,高价出粜。(参见《宋会要辑稿》刑法2之102)。
    ③ [宋]马光祖修,周应合撰:景定《建康志》卷23《城阙志四》。
    ④ [宋]马光祖修,周应合撰:景定《建康志》卷23《城阙志四》。
    ⑤ [元]脱脱等:《金史》卷50《食货志》。
    ⑥ [清]徐松纂:《宋会要辑稿》食货41之11。
    ① [宋]朱熹:《朱文公文集》卷20《乞禁上遏籴状》。
    ② 胡忆红:《我国荒政中的市场性救荒措施研究:以禁遏籴为例》,《晋阳学刊》,2005年第6期,第66-69页。
    ③ 包伟民:《宋代的粮食贸易》,《中国社会科学》,1991年第2期,第54页。
    ④ 赵全鹏、袁德:《宋代商人的救荒思想》,《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年第3期。
    ① [后晋]沈昫《旧唐书》卷119《崔悛传》。
    ②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14。
    ③ [宋]李觏:《直讲李先生文集》卷28《寄上孙安抚书》。
    ④ [宋)董煟:《救荒活民书》卷中《禁遏籴》
    ⑤ 据《苏东坡集》卷15《奏淮南闭籴状二首》:元祜六年(1091年)十一月月十五日,据汝阴县百姓杨怀状:“有田在光州界内,今年为颍州米贵,各令人于本庄取米纳税供家,并被本处官司立赏禁止,不放前来。”
    ⑥ 《朱子文集》卷21《乞禁止遏籴状》有载:淳熙七年九月二十四日,勑两浙江东湖北旱伤,全藉邻路丰熟去处通放客米,访闻得熟州郡辄客贩米斛邀阻禁遏,奉圣旨札付诸路帅漕各检坐指挥条法,遍下州军不得遏籴,如敢违戾仰逐司觉察按劾……
    ⑦ 廖刚《高峰文集》卷5《转对乞禁遏籴奏状工部尚书》载:“昨岁早伤,高田多不收。今旧榖将没,民且艰食。窃虑州县官吏各私其民,胡越相视而不相恤,则老弱有沟壑之患而壮者聚为盗贼在朝夕矣,钦望圣慈,申饬诸路监司检察所部官吏,毋得遏籴,富民毋得闭廪……”
    ① 参见本文第一章第一节。
    ② [宋]李觏:《李觏集》卷16《富国策第六》。
    ③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82。
    ④ [宋]朱熹:《朱文公文集》卷20《乞禁上遏籴状》。
    ⑤ [清]徐松纂:《宋会要辑稿》食货58之22。
    ⑥ [民国]柯绍态撰:《新元史》卷203《卜天璋传》。
    ① 程肃欠:《晚晴乡土意识》序言,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
    ② [宋]董煟:《救荒活民书》卷中《禁遏籴》。
    ③ [清]徐松纂:《宋会要辑稿》刑法23之126。
    ④ [元)脱脱等:《宋史》卷311《王随传》。
    ⑤ (宋)马光祖修,周应合撰:景定《建康志》卷23,岳珂语。
    ⑥ [宋]罗溶等撰:宝庆《四明志》卷4。
    ⑦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98。
    ⑧ 《救荒活民书·禁遏籴》:“然州郡之间,官司各专其民,擅造闭籴之令。”;《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14:“景祜元年(1034年),仁宗诏令,江淮两浙诸路毋得闭籴。”此处“闭籴”即与“遏籴(粜)”同解。
    ⑨ [宋]李觏:《李觏集》卷16《富国策第六》。
    ⑩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04。
    ① [清]徐松纂:《宋会要辑稿》职官43之31。
    ② [宋]真德秀:《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卷6。
    ③ [清]徐松纂:《宋会要辑稿》食货68之68。
    ④ [清]徐松纂:《宋会要辑稿》食货68之96。
    ⑤ [宋]苏辙:《栾城集》卷41。
    ⑥ [清]徐松纂:《宋会要辑稿》刑法2之142。
    ① [元]脱脱等:《宋史》卷408《汪纲传》。
    ② [元]脱脱等:《金史》卷108《胥鼎传》。
    ③ Goffman, E: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London:Penguin.1959转引自(英)马丁·因尼斯:《解读社会控制—越轨行为、犯罪与社会秩序》,陈天本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65页。
    ① 参见熊元斌:《清代浙江地区水利纠纷及其解决的办法》,《中国农史》,1988年03期;张俊峰:《1303年洪洞大地震与地域分水制度——以广胜寺泉域为中心的考察》,载于郝平主编《多学科视野下的华北灾荒与社会变迁研究》论文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10年。胡其伟:《民国以来沂沭泗流域环境变迁与水利纠纷》,复旦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② 纪宝成、李辉华:《关于商品流通秩序的几个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③ 邓小南:《追求用水秩序的努力一从前近代洪洞的水资源管理看“民间”与“官方”》,载于行龙、杨念群主编:《区域社会史比较研究》论文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20页。
    ④ 纪宝成、李辉华:《关于商品流通秩序的几个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① [宋]董煟:《救荒活民书》卷中《禁遏籴》。
    ② [宋]欧阳守道:《巽斋文集》卷4《与王吉州论郡政书》。
    ③ [明]杨士奇、黄淮:《历代名臣奏议》卷246,廖刚《乞禁遏籴奏状》。
    ④ [元]脱脱等:《宋史》卷178《食货志》。
    ⑤ [清]徐松纂:《宋会要辑稿》刑法2之140。
    ⑥ [宋]董熠:《救荒活民书》卷中《禁遏籴》。
    ① [宋]董煟:《救荒活民书》卷中《禁遏籴》。
    ② [宋]董煟:《救荒活民书》卷中《禁遏籴》。
    ③ [民国]柯绍忞撰:《元史》卷139《乃蛮台传》。
    ① [西周]周公旦:《周礼》卷5《秋官·小行人》。
    ②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89。
    ③ [元]脱脱等:《金史》卷109《陈规传》。
    ④ [元]脱脱等:《宋史》卷373《洪迈传》。
    ⑤ [元]脱脱等:《宋史》卷401《辛弃疾传》。
    ⑥ [宋]董熠:《救荒活民书》卷中《禁遏籴》。
    ① [宋]苏轼:《苏东坡集》卷15《奏淮南闭籴状二首》。
    ② [清]徐松纂:《宋会要辑稿》食货68之63
    ③ [宋]董煟:《救荒活民书》卷中《禁遏籴》。
    ④ [元]脱脱等:《宋史》卷178《食货志》。
    ⑤ [宋]董煟:《救荒活民书》卷下《救荒杂说》。
    ⑥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14。
    ① [元]脱脱等:《宋史》卷401《辛弃疾传》。
    ② [宋)高斯得撰:《耻堂存稿》卷2《经筵进故事》。
    ① [宋]董煟:《救荒活民书》卷上《禁遏籴》。
    ② [宋]苏轼:《苏东坡集》卷15《奏淮南闭籴状二首》。
    ① 罗伯特·吉本斯著:《博弈论基础》,高峰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① 如董煟认为遏籴(粜)“非州县不能奉行,盖俗吏识见浅狭者多也。”
    ② [清]徐松纂:《宋会要辑稿》食货68之93。
    ③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80。
    ① [清]徐松纂:《宋会要辑稿》食货41之15。
    ② [元]脱脱等:《金史》卷50《食货志》。
    ③ [宋]苏轼:《苏东坡集》卷15《奏淮南闭籴状二首》。
    ④ 包伟民:《宋代的粮食贸易》,《中国社会科学》,1991年第2期,第54页。
    ① [南朝·梁]沈约:《宋书》卷56《传论》。
    ② [汉]司马迁:《史记》卷129《货殖列传》。
    ③ [清]徐松纂:《宋会要辑稿》食货17之26。
    ④ “用近易远”出自王:安石变法时期,熙宁二年(1069年)七月辛巳,诏置均输泫,许薛向等奏辟官属。《编年备要》云:凡上供之物,皆得徙贵就贱,用近易远,预知在京仓库所常办者,得以便宜蓄买,以待上令而制其有无,则国用可足,民财不匮矣。”(《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卷5)。
    ① [元]脱脱等:《宋史》卷175《食货志》。
    ② [清)徐松纂:《宋会要辑稿》食货68之93。
    ③ [清]徐松纂:《宋会要辑稿》食货68之53。
    ④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48。
    ⑤ [清]徐松纂:《宋会要辑稿》食货68之53。
    ⑥ [清]徐松纂:《宋会要辑稿》食货68之119。
    ⑦ [清]徐松纂:《宋会要辑稿》食货68之122。
    ⑧ [清]徐松纂:《宋会要辑稿》瑞异3之14。
    ⑨ [宋]董煟:《救荒活民书》卷上。
    ① 参见孙彩红:《唐代粮食陆路长途贩运距离的量化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4期,第141页。
    ② [宋]王存撰:《元丰九域志》卷1《京东东路》。
    ③ [宋]王存撰:《元丰九域志》卷1《京西北路》。
    ① [宋]王存撰:《元丰九域志》卷5《两浙路》。
    ② [宋]王存撰:《元丰九域志》卷6《荆湖南路》。
    ③ [宋]文莹:《湘山野录》卷中。
    ①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01。
    ①[清]徐松纂:《宋会要辑稿》食货68之116。
    ① Ravenstein E G. The laws of migration. 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1885, XLVIII, Part 2,第198~199页
    ② 参见"Raventein's migration model,"选自"Basic Information on Migration from http://www.geogra2phyjim. org/migration.Htm,这一法则是后世学者根据拉文斯坦论述总结出来的。
    ③ 张国雄:《明清时期的两湖移民》,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62-70页。
    ④ 吴松第:《北方移民与南宋社会变迁》,台北:台湾文津出版社,1993年,第137页。
    ① [元]脱脱等:《宋史》卷274《史硅传》。
    ②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76。
    ③ [清]徐松纂:《宋会要辑稿》食货57之6。
    ④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08。
    ① [清]徐松纂:《宋会要辑稿》食货69之41。
    ②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47。
    ③ [明]宋濂等:《元史》卷173《崔或传》。
    ① (元)程矩夫:《程雪楼集》卷21《王君墓志铭》。
    ② [民国]柯绍忞撰:《新元史》卷45《五行志》。
    ③ 吴松第:《中国移民史(第4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678页。
    ④ [明]宋镰等:《元史》卷50《五行志》。
    ⑤ [明)宋镰等:《元史》卷12《世祖纪》。
    ① [民国]柯绍态撰:《新元史》卷227《谙都刺传》。
    ② [明]宋镰等:《元史》卷29《泰定帝纪》。
    ③ [明)宋镰等:《元史》卷24《仁宗纪》。
    ④ [宋)周密:《癸辛杂识续集》卷上《湖翻》。
    ⑤ 耿占军:《元代人口迁徙和流动浅议》,《唐都学刊》,1994年第2期,第40页“元统一后的主要流民事件一览表”。
    ⑥ 吴松第:《中国移民史(导论)》,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9页。
    ① 引自邹逸麟:《历史时期华北大平原湖沼变迁述略》,载于《椿庐史地论稿》,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原文出自《宋史》卷95《河渠志》。
    ②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96。
    ① 引自《人民黄河》,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59年,第42页;原文出自《宋史》卷93《河渠志》。
    ② 郭志安:《略论北宋黄河水患下的河北水环境变迁》,《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①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16。
    ② [元]脱脱等:《宋史》卷95《河渠志》。
    ③ [清]徐松纂:《宋会要辑稿》食货41之11。
    ④ [清]徐松纂:《宋会要辑稿》职官42之5。
    ⑤ [宋]苏辙:《栾城集》卷42《论开孙村河札子》。
    ⑥ [清]徐松纂:《宋会要辑稿》食货43之4。
    ①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15。
    ② [元]脱脱等:《宋史》卷93《河渠志》。
    ③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16。
    ④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96。
    ⑤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96。
    ①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3。
    ② [宋]董炯:《救荒活民书》卷中《存恤流民》。
    ③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89。
    ④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06。
    ⑤ [清]徐松纂:《宋会要辑稿》食货17之22。
    ⑥ [清]徐松纂:《宋会要辑稿》食货57之8。
    ⑦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06。
    ⑧ [宋]董煟:《救荒活民书》卷中《存恤流民》。
    ⑨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89。
    ⑩ [元]脱脱等:《宋史》卷15《神宗纪》。
    ①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26《国用考四》。
    ② [宋]董娟:《救荒活民书》卷中《晁补之活饥民塟遗体》。
    ③ [宋]董娟:《救荒活民书》拾遗《杂记条画》。
    ④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52。
    ⑤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91。
    ⑥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52。
    ①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52
    ②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96。
    ③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13。
    ④ [宋]韩琦:《韩魏公集》卷13《家传》。
    ⑤ [清]徐松纂:《宋会要辑稿》食货57之11。
    ⑥ [清]徐松纂:《宋会要辑稿》食货57之12。
    ①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91。
    ② [元]脱脱等:《宋史》卷336《司马康传》。
    ③ 李华瑞:《宋夏关系史》,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54页。
    ④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6;[元]脱脱等:《宋史》卷304《王济传》。
    ⑤ [元]脱脱等:《宋史》卷91《河渠志》。
    ⑥ [元]脱脱等:《宋史》卷91《河渠志》。
    ① [元]脱脱等:《宋史》卷92《河渠志》。
    ① [元]脱脱等:《宋史》卷92《河渠志》。
    ② [宋]赵汝愚:《宋朝诸臣奏议》卷127《上哲宗问回河》。
    ① [宋]范纯仁:《范忠宣集》奏议卷下《再论回河画一》。
    ②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15。
    ① (宋)王安石:《王安石集》卷100《河北民》。
    ② [宋)董煟:《救荒活民书》卷下《曾巩救灾议》。
    ①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7。
    ② [元]脱脱等:《宋史》卷5《太宗纪》。
    ③ [宋]周密:《癸辛杂识续集》卷上《湖翻》。
    ④ [宋]徐梦萃:《三朝北盟汇编》卷240。
    ⑤ [元]脱脱等:《宋史》卷67《五行志》。
    ⑥ [宋]周必大:《文忠集》卷63。
    ⑦ [元]脱脱等:《宋史》卷434《薛季宣传》。
    ⑧ [清]徐松纂:《宋会要辑稿》食货69之65。
    ⑨ [清]徐松纂:《宋会要辑稿》食货69之65。
    ① [清]徐松纂:《宋会要辑稿》食货68之80。
    ② [宋)陈造:《江湖长翁集》卷24《与奉使袁大着论救荒书》。
    ③ [清]徐松纂:《宋会要辑稿》食货69之65。
    ④ [清]徐松纂:《宋会要辑稿》食货68之80。
    ⑤ [清]徐松纂:《宋会要辑稿》食货69之65。
    ⑥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91。
    ⑦ [元]脱脱等:《宋史》卷336《司马康传》。
    ① (清)徐松纂:《宋会要辑稿》食货57之11。
    ② (清)徐松纂:《宋会要辑稿》食货68之47。
    ③ (清)徐松纂:《宋会要辑稿》食货69之65。
    ④ (清)徐松纂:《宋会要辑稿》食货69之65。
    ⑤ (宋)赵不悔修,罗愿纂:淳熙《新安志》卷7《汪少卿传》。
    ⑥ (元)脱脱等:《宋史》卷434《薛季宣传》。
    ⑦ (元)脱脱等:《宋史》卷247《赵善俊传》。
    ① (元)脱脱等:《宋史》卷434《薛季宣传》。
    ② (清)徐松纂:《宋会要辑稿》食货63之218。
    ③ (宋)周必大:《文忠集》卷77《王镇墓碣》。
    ④ (宋)赵不悔修,罗愿纂:《新安志》卷1《风俗》。
    ⑤ (明)黄淮、杨士奇编:《历代名臣奏议》卷222。
    ⑥ (清)吴之振:《宋诗钞》之《江湖长翁诗钞》
    ⑦ (清)徐松纂:《宋会要辑稿》刑法3之84。
    ⑧ (宋)1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96。
    ① [元]脱脱等:《宋史》卷336《司马康传》。
    ② [宋)庄绰:《鸡肋编》卷中。
    ③ [宋)赵不悔修,罗愿纂:淳熙《新安志》卷1《州郡志·风俗》。
    ④ (宋)陈公亮修、刘文富纂《严州图经》卷1《风俗》。
    ⑤ [宋]王灼:《糖霜谱》卷3。
    ⑥ [宋]方大琮:《铁庵集》卷21《与项乡守书》。
    ⑦ [宋]范成大:《骖鸾录》。
    ⑧ [宋]韩元吉:《南涧甲乙稿》卷18《建宁府劝农文》。
    ⑨ [宋)洪迈:《夷坚三志辛》卷八《湘潭雷祖条》。
    ① 梁庚尧指出,城市户口在南宋全国户口中所占的比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参见梁庚尧:《南宋的农村经济》,第一章《南宋农村的户口概况》,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
    ② (宋)吴自牧:《梦粱录》卷16《米铺》。
    ③ 吴松第:《中国人口史(辽金宋元时期)》,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64页。
    ④ 吴松第:《中国人口史(辽金宋元时期)》,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76页。
    ⑤ 吴松第:《北方移民与南宋社会变迁》,台北:台湾文津出版社,1993年,第137页。
    ⑥ (宋]叶适:《叶适集·水心别集》卷2《民事中》。
    ①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40。
    ② (清)徐松纂:《宋会要辑稿》食货63之97。
    ③ 吴松第:《中国人口史(辽金宋元时期)》,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396页。
    ④ 金元之交,河南、山东、河北的人口增长率分别为-28.5%、-19.6、-14.8。参见吴松第:《中国人口史(辽金宋元时期)》,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395页。
    ⑤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61。
    ⑥ 安介生:《历史时期中国人口迁移若干规律的探讨》,《地理研究》,2004年第9期,第672页。
    ① (清)怀荫布纂修:乾隆《泉州府志》卷7,引宋人黄锐诗。
    ② (宋)陈曹卿纂修:《嘉定赤城志》卷13。
    ① (元)脱脱等:《宋史》卷67《五行志》。
    ① (宋)薛季宣:《浪语集》卷16《奉使淮西回上殿札子》。
    ③ (元)脱脱等:《宋史》卷61《五行志》。
    ④ (元)叶适:《叶适集·水心文集》卷21《宜人郑氏墓志铭》。
    ⑤ (清)徐松纂:《宋会要辑稿》食货59之43。
    ⑥ 吴松第:《中国移民史(第4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10页。
    ⑦(宋)洪迈:《夷坚志》卷1《阳台虎精》。
    ⑧ 吴松第:《中国人口史(辽金宋元时期)》,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396页。
    ⑨ 绍兴三十二年(1161年)时,两广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5户;参见吴松第:《中国人口史(辽金宋元时期)》,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396页。
    ⑩ (宋)胡寅:《斐然集》卷1《登南纪楼》。
    ① (清)徐松纂:《宋会要辑稿》食货69之67。
    ① 熙宁三年至熙宁六年(1071-1074年)苏轼正任杭州通判;元祐四年到六年(1089-1091年)苏轼任职浙西提辖。
    ①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50。
    ② (元)脱脱等:《宋史》卷66《五行志》。
    ③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51。
    ④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53。
    ⑤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54。
    ⑥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55。
    ⑦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63。
    ⑧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64。
    ① (元)脱脱等:《宋史》卷66《五行志》。
    ②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64。
    ③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65。
    ④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76。
    ① (元)脱脱等:《宋史》卷66《五行志》。
    ② (元)脱脱等:《宋史》卷66《五行志》。
    ③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66。
    ④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68。
    ⑤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51。
    ⑥ 此处的杭州死亡数字及人员伤亡事件发生时间,不同史料记载有冲突:马端临《文献通考》言,瘟疫造成杭州50万死亡并非熙宁八年(1075年)干旱所致,乃是发生在数年之后两浙大水灾时,据《文献通考》原文载:“元祜六年(1091年),翰林学士承旨、知杭州苏轼言:逝西二年诸君灾伤,今岁大水,苏、湖、常三州水通为二,杭州死者五十馀,苏州三十万,未数他郡。”(《文献通考》卷26《国用考·振恤》)但考《苏轼集》和《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乃是如下:元祜六年(1091)两浙再遭大水,七月己巳,翰林学士承旨、兼侍读苏轼言:伏见浙西诸郡二年灾伤,而今岁大水。苏、湖、常三郡水通为一,农民栖于邱墓,舟栰行于市井。父老皆言耳目未曾闻见,流殍之势甚于熙宁。臣闻熙宁中,杭州死者五十余万,苏州三十余万,未数他郡。今既秋田不种,正使来岁丰稔,亦须七月方见新谷,其间饥馑变故,未易度量。(《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61)可见,据后者所云:“杭州死者五十余万,苏州三十余万”乃是“熙宁中”事。不同文献的成书年代看,《续资治通鉴长编》为宋人李焘所作,《文献通考》成书于元代,较为靠后。笔者以为,《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应更为可靠一些。
    ① 曾雄生;《北宋熙宁七年的天人之际——社会生态史的一个案例》,《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第43页。
    ② 曾雄生:《北宋熙宁七年的天人之际——社会生态史的一个案例》,《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第45页。
    ③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57。
    ④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57。
    ⑤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57。
    ⑥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57。
    ⑦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57。
    ①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58。
    ②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58。
    ③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57。
    ④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60。
    ⑤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61。
    ⑥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66。
    ⑦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66。
    ⑧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67。
    ①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68。
    ②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69。
    ③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71。
    ④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51。
    ⑤ 需要说明的是,苏轼关于此次灾荒中官员作为的评价,有一定的不实之处。关于沈起,除了苏轼的这段论述外,史籍中对其知杭州时的事迹并无太坏的评价。《乾道临安志》云:熙宁七年(1074年)九月丙申,徙知潭州尚书刑部郎中天章阁待制沈起知杭州,本传字兴宗,明州人,为人宽和,临事明敏。(《乾道临安志》卷3)熙宁七年(1074年),久旱,郡守沈起祷之,至晚大雨今号灵泽龙王池。(《咸淳临安志》卷77)而在两浙 倒行逆施者,实为张靓、王廷老:“王子古,字敏仲,第进士。熙宁中,为司农主簿,使行淮、浙振旱灾,究张若济狱,劾转运使王廷老、张靓失职,皆罢之。连提举四路常平。”(《宋史》卷340《王廷老传》)刘挚言:“张靓、王廷老擅增两浙役钱,督赋严急,人情嗟怨。此皆欲以羡余希赏,愿行显责,明朝廷本无聚敛之意。”(《宋史》卷340《王廷老传》)考虑到当时北宋朝廷正处于元祜党争期间,苏轼所做的地方官员作为之评价,有一定的党同伐异因素。
    ① (宋)董煟:《救荒活民书》卷中《苏轼乞预救荒》。
    ②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29。
    ③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32。
    ④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35。
    ⑤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35。
    ①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41。
    ②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51。
    ③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51。
    ④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51。
    ⑤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51。
    ⑥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51。
    ⑦ (宋)苏轼:《苏东坡全集》外篇卷10《上执政乞度牒赈济及因修廨宇书》。
    ①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61。
    ②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51。
    ①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56。
    ② (宋)单锷:《吴中水利书》。
    ③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51。
    ④ (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卷82《宋纪》。
    ⑤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35。
    ① (宋)董煟:《救荒活民书》卷中《苏轼乞预救荒》。
    ②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26《国用考·振恤》。
    ③ (宋)董煟:《救荒活民书》卷中《苏轼乞预救荒》。
    ④ (宋)苏轼:《苏轼集》卷58《相度准备赈济第一状》。
    ⑤ (宋)朱弁:《曲洧旧闻》卷1《宋太祖设场务监官》
    ⑥ (宋)李光:《庄简集》卷8《论制国用札子》
    ① 北宋时期,淮南地区处在一个东南六路与京师之间衔接的位置,不仅淮南东西路的物资转输要依托淮南地区,并且其它四路的物资转输一样要依靠淮南地区的转输功能,但是,南宋时期则不一样,南宋的淮南地区已由过去的腹心位置转变成为边境地区。各地粮食向中央的输送多不需要再经过淮南地区的运河区域。参见张勇、耿雪敏:《两宋淮南地区物资转输体系初探》,《中国农史》,201O年第4期,第65页。
    ② (清)黄以周:《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卷5。
    ③ (宋)欧阳修:《渑水燕谈录》卷5。
    ④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14。
    ⑤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71。
    ⑥ (清)徐松纂:《宋会要辑稿》食货68之52。
    ①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35。
    ②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73。
    ③ (宋)苏轼:《苏东坡全集》卷12《乞免五谷力胜税钱札子》。
    ④ (宋)苏轼:《苏东坡集》卷15《诏所论四事一处行下状》。
    ⑤ (宋)苏轼:《苏轼集》卷61《论积欠六事并乞检会应诏所论四事一处行下状》。
    ① 包伟民:《宋代的粮食贸易》,《中国社会科学》1991年第2期,第49-50页。
    ① 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402-404页。
    ② (元)郑元祜:《侨吴集》卷11《海道都漕运万户府达鲁花赤和尚公政绩碑》;(宋)虞集:《道园学古录》卷13《两浙运使智公神道碑》。
    ③ (宋)徐一夔撰:《始丰稿》卷7《洞霄宫新观记》。
    ④ 参见高荣盛:《两宋时期江淮地区的水上物资转输》,《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第193页;原文出自《宋会要辑稿》食货42之3。
    ⑤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48。
    ⑥ (清)徐松纂:《宋会要辑稿》食货41之11。
    ① (宋)吴泳:《鹤林集》卷39《隆兴府劝农文》。
    ②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51。
    ③ (元)脱脱等:《宋史》卷338《苏轼传》。
    ④ (宋)苏轼:《苏东坡集》卷15《奏浙西灾伤第一状》。
    ⑤ (元)脱脱等:《宋史》卷178《食货志》。
    ① (宋)苏轼:《苏东坡集》卷15《相度准备赈济第三状》。
    ②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51。
    ② (清)徐松纂:《宋会要辑稿》食货53之20。
    ① (宋)苏轼:《苏轼集》卷58《相度准备赈济第一状》。
    ②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35。
    ① (清)徐松纂:《宋会要辑稿》食货53之21。
    ②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71。
    ③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73。
    ④ (宋)苏轼:《苏东坡全集·奏议集》卷12《乞免五谷力胜税钱札子》
    ① 根据至元二十八年(1293年)的数据,南方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达到了85.1%,北方则下降到了14.9%,为中国历史上南北人口所占比重差距最大的时期。参见吴松弟:《中国人口史(辽金宋元时期)》,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626页。
    ① (明)宋濂等:《元史》卷38《顺帝纪》。
    ② (明)宋濂等:《元史》卷38《顺帝纪》。
    ③ (明)宋濂等:《元史》卷51《五行志》。
    ④ (明)宋濂等:《元史》卷41《顺帝纪》。
    ⑤ (民国)柯绍态等:《新元史》卷45《五行志》。
    ⑥ (明)宋濂等:《元史》卷40《顺帝纪》。
    ① (元·高丽)李榖《稼亭集》卷4《小圃记》。
    ② 王培华著:《元代北方灾荒与救济》,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76页。
    ③ (明)宋濂等:《元史》卷43《顺帝纪》。
    ④ 曹树基:《地理环境与宋元时代的传染病》,《历史地理》第12辑,第191页。
    ⑤ (明)宋濂等:《元史》卷51《五行志》。
    ⑥ (明)宋濂等:《元史》卷51《五行志》。
    ⑦ (明)宋濂等:《元史》卷44《顺帝纪》。
    ⑧ (元)权衡:《庚申外史》卷上。
    ⑨ (明)宋濂等:《元史》卷204《宦者传》。
    ⑩ 张建松:《元末大都的生存危机——以万人坑事件为中心》,《元史论丛》第11辑,第340页。
    ① (明)宋濂等:《元史》卷51《五行志》。
    ② 王培华:《元代北方灾荒与救济》,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76页。
    ③ (明)宋濂等:《元史》卷51《五行志》。
    ④ (明)宋濂等:《元史》卷51《五行志》。
    ⑤ (民国)柯绍态等:《新元史》卷26《顺帝纪》。
    ① (明)宋濂等:《元史》卷93《食货志》。
    ② “太平兴国六年,汴河岁运江、淮米三百万石,菽一百万石;黄河粟五十万石,菽三十万石;惠民河粟四十 万石,菽二十万石;广济河粟十二万石:凡五百五十万石。非水旱蠲放民租,未尝不及其数。至道初,汴河运米五百八十万石。大中祥符初,至七百万石。参见《宋史》卷185《食货志》。
    ① (清)徐松纂:《宋会要辑稿》职官44之36。
    ② (明)宋濂等:《元史》卷93《食货志》。
    ① (明)宋濂等:《元史》卷10《世祖纪》。
    ② (明)宋濂等:《元史》卷93《食货志》。
    ③ (元)王逢:《梧溪集》卷5《张孝子序》。
    ④ (明)宋濂等:《元史》卷97《食货志》。
    ⑤ (明)宋濂等:《元史》卷39《顺帝纪》。
    ⑥ (明)宋濂等:《元史》卷96《食货志》。
    ① (明)宋濂等:《元史》卷39《顺帝纪》。
    ② (明)宋濂等:《元史》卷38《顺帝纪》。
    ③ (明)宋濂等:《元史》卷38《顺帝纪》。
    ④ (明)宋濂等;《元史》卷41《顺帝纪》。
    ⑤ (明)宋濂等:《元史》卷41《顺帝纪》。
    ⑥ (明)宋濂等:《元史》卷140《铁木儿塔识传》。
    ⑦ (明)宋濂等:《元史》卷40《顺帝纪》。
    ⑧ (明)宋濂等:《元史》卷4《世祖纪》。
    ⑨ (明)宋濂等:《元史》卷15《世祖纪》。
    ⑩ (民国)柯绍忞等:《新元史》卷80《五行志》。
    11 (明)宋濂等:《元史》卷140《铁木儿塔识传》,同材料亦见《敕赐康里氏先茔碑铭》:“岭北地寒不宜稼,岁饥赈以钞,无从籴,王请转京仓米百万石贮和宁,由是备先具而民不告病。”(《金华黄先生文集》卷28《敕赐康里氏先茔碑铭》。
    12 陈高华认为上都粮食来源有大都和辽阳两路,其中大都应该是主要来源路。参见陈高华:《元代大都上都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46页。
    ① (元·高丽)《稼亭集》卷1《原水旱》。
    ② (明)宋濂等:《元史》卷43《顺帝纪》。
    ③ (明)宋濂等:《元史》卷51《五行志》。
    ④ (明)宋濂等:《元史》卷114《后妃传》。
    ① (元)权衡:《庚申外史》卷下。
    ② (明)宋濂等:《元史》卷114《后妃传》。
    ③ (元)权衡:《庚申外史》卷下。
    ④ (明)宋濂等:《元史》卷204《宦者传》。
    ① (明)宋濂等:《元史》卷181《虞集传》。
    ② (明)宋濂等:《元史》卷42《顺帝纪》。
    ③ (元)权衡:《庚申外史》卷上。
    ④ (元)权衡:《庚申外史》卷下。
    ⑤ 红巾军起义后,南北之间依然存在小规模的海运。元政府曾多次诏令张士诚、方国珍拘刷海船,运粮北上“至正十九年,朝廷遣兵部尚书伯颜帖木儿、户部尚书齐履亨征海运于江浙,由海道至庆元,抵杭州。时达识帖睦迩为江浙行中书省丞相,张士诚为太尉,方国珍为平章政事,诏命士诚输粟,国珍具舟,达识帖睦迩总督之。……海滩浅涩,躬履艰苦,粟之载于舟者,为石十有一万。二十年五月赴京。是年秋,又遣户部尚书王宗礼等至江浙。二十一年五月,运粮赴京,如上年之数。九月,又遣兵部尚书彻彻不花、侍郎韩祺往征海运一百万石。二十二年五月,运粮赴京,视上年之数,仅加二万而已。九月,遣户部尚书脱脱欢察尔、兵部尚书帖术至江浙。二十三年五月,仍运粮十有三万石赴京。”(《元史》卷96《食货志》)福建的陈有定也曾多次海运粮至京师,“至正十九年秋,福建运粮数十万至京师。是时......唯赖福建滨海,又为王土,独能运粮至京师,由是京师民始再活。”(《庚申外史》卷下)。
    ⑥ (明)佚名:《皇朝平吴录》卷上。
    ⑦ (元)权衡:《庚申外史》卷下。
    ① (元)权衡:《庚申外史》卷上。
    ① (明)宋濂等:《元史》卷96《食货志》。
    ② (元)权衡:《庚申外史》卷下。
    ③ 张建松:《元末大都的生存危机——以万人坑事件为中心》,《元史论丛》第11辑,第336-342页。
    ④ (元)脱脱等:《宋史》卷94《河渠志》。
    ⑤ (元)脱脱等:《宋史》卷173《食货志》。
    ⑥ (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卷466。
    ①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04。
    ② 吴松弟:《中国移民史(第4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677-679页。
    ③ (宋)郑思肖《郑思肖集·大义略叙》。
    ④ 程民生:《宋代地域经济》,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94页。
    ① (清)成瓘、成琅纂修:道光《济南府志》卷3《田寿传》。
    ② (明)宋濂等:《元史》卷167《崔或传》。
    ③ 引自周良霄、顾菊英:《元代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16页。原文出自《元史》卷96《食货志》。
    ④ (美)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8版,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第12页。
    ⑤ (宋)范成大修:绍定《吴郡志》卷5《(范仲淹)疏臣知苏州日点检簿书》。
    ⑥ (明)宋濂等:《元史》卷64《河渠志》。
    ⑦ (元)郑元祜:《侨吴集》卷8《送徐元度序》。
    ①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04。
    ②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9。
    ③ (宋)方勺:《青溪寇轨》。
    ④ (元)郑元祜:《侨吴集》卷9《长洲县儒学记》.
    ① (元)郑元祐:《侨吴集》卷8《祈晴有应序》。
    ② (元)郑元祐:《侨吴集》卷8《送徐元度序》。
    ③ (元)倪瓒:《清闵阁全集》序。
    ④ (清)来集之:《尧山堂外纪》卷77《杨维桢》。
    ① 程民生:《论宋代的流动人口问题》,《学术月刊》2006年第7期。
    ② 胡建华:《宋代城市流动人口管理探析》,《殷都学刊》,1994年第2期。
    ③ 徐东升:《宋代农民流动与经济发展》,《中国社会经济研究》,1999第1期。
    ④ 宁欣:《由唐入宋城关区的经济功能及其变迁——兼论都市流动人口》,《中国经济史研究》,2002年第3期。
    ① Ravenstein E G. The laws of migration. 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1889. LII,第286页。
    ② Ravenstein E G. The laws of migration. 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1885,XLVIII,Part 2,第199页。
    ③ (宋)高似孙撰:《剡录》卷8《物外记》。
    ④ (清)徐松纂:《宋会要辑稿》食货68之38
    ⑤ (宋)苏轼:《苏东坡集》卷16《乞赐度牒籴斛斗准备赈济淮浙流民状》。
    ⑥ (清)徐松纂:《宋会要辑稿》食货68之47。
    ⑦ (宋)董煟:《救荒活民书》卷下《赵令良赈济法》。
    ⑧ (元)脱脱等:《宋史》卷415《黄畴若传》。
    ① (明)宋濂等:《元史》卷140《铁木儿塔识传》。
    ② Ravenstein E G. The laws of migration. 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1885, XLVIII, Part 2,第198~199页。
    ③ (宋)陆九渊:《陆九渊集》卷8《与陈教授书》。
    ④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77。
    ① (清)徐松纂:《宋会要辑稿》职官43之31。
    ② (宋)董娟:《救荒活民书》卷中《常平》。
    ③ (元)脱脱等:《宋史》卷175《食货志》。
    ④ (清)徐松纂:《宋会要辑稿》食货53之19。
    ⑤ (清)徐松纂:《宋会要辑稿》食货68之67。
    ①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24《国用考二》;《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17。
    ② (元)张铉纂修:至大《金陵新志》卷5;《景定建康志》卷23。
    ③ (宋)董煟:《救荒活民书》卷中《义仓》。
    ④ (宋)董熠:《救荒活民书》卷中《赈粜》。
    ⑤ (宋)李觏:《李觏集》卷16《富国策第六》。
    ⑥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61。
    ⑦ (宋)董炯:《救荒活民书》卷下《杂记条画》。
    ① (清)徐松纂:《宋会要辑稿》食货59之26。
    ② (清)徐松纂:《宋会要辑稿》食货57之19。
    ③ (清)徐松纂:《宋会要辑稿》职官43之31。
    ④ (清)徐松纂:《宋会要辑稿》食货68之65。
    ④ (清)徐松纂:《宋会要辑稿》食货68之63。
    ① (清)徐松纂:《宋会要辑稿》食货62之10。
    ② (清)徐松纂:《宋会要辑稿》食货62之10。
    ③ (宋)沈作宾修,施宿等纂:嘉泰《会稽志》卷13《社仓》。
    ④ (宋)董煟:《救荒活民书》卷中《义仓》。
    ⑤ 陈得芝等辑校:《元代奏议集录》之《赵天麟》。
    ① (清)徐松纂:《宋会要辑稿》食货62之10。
    ② (宋)董煟:《救荒活民书》卷中《义仓》。
    ③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07。
    ④ (清)徐松纂:《宋会要辑稿》食货62之22。
    ⑤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76。
    ⑥ (清)徐松纂:《宋会要辑稿》食货62之49。
    ① (宋)沈作宾修,施宿等纂:嘉泰《会稽志》卷13《社仓》。
    ② (宋)刘一止:《苕溪集》卷14《转对奏状》。
    ③ (宋)董炯:《救荒活民书》卷中《义仓》。
    ④ (宋)董熠:《救荒活民书》卷中《义仓》。
    ⑤ (宋)沈作宾修,施宿等纂:嘉泰《会稽志》卷13《社仓》。
    ⑥ 梁庚尧先生对魏掞之所立社仓的经过,以及朱熹之社仓与魏掞之社仓的关系进行的分析,参见梁庚尧:《南宋的社仓》,《史学评论》,1982年4期,第206页。
    ⑦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61。
    ⑧ (元)脱脱等:《宋史》卷459《隐逸传》。
    ① (元)脱脱等:《宋史》卷178《食货志》。
    ② 关于朱熹设立社仓的过程,梁庚尧在《南宋的社仓》一文中已经详细的叙述。梁庚尧:《南宋的社仓》,《史学评论》,1982年4期,第199-229页。
    ③ (明)朱昱撰:《重修毗陵志》卷21《宜兴社仓记》。
    ④ (元)脱脱等:《宋史》卷459《隐逸传》。
    ⑤ (宋)沈作宾修,施宿等纂:嘉泰《嘉泰会稽志》卷13《社仓》。
    ⑥ (宋)朱熹《朱文公文集》卷13《辛丑延和奏劄四》。
    ⑦ (宋)朱熹《朱文公文集》卷13《辛丑延和奏劄四》。
    ① (明)宋濂等:《元史》卷140《铁木儿塔识传》。
    ② (宋)董烟:《救荒活民书》卷中;《文献通考》卷26《国用考四》。
    ③ (清)徐松纂:《宋会要辑稿》食货57之12。
    ④ (元)脱脱等:《金史》卷64《后妃传》。
    ⑤ (元)脱脱等:《宋史》卷62《五行志》。
    ⑥ (宋)董煟:《救荒活民书》卷中。
    ⑦ (宋)董煟:《救荒活民书》卷下《滕达道赈济》。
    ⑧ (宋)董煟:《救荒活民书》卷中《曾巩劝谕赈粜》。
    ① (宋)董煟:《救荒活民书》卷下《赵令良赈济法》。
    ② (元)脱脱等:《宋史》卷386《刘珙传》。
    ③ (宋)董煟:《救荒活民书》卷中《曾巩劝谕赈粜》。
    ④ (清)徐松纂:《宋会要辑稿》食货68之87。
    ⑤ (清)徐松纂:《宋会要辑稿》食货68之60。
    ① 司义祖整理:《宋大诏令集》卷185。
    ② (元)脱脱等:《宋史》卷176《食货志》。
    ③ (宋)杨仲良:《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73。
    ④ (元)脱脱等:《宋史》卷176《食货志》。
    ⑤ (元)脱脱等:《宋史》卷392《赵汝愚传》。
    ⑥ (清)徐松纂:《宋会要辑稿》食货62之10。
    ⑦ (清)徐松纂:《宋会要辑稿》食货57之20。
    ① (清)徐松纂:《宋会要辑稿》食货57之61。
    ② (清)徐松纂:《宋会要辑稿》食货58之3。
    ③ (清)徐松纂:《宋会要辑稿》食货58之5。
    ④ (清)徐松纂:《宋会要辑稿》职官43之31。
    ⑤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12《职役考》。
    ⑥ (宋)董煟:《救荒活民书》卷中《常平》。
    ① 参见李瑾明:《宋代社会救济制度的运作和国家权力——以居养院制的变迁为中心》,《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3期;宋采义:《宋代的居养与宽疾之政》,《史学月刊》,1988年02期;谭书龙:《宋代官办慈善机构管理初探》,《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第4期。
    ① 夏明方:《中国灾荒史研究的非人文化倾向》,《史学月刊》,2004年第3期,第16页。
    ② 从中国知网的收录情况来看,1999年至今,在内地已发表的硕博士论文中,此类研究即达22篇,其中博士论文3篇:吴媛媛:《明清时期徽州的灾荒及其社会应对》,复旦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赵艳萍:《民国时期的蝗灾与社会应对》,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董强:《近代江南公共危机与社会应对》,苏州大学,2012年博士论文。
    ① 《苏轼集》卷61《论积欠六事并乞检会应诏所论四事一处行下状》。
    ① 《侨吴集》卷8《送徐元度序》。
    (西周)周公旦:《周礼》,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春秋]左丘明:《国语》,济南:齐鲁书社,2005年。
    [春秋)左丘明著,杨伯峻注,《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南朝·宋)范哗:《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南朝·梁]沈约:《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宋]欧阳修:《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宋)李熹:《续资治通鉴长编》,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宋]徐梦萃:《三朝北盟会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宋)赵升撰,王瑞来点校:《朝野类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宋]杨仲良:《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
    [宋]陈均编:《皇朝编年纲目备要》,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元)脱脱等:《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元]脱脱等:《金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元]脱脱等:《辽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元]《大元圣政国朝典章》,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年。
    [元]《通制条格(郭成伟校注)》,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明]宋镰等:《元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
    (明)王圻撰:《续文献通考》,北京:现代出版社,1991年。
    [清]徐松篡:《宋会要辑稿》,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
    (清)吴广成撰、龚世俊校:《西夏书事校正》,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年。
    [民国]柯绍忞撰:《新元史》,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
    [宋]王存撰,王文楚、魏篙山点校:《元丰九域志》,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宋]祝穆撰,祝沫增订,施和金点校:《方舆胜览》,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宋]范成大修,汪泰亨增订:绍定《吴郡志》,《宋元方志丛刊》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宋)马光祖修,周应合撰:《景定建康志》,《宋元方志丛刊》第2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宋]史弥坚纂:嘉定《镇江志》,《宋元方志丛刊》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元)俞希鲁纂:至顺《镇江志》,《宋元方志丛刊》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元]佚名纂修:《无锡志》,《宋元方志丛刊》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宋]周涂撰:乾道《临安志》,《宋元方志丛刊》第4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宋]潜说友撰:咸淳《临安志》,《宋元方志丛刊》第4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宋)施谔纂修:《淳祜临安志》,《宋元方志丛刊》第4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宋)方仁荣、郑瑶撰:景定《严州续志》,《宋元方志丛刊》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宋)张津等篡修:乾道《四明图经》,《宋元方志丛刊》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宋]罗溶纂修:宝庆《四明志》,《宋元方志丛刊》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元]张铉纂修:至正《金陵新志》,《宋元方志丛刊》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宋]陈曹卿纂修:嘉定《赤城志》,《宋元方志丛刊》第7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宋]张误纂修:宝庆《会稽续志》,《宋元方志丛刊》第7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宋)史安之修,高似孫纂:《剡绿》,《宋元方志丛刊》第7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宋]赵不悔修,罗愿纂:淳熙《新安志》,《宋元方志丛刊》第8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宋]董煟:《救荒活民书(附拾遗)》,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宋]单锷:《吴中水利书·四明它山水利备览·三吴水利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李文海、夏明方编篡:《中国荒政全书》,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年。
    (宋)欧阳修:《渑水燕谈录》,《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第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第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宋]何蘧《春渚纪闻》,《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第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宋)庄绰:《鸡肋编》,《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第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宋)文莹:《湘山野录》,《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第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宋]王明清:《挥麈录》,《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第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宋)王栐(:《燕翼诒谋录》,《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第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宋)周密:《癸辛杂识》,《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第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宋]耐得翁:《都城纪胜》,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
    [宋)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宋]吴自牧:《梦粱录》,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
    [宋]洪迈:《容斋随笔》,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
    [宋]洪迈:《夷坚志》,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宋]范成大:《骖鸾录》,《丛书集成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宋]韩元吉:《南涧甲乙稿》,《丛书集成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宋]李之彦:《东谷所见》,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
    (宋]俞文豹:《吹剑录外集》,四库全书子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宋]确庵、耐庵编纂:《靖康稗史笺证》,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
    [宋]范仲淹:《范文正公文集》,《宋集珍本丛刊》第2-3册,北京:线装书局,2004年。
    [宋]苏轼:《东坡集》,《宋集珍本丛刊》第18册,北京:线装书局,2004年。
    [宋]苏舜钦:《苏学士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096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
    [宋]曾巩:《元丰类稿》,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098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
    [宋]韩琦:《韩魏公集》,《丛书集成新编本重印》第73-74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宋]范纯仁:《范忠宣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04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
    [宋]李光:《庄简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28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
    (宋]范成大:《范石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宋]苏轼:《苏东坡全集》,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1986年。
    [宋)曾巩著,陈杏珍、晁继周点校:《曾巩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宋]李觏:《李觏集》,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
    [宋]欧阳守道:《巽斋文集》,四库全书集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宋]虞集:《道园学古录》,《四部丛刊初编》,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
    [宋]苏辙:《栾城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宋)朱熹:《朱文公文集》,《四部丛刊初编》,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
    (宋]真德秀:《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四部丛刊初编》,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
    (宋)叶适:《水心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
    [宋]黄榦:《勉斋集》,四库全书集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宋)陈造:《江湖长翁集》,四库全书集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宋]陆九渊:《陆九渊集》,四库全书集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宋]方大琮:《铁庵集》,四库全书集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宋]郑思肖著,陈福康校点:《郑思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宋]赵汝愚:《宋朝诸臣奏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元]孔齐:《至正直记》,《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第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元]权衡:《庚申外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
    [元]元好问著,李正民增订:《元好问全集》,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
    (元]倪瓒:《清闵阁全集》,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11年。
    [元]郑元祜:《侨吴集》,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年。
    (元]揭傒斯著,李梦生标校:《揭傒斯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元]程矩夫:《程雪楼集》,影印洪武本,北京:中国书店,2011年。
    (元]杨维桢著,邹志方点校:《杨维桢诗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4年。
    (元]苏天爵撰,陈高华、孟繁清点校:《滋溪文稿》,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明]佚名:《皇朝平吴录》,《丛书集成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明)叶子奇:《草木子》,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明]黄淮、杨士奇编:《历代名臣奏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杜宏刚等撰:《韩国文集中的蒙元史料》,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谢深甫编撰、戴建国点校:《庆元条法事类》,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
    司义祖整理:《宋大诏令集》,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陈得芝等辑校:《元代奏议集录》,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
    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
    李修生主编:《全元文》,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
    岑仲勉:《黄河变迁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
    黄河水利委员会编:《人民黄河》,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59年。
    谭其骤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6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
    赫治清:《中国古代灾荒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唐力行主编:《国家、地方、民众的互动与社会变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唐力行等著:《苏州与徽州—16-20世纪两地互动与社会变迁的比较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
    行龙、杨念群主编:《区域社会史比较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侯甬坚:《区域历史地理的空间发展过程》,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
    戴鞍钢:《港口·城市·腹地——上海与长江流域经济关系的历史考察(1843~1913)》,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编:《港口腹地和中国现代化进程》,济南:齐鲁书社,2005年。
    郝平主编:《多学科视野下的华北灾荒与社会变迁研究》,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10年。
    曹树基主编:《田祖有神—明清以来的自然灾害与社会应对机制》,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
    刘翠溶、伊懋可主编:《积渐所至:中国环境史论文集》,台湾“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1995年。
    王培华:《元代北方的灾害与救济》,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石涛:《北宋时期自然灾害与政府管理体系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
    王德毅:《宋代灾害的救济政策》,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0年。
    张文:《宋朝社会救济研究》,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吴松第:《南宋人口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姜锡东、李华瑞:《宋史研究论丛(第八辑)》,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年。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编:《自然灾害与中国历史结构》,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邓云特:《中国救荒史》,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
    袁祖亮主编、邱云飞著:《中国灾害通史(宋代卷)》,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8年。
    袁祖亮主编、和付强著:《中国灾害通史(元代卷)》,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9年。
    张德二主编:《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年。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主编:《中国历史地震图集(远古
    至元时期)》,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0年。
    于运全:《海洋天灾》,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5年。
    王星光:《中国农史与环境史研究》,郑州:大象出版社,2012年。
    谢毓寿、蔡美彪主编:《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年。
    陈邦贤:《中国医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年3月初版,1957年修订版。
    陈邦贤:《二十六史医学史料汇编》,中医研究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1982年。
    李善邦:《中国地震》,北京:地震出版社,1981年。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论述稿》,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
    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吴松弟:《中国人口史(第一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
    吴松弟:《中国人口史(辽金宋元时期)》,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
    程肃欠:《晚晴乡土意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
    陈高华:《元代大都上都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吴松弟:《中国移民史(导论)》,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
    吴松弟:《中国移民史(第4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
    吴松弟:《中国移民史(第5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
    林文勋、谷更有:《唐宋乡村社会力量与基层控制》,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包伟民:《宋代地方财政史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郭文佳:《宋代社会保障研究》,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年。
    周良宵、顾菊英:《元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苏力:《元代地方精英与基层社会:以江南地区为中心》,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年。
    王志瑞:《宋元经济史》,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
    漆侠:《宋代经济史》(上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漆侠:《宋代经济史》(下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程民生:《宋代地域经济》,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
    韩茂莉:《宋代农业地理》,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3年。
    郭正忠:《两宋城乡商品货币经济考略》,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年。
    张国雄:《明清时期的两湖移民》,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
    吴松弟:《北方移民与南宋社会变迁》,台北:台湾文津出版社,1993年。
    李华瑞:《宋夏关系史》,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
    陈高华:《元史研究新论》,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
    史卫民:《元代社会生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廖寅:《宋代两湖地区民间强势力量与地域秩序》,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
    王逸飞:《北宋危机管理》,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年。
    [日)斯波义信:《宋代商业史研究》,台北:台湾稻禾出版社,1997年。
    (日)平田茂树、远藤隆俊、冈元司编:《宋代社会的空间与交流》,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
    [日)斯波义信:《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臼]长獭守:《宋元水利史研究》,日本株式会社国书刊行会,1983年。
    [曰)吉冈义信:《宋代黄河史研究》,日本株式会社御茶水书房,1978年。
    [英]马丁·因尼斯著,陈天本译:《解读社会控制——越轨行为、犯罪与社会秩序》,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
    [英)阿兰.R.H.贝克著,阙维民译:《地理学与历史学——跨越楚河汉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
    [英)大卫.哈维著,高泳源等译:《地理学中的解释》,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英)R.J.约翰斯顿著、蔡运龙等译:《哲学与人文地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美]何炳棣:《读史阅世六十年》,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美)马立博著,王玉茹、关永强译:《虎、米、丝、泥:帝制晚期华南的环境与经济》,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
    [美]罗伯特·吉本斯著、高峰译《博弈论基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美)萨缪尔森、诺德豪斯著,《经济学》第18版,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
    [法)保罗.克拉瓦尔著,郑胜华等译:《地理学思想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谭其骧:《晋永嘉丧乱后之民族迁徙》,《长水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
    吴缉华:《元朝与明初的海运》,载于《明代社会经济史论丛——睿斋论史存稿》第1集,台北:学生书局,1970年。
    宫泽知之著,游彪从译:《唐宋社会变革论》,《中国史研究动态》,1999年第6期。
    李庆:《关于内藤湖南的“唐宋变革论”》,《学术月刊》,2006年第10期。
    赵世瑜:《明清史与宋元史-史学史与社会史视角的反思“兼评<中国历史上的宋元明变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葛全胜、郑景云等:《过去2000年中国温度变化研究的几个问题》,《自然科学进展》,2004年第4期。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
    满志敏:《黄淮海平原北宋至元中叶的气候冷暖状况》,载于《历史地理》第11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王铮等:《历史气候变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地理学报》,1996年4期。
    郑景云、王绍武:《中国过去2000年气候变化的评估》,《地理学报》,2005年第1期。
    吴松弟:《论区域经济开发过程中影响生态环境的诸因素》,《历史地理》第19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吴松弟、樊如森:《天津开埠对腹地经济变迁的影响》,《史学月刊》,2004年第1期。
    杜新豪、曾雄生:《经济重心南移浪潮后的回流——以明清江南肥料技术向北方的流动为中心》,《中国农史》,2011年第3期。
    王会昌:《(2000年来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南迁与气候变化》,《地理科学》,1996年第3期。
    方修琦等:《极端气候事件-移民开垦-政策管理的互动——1661~1680年东北移民开垦对华北水旱灾的异地响应》,《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6年第7期。
    张家炎:《移民运动、环境变迁与物质交流——清代及民国时期江汉平原与外地的关系》,《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年第1期。
    佳宏伟:《大灾荒与贸易(1867—1931年)——以天津口岸为中心》,《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4期。
    王星光:《春秋战国时期国家间的灾荒救助》,《史学月刊》,2010年第12期。
    李瑾明:《南宋时期荒政的运用和地方社会一一以淳熙七年(1180年)南康军之饥谨为中心》,载于《宋史研究论丛》第八辑,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年。
    张俊峰:《1303年洪洞大地震与地域分水制度——以广胜寺泉域为中心的考察》,载于《多学科视野下的华北灾荒与社会变迁研究》论文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10年。
    安介生:《明代北方灾荒性移民研究》,载于《田祖有神—明清以来的自然灾荒与社会应对机制》论文集,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
    程森:《明清民国时期直豫晋鲁交界地区地域互动关系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博士论文。
    苏力:《<稼亭集>所见元至正五年大都灾荒事》,《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龙登高:《宋代粮价分析》,《中国经济史研究》,1993年第1期。
    高中和等:《中国大陆沿海地震海啸析疑》,《中国地震》,1992年第4期。
    鄢家全等《中国历史地震烈度表研究》,《地震学报》,2011年第4期。
    延军平等:《秦岭南北地区环境变化响应比较研究》,《地理研究》,2001年第5期。
    孙林海等:《南涝北旱的年代气候特点和形成条件》,《应用气象学报》,2003年第6期。
    梁庚尧:《南宋的社仓》,《史学评论》,1982年第4期。
    张文:《荒政与劝分:民间利益博弈中的政府角色——以宋朝为中心的考察》,《中国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4期。
    包伟民:《宋代的粮食贸易》,《中国社会科学》,1991年第2期。
    孙彩红:《唐代粮食陆路长途贩运距离的量化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4期。
    夏明方:《中国灾荒史研究的非人文化倾向》,《史学月刊》,2004年第3期。
    吴媛媛:《明清时期徽州的灾荒及其社会应对》,复旦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赵艳萍:《民国时期的蝗灾与社会应对》,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董强:《近代江南公共危机与社会应对》,苏州大学,2012年博士论文。
    胡英泽、郝平:《“跨区域研究”的区域社会史——“区域社会史比较研究”中青年学者学术讨论会综述》,《清史研究》,2005年第2期。
    胡忆红:《我国荒政中的市场性救荒措施研究:以禁遏籴(粜)为例》,《晋阳学刊》2005年第6期。
    赵全鹏、袁德:《宋代商人的救荒思想》,《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
    熊元斌:《清代浙江地区水利纠纷及其解决的办法》,《中国农史》,1988年03期。
    胡其伟:《民国以来沂沭泗流域环境变迁与水利纠纷》,复旦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纪宝成、李辉华:《关于商品流通秩序的儿个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曾雄生:《北宋熙宁七年的天人之际——社会生态史的一个案例》,《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高荣盛:《两宋时期江淮地区的水上物资转输》,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耿占军:《元代人口迁徙和流动浅议》,《唐都学刊》,1994年第2期。
    程民生:《论宋代的流动人口问题》,《学术月刊》2006年第7期。
    宁欣:《由唐入宋城关区的经济功能及其变迁——兼论都市流动人口》,《中国经济史研究》,2002年第3期。
    李瑾明:《宋代社会救济制度的运作和国家权力——以居养院制的变迁为中心》,《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3期。
    宋采义:《宋代的居养与宽疾之政》,《史学月刊》,1988年02期。
    谭书龙:《宋代官办慈善机构管理初探》,《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第4期。
    郭志安:《略论北宋黄河水患下的河北水环境变迁》,《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姜锡东:《宋代粮商的粮食投机》,《史学月刊》,2000年第2期。
    姜锡东:《宋代粮商的成分、内部分工与经营状况》,《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3期。
    郑丽萍:《宋代的备荒仓储制度及其弊端探析》,《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许秀文:《浅议南宋社仓制度》,《河北学刊》,2007年第4期。
    杨世利:《宋朝以工代赈述论》,《中州学刊》,2005年第3期。
    默书民:《元大都粮食来源与消费》,载于《元史论丛》第9辑,北京: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
    默书民:《元代海运粮食数量的变化》,载于《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16辑,海口:南方出版社,2003年。
    杨育镁:《浅探元代采行海运政策之人为影响因素》,载于《中国历史学会史学集刊》第19期,中国历史学会,1987年。
    张建松:《元末大都的生存危机——以万人坑事件为中心》,载于《元史论丛》第11辑,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年。
    默书民:《元代前期腹里地区的土地开发与田产争讼》,《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英)伊懋可:《西元一千年以后黄河对杭州湾的影响》,载于《积渐所至:中国环境史论文集》,台湾“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1995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